0

富含人生道理的故事(经典20篇)

人为了生存在不断地奋斗,然而无非是吃饱一个肚子、穿一身衣服、盖一条被子、睡一张床……再多的,怕也用不了。维持了基本的生理的需求以后,其他的是不归你自己的,你是死后也带不走的。今天开学吧为同学们整理了关于富含人生道理的故事优秀作文,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对大家有用。

浏览

6510

作文

416

人生哲理故事:软弱与强大

全文共 534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华盛顿州的奥林匹克公园。被称为“世界第一静”的公园。这一安静来自于一个叫格登·汉普顿的小人物。他觉得公园里最大的噪音应是树叶落地的声音。他这么想着,带着挑剔的眼睛、耳朵就开始多管闲事了。他发现公园上空有航班经过,于是要求航空公司修改航线。不要飞临公园上空。由于汉普顿的坚持,航空公司不得不做出让步,对所有航班航线进行了修改。

格登·汉普顿是可爱的。航空公司也是可敬的。和诣,美好。由此而生。

对于一个城市来讲,能成为一届冬奥会的举办地,是莫大的荣幸。却有一个地方。仅仅因为居民认为比赛场馆的修建与来来往往的运动员和观众,有可能破坏他们的环境。不同意申办冬奥会,政府只得放弃申办冬奥会的权利,这个地方是加拿大的班夫。

班夫,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在那里,民众可以说出自己认为正确的话,并且掷地有声。民众单纯、直率。政府也能配合。那种氛围真是妙不可言。

冰岛的黄金瀑布。那巨大水流也曾吸引政府注意,想在那儿建造一个水电站。但是住在附近的一名妇女坚持认为这样做会破坏自然景观,毅然与政府打起了言司。最终,她胜利了,保留了自然,保留了蔚为壮观的瀑布。

个体都显得弱小。却不是因为弱小而需要同情。弱小更需要的是尊重。强大未必就是摧枯拉朽、地动山摇,强大或许更像和风送暖,催生,却不伤人。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人生贵在锲而不舍哲理故事

全文共 1669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已经名闻世界的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之所以能成为弟子三千、名扬四海的圣人,是和他小时候的刻苦勤奋分不开的,也正所谓一般人常说的是天才来自勤奋。

史书言,孔子的母亲在他刚刚三岁的时候,就教他读书识字,到四岁的时候,他已会念百余字了。

有一天,他的母亲问他说:昨天我教你的字会背了吗?

孔丘说:我都记住了。

母亲说:那好,明天一早我考考你。

孔丘睡觉,是和哥哥在一起的。这天晚上,他钻入被窝后对哥哥说:哥哥,咱娘教给你的字都记住了吗?

哥哥说:都记住了。那么你呢?

孔丘说:我已经练了多遍,也许都记住了,可又没有把握,明天一早咱娘要考我,我若有不会的,娘一定会非常伤心和难过的。不行,我一定要起来再多练几遍才是。

他的哥哥被他这种刻苦学习、孝顺母亲的精神所感动,心疼地说:天气凉了,别起来练了,就在我的肚子上写吧。我能觉出对错,也好对你写的做个检查!青春励志

于是,小孔丘就在他的哥哥的胸口上写了起来。每写一个字,就念出声来。可这声音越来越轻,当他写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声音也听不到了。哥哥验完他的最后一个字,听着他那均匀的呼吸,望着他甜中带笑的睡容,既心疼又爱怜地笑了。

第二天一早,在母亲考核时,他一遍通过。母亲惊喜道:这孩子真神了,前天教了他那么多字,只过了一天,就如此滚瓜烂熟,将来准能干大事啊!

孔丘望着母亲欣喜的面容,高兴地笑了。然而在这微笑中,却伴着两行泪水。

站在旁边的哥哥,深深地理解他,知道在他超人的天资背后,更多的则是弟弟那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刻苦勤奋的汗水。

我听到有人说过这样的一段话: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因而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也就由此具备了。所以说,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励志名言千里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说他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实际上有八只脚和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正如先秦荀况在《荀子劝学》里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也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这里面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末期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荀况在《劝学》中教育人们做事情要有恒心和毅力,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这个词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不停地雕刻,就连金属和石头那么硬的东西都可以镂穿。其中镂刻是一种精细的雕刻方式。

在哲学思想方面,荀子认为自然发展有它的客观的规律;反对天命,不迷信鬼神,认为人定胜天;还主张因地、因时制宜,充分发挥人的才能,促使万物发展。在教育方面,他写过一篇十分著名的文章就是我刚才在上面说的那段《劝学》,来阐明他的教育思想。《劝学》中记述了他在教育、学习方面的很多理论,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比如,他认为人接受教育,努力学习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使学生超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在《劝学》中,荀子还用镂刻金石来说明学习一定要持之以恒的道理。他写道: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后人就是根据这里锲而不舍的意思总结出了这句成语。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镂刻而不能坚持下去,就连朽木也不会被折断;但若坚持一直不停地镂刻,就是金属、石头也会被镂穿。学习知识是一个由少到多、日积月累的过程,高深渊博的学识是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以人们学习时一定要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会取得成功的。

我昨天晚上写的那篇关于我的前四个二十岁。现在的第五个二十岁。我现在不就是在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在继续奋斗吗?之于我所雕刻的是朽木还是金石,就让未来来说话吧!用一句北京人流行的土话:是驴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弱点也是卖点的人生哲理故事

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德国大众福斯金龟车进入美国市场。因为这款车外形小巧,像极了甲壳虫,也被称为甲壳虫车。当时的美国流行既大且长的流线型豪华轿车,“甲壳虫”的出现,无疑有些格格不入,而其也因此陷入了无人问津的绝望境地。

万般无奈的“甲壳虫”公司老板费迪南德·波尔舍找到了推销专家伯恩巴克,请求他为公司的危机出谋划策。伯恩巴克在经过几天的研究分析后提出,既然小是“甲壳虫”致命的弱点,何不就把这个“小”字当成“甲壳虫”的卖点。几天后,一则“甲壳虫”广告在美国的各大媒体闪亮登场,它用几近自嘲的口吻将“甲壳虫”又小又丑的劣势暴露在公众面前,最后,是这样一句简短的话,“想想小的好处:停车容易、保险费用低、维修成本少……”这则堪称另类的广告立即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激发了大家的共鸣。于是,“甲壳虫”在一夜间被美国人认识,并渐渐地青睐,成为了长盛不衰的品牌。

有时候,不要掩盖弱点,它可能恰恰是转化成优点的关键。

在一个方面显示出的弱势,也许正是另一个方面潜在的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人生哲理故事400字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1、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人生哲理小故事

全文共 2077 字

+ 加入清单

1、老和尚携小和尚游方,途遇一条河;见一女子正想过河,却又不敢过。老和尚便主动背该女子趟过了河,然后放下女子,与小和尚继续赶路。小和尚不禁一路嘀咕:师父怎么了?竟敢背一女子过河?一路走,一路想,最后终于忍不住了,说:师父,你犯戒了?怎么背了女人?老和尚叹道:我早已放下,你却还放不下!

启示: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心胸宽广,思想开朗,遇事拿得起、放得下,才能永远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

2、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启示:磨练召唤成功的力量。

3、有兄弟二人,年龄不过四、五岁,由于卧室的窗户整天都是密闭着,他们认为屋内太阴暗,看见外面灿烂的阳光,觉得十分羡慕。兄弟俩就商量说:“我们可以一起把外面的阳光扫一点进来。”于是,兄弟两人拿着扫帚和畚箕,到阳台上去扫阳光。等到他们把畚箕搬到房间里的时候,里面的阳光就没有了。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扫了许多次,屋内还是一点阳光都没有。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看见他们奇怪的举动,问道:“你们在做什么?”他们回答说:“房间太暗了,我们要扫点阳光进来。”妈妈笑道:“只要把窗户打开,阳光自然会进来,何必去扫呢?”

启示:把封闭的心门敞开,成功的阳光就能驱散失败的阴暗。

4、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启示:有成功心态者处处都能发觉成功的力量。

5、一个老人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了一只,周围的人倍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这举动更让人大吃一惊。老人解释说:“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启示:成功者善于放弃。

6、中国古代大哲学家老子,有一天他把弟子人叫到床边,他张开口用手指一指口里面,然后问弟子们看到了什么?在场的众第子没有一个能答得上。于是老子就对他们说:“满齿不存,舌头犹在”

启示:牙齿须硬但它寿命不长;舌头须软,但生命力更强。

7、我是一只非常尽职的猫,但抵制不住钱财的诱惑,走上了邪路。

一天,我的肚子饿得咕咕叫,一看饭碗,空的,主人竟然还没有下班。于是,我就想捉几只老鼠来充饥。忽然,窜出了一只老鼠,我正才想捉住它,哪知老鼠手中举着一大叠钞票战战兢兢地说:“猫大哥,饶命,我正有急事找你呢。我们鼠王想请你做门卫......”

“我不吃你们这一套。”没等老鼠说完,我便狠狠地说。

“鼠王说了,包吃包住,另加工资每天一千元!”

“哇!一天一千元!一个月呢?一年呢?”我的心微微一震,我知道不能答应它的要求,因为我们天生就是天敌啊!但想到大叠的钞票,我的心开始动摇。机灵的小老鼠见到我半天不说话,就嬉皮笑脸地对我说:“猫大哥,这一千元你先拿着,你可别错过了机会啊!”边说边往我手里塞。我终于控制不住了,接过钱说:“好说,从什么时候开始上班?”

“明天!”小老鼠说完高兴地跑进洞里。

从此以后,我便当上了老鼠的门卫,我的责任是不让老鼠们受到其它猫的干扰。负责管好老鼠的洞穴,保护洞里的每一只老鼠。现在,我天天吃喝玩乐,样样不用愁,简直忘了自己是只猫。

有一天,主人看见我连老鼠都不捉了,一气之下将我关进了笼子里。

现在,我在毫无自由的铁笼子里开始后悔了。我要告诫所有猫同胞们:“请别像我一样贪心,做什么事都要公正无私,尽职尽责!”

