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天津春节的风俗作文六年级【20篇】

天津春节的风俗作文六年级需要怎么写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浏览

6169

作文

455

我家的春节作文600字六年级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啪啦,啪啦”,天空中闪烁着五颜六色的烟火,土地上发着震耳欲聋的鞭炮,这是谁来了?没错,就是春节到了。

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了,看:有的挂上了红似火的灯笼,有的贴上了喜庆的对联,有的窗户上贴上了精美绝伦的窗花…。

依照我家的规矩,春节是一个重要节日,必须做到井然有序,不慌不忙。

新年的第一天早上,家里人各自忙碌,但是空气中最好闻的还是从千家万户中飘来的阵阵饭菜香味。我家也不例外,一早起来,母亲就围在厨房哼着小曲忙碌着,等家人把手头上的活儿都忙妥当了,我们便围坐在餐桌旁,话说一年的不易,畅想来年的愿望,每年的餐桌都是满满的,不仅预示这丰收,每个菜还寓意不同,比如红烧肉,寓意着来年红红火火,还有清蒸咸鱼,寓意咸鱼翻身……虽然这么多菜,但母亲从不乱了阵脚,各种菜该什么时候出现,有什么寓意,老妈紧遵老祖宗留下的规矩。

到了中午,就是孩子们的天堂,放小型烟花,鞭炮,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这些鞭炮齐鸣,可热闹了,但是,这可只是一小部分,如果你仔细看看每一个孩子,就会发现他们每一个人都带了零食,吃吃你的,再尝尝我的。

对于小孩子来说,过年无非就是吃,喝,玩,乐,对于大人可又是一番景象,你擀面皮,我切饺子馅,她包饺子,分工明确。我们家都是早饭繁琐,午饭简单,中午吃饺子已经成了传统,寓意着团团圆圆。

春节,有太多精彩的瞬间,有太多值得回味,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淳朴,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少数民族春节风俗作文

全文共 5403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国,春节也是各少数民族人民的风俗节日。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习俗,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具有各自浓厚的民族独特风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少数民族春节风俗作文,欢迎阅读。

今天,我来告诉大家一个小知识。那就是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达斡尔族、蒙古族、……长话短说,下面就来给你讲讲吧!

达斡尔族:年年高 北方的达斡尔族有拜年的习惯,春节时,人们穿上节日盛装,逐家走访,互相祝贺。每家都备有蒸糕,拜年者一进门,主人就用蒸糕款待。“糕”在汉语中与“高”谐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节日期间,达斡尔族还举行歌舞、体育活动,一直持续半个月。

蒙古族:酒肉不尽 北方的蒙古族过春节却是另一番景象,节前家家户户都备下了当年生长的公羊和各种奶制品以及几坛美酒。除夕之夜,人们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午夜开始饮酒进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这样象征着新的一年酒肉不尽,吃喝不愁,小学四年级作文《少数民族春节习俗作文》。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装的男女,跨上骏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时,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主人家的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人们边歌边舞。

白族:“放高升” 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男女青年都进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接受对方的爱情了。

挺有意思的吧!下次你也可以考考别人的哦!

【相关阅读】

各少数民族春节特点

藏族特色

藏族人民过年,是按照自己的历法过藏历年。藏历和汉族农历相近。藏历年一般是在汉族春节过后的几天内来临的。在除夕前一天,当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把脏水污物往西边倒掉,让那些脏东西跟着太阳落山而除掉,以示辞旧迎新,盼望人丁兴旺,万物生长。

除夕这天,要举行隆重、盛大的“跳神会”。人们穿着艳丽的服装,戴上奇形怪状的面具,在海螺、大鼓、唢呐等乐器伴奏下,高歌狂舞,以示去旧迎新,驱邪降福。除夕晚上,藏民们喜欢吃的食物是油饼、奶饼、血肠、手抓肉等。大年初一早晨,妇女们僦先去河边或井旁背“吉祥水”,象征全家吉祥,健康长寿。接着,家家户户都在醒目的红桌上摆上象征性的供品“竹素其玛”。“竹素其玛”即是元宝式的长形大彩盆(类似汉族地区的五谷斗),在一头装满麦粒,另一头装满用白糖、酥油和青稞面做成的糕点,并在上面插上几束染了颜色的麦穗和青稞穗,祝望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欢乐的人们在摆着“竹素其玛”的屋子里,围在一起互敬青稞酒,赠献哈达,尽情唱歌跳舞,庆祝新春。

春节期间,亲友和邻居之间,都互相拜年,互赠哈达,祝愿愉快幸福。并用青稞酒、酥油茶和糕点招待客人。广场上和原野中更是热闹非常,青年们聚在一起举行赛骊和射击比赛,歌声和喝彩声此起彼伏。比赛结束后,大家围在一起,点起篝火,弹唱团结祝福歌,跳起“锅庄”、弦子舞,狂欢入夜。

彝族特色

彝族称过年为“库史”。“库”是年或岁之意。“史”即是“新”。“库史”就是过新年。每当深山初雪,秋山红叶,太阳回归时,谷黄米熟,庄稼收进粮仓,便到了彝族过年的时候。彝族一年一度的年节是在农历十月底,有的地方是把过年日固定在农历十月三十日为除夕之日,冬月初一为新一年的开始。

在凉山大部分地区是按区域选择吉日过年,但都在农历十月之内。

过年的日子临近了,孩子们搬着指头数天日,盼望新年早日到来,过年弯弯猪脚是属于孩子的,孩子们还要各自带肉集体去野餐。过年是一年的终点,是新的一年的开始,是新旧年间的界限。除旧迎新,庆祝一年的丰收、康乐,并憧憬未来,预祝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清净平安。祝愿一年更比一年幸福康乐。

旧年若遇有不幸灾祸,疾病临身的,通过过年使人们在精神上得到莫大的依托和安慰。在新旧时日交替的时节,时运转换,祝贺新禧临门。以过年时间为界定,一切从新开始,只要开好了头,时运昌达。以过年时间为准,隔绝不幸命运于逝去之年。

若过了年,年成不好,多灾多难,瘟疫疾病漫延,中途人们要重新过年。让孩子们手持棍棒为武器,向一座搭建在村口的象征性的魔宫进攻,似为同邪魔进行撕战,最后孩子们要捣毁魔宫。通过这一举动,让人们精神上获得新的寄托。

