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云南风俗作文【精选20篇】

云南昆明的中考结束后,语文作文被第一时间公布出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云南昆明中考作文题目,欢迎大家参考!

浏览

4232

作文

1000

云南之旅作文1500字

全文共 1475 字

+ 加入清单

坐飞机

放暑假了我最开心了!

八月十九号!这个日子我早就盼望了!因为我们一家人要去云南玩!我们从唐山汽车站做大巴去天津机场,然后直飞昆明!

这是我大哥,我最喜欢的大哥!长的也比较帅吧!可以陪我干任何事情!

到了天津机场!

我是第一次做大飞机,期盼着登机。

过安检了!要把身上一切的东西都放在安检框里!然后在扫描身体的每个部位!安检员姐姐特别细心!连我兜里装的一条小绳都不会放过!可见犯罪分子更不能逃脱了!

安检正常通过了!

原来机票跟火车票不一样!上面都是英文!我要仔细阅读!

就要上飞机了!心里还有点小紧张!

飞机的窗子也跟火车的不一样!好小哦!飞机上有美丽的空姐!还有干净的环境!

在飞机起飞的一瞬间,心里有点害怕!爸爸告诉我,没事别怕,这很正常!

晚餐也是在飞机上吃,是最爱吃的鱼肉米饭!因为我平时吃饭不挑食!

飞机飞行了三个多小时我一点睡意没有,看着脚下的地球跟科幻电影里的画面一模一样,夜里十一点半我们安全的落在昆明最大的机场《长水机场》!昆明是个四季如春的,鲜花满地的春城!

石林

入住在昆明五星级酒店(恒盛大酒店!)这里的环境特别好!

躺在舒服的大床上!我马上就进入了梦乡!

早晨七点我就自然醒了,妈妈告诉我,早餐是西餐!这也是我最喜欢的!可能我天生就是吃货吧!

吃完早餐我们就开始了第一天的行程(石林)!听说石林!怪石嶙峋是中国的5A风景区!

石林位于亚热带高原地区。素有“天下第一奇观”的美称。我必须在这里留个纪念啊!

这个景区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由岩石组成的“森林”早在3亿年前还是一片泽国经过漫长的地址演变,中于成为现今极为珍贵的地址遗迹。

穿行其间,但见怪石林立,突兀峥嵘,姿态各异。壁峰之间,翠蔓挂石,金竹挺秀,山花香溢,灵禽和鸣,一派生机盎然。

我身后这一片美景,让我流连忘返!

晚上我们吃了四季不败的山珍——野生菌火锅!美美的洗了个热水澡!明天准备去美丽的大理丽江!

丽江

早上六点起床离开楚雄我们前往美丽向往的大理丽江!路上的建筑和美景映入我的眼帘!

大理丽江最有特色的就是白族民居,大理古城,和世界文明的洱海。

白族民居顾名思义,也就是那里的人们都很崇尚白色,所以那里的房屋主色调全部都是白色。白族传统人居文化是受到汉族建筑文化,影响最深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云南少数民族民族中建筑文化发展最完善最发达的民居文化。当地的生活节奏很慢,阳光明媚,温度也十分适宜,看看古建筑,非常的惬意。

这里是大理古城,它位于风光秀丽的苍山脚下,是古代南诏国和大理国的都城。也是外国友人向往的地方,这里各色的咖啡店众多,中西风味餐厅、珠宝店、古董店、扎染店、扑面林丽两侧,琳琅满目,目不暇接,也称为中外有名的洋人街。

茶,也是大理的传统文化!

我必须要品尝一下这里最有名的普洱茶!

环游洱海,吹吹海风,抬头看天空清澈又美丽,朵朵飘移的白云就像一团团棉花糖,在晴朗的天空下,把蓝天和白云拥入怀里,美不胜收!

月亮谷是整个玉龙雪山唯一最漂亮的景色了!湖水是那么的静,是那么的蓝!因为玉龙雪山中含有硫酸铜。随高山融水流到蓝月谷。硫酸铜遇水后变蓝色的。蓝月谷的水。听说只要是在晴天时。水的颜色是蓝色的。而且山谷呈月牙形。远看就象一轮蓝色的月亮镶嵌在玉龙雪山脚下。所以名叫蓝月谷。

这是丽江古城!是不是特别美!呆在这里我真的都不想回家了!

云南大理丽江的美景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讲不完!

玉龙雪山的壮观,白族人民的信仰,蚁族的婚俗,昆明的火锅,丽江的民族文化以及茶马古道的历史文化!都是我从未见过!听过的!感觉又学了好多在家里学不到的东西!

我们中国地大物博!在世界上都是数一数二的!在我心中我们大中国真是最强大的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过春节风俗的作文

全文共 420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的好:“中国文化,博大精神”!确实是这样的。从中国的传统节日里就可以看出那种精神!

春节”是每年都会过的节日,也是大家喜欢过的节日。因为每年春节大家都会聚集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上一顿年夜饭。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晚上还有更好的春节晚会。

春节也是有许多习俗的,下面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几种。

第一种:贴春联。这是春节必定要做的事。春联由上联、下联、横批三部分组成,对联上、下字数相同,横批均为四个字。如果你的脑袋够丰富,自己也可以创造噢!

第二种:贴福字。这就是个十分有趣的字。一般贴福字都是正这贴,而许多家都是倒这贴,据说这里隐藏的意思是“福倒了(福到了)”就这样,它也是重要的环节。

第三种,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吃饺子。这就是全家人都喜欢的事,光包饺子可不行,还要在饺子里放入特殊的东西,例如:硬币、花生、枣等。每种食材都蕴含不同的意思,也让家人在吃饺子的时候分享自己的喜悦!