启示:贪心害自己

8、 森林的小河边有一片草地,草地上面有一栋小房子,那就是小蚂蚁的家,住在这里的小蚂蚁名叫聪聪,它非常聪明。

有一天它出去寻找食物,它刚出门不久就碰到了一只大蝗虫,大蝗虫正在吃青青的嫩草,聪聪急忙说:“你吃了我们这么多的青草,那我们拿什么储藏过冬呢?请你不要吃了,好吗?”大蝗虫看了小蚂蚁一眼说道:“你是什么东西,敢来说我,你不想活了吗?快给我滚远一点,要不我就把你吃掉。”

小蚂蚁非常生气,但是它又打不过体型庞大的蝗虫,只好忍气吞声地走了。它来到好朋友放屁虫的家,对放屁虫说了这件事,放屁虫决定帮助好朋友去赶走大蝗虫。

它们找到了还在吃青草的大蝗虫,可是大蝗虫根本不把放屁虫放在眼里,还说:“你个小不点,有什么能耐!”放屁虫听了,气得火冒三丈,它连放了三个超级无敌大臭屁把大蝗虫臭晕了,最后它们一起把大蝗虫扔进了河。

启示:自大的后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人生哲理故事:两个和尚在被窝里的对话

全文共 794 字

+ 加入清单

在一座破旧的庙宇里,一个小和尚沮丧的对老和尚说:“我们这一个小庙,只有我们两个和尚,我下山去化缘的时候人家都是对我恶语相向,经常说我是野和尚,给我们的香火钱更是少得可怜。

今天去化缘,这么冷的天都没有人给我开门,化到的斋饭也少得可怜。师父,我们菩提寺要想成为你所说的庙宇千间、钟声不绝的大寺,恐怕是不可能了。”老和尚披着袈裟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闭着眼睛静静地听着。

小和尚絮絮叨叨地说着,最后老和尚沉默一阵,终于睁开眼睛问道:“这北风吹得紧,外边又冰天雪地的,你冷不冷啊?”小和尚浑身哆嗦着说道:“我冷呀,双脚都冻麻了。”老和尚说道:“那不如我们早些睡觉吧!”

老和尚和小和尚熄灭了灯钻进了被窝,过了一个多小时,老和尚问道:“现在你暖和了吗?”小和尚说道:“当然暖和了,就像睡在阳光下一样。”

老和尚说道:“棉被放在床上一直冰凉的,可是人一躺进去就变得暖和了,你说是棉被把人暖和了,还是人把棉被暖和了?”小和尚一听,笑了:“师傅你真糊涂啊,棉被怎么可能把人暖和了,当然是人把棉被暖和了。”

老和尚说道:“既然棉被给不了我们温暖,反而要靠我们去暖和它,那么我们还盖着棉被做什么?”小和尚想了想说道:“虽然棉被给不了我们温暖,可是厚厚的棉被却可以保存我们的温暖,让我们在被窝里睡得舒服啊!”

黑暗中,老僧会心一笑:“我们撞钟诵经的僧人何尝不是躺在厚厚棉被下的人,而那些芸芸众生又何尝不是我们厚厚的棉被呢!只要我们一心向善,那么冰冷的棉被终究会被我们暖热的,而芸芸众生这床棉被也会把我们的温暖保存下来,我们睡在这样的被窝里不是很温暖吗?庙宇千间、钟声不绝的大寺还会是梦想吗?”

小和尚听了恍然大悟。从第二天开始,小和尚每天很早就下山去化缘了,依然碰到了很多人的恶语相向,可是小和尚却始终彬彬有礼的对待每一个人。

十年以后,菩提寺成了方圆十几公里的大寺,有了许多僧人,香客更是络绎不绝,而当年的小和尚也成了住持。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人生哲理小故事:谁是善人

全文共 568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个永恒的问题:我那么善良,却遭遇坎坷,患上癌症,而无恶不作的人,则衣食丰足,福禄寿全。公道在哪里?

有人去问一位德行极高的师父,师父慈悲地看着他说:“内心无恶,就不会感到痛苦。有痛苦,就说明内心一定有相对应的恶存在,你经常痛苦,说明你不是纯粹的善人。而那些你认为的‘恶人’,也未必是真正的恶人,若他还能快乐地活着,说明他不是纯粹的恶人。”

这人一听傻眼了。明明对方是大恶人,我则算是个善人,怎么经师父一讲,都倒过来了呢?于是解释说:“我一向心地很善良,怎么会是恶人呢?”

师父说:“你有何痛苦呢?”

这人说:“像我这等文化人,工资低,住房窄,工作劳累,前景茫然;眼见那些吹牛拍马之辈,字不认识几个,居然发了财,还到处欺压人,怎么可能服气?世界太不公平,像现在诉说种种不平,你还说我内心有恶,就更不舒服了。”

师父说:“心中不平之气,从言语和表情外露,这就是恶之根。不是杀人放火,淫人妻女才是恶。恶的本质藏于心里,或隐而未发,或发自言语,甚至显在大奸大恶之行为,都是恶,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作恶需要有条件,有权有钱,就是作恶的本钱,通常权钱愈盛,作恶也愈大。内心有不平的人,虽行为上没有明显的恶,但却吝于行善,憎人富贵嫌人贫,当有人受伤街头急待救援时,他通常望然而去。这岂非也是恶?”

只有善人才有资格指责恶人,如果五十步指责百步,就是愚昧不自知。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人生哲理故事:生命中的三大陷阱

全文共 591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农夫进城卖驴和山羊,山羊的脖子上系着一个铃铛。三个小偷看见了,一个小偷说:“我去偷羊,叫那个农夫发现不了。”另一个小偷说:“我要从农夫手里把驴偷走。”第三个小偷说:“这都不难,我能把农夫身上的衣服全部都偷来。”

第一个小偷悄悄地走进山羊,把铃铛接下来,拴到了驴尾巴上,然后把羊牵走了。农夫在拐弯处四处环顾了一下,发现山羊不见了,就开始寻找。

这时第二个小偷走到农夫面前,问他在找什么,农夫说他丢了一只山羊。小偷说:“我见到你的山羊了,刚才有个人牵着一只山羊向这片树林里走去了,现在好能抓住他。”农夫恳求小偷帮他牵驴,自己去追山羊。第二个小偷趁机把驴牵走了。

农夫从树林里回来一看,驴也不见了,就在路上一边走一边哭。走着走着,他看见池塘边走着一个人,也在哭。农夫就问他发生了什么事。

那个说:“人家让我把一口袋金子送到城里去,实在太累了,我就在池塘边上休息,一不小心睡着了,睡梦中就把那袋金子推到池塘里去了。”农夫问他为什么不下去吧口袋捞上来。那人说:“我怕水,因为我不会游泳,谁要把这口袋金子捞上来,我就送他二十锭金子。”

农夫大喜,心想:“别人又走了我的山羊和驴子,上帝才赐给我幸福。”于是,他脱下衣服,潜到水里,可是他无论如何也找不到那一袋金子。当他从水里爬上来时,发现衣服不见了。原来第三个小偷把他的衣服偷走了。

这个哲理故事,告诉我们人的一生中会遇到的三大陷阱:大意、轻信、贪婪。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跨过的距离是一样的人生哲理故事

全文共 274 字

+ 加入清单

说,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房,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

马在外面拉东西,驴在屋里拉磨。

后来,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西行取经。

17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回到长安。它重到磨房见驴子。

听老马谈起旅途的经历,驴子惊叹道:“你有多么丰富的见闻呀!那么遥远的道路,我连想都不敢想。”

老马说:“其实,我们跨过的距离一样的。当我向西域前进时,你一步也没有停。不同的是,我同玄奘大师有一个遥远的目标,所以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

其实,芸芸众生当中,原本相近的一群人,为何成就却会有天壤之别呢?就像那匹老马与那头驴子,当老马向西天前进时,驴子则是在围着磨盘转。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水与人生的哲理故事

全文共 770 字

+ 加入清单

做人就要像一样,七分平常,二分炽热,一分低落。这样的人生是我们追求的。今天小编分享水与人生的哲理故事,希望读者喜欢。

物理学上,水有三态,温度是形态转换的绝对制约力。

冰,固态的水。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下,冰的形态可千变万化,却受于外在因素。想要逃离,突破形状的束缚都是徒劳无功,只好安静地结冰听从。

在常温下,水便是水的液态。能屈能伸,能动能静。一瓶水,一潭溪,一汪湖…如宁静守望,如涓涓细流,如波涛汹涌……若一滴滴水能坦然在某处汇聚成群,有了水势和能量,便会高山流水,低谷暗流,穿越平原与沙漠,奔进江河,奔进海洋,维持这蔚蓝色的地球。

一百摄氏度以上,水汽化成水蒸气。它如空气,无形无色,飘在空中或逃逸地球飞越在浩瀚辽阔宇宙里,永恒。

若将十分制划分给水的三态,即是二七一:二分为冰,七分为水,一分为水蒸气。冰是最可怜的,困于形状之下;水能遍及地球之上;而水蒸气已超越先前和宇宙一样大。

其实,我们的人生也有三态,心灵温度决定了一切。

当心灵低落或冷漠时,我们的生活状态是冰的。这段人生会走得艰难,感觉现在和未来都是灰暗的,又要作茧自缚,否定自我不求改变,只在麻木伤痛中虚度光明。

平常是最真的生活状态。有惊喜,有挫败;有碌碌无为,有硕果累累;会抱怨,会满怀信心……幸福在,但平庸更多。人生多是这样度过。

对生活狂热,人生状态便是炽热的。这段人生会匆匆而过,但得到的幸福是最多的。

那人生的十分制就这样分:七分为平常,二分为低落,一分为炽热。因为在人生路上,没有人一辈子全是得意或是失意,但它们的幸福感却不同,失意时,幸福不再;平淡时,幸福或有或无;得意时,幸福是满的。

水的十分制,大自然在平衡协调。人生的十分制,我们不要妥协,要努力依靠心灵温度去打破,去重新制定。心灵多些美,少些冷漠,将这十分制分成:七分平常,二分炽热,一分低落。这样的人生是我们追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潜龙司马懿的人生故事

全文共 12174 字

+ 加入清单

司马懿在历史上的地位,比起曹操要低得多。

曹操虽则是目无君上,自封魏公,自封魏王,迫害了伏皇后,造成了儿子曹丕可以顺利篡汉的环境,使得当时与后世的人都认为他与王莽是一个类型的人物,是篡位者,是奸臣。然而他毕竟与王莽不同,与司马懿也不同。

王莽所篡的天下,是汉高帝刘邦所留下来的。曹操叫儿子所篡的天下,却不是汉光武帝刘秀所留下来的,而是汉灵帝以后被董卓与袁绍等人弄得分崩离析,经过曹操自己的“力征经营”才又像个样子的天下。换句话说,曹丕所篡的天下,是曹操本人打出来的。