过年是一年中最快乐的日子。在日常生活中,吃饱穿暖就有了如过年时的幸福感。“过年三天尽情地吃,没有吃错的道理。”过年是恭贺新禧、全家团聚、共享天伦之乐、丰衣足食、生活甜蜜美满的时刻,过年活动内容容喜庆吉祥、祈求福禄、驱邪避魔、拜祭祖宗等含意。

彝族“库史”源远流长,据彝族民间文学里记载:“彝族过年是一个名叫俄布科萨的人开的头。”由于历史冗长形成了一整套风俗习惯,如祭祖、堆柴垛、守岁、掸尘、串酒乐、拜年等许多丰富的内容。

彝族过年地板上要铺一层草。选割岩子上的草,那里的草是纯洁的草、干净的草,羊嘴没有沾过的草;是兽蹄没有踏过的草;是丰美的草、茂盛的草。芳草欣荣,铺青叠翠,绿草茸茸如绿毡铺地,象征子孙的荣华富贵。

壮族特色

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广东等地区的壮族同胞,与汉族同时过春节。除夕晚上,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称为“压年饭”,有的地区群众称为“吃立节”,壮语为“过晚年”的意思。它预兆来年农业丰收。有的还包制有一尺多长,五六斤重的烷粑,人口少的一家人一顿还吃不完哩!大年初一清早,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妇女们都争着到河边或井旁“汲新水”,开始新的一年沸腾的生活。

布依族特色

除夕之夜全家人通宵达旦地在水塘边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地打水。谁最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姑娘。

满族特色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侗族

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白族

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都在进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愿允爱情了。

土家族

春节期间,土家族人民要举行隆重的摆手舞会。摆手舞会是土家族比较流行的一种古老舞蹈,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70多个舞蹈动作,节奏鲜明,动作优美,舞姿朴实,情调健康,不用道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傣族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节日,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目。在三四天的节日里,人们相互泼水,表示对你的祝福应为傣族信奉小城佛教水是最纯洁的,祝福新的一年幸福平安。

黎族

居住在海南岛上的黎族人民,每逢春节到来,家家户户都要宰猪杀鸡,摆上丰盛的佳肴美酒,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年饭”;席间全家还要欢唱“贺年歌”。初一、初二、全村青壮年男子,还要举行一次“春节围猎”。这一天的猎物全村共享。有趣的是在分猎物时,先将全部猎物的一半发给第一个击中猎物的射手;另一半由大家平分。孕妇可分得两分,过路人恰巧相遇,也可分得一份。

僳僳族

僳僳族称年节为“盍什”,他们大都做籼米粑、糯米粑和酿水酒,把第一臼舂出的粑粑放少许在桃、李等果树上,祝愿来年硕果累累。云南怒江地区的僳僳族人民,先要给耕牛喂食盐,以表示尊敬耕牛的劳动。青年男女喜欢举行春节打靶比赛。姑娘们把绣好的荷包吊在竹竿上,荷包左右摇动,请小伙子们射击,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美酒作为奖品送到谁的嘴边。

拉祜族

除夕晚上,拉祜族同胞全家人都要沐浴清身,做好翌日的食物。在食物中,特别重视糯米粑粑,除食用外,总要给牛吃一点,关在犁、锄、砍刀等农具上摆上一点,以酬其一年来与主人合作,祝愿新的一年里创造更多的财富。

达斡尔族

居住在东北嫩江两岸的达斡尔族,农历正月初一早上,男女青年梳妆打扮,先向长辈请安、敬酒、行礼,然后逐户拜年,每家都准备有蒸糕,拜年的人一进门就抢吃蒸糕,据说吃了之后,生产和生活都能“年年高”。

仫佬族

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仫佬族的村村寨寨,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几十人、几百人,乃至几千人聚会在山坡上或赛场里唱山歌,尽情歌唱劳动、生活和爱情。

独龙族

唯一的节日就是先在冬腊月的“卡雀哇”节。最隆重的仪式是牛祭天。这天,族长把牛拴在广场中央的木桩上。由青年妇女将链珠挂在牛角上,接着,一位勇猛强壮的小伙子,手持锋利的竹矛,向牛腋部刺去,直到将牛刺倒死去。此刻,人们就跳起“牛锅庄”舞,然后分吃牛肉。

鄂伦春族

在东北的鄂伦春同胞,春节早晨,先在家族中依辈份大小斟酒,幼者给长者叩头,平辈则互相请安,初二、初三进行赛马。正月十五美味佳肴。正月十六的早上,要进行相互抹黑脸的活动。青年人给老年人抹黑时要先叩头。

赫哲族

春节,赫哲语为“佛额什克斯”,即大年除夕之意。人们穿上在帽耳、衣领、袖口、裤腿、围裙、鞋面上绣着美丽的花纹、几何图案和花鸟等花边的兽皮等服装。在年节里,一般人家要做“吐火宴”,或用一种野生果“稠李子”制作成饼子,同时摆满鱼、兽类肉等食品。对待贵客,则用杀活鱼,或把鱼条烤熟,用这种“塔拉哈”招待。

基诺族

春节到来,聚居于云南西双版纳的基诺族,口嚼槟榔的老翁扬头打钹,戴大尖帽的老妪低首鸣锣,由周巴(寨父)最先把鼓敲响,男女青年围成一圈徒手跳舞。

哈尼族

荡秋千,春节前几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经热闹起来,妇女们都忙着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饼子。而小伙子们则忙着上山砍竹子,准备立秋千。那里的秋千有十几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爱荡秋千。节日里,大家都穿着自己最喜爱的衣服去荡秋千,处处呈现出热闹、和睦的节日景象。

高山族

“围炉” ,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叫做“围炉”。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围炉”时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净后带根煮熟,表示祝愿父母长寿。如果家里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把这个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对他的思念。

景颇族

春节期间举行“打靶”比赛。初一早晨,人们纷纷聚到赛场上,姑娘们把自己绣的荷包挂在竹竿顶端,射手射中吊荷包的细线算神枪手,姑娘们便奖给神枪手一碗香甜的米酒。

瑶族

节日期间,人们聚在一起,观看风趣别致的“耕作戏”。一人扮牛,一人扮扶犁农夫,一人扮扩锄农民,三人边舞边歌,表示庆农业丰收;青年男女则聚在村寨四周草坪上,吹芦笙,弹月琴,唱山歌,寻找意中人。

