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央视《朗读者》第7期观后感(精选20篇)

浏览

2154

作文

119

央视节目《朗读者》观后感

全文共 404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一个喜欢文字的人,我喜欢把一份情怀寄托在一段段的文字里,静静地思考,我也喜欢朗读,我喜欢读优美的文章给自己听,手机里面反复播放着自己的声音,虽然不能尽善尽美,但我很陶醉。最近更是喜欢上了董卿主持了《朗读者》栏目,一直以来,董卿都是我的偶像,看着荧幕上的她激扬文字,我的嘴角总是会不自然的扬起一丝微笑,我感觉自己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对她的那种崇拜。

第四期《朗读者》的主题词是礼物,开场时她说:“仰望星空,地球是宇宙的礼物;低头凝望,一花一叶是大自然给世界的礼物;孩子是给父母的礼物;朋友是陪伴的礼物;回忆是时间的礼物。”这几句话让我对礼物有了更深的认识,以前总以为礼物是物质上的东西,没想到礼物还可以放大,变成精神层面的,我也没想到,对礼物的诠释竟可用文字描述得这么美,一字一句,深入骨髓。

《朗读者》是一档充满人文情怀的节目,每一期都让我感受很深,每一位嘉宾的朗读都会让我陷入沉思,听别人的故事,理自己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第三期徐静蕾《朗读者》观后感

全文共 1472 字

+ 加入清单

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由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首次担当制作人。本周末,《朗读者》将迎来第三期的播出,而这次的主题是“选择”。每个生命都有不同的华彩,每个人生都面临多样的选择,才女徐静蕾与观众分享“选择”的故事。

世界给我的第一个记忆是,我躺在奶奶的怀里,拼命地哭,打着挺儿,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哭得好伤心。窗外的山墙上剥落了一块灰皮,形状像一个难看的老头儿。奶奶搂着我,拍着我,“噢、噢”地哼着。我倒觉得委屈起来。“你听!”奶奶忽然说,“你快听,听见了吗?”我愣愣地听,不哭了。我听见了一种美妙的声音,飘飘的、缓缓的……是鸽哨儿?是秋风?是落叶划过屋檐?或者,只是奶奶在轻轻地哼唱。直到现在,我还是说不清楚。

“噢噢,睡觉吧,猴子来了我打它……”那是奶奶的催眠曲。屋顶上有一片晃动的光影,是盆里的水反射出来的。光影也那么飘飘的、缓缓的,变成和平的梦境。我在奶奶的怀里安稳地睡熟……

我是奶奶带大的。有很多人当着奶奶的面对我说,是奶奶把我带大的,长大了不要忘了奶奶哟!那时候的我懂些事了,趴在奶奶的膝头,用小眼睛瞪那些说话的人,心想:“瞧你们那讨厌样儿吧。”翻译成孩子还不能掌握的语言,意思大概是:“这话用你们说吗?”

奶奶紧紧地把我搂在怀里,笑着说:“等不到那会儿!”那神情仿佛已经很满足了。

“等不到哪会儿?”我问。

“等不到你孝敬奶奶一把铁蚕豆。”

我不停地笑,我知道她不会那么想的。不过我总想不好,等我挣了钱给她买什么。爸爸、大伯、叔叔给她买什么,她总是说:“用不着花那么多钱买这个。”

奶奶最喜欢的是我给她踩腰、踩背。一到晚上,她常常腰疼、背疼,就叫我站到她的身上,来来回回地踩。她趴在床上“哎哟哎哟”的,还一个劲地夸我:“小脚丫踩上去,软软的,真好受!”我可是最不喜欢干这个的,踩来踩去,总也踩不到尽头。

“行了吧?”我问。

“再踩两趟。”奶奶说。

我大跨步地踩了个来回,问:“行了吧?”

“唉,行了。”

听到这话,我赶快下地,穿鞋,逃跑……

于是,我说:“长大了我还给你踩腰。”

“哟,那还不把我踩死?”

过了一会儿,我又问:“你为什么等不到那会儿呀?”

“老了,还不死?”

“死了就怎么了?”

“那你就再也找不着奶奶了。”

我不嚷了,也不问了,老老实实地依在奶奶的怀里。那是世界给我的第一个可怕的印象。

一个冬天的下午,一觉醒来,不见了奶奶,我趴着窗台喊她。窗外是风和雪。

“奶奶出门了,去看姨奶奶。”我不信,奶奶去姨奶奶家总是带着我的;我整整哭了一个下午,妈妈、爸爸、邻居们谁也哄不住,直到晚上奶奶出人意料地回来了。这事大概没人记得住,也没人知道我那时想到了什么。小时候,奶奶吓唬我的最好办法,就是说:“再不听话,奶奶就死了!”

夏夜,满天星斗。奶奶讲的故事与众不同,她不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少了一颗星,而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又多了一颗星。

“怎么呢?”

“人死了,就变成一颗星。”

“为什么要变成星星呀?”

“给走夜道儿的人照亮儿……”

我们坐在庭院里,草茉莉都开了,各种颜色的小喇叭,掐一朵放在嘴上吹,有时候能吹响。奶奶用大芭蕉扇给我赶蚊子。凉凉的风,蓝蓝的天,闪闪的星星,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那时候,我还不懂得问,是不是每个人死了都可以变成星星,都能给活着的人把路照亮。

如今,奶奶已经死了好多年。她带大的孙子忘不了她。尽管我现在想起她讲的故事,知道那是神话,但在夏天的晚上,我时常还像孩子那样,仰着脸,猜想哪一颗星是奶奶……我慢慢地回想奶奶讲过的那个神话。我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上添一丝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蜡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朗读者》维和战士观后感

全文共 455 字

+ 加入清单

一首由苏联诗人西蒙诺夫创作的诗歌《等着我吧》是一首写给战士及其家人的颂歌。在节目中,演员张国强和申亮亮的4位战友一起朗诵这首诗。他们说,这首诗既是献给亮亮的母亲,也是献给所有维和部队战士的母亲,向她们表达敬意和慰问。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

只是要你 苦苦地等待

等到那愁煞人的阴雨

勾起你的忧伤满怀

等到那大雪纷飞

等到那酷暑难捱

等到别人不再把亲人盼望

往昔的一切

一古脑儿抛开

等到那遥远的他乡

不再有家书传来

等到一起等待的人

心灰意懒——都已倦怠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

不要祝福那些人平安

他们口口声声地说——

算了吧 等下去也是枉然

纵然爱子和慈母认为——

我已不在人间

纵然朋友们等得厌倦

在炉火旁围坐

啜饮苦酒 把亡魂追荐

你可要等下去啊

千成不要同他们一起

忙着举起酒盏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

死神一次次被我挫败

就让那不曾等待我的人

说我侥幸——感到意外

那没有等下去的人不会理解——

亏了你的苦苦等待

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

从死神手中

是你把我拯救出来

我是怎样在死里逃生的

只有你和我两个人明白——

只因为你和别人不一样

你善于苦苦地等待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朗读者》第7期观后感

全文共 730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朗读者》开播以来,每个周六的晚上,照例我坐在电视机前,等着央视一套播出《朗读者》第七期,咦,怎么没有呢?好失望。昨天休息在家,我打开央视三套准备回看《开门大吉》,没看成《开门大吉》,却意外相遇《朗读者》第七期,这一期的主题词是“告别”。

