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四单元作文:月亮的自我介绍经典20篇

浏览

1133

作文

940

八年级上册一单元作文:一只和平鸽的自述

全文共 725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一只快乐的小鸽子,生活在和平美好的中国,住在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边。常听人们说起,在那遥远的地方有条幼发拉底河。那里有个非常富裕的国家名叫伊拉克,他们的人民热情又善良。我是个有好奇心而又喜欢结交朋友的鸽子。阳春三月里,我告别了亲人,飞向遥远的幼发拉底河,去结识那里的新朋友。

带着满心的期盼,克服一路的艰辛,我终于来到梦寐已久的幼发拉底。可是怎么也看不到人们所说的美丽与富饶。这里正发生一场可怕的战争。滿眼的废墟、断墙、烟火,到处是哭声、叫喊声。在一处被炸得破烂的房屋旁,只见一个小男孩坐在地上,两只小脏手遮住眼睛,正在伤心地哭泣:“妈妈、爸爸,快回来呀!别丢下我。”我轻轻地停在他的脚边。小男孩抬起头,满含眼泪对我说:“我怕,我要妈妈,我要妈妈......”可他的妈妈在那里呢?忙于救人的人们谁也没有告诉他。

正在这时,一阵“轰隆隆”的巨响把我震昏了过去。等到我醒来时,我已发现自己在一座医院里。穿梭不停的人们不断地往里运送病人。满眼的血迹,满耳的呻吟。在靠窗的一张小床上,静静地躺着一个头部受伤的小女孩,凄白的脸蛋,紧闭着眼睛。她的妈妈,一个善良的母亲,正在一边抽泣,一边在默默祈祷。

我痛苦地离开了医院,来到儿童乐园。滑梯、秋千等早已被炸断,昔日的欢笑和热闹荡然无存。在公园一角围着一群人,他们的表情是那么痛苦、凄惨。我悄悄靠近。原来他们正在这里送走一位可怜的男孩。十分钟前还活蹦乱跳的小生命现在躺在一个冰凉的小木棺里,他已听不到妈妈的哭喊声了。我在公园的一角找到一朵没被炸烂的小花,悄悄放在他的身边我不明白,美丽的国家为何成为废墟?孩子的乐园为何成为埋葬他们的墓地?啊!都是这罪恶的战争,都是这可恨的炮弹。我纵身向天空飞去,迎着炮火飞去……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二单元作文:《灰雀》续写_550字

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一天,一位小男孩来到公园玩耍。他悠闲地在林荫道上走着,这时,从不远处的白桦林中传来一阵悦耳的鸟鸣声。那声音是那么嘹亮、动听。小男孩循着声音走去,只见一棵高大的白桦树上有三只灰雀,它们在树枝间欢蹦乱跳,自由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看着这些可爱的小东西,小男孩不由地想:“多可爱的灰雀呀!要是能天天听到它那婉转的歌声,那该多美呀!诶?我为什么不抓一只回去?这样,我不是可以天天看到它,听它歌唱吗?”

说干就干,回到家,小男孩赶紧找来几样捕鸟工具:鸟笼和面包渣。他把面包渣放进鸟笼里,然后拎着放有面包渣的鸟笼沿原路返回。他把鸟笼放在灰雀栖息的白桦树下,自己躲在一旁观看。等到灰雀钻进鸟笼偷吃面包渣的时候,他赶紧跑过去关上鸟笼的门。

“大功告成!”小男孩兴奋地喊道。

回到家,小男孩得意洋洋地欣赏着笼中的灰雀。

灰雀在鸟笼中上蹿下跳,不停地叫唤,似乎在寻找回白桦林的路口,可是任凭它在笼中怎样叫唤,都不能离开笼子半步。灰雀只能凄凉地望着小男孩,好像在说: “请放我出去!请放我出去!”望着笼中异常惊惧的灰雀,听着灰雀不时发出的哀鸣,小男孩的心被震动了。“灰雀的家不应该是笼子,而应该是那片宽广的白桦林。对不起,灰雀,我错了!回家吧,我还你自由!”

第二天,三只灰雀又在白桦枝头欢蹦乱跳,小男孩又能听到灰雀那动听的歌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介绍月亮城扬州的我的家乡“月亮之城”扬州

全文共 1030 字

+ 加入清单

扬州是中国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地处在江苏的中部,江淮平原南端,长江中下游。扬州城区至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了,在扬州的范围有:郊区,广陵区,邗江区3个地区;高邮,江都,宝应,仪征。这么一个历史遗留下来的风水饱地,特色那一定是少不了,扬州的特色就有:包子,酱菜等等。那当然少不了月。扬州的月我认为是最好看的,尤其是在瘦西湖看月亮。马上就是中秋节了,那时的月亮是最圆的,如果把它倒影在五亭桥的那些洞下,那就有16个月亮倒影在水中,那种景色是多么美啊!

关于月亮的传说有很多,大多都是关于嫦娥的,有人说嫦娥奔月,有人说嫦娥下凡,还有人说吃了月饼之后就梦见嫦娥,这些一大堆的故事我小的时候听的很多,所以我说扬州的月亮是最好看的,决对不是吹牛。要不然很多人称扬州为月亮城呢?现在有很多的人用扬州月或月亮城做广告,现代的诗歌写扬州的里面总也要提到一个“月”字,好像突出月亮城之美,所以来到扬州旅游的游客都说;“扬州城真是名不虚传啊。”都在为这有着月亮城之称的扬州城而赞叹。

扬州,它不仅有月亮城的美称,而在月亮的基础上的烟花三月旅游节更是别有一翻风味,这个旅游节可是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扬州玩,差不多都是为了“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首李白的千古绝诗而来,虽然有了诗句,但没有真才实料也不行所以,扬州本来就是一座风光秀美的风景城;有着知识和文话的文化城;有着千年博物的博物城。我记的有人说过,“淮海淮扬州。”这句话的意思是:扬州四界地方多水,水扬波以扬出了名。所以,这就是扬州的真才实料。从地图上看,扬州属于亚热带的气候地区,一的四季中,又是以春天的气候最好,景色最迷人的。烟花三月下扬州的“三月”是指农历,相当于一年中的四月。有资料表示说明:当时的扬州,平均气温为14。3摄试度,大地回春,各种各样的花都开了,这就是烟花,就在这是候,扬州的市花——琼花,伴随着扬州的市歌——茉莉花的音调下开放,那时的扬州有一种无与伦比的魅力。所以烟花三月旅游节才引来了那么多的游客,大家都异口同声,拍手叫好。