曹操不仅把中国的极大部分,东汉十三州部之中的九个州一个部,与荆州的一半,都统一于设在许县的中央政府之下,并且把这些地方的行政与司法都办得很好。他清除了贪官污吏和盗匪,也根绝了东汉的宦官外戚的老毛病。

曹操并不曾“挟天于以令诸侯”,他只是借重天子的名义,讨伐诸州诸郡的割据之雄,加以削平。他欠汉朝的,正是这“天子的名义”,他自己很明白这一点,所以,一直到死,不肯篡位,让儿子去篡。

司马懿也是自己不肯篡,而让儿子孙子去篡的。可见,司马懿的“小聪明”不在曹操之下。然而,司马懿不曾“力征经营”,打下这个天下。这个天下,是曹操留下来给曹丕、曹叡、曹芳的。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所犯的罪只是一个“篡”字。司马懿父子祖孙,所犯的不仅是“篡”,还加上一个“窃”字。

姓曹的,最多可被姓刘的骂为强盗。姓司马的,却实实在在是“小偷”(我很抱歉,敬请今日许多姓司马的朋友原谅。你们并不是司马懿的苗裔;你们是司马迁、司马光等等好人的苗裔)。

司马懿不是没有打过仗。他对诸葛亮打过两次,对孟达打过一次,对公孙渊打过一次,对孙权也打过半次。这些战事,都不过是边疆上的小接触,与奠定中原无关。

司马懿对中原的“法律与秩序”也谈不上有什么贡献。荀彧、崔琰、毛玠、陈群、钟繇,那些人,才是造成了“安定”与“清廉”的功臣。

司马懿被后世的历史家批评为“以狐媚取天下”。这狐媚二字很恰当,一点儿也不冤枉。他会“媚”,会骗,先骗了曹操,后骗了曹丕,最后又骗了曹叡。他骗这三人,所用的手段都是一个“媚”字。骗过这三人以后,他又骗曹爽,把曹爽骗进了鬼门关。这一次。他所用的不再是“媚”,而是“哄”。

叙过司马懿的一生,便是叙述他如何媚了三个人,哄了一个人。

在他所骗所媚的三个人之中,最难骗、最难媚的当然是曹操了。曹操自己是骗人专家;对司马懿来说,他是前辈,他是大巫,怎么反而“败”在司马懿之手呢?

原因相当简单。曹操只知骗而不知媚。曹操一生没有媚别人的需要,自然也没有练习媚的机会。换句话说,曹操对于媚与被媚,十足外行。于是,他终于被司马懿媚得不知道这是司马懿在对他媚!

曹操从崔琰等人的口中,听到了司马懿是河内郡温县的一个人才。司马懿的胞兄司马朗,在曹操面前当过“主簿”(秘书),其后外放,做“兖州刺史”,做到了“政化大行”而本人“粗衣恶食”,给了曹操以相当好的印象。司马朗在建安二十二年,在讨伐孙权时,死在前线(染了瘟疫)。曹操这时候已经用了司马懿做魏国的“太子中庶子”了。

曹操并不曾一下子就让司马懿当“太子中庶子”;司马懿也没有一下子,就乖乖地走到曹操的面前,请曹操给工作,听曹操摆布。

司马懿也并不是骨头硬:弯不了腰,或不愿意弯腰。他是早就看清楚了曹操的作风,以匡扶汉朝为号召,而心里所想的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司马懿觉得,犯不着和这样的一个曹操混在一起,弄得将来成功失败难以预料,是流芳百世,还是遣臭万年,也毫无把握。因此,在曹操以“司空”的身份,派人来“辟召”他的时候,他假装风瘫,躺在床上不动。这是他生平第一次“骗”。曹操所派的人,被他骗过;曹操是否也相信他真的风瘫了,无考。至少是在当时,曹操就不再派人去辟召他了。

不久,曹操在建安十三年由“自为司空”而“自为丞相”,想起了这位架子大的司马懿,于是又派人去。这时候,曹操已经知道了他上次并非真有风瘫;所以,就吩咐这一次被派去的人:“倘若他再不肯来,就抓了他来。”

于是,司马懿也就不敢再装风瘫,而“敬酒不吃吃罚酒”了。他跟随曹操的“行者”来到了许县,曹操却也暂时不给他官职,而把他当作一个晚辈(世交的子弟)看待,叫他与儿子曹丕在一块儿住、一块儿玩。

司马懿很有办法,花不了多少时间便把曹丕侍候得十分舒眼。曹丕舒服了,曹操也很舒服。曹操任命司马懿作黄门侍郎,然后一升再升,作议郎、丞相东曹“掾属”。掾是处长,属是处长下面的职员。再过了一阵,司马懿就当起丞相府的“主簿”来了。

曹操在建安二十年三月。去陕西打张鲁,带了司马懿同去。

张鲁很快便投降了。司马懿劝曹操一口气由汉中向南,越过大巴山,抢刘备从刘璋之手所夺到的今日四川省。曹操不太欣赏司马懿的这种拍马屁而不切实际的建议,却不愿意向司马懿示弱,说没有把握一口气又打刘备,抢四川。曹操只是轻描淡写,向司马懿说:“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

曹操在建安十八年当魏公,二十一年称魏王。魏国等于是汉朝内部的另外一国,自己有一个小朝廷,设了丞相以下的宮。“太子中庶子”是这些官之中的一个。“中”的意思,是“內”。“庶子”的意思在这里不是嫡子以外、庶出的子;而是“众多的子”,“众多的、与太子年龄相仿佛的年轻人”。换句话说,是太子的“宾客”,他们住在太子公馆之“内”,与太子生活在一起。

本来,司马懿早就在担任黄门侍郎以前,与曹丕一起生活过,而不曾有什么名义。现在,建安二十一年,曹操叫他当正式的“太子中庶子”。

于是,司马懿的一套“媚”的功夫,有了更确定的对象。他常常被曹丕邀请“参与机密”。他每次参与机密,都拿得出“奇策”来。因此,他越久越被信任。

陈群是曹家的“老臣”,陈群的地位被司马懿赶上了。陈群与司马懿,加上吴质、朱铄,被人们称为“四友”。

司马懿一方面做了曹丕的亲信,同时也保持了与曹操的接触。他做了太子中庶子以后不久,曹操就把他调回,放在自己身边当“军司马”。他常常对曹操有所建议。这些建议,也颇有被曹操采取的。

他的最重要的一次建议,是在建安二十四年,曹操于关羽掳了于禁之时,有意思放弃许县,迁都到黄河以北、邺县之类的地方,司马懿恳切谏阻,说千万不可迁都,一迁都人心就会动摇。曹操对司马懿的建议,欣然接受。迁都的念头,立即打消。

曹操与司马懿处得很久了,对司马懿的才干,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对他也生了一种恐惧之心。曹操看出了司马懿有一种“狼顾”的特征。“顾”是回头看;“狼顾”是像狼那样能够身体不动,两肩不动,而头与颈项可以向左右转一百八十度。凡是有这种“狼顾”的特征的人,曹操知道,心术一定很坏,坏得像狼一样。曹操这个学问,是从看相的书上得来的。

曹操而且做过一个梦,梦见有三匹马,同在一个马槽里吃草。这是“三马吃一曹”(预言了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将要把曹家的天下吃掉)。曹操因此对司马懿更不放心。他向儿子曹丕说:“司马懿不是能够给别人当臣子的人。他会干涉到你的家事。”曹丕这时候早已被司马懿迷住,像被狐狸迷住了一样。曹丕不仅不遵照父亲的意思,对司马懿疏远,反而替司马懿说了许多好话。

司马懿也觉察到曹操对自己颇不放心,就更加在办公之时特别卖力,一天到晚办公,办到深夜,应该睡觉之时,仍在处理公事。而且他大事肯做,小事也肯做,奉了命令的事,他一定去做;不曾奉到命令而似乎不妨一做的事,他也自动去做。例如喂曹操所骑的马,如此的小忠小信,使得曹操渐渐感觉到自己的看相术可能有问题:这样的一个忠心耿耿、办事卖力的司马懿,也许没有什么不可靠罢。

结果,曹操终于也像曹丕那样,对司马懿放了心。

孙权在关羽打胜曹军之时,派吕蒙偷袭关羽的后方,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孙权与刘备,本是反曹的战友,虽则在赤壁乌林之战以后,为了荆州南三郡的问题一度几乎翻脸。然而这关于南三郡的争执,已经获得和平解决,为什么孙权要在关羽可以长驱直捣中原之时,对关羽施展出这偷袭后方的绝招呢?原来,这是司马懿的安排。司马懿向曹操说:孙、刘二人“外亲内疏”。刘备的关羽打胜仗,不是孙权所希望的。不妨派人叫孙权偷袭关羽的后方,关羽就不得不放弃对樊城的围攻了。

曹操听到司马懿的这一番话,觉得此计甚妙,就立刻派人去说动孙权。孙权也果然依照曹操的吩咐,做出那丧心背理、出卖盟友的事。

事后,孙权把关羽的首级迭到洛阳,献给曹操。曹操接到以后,很快便旧病复发,头痛难忍,一命呜呼。于是,司马懿又得到了一个重要任务:替曹家办理丧事。他把丧事办得井井有条,“内外肃然”。

这时候,曹丕以魏国“王太子”的身份留守邺县。司马懿把棺柩运送到邺县去,交给曹丕。这分明是告诉已经来到洛阳的曹彰、曹植等等,接班人不是他们,而是曹丕。

曹丕继承了曹操所遗留下的魏国的王位与汉朝的丞相之职。司马懿被升为“丞相府长史”。“长史”相当于今日的秘书长。曹丕而且封他为侯,封为河津亭侯。在此以前,曹操所赏给司马懿的官,只不过是主簿与“军司马”而已。

曹丕上台以后,第一招的辣手是杀掉丁仪、丁真兄弟,与两家的所有男人。这两位姓丁的,是曹植的好朋友。

是谁,教了曹丕,干出这种缺德的事?

