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芙蓉楼送辛渐背景资料汇编20篇

浏览

4668

作文

1000

关于元宵节的资料

全文共 6063 字

+ 加入清单

一、元宵节简介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二、元宵节的由来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三、元宵节的传说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还有几种有趣的传说:

1、关于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2、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另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3、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四、元宵节习俗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2、观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3、中国的情人节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在台湾,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叫做行歌、踏歌。

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4、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正月十五元宵节还有一些鲜为人知已经失传的民间活动,这里列举二三。

祭门、祭户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很简单,把杨树支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5、逐鼠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6、迎紫姑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象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五、元宵节诗词选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隋炀帝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

(唐)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着词声。

《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注:珍品这里指元宵)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折桂令元宵》

(元)失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夜踏灯》

(清)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

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

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元宵月正圆》

闽南歌谣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

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

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成语资料

全文共 256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饱:充分;经:经历;风霜: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

成语举例:人们那被晒黑的饱经风霜的脸上,显出严肃而紧张的神情。(冯德英《苦菜花》第一章)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经验丰富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现代

成语正音:经;不能 读作“jīn”。

成语辨形:经,不能写作“径”。

成语辨析:饱经风霜和“饱经沧桑”;都含有“阅历深”的意思。但“饱经沧桑”偏重强调经历许多变化的意思;“饱经风霜”偏重强调经历过长期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练的意思。

成语谜面:老树顽藤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熊猫的资料

全文共 482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的国家,有许多的国宝。聪明机灵的金丝猴,体态姣美的白鳍豚,但我还是最喜欢憨态可掬的大熊猫

很多人一定会有这个疑问,大熊猫笨笨的样子为什么会是我们国家的国宝呢?这就不知道了吧,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熊猫具有活化石的历史。最古老的大熊猫在八百万年前就已经在中国云南禄丰和元谋这两个地方,被称为始熊猫。这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在自然环境法则和生存竞争中,它们在绝大多数动物灭绝的大自然中活了下来,成为了“活化石”,生存到现在,至今全世界范围内只有中国才有大熊猫呢!

大熊猫的长相也特别奇特,又让人觉得很好看是为什么呢?又大又圆的脑袋加上滑稽搞笑的动作给人增加了好感,头上和身体上的毛色黑白分明,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刺激,那种似黑非黑,白也不是纯白,黑中透褐,白中带黄的外表让人觉得特别可爱。奇特的外表,让它更有几分国宝的光环,大熊猫很像体态肥硕的棕熊,胖胖的身体加上黑白分明的外表,尽显富态,圆圆的脑袋,短短的尾巴,给人长相奇特的感觉,让人想和它亲近。

这就是我们的国宝大熊猫,经过了我的一番讲解,你们一定更加了解大熊猫了吧,现在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能保护大熊猫,让我们一起行动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资料员自我推荐信

全文共 306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领导:

你好!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抽空来阅读我的简历,给我这次难得的机会。

作为一名专科生,我觉得素质和能力是最重要的。在思想方面,我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操。虽没有幸成为党员,但我仍然积极的向党组织靠拢。其次,在学习方面,我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基础理论课的学习。同时有计划的抽出时间阅读有用的书籍,力求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紧跟时代的步伐。

三年的学习与实践,让我深深的懂得在社会中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拓展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自我能面对未来的挑战,希望各位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

自荐人:

20xx.06.21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成语资料

全文共 293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容光:脸上的光彩;焕发:光彩四射的样子。形容身体好,精神饱满。

成语举例:我望着他那年青的,容光焕发,毫无倦色的脸,不知怎么,竟想伸手去抚摸他的孩子般的蓬松的头发。(方纪《歌声和笛音》)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正音:发,不能读作“fà”。

成语辨形:焕,不能写作“换”。

成语辨析:容光焕发和“神采奕奕”都可形容精神旺盛的样子。容光焕发偏重于面部有光彩;“神采奕奕”偏重于“精神好”。容光焕发可形容城市、街道的面貌;“神采奕奕”不能。容光焕发有时可形容其他动物;“神采奕奕”仅用于受尊敬的人。

成语谜面:面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背景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决不能让留守儿童成为家庭之痛社会之殇!”