扬州,这个美丽城市,不但有家乡的特产,还有“月亮城,旅游城”的美称。最后,我就用一首诗来结束,表达我对扬州的赞美之情:

月亮已经走过自己的历程,如山河一样,以七五的时间从残缺走向圆满此时天朗气清一盘冰轮悬在空中,把一结白洒向人间,人的个条大道的脚步频密如急速的鼓点。那是归人的心跳啊!所有游子仿佛受到了月亮的召唤,月亮的吸引,都急匆匆的往家奔去。

[关于介绍月亮城扬州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文: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全文共 801 字

+ 加入清单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斗转星移,时光飞逝,望茫茫历史长河,叹多少俗世庸人来了又反,不过匆匆过客,又真正有几人能称得上“风流”二字?有真正有几人能芳名百世,永垂不朽?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等你初被贬到黄州,你的心中也有过惶恐,不安。但当生活安顿下来之后,樵夫野老的帮助,亲朋故旧的关心,州郡长官的礼遇,山川风物的吸引,使你拨开眼前的阴霾,敞开了心扉。这首乐观的呼唤青春的人生之歌,就是你在这种心情下吟出的。你的人生虽然不得志,但你并不想被命运打败,在周围一片诗情画意中,你呐喊出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在贬的生活中,能摆脱感伤迟暮的低沉之调,写出如此催人自强的诗句,正体现出了你执着生活、旷达乐观的灵魂。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你站在滚滚江河边,发出如此的感叹,其中也有你自己的一份悲伤,“想当年,三国鼎立,多少豪杰,最后也不过如此,那么一己之荣辱穷达复何足悲叹!”你被贬黄州已两年有余,曾经的壮志豪情早已消磨一空,“可是,人类既如此殊途而同归,吾却汲汲于一时功名,不免过于迂腐了。”想到这里,你的心又平静了下来,仰天大笑,你,依然是你。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在官场郁郁不得志的你又被贬到了海南,在远离朝廷的这里,你的心灵好像被净化,你用荔枝的甜美洗去了官场的污垢。宁愿只做一个普通的岭南人,每天尝尽甜美的荔枝。这是何等豁达的心境,官场与生活的风雨均无法阻挡你灵魂前行。你要让你的一生过的无悔,豁达。、

苏轼,你的一生有风雨,有豁达;有美丽,欢乐,有……

叹阑干瀚海,慨沧海桑田,几多风流人物,几多风流往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作文:保护动物,人人有责

全文共 714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的身边,经常看到伤害动物的行为,那些残忍血腥的行为让我们沉痛不已。保护动物,人人有责,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做到,还动物们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园,不要让人类成为它们心里的噩梦。

从前,有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小明,他的父亲天天到外面去打猎,没时间管他的学习。因此,他的成绩一直都不好。每天晚上,他的父亲都会捕来几只动物。他的父亲这样残杀动物,小明很伤心。“爸爸,不要再杀动物了,您知道杀动物是一件多么严重的事吗?这样会破坏生物链的,到头来,受损的还是我们呀!”小明说。他的爸爸严厉的回答说“你这么小懂什么?有时间就好好弄弄你的学习成绩吧!如果不打猎,靠什么吃饭?怎么供你上学?”小明说“那我好好学习,每次都得奖学金,你是不是就不打猎了?”“对,只要你的奖学金,我就不打猎”从此,小明就天天都努力学习。果然,在初中的时候学校答应只要他考试得第一名的时候就会给他奖学金。他的父亲也信守诺言,再也不打猎了。

就连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都懂的道理,难道那么多的猎人就想不清吗?你们有没有想过,假如你是一只动物,人类无缘无故的就把你杀了,你会愿意吗?肯定是千万个不愿意。俗话说得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自己都不愿意,那动物们会愿意吗?就因为捕猎,现在都有多少种动物灭绝了,你们知道吗?已经800种了,这个数字看起来是不大,但是把每种动物的数量加起来,你们知道是多少吗?你们算过吗?破坏生物链,对人类一点好处都没有。

动物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无价之宝,所有的动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为什么就不能和睦的相处在同一个家园里呢?他们的生存与我们的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

保护动物,人人有责,这不是一句口号,而应该是一种行动。让我们一起保护动物,不要让它们再受到伤害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同步作文:马

全文共 1491 字

+ 加入清单

无垠的草原,不只是谁在飒爽英姿;硝烟的四起,不只是谁在驰骋疆场;夕阳的西下,不只是谁载着思乡的游子,浪迹天涯。动物中的俊雄,草原上的健将,人类无言的朋友---

它,从小生化在碧波荡漾的草原,与群马角逐奔跑,欢快的撒欢,亦或是躺在草地上沐浴阳光,它无忧无虑的过了一段日子。有一天,一批人来到这块神圣的土地上,牵走了许多马匹,包括它。

懵懵懂懂的它跟着马群和那群人,来到一个奇怪的地方。那里没有草,是属于一种单调的色彩,很狭窄,像是被禁锢了一样。它反感,很不喜欢,它怀念草原,它想离开。可是四周的东西,像是把天包住了,无尽的黑暗用来,一点点吞噬掉它的愿望。

一群人渐渐向它逼近,它恐慌,它后退,嘶声长鸣。它抬起前蹄跃起,可是很快,它被制服了,那群人太熟悉它的反映习性了,它的鼻子上被套上一条绳子,很痛。它被拴在一根柱子上,它知道它已经失去了自由。

有一个人经常来看它,穿着很不一样。他经常带它出去玩,它感觉他很好,对他也很温顺。她进场对它说话,渐渐的,它明白了他话语的意思,知道了他是一名将军。

这段时间它和战马放到了一起,进行战场演习训练。它知道,它将带着它的主人驰骋疆场,浴血奋战。它的血液在体内沸腾,它专注的训练,因为它的主人正驾驭着它。战争的脚步已经来到,它现在已是一匹高傲的战马,屹在疆场。身上披着城中的马甲,脚上很不自然的订着蹄铁,它忍受着超越极限的痛苦,只是为主人二战。

战火已被点燃,两路兵马对峙。它在那里看到了许多它的同胞,它兴奋,但更多的是痛苦。它们的背上肩负着不同的使命,它们背上的,是他背上的人的敌人;而它背上的,又是它们背上的敌人。它现在是一匹战马,它的最高宗旨是保护主人,冲锋陷阵。它悲怆的轻鸣一声,冲进了战场,

