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家教家风作文素材【实用20篇】

要做个好人,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风家训征文,欢迎大家参考!

浏览

1547

作文

146

我的家风家教专题

全文共 996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叛逆的我能有一点点的待人接物的和气,有一点点乐于助人的热心,都要归功于我的外婆。

——题记

小时候爸妈工作忙,我跟外婆住。

外婆喜欢做媒。十里八村有小伙子、姑娘的人家,经常有人请外婆给他们牵线搭桥。我记得当时妈妈对此颇有微词:“妈, 你现在就好好看孩子,那么大年龄了,还图人家那几块钱干嘛呀!”外婆笑道:“在俺农村,说媒跟建桥修路一样,是积德行善。给人家带去福,也是自己的福。” 说完朝我笑笑:“是不是,宝贝?”我也笑,但不懂,只是傻傻的点头。妈妈不再多说什么。

我只记得那时我的生活很简单,一天里最多也是最快乐的时间就是在黄昏后搬着小板凳坐在外婆身旁靠在她膝上看她说媒,也算是见证了许多美好姻缘。有时我真的觉得一些男女是那样的不般配,但外婆的一张巧嘴还是使他们走到了一起。即便那时的我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我只知道外婆抚摸着我的头,身上散发出一种淡淡的麦香,夕阳的余晖像是稍加漂色的红纸,不浓不淡地映在外婆的脸上,与外婆慈祥的菊花般的笑容融为一体。那感觉让人踏实,我常就这样伏在她膝上入睡。

一次,外婆游说的一对结婚新人来请外婆参加他们的婚礼。还要硬塞给外婆钱。她拒绝了,笑得满脸皱纹菊花一样,说:“你们成了是缘分,好好过日子,白头到老多少钱也买不着。”那时的我已经大一些了,学会了察言观色。那对新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看起来既激动又感激,而外婆则是比他们幸福百倍的样子,不知是激动还是羞涩,竟涨红了脸。将我拥在怀里不停摩挲着。外婆一直把那对新人送到村头,回来的路上,她对我说:“宝贝,外婆希望你做一个快乐的人,要想快乐啊,就要助人,友善待人。”我若有所思的点头,那时我的心里已经懵懵懂懂得明白了很多,我明白了外婆一直以来的坚持,明白了外婆对我的期望。爸妈曾担心我跟外婆住,在教育方面会稍有欠缺,毕竟外婆没读过书。事实证明,外婆的确没有发人深省的哲学道理,亦没有精妙绝伦的语句,但却用超出书本的自身行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对我来说,她的爱便是最好的教育,教会我做人之道,为人之本。

外婆的爱,她的教育,让我体味到作为一个人,一位女性,具备一颗乐于助人的,友善的心是多么的重要。爱心与慧心示爱与人,是多么的令人敬爱啊。一个人外表固然要善良秀丽,但,具备内在的大爱更是无比重要。

如今,我正处于花季少年,未来的青年、中年、老年之路,是人生的必经,我庆幸有一位敬爱的外婆,我庆幸我有这样深刻而美好的家风家教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注重家教家风培育家国情怀

全文共 1053 字

+ 加入清单

家风,是个人道德品格养成的基石,亦是国家和民族素质提升的沃土。《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好家风有助于子女成长成才,造就和睦家庭。一个社会良好与千万家庭的良好家风密切相关,党风政风也与领导干部家风紧密相连。家庭既是避风的港湾,更是修身之乐园。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建设好家庭是第一环。

“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好家风才有好家道,让家人终身受益。毛泽东有著名的“三原则”,要求子女学会“夹着尾巴做人”;周恩来针对亲友“进京做事”,定下“十条家规”,不谋私利,不搞特殊;裕禄“书记的女儿只能带头艰苦,不能有任何特殊”的家规,成为子女一生的骄傲。无论是一代伟人,还是优秀党员干部,他们良好的家风带出廉洁的作风,又以廉洁作风涵养着良好的家风。

大量事实表明,家风建设对领导干部来说至关重要。然而,在党员干部队伍亦不乏忽视家风、淡忘家训之辈,家风败坏往往成为腐败堕落的催化剂。从查处的一些腐败案件来看,有的一人当官、全家敛财;有的前门当官、后门开店;有的裙带攀附、鸡犬升天……不少都带有“全家腐”甚至家族式腐败的特征。这一幕幕“家族式腐败”活剧,贪官们在悔恨之余,为时已晚,透露着令人惊愕、叫人痛心的荒唐。

林则徐曾说:“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留下万贯家财,不如立下好的家风。领导干部默许、纵容家人贪腐,终究难免倾家荡产、锒铛入狱,沦为“阶下囚”,毁了前程、破了家庭、害了子孙,更损了党的形象。把财富特别是不义之财传给儿孙是家族败亡之策,把道德、品行、清白、诗书传给儿孙方能百世流芳。

因此,党员干部必须涵养良好家风,从关注小节开始,从小处入手,从小事做起,细察家属子女的异常之举,关注家属子女的社交圈子,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并在工作生活中,时时处处带好头树好榜样。同时,还要加强“身边人”的廉政教育,端正家风,使亲属树立正确价值观,深刻认识到腐败对家庭的危害。唯有如此,才能建设好自己的家。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领导干部必须明白,在“家”与“国”的辩证关系中,“小家”为“大国”之本,“大国”为“小家”之基,如此才有了“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的朴素道理,才有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家国情怀。良好家风孕育和谐的“小家”才能“万事皆兴”,才能为我们共同的国家铺筑稳定的基石,才能为中华民族的兴盛夯实发展的基石。同时,也只有国家强盛,才能保障万千家庭的安康幸福,才能确保亿家庭的凝心聚力、共融共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家风,家教,家训

全文共 632 字

+ 加入清单

家,给人以温暖。它是人们的唯一定所,是人们的避风港湾。但是,家要有家的.样子,不能乱七八糟,没有规矩。有句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如果一个家庭,没有规则,只有溺爱与包庇,那请问这是一个家吗?家原本是一棵参天大树,是一座巍然耸立的大山,万一。他忽然倒了,塌了。请问,这是谁造成的?是我们。爸爸没有威严,妈妈全是溺爱,我们变成一个个蛮横无理的人。家这棵参天大树一倒,大山塌了,我们后悔了,懊恼了,可惜晚了。

我记得寒假临近过年时,电视上出现了一种许久未听过的新词“家风”。这一词是新闻联播上所播出的,他们派出记者,随机提问,“家风是什么?家教是什么?”行人的答案各不相同。

家风,我认为是家里人的一种行为,是好是坏。我认为我家的家风是热情,爽快和执着,因为家中的每个成员都十分热情好客,遇到困难不退缩,说到做到,很少食言。

家教,我认为是家人的素质,是深是浅。家人如果不学习,将得不到知识,学不到文明。教育,是尤其重要的一点。从小,父母教育我们要认真做事,知错就改。现在老师教导我们分清黑白,认真做人,踏踏实实。将来,会是社会教育我们坚持不懈,守法牢记。每一天,我们都学到东西,学到知识,学会了文明,懂得了道理。

家训,我认为是家人的教训,是严是松。如果每个人都官官相护,隐藏事切,我认为就要使用杀手锏了。如果每个人都坦诚相待,大公无私,我认为规则没有必要了。家训,该用的时候,一定不能手下留情,不该时千万不要用,否则会铸成大错。

