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应用文写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热门20篇】

怎样写人写事,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应用文写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欢迎阅读。

浏览

4448

作文

444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全文共 2722 字

+ 加入清单

应用文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体,是人们传递信息、处理事务、交流感情的工具,有的应用文还用来作为凭证和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事情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应用文的功能也就越来越多了。 所谓应用文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为处理实际事物而写作,有着实用性特点,并形成惯用格式的文章。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应用文的写作基础知识

一、应掌握的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一)公文格式

1、行政公文的格式的概念

2、行政公文的格式的内容

(1)眉首

(2)主体:是文件的主要部分,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八个部分。

(3)版记:版记也称文尾,位于公文末页最下部,包括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三个要素。版记的最后一个要素置于最后一行。

(二)行政公文的行文规则

一个机关的文件,按照行文关系、文件的去向,可以分为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和泛行文。

基本行文规则:

(1)根据机关隶属关系和职责范围行文的原则。

(2)公文不直接报领导者个人的原则。

(3)非特殊情况不越级行文原则。

(4)同级机关可以联合行文的原则。

(5)部门会签未经协调一致不得各自单独行文的原则。

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应当抄送其另一上级机关。

以下两种情况不宜用抄送:

1.请示不得在主送上级机关的同时向其下级机关抄送;

2.凡与办理公文无关的机关一律不予抄送。

二、12种应用文体的写作

(一)计划与方案

(二)总结

个人总结行文结构一般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标题:单位名称+期限+内容+文种

正文:1、前言:交代与中心内容有关的情况;

2、全面总结一般包括成绩收获、经验体会、问题教训三个部分;

3、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努力方向。

落款:写作者姓名、日期

(三)简报

简报是反映所在单位或系统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和经验,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值得注意的新思路,或某项调查研究的成果和有价值的统计数字的内容简要的内部资料,起着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左右沟通、交流经验的作用。

工作简报的版式由版头、正文、版尾等要素组成。

简报的写作要求:

1、新:反映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

2、准:材料真实确切、问题切中要害、政策把握准确;

3、简:篇幅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明了;

4、快:迅速及时,快编快发;

5、全:要素齐全,格式规范。

(四)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为了工作需要和特定目的,对某一事物、问题或事件进行调查研究后,通过分析、加工,利用调查材料和研究结论整理撰写出来的书面报告。

调查报告也称为考察报告。其主要特点

一、是针对性强—针对人们普遍关心的事情或者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写;

二、是用事实说话—报告的内容真实准确,建立在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

三、是揭示规律性—通过对事实的分析研究,得出规律性的认识。调查报告按照调查范围和内容,可分为综合调查报告、专题调查报告;按照作用,则可分为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澄清事实真相的调查报告等五类。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正文、落款等三部分构成。

(五)汇报提纲

汇报提纲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时所撰写的汇报内容提要。按照汇报内容分为综合工作汇报提纲和 专题工作汇报提纲。汇报提纲在内容上具有特定的针对性,结构上具有逻辑条理性,语言上要求朴实简练。

汇报提纲一般分为标题、正文、落款三个部分。

(六)会议记录

会议记录是在开会过程中,由专门人员把会议的组织情况和具体内容如实记录下来的文字材料。

会议记录一般由记录头、记录主体、审阅签名三部分组成。

(七)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是一种常用公文,是在会议记录的基础上整理加工而成的、记载传达会议决定事项和主要精神,要求与会单位共同遵守、执行的,具有纪实性和指导性的公文。

会议纪要一般分为办公会议纪要和专题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一般分为标题、日期、签发人、正文、落款五个部分。

(八)通知

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范性公文、传达事项、任免人员等。

通知是公文中使用频率最高、适用范围最广的一个文种,是上级向下级传达、告知事项的一种下行文。通知具有使用范围的广泛性、受文单位的专指性和较强的时间性,同时还具有行文简便、写法灵活、种类多样的特点。

通知一般可分为批示性(批转性)通知、指示性通知、事务性通知、知照性通知等。如:国务院批转财政部、国家计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外国政府贷款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批示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的通知(指示性)、国务院关于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发布性)、通辽市地方税务局关于作好五一长假期间值班值宿的通知(事务性)

通知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和日期几部分组成。

(九)报告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询问与要求、报送资料使用的一种陈述性公文,是典型的上行文。

报告按内容可分为工作报告、情况报告、答复报告等。

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或要求上级机关答复的事项。报告一般有标题、主送机关、正文、成文日期组成。

(十)请示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请示具有隶属性,只有本部门和本系统的下级机关方可向上级机关请示。请示按其内容分有税政业务请示和行政事务请示两类。

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必须做到:凡属职权范围内的一般问题不随意请示;请示必须一文一事,且主送机关只有一个;请示必须在事前;上级机关收到请示后应认真研究,及时予以批复。请示属上行文,文末必须有请示语。

(十一)批复

批复是上级机关用来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下行公文。批复具有上级机关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专指性,下级有请示,上级才有批复。而且针对性极强,下级机关请示什么上级机关就答复什么。

批复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成文日期组成。

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构成。

主送机关:发出请示的下级机关。

正文:一般由批复依据、批复事项、执行要求三部分组成。

成文日期:

(十二)函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内容上可分为申请函、商洽函、询问函、答复函、告知函。从行文方向上,“函”有来函和复函之分。函作为公文中唯一的一种平行文种,其适用的范围相当广泛。在行文方向上比较灵活,不仅可以在平行机关、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行文,而且还可以向上级机关或者下级机关之间行文。有隶属关系的上下级机关之间不得使用函,上级机关的内设机构可以向下级机关的相关业务部门行便函,便函属于非正式文。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在讲读中渗透写作知识

全文共 246 字

+ 加入清单

课本里的文章大多是名家之作,适合学生阅读,适合学生从中学习一些简单的写作知识。因此,在平时讲读课文时,应该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把文章的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写作特点等一些简单的知识有机地向学生渗透。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逐步掌握一些写作方面的知识,从而指导学生的写作练习。如《翠鸟》一课,用蹬、飞、叼、贴这几个动词把翠鸟这一串的连贯动作写得非常生动、形象、有顺序。那么,讲读中就应该让学生体会这样恰当使用动词的好处,进而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动词把一个活动的场面写具体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剧本写作基础:剧本写作入门

全文共 3378 字

+ 加入清单

要想写好剧本,就必须懂得剧本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搞明白电影的规律,小编收集了剧本写作入门,欢迎阅读。

简单来说,要写好一个故事,首先要构思好你的故事走向,人物关系,情节高潮,主题思想等…… 美国好莱坞有一套编剧规律:即开端、设置矛盾、解决矛盾、再设置矛盾,直至结局。中国也有自己的编剧规律:起、承、转、合。

在下面的文字,本人会分类将写作剧本的基本和重要的元素详加论述,并会举出实例加以说明。

剧本基本理论 :态度、主题

>

写故事最重要的是对故事的态度,不同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同样是写一个青楼女子的故事,如果作者是以一个淫秽、色情的态度去写,故事自然集中于男女之间欢爱的部份。相反,如果作者是以一个同情、尊重的态度去写,故事便会集中于描写青楼女子被迫卖身,身不由己的可怜、无奈……

>

在下笔写故事之前,你必须要问自己:你要讲一个怎样的故事?是朋友之间的友情(如电影午夜牛郎—midnight cow boy),男女之间的爱情(铁达尼号—Titanic),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故事(天煞地球反击战),还是一个控诉战争的故事(杀戮战场—platon)等。这就是主题。

主题必须十分明确、贯彻、毫不怀疑。你不能写一套战争片段,一时就怀疑战争,一时就歌颂战争。主题有如一支指南针,它会引导你创作故事,和贯穿故事中的枝节。而最重要的是它能避免你在写作中偏离主道。试举一例,清朝皇帝雍正在野史是一个杀弟、杀父夺位,强奸弟弟妻子的禽兽。但在雍正皇朝(早期亚视播出的电视剧)作者笔下的雍正,却是一个好皇帝。因为作者的主题是要写一个好皇帝,所以在故事中只会见到雍正彻夜不眠批奏章、视察农民、减税、推行德政等场面,并没有杀弟、杀父等场面。

所以,一套成功的剧本是要让观众看完后,清楚明白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和主题。

创造角色冲突 (create character conflict)

角色冲突是吸引观众的不二法门。这包括故事角色和角色之间的冲突,角色和他自身价值观的冲突等。

>

故事里的人物想做一些事,但有一股力量抗衡他,这就是Potogonist /Antogonist

例如电影怒火风暴(Falling Down)故事中,主角刚刚经历完痛苦的劳狱生涯,当他出狱时,他一心想见回自己的妻子,重过正常人的生活(Potogonist,他想追求的事)。但他的妻子逃避他,不认他,而四周的人也因他的犯罪纪录而歧视他(Antogonist,阻止他达到目的的力量)。

>

当角色和角色之间存在冲突,而且有一个不能分开的结把他们拉在一起,好戏便来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男主角的妻子是个三姑六婆、八卦的女人,而男主角的母亲则是个守礼节的传统妇女。因为环境的因素,主角和他的妻子必须搬进家里和妈妈一起住。试想两个完全冲突的人:媳妇和奶奶被一个 unbreakable bond 拉在一起时,会是怎样。

创造表面张力 (create dramatic tension)

>

例如故事中的主角闯进了敌人的基地,有支枪在黑暗处伸出来瞄准着他(观众知道但主角不知道),敌人就快要开枪了,观众也为主角担心。

>

主角的母亲病了,他全身家只有一百元,于是他便去睹场碰碰运气。很好运地,主角不停地赢钱,已有几千元,有足够的医药费了。但他竟然贪胜不知输,继续赌下去,结果输了一局又一局(观众已知他已走在一条错误的路上)。最后连手上的一百元也输了,竟然还去问大耳窿借钱(他用错误的方法企图达到目的)。

>

故事中某些事件若存着时间的限制,或计时炸弹,能够给观众一股紧张的情绪,并且这股紧张情绪能维持一段长时间。

还有十二个小时,陨石便会撞击地球,地球上超过一半的生物会死亡。(电影--陨石撞地球)

这辆巴士必须维持在时速一百二十公理,否则车上的炸弹便会爆炸。(电影--生死时速)

>

使用转折点能制造意外的效果,引起观众的预期心理,加强情节张力,从而持续观众对故事的兴趣。转折点最常出现于故事的前段和后段。剧本前段的转折点一般用于开启故事和陈列出主角即将面临的各项选择。至于后段的转折点则指向主角解决危机,收拢故事。

例如著名电影「生于七月四日」(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主角在故事开始面临第一个转折点:是否要参加越战。主角最后选择参战,走上战场。但好景不常,在战争中主角被打破了双脚,要终生坐轮椅。原本爱国主战的他经历了多件事件后,改变了他的想法。导致故事结局出现了很出人意表的转折点,他由主战派变成反战派,从而带出反战的主题。