海子在《小站》中说:“我们最终都要远行,最终都要跟稚嫩的自己告别。也许路途有点艰辛,有点孤独,但熬过了痛苦,我们才能得以成长。”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这是陆游和唐婉之间痛彻心扉的告别;“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的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这是杨绛先生平静超然地和这个世界的告别。

在这期节目中,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作家曹文轩,他向我们娓娓道来,和故乡、和父亲的告别,也让我们仿佛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这世间所有的文字,千百年都在做着同一篇文章——生离死别。

每期的《朗读者》主持人董卿的开场白都是那么富有哲理,那么充满温情。伴随着钢琴家吴牧野悠扬的钢琴声,第七期《朗读者》的主持人董卿的开场白是:“告别,是结束也是开始,是痛苦也是希望。告别,最好的态度就是好好告别。人这一生早晚要遭遇告别,告别让我们成长,学会告别让我们成熟,而无论是主动地选择,还是被动地面对,告别多少有点伤感,但是告别也蕴含着希望。每一段告别的背后都有故事,一段又一段的告别,构成了人生百态。那在我们今天的节目时间里,我们又将还原再现一些怎样告别的场景呢?”

姚晨,是微博女王,是时尚辣妈,她是《武林外传》中的郭芙蓉,也是《潜伏》里的王翠平,从舞蹈到电影,从福建到北京,一路走来,一路遇见,一路告别。提到告别,姚晨动情到讲到了她生命中短暂相逢的两个人——胖姑娘和月嫂魏姐。她的朗读是献给那些生命中萍水相逢而又给自己带来温暖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小说改编的电影《朗读者》观后感

全文共 2712 字

+ 加入清单

看完《朗读者》,泪水仍旧不停的从眼角涌出,一次又一次的情绪起伏已经让我无暇去思考这部影片带给我们的思考究竟是什么……剩下的只有感动,无法言喻的感动。

真正的爱情是什么?是男女之间裸露的肉体和疯狂的性爱吗?如果这么想那大概是因为没有经历过一段真正刻骨铭心的爱情。当一个女人完全占据你的内心世界,让你放弃与同学的聚会、变卖心爱的邮票、不顾及周围人的眼光并对她一次又一次妥协道歉时,她的年龄、身份、文化程度在你眼中早已不再重要!《朗读者》正是为我们诠释着这样一段超越世俗界限,渗入血液跟随生命流淌、却不会跟随生命消失的爱情。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和一个比他大二十一岁的女人之间的爱情,少妇孤身一人,少年初长成人,他们的结合看似刹那间的激情迸发,但从此却烙入他们心底,转变为一段不需见面、不需语言、却牵伴一生的真爱。

在影片开始的五十分钟里,一直用各种直白的镜头来展现Hanna与Michael之间的交往,因为裸露的身体几乎贯穿了他们的每一次见面,这不禁让人疑问导演在设计时是否刻意营造这种效果,多少有点哗众取宠之嫌。但看到后面,我明白了,刻意为之不假,哗众取宠似乎就有点太低估史蒂芬·戴得利了,而这些镜头语言正是他向观众提出了我在前面提到的问题——真正的爱情是什么?前面的水乳交融与后面的天各一方,哪个才更能表现真正的爱情?显然,令观众潸然泪下的是后者。

“保密是西方文学的重要部分,你可以说角色的所有想法在小说中都被人们所持的特定信息所否定,这是有很多原因的,也许是因为固执,也许是因为高尚,他们决定不去揭露。”这是在影片进行到20分钟时,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们讲解的内容,这一内容也成为了解构影片后半段的关键。在经历了一个夏天的美妙相处后,Hanna离开了Michael,再一次见到Hanna已经是7年之后的审判法庭,低身聆听证人指控Hanna曾经的所作所为;踏进集中营,回想Hanna曾经犯下的“滔天的罪行”;在Hanna推开面前的纸笔时,意识到Hanna是“文盲”的事实;曾经让自己魂牵梦绕的女人,原来竟然是这样一个“死要面子,满手鲜血”的人,到底应该怎么面对?Michael的第一反应是用法律——这个在法律专业老师和同学口中“狭隘”的工具来解决该问题,他告诉了自己的老师并试图以此为Hanna上诉;因此,他来到了监狱前,他想见她,想劝服她,但是当Michael即将来到Hanna面前的那一刻他选择了放弃,有些人说那是因为他不愿面对Hanna,但是从前面 “保密原则”的那段课文能够看出,导演想表达的是Michael选择了尊重,还有什么比尊重更能体现对那个人的爱呢?而第三步,Michael来到了女同学的宿舍并与她做爱,但是面对着妙龄少女,回想着Hanna的种种行为,令Michael最割舍不下的仍是Hanna曾经的那份温存,在Hanna被宣判的那一刻,眼泪夺眶而出,Michael对Hanna感情的展现在这时才真正迸发。当爱人的面纱逐层被揭开,露出最原始的面目时,Michael的意识却从理性一步步走向感性直至最难滴落的“男人泪”,在一刻人类最原始的感情战胜了一切世俗伦理偏见,留下的只有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很佩服导演这种渐进式的展现方式,并在片中设下重重伏笔,让观众去揣摩其中意味。

在接下来的21年里,通过一些生活细节和人物之间简短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出,Michael不太爱与人交流,几乎没有人能明白他的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甚至连女儿也看不懂自己的父亲。与妻子离婚,Michael的心灵再一次获得自由,他要继续自己的使命,他要为Hanna继续朗读,也许只有在朗读中他才能够找到自我,能够找到自己曾经试图割舍却割舍不下的爱人。接到录音带的Hanna也终于鼓起勇气学习单词,去告别她认为可耻的“文盲”,爱情在此时终于让被“文盲”的枷锁套了几十年、懦弱了几十年的Hanna有了追寻重生的勇气,而爱情已经不再是爱情,它升华成了支撑Hanna继续活下去的信念。