“决不能让留守儿童成为家庭之痛社会之殇!”今年1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当天的会议其中一项重要议题,就是部署全面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

李克强指出,中国处在特殊发展时期,大量外出务工人员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了特殊贡献,但也因多种复杂的现实原因,形成了数以千万计的留守儿童,这种现象短时期内恐怕难以消除。

“特别是个别极端事件的发生,严重冲击着社会道德底线,刺痛着人们的神经。必须依法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落实基层政府、村委会和学校等的安全管理、监督、教育等责任,切实把保护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责任落到实处。”他说。

李克强强调,全社会都要伸出援手,保障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要通过支持社工、慈善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完善关爱服务体系。建立强制报告、干预、帮扶等机制,坚决打击侵害留守儿童的各种违法行为,加大寄宿制学校等建设。

2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强制报告机制,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村(居)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或失踪、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或不履行监护责任、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疑似遭受意外伤害或不法侵害等情况的,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活泼一点的游戏背景音乐

全文共 205 字

+ 加入清单

欢乐斗地主

《步步高》

《拉德茨基进行曲》

Journey--清水翔太

萧亚轩 爱不离手

you & me 萧亚轩

《费加罗的婚礼序曲》

britney spears--《three》

deepside--《booty music》

kesha--《tik tok》

nelly&kelly rowland--《dilemma》

sabrina washington--《omg》

李玖哲--《夏天》

巡逻兵进行曲

《天天向上》的串场音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卢沟桥七七事变资料

全文共 612 字

+ 加入清单

发生时间:1937年7月9

事变发起者:清水节郎、一木清直等。

日军:驻丰台日军河边旅团第一联队第三大队

中国守军:国民革命军第29军37师110旅219团

军长宋哲元,副军长佟麟阁

师长冯治安旅长王治邦

团长吉星文

日本军队为了占领中国,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自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所谓的军事演习。1937年7月7日深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居然擅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谎称有一名日军士兵于演习时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

七七事件(9张)中国守军当即严词拒绝了这一要求。日军立刻向卢沟桥一带开火,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中国守军第29军37师219团予以还击。这便拉开了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日军自1931年占领中国东北后,为进一步发起全面战争,继续运兵入关。到1936年,日军及日伪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今北京市)。

中国守军和日军在卢沟桥激战,日本派大批援军,向天津、北京大举进攻。29军副军长佟麟阁,132师师长赵登禹先后战死。1937年7月30日,国民党军队因伤亡惨重被迫撤离天津,天津沦陷。

1937年7月8日早晨,日军包围了宛平县城,并向卢沟桥中国驻军发起进攻。中国驻军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官兵奋力反击。排长申仲明亲赴前线,指挥作战,最后不幸战死。驻守在卢沟桥北面的一个连仅余4人生还,余者全部壮烈牺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写作背景

全文共 308 字

+ 加入清单

这首词是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李清照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黄盛璋《李清照事迹考辨》:“词意写的是暮春三月景象,当做于绍兴五年三月。”又《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年谱》:“绍兴五年乙卯,金人犯滁州,围亳州。壬午,伪齐犯安丰,韩世忠游击金人于大仪镇,败之。乙丑,金人困承州,又围濠州,高宗如平江。”李清照《打马图》序云:“今年十月朔,闻淮上警报,浙江之人,自东走西,自南走北,居山林者谋入城市,居城市者谋入山林,旁午络绎,莫不失所。易安居士自临安泝江,涉严滩之险,抵金华,卜居陈氏邸。”其时金兵进犯,丈夫既已病故,家藏的金石文物也散失殆尽,作者孑然一身,在连天烽火中飘泊流寓,历尽世路崎岖和人生坎坷,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苏秦资料