狂沙飞扬,天昏地暗,四周充斥着浓浓的血腥味。厮杀声,马鸣声,混成一片。每看到一匹战马倒下,它的心都在滴血,巨大的痛苦笼罩在心头,它将悲痛化为力量,化为仇恨,它载着它的主人,在生与死的边际,它跳到了生的彼岸。

它记得回去的路,郁郁葱葱的大树,有一条小溪汨汨而过,清脆的鸟鸣听得很是悦耳。路上,再熟悉不过的景象浮现,有它最熟悉的气味。不远处,军帐的顶棚在丛林中若隐若现。

它兴奋的嘶鸣,鸣叫声,唤出了士兵,他们抬走了将军,它也被牵走了。

军帐中,有人替它清洗腹部,蔷薇色的血液滴淌下,它才明白它受伤了,只是现在隐隐有些疼痛。

一段时间的修养,它的主人渐渐康复,它也能像从前那样撒欢的跑了,主人的微笑依然会对它绽放,夕阳西照下,依然有他们的身影被拉着很长,很长……

后来,这一仗,打得很激烈,但是笑到最后的,是他们。虽然他们受伤了,但是,最后的王者,是属于他们。

他们胜利了,它被授予了勋章,它的主人,也提升了,铠甲变得更辉煌,鞍鞯变得更华丽,唯一不变的,是他们对彼此的情感。

而后的岁月,在生与死之间奔波。明明死神的呼吸已在耳际,生的希望却又在前方亮起;明明硝烟刚刚熄灭,却又在另一个地方,重新燃起。

峥嵘的岁月里,它生命之中的朝阳,早已隐去;午后的阳光,也不知跑向了哪里,只剩下,夕阳无限好的近黄昏。它的主人,头上,也已挂上了雪凌。

他们老了,为国家也已做不出什么贡献了。又是在哪再熟悉不过的夕照下,两个身影:一匹老马,一位老叟。

它再也不能像年轻时那样,欢快的奔跑;它的主人,再也受不起那样的颠簸。他们就这样,颤巍巍的,走着,踩碎了夕阳。

河边,老将军需要休息了。席地而卧,望着无限好的夕阳,人老多情,不禁老泪纵横。而他没有发现,他的那匹跟了他十多年的老马,也是像他那样望着夕阳的的,望着他,爱怜的望着他,眼里,噙满了泪水。摇晃的,滑落了,滴进了土壤里,净化了这一方的土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四单元作文: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有感

全文共 3229 字

+ 加入清单

学习了八(下)历史,思索良久,中国近现代的差别如此之大,若将原因归于社会性质的不同,任何社会性质的最终维护者都是人民,任何一个社会性质的改变和稳固的拥护者也是人民。试想啊,封建制度在中国连续存在了两千年,是不是太长了?诚然,在历史的各个时期,无论风调雨顺,或是战火延绵,均出现了不少觉悟很高的人。尽管在那样的社会时期出现了很多“英雄人物”,甚至比当今事业上许多名流的智慧都高出很多的人,为什么没有更早一点教育、带领人民去改变当时的社会性质呢?是没有机会吗?是封建势力太顽固了吗?或者说——是缺少对外交流,是没有先进的认识吗?

然而辛亥革命后,封建帝制覆灭,帝国主义猖狂侵略,为什么又有人民莫名其妙地争当汉奸走狗呢?当时进步青年、无产阶级骨干不是也有吗?不都是很有觉悟吗?为何二十年间非但未能杜绝愚昧现象的产生,而且变本加利了呢?观之建国后的“文化大革命”及“八九动乱”,在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为何反对的声音仍没有停息?目前随着法律的加强和思想教育的深入这些问题已基本解决,但回头想想,在鲁迅的那个时代的人民,只能草草地给出一个比较客观的说法——不完善的认识和没有认识降低了中国人的国民性,仅靠少数的先进者是改变不了大的形势的。

倘若一篇篇翻查鲁迅的文章,不难发现,很多重要的文章写作的时间都很特殊。其中至少有6篇是写于生日当天的,稍加留意,其中有一篇就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可能使初读鲁迅的人感到惊讶——别的作家在中秋节赏月,鲁迅却在自家的两棵枣树下仰望天空,俯视花蝶,唯独不写月亮;别的文人在生日当天兴奋的庆祝,歇笔数日,他呢?在奋笔疾书批判“资产家的乏走狗”;年末,当人们都在准备着东西过年时,鲁迅意气勃发“棒打落水狗”……

之所以在这些特殊的日子里写言辞犀利的文章,必是大有深意。

纵观鲁迅全集,没有单纯地去写风花雪月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夸大赞美的篇章,好容易看到一个“风月谈”,无奈前边还加了一个“准”字,南腔北调地不是骇世忌俗,就是长叹社会黑暗然后发出呐喊,而唯恐别人听不见。这是鲁迅的特色。然而也是时代的需求。

时势造英雄。只怪那个时代太特殊,那个世道太混乱。

回到这篇文章上来,只简略地扫一遍,从开头到转折的位置,至少有三分之二的篇幅都是在写实事以及对第一层面的分析。“他信力”“玄虚之至”“自欺力”种种字眼夹带着沉甸甸的讽刺意味,如同犀利的针刺,硬刺病人的脑神经,绝不是“先抑后扬”,而是一种真真切切的现实情况的表述。

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批评家像鲁迅先生这样要“骂醒”国人的,至多是“唤醒”,原因有二:第一,在国人的地盘上尽诉国民性中的阴暗面,是与政府人民做对,处境难堪;第二,想救民于水火,却狠不下心来“骂”,所以只能用“呼唤”,然而轻轻地“呼唤”几声是救不了中国的。

为什么说鲁迅是革命家,就在于此——中国人大半处在长期的麻醉中,先是英国人不远万里把“乙醚”输送到中国,日本人又慷慨地为国人运送“乙醚”,最后中国的人民却也用自制的“乙醚”麻痹着自己,在青天白日下沉睡——鲁迅过早地意识到,呐喊是没有用的,唤醒国人,一方面需要呐喊,一方面需要批评,严厉的批评。

所以鲁迅在文章中谈及国事时,无论是阐述自己的观点或是引用他人的看法,语言依旧犀利,永远犀利。因为要叫醒一个正在做着白日梦的人,最好先推倒他,将其摔醒——但如果为了叫醒他而侃侃而谈告诉他:你应该可以醒了——反而起到了催眠的功效。

因此,我认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前五段的描述完全是基于事实而说的。是真真切切的事实。

鲁迅先生在《自嘲》一诗中用过“破帽遮颜”“漏船”“躲”等字眼,更有“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无奈的豪言,我们要问:究竟是什么人指着鲁迅令他感到如此难堪?是当时其他的文人吗——鲁迅不怕啊?即使是,也不至于“千夫”啊?当然,不理解鲁迅的、愤指着鲁迅的正是他想千方百计拯救出来的视如己出的人民——不开窍的人民!