司马懿!不久,曹丕篡了汉朝的皇帝之位,不再是汉朝的丞相。司马懿也不再是汉朝丞相府的秘书长了。他改做了魏朝政府的尚书,由尚书转任为督军、御史中丞。爵位也从亭侯升为乡侯:安国乡侯。

曹丕当皇帝不到一年,就在黄初二年又升谓司马懿的官,从“督军、御史中丞”升调为“侍中、尚书右仆射”。

司马懿所已经担任过的“督军”,与民国初年的“督军”不同。司马懿所“督”的,是曹丕在延康元年七月所率领南下到谯县的、作为一种耀武扬威的姿态的象征性的军队。督的字义,只是主管军风纪而已。那时候,作为司令官的督,不称督军,而称“督汉中”、督某处。

延康元年,是汉朝的年号,从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开始,到十月结束。曹丕在延康元年十月篡位,改延康元年为黄初元年。黄初元年仅有三十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次年正月,便是黄初二年的正月了。

司马懿所担任过的御史中丞,是御史大夫的副手。

侍中,很重要,是宮门以內最大的官,在皇帝的左右侍候皇帝。

尚书,在汉朝初年地位不高,只不过是宮内的书记之流而已,却也经手大小衙门向皇帝上奏的文书。霍光当了“录尚书事”。在名义上只不过是有权抄录全部尚书们所经手的文书,却成了综揽大权的“真宰相”。

尚书们之中的第一位尚书,称为尚书令。尚书令在霍光以后,有时候权大,有时候权小。倘若同时不曾有大官兼“录尚书事”,那末,尚书令的权力就要大些,倘若有大官兼“录尚书事”,这位尚书令便只是“录尚书事”下面的一位属员而已。

尚书令的副手,称为“尚书仆射”。这位仆射的重要性,也是有时候大,有时候小;要看当时在他的上面,有没有人担任尚书令。倘若尚书令的一职,暂时虚悬,这位仆射就等于是事实上的尚书令了。倘若当时又没有一位兼“录尚书事”的大官,这位仆射便是“有实无名”的真宰相了。

司马懿在黄初二年担任“尚书仆射”之时,在他上面有一位尚书令:陈群。

再过三年,黄初五年,他却在事实上爬到了陈群的上面,升凋为“抚军大将军、假节、领兵五千、加给事中、录尚书事”。

陈群要到了黄初七年,曹丕从广陵班师回朝,才破曹丕升为“镇军大将军、领中护军、都督水军”,在名义上与司马懿共同“录尚书事”,在事实上坐镇许昌。“录尚书事”的政务,都是那回了洛阳的司马懿一个人办了就算(在陈群尚未领了水军还许昌以前,坐镇许昌的是司马懿。许昌在汉朝称为许县;到了魏朝,才改称为许昌)。

曹丕在黄初七年五月丙辰日病重,把陈群由许昌召回洛阳。与司马懿、曹休、曹真,同受托孤的顾命。这四人的名次是;曹真第一,陈群第二,曹休第三,司马懿第四。曹真,虽则是本不姓曹,而是曹操“抱来”的姓秦的儿子,地位却比曹休高。曹真是“中军大将军”;曹休只是“征东大将军”。陈群呢,是“镇军大将军”;司马懿是“抚军大将军”。在这四个所谓大将军之中,真正的大将军,相当于汉朝的大将军的,只是曹真一人。

然而,曹真自始至终,只执掌过兵权,而从来没有主管过行政,从来没有兼任过“录尚书事”。自始至终,替曹丕在名义上与事实上都担任过“录尚书事”、替曹丕“当家”的,只有这位工于孤媚的司马懿一人而已。

曹丕的儿子魏明帝曹叡,为人比曹丕略好,天贤也高,却也看不清司马懿的本质。他给了司马懿以相同于曹真的兵权,叫他镇守宛县(南阳)。

司马懿在镇守宛城的期间,做了一件大事:消灭了孟达。这件事,我在前文已经提到过。孟达造反,是在魏明帝太和元年(公元227年)十二月,也就是蜀汉后主的建兴五年的十二月。他以新城郡太守的身份宣布反魏归汉,仅仅过了八天,司马懿已经率领兵马,来到了孟达的上庸的城下(上庸城,在今日湖北竹山县东南,房县西北)。

这是司马懿有生以来第一次单独指挥作战,而所获得的是一个全胜。

魏明帝曹叡特别召见他,问他:对于东吴、西蜀,应该先征讨哪一个。司马懿回答:不妨先征讨东吴。曹叡问他,如何去征讨东吴?司马懿回答:不妨先攻皖城,引吴军去皖城,然后乘虚直捣夏口(汉口)。因为,夏口是吴国的心脏。曹叡认为很对。不过,并没有予以施行。

曹叡不叫司马懿去征讨东吴,却在太和四年(公元230年)升他为“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命令他与曹真共同领兵去打西蜀。

三年以后,魏明帝青龙二年(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带了十几万人,由斜谷出兵,来到郿县城附近,屯扎在渭水南岸五丈原。

这一次,曹叡加派了两万兵来,交给司马懿调度。司马懿挨了一百多天,不敢对诸葛亮决战。在这一百多天以內,诸葛亮曾经对他多方挑战,而他一概不理。

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蜀汉的军队撤走。司马懿不知道诸葛亮已死,追到赤岸,才得到确实的情报。

魏明帝曹叡景初元年(公元237年),辽东太守公孙渊在夏天宣布独立,自称燕王,不再听命于魏。次年,曹叡拨四万兵给司马懿去讨伐公孙渊。

司马懿到达辽东,不攻公孙渊所设防的辽隧,而迂回到公孙渊的根据地襄平(辽宁省辽阳县之北)。司马懿把襄平围了,断绝粮食的供应;围了差不多三个多月,然后猛攻。

司马懿攻破襄平城,杀掉公孙渊与城里的两千多文武官吏、七千多无辜的男性人民。他这一股残忍劲儿,十足暴露了他是狼,不是人。

另有一件小事,也显出了司马懿的为人。辽东的气候极其严寒,有些兵士实在抵挡不住,便向他请求,把辽东郡仓库中储存的短袄赏给他们。司马懿竟然不肯。他打着官腔说,“接收下来的敌人物资,是公家的,我怎么可以擅作主张?”

司马懿的次一重要事迹,是在景初三年(公元239年)受到魏明帝曹叡的顾命(托孤)。与他同受顾命的,是曹真的儿子曹爽。曹爽原任“武卫将军”,而此时升为“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司马懿的官职,只是“太尉”。

曹叡所托的孤,是他的养子、封为齐王的曹芳。曹叡这个人也够特别,自己生不出儿子,却不肯选一个侄儿或堂房侄儿,或弟弟,作为曹家帝位的继承人。偏要抱一个来路不曾交代的曹芳为养子,而且一定要把这个未必姓曹的八岁小孩子,托给曹爽与司马懿。

于是,在曹爽与司马懿二人的保护之下,曹芳顺利即位。司马懿被升为“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

是谁把他升到与曹爽几乎一样高的地位并掌握实权的?不可能是“少帝”曹芳,因为曹芳才有八岁;而事实上是曹爽,因为当时,“录尚书事”的只有曹爽一人。这是曹爽所做的一件糊涂事。

曹爽不久便后悔了。他把司马懿明升暗降,升他为“太傅”,去掉他的“录尚书事”的兼差,剥夺了他的行政实权。

少帝曹芳正始二年(公元241年),孙权派遣大军,分三路伐魏:叫全琮攻芍陂,朱然、孙伦攻樊城,诸葛瑾、步骘攻祖中。

司马懿向少帝曹芳与曹爽讨得了一个差事;带兵去救樊城。他在六月间南下。朱然、孙伦在他快到樊城之时,撤军而去。

两年以后,正始四年,司马懿又有了一个机会掌兵:攻打吴方的皖城。这一次,吴军也是闻风而逃。皖城的诸葛恪,在司马懿到达舒县之时,便烧了存粮放弃皖城而去。

司马懿可算是得到了一个空城。他为了补偿未能获得敌人存粮的这一个缺憾,便加宽淮阳渠与百尺渠,用这两个渠的水灌溉更多的田,并且把颍水两岸的坡,也整修了。从此,在寿阳(安徽寿县)与洛阳之间,有不少的屯田兵士的聚居之地;也有了不少的粮食仓库,分布在这一条路上,使得魏军对东吴有所举动之时,不必忧虑粮食的接济与运输问题。

司马懿虽则是一个心狠手辣、不顾道义的人,论行政能力,他却也有过人之处。他一向很知道重视水利与屯田的工作。

倘若他永是于曹爽主持的朝廷之下,以官居太傅为满足,有时带兵出京,打打仗,散散心;有时督率文武官吏,开开水渠,办办屯田,我们就不会把他批评得一文不值。相反,我们会夸奖他是魏朝的一位“能臣”。

他不以官居太傅、打仗开渠为满足,他定要与曹爽争权,他定要打倒曹爽,取曹爽而代之。

这个,其实也不太严重。争权的事,在历史上极多。他以能臣而与一个无能之臣争权,我们可能会同情他,说他是为了想“做事”而不得不争权。

可惜,他夺得了大权以后,又不满足。他硬要杀掉曹爽三族,杀掉曹爽的几个“党羽”的三族,又借口有人告发王凌,想背叛少帝曹芳,另立楚王曹彪当皇帝,把王凌抓了,把王凌及其“余党”的三族也屠杀了;同时,强迫楚王曹彪自杀。

他也命令所有姓曹的王爷、公爷、侯爷,都搬到洛阳来住,不许互相来往,一切行动由他派人监视。

他这样做,分明是为儿子与孙儿铺下一条将来篡位的路。

因此,我们才对这样的一个司马懿深恶痛绝。他地下有知,应该后悔。对曹爽、王凌、曹家宗室,做得太绝,太缺德。

曹爽也有他的取死之道。

他应该为国求贤,进君子、退小人,增强少帝曹芳的力量。最好,把若干在事实上等于囚犯的曹操子孙,都“放”出来,分别给以文武官职。也只有这样,曹家的天下才能稳固。

也许,曹爽自己在心里有毛病。他的父亲曹真,原本姓秦,不姓曹,是曹操的养子。他曹爽不是曹家的亲骨肉,犯不着把姓曹的都“放”出来,排挤自己。

他和司马懿同受魏明帝曹叡的顾命(托孤),在地位上与司马懿相等而略高一筹。为了礼貌,为了使司马懿明升暗降,他表请少帝曹芳,把司马懿由太尉升为太傅(太尉是从秦朝沿袭下来的中央最高的三个大官之一,执掌兵权,其余的两个,丞相管文官,御史大夫管监察。太傅是从西周沿袭下来的,在名义上高于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而事实上并无权力的“皇帝的师傅”。太傅的同级是太师、太保。太师、太傅、太保,这三个官合起来,称为“三太”)。