全文共 218 字

+ 加入清单

苏秦,战国时代最著名的说客、谋士,纵横家中合纵派的领军人物和最高首脑。苏秦擅长于战略谋划、长篇游说和辩论,他所解决的问题都是当时国际上的首要问题或者一个国家的核心问题,对具体问题和局部问题的策略,他不是太感兴趣。他游说时善于抓住要害和本质问题,单刀直入、鞭辟入里;富有逻辑性,说理清楚、极具信服力。他也是最讲究语言修辞的说客,他的辞藻华丽、排比气势如虹、比喻夸张随手拈来,各种修辞手段应有尽有,可以说他是战国时代说客、谋士中的集大成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成语资料

全文共 257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贯:贯穿。正义的精神直上高空,穿过彩虹。形容精神极其崇高,气概极其豪壮。

成语举例:斗争结盟友,殉难慷慨同。 人民柴市节,浩气贯长虹。(陈毅《纪念李大钊同志殉难三十周年》诗)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长,不能读作“zhǎnɡ”。

成语辨形:虹,不能写作“红”。

成语辨析:气贯长虹与“气势磅礴”有别:气贯长虹侧重于描绘气势壮盛;常用来形容人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气势磅礴”侧重于描绘气势雄伟;常用来形容山、水、树木的雄伟气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芙蓉花开

全文共 1042 字

+ 加入清单

今早上班前跑去给母亲送点吃的,一拐进入村的水泥路,远远的就闻到一股淡淡的,甜甜的香味,芙蓉树开了!是的,路旁碧绿的树冠上浮着一层粉红色的花,连成一片,就像雨后的彩虹在欢迎我的到到来。一株茂盛的芙蓉树繁花满枝就像一把把撑开的绿色的花伞。

又到了芙蓉树开花的季节,我对芙蓉树有着情有独钟的感情,那是因为它不单单是我的乳名,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家屋后有棵芙蓉树。那时还小,只记得那花像极了羽毛,很是漂亮。妈妈告诉我,我的根扎在芙蓉树下,那时总是有事没事的往屋后跑,父亲母亲种了些杨树、梧桐,还有一小片酸枣树,每每吃着酸枣看着芙蓉花,心里那个美呀!后来,屋后的邻居想多占地方,竟把我最爱的芙蓉树药死了,那时候难过了好一段时间,再后来村里修建了水泥路,把邻居隔在路那头,父亲也在屋后拉起了小院,拣了根粗壮根部像龙头的酸枣树给奶奶做了根龙头拐杖,奶奶甚是欢喜!直到现在仍然感觉那是根特别棒的拐杖。再后来,家里建了小楼,后院的酸枣、杨树也就没有了。

再次看到芙蓉树是在十几年前去市里求学时,那时候路的两旁栽满了芙蓉树,一到初夏,青翠碧绿开满鲜花的树冠如一朵轻盈的彩云浮在半空,云上那些缀满了伞状的粉红色小花,一朵朵,一片片,仿佛就是元宵之夜燃放烟火时在天空炸响的礼花,那样灿烂,那样璀璨,那样醒目,又仿佛是身着粉红色轻纱,举着粉红色的小伞,拿着粉红色的绒扇,飘然落在彩云之上翩翩起舞的仙女。微风轻轻地吹,树冠轻轻地摇,仙女们轻盈地慢舞着,天香悠悠地飘着,我也仿佛置身于花香缭绕,云蒸霞蔚的仙境之中了。愉快的心情洋溢在我的脸上,也洋溢在同学们的脸上,开满鲜花的芙蓉树成了一道赏心悦目的靓丽风景,芳香四溢的芙蓉花香也成了上苍馈赠我们的美好礼物。

