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表现和谐的作文(汇总20篇)

和谐犹如一幅画,好似一首歌。和谐产生美,和谐生发力量。个人成长需要和谐,社会发展呼唤和谐。生活正是因为有了你、我、他的和谐相处,才有了五彩斑斓;社会正是因为构建和谐才创造了盛世。以下是小编带来表现和谐的作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2416

作文

1000

和谐作文400字

全文共 573 字

+ 加入清单

和谐是我们中华民族历来的美德。和谐犹如一幅画,好似一首歌曲。和谐产生美丽,和谐生发了力量。和谐不应该是强行的,和谐应该是我们大家去保持。不用强行去维护和谐,是一种最高的境界。我们应该去努力争取和谐,争取达到新的更高的和谐境界。

和谐就是宽容,因为人与人之间都有一种宽容的心理,才会和谐。在人与人之间吵架的时候,各自让一句,对对方有一种宽容的心理,这个世上就不会有争吵,没有争吵这个世界就是和谐的。在同学之间吵架的时候,一方主动让一句,那个人就是勇者,勇者避免了无谓的争吵,勇者创造了和谐。只要吵架的时候,一方不还手不还嘴,另一方也不会再争吵下去,这时候就和谐了。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勇者因为勇者创造了和谐。

和谐就是友谊。如果我们都把这个世上的每一个人都当做朋友,而不是敌人,都像是对待朋友一样,真诚的去对待每一个人,但到这个世上还会有争吵吗?你要把这个世上的每一个人都当做朋友,你们之间都有友谊,那么,你会和你的朋友很厉害的吵架吗?不会,因为你对你的都有一种宽容的心理,有了这种心理,即使他做错了事,你也不会责怪他。如果我们把世上的每一个人当做是朋友,这个世上一定会比以前更加和谐。

有一种美,给生命带来温暖,和谐之美——无时无刻与我们现在,只是没有人留意到。只要我们有一颗想要和谐的心,那么这个世界将会更加和谐。我们要努力去争取达到新的更高的和谐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关于和谐的话题作文参考

全文共 3334 字

+ 加入清单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十六届六中全会开幕,着重研究构建和谐社会问题,是啊,如果人类没有了和谐就像鱼儿没有了水,那会怎样呢?如果蓝天有了白云,那又会怎样呢?不妨看看关于和谐的话题作文。 关于和谐的话题作文篇一

和谐,一个多么美丽而又熟悉的字眼。成为一个更好的团体,需要和谐;建立一个更好的社会,需要和谐;人与人之间,更需要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我们每个都可以做到的,没有年龄的限制,没有地点的限制,更没有距离的限制。我们对家人嘘寒问暖,我们对朋友真诚友爱,我们对邻居互帮互助,我们对老师尊敬有礼,我们对陌生人热心帮助,这一些生活上的小细节,小举动都在证明我们渴望和谐,更渴望一种由和谐形成的“和谐之美”。

在我小小的记忆库里,一件件生活中的往事如同一朵朵小小的浪花,时时刻刻徘徊在我的脑海里.随着日子的一天天过去,许多事已经淡忘了,有一件事却时时跳跃到我记忆的闸门口。

那是在一个酷热的夏天,放了暑假。那天,天气热的很,太阳懒洋洋地挂在天上,让阳光火辣辣地洒向大地。知了仿佛也很热,爬在树上不停地叫着。我穿了一条短裤,照“母亲大人”的吩咐去奶奶家送衣物。我忽然看到前面的花丛里开了一朵很漂亮的太阳花,忙凑过去看。正当我往前迈步时,一块小小的石头把我拌倒了,我一下子扑进了花丛里,一刹那花丛里枝折花落,我也被花枝划破了手臂,鲜血顿时流了出来,我疼痛难忍,起都起不来了。

恰好这时,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出现在我眼前,她看到我这般模样,立刻不顾被花枝划破手臂的危险,用手慢慢拔开花枝,把我扶了起来,并从她的身上掏出了一块小手帕,细心地为我包扎好流血的手,这时我看到她的右手衣服袖口被花枝划开了一个小口子,额头也渗出了汗珠,我急忙说:“谢谢你!”她却微微一笑:“不客气。”然后匆匆离开了。

此后,不论是在街上,还是在家里、学校,遇到力所能及的事,我总会去积极地做,去保护环境,去帮助别人,给别人带去温馨和快乐,共建和谐社会。如果人人都做到了和谐,那么这个社会也就和谐了。

现在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美,人们的穿戴也越来越时尚,关心、爱护别人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这样的社会才会让我感觉是那么的和谐,那么的优美,那么的温馨! 关于和谐的话题作文篇二

201x年上海世博会即将召开,在迎世博倒计时的日子里,人们纷纷行动起来,瞧!大街小巷干净整洁,小区公房焕然一新,公园绿地生机盎然,志愿者们也纷纷行动起来啦!

我走在大街上,欣赏着这日新月异的新景象,忽然,我被一个宣传世博的艺术建筑物吸引了,那鲜明的色彩,凹凸有致的造型,真是巧夺天工!白色的陆家嘴建筑群鳞次栉比,鲜红的“上海”、翠绿的“2010”几个大字相互映衬,看起来是那么和谐!当然,最漂亮的还是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他正站在“精彩世博、文明先行”的平台上,双眼炯炯有神,顽皮地向大家招手致意,仿佛在向中外游客介绍着美丽的上海。

一个可爱的小男孩也走了过来,他大约有四五岁,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一看到海宝,就惊喜地叫了起来:“哇!海宝,妈妈快看海宝!”妈妈蹲下身子,开心地对小男孩儿说:“对,这是海宝,宝宝真聪明。来跟妈妈读:“精彩世博,文明先行。””妈妈抓着小男孩的手,一字一顿的教小男孩念着……突然,小男孩看见了妈妈胸前的相机,嚷道:“给我拍照!”妈妈一边连声答应着,一边抱起他,男孩的小脚踩在“文明先行”几个字上,爬到了海宝身边,亲昵地搂着海宝,他的妈妈拍下了这难忘的瞬间……

母子俩渐渐远去了,我看着“文明先行”上那黑黑的脚印,海宝脸上那一团团污渍,觉得此时海宝的笑容是那么僵硬,“文明先行”几个字是那样刺眼!

看到这儿,我想问问那位母亲,她理解:“精彩世博,文明先行”了吗?让我们携起手来,从小事做起,真正做一名文明先行者,让和谐的音符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奏响! 关于和谐的话题作文篇三

和谐是一种谅解,无需过多言辞的遮掩,只凭一颗真诚的内心;和谐是一种真诚,无需过多假意的亲切,只凭一种心灵的美丽;和谐是一种美丽,无需过多精致的装点,只凭一种独具的静谧。

师生之间,常常出现这样的一幕——

当教师内纤弱娇小的老师与门外“风华正茂”健壮高大的男生匆忙相遇时,显然,被撞倒的是老师,但前者并没有起身责备,只是无奈地一笑。这一笑或许是在惊叹成长的迅速,又或者是在感伤岁月的流逝。

当校园的绿荫小路上,学生顽皮地以拍前面未察觉到自己的老师时,侧转的脸上并没有对此“放肆”之举的不满,只有一张童心未泯的脸与一张真诚无邪的脸之间的相视一笑。

是什么让他们如此不拘小节?是什么让他们如此亲密无间?是师生情,是师生之间无所不在的和谐。

同学间更存在着和谐。

当同学间毫无保留地互相倾诉着彼此的心事时,你会发现每个人都如此真诚,怀着那赤子之心,盼求他人的关怀。而同学之间无论是诉说者还是倾听者,都是那般和谐的样子。

当同学间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时,大家总会相互承认自己的过失,每个人都一脸真诚,便又回到了和谐的状态。

真诚之葩,总会绽放出友爱的花朵。同学情充满了真诚,充满了和谐。

更多的和谐存在于校园中。

当春天的第一场雨缠绵而下,校园的小路上蒙着一小层水汽,空中弥散着白色的雾气,一片朦胧。走入雨中,让你不觉感叹:“沾衣欲湿杏花雨”啊!雨后,更是一派清新,混着青草的泥土的清香,雨和花粉的融合体,在空中弥漫。好一幅校园春*图!

当夏日的第一缕阳光照射进校园,草儿更青翠了,花儿更嫣红了,大地更朗润了!夏日知了的鸣叫更是为你献上了一曲冗长的交响乐。

当秋日的第一片枫叶翩然落下,又再一次让你感受到“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境。一片片枫叶好似一只只充满灵气的蝴蝶,飞旋着它们的舞曲。于是,秋天不再单调,总有他们上演着一曲曲华尔兹。

当冬日的第一片雪花从天而落,这个冬天变成了白色的海洋。一片,两片,三片,十片,无数片,零零落落,星星点点,像蒲公英,似浮萍。雪地星星。

无论春雨、夏风、秋叶还是冬雪,一切都那般美丽。校园情,好不和谐!

师生情,那是真诚的微笑。

同学情,那是心灵的美丽。

校园情,那是独具的静谧。

和谐,如此和谐! 关于和谐的话题作文篇四

老师和父母的心一样,希望我们健康成长。

花开的日子我们走进大学校园这个快乐的地方,在平安校园愉快歌唱;

花开的日子我们遨游在大学校园这个知识的海洋,和老师一起编织梦想;

花开的日子我们愿意用心情的音符,去谱写和谐校园的欢快乐章。

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实现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也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老师给了我们文化知识的启迪,使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幼稚走向成熟。老师给了我们知识的雨露,需要的是我们全身心的接受,珍惜老师的付出,尊重老师的劳动。师生互敬互爱,从而打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感受到和谐校园的温馨。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带待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一颗真诚的心。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从而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需要建立好的学风、好的校风。我们要倡导一种蓬勃向上的团队作风,一种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将学风建设的目标指向“理想、团结、自强、成材”。一种团结奋进的班风和刻苦勤奋的学风能促使个人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好的校风如春风化雨,不声不响地吸引每个学子奋勇向前,为了理想而努力拼搏。校风积极向上,从而打造和谐的教育氛围。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诚信、文明的作风。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坦诚相待、说实话、做实事。考试时坚决杜绝舞弊现象,用诚实和实力给自己和老师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作风严谨、文明,从而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同学们、老师们,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任前方荆棘丛生我们将持之以恒。茫茫学海中,我们要做勇敢的水手,乘风破浪、共赴前程。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青春的岁月需要知识的滋养。让我们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向和谐校园的彼岸前行。

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生命奏响时代的强音。当我们抛弃了迷茫,把握了航向。当我们共同努力,不懈地摇桨,和谐校园的乐章终将奏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小说中的艺术表现

全文共 10976 字

+ 加入清单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一起来看看小说中的艺术表现,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一、研究小说艺术内容形式的重要意义

在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过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文学样式,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产生,发展、消亡。每一种文学样式,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为表现当时的社会生活竭尽全力;同时,也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它自身的生灭。我们有过众多出色的学者,曾对文学发展

做过同样出色的研究,从中总结出很多颇有教益的经验与规律;然而,从艺术内容形式上,亦即从文学本身的规律上去研究它们,却很少有人去做。至今,在我们这样历史悠久、幅员广阔的国度里,还没有一本完善的《文体学》专著,就是一个明证。

上述情况,有着深远的历史原因。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文学始终不能登上大雅之堂,除了诗歌可以做为赞颂统治阶级以及上层人士间酬答的工具之外,其余可以说都被视为邪端异说。特别是小说这一样式,向来受到轻慢。如果说对文学样式进行研究,前人还给我们留下为数不少的“诗话”“词话”的话,而对小说样式的研究的著述,实在是风毛麟角。

从文学发展的历史状况来看,十九世纪以来,小说这种样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运用语言表达社会生活的文学诸种样式中,已经超群绝伦,人们可以一口气说出几十种乃至上百种列入世界名著的小说来。就中国文学史的情况看,曾经有过几个繁荣时期:唐宋的诗词、元代的杂剧、明清的小说。可以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社会生活日趋繁杂多变,小说正是适应这种情况而完成了它的发展。这充分表明了,小说出于它本身艺术表现上的原因,才能够肩负重任,大显身手。

从艺术内容形式上去研究小说,不是没有意义的。不错,鲁迅曾否定过“小说作法”,但我们应该历史地、客观地去领会他的这一论断。他否定的是当时草率成篇专为骗钱的“密诀”“入门”之类的书籍,绝不反对对小说艺术进行研究。在鲁迅的著作中,论及小说作法的篇章很多,假如不是由于斗争紧迫无暇顾及,他倒真会写一部高水平的“小说作法”来呢。

“利其器”向来是做好工作的先决条件,作小说,怎么可以不研究作法呢?

