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芙蓉楼送辛渐背景资料【汇编20篇】

浏览

4177

作文

1000

成语资料

全文共 269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形:形态。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成语举例:他把科长看成有天那么大,把他和科长连在一块,他没法不得意忘形。(老舍《四世同堂》三十二)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连动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得,不能读作“dě”;也不能读作“de”。

成语辨形:形,不能写作“行”。

成语辨析:得意忘形和“得意洋洋”;都有“称心如意;非常得意”的意思。但得意忘形的语义重;侧重在得意的程度;多指浅薄的人稍稍得意;就忘乎所以失去常态;多用来指一般人得意的样子。

成语谜面:神似;抽象画

歇后语:白娘子痛饮雄黄酒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两学一做学习资料

全文共 1212 字

+ 加入清单

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利用网络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扩大学习教育覆盖面。注重运用各类媒体,宣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做法和成效,加强舆论引导,营造良好氛围。下面是关于两学一做的学习材料,欢迎阅读参考。

一、具体学什么?

1.学党章党规。a,逐条逐句通读党章b,学习《准则》和《条例》等c, 学习党的历史、革命先辈和先进典型d,从周薄徐郭令案中汲取教训

2,学系列讲话。a,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重要思想b,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c,与马列毛邓等思想结合起来学

二、既然要做“合格党员”,标准是什么呢?

即,“4讲4有”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

三、“两学一做”针对的现实问题是什么呢?

即,5个着力解决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动摇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党的意识淡化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宗旨观念淡薄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精神不振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道德行为不端的问题,

四、学习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进一步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通知还指出,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党委(党组)要根据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情况,要及时报告党中央。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简报

按照县委办《关于开展“两学一做”集中学习周活动的通知》的要求,县委政法委认真筹备,迅速安排集中学习周活动。

一是提早部署定规矩。按照县委总体部署,结合2016年政法委工作实际,对集中学习周活动进行了详尽的安排;坚持每天8:30组织全体机关干部进行至少一个小时的集体学习,并明确一名领导干部进行领学辅导;要求每名同志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出个人学习计划,确保学习教育效果;与此同时,还提出“开办一期学习专栏,开展一场大讨论,记写不少于一万字学习笔记,撰写一篇学习心得”的学习要求。

二是学习理论补短板。针对我单位年轻同志比重大,理论知识底子相对薄弱的实际,组织大家系统对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了温习,不断弥补理论短板,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理论素养,增强年轻党员在党意识。

三是重温党章守纪律。坚持每天学习《党章》《条例》《准则》不放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敬畏意识、规矩意识、大局意识、看齐意识,全力维护“三严三实”正风肃纪的政治生态,促进机关作风持续向好。

四是凝心聚力促工作。组织对年度政法、综治、维稳、反邪教打击等工作大讨论,进一步凝聚广大干部思想,激发干事创业的活力;引导全体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认真履行好三大职责使命,圆满完成推进平安合阳、法制合阳和过硬队伍建设三大任务,为新的“五县”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成语资料

全文共 221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指大风大雨。亦比喻猛烈的声势或处境险恶。

成语举例:却遇了一阵狂风暴雨。(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形容天气、处境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暴,不能读作“pù”。

成语辨形:暴,不能写作“瀑”。

成语辨析:狂风暴雨和“暴风骤雨”;都形容大风大雨;都可比喻浩大的声势、凶猛的来势。不同在于:狂风暴雨多用比喻意义;形容事件的声势等;“暴风骤雨”多用于形容风雨猛烈。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春节手抄报内容资料

全文共 1063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候,最盼的就是过年,总有许多好吃的,好玩的,噼里啪啦的爆竹总是让人很怀念。整个春节都是喜气洋洋的,最喜欢在这种热闹的日子里约上几个朋友一块出去走走。

腊月这天要熬腊八粥,不过一般在我们这儿,也能熬杏仁粥,白粥,许多人家基本不怎么熬粥。大人们不怎么喝粥,我们这些孩子最喜欢。从那冒着热气的大锅里,舀出一碗碗粥,往往会撒许多糖。馋嘴的孩子会吃很多————滋味很好。