当Hanna即将出狱,Michael前来探望的时候,他们再次见面,21年,无情的岁月已将Hanna变成了两鬓斑白、体态臃肿的老妇人,看着对面那个用朗读声陪伴自己走过半生,带领自己冲破内心阴暗的枷锁,给予自己生存希望的爱人,Hanna突然意识到一切将会结束,当她离开监狱的那一刻,Michael为她的朗读将会结束,而在她内心深处支撑她继续下去的信念也将结束,这意味着Hanna的生命也将随之消逝……

Michael希望知道她这些年究竟思考了什么?也许他希望这些年他的朗读可以使一个人的灵魂得到净化,同时也净化这段牵挂一生的爱情,也许这正是他执著一生所要追寻的答案。当这段爱情早已穿越了年龄、阶层、文化阶层的偏见时,穿越不了的确是那可怕的战争,Michael唯一介怀的确是战争中Hanna的那段经历。然而,这一切是Hanna的错吗?因为文盲她放弃了西门子的升职考试,而成为纳粹集中营的看守,在集中营里,她只是履行着作为一名看守应尽的职责,而因为战胜结束,因为纳粹失败,因为那个集中营中还有幸存者,因为Hanna不识字,因为Hanna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文盲,所以她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千夫所指的对象?因为这场大家都不愿意看到战争,它们之间的那穿越一切世俗障碍的爱情出现了鸿沟,还有什么比战争更为可怕?Mather小姐不会因为Hanna是文盲的事实和Hanna留给她的那点微不足道的钱而原谅她,正如她说的那样集中营不是疗养院,别问我们在那里学习到了什么?那里不是用来学习的。在战争中没有赢家,所有的人都是受害者,Hanna不会因为她完成了自己的看守职责而被人认可,她的后半生都在监牢中度过;Mather小姐不会因为指控了战犯而成为胜利者,作为战争的亲历者她遭受了常人无法想象的黑暗;Michael也不会因为在战争后出生而免于不幸,战争的余震将他与爱人分开,让他去承受这份无法触及的爱情带他的煎熬。这份无比坚定的爱情就这样成为这场战争的牺牲品。偷罐子的人,他获得的罐子里面的东西没有任何价值,罐子甚至比里面的东西更加珍贵,这个价值应该如何去衡量呢?战争带给人们的伤害和价值又应该如何去衡量呢?我想正如Hanna所说的,战争已经结束,逝者已经远去,我们更多要做的应该是寻求属于自己的生命价值。也许是阅读,也许是答案,也是仅仅只是爱……

Ps:对影片最后的结尾,只是个人观点,相信还有很多可以挖掘的东西,这只是初看时的一些感受,我还打算再多看几次这部电影,也许还会有很多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其实每年都很喜欢年初的这段时光,因为总会有很多申奥的好片出炉,而今年,《The Reader》在我心中留下的烙印最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爱情电影《朗读者》观后感

全文共 2120 字

+ 加入清单

看完这部电影我在心里狠狠骂:“FUCK!中国院线怎么都不上这种电影!”好长时间没有一部电影能让我痛哭流涕了。。记得上一次痛哭流涕是在上学期。

我爱这部电影,我爱这段感情,它有它独有的美,它是静谧、安详、温柔、短暂、令人惋惜的。

1958年的西德,二战已经结束,青灰色的画面基调,冬日肃杀的氛围,大堆大堆的煤,人群冷漠严肃的表情,寥寥几句利索的话语,都诉说着二战那未散去的阴霾。迈克尔(大卫.克劳斯和拉夫.费因斯 饰演)的家也并不温暖,他是一个沉静的15岁少年,有青涩的唇和流露孤独无助的温柔双眼。命运让他在那一年遇到了同样孤独的汉娜(凯特.温丝莱特 饰演)。汉娜的出生和成长背景我们不得而知,也许她是个孤儿。汉娜比迈克尔年长,眼角有些许细微皱纹,湖面般冷静让她如墙角带刺的野玫瑰,静静绽放。汉娜表面成熟,内里却有一颗孩子般简单柔软的心,在迈克尔为她朗读的那些日子里,她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像孩子般笑像孩子般哭,像孩子般缩在迈克尔的怀里——一个比她小好几年的15岁孩子。“孩子。”是的,她叫他“孩子”,她从“孩子”那里得到了这辈子所有的快乐和温暖,单纯的快乐和温暖,属于他们的小房间,在白天拉着窗帘,迈克尔耐心用心朗读的好听声音缓缓弥漫在这个面积小小的空间里,外面的阴霾飘然远去,只有单纯的爱,单纯的依恋。。。

汉娜像孩子一样蜷缩在迈克尔怀里哭泣

这样的汉娜居然是二战纳粹集中营的看守之一。

那段感情仅仅持续了一个夏天,就在汉娜的不辞而别中结束了。。。而迈克尔多年以后再见到她,却是在审判纳粹集中营看守的法庭上。

当法官责问汉娜作为看守,每天挑选一批女人去送死和教堂失火时宁愿看着一群人被困在里面活活烧死也不去开门时,她的回答刺痛了迈克尔的心。。。汉娜认为,这只是她的职责所在,看到一批无辜的人被她亲手送向死亡,她无动于衷。她的心是冷的吗?不,不然在那段夏日时光里她不会轻易地被别人的故事感动,但是她在集中营里表现出的冷漠与麻木,让人不敢相信。。。后来迈克尔发现,她是一个文盲,也许是因为她没有受过教育,导致她的思维如此单一,她的心和她的思维,一个是天使,一个是魔鬼。简单纯洁到不含一丝杂质的心,只会让她在每一件事情上尽心尽力,工作上,感情上,只要她能给的,她会毫无保留。但一个致命缺陷却葬送了她的人生,那就是愚昧无知导致的思维上的单一。一个不会分辨好坏同时又一丝不苟的人是可怕的,这就是汉娜无意而为却最终变成刽子手的原因。

庭上,无助的汉娜不明白自己哪里做错了。。。

而汉娜为了隐瞒自己文盲的事实不惜用自由去交换,最终,她被判终身监禁。也许因为她一直以来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性格孤僻,不愿任何人了解自己,自然也不愿把自己深藏的一些东西暴露给别人,对“孩子”,也是如此,从不跟“孩子”交流内心信息,掩饰内心掩饰得很好。“孩子”跟她如此亲密地呆了一整个夏天,都不知道她是个文盲,更不知道她从哪里来,甚至一开始连名字也不知道。汉娜只活在自己内心的小世界里,死寂的,封闭的小世界,抗拒任何人的打扰。就是这样一个孤独的女人,注定孤独而死。