芙蓉花盛开的时节,正是我们学习最忙碌的时候,珠算定级、毕业考试、自谋职业,各奔东西,虽然忙,虽然累,即便品尝着离别的伤痛却也收获着丰收与喜悦。

如今我来到树下,一朵开败了的花飘飘悠悠的落了下来,就像伞兵背着降落伞从高空落下。我爱怜的捡起它,我的手触到了它柔嫩而细长的花针,就像触到一只柔软的毛笔,痒痒的。走近看,一串串叶子就像一只只顽皮的蜈蚣被穿在茎上,挂在树枝上。一朵朵娇嫩的花立在枝头就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小姑娘在比美。花瓣又细又长像一根根彩针,头上顶着黄色的花蕊,闪闪发光,好象在粉色花瓣上的荧光珠。一阵风吹来,在叶子中探出头来的花,好似一个个刚问世的小婴儿摇着脑袋,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就连蝴蝶和蜜蜂也围着它转个不停。

这烟树参差的季节,惟有一树芙蓉花开,甚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人物资料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郑燮(1693--1766年),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他的先祖于明洪武年间由苏州阊门迁居兴化城内 至汪头,至郑板桥已是第十四代。父亲郑之本,字立庵,号梦阳,廪生, 郑板桥故居 品学兼优,家居授徒,受业者先后达数百人。

清代的郑板桥,是历史上的杰出名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他 的一生可以分为“读书、教书”、卖画扬州、“中举人、进士”及宦游、作吏山东和再次卖画扬州五个阶段。

1693年11月22日子时郑板桥出生,其时家道已经中落,生活十分拮据。三岁时,生母汪夫,人去世十四岁又失去继母郑夫人。乳母 费氏是一位善良、勤劳、朴真的劳动妇女,给了郑板桥悉心周到的照顾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成了郑板桥生活和感情上的支柱。

郑板桥资质聪慧,三岁识字,至八、九岁已在父亲的指导下作文联对。少时随父立庵至真州毛家桥读书。十六岁从乡先辈陆种园先生学填词。大约在二十岁左右考取秀才。二十三岁娶妻徐夫人。是年秋郑板桥首次赴北京,于漱云轩手书小楷欧阳修《秋声赋》。二十六岁至真州之江村设熟教书。三十岁,父亲去世,此时板桥已有二女一子,生活更加困苦。作《七歌》诗,慨叹郑生三十无一营”

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生于1693.11.22,卒于1765.1.22。享年七十三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芙蓉花的梦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08 字

+ 加入清单

小村,井边,长着一株芙蓉。好像自水井挖好后,她便在这儿定居了。花开、凋零、发芽、长叶、开花……生命的轮回,同岁月一起反复。芙蓉花怀着“若有梦想在心中,岁月从不败美人”的企盼,一年又一年,独自生香。

第一次与她相遇,是在去年的秋天。彼时刚刚下过一场秋雨,我漫步井边,不经意间与她们邂逅。那时她们尚未开花,零零散散的打了几个花骨朵儿。杏仁般大小,软软的,摸上去如婴儿皮肤般细嫩。花瓣紧紧地抱成一团,缩在绿毛毯似的花萼里,露出尖尖的小脑袋,似水灵灵的小丫头,放飞自我的微笑着,浑身散发着活泼的气息。让人忍不住想亲一亲,抱一抱。我凝视着这些花苞,细细地品读她们的魅力,不知不觉已沉入其中,无法移动脚步。

从此,我与芙蓉结缘。她的每一种姿态,每一朵花骨朵儿,都深深地刻入了我的记忆。遗憾的是,芙蓉花开得极其缓慢。秋天,已渐渐深入。她依旧如初见般安静,宛如青涩的少女,眉宇间带着一丝浅浅的笑意,不紧不慢,安安稳稳地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岁月静好。我有点为她着急,每次放学总会绕路去看看,盼望着可以拂得满身芬芳。可不管你急不急,每次相见,她总是固执地捂着脸,不紧不慢,不急不燥。相比之下,她的叶就活泼多了,新的叶子,一片接一片地抽出。微风轻拂,每一片叶子都似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她们交接在一起,手拉着手,将满身的绿,不间断地传递下去,无尽无穷。

一天清晨,她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芙蓉花开了!是被晨风吹开的!她开得悄无声息,却没有一丝丝大意。洁白的花瓣向着阳光伸展着,露出了嫩黄的花芯,娇娇艳艳、不骄傲、不张扬,依旧保持着初见时的含蓄,却令人过目难忘。我被深深地震撼了!这就是“不喧哗,自有声”吧?我轻轻地低下面颊,深深地嗅着那清芬而醉人的花香。