其它技巧

>

相信有作文的人都会知道什么叫做伏笔吧!埋下伏线可以吸引观众追看剧情。例如在电影心计中,主角汤美一早便表露了他有模仿人签名和行为的能力(伏线),到故事发展到他杀了有钱人迪奇后,观众凭借伏线已经估到主角会假冒迪奇。

>

所谓 Payoff,就是最能象征整个故事的对象。例如在电影”Apartment”中,那条门匙就是Payoff。又如著名电影「舒特拉的名单」中,那张犹太人的名单也是Payoff。

>

有两个画面,梅花间竹地播出,这就是蒙太奇。例如在电影教父中,画面一边播出教会里正在举行的神圣仪式,如神父替孩子洗礼,向天主祈祷等。但另一边画面却转接地播出教会中邪恶的一面,例如教会中的领袖为求夺权,去反对他的人的住所,不停地大开杀戒。

蒙太奇亦可以指一些不同而没有关系的画面,当他们剪接在一起的时候,会产生另一种意义,简单来说,如第一画面中有一只手正在投球,而另一画面是另外一只手接到一个球,然而球不见得是同一个,但当两个画面前在一起的时候,就是一个人把球投给另外一个人,注意/若中间再加入另外的画面,这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 (注:这一段蒙太奇的文字解释由网友「贝戈」提供)

剧本三大忌

>

剧本写作和小说写作是两样完全不同的事,要知道写剧本的目的是要用文字去表达一连串的画面,所以你要让看剧本的人见到文字而又能够实时联想到一幅图画,将他们带到动画的世界里。小说就不同,他除了写出画面外,更包括抒情句子,修辞手法和角色内心世界的描述。这些在剧本里是不应有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小说里有这样的句子:

「 今天会考放榜,同学们都很紧张地等待结果,小明别过父母后,便去学校领取成绩通知书。老师派发成绩单,小明心里想:如果这次不合格就不好了。

他十分担心,害怕考试失败后不知如何面对家人……』

试想,如果将上面的句子写在剧本里,你叫演员看了怎样用动作去表达。

如果要用剧本去表达同样的意思,就只有写成如下:

「 在课室里面,学生都坐在座位上,脸上带着紧张的表情,看着站在外面的老师。老师手上拿着一叠成绩通知书,她看了看面头的一张,叫道:「陈大雄!」大雄立刻走出去领取成绩单。小明在课室的一角,两只手不停地搓来搓去。他看出课室外面,画面渐渐返回当日早上时的情景。小明的父母一早就坐在大厅上,小明穿好校服,准备出门,看了看父亲,又看了看母亲,见到他们严肃的脸孔,不知该说些什么。小明的父亲说:「会合格吗?」小明说:「会……会的。」

「陈小明!」老师宏亮的声音把小明从回忆中带回现实。老师手上拿着小明的成绩单看着他,小明呆了一会,才快步走出去领取……』

>

剧本里不宜有太多的对话(除非是剧情的需要),否则整个故事会变得不连贯,缺乏动作,观众看起来就似听读剧本一样,好闷。要知道你现在要写的是电影语言,而不是文学语言。只适合于读而不适合于看的便不是好剧本。所以,一部优秀的电影剧本,对白越少,画面感就越强,冲?力就越大。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写一个人打电话,你最好不要让他坐在电话旁不动,只顾说话。如果剧情需要,可让他站起来,或拿着电话走几步,尽量避免画面的呆板和单调。

>

很多人写剧本都写得太多枝节,在枝节中有很多的角色,穿插了很多的场口,使故事变得复杂化,观众可能会看得不明白,不清楚作者想表达什么主题。试想如果在一幕电影中同时有十几个重要的角色,角色之间又有很多故事,你叫观众在短短时间里那能把每一个角色记得这么清楚。

其实,写剧本有一句格言:「 Simple is the best! 」愈简单的故事就愈好。大家想想你们所看过的好电影中,它们的剧情是不是都很简单。例如电影铁达尼号(Titanic)只是讲一艘大船下沉,而下沉当中男女主角产生了爱情。其它电影也一样,简单到报纸短评用短短几十个字就能讲出故事大纲。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诗词曲联写作基础知识大全

全文共 9289 字

+ 加入清单

“诗者,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这是很久前看的一段解释现代诗歌的话,而在《文学理论》一书上对现代诗歌的描述则是:诗歌,是最古老的一种文学体裁。我想,这里“最古老”的定义肯定是广义的,因这指向的诗歌包括古典诗词,和现代诗歌。我们都知道,现代诗歌在我们国家发展只有短短数十年历史。然而就是这短短数十年,现代诗歌突飞猛进,取得了很可以骄傲的成果,其间诞生了许多杰出的现代诗人。

按诗人何三坡在答记者问时的一句话说“中国的现代诗歌,已经进入盛唐时期。”由此可见,现代诗歌在此间快速风靡的人群和热度,也由此可见,现代诗歌日新月异,正以最快速度和最高水平,爬向另一座更高的山峰。

下面我就现代诗歌的写作技巧和手法阐述几点,如果不够水平,还请诗友们多多包涵和支持。

一、语言和意境的运用

我们都知道,现代诗歌有三个明显而具体的要素,它们是:语言,意境和韵律。由此可见语言和意境对一首现代诗歌有多么关键的作用。如果要鉴赏一部现代诗歌的好坏,这两个因素是首先的,必不可少,也是不能忽略的。

语言来自于生活,这一点我们都知道,但任何体裁文章使用的语言,都不是真正在生活里的语言。“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其实这指的也就是任何文学体裁的语言来源于生活,但也“必将高于生活。”

作为一种诗意化的文学体裁,在语言这方面,就更有着不可言说的重要作用和魅力了。一首现代诗歌里,如果语言优雅而别致,就必定有一些嚼头和看头;而如果语言使用不当,就会败坏整个作品的氛围和格调。至于意境,我个人认为也就是能渲染作品和氛围的一些东西,可以是一幅幅打开的画面,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也可是一种感触或哲思,禅意。也就是说意境的划分大致两类:有形和无形,能看得见的物体和画面,就是有形的意境,还有一种意境是无形,因为并没有那种画面和物体,这种意境存在的只是一种思想,或感悟。

下面,我们通过具体作品,来领略一下语言和意境的魅力。

首先我们来阅读诗人何三坡的诗歌作品《麻雀》

麻雀

雪在大山下降落

房屋蹲在雪地里

屋顶上蹲着炊烟

麻雀们打扮成

秋天的叶子

从树杈上落下来

又顷刻间

回到树上去

短短数语,诗人却已利用优雅的语言和意境,向我们敞开了一幅优美的画面。“雪在大山下降落/房屋蹲在雪地里/屋顶上蹲着炊烟”,在这三句简单诗句里,我们能体会到一种很美的意境,这是一种有形意境,“洁白的雪花,房屋,雪地,炊烟”,几个朴实的物象,在不经意间,已起落有致呈现在读者面前,其实已营造了一种特别雅致的意境和氛围,源自大自然的宁静与圣洁,引人入胜,又令读者浮想联翩。而“从树杈上落下来/又顷刻间/回到树上去”,实际上也算是一种有形兼无形的意境了,在这种无形的意境里,我们不仅看到了麻雀,叶子,树木,还有一种视觉和思想的辽阔,有着不少感悟和思考,严寒下动物们乐观生存,努力向上,对于人类,实际上又是一种巨大的鼓励和感恩。

“麻雀们打扮成/秋天的叶子/从树杈上落下来/又顷刻间回到树上去”,在这里我们还能领略到诗人语句和叙说的优雅,“麻雀们打扮成/秋天的叶子”,几乎没有过多的修饰,而带给读者的却是无比干净和明朗,“从树杈上落下来/又顷刻间回到树上去”,在安静的画面里,突然峰回路转,可爱的麻雀向上飞起,带领读者的视线上升,上升,在不经意间,宁静的画面在动,向上飞翔和超越。短短的诗歌作品也由此获得了巨大成功。在此,我们足以领悟到了语言和意境给作品带来的巨大魅力。

二、韵律和节奏的把握

凡是接触过文学的人,我们都知道韵律的意思。在古典诗词里,韵律的作用十分重要,如果缺少了韵律,或韵律不整,那么古典诗词就不能叫诗词,最好的诗词也会失去看头。

新文化运动后,在早期的现代诗歌里,诗人们对韵律的把握非常周到而细致。在早期现代诗歌作品里,我们经常能读到那些韵律和节奏把握都很巧妙的好作品,这些好作品带给我们的感受,通常是阅读轻快,优美,抑扬顿挫,也或干练,大气,醇厚,回味悠长。这些韵律和节奏的佳作,同时也是最好的朗诵作品。

那么我们再回过来,带着节奏与韵律的品味,来欣赏先哲现代诗人的佳作。

再别康桥(节选)

——作者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作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

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韵律和节奏在作者把握下,诗人打开的叙说仿佛一湖水美丽的涟漪,带着清凉和透彻,渐渐荡开在读者面前。如果轻轻朗诵起来,就更有一番滋味了,那缓缓打开的美丽而恬静的物象“云彩,金柳,夕阳,新娘,……”,“轻轻的走了,轻轻地来了”,一幅幅春天碧绿的画面映入读者眼中,“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作一条水草”,……真是温暖而心动,惬意而轻快,柔情并美妙,又仿佛一曲曲轻轻的歌儿,回荡在我们耳边。

这也就是很多诗人以为的,现代诗歌,不仅是诗,更是一曲优美的歌儿。纵览诗人的作品,品味其完美的韵律和意境,我们才知道,现代诗歌,有着多么巨大的魅力,令人陶醉。

而在数十年后的今天,现代诗歌翻越了无数个台阶。今天的现代诗歌完全是自由的,充满个性,它们大气,奔放,内敛,开阔,并无忧无虑。也就是说,在今天现代诗歌表达上,众多诗友也许抛弃了诗歌原本该具备的韵律,但节奏仍旧是必不可少的。在某个意义上说,节奏其实就代表了作品的一种气势,也可以说是一种风格,如果节奏把握得巧妙,它将成为诗人们的一种个性,也可能由此诞生各类风格,形成百家争鸣。

三、清新灵动法

我们都知道,诗歌都是由每个细致的句子构成。这里的清新和灵动,指的都是句子的表达和结构。一个句子的构成,有许多种方式,在表达上,一般个人都喜欢用自己惯用的手法和个性来组织语言,有拖沓的,凝练的,清新和雅致的,也有繁琐和啰嗦的,诗歌水平和风格的差异,我想首先就是来源于一个人组织语言能力的差异吧。清新其实只是一种感觉,是清爽和鲜活的组合。如果一个句子的组合或一首诗歌的表达能达到这点,给读者默默间送去清爽和鲜活,又怎能不令读者喜欢和动容?