曹爽叫司马懿做太傅,把太尉的位置转送给征东将军满宠。满宠是一员老将,兖州山阳郡昌邑(山东济宁县)人,对曹家很忠心,曾经做过汝南太守、豫州刺史和“前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满宠在正始三年(公元242年)三月间去世,继任太尉的是“领军将军”蒋济。

蒋济也是魏朝的一个忠臣。他是扬州楚国平阿(安徽怀远县)人,是曹操一手提拔起来的,先后当过魏方所虚设的丹阳太守、扬州别驾、丞相府主簿、“西曹属”。魏文帝曹丕叫他做“东中郎将”、散骑常侍。东中郎将是带兵的军官,军阶决于将军,高于校尉,属于“中郎将”的一级。散骑常侍。在名义上相当于今日的“随从秘书”,而地位甚高。

魏明帝即位,调他为“中护军”。“中护军”三个字的意思,是“在朝廷内部主持军官升迁调降的人事处长”。

他在中护军的任上,敢于对魏明帝曹叡进谆,劝曹叡裁减后宮女子的人数,把一些闲着无聊的与尚未成年的,都放出宮外。

他对曹叡的又一次谏诤,是关于朝廷中的两个小人:中书监刘放与中书令孙资。

汉朝本没有所谓“中书”,只有尚书。尚书在汉朝开始之时,是在宮里面侍候皇帝的小书记,职务是把各衙门送来的奏章等文件,整理出来,呈给皇帝批示。有时候,他们也替皇帝代笔,或拟办诏书文稿。过了相当时候,他们的实权越来越大;因为,皇帝每每向他们就近征询意见。对于臣下某一个请求,他们倘若说“似乎可以”,皇帝也每每不再加考虑,而决定予以批准。他们倘若说“似乎不可以”,皇帝每每就加以批驳了。

再其后,几个尚书之上,有了“尚书令”。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的身份,兼“录尚书事”,他的权力又比尚书令高出许多;而且,虽则于名义方面仍在丞相之下,在实权方面已经使得丞相位同虚设。

曹操把自己封为魏王以后,在魏王的宫中设了秘书与秘书令,以免与汉朝廷的尚书与尚书令相混淆。

曹丕篡了汉朝,把汉朝的中央政府接收下来,把魏国的“秘书”改称“中书”,于是汉朝的尚书与魏国的中书,都成为朝廷的机构,同时存在。这便是隋唐以后,何以有了“尚书省”,又有所谓“中书省”。加上以“侍中”为长官的“门下省”,形成了一种变相的三权鼎立的局面。

本来,尚书的权大;有了中书以后,中书的权更大。尚书只管例行的公文;中书管了机密。

魏明帝曹叡朝廷中的中书监刘放与中书令孙资,官位虽小,而全朝的文武除了辛毗、蒋济等极少数的几个人之外,没有不向他们低头的。真正的皇帝,等于是他们两个人做(中书令之上的中书监,是曹丕所设:用意在于制衡中书令。结果,中书监有时候也会与中书令彻底勾结,狼狈为奸)。

蒋济向曹叡上表,慨乎言之地说:“大臣太重者,身危;左右太系者,身蔽。……左右忠正远虑,未必贤于大臣。至于便辟取舍,或能工之。今外所言,辄云中书,虽使恭慎,不敢外交;但有此名,犹惑世俗。况实握事要,日在目前,傥因疲倦之间,有所割制。众臣见其能推移于事,即亦因时而向之。……直道而上者或壅;曲附左右者,反达。”

曹叡用诏书答复蒋济,褒奖他忠义奋发,升他为“护军将军、加散骑常侍”。那刘放、孙贤二人,仍旧当他们的中书监与中书令,曹叡并不肯免他们的官。

刘放与孙资所做的最大的坏事,是在曹叡临死之时,排挤了燕王曹宇、领军将军夏侯献、骁骑将军秦朗、屯骑校尉曹肇。这几个人,都是曹叡想委托以后事的。

曹叡召见了曹宇,叫他做大将军,辅佐即将继位的少帝曹芳。曹宇谎辞(这是曹宇的错)。曹叡问刘放、孙资,曹宇为什么坚辞。刘放、孙贤说:“他自己知道能力不够。”曹叡说:“用曹爽来代替他做大将军,好不好?”刘放、孙资说:“好!”于是曹叡不再挽留曹宇,而用了曹爽。

刘放、孙资又向曹叡建议,把司马懿找来,与曹爽同受顾命。曹肇反对。结果,曹叡还是听了刘放、孙贤的话,召来了司马懿。

曹肇与夏侯献、秦朗,这三人不仅不再列名于被“顾命”的大臣以内,而且丢了他们原来的官。

曹爽做了“顾命大臣”。当然很感激刘放、孙资,听他们的摆布。然而,曹爽也竟然把反对过刘放、孙资二人的蒋济,继满宠的太尉之任。

这是曹爽糊涂呢?还是故意向刘放、孙资二人以及与他们一鼻孔出气的司马懿挑战呢?糊涂,不见得。挑战,有可能。在曹爽自己看来,这不是挑战,而是镇压。

曹爽提拔三个“自己的人”,做“尚书”,专管“选举”,分刘放、孙资的权。这三个人,是何晏、邓飏、丁谧。事实上,“选举”只是选拔新的青年才俊,管不了朝廷大官的升降。

曹爽也早就把自己的三个弟弟提拔起来。曹羲当了“中领军”,曹训又当了武卫将军。中领军与武卫将军都是统带作为皇帝的卫队的禁军的。另一位弟弟曹彦,当了“散骑常侍”。

曹爽最叫司马懿吃不消的,是叫两个亲信毕轨与李胜,分别担任司隶校尉与河南尹。司隶校尉所主管的是中央直属地区(明清两朝的所谓“直隶”)的行政,同时也有权弹劾、甚至逮捕任何一个住在这中央直属地区的大小官吏。河南尹相当于太守,然而高于任何太守,因为河南郡是首都洛阳的所在地。

司马懿一向是与曹爽共“录尚书事”,由太尉升为太傅以后仍然如此。不过,自从那何晏、邓飏与丁谧,三个人做了尚书以后,他们就很少把尚书部门的公事送到司马懿那里去请示了。毕轨与李胜当了司隶校尉与河南尹,也不常把公事送到司马懿的办公室里去。

司马懿气不过,就称病请假,不再上班。他并不辞职,仍旧在家里当他的太傅。不仅如此,他也已经在朝廷中布置了自己的人,与曹爽的人对抗。

曹爽有一个弟弟曹羲当“中领军”,司马懿也有一个儿子司马师当中领军。曹爽有一个弟弟曹彦当散骑常侍,司马懿也有一个儿子司马昭当散骑常侍。曹爽有三个自己的人:何晏、邓飏、丁谧当尚书,司马懿也有一个自己的人、而且是自己的弟弟司马孚,当尚书令。

司马懿而且有一种曹爽所没有的秘密力量。这秘密力量,是大儿子司马师所豢养的,散居在民间的三干名“死士”。

除了这些以外,司马懿又有一套曹爽所猜想不到的功夫:骗。

在正始九年(公元248年)的冬天,曹爽叫河南尹李胜改任荆州刺史。李胜到司马懿家里去辞行。司马懿躺在床上装病,叫人把李胜请进卧房。丫头送上稀饭,司马懿喝到嘴里,又从嘴角流了出来,弄脏了胸前衣服。李胜向他说话。他把“本州”听成了“并州”。在回话的时候,他又下气不继上气地勉强说出了几句。李胜以为司马懿果然病得很厉害,就去报告曹爽。曹爽听了,大为放心,便不再对司马懿有所防备。

过了不多久,正始十年正月,曹爽兄弟四人陪少帝曹芳出洛阳城,到南门外若干里去拜谒魏明帝的陵墓(称为高平陵)。

他们谒陵完毕,回洛阳来,没想到城门已闭,整个洛阳城已被司马懿父子占领。司马懿带了兵马,站在城门外的洛水浮桥之上,叫人送一张表给少帝,交曹爽转。

在这一张表里,司马懿列举曹爽的罪,说曹爽广用私人,“尽据禁兵”,又说他以黄门(宦官)张当为都监:“看察至尊,候伺神器”。

司马懿又在表里说,太尉蒋济与尚书令司马孚,均认为蕾爽与曹羲、曹训,都不宜于继续“典兵宿卫”。蒋济与司马孚已经奏请皇太后(郭氏),将曹家兄弟的官职免去,以侯爵的身份各归其在京城的寓所。皇太后已经准了他们的奏,叫臣(司马懿)执行。

臣已经通知主管人员,立即遵办,不许放任曹氏兄弟“逗留”,以致耽误了皇上回宫的时间。倘若曹氏兄弟敢逗留,便以军法从事。

曹爽一时不敢把司马懿的这一张表,送请少帝曹芳过目。他不知如何应付才好。

这时候,位居九卿之一的大司农植范,已经冒险从城里跑出来。跑到了曹爽的面前,劝曹爽赶快去许昌(许县是在曹丕篡位以后,改名为许昌的)。桓范说:“你到了许昌以后,便可以集合全国兵马,申讨司马懿。”

曹爽身边,有主张向司马懿投降的许允、陈泰。许允是侍中,陈泰是尚书。

曹爽终于派人向司马懿投降。司马懿暂时不为已甚,就让他们兄弟四人平平安安地进城,各回寓所。他们不再是宮,而仅仅是侯。

过了不久,司马懿把宦官张当抓了来,严刑拷打,叫张当不仅招供了曾经以宫内的“才人”(宫女)若干名送给曹爽;而且也“承认”了曹爽曾经和他与何晏等人同谋,准备在正始十年三月间造反。

结果,司马懿无中生有,把曹爽兄弟四人,及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恒范,一共十个人,治了谋反大逆之罪。不仅十个人都杀了头,他们的父族、母族、妻族,不分男女老少,都被屠杀得精光。