鄂温克族

正月初一,互相拜年,特别是对自己的长辈和亲戚必须在初一那天去磕头拜年。在年初一晚上,男女老幼集合在一个较大的房子里尽情地快乐,一般都由老年人召集这个娱乐晚会,由妇女们先开始跳或唱,接着不分男女大家都跳起舞来。

羌族

每家每户要做各种油炸面粉小牛、小羊、小鸡等祭品,用以祭祀祖先和天神,过年要喝咂酒,大家围坛而坐,由最长者唱《开坛词》,然后用约二尺多长的麦管从左至右,依次咂饮。

东乡族

人们喜欢在春节期间打土仗,以示对养育自己的土地的热爱之情。

京族

初一要拿上香烛到井边烧拜,叫“买新水”,藏族妇女初一的天不亮就要从河里背回“吉祥水”。认为初一的新水可以带来福音和好运,能保一年的吉利。

苗族

把春节称作“客家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纳西族

正月新春人们互相访亲拜友,轮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组织灯会,并与别村竞赛。城市、乡村都办灯会 灯会节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纽梅说笑》、《老寿星放鹿》、《社戏夜明珠》、《狮子滚绣球》、《凰舞》等。

蒙古族

五更吃饺子、放鞭炮与汉族同。此外,除夕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辞岁酒”,然后青年男女跨上梭马,骑串蒙古包,先给长辈们叩头祝愿,接着喝酒跳舞,随后串包男女还利用这一机会廷行赛马比赛

水族

主要聚居在我国的贵州省,不数散居在广西族自治区。与许多民族一样,水族每年农正月初一至十五也过春节。节日前夕,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庭院,收拾房屋,缝制新衣,贴年画、春联,准备丰盛的节日食品,来迎接新年的到来。春节期间,人们最重果的活动就是祭祀祖先,鱼是必不可少的供品。祭祀的习俗,有的地方在家门口临时放桌,摆上酒席。有的地方摆上箩筐,一头盛着各种生产工具,冀盼来年生产丰收。祭祀时,燃香烧纸,全家无论男女老幼都要跪拜,祈求祖先保佑全家平安,事事如意。春节期间,水族小孩儿会挨家串门向大人讨糖果吃,谁要得最多,谁就被认为福气最好,将来聪明健康。除此之外,人们还穿着节日盛装,相互走访庆贺新年。男女青年则汇集在村头寨尾,吹笙,击铜鼓,随着鼓点跳起各种铜鼓舞。节日期间往往鼓声昼夜不停,整个水族山寨沉浸在欢乐的节日气氛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春节的风俗英文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Today is a year, finally to the New Year, my mother and I go to the supermarket in the evening, we bought a lot of delicious, also bought a couplet and everyone, then bought a lot of fireworks, happily went home.

Back home, I help mother first stick couplets and everyone on the door, and then help my mother make dumplings together, dumplings cooked, mother turn on the TV, we are eating delicious dumplings, watching the Spring Festival gala, the party is very good-looking, especially liu qians magic show, amazing.

The fireworks lit up the night sky, and my mother and I set off firecrackers and fireworks to set off. The New Year is finally coming!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600字

全文共 758 字

+ 加入清单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各个地方都有各个地方的风俗习惯,我想要介绍的是我家乡的风俗。

阳光从稀疏的树叶照进房间,在房间里留下了斑斑点点的阳光,这就是除夕的开始。

大人们最忙碌的时间,也正是早上。大人们有的贴对联,有的包饺子,有的为年夜饭做准备,每家都会派一名代表去拜年,我们几小孩都会像跟屁虫似的跟着大人,这家收个红包,那家拿点吃的,格外兴奋。

到了下午,我们黏着大人拿钱买鞭炮,钱到手后,我们就浩浩荡荡的去买鞭炮了,鞭炮的种类数不胜数,在货架上奇峰罗列,姿态万千,令人头晕目眩,眼花缭乱,什么刮炮啊,摔炮啊,冲天炮啊等等。等“大队部”到家时,已经接近年夜饭的时间了。

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好热闹,大人们敬酒敬饮料,小孩子则狼吞虎咽的吃着饭,生怕比别人慢了半拍。年夜饭过后,辛苦了一天的大人们也该放松一下了。有的在麻将房里搓麻将,有的在厅里看春晚,而我们最兴奋的,无疑是收红包了,太爷爷,外公,二外公,四外公,舅舅,二舅舅,三舅舅,大姨,小姨的红包让人领到手软。领完红包后,我们就在外面放花炮,“砰砰砰”,“哈哈哈”,时间在欢声笑语中悄悄流逝了。

新年即将到来的最后几分钟,大人们拿出烟花。在最后十秒倒计时,我们的心情格外激动,“10,9,8,7……”时间一秒一秒的流逝着,我们的心情也是一秒一秒的激动了起来,最后三秒倒计时时,所有人已经做好了放烟花的准备。“3,2,1,0”,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新一年的到来令所有人兴奋不已。烟花在空中华丽的盛开,像绚丽的花儿一般在空中绽放。烟花完美谢幕,这也算是为去年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门前堆放着昨夜的烟花爆竹,人们看见的,只有一堆废纸,却不知道昨天这里发生了多么令人兴奋的故事啊,也许除夕的美好时光只有一天,但那美好的回忆却是永不磨灭的!

这就是我的老家风俗,我的老家就是江西。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春节风俗年糕

全文共 647 字

+ 加入清单

年三十晚,我和姐姐、妹妹中午在家做年糕,姐姐要做牛,因为明天是中国人最喜爱的一天,又是牛年,当然要做一个牛的年糕呀。

你们有亲手做过年糕吗?今天我要就和姐姐、妹妹们一起亲手做香甜的年糕。其实啊,做年糕看起来虽然简单,做起来却要费九牛二虎之力。不信?就让我来谈谈我第一次做年糕的经历吧!