一个家,既要有令,也要有暖,二者不可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年高考作文素材精选:大师们的家教

全文共 2560 字

+ 加入清单

一、钱钟书

钱基博乃一代国学大师,是学者、作家钱钟书的父亲。

钱基博对儿子管教极严,钱钟书十六岁时,还痛打一顿。1926年秋至次年夏天,钱基博北上清华任教,寒假没回无锡。此时的钱钟书正读中学,没有温习课本,而是一头扎进了小说的世界。等父亲回来考问功课,钱钟书过不了关,于是挨了打。

1929年,钱钟书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后,钱基博还时常写信给他。一封信中说:“做一仁人君子,比做一名士尤切要。”随后一封信则表示:“现在外间物论,谓汝文章胜我,学问过我,我固心喜;然不如人称汝笃实过我,力行过我,我尤心慰。”希望钱钟书能“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我望汝为诸葛公、陶渊明;不喜汝为胡适之、徐志摩”。

钱基博对当时的新文化运动保持距离,埋首国学,他这样告诫钱钟书,不过出于一个儒者的文化立场。

二、鲁迅

鲁迅和许广平仅有一子,即周海婴。儿子出生时,许广平出现难产迹象,当医生向鲁迅征求意见是留大人还是留孩子时,他果断回答:“留大人。”结果母子平安。

在儿子成长过程中,鲁迅基本按照《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思想来实行,让他“完全的解放”,其中又说:“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据周海婴所著《鲁迅与我七十年》介绍,鲁迅的教育方式是“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打击,甚或不愿拂逆他的喜爱,除非在极不能容忍,极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内”。有一天,周海婴死活不肯去上学,鲁迅用报纸打他屁股。后来,鲁迅向母亲写信解释道:“打起来,声音虽然响,却不痛的。”

三、梁启超

梁启超有九个子女,在他的教育、引导下,个个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甚至还产生了“一门三院士”的佳话。这“三院士”是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另外,四儿子梁思达是经济学家,次女梁思庄是图书馆学家,三女儿梁思懿是社会活动家。

梁启超对于子女的爱,是全方位的,不仅在求学,而且在为人处世,甚至理财、时政等诸多方面,皆以平和、平等的态度展开。阅读《梁启超家书》,就会了解在写给孩子们的信中梁启超教育子女的表现堪称典范。

写信时,梁启超毫不掩饰自己的爱。1927年6月的一封信中,他写道:“你们须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感情的人,对于你们的爱情,十二分热烈。你们无论功课若何忙迫,最少隔个把月总要来一封信,便几个字报报平安也好。”

在求学这一方面,梁启超根本不看重文凭,而是强调打好基础,掌握好“火候”。他对梁思庄说:“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越筑得厚越好。”并教孩子们求学问、做学问的方法——“总要‘猛火炖’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

同时,梁启超强调责任的重要。1923年,他写给长女梁思顺的信中说:“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当然,写信教导自己的孩子之余,梁任公没忘了夸一夸女婿、儿媳。

四、梁漱溟

1918年11月7日,自杀前三天,梁济问儿子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时在北京大学任哲学讲师的梁漱溟回答:“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能好就好啊!”说罢,梁济离开了家。

梁漱溟亦两度欲自杀,但最终,现实中国的问题和人生问题萦绕着他,他不停思考,积极奔走。梁漱溟育有二子梁培宽、梁培恕,对于他们,给予最大自由空间。接受采访时,梁培恕说:“我们受到的可能是最自由的教育,拥有了别人没有的最大的自主权。”这种教育,也与梁漱溟受到梁济的影响有关,梁济对他就是“信任且放任”的。可以说,这也是一种“中国式传家”。

梁培宽追忆梁漱溟时,时常会提到一次考试。当时,梁培宽考了59分,内心忐忑地拿着学校要求补考的通知给父亲看。“他只看了一眼,就又还给了我。”梁培宽说,他后来明白父亲的用意,“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

相比于课堂成绩,梁漱溟更在意教人过社会生活,“生活本身的教育”。

五、胡 适

胡适和妻子江冬秀育有三个子女,女儿五岁时夭折,长子胡祖望、小儿子胡思杜围绕在江冬秀身边,胡适忙于公务,无暇顾及。江冬秀虽然出身官宦之家,但仅读了几年私塾,又酷爱打牌,对于孩子的管教,少投入精力,多有责怪,不甚得法。

在家庭教育中,胡适虽然倡导“独立、合群、重学”,但自身也有不懂得如何爱孩子的嫌疑。1929年,胡适给胡祖望写信,希望锻炼他过独立、合群、用功读书的生活,其中说:“功课及格,那算什么?在一班要赶在一班最高一排,在一校要赶在一校最高一排。功课要考最优等,品行要列最优等,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这才是有志气的孩子。”这时,胡祖望十岁,离开父母,独自在外上学,父亲如此高的期望,恐怕只会感到“压力山大”。次年,胡适即大失所望,接到学校发来的“成绩欠佳”的报告单,怒道:“你的成绩有八个‘4’,这是最坏的成绩。你不觉得可耻吗?你自己看看这表。”

最终,胡祖望虽然上过大学,但远未达到胡适对他的期望;胡思杜读了两所大学都未能毕业,却染上了不少坏习气。晚年,胡适对秘书说:“娶太太,一定要受过高等教育的;受了高等教育的太太,就是别的方面有缺点,但对子女一定会好好管理教养的。母亲有耐心,孩子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教不好,那是做母亲的没有耐心的关系。”可谓沉痛之语,意味深长。

在给江冬秀的信中,胡适亦自我反省道:“我真有点不配做老子。平时不同他们亲热,只晓得责怪他们功课不好,习气不好。祖望你交给我,不要骂他,要同他做朋友。”

六、丰子恺

丰子恺育有七个子女,他认为童年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极力反对把孩子培养成“小大人”。

在生活中,丰子恺称外出做事为“无聊”,和孩子们在一起则内心充满欢喜,抱孩子,喂孩子吃饭,唱小曲逗孩子,画画引孩子笑,和孩子们特别亲近。有一次,长子瞻瞻要丰子恺抱他到车站去买香蕉,“满满地擒了两手回来”,到家时,却熟睡在父亲肩头,手里的香蕉早已不知去向。丰子恺在《给我的孩子们》一文中感叹:“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除了让孩子在爱的空气中自由成长,丰子恺还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1947年,他步入知天命之年,与子女“约法”,强调最多的便是“独立”,其中一条写道:“大学毕业后,子女各自独立生活,并无供养父母之义务,父母亦更无供给子女之义务。”同时,子女独立后,要与父母分居,“双方同意而同居者,皆属邻谊性质,绝非义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中考作文素材:家风助我成长

全文共 640 字

+ 加入清单

家风助我成长

家是孩子们的第一个学校,一个家庭如果可以拥有良好的家风,就能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道德基础,进而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上健康成长。

著名作家老舍曾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了起码有几十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好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短短的一句话,该包含有多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啊!同时,也反映出如雨的家风,曾那么深刻地影响着这位文坛巨匠的一生。是的,你完全不必一定要出生于“书香门第”。哪怕只长在“贫民之家”,能有慈母如此,家风如此,也将受益终身。

记得在小学的语言课本上学过,幼时的华盛顿因为顽皮,举起斧头砍倒了父亲那棵心爱的樱桃树,父亲在盛怒之下,他却站出来承认错误。这位父亲不但不责怪他,反而高兴地说:“孩子,我宁愿砍倒100棵樱桃树,也不大愿你说一句假话。”也许,正是父亲英明的宽容,才培养了孩子的勇敢和诚实,从而造就了这位令世人敬仰的美国总统。家有严父如此,学到的不仅仅是“诚实”,更有勤奋、坚强、不屈、无私,这些优良的品质都将成为你成功的垫脚石。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影响很有可能影响孩子们的一生,所以良好的家风对我们来讲很重要,每个家庭都应该形成良好的家风,并把它坚持下去!