而对于“孩子”——迈克尔,这样的事实和结局太过残酷,如果说之前记忆里的汉娜和那个夏天美丽完好,那经历了这次审判,已经变得支离破碎。

迈克尔想为她辩解什么,但最终没出口,想去看看她,最终还是选择不见,在大雪中迈克尔抬起头凝视灰蒙蒙的天空,探监室近在咫尺,那个令她久久无法放下的女人近在咫尺,他却最终掉头走出监狱大门。。。并在那个晚上投入了另一个女人的怀抱。那是他平生第二个女人。在他与那个女人做爱时,我哭了,因为他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他选择放下这段感情,他选择放弃,在那一刻,在他凝望下雪的灰色天空,在他与那个女人做爱时,他心底有东西死了,碎裂了,无法再完好了。。。

长大后的“孩子”

即使是多年以后,迈克尔和生平第二个女人离婚,即使他回到旧家整理中学时代的书籍决定每天晚上朗读这些书籍到很晚只为录成录音带寄给已在监狱里快20年的汉娜,因为在那个夏天,汉娜说过,她只喜欢听“孩子”朗读,在集中营做看守的那些日子里,汉娜无比还念那个夏天“孩子”好听的朗读声,只可惜,茫茫人海中再也找不到这样的声音,她每晚在一批又一批的犹太女人中寻找这样的声音,可是夜夜都是失落,也许正是这种失落让汉娜把她们送上了断头台。

说到底,这只是一个可怜的女人,在她自我封闭孤僻漫长的一生中,从来没有什么温暖和爱可言,而一个“孩子”在一个夏天把她一辈子的温暖和爱带给了她,这个可怜女人一辈子拥有的,也就是这些。她在一批又一批犹太女人中寻找这样的声音,也许她有小贪心,想再听一次,也许她已经满足,这样的寻找只是一种祭奠。

而我写这篇影评,不是为汉娜在集中营中犯下的罪行开脱,只是解析和感受一个可怜女人独特的心和人生,以及那段令人永远怀念的残缺美丽的爱情

虽然我希望结局如这张海报一样,但事实是,迈克尔最终选择让这段感情过去,即使他努力了一生都没法在心里释然,他的爱从未停止。而白发苍苍的汉娜最终见到了“孩子”,大半生过去了,她仍活在那个夏天,而对面的那个人,却已不是那个夏天的“孩子”。于是,她孤寂地死去了。。。

她也许曾同样孤寂地降临到这个世上。

爱情电影《朗读者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朗读者》告别主题的观后感

全文共 505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两种告别无可回避,那就是离开故乡和与至亲的生离死别。节目中,著名演员李立群坦言自己之所以常来内地拍戏,就是因为母亲的故乡在北京,那种对故乡的情节对自己影响很深。

而回忆起已故的母亲,身为老戏骨的李立群笑言自己的表演其实很大程度上受了不是演员的母亲的影响。1984年,李立群与赖声川一同成立“表演工作坊”,先后推出了《那一夜,我们说相声》《这一夜,谁来说相声》以及单口相声《台湾怪谭》,全新相声表演方式在台湾风靡一时。而李立群对于相声的最初启蒙就是来自于母亲,他说:“因为我妈妈说个事,常像是在说相声,生动,准确,哪怕是用错了字,都错得无与伦比。我的相声段子里,内容到表演,有太多无形的她在里面,在里面影响着我的思想,感情和语言。我无法举例,也举不全,因为那往往就是一段即兴的 ‘相声 ’,只可当时意会,无法事后言传。”

当母亲离世时,李立群没有陪伴在她身边。面对主持人董卿问道是否会认为这是一次遗憾的告别,李立群却坦言“不遗憾”。究竟为何这位公认的孝子面对母亲的离世会说出“不遗憾”三个字,他与母亲的告别又是一种怎样的情形?更多精彩,敬请锁定本周日晚,央视一套和央视三套黄金档播出的《朗读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朗读者》观后感

全文共 376 字

+ 加入清单

名人的传奇,搭配素人的精彩,才是真正的人生百态。首期节目中,不少嘉宾带来的细节非常打动人心:儒雅的濮存昕年少时因腿疾曾被同学取笑为“濮瘸子”,幸遇一位大夫,不但医好了他的腿,一颗幼小而脆弱的心也得以被挽救;柳传志再现儿子婚礼上“父亲的演讲”,也把自己的父子相处心得送给全天下的父亲;曾当选世界小姐的张梓琳,深情分享了初为人母的喜悦。而几位素人的故事同样令人动容……

四川成都金堂县有一个1200亩的鲜花山谷,一年四季花开不败。这个鲜花山谷是丈夫周小林对妻子殷洁的承诺——为了实现妻子想拥有一个花园的梦想,丈夫倾尽所有、用十年时间打造出了这片花海。在妻子的眼中,“他是一个浪漫的男人,我是一个幸福的女人”。这对夫妻带着相伴26年的情感来到《朗读者》的舞台,念着朱生豪的情诗:“我一天一天发现你的平凡,同时却一天一天愈更深情地爱你……”诠释着相濡以沫的浪漫。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朗读者》曹文轩观后感

全文共 883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一个逃不过的词被身边的人反复提及——告别。

年轻时,我们为了“好好年老”,告别家乡。

年长时,守在家乡的亲人又与年轻人渐渐“告别”。

是啊,我们的一生只是在不停的重复——生离死别。

海子说,“我们最终都要远行,最终都要跟稚嫩的自己告别。告别是通向成长的苦行之路。”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的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这是杨绛先生平静超然地和这个世界告别。

在这期《朗读者》开场的时候,董卿缓缓地从暗处走来,又渐渐消失在黑幕之中,她说,“告别是结束,也是开始。是苦痛,也是希望。面对告别最好的方式是,好好告别。”

在这期节目中,演员姚晨朗读鲁迅《阿长与》,与那些萍水相逢却给了我们温暖的人“告别”。作家王蒙朗读自己所著小说《明年我将衰老》选段献给妻子和三个孩子。告别虽然有酸楚,但也在丰富着生活……每一个朗读者,都诉说着令人感动的故事。

令阿谷君印象最深的“告别”是作家曹文轩与故乡的告别、与父亲的告别……在他朗读半自传式的作品《草房子》时,虽然文中没有明显地提及告别,但从这个根据自身经历改编的故事里,阿谷君深刻地感受到了告别在他的生命里留下的痕迹。

当董卿问曹文轩,《草房子》中的小男孩桑桑和校长桑乔是他和他的父亲为原型吗?曹文轩说,您完全可以把里头的桑桑,看成是一个叫曹文轩的男孩。

十四岁那年,曹文轩生了病。那时他以为自己要离开家人了。他脑海里描绘了无数次到时家人会怎样告别,会多么难过。父亲背着他到处求医,最后去了上海。医生确诊那只是淋巴结核,会好起来。