叮咚叮咚,我听到钟敲了两下,姐姐就拿出糯米粉,我兴高采烈地坐在椅子上,做起了年糕来。开始我拿了一大块糯米粉把它搓得圆圆的、长长的,再做了四条腿。我想把它的身子和腿贴在一起,老是贴不住,我发起火来了,把它扔回盘子上了,我本以为很容易做的,做起来却那么难。姐姐不解地问:“怎么了?”我沮丧地说:“这牛很难做,我不做了。”话音刚落,姐姐就拿起我那块糯米粉搓起来了,还边动手边说给我和妹妹听,我和妹妹专心致志地听着。姐姐耐心地教了我一遍,姐姐还叫我再做一个牛,我照姐姐的话做起来了,我把牛身子搓出来了,又把脚仔细地捏出来,但不是那么漂亮,不过比上次进步了,把脚甲慢慢挑出来,再把头慢慢搓出来,把嘴、角、眼小心翼翼地弄出来,挑出来。再涂一些食用颜料就大功告成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香甜的年糕做出来,恨不得上去咬一口。

最后蒸年糕。首先把青翠的竹叶垫在糕篓上,千万不要让年糕有一个漏洞,接着就放年糕,一定要放均匀,蒸年糕至少要蒸四个小时,最多要蒸七个小时。

哗!一开锅,香喷喷的年糕出锅了,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感觉格外香甜,因为这是我劳动成果!我心里想:只要付出努力并坚持不懈,事情才能做到成功,别想着能守株待兔,不劳而获!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家乡的风俗六年级

全文共 640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会有不同的风俗和特色,我们顺德也有不同的民风民俗。想知道吗?那就接着往下看吧。

春节是广东最重大的传统节日。顺德的春节也有自己的地方特色。从农历十二月中旬开始,家家户户就会去商场买过年的必需品,最少不了的就是红瓜子、开心果、龙江煎堆等。

在腊月二十三的晚上,按照习俗是要送灶君上天,有的叫“谢灶”、“送灶”或“祭灶”。祭灶的贡品一般都是一碗炒米,两片片糖和一些水果。谢灶时用一个大盘子,装着祭品去拜。

置鲜花是家家必置的。这时候,大家都会去迎春花市。迎春花市大多数是在农历的12月28日至到除夕都会举办。到时候,数以千计的人都会去“行花街”。

到了除夕夜,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团圆饭。这一晚,比较大的孩子就会帮忙“拜神”。而小点的孩子就四处串门,跑去玩,大人做大人的,小孩做小孩的。到了11点,那更是小孩们的天下了。每个孩子都拿起挎包,跟着“大部队”去派财神了。只要一听到哪家在放鞭炮,我们就立刻寻着声音赶紧去找。找到后大喊一声“财神到!”大家就一窝蜂地跑进别人家里。一边对人家说吉利的话,一边给别人财神纸,别人就会给你一封红包。据说家里来的孩子越多,今年就会财源滚滚。

到了年初一,早上大人们匆匆忙忙地煮斋。吃过斋后,便会有一些人来家里拜年,当人快要走时,我们主人家就会往别人的袋子里放慈姑和桔。初一至十五,亲友或相识的人互相拜年时,已婚或年长者要给未婚者或小孩一封红包。

到了元宵节,家家户户吃汤圆,在一起聊天。过了元宵节,春节就大概结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春节的风俗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虽然没有大城市那么豪华,那么美丽,但是一但到过年,那是多么令人难以忘记!下面,我给大家讲一讲吧!

每当快要到过年的时候,人们会把家里里里外外打扫地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打扫完以后,人们就会去天虹,大超市里卖各种各样的年货,比如糖,水果等,这一去就会大包小包地提回来。

你知不知道人们为什么要在过年的时候在自家门上贴上对联和放鞭炮吗?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吧!

从前在一个山谷里有一个黑漆漆的山洞里,山洞里住着一只叫做“年"的怪兽。在这个山谷下面有一个小村庄,这个年到了过年的最后一天的时候,就会下山来害人,这村庄里的人就会把门关得紧紧的。可是,年依然有办法进入村民的家中吃村民的东西,村民没有一点办法。有很多村民都到了城市里过年。有一年,村民们正在去城市的路上,有一位仙人对村民们说:“这怪兽最怕红色的东西和响声了。”村民们听了后,就把红色的对联贴在了门上,把鞭炮放在了门前,怪兽一来,就会看见红色的东西和“砰砰砰”的响声,吓得直往山里跑。就这样,过年放鞭炮和贴对的习俗就持续到现在。

我家乡过年的时候,每家每户都会做上一顿丰盛的饭——年夜饭。家家户户忙东忙西的,烧了一桌子的菜,有鸡,鱼等。让人看了一定会口水流不停。吃完后,妈妈会给我一件很帅气的衣服,大人会给我们压岁钱,里面的钱还不少哦!

过年还真是令人难忘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写春节民风民俗的六年级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们中国最重要也是最隆重的日子,那一天我们中国人要一起度过。“春节”也是我们常说的过年,虽然各个地方的习俗不同,但是我相信他们的心中一定也很激动、兴奋、愉悦,那我就说说我们增城过年的风俗吧。

早在春节降临前,家家户户为了迎接春节的到来,我们都会把家里的各个角落、里里外外都给打扫干净,进行一次大扫除。春节的前一天每家每户都要贴春联,以示迎春之意。爸爸妈妈每年都要精心挑选一幅好春联,今年爸爸妈妈选的上联是:家有福星高照照,下联是:财如人意滚滚来,横批是:五福临门,这副春联预示着新的一年里我们家会财源滚滚、家庭幸福。

除夕那天晚上,爸爸妈妈会准备一大桌好吃、美味的饭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团圆饭。吃饱了团圆饭我们一家子围坐在电视机前看中央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我们边看边谈,说他们表演得怎么样,我们一直看一直看到很晚,直到凌晨才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守岁”。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大年初一的那一天,我们早早地起了床,穿着新衣服,给家人拜年了。他们就会给红包我,大人们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我们。红包里的多少钱并不重要,主要是让我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

我很喜欢春节,因为春节十分热闹,还可以收到许多压岁钱,可以吃到很多好吃的!这就是我们增城的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春节风俗经典