当前,我们正处在建设四化的历史时期,亿万人民高昂的情绪、举国上下沸腾的场面,需要我们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去表现它。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如果我们在运用各种文学样式时,能够扬其长,弃其短,则必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说发展的历史,就是小说艺术发展的历史。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对小说提出日益繁难的要求;这要求,成为小说艺术发展的动力,使它完成自身的发展。

中国小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道路。它从古代神话传说、史传文学吸取了营养,在魏晋六朝志怪、志人小说和唐宋传奇中初具规模,于宋元话本中日趋成熟,至明清小说中达到高峰。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中国小说不单在表现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深刻、广泛,而且与之相适应在艺术表现上也越来越灵活、有力。

二,小说艺术表现力在逐步提高

从小说发展的历史来看,艺术表现力的逐步提高,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

(一)对人物刻划的手法日趋丰富、多样。

小说反映社会生活,是从记事开始的。魏晋小说,不过是如鲁迅所说的“粗陈梗概”(《中国小说史略>),因为作者们的着眼点是“搜奇记逸”。唐宋传奇,已经在叙述故事力求“宛转”的同时,注意落墨于人物形象。所以,在唐宋传奇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刻划人物的细节和人物内心世界的简单表露。到了宋元话本中,人物已经从故事的演进中凸现出来,得到了多方面的表现。有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固然是吸引住听众的一个先决条件;但要想真正抓住听众,还需得力于绘声绘形的渲染。这样,说活艺术必须做到:“讲论处不滞搭、不絮烦,敷演处有规模、有收拾,冷淡处拾掇得有家数,热闹处敷演得越久长。(《醉翁谈录,小说开辟》)说到底,故事中人物的命运是听众关注的焦点,说话人的“敷演”就不能不围绕着它来进行。话本中的人物,面貌是清晰可见的,这里有具体的肖象描写;这些人物的身世是清楚的,这里有概括的介绍;这些人物的言谈举止是活灵活现的,这里有语言、动作的简劲描绘;这些人物的内心是可以窥测的,这里有多种方式的心理交代。明清小说,使小说艺术达到了高峰。

《红楼梦》一书,单就人物描写的艺术方法而论,可以说无愧于世界名著的称号。在人物描写的手法上,且不说那性格化的语言,也不说那独特性的动作,就那心理描写的多样性来说,也足以使人惊服。这里不但运用了结合人物行为言谈透示心理的传统手法,而且运用了条分缕析的静态剖析的创新手法,也运用了诸如幻境、梦境等等特异手法。有人说,静态剖析的心理描写手法,为19世纪西洋小说所独有,可是我们的伟大作家曹雪芹,在18世纪闭塞的中国却使用了它,恐怕这个手法的“独创权”不该归于外人吧。再说,意识流动,意识交流的写法,在《红楼梦》的幻景、梦境中有所体现,也可以说是“意识流”的较早的应用吧。综上所述,小说艺术在发展中,逐渐把人物描写推到首位,相应地也就促进了人物描写手法的丰富多样。

(二)对故事叙述的方式日趋曲折、多变。

敷演故事,一开始就成为小说着力解决的任务,但由于当时种种条件的限制,在内容形式上并没有那么复杂多变的手法。志怪、志人小说及传奇,大都叙述简单的故事,而且依自然顺序,平板地叙述交代。到了话本小说里,情况有了大的变化。由于说话人要靠“三寸不烂之舌”吸引住听众,就必须有一个动人而曲折的故事。故事的曲折动人,固然要靠故事本身;但在叙述交代时运用一些技巧,则不但不是多余的,而且是必需的。先提出结局,后交代过程,可以造成悬念;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使繁杂的故事得以表现;线索人物、线索物件的使用,使情节可以严谨贯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使故事能够层层推进。

如果仔细考察中国古典小说,就可以发现,短篇向长篇有个过渡时期,这种过渡从《西游记》、《水浒传》等著作中都可以看得出来。先有了精心构制的短篇内容形式,再用它连环延续,最后才有了通体安排妥切的长篇结构《红楼梦》在安排情节方面,又达到另一个高峰。繁杂的生活琐事,众多的人物行为,是那样如涓涓细流归入大海;而看去平淡的家务事、儿女情,又是那样丝丝入扣、层层相因地依据它自身的逻辑在变化发展。面对《红楼梦》所表现的生活事件,恐怕除了曹雪芹以外的作者,都会束手无策吧。看来,小说艺术的焦点从叙事转向写人,并没有降低对叙事本身的要求,而是使它进一步发展,以适应着力刻划人物的需要。何况,叙事本身,也是小说艺术的一个不可推卸的任务。

(三)对背景、环境的渲染,日趋浓重、炽烈。

由于传奇以前的小说,还只是粗陈梗概,对故事演进的背景、人物活动的环境,还很少交代。这样,那时的小说在表现社会生活的厚度方面,就很受限制。在话本小谠中,情况开始有了变化。说话人为了绘声绘形地表现人物,便不能不连同他们身处其境的社会形势与自然氛围,也加以必要的渲染。但应该看到,这种对背景、环境的交代,还是很简单的,而且有时也流于公式化,如话本、讲史乃至后来小说中的“风景赞”“器物赞”“肖象赞”等等。又是在伟大著作《红楼梦》中,上述写法达到了新的高峰。这部被誉为“封建社会百科全书”的作品,对于当时社会生活提供了那样丰富多采的画面,实在今人惊叹。《红楼梦》中社会背景和自然环境的描写,诸如政治形势的透示,人物关系的显现,世态人情的披露,风俗习惯的点染,山川景物的勾勒,用具器物的描绘,加强了作品的厚度和深度,使后世读者从中得到的东西比从历史学家、经济学家、统计学家那里得到的要多得多。这里要着重指出的是作者在完成上述任务时的技巧,曹雪芹一反过去的那种简单而又刻板的写法,结合人物言淡举止,适应故事的推进演化,或随意点染,或着力铺陈,千姿百态,各尽其巧。

( 四)作者对人物、事件的评论抒发,日趋强烈、灵活。

小说的思想,主要靠故事、人物本身去完成;但是,这并不排斥作者的评论抒发。在传奇以前的小说中,还很少出现作者出面表态的情况。话本艺术中,由于有了说话人这一特定的讲述者,就可以随着故事的演进,抒发他的感慨赞叹,也可以对不同人物表示喜厌爱憎。话本中的楔子,内容中很大的因素是警世喻俗的规劝之言。《红楼梦))在这方面,同样攀上高峰。作者的意旨,竟然用了那么多的艺术手段来强调、陈述,实在是后世小说作者的楷模。在这部伟大作品里,表达作者的观点主张,是那样的内容形式多样,又是那样的方法灵活。这里面有几个次要人物做为作者的代言人,又有假主要人物之口发出的议论,有凭借某些细节显示的哲理,又有随处进行的即兴阐发。

小说内容形式的发展,原因在于小说本身。社会生活提出要求,这只是提出了文学内容形式发展的客观要求,能否适应这种要求完成这种发展,则要取决于文学内容形式本身的主观条件。在文学发展的历史上,不能适应社会生活要求而消亡的文学样式,是并不乏见的,例如中国的宋词、元曲。那么,为什么在近最几百年间,不是别的文学样式,而恰恰是小说得到充分地发展呢?原因恐怕不难找出。

三,小说艺术表现力的特点

文学是以语言为工具来表现社会生活的,粗粗看来,它似乎不如线条、色彩、音响、造型等等手段那么生动、有力。但是,它的优点,也正在于它的表达条件的简朴。语言,犹如空气和水,无所不在,一当它掌握在巨匠手中,便生出无限的魔力。画一幅万人交战的场面,需要大幅的纸和多量的油彩,而当具体描绘时,则要有千钧的笔力;至于用色彩表现抽象的思维、声音,更是使一般匠人无能为力。在语言艺术领域中,情况则有了不同,尺幅之中可以囊括天下,寸毫之端可以尽洒风情。

社会生活,要求文学去反映它,而这要求似乎是无限的。文学反映社会生活,总是达不到极限,而只能逐步提高这种反映的深度、广度、厚度。

那么,社会生活对文学提出怎样的要求呢?概括说来,就是:对人物刻划的生动、丰满,对人物关系(故事情节)叙述的完整、多变,对人物活动的背景环境描写的细微、广泛,对人物行为的评论的深刻、灵活。

应该看到,在实现上述要求时,小说这一样式,较之诗歌、散文、剧本,有着独特的优越性。也可以说,满足上述要求,恰恰是小说之所长。下面,让我们对此做较为详细的研讨。

(一)小说可以生动、丰满地刻划人物。

“文学是人学”,各种文学作品,都以写人为中心。在人物刻划上,小说的艺术手段是多种多样的。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小说在刻划人物形象时,几乎不受什么限制。

这里,我们不妨拿小说与其它文学样式比较一下。诗歌中写人物的叙事诗,在进行人物刻划时,为适应这种凝炼的艺术内容形式,恐怕很难尽兴;再说,既使找到了那有力的动作、话语,也要屈从于那容量有限的诗行。剧本是供表演用的,它的主人公们,只能靠形诸于外的动作、语言去感染观众;尽管剧作家们创造了例如“独白”之类的揭示人物内心的方式,但要达到探微入细、淋漓尽至,怕也有不小的困难。

小说在这方面是得天独厚的。它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或明或暗、或虚或实、或表或里、或分或合地去完成人物刻划。详细地介绍小说刻划人物的方法,不是本文的任务,这里仅就这种刻划的独异性谈谈几点看法。

小说刻划人物,能够做到集中与分散结合。在小说中,一个人物出场了,作者将对他的言淡举止、遭遇命运负责。如果他是一个主要人物,我们则看到作者在他身上浸注的心血。从集中写的角度,有出场后的大段概括介绍,有特定行为的着力描写。而从分散的角度看,则随时随地都可写他,交代故事时可以点到他,写别的人物时可以想到他;就是在集中的概括介绍中,又何尝不是把很长时间分散的材料集拢到一起的呢。以鲁迅小说《孔乙己》为例,孔乙已出场共两次,是集中写他,这一点在剧本中可以做到;关于他身世的介绍,“有

一回”教“我”认字的描写、“有几回”给孩子们分茴香豆的交代,都是分散写的,时间很不确切,这在剧本中就难办到。

身世,遭遇、性格的概括介绍,是小说刻划人物的独特手段。它可以概括较长时间内人物的行为表现,将分散的(也是在别的样式中无法或很难表现的)材料集中表现出来。类似《阿Q正传》前几章的描写,只能在小说里出现。

小说刻划人物,也可以做到直接与间接结合。人物出场,可以写入物;人物不出场,也可以写入物。间接写入物,可以在叙述故事中捎带提到,也可以在次要人物的议论中得到反映,还可以在两个人物之间相互映衬。同是在

小说刻划人物,还可以做到写形和写神结合。读者阅读作品,为其中的人物命运所吸引,不单要了解他的言淡举止,更重要的是要窥探他的思想灵魂。人物的内心世界,是人物行为的根据;人物形象的深刻、丰满,也源出于此。在文艺发展的进程中,人们不断对此提出更高的要求,迫使各种祥式不能不在这方面有所研讨。正是在这一点上,小说显示了它在表达上的巨大能量,小说的笔锋,可以深入到人物心灵深处,探奥搜微,似乎一切禁区死角都不存在;小说的笔力,可以梳理纷乱散漫的思绪,条分缕析,似乎一切繁难庞杂都要就范。

在鲁迅的小说中,较多的是采用结合人物行为举止透示心理的方法。仿佛是随意边一笔,竟然使读者得以窥见人物的隐秘,实在令人赞叹。在《祝福》中,几乎没有正面、直接去写祥林嫂的心理活动,然而人们从她那“瞪着”、“间或一轮”、“钉着我、“顺着”、“没有神采”、“旋转眼光”、“围着大黑圈”、“瞪着”、“窈陷下去”的眼睛和眼神中,不是可以看到她的灵魂吗?《阿Q正传》中的阿Q,对“革命”有着他自己的认识与幻想,文中第七章土谷祠的那段心理描写,实在是淋漓尽至。这些,与上述的写法不同,它得力于集中的状写与剖析。

小说的上述心理描写,在其它样式中则是较为困难的。在剧本中,一切都靠“演”出来,不是动作、言语透示,便是做作的自白 ,同时,揭示人物心理又要受到时问、空间的限制,具体些说它只能表现特定时间、地点的人物内心世界,无法像小说那样浮想联翩、思接千载。在散文中,这种以描述生活片断为主要内容的样式,怕也授难在状写人物心理时做刭尽兴,它只好采取以少胜多的写意笔法。这样,在韵味上有所得,而在细微处却有所失。就连电影文学这种新兴的能量颇大的样式,虽然有“主观镜头”、“幻想镜头”、“闪光镜头”、“回忆镜头”等等专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独特手段,但“诉诸视觉”“瞬息即逝”这些大框子却把它套住了。有才能的电影作家,面对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等人笔下的几页乃至几十页的心理剖析,恐怕也要无能为力吧?

“意识流”手法,把小说揭示人物心灵的功能,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某些方面,竟然将事物推向它的反面。鉴于小说在心理描写上的独特功能,“意识流”派的作家们,以人的意识、思维活动为描写对象,运用诸如内心独白、幻觉、自由联思、客观心理描写、心理剖析等等手法,以独特的途径反映社会生活。应该看到,从艺术的角度看,意识流手法的出现,是小说内容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长于心理描写的小说,为什么不在心理描写上大显身手呢?然而,物极必反,任何事物的无限制的伸张,一定要走向它的反面。意识流派作家们,沉迷于小说心理描写的艺术快感,竟然忘记了小说本身。

什么是小说?尽管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但从人物、情节、环境三方面去限定这一祥式,总不至于遭到反对。小说是在相应的环境描写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塑造具有典型性的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用以广泛地深入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小说要写人,写心理是写人物的内容的一部分;小说要通过故事写人(这是做为阅读文学的一个先决条件),一旦有什么东西排斥了故事情节,则势必影响艺术效果。意识流派的小说家,用心理描写冲击了一切,也就冲击了小说本身。心理描写只是小说诸多手法之一,尽管它是有力的手法,但也不能恶性膨胀去代替一切。这正如一个人的双手,人们都希望它壮实有力,但如果它大过了身体,则要造成灾难。

我们欣喜地看到,意识流手法,在我国当代小说中得到了应用。中国作家们,对这种手法加以批判吸收,取其长,弃其短,增强了自己作品的表现力。例如,王蒙的《春之声》、《布礼》,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宗璞的《我是谁》等等,都因此种手法而使作品生色添采。

意识流手法,还不只限于心理描写,它还影响到结构等方面,这里不多谈了。

(二)小说对人物关系(故事情节)的叙述,可以做到完整、多变。

敷演故事,本是小说形成后即着力注意的艺术焦点,所以既使是当它转向偏重刻划人物时,也不能不在这方面积累下大量的经验。何况,小说不管是讲说还是阅读,总是要靠故事情节来吸引听众和读者的。

叙述故事的技巧,历经各代积累,到了当代小说中,有了惊人的发展。本来,人世间的各种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千头万绪;为了在表现它时与之相适应,逼得小说艺术不能不如影逐形。故事的表述,应该巧妙地做到“事因人生,人以事显”;同时,它本身又该首尾相贯、摇曳多姿。小说在写人时很少禁区,在叙事时同样无甚障碍。这种叙事表现上的独特优越性,明显地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小说表现故事,具有极强的适应性。现实生活是丰富多采、错综复杂的,世间的事件千头万绪、繁缛纷纭。从时间的因素看,有些事件绵延数年,源远流长;从空间的因素看,有些事件牵涉几地,场景广阔。俗称“一口难说两家事”,该是文艺家对此难阻发出的慨叹。