点评:本篇议论文,开门见山提出了“家风助我成长”的观点,并用著名作家老舍的《我的母亲》作为论据,进行了有力地论证。文章语言流畅,见解独到深刻,主题明确,是一篇非常不错的习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作文

全文共 1782 字

+ 加入清单

家庭教育是一个孩子一生最重要的教育,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你的教育已经给孩子的生命打下了最重要的烙印。教育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你做了什么。

好的家风可以让一个孩子更健康的成长,而我从小就沐浴着好的家风。在家中父母难免会因为一些磕磕绊绊,但他们更多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他们理性的一面,是他们让我懂得了如何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小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和父母出去吃大餐。记得很深刻,有次吃喜酒,菜还只上了2道,我看得眼馋,已经想吃了,拿起筷子准备夹菜,妈妈一把夺过我的筷子,并适时对我进行餐桌礼仪教育。虽然当时很生气,但是现在我要感谢妈妈,是她让我明白了餐桌礼仪的重要性。妈妈经常教导我:“自古,中国人便十分重视餐桌礼仪,中国人的餐桌礼仪体现在礼、孝、德、让、教。讲宾客长幼之礼,尊敬长者的孝道,饮食谦让有度且不浪费粮食,像你这样,菜没上齐,客人没上桌就想吃,就是不懂礼仪。”

现在我长大了,如果我吃饭只用一只手拿筷子,另一只手放在桌子下面, 妈妈依然就会批评我。她认为这样的仪态是不妥当的,他坚决表示有教导的必要。

其实,懂不懂礼仪、会不会礼仪对于孩子未来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怎么动筷子、使刀叉,衣着打扮是否得当、与宴会主人和同桌的客人如何交谈、双手如何摆放, 这些礼仪其实从本质上来说更是“为他人着想”。试想,和你同一桌的家人或是朋友,

当看到你不懂礼仪,他们的感受如何?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都是一种信息的传达,或许身为当事人的我们并不在意,但这样的行为一方面体现一个人的内涵,另一方面传达出外在的素养。

我的爸爸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不贪图名、利,也不去羡慕别人家多么有钱,有权势,只是默默地为我们这个家付出着。

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曾发生在一个晴朗的秋日,我和爸爸一起去参加他的同学聚会。待我精心“梳妆打扮”一番后,看到爸爸,他还是穿着一件普普通通的衬衫。“爸爸,你不换衣服吗?”“不换了,穿那么好看干什么。” “哎呀,我们不要和别人比,我们只要过着平平淡淡、普普通通的日子就好了。”爸爸语重心长地对我说。

在聚会时,爸爸遇到了一个和他曾经很要好的同学——张叔叔。张叔叔的儿子小时候成绩很差,长大了也不误正业,游手好闲。于是他们便聊起了家风、家教对儿女的影响。

“现在的父母越来越不注重家教对孩子的影响了,只觉得孩子在学校学习就够了,自己却不管孩子,任由他们去,在这样环境中的孩子怎么能好得了呢?”我的爸爸先说道。

“说来也惭愧,我就是这样的人,要不是我妻子一直在关心着、管教孩子,要不然我都不知道孩子会怎么样。”张叔叔叹了口气说着。 “家庭中的家风、家教好,这个孩子才会茁壮成长,如果家风、家教不好,这个孩子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爸爸对张叔叔说着。

张叔叔也附和着:“生活中有不少这样的人,父母早已有名有望,

然而由于不重视家教,最终致使子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也从反面证实了家教的重要性。是呀,难怪在同一间教室里,在同一个老师的教育下,学生会有优劣之分!夫妻关系融洽,家庭和睦的孩子性格会大相径庭!”

现在我参加工作了,作为班主任,研究班里的学生发现,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生活在问题家庭中,不是父母离异了,就是常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留守儿。所以我们要建构和谐家风,父母在家中要学会树立好榜样。好的家风,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幸福、和谐、美满、昌盛的法宝。 父母还经常说:“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他们就是我们家里的一面镜子,从小就教育我要勤俭节约。他们说:“节约要从一滴水、一度电做起。”我们家的节电方法:床头灯、房厅吊灯都用的是白炽灯,并且加装了调光节电装置,父母经常说:“离开房间,随手关灯”;我们家的空调的温度设定都是恰当即可,在家用空调制冷时,爸爸说:“设定温度高2摄氏度,就可节电20%”;我们家还把淘米水用来洗菜或洗碗,洗完菜的淘米水可用于浇花,擦家具;洗衣机漂洗衣服洗涤水用来拖地、冲坐便器;妈妈经常嘱咐我说:“洗澡时掌握调节冷热水比例,不要将喷头始终地开着,更不应敞开用水,淋浴要抓紧时间,全身淋湿即关喷头,用肥皂或浴液搓洗,一次冲洗干净”;爸爸经常说:“持身俭,则自立自尊,不求他人;治家俭,则家业兴隆,永世不堕。”看似唠叨的琐碎事竟然促成了我一个好习惯。是呀!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为人处世态度。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做好家教树好家风建好家庭心得体会

全文共 1449 字

+ 加入清单

古语有云:一家不平何以平天下。家是我们每个个体所依附的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撑。它能给人以温暖,并构建个体所需的归属感和存在感。而整个社会对于我们每一个小小个体而言亦是一个大家庭。维护好这个大家庭的和谐稳定也是我们所要面对的课题。这个大家庭或多或少的影响着我们周遭的一切,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和我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也不可能脱离整体而孤独的存在,所以构建一个和谐安定的相处氛围显得尤为重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若是想要铸就牢不可破的稳态环境,就必须要从基础着手。打好根基,方能为以后的每一步奠定信心。追溯这个庞大体系的底端就是每一个小家庭。这样看来,家风建设占据了重要地位。从一个个小家庭上加以重视,大家各司其职,做好分内的工作,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那么整个大的环境也将自然而然的受其影响,形成好的氛围,必将有益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刘云山曾在参加陕西团审议时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从近年来查处的一些案件看,出问题的干部普遍家风不正、家教不严,家属亲属相互影响、恶性循环,形成了家族式窝案、家族式腐败。家风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要把家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抓手,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风美德,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