“春节”的习俗还有好多,我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大家马到成功、心想事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有关春节的风俗的经典

全文共 777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个步骤是:除尘,过新年前几天家家户户开始打扫屋子里里外外,古代诗人王安石的诗句中有这样一句“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这句诗句是说:寄托着人们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第二个步骤是:贴对联,跟除尘差不多,也是在过新年之前家家户户都会准备贴对联、贴门神、贴福字,说到here贴福字我疑惑不解,正在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爷爷走过问我怎么了,我说:“爷爷,福字为什么要到这贴呢?”因为把福字倒这贴说明了福气到了,爷爷说。哦,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三个步骤是:摆供桌,供桌上面美食、香烟等是为了接神,供神的,到了年终岁时对神佛的感谢和酬劳。其实,这些我也不知晓是听我爷爷说的,据说摆供桌和上坟是一样的,如果摆供桌了就不用上坟。

第四个步骤是:备年货,就是说在过新年的前几天要准备过新年的东西,过新年的东西一般就是买些吃的、穿的、用的这些,这些东西是必备的必需品缺一不可,尤其是年菜哟。买这些东西一般都是妇女们该做的事情。

第五个步骤是:放鞭炮,这也是家家户户都要有的。尤其是小孩子们放鞭炮,晚上就是放烟花,这是代表新的一年到来之时。家家户户开始放鞭炮迎着新春的到来。那样的场面充满了喜庆和热闹,也代表庆贺。

第六个步骤是:穿新衣、吃年饭、拿红包。大年三十一早起床,都要穿上干干净净的新衣服,也就是表示辞旧迎新的意思,喜喜庆庆的过节。家家户户都围在餐桌是吃年饭,表示团团圆圆的意思。吃完饭后,家里的长辈会给晚辈红包,也就是压岁钱的意思。

第七个步骤是:守岁,一家人坐在沙发上看联欢晚会或者出去耍。一直到午夜才睡觉。因为到午夜的时候才叫真正的新一年来到了。

过新年真是好呀!大街上人声鼎沸热闹极了。街上的人行色匆匆,大包小包的往家里提,小贩们也挂出了红红的春联和福字。过新年前夕,许多人都十分忙。许多去外地打工的人都带着大包小包的年货,向家走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844 字

+ 加入清单

都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拿我最期盼的除夕说,各地都会有自己的一套风俗,我们温州自然也有一套独特的除夕的方式。

早上起来,大门就已经忙着买菜了—鱼、肉、年糕,多到目不暇接。菜场里也是人山人海,路上还能看到许多红灯笼,一片红火。接着便马上开始“掸新”,也就是大扫除,让整个家焕然一新,以此迎接新年。

到了下午,就是贴春联了。许多户人家都拿出准备好的新的红对联,换下贴了一年的老对联,既是辞旧迎新,又给人一种美好的向往,与对新年到来的期盼和喜悦。

大概三四点钟,丰盛的年夜饭就开始做了。先是准备十样冷菜,拿出晾晒好的酱油肉和蒸好的鸭舌等,用红色高脚碗盛,象征着“十全十美”和“步步高升”,并放上一片胡萝卜,以示讨彩。到了烧热菜的时候,爷爷奶奶与父母便一齐开始忙活,烧鱼的专门烧鱼,煮肉的一心煮肉。且这热菜也是很有讲究的,寓意着“年年有余”“年年高”的鱼或芋和年糕不必说,像红烧肉,金针鸡等通常也会出现在餐桌上。

五六点钟左右,年夜饭也开始了。十个冷盘陆续端上,放在冷盘中间,而年糕则往往是第一个。菜上齐,那红红的排骨和淡黄的咸鱼飘散着两种不同的香气,让人感到无比舒适。大人们也开始互相敬酒,祝贺对方“事业有成”“身体健康”等,小孩也在父母的催促下去敬了亲戚长辈,一片喜庆热闹。

吃饱喝足,春晚也拉开序幕,一家老小坐在屏幕前凝神观看,气氛融洽,时不时还在群里发个红包或是给远亲或是亲友送祝福,让喜庆通过网络也能传递。

一个多小时,小孩们便坐不住了,跑去放起了鞭炮。各色鞭炮发出光芒和声响,有的是“噼里啪啦”的炸出绚丽的火花,有的点起来没有美丽颜色,但爆炸威力响声却非常大……与其说是在玩,不如说是一场小型烟花秀。

终于到了零点,钟声一响,四面都传来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与滚滚浓烟,而天上则是各色烟花。望着眼前的一切,大家都沉浸在长大一岁的喜悦中。

除夕活动也至此大致结束了,有的人睡觉,也有人守岁至天明,早上大家便又开始忙着拜年。

温州的除夕别具一格,但他最吸引人的还不止于此,而是他的热闹,温暖和美好的亲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清明节的风俗

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节风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扫墓: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按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旧时,北京人多在清明扫墓,但祭扫仪式并不在清明的当天,而是在临近清明的“单”日举行。据说,只有僧人才在清明当天祭扫坟茔。

插柳: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风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去鬼,而称之为“鬼怖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关于云南

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云南昆明的石林如仙境般美。有花有草,奇山异水,四季常有珍惜的鸟类来这里欢畅,这次我与妈妈来到了石林,体验到了它的美。

石林分为两个石林,一个大石林,一个是小石林,大小石林中间分隔了一条河,但大石林的石头比小石林的大,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大石林的日照时间比小石林的长,泥土与得快,所以大石林的石头比小石林大。