小说在这方面,有着自己独占的方便。一椿上下几十年、左右数万里发生的大事件,用剧本表现它,要用许多场次,而场次过多过碎又势必为表演带来困难。诗歌虽可以借助于它独有的跳动式的节奏,在表现时间、空间时一试身手,但总是要给人以凌乱、破碎之感。小说则不然,它可以上溯下延,虽概括漫长的岁月,仍能保持其连贯;它可以左勾右联,虽漫写众多场景,仍能保持其完整。在一个特定的时刻里,可否回忆往事,可否畅想未来,对不同时态中的事件可否交叉进行叙写,其它样式对此望而却步,小说却可以挺身而出。几个相互关联的事件,平行发展又互相制约,进而纠缠绕缭,小说可以对其有条有理地加以叙写,这又为其它样式所不及。能用二、三千字的篇幅写一个人的一生吗?叶圣陶在《一生》中做到了;能够用一只笔写出互相勾联牵涉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吗?茅盾在《子夜》中完成了。

小说表现故事,具有特殊的灵活性。事件的发生发展,总是依自然顺序进行的。事件发展的自然顺序,显示了事件的内在逻辑,是表述它时不可动摇的主干。然而,总是按部就班地叙写,未免使人感到平板。艺术是用有限的内容去反映那无限的世界,以少胜多是应该遵循的总的法则。在诸多事件中,难道没有主次吗?一个事件中的各个环节,岂能轻重均等?重要的结局,应该使读者先睹为快;虽属必要但易使人生厌的交代,最好是分散进行。小说叙述故事,可以使其中的情节串动、跳跃、顿宕、隐藏;正是在这诸多技巧中,使故事的表述生辉。在鲁迅的《祝福》中,祥林嫂的死,由于作者把它倒置在故事的开头,该是多么撼人心弦。在《药》这篇作品中,从第三节到第四节,一下子就跳过了几年,又是何等地筒劲明快。

短篇小说,把上述的灵活性发展到了极点。为什么在生活中撷取一、二场景,竟然上下勾联、左右牵涉地写出在漫长时间、广阔空间发生的人与事,恐怕得力于对小说这种特点的运用。

小说表现故事,具有极大的孕含力。小说以故事为经,以人物活动、场景描绘为纬,交织成一部部生活的书。在小说中,故事的进展恰似流动的河水,载着人物们向前行进。这股河水的容量是巨大的,简直可以负载一切。有才能的小说家,总是那么吝啬,他们不肯轻易地推进情节,这使一般看热闹的外行颇惑失望。随着情节之水的流动,人物做尽了自己的戏,环境也得到了足够的渲染,就连作者的议论阐发也达到了尽兴。在冈察洛夫的小说《奥勃洛摩夫》一书中,整整的第一部,花费了十多万字,主人公仍然象开篇那样躺在床上。这在剧本中,怕是不能令人容忍的吧?在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有整章的议论文字,穿插在故事发展之中,恐怕人们对此也不敢轻易否定。说讲文学,似乎从此点得到启发。一部武松的故事,可以说上几个月;“血溅鸳鸯楼”这在电影、戏剧中只能打上几分钟的事件,说书时竟要费上几天。

中国小说,具有说故事的传统,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外国小说,由于它的发展建立在阅读基础之上,偏重静态的剖析。前者,生动活泼、引入入胜,但不免失之单薄,特别是不利于人物刻划与评论抒发。后者,条分缕析、鞭辟入里,但不免失之沉闷,对习惯看故事的中国读者,不利于普及传播。鲁迅是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的第一人,他在中国小说的传统技巧基础上,吸收外国小说技巧的宝贵经验,铸造了一种全新的小说技巧。鲁迅的小说,注重在故事的演进中,通过人物自身言谈举止刻划人物,但在关键处所,也不排斥对人物的深入剖析。令人感到婉惜的是,他忙于战斗,转而运用杂文武器,茌小说创作上只是开了个头,就那样戛然而止了。

(三)小说对人物活动背景的描写,可以做到细微、具体。

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背景环境之中的,脱离特定历史条件、政治形势、自然氛围的人物是没有生命的。问题还不限于此,文学作品的背景环境的渲染,还有另外的作用,那就是显示社会生活的时代的、阶级的、地域的、民族的气息。人们会惊异地发现,文学作品中那随意点染的一件器物、一个细节、一片场景、一种气氛,也许与故事演进、人物刻划并无多大直接关系,但却可以从它们身上看到一个特定的时代。这种点染,增强了作品的厚度与深度。后世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民俗学家、宗教学家、地理学家,乃至推进历史前进的政治领袖人物,都可以从托尔斯泰、契诃夫、巴尔扎克、左拉、狄更斯、马克。吐温、曹雪芹、鲁迅等等巨匠的著作中,去吸取营养。一一这些,都是小说家,说小说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恐怕不是偏颇之词吧!

小说勾勒环境、点染气氛,有很大的随意性。这里没有丝毫的贬意,“随意”者,随处可行也。在小说中,可以专门介绍形势、描写景物;也可以在人物活动中,就目之所及捎带写出;还可以随着人物心情变化,使景物形态也随之变化。鲁迅的《一件小事》,几处写到了“风”:人冒着风,风伴着人;事因风起,入以风显。《白光》中,又几处用到了“月”。月伴着人,月衬出心。一一这里的“风”与“月”,是随手点染的,既省力,又讨好,可以说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这与剧本就大不相同了:剧本中的每一场,景物固定,既不许中途变换,又很难随时添加。

小说勾勒环境、点染气氛,又能做到有深度。一定的场景、气氛、细节、器物,总是有它历史的来龙去脉,有它现实的底蕴根源。如果能从生活中挖掘、选择具有深厚内容的细枝末节,往往起到超乎寻常的作用。这仿佛从肉猪身上割下的一块肉,它联系着周身的血脉与神经。鲁迅在《孔乙己》中描述了鲁镇酒店的格局,它不单为主人公提供了一个活动的场所,也为我们勾勒了一个旧社会各阶级依照严格界限交往应酬的画面。老舍笔下的北京城,那漫天的黄沙,那酷热的夏日,那皇族的养鱼玩鸟,那军阀的聚宴堂会,那说书的、卖艺的、保镖的、讨饭的、拉车的、算卦的等等三教九流的生活细节的描绘,为我们提供了20世纪初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完整图景。

(四)小说对人物进行评论抒发,能够做到灵活、深刻。

写任何作品,都是为了表露作者的思想。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评价、主张,通过作品中人物表现出来。这种政治倾向,当然主要靠作品的情节与人物“自然地流露出来”;但是,也不排斥必要的评论与抒发。如果在关键症结之处,结合具体描绘,或画龙点睛,或条分缕析,在形象感染的基础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则会大大地提高艺术效果。我们拿小说与剧本比较,就会发现:在小说中作者可以随时随地出场,而在剧本中作者通常却只能退居后台。小说的作者,不单在叙事写人时,把自己的喜怒爱憎,浸注其中,而且,可以象一个万能评沦家随时表态:对事件,他可以予先提示,也可以事后阐发;对人物的言谈举止,他可以赞恶褒贬;对一些细枝末节,他可以充分挖掘它的内在意义;对不同时、地的事物,他可以联系比照,显示出本质和规律。

小说中的抒发评论,是十分灵活的。首先,小说的叙述者,就是一位合法的评论人。叙述人与事,作者先表态,使得读者不能不顺着这个思路走。其次,这种评论取材格外方便,可以就事论理,可以归拢小结,可以联系对比,还可以联想生发。又次,评论的角度是可以变化的,不单以叙述人的身份加以评论,就是以书中人物身份也可以评论;有时,还可以拟设论敌,然后加以论辩。

柳青的巨著《创业史》,在运用小说这抒发评论的手法上,达到了一个高峰。从小说的开卷,到受到干扰勉强完成的二部下卷结尾,通篇充满了论辩的战斗气息。小说的“题叙”,写了一九二九年陕西饥饿史上严酷的一页,这里边写了多少作者的感叹。主人公梁生宝出场了,作者如同一位“尊神”在守护着他,对于他的事业,发出一通又一通赞语;而对于那来自敌对势力的攻击,作者多次挺身而出去抗击;对那来自人民内部的误解,作者不厌其烦地去劝解。合作化这一空前的事业,在它的每一里程上,作者在做出形象反映的同时,又都做了理性的阐发。

小说的抒发评论,可以做到旨远意深。生活中的事物,哪怕是一些细枝末节,都浸透着生活的浆液,能否深入地开掘它,在于作者的才识。小说为这种开掘,提供了方便,只待作者去发挥才力。一包零碎的纸币,在剧本中出现,只不过是件小道具,然而在小说《创业史》第五章中梁生宝的手里出现,却不同凡响。作者先是慨叹道:  “钱对予那里的贫雇农,该是多么困难啊!庄稼人们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使唤。”接着,作者对这包零钱做了具体描写:“打开红布小包,又打开他妹子秀兰写过大字的一层纸,才取出那些七凑八凑起来的,用指头捅鸡屁股、锥鞋底子挣来的人民币来……”当梁生宝“拣出最破的一张五分票”付了汤面钱的时候,作者又禁不住感叹了:“这五分票再装下去,就要烂在他手里了。”这里边,并不多费笔墨的抒发评论,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农民深厚的情意,也表达了他对在合作化大路上奋斗的带头人的由衷敬爱。显然,在其它文学样式中,是很难挖掘出这一细节的生活底蕴。因而也难使这种阐发达到如此的深度的。

通过上节的简略研讨,我们可以发现,小说的艺术表现力,较之其它样式来说,是突出、优异的。围绕着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表现出那么多的独特技巧,不能不使人重视这种文学样式,以便更好地表现社会生活。然而,正如本文开篇时说的那样,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小说在具有强大表现力的同时,也有它的弱点。我们应该正视它,才能弃短就长。

小说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靠阅读,为了抓住读者,要有形象。鲜明的人物,具体的场景,为小说所不可少。如果说剧本较为概念,而可以由演出来弥补的话,空洞无物的小说则难以挽回败局。

同样是由于上述原因,小说要有故事。故事恰如一条金线,串起人物、场景、细节等等珠玉,才形成了完整的工艺品。叙事诗如果故事性不强,可以由浓重的描写、抒情来补救,而没有故事的小说,终难取得好的效果。

小说的容量大,它可以容纳那与情节关系并不紧密的次要人物、环境场景、细节器物、抒发议论,但往往由此产生偏差。有的作者随意穿插、尽兴阐发,使小说拖沓臃肿,破坏了作品的有机结构。

以上种种,都提醒作者们掌握艺术的辩证法:样式的优异之赴,恰是应该着力发挥而又格外节制之所。

当前,祖国正在朝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沸腾的生活向文学艺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只要我们充分调动各种文艺样式的表现力,就一定能够很好地完成上述要求。我们祝愿小说这一支花,在百花园中继续放出异采。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传承朱子文化营造和谐校园的作文

全文共 2473 字

+ 加入清单

朱熹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以他为代表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及东亚诸多国家和民族,乃至全世界华人社会都有着相当的影响及作用。800多年来,朱熹的学术著作备受推崇,经久不衰,素有春秋出孔丘,南宋有朱熹的美誉。他的许多优秀思想都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扬。尤溪是朱熹的诞生地,尤溪人素有崇尚朱熹、崇文重教的习俗。为深挖文化内涵,彰显办学特色,我校以朱子文化为核心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一、彰显个性,打造主题文化育人环境

朱熹学识渊博,遍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均有研究。他博大精深的儒家理学思想是营造育人的肥沃土壤。为此,学校首先从个性化的主题出发,把朱子文化摆在了育人的显要位置,让全校师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这一特色鲜明的文化氛围。

1.校园布置,展现特色。2011年,学校新筹建的教学大楼,从整体布局上确立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架构了以朱子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格局:在教学楼一层架空层墙上,木刻朱熹画像、朱子生平简介、朱子劝学语录等;二至六层教学楼走廊、楼梯、教室墙壁等多处挂着装帧醒目而典雅的朱熹诗词名句;外墙大字书以取自朱熹治学思想精华的立德、长智、健体、尚关为校训。这些精心的布置,不仅是一种文化装饰,更是从直观上让全校师生感受浓浓的朱子文化气息,激发师生学习朱子文化的热情。

2.主题宣传,营造氛围。学校对自身的管理理念持以共商共议的态度。以朱子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个管理主题向广大师生宣传,在得到认可和共识的基础上,才予以确立。在宣传过程中,虽然只是校长在全体教师会议上提出一些想法和措施,向教师征询一些意见和建议,似乎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为,但也就是在这一看似无为的过程中,朱子文化的气息已悄然漫开,遍布校园。

二、传承经典,挖掘主题文化育人素材

朱熹虽是我国古代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重要的文化大师,是儒学的集大成者,但毋庸讳言,他的思想理论也不全然是金子。因此,在传承过程中,我校注重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学校所用,为师生所用。

1.汲取育人精华,丰富德育阵地。朱熹一生不断地进行德育理论方而的研究和实践,留下了丰硕的成果。如:关于立志、克己、省察、涵养、主敬、穷理、笃行的自我教育内容;洒扫应对的蒙童教育思想;禁于未发的教育原则;各因其材的教育方法;制定规范的教育实践等。这些德育思想对于育人来说有着极其深远的借鉴意义。于是,学校组织精干教师尽可能地将这些丰硕成果加以提炼供全体师生学习,丰富学校德育阵地。

2.学习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水平。朱熹的教学思想是在继承儒家先贤的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在广泛考察了历史和当时教育的各种情况,考察了教学的各个方而,并结合自己长期的治学经验和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他的教学思想充满了睿智和辩证法,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其思想内容丰富,涉及教学的方方面面,我们在鼓励教师博览采收的基础上,把朱子读书六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推介给全校师生,这六法对师生的学习产生了最直接、快捷的影响