的确,没有好的家风,人就容易“任性”。腐败官员家风不正,就会误国害民,毁灭家庭 ,断送前程。从近年来查处的一些案件看,出问题的干部家属仗着“有人”,踩着道德的底线、专着法律的空子,非法敛财、肆意妄为,形成一个个强大的“家族集团”,周永康、薄熙来等案件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领导干部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有的是被蒙在鼓里,有的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助纣为虐,有的则干脆主动谋划。因为家风不正、家教不严,家属亲属相互影响、恶性循环,形成了家族式窝案、家族式腐败。

对许多人而言,家庭的最大作用是让人可以得到归属感、支持感、信任感和舒畅感,快乐时有人与你共享,痛苦时有人与你分担,郁闷时有人听你抒发。也正因为如此,家庭容易变成人性弱点的避风港,原则常常在亲情面前变通,底线往往在亲情面前弃守。

因而,如果家庭没有正气,没有原则,就很容易变成滋生腐败的温床。对领导干部而言,家风往往是作风的某种反映。对于领导干部的子女来说有权势的父辈并不足以依赖,惟有靠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留钱财给子孙,不如留下智慧与德行。

注重家风建设是党员领导干部党性原则的具体体现。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同志生前为其亲属制定了“十条家规”,即: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来者一律住招待所;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不许请客送礼;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凡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办;生活要艰苦朴素;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十条家规”既是周总理对亲属的具体要求,更是严格自律的真实写照。因此,我们要以周总理为榜样,用严格的家规管理教育亲属子女,让他们学知识、长本领,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内心懂得应该倡导什么,反对什么,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才是“为之计深远”,才是留给后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价之宝。

诚实守信、勤俭持家、与人为善、敬老爱幼……家风作为一个家庭的风气,是一种潜在无形的综合力量,是社会风气的涓涓细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在每个家庭中的传承。把家风家教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道德修养和文明素养的重要内容,势在必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热点论据素材:性侵17岁少女的名校家教行为一直不检点

全文共 918 字

+ 加入清单

26岁的小西看到一条新闻哇哇大哭,她觉得自己精神有些崩溃。“名校家教性侵17岁少女一年多”,涉案教师姓邹,当时是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的数学老师,今年一月初已被刑拘。小西向《錄音筆》证实,14年前,邹姓教师曾是她就读的师达中学的老师。“我被摸过腰、背、手、脸、屁股,抱着坐过大腿,我看到过发育好的女生被摸胸和大腿。”

与此同时,2003年至2006年间,邹明武在师达中学的同事陈东和王艳也证实,当年同年级老师们都知道甚至看到过邹明武的行为,“当年没有站出来指责他,才到了今天这一步,我非常自责。”陈东说。

此外多位师达中学和北交大附中学生表示,看到过邹明武的猥亵行为。

那时个子小,基本全在他怀里了

2003年,12岁的小西在师达中学就读初中一年级,邹明武是她的班主任。“他在教室和办公室都会对女同学动手动脚。”

小西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恶心”,“在教室上晚自习时,大家写作业,他会俯身贴到女生的背上,我那会儿12岁个子小,基本就完全在他怀里了,他还握着我的手写作业。”

当小西去找邹明武请教数学题时,“在办公室,他把我抱到他的腿上,手能摸到哪儿就摸到哪儿,还握着我的手写题。”

师达中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小西曾把在学校的“遭遇”告诉父母,父母让她不要再去找邹明武问问题了。“我们在寄宿学校的孩子,父母都没有太多精力。”小西说。

曾气急败坏否认猥亵

也曾有家长来到学校,找年级组长投诉邹明武的行为。陈东曾是师达中学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2003年至2006年间和邹明武都在同一个办公室办公。

“当时家长非常气愤。”陈东回忆。但是最终学校给出的回复是:女孩子青春期心理比较敏感,比男孩子想得多,老师的动作是喜欢,无意当中触碰是孩子多想了,家长把孩子24小时交给我们,请你们放心。

“但年级组长把家长送走之后,质问了邹老师。”陈东记得,邹明武有些气急败坏,否认了对女同学的猥亵行为。

陈东和另一位老师王艳都不认为邹明武的动作是“喜欢”。

“他和女生之间十指相扣的讲题,或者一边讲题一边摸后背,或者让女生坐在他的腿上讲题。还有学生说摸胸部。”

陈东说,当时邹明武是一个25岁左右的单身男教师,还没有结婚,喜欢12、13岁的女孩子,他觉得不能理解,也不正常,喜爱没有这么表达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我的家风家训家教

全文共 690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我们在学习《弟子规》,其中有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讲的是在家要孝顺父母,父母叫我们的时候要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父母要求我们做什么要立刻去做,不要推托、偷懒。

记得有一次我正在看电视,妈妈下班回来问我:“一泽,作业写完了吗?周末打算去哪儿玩啊?”当时电视演的是我最爱看的《火力少年王之传奇再现五》,我已经融入电视里的情节中了,几乎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就在这时电视突然关了,我以为是停电了,我抬头一看灯还亮着,就在我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时妈妈生气的站在我面前说:“不管谁跟你说话的时候要仔细听,这是对人的基本尊重。“我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是我做错了。我主动向妈妈承认错误,并保证以后不再犯类似错误。自从这件事之后,我对《弟子规》有了更深的理解。

勤俭节约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诗句,也让我懂得了劳动的艰辛。我偶尔也是把吃不了的饭倒掉,有很多很多小朋友生活在贫困地区,他们吃不饱,穿不暖,买不起学习用具,更没有零食吃,而我们还在浪费想想真是惭愧啊!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把勤俭节约落实到行动,而不是一句口号。

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家庭的全貌,我要好好牢记并发扬光大。

更多热门文章:

1.关于家风家训的作文600字

2.家风家训征文1000字(精彩篇)

3.关于家风家训的作文1000字

4.家风家训作文800字

5.2016家风家训家规征文范文

6.家风家训征文

7.家风家训征文600字【小学生】

8.2015关于家风家训征文800字

9.关于家风家训的作文

10.家风家训小学生征文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家风,家教,家训

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家,给人以温暖。它是人们的唯一定所,是人们的避风港湾。但是,家要有家的样子,不能乱七八糟,没有规矩。有句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如果一个家庭,没有规则,只有溺爱与包庇,那请问这是一个家吗?家原本是一棵参天大树,是一座巍然耸立的大山,万一。他忽然倒了,塌了。请问,这是谁造成的?是我们。爸爸没有威严,妈妈全是溺爱,我们变成一个个蛮横无理的人。家这棵参天大树一倒,大山塌了,我们后悔了,懊恼了,可惜晚了。

我记得寒假临近过年时,电视上出现了一种许久未听过的新词“家风”。这一词是新闻联播上所播出的,他们派出记者,随机提问,“家风是什么?家教是什么?”行人的答案各不相同。

家风,我认为是家里人的一种行为,是好是坏。我认为我家的家风是热情,爽快和执着,因为家中的每个成员都十分热情好客,遇到困难不退缩,说到做到,很少食言。

家教,我认为是家人的素质,是深是浅。家人如果不学习,将得不到知识,学不到文明。教育,是尤其重要的一点。从小,父母教育我们要认真做事,知错就改。现在老师教导我们分清黑白,认真做人,踏踏实实。将来,会是社会教育我们坚持不懈,守法牢记。每一天,我们都学到东西,学到知识,学会了文明,懂得了道理。

家训,我认为是家人的教训,是严是松。如果每个人都官官相护,隐藏事切,我认为就要使用杀手锏了。如果每个人都坦诚相待,大公无私,我认为规则没有必要了。家训,该用的时候,一定不能手下留情,不该时千万不要用,否则会铸成大错。

一个家,既要有令,也要有暖,二者不可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家风家教的

全文共 373 字

+ 加入清单

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家的家风家规吗?下面我就给大家说一下我家的家风吧!