孔乙己说:“温一碗酒。”

阿Q说:“我想睡觉。”

祥林嫂说:“我想去天堂。”

狂人说:“救救孩子!”

鲁迅无疑是很矛盾的,很痛苦的,这种痛苦完全不能够用语言表达,鲁迅先生也尽力忍受着,承受着,掩藏着,依然为了一个目标,一个愿望,好气又好悲地试图“骂醒”人民,他想以自己的笔刃,在黑暗中划出一道光明的路途。

倘若有一个害怕打针的病人,一天要到医院里看病,而又不得不去打针,在某一次接受治疗时却并未感到异常痛苦,走出病房仍旧说说笑笑,不住地赞叹着医生的医术,病房的美好。 倘使追问起缘由,可信的解释确乎只有一个——这个医生并没有给病人治疗,被欺骗者所以感到兴奋。因为即使是注射【复方】氨基比林,在锐利的针头扎进你纤细的血管时,仍然会激起你的疼痛。鲁迅当然不是这样的医生,他对他千千万万的病人,一直是负责的,深度的负责。

其实当鲁迅写下每一个深刻的词语时,他的内心也是矛盾的,一股爱恨交织的情感缠絮在理智的思维上,鲁迅不是无情,而是太爱中国,太爱人民了,他像父母对待不争气的孩童一般冷视着国人,他将人们的“缺陷”赤裸裸地在笔下展现,而不作一丝一毫的袒护,在他呐喊的背后,是无休止的彷徨,目光在彷徨,神色在彷徨,眼泪在眼眶间徘徊,终究没有滴下一丝绝望的泪水,因为他始终抱有希望。他很自信地认识到,国民性中的闪光点并没有就此泯灭,中国魂即将在新生的火焰下绽放光芒,他是很自信的。所以才有了后三段的转折的鼓舞。

在前一部分写下挣扎的文字的时候,他是不心甘的,然而必须写,写给大家看看。基于任何人都需要鼓励,也都还有鼓励的余地。他瞻前顾后,在以往的历史中寻找自信的人,埋头苦干的曹雪芹,拼命硬干的司马迁,为民请愿的魏征,舍身求法的玄奘……这些,他也必须写,写给大家看看!他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他看到了社会的主导在于发展,他相信他的周围同时也充满着自信的人,如同他一般的中国的脊梁,他们脚下的地不是空的,他们一齐脚踏着实地,和鲁迅一起拯救中国,鲁迅渴望跟着他们奔跑,和他们一同呐喊,欢快地,尽力地呐喊,他感觉到有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应着他,他也附和着他们,而到了夜晚,身边也不再是浑浊的冰冷黑暗的四壁……

再看看题目吧,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疑问吗?不是——设问?但它所表达的绝非设问——反问?没有必要——那就是句号,肯定的符号,因为鲁迅从来就没有相信中国人真的失掉自信力了!

可能有人要辩驳:中国当时的先进者和顽固的厌知者哪一类人更多?

回答是肯定的——先进者必进少数。

那么,先前我给出的一项结论——不完善的认识和没有认识降低了中国人的国民性,仅靠少数的先进者是改变不了大的形势的——正确吗?

应该是正确的。

那么鲁迅还指望着什么?他怎么就能确定中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呢?他忙着拯救这个、拯救那个还有什么用呢?不是吃饱了撑着了吗?

当然不是,我之所以认为鲁迅先生在该文的前五段讲的都是真话,是因为鲁迅先生只是想说中国人没有尽失掉自信力。没有尽失,就意味着还又要可就,而且救人者确实很多,鲁迅不是一个人在革命,他本人也不承认是他在领导革命,他只是一个忠实的革命者,一个追求光明的信徒,一个追逐者,是夸父,如同夸父一般自信的追逐者,一个揪心的人。

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多边贸易取得巨大成效,社会生产力大幅度发展的同时我们是否更要认清自己,认清未来的路。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为什么不爱读鲁迅了,不爱说真话了,甚至有的人追求所谓的“潮流”达到“发高烧”的程度?我们真应该回首读一读那个时代的著作,读鲁迅的文章,多想一想我们失去了什么,我们的价值观有没有得到升华。将内心平静下来,它不应沾惹更多的污秽,我们在深刻的文字中得到魂灵的洗涤,而不是任由浮躁的精神扩延,在庸庸碌碌的生活中消沉、堕落……

时刻认识到正确的阶段,想一想即将改变中国命运的我们,即将成为中国脊梁的我们,能为这社会,为这人民,为诸多美好的愿望,真正去做些什么呢?

我们回首鲁迅,也是为了纪念曾为了中国,为了人民,揪过心的人……

啊!脊梁啊~脊梁!啊,脊梁!

……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高一上册第四单元同步作文:借鉴《精神救助》、《阿Q新传》故事

全文共 1037 字

+ 加入清单

阿q,天生长得一副贼眉鼠眼的样子,近两年,发了点财,他开始注意包装了:口叼香烟,肩垂黄发,身披黑氅,实在帅呆酷毙了。但变化万端,依然不变的是那“小市民”的心理和性格。

阿q发的财,全靠他的小聪明,或借或骗来的。平时,他家总是人来人往,“讨债者”满座,遇到节假日什么的,他家里更是车水马龙,门庭若市,为了躲债,也想在外面发点财,阿q每天总是早出晚归,独步“江湖”。

阿q走在繁华的街道上,左瞅瞅,右看看,好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其实,这是一个习惯动作,他出来的目的是发财,当然是“处处留心皆学问了”。