而灵动,则是指表达中蕴含一种无形的力量和动感,使陈旧的画面鲜活,使静止的物象跳跃,使暗淡的颜色明亮,甚至能令死去的物体重生!由此,我们可见灵动有多么巨大的作用,也由此可见,灵动的“动”实际上就是一种无言的力量。下面我们具体以诗来分析。

冬日阳光

它们翻过墙壁,防盗网

翻过紧闭的玻璃,纱窗

轻轻跳下来

游荡在房间里

多么活泼的一群鱼啊

它们穿金黄衣裳

它们游弋在凛冽的空气里

它们游弋在洁白的地板上

我静静的看着

仿佛寒冷的时光复苏

仿佛那些欢悦的鱼儿,就

游弋在我温暖的心海里

在这首精致而短小的诗歌里,我们能领略到诗歌这种文学体裁带给我们的无比温暖与美好的感觉,浓浓的诗意贯穿其中。这首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清新和灵动,此外画面感也特别强。在第一节“它们翻过墙壁,防盗网/翻过紧闭的玻璃,纱窗/轻轻跳下来/游荡在房间里”,在这我们看到了作者清新的语言,没有琐碎和繁杂,而“翻过”、“跳下来”、“游荡”等一系列动词又恰到好处,由远及近,引领读者的视线和感官,清清爽爽。

在第二节,更是有一种意蕴的美感和动感,这里的冬日阳光被“默化”成一群群活泼的鱼,“它们穿金黄衣裳/它们游弋在凛冽的空气里/它们游弋在洁白的地板”,阳光本是安静的,甚至有静止之觉,而作者利用巧妙的比喻和叙说,令安静的事物游动,令安静的画面跳跃,由此,则不得不叹息清新和灵动的神奇作用。

而在第三节,作者则又巧妙地升华了动感,将画面的动感继续拉伸,利用灵动的句子,轻轻向上跳动,“我静静的看着/仿佛寒冷的时光复苏/仿佛那些欢悦的鱼儿,就/游弋在我温暖的心海里”,呵呵,阳光普照万物,也普照每个人的心海,“仿佛那些欢悦的鱼儿,就/游弋在我温暖的心海里”,温暖的阳光变成一群金色的鱼,它们温暖而热烈的游进一个人的心房,也游进了读者的心房。如此温和与热烈,如此柔情与细腻,此情此景,又怎能不令人欢欣!

四、拟人法

说到拟人,我们都知怎么回事,而诗歌里的拟人,并不是单纯的比喻,如果是这样,那么诗歌就要丢失原本具备的诗意,语感和意韵。

诗歌中的拟人法,是指将要表达的主题或物象形象的人物化,或借用人物的某些个性的特点来咏物,如果表达恰当,甚至能让虚拟的人和真实的物共成一体,借人咏物,以物喻人,取得的效果,自然不可比拟。

下面我们来看看拟人法的神奇作用

月光

作者:何三坡

你提着裙子从后山上下来

树叶们在晚风中浮起

月光在木门上涌动

呵呵,读何三坡的作品,总有着更多的感动和喜悦。在这短短的三句话里,作者利用寥寥数字,干脆利落,打开了无数美丽的意象,尽管短小,读起来却余香满口,意韵无穷。“你提着裙子从后山上下来”,很明显,这是用的拟人法了,因为月亮不是人类,更不会穿上属于女人的漂亮裙子。

静夜。月圆。树叶晃动。月光洒落在木门上。伫立在夜色里的诗人,看到皎洁的月亮挂在上空,晕黄的月光慢慢挥洒下来,美得令人浮想联翩的月亮,此刻在诗人眼内,不是一个没有温度和情感的物体,而是一个温柔并优雅的女人。“你提着裙子从后山上下来”,什么的样的女人才会有如此的优雅和淡然呢?必定是温尔多情,必定是美到极至。

由此,在诗人笔下,将一轮明月拟人化为一个无比温柔并优雅女人,带着不可言说的华美和宁静;同时,诗人在借人咏物的这一刻,又以物喻人,也就是说,在将月光比喻成的女人,同时又将女人升华成月光的无限境界,这里诗人又默默无声赞叹了天下女人,象月光般皎洁,纯净的女人,正好是艺术的最大升华。

五、素描法

说到素描,我们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是用铅笔在白纸上画下物体或人像,也可以是抽象的思维。那么,诗歌是用语言组合起来的,又怎么来用笔来绘画呢?

呵呵,写诗时咱们不必借用铅笔,有时候,语言就是最好的铅笔,在我们的手中,利用意境和韵律,咱们可以描绘出一幅幅比铅笔和白纸更加美丽的画面。而且,这些画面里,不只有美丽,粗犷,细腻,或朦胧,还有图画作品所不能及的柔美,感性,优美的意境,诗意,以及打开的哲思,读起来余香满口,回味悠长。

下面,我们在诗歌作品里来感受一下素描法的魅力。

深秋

广袤的大地

湖水搁浅。接近枯黄的草

灌木萧瑟

狗尾草仍在翘首花白的等待

清凉的风涌过来

那些深黄的野菊花

在舞动后

打出轻轻的寒颤

这里作者很明显使用了素描的手法,利用诗歌语言来绘画,极好地打开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一幅秋天遍布山野的画面,还读到了这些画面里所有事物的美丽和诗意。“广袤的大地/湖水搁浅。接近枯黄的草”,仿佛是一幅摆放在眼前的画面,背景是广袤的大地,这是远和大的视觉,之后映入眼帘的就是背景里的景物了“湖水搁浅。接近枯黄的草”,仍旧是背景里稍远一些的事物和景象,慢慢的,画面感在拉近:“灌木萧瑟/狗尾草仍在翘首花白的等待”,于是我们看到了低矮的“灌木”,灌木旁有“狗尾草仍在翘首花白的等待”。这就是作者在第一节打开的画面。这个画面里我们还同时领略到了不少大自然真实的颜色:搁浅的湖水,枯黄的草,灌木萧瑟,狗尾草花白的等待。在绘画作品里,作者得花费大量时间和颜料来搭配制作各种颜色,而在诗歌素描作品里,则只需寥寥数语,便可达到画面所具备的大多感官,由此,又不得不再次赞扬文字的奇妙。

在第二节里,我们能看到画面感的升华,以及思想艺术升华。原来作者要表达的不仅是一幅深秋的画面,还有更深刻的对大自然和植物不屈不挠的赞扬。“清凉的风涌过来/那些深黄的野菊花/在舞动后/打出轻轻的寒颤”,“那些深黄的野菊花”应该就是画面中的主体了,在描叙众多暗淡的颜色后,作者最后指向的是一种“深黄色的娇嫩”。在深秋,万物枯涩,河水搁浅,唯有坚强而美丽的野菊花傲立在凛冽的环境里,即使“清凉的风涌过来”,骄傲的野菊花,也仅仅是“舞动后,打出轻轻的寒颤。”如果一个人,在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时,都能像这无名的野菊花一样骄傲和挺立,无视一切寒风冷雨,那么,这又该是怎样灿烂的人生风景!

六、排比法

感觉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写作手法。生活里我们经常会用到这个手法。所以也就不再解释排比的结构和意义。咱们具体来谈谈排比在诗歌里的作用,以及排比方法在诗歌语言里获取的力度与深度。

我们都知道一首好的诗歌,不只是语言的诗意和表达的舒缓和清新,还需要一些思想和力度。在黑暗年代,有力度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是针对现状以及对一种光明和良知的唤醒,比如鲁迅先生就曾留下“与其苟延喘息,不如从容燃烧”的有力名句,也因此而唤醒过千千万万民众。

在和平的年代,咱们自然不必去呼唤光明,但对于生活里千千万万美好,善良,坚强,正义,宽厚而纯朴的人或事物,植物,咱们都可尽情赞扬,并歌颂,哪怕是一滴水,一根草,一缕金色阳光,都蕴含了无比的智慧和感恩,是完全值得我们去歌颂的。而在表达的力度上,排比不失为一个极度蕴含力度的方式。

下面我们来通过海子的诗歌作品来鉴赏排比的魅力。

故乡

作者:海子

在黑夜里为火写诗

在草原上为羊写诗

在北风中为南风写诗

在思念中为你写诗

这首名为故乡的短诗,呈现在读者面前只四个短句,四个排比。然而带给读者的却是不一般的力度和感受。作者运用排比的手法,一点一点由远及近,由模糊到清晰,由抽象到细微,由弱及强,利用朴实的语言,极大打开了一种对故乡热烈的思念之情,同时又借用排比的叙说,热烈歌颂了思念中的故乡无比美好,此外还借用排比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美好家园和生活的无比向往。

“在黑夜里为火写诗/在草原上为羊写诗”,两个朴实的排比,却又不失大气和厚重,“在黑夜里为火写诗”,表达了一种思想和情感的热烈,黑夜里原本潜伏了火焰,火焰却又随时能燃烧黑夜,驱除黑暗和寒冷,带给人们无比的热切和希望,这是这首诗歌的起笔,纵观分析可见作者的起笔多么热烈而高亢,却又含义深厚,大气凛然,由此带动读者进入下一个境界,“在草原上为羊写诗”,在诗人这句由高亢到温和与深情的叙说中,无意中多了许多柔情,在诗人的表达中“草原”其实隐喻的是故乡,而“羊”,实际上是离开家乡的每一个游子;或者说这里也蕴含了一个无形的意境“故乡”,诗人虽已离开故乡,而美丽的故乡却又无处不存在于诗人的思维和意识形态中,同时诗人要表达的还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寄托,对美好家园的无比幻想。“在草原上为羊写诗”,实际上诗人要歌颂的还是拥有草原的羊,有着多么巨大的幸福和快乐,而离开了草原,羊儿又会多么孤单和失落,——离开故乡的孤独的游子,有着多么的无助和思念?

“在北风中为南风写诗/在思念中为你写诗”,这两句看似减轻气势的诗句,在一种无比思念和柔情中渐渐结束全诗。“在北风中为南风写诗”,看似不可能的逆向思维,却在前两个排比的随后,并未减轻对故乡的渴望或思念之情的力度,而是利用另一种表白来加大了叙说的力度,这里的“北风”可隐喻成诗人远方的居住地,“南风”则为远方思念的“故乡”,在诗人逆向的风里,不仅有无奈距离的现状,还有游子在远方对故乡深深的渴望之情,以及从不曾减少和削弱的对故乡的热恋,包括对未来家园和美好生活的无比向往,——故乡,远在他乡的诗人,在深深眷恋中无比温柔远望你,“在思念中为你写诗”!