除夕当属最热闹的一天,一大早就被恼人的鞭炮声吵醒了,一整天的热闹。入门。家家户户都是满满的酒菜香味,女人们都忙碌在厨房备年菜————腊肉,炸豆腐,肉丸子,这一天都要做好。男人们欢天喜地地去买酒,跟亲朋好友小酌两杯。

孩子们当然也没闲着,大一点的要么去厨房帮忙,还有打扫卫生,小一点的孩子在白天一般耐不住性子,会三五成群地结伴出去放鞭炮。

除夕这一天还得扎灯笼,小孩子们也帮忙,不仅扎门前院里挂的灯笼,也扎晚上孩子自己提的灯笼。有些人家自己扎,不少人家觉得麻烦,直接从外面买。不过,老一辈的人一向是自己扎,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在特定的时间亲手做特定的东西,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晚上才是重头戏,鞭炮声要响一整个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其实也就是杂烩。整盆的年菜,整盆的馒头,一段出来就让人独自直叫。大人都要喝酒,女人们聊着些家常,孩子们也在吃东西。还必须把菜加给孩子和长辈们。

吃过年夜饭后,最耐不住的就是孩子们,会拿着早就扎好的灯笼出门。除夕晚上是很热闹的,这天晚上分外亮堂。孩子们人手一盏灯笼,有纸糊的,有动物的,有卡通的,还有电动的,自然是琳琅满目。

这天晚上是一年中最吵的。每个孩子都会放炮,不到天亮绝对不会停。

正月初一这天虽说不如除夕热闹,但是人们依旧很快乐。大街上全是昨夜燃放过的爆竹纸皮。

大一点的孩子要提着礼当去给亲戚朋友家拜年,一天下来,压岁钱也收了不少,压岁钱是每个孩子的“痛处”,压岁钱一般都会被父母收走。

接下来几天大家都是串串门,走走亲戚家,孩子们玩玩鞭炮。

到了元宵节才是有一个高潮。这天天刚亮,街上早有好多卖元宵的,各种馅儿的————什锦的,芝麻的,陈皮的,白糖的,让人馋得不行。

要细细看过每一家的元宵,最后选择最好的带走几打————一部分炸,剩下的煮。这样的美食总让孩子们忍不住多吃几个,后果就是————不吃饭了。

晚上在博物馆总要举办灯展,各式各样,很是好看。还有许多许愿灯,其实就是孔明灯,写上心愿,点着了看着灯升上天空。

鞭炮声想起又落下,过年这出戏就演完了,尽管来年还会重复同样的戏码,但是每一年都有不同的欢乐,不同的年味,不同的喜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成语资料

全文共 270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成语举例:一些成了惊弓之鸟的部员们算也诚惶诚恐地先后把那段危险的地面通过了。(郭沫若《北伐途中》二十一)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带有幽默或讽刺的意味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惶,不能读作“huǎnɡ”。

成语辨形:诚,不能写作“成”。

成语辨析:诚惶诚恐和“战战兢兢”;都表示“谨慎害怕”的意思。不同在于:①诚惶诚恐偏重在谨慎;“战战兢兢”偏重在害怕。②“战战兢兢”含贬义;诚惶诚恐在表示尊敬时不含贬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成语资料

全文共 240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完善美好,没有缺点。

成语举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美无缺的东西。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辨形:无,不能写作“误”。

成语辨析:完美无缺和“白璧无瑕”、“天衣无缝”都有没有一点缺点的意思。完美无缺既可表示玉石、面庞等具体事物;也可表示品质;事情的处理等抽象事物;而“白璧无瑕”一般用来表示具体事物。完美无缺和“天衣无缝”;都含有“十分完美”没有缺漏的意思。

成语谜面:八大王

歇后语:十五的月亮;八大王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游学芙蓉村作文

全文共 84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早晨,我早早醒了过来,翻来覆去再也睡不着了,我的心情为什么这么激动呢?因为今天下午,我可以去楠溪江游玩了。楠溪江可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听说那儿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是个人间圣地,而且还有古色古香的古村落——芙蓉古村。

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下午一点,我们出发了!车从104国道驶入甬台温高速,汽车在高速上飞快地疾驰着,夏风在耳旁呼啸而过,让人感到心旷神怡。一路上,车窗外的绵绵的青山、茂密的树林、五彩缤纷的花儿和苍翠欲滴的小草让人目不暇接,更有那宏伟的温州大桥、壮阔的瓯江飞云江令我大饱眼福。最让人闻所未闻的是诸永高速的五连洞,可称得上是我眼中的“世界奇观”了。