我们家的家风就是:“孝”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爸爸妈妈一直告诫我:百善孝为先!家风是一条应该牢记的座右铭。每次吃饭时,我都是最后一个坐下,因为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先坐下后,我再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坐下。有一次,家里留客人共进晚餐,当时我在外面玩得累了也饿了。于是回到家里也顾不上跟客人打招呼就去厨房吃了点东西,没有想到,客人走后,爸爸狠狠地批评了。

介绍完我家的家风后,我再来介绍一下我家的家规吧,我们家的家规是:“事不过三”同样的事情不能重犯,也许是我每次出去玩时都超过了妈妈规定的时间,因为这缘故,我们家的家规就诞生了。

有了家规家风,我们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让自己走得更远!铭记家风,为自己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踏出坚定的步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家风家教的作文3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立家规、正家风、严家教优秀征文:我帮唐支书写家训

全文共 923 字

+ 加入清单

吃罢晚饭,天已经渐渐的拉黑了。

本来,晚饭后我一直是坚持散步一小时的,想想我的发小老唐,五十出头,过去因家境贫姊妹多,初中没有毕业,可办厂能力特强呀,滑线电气一年产值3000万元,吸收贫困劳动力30多名。他被推荐当上了村里党支部书记,今天第一天宣布上任,我想今晚他家一定很热闹的,“大姑娘第一次上轿”做村官的头儿,新鲜嘛,别人不是请他吃饭,就是他请别人的客,他距我家又不到400公尺远,我想借散步机会再一探究竟。

“说曹操,曹操就到”,我还没有跨出自家大门,不速之客“唐大支书”却一脚跨进了我家大门。唐支书一米七八的个子,黝黑的四方脸,涨得满脸通红,急促地对我说:“老弟,大秀才,想到哪里去,正想找你帮忙,写个一张纸的稿子”。

招呼了唐支书坐下,刚想泡茶。

“别忙活,先帮我写稿子”。

“什么大事呀,不就几分钟,先喝口茶再说嘛”。

“是……”老唐从上衣内口袋里掏出一张纸,在桌上放平,像小学生一样很不好意思的说:“我第一天上任,总得给自己立个规矩吧。我书读得没你多,只写了家训两个字,请老弟帮帮忙,写下内容,我想了好久都没想好。”他一脸沮丧的说。

看他真是很为难的样子,又一本正经,我心里觉得好笑。我说:“你说吧,我替你先执笔”。

唐支书背着手,在客厅里走来走去,然后问“家训写几条?三条够了吧?”我挪喻地说,“行”

“家训三条”:一、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二、老婆不参政,对人要孝顺;三、谁家有难必要帮,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不能忘。就在这三条上,你帮我出出主意。

我想了想,帮他改成:当支书不为老百姓忙致富,不如回家卖红薯;老婆子女村务管理不过问,宽厚孝顺带头行;村规民约我做起,有难必帮家风正。他接过手来,认认真真一字一句琢磨着,半响起过身来说:改得好!他说:就这样。我替他写好后,他又恭恭敬敬地抄二遍,见我满脸不解,又解释道:“一张贴在家里客厅里,一张贴在村部办公室里,这叫对照执行嘛‘’。

呵呵,嘿嘿,唐支书文化水平不高,心机确多,心态确高呀,虽然家训自训的内容写得很平淡、简单,但我不得不佩服他的认真劲儿。

送走了唐支书,我抬头一看,已过去一个半小时,天上已高挂上一轮明月,月边没有一片云,显得更加清澈明亮。

我想,我们村里换上了唐支书,该是另一番风景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我的家风家教作文

全文共 1227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我的家风家教,家训,我只能用“严格,诚信,勤劳……”来代替。也正是这种家风,家教,家训,让我学会了做人、做事的道理,让我走向了成功之道,让我终生受益。

我家的严格之风之教之训:我读二年级的时候,一次洗手时,由于着急,没有把水龙头关好,水一直流到下午。被爸爸发现了,爸爸就把我推到床上就一阵乱打,接着就是大声教训我。我说:“就那几滴水,用得着这样打我吗?”爸爸说:“你不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你不要以为那几滴水不算什么。你知道北方现在多么缺水吗?你却在这里随意浪费水,你对得起他们吗?”我回答道:“爸爸,我知道错了,我不应该顶撞您,我以后一定会珍惜每一滴水的。”“儿子,你一定要记住我刚才说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因为这句话是我们家其中一句家训。”“我一定会记住它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成为了我“严格”的座右铭。

我家的诚信之风之教之训:一次,爸爸答应了他的一位朋友——第二天,一起去“皆大欢喜回味馆”吃中午饭,顺便拉拉家常。第二天,天空不作美,下起了大雨。我对爸爸说:“爸爸,下这么大雨,您看还是别去了吧!”爸爸什么也没有说。便撑着雨伞,冒着雨出去了。爸爸回来了,我发现爸爸的衣服都湿透了。我问爸爸:“爸爸,这么大雨,您为什么还要去呢?”爸爸说:“因为这是答应别人的事,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做到啊!法国的巴尔扎克说过‘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你知道吗?”“我知道,我读四、五年级的时候学过。”“‘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也是我们的家训。你一定要记住它。”“我一定会记住它的。”“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成为了我“诚信”的座右铭。

我家的勤劳之风之教之训:去年,我们老家做新村,我们在老家建了一层楼,作为祖屋。寒假时就建好了,但是,还剩下一堆沙没有用完。年二十四晚上,爸爸说:“我们明天六点跑步回老家,回到老家把那些建房子时用剩的沙子,用那些用来装水泥的桶,一桶一桶地拎到房子后面去,然后七点半才跑步回家。每天都是如此,一直到都把那些沙子全都搬到房子后面为止。”我说:“为什么不叫那些造房子的人来搬呢?”“你以为不用钱,那些造房子的人一天就要两、三百块,很容易吗?既然这些事自己能够解决掉,又何必花费重金去请人呢?”妈妈说:“因为‘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所以人呢还是勤一点好。”我们每天回老家去搬沙子。从年二十五到年二十八,才搬完。爸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也是我们家的家训之一。”“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便成为了我“勤劳”的座右铭。

我的家风,家教,就是“严格,诚信,勤劳……”。我的家训有“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百善孝为先。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头。……”瞧,这就是我家的家风,家教,家训。它们让我学会了做人、做事的道理,让我走向了成功之道,让我终生受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议家风谈家教征文

全文共 1063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中央电视台在“新春走基层”栏目中开展了“家风、家规”调研活动。我本人认为,此活动开展的非常好!中央电视台新闻,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风向标,这说明国家在抓道德规范,抓国风民风,抓法制法规。是啊,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法律风尚和道德规范;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约束;一个家族,也有一个本家族传承习惯和约定俗成的家教、行为规范。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民族的传统风尚、门风;家规,是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传下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家风是仁慈的、宽厚的;家规是严厉的、强制的。家教,是围绕本家族的家风和家规而采取的引导、教育、约束的方式方法。