七、隐喻

简单的说,隐喻是一种比喻,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然而,隐喻是一种神奇的语言现象,很多时候能触动读者的心弦,带动读者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隐喻大体分三种:无形的隐喻、有形的隐喻、以及有形与无形结合的隐喻。

我们知道,好的诗歌作品,必须具备一些内涵和深度,而隐喻又不失为诗歌体裁中一种能很好打开深度和内涵的一种表达方式之一。

在上一个鉴赏作品海子的《故乡》中,我们其实就欣赏到了隐喻的魅力,那么我们再来通过托马斯的诗歌作品《农村》来领略隐喻的作用。

农村

作者:R.S.托马斯

谈不上街道,房子太少了,

只有一条小道

从唯一的酒店到唯一的铺子,

再不前进,消失在山顶,

山也不高,侵蚀着它的

是多年积累的绿色波涛,

草不断生长,越来越接近

这过去时间的最后据点。

很少发生什么;一条黑狗

在阳光里咬跳蚤就算是

历史大事。倒是有姑娘

挨门走过,她那速度

超过这平淡日子两重尺寸。

那么停住吧,村子,因为围绕着你

慢慢转动着一整个世界,

辽阔而富于意义,不亚于伟大的

柏拉图孤寂心灵的任何构想。

在国外优秀的众多诗人和诗歌作品中,我一向偏爱托马斯和他的作品。作为威尔士二十世纪最强硬,最纯洁,最持久的抒情诗人之一,他多次获得多种诗歌奖项,留下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

在上面的诗歌作品中,作者多处使用了隐喻。“倒是有姑娘/挨门走过,她那速度/超过这平淡日子两重尺寸”,这里的姑娘隐喻成“时尚”,也同时无形隐喻成美的概念和代名词。

“那么停住吧,村子,因为围绕着你/慢慢转动着一整个世界”,这里诗人将村子隐喻成全世界,带动村子里所有人和物象转动。在这个诗歌作品中,诗人这样的隐喻思维新颖,也奇特,在一瞬间带动读者思想,简单,有力,而又让人不可思议。

八、修辞的节制

“修”,指修饰,“辞”,本意是辩论的言词,后引申为一切的言词。“修辞”是指在表达语言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尽可能达到更好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

我们知道,作为文学体裁的一种,诗歌有着与别的文学体裁不能比拟的细腻与柔情,所以更需要修辞的运用来达到诗意化和个性化。而修辞的巧妙把握和利用又是重要的,如果不使用修辞,那么诗歌必定是不能成诗歌的,而如果修辞泛滥,则诗歌语言难免会繁琐,拖沓,如同浓妆艳抹的女人般粗俗,令人索然无味。

在几年前,我的好朋友落日惊鸿曾送我一句话:“与其下笔如神,不若削字为诗”,细细想来,全是道理。由此可见修辞的节制,又是多么重要,而节制运用修辞,难免又是一门学问了。

下面我们来具体感受一下作品中修辞节制的魅力。

天鹅

作者:何三坡

它们在山间

散步打盹清理翅膀

躲过了世上的尘埃

依旧是何三坡的作品,全诗共计二十一个字。然而却向读者呈现了无比优美画面,“它们在山间/散步打盹清理翅膀”,这样干脆的表达诗意浓厚,思维清晰,蕴含了大自然宁静的景观和乐趣。“躲过了世上的尘埃”,这句诗同时又隐含了诗人要表达的人类心态中另一种潜在状态和境界,也就是心境,并不乏哲思和禅思,这也是主题的深入和升华。整个小诗歌读起来清新而欢快,读后余味深长。

诗人将要蕴含深度和表达的物象,浓缩在短短二十一个字里面,几乎没有一个多余的字眼,而取得的效果,留下的思考,却丝毫不比长篇作品差。由此足见修辞的节制,对一个好的诗歌作品多么重要。

九、返璞归真法

几乎所有人都能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返璞归真”指回复到其原始的淳朴本真状态。璞,本义是蕴藏有玉的石头。也指未雕琢的玉。这里引申为天真,淳朴的意思。

写了那么多年诗歌,也读了那么多年诗歌,近两年我一直固执认为,自然,真诚,朴实,用心灵吟唱的作品,就是好的诗歌作品。也就是抛开写作手法的雕琢,语句和修辞的华丽,用朴实的句子表达最朴实的感情,那么这样的诗歌作品也就是好作品了。下面我们来读海子的作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作者: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也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都知道这是海子名作,几乎是脍炙人口的佳作了。然而,将这作品仔细阅读和品味下来,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质朴,平易近人。整首诗歌里句子朴实,真诚,蕴含了诗人的善良,宽厚,和无比诚实,以及思维里潜伏着的温暖与幸福。这里我们还能看到诗人笔下描述的无比热烈的希望和未来。在这首诗歌作品里,我们找不到诗人刻意雕琢的痕迹或运用的写作手法,整首诗歌没有华丽或刻意的修饰,诗句平实而耐读。

然而它却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扉,成为闻名天下的佳作。即使是从未接触过诗歌作品的朋友,在读到这温暖而朴实的叙说后,也会有说不尽的欣喜和感动。“我也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老少皆知的名句里,表达的不仅是以一种希望和期待,还有诗人对未来美好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无比美好的劝慰和珍惜。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的幸福”,呵呵,有什么比这更质朴的,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好的,蓝天祝福白云,阳光祝福大地,春天祝福秋天,我深深地祝福你,陌生的朋友,“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的幸福”!

十、结尾的巧妙处理

一直觉得一首好的诗歌作品,不仅有好的开头,好的主旨,还应该有个漂亮的结尾。这里的漂亮,并不是指华丽的表达或句子结构。而是相对于作者表达的中心和主题,在结尾时利用寥寥数字,或将主题拉到高处,或提出问题,或留下思索,或巧妙解答问题,极大打开主题和空间的深度,给读者留下思考或哲理,余味深长。

巧妙处理诗歌的结尾有什么作用呢?第一,假使一首诗歌作品,在表达上一般,开头或主旨平淡,但一个高高扬起的结尾有时却能弥补诗歌前体和中间的不足,令一般变得雅致,令平庸变得精彩,甚至带给读者峰回路转的感觉;第二,不管诗歌的开头或中间处理如何,结尾仍是重要的,大家都知道“虎头蛇尾”并不是一个好的物象,结尾的把握不当,也甚至就败坏了诗歌之前留下的完美气息,成为一个可遗憾的败笔;第三,我们都知诗歌这个文学体裁潜伏着唯美的格调,而结尾的处理更能带动这种内功格调,不论主题和表达的手法,以及深度,我想,读后能令读者余味无限,回味深长的作品,那么就必定有一定的魅力了;第四,如果是有力度的诗歌作品,语言和主旨把握得当,结尾处理巧妙,那么还能更大限度打开作品表达的力度和深度,令诗歌整体更具说服力,更能征服读者的视觉和感官。

下面我们来读托马斯的作品《时代》。

时代

作者:R.S.托马斯

这样的时代,智者并不沉默,

只是被无尽的嘈杂声

窒息了。于是退避于

那些无人阅读的书。

两位策士的话

得到公众倾听。一位日夜不停地

喊:“买!”另一位更有见地,

他说:“卖,卖掉你们的宁静。”

纵览全诗,作者表达的语言不是很多,然而作者数处运用了隐喻的手法,整体和主题要表达的都是一种讽刺,一种对现实(时代)的尖利的讽刺。而为加大这种讽刺的深度和力度,作者结尾处理的两句,无疑是十分棒的,它甚至是全诗最高的亮点,成为全诗最有力度的精彩之处。以致读者读后,在这种力度的表述里,不得不钦佩作者这有力度的阐述,和对时代,对时代“买卖”的一种憎恨和鄙视。

然而,作者更巧妙之处在于,这么精彩的结尾,竟然不是来自作者自身结构的语言,而是引用两位“策士”的对话:“一位日夜不停地喊:买!/另一位更有见地,他说:卖,卖掉你们的宁静。”这样的引用在一定程度上,极具真实感,因此说服能力也十分强,远比诗人精心结构的语言获得的力度要强得多。因而读者在读完这个短诗后,感官会暂时停留在这有力地引用对白里,思维会不自觉被诗人带动,留下各种思索。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电影剧本写作基础

全文共 1790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章:电影剧本是什么?

学习要点:

1:例子:一个钟在滴滴答答地走动、一个窗子正在打开、一个人在看、两个家伙在笑、一辆汽车在弯道上拐弯、一个电话铃在响等等。(这些描述性的不进入内心世界的语言是电影剧本的语言。)

2:定义:1:一个电影剧本就是由画面讲述出来的故事,还包括语言和描述,而这些内容都发生在它的戏剧

性结构之中。

2:它有四个基本的构成要素:即场景描写(Scene)、人物(Character)、对话(Dialogue)和动

作描写(Action)。

3:结构:电影剧本一个明确的开端、中段和结尾。

4:剧本与电影的时间比:电影剧本中的一页等于银幕时间一分钟。

5:第一幕,或称开端

1:一般观众需要在开头十分钟来确认是否喜欢这部电影。

2:前十页需要让观众和读者明白你的主要人物,什么是故事的前提,故事的情景是什么。

3:第一幕结尾需要有个情节点,即是一个事件或者事变。使得故事出现转折。(一般出现在25— 27页之间。)

6:第二幕,或称对抗

1:它之所以称为电影剧本的对抗部分,是因为一切戏剧的基础都是冲突(conflict)。一旦你给自

己的人物规定出需求(need),亦即在剧本中他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他的目标是什么,你就可以为

这一需求设置障碍(obstacles),这样就产生了冲突。

2:第二幕结尾处的情节点一般发生在第 85 页至 90 页之间。(就把故事引入到结局部分。 )

7:第三幕,或称结局

戏剧性结构可以被规定为:一系列互为关联的事情、情节或事件按线性安排最后导致一个戏

剧性的结局。

8:示例:

它是一个模特儿,一个式样,一个构思的规划;一个技巧高超的电影剧本就是这个样子

的。它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电影剧本结构的总观。如果你弄清楚了它就是这个样子的话,你可

以简单地把你的故事“装”进去就行了。

9练习:1:以后再看电影,要记住什么时候开始电影吸引了你,什么时间你开始喜欢或不喜欢一个电影

的。

2:再看一看你自己能否分解出各个部分,找出它的开端、中段和结尾。

3:记下:故事是如何开始建立的,你需要多少时间能知道这个影片讲的是什么,你是否被这部

影片所吸引,或者是被硬拖到影片故事中去。然后再找出第一幕结尾处与第二幕结尾处的情

节点,看看它们是如何导致结局的。

第二章 主题

1:定义:

记住一个电影剧本就象名词──指的是某一个人在某一个地方去干他(她)的事情。这个人就是主人

公,而干他(她)的事情就是动作(action)。当我们谈论电影剧本的主题时,我们实际谈的是剧本中

的动作和人物。

动作就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人物,就是遇到这件事情的人。每个电影剧本都把动作和人物加以戏剧化

了。你必须清楚你的影片讲的是谁,以及他(她)遇到了什么事情。这是写作的基本观念。

2: 当你能够通过动作和人物简明地表达你的想法时,当你能够用名词来表示它──我的故

事是这个人,在这个地方,在干他(她)的这件“事情”时,你已经在开始你的电影剧本写作

的准备工作了。 下一步是扩展你的主题。赋予剧本中的动作以血肉,把焦点集中在剧中人物身上,这

样就扩展了故事线和突出了细节。要想方设法去收集素材。这对你是非常有益的。

3: 请记住:你知道的越多,你所能传达的也就越多。而且当你做出创作决定时,请你

一定站在选择和责任的高度上去处理。

调查研究会给你一些想法,使你对人物、情境和故事发生地点有所认识。它还可以给你一定程度的信

心,从而使你始终能高于你的主题,让你站在选择的高度而不是强求或无知的地位上去处理这一主

题。

4: 动笔时,先问一下自己要写的是什么故事。是一部户外的惊险动作的影片,还是一部描

写复杂关系的情感的影片?当你一旦决定想要写哪一种动作之后,就可以进而考虑剧中人物了。

5: 首先,要明确你的人物的需求(need)。你的主人公想要什么?他的需求是什么?是

什么驱使他走向故事的结局的呢?