父亲当场泪流满面,那一次的“虚拟告别”让曹文轩更深刻地理解了爱。

后来,曹文轩离开家乡去外地求学,那时候他坐在船上,看着父亲在岸上对他挥手道别,他的视线渐渐模糊,当时是秋天,那个河面上飘满了落叶,他心里非常非常的难过。

然而,曹文轩与父亲真正的告别,就那样突然就来了……曹文轩至今想不起来自己是乘什么交通工具回的家。他只记得从县城到乡村的公路已经修地非常平坦了。“这不是分别,是诀别。是分别里头最让人难以接受的告别。其实这个大自然,在这片天空下,不是山,也不是水,而是各种各样的告别。”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朗读者》第十二期观后感

全文共 421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都曾有过青春,在那个情感泛滥的年纪,我们开始尝试在父母和老师的教育之外,自己需要寻找关于爱或梦想的人生意义。最终无论留下怎样的回忆,青春在大部分人心中都始终是一个听见就觉得美好的词汇。校园民谣就是这样一个美好的青春印记。

节目中,足以代表一代人青春的民谣歌手老狼现身与大家一同回忆那个“白衣飘飘”的青春。在还未成名前,民谣大师老狼还曾是一位摇滚愤青。那时候,老狼与高晓松[微博]一起组建了一个叫“青铜器”的摇滚乐队,每天不是排练,就是骑着自行车四处“茬琴”,所谓“茬琴”是老北京流传于市井间的一句俚语,讲的是青少年之间相互切磋、比试玩吉他的技巧。那时候的老狼或许没有如今这么深厚的音乐功底,但对他来说,那段与音乐一起躁动的青春是他音乐生涯中最美好的回忆。

节目中,老狼笑言,当年校园里最受欢迎的就是文艺青年,“要么是诗人,要么是弹琴唱歌的”。身为摇滚青年的老狼追起女生自然也离不开音乐,甚至连“老狼”这个影响了无数人的名字都和那个女生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朗读者》倪萍观后感

全文共 610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不是因为站上了《朗读者》的舞台,与如今的“央视一姐”董卿实现了少有的“世纪同台”,也许很多人根本没有见过这样的倪萍。身形发胖臃肿,面容布满皱纹,多年抽烟导致牙齿不再白净,而棉麻质地的宽大衣服,外加一双平底鞋,如此穿着打扮更是透着一股“放飞自我”的意味。

上周六晚播出的《朗读者》,让倪萍多年前突然离开央视、告别荧屏的往事重新被提起。光环,曾经因为“央视一姐”的名号笼罩在她前半段的人生,而一旦离开央视,人们对她的近况并不完全知晓。节目录制前,倪萍并没有和董卿沟通台本,而是凭着彼此的信任,从1999年那年的春晚说起,平淡地讲述自己因儿子身患先天性白内障而改变的人生轨迹。

这样一个活得通透的倪萍,在多年淡出公众视野后早已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大众意义上的名和利都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内心渴求,这个渴求说大无限大,说小也无限小,大小都遵从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和愿望。什么都尝过了,什么都拥有了,你才知道什么是你想要的,什么是你能吞咽下的,什么是可以在你生命里再生的。”

她深知,个人的选择永远关乎内心,未来的她还将接演影视剧,不排斥综艺节目,而写作也想继续下去,主题是“写一个清冷的母亲”。对她来说,像妈妈和姥姥那样遵从自己的内心而活,正是人生追求的最优状态,“衣服越穿越肥,鞋越穿越软,不照镜子、不上秤,进门和出门可以是一个人,越活越简单,好像这个世界只剩下你自己了,别人怎么看你,你都不在乎。不为他人活着,只为自己活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第十期《朗读者》张艾嘉观后感

全文共 1992 字

+ 加入清单

艾嘉说故事的方式是古典的;写作的笔触是轻盈的;朗读的声音是丰富的;集合人生之流,岁月场景,工作笔记于一书,轻描淡写其实并非真的轻描淡写。

张艾嘉的电影履历从来就两极,要么海水要么火焰,她总是不甘心做某种固定刻板的“张艾嘉”,当你刚刚认为:啊,原来张艾嘉是这样的。她下一部作品立马颠覆你的看法。

做导演之前张艾嘉已经是金马奖的最佳女配最佳女主双项获得者,在香港以男人婆的形象出现在卖座电影系列《最佳拍档》里。张艾嘉几乎是天才型的演员,在和麦嘉、许冠杰等人在喜剧片中以剽悍女警成为卖座女星之前,她在台湾是以出演温婉柔美的女性形象走红。《金玉良缘红楼梦》里她是林黛玉,而贾宝玉是当时的青春女星林青霞;《山中奇缘》里她是幻梦般的少女;还有多个琼瑶电影女主角;还有大师杨德昌的独立导演处女作《海滩的一天》。

你看她就这样轻松的,成功的,实现了柔美到彪悍的角色转型。而她成为演员不过是因为她在美国念书整天跟着自由运动到处跑,母亲说女孩这样野可不行,把她赶回台湾。可她天生就是演员,她的美貌毋庸置疑,而她总是让自己的美貌精彩、多样,她可以活泼可以纯情甚至可以毫无女人味。

1986年张艾嘉自编自导自演的处女作《最爱》横扫金像奖、金马奖。成为第一位获得金马、金像双料影后的女演员。在《最爱》中张艾嘉的“理智与感性”是“亦舒式”的。两个女性用秘密维系友谊,过往回忆是美好的又不堪回首的。不需要男性来认错或弥补,女性对自我的选择需要自我的成长和救赎来稀释。

张艾嘉的作品里总是呈现一种女性特有的矛盾情绪。《最爱》里这种矛盾关乎友情和爱情,因为感性所以有炽烈的爱情,需要理智所以要保守秘密,哪怕一个人承担后果。影片的最后两个好友都人近中年,对待秘密不知该介怀还是泰然,不敢直视对方,电影定格在这里结束。

一个小插曲,在《最爱》之前张艾嘉还有一次电影导演经历。1978年导演屠忠训在筹拍《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期间不幸遭遇车祸身亡,张艾嘉毛遂自荐,续拍影片,并改名为《旧梦不须记》。那年张艾嘉25岁,入行第5年。

“时代女性”总是一次次出现在张艾嘉的作品中,比如《新同居时代》中风韵迷人的中年贵妇安娜,丈夫拴不住就泡年轻靓仔咯。但东方的女性情结又一次次影响着张艾嘉,所以安娜也还只是一个怨妇,肉体精神她都不能控制自如。张艾嘉在这种前与后,左与右之间平衡,因而迸现趣味的花火。

1994年李安完成“父亲三部曲”,开始筹备电影《少女小渔》,连剧本都写好了,哥伦比亚公司把他挖去拍《理智与情感》。留下偌大的摊子,让给张艾嘉收拾。张艾嘉接手导演《少女小渔》后把李安擅长的“中西矛盾”,转化为她擅长的女性“理智与感性”矛盾。