三、开展活动.渗透朱熹优秀思想

在主题文化建设理念的指导下,学校从全而传承朱子文化,营造和谐校园的宗旨出发,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有效地宣传了朱子文化,传承了朱子文化,让学校全体师生员工从心灵深处去深深地体会,去真挚地感悟朱子文化。

1.开展读书活动,走近朱熹。学校开展了以读朱熹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让每位教师每年至少读一本有关朱熹的书写5000宇的读书笔记和一篇学习心得;学生按低、中、高年段分别要求,读有关朱熹的故事、了解朱熹的生平事迹、懂得朱熹与尤溪的密切关系、背诵朱熹的名言诗词等。通过活动,让师生了解朱熹,朱进朱熹。

2.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亲近朱熹。学校结合我县是朱熹诞生地这一人文优势,开展了多项与朱子文化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游览紫阳(朱熹)公园、参观南溪书院、观看半亩方塘、瞻仰朱熹塑像;高年级开展寻找朱熹足迹活动;组织师生观看有关朱子文化的视频这些活动,拨开了历史与时空的垂蔓,让师生们近距离地接触了朱熹,亲近了朱熹,更深切地感受理学大师酚酚的文化气息。

3.开展研讨活动,贴进朱熹。为了进一步了解朱熹,更深入地领会朱子文化的精髓,学校还专门组织开展了以朱子文化为主题的多种研讨活动。有针对朱熹理学思想的谈我眼中的朱熹活动;有针对教育教学思想的谈学朱熹的收获活动;甚至还专门设置一些主题聘请县朱子文化研究会的专家到校开讲座。这些举措,从不同程度上进一步把朱子文化的传承引向深入,让师生们真正地踏进朱子文化的精彩世界。

吐.开展活学活用活动,活化朱熹。任何管理都不能流于形式、浮于表而,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如此。我们宣传朱子文化,传承朱子文化,真正的目的不是让师生们读读朱子诗书、说说朱熹故事等,而是要让他们从朱子文化中汲取养料,丰盈自身,让古人的思想精髓在师生们的身上重现光彩,获得新的生命力。基于这一目的,我们在开展学习朱子文化的过程中,始终把学和用结合在一起,并且把用摆在了突出位置。全体师生如何运用朱熹的思想修身育德,教师如何运用朱熹的教书育人思想指导教育教学,学生如何运用朱熹的读书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学校通过开展学朱熹,用朱熹活动,引导师生从这些问题出发深入学习和实践,努力把从朱熹思想中领悟到的精髓贯穿于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四、延伸经典,塑造儒雅书香校园

朱子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还应该具有向外延伸和辐射的意义。它是一个点,它所辐射的外在区域才是无限广裹的文化世界,也是我们努力触摸的愿景。所以,学校在开展学习朱子文化的同时,大力鼓动师生广读群书,丰富学识,让书香飘满校园,让校园成为真正的文化圣地。

总之,朱子文化博大精深,它是我们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源头活水。它的清澈,它的甘甜,它的深远,它的广博无不成为师生们饮之不尽的生命源泉。作为学校的引领者,我们的努力和探索还在继续,我们校园的朱子文化还会更具生命力,校园的书香还会飘得更沁人心脾,校园的一切一定会更和谐、更美好。

[关于传承朱子文化营造和谐校园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论和谐

全文共 1046 字

+ 加入清单

当今世界在我看来就是一个以人类自身为圆心,以和谐为半径所构画的一个名为社会的圆圈。有多么浓郁的和谐气息就有多么强大的人类社会。大家在衣食无忧的生存前提下有了更高的生活要求,和谐则就是它们追求并向往的生存境界。

很多人认为和谐只就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至高状态。其实不然。我们和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就是共存的。所以和谐也就存在于很多方面。譬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宇宙空间的和谐等等。人与自然若就是处于一种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界的压力,维护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同时可以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壮大人类自身。人类的足迹虽早已踏出地球之外,但仍需时刻警醒自己:目前来说地球仍然就是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同时,也应注意对宇宙空间的探索与开发。如果人类以友好的方式努力和地球之外的其他空间尽力建立起和谐的沟通方式,那么他们同样会善待渺小的我们。

当然,和谐也并不止就是指人与外界的和谐,人的行为与灵魂和思想的和谐也尤为重要。我们不该束缚自己的思想与灵魂,同时将其加以端正和升华,并保持行为与其的统一。感叹于自己沉浮的一生就用悲愤而又含蓄的笔触寄托于着作,这就是曹雪芹思想与行为的和谐统一;深处于牢狱仍旧壮心不已,挥毫出史家之绝唱,这就是司马迁思想与行为的和谐统一。一个人如果摸不透自己的想法还在表面加以粉饰的话,就好比走路的时候顺拐子,只有他自己知道那有多么难受。

也有人认为可以将和谐和和平画上等号。这种想法有些片面。因为和平就是人类发展的基调,而和谐就是人类发展的高潮;和平就是一个安宁的环境,而和谐就是一份辽远的心境;和平就是人类最初的向往,而和谐就是人类更高的追求;和平就是没有外界的战争,而和谐就是没有内心的困扰。

至于笑容,在我看来并不就是衡量和谐的方式。笑容的学问可多着呢!笑的种类就有千千万万种。而和谐只会选择那种发自内心的笑,因为只有每一个个体对这个社会付出了真爱,和谐的使者才会纷至沓来。如果每一个人都看似有十足的为集体奉献的决心,而真正的想法却捉摸不透,那么虚伪的和谐只会就是玻璃球里面美丽的世界,一旦脆弱的玻璃罩被打破,里面原本美丽的世界就会粉碎。只有用真心铸成的堡垒才就是最坚固的。

总之,和谐就是一种最佳的社会运转模式和人类生活状态;它要求人类以博大的胸怀对待世界,以严肃认真的方式去窥探自身;就是要用真爱换取的瑰宝;就是要用希望铸成的永恒。愿我们用甜橙般的笑容去迎接和谐,用愉悦的火苗点燃每一次的心跳,用澄澈的真诚激亮每一点星光。和谐会如阳光下的镜子折射出最绚丽的光芒!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我眼里的和谐作文

全文共 1349 字

+ 加入清单

透过窗向外看去,路上,车辆一辆辆匆匆驶过,路边,行人三三两两地走过,花坛里娇艳的花儿怒放着,这是多么平常的一天,但,这又是和谐的一天。

和谐听着好像跟我们没什么关系,但仔细想想,一切,不是都是以和谐为基础的吗?人与人之间需要和谐,人与社会之间需要和谐,人与自然之间也需要和谐,没有了和谐,一切都会乱了套。

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是颇为重要,就举个去年发生的例子吧。无锡的太湖,一个似大海一般美丽的湖泊,因为工业的污染,竟然爆发蓝藻污染,美丽的太湖被搅得一团糟,墨绿色的河水散发着刺鼻的恶臭,令人恶心。更为严重的是,无锡市民的生活用水全取之太湖,这样一来,刷牙洗脸,炒菜做饭,甚至于洗菜,人们都得依靠矿泉水,超市货架上矿泉水被一抢而空,政府为了治理太湖蓝藻,又为了无锡市民的矿泉水供应,可谓是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真可谓是劳民伤财啊。这几年,政府大力发展经济,虽说无锡的经济水平是提高了,可这工业污染却让政府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经济,丢掉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到头来,却为了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而大伤脑筋,可谓是得不偿失啊。没有了与自然的和谐,我们还谈什么发展经济,发展科学呢?一场海啸,让多少人命丧黄泉,把多少高楼夷为平地呢?没有了与自然的和谐,一切都不复存在。

自然的和谐那么重要,那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校园呢?其实,校园的和谐也不容忽视。在让人倍感温馨的校园里,即使窗外阴云密布或是雷雨交加,教室里也是其乐融融,同学们互相嬉戏玩乐,教室里温暖如春,这便是一种和谐。和谐很简单,同学们在一起,在温馨的氛围下安静地学习,大家之间没有隔阂,没有矛盾,互相之间只有的,是关心,是包容。同学遇到难题,大家纷纷来帮助;他受伤了,大家都问这问那,跑前跑后为他张罗一切;她生病难受,大家处处为她着想,她一有不舒服,马上报告老师;体育比赛,拉拉队为本班同学呐喊助威;科技节的比赛作品,大家同心协力,想出一个个令人拍案叫绝的金点子;大扫除,大家你争我抢,争着抢着为班级出力干活……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我就来举一个例子吧!

就是一次运动会,发生了一件令我记忆犹新的事情。那是一场400米的女子跑步比赛,一位小个子女生,不知为什么,在跑完步并拿了冠军后,竟一屁股坐到了地上,不停“呼哧呼哧”地大声喘气,还不时发出一阵咳嗽,好像随时会昏倒过去,样子十分吓人,我一下子呆住了。这时,被她打败的选手们,都围拢了过来,她们并未因而幸灾乐祸,而是替她拍着背,一边说着安慰的话,刚才那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好像并未在大家的心中留下任何阴影,大家似乎都是好朋友,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为她减轻痛苦,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为她忙这忙那,直到她班级里的同学来了,才小心翼翼地扶她站起来,目送她远去。

你瞧,那不正是一种和谐吗,大家都在讲和谐校园,和谐校园是什么,是一种关心,是一种你身处其中感到不尽温暖的感觉,只有一个温暖的校园,才是一个真正可爱,真正和谐的校园。与其用语言,用文字表达,还不如用心去体会,那一份独到的温馨,那一句关切的话语。和谐从哪来,正是从人与人之间的包容关切而来啊!

和为贵,谐为美,和谐美是美的最高境界,和谐的校园,和谐的社会,并不是用表面的美丽来粉饰太平,而是上至领导,下至百姓的,一份让人倍感温暖的包容与关切啊!

[我眼里的和谐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感动于那和谐的画面作文800字

全文共 845 字

+ 加入清单

善待生灵,哪怕他只是一只流浪猫或流浪狗也是让人无比感动

——题记

寒风凛冽,行走在回家的路上,忍不住将手揣进口袋,一阵寒风让我不竟打起了寒颤,我不禁加快了脚步。

风中似乎可以依稀辨出几声狗的哀鸣,寻声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浑身脏兮兮的流浪狗,它奋力地奔跑着,踉踉跄跄,躲避着几个大孩子的追打,一阵追逐笑骂后,他们显然失去了兴趣,一轰而散。雪地上只剩下那只疲惫不堪的流浪狗,他瘫软在地上,发出呜呜的哀鸣,浑身瘦得只剩皮包骨头,身上布满了伤口,一股浓烈的腐臭味,右眼里还流着黄黄的脓水,饥饿,寒冷,疼痛,折磨得他躺在雪地里一动不动。我凑过去,真想帮帮它,可另一种声音在耳边想起,“他那么脏,身上可能还有跳蚤,万一是疯狗咬了我怎么办?”,我犹豫了,退却了,我不忍直视,狠心地扭头跑开了,回到家中,心里还念念不忘它那求助的眼神。风呜呜得嚎了一夜,下起了鹅毛大雪,那只狗,他会冻死吗?我开始后悔,自责,辗转反侧。

清晨,我早早地起床,用塑料袋带上火腿,面包和奶,我想见到他,我想去帮他,等我急冲冲跑到昨天我见到它的地方,什么也没有,只有厚厚的积雪,难道他已经……,失望,伤心,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汪,汪……”几声狗叫吸引了我,循声而去,只见屋檐下,一个妇女正在侍弄一只黑狗。我怀着好奇凑了过去。“真的是他”,我差点惊呼!只见他躺在软软的垫子上,旁边的盆里放着吃剩下的火腿和牛奶,一个微胖的妇女正在用棉签给他清理伤口,一只手抚摸着他,一只手蘸了药水给他涂抹,嘴里还和他絮叨着,那么亲切,好像那不是流浪狗,而是他的孩子。可能药水使他略感不适,他只是汪汪地叫几声,一点也不反抗,安闲地躺在那里任由那个妇女“摆布”,人与狗,一幅和谐画面,让我感动,让我释然!虽然我错过了帮助,却有幸目睹了这份感动,我不忍打扰这幅和谐的画面,放下食物悄悄离去!心中默默地为他祝福。

几天后,当我在校园里再见到那只流浪狗时,他已经完全恢复了,和先前相比,判若两人,欢快地在草地里奔跑,我想他一定也还记得那张慈爱的脸,那份真实的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和谐作文400字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的天气十分沉闷,没过一会儿,从天空中降下几条雨丝,接着,倾盆大雨倾斜而下,路上出现了许多水沟。我站在公园的凉亭焦急地等待着妈妈归来。可妈妈好像忘记我还在公园里,自己买好东西回家去了。我无奈之下,冲进这瓢泼大雨之中,飞奔起来。突然,一个稚嫩的声音传入我的耳朵:“大姐姐,您等等!”我转过身,一个六七岁扎着两个羊角辫的小姑娘向我走来,她撑着把粉红色的花伞,穿着紫红色的连衣裙。我问:“你有什么事,小妹妹?”“大姐姐,我带你走。”说着,踮起脚尖,把花伞往我这边撑。“你想干什么,小妹妹,我帮你”。“你的衣服都快被雨水淋湿了,我人小,够不着”。小妹妹回答道。我怔住了。半晌,我从她手中接过花伞,说:“谢谢你,小妹妹”。“不用谢”。她的樱桃小嘴微微一抿,露出了两个小酒窝,粉白色的小脸顿时红扑扑的,水灵灵的,大眼睛不好意思地眨了眨,显得纯真可爱。

我牵着她,走在雨中,雨越下越大。可伞越来越小,雨水滴到了小女孩的身上,我急忙把伞向她那边靠了过去,她很敏感,她向我这边推了推,说:“你淋湿了”!