6: 一切戏剧都是冲突。如果你已经清楚自己人物的需求,那就可以设置达到这一需求而要克服的种种障

碍。他如何克服这些障碍就成了你的故事本身。

7: 冲突可以使外部世界的也可以是内心精神世界的。

8: 一个人的行为而不是他的言谈,表明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9: 当你着手探索主题时,你会发现你剧本中的一切事情都是互为关联的。没有一件事是偶

然纳入的,或仅因为它机智可爱而被纳入的。

10: 练习: 为你要写的电影剧本选择一个主题。然后通过动作和人 物用几句话表达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重视写作基础学习自觉创作

全文共 877 字

+ 加入清单

重视写作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以理论指导写作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

写作是文章作者创造性的精神活动,也是社会性的文化现象。一篇文章的得失好坏,不仅决定于作者自身的个性、禀赋或努力程度,也和他对这一精神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及与此相应的规范性要求的理解、把握程度有关。所谓写作理论,主要就是对于这些规律规范的概括和阐释。

有的同志轻视写作理念知识对于写作实践的指导作用,认为不学理念也可以写出文章,其根据是有的作家没有学习写作理念知识,也写出了很好的作品。这个看法是片面的。事实上,所有会写文章的人,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不同途径,在写作的规律性知识方面积累了较高理论素养或丰富的经验性体会的。有些人由于种种原因未能系统地学习写作理论知识,但他在练习写作的过程中,一定也阅读过许多范文,在这些范文中,就蕴含某些写作原理和规律,所以他也等于是在学习借鉴前人的写作实践中掌握了他们。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说过:“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广地感觉它。”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具体的经验积累之较高的理论修养,自己在实践中就能自学地扬长避短,阅读别人作品也能更好地分辨精华、糟粕,对于写作能力的提高自然会有更大的帮助。

学习知识和理论,目的是指导实践,要在能力的转化上多下功夫。即使是对知识、理论掌握程度的考核,也就在把重点话如何运用知识、理念来分析问题、说明问题上面,而不以单纯地复述、背诵要领或条条为满足。再说,知识和理论的作用,主要在于说明写作活动自身的矛盾运动及其变化规律,帮助习作者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而不可能提供什么一试就灵的仙丹妙药或是照搬不误的万能模式。

正因为如此,我们在重视学习科学的理论知识与前人成功经验的同时,还须与发挥自己独立的创造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古人云:“文有大法无定法。观前人之法而自为之,而自立其法……不死,文自新而法无穷矣。”又说:“所谓法者,行所不得不行,止所不得不止……自神明变化于其中。若泥定此处应如何,彼处应如何,不以意运法,转以意从法,刚死法也。”今天我们同样需要有这样的学习态度和写作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新闻稿写作基础知识

全文共 12533 字

+ 加入清单

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新闻稿写作基础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新闻稿

消息,也叫新闻。新闻这一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单指消息;广义的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特写、评论等等。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群众最关心的事实。

一、消息特点:

内容真实,事实准确。真实是消息的生命,是力量的所在。事实是它的本源,也是它令人信服的基础。真实,就是事实真实,所写的人物、时间、地点、事情发生发展的经过不能虚构。准确,就是每个事实,包括细节在内都准确无误。如果一条消息失真或有差误,不仅会减低其新闻价值,失信于民,而且还会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

内容新鲜,有价值。新闻贵在新,而且有认识意义、启迪和指导意义。消息只有新,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先睹为快。新,不仅要把新人物、新事件、新经验报道给读者。而且要选择有意义、有价值,给人以启迪,有指导性的事物。那种一味追求猎奇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观点,是我们所不取的。

要迅速及时,有时效性。迅速是消息的价值,消息报道速度迟缓便会降低消息的价值,“新闻”变成了“旧闻”。时效,就是速度要快,内容要新。对新人、新事、新情况、新问题,要敏锐地发现,尽快地了解,迅速及时地反映。

简明扼要,篇幅短小。简短是消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主要标志。所谓简短,就是“三言两语,记清事实,寥寥数笔,显出精神,概括而不流于抽象,简短而不陷于疏漏”,用笔要简洁利落,内容集中精炼。

二、消息的种类(一般把消息概括为四类):

1.动态消息

动态消息是迅速而准确地报道新近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重要的活动和各项建设中最新出现的新情况、新动态、新成就、新问题的一种文体。它是报纸上使用最多的一类。

重大新闻的简讯都属于动态消息。重大新闻,指事件重大,一意义深远,报道时在报纸上占显著位置的消息。如《我国多种应用卫星齐头发》(光明日报) 1993年5月13日)。简讯内容第一,篇幅简短。如“国际要闻简报”、“学术动态”、“市场漫步”等。

2.典型消息

典型消息也叫经验消息,它是对一些具体部门、单位、行业的典型经验、成功做法集中报道的一种文体。这种消息是在介绍经验、做法之后,总结经验,揭示规律,以达到以点带面,推动工作的目的。如《一切依靠群众自己的创造——首钢十年改革的一条基本经验》(《人民**》)1988年12月26日)。

3.综合消息

综合消息是把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单位、各具特色、性质相同的事实综合在一起,并体现一个主题的报道。它的特点是在综合、概括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提出见解,揭示规律。如《滥砍树木南亚三国水灾仍频,亡羊补牢印北方帮助员植树》(《光明日报》1993年7月25日)。

4.述评消息

又称“记者述评”、“新闻述评”。是一种兼有消息与评论作用的新闻。它是在陈述事实的基础上,穿插评论或抒发感慨,从而分析说明所报道事实的本质和意义。它的特点是边叙边评,要求以国家的方针政策为依据,针对事实进行评说,要观点正确,评论得当。如《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辽宁日报》 1979年5月)。

三、消息的写法:

1.标题

消息的标题,分眉题(又称引题、肩题)、正题(又称主题、母题)和副题(又称辅题、子题)。出现在报刊上有如下几种情况:

(1)多行标题。多行标题,一般有三行,即中间一行是正题,是标题的核心,用来揭示主题或提示重要事实;正题上面一行是眉题,用来引出正题,说明事实,交代背景,烘托气氛,揭示含义;正题的下面一行是副标题,用来补充说明情况或说明正题或依据。如:

经贸部负责人发表谈话(眉题)

希望海峡两岸实现直接贸易(正题)

愿与台经贸主管部门接触协商解决双方贸易中问题(副题)

双行标题。

其一,出现正题和眉题。如:

真正幸福要靠自己劳动去创造(眉题)

杜芸芸将十万元遗产献国家(正题)

其二,出现正题和副题。如:

成都电讯局花钱“买”批评(正题)

在报上登“公告”欢迎群众对通讯服务工作进行监督(副题)

(2)单行标题。单行标题只有正题。如:

***接受《朝日新闻》社长采访

消息的标题,力求言简意明,平易亲切,准确新颖,富有吸引力。采用哪种标题,要酌情而定。

2.导语

消息的导语,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由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以吸引读者。平常所说的消息的结构是“倒金字塔”式,原因就在于此。

导语常采用以下几种写法:

叙述式。简明扼要地写出主要事实、经验,或对全篇事实材料进行综合概括,揭示主要内容。如:“全国第一家由个体户与港商合资经营的企业——大连光彩实业(合资)有限公司,经国务院批准,1985年4月13日正式开业。”(《经济日报》1985年4月18日发的消息导语)

提问式。把消息中要解决的问题或要介绍的经验、做法以设问的形式提出,然后再用事实作答。如“亲爱的读者,你知道灯心绒可以做夏天穿的裙子吗?上海绒布厂新生产的许多灯芯绒中,就有这样新奇的品种”。(新华社1980年7月16日新闻稿)

描写式。对富有特色的事实或有意义的一个侧面,用简练的笔墨进行形象描绘,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如“一盆盆翠绿欲滴的麦冬、松柏、万年青和盛开的鲜花装点在人民大会堂的大厅里,全国妇联今天下午在这里举行联欢会。中外妇女1500多人欢聚一堂。相互握手问好,亲切交谈,共同庆祝‘三八’妇女劳动节”。(新华社北京1988年3月8日电)

评论式。是对所报道的事实先作出评论性结论,然后再用具体事实来阐明。如“今天,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专利法正式生效了。从此,脑力劳动成果被无偿占用的历史在我国宣告结束”。(新华社北京1985年4月1日电)

引用式。引用消息中人物深刻而富有意义的语言作为导语。如“女青年杜芸芸到上海司法机关,要求将继承的十余万元遗产捐献给国家,她说:‘我还年轻,应该靠自己的劳动来生活,我愿意将这笔钱来支援国家的四化建设’”。(《文汇报》1981年9月29日)

3.主体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它承接导语,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对消息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写主体要注意如下几点:

主干突出。消息的主体是主干,典型材料要用在主干上。要去头绪,减枝蔓,与主题无关的要舍弃,次要材料要简略。

内容充实。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其内容必须具体、充实,这样才有说服力。导语提出什么问题,主体就要回答什么问题,这样才能紧扣中心,突出重点。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要恰当地划分段落,有条不紊地展开叙述,安排层次有以下几种顺序:一是时间顺序,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束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二是逻辑顺序,就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来安排层次;三是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相结合,这样写严密而有条理,活泼而不紊乱。