女孩小渔跟着出国留学的男友偷渡到了纽约,为了绿卡她和一个老头假结婚,在这场婚姻中小渔忍受着老头和男友两人的坏脾气。然而相处后小渔慢慢开始了解老头,也越来越不懂男友。在老头垂死之际,男友要求小渔不要照顾老头,这次小渔自己做了决定,留在老头身边。

张艾嘉跳脱了过往以中产女性为代表的思维情感模式,而这个“打工女”小渔思考的其实还是张艾嘉一直思考的问题:女性在感情中的自主。所以小渔是勇敢的,而且这种勇敢在电影中温情脉脉力量十足。因为本片的导演,作为女性何尝不是勇敢坚定呢。

“女人真正能够得到的关怀、关注或者得到的机会实在不够多。虽然我不喜欢人家讲我是女性主义,但我是一个女人,我关心女人的心灵,从女性的角度看事情,只是抱着这种心而已。”张艾嘉这样说自己的“女性情节”,所以你看到她的电影里没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总是女人自己给自己出一个题目,然后用一段漫长的成长来解答这个题目。《心动》里女主人公人到中年了对初恋情人说“你怎么还不结婚啊”,像老友一般;《一个好爸爸》里女儿一出生就改变了黑道爸爸的人生观,而女儿对父亲的理解却总是迟到。到了2015张艾嘉最新的电影《念念》里,这种成长已经变成两代人共同的学习与体味,就像有首歌唱的那样:“我们为爱还在学。”

张艾嘉曾经抱怨说自己从来没有得过导演奖,大奖小奖都没有她的份,她以演员、编剧、歌手的身份拿奖无数,唯独缺乏在导演这个行当里的肯定。2004年张艾嘉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20 30 40》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这次入围柏林主竞赛单元无疑是对导演张艾嘉的某种肯定,毕竟她是台湾第一位入围三大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女导演,也是目前为止的唯一一位。

20岁你不知道爱是什么,30岁你为爱痴狂却总是得不到,40岁你以为一切圆满了却要从新开始。《20 30 40》里纠结于“理智与情感”的张艾嘉展现出“温柔的慈悲”的苗头。她给予20岁的女孩倾听,关注那些细枝末节莫名其妙的微妙感情;给予30岁的女人拥抱,是啊等爱多么辛苦自我折磨多么不堪,但是人总要经历;40岁的女人勇敢坦诚,面对镜子说“我是一个被抛弃的女人”,然后刮刮腋毛微微笑,第二天早上穿一件绿色短袖晨跑,迎接新的永远新的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朗读者》第十二期观后感

全文共 318 字

+ 加入清单

央视《朗读者》本周即将收官,昨天节目组公布了最后一期节目将以“青春”为主题,导演冯小刚、中国女排总教练郎、青春偶像王源平确认将现身。

据悉,冯小刚将在节目中朗读与电影记忆有关的故事,他至今还记得自己看过的第一部电影就是戏曲版《红楼梦》,于是《红楼梦》也在他童年的心里留下了巨大的阴影;郎平则谈起比赛重压下如何释放压力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女排运动员惠若琪、袁心玥、魏秋月、徐云丽也将来到《朗读者》的舞台上,与郎平一同朗读;TFBOYS成员王源将以自身经历为观众讲述一个不一样的偶像青春,节目中,王源爆料自己的成名作《青春修炼手册》原名其实叫《正太修炼手册》,而且唱的时候完全不懂歌词的意思,“因为当时还是小孩,才12岁,就当作儿歌来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朗读者》叶嘉莹观后感

全文共 302 字

+ 加入清单

叶嘉莹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饱读诗书,后师从于古典诗词名家顾随教授学习,深得老师的赏识。1945年大学毕业后,叶嘉莹便开始了自己的教学生涯,先后于多所世界著名大学教授中国古典文化,去年还获颁“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生成就奖。她一生致力于古典诗词的教学,获得了使古典诗词于当代「再生」的赞誉。

叶嘉莹曾说过:“我以为中国古典诗歌之生命,原是伴随着吟诵之传统而成长起来的。古典诗歌中的兴发感动之特质,也是与吟诵之传统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对于吟诵诗词这一活动,叶嘉莹一直十分倡导。而吟诵,其实也就是古典版的朗读。在本期节目中,这位著作等身的教育大师将在《朗读者》中畅谈古典诗词文化对自己人生的影响,并为中华文化而吟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关于《朗读者》观后感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期节目,文化含量满满,令人目不暇接,而参与朗读的人采用了“星素结合”的方式,为什么会这样安排?“其实在最初的时候,我们考虑的是全明星阵容,但是后来我们发现,其实明星已经被过度消费,在他们身上很难或者说比较难捕捉到大开大合的人生故事。而在普通人或者说一些特殊的普通人身上,真的有我们意想不到的,能够给我们带来惊喜和感动的一些人生的经历和感悟。所以坚定地采用了星素结合的这样一种方式。现在看来还是达到了我们的预期,像这一期里面鲜花山谷那对夫妇,就让我们看到了人生的一种我们都没有想到的普通夫妻,还能够有如此真挚、美好、单纯的一种生活,给我们大家都带来了无限的想象。”董卿解释。

今年春节档,董卿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荧屏,成为文化类节目中的一个爆款。《朗读者》随后跟进,这是否意味着文化类节目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呢?董卿回答道,“其实文化类的节目真的很难做,我并不认为因为是《中国诗词大会》或者《朗读者》得到了大家的关注就标志着今天中国文化类的节目就开始大火或者说真的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但是起码它是个风向标。但是文化类的节目真的是不好做,它需要更精心的设计。”

那么,文化类节目的突围之路在哪里?董卿认为:“我觉得首先还是我们期待着整个社会的一个大的环境有所改善,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是尽我们所能去做情感类的一种共鸣,去唤起大家对文学的一种认知和最温柔的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朗读者》观后感500字

全文共 567 字

+ 加入清单

终于有幸跟妈妈看《朗读者》。收获很多。

因为我是写完作业才跟着妈妈看。正好看到董卿阿姨采访王石。我记下来了这句话:生命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我们有了追求,有了比较,有了竞争。我们赋予它有了意义。真的意义,就在于做的过程中!