我终于到家了,站在门口,我对小女孩说:“谢谢你,你的家住哪里?”“我家早过了。”我又一次怔住了,看着远去的身影,我心中生出一阵感激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欢乐和谐的校园生活

全文共 622 字

+ 加入清单

有人说,校园生活枯燥无味;有人说,校园生活实在紧张;有人说,校园生活令人害怕而我却要说,校园生活欢乐和谐

记得那是一个夏天晚课前的间休,教室里充满了各种小食品的味道,我和几个好朋友一起到操场上闲逛。太阳变成了金黄色,斜挂在天边,将要落下。周围的几片云彩也呈现出金黄色。篮球架边,班里的男生正发疯似的打着篮球。太阳的余晖落在他们的身上,十分好看。

我对一位好友说:“今天的太阳真好看。”她说:“嗯。余晖落在人的身上也好美。”另一位提议道:“我们坐在篮球场边看男生们打篮球吧。”大家都十分赞同。

选了一个正对着太阳的角度,我们在篮球场边坐下了,一同欣赏这场篮球赛。我对篮球的了解并不多,只算是看热闹。进了球的,高兴地手舞足蹈,有时还在进球的人的背上锤两下,说:“不错啊。”再看那丢了球的,队友中有的神情沮丧,有的咬牙切齿,恨不得把他吃掉,而丢了球的人,红着脸恨不得钻进地缝。哦?那边在笑什么?细细一看,原来是一个男生被绊倒了,滚出了球场。看到这儿,我们也笑了。

正当我们开心的时候,一个篮球向我们飞来,身边的一个女生来不及躲闪,正撞在她的眼眶上,幸好无事。眼睛稍稍好些就冲进了男生堆,大叫一声:“谁弄的?”男生们大笑着把体委推了出来。那为好友也顾不得“淑女”和“男女有别”了,就要揪头发。体委也不让啊,撒腿就跑,边跑边求饶。而那女生,也闹着要他站住。打球的也不打了,跟着起哄

“铃、铃、铃”上课了,同学们涌进教室,开始了学习。

噢!我爱着欢乐和谐的校园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生活需要和谐为话题的作文题目

全文共 1421 字

+ 加入清单

美丽的五月,阳光明媚,鲜花盛开。在我们的生活中还盛开着一种美丽之花——和谐花。一天早晨,我走路去上学,刚出大院门口,看见马路对面一位老伯伯正蹬着一辆满载货物的三轮车艰难地上坡,我想等着车流过后上去帮他推车,在我让车时,一个大哥哥跑上去帮忙了,老伯伯回头冲大哥哥憨厚地一笑,说了一些感谢的话,大哥哥笑着向前挥手,示意老伯伯别客气向前走,在大哥哥的帮助下,老伯伯轻松的爬上了坡。大哥哥和蹬三轮车的老伯伯组成了一幅和谐互助的美好画面。 Beautiful May, sunny, flowers bloom.There is a beautiful flower in our lives -harmonious flowers.One morning, I walked to school. I just went out of the gate of the courtyard and saw an old uncle opposite the road.At that time, a elder brother ran up to help. The old uncle looked back and smiled at his elder brother. He said some gratitude, and the elder brother waved forward with a smile, motioning the old uncle to go forward, with the help of the elder brother,The old uncle climbed up the slope easily.The elder brother and the old uncle of the tricycle formed a beautiful picture of harmonious and mutual assistance.

我高兴的到了学校,上楼时看见一个低年级的男同学抱着厚厚一摞作业匆匆忙忙地向办公室走去,这时,一位高年级的大姐姐从楼梯上直奔而下,一下子撞上了抱作业的小男孩,作业本“哗哗”的向下掉,高年级的大姐姐连忙弯腰拾作业本,一边拾一边向男孩说:“对不起,疼不疼?是我跑得太快了!”抱作业的男孩本来想发火,看到大姐姐又帮助拾作业本,又道歉。

而且还关心自己撞疼没有,脸马上阴转睛天,阳光灿烂,他们二人一起拾完作业本,一起送到办公室。小男孩和大姐姐组成了一幅和谐文明的画面。下午放学回家写完作业,我与几个伙伴去中州乐园玩。公园里绿树成荫,芳草如茵,鲜花盛开。人们有的在扭秧歌,有的在弹琴唱戏,有的在散步,有的在赏花……

几只蝴蝶在花丛中跳舞,蜜蜂在忙着采蜜,它们一点也不害怕人们,也没有人捉蝴蝶,没有人踩踏草坪,人们、绿树、芳草、鲜花、蜜蜂和蝴蝶和谐相处着,我当时真想用画笔定格这美好的情景。正想着,一对老爷爷、老奶奶进入我的视野,老爷爷走在前面,一手拿一只小板凳,老奶奶走在后面,左手提着一只水瓶,右手拿着一把扇子,走一步为前面的老爷爷扇一下,驱赶着想咬老爷爷的虫子。傍晚的公园里,夕阳、老爷爷、老奶奶组成了一幅和谐幸福的画面。

一天的所见所闻,让我很受感动,我想:我们的社会因和谐而美丽,我们的生活因和谐而幸福,让我们心连心、手拉手,共同创造和谐,让和谐之花在我们的生活中永远盛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我对和谐幸福的畅想初中作文

全文共 440 字

+ 加入清单

常常在电视、报纸上看到提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今年又提出“关注国民的幸福指数”,这些听起来似乎都是一些大的概念,却与我们每个家庭都息息相关。

正如歌中所唱“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国”......

说到“和谐”大到国家当然是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小到家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而幸福呢,我想每个人对她会有不同的解读......

有人说幸福其实很简单,幸福就是一种感觉......是的,简单就是一种幸福,幸福就是一种感觉,只是芸芸众生有千万种感觉。而我的感觉呢?说实话,我只是个初三学生,我的要求并不高,一直以来我都是坚持“我不伤人,人也莫伤我”。

我觉得自已已经拥有了这种感觉,已经拥有一个初三学生需要拥有的珍贵礼物,我很满足,我也很珍惜,更是感恩......相信我自已,更感恩我的家人。我更相信,汶川舟曲过后,对每个人的心灵是一次洗礼,对于“家”的概念更加清晰,深刻,也就更加珍惜.....

祝愿所有人都拥有自已的幸福感觉,珍惜已经拥有的;祝福每个家庭都和谐美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表现社会现实的小小说指标

全文共 1693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这座城市的第一个高新开发区的第一个住宅小区。

也许是那时的地价比较便宜,也许是为了打出一个样板和名气,开放商着实下了一番功夫,致使这个小区现在还经常成为学建筑和规划的学生来参观学习的范例。

小区很大,各种户型的楼房掩映在花草树木中,一年四季都呈现着曲径通幽,小桥流水,花香四溢的美景。住在这里的人走路都是充满优越感的高昂着头。

程子豪很庆幸自己能早早地看中这里的房子,并且没有一点犹豫地出手买了一套三居室。

还没有美上两年,程子豪的烦恼便接踵而至。程子豪的第二个孩子马上就要上完幼儿园了,但选择上小学成了一个难题。

和小区一路之隔有两所小学,一所是市重点小学,一所是孟家寨小学。

小区的住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重点小学,但小区太大,住户比较多,不知是谁想出了这么个办法,每一套房子只有一个上重点学校的指标。粥少僧多,连房产中介推出的房源都会专门注明有无指标。

孟家寨小学是孟家寨自己办的学校。这一片地原来都属于孟家寨,按新的城市规划,孟家寨属于城中村改建,政府统一给孟家寨的村民们每一家建起了三层还建房,就在程子豪他们那个小区的北边一路之隔。

手里有了钱的村民们除了自己住一部分,多出来的房子就租了出去,很快孟家寨就拥有了吃喝玩乐的一条街,从蔬菜水果到各种家用小电器,基本上应有尽有,而且价格便宜。

程子豪这个小区虽然漂亮但物价却非常贵,有了孟家寨的便利,也给程子豪他们小区的住户提供了生活方便。

孟家寨小学的生源主要就是原孟家寨的子弟和租房做生意的人的孩子。

虽然生活便利了,但程子豪和这个小区所有的住户一样,对让自己的孩子去孟家寨小学上学那简直是不敢想的事情。在他们的心里,孟家寨本来就是农村,现在又有了那么多流动商贩,整体素质实在不敢恭维。家长的素质都不行,还指望孩子的素质会高吗?近墨者黑,自己的孩子进了孟家寨小学能学好吗?

程子豪越想越烦恼,大的孩子已经上了重点,如果把小的送到孟家寨小学,且不说学得怎样,将来孩子大了,有出息还好,没有出息那不全怨在他们夫妻头上了吗?那家里还有安宁吗?

为了找指标,程子豪加入了小区的各个聊天群,不放过任何信息。

一天,群里有人说可以买指标,就是买那些没有用过指标的住户指标,但谈何容易,指标价格像火箭一般地飙升,而且根本买不到。

程子豪的父母和妻子的父母都在外县,总不能把一个孩子丢到小县城去上学吧,那可能还不如孟家寨小学呢。

程子豪还想了另外一个解决途径,要不就全家凑钱再买一套有指标的小房子,房子可以租出去,只要拿到指标就行。可是,程子豪的房子还在还房贷,房价涨速又大大地超过了他们全家人收入的涨幅,连房贷首付都付不起了。

程子豪忧愁的脸上开始显现出了沧桑,一向浓密的黑发也开始稀疏,上班做事儿经常出现心不在焉的情况,已经被上司批了好几次。

一个周末,妻子带两个孩子去公园玩,程子豪在家玩游戏解闷儿,妻子打来电话,让他去买点菜。程子豪无奈地到了孟家寨,心不在焉地挑着菜。

突然,一个惊喜的声音:“程先生?”程子豪抬起头,一个菜贩夫妻俩口子正笑眯眯地向他走来,并把他拉进了自己的菜棚里,“程先生,您需要什么菜在这里拿就行了!”“那怎么行呢?”程子豪的脑袋里还在想着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儿。

“那天,要不是碰见你,我买房子的钱就全没了。”男人一脸地感激。

程子豪突然想起来了,那天,他去银行办事儿,发现一个鬼鬼祟祟的男子跟在一个拎着袋子的男人后面,手正要伸向那个袋子,程子豪快步走到了那个小偷后面猛地吼了一声:“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突然一声高亢的吼叫把大家都震住了,那个小偷的手抖了一下想缩回手,拎袋子的男人已经机灵地反应过来,抓住了小偷的手。

那个拎袋子的男人就是眼前的这位菜贩子。哈哈哈!程子豪和菜贩子同时笑了起来。

菜贩子说他们买的房子就在程子豪他们小区里,程子豪心一动,问了句:“你们那房子有指标吗?”“有啊!好多人找我们要买指标呢,嘿嘿,没有想到,那玩意儿还那么值钱。”

“那你们卖了吗?”程子豪的心悬了起来。“没有,我们还在考虑呢。”

程子豪小心地问了句:“那你们能把指标卖给我吗?”几乎是异口同声:“还卖啥,就送给你,本来就应该报答你呢!”

程子豪的脸一下子红了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和谐校园小学作文

全文共 740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我们班上的五爱之星的其中一个,我为自己感到很幸运。

校园的这个地方里,我感到很幸福,因为学校是我们第二个“家”,在这个“家”里,我们都应该互相帮忙,不是吗?在这个“家”里,我能够爱惜“家”里的每一个成员;也会教育“家”中的小学生不要乱踩“家”中一草一木;如果我有时间的话,我就会帮助一起清理这个“家”:有时候会到门口那里去捡一些垃圾和什么的,有时也会叫把垃圾丢到地上的小朋友或家长不要乱扔,否则的话将会影响我们学校的形象。

在中午的时候,我会四处走走,看看有没有一些同学大吵大闹的,如果我看见有人大吵大闹的话,我会立刻过去跟他、她说:“不要大吵大闹,若这时被有些领导看见的话,那么你怎么办呢?三思而后行吧!”如果这个人还不听的话,那我就得采用“重刑”了——将他、她的名字记起来,也记上班级,回到教室的时候在写到扣分表上,但是如果他(她)在这之前改正的话,我就不会“为难”他(她)的。

在下午的时候(放学时),我会到别的地方去“巡逻”,看看有那些不识好歹的敢在俺的“地盘”上撒野。有一次,我开始“巡逻”的时候,看见有人在打架,我便跑过去,说:“喂,你们俩个在干什么,是不是想被扣分呀?”虽然我这样说了,但是他们连理都不理我,我便假装说:“你们,几班的,名字、班级写上。”我拿出一张纸、一只笔出来,给了他们,他们这时立刻停住了,眼框里充满了泪水,哭哭啼啼的对我说:“大…大哥哥,您…您饶了我们吧,我……我们只是在玩而已,请别扣我们班的分,我…我们都是同班的,若被扣的话,就要扣两分了,这样……这样我们班就不能当文明班级了。”当然,我并没有扣他们的分,因为我的目的只是不想学校里发生争斗,我叫他们走了,然后自己也走了。

如果校园里能够少一份争斗,多一份关爱,那该多好啊!

[和谐校园小学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和谐作文400字

全文共 457 字

+ 加入清单

我,在南湖第二小学也已经将近五年了!我们的校园也显得那么和谐、温馨!

我们学校的一角有一个小池塘,里面的`水可清了!连水底的鱼儿都能看清楚!而四周,开着一朵朵美丽的花儿!美极了!尤其是在学校讲台两侧的垂丝海棠!这海棠虽没有牡丹的高贵,也没有玫瑰的艳丽,但她并不是把自己的美显露在外表,而是朴实无华的美,他给人们留下的,是她那冰清玉洁的品质!这海棠,与我们相处了那么多年,装点了我们的校园,也与同学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不要以为我们学校只是外表美,而同学们呢?也是个个活泼可爱!记得有一次,我与号称我们班实力最强的孙汉切磋羽毛球,一决胜负!

开始了!我先发球!我一开始就使出了最引以为豪的高吊球!原以为孙汉根本不会接到,可出乎意料的是,他竟往后一腿,接住了球,并把球颠倒了“网前”,扣杀!可我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我利用扣球的冲力,当球微微弹起时,我一会球拍,耶!打回去了!我有点沾沾自喜!

又过了几个回合,我输了!但我却输得很开心,因为,这是同学之间友谊的象征!