一路风尘过后,我们终于到达楠溪江风景区。第一站便是闻名遐迩的——芙蓉古村,从导游口中,我们得知了芙蓉村这个名字的由来——芙蓉村中本无芙蓉,因其西南山上有三座高崖,其色白里透红,状如三朵含苞待放之芙蓉,故名芙蓉村。一进入芙蓉村,那朴实的木梁、褪色的油漆,还有那古色古香的水车、油车铺排在这片古老悠久的土地上,和碎石铺就的村路一样震撼着我的眼帘,这些都让我感到了浓浓的古代气息。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好一个芙蓉村!

芙蓉村古时为陈氏聚居之地,我们第一个游览的便是陈氏大宗祠,在旁边的墙壁上,我们知道了芙蓉古村人才辈出,仅宋代就有十八位进士,最高的竟然做到了相当于现在的副总理的大官,真让我们惊叹!在这里,导游给我们猜对联是哪个朝代谁写的,第一副对联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其中我猜对了是明朝,而谁写的,我们都不知道,最终导游公布了答案——是顾宪成写的……

我们接着又游览了书院,书院前有三步台阶,分别代表着秀才、举人和进士,进入书院,只见书院的大堂上有孔子的画像,墙壁上还有《论语》中的名句。穿堂入室,就来到了学生们学习的地方。一进入这儿,我仿佛看到了当年莘莘学子勤奋苦读的情景,仿佛听到了琅琅书声……

一路上,我们还看到了古代的水车、油车,又去了芙蓉村的博物馆,在芙蓉村玩得真是尽兴啊!

[游学芙蓉村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九一八事件经过详细资料

全文共 1143 字

+ 加入清单

细节一:炮轰北大营的大炮从何而来?“九一八事变”发生前,关东军并没有配备重武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日本陆军省高官永田的协助下,石原悄悄从国内运来两门240毫米口径的野战重炮。这两门重炮,被拆成一堆散件,连同不多的炮弹,从神户港运抵旅顺,然后秘密送到驻沈阳日军独立守备队,并在那里重新组装起来。石原对手下说,沈阳城外东北军的北大营很大,我不要求你们一炮打死多少人,只要把炮弹打到北大营里,就算完成任务。炮轰北大营,就在这悄然之间做好了准备,只等石原一声令下。

细节二:爆破柳条湖铁路有何玄机?发动“九一八事变”,必须寻找一个借口,石原把目光投向南满铁路的柳条湖段,这里距北大营只有800多米,便于嫁祸东北军。石原对实施爆破任务的河本提出要求:爆破后,必须保证这段铁路还能顺利通过火车。在石原看来,炸铁路原本就是个借口,炸完了还得修,那不是犯傻?河本按照石原的要求,经过仔细估算,使用了42小包黄色炸药,爆破后只是把这段铁路的枕木炸毁,铁轨轻微弯曲。20分钟后,从长春开过来的火车,虽然震动了一下,仍然安全通过。然而,随着柳条湖爆炸声响起,一场重大事变也拉开帷幕,关东军随后以南满铁路被炸为借口,向北大营发起进攻,“九一八事变”就这样发生了。

细节三:2万关东军何以打败20多万东北军?“九一八事变”发生时,关东军的正规部队也就一万多人,加上南满铁路上的独立守备队等满打满算只有2万人。东北军有多少?正规军20多万,沈阳附近就有6万多人。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双方兵力对比如此悬殊的情况下,日军仅以伤亡24人的代价,几乎是兵不血刃就占领沈阳,并且缴获东北军300余架飞机,此时距柳条湖爆炸还不到12小时。在日军攻打北大营时,张学良正在北京前门的戏院看梅兰芳的戏,得知情况后,经过与部下紧急商量,张学良作出了决定:按局部事件处理,以免给日本人扩大冲突的口实。这种决策的实质就是“不抵抗”,如此一来,不仅丢掉了沈阳,而且让日军很快席卷东三省,张学良的东北军全线撤退到锦州一带。