全文共 979 字

+ 加入清单

日落日升,斗转星移,回首往昔,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系念和玄想,而这“岁时礼俗”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春节习俗成了我国最大的传统民俗节日。春节在古都更受到人们普遍重视,由此也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春节习俗。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春节原起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称:“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就北京地区来说,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蒜),就开始有了“年味”。民谣讲:“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有一首歌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从这一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向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北京人总是把“福”倒着贴在门里、衣柜、水缸上,寓意着福到了。贴春联也有许多讲究,一般百姓家贴红色春联,门楣上贴“横批”,内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纸镶红边;守制者(有父、母丧者)则要用蓝纸;庙宇用黄纸。春联最早始于五代时的后蜀。据说当年蜀太子在本宫门上提写“天垂余庆、地接长春。”八个大字,这就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北京人在屋内廷贴上“抬头见喜”,屋外贴上“出门见喜”,院内贴“全院生辉”等春条。

过去大多数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龛或神像,到了年三十最讲究的要摆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饼、花糕的面鲜,成堂的水果、成堂的干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饭,素饺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家境不好的也要摆三堂或五堂供品。北京人过年讲得就是吃喝玩乐,以吃为主。这些供品实际上也是为人准备的。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饭要荤素一齐上。有冷荤、大件和清口菜。冷荤有冷炖猪、羊肉、冷炖鸡、鸭。大件有:红烧肉、扣肉、米粉肉、红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罗十、咸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荤素睡觉为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还总是把饺子包成元宝形,在饺子中放进糖、铜钱、花生、枣、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着日后生活甜蜜;吃到铜钱意味着有钱花;吃到花生意味着长寿,因花生又名长生果,吃到枣和栗子的意味着早立子……

北京春节的习俗真搞笑!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春节小学生六年级满分作文

全文共 630 字

+ 加入清单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每到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热闹非凡,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新衣,团聚在一起,高高兴兴的过年。

春节在每年的正月初一,我听姥姥说以前有一个叫做年的怪兽,专门在正月初一这一天来村子里捣乱,所以每到正月初一这一天,人们都要到山上去避难。但是有一天,一位乞丐老人,在挨家挨户的乞讨,别人全不理睬它,只有一个老婆婆给了他一点食物。乞丐老人很感激,对老婆婆我说:“婆婆谢谢您,如果您能让我在您家住宿一晚,我一定会帮您驱走年兽。”老婆婆没同意,劝他赶紧向上山,防止被年兽给吃了,但乞丐不听,只是笑而不答。老婆婆没有办法,只得将他留了下来。没过多久,年兽来了。但它感觉气氛不对,突然他看见一位穿红衣的老人站在房梁上,仔细一看,老人正对着它笑呢!他大叫一声,接着又听见噼里啪啦一阵乱响,吓得年兽仓皇而逃了。听了这个故事,我心里暗暗地想那位老人真厉害,不过换做我也会那么做的。

“梁梓晨,吃年夜饭了,快过来吃!”妈妈在叫我,我小跑过去一看,哇,简直是山珍海味呀,有表示团团圆圆的饺子、年年有余的鱼和步步登高的年糕,真是饿死我啦!

吃完了年夜饭,我们一家人又围在电视前面看春节联欢晚会小品,魔术表演,相声,真算得上是数不胜数了,当然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环节还是要数放鞭炮了。用打火机点燃火引,五彩缤纷的烟花就展现在了你的眼前,把整个天空照的跟白天似的。

春节有丰盛的晚餐,精彩的联欢晚会,在这热闹的气氛中,我进入了梦乡,盼望着下一个春节的来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春节的风俗说明文作文

全文共 505 字

+ 加入清单

学习了《北京的春节》后,我知道了北京春节的习俗。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年俗也各不相同。

四川的年俗就很特别:元旦不吃饭,因为“饭”与“犯”同音,为了避讳,则吃汤圆或挂面以祈求合家团圆,福寿绵长。正月初七“人日”还要“过小年”,除了敬神、祭祖外,也要吃团圆饭。

黑龙江人过年喜欢吃饺子,所以大年三十晚上辞旧迎新,一定要吃饺子。但黑龙江人还要在饺子中包上几个带有硬币的饺子(现在常用花生或其他果仁代替),谁吃到了这样的饺子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有好运,有吉祥之意。此外,黑龙江人在初五这天一定要吃饺子,也称“破五”,就是把饺子咬破,寓意将不吉利的事都破坏,有驱灾避邪之意。

而我的家乡——浙江省过年也很有意思:人们在年夜饭的餐桌上一定会有一条鱼,寓意着年年有余。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每条大街张灯结彩,处处红红火火。家家户户晚上要关门前,要点一次“关门炮”。人人都要守岁,初一早晨还要再点一次“开门炮”,这一天还要吃汤圆和年糕,寓意在新的一年里团团圆圆,步步高升。新年以“茶碗茶”待客,里面还要加上橄榄和金桔,同时也要用茶叶蛋待客,称为“捧元宝”。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春节习俗各不相同,正应了那句话:“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关于春节趣事六年级满分

全文共 1106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寒假我来到了爷爷家——山东省过春节。我发现这儿过年的风俗和常州的风俗差不多,而当地特有的磕头拜年习俗引起了我的兴趣。 I came to Grandpas house -Shandong Spring Festival this winter vacation this winter vacation.I found that the customs of the Chinese New Year are similar to the customs of Changzhou, and the local buns New Years customs have aroused my interest.

在除夕这一天,人们蒸馒头、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看春节晚会,我望着桌上摆满又大又圆、热气腾腾、上面点满红点点、里面饱满枣子的大馒头,听着外面孩子们的放鞭炮、相互嬉戏的笑声,和爷爷、奶奶、伯父、伯母、姑姑、姑父、叔叔、婶婶、姐姐、弟弟一大家人团聚在一起,其乐融融地吃着团圆饭,观看着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我也不时地和姐姐、弟弟们一起出去放烟花,扔鞭炮,尽情地享受节日的快乐!