作为屹立在世界东方的文明古国——中国,五千年的发展史已形成了中华民族勤劳朴实、文明孝行的国风、民俗。

作为我的家庭,虽几代人都没有总结、归纳、明确家风是什么,家规是什么,家教怎么做。但是,以我从记事到我现在五十多年的感染和体会,我总结认为,我们的家风就是:勤劳节俭;我们的家规就是:正道守法;我们的家教就是:孝老诚实。

“勤劳俭朴”的家风。我的姥姥、姥爷早年带着我母亲姊妹五人(母亲共姊妹六人,排行老四,一哥二姐一妹一弟,当时大姨十五岁嫁人未随行),从山东老家徒步逃荒要饭到东北、进而到朝鲜,在朝鲜定居多年,后来返回老家——山东沂蒙山区。他们深知生活的艰辛和苦难,教育我们一生都非常珍惜每一粒粮食和每一分钱,要把每一粒粮食和每一分钱都要用在刀刃上,都用得恰到好处!他们从小养成的非常勤劳和特别节俭的习惯也言传身教给了他们的子女们。

“正道守法”的家规。祖辈们都一代要求一代走正道遵纪守法。偷鸡摸狗的行为决不允许;吃饭时吃再多不嫌,不到吃饭时,吃零嘴不许!对事业要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忠诚守信、不甘落后。

“孝老诚实”的家教。父亲常说,要孝敬长辈,父母生育子女很不容易,父母省吃俭用,一口饭、一把尿的照顾养育子女,把你们养大成人很不易,到老来,父母的经营能力降低了、身体条件变差了、精神状态欠佳了,这时的老人需要人照顾、需要人安慰、需要人陪伴,这些就要子女们自觉去做到。对老人要孝敬,做人要诚实友善。不能贪图别人的利益、好处,对他人不能有坏心,要用善良的心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要用付出的心善待他人;要身影正、品德良、心地善;要诚实守信,不说假话;不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绝不得有害人之心!

以上就是我们家的家风、家规和家教。我会身体力行继承和传承下去的,也期盼我们家族的人也都能做到并传承发扬下去。让我们的家风、家规和家教能留芳后世,为国家文明发展和民族进步做点滴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以家教家风家训为主题的

全文共 1368 字

+ 加入清单

家风又称为门风,家风其实就是在家庭里形成一个统一的道德标准。所以说,一个良好的家风可以帮助在家庭中的成员更好地学习一些人生的道理和做人的道理!

"学以增智,学以立身",把勤于学习作为培育良好家风的常态任务。圣贤由学而成,才能由学而得。一个政党会因学习而强大,民族会因学习而富强,同样,家庭会因学习而不断进步和发展。高尚的人格,美好的操守,是一开始从家庭的熏陶、而后在学习和工作的实践中长期培育而成。古往今来许多有识之士,无不重视以文化人、以学治家,把个人的修身立业与培养良好学习家风联系在一起。从小就养成善学、爱学、勤学的习惯,才能不断陶冶道德情操、提升气质风范,也才能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古人说:"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党员干部不仅要做勤于学习的表率,还要激发家庭成员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通过学习立身立德、增智强能,这样也能使良好的学习家风薪火相传。

"为官发财,应当两道",把甘于清贫作为培育良好家风的价值追求。是为子女留下万贯家产,还是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是检验党员干部是否具有良好家风的重要标志。唐代诗人罗隐就有"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女谋"的名句留传后世。李克强总理对政府官员也有着掷地有声的话语:"为官发财,应当两道,既然担任了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当官即不许发财,这是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职业要求决定的,也是家庭教育必须遵循的。事实说明,家财越多越有可能滋生懒惰心理,扼杀创造精神,这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极为不利的。真正高明的父母,是把优良思想和品德操守留给子女,这样才能为家人赢得长久的荣誉和尊敬,为家庭带来长久的欢乐和安详。

"俭以养德,德由俭来",把乐于节俭作为培育良好家风的行为准则。崇尚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古代,就有"勤于持家,俭以养德"之说。节俭,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是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唯有从小就接受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教育,才能真切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防止产生优越感,自觉克服骄娇气。节俭既是一种美德,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护身法宝。现实中,有的党员干部就是从追求奢侈生活开始,逐渐走上违纪违法道路的。要自觉远离奢侈欲的诱惑,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思想,不仅自己要以俭为荣,还要让子女过过穷日子、苦日子,使他们真正把节俭作为一种意识,嵌入灵魂深处,作为安身立命之本,成为生存智慧的理性选择。

"堂前教子,枕边教妻",把严于管教作为培育良好家风的重要环节。家庭给人以归属感,成为人们内心情感最柔软的一部分。正因为此,家庭容易成为人性弱点的避风港,原则易在亲情面前变通,底线易在亲情面前突破。对家属子女管理不严,常常导致家庭不幸。党员干部要自觉把好作风贯穿于家庭生活之中,经常向家人宣传政策法规,帮助他们划清是非、美丑、荣辱的界限,对枕边风善而从,恶而弃;对子女的不正当要求,要坚决予以拒绝。同时,"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子女家庭和睦,自己首先要感情专一;要求家人洁身自好,自己首先要远离低级趣味。只有这样,才能把家庭打造成一个追求进步的家庭,一个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家庭,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

希望家家户户都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家风,让家风帮助我们学会做人的道理,在社会中形成良好的风气!

[家的家风家训主题的作文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好家风好家教的]

全文共 789 字

+ 加入清单

“诚朴、向上,尊老爱幼;勤劳、调和,家和万事兴”——走进马鞍山乡民张龙兴的家,案角这块特别的“家训牌”很是有目共睹。这些年,杨王村乡民鼓起的“践行好家训”、“培育好家风”的做法,已在奉贤蔚成风气。

从前史渊源看,家风起源于农耕社会的古代文明,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家风仍是一个家庭或宗族重要的精力内核,是一切家庭成员都必须遵从的行为原则和品德规范。古人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齐家”在这里即是治家的意思,而治家就必须得有好家风,家风的重要性便显而易见。

年代在开展,家风的内在也在不断改写,变得愈加丰厚,多了些现代元素,少了些封建颜色,这也是前史的前进。可是咱们也大概看到,在产品经济年代,大家的价值观日趋多样化,再加上因为遭到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人无视品德,不讲诚信,或为了一己私益逼上梁山,或为了自己意图不择手段。尽管这些仅仅法令或品德层面的表象,但就实质而言却是家风损坏、家教缺失的成果。

从表面上看,家风仅仅一个家庭的事,与社会无关,也与国家无关,其实不然。在人的生长过程中,家风对一自己的影响不容忽视。作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品德力气,家风无时无刻不在净化着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心灵。家庭具有好家风才干为社会培育出好公民,而遭到好家风刻画的官员更能变成公民的好公仆。

从广义上说,家风不只仅具有宗族特点,还具有社会特点。而家庭又是社会的根本组成单位,所以作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力力气,家风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深沉沉淀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好家风不只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力风貌,一起也是社会主义中心价值观的详细表现。因而只要家风正,才干民俗正,结尾才干政风清、党风端。