我们先参观了大石林,大石林中的石头带有了某种神秘的色彩,用它们诡异莫测的眼睛盯着我们,生怕我们跑走似的,我们呢?像走在一个充满雾气的迷宫里,旁边的石头是那么的阴森恐怖。霎那间,一切豁然开朗,一块石头屏风在夕阳的照射下发出火红的光彩,屏风上一条龙在舞动着自己的身子,它奋力要离开屏风,为的是换取“咔嚓”一声化龙的惊雷,在残阳如血的天空中长叹一声:众生,我去矣!这就是著名的长龙屏风。

参观了大石林后,我们来到了小石林,放眼望去,满山遍野密密麻麻的,都是石头。走近一看,石头上布满了裂痕,是因为几百万年前,这里曾经是汪洋大海,海水长期冲刷石头,大石头分裂成好上千块小石头,形成了小石林。我想,几百万年的风风雨雨它们都挺过来了,那我们在生活中面对一点小小的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看着这一块块石头,我看到了一种精神,在夕阳的照射下,拉得很长很长……

我曾领略过张家界山石的奇,桂林石头的怪,福建石头的神,但我来到了云南石林,我欣赏到了它美 、奇、怪、神,将各种景色融于一身的奇景,真是美不胜收!

云南石林——童话梦幻般的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的云南之旅作文

全文共 786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春节,我跟家人去云南去了一趟。

在路上,我兴奋的左看看,右瞧瞧,高兴极了,在车上差点蹦了起来,后来由于兴奋过度,不知不觉的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爸爸把我推醒“快看看到哪里了!”我睁开腥松的睡眼朝窗外一看,哇塞,原来是黄河大桥!!’我的睡意全无,目不转睛地盯着窗外,之间黄河的水面上,波光粼粼,微风吹起,水面荡起了层层叠叠的涟漪,在晨曦阳光的照耀下,发出了蓬勃向上的耀眼的光辉,。

第二天早晨,我们到了长江大桥,我那洁白无瑕的桥体,反射着清晨的阳光,那浩浩荡荡的江面,那香味的气息,我感觉到了,我真的感觉到了,我深深被她吸引了。啊!黄河、长江,你们不愧是中国的象征!

我不仅对他们叹为观止,在这么宽,这么惊心动魄的水面上,建起了常人想都不敢想的大桥,我不仅对劳动人民肃然起敬。

这次旅行的路上还有一个亮点就是贵州的梯田。

在各家各户的竹楼钱,又有一层层楼梯似的梯田。梯田上中的绿油油的蔬菜、植物配上这贵州的红土地,显得特别显眼。还有着周围的大山,那山上茂密的树木,苍翠的颜色,着大山在阴郁的天气里,那枝叶交错的缝隙里,是这原本令人向往的大山显得更加神秘。还有那一池翠绿的春水真是美极了,这简直就是世外桃源嘛,虽然陶渊明所说的是桃花,就是景物有些不同,可是,这比起那整日聒噪喧嚣,乌烟瘴气的城市,无疑就是天上人间~~~

28日,我们顺利到达云南。

哇唔,这里真的好暖和哦,可我们还穿着羽绒服,走在街上,我看见别人都用一种看待奇怪动物的眼光来看我们,实在是受不了了,赶快回去把衣服换了,然后立即奔向超市,捧了雪糕出来,哇~~真爽啊!

不知不觉,要回去了“妈开学再走呗?”“你的作业呢”唉来的时候不让人家拿,现在用上了吧“

就这样回去了,不过还是留了一句话在这里”云南——春城,我爱你“

通过这次旅行,我看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实在是太不可估量了。我要好好学习,参与到祖国的建设中,为祖国做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初二家乡风俗的优秀作文600字

全文共 660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形形色色的特色习俗形成了五彩斑斓的中国。每一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宛如一缕缕情思牵动着不同地区游子的心,在我美丽的家乡——罗定,也有着几种充满特色的风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曾在《元日》一诗当中描写春节。在春节里,家家张灯结彩,处处都弥漫着热闹的气氛。不知是什么时候,那一个又一个灯笼悬挂在高楼和树上,它们在微风中调皮地摆动着那福气满满的身躯,还有那些闪着亮光的对联,也在比拼着谁更有才华。在这一天里,每个人的脸上都扬起了灿烂的笑容。

在除夕这一天,家家都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我们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看着这一桌子上的佳肴,简直就是一场盛宴。大家看着这一桌子的佳肴都咽起了唾沫。随着爷爷的一声“开饭了!”大家都立刻坐下,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大家都吃得油光满面!

吃过年夜饭,人们不是燃放鞭炮,就是赏烟花。明月当空,一时间鞭炮声响成一片,空中璀璨的星星不再寂寞,烟花如一朵朵五光十色的花朵在绽放,过后又化作无数颗发光的流星从天而降,划破夜空,逐渐消失……又如同仙女散花一般,壮丽无比……紧接着我们打开电视看春晚,守岁。当12点的钟声敲响,全国人民都沸腾了起来,烟花也再一次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不知不觉,春节已经过去了,但那时的快乐令我久久不能平静,伴随着旧年的渐渐远去,我又憧憬着新的希望!