我们的校园是美丽的,我们的校园是有趣的,我们的校园更是和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有关和谐的乐章作文

全文共 764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骄傲,因为我是中国人;我幸福,因为我生在这美丽的社会。和谐,是多么美好的一个词语,和谐像春风,她使冰雪融化,把人们带到了春天;和谐像春雨,润物细无声。可所有这些意境都是在祖国的繁荣昌盛下的。热爱祖国,从小事做起,是我们少先队员应该做的。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要深入学习胡**主席对八荣八耻的讲述 ,我们应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我们个别同学欺骗家长、欺骗老师等,这都是不诚实守信的具体体现。诚信千年来就是人所具有的美德,诚信是我们处事的根本,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常言道“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中华之诚信,为人的美德!

作为一名小学生,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这也是我们爱国的一种体现,我们中的个别同学,无视学校的校纪校规,这是一种可耻的行为。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自觉守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以文明礼仪为荣,以爱护、美化环境为荣,以随口脏话、随地乱扔垃圾、随口吐痰为耻。现在我们公共环境卫生的保持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有些同学丝毫没有环保意识,在校园内随地乱扔垃圾、纸屑等,这些都是缺乏个人修养、缺乏个人素质的体现。要知道,良好的仪表仪容及个人的卫生习惯是展示我们小学生精神面貌的具体表现,也是我们小学生道德修养、文明程度的表现。

重要的是,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以刻苦读书为荣,以荒废学业为耻。同学们,我们要百倍的努力,学得知识,用自己双手开创一片辉煌的事业。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如此,都能把自己的事业和民族相融,与国家命运相融,那么我们的中华民族将会永远繁荣昌盛!

同学们,爱国,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让我们增强国家兴旺的责任感,励志图强,刻苦努力,共创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打开窗户,便是和谐的亮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和谐作文

全文共 934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就是一块调色板,正是因为有了种种神奇而美丽的色彩,才会变得五彩斑斓,绚丽多姿。

黄色:温馨

家庭,总是充满着亲情的温馨,而亲情用金黄色来代表是最好可是了,因为她是阳光,时刻照耀着我,关怀着我。

每一天放学回家,妈妈会立刻迎过来替我拿下书包,我放下重负,挺直了腰,深吸一口饭菜的香气,然后坐到桌旁,爸爸则会用那宽大的手抚摸着我的头,问我,这天过得怎样样,学习还紧张吗,不要有太大的压力哦……此时,我会把心里话都吐出来,快乐与他们共享,烦恼与他们分担。吃完一顿饭,总会觉得神清气爽,又充满了活力。这就是来自亲情的力量,人不管在哪里,只要想想在家里那和谐的气氛,一家人的其乐融融,总会觉得温暖、甜蜜,舒心的笑容荡漾在脸上。

蓝色:幽默

班级,是一湾蓝色的海洋,每个成员就是那浪花朵朵。如果你问哪个班级的老师最幽默,他必须会毫不犹豫地说是A班,再问问哪个班级的师生关系最融洽,那必须还是A班,为什么?你别不信哪,听我说说你就明白啦。

6月15日19点,初三A班,化学复习课。Y老师站在讲台上,额头在日光灯照耀下闪闪发亮:“上课!”“起立!”“请坐!同学们,这是这天最后一节课,来点儿激情,配合一下,好不

好?”“好!”大气有气无力。Y老师打开课本,向讲台下扫了一眼,发现B同学还在睡觉,于是他伸长脖子,鼓起腮帮,眼睛瞪得又大又圆,目光射向那个同学:“同学们,化学和生物联系是十分紧密的,经常打瞌睡的人是缺少维生素ABCDEF……”“哈哈哈——”全班哄堂大笑,那个睡觉的同学也醒了过来,不好意思地笑了。

就在这简单活泼的课堂上,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了知识,师生之间的和谐相处真是美妙。

红色:团结

我们班风是全年级最好的,自习课上,同学们屏气凝神,不发出一点儿声音;下课了,热烈的讨论声此起彼伏;大扫除时,你帮我一把,我帮你一把,干得热火朝天,卫生流动红旗在这儿安了家。“嘿,这道题真有难度,谁能帮一把?”立刻就有许多脑袋围了上去:“同学们,这天是义务服务日,我们都去敬老院吧。”老班一声招呼,全班用心响应:“这次比赛我们大家必须要力争第一,为班级争光!”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冠军就是我们的啦!在这个群众里,同学们互助共进,协手走向完美未来。

这美丽的色彩,围绕在和谐的阳光下,迎接灿烂的明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和谐之光作文600字

全文共 649 字

+ 加入清单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同学们,看到这12个字你们感到陌生吗?你们是否懂得他的含义和真谛了呢?读了《热爱祖国,唱响和谐》这本书,我感触颇深,深刻领会了它的核心与精华:

民主法治描绘和谐春天

2009年7月5日晚,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了一起打x抢烧严重犯罪事件,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各族干部群众强烈谴责暴力行径,打击犯罪活动,恢复社会秩序,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法治是社会有序运转的的重要保障,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在学校里,纪律是学习的保障,我们要严格遵守纪律,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少年。

公平正义奏响和谐乐章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也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公平正义无处不在!

在班级中,总有一些学生被扣上后进生的帽子,这些后进生他们身上有许多别人不具备的闪光点,只是成绩或纪律差一些,这公平吗?这有利于班级的和谐吗?我们对人对事一定要公平公正!用公平和正义的心铸就砝码,让天平的指针永不倾斜,让天平的刻度为和谐而奏响!

诚信友爱架起和谐桥梁

诚信友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坚持9年背着伙伴上下学的孙立军,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要学习他诚信友爱的品质,在同学中发扬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精神,不让每一个伙伴掉在队伍的后面,在生活中有了诚信,人们就能彼此牵起手来,共同搭建起和谐的桥梁。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和2009年8月8日的莫拉克台风,证实了这一点。诚信友爱是一种笑容,诚信友爱是一种距离,它能让相距千里的手彼此牵拉,共同走向和谐的国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建设和谐社会

全文共 1167 字

+ 加入清单

在寒假前的一天,我和妈妈去买植物种了,是为了科学课用的,所以才去买的。你以为我没事干呢?要不然,我在家里就能做一些课外自主练习了。

我们就来到花鸟市场,走在路上,旁边花坛上的花香味芬芳扑鼻,情不自禁地被花香味引了过去,我就对妈妈微笑地说:“妈妈,这花好香呀!我们采几朵回家当装饰品吧!”妈妈说:“好的。”妈妈也不自由主地赞叹起这花来,还一边说一边采起这美丽的花来,我也跟着妈妈采起了花来,采完后。我对妈妈说:“我们回去用这几朵花把我们的家再装饰得漂亮些。”“好的。”妈妈亲切地说。说着,我们就“模模糊糊”地回家了。

回家后,我们用五颜六色的花装饰起来。有红的,白的、绿的、葡萄灰、茄子紫的,梨黄的……各种各样,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花的形状和颜色是相同的。

我们开始装饰起来,不知道装饰后的家是怎样的呢?我们拭目以待哦!

我们都把所有的花装饰在不同间的天花板上,为每一间的天花板添加一条绚丽的色彩,真是漂亮极啦!

这时,我看到了天花板上的花,这时,我又想到了有种子才有花。才想起科学课要用的植物种子。我就到卧室,刚要说这事,妈妈就想起来了,妈妈跟我的想法一样才想起来的,否则想起来就怪啦!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嘛!

接着,我和妈妈又来到了花鸟市场。花香仍然弥漫在小路上。我和妈妈东找西找,东张西望,还是没有找到植物种子,我和妈妈想尽办法,还是没有找到植物种子。时间在慢慢地流逝……一分种、5分种、15分钟、半小时、1小时……我们枉费心机,最终还是没有找到植物种子。

我们垂头丧气地就想回家了。但是,我心头忽然想起了一句名言: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使我的心头突然坚定起来,我铿锵有力地说:“我一定要找到植物种子。”

妈妈非常支持我,我们又开始“寻宝之旅”了。我们到花鸟市场的外边看了一下,但是,还是没有找到。忽然,我无意间向花鸟市场的对面望了一下,又转回头来,我觉得不对劲,好像隐隐约约,模模糊糊地看见了在阳光照耀下金光闪闪的四个大字:花卉市场。突然,我心头“冒”出了一个念头来:何不去花鸟市场对面的花卉市场看一下呢!如果有呢!

紧接着,我指着对面的花卉市场对mother说:“我们到那里看一下吧!”妈咪同意了。我们过了大马路,问了一个“天才”(天生的蠢才)和一个“普通人”(衣着干净,整洁,神经,智商都很正常),最后终于找到了“宝”。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找完“宝”后,我们就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我分别看到了两块不同的大草坪。第一块大草坪上有一块告示牌,上面写着:请不要乱踩小草。还有两条长板凳,其余全是小草。第二块大草坪和第一块大草坪一样,就是没有一块告示牌。我也想为社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所以我也做了一块告示牌,把它给插在了小草丛的最中间,这样,人们就能一目了然啦!他们再也不会踩进这绿油油的大地啦!

贡献一小步,绿化家园一大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小说艺术表现的作用

全文共 10888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小说,对我國读者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小说艺术表现作用,欢迎借鉴!

一、研究小说艺术形式的重要意义

在文学发展的历史長河中,有过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文学样式,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产生,发展、消亡。每一种文学样式,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为表现当时的社会生活竭尽全力;同时,也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它自身的生灭。我们有过众多出色的学者,曾对文学发展

做过同样出色的研究,从中总结出很多颇有教益的经验与规律;然而,从艺术形式上,亦即从文学本身的规律上去研究它们,却很少有人去做。至今,在我们这样历史悠久、幅员广阔的國度里,还没有一本完善的《文体学》专著,就是一个明证。

上述情况,有着深远的历史原因。在漫長的封建社会里,文学始终不能登上大雅之堂,除了诗歌可以做为赞颂统治阶级以及上层人士间酬答的工具之外,其余可以说都被视为邪端异说。特别是小说这一样式,向来受到轻慢。如果说对文学样式进行研究,前人还给我们留

下为数不少的“诗话”“词话”的话,而对小说样式的研究的著述,实在是风毛麟角。

从文学发展的历史状况来看,十九世纪以来,小说这种样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运用语言表达社会生活的文学诸种样式中,已经超群绝伦,人们可以一口气说出几十种乃至上百种列入世界名著的小说来。就中國文学史的情况看,曾经有过几个繁荣时期:唐宋的诗词、

元代的杂剧、明清的小说。可以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社会生活日趋繁杂多变,小说正是适应这种情况而完成了它的发展。这充分表明了,小说出于它本身艺术表现上的原因,才能够肩负重任,大显身手。

从艺术形式上去研究小说,不是没有意义的。不错,鲁迅曾否定过“小说作法”,但我们应该历史地、客观地去领会他的这一论断。他否定的是当时草率成篇专为骗钱的“密诀”“入门”之类的书籍,绝不反对对小说艺术进行研究。在鲁迅的著作中,论及小说作法的篇

章很多,假如不是由于斗争紧迫无暇顾及,他倒真会写一部高水平的“小说作法”来呢。

“利其器”向来是做好工作的先决条件,作小说,怎么可以不研究作法呢?

当前,我们正处在建设四化的历史时期,亿万人民高昂的情绪、举國上下沸腾的场面,需要我们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去表现它。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如果我们在运用各种文学样式时,能够扬其長,弃其短,则必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说发展的历史,就是小说艺术发展的历史。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对小说提出日益繁难的要求;这要求,成为小说艺术发展的动力,使它完成自身的发展。

中國小说,经历了漫長的发展道路。它从古代神话传说、史传文学吸取了营养,在魏晋六朝志怪、志人小说和唐宋传奇中初具规模,于宋元话本中日趋成熟,至明清小说中达到高峰。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中國小说不单在表现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深刻、广泛,而且与之相适

应在艺术表现上也越来越灵活、有力。

二,小说艺术表现力在逐步提高

从小说发展的历史来看,艺术表现力的逐步提高,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

(一)对人物刻划的手法日趋丰富、多样。

小说反映社会生活,是从记事开始的。魏晋小说,不过是如鲁迅所说的“粗陈梗概”(《中國小说史略>),因为作者们的着眼点是“搜奇记逸”。唐宋传奇,已经在叙述故事力求“宛转”的同时,注意落墨于人物形象。所以,在唐宋传奇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刻划人物的细节和人物内心世界的简单表露。到了宋元话本中,人物已经从故事的演进中凸现出来,得到了多方面的表现。有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固然是吸引住听众的一个先决条件;但要想真正抓住听众,还需得力于绘声绘形的渲染。这样,说活艺术必须做到:“讲论处不滞搭、不絮烦,敷演处有规模、有收拾,冷淡处拾掇得有家数,热闹处敷演得越久長。(《醉翁谈录,小说开辟》)说到底,故事中人物的命运是听众关注的焦点,说话人的“敷演”就不能不围绕着它来进行。话本中的人物,面貌是清晰可见的,这里有具体的肖象描写;这些人物的身世是清楚的,这里有概括的介绍;这些人物的言谈举止是活灵活现的,这里有语言、动作的简劲描绘;这些人物的内心是可以窥测的,这里有多种方式的心理交代。明清小说,使小说艺术达到了高峰。《红楼梦》一书,单就人物描写的艺术方法而论,可以说无愧于世界名著的称号。在人物描写的手法上,且不说那性格化的语言,也不说那独特性的动作,就那心理描写的多样性来说,也足以使人惊服。这里不但运用了结合人物行为言谈透示心理的传统手法,而且运用了条分缕析的静态剖析的创新手法,也运用了诸如幻境、梦境等等特异手法。有人说,静态剖析的心理描写手法,为19世纪西洋小说所独有,可是我们的伟大作家曹雪芹,在18世纪闭塞的中國却使用了它,恐怕这个手法的“独创权”不该归于外人吧。再说,意识流动,意识交流的写法,在《红楼梦》的幻景、梦境中有所体现,也可以说是“意识流”的较早的应用吧。综上所述,小说艺术在发展中,逐渐把人物描写推到首位,相应地也就促进了人物描写手法的丰富多样。