4.背景

背景是指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和原因,它说明事件发生的具体条件、性质和意义,是为充实内容,烘托和突出主题服务的背景既可在主体部分出现,也可在导语或结尾部分出现,位置不固定。

背景材料一般有三类:一是对比材料,即对事物进行前后、正反的比较对照,以突出事件的重要性;二是说明性材料,即介绍政治背景、地理位置、历史演变、生产面貌、物质条件等;三是诠释性材料,即人物生平的说明,专业术语的介绍,历史典故的解释等,以帮助读者理解消息的内容。

5.结语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一句话。阐明消息所述事实的意义,使读者对消息的理解、感受加深,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消息的结尾方式有小结式、评论式、希望式等。有的消息,事实写完,文章就止住了,结尾就在事实之中。

二、通讯稿

1.通讯的概念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2.通讯的特点

一般来说,通讯有四大特点:

(1)严格的真实性。

(2)报道的客观性。

(3)较强的时间性。

(4)描写的形象性。

3.通讯的种类

(1)按内容分,通讯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

(2)按形式分,通讯分为一般记事通讯、访问记(专访、人物专访)、小故事、集纳、巡礼、纪实、见闻、特写、速写、侧记、散记、采访札记。

4.通讯的写作

第一,主题要明确。有了明确的主题,取舍材料才有标准,起笔、过渡、高潮、结尾才有依据。

第二,材料要精当。按照主题思想的要求,去掂量材料、选取材料;把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和最有吸引力的材料写进去。

第三,写人离不开事,写事为了写人。写人物通讯固然要写人,就是写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也不能忘记写人。当然,写人离不开写事。离开事例、细节、情节去写人,势必写得空空洞洞。

第四,角度要新颖。写作方法要灵活多样,除叙述外,可以描写、议论,也可以穿插人物对话、自叙和作者的体会、感受,既可以用第三人称的报道形式,也可以写成第一人称的访问记、印象记或书信体、日记体等。通讯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反映,诸如正面、反面、侧面、鸟瞰、平视、仰望、远眺、近看、俯首、细察……角度不同,印象各异。若能精心选取最佳角度去写,往往能使稿件陡然增添新意,写得别具一格,引人入胜。

5.常见通讯简介与实例

(1)人物通讯

所谓人物通讯,就是以报道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为主的通讯。它着重揭示先进人物的精神境界,通过写人物的先进事迹,反映出人物的先进思想,使之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同时,也报道转变中的人物和某些有争议的人物。“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写作时切不可把先进人物写成从来没有过的大智大勇,十全十美,写人叙事力求言真意切,恰如其分。

(2)事件通讯

所谓事件通讯,就是报道典型的、有普遍教育作用的新闻事件。写事当然离不开事件有关的人,但它不像人物通讯那样着力刻划人,而是以事件为中心,在事件的总画面中,为了写好事来写人。它既可以反映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重大的、振奋人心的典型事件和突出事件;也可以从某一新闻事件截取一个或若干个片断,进行细致详尽的描述,揭示事件的深刻含义;还可以是若干事件的综述。

(3)工作通讯

所谓工作通讯,就是反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的成绩,总结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或者探讨有争议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的报道。它是报纸上经常运用指导工作的重要报道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有四条:一是把介绍工作经验和分析问题作为主旨;二是凭借事实,深入分析;三是生动活泼,讲究文采;四是不拘一格,形式多样。随笔、散记、侧记、札记、记事均可。

〈实例〉

“卧龙”何以腾飞

——化工部第二胶片厂 成功之路探秘

本报记者 夏桂廉 通讯员 恭永梅“伏牛”出山,“卧龙”腾飞。70年代建在河南省伏牛山深处的化工部第二胶片厂,今天神奇般屹立在南阳市的卧龙岗下,成为我国印刷感光器材生产的基地、河南省利税百强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他们越战越强的秘诀是什么?

企业要有一种精神

记者在这个厂采访时,干部职工介绍了他们如何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如何狠抓产品质量促销售;如何狠抓科技进步……但更令人振奋的是,职工们高昂的精神面貌和他们经常提到的企业精神:艰苦奋斗,团结进取。

70年代初期,二胶厂的建设者们开进了伏牛山。他们住的是简易房,吃的是红薯面窝头,在人迹罕至的深山,万名建设者忍着冬天的奇冷,冒着夏天的酷热,硬是在4年中建起了一座座现代化厂房。二胶厂的许多职工经历了那段日月,创业的艰难磨炼了他们,艰苦奋斗、努力进取的企业精神也像刀刻石雕般印在了这一代建设者的心中。

进入80年代,电影胶片市场趋于饱和。二胶厂的领导们审时度势,决定转产工业用印刷胶片。新的生产线怎样建起来,是完全靠国家贷款引进国外设备,还是主要靠自己的力量进行技术改造?二胶厂选择了后一条路。几年来,他们对关键设备拉幅机先后进行了4次大的改造,使其能生产0.175毫米厚的涤纶薄膜,填补了国内空白。对涂面机进行了多项改造,实现了微机控制、双机计量等,使生产的车速由18米/分提高到28米/分,控制精度由百分之一提高到千分之零点五。

对国外的先进设备二胶厂并不排斥,适于厂情的或技术改造中的关键设备也要买。他们分别从美英日引进了三条生产线和关键设备,这样技术改造的结果,产品质量上去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同时还锻炼出一批技术过硬能打硬仗的队伍。

1991年,该厂被列为《三线企事业单位“八五”调整规划方案》之中,开始了由山沟到南阳的搬迁工作,除山区暂设分厂外,主要生产机构全部搬出。在搬迁中,该厂只用了6000万元,还比原计划的40天提前了5天。拉幅机搬迁后一次试车成功,工人们精细地拆装,忘我地工作,为国家节省了大量资金,被国务院三线办评为搬迁的典型。转入市场经济后,许多工厂的供销人员成了先富起来的人。然而二胶厂的供销公司仍然有一支不计名利、朴实能干的队伍。公司经理是个血气方刚的中年汉子,在二胶厂已工作20多年。他很为他的同事自豪。他说:“我们这80多人长年奔波在祖国各地,只要一说有任务,买张车票就走,出门在外吃住全不讲究,小旅店、小饭馆即可。当然,看到有的单位供销人员拿高奖金,花钱大手大脚,我们也有想法,但我们这支队伍艰苦奋斗的企业精神一直没有丢。”

在二胶厂,一线工人勤恳耐劳,他们很为自己的工厂自豪。迁入南阳后电源不足,对生产有影响,今年春节,工厂决定避开用电高峰照常上班,大家没有怨言,高高兴兴完成了任务。企业精神从何而来二胶厂的成功,与职工们的精神面貌有重要关系,他们的企业精神从何而来?二胶厂的多数职工都有一段在艰苦环境下创业的历史,他们对工厂有很深的感情,这是很重要的一条。但从干部职工的谈话中,他们十分信赖自己的企业领导,对他们充满信心,也是一条重要原因。

以“全国优秀化工企业领导人”李相权为带头人的领导班子,在工厂中深孚众望。李相权专业知识功底扎实,从企业基层干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与二胶厂一起成长,又决定了他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艰苦奋斗干大事业的气魄。

在二胶厂参观,厂房是新的,高水平的设备让行家们眼热,但厂领导的办公室则很普通,他们只是借用了厂科研楼的两层。为工人和科研人员创造最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自己则决不讲排场。春节,工人们加班,李相权和其他领导大年初一的早晨也来到车间,和大家一起工作。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中,企业领导人正确的决策是十分重要的。李相权对行业状况、发展趋势、竞争对手的情况都了解甚深,因而有很强的市场驾驭能力。二胶厂的产品转向、技术改造、狠抓质量、开拓市场都渗透着他和领导班子的心血。一个能带领职工沿着正确的航向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拼搏的厂长,自然会得到群众的信赖。当职工看到企业美好前景,个人生活不断得到改善时谁还会不努力工作呢?

(4)概貌通讯

概貌通讯又称风貌通讯。它是以反映社会生活、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和日新月异的建设成就为主的报道。尤其是改革、开放、搞活所带来的变化,又为这类通讯增加了新的内容。概貌通讯与事件通讯不同,它不是围绕一个人物或一个中心事件来写,也不要求写一件事发生、发展的完整过程,而是围绕主题集中各方面的风貌和特色。在表达方式上,往往运用点上具体事例来叙述和描写一个地区、一条战线、一个单位、一个点、一个方面的风貌变化,展现时代的步伐和人的思想境界的变化。一般采取“巡礼”、“纪行”、“散记”、“侧记”等形式,向读者介绍。

〈实例〉

“太旧精神”耀三晋

杜五安

山西,曾被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称作“表里山河”,它内凹外凸,四周被群山环抱,自古多以栈隘与域外相通。

“八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全封闭、全立交的太旧高速公路的兴趣,不但揭开了山西公路建设乃至山西经济建设史上的崭新一页,同时,工程建设者们在实践中,也为世人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太旧精神”。

新春佳节前夕,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做出决定,在全省干部、群众当中,开展学习“太旧精神”活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屈不挠、无私奉献”。中共山西省委总结的“太旧精神”,体现出改革开放的90年代山西人民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反映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辉煌业绩。

知难而上太旧高速公路西起太原,东止晋冀交界处的旧关,全程144公里。路虽不算长,但沿线地貌变化大,地质情况复杂,80%的路段都蜿蜒在太行山的崇山峻岭之中,为施工增加了极大的难度。工期短,要求高,投资少,速度快,质量上必须创全国一流水平。

面对这样的条件,这样的要求,络绎不绝的外国投资者们虽屡经辗转、考察、概算,但最终都一个个地退缩了。他们啃不下这硬骨头,也不敢冒这天大的风险!怎么办?靠我们自己干!