在中国,数不胜数的特色风俗各有千秋,中国人民用智慧和团结组成了一个文明的大家庭。让我们一起好好传承、保护、尊重传统文化的结晶,呵护中国这个温暖、智慧、有根的大家庭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感受家乡的风俗作文800字

全文共 856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广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在这儿有各种各样的风俗,如:苗族的坡恋、仡佬族的拜树节、苗族的婚俗,但是最颇负盛名的要数彝族的火把节。

据说,很久以前,天神派了两名大力神到人间去搜刮珠宝、财物和粮食,把不愿意服从和针对他们人,弄坏他们的农具。彝族的百姓苦不堪言,因此推举了一个智勇双全的英雄阿提拉巴当统帅,率领大家与这两个大力神斗争。

阿提拉巴用智慧战胜了两位大力神,天神得知大怒,立即取出一个装满蝗虫的小盒向人间抛去。霎时,蝗虫便铺天盖地扑来,聪明的阿提拉巴立刻用松枝和箭竹扎成火把,百姓争相仿效,顷刻间熊熊的火把在高山、深谷、平坝到处燃起,把蝗虫通通烧死了。

人们战胜了天神,保住了庄稼,获得了丰收。据说这一天正是农历的六月廿四,从此,彝民在每年的这天,或从这天开始用三天的时间,以点燃火把作为纪念,也为驱逐害虫确保丰收。

因此每年农历6月24日这天傍晚,会在隆林县最大的广场上举行一年一度为期三天的火把节。在彝族的记载中,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第一天为“都载”,意为迎火;火把节第二天为“都格”,意为颂火、赞火,是火把节的高潮;火把节的第三天,意思是送火。这是整个彝族火把节的尾声,这天夜幕降临时,各家各户陆续点燃火把,手持火把,竟相奔走。

最有意思的绝对是第二天,傍晚,广场上人山人海,整条马路都变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见人流的末尾。

彝族的男女老少手拿一个火把,另一只手拉起四方游客,手拉手,肩并肩,伴着震耳欲聋的打鼓乐,迈着欢快的舞步,心无旁骛地挥洒着无限的激情。而大火和音乐像一种口令,有节奏地带领着人们动作统一、协调、步履轻盈,伴着火焰和高昂的鼓乐舞动,嘴里唱着欢快的曲子,火光照印在大家欢笑的脸庞、闪闪发光的民族头饰和鲜艳的衣服上。

夜渐渐深了,但广场上的人还是络绎不绝,人们手中的火把像天上的繁星一样,发出闪亮的光芒。真的是“熊熊火把婆娑舞,彝仙献醪祝酒歌。”

这就是家乡的火把节,它已经成为当地人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它就像一坛陈年的美酒,醇香甘甜,沉醉了家乡人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过年风俗作文300字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知不觉,十一个月过去了,腊月又在无数孩子的热切期盼中到了。 首先是大扫除,我一鼻子灰,累得直喘气。尽管奶奶端来了红团慰劳我的胃,我还是直埋怨。可是厨房传来的油炸豆腐的香味又堵住了我的嘴。

腊月十六,丰盛的尾牙宴,到处是喜庆。而为过年准备的年货,更是让我的心迫不及待飞向春节。 除夕到了,我穿上新衣。晚上,桌子上满是菜肴,狼吞虎咽一番,鞭炮声也就响了。接下来就是漫漫长夜,但是,长辈们摆上一桌辞年宴后,便每个人给我一个红包,让我精神大振,到十二点还充满活力 春节终于到了。早晨起来,一碗搁满香菇、肉和青菜的长寿面摆在前面,还有一大盆花生米,我跟着大人们去各家拜年,得到了满兜的糖果,往后吃了一整个月。

初二,不能串门,大街上一片死寂。 初三,又屁颠颠地跟在大人后面,去给各家讨糖果。 初四初五重新过年,这是莆田特有的风俗。据说,是因为倭寇在除夕进攻莆田,人们血战两天,初三掩埋死去的亡灵。但是,因为打战,所以没有过年, 只好在初四和初五再过年,从此,这种习惯就延续下来了。 二十九,元宵的花炮声停了。小孩们背起书包,大人们拿起公文包,一切恢复正常。唯一不能忘怀的是逝去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云南西双版纳游记作文

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暑假妈妈带我来到了美丽的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是西双版纳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早在去之前就听妈妈对我说傣族有一个非常有特色的节日叫泼水节,听导游说我们可以亲自去试一下的时候还非常兴奋呢!

终于到了傣族村,我们看见了一片非常大的广场,中间有一座圆形尖顶的房子,墙壁上雕满了漂亮的花,房子里面是一口大水井,房屋旁边还有一个好大的祭天牌,圆形的石牌上刻满了傣族的文字和各种动物图案,石牌柱子下还有石头做的大象、牛、虎和狮子的雕像,听说傣族人特别喜欢大象。

正当我在观察傣族人们的服装时,忽然有一个阿姨朝我脸上泼了一盆水,我全身上下马上水淋林的一阵凉,吓得“扑通”一声坐到地上哭了,妈妈鼓励我,告诉我泼水节就是要人们互相往身上泼水表示祝福,我壮壮胆子站起来,去井边打了一盆水,出来“哗啦”一声泼到了另一个小朋友身上,她吓得尖叫着到处躲,急着去打水要“报仇”,我也赶快又去打水……就这样,我们互相追着、泼着、笑着、叫着,玩得真高兴呀!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妈妈说我们该走了,可是我还没玩够呢!