这就是司马懿辣得比狼还要凶狠之处(他曾经答应过蒋济,说只要曹爽肯交出政权,便留他性命。蒋济于曹爽一家被屠杀之后气死)。

司马懿在解决了曹爽兄弟及其党羽以后,少帝叫他做魏朝的“丞相”,他假惺惶地坚辞。

司马懿把曹爽兄弟及其“党羽”一网打尽丁以后,又开始对夏侯氏一家动脑筋。用少帝曹芳的诏书把征西将军夏侯玄召回京,以雍州刺史郭淮代替夏侯玄的官职。

夏侯玄是夏侯尚的儿子,夏侯渊的从侄孙,同时也是曹爽的“外弟”(表弟)。夏侯玄的母亲是曹家的女子。

夏侯玄以征西将军的名义,驻屯在长安,一向负有防备西蜀的全责。他既是曹爽的表弟,又是曾经在正始五年(公元244年)跟随曹爽大举伐蜀一次的大将(他们由骆谷进军,被王平在兴势挡住,又被费祎威胁了后路,大败而回)。

曹爽回到洛阳,夏侯玄掌握重兵,留在长安。四年多以后,在正始十年正月,曹爽和三个兄弟与何晏等人,被司马懿消灭,夏侯玄得到消息之时,不知如何是好,魏少帝的诏书已到,叫他回京城洛阳,把所掌管的兵权交给雍州刺史郭淮。

夏侯玄乖乖地回了洛阳。司马懿却也一时没有把他怎么样。原因是:夏侯玄失掉了兵权,又住在朝夕被监视的洛阳,不能够对司马懿有所作为。而且,夏侯霸已经逃往西蜀。倘若杀了夏侯玄,那就难免有更多的夏侯氏成员向西蜀、东吴乱跑了。

夏侯霸是夏侯渊的儿子,也就是夏侯玄的堂叔父,在辈分上比夏侯玄高,在地位上却比夏侯玄低。他是夏侯玄征西将军府所统辖的“讨蜀护军”,带兵驻扎在陇西(甘肃),与雍州刺史郭淮处得不好。

夏侯玄被征召回洛阳的时候,夏侯霸顾不得西蜀与他有杀父之仇,当机立断,一口气奔往西蜀。夏侯霸的父亲夏侯渊战死在汉中,当时传说是被刘备亲自斩杀的。近代的京剧,才把夏侯渊的死,记在黄忠的账上。

西蜀的君臣对夏侯霸很好。首先,刘后主阿斗向夏侯霸解释,说:“你的令尊大人,是不幸阵亡于乱军之手;并非先父(刘备)所杀。”

刘后主又把夏侯霸引进宫内,与皇后张氏相见,告诉夏侯霸,“她是你的堂外甥女!”原来,张皇后的母亲,是夏侯霸的堂妹,于当年兵荒马乱之时的中原,被张飞遇到,成了张飞的妻。

刘后主问夏侯霸,司马懿对西蜀有什么打算?夏侯霸说,司马懿刚刚拿到了政权,目前要忙于整顿内部,消灭更多的异己,一时来不及对西蜀有什么举动。将来,倘若有一位姓钟、号叫士季的(钟繇的儿子钟会),在魏国朝廷中主持大计,那就值得吴、蜀二国忧虑了。

司马懿这时候,正如夏侯霸所说,忙于寻找曹爽以外的异己,加以消灭,他找来找去,找到了驻扎寿春、“都督扬州诸军事”的王凌。他一口咬定,说王凌企图勾结楚王曹彪造反,起兵占领许昌,迎立楚王为皇帝,然后打到洛阳,废掉少帝曹芳。

王凌所做的,引起司马懿如此猜疑的事,只不过是因为吴国塞了涂水入江之口,认为这是吴国即将对魏用兵,下令全军戒严,同时上表给少帝(等于上呈文给司马懿),建议乘此对吴国大举讨伐。如此而巳。

司马懿不动声色,以绝对秘密的方式,带了重兵,突然由颍水航行到寿春的城下。

王凌见到司马懿来得奇怪,想抵抗也来不及,只得叫人捆了自己,押送到司马懿的水营之前。司马懿先叫人传令,松解了王凌的绑,却又不许王凌坐小船前来见面。

随后,司马端便派了六百名兵士,押解王凌去洛阳,王凌走到中途,在项城喝了毒药,自杀。

王凌死了以后,才有一个军官王式来自首,说自己是王凌的外甥,兖州刺史令狐愚的部下,曾经奉了令狐愚的命令到白马城勾结楚王曹彪。这时候,令狐愚早已病故,死无对证。

司马懿于是下令将王凌与令狐愚剖棺戮尸,两家的父族、母族、妻族,以及与此案相连的其他的人,一概杀光。楚王曹彪被下诏赐死(命令他自杀)。

过了不到一个月,司马懿本人也得病而死(当时有人记载,说他之所以得病,由于常常见到王凌的鬼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人生的道理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在“楚河”两岸,我与姥爷针锋相对,我渴望取胜,“开战”时,我举棋不定,姥爷笑着说:“开局走好,可定大局。”我的心中一片迷茫,仿佛这一步走好,我就胜利了,可是这一步究竟怎么走?

突然,我的心一沉,棋子“啪”的应声而落,对战以进入白热化状态,但我的旗子明显处于下风,任凭我怎样“突围”。可情况没有一点转机,我心如火焚。

不久,我的“兵马”就全军覆没,我重重得低下了头,我的这一举动早就被姥爷发现,姥爷把象棋重新摆好,笑咪咪得对我说:“棋如人生,正则是友爱,关心,善良。负则是贪婪,可怕,丑陋。只有心中的正将负抑制,人生的道路才会开启。

换个方法说,正方的将是自尊心,车是友爱,马是善良,炮是美丽,卒是一个个美丽的小愿望。你要掌握这些棋子,取得胜利,记住人生处处都是棋,就看你如何用善良战胜邪恶,美丽取代丑陋,关爱改变孤单。

我恍然大悟,是啊,人生如棋,阴阳相对,掌握人生,取得胜利。只有用正战胜负,阳战胜阴,才能走正道。

今天,通过下棋,我得到了人生的道理,这样会使我受益整个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人生启迪故事之误会

全文共 561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误会一开始,即一直只想到对方的千错万错。因此,会使误会越陷越深,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哲理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有一对年轻人结婚,婚后生育,他的太太因难产而死,遗下一孩子。他忙生活,又忙于看家,因没有人帮忙看孩子,就训练一只狗,那狗聪明听话,能照顾小孩,咬着奶瓶喂奶给孩子喝,抚养孩子。有一天,主人出门去了,叫它照顾孩子。他到了别的乡村,因遇大雪,当日不能回来。第二天才赶回家,狗立即闻声出来迎接主人。他把房门开一看,到处是血,抬头一望,床上也是血,孩子不见了,狗在身边,满口也是血,主人发现这种情形,以为狗性发作,把孩子吃掉了,大怒之下,拿起刀来向着狗头一劈,把狗杀死了。之后,忽然听到孩子的声音,又见他从床下爬了出来,于是抱起孩子;虽然身上有血,但并未受伤。他很奇怪,不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再看看狗身,腿上的肉没有了,旁边有一只狼,口里还咬着狗的肉;狗救了小主人,却被主人误杀了,这真是天下最令人惊奇的误会。

启示:误会的事,是人往往在不了解、无理智、无耐心、缺少思考、未能多方体谅对方,反省自己,感情极为冲动的情况之下所发生。误会一开始,即一直只想到对方的千错万错。因此,会使误会越陷越深,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在对别人有所决定与判断之前,首先,请想想这是否是一个“误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严东生传奇故事三:从拼写到人生言传身教

全文共 2247 字

+ 加入清单

不止一个学生记得严先生是如何为他争取到了出国进修的机会,又如何千叮万嘱一定要回来为国效力。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施剑林研究员始终记得,1989年毕业那年很多人都选择出国,严东生反复同他讲,国内缺少年轻科学家,尽量多待在国内搞科研,"出国的事我来安排"。经老师牵线搭桥,施剑林去德国马普学会工作了1年多,这期间严东生给他写了很多信,讨论学术问题,关心工作状况,最常关照的一句话是"一定要回来"。这话他跟杨建华也说过,跟很多人都说过,严东生的学生们都如期回来了。

不止一个学生珍藏着严先生字迹漂亮的手写信,记得先生为自己改过的论文和令他们崇拜不已的英语水平。"每一个标点,英文单词的拼写,甚至参考文献的格式,他都会细致地改。"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陈航榕研究员忆及此处,哽咽了。"第一篇论文写得臭,我简直无地自容,严先生当时已经80多岁了,我发誓以后再也不能花费他这么多心血了。"陈航榕珍藏着严东生的信甚至便笺,"严先生非常重视产业化,每次见面都要提到。我毕业后就泡在工厂里,花了6年时间,终于有了阶段性成果。但是,面对老师,我心里还是惭愧,科研成果产业化这条路不是那么好走。"

严东生见谁都和蔼可亲,没有距离感,他的严格在于言传身教。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刘茜研究员记得,"实验室初建需要经费,向世界银行贷款。严先生亲自答辩,在胶片上手写英文。"杨建华也对严东生的事必躬亲印象深刻,"作为他的秘书,我起初很忐忑,因为很多事情他都自己做。文章多是自己写,至少写好了大纲。跟着严先生,我也养成了习惯,一直到现在,我所有的ppt都是自己做。"而严东生指导学生完成的研究成果,他总把自己的名字署在最后,甚至不署名。

严东生的言传身教,在一双儿女身上体现得最是淋漓尽致。女儿严燕来,退休前是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教授。儿子严友为,退休前是美国默克制药公司高级研究员。外孙、外孙女也都读了研究生。这一家子有两大共同语言:科学和音乐。哪怕工作到深夜,严东生与孙璧媃也会在小憩时与孩子们共同欣赏几段世界名曲。严东生从清华读书起就养成了运动的习惯,对网球尤其钟爱,每周都要打两三次,直到86岁那年因膝盖劳损被医生下了"禁令"。不能打网球的日子里,就靠看比赛来过瘾。年逾90时,还会半夜爬起来看大满贯比赛。2008年,温网决赛纳达尔对费德勒,赛至北京时间午夜,因雨暂停,凌晨再续,他就在凌晨3点继续看球。

既是大科学家也是大教育家的严东生,对记者也非常尊重,他深知科普的重要性。《持之以恒,推陈出新:科学家严东生传》的作者、资深科技记者黄辛,也珍藏着严先生的两封信,分别写于1986年6月和1992年8月,都是亲自邀请他采访某项科研成果。严东生很擅长深入浅出地讲科学故事。2010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与新民晚报共同举办了《我的科学生涯》征文,共发表了44位科学家的文章,其中便有严东生的《我和闪烁晶体的神奇缘分》。"科学是他的生命,在他身上,最能体现知识分子的良知与风骨。"黄辛说。