我记得看过毕淑敏老师也写过这样一句话:人的一生,其实和周围的花草树木是一样的,一定说它有意义,就是人赋予的!我们能成为人,能享受这世间的一切阳光雨露,风雨人生,一定要活得有意义。

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有的轻于鸿毛,有的重于泰山”。我们该如何走过属于我们的一生呢?是啊,如果说:“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要意义,我们的心中有一个目标,那么我的日子一定会过得有声有色”。

在我们的学校里,同学们参加了各自喜欢的特色活动,因为是自己报的志愿,所以,活动起来也是有声有色、操场上的足球队的同学们生龙活虎的奔跑,碰撞了,跌倒了,流血了,没有一个同学抱怨。舞蹈教室的同学们随着悠扬的曲子翩翩起舞,还是一个个精灵,用舞姿来表达对母校,对老师们的热爱。乐器班的同学在老师的指挥下,一首首曲子从音乐教师传出,回荡在整个校园的上空,抒发着对老师,对祖国的爱!每个活动室的同学们都希望在短暂的时间内有所收获。

我们爱我们的父母,爱我们的老师同学,爱我们的家乡,更爱我们的祖国。

活着,要通过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样就是生命赋予我们的真实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爱情电影《朗读者》观后感

全文共 1700 字

+ 加入清单

影片中,麦克在回顾自己失败婚姻、疏远的父女关系时,对自己的女儿说,“我不够坦诚,我对任何人都不曾完全坦诚”。这是成年麦克说的唯一坦诚的话。

当少年麦克遇到汉娜的时候,他被后者所吸引。尽管汉娜是个目不识丁的文盲,可是在少年麦克的眼中,她几乎就是一尊女神。这时的麦克,尽管肤浅,却完全是真诚的。他对汉娜的爱慕是由性欲驱动的,但在与汉娜的交往中,这性欲又借着汉娜的推动,把他引领向某种更崇高的东西。少年麦克本能的感觉得到,他和汉娜的关系并不仅限于床第之欢,这种关系让他的整个人生都有了意义。多么美好的爱之初体验!虽然它是不见容于时人的不伦之恋。

我们可以想象,汉娜的突然消失,对少年麦克的打击有多大。不仅是一段初恋就这样嘎然而止,而且那种由爱引导的对人生意义的发现,也忽然间烟消云散了,没人给过麦克一个解释。就这层意义来说,我们也许可以指责汉娜对麦克一生的爱情和婚姻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然而,这只是对汉娜与麦克关系的最为肤浅的分析。无论汉娜曾怎样刺痛过麦克的心,他在对待汉娜时都可以有其他种选择。麦克实际作出的选择,证明了他既不够真诚,又不敢承担责任。

当麦克在法庭上发现汉娜是个文盲的时候,他本可以为汉娜作证,使她免受终生监禁的严厉惩罚。麦克选择了不作为,一个方便的借口当然是为汉娜保守秘密——既然汉娜本人显然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文盲,那么还是遵从她的意愿为好。可是,不要忘了,麦克是个法学院的学生,对他以及周围的很多人来说,这次审判的意义就在于伸张正义。麦克明显看出了其他几位被告是在合伙算计汉娜让她背黑锅,在这种情况下,让汉娜一人承担罪责,显然不符合正义的要求。就此而言,麦克不作为的选择,是一个糟糕的选择。问题还不止于此,我疑心为汉娜保守秘密对麦克来说只是一个应付自己良心的借口,他不作为的真正原因是为自己保守秘密——对一个法学院的学生来说,在中学时代和一个纳粹女看守(而且还是个文盲)发生过不伦之恋,绝对是一件难堪的事情。

如果说对法庭审判时麦克作出选择的动机只是一种凭空猜测的话,那么麦克给汉娜朗读、录制磁带其实更能说明这个男人的不负责任。麦克并不是在汉娜一被判入狱马上就给她朗读、录制磁带的。相反,那是在汉娜入狱很久以后的事情。当时,麦克的婚姻遇到了麻烦,他带着自己的小女儿回到故乡。正是在这个时候,他回忆起了尘封的少年情事,汉娜在他脑海里忽然又鲜活起来。刻薄一点说,他的朗读行为不过是在把玩一颗夹在书中的枯叶,也许看上去他对那颗枯叶呵护备至,但是他珍视的仅仅是自己的回忆,丝毫没有让枯叶复活的意思。

当汉娜终于服完了刑期,就要出狱的时候。麦克起先并没有打算去见她,后来终于动了恻隐之心以后,在与汉娜见面时候,仍然是一幅高高在上的嘴脸。没有人会指责麦克不再爱汉娜,但是既然作为唯一的联系人去和汉娜见面,麦克最不应该做的就是要求汉娜对奥斯威辛的经历作出反思和交待——无论是作为一个曾经的情人,还是作为一个知晓汉娜秘密的人,这样做都过于残忍。这不啻于对汉娜说,“你是个有污点、隐藏过污点的人,你不配得到我的爱。”

在我看来,汉娜对麦克的回答极为高贵:“在我入狱之前,我从未反思过。现在我怎么想已不重要。死了的已经死了。”这个回答,一方面含蓄的感谢了麦克对他所做的一切,承认了自己在狱中的反思;另一方面也拒绝了麦克那种虚伪的优越姿态——既然你心中已经无爱,与死人又有何差异,我的所思所感对你已经无所谓,我宁愿不说。 汉娜刚一见到麦克的时候,说他“已经长大了”,而当她最终回应麦克的时候,她叫他“孩子”,这真是恰到好处的鄙视。

成年麦克是汉娜的对立型人物:他受过良好的教育,refined and polished。影片中两次提到《奥德赛》,不无深意。奥德修斯正是一个心多机窍的人,麦克同样如此。受过教育、有文化的人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往往被过多的纹饰遮蔽,不能或不敢去面对生活的真相。

用卢梭的话来说,“野蛮人过着他自己的生活,而真正的社会人则终日惶惶,生活在别处”。也许,汉娜和麦克正代表了卢梭笔下这“野蛮人”和“文明人”对立的两极。

文学对汉娜来说是打开新世界大门钥匙,而对成年麦克来说,它只是躲避真实生活的掩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朗读者》观后感冯小刚

全文共 536 字

+ 加入清单

朗读者》即将迎来本季的最后一期节目。在这场以“青春”为主题的朗读中,邀请到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导演冯小刚、歌手老狼、诗人余秀华、青春偶像王源等嘉宾,将共同现身与大家一起致敬青春。

冯小刚无疑是游走在商业和艺术之间最成功的导演之一,《甲方乙方》《非诚勿扰》《手机》等贺岁片让他在商业片市场名声大噪,《我不是潘金莲》《一九四二》则让人认可了他对艺术的追求。而他拍的电影,大多都离不开自身经历。

他曾在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中写道:“记忆就好像是一块被虫子啄了许多洞的木头,这块木头上刻满了我的青春往事。有蹉跎岁月,也有鲤鱼跳龙门;有对生活的坦白,更有对朋友的怀念。”年轻时他是文工团才华横溢的美工、编剧,女兵情结、战友情谊这些青春的美好让他永生难忘。节目中,冯小刚笑言:“每个战士的心里头,都住着一个文工团女兵。为了跟文工团女兵打个照面,我会算好她们经过的时间,假装拿着饭盆去食堂,有时候可能要来回走三趟才能碰上一面。”

现场冯小刚还分享了一段小时候的经历。他说,那时候最期待的事情就是每周五买电影票去大院礼堂观看电影,“5分钱一张,那是我最愉快的时光。”而他对喜剧的兴趣,也是来源于小时候在礼堂中看到的一部名叫《半夜鸡叫》的喜剧动画片。大院礼堂,就是承载了他无数青春记忆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央视《朗读者》第7期观后感

全文共 377 字

+ 加入清单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豪迈的告别;每一次的告别,都有一个故事,或激情燃烧,或凄美动人,或惊心动魄。告别不是遗忘,而是转身,告别不是放弃,而是开始!