细节四:弃守锦州最终铸成历史大错。“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把辽宁省政府和东北边防军长官公署迁到锦州,20多万东北军也系数部署在锦州周围。面对这种形势,日本陆军参谋本部担心东北军一旦抵抗,很可能让兵力处于劣势的关东军吃大亏,因而连下四道命令,要关东军马上住手,别再妄动。但此时石原和板垣已经被“胜利”冲昏头脑,他们把东京的命令扔在一边,决心继续在锦州冒险赌一把。不幸的是,这两个狂徒居然赌赢了,尽管当时主政南京国民政府的孙科明令张学良指挥东北军进行抵抗,不得再放弃锦州,但关东军用缴获的飞机刚在锦州扔了几颗炸弹,张学良就决定弃守锦州,把20多万东北军全部撤进山海关。这位少帅的理由是:缺少武器和中央的支持,不想作无谓的牺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成语资料

全文共 208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回味:指吃过东西以后的余味。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成语举例:这篇文章含义深刻,使人回味无穷。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补语;指回想过去有意义的事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味,不能写作“昧”。

成语辨析:回味无穷和“耐人寻味”;都形容意味深长。但回味无穷只限于事后回忆;追忆中体会到意趣很深;“耐人寻味”不仅指事后;也可以指当时。

成语谜面:清真食堂办得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成语资料

全文共 264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成语举例:这种排山倒海的巨潮,是任何顽固势力所不能抵挡得住的。(邹韬奋《抗战以来 自动奋发的千万青年》)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倒,不能读作“dào”。

成语辨形:倒,不能写作“捣”。

成语辨析:排山倒海和“翻江倒海”、“翻天覆地”;都可形容声势浩大;力量巨大。但“翻江倒海”能形容水势浩大;心潮激荡和混乱之极等;“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而“排山倒海”多用来形容阵势庞大和声势、力量巨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改写涉江采芙蓉作文

全文共 662 字

+ 加入清单

秋去冬来,春尽夏始。又到了芙蓉花开的季节。

我仍清晰记得:一样的季节,一样的风和日丽,一样的早晨,你我荡着一叶小舟涉江而去。

等我放下竹篮,斜坐船头,你已解下缆绳,提起长篙,往岸边只是轻轻一点,那一叶小舟便轻快飞离江岸。小舟轻轻掠过江畔,水中荡起的涟漪四处蔓延,在晨曦的照耀下,闪现出银亮的光辉。

采莲之际,你挑上几朵可爱的莲花,插在我的发际,并说我是世上最美的女子。在这美丽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兰草,我们一并采摘,纳入衣衫。

暗香盈袖,沁人心脾。那一天我们久久流连、陶醉其中……

一样的季节,一样的风和日丽,一样的早晨,我依然身着你喜欢的那件素雅的衣裙,披着薄薄的晨露,轻轻登上那正停泊在江畔的扁舟。等我放下竹篮,斜坐船头,才意识到我身边没有了你……

提起长篙,往岸边只是轻轻一点,便放下长篙,任小舟漂向江心的芙蓉丛中。一阵轻语呢喃,芙蓉抖落了枝叶上的水珠,我站在船头,采摘这美丽的芙蓉。

一阵微风拂水而过,水面涟漪阵阵,我望见水中自己的倒影,长发依旧,只是容颜已衰。是我吗?凝望着水中的倒影,注视着手中的芙蓉我默然无语。

涟漪荡尽,水面中幻化出你憔悴的身影,你在他乡还好吗?没有我的日子,你要好好爱惜自己!

此时此刻,你也一定如我,思念如水如潮如海。远道的你每一次回眸中定有我美丽的身影!怎奈长路漫漫,烟云浩浩;怎奈你我天各一方,满目山河,两两空相望。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但我知道:即使你我永世相隔,我也愿意在思念里与你一起慢慢终老。

又一阵风吹过我的身体,抬起头,你一定如我,看见一朵素雅洁白的芙蓉,孤傲地向着苍天盛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成语资料

全文共 255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成语举例:他进过种种培植新政人才的讲习班和训练班,虽然结果没有一项使他飞黄腾达。(沙汀《防空》)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腾,不能写作“滕”。