两天后,再去看芙蓉花,她们开得更加茂盛了,满树白的、粉的、红的花朵,扬着娇嫩的脸蛋,迎风舒展着。白的纯洁无瑕,粉的娇嫩无比,红的已完全褪去了最初的稚嫩,是不染杂质的红。淡淡的花香肆意地涌出来,空气被浸染得香甜而柔软。毋庸置疑,她是井边最耀眼的明珠!

我愣住了,是什么让她在短短的两天之中,开得如此灿烂?是坚持!她将一展风存的愿望深藏于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积蓄力量,朝着心中的梦想坚定地前进,才有了这花开满树的繁华。

站在芙蓉花前,琉璃星光渐渐模糊了我的眼眶。“师法自然”我们真应该向一株芙蓉花学习,学习她的精神,学习她的永不言弃,学习她的默默积累,学习她始终拥有着努力向上、花开满树的梦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成语资料

全文共 232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原指明白不偏邪。现多指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成语举例:大仙是光明正大之人,就以他的诳语作真。(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大,不能读作“dá”。

成语辨析:“光明磊落”和“光明正大”都含有“心地光明”的意思;都能用于人及其言行;有时可通用。但“光明磊落”偏重在人的精神品质;指胸怀坦白;“光明正大”偏重指人的行为正当、正派。

成语谜面:中秋月;十五的月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最新五一劳动节宣传资料

全文共 1224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是星期几呢?下面是语文迷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劳动节的资料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劳动节时间:2016年5月1日 农历 三月廿五 星期日

一、法定节日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全国放假一天。每年的这一天,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1999年9月18日,中国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一次修订了1949年12月23日中国政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每年春节、“五一”和国庆节法定节日加上调休,全国放假7天,形成了3个“黄金周”。

2007年12月14日,中国国务院第二次修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春节的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五一”由7天调整为3天,减少4天;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法定节假日,各放假3天。五一黄金周也将成为历史。2008年起,五一黄金周变为五一3天小长假。

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2008年“五一”国际劳动节:5月1日—3日放假,共3天。其中,5月1日为法定节假日,5月3日(星期六)为公休日,5月4日(星期日)公休日调至5月2日(星期五),5月4日(星期日)上班。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及国务院办公厅通知,2009年“五一”放假调休具体安排:5月1日至3日放假,共3天。其中,5月1日(星期五)为法定节假日,5月2日(星期六)、5月3日(星期日)为公休日,5月4日(星期一)上班。

二、世界各地是如何庆祝国际劳动节?

泰国:在“五一”全国统一放假一天,在首都以及一些大城市会有相关的庆祝活动,不过规模一般都不会太大。今年泰国1日放假,2日补休。

俄罗斯:5月1-3日全国放假,届时各政党都会齐聚红场进行演讲等,普通市民会举行游行。

德国:1日放假一天,今年周末和五一节重合,但德国也只休一天,并不会补休。据悉,每年德国很多人都会借五一这个机会闹事,抗议政府,要求减税。今年也不例外,从30日就有骚乱发生持续到1日,很多超市被抢,汽车被砸、烧。

秘鲁:1日放假,2日补休。没有什么庆祝活动。

波兰:1日放假,由于3日是波兰国庆节,有的单位会从1日休到3日。5月1日时,波兰全国工会协议会、民主左派联盟党、社会民主党、劳动联盟等左派团体和政党举行了庆祝“五一”群众游行活动,游行队伍打着“8小时工作日”等标语。

美国:恰逢周末,美国30日、1日都休假,但以往都只在1日休假一天,没什么庆祝活动。

意大利:意大利尽管承认“五一”国际劳动节,政府也表示尊重劳工,但一般人并不举行专门的庆祝活动,也没有全国性的“五一”假期。

墨西哥:今年5月1日也是墨西哥的儿童节,但墨西哥没有全国性的休假。以前有过在五一这天工人罢工或游行等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成语资料