严东生个人简介:

严东生先生是我国先进无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奠基人,被国际无机材料科学界誉为最有影响的学术领导人之一。

1918年出生于上海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毕业于北洋大学土木工程系,任京汉铁路局工程师;母亲毕业于杭州女子师范。严东生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勤奋读书,9岁时就直接进入小学五年级。

1929年毕业后考进了北京崇德中学,中学6年他一直保持年级第1名,逐渐显示了他对理科方面的兴趣和才华。高中毕业时已可阅读英文名著,打下了良好的英语基础。

1929-1935年在北京崇德中学读书。

1935年,严东生如愿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大学一年级时,他接受了一流的通识教育:吴有训、萨本栋教普通物理,张子高教普通化学,雷海宗教中国通史,萧蘧教经济学,叶公超教高等英语......这为严东生深厚的综合素养打下了坚实基础。

1937年7月29日,转入了燕京大学。以优异成绩获得硕士学位,并收获了爱情-与同班同学孙璧媃结成一生的伴侣。

严东生院士1939年,严东生从燕京大学毕业,留校攻读硕士学位兼做张子高教授的助教。在张子高的影响下,严东生对无机材料研究中一个重要基础课题--"固相反应"进行探索,撰写了研究论文"固相反应机理"并获硕士学位,为以后长期从事材料科学研究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1939年和1941年分别于清华大学和燕京大学获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

1943年与大学同窗孙璧媃(后成为上海交通大学著名的物理化学学家)喜结连理。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燕京大学停办,严东生随张子高教授受聘于私立中国大学。

1942年应聘任唐山开滦耐火材料厂工程师。

194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获硕士学位。

1946年赴美深造。1949年2月在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获陶瓷学博士学位。随后在伊利诺斯大学进行了一年的博士后研究。

1946年,受燕京大学化学系主任窦维廉推荐,严东生踏上了赴美留学的航程。在伊利诺伊大学,他主修陶瓷工学,辅修无机化学。

1949年春,他以全a成绩获得陶瓷学博士学位,并被授予四个荣誉学会的"金钥匙奖",这在毕业生中是罕见的。毕业后,他受邀留在伊利诺伊大学做博士后,继续从事陶瓷等无机材料的研究。

1949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获陶瓷学博士学位。

1949年,严东生以"高温氧化物系统的相平衡"的博士论文获陶瓷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博士后研究员,继续从事无机材料的研究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人生哲理故事:放弃也是一种快乐

全文共 1526 字

+ 加入清单

人的情感总是希望有所得,以为拥有的东西越多,自己就会越快乐。所以,这一人之常情就迫使我们沿着追寻获取的路走下去。可是,有一天,我们忽然惊觉:我们的忧郁、无聊、困惑、无奈、一切不快乐,都和我们的要求有关,我们之所以不快乐,是我们渴望拥有的东西太多了,或者,太执着了,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执迷于某个事物上了。

譬如说,你爱上了一个人,而他(她)却不爱你,你的世界就微缩在对他(她)的感情上了,他(她)的一举手、一投足,都能吸引你的注意力,都能成为你快乐和痛苦的源泉。有时候,你明明知道那不是你的,却想去强求,或可能出于盲目自信,或过于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结果不断地努力,却遭来不断的挫折。有的靠缘分,有的靠机遇,有的得需要人们能以看山看水的心情来欣赏,不是自己的不强求,无法得到的就放弃

懂得放弃才有快乐,背着包袱走路总是很辛苦。

我们在生活中,时刻都在取与舍中选择,我们又总是渴望着取,渴望着占有,常常忽略了舍,忽略了占有的反面——放弃。懂得了放弃的真意,也就理解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妙谛。懂得了放弃的真意,静观万物,体会与世界一样博大的境界,我们自然会懂得适时地有所放弃,这正是我们获得内心平衡,获得快乐的好方法。

生活有时会逼迫你,不得不交出权力,不得不放走机遇,甚至不得不抛下爱情。你不可能什么都得到,生活中应该学会放弃。放弃会使你显得豁达豪爽。放弃会使你冷静主动,放弃会让你变得更智慧和更有力量。

什么应该放弃?放弃失恋带来的痛楚,放弃屈辱留下的仇恨,放弃心中所有难言的负荷;放弃浪费精力的争吵,放弃没完没了的解释;放弃对权力的角逐,放弃对金钱的贪欲,放弃对名利的争夺……一切源于自私的欲望,一切恶意的念头,一切固执的观念都应该放弃。

然而,放弃并非易事,需要很大的勇气。面对诸多不可为之事,勇于放弃,是明智的选择。只有毫不犹豫地放弃,才能重新轻松投入新生活,才会有新的发现和转机。

生活中缺少不了放弃。大千世界,取之弃之是相互伴随的,有所弃才有所取。人的一生是放弃和争取的矛盾统一体,潇洒地放弃不必要的名利,执著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学会放弃,本身就是一种淘汰,一种选择,淘汰掉自己的弱项,选择自己的强项。放弃不是不思进取,恰到好处的放弃,正是为了更好地进取,常言道:退一步,海阔天空。

人生短暂,与浩瀚的历史长河相比,世间一切恩恩怨怨,功名利禄皆为短暂的一瞬,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得意与失意,在人的一生中只是短短的一瞬。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

一个老人在的火车上,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弄掉了一只,周围的人都为他惋惜。不料那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从窗口扔了出去,让人大吃一惊。老人解释道:“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来说也没有用了,如果有谁捡到一双鞋,说不定还能穿呢!”

显然,老人的行为已有了价值判断:与其抱残守缺,不如断然放弃。我们都有过某种重要的东西失去的事,且大都在心理上投下了阴影。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并没有调整心态去面对失去,没有从心理上承认失去,总是沉湎于已经不存在的东西。事实上,与其为失去的而懊恼,不如正视现实,换一个角度想问题:也许你失去的,正是他人应该得到的。

普希金在一首诗中写道:“一切都是暂时的,一切都会消逝;让失去的变为可爱。”有时,失去不一定是忧伤,反而会成为一种美丽;失去不一定是损失,反倒是一种奉献。只要我们抱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失去也会变得可爱。

人生哲理

放弃是一种睿智,它可以放飞心灵,可以还原本性,使你真实地享受人生;放弃是一种选择,没有明智的放弃就没有辉煌的选择。

进退从容,积极乐观,必然会迎来光辉的未来。放弃决不是毫无主见,随波逐流,更不是知难而退,而是一种寻求主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幽默故事人生哲理

全文共 634 字

+ 加入清单

——穷人和富人的区别在哪,看完你明白一切

有个穷人,因为吃不饱穿不暖,而在佛祖面前痛哭流涕,诉说生活的艰苦,天天干活累的半死却挣不来几个钱。

哭了半晌他突然开始埋怨道:"这个社会太不公平了,为什么富人天天悠闲自在,而穷人就应该天天吃苦受累?"

佛祖微笑的问:"要怎样你才觉得公平哪?"

穷人急忙说道:"要让富人和我一样穷,干一样的活,如果富人还是富人我就不再埋怨了。"

佛祖点头道:"好吧!"说完佛祖把一位富人变成了和穷人一样穷的人。

并给了他们一家一座山,每天挖出来的煤当天可以卖掉买食物,限期一个月之内挖光煤山

穷人和富人一起开挖,穷人平常干惯了粗活,挖煤这活对他就是小菜一碟,很快他挖了一车煤,拉去集市上卖了钱,用这些钱他全买了好吃的,拿回家给老婆孩子解馋。

富人平时没干过重活,挖一会停一会,还累的满头大汗。到了傍晚才勉强挖了一车拉到集市上买,换来的钱他只买了几个硬馒头,其余的钱都留了起来。

第二天穷人早早起来开始挖煤,富人却去逛集市。不一会带回俩个穷人来,这两个穷人膀大腰圆,他们二话没说就开始给富人挖煤,而富人站在一边指手画脚的监督着。只一上午的功夫富人就指挥两个穷人挖出了几车煤去,富人把煤卖了又雇了几个苦力,一天下来,他除了给工人开工钱,剩下的钱还比穷人赚的钱多几倍。

一个月很快过去了,穷人只挖了煤山的一角,每天赚来的钱都买了好吃好喝,基本没有剩余。而富人早就指挥工人挖光了煤山,赚了不少的钱,他用这些钱投资做起了买卖,很快又成了富人。

结果可想而知,穷人再也不抱怨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幽默故事人生哲理

全文共 469 字

+ 加入清单

20xx年的一天,红星美凯龙集团董事长车建新,乘车外出办事,当车在一个红绿灯的路口停了下时,恰巧停在他前面的是一辆卡车。卡车上有两个木匠扶着两套家具,面朝向他,其中有一个木匠和他年龄相仿,大概也是40岁左右,而且长得和车建新还有点像。车建新坐在奔驰车里看着他,他也看着车窗里的车建新。

当时,车建新很有感触:"我要是不努力的话,今天肯定也会和卡车上的这个木匠一样。"回想自己一路走来的艰辛和努力,感慨道:"我的奋斗是值得的。"

车建新的奋斗偶像是乔布斯,为了领会乔布斯的奋斗精髓,车建新还曾模拟过一次乔布斯的演讲,还模拟了他经典的一句话:"我很清楚唯一使我一直走下去的,就是我做的事情令我钟爱无比。"然后车建新坐在下面,乔布斯看着他,他看着乔布斯。车建新当时就想,和乔布斯相比,也许可以说他比我多活了520xx年。

故事哲理

很多人说努力去做事让人太痛苦了,其实把努力变成挑战才是幸福。努力是为了追求成功,是在实践中成就自己,有了这种认知,人就不会有痛苦。一旦人们意识到,努力是在为了实践自我成就感,或者实践自己的爱好时,还会痛苦吗?肯定不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学会掌控人生的故事

全文共 870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有一个著名法则,即“费斯汀格法则”: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换言之,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控的,而另外的90%却是我们能掌控的。