大年初一,人们早早起床,赶去给长辈们拜年。山东枣庄的拜年方式尤为特别。在常州,拜年只要对长辈说一些祝福的话,在家里坐一坐,聊聊天就好了;而在我爷爷家呢,不仅要送上对长辈的祝福,还要给长辈们磕头行礼。我很奇怪,为什么要磕头呢?问了爷爷之后我才知道个中缘由:

“因为枣庄离孔子之乡曲阜比较近,而孔子一生都提倡‘孝’道,枣庄也受到了曲阜的影响,对长辈十分尊重,所以过年时才要给长辈磕头拜年。”

俗话说得好“入乡随俗”,既然我来到了爷爷家,就应该按照这儿的风俗习惯给长辈磕头拜年。我在吃早饭之前,就开始准备给爷爷奶奶拜年了。因为以前没有磕过头,妈妈特意为我准备了一个厚实的垫子。我满以为这样万无一失,就“扑通”一声双膝跪下,可没有想到这个垫子中看不中用,我的脑袋“呯”的一声撞在地上,头上马上就起了一个包。这是我第一次给长辈拜年,虽然有些疼痛难忍,我还是故作镇定,强笑着说“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周围的家人被我的“良好”表现乐得合不拢嘴。爷爷见我第一次拜年就这样“卖力”,忙说“行了,行了”,并笑着把我扶了起来。奶奶一边心疼地摸着我的头,一边从口袋里掏出胀鼓鼓的红包向我手里塞。看着爷爷奶奶开心的笑容,我早把疼痛抛到了九霄云外。

这次春节回家过年,我不仅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家人的亲情,还体验了爷爷家特有的拜年习俗,真是一举两得啊!蛇年春节已过,我期待着马年春节的到来,更期待着与亲人的再一次团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春节风俗习惯作文450字

全文共 559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三十到了,也就是新年快到了,老人说,三十是个重要的日子,在那天要包包子,做花糕,蒸豆包,吃年夜饭。今天我要讲的就是――放炮!!!!

有首歌唱的好啊,“新年到新年到,新年到,提花灯,看花炮。小娃娃,长一岁,走路不用妈妈抱。”放炮是儿童的本性,像我这样的“宅女”肯定会找点乐子,放炮玩。

今天啊,我就准备了,好多炮,毕竟我是老手了,拿着火机,点燃引线,在快速扔出去,三五秒后,就会响一声,“黑旋风”煞是好玩,点燃引线后,扔出去,它先是旋转几圈,放射出彩色的光芒,然后才会响一声。

又一次,烁烁(老家的伙伴)点燃一支“黑旋风”,拿在手中,抡了几圈,扔得高高的,刚扔到天上,就开始旋转,散发光芒,好像来了一位袖珍的美丽仙女,带着靓丽的花环,下凡而来。这个时候,大家都会拍手叫好。

飞飞把炮的引火线部分堆在一起围成一个圆,快速地把点燃后的炮的火花放到圆的中间,自然就把所有的抱住都点燃了,然后这些爆竹就会炸开来飞到天上,然后砰的一声,爆炸!

自然,我们这些调皮捣蛋的小精灵,会在晚上八点半的时候,聚在一起,看看那家的灯还亮着,如果亮着,我们自然就会进行“恶作剧”,把一个爆竹点燃,趁着夜黑,扔进这家人的院子里,就等着那一声,“彭”的一声响。

听了这些,坐在电脑前的你是不是有些蠢蠢欲动了吧?不用担心,不会点的,要知道,学习点炮才是王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春节风俗议论文

全文共 545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的江苏民间,除了贴春联、挂年画、守岁、舞狮子、大拜年等和全国一样的风俗外,还有一些独特的风俗,现辑录数则以飨读者。

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

武进人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谓之拜神影子。他们扫地不许从家里往外扫,惟恐把财气、如意扫了出去,只能从外往里扫。

江宁人有春节打神鼓之风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

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风俗,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

淮阴人还有初六给孩子烤头风之风俗。是夜带孩子到田头空地点燃火把,为孩子驱除病邪,边烤边唱:烤烤头,醒醒脑,烤烤脚,步子矫,烤烤肚皮不拉稀,满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见。

无锡渔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庙之习,祈求水神保佑,祭鳌赕佛,谓之上,禹王庙拆除后,此俗渐渐淡漠。

春节期间,江苏地区的旧风俗中还有许多禁忌,诸如年初一不动剪刀,免得口舌之争;不动菜刀,以免杀身之祸;不吃稀饭,怕出门遇雨;不扫地,怕把财运扫光等等。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学的风俗也逐渐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娱乐休闲活动,却一向延续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我的家乡——蓬莱春节风俗

全文共 1451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蓬莱位于胶东半岛,黄海和渤海交界处。这里濒临大海,气候宜人,风景优美,自古就被成为人间仙境。这里不但有着八仙过海的传说,还有各种有趣的民俗。

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大家就开始为新年做准备了。过小年又叫“辞灶”要祭灶神。这天开始,年味就越来越浓了,过后就开始除尘,蒸饽饽、做年糕、炸丸子、做“团圆饼”和“圣虫”等面食。据说小年这天是灶神上天的日子,所以做的饽饽味道很特别,最香最好吃。

自农历腊月二十三后,家家忙做大枣饽饽(又称大馒头)、团圆饼、面鱼、寿桃等面食,表示全家大团圆,日子过得年年有余。、

年前要蒸许多特大号的“大饽饽”,大的有两三斤重,用红色的颜料来装饰,正月里作为主食招待客人。蒸馒头时,开口的馒头,要说馒头笑了。还有就是用剪子把揉好的面团剪成小刺猬、小燕子、小猪等各种形状,蒸出来之后,用颜料画好,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面塑。通常除了大馒头之外,面鱼和“圣虫”做的最多,不仅可以吃,还可以用来装饰呢。

“圣虫”谐音“剩虫”,又被叫做“神虫”。 “圣虫”的前身被认为是龙,用面团来做“圣虫”祈求每年都能够风调雨顺,希望家中能够粮食满仓。先将面团搓成一头粗一头细的长条,粗头朝上作头,细的一端绕着头盘成两圈,然后用剪刀剪出“圣虫”的嘴,把一枚硬币放进“圣虫”嘴里,接着剪出神虫身上的鳞片,最后便是用绿豆安“圣虫”的眼睛。做好的“小圣虫” 要一对一对地分别放在面缸、米缸、菜盆、冰箱里,意味着来年米缸、面缸不招虫子,寓意天天有菜吃。面鱼通常用木头模子做出来,蒸好后用颜料画好眼睛和鳞片。放置在窗台、柜头,意味着年年有余。

家有女儿的人家要做团圆饼,也叫“太阳饼”,形状像太阳花,层层叠叠做成太阳状,每一层都涂上蜂蜜、芝麻,外围折成盘叠交错的花瓣状,上面用刀刻上棱形花纹,再用红枣镶嵌。大年初三姑娘回娘家时,除了要吃初一早上的饺子之外,临走还要带走一块团圆饼,意味着幸福团圆,生活甜蜜。