成语辨析:飞黄腾达和“青云直上”;都比喻人的官职、地位迅速上升。有时可通用。但“青云直上”的上升速度大于飞黄腾达;飞黄腾达还可泛指得志、发迹;而“青云直上”不能。

成语谜面:乡下人做大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第一节项目背景

全文共 2104 字

+ 加入清单

一、政策背景

1、国家政策背景

(1)2004年3月29日,国家统计局正式出台《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文化及相关产业指标体系框架》两个文件,不仅是首次从统计学意义上对文化产业概念和范围所做的权威界定,将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统计列入国民经济的统计框架体系,还使原来分属多个部门和领域的文化产业统一了统计口径,为今后全面把握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并进行科学规划打下基础。

(2)2011年10月15日-18日召开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全会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费。借此,文化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各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3)2012年2月,中国文化部发布《“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高于20%,2015年比2010年至少翻一番,实现倍增。

(4)文化部《“十二五”文化科技发展规划》规划提出以下指标:重点围绕传统文化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技术研发、集成应用和产业化示范,组织实施8-10项国家级科技重点项目。加强基础环境建设,依托文化单位、科研院所和高校设立3-5个文化与科技研发基地,2-4个文化部重点实验室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5-8个文化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培育20个文化科技企业,认定20家左右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2、北京市政策背景

(1)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关于联合下发《关于促进文化与商务融合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中指出:到2020年,形成与首都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地位相匹配,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相一致的现代文化商贸服务体系,建成服务全国、辐射世界的国际文化商贸中心。按照“规范化、高端化、特色化、现代化、国际化”发展要求,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类型多样、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的文化消费产品,培育一批高附加值、高成长性、低碳环保的文化新业态,打造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文化商务服务、产品和活动品牌,壮大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竞争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文化商务企业,形成文化与商务互相融合、互相促进、互相提升、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同时指出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商务活动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创新、孵化、应用、激励等功能,实现创意的价值发现、资源整合、市场推广和商业回报,形成良性的产业循环发展机制。在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过程中,合理规划和完善配套商业设施建设,提高园区商务服务能力。鼓励有条件的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设立文化消费体验区或大型文化商业综合体,形成创意、开发、体验、消费一站式服务,将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化生产、服务设施建设与文化活动空间及消费人员的聚合加以有机融合,促进在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内形成特色文化产品生产和消费集群,产生独特的消费体验,吸引消费人群,推动园区形成文化生产与消费关联增值、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打造新的文化消费地标,促进产业整体发展。

(2)北京政府《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文化创意产业的若干政策》中指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文化创意产业领域,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快速发展。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艺术品交易等文化主导行业,发展内容创作、交易传播等重要环节。引导民间资本在设计服务、广告会展、动漫网游等创意主体行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品牌化运营。促进民营文化创意企业和机构在增加投资、引导消费、扩大出口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3)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指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来源于市财政拨款,重点用于扶持符合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相关政策的文化创意项目。专项资金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管理和使用,实行项目负责人制,突出重点、专款专用、讲求实效。

……

二、经济背景

1、经济快速发展为项目建设提供良好宏观环境

在日趋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中,我国经济始终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

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比上年增长7.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636463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增长8.1%。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2%。

三、社会背景

四、文化背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成语资料

全文共 224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把钱财看得跟生命一样重要。形容极端吝啬。

成语举例:那个人极端自私,爱财如命。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十分贪婪、吝啬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正音:财,不能读作“chái”。

成语辨形:财,不能写作“才”或“材”。

成语辨析:“爱”在此不是“热爱”、“喜爱”的意思。爱财如命与“一毛不拔”意思相近;都形容极其吝啬。不同在于爱财如命偏重于人的性格;“一毛不拔”偏重于人的行为。

成语谜面:带钱进棺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成语资料

全文共 286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指把少有的货物囤积起来,等待高价出售。也比喻拿某种专长或独占的东西作为资本,等待时机,以捞取名利地位。

成语举例:可是他们把票子当做奇货可居,非要足了钱不肯放回。(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五章)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奇,不能读作“jī”。

成语辨形:货,不能写作“贷”。

成语辨析:奇货可居和“囤积居奇”;都可以表示“囤积储存;等待高价出售”的意思。不同在于:奇货可居强调“奇货”;即“囤积”珍奇的货物;“囤积居奇”强调“居奇”;即囤积起来;待时出售;牟取暴利。