费斯汀格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卡斯丁早上起床后洗漱时,随手将自己的高档手表放在洗漱台边,妻子怕它被水淋湿了,就随手拿过去放在餐桌上。儿子起床后到餐桌上拿面包时,不小心将手表碰到地上摔坏了。卡斯丁疼爱手表,就照儿子的屁股揍了一顿。然后黑着脸骂了妻子一通。妻子不服气,说是怕水把手表打湿。卡斯丁说他的手表是防水的。于是二人猛烈地斗起嘴来。一气之下卡斯丁早餐也没有吃,直接开车去了公司,快到公司时突然记起忘了拿公文包,又立刻转回家。可是家中没人,妻子上班去了,儿子上学去了,卡斯丁的钥匙留在公文包里,他进不了门,只好打电话向妻子要钥匙。妻子慌慌张张地往家赶时,撞翻了路边水果摊,摊主拉住她不让她走,要她赔偿,她不得不赔了一笔钱才摆脱。待门打开拿到公文包后,卡斯丁已迟到了15分钟,挨了上司一顿严厉批评,卡斯丁的心情坏到了极点。下班前又因一件小事,跟同事吵了一架。妻子也因早退被扣除当月全勤奖,儿子这天参加棒球赛,原本夺冠有望,却因心情不好发挥不佳,第一局就被淘汰了。

在这个事例中,手表被摔坏是其中的10%。后面一系列事情就是另外的90%。都是由于当事人没有很好地掌控那90%,才导致了这一天成为“闹心的一天”。试想,卡斯丁在那10%产生后,假如换一种反应。比如,他抚慰儿子:“不要紧,儿子,手表摔坏了没事,我拿去修修就好了。”这样儿子高兴,妻子也高兴,他本身心情也好,那么随后的一切就不会发生了。可见,你控制不了前面的10%,但完全可以通过你的心态与行为决定剩余的90%。

在现实生活中,常听人抱怨:我怎样就这么不走运呢,每天总有一些倒霉的事缠着我,怎么就不让我消停一下有个好心情呢,谁能帮帮我?这都是一个心态问题。其实能帮助自己的不是他人,而是自己。倘若了解并能熟练运用“费斯汀格法则”处事,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爱过后才懂得的人生哲理故事

全文共 1188 字

+ 加入清单

有些人越想得到的,就越是装作无所谓。越怕失去的,就越是装作不在乎。

人越是得意的事情,越爱隐藏。越是痛苦的事情,越爱小题大作。

憎恨某人,优点被看成伪装。喜欢某人,缺点也变得美好。

热恋时爱情,可以什么都不在乎。只要你要,只要我有,因为我爱你,所以我愿意。一旦感情平复了下来,心中就会出现接连不断的计较,为什么我付出的比你多。为什么我什么都可以给你,你却要有所隐瞒,然后冷战,争吵,分手,和好,冷战 ... 走得过的就是执子之手,走不过的就只能缅怀当初。

在爱情没开始以前,你永远想象不出会那样地爱一个人。在爱情没结束以前,你永远想象不出那样的爱也会消失。在爱情被忘却以前,你永远想象不出那样刻骨铭心的爱也会只留淡淡痕迹。在爱情重新开始以前,你永远想象不出还能再一次找到那样的爱情。

有些人一直没机会见,等有机会见了,却又犹豫了。有些事一直没机会做,等有机会了,却不想再做了。有些话埋藏在心中好久,没机会说,等有机会说的时候,却说不出口了。有些爱一直没机会爱,等有机会了,已经不爱了。有些话有很多机会说的,却想着以后再说,要说的时候,却已经没机会了-----------阅读

也许你没有貌,但你有才。也许你没有才,但你温柔。也许你没有温柔,但你……也许你什么都没有,但是也许,他正爱着你的平凡。

时间会告诉你一切真相。有些事情,要等到你渐渐清醒了,才明白它是个错误。有些东西,要等到你真正放下了,才知道它的沉重。

能牵手的时候,请别肩并肩,能拥抱的时候,请别手牵手!能相爱的时候,请别说分开!拥有了爱情,请别去碰暧昧!

男人对女人的伤害,不一定是他爱上了别人,而是他在她有所期待的时候让她失望,在她脆弱的时候没有给她应有的安慰。

世界没有悲剧和喜剧之分,如果你能从悲剧中走出来,那就是喜剧;如果你沉缅于喜剧之中,那它就是悲剧。如果你只是等待,发生的事情只会是你变老了。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拿一手好牌,而在于打好一手坏牌。

如果彼此出现早一点,也许就不会和另一个人十指紧扣。又或者相遇的再晚一点,晚到两个人在各自的爱情经历中慢慢地学会了包容与体谅,善待和妥协,也许走到一起的时候,就不会那么轻易的放弃,任性地转身,放走了爱情。但时间不会回头,爱情岂能“如果”?

人最软弱的地方,是舍不得。舍不得一段不再精彩的感情,舍不得一份虚荣,舍不得掌声。我们永远以为最好的日子是会很长很长的,不必那么快离开。就在我们心软和缺乏勇气的时候,最好的日子毫不留情地逝去了。

有时候,你等的不是事情,机会,或是谁,你等的是时间。等时间,让自己忘记,等时间,让自己改变,放弃便是得到.

真正的爱情,不是一见钟情,而是日久生情。真正的缘份,不是上天的安排,而是你的主动。真正的自卑,不是你不优秀,而是你把他想得太优秀。真正的关心,不是你认为好的就要求他改变,而是他的改变你是第一个发现的。真正的矛盾,不是他不理解你,而是你不会宽容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人生哲理故事六则

全文共 1596 字

+ 加入清单

一:理解:

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它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牛讨厌它的号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小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呢!

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因此对别人的失意、挫折、伤痛,不宜幸灾乐祸,而应要有关怀、了解的心情。要有宽容的心!

二:靠自己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毛虫姊姊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毛虫姊姊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

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三:鲨鱼与鱼

曾有人做过实验,将一只凶猛的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在同一个池子,然后用强化玻璃隔开,初,鲨鱼每天不断冲撞那块看不到的玻璃,耐何这只是徒劳,它始终不能过到对面去,而实验人员每天都有放一些鲫鱼在池子里,所以鲨鱼也没缺少猎物,只是它仍想到对面去,想尝试那美丽的滋味,每天仍是不断的冲撞那块玻璃,它试了每个角落,每次都是用尽全力,但每次也总是弄的伤痕累累,有好几次都浑身破裂出血,持续了好一些日子,每当玻璃一出现裂痕,实验人员马上加上一块更厚的玻璃。

后来,鲨鱼不再冲撞那块玻璃了,对那些斑斓的热带鱼也不再在意,好像他们只是墙上会动的壁画,它开始等着每天固定会出现的鲫鱼,然后用他敏捷的本能进行狩猎,好像回到海中不可一世的凶狠霸气,但这一切只不过是像罢了,实验到了后的阶段,实验人员将玻璃取走,但鲨鱼却没有反应,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区域游着它不但对那些热带鱼视若无睹,甚至于当那些鲫鱼逃到那边去,他就立刻放弃追逐,说什么也不愿再过去,实验结束了,实验人员讥笑它是海里懦弱的鱼。

可是失恋过的人都知道为什么,它怕痛。

四:神迹

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据传有一个特别灵验的水泉,常会出现神迹,可以医治各种疾病。有一天,一个拄着拐杖,少了一条腿的退伍军人,一跛一跛的走过镇上的马路,旁边的镇民带着同情的回吻说:「可怜的家伙,难道他要向上帝祈求再有一条腿吗」这一句话被退伍的军人听到了,他转过身对他们说:「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条新的腿,而是要祈求他帮助我,叫我没有一条腿后,也知道如何过日子。」

试想:学习为所失去的感恩,也接纳失去的事实,不管人生的得与失,总是要让自已的生命充满了亮丽与光彩,不再为过去掉泪,努力的活出自己的生命。

五:钓竿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的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我想你一定会说:好聪明的小孩。错了,他如果只要钓竿,那他一条鱼也吃不到。因为,他不懂钓鱼的技巧,光有鱼竿是没用的,因为钓鱼重要的不在“钓竿”,而在“钓技”。

有太多人认为自己拥有了人生道上的钓竿,再也无惧于路上的风雨,如此,难免会跌倒于泥泞地上。就如小孩看老人,以为只要有钓竿就有吃不完的鱼,像职员看老板,以为只要坐在办公室,就有滚进的财源。

六:诚信

这几个哲理故事来之不易请看完的同志珍惜我的劳动成果帮忙顶一下,只要轻轻的顶一下不会浪费你超过3秒钟时间的!做人要有诚信,要厚道,同时也为了让更多人能看到此帖,从中学到或感悟到些什么就达到我的目的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哲理小故事:100℃人生

全文共 731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假若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抱平常的心态,那么他就是一掬常态下面的水,他能奔流进大河、大海,但他永远离不开大地……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相关哲理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学生要毕业了,最后一堂课,教授把他们带到了实验室。

教授取出一个玻璃容器,往容器里注入了一些清水,说:“这是常态下的水,如果把它倒进一条小溪里,它能流入大河,然后和许多水一道奔流着涌进大海。”教授把盛水的容器放进一旁的冰柜说:“现在我们将它制冷。”过了一会儿,容器端出来了,容器里的水凝成了一块晶莹剔透的冰块。教授说:“0℃以下,这些水就成了冰,冰是水的另一种形态,但水成了冰,它就不能流动了,诸如极地的一些冰,它们呆在那里几千年几万年了,几公里外的地方它们都去不成,更别说流进大河,流向大海了。它们的全部世界就是它们立足的那丁点儿地方。”

“现在,我们来看水的第3种状态。”教授边说边把盛冰的玻璃容器放到了酒精炉上,过了一会儿,冰渐渐融化了,咕咕嘟嘟地翻腾出一缕缕蒸气,在实验室里静静弥漫着。没多久,容器里的水蒸发干了,教授关掉酒精炉说:“水到哪里去了?它们蒸发到空气里,流进蓝蓝的辽阔无垠的天空里去了。”。

教授瞅一眼学生说:“水有3种状态,人生也有3种状态。水的状态是温度决定的,人生的状态也是自己心灵的温度决定的。假若一个人对生活的温度保持在0℃以下,那么这个人的状态就是冰,他的整个人生世界也就不过他双脚站的地方那么大;假若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抱平常的心态,那么他就是一掬常态下面的水,他能奔流进大河、大海,但他永远离不开大地;假若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态度是炽热的100℃,那么它就会变成水蒸气,成为云朵,他将飞起来,他不仅拥有大地,还能拥有天空,他的世界将和宇宙一样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