山西省委、省政府下了这决心,全省人民下了这决心!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修建太旧高速公路,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经济任务,更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

工程1993年5月动工。高速公路建设初期,遇到建设资金严重短缺的困难。面对这种情况,是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还是优柔寡断、知难而退?在这重大抉择关头,胡富国同志带领省“五大班子”的领导赴太旧路现场办公,调查研究,统一了思想,坚定了自力更生、咬紧牙关、勒紧裤带、知难而进的决心。全省人民心系“太旧”,以不同的方式大力支持太旧路的建设,踊跃捐资捐物,在很短的时间里捐资达2.3亿元,缓解了资金困难。公路沿线群众识大体,顾大局,像革命战争年代支前一样支援太旧高速公路建设,他们拆新房、迁祖坟、砍果园、献良田,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顾全大局征地拆迁,常常是施工前的一大难题。但太旧路工程却是一个例外。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隶属于3地(市)10个乡(镇)的18个村庄的成千上万个拆迁户,便拆迁完毕。他们就像战争年代支援前线那样全力以赴地支援太旧高速公路建设。只要筑路需要,他们拆新房不犹豫,迁祖坟不忌讳,献良田不心痛,砍果树不留恋。他们说:“太旧高速公路是咱省的经济大命脉,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小复兴服从大复兴,舍小家为大家嘛!”太旧路工程共征地1.39万亩,拆迁房屋1058户,总面积10.8万平方米,砍掉果树12万株,迁坟4240座。拆迁户们谁也不现难色,谁也没有怨言,谁也不计得失,表现出了识大体、顾大局的崇高精神!无私奉献

太旧路工地,就像一座大熔炉,任何人,只要一投入这太旧路工地,其灵魂就会得到铸冶,其精神就会得到升华,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会得到深刻而巨大的变化与飞跃。讲政治、讲志气、讲拚搏、讲奉献,已经成为太旧人民心中的火炬和追求的目标。工地上,时时都有捷报频传,时时都有动人的事迹出现。施工项目负责人庞成,为了抢时间浇筑桥桩,竟冒着大雪在工地上坚守了三天两夜。高级工程师高德生除完成监理任务外,还分外为一项设计修改图纸,节约工程费用100余万元。

为了给太旧高速公路作奉献,长期病体的司机开起了砼灌车,新婚燕尔的夫妇把家安在工地的窝棚里,患病的操作手一边输液一边坚持施工,已经退休的老工程师重新走上了施工第一线。即使在病榻上即将告别人世之际,他还要给工程指挥部写信表述自己的心迹:建设好太旧高速公路是我的最大心愿,但是不能自始至终地参加太旧高速公路建设又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在太旧路建设中,副总指挥刘俊谦被省委树为全省领导干部的楷模,8位党员受到省委组织部的表彰,8支突击队被评为“三项建设”优秀青年突击队,100名优秀干部、工人被火速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许多奋战在第一线的干部被提拔。

“太旧精神”正在三晋大地发扬光大。

(5)小故事(小通讯)

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片断,通常表现一人一事,线索单一而有故事情节,短小精悍,生动活泼。不能写得人物繁多,场面太大,枝节横生,否则就失去“小”的特点。

〈实例〉

温馨留蓝天 爱心在人间

——陈太菊家人向西南航空公司致谢

陈 波

3月22日下午,因丢失一年血汗钱受到西航乘务员帮助的打工妹陈太菊的两位姐姐陈太凤和陈太翠,从广汉市专程赶到成都双流机场,亲手将书有“温馨留蓝天,爱心在人间”的一面锦旗赠送给西航总经理王如岑,以表达全家人的诚挚谢意。

去年12月30日,在广东中山一童装厂打工一年的陈太菊从珠海机场乘机到成都,过安检时忙乱中不填将12900元血汗钱丢失了。当她痛不欲生之际,西航乘务员带头为其捐款,从而感动了全机123位旅客纷纷为其解囊相助。当晚23点过,同机旅客古和强、张其君夫妇在回家整理行李时意外发现了陈太菊的钱盒,于是连夜驱车冒着浓雾赶到双流机场,将钱盒交给西航乘务部值班领导。元月一日,西航派人到广汉寻找到陈太菊后及时归还了钱盒。陈太菊得到失款后,感动不已,当场将在飞机上所得的6000元捐款委托给西航的同志,请转捐给“希望工程”。四川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接到这笔捐款后,打破常规,速将该款划拨给朱德同志的故乡仪陇县,从而使15名失学儿童得助重返校园。

“这一串串动人的真实故事,就像是导演编的,简直令人不敢相信,然而它却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自家人的身上”。陈太凤噙着泪水,满怀感慨地握着王如岑的手说:“你们培养了这么好的乘务员,我们全家人永远都会感激”。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3天前才从北京开完人大会议归来的王如岑托着锦旗说:“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们共同的大事,刚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把它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陈太菊把款转捐给‘希望工程’的举动,做得很好,它对我们继续抓好安全服务工作,也是一种激励。”

据悉,陈太菊已于3月13日重返广东求职打工去了

三、新闻报道格式种类

新闻稿的格式有很多,而且都是在新闻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摸索出来的,不同时期格式也不一样。

一般情况可以分为以下四类:倒金字塔式、正金字塔式、折衷式、平铺直叙式等写作型式。

倒金字塔式:此种写作方式是目前媒体常用的写作方式,亦即将新闻中最重要的消息写在第一段,或是以「新闻提要」的方式呈现在新闻的最前端,此种方式有助于媒体编辑下标题,亦有助于阅听人快速清楚新闻重点。源于美国新闻界迎合了受众的接受心理,于是得到了普遍的模仿,现在中国的很多都市报所使用的都是这种格式。

新闻报道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在导语中写一个新闻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新闻价值通俗来讲就是新闻中那些最突出,最新奇,最能吸引受众的部分),比如一场球赛刚刚结束,观众/读者/听众们最想知道的是结果,或者是某个球员的发挥情况,就先从这里写起。

其次,在报道主体中按照事件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写下来,最后面的是最不重要的。同时注意,一个段落只写一个事件要素,不能一段到底。

因为这种格式不是符合事件发展的基本时间顺序,所以在写作时要尽量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构思,按受众对事件重要程度的认识来安排事件要素。因而需要长期的实践经验和宏观的对于受众的认识。

正金字塔式:此种写作方式刚好与「倒金字塔式」相反,是以时间发生顺序作为行文结构的写作方式,依序分别是引言、过程、结果,采渐入高潮的方式,将新闻重点摆在文末,一般多用于特写。

折衷式:又叫新华体。此种写作方式为倒金字塔式、正金字塔式的折衷,亦即,新闻中最重要的讯息仍然在导言中呈现,接著,则依新闻的时间性或逻辑性叙述。我们国家的新闻报道一般是遵循时间顺序,但是这种“讲故事”的写法已经不适合受众的阅读习惯(一般人没有时间听你讲长篇大论),所以“新华体”在吸收中外新闻报道之长的情况下诞生了。

新闻报道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把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导语中简明地体现出来。

其次,在第二段进一步具体阐述导语中的这个重要部分,形成支持,不至于使受众在接受时形成心理落差。因而,第二段实际上是一个过渡性段落。

再次,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把“故事”讲下来。

平铺直叙式:顾名思义,此种写作方式就是注重行文的起、承、转、合,力求文字的流畅精準。对教师组织而言,由于时常必须发表对特定教育政策、事件的看法,此种写作方式反而适合组织在发表声明时使用。

最近很流行一种叫做“华尔街日报体”(DEE)的格式,这个格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在文首特写新闻事件中的一个“镜头”,一般是以一个人的言行为主,从而引出整个的新闻报道,比如央行关于房贷要加息的消息,新闻报道就可以从一个普通市民的住房贷款行为写起,比较能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标题对于新闻报道很重要,甚至都出现了一个标题就是一条报道的情况。因而,标题要提炼新闻事件的“精华”,把最吸引人的地方体现出来,同时要简洁。如果需要可以在主标题前加上引题,在其后加上副题。如果要写作比较长篇的调查性报道、深度报道,就要注意在文中按照事件叙述明晰的需要,适当加一些小的标题,以概括一个部分的内容,便于受众阅读(针对印刷媒体而言)。

除上述之外,要注意一些细节,比如文首要加电头,像“本报讯”;文中要尽量使用直接引语,尽量少地进行记者的观点表达;行文要流畅,不要艰涩等等。

四、专题新闻

所谓专题新闻,它既不是对一个固定人物的描述,也不是对一个独立事件的阐述,而是围绕一个主题,综合一个较大范围(一个地区、一条战线、一个单位),在一个时期内发生的事情,点面结合,反映全局。这种形式适用宣传各条战线的形势,某项工作的成就或者反映群众运动的声势、规模、特点、趋向。它纵览全局,有事实有分析,具有鲜明主题和指导性。

专题新闻在电视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在写作上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主要是由报道的内容和宣传形势的需要来决定。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专题新闻呢?

一、要善于分析材料。由于综合性新闻不受某一具体事物发展的局限,可以在一个比较广阔的天地里,广泛地选用材料,游刃空间较大,所以,对大量的材料,作者一定要善于分析。如何进行分析?一是把杂乱纷繁的素材系统化。综合消息涉及的范围广、方面多,材料也就非常丰富。面对这大量的材料,作者一定要善于分析。恩格斯说过:“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我们写综合消息,要把材料分类排队,然后加以分析,弄清楚这材料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说明本质的,哪些是只说明现象的;哪些是新鲜的,哪些是陈旧的。要分析出这些材料之间有些什么联系,能够说明一些什么问题,然后进行归纳、综合,提炼出大观点、小观点,使繁多的素材系统化。二是把报道的事实与全局联系起来。在分析材料的时候,把这些材料与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联系起来,既站在全局的高度来报道局部,又从报道局部反映全局。这里讲的局部,对综合消息所报道的范围来说,又是一个“全局”。比如说,我们综合一个我县的农田水利建设情况,对这个县来说,是报道它的全局,但对全地区、全省来说,它又是一个局部。报道时不能只看到本县的实际情况,还要考虑到这些实际情况在更大范围内的地位与作用,这样才能知道选择什么,突出什么,使报道具有针对性。也就避免了就农田水利建设谈农田水利建设,而要联系整个形势、任务等来报道。三是把好的和一般的各类事实进行归纳比较。在分析综合材料时,要突出综合性。专题新闻既不是对一人一事的报道,也不是面对庞杂的材料有闻必录,统统写进消息中,而是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事件,归纳综合成一个有机体。当然,这种综合,必须是围绕分析一个问题或解决一个问题,对众多的单位或众多的事实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把好的和一般的各类事实进行归纳比较,实事求是地选材用材,使人们对事物的发展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使之具有启发、提高受众认知作用。

二、要善于精选典型事例。专题新闻对事实的选择,应力求有个性,有代表性,有视角冲击力。只有这样,才能有说服力,有可看性,有指导性。

一是在选择事实的时候,既要着重客观实际,又要对实际工作的艰苦性、复杂性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既要抓住新问题,又要防止片面性;既要顾及事实的典型意义,又要考虑社会的客观效果。做到这些,就要认真做好采访工作,选择最有说服力的典型事例。

二是通过采访提炼出新颖的主题。专题新闻对事实的选择不同于事件性新闻,专题新闻时间跨度较长,空间跨度也较大,加上报道范围广、容易给人以陈旧之感。这就要在提炼新颖的主题上下功夫,巧妙地衔接时间与空间的跨度,力求以新的事实和数字为由头,使背景介绍、事实的综合能有一个最近距离的新闻依据,起到以新带旧的作用,使人有亲近感和新鲜感。当然不是把旧材料贴上新标签,换上新提法,对准新口径。这就是说既要选好典型材料,又要选好主题,才能用线索把珍珠串起来。