(二)对故事叙述的方式日趋曲折、多变。

敷演故事,一开始就成为小说着力解决的任务,但由于当时种种条件的限制,在形式上并没有那么复杂多变的手法。志怪、志人小说及传奇,大都叙述简单的故事,而且依自然顺序,平板地叙述交代。到了话本小说里,情况有了大的变化。由于说话人要靠“三寸不烂之舌”吸引住听众,就必须有一个动人而曲折的故事。故事的曲折动人,固然要靠故事本身;但在叙述交代时运用一些技巧,则不但不是多余的,而且是必需的。先提出结局,后交代过程,可以造成悬念;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使繁杂的故事得以表现;线索人物、线索物件的使用,使情节可以严谨贯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使故事能够层层推进。如果仔细考察中國古典小说,就可以发现,短篇向長篇有个过渡时期,这种过渡从《西游记》、《水浒传》等著作中都可以看得出来。先有了精心构制的短篇形式,再用它连环延续,最后才有了通体安排妥切的長篇结构《红楼梦》在安排情节方面,又达到另一个高峰。繁杂的生活琐事,众多的人物行为,是那样如涓涓细流归入大海;而看去平淡的家务事、儿女情,又是那样丝丝入扣、层层相因地依据它自身的逻辑在变化发展。面对《红楼梦》所表现的生活事件,恐怕除了曹雪芹以外的作者,都会束手无策吧。看来,小说艺术的焦点从叙事转向写人,并没有降低对叙事本身的要求,而是使它进一步发展,以适应着力刻划人物的需要。何况,叙事本身,也是小说艺术的一个不可推卸的任务。

(三)对背景、环境的渲染,日趋浓重、炽烈。

由于传奇以前的小说,还只是粗陈梗概,对故事演进的背景、人物活动的环境,还很少交代。这样,那时的小说在表现社会生活的厚度方面,就很受限制。在话本小谠中,情况开始有了变化。说话人为了绘声绘形地表现人物,便不能不连同他们身处其境的社会形势与自然氛围,也加以必要的渲染。但应该看到,这种对背景、环境的交代,还是很简单的,而且有时也流于公式化,如话本、讲史乃至后来小说中的“风景赞”“器物赞”“肖象赞”等等。又是在伟大著作《红楼梦》中,上述写法达到了新的高峰。这部被誉为“封建社会百科全书”的作品,对于当时社会生活提供了那样丰富多采的画面,实在今人惊叹。《红楼梦》中社会背景和自然环境的描写,诸如政治形势的透示,人物关系的显现,世态人情的披露,风俗习惯的点染,山川景物的勾勒,用具器物的描绘,加强了作品的厚度和深度,使后世读者从中得到的东西比从历史学家、经济学家、统计学家那里得到的要多得多。这里要着重指出的是作者在完成上述任务时的技巧,曹雪芹一反过去的那种简单而又刻板的写法,结合人物言淡举止,适应故事的推进演化,或随意点染,或着力铺陈,千姿百态,各尽其巧。

(四)作者对人物、事件的评论抒发,日趋强烈、灵活。

小说的思想,主要靠故事、人物本身去完成;但是,这并不排斥作者的评论抒发。在传奇以前的小说中,还很少出现作者出面表态的情况。话本艺术中,由于有了说话人这一特定的讲述者,就可以随着故事的演进,抒发他的感慨赞叹,也可以对不同人物表示喜厌爱憎。话本中的楔子,内容中很大的因素是警世喻俗的规劝之言。《红楼梦))在这方面,同样攀上高峰。作者的意旨,竟然用了那么多的艺术手段来强调、陈述,实在是后世小说作者的楷模。在这部伟大作品里,表达作者的观点主张,是那样的形式多样,又是那样的方法灵活。这里面有几个次要人物做为作者的代言人,又有假主要人物之口发出的议论,有凭借某些细节显示的哲理,又有随处进行的即兴阐发。

小说形式的发展,原因在于小说本身。社会生活提出要求,这只是提出了文学形式发展的客观要求,能否适应这种要求完成这种发展,则要取决于文学形式本身的主观条件。在文学发展的历史上,不能适应社会生活要求而消亡的文学样式,是并不乏见的,例如中國的宋

词、元曲。那么,为什么在近最几百年间,不是别的文学样式,而恰恰是小说得到充分地发展呢?原因恐怕不难找出。

三,小说艺术表现力的特点

文学是以语言为工具来表现社会生活的,粗粗看来,它似乎不如线条、色彩、音响、造型等等手段那么生动、有力。但是,它的优点,也正在于它的表达条件的简朴。语言,犹如空气和水,无所不在,一当它掌握在巨匠手中,便生出无限的魔力。画一幅万人交战的场面,需要大幅的纸和多量的油彩,而当具体描绘时,则要有千钧的笔力;至于用色彩表现抽象的思维、声音,更是使一般匠人无能为力。在语言艺术领域中,情况则有了不同,尺幅之中可以囊括天下,寸毫之端可以尽洒风情。

社会生活,要求文学去反映它,而这要求似乎是无限的。文学反映社会生活,总是达不到极限,而只能逐步提高这种反映的深度、广度、厚度。

那么,社会生活对文学提出怎样的要求呢?概括说来,就是:对人物刻划的生动、丰满,对人物关系(故事情节)叙述的完整、多变,对人物活动的背景环境描写的细微、广泛,对人物行为的评论的深刻、灵活。

应该看到,在实现上述要求时,小说这一样式,较之诗歌、散文、剧本,有着独特的优越性。也可以说,满足上述要求,恰恰是小说之所長。下面,让我们对此做较为详细的研讨。

(一)小说可以生动、丰满地刻划人物。

“文学是人学”,各种文学作品,都以写人为中心。在人物刻划上,小说的艺术手段是多种多样的。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小说在刻划人物形象时,几乎不受什么限制。

这里,我们不妨拿小说与其它文学样式比较一下。诗歌中写人物的叙事诗,在进行人物刻划时,为适应这种凝炼的艺术形式,恐怕很难尽兴;再说,既使找到了那有力的动作、话语,也要屈从于那容量有限的诗行。剧本是供表演用的,它的主人公们,只能靠形诸于外的动作、语言去感染观众;尽管剧作家们创造了例如“独白”之类的揭示人物内心的方式,但要达到探微入细、淋漓尽至,怕也有不小的困难。

小说在这方面是得天独厚的。它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或明或暗、或虚或实、或表或里、或分或合地去完成人物刻划。详细地介绍小说刻划人物的方法,不是本文的任务,这里仅就这种刻划的独异性谈谈几点看法。

小说刻划人物,能够做到集中与分散结合。在小说中,一个人物出场了,作者将对他的言淡举止、遭遇命运负责。如果他是一个主要人物,我们则看到作者在他身上浸注的心血。从集中写的角度,有出场后的大段概括介绍,有特定行为的着力描写。而从分散的角度看,

则随时随地都可写他,交代故事时可以点到他,写别的人物时可以想到他;就是在集中的概括介绍中,又何尝不是把很長时间分散的材料集拢到一起的呢。以鲁迅小说《孔乙己》为例,孔乙已出场共两次,是集中写他,这一点在剧本中可以做到;关于他身世的介绍,“有

一回”教“我”认字的描写、“有几回”给孩子们分茴香豆的交代,都是分散写的,时间很不确切,这在剧本中就难办到。

身世,遭遇、性格的概括介绍,是小说刻划人物的独特手段。它可以概括较長时间内人物的行为表现,将分散的(也是在别的样式中无法或很难表现的)材料集中表现出来。类似《阿Q正传》前几章的描写,只能在小说里出现。

小说刻划人物,也可以做到直接与间接结合。人物出场,可以写入物;人物不出场,也可以写入物。间接写入物,可以在叙述故事中捎带提到,也可以在次要人物的议论中得到反映,还可以在两个人物之间相互映衬。同是在

孔乙己身世的交代,“有一天”关于孔乙己被打折了腿的议论,结尾关于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的推测,都是间接写的。这种间接描写,虽然在剧本、叙事诗、散文中也可看到,但都不及在小说中这样自由。

小说刻划人物,还可以做到写形和写神结合。读者阅读作品,为其中的人物命运所吸引,不单要了解他的言淡举止,更重要的是要窥探他的思想灵魂。人物的内心世界,是人物行为的根据;人物形象的深刻、丰满,也源出于此。在文艺发展的进程中,人们不断对此提

出更高的要求,迫使各种祥式不能不在这方面有所研讨。正是在这一点上,小说显示了它在表达上的巨大能量,小说的笔锋,可以深入到人物心灵深处,探奥搜微,似乎一切禁区死角都不存在;小说的笔力,可以梳理纷乱散漫的思绪,条分缕析,似乎一切繁难庞杂都要就范。

在鲁迅的小说中,较多的是采用结合人物行为举止透示心理的方法。仿佛是随意边一笔,竟然使读者得以窥见人物的隐秘,实在令人赞叹。在《祝福》中,几乎没有正面、直接去写祥林嫂的心理活动,然而人们从她那“瞪着”、“间或一轮”、“钉着我、“顺着”、“没有神采”、“旋转眼光”、“围着大黑圈”、“瞪着”、“窈陷下去”的眼睛和眼神中,不是可以看到她的灵魂吗?《阿Q正传》中的阿Q,对“革命”有着他自己的认识与幻想,文中第七章土谷祠的那段心理描写,实在是淋漓尽至。这些,与上述的写法不同,它得力于集中的状写与剖析。

小说的上述心理描写,在其它样式中则是较为困难的。在剧本中,一切都靠“演”出来,不是动作、言语透示,便是做作的自白 ,同时,揭示人物心理又要受到时问、空间的限制,具体些说它只能表现特定时间、地点的人物内心世界,无法像小说那样浮想联翩、思接千载。在散文中,这种以描述生活片断为主要内容的样式,怕也授难在状写人物心理时做刭尽兴,它只好采取以少胜多的写意笔法。这样,在韵味上有所得,而在细微处却有所失。就连电影文学这种新兴的能量颇大的样式,虽然有“主观镜头”、“幻想镜头”、“闪光镜头”、“回忆镜头”等等专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独特手段,但“诉诸视觉”“瞬息即逝”这些大框子却把它套住了。有才能的电影作家,面对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等人笔下的几页乃至几十页的心理剖析,恐怕也要无能为力吧?

“意识流”手法,把小说揭示人物心灵的功能,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某些方面,竟然将事物推向它的反面。鉴于小说在心理描写上的独特功能,“意识流”派的作家们,以人的意识、思维活动为描写对象,运用诸如内心独白、幻觉、自由联思、客观心理描写、心理剖析等等手法,以独特的途径反映社会生活。应该看到,从艺术的角度看,意识流手法的出现,是小说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長于心理描写的小说,为什么不在心理描写上大显身手呢?然而,物极必反,任何事物的无限制的伸张,一定要走向它的反面。意识流派作家们,沉迷于小说心理描写的艺术快感,竟然忘记了小说本身。什么是小说?尽管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但从人物、情节、环境三方面去限定这一祥式,总不至于遭到反对。小说是在相应的环境描写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塑造具有典型性的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用以广泛地深入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小说要写人,写心理是写人物的内容的一部分;小说要通过故事写人(这是做为阅读文学的一个先决条件),一旦有什么东西排斥了故事情节,则势必影响艺术效果。意识流派的小说家,用心理描写冲击了一切,也就冲击了小说

本身。心理描写只是小说诸多手法之一,尽管它是有力的手法,但也不能恶性膨胀去代替一切。这正如一个人的双手,人们都希望它壮实有力,但如果它大过了身体,则要造成灾难。

我们欣喜地看到,意识流手法,在我國当代小说中得到了应用。中國作家们,对这种手法加以批判吸收,取其長,弃其短,增强了自己作品的表现力。例如,王蒙的《春之声》、《布礼》,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宗璞的《我是谁》等等,都因此种手法而使作品生色添采。

意识流手法,还不只限于心理描写,它还影响到结构等方面,这里不多谈了。

(二)小说对人物关系(故事情节)的叙述,可以做到完整、多变。

敷演故事,本是小说形成后即着力注意的艺术焦点,所以既使是当它转向偏重刻划人物时,也不能不在这方面积累下大量的经验。何况,小说不管是讲说还是阅读,总是要靠故事情节来吸引听众和读者的。

叙述故事的技巧,历经各代积累,到了当代小说中,有了惊人的发展。本来,人世间的各种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千头万绪;为了在表现它时与之相适应,逼得小说艺术不能不如影逐形。故事的表述,应该巧妙地做到“事因人生,人以事显”;同时,它本身又该首尾相

贯、摇曳多姿。小说在写人时很少禁区,在叙事时同样无甚障碍。这种叙事表现上的独特优越性,明显地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小说表现故事,具有极强的适应性。现实生活是丰富多采、错综复杂的,世间的事件千头万绪、繁缛纷纭。从时间的因素看,有些事件绵延数年,源远流長;从空间的因素看,有些事件牵涉几地,场景广阔。俗称“一口难说两家事”,该是文艺家对此难阻发出的慨叹。

小说在这方面,有着自己独占的方便。一椿上下几十年、左右数万里发生的大事件,用剧本表现它,要用许多场次,而场次过多过碎又势必为表演带来困难。诗歌虽可以借助于它独有的跳动式的节奏,在表现时间、空间时一试身手,但总是要给人以凌乱、破碎之感。小说则不然,它可以上溯下延,虽概括漫長的岁月,仍能保持其连贯;它可以左勾右联,虽漫写众多场景,仍能保持其完整。在一个特定的时刻里,可否回忆往事,可否畅想未来,对不同时态中的事件可否交叉进行叙写,其它样式对此望而却步,小说却可以挺身而出。几个相互关联的事件,平行发展又互相制约,进而纠缠绕缭,小说可以对其有条有理地加以叙写,这又为其它样式所不及。能用二、三千字的篇幅写一个人的一生吗?叶圣陶在《一生》中做到了;能够用一只笔写出互相勾联牵涉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吗?茅盾在《子夜》中完成了。