全文共 228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见闻少的人遇到不常见的事物就觉得奇怪。后常用来嘲笑见识浅陋的人。

成语举例:清 郑燮《与金农书》:“世俗少见多怪,闻言不信,通病也。”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少,不能读作“shào”。

成语辨析:少见多怪指见识少的人遇见平常的事情也觉得奇怪;“大惊小怪”不含“见识少”的意思;只指对于平常的事却表现出奇怪。

成语谜面:奇观;狗吠月亮;童年遇险记

歇后语:看见骆峰当肿背;蜀犬吠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关于圣诞节英语手抄报资料

全文共 2913 字

+ 加入清单

Christmas (Christmas), every year December 25, is a traditional festival of the church calendar, it is celebrated by christians celebrate the birth of Jesus Christ. At Christmas, most of the Catholic church will first on December 24, Christmas Eve, that is, the date, December 25, held at midnight mass, and some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will hold good tidings, and then celebrate Christmas on December 25, And another big branch, orthodox Christian Christmas celebration in every year on January 7th.

Santa Claus

The legend of Santa Claus coming Scandinavia in thousands of years ago. Division wisdom in Norse mythology, art, poetry, the god Odin of war, the cold winter season, mounted his horse mounts eight feet galloping Yu Tianya promontory, encouraging people to distribute the gift. At the same time, his son thor with red lightning as weapons and the gods very dark battle a snow and ice, finally defeat the cold. According to legend, pagan Santa Claus is descended from the god Odin. There are legends say Santa Claus from saint Nicholas, so Santa Claus also called st. Nicholas. Because most of these stories carry forward the spirit of Christ, its origin, the plot tends to be forgotten, however, Santa Claus is etched in the spiritual world.

Every year at Christmas, Santa Claus on reindeer, holy child holding a Christmas tree came, as the world changes, writers and artists began to describe the Santa Claus as today we are familiar with the color, the image of the white beard. Different country and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also has the different explanation for Santa Claus. In Germany, legend he dressed up as an altar boy put nuts and apples in the kids shoes. He take a sidecar roaming around, observe the behavior of people, especially children, if performance is good, will get the apples, nuts, sugar, and many other prizes. Bad kids get a whip. Parents have a brainwave adopted the legend to encourage the children to obey. Today, Christmas has become a national holiday. Santa Claus has become a symbol of the most beloved and traditional Christmas. , he was driving the reindeer pulling the sleigh full of toys and gifts from door to door gifts for every child happy old elf image has been deeply in peoples memory.

圣诞节(Christmas),每年12月25日,是教会年历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是基督徒庆祝耶稣基督诞生的庆祝日。在圣诞节,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会先在12月24日的耶诞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举行子夜弥撒,而一些基督教会则会举行报佳音,然后在12月25日庆祝圣诞节;而基督教的另一大分支——东正教的圣诞节庆祝则在每年的1月7日。

圣诞老人

圣诞老人的传说在数千年前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即将出现。北欧神话中司智慧,艺术,诗词,战争的奥丁神,寒冬时节,骑上他那八脚马坐骑驰骋于天涯海角,惩恶扬善,分发礼物。与此同时,其子雷神着红衣以闪电为武器与冰雪诸神昏天黑地恶战一场,最终战胜寒冷。据异教传说,圣诞老人为奥丁神后裔。也有传说称圣诞老人由圣·尼古拉而来,所以圣诞老人也称St.Nicholas.因这些故事大多弘扬基督精神,其出处,故事情节大多被淡忘,然而圣诞老人却永驻人们精神世界。