成语谜面:特种仓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成语资料

全文共 235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野心非常大。

成语举例:济度野心勃勃地说大话:“我要斩草除根,拿下厦门,踏平他的巢穴!”(华而实《汉衣冠》七)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正音:野,不能读作“yè”。

成语辨形:勃,不能写作“渤”或“博”。

成语辨析:野心勃勃与“狼子野心”;都有狂想的欲望的意思。但“狼子野心”偏重于本性凶残;还有“用心狠毒”的意思;野心勃勃仅仅指“欲望的强烈。”

成语谜面:毒蛇做梦吞大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成语资料

全文共 268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明:点明;执:拿着;仗:兵器。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形容公开抢劫或肆无忌惮地干坏事。

成语举例:有一夜,无端被强盗明火执仗的抢了进来。★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9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执,不能读作“zhǐ”。

成语辨形:仗,不能写作“杖”。

成语辨析:明火执仗和“明目张胆”;都形容毫无顾忌地公开做坏事。但明火执仗偏重在“十分公开;毫不隐蔽”;“明目张胆”偏重“非常大胆;肆无忌惮。”

成语谜面:挑灯夜战

歇后语:强盗打灯笼;拄着拐棍打灯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成语资料

全文共 223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粉、墨: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成语举例:及至北平攻陷,这些地痞流氓自然没有粉墨登场的资格与本领,而日本也并未准备下多少官吏来马上发号施令。(老舍《四世同堂》七)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表讥讽

成语结构:连动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正音:墨,不能读作“mì”或“mè”。

成语辨形:墨,不能写作“末”。

成语谜面:演员出场;化妆品展览

歇后语:演员照镜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成语资料

全文共 223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悚然:害怕的样子。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

成语举例:黑夜一个人走在荒凉的原野上,忽而传来什么动物的叫声,令人毛骨悚然。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十分恐惧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悚,不能读作“sù”。

成语辨形:悚,不能写作“忄傯”。

成语辨析:毛骨悚然和“胆战心惊”;都形容害怕、恐惧。但毛骨悚然语气重;并可用来形容非常冷;“胆战心惊”不用来形容冷;可表示内心的害怕和恐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观察蜗牛的资料作文篇

全文共 458 字

+ 加入清单

一天,刚刚下完雨,我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看见草坪上有两只蜗牛,一大一小,我出自于好奇,我小心的把他们带回了家。我观察了一下那两只蜗牛,发现大蜗牛并不是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而是更像一个大海螺。小蜗牛还稍微像一点,两对触角,一对长、一对短,眼睛长在那对长触角上,壳圆圆的。

这几天,我就经常盯着蜗牛看。我发现蜗牛比较懒,特别是大蜗牛,经常会一动不动地趴在盒子里,也会倒挂在盒盖上,纹丝不动。有一次,我观察了大半个小时,那一只大蜗牛就是不肯动一动,我实在着急了,就放了两片菜叶子进去吸引它们。可它们就是不理我!小蜗牛的体壳很薄,身体徐徐动着,它的触角可以伸缩。用手轻轻摸一下,小蜗牛会马上缩到它的壳里。我目不转睛的观察着小蜗牛,看它是否吃我给它们准备的叶子,发现它们碰了一下叶子就离开了,我又生气又失望。过了一会儿,我又忍不住想看一下小蜗牛,我一看叶子少了一个大洞。不久,这几片白菜叶全被那两只蜗牛吃光了。

蜗牛通常是晚上出来活动,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它常常慢慢地爬到白菜叶子上,伸出触角轻轻地先尝一尝味道,再慢慢地开始美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成语资料

全文共 242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寡、鲜:少。旧指不廉洁,不知耻。现指不知羞耻。

成语举例:只为自己贪财克剥,寡廉鲜耻。(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七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鲜,不能读作“xiān”。

成语辨形:廉,不能写作“谦”。

成语辨析:“寡廉鲜耻”和“恬不知耻”;都有“不知羞耻”的意思。不同在于:“寡廉鲜耻”有“不廉洁”的意思;“恬不知耻”没有。“恬不知耻”有“做了坏事后毫不在意;心安理得”的意思;“寡廉鲜耻”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