我恋恋不舍地换回衣服,还不停地回头看那些还在玩的人们,真不愿离开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游云南石林的

全文共 643 字

+ 加入清单

来到了昆明,第二天清早,我们便坐车去了世界地质公园——石林

一开始,我还以为汽车开错了呢,但是当我们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后,才慢慢感觉到了石林。一往石林那边望去,只见,在许多的山坡上,有一块快灰色的石头,总以为就是这里了,没想到还要远,终于,到了售票处,我们停好了车,就随着旅游团前进了。只见里面的石头比外面还要有特色。

到了大石林,石林前有着许多的少数民族服装,我们几个都十分忍不住,就连奶奶也穿上了阿诗玛的服装,真把我弄的哭笑不得!到了石林里面,我看到了大大小小的山峰,与四季常青的松柏,让人感觉这坚强的松柏在峰峦林立的山峰中顽强的坚持着生命。到了石林中,我们看见了一块巨石树立在两个石头之间,感觉要掉下来似的。导游说,这一块叫良心石,如果谁做了亏心事,从石头下钻过去,石头就会掉下来,我们一个接一个的钻过去,还好没有掉下来,真是叫人心惊胆寒!前面还有些石头像刀山一样,虽然美,但是却不能站在上面拍照片,要不然就好像站在刀山一样,不吉利。可是,调皮的我们就是不信这个邪还是要站在上面,才甘心。我们慢慢的向山顶攀登,看到了碧蓝的天空中,有一头小象在对空望着,哇,这个石头真叫人感到非常惊讶,竟会有如此与大象长的那么栩栩如生。马上,我们走进了小石林,小石林的石头也不比大石林的差,还有一块长得非常像阿诗玛的石头,正如我们穿的服装一样,是如此的相象,下面又是一片芳草地,似乎让我看到了阿诗玛在草地里摘花的样子,是多么的美,多么的朴素啊!

游完了这个地质公园,让我才感到它与其他公园有什么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家乡民族风俗

全文共 426 字

+ 加入清单

我家的人们都爱唱戏,更爱听戏。每逢村子里有了什么喜事,必定先请个豫剧班子,在家门口搭个戏台,这么唱下去。一般持续三天左右,这三天里,可忙坏了人们:一大早儿就急急忙忙去下地,收工后回家拿个小板凳,若是在夏天再拿一把蒲扇,飞也似地赶去看戏,只怕耽误了剧情。

看戏时,人们把整个戏台“包围”得水泄不通,里三层外三层的,就像蚕吐出的丝,裹得紧紧的。若是你来晚了,那就站在外面竖着耳朵听吧,这人群是任凭你怎么挤也挤不进去的。豫剧中也不乏大腕,例如常香玉、马金凤等,她们可是诸多戏迷心目中的偶像呢!姥姥喜欢听常香玉的戏曲,她的声音变幻无穷,有时如大海的涛声般浑厚,有时又如小溪的流水声般恬美,有时候喜气洋洋的,有时候又使人感到无比的忧伤。出门在外的游子听到这熟悉的乡音是都会禁不住潸然泪下,想起幼时依偎在母亲的怀中,听她哼唱着豫剧才能入睡。

如今,姥姥去了北京,但她说并不会留太长时间。我很惊奇,问:“难道北京不好吗?”姥姥摇摇头,说:“这里没有使我魂牵梦萦的豫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天津的春节风俗

全文共 1627 字

+ 加入清单

天津春节的时段广义上是指从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开始,一直到二月初二龙抬头结束。天津民间有“没出正月就算过年”的说法。但狭义上讲,天津春节当天仅指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

腊八节是在农历腊月初八。这一天,家家开始熬腊八粥,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豆子、米、干果,给孩子们做还要放红糖、白糖。还有腊八蒜,把大蒜剥了皮,泡入醋内,再加白糖,拌匀。过年时,人人吃饺子。等吃饺子时打开,那蒜就呈翠绿色了,给白白胖胖的饺子又添了一种美味。

准备过年,大人们忙,孩子们也忙。福字、吊钱儿、灯笼、窗花都是要买的(也有的自己做)。孩子们更是在烟花摊前挑来挑去,不买一大兜不行。最后大人带着孩子们去买各种各样的糖、蜜饯、干果。吃的、穿的、玩的、用的都要买齐全了。

腊月二十三就是小年了,孩子们吃着糖瓜儿,等着天黑。吃饭后,大人带着孩子们去放焰火。屋内的人听到外面的烟花声一点儿也不会觉得烦。那些烟花把黑夜衬托得无比美丽。

这一天孩子们也要吃糖,街上卖的糖有长方形也有瓜形,这些糖统称为“糖瓜儿”,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嚼在口中又黏又甜。

关于腊月二十三,还有一个传说

传说有个神为“灶王神”,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坏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

今日,人们在腊月二十三吃的糖瓜儿,就是为了粘住灶王爷的嘴而制成的。

最忙的日子莫过于二十三之后了。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一次,各种食材更要准备充足,因为大多数的店铺都在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什么鸡、鸭、鱼、肉、米到了正月初一绝对难买。

到了除夕,全天津都沉浸在热闹的海洋。家家都忙活着年夜饭,酒肉的香气飘散四方。大人孩子一大早就穿上新衣裳,收拾好自己就跑出去把对联、福字贴在门外,屋内就在窗户的玻璃上贴窗花、吊钱儿。家家熬夜,每晚灯火通明,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工作的人也都放假了,抢票赶回家和家人过年、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年级很小的孩子,所有人都要守岁。

转天是正月初一,虽然还有些放焰火的孩子,但比除夕到腊月二十三这三天的少多了,全天津大部分人都在休息。有的孩子们和爸爸妈妈去到亲戚家串门,给亲戚家孩子送红包;有的全家在家里接待客人(倒不分什么男女老少)。好多地方都有庙会。极爱逛庙会的是孩子们,是为了看花灯,买些新年专卖的小玩意儿和小吃。