阿q正走在大街上,忽然发现前方一个小商店门口有一枚“失散”的硬币,阿q抬头看看周围的人,迫于面子的问题,阿q不好直接弯腰,便从口袋中掏出打火机,故意“掉”向硬币,然而火机很容易拾了起来,可硬币却像坠了铅一样,一动不动,这时,一个胶水推销员说:“先生,我们的胶水质量还好吧?”阿q抬头一看,一个人站在自己身旁,这时周围已围满了人,迫于“情面”的压力,阿q只好硬着头皮说:“不错,多少钱一瓶?”“五元。”“五元?”阿q有点吃惊,但很快恢复了神态说:“噢,不贵,我买两瓶。”说着,极不情愿地拿出了一张好似千年古物般陈旧、破碎的钱买了胶水,此时,大家蜂拥而上,疯狂抢购,阿q拿出穿山甲似的功夫穿出了人群。

阿q自言自语:“妈妈的,没挣到钱反贴了十元,还替人家做了活广告,真倒霉……哎哟,我的头。”只见一个遥控飞机从天而降,狠狠地砸在阿q头上,阿q连忙奔上去,使出鹰爪功抓住了飞机,心想:这么好的飞机能值几个钱,若有人取,就和他要些医疗费,若无人取.……

嘻。

正想着,一个幼稚的声音说:“叔叔,飞机是我的,能还给我吗?”阿q说:“小子,你的飞机砸坏了我的头,你必须快拿点钱给我当医药费。”“可我没钱。”“你爸爸给你买这么好的飞机,你去跟他要钱吧!

”“那好,你等着。”过了好久,当阿q正得意地盘算着到底向他要多少钱时,面前出现了一个山一般的人,“就是你要医药费。”阿q顿时傻了眼,可是在“江湖”上混了这么久的他,立马回过了神,连忙说:“不、不,我怎么会向小孩子要钱呢?”笑得有些不自然的阿q接着说:“来,小弟弟,好好玩,将来当飞行员。”小孩一听,乐了,大块头见孩子乐了,也走了。

阿q坏坏地笑了笑,心想:“妈妈的,小混蛋让老子等了这么久,还叫了老混蛋来对付老子,真是倒霉。”夕阳西下,阿q毒毒地点了一下点过多次的香烟头,心想:“今天真倒霉,没挣到钱不说,反贴了十元,还差点挨揍……好!明天老子还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同步

全文共 592 字

+ 加入清单

放眼望去,到处是一派锦绣山川,娇艳的花儿随处可见,青青小草染遍大江南北,待秋风层林尽红,彰显华夏之神韵。美景入怀,看不够,也享不尽,血染的红旗冉冉升起,看着它,总想骄傲的吼一声,我是中国人!

曾几何时,我们的祖国饱经沧桑,历尽困难磨难,她成了帝国主义倾销鸦片的场所,成了军阀混乱的战场,成了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赌场。她曾遍体鳞伤,千疮百孔。

而今天,伟大的中华民族这一条巨龙,高扬着改革开放的旗帜,载着中华民族的憧憬,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前飞奔。

现在,日本帝国主义又想来“购买”我们祖国母亲身上的一块——钓鱼岛。钓鱼岛虽然是个小地方,可是,在我们中华儿女心中,在祖国母亲的心中确实如此的高大。正如巴金爷爷所说的“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她,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还有一些爱国的人们,会去街上游行,去砸日本人开的公司,还会去砸日本生产的丰田,日产等车。可是大家心里要知道,我们砸的是日本人的车,亏的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钱呀!还会使日本人更加高兴。这次,如果我们中日再次打起来,会像81年前吗?不,现在的中国完全可以打败日本。可是,许都人都不希望会打起来。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熊熊大火,刘胡兰宁死不屈的回音,红军战士翻雪山,过草地,气天山河的壮举,狼牙山五壮士惊天动地,泣鬼神的豪气,让我中华儿女呐喊,奋起。

让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让祖国更加富强!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二单元作文:《怀念母亲》读后感_1500字

全文共 181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于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语文课文《怀念母亲》一课,让我有许多感受。在这里,我就与大家分享一下。

这篇课文通过会议的形式,介绍了两位母亲——生母与祖国母亲,以及对他们的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生母永久的悔恨和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

我对这句感受颇深:“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我真是可怜作者呀!由于作者长期在外求学,在母亲身边的时间不多,对母亲容貌记忆不深,因此只能尽力的怀念,不断地回想。

正好,我也刚从济南市素质教育基地回来,作者思念母亲的迫切新型我也深有感触。刚到基地一天,便是仲秋佳节,这本是应该一家人团团圆圆吃月饼的时候,高高的围墙却把我们与家人分离开来。虽然那里有圆圆的月饼,却不如家里吃得香甜;虽然那里有噼啪的礼炮,却不如家里看的热烈。我想家,想母亲,想得简直不能忍耐!在梦里,我梦到母亲,梦到母亲慈祥的看着我,梦到母亲用手轻抚着我,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着那梦的时候,梦,却不知飞到哪里去了。

因此,我应该帮助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哪怕只是帮她泡一杯热茶、拿一双拖鞋。何况我已经长大了,我不是以前的我了,不是那个只会在母亲怀里撒娇的孩子了,我必须尽自己之力,孝敬母亲。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这里,我便怀着那寸草之心,像普天下所有母亲说声:“万事如意,永远健康!”

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那个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呆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最后一别八年,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痛哭了几年,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如今到了德国,来到哥廷根这一座孤寂的小城,不知道是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

我的祖国母亲,我这是第一次离开她。离开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为了保存当时真实的感情,避免用今天的情感篡改当时的感情,我现在不加叙述,不作描绘,只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中摘抄几段:

1935年11月16日

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氛围里,活动起来。这活动是轻微的,我简直不知道有这样的活动。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11月18日

从好几天以前,房东太太就向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家来,从学校回家来,她高兴得不得了。……但儿子只是不来,她的神色有点沮丧。她又说,晚上还有一趟车,说不定他会来的。我看了她的神气,想到自己的在故乡地下卧着的母亲,我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11月20日

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里的朋友。我有时简直想得不能忍耐。

11月28日

我仰在沙发上,听风声在窗外过路。风里夹着雨。天色阴得如黑夜。心里思潮起伏,又想起故国了。

12月6日

近几天来,心情安定多了。以前我真觉得二年太长;同时,在这里无论衣食住行哪一方面都感到不舒服,所以这二年简直似乎无论如何也忍受不下来了。

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里,我暂时引用这几段。实际上,类似的地方还有不少,从这几段中也可见一斑了。总之,我不想在国外呆。一想到我的母亲和祖国母亲,就心潮腾涌,惶惶不可终日,留在国外的念头连影儿都没有。几个月以后,在1936年7月11日,我写了一篇散文,题目叫《寻梦》。开头一段是:

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下面描绘在梦里见到母亲的情景。最后一段是:

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我在国内的时候,只怀念,也只有可能怀念一个母亲。现在到国外来了,在我的怀念中就增添了一个祖国母亲。这种怀念,在初到哥廷根的时候,异常强烈。以后也没有断过。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我度过了在德国的十年,在欧洲的十一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

全文共 601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都有理想。理想它好像一盏彩色的灯,当你转动按钮的时候,它很漂亮、美好。理想,它是要靠人类去追求,去实现,去开启的。理想,它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少了它就会觉得人生没有了目标。理想……

有的人可能想长大了当一名教师,去给予孩子们知识;有的人可能想长大了当一名工人,去给人们建起高楼大厦;有的人可能想长大了当医生,去救死扶伤。有的人想……我呢?我跟他们都不一样,我想当一名警察。因为我想和带你电视里的警察一样,去抓小偷。每当看到电视里的警察穿着一身漂亮的衣服时,我都特别的羡慕他们,我希望有朝一日我也能和他们一样。

我听说过这样的一个故事:“我”去书店看书,看见一个小偷再偷一个妇女的钱包。刚好一个警察叔叔经过,看到了这件事,立刻迈出步子,向前追去。小偷回头一看,看见了一个警察再追自已。小偷心想:完了,万一被警察追上了。我可就要坐牢了。早知道就不钱了,小偷后悔,“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小偷在回头一看,警察离自已越来越近了。心中有一个可怕的想法。小偷把警察带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突然,停住了脚步,从腰间拿出一把匕首。向警察刺去,警察就这样被杀了一刀,但他没有退缩。最终,小偷被警察叔叔制服了。

从那以后,我就有了当警察的理想,我知道当警察很难,要时时刻刻为人民着想,要维持治安,还要做好多……但我相信只要我努力,我一定会实现我的理想的!我想让它成为我人生的一盏明灯。我将会去追求它,去实现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七单元作文:愤怒与惋惜

全文共 436 字

+ 加入清单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圆明园是我国艺术的瑰宝,建筑的精华,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然而,在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把圆明园洗劫一空后,又放火焚烧了三天三夜,现在的圆明园只剩下荒草丛中几根残柱和破石。

读了这篇课文,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当时的中国难道真的那么“脆弱”吗?圆明园是皇帝的离宫,在当时是建了又扩,扩了又建,花了很多的心血和财富,就这样化成了灰烬,这未免太可惜了吧。这本来可以供我们观赏的,赞叹它的美丽,可是现在呢,只留下断壁残垣,能看出些什么呢?只能留给后人无尽地惋惜和遐想。

侵略者不仅烧毁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物,而且破坏了璀璨的文明,掠夺了大量的中华瑰宝。这是中华民族多少代人的智慧结晶啊!我们要呐喊:“还我的圆明园,还我们的文明和瑰宝!”

当然,我们也应该反思。就是由于我们当时的清朝政府的腐败和无能、国家的落后,造成了清朝政府的加速没落。从这篇课文使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民族强盛了,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会受到他国的尊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三年级作文友情的作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四单元作文:友谊

全文共 40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和王雁冰跑步,陈佳潞说;开始。我们跑了起来,到了终点,我赢了,王雁冰很生气,她对我说;切,不就是一个第一名吗,我才不稀罕。我并没有生气,我对她说;不,这不仅仅是一个第一,这是一个成绩,是一次友谊的比赛。她说;你就尽情的嘲笑我吧,哼,我再也不和你好了,哼!我们就这样成为了仇人。哎!想有个朋友好难,陈佳潞说;没事,不要自责了,她是在耍小脾气,我以前和她玩,她也这样子。我说;不,这不是小脾气,这是一种怨恨。哎,我们上课,每次都瞅对方一眼,就回过头来,我心里想:老天啊!我做错了什么,我只是想有一个朋友,我有错吗!啊!为什么!到底为什么!这时,我伤心的哭了,陈佳潞看到了,安慰我说;好了!好了!你难道真的想败给她吗?我说;我宁愿败给她,我也想让她做我朋友啊!陈佳璐和王雁冰说;我问你,你想让赵予渟崩溃吗!她说;不。第二天,她对我说;我们和好吧。我说;好,(*^◎^*)。

从此,我们成为了最好的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二单元作文:《彩色的翅膀》读后感_500字

全文共 523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我学习了《彩色的翅膀》这篇课文。课文讲述了一位边防战士从故乡带来昆虫,建设海岛,扎根海岛的故事。边防战士的爱国情怀让我想起了我们班的语文老师——陈老师。

陈老师对工作一丝不苟,对我们十分严格。她总是费尽心血地培养着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想让我们成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

陈老师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督促我们做好每一件事。每天早上的广播体操,她总会在一旁看着我们。这渐渐地成为了我们的精神支柱,现在,班上的每位同学都会自觉地、认真地做好广播体操。

陈老师规定,只要我们平时按时完成作业,周末就可以没作业。这让我们养成了不拖欠作业的好习惯。陈老师还让我们每天至少看书半小时。刚开始时,我还有点不自在,可一旦坚持下来,想改都难了。这又让我们养成了坚持阅读的好习惯。真是让我们受益良多啊!

如果说我们是祖国的花朵,那么老师就一定是那辛勤的园丁,不断培育着我们。春蝉到死丝方净,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废寝忘食地工作,呕心沥血地培养、教导我们,这难道不是一种爱国的表达方式吗?