建立优秀的家风不用好大喜功,能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为原则,从细微处着眼,从点滴小事做起,让好家风变成无言的教导代代相传,推进家庭的调和、推进社会的开展、推进中国梦的提前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家教家风

全文共 2085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家族的兴旺,是要靠一代或几代人的努力和积淀,长此以往,代代相传。这种言传身教及其这些零散的只言片语,铸就了治家兴家的经验总结,引领其家庭走向兴旺辉煌,进而彰显出家庭的特点和风格或风尚,这就是家风。 家风是变化的。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外甥看老舅,侄女看亲姑。看什么?就看他们如何做人做事。把看到的故事在家庭成员中交流、探讨,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这就是学习、观摩的过程,就是充实、调整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做人做事的体验变成准则,变成思想观念,变成自觉,左右着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即使外人不让你那么做都很难。家庭每个成员的共同自觉,就是家风。

下面根据记忆所及,就我家的家教家风择要整理如下,虽属一鳞半爪,在我心目中却弥足珍贵。从我记事起,全家人吃饭时依次围在一桌,必须待长辈进餐,晚辈才可进餐,同时大人边管娃喂饭,显得格外其乐融融。席间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大概是传承家教的最佳时间。当然随时随地都可进行,不拘一格,有时拉家常、有时谈时政、有时讲礼仪、有时论处世、有时还引发出些小故事。例如:《鞭打芦花》是说古时有一贤智少年,早年丧母,其父亲续弦又生一弟,寒冬腊月,其弟身着棉衣虽薄而动作如常,未见寒意。但他棉衣虽厚,却啬缩不前,父亲误以为萎懒,执鞭竟打,衣破处芦花绽出,父亲识透继母虐待之心,决意将其休掉,他竟劝阻父亲言道:“母在一子单,母去两子寒”父觉得言之有理,只好作罢。继母倍感羞惭自愧,若被休掉,我儿岂不亦受冻饿之苦?从此痛改前非,善待二子。用两句话成全了一个家庭,同时又感化了继母,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事。其才智气度令人敬佩,确实让人受益匪浅,启迪良多。

家教的传承除借以上类似故事外,还有更多的名言警句和零散的只言片语。为了叙述方便,将其归纳为励志上进、修身养德、勤俭节约和处世为人四个方面略加阐述。

一、励志上进的教育

人非生而知之,要涉猎社会,就必须有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科学技术知识和社会人文知识。虽不能博学通览,但学无止境,多多益善,况且天下父母谁不望子成龙。故先辈常谆谆教导“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又如“学如积薪”也就是说知识在于积累,也在于循序渐进才有“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之喻。唯恐为学不刻苦努力,由于年幼生活安逸没有压力,学业因之荒废,因此提出“古之圣贤豪杰无不从困苦中来哉,”给以借鉴。更有“如负薪、如掛角、如囊萤、如映雪”的小故事给以鞭策。“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知识能改变命运,但又

要认识到学习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更要珍惜光阴,故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训诫,更提醒不但说“有志者事竟成”,况且还要坚韧不拔的毅力,“铁棒磨绣针,功到自然成”则是口头禅。可见先辈渴望子孙成材的良苦用心。

二、修身养德的训诫

诸葛亮戒子书中提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意思是修身必使其身心处于清静无为境界,然后通过自强不息地学习,升华对天时地利社会物候能够做出正确的认识与判断,形成各自独特的见解,从而指导个人的思想行为,很好地服务于社会,成为国家有用之才,把所获成果贡献给社会,让民众分享,不擅自奢华浪费,这大概就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含义,正一副对联中写到:“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其实修身是修纯粹素朴、真诚无妄、自然无为之道德,那么个人就应当正确把握自己,首先做到举止规范、处事豁达、通晓事理、光明磊落,借鉴“人贵有自知之明”“穷有志气富有德”,奉行“言必信、行必果”,“应人事小、误人事大”的诺言。在救济乡亲的困难时,常以“饥时给一口,胜似饱时给一斗”,不做锦上添花的小人,要做雪中送炭的君子,始终保持厚德载物。

三、勤俭节约的提醒

勤俭节约是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在日常言:“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堂中有太和”与“勤能补拙”鼓励子孙学习工作必须刻苦勤快,只有这样“功夫不负有心人”.光勤劳不知节俭,丰硕的成果会被白白浪费掉,实为憾事。所以“省下的就是挣下的”和“打牛千鞭不舍粟米一颗”,及“稀吃三年买头牛,稠吃三年卖头牛”都是让人勤补拙俭养廉的懿范垂训。这次政府推出的“光盘行动”和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国家,无不遥相呼应,故应继续发扬。

四、处世为人的规劝

通过修身养德最终还是如何落实到处世为人的实际行动上。“百善孝为先”是先辈育人的经验结晶,假如一个人不孝敬父母,有谁敢与他交往共事,因为他在人心目中名誉太糟。所以只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那子孙也照样会孝敬你、照顾你,师长也会尊重你、信任你,这样你的事业才会兴旺发达。正如孟子所云:“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满招损,谦受益”是先辈留给我们处世为人的经验总结。只有虚怀若谷,才能盛得无限物资,满则无处着落。毛主席曾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总是让人处世应当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在社交中,语言可以交流思想传递讯息,然而就有“言多必失”“祸从口出”之诫。故“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显得十分重要。我家就有“听话如同尝汤”和“话有三说,巧者为妙”的训诫。谨记“一句好话三冬暖,恶语出唇六月寒”的谚语,提高自己的办事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作文700字

全文共 754 字

+ 加入清单

家是人们最温馨的港湾,给予人们温暖。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篇家风的作文,一回到家,我就苦思冥想。什么是家风呢?“盈盈,发什么呆呢?怎么不写作业呢?”正在忙着为我们一家人做饭的妈妈喊道。听,多熟悉。赶快写作业……对,这不就是我们的家风吗--今日事,今日毕!

我认认真真地写起了作业。可写到一半,我那不争气的肚子咕咕叫起来,趁妈妈不注意,我偷偷地跑到餐桌前拿起筷子准备吃。耳边又响起妈妈的声音:“爸爸还没有回来,你怎么可以先吃呢?妈妈经常讲的餐桌礼仪呢?”