时代裹挟着一颗不老的心灵,困苦折不断梦想的翅膀。历经苦难后的永不言败是他的个性,乐观、风趣、激情、睿智,令人感佩。风雨后的一唱三叹,腾挪跌宕中的沁人心脾,他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呐喊着《青春万岁》;他经历了伟大也咀嚼了渺小,品透了《一辈子的活法》,八十多岁《这边风景》依然独好,他就是文化部原部长,著名作家王蒙。

告别北京,告别新疆,再告别妻子,79岁的王蒙回头打量39岁的自己,也让他思考在新疆度过的16年时光。他觉得今天的作家王蒙与那16年大有渊源。“维族人有句极端的话:‘人生在世,除了死亡以外,其它都是塔玛霞儿(玩耍)!’”他说,“这样的人生态度,对我影响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朗读者》王源观后感

全文共 324 字

+ 加入清单

一档名为《朗读者》的节目成为了荧幕上的新星。它采取情感座谈、舞台式朗读等方式,通过名人效应、舞台音乐效果、朗读内容等的完美融合,并在线下设立“朗读亭”,形成二次传播,打造了极好的节目效果,并获得了广泛好评。

在近期《朗读者》的录制当中,出现了史上年龄最小的《朗读者》,那就是TFBOYS的王源。王源受邀参加《朗读者》以“青春”为主题的录制,以少年之名,朗读青春的华彩,向全世界宣告青春的力量。

只见,王源一身白衬衫搭配黑色长裤,清爽大气,活脱脱一个霸道总裁的人设,简单的黑白色调能够营造出一种诗酒年华的气息,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广大迷妹表示,今天又比昨天更爱王源一点点了。

在王源上朗读者之前,一直以为《朗读者》的画风是这样的。分分钟高考满分作文的架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朗读者》观后感

全文共 1523 字

+ 加入清单

2017年1月8日,筹划了将近一年的《朗读者》开始了第一场录制。当制作人兼主持人董卿站定在舞台中央,她由衷地感慨:“我当了21年主持人,而今仿佛回到了起点。《朗读者》中的“朗读”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我们要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并感动于他们让我们遇见了大千世界。我对于一档有着人文精神的电视节目的追求,终于要实现了。”

中国一共有28位无国界医生,有4位来到了录制现场。妇产科医生蒋励不无激动地分享着令她难忘的经历。

对录制追求完美的董卿和节目组,为了更好地呈现朗读时的意境,特意让舞美团队对现场灯光进行了调试。在调试灯光和音效时,董卿还为这些非专业的朗读者们传授了经验:“随着音乐酝酿情绪,不要着急,你们读得都很好。”她又对观众说:“你们的倾听很重要。如果你们给朗读者一个聚精会神的眼神,会让他们更有信心。”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有一个1200亩的鲜花山谷,那里一年四季花开不败。更让人意外的是这个鲜花山谷是一个丈夫对妻子的承诺。为了实现她想拥有一个花园的梦想,丈夫倾尽所有用十年时间打造出了这样一个浪漫的花海。

《朗读者》把这对夫妻请到现场,丈夫周小林和妻子殷洁开始讲述他们从相识到相爱,结婚26年中所发生的浪漫故事。他们用日记记录下了生活的点点滴滴,随手翻开十几本日记,其中的一页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那是94年情人节,丈夫写下的一段话:“亲爱的,我想送给你最好的礼物。首先是一栋房子。还想送你一辆213越野吉普车,

这句话引起了董卿的注意:213越野吉普车不正是北汽的车吗?他们20多年前就有这个梦想了!周小林回忆起那时他们经常在祖国西南的横断山域考察,北汽的213吉普车最为合适,每次出行他们都租用这种车。通过那段日记,我们能体会到丈夫对妻子的爱,对北汽的信任和向往。而今他们站在北汽集团冠名的《朗读者》舞台上,董卿幽默地说到:“你们应该获得一个北汽颁发的“最佳梦想奖”。”

正如董卿所说:“这个舞台属于每一个人,为所有人开放。你想说的话,你的情感,都可以从朗读的篇目中传递出来。”她与观众互动道:“你们读过情诗吗?没读过情诗的人生不完整,读过后你的人生会升华的。”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名誉主席柳传志先生,分享了他第一次“遇见失败”的经历。董卿夸赞他气色好,他说:“这份鼓励我接受20%。”在柳传志先生朗读完一段特殊的献词后,董卿说她很受感动。柳传志先生笑着说:“这话我接受80%!”

舞台上中西文化艺术的融合,屏幕上出现了一段美丽译文(原文“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就这样,我们遇见了许渊冲先生。

他告诉我们:“生活有不同状态,要懂得欣赏每一处的美。”十位特别朗读嘉宾中,有许渊冲先生的学生,和他学生的学生。十个人不同语言的接力朗读,让观众体会到不同的美。

几天前董卿采访了濮存昕先生。这次录制,他带着一本书来到了采访间《老舍散文》。濮存昕先生演绎了很多经典角色,他依然在潜心研究作者创造一个角色的中心思想。在舞台上朗读,他仿佛来到了剧场中,用声音再次塑造了一段鲜活的人生。

钢琴的声音空灵且荡气回肠。现场听着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的弹唱,观众们乘着歌声的翅膀,仿佛随着他唱出的一首千年古诗去到了一个神奇的地方,享受着岁月沉淀的甜美和安宁。此刻的小朗仿佛成了老朗,品味到了时光的智慧和如陈年之酒般香醇的情操。

国际钢琴家李云迪献上了天籁般的钢琴伴奏,在他琴声的熏陶下,朗读者感情更充沛地读着美丽的篇章,听起来让人心旷神怡。李云迪也朗读了一段与音乐有关的文字。

在《朗读者》第一场录制接近尾声时,每个人都得到了心灵的慰藉。《朗读者》的舞台有一扇门,打开就能通向采访间。当董卿风趣地说到“芝麻开门”时,相信我们的心灵之门也随之打开,我们心意相通,期待遇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