正月初六店铺开门,但也不是全部,还是有少数铺子继续休假。开门的铺子也不忙,还是可以抽点空去逛庙会。

正月十五又是一个高潮——元宵节。一个个圆圆的小汤圆儿,是孩子们的最爱。

街上,家家户户倒不至于张灯结彩,但都挂上了各式各样的花灯、灯笼。孩子们有的找大人领着到街上玩儿,有的在家里欣赏家中的纱灯。

正月十六春节就结束了。孩子们再歇些日子就该去上学了,大人们也该去上班了。天气渐渐转暖,春天就快来了。

这便是天津的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400字

全文共 722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我的家乡呀,那真的是有许多特色呢。如盐水鸭、桂花糖芋苗等等一系列美食,说到这里,你一定猜到了吧,那就是南京,虽说南京的美食非常有特色,但是我们这里的节日风俗那就更有特色了。

其中最让我喜欢的就是端午节了,每当这时,大人们都忙着包粽子,粽子的种类也很多,有白粽子、肉粽子、咸蛋黄粽子、红豆粽子等等。小孩们也不闲着,跟着大哥哥、大姐姐们学习做香包,据说香包能达到驱虫的效果。

去年,端午节的前一个星期,我们社区通知将在端午节期间组织一次包粽子,做香包的活动,要求社区的小朋友也要参加。看到这一通知我十分期待这天早日到来。

期盼已久的活动日子终于到了,我们来到社区,几位老爷爷和老奶奶已经将包粽子所需要的材料准备好了。活动开始了,先由一位大姐姐讲解了端午节的由来,再由一位奶奶给我示范了如何包粽子。现在该我们上场了,我按照老奶奶教我们的方法,首先,将两片粽叶拼在一起,把它们理平整;接着,把它们卷成一个带柄的漏斗;然后,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糯米和配料裹好,再拿一片粽叶封口;最后,用一根细细的棉线在粽子底部和封口处绕几圈扎紧。可是不管我怎么包,粽子都会漏米。这时,一位老奶奶看了之后就是“你包的粽子貌似吃多了。”我恍然大悟,原来是米放多了。经过几次练习,我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它像一只小号的靴子。等我包好五个粽子,已经满头大汗了。

我们还学习了如何做香包,就是用热熔枪将两片带有图案的布片的三边粘在一起,再往里面放入一些干花和中药材,最后把口封好,这样一个香包就做好了。

活动快要结束了,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会把我们包的粽子和做的香包送给社区里的孤寡老人。这时,我感觉家乡的风俗不仅给大家带来了快乐,还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家乡的风俗我爱你,你带给我汗水和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关于家乡风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不同的风俗,我的家乡也有许多与众不同的风俗。

春天,冰雪消融,万物复苏,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大地一片绿意盎然。各种树木竞相吐芽,香椿树也不甘落后,一片片小小的有着短毛的叶子从枝头冒了出来。等香椿叶长到一寸长的时候,人们会用一种带钩子的长杆把它们勾下来。嫩嫩的香椿芽用开水焯一下,切碎了和白白的豆腐、调料拌在一起,就做成了一道味道特别的香椿拌豆腐,嫩嫩滑滑的豆腐伴着香椿特有的香味入口,让人回味无穷。

到了四、五月百花盛开的时候,一串串洁白的洋槐花挂在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这时,淘气的孩子们用钩杆把含苞待放的洋槐花一串一串撸下来带回家。洋槐花被妈妈们一个个摘下来,洗的干干净净,然后撒上面粉拌匀,放入锅中蒸上十几分钟,花香四溢的槐花不烂子就出锅了。每年的春天,妈妈都会给我做“槐花不烂子”,吃上一口满嘴都是槐花的香气和淡淡的甜味,只吃一次就会让人难以忘怀。

冬天,寒冷的北风不停地呼啸着,人们穿着厚厚的棉衣,把身体裹得紧紧的。早晨,在一些写着“头脑”的饭馆里却总是人头攒动,有的甚至在门口排起了长队。一些外地人看见总会不解地问:“‘头脑’是什么东西呀?”“头脑”可是太原特有的风味早点。据说是傅山先生为体弱多病的母亲配置的药膳,原名“八珍汤”,由羊肉、藕、长山药、黄酒、中药等八种材料制成,有强身健体的功效。寒冷的冬天喝上一碗“头脑”身体立刻会变得暖暖的,再冷的天也不怕。

我的家乡还有许多特别的风俗,真是说不尽,道不完。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风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春节风俗年糕

全文共 509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吃年糕,步步高。”自家做的年糕更是好吃。

奶奶家就做了年糕。先把糯米放到锅里蒸,蒸了好一大桶。糯米蒸好后,叔叔把糯米拿到了一个小房子里,小房子里有用木头做的“设备”。爷爷先把手洗干净,然后把糯米倒进用石头做的缸里。那个设备好似一头马正在吃饭。叔叔们站在马背上,就像玩翘翘板似的,马头是一块长方形的大石头固定在木板上。做年糕行动开始了,叔叔们踩着木板,另一端的木头上的石头就捶向那缸里的糯米。一直捶当然不行,所以还要加放了盐的温水,以防米粘在缸上。

屋外的雨下着,屋檐的雨滴着,工具上的石头敲着。石头捶下的声音让我感到害怕,总有不好的预感。不一会儿,果真出现了问题,爷爷在翻转糯米时,差点捶到了手。这令更加害怕了,如果捶到了手那岂不是要断了吗!做爷爷这行可真危险,所以不是“老师傅”万不敢揽着活儿!