小说表现故事,具有特殊的灵活性。事件的发生发展,总是依自然顺序进行的。事件发展的自然顺序,显示了事件的内在逻辑,是表述它时不可动摇的主干。然而,总是按部就班地叙写,未免使人感到平板。艺术是用有限的内容去反映那无限的世界,以少胜多是应该遵

循的总的法则。在诸多事件中,难道没有主次吗?一个事件中的各个环节,岂能轻重均等?重要的结局,应该使读者先睹为快;虽属必要但易使人生厌的交代,最好是分散进行。小说叙述故事,可以使其中的情节串动、跳跃、顿宕、隐藏;正是在这诸多技巧中,使故事的表

述生辉。在鲁迅的《祝福》中,祥林嫂的死,由于作者把它倒置在故事的开头,该是多么撼人心弦。在《药》这篇作品中,从第三节到第四节,一下子就跳过了几年,又是何等地筒劲明快。

短篇小说,把上述的灵活性发展到了极点。为什么在生活中撷取一、二场景,竟然上下勾联、左右牵涉地写出在漫長时间、广阔空间发生的人与事,恐怕得力于对小说这种特点的运用。

小说表现故事,具有极大的孕含力。小说以故事为经,以人物活动、场景描绘为纬,交织成一部部生活的书。在小说中,故事的进展恰似流动的河水,载着人物们向前行进。这股河水的容量是巨大的,简直可以负载一切。有才能的小说家,总是那么吝啬,他们不肯轻易地推进情节,这使一般看热闹的外行颇惑失望。随着情节之水的流动,人物做尽了自己的戏,环境也得到了足够的渲染,就连作者的议论阐发也达到了尽兴。在冈察洛夫的小说《奥勃洛摩夫》一书中,整整的第一部,花费了十多万字,主人公仍然象开篇那样躺在床上。这在剧本中,怕是不能令人容忍的吧?在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有整章的议论文字,穿插在故事发展之中,恐怕人们对此也不敢轻易否定。说讲文学,似乎从此点得到启发。一部武松的故事,可以说上几个月;“血溅鸳鸯楼”这在电影、戏剧中只能打上几分钟的事件,说书时竟要费上几天。

中國小说,具有说故事的传统,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外國小说,由于它的发展建立在阅读基础之上,偏重静态的剖析。前者,生动活泼、引入入胜,但不免失之单薄,特别是不利于人物刻划与评论抒发。后者,条分缕析、鞭辟入里,但不免失之沉闷,对习惯看故事的中國读者,不利于普及传播。鲁迅是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的第一人,他在中國小说的传统技巧基础上,吸收外國小说技巧的宝贵经验,铸造了一种全新的小说技巧。鲁迅的小说,注重在故事的演进中,通过人物自身言谈举止刻划人物,但在关键处所,也不排斥对人物的深入剖析。令人感到婉惜的是,他忙于战斗,转而运用杂文武器,茌小说创作上只是开了个头,就那样戛然而止了。

(三)小说对人物活动背景的描写,可以做到细微、具体。

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背景环境之中的,脱离特定历史条件、政治形势、自然氛围的人物是没有生命的。问题还不限于此,文学作品的背景环境的渲染,还有另外的作用,那就是显示社会生活的时代的、阶级的、地域的、民族的气息。人们会惊异地发现,文学作品中那随意点染的一件器物、一个细节、一片场景、一种气氛,也许与故事演进、人物刻划并无多大直接关系,但却可以从它们身上看到一个特定的时代。这种点染,增强了作品的厚度与深度。后世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民俗学家、宗教学家、地理学家,乃至推进历史前进的政治领袖人物,都可以从托尔斯泰、契诃夫、巴尔扎克、左拉、狄更斯、马克。吐温、曹雪芹、鲁迅等等巨匠的著作中,去吸取营养。一一这些,都是小说家,说小说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恐怕不是偏颇之词吧!

小说勾勒环境、点染气氛,有很大的随意性。这里没有丝毫的贬意,“随意”者,随处可行也。在小说中,可以专门介绍形势、描写景物;也可以在人物活动中,就目之所及捎带写出;还可以随着人物心情变化,使景物形态也随之变化。鲁迅的《一件小事》,几处写到

了“风”:人冒着风,风伴着人;事因风起,入以风显。《白光》中,又几处用到了“月”。月伴着人,月衬出心。一一这里的“风”与“月”,是随手点染的,既省力,又讨好,可以说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这与剧本就大不相同了:剧本中的每一场,景物固定,既不许中途变换,又很难随时添加。

小说勾勒环境、点染气氛,又能做到有深度。一定的场景、气氛、细节、器物,总是有它历史的来龙去脉,有它现实的底蕴根源。如果能从生活中挖掘、选择具有深厚内容的细枝末节,往往起到超乎寻常的作用。这仿佛从肉猪身上割下的一块肉,它联系着周身的血脉与

神经。鲁迅在《孔乙己》中描述了鲁镇酒店的格局,它不单为主人公提供了一个活动的场所,也为我们勾勒了一个旧社会各阶级依照严格界限交往应酬的画面。老舍笔下的北京城,那漫天的黄沙,那酷热的夏日,那皇族的养鱼玩鸟,那军阀的聚宴堂会,那说书的、卖艺的、保镖的、讨饭的、拉车的、算卦的等等三教九流的生活细节的描绘,为我们提供了20世纪初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的完整图景。

(四)小说对人物进行评论抒发,能够做到灵活、深刻。

写任何作品,都是为了表露作者的思想。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评价、主张,通过作品中人物表现出来。这种政治倾向,当然主要靠作品的情节与人物“自然地流露出来”;但是,也不排斥必要的评论与抒发。如果在关键症结之处,结合具体描绘,或画龙点睛,或条分缕析,在形象感染的基础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则会大大地提高艺术效果。我们拿小说与剧本比较,就会发现:在小说中作者可以随时随地出场,而在剧本中作者通常却只能退居后台。小说的作者,不单在叙事写人时,把自己的喜怒爱憎,浸注其中,而且,可以象一个万能评沦家随时表态:对事件,他可以予先提示,也可以事后阐发;对人物的言谈举止,他可以赞恶褒贬;对一些细枝末节,他可以充分挖掘它的内在意义;对不同时、地的事物,他可以联系比照,显示出本质和规律。

小说中的抒发评论,是十分灵活的。首先,小说的叙述者,就是一位合法的评论人。叙述人与事,作者先表态,使得读者不能不顺着这个思路走。其次,这种评论取材格外方便,可以就事论理,可以归拢小结,可以联系对比,还可以联想生发。又次,评论的角度是可以变化的,不单以叙述人的身份加以评论,就是以书中人物身份也可以评论;有时,还可以拟设论敌,然后加以论辩。

柳青的巨著《创业史》,在运用小说这抒发评论的手法上,达到了一个高峰。从小说的开卷,到受到干扰勉强完成的二部下卷结尾,通篇充满了论辩的战斗气息。小说的“题叙”,写了一九二九年陕西饥饿史上严酷的一页,这里边写了多少作者的感叹。主人公梁生宝出场了,作者如同一位“尊神”在守护着他,对于他的事业,发出一通又一通赞语;而对于那来自敌对势力的攻击,作者多次挺身而出去抗击;对那来自人民内部的误解,作者不厌其烦地去劝解。合作化这一空前的事业,在它的每一里程上,作者在做出形象反映的同时,又都做了理性的阐发。

小说的抒发评论,可以做到旨远意深。生活中的事物,哪怕是一些细枝末节,都浸透着生活的浆液,能否深入地开掘它,在于作者的才识。小说为这种开掘,提供了方便,只待作者去发挥才力。一包零碎的纸币,在剧本中出现,只不过是件小道具,然而在小说《创业史》第五章中梁生宝的手里出现,却不同凡响。作者先是慨叹道:  “钱对予那里的贫雇农,该是多么困难啊!庄稼人们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使唤。”接着,作者对这包零钱做了具体描写:“打开红布小包,又打开他妹子秀兰写过大字的一层纸,才取出那些七凑八凑起来的,用指头捅鸡屁股、锥鞋底子挣来的人民币来……”当梁生宝“拣出最破的一张五分票”付了汤面钱的时候,作者又禁不住感叹了:“这五分票再装下去,就要烂在他手里了。”这里边,并不多费笔墨的抒发评论,表达了作者对中國农民深厚的情意,也表达了他对在合作化大路上奋斗的带头人的由衷敬爱。显然,在其它文学样式中,是很难挖掘出这一细节的生活底蕴。因而也难使这种阐发达到如此的深度的。

通过上节的简略研讨,我们可以发现,小说的艺术表现力,较之其它样式来说,是突出、优异的。围绕着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表现出那么多的独特技巧,不能不使人重视这种文学样式,以便更好地表现社会生活。然而,正如本文开篇时说的那样,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小说在具有强大表现力的同时,也有它的弱点。我们应该正视它,才能弃短就長。

小说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靠阅读,为了抓住读者,要有形象。鲜明的人物,具体的场景,为小说所不可少。如果说剧本较为概念,而可以由演出来弥补的话,空洞无物的小说则难以挽回败局。

同样是由于上述原因,小说要有故事。故事恰如一条金线,串起人物、场景、细节等等珠玉,才形成了完整的工艺品。叙事诗如果故事性不强,可以由浓重的描写、抒情来补救,而没有故事的小说,终难取得好的效果。

小说的容量大,它可以容纳那与情节关系并不紧密的次要人物、环境场景、细节器物、抒发议论,但往往由此产生偏差。有的作者随意穿插、尽兴阐发,使小说拖沓臃肿,破坏了作品的有机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和谐无处不在

全文共 806 字

+ 加入清单

和谐,这个出现频率很高的词语,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无时无刻无处不在沟通交流,于是这些用心真诚的沟通带来了美好的和谐。和谐,无处不在。

人与自然的交流充满了和谐之美。东晋隐士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淡泊名利心与古朴质纯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盛唐诗仙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气势磅礴的自然景观激发了李白骨子里所具有的豪放大气,使其在游山玩水间发展创作,从而又将大好河山的雄姿展现给世人;北宋欧阳修“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花红柳绿,春光明媚,恰好地衬托出其赴任的喜悦,自然的生机勃勃是其心情的真实写照。可见,自然馈赠给人们数不尽的珍宝,而人们也在欣赏,利用自然的宝物中体现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人的相处洋溢了和谐之美。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与人相处中度过的。家庭中,父母一人主外,一人主内,没有大争吵,没有强冲突,孩子读书学习,娱乐玩耍,构成了一幅和谐的合家欢乐之图。在学校,在工作场所,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与同学,同事热烈地讨论,相互学习,没有明枪暗箭,没有勾心斗角,只有热诚的微笑。这是多么和谐的情景——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社会的沟通拥有了和谐。人是社会中的一个个小个体,人想要生存,必须融入社会,享受社会给予的服务,同时也尽自己之力奉献社会。哪怕只是在公交车上为老弱病残让个座,哪怕只是在陌生人滑倒的时候小心地扶他起来,哪怕只是为贫困山区的儿童捐书捐物,哪怕只是对给予你帮助的人一句真诚的感谢。这些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是依然展现了和谐之美。特雷萨修女曾经说过:“怀着大爱做小事。”怀着一份为社会贡献绵薄之力的心,做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并享受社会的回赠,这就是人与社会的和谐。

和谐,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它把人和自然、人、社会编织成一个个不同的音符,创作着美妙的音乐,让音符和谐地跳动着。因为和谐,我们的生活才更美好。和谐,无处不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一封家书表现孝心作文800字

全文共 853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妈妈:

没想到一向不惮于写文章的我,此时此刻竟语塞了。冰心愿做她母亲梦里的一只小船,汪曾祺盛赞他的母亲是良师是益友。妈妈,你的形象和他们的母亲是如此的相像而有不同。回顾这相依相偎走过的十几年,对于没有时间观念的我来说,似乎是一晃而过。可是其中的许多事又是那样的历历在目,恍若昨日。都说,近乡情更怯。我多想和你分享那写沐浴在阳光下的日子,多想向你坦言我强烈却又欲言又止的情感。妈妈,请听我娓娓道来。

本想和你收一些感激的话,可如今却是愧疚多于感激。自从上了高中,在接连经历了几次滑铁卢之后,我对学习渐渐失去了信心。每一次考试都会变得焦虑无臂,而成绩,更是可想而知。如今的落魄与往昔形成了令我难以承受的对比。甚至有几次,我刚回到家,一放下书包就呜呜的哭了起来。我吃不下饭,你也就跟着停了饭碗。我看这惨不忍睹的成绩哭的歇斯底里,你也就跟着红了眼圈。也许是觉得我太辛苦了,也许是我像一只无头苍蝇一般迷失了方向,你开始刻意的搜寻各种“学霸”的学习方法,甚至找一些号称“必考”的题目给我做。对于在班上被老师的各种“鸡汤”生吞硬灌,每天都有着数不尽的题目的我来说,无异于徒增烦恼,而且常常引起我的反感和厌恶。可是,我从来没有和你认真的沟通过,我从来都是大吼一声“不想听”然后转身离开。仿佛自己一身的怨气得到了发泄,根本不去想给你带来了多莫大的伤害。现在我才发现,这世上只有母亲最希望我成功并不是因为功利,也不是出于虚荣,而是一种纯粹的爱,而是只想让孩子摆脱失败的痛苦,让他体验到人身本该享有的乐趣。我又想到你不论睡得多晚,都早早的起来准备早饭,哪怕我说不想吃,哪怕我只是匆匆的扒两口饭就冲向学校。想到这,一阵酸楚,一场悔恨。唉,妈妈。

妈妈,你总说人生难免有风雨,我真高兴能有你这把保护伞,让我能在无常的人世间安然生活。纵使惊涛骇浪,颠沛萝莉,我也觉得自己从不是孤身一热。可是,妈妈,女儿并没有华丽的辞藻可以修饰你,也没有骄人的成绩可以报答你,请不要责备于她的相形见绌,他所能有的只有一碗赤诚的孝心,妈,收好啊。

你的女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