腊月三十这天,除了贴春联挂灯笼,主要就是包水饺了。这天要准备两顿饭的水饺。晚上一般是白菜水饺,寓意发财。初一早上的饺子里更热闹了,有些水饺里包有钱(硬币)、红枣、鱼、豆腐、花生仁、糖块等,有各种含义呢:吃到硬币意味着来年会发财,有钱花;糖意味着甜甜蜜蜜;鱼意味着年年有余;豆腐寓意有福气。。。。。。吃到者象征在新的一年里吉利、如意。为了吃到更多的好东西,这天早上,大家吃的比往常都要多。

正月初一凌晨三四点钟要起来拜年,拜年是按照辈分拜,到辈分比自家大的人家里,男的还要对着家谱磕头,然后到桌子上喝几杯。晚辈拜年,收红包,放鞭炮,各家各户灯火通明,路上只听见相互问候的拜年声,这时年味是最浓的了。

初二开始,便是走亲访友,相互拜年了。正月里,有扭秧歌、划旱船、踩高跷等各种表演队走村串户进行表演,可热闹了。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俗称“过十五”。正月十二、三,家家户户皆用萝卜、胡萝卜、大白菜根茎做成许多小油灯,中间挖空,里面倒进融化的蜡油,用棉花做灯芯。十五傍晚送到坟前、祠堂点燃,称为“送灯”。傍晚,房间、院内各角落、门两侧、马厩、猪圈、厕所、锅底洞都点上油灯。这天早饭吃糕、元宵,晚饭吃水饺,饭前开始放烟火炮竹。晚上小孩都要放“点门”、小烟花,奶奶说这天放“点门”,以后眼睛不疼,有好兆头。

正月十六是海神娘娘的生辰,也是蓬莱阁庙会,好多景区免费游玩。天后宫对面的戏楼、广场有俚俗戏剧和大秧歌。人们给天后娘娘进香后,便与亲朋好友在天后宫前看戏看秧歌,趁兴游览蓬莱阁及其附近名胜,直至尽兴而还。这天过后,年味就渐渐褪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春节包饺子六年级

全文共 56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春节第一天,也就是大年初一。今天,我们一家人都齐聚外婆家,陪外婆过个开开心心的年。

中午照例吃饺子。外婆在厨房张罗大鼓:做饺子皮、剁肉馅、包饺子……忙得不亦乐乎。我担心外婆累坏了,便主动请求帮忙,外婆心疼我,但经不住我的请求,答应了。

我吃过饺子,看过别人包饺子,却没有亲手动过,这回我可得大显身手了。我随手拿了一张饺子皮,用勺子舀了满满一勺肉馅放在饺子皮上。我心里十分得意:嘿嘿,没学就会,天才啊!正在我得意非凡的时候,那肉馅就像个不听话的孩子,让我束手无策:当我把左边的皮捏好,肉馅从右边钻了出来;等我捏好右边的皮,肉馅又从左边逃了出来。这可让我为难了,怎么办才好呢?我左思右想,伤透了脑筋,还是一点头绪也没有。

正在我疑惑不解的时候,姐姐看到了我这般模样,无奈的说:“我的小妹妹啊,用脑子想想,少放点馅儿,不就不会多出来了吗?”说得对呀,我怎么没有想到呢,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我找姐姐说的,放回一半肉馅,包起了人生的第一个饺子。大功完成,但是不太对劲,因为我根本不会捏饺子的先后顺序,包的就是个“四不像”。外婆在一旁耐心的教我,可是我怎么都学不会,凡是不能强求,这是没有办法的,我包的“四不像”只好自个儿吃了。

虽然我包的很丑,但是我觉得很开心,春节包饺子也别有一番风味啊。吃着自己包的饺子,我觉得心里像吃了蜜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六年级春节的作文300字

全文共 565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外婆为我们精心准备了一桌年夜团圆饭,特制的大型火锅,大钵子肘子,红烧鲤鱼,外加萝卜,青菜等各类蔬菜,烧成色,香,味俱全的佳肴美食.全家十一个人围坐在桌边,欢聚一团,真是有说不完的情趣.

过年,时间更新;团圆,空间更新;新春团圆,是生活的更新.新的一年,去一个新的地方!这个新年怎么过,自己做年夜饭;一家围着电视看春晚,农家热炕头守岁;大年初一头一天,电话拜年,手机发信息,那才叫现代!……

过年了,更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好上加好!

春节,我的家乡俗称"过年",风俗大体同祖国各地相同, 除杀鸡,鸭,放鞭炮,贴春联外,在腊月三十日吃"团年饭",十分丰富.十二大碗中必有鱼这个菜,显示吉祥有余之意.解放前,一些地区鱼较少,为了有"百里鱼"这个菜,用木头雕刻一个"百里鱼",放在盆中,撒上葱花,象真鱼一般.

人们极重视团年饭,外出的人在千里迢迢往家里赶,家里人等了又等.吃团年饭,要关着门,意在不让财宝跑了.饭后放上一挂鞭炮, 表示已吃过了年饭,人们可以走动往来了.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和弟弟在外婆家门前拿着冲天炮朝空中放."怦!"一阵响亮的声音过后,一束束五彩的烟花直冲天空,顿时,黑幕中红的,紫的,蓝的,黄的星星闪耀着夺目的光彩.看:那一朵朵烟花在天空中飞舞着,有的像闪闪的珍珠,有的像蓝色的宝石,它们带着我们新年的希望升上神秘的夜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烟花、爆竹、年货、红包……哈!当然是传统佳节——春节啦!

瞧,家家户户好不热闹!爷爷奶奶一大早就忙着剪窗花,贴对联,把家里布置成红红火火的一片。我也没闲着,和爸爸一起上街买年货。超市里,琳琅满目的食品看得我目不暇接,我们拿点这个,挑些那个,带着一大包年货满载而归了!

晚上,全家聚在一起,其乐融融。奶奶将一盘盘美味佳肴端至桌上,看得我垂涎三尺啊!晶莹剔透的虾仁,鲜香美味的鸡汤,肥嫩爽滑的海鲜……才不一会儿,桌上的食物便风卷残云般消失了。

吃完年夜饭后,我就迫不及待地缠着爸爸去放烟花了。灿烂的焰火不断映入眼帘,有像巨龙一般腾空而起的,有像天女散花般撒向大地的,还有像一个个孩子般笑脸的……惟妙惟肖,真是让人眼花缭乱啊!