就在说话间,糯米已经被捶地没有米粒了。我们也应该回家了。外面下着倾盆大雨,虽然我们没有带伞,只能跑回家,但并不影响我们的心情,反而多了一些有趣。

回到家后,叔叔和爷爷把手洗了,又开始了。先弄一些茶油擦到桌子上,然后拿一些糯米团把它搓成年糕。有三角形的,有长的或短的,多种多样。

爷爷捏了几团给我们吃,大家吃得不亦乐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云南游记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141 字

+ 加入清单

阳春三月,春光大好,我与父母踏上了前往云南的旅程。

我们住宿在一个民间客栈中,虽没有喜来登的豪华,却也别有一番风味。客栈不大,大约十来间用石头彻成的小屋,不华丽倒也收拾得干净清爽。客栈的主人还给每间小屋起了名字,像什么“清风阁”,“莲花坞”等,确实十分有情趣。中间的花园内有个石亭,旁边种着一些不知名的花草,没有刻意的修剪,因此在这清香中又夹杂了几分随意和野性。

可正是这份大自然的纯朴,才真真叫人爱不释手,百看不厌。每天早晨,看着老爷爷打太极,那动作流畅自如,柔中还刚,我与父母在一旁拍手叫好,好不悠闲快活!每天晚上,我们出游完回到客栈,女主人便为我们送上早已准备好的冬瓜茶。这份恰到好处的香甜,蕴含着云南人民的热情朴实,顿时将一天奔波的满身疲惫洗去了。再欣赏这满天繁星的大好夜色,心中再多的喧闹与繁杂,也只余满心的平静了。

踏在丽江古城的青石板上,看着街上各色的人们,首饰店店主把玩着玉器,秀丽乌黑的长发微微挽起,白净的脸旁清秀耐看,淡笑中,含着一份骨子里的安然与沉静。卖土豆饼的小贩推着他的小车叫卖着,丝丝香气传来,为街道增添了几分温暖的烟火气,在烟雾中若隐若现的脸带着朴实的微笑,条条笑纹中,是这里土生土长的人,对古城最纯粹质朴的爱。

帮人画相的大汉长着粗犷的胡子,整个人高大威猛,手却是十分灵活。只见他往那个要画相的孩子身上扫了几眼,大手一挥,一条有生命的画像便出现在纸上,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一个栩栩如生的孩子便诞生了,就连这个孩子调皮可爱的神态,也被这大汉画得分毫不差。一旁看的人都不禁鼓起掌:妙,真是太妙了!一个拿着糖串的小丫头咯咯笑着,更是一双小手都拍红了。这形色各异的人皆有不同却都有着丽江古城独有的美丽与朴实,是多么叫人神往!

天还未亮,我与父母便去了玉龙雪山。刚刚上山,我便感受到来自高原反应的折磨,头疼得十分厉害,甚至还有想吐的感觉,简直是致命的疼痛。可当我们真正到了山顶,我的疼痛却被这美景消散了许多。冬雪还未来得及融化,入眼便是一片极致的白,却又并不单调。初初一看,这份动人的纯净,带着大自然的一派清新,令人身心舒畅。可再一看,你会感到一份震撼与庄重,为这大自然的腐朽神奇感到震撼,却也会体会到这广阔天地山野之间的壮丽与辉煌,不由得肃然起敬。

渐渐生出一阵发自内心的自豪感:这苍苍茫茫,这壮观奇景,便是我们美丽祖国的大好河山!天空中飞过一两个黑点,那是苍鹰,不畏严寒地遨翔在天空中,这不正是我们新时代青少年精神吗?不惧困难与艰险,不怕考验与挑战,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与自由!

这段与云南一起的日子,是多么令人回味!那幽静的民家客栈,是难得的清闲与舒适;那美丽的丽江古城,是特有的朴实与宁静;那壮观的玉龙雪山,是祖国壮丽与辉煌。这段与云南为伴的好时光,也将使我永生难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715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有很多风俗,各种各样,千奇百怪,千奇百怪,什么样的都有。在这里,我列举两个内容。

每次到了春节,家乡都要举行“赶集”“赶”跑、走的意思。“集”集市、市场的意思。顾名思义就是逛集市。在家乡,没到了新一年的第一天都要会举行隆重的赶集活动,乡里的百姓走出家门,不约而同的朝集市走去,而集市里早已摆满大早人起来铺的店铺,有粮食、衣服、玩具,小吃等等很多。

人们到了到了那里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价格相对的也都会很便宜最高也不会超过50元。到了赶集的时候就算是在城市里上班的人也不会忘记珍惜这一年一度的赶集活动,赶忙回家乡赶集,因此,集市上的人也就非常多,甚至是一个人的脚尖挨着一个人的脚跟,不会有多余的空间。

卖东西的商贩也忙着收钱照应顾客,同时也不忘记提防着小偷。

第二大风俗是清明节,扫墓和放孔明灯。到了清明节的早晨,大多数人都会衣着这样的服饰,白色布衣裤,白色布衣,头戴白色斗篷,右臂挂着黑布白色子“孝”字的臂标。成群结队的往田地里走,在一大片不种粮食的地里,四处都有亲人的墓碑,而那些人到了都会不约而同的哭泣,然后擦拭着墓碑,拔掉墓碑上的草,最后烧钱。整个场面非常严肃,没有人说一句话。

但是到了晚上情景就大不相同了。吃过晚饭后,人们拿着事先做好的孔明灯,在灯罩里的字条上写着祝福语,放上天空,一个个孔明灯载着人们的祝福飞上天空,这时场景就非常壮观了,百八十个孔明灯在上空,盘旋着,犹如一阵符咒又像是“孔明雨”。放完孔明灯后,人们又会向同乡的亲人互相说祝福语,因为在我们家乡,是说的越多越好的,因此某些“文盲”也会闹出些笑话。

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既喜庆有很庄重严肃。但是没有人会去计较这些,因为这就是家乡的传统风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多彩云南作文800字