作为祖国的未来,此时此刻,我更加明白了一个道理:身为一名中国人,身为一名中华少年,就要像边防战士那样,就要像我们的老师那样,努力学习,学好本领,练就一对彩色的翅膀,翱翔在建设祖国的蓝天碧海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作文李白_初三上册语文第六单元

全文共 788 字

+ 加入清单

他,是隐士的精神领袖。他,造就了隐士的精神文化。他,是自由精神的化身。

不可否认,庄周是隐士和宦海失意的文人的精神领袖。一部《庄子》把“无所待”的自由精神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寓言、神话、传说等都寄托了他的思想精神。

我是最喜欢庄子的。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各种文化的规则和文化精神都被金钱时代的铜臭淹没,杂乱无序,混浊不堪,没有信仰,没有领袖,庄周就像黑夜里的北斗七星,有他,你就永远不会迷路。正如鲍鹏山在《寂寞圣哲》中说:“庄子是一颗孤独的树,是一颗孤独的在深夜里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颗在清风夜唳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庄子是孤独的,孤独的人最向往自由,爱绝对的自由。追求绝对自由,是庄子心灵中永恒的旋律。大到高飞九万里的鲲鹏,小到蜩与学鸠,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只有消灭有我境界,“无所待”游于无穷,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庄子始终守望着自己孤独的精神家园。一次庄子在濮水上垂钓,两名楚国使者身负楚王重任来拜访庄子,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望着波光粼粼的濮水“持竿不顾”。问了两个大夫一个毫不相干的问题,楚国池塘里的乌龟,它们愿意到楚王那里,让楚王用精致的竹箱装它,用丝绸的巾饰覆盖它,珍藏在宗庙里,用死换个“留骨而贵”呢,还是愿意拖着尾巴在泥土里自由自在地活着?二大夫答曰:“宁愿拖着尾巴在泥水中活着。”庄子说:“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个性,这就是庄子的个性,给权势一个白眼,一个无情的白眼,以至后来的隐士都追求那种自由境界。“悟已往之,知来者之可追”的陶渊明也“不为形役”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隐居起来。

大抵喜欢自由的人,都很喜欢庄子。冷眼,荒诞的语言对世事无情的嘲笑,让人觉得庄子更加可爱。

圣哲逝去,留下孤独的我们只好去守望我们孤独的精神家园,自由精神是孤独的人,永恒的乡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小学3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辅导

全文共 993 字

+ 加入清单

一、审清题意,确定话题内容。

一般来说,话题作文的题目、范围宽,选材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可以“化大为小”,将话题锁定在某一内容上,以缩小选材的范围,迅速捕捉写作的切入点。例如:“树”是个总话题,写作时可就其某一方面来写,如树是人类的好朋友,树被人类乱砍乱伐;也可以从某一角度来写,如赞美默默无闻地为别人提供养料的树根;赞美不计名利为红花作陪衬的绿叶。

二、选择文体强项,明确写作文体。

话题作文的不限文体,给我们提供了自由广阔的写作空间,有利于学生张扬个性,发挥特长。因此,擅长叙事的可选择记叙文,擅长说理的可选择议论文,擅长抒情的可选择散文,擅长想象的可选择童话,擅长讽刺的可选择杂文。例如:以“书”为话题,文章主要内容与书有关就可以了。你可以记叙与“书”有关的自身成长的过程,可以用抒情散文的形式讲述自己对书的认识、书籍对自己的启迪,也可以议论中学生如何择书读书,甚至可以以书的口吻介绍书籍的发展过程。总之,把握好话题作文的要点,无论哪种文体,哪种构思都能迸出五光十色的火花,写出异彩纷呈的作文来。另外,要注意题目要求中的“淡化文体”,不是忽视文体,文体的特征还是必须明确,若写记叙文就要写出记叙文的特点,若写散文就要处理好叙、议、抒情的关系。

三、拟个好的题目。

“话题作文”往往是自拟题目,拟好题目,能使文章锦上添花。题目的拟定要根据文体、内容、中心反复推敲,尽量做到简洁、明确、生动、新颖独到。要注意的是:(1)题目与文章要表达的内容有无关联,是否文题相符。(2)不要过于宽泛,大而不当。(3)不要老套。(4)不要把话题当文题。

四、要有创新意识。

话题作文的写作,应放开手脚,大胆创新。首先在立意上,要善于感受时代气息,不断发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找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新角度新办法,用求异思维,反向侧问思考问题,提出不同的观点;还可以运用多项思维,从多个方面观察问题,努力寻找新的见解。其次选材要新。尽可能选取那些新鲜的人和事、科技新成果、街头新景象、家庭生活新节奏,所选内容不能人云亦云。再次构思要新。可以借助于记叙体、说明体、议论体、书信体、日记体,分标题,用寓言等表现形式写作。最后语言要新。多用生活中比较鲜活的口语、流行语,适当引用一些名言警句或诗词歌赋,还可以选用一些理科术语、公式并化用到文章中。

总之,只要我们理解了话题作文的要求,大胆写作,就会写出符合要求有所创新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八单元作文:《蒙娜丽莎之约》读后感

全文共 1018 字

+ 加入清单

蒙娜丽莎之约》这篇课文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细致地展现了达·芬奇的精湛画技和他天才的想象力。文章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纽约大都会排队等候欣赏《蒙娜丽莎》画作的心情,后又描写了作者在看画作时的相象,并详细描写了画作的大小和尺寸、长短,最后着重描写了蒙娜丽莎迷人的微笑和她的身姿。

我最喜欢的一段是:蒙娜丽莎那微抿着的双唇,微挑着的嘴角,好象有话要跟我说。在那极富个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悄然流露出恬静、淡雅的微笑。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感觉很略含哀伤,有时又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因为这段写得是蒙娜丽莎那神密的微笑,而且生动地描写了蒙娜丽莎的笑给人带来了不同感想。

《蒙娜丽莎的微笑》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光辉照耀着每一个人有幸看到她的人。

在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法国的卢浮宫有三件宝,其中之一就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的传世名作《蒙娜丽莎》。几百年来,《蒙娜丽莎》让人百看不厌。微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恬静、淡雅的微笑让我们感受到了永恒的美。

达.芬奇 的这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它代表达达.芬奇的最高艺术 成就,是达.芬奇几年(1503--1506)为之 苦心经营的留世杰作。蒙娜丽莎是佛罗 伦萨商人F.del焦孔多之妻,当时年约24 岁。达.芬奇创作此画时,在艺术上可谓 孜孜以求,他把自己对人像典型的审美 理想全部倾注于此,画中人物坐姿优雅, 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可以说是 淋漓尽致地发挥了他那奇特的烟雾状笔法。而且,他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他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 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含义无穷,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如梦似纪的妩媚微笑,则使观者如坠云雾,直叹 妙不可言;这种致于完美的生动人像实为人文主义关于人的崇高理想的光辉的体现。

500年来,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揄。在一幅画中,光线的变化不能像在雕塑中产生那样大的差别。但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唇部披上了一层面纱。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人教版初二上册三单元同步作文:走过生命中的那座桥