如果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那么爸爸妈妈对我是绝对的深情,只要他们不出差,每天都会有半个小时以上的亲子阅读时间。这是幼儿园养成的习惯,以前是他们读,我听。现在是我读,他们听,并各自发表对书本内容的见解。在阅读时爸爸妈妈绝对是全身心的投入,关闭一切电子产品。这让我进一步理解了专注这样一个词语。

我们不是杭州人,为了有更好的生活,来到了杭州。为了让我接受更好的教育爸爸妈妈接到了这里。虽然他们知道带上我,在工作或经济上会有很大的压力,他们婉拒了爷爷奶奶的提议--将我留在老家,毅然决然地这么做了。爸爸妈妈为了我,选择的工作都是压力较大并相对自由的工作。

爸爸妈妈还经常带我去各地游玩,带我去领悟大自然的美。妈妈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爸爸妈妈和我在他乡。他们自然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疏于照顾,我经常听到爸爸妈妈责怪自己不孝顺。每到双休,就一定得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打一通电话,报一声平安。每次去逛街,看到一些衣服或其他物品就听到妈妈念叨,这个适合爷爷,这个适合姥姥……似乎没有什么是适合自己的。其实我心里清楚。妈妈有多久没自己给自己添过新衣裳妈妈是多么爱美的一个人,妈妈就是这么一个人,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就是我的家风,伴随着我慢慢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议家风谈家教

全文共 1069 字

+ 加入清单

提笔写这篇文章,心情有些沉重,这和两件全国皆知的事情有关。一件是2月17日,齐齐哈尔市一名高三学生因为觉得医生手术时弄疼了自己,便从家中拿来铁棍当场将门诊医生打死。而另外一件事情则是2月18日,上海研究生投毒案一审宣判。这天,上海大雨如注,我在自己的微薄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上天在为这两个曾经年轻闪亮的生命泪流满面。

这两个例子当然只是个案。但如果反思当下很多家庭的家风,我们依然可以发现一些需要正视的问题。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之下,孩子在大人的眼里从来都不算人,只是一个能移动的物体,他的言行举止、生活喜怒,基本都由父母做主。相对开明的父母,会给孩子一点自由平等的空间,而内心弱小的父母,则更是习惯于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乐于享受绝对的支配权。面对生活的重压,父母往往会将自己内心的压力倾泻到柔弱稚嫩的孩子身上,而孩子除了无助的哭泣,对于自己遭受到的不公平对待毫无办法。时间久了,孩子的内心就会承受太多的阴郁与扭曲,而往往,这种童年时期的暴虐遭遇,从外表上看,几乎看不到任何的不正常,只有到了特定的环境之下,心灵的杀戮戾气就会瞬间被点燃,于是就有了我们现实生活中种种冲破伦理底线的事情。

我出身大山深处,但因为父母的坚持,自身的努力以及周围亲戚朋友的帮助,最终来到了大城市里成家立业,结婚生子。特殊的因缘,还让我对于这座城市充满了感激之情。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当基本摆脱了物质贫瘠的泥潭之后,我学会并且努力坚持用平等的理念与自己的孩子相处。而且,我和爱人不约而同,心愿相通。

无论多小的孩子,他都有属于自己的选择权。比如出去和小朋友一起玩,他既可以去,也可以不去,他既可以选择和男孩玩,也可以选择和女孩玩,既可以选择年长的孩子玩,也可以选择年幼的孩子玩,既可以选择玩很长时间,也可以选择玩很短的时间。除非孩子的某些行为有可能对自己或者周围人带来伤害,一般我都不会去干涉孩子玩耍的方式和工具。这样类似的对于孩子选择权的尊重其实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父母必须耐心学会。

坚持这种平等的理念几年之后,我们就看到了良好的效果。

孩子在平等的氛围里成长,思想上没有太多的负能量,所以很少生病。而健康的身体又保证了她有足够的运动能力和生活喜好。所有这些,也让孩子获得了良好的想象力和学习力。

回到开头,如果这研究生和高中生,从小都真真切切地生活在平等的环境氛围里,平等的意识刻进其脑海,烙进其骨髓,那么他们一定不会一有冲动就要剥夺他人的生命。

在我看来,播种平等,收获自由;播种自由,收获活力;播种活力,收获快乐与幸福。家庭成员之间的真正平等,就是最好的家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议家风谈家教征文

全文共 784 字

+ 加入清单

良好的“家教”之于良好的“家风”至关重要,良好的“家风”之于一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和睦、和谐、文明、进步也是不可或缺,这个绵延了几千年的优良传统,说它是中华民族的一条根,也毫不为过。

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是很丰富的,家训、家教、家风就是极具价值的一个系列。《大学》里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正是个人与国家、社会之间最重要的连接点。每个人都是由“家”走入社会的。毫无疑问,良好的家风、家规、家教对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审美标准、操守品行,乃至生活习惯的形成,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性。社会由个人组成,家风是社会风气的基础。

良好家风的形成必须靠家教。不幸的是,我们今天已经不自觉地将“教育”窄化为“学校教育”,以为“学校教育”就是“教育”的全部。我们并没有将“家教”安置在“教育”的重要位置上。在这种语境下,“家教”甚至成了校外补课的同义词。这难道不让人担忧吗?曾国藩晚年在《与弟书》中写道:“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生,四分由于家教。”我们真应该三思其言。

在传统中国,几乎每家、每族、每姓都有自己的家训,通常在汇聚族人祭祀祖先时,由族中长老领诵,敬谨恭读,这就让族中子弟从小耳濡目染。可惜的是,这一优良传统曾经被我们自己摧毁并且遗忘;可喜的是,近年来,它已经在民间复苏并且复兴。凝聚着祖先智慧的教诲、训诫,又重新在子孙后代的耳畔响起,滋润着他们的心田,培育着良善的种子。

“家训”不仅是每个家族的财富,也是社会的财富。“家教”不仅关乎每个家族的子弟,也关乎社会整体。良好的“家风”,非常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今天,我们应该认识到,教育不等同于教养,文化不等同于文明。教育必须体现为教养,文化必须落实为文明,才有真实的价值与意义,否则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都是令人怀疑的。从教养、文明的角度看,家训、家教、家风的地位和作用,就更加不言自明、毋庸置疑了。

1.议家风谈家教征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年高考议论文素材:家风

全文共 1291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高考写作的素材,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议论文素材:家风

(1)引言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良好的家风,必然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这是民族兴旺发达,国家繁荣昌盛的必要条件。

我们中华民族有重视家风的传统,讲究道德,勤俭持家,看重亲情,严于教子。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该在新的条件下,继承和发扬这个优良传统。

(2)事实论据

司马光教子有方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

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

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吉鸿昌不忘父训

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察绥抗日同盟军领导人之一。早年在冯玉祥部队当兵,以英勇善战升为营长、师长,后任国民党军长和宁夏省政府主席。

1920年,25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鸿昌含泪答应。

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吉鸿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谦正,处处为民众。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反对蒋介石的投降政策,奋起抗日。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39岁。

总统教子自立

曾任过美国总统的里根,不仅有名望而且富有。但他严格要求自己子女自立,绝不让他们依赖父母。儿子失业后,一边寻找工作,一边靠领取救济金度日。

(3)理论论据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宋吕公著

人遗子孙以财,我遗子孙以清白。 《梁书周舍徐勉传》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元无名氏《渔樵记》

儿童是创造产业的人,不是继承遗产的人。 陶行知《怎样选书》

凡是不爱已的人,实在欠缺做父亲的资格。 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有财无义,惟家之殃。 《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分之事,休专公共之利。 《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为子孙作富贵计者,十败其九。 宋林逋《省心录》

父之爱子,教以义方。 宋司马光《论公主宅内臣状》

家庭不是别的,正是人类自己。 [俄]叶甫图申科《家庭》

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 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生了孩子,还要想怎样教育,才能使这生下来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完全的人。 鲁迅《随感录三十三》

家兴出孝子,家败出妖孽。 中国谚语

国威不可内伤,家丑不可外扬。 中国谚语

斗气不养家,养家不斗气。 中国谚语

亲人间的他恨比蝎子还危险。 阿拉伯谚语

生活在失去和睦的家庭里,等于生活在地狱里。 土耳其谚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