全文共 786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我和妈妈来到了美丽的云南,这里有山有水,气候也很凉爽。

我们的第一站是丽江,丽江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的名城,它有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古城——大研古城。这里住着勤劳的纳西族,他们有着800多年的东巴文化。

丽江古城的街道依山而建,无处不在的小桥流水,房屋错落有致,古朴的庭院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它们形态各异,姹紫嫣红。我和妈妈悠闲的逛着古城,欣赏着它们的美景。

来到丽江怎么能不品尝当地的美食呢?也许是云南盛产鲜花的缘故吧,一路上有许多卖鲜花饼的店铺,我和妈妈也迫不及待的尝起来,拿着刚出炉的温热的饼子,我轻轻咬了一口,哇,外酥里香,红红的玫瑰花馅在嘴里鲜香四溢!接着我们一路上还吃了美味的土鸡米线和鲜嫩无比的松茸菌。

云南之行的第二站来到了位于西南部的腾冲。听说腾冲最著名的就是火山地热了,我们当然不能错过。我们来到火山热海国家公园,这里集中了丰富的地热温泉,妈妈说这里的温泉热的能煮鸡蛋呢。我刚下车就马上买了一串鸡蛋想去亲自试试。哦!这也是云南十八怪中的一怪,鸡蛋串着卖,是不是很奇怪啊?

我们一走进热海公园,四处烟雾缭绕,像仙境一般,大自然好神奇啊!空气中还弥漫着浓浓的硫磺味。我们一路往前走,路过了珍珠泉、姊妹泉、鼓鸣泉等,只见那池水冒着白烟,发出了咕嘟咕嘟的声音,沸腾着,好像在跳舞一样。

大概走了四十多分钟,我们来到了最著名的热海大滚锅。这个锅可真大啊!当我一靠近,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只见大滚锅里的水不停的翻滚着,溅起了巨大的水花。我迅速把鸡蛋放进了旁边的锅里,用温泉的蒸汽来煮蛋,等了二十分钟后鸡蛋就熟了,我赶紧打开来吃,果真熟了,原来温泉真的可以煮鸡蛋!听工作人员说,温泉蛋和普通蛋不一样的地方是温泉不会达到100度,所以蛋黄像油质一样,蛋白也没有完全凝固,我一连吃了三个鸡蛋,真美味。

这次的云南之行让我感受到了不同的民族风情和大自然的神奇,多彩云南,再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陕北过年风俗作文

全文共 1032 字

+ 加入清单

陕北的春节是炽热的,到处是红红火火。

黄土地的百姓重视过节,一年中有许许多多的节日,不过,人们最注重的还是春节。辛勤劳动一年的人们,把欢乐、希望全都寄附于过年。每年一进腊月,人们就忙起来了。说忙,实际上忙的是妇女。忙吃忙穿,忙洗忙涮,样样活儿都要婆姨们亲手操作。推上碾子压糕面,赶上毛驴磨豆腐,蒸黄馍馍,做黄酒,擀杂面,炸油糕,过年的美食都要在年前准备好。过年了,全家老老少少、里里外外,都要换新衣服。再穷的人家,也要人人做一件新外衣。另外,所有的被褥衣服都要洗得干干净净。在这里还有这样一种习俗,过年都要给孩子做个“枣牌牌”。“枣牌牌”就是用红线穿上红枣、谷草秸秸,上面挂个铜钱,下面坠个鞭炮,挂在孩子的背后,这是一种避邪祝福的吉祥物。在这里,我还看到有的人家用红线穿上做针线活用的“顶针”,挂在孩子的脖子上,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叫“增岁顶针”。每年增加一个,一直到十二岁为止。

除夕到了,万事俱备,贴对联,打醋炭,挂红灯,净院落。打醋炭,是一种独特的习俗,就是在铁勺上放一块烧红的煤炭,再浇上醋。“打醋炭”要在家里的每个角落进行,意为驱邪,实际上这是一种科学的杀菌消毒的办法。夜幕降临,老年人总是虔诚地敬神点香烧纸,领着好奇的孙子们叩头。大孩子忙着放炮、点火塔塔。细心的婆姨在门边放上炭块和冰块,在门后立个擀杖和刀斧,据说,这是镇邪的,在这里叫“守岁”。除夕之夜人们总是睡得很晚。一般家里都彻夜不熄灯,预示四季平安,长命百岁。锅里放些吃食,这叫“照锅”,意思是一年不缺吃。有些老人这夜睡不着觉,一个人静静地踏黑爬上山顶,面向东方了望,这叫“品天”。据老人说,从晓天的色道上能看出今年庄稼的丰歉、村寨的吉凶。究竟灵不灵,谁也不去深究。正月初一,天刚朦朦亮人们便起床了,第一件事就是放“开门炮”,这意味着开门大吉。接着,老人们便忙着迎神、接灶君。孩子们早都跑出去拜年了。拜年在这里叫“问强健”,小辈见了长辈都要“问强健”,像“爷爷强健啦!”“奶奶强健啦!”长者便回答“娃娃乖着哩!”意思是夸孩子健康进步。这种拜年礼俗,不仅限于孩子,就是已娶妻养子的汉子,见了长辈也是如此。

秧歌拜年是陕北年俗中独特的风情。春节期间,村村都组织秧歌队,挨门逐户拜年,在这里俗称“沿门子”。秧歌拜年首先是谒庙、敬神,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到各家各户拜年。秧歌队每到一户,伞头触景生情,即兴创作自编唱词向主人祝福。如“进了大门抬头看,六孔石窑齐展展,五谷丰登人兴旺,一年四季保平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