古时候,大年三十大家要聚在一起守岁。现在,这一传统演变成全家在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时间随着大家在一边吃着零食,一边看春晚中渐渐流逝。

终于“嗒”的一声,时针像顽皮的孩子一样跑跳着迈过12点,宣告新年的到来。我们全家也欢呼了起来,只听“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响起,喧闹声仿佛都要将黑夜的沉寂给冲破了。正如王安石所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看着窗外绚丽的烟花,听着耳边传来隆隆的鞭炮声,我们全家一起举杯共道新年好!

哦,幸福的夜,平安的夜,团圆的夜。我将这一刻温暖的记忆永久保存,细细回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春节的风俗作文

全文共 557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啦!大家必定都非常高兴,可是大家是否知道春节不仅是我国最古老的节日,也是最重要的节日,它象征着团结与兴旺,其中还有非常多的风俗习惯相传至今。

一般来说我国的春节是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就正式开始了,一直到正月十五才算年过完了。过年家家都要贴对联与窗花,一个大大的倒‘福’代表着‘福气已到’。传说古时候有一头叫‘年’的怪兽,每到大年三十的晚上都要出来吃人,但后来人们发现‘年’有三怕:怕声、怕光、怕红。于是人们就用红色的桃符木做成桃符,‘年’见到桃符就会吓得赶紧逃走,这就是对联的来历。三十的夜里人们还要放鞭炮,是为了赶走‘年’,三十的夜里人们都要守岁,防止‘年’再来吃人。大年初一的早上,大家还会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访亲走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小朋友们还会得到长辈们用红纸包着的压岁钱,代表着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除了上面这些习俗,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三个小知识:知识1,“春节”起源于中国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祖活动(腊祭);知识2,年的名称是从周期开始的(据《尔雅》记载,尧舜时称年为“载”,夏代称年为“岁”,商代称年为“祀”,到了周代才称为“年”);知识3,春节为一年之始,民间俗称“过年”。古代把一年的第一天叫做元旦,又称元辰、元日、元朔等。

听了我的介绍,相信你对过年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湖南春节的风俗

全文共 893 字

+ 加入清单

湖南人认为春节是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俗称过年,它持续的时间最长。即从先年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起到第二年正月十五闹元宵为止。

除夕与团年饭

大年三十夜守岁是湖南民间年俗之一,这晚,灶膛里的柴火通夜不灭,全家人相守欢聚到十二点以后。湘西苗族更有特色。每年三十傍晚,合家炒好香腊肉,做好酸鱼等佳肴,备好包谷烧酒,欢欢乐乐吃“团年饭”。但这时全家还不能入席。主人全副武装,手里操一支满面春风梭镖,独自躲进大门角落里,两眼不住窥伺寨外,以防野兽和外族来犯,要是朋友来了,主人跑出门外,将朋友拉进屋里,“高低”要吃一顿友好的团年饭,一道圈炉欢度除夕良宵。

吃团年饭多在三十夜,如株洲、长沙、永州;也有在天未亮的早上,如邵阳、娄底;也有在中午的,如衡阳。吃团年饭,全家大小围坐一桌聚餐,最长者最先尝菜,并要求不论大小桌上的每样菜都得下筷子,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渴一口酒,以讨吉利。桌上的菜多是有意思的。比如:鱼丸、肉丸象征团圆,萝卜意为好彩头,全鸡,“食鸡起家”,一些油炸食物,因为经过油煎火炸,以示“家运兴旺”,团年饭时,如果家里有外出来不及赶回,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摆上杯筷,甚至将这个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大小对他的思念。株洲、衡阳等地民间吃团年饭,蔬菜不用刀切碎,随便用手撕一下即可,吃时也不咬断,而是慢慢地吃进去,意为祝父母长寿。邵阳、怀化等地,吃团年饭时,不吃白菜,忌讳“一年白过了”。

小年与祭灶神

湖南不少地方有过小年的习俗,只是具体时间和隆重程度不同而已。过小年是“过年”的“开幕式”,从这天开始,喜庆的气氛持续到元宵。株洲等大部分地区视农历腊月二十四日为“小年”,益阳等地以二十三日为“小年”,而邵阳、娄底等地却以正月十五日为“小年”。衡阳及湘北地区较看重过小年,而株洲等地不太注重过小年。

湖南大部分地区都有在腊月二十三日祭灶神的风俗。据说,灶王爷二十三日这天要上天言人善恶,因而祭灶这一天,家家要将灶台、几案、锅碗瓢盘打扫干干净净,在灶神像旁贴上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并在灶前供上糖果,全家大小要行礼许愿,希望灶神吃了以后,不说人们的坏话。这叫“送灶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春节小学生六年级满分作文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年到了!年到了!"春节中洋溢着快乐的气息,让人陶醉,沉迷在这快乐的气息中。

我一觉醒来,穿好衣服,冲进爸妈房间。将手背在背后。清了清嗓子,大声喊道“:爸妈好,孩儿给你们拜年了,记得给红包!”妈妈说“:没有。”我大惊。那一个瞬间,我看到了从妈妈背后伸出来的红包。我大喊“:在那”。妈妈说“:竟然被你发现了,给你。”并从背后递出了红包。“谢谢妈妈!”我说着,向门口狂奔。

领完红包,我开始放鞭炮。我拿出一个名叫“节节高 100"的鞭炮。点燃了它。一枚枚“导弹”从“节节高

”中飞出,飞到半空中爆炸了。我数了一下,刚好有100发。而且一枚发的比一枚高,可真厉害。

一转眼,就到了晚上,婆婆连忙叫我们来吃饭。可口的饭菜摆满了整张饭桌,看的我眼花缭乱,有:梅菜扣肉,红烧茄子,香辣土豆丝和香煎鸡腿……多的数不胜数。口水都流了大半,我率先下筷,夹走一只鸡腿。仅仅两口,那只鸡腿就只剩下骨架了,我风卷残云,瞬间就把菜干掉了大半,真爽啊!

吃完饭,我们收看了春晚,寓意就是: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华夏子弟。遵纪守法,要诚实。春晚里面的节目让我沉醉了!

虽然年已经过完,可这个年是我过的最开心的一个年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