每年圣诞节,圣诞老人骑在驯鹿上,圣童手持圣诞树降临人间,随着世事变迁,作家和艺术家开始把圣诞老人描述成我们今日熟悉的着红装,留白胡子的形象。同时不同的国度和文化对圣诞老人也有了不同的解释。在德国,传说他扮成圣童把坚果和苹果放在孩子们鞋里。他乘双轮马车四处漫游,观察人们的行为,尤其是小孩,如果表现好,将会得到苹果、坚果、糖等诸多奖品。坏孩子则得一鞭子。家长们灵机一动纷纷采用此传说来鼓励孩子们听话。如今,圣诞节已经成为一个全民的节日。圣诞老人已经成为圣诞节最受喜爱的象征和传统。他赶着驯鹿,拉着装满玩具和礼物的雪橇挨家挨户给每个孩子送礼物的快乐老精灵的形象已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创作背景

全文共 455 字

+ 加入清单

《采薇》是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中的一篇。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但据它的内容和其它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周代北方的猃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猃狁的记载。从《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诗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有关《采薇》这一首诗的背景,历来众说纷纭。据毛序为:“《采薇》,遣戍役也。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礹狁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戍役,以守卫中国。故歌《采薇》以遣之。”其实,真正的经典,无一例外都有着穿越时空的魅力。它曾经如此真切细微地属于一个人,但又如此博大深厚地属于每一个人。所以,纵然这首诗背后的那一场战争的烽烟早已在历史里淡去,而这首由戍边战士唱出来的苍凉的歌谣却依然能被每一个人编织进自己的生命里,让人们在这条民歌的河流里看见时间,也看到自己的身影。所以面对《采薇》,与其观世,不如观思;与其感受历史,不如感受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大自然资料

全文共 707 字

+ 加入清单

自然是美丽,它拥有一个又一个世外桃源;大自然是博学,它带领我们走进知识海洋;大自然是神秘,它遗留着一个又一个问题等待我们探寻。在自然界中,我对枫叶爱是不变。

秋风吹过,几片干瘪瘪树叶飘落下来,打着卷儿,任凭风吹打。“哗啦啦啦……”凄凄凉凉,没有半点生气,我心亦如同这些叶子,脚也沉沉。

冷!我不禁打个冷颤,于是裹紧上衣,低头默默赶路。猛抬头,望见天边一抹红,那么自然,那么清新,好似空中轻纱一缕,有似灰暗色调中特意渲染一笔艳色,独树一帜。继续前行,颜色深,那鲜红火焰在我眼前跳跃,像要跳出束缚它地平线。那片红,是变幻烟云,还是上帝玩赏花朵?近—那是枫,一片火红枫林!人们说枫林似霞,确如此,火红枫林在阳光照耀下流光异彩,林海越发显现出她魅力。

走进枫林,踏着曲径,仿佛我与林子混为一体,我已经成为林海中一员。飘呀飘,忘却生活中烦恼和困苦,忘却学习中不快与挫折,此刻可以尽情拥抱大自然!炫目阳光下,片片枫叶红透明,红欲滴,我是在一片美丽红色光晕之中。细看每片枫叶,都袒露出自己个性,让我置身与林海之中,心情如水,仿佛整个世界都如此无暇。

红色是热情奔放色彩,你看,在这寒冷深秋,红如此潇洒,如此耀眼,让人又羡慕又嫉妒!随手我想摘下一片枫叶,然而,我并没有如愿以偿,因为它们不像我想象那样一处即落,却仍然牢牢地抓住枝头。这红红枫叶,即使在它生命最后时刻,它也执著依旧,是那般坚强。

风儿依旧吹得树叶哗哗地响,此刻这声响竟如银铃般悦耳动听,飘进我耳畔,沁在心底。人生路途漫长坎坷,我缺少正是那枫叶执著与坚强。

走进大自然,细心聆听它内心,它会让你苦闷心情豁然开朗,找到人生前进目标。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感悟大自然,陶醉大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渡荆门送别》创作背景

全文共 260 字

+ 加入清单

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这在学术界没有争议,但具体作年有多种说法,主要有三种:一说作于开元十二年(724年),二说作于开元十三年(725年),三说作于开元十四年(726年)。根据郁贤皓的说法,李白是在开元十二年(724年)辞亲远游。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这次离别家乡,发青溪,向三峡,下渝州,渡荆门,轻舟东下,意欲“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