全文共 796 字

+ 加入清单

故乡有一条不知名的小河,整日绕着村庄流淌。河水很清,阳光撒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留下一条长长的倒影,那就是我要说得桥。

桥的前身仅仅由几块石板和木桩砌成,既不规则也不美观,只是供人们渡河的工具,再无他用。早在爷爷赤脚打游击时,她就立在那儿。直到解放后,她那衰老的身躯再也经受不住生产队过往的牛,车,才被改建成现在这副模样。

新桥没有名字,过往的人,车多了,也没有人记得她的恩德。她就像被遗忘在记忆深处的老人,见证着生命的流逝。

六年前,邻居家的大姐姐顶着红盖头在敲锣打鼓的人群簇拥下走过了这座桥,在她最后看一眼这座桥时,欢笑声里掺杂了沉默以久的哭泣;五年前,在喜庆的锣鼓声中,隔壁的大哥哥又在这座桥上迎来了他美丽的新娘;四年前,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奶奶也从桥上走过,但下一个春天来临时再也没回来……

回到故乡,再踏上这座桥时,昔日的新桥已成旧桥。风雨的吹打,岁月的侵蚀再也让人无法找回她年轻时的容颜。伫立桥头,两岸风景依旧,河岸上的野花开的不浓不淡。这一切似乎都不曾改变,让我不禁想起小时候苦涩的黄姜(俗称火头根),踏实的耕牛,河岸边树上硕大的柿子和那只无所事事的“弯豆角”……这一切似乎都被那一道道刻在桥墩上的水痕描绘得清楚明了。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每一个过往的人,每一件或喜或悲的事,这座桥都默默地看着。她是一个无言的却无时无刻不在向人们讲述着历史沧桑的老者,没有浮华的修饰,没有具体的“姓名”,更没有人们为她刻下碑文。尽管如此,她仍履行着一座桥的职责,无言的沉默是她消遣孤独寂寞的方式。时间的长河带走了她身边的一切,只剩下一副历尽沧桑的嶙峋瘦骨和冰雪融化后的泥泞。半个世纪过去了,不知有多少孩子在桥上留下了欢声笑语,不知有多少悲伤的人们撒下了伤心的泪水,不知有多少爆竹烟火在桥头绽放……

我不想用太多的赞美去描绘这座承载了欢笑,泪水的生命之桥。不管有再多风雨,在我的记忆中,只有她是永恒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一单元作文:《我们的民族小学》读后感_250字

全文共 283 字

+ 加入清单

读完了这篇课文,我的感受是:在这样一所民族学校里读书真是太幸福了。

因为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们知道了民族小学坐落于山林间,学生们每天迎着朝阳,走在铺满鲜花的小路上,他们身穿艳丽多彩的服装,三五成群地、手拉手地去上学。伴随着铜钟的钟声走进了明亮的教室,开始了每天的晨读,窗外有鸟儿、蝴蝶和猴子这些山林的朋友陪伴。下课了,大家还可以一起跳舞、摔跤、做游戏。观众也很特殊,竟然是松鼠和山狸,太有趣了。校园也很美,有粗壮的大青树,又摇摆的凤尾竹,有绿油油的草地,有洁白的粉墙,还有可爱的小动物不时地穿梭。

作者的描写使我身临其境,我仿佛也穿上了绚丽多彩的衣服走进了美丽无比的校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都有自己远大的理想,有的想当名探险家,去探索世界上的奥秘;有的想当一名音乐家,用音乐来歌唱美好的生活;有的想当一名世界长跑冠军,为祖国夺得更多的金牌……而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外交官,让世界上的人们了解中国,与中国友好交往,让中国走向世界。

记得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的确,没有理想的人生就是黑暗的人生。在人生的一部戏中,理想是投影的灯。实现理想,就是实现成功。

一般来说崇高纯真的理想最易产生于十四、五岁。像孔子、马克思、周恩来、居里夫人等伟人都是如此!当年毛主席在长沙第一师范学院读书时,就立志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劳苦大众的幸福而努力奋斗。在岳麓山下、爱晚亭边、橘子洲头、湘江两岸处处留下了主席勤奋求学、刻苦实践的身影,面对腐败的统治主席直抒胸襟“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我们畅谈理想更要符合当前的形势,今天世界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中国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开放,正以经济的飞速发展让世人震惊,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实现了“神五”飞天之梦,崭新的中国向我们莘莘学子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学好知识将来报效祖国必定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誓言。无论将来你是科学家、发明家、军事家还是外交家。你的一言一行都将代表中国。今天我们树立起伟大的理想,就是一种动力,是一个支柱,是一个心灵的火炬,是一种神圣的使命。

因为有了理想、有了追求,生活才变得多姿多彩。为了祖国明天,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人教版初二上册一单元同步作文:我渴望和平_600字

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渴望和平。于是在一个静悄悄的黎明,我放飞了一只白鸽。它衔着橄榄枝向着和平飞去了。可是,世界会和平吗?“轰”——美国世贸大楼倒塌了,一阵阵凄厉的尖啸与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打破了称雄于世的美国的宁静。失去亲人的人们望着一片废墟,痛不欲生;而一小部分侥幸逃生的人正大口大口喘气,不敢相信好莱坞片式的惨景竟真的发生了!坐在电视机前的我早已泪流满面,心里直呼唤:和平,你在哪儿?

“9.11”后,美国采取了“以牙还牙”的反恐策略,阿富汗遭到美军的狂轰滥炸,和平的乐章划上了休止符,战争的喧嚣在这里骤响。难民们流离失所,饥寒交迫,远在万里之遥的我,是多么同情这些无辜的人们啊。

我渴望和平,渴望一没有流血与眼泪的世界,渴望一个安祥、温馨的世界!在我渴望的和平天堂里,有着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无论何种民族,何种肤色,人们都相亲相爱;国家与国家,城市与城市,人与人互相携手,和平就是友谊的桥梁。和平的世界,不再有核武器的魔影,不再有巨额的军费,不再有贫富的差距;有的是清清的小河水,绿绿的芳草地;小鸟在湛蓝的天空自由飞翔,骏马在辽阔的原野尽情狂奔;和平从绿色的地球延伸,向着未来,向着宇宙……噢,和平像看不完的画,是写不尽的诗!

我渴望有一天,全世界的小朋友都骤集在一起,每人手里捧着一只和平鸽,“哗”——亿万只白鸽一齐展翅高飞,向着美好的明天,向着和平飞翔,飞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