三是写作专题新闻时,一定要考虑到如何把它写,拍得耐看,耐听一点,吸引人一点。由于专题新闻材料繁多,跨度较大,加之要竭力为表述比较抽象的观点服务,所以,很容易写得枯燥乏味。要对所写的事物有个透彻的了解,有独特的见解和认识,这是写好专题新闻的基础。还要尽力把文字写得生动活泼一点,以求把抽象的观点在生动形象的文字表述下,增强其可看性,使受众过目不忘。

三、要善于概括材料。综合消息反映的内容比较丰富,范围比较广阔,因此材料就特别多,只有抓住事物的本质和特点,才能对事物作全面、高度的概括。概括事实要注意两点:

一是要准确。即准确地反映事物的全貌、特点、意义,不能轻率、浮夸,以点代面。语言要贴切,分寸要得当。还要中肯,不含含糊糊。

二是要形象。有的事实一经作者概括,就变得干干巴巴,没有什么感染力。要给人以具体、实在的感觉,有时可以以小见大,由近及远地反映全局,其时还可以用见闻式、感受式的写法来介绍全局的情况。

三是要全面。专题新闻最容易自觉不自觉地出现思想方法上片面性、绝对化,从而影响新闻的真实性。这是由于我们对材料的理解角度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事物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也许我们主观上并不想说假话、说绝话,甚至选取的某一具体材料也确是客观的真实的,但由于思想方法上缺乏辩证法,所以说好一切都好,说坏一切都坏,结果导致以偏概全。因此,在写稿时,既要以事实概括,又不能以现象代替本质。说好的不可写成“足赤”、“完人”,坏的也不能概括为一无是处。我们看到一些通讯员写的综合新闻,常见的毛病是摆出一副指导的面孔,观点加例子,贴标签戴帽子,使读者不愿看,这种情况应当尽力避免。要对所写的事物有个透彻的了解,有独特的见解和认识,这是写好综合新闻的基础。还要尽力把文字写得生动活泼一点,以求把抽象的观点在生动形象的文字表述下,增强其可读性。

五、新闻专题

新闻专题是指与某一新闻事件或新闻话题相关的新闻集合,常用于网络或者电视媒体。

在网络媒体中,新闻专题通过网络连接来实现;

在电视媒体中,新闻专题一般表现为深度报道,不过在目前的实际新闻操作中,新闻专题实际上成为广告的代名词,以深度报道名义所做的广告。

新闻专题新闻专题具有新闻的实效性,又具有专题的详实和深度,故此称之为新闻专题。一般用来报道突发或者具有重要社会影响的新闻事件,通过深入挖掘,全方位的解读事件。往往会跟踪报道,具有延续性。

六、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些具有典型意义和较高新闻价值的新闻人物、事件、问题、社会现象等,进行记录调查分析解释评述等,深入系统而又生动反映其发生发展和结果及影响的全过程,揭示主题的深刻意义。这种报道类似报纸广播的通讯这一新闻体裁,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主要形式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写作基础:应用文写作

全文共 1754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对于应用文写作都比较陌生,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关于应用文的写作方法,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结构的含义和作用

掌握结构的含义应用文的结构,是运用材料以表现主题的有序安排,是客观事物条理性在文章中的反映,为文章的组织形式和内部构造。文章的结构具有两重含义:一是宏观结构,即文章的总体构思、大体框架;二是微观结构,即对文章的层次、段落、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和主次的具体设计。2.了解结构的作用结构好比文章的骨架,是安排文章的具体形式,是将材料化为文章的手段之二。结构是表现主题的手段,是准确表达主题的必由之路,也是引导读者领会文章思想内容的向导。写文章只有找到恰当完美的结构形式,才能把主题和材料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美有机的整体。其作用具体表现在:

(1)使文章言之有体。应用文大多有较固定的结构形态,它是人们在长期写作实践中经过选择,逐步找到的最适合表现某种内容的最佳形式,也称之为“程式”。如简报、书信和行政公文类文书,具有相当固定的惯用格式。

(2)使文章言之有序。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就是根据一定的思路,将零散的材料组织起来,使之眉目清楚地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使文章言之有文。精心安排文章结构,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从而增强其可读性。

二、安排结构的条件

1.了解思路的含义及思路与结构的关系

在文章结构的两重含义中,总体构思是具体设计的前提和基础。总体构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言有序”,是指对材料的安排要有次序,这体现了作者的思路。思路是安排结构的条件。

2、思路的含义

思路是作者思维活动的路线,是作者在头脑中梳理、组织内容材料的过程和结果。它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自身条理性的观察、理解。

作者思路清晰,结构必然有条不紊;作者思路不清晰,结构必然紊乱。经过选择的材料,只有经过合理的组织安排,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准确鲜明地表现既定的主题。

3、思路与结构的关系

在写作构思阶段,作者的思维活动异常活跃。确立主题,选择好材料,并进而考虑如何表达主题和如何安排材料,由此逐渐形成一条清晰、连贯、独到的思维活动路线——思路。此时,文章的大体框架已在作者的头脑中“闪现”出来。等到作者用书面语言把思路表达出来时,文章的结构也就具体安排好了。因此,作者思路与文章结构的关系极为密切。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

(1)思路是形成结构的基础和内核。结构是文章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要使结构完整、严谨、匀称,动笔前,就需要作者匠心独运,形成清晰、连贯并具独创性的思路,进而“外化”成纲目清晰、严谨周密的结构。但是,文章反映客观事物,决不是对其原始形态的简单搬抄和复制,而是在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基础上的主观创造。因此,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思路。思路开阔而有创见,文章的结构就新颖独特;思路狭窄而落俗,会使文章的结构板滞僵死;思路紊乱,文章的条理就必然不清;思路松散,文章的结构就不可能严密紧凑。(2)结构是思路的体现和反映。结构是思路的外显形式和文字载体。思路严密清晰,文章结构才能完整、严谨、清晰,主题才能得以准确地表达;思路紊乱、疏漏和闭塞,文章则会逻辑混乱、言而无序、首尾不能圆合。

4.了解锻炼思路的基本要求及锻炼思路的方法

(1)注意思路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使之清晰、周密、连贯。清晰,指展开思路要有顺序、有层次,同时对材料要加以区分和归类。周密,指思路要周到、严密,没有疏漏和缺损,不要顾此失彼,自相矛盾。连贯,指思维活动过程及其表达不仅要注意外在的次序,而且要处理好各个意思之间存在的衔接、并列、转折、因果、总分等内在联系,做到气脉贯通、流畅。

(2)注意思路的灵活性、独创性,使之活跃、开阔、敏捷。活跃与开阔,是指思路的开展要打破思维定势,进行多向探索,使之灵活、新颖而富有个性。敏捷是指思路的展开、梳理直至成型这一过程应该灵敏、迅速,使文章结构紧凑、气势流转而顺畅。

(3)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一是养成有序思考问题的习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二是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应用写作主要靠逻辑思维,要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认识规律。

(4)写作前要通盘思考,立足于写作意图、目的和所用文体特点,确定如何起笔,主体分几个部分展开,怎样收尾。

[写作基础:应用文写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基础薄弱如何进行英语四级写作训练

全文共 916 字

+ 加入清单

英语四级考试目的是推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贯彻执行,对大学生的英语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为提高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服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基础薄弱如何进行英语四级写作训练的知识,欢迎阅读。

英语四级写作备考可分为四大步骤:

一、 背诵:

首先认真研究历年四级写作真题,重点研究2001年6月—2005年12月的11次真题,分析近年来四级写作的出题规律和考试重点,从语言、结构、 内容三大层面,认真研读经典写作真题范文:语言方面学习范文中的精彩词汇、词组、句型;结构方面学习范文的框架结构、内在逻辑、关联词、同义替换和代词替换;内容方面学习范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同时背诵精彩写作范文,要求滚瓜烂熟、脱口而出、多多益善,扎扎实实提高自己的写作实力。历年英语四级六级真题 >>

二、默写:

背诵熟练之后默写下来,仔细对照原文,会发现你默写的文章与原文有一些语法、拼写、标点的区别,这些区别就是你的写作弱点,学习关键在于针锋突破,不要全面出击。这些弱点正是你在考试中扣分的原因所在,把这些弱点意义克服,分数自然就会提高。

三、 中译英:

首先将写作真题范文译为中文,或参考范文的正确译文,然后进行中译英的工作,根据自己的理解把中文译为英文,最后对照英文原文,你会发现你的译文与原文存在较大的差别,这些差别正是你写作低分的症结所在。同样的一个中文句子,仔细对比一下你使用了哪些词汇、词组和句型,原文使用了哪些,这样你的写作水平才会逐渐提高。

四、 写作:

进行完上述工作之后,在考前必须进行写作的工作,只有动笔写作,才会发现自己的问题。可以写5—10篇真题或模拟题,模仿自己曾经背诵过的精彩词汇、词组、句型、框架和范文,写出一篇新的文章。最初不要求速度,但考前一定要进行模考,半小时写出一篇120-150词的文章。写完之后仔细修改其中的语言错误,将其改的更加精彩。

英语写作基础不太好的四级考生,必须按照上述步骤严格进行;基础较好的考生学习顺序正好相反,首先写作,直接写作英语四级真题;其次中译英,在研读原文之前,进行中译英的工作,译完对比,找出差距;然后背诵;最后默写。同时可以准备自己的写作框架,应用文和论说文分别形成固定的写法,积累精彩句型。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写作素材:普及世界艾滋病日知识

全文共 770 字

+ 加入清单

12月1日是世界爱滋病日。每年的12月1日都被作为“世界艾滋病日”以号召全世界人民行动起来,共同对抗艾滋病。

目前,我国的毒品和艾滋病形势非常严峻,学校是禁毒与预防艾滋病的重要阵地。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一种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人体免疫防御系统方面的疫病。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体内免疫系统对机体起着良好的“防御”作用,抵抗各种病原体的袭击。一但受艾滋病病毒感染之后,人体的这种良好防御系统便会受到破坏,防御功能减退,因而这时病原体及微生物得以乘机经血行及破损伤口长驱直入。此外,身体中一些不正常的细胞,例如癌细胞,也同样乘机迅速生长、大量繁殖起来,发展成各类癌瘤。也就是说,艾滋病病人主要表现为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伤,机体抵抗力下降,以至诱发严重感染和一些少见的癌瘤。

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之后,艾滋病病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速度惊人。为了提高公众对艾滋病危害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2月1日确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在这一天举办各种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据统计,近20多年来我国艾滋病感染者已超过100万。

艾滋病是一种可怕的病,一旦感染,我们目前的医疗水平是无药可救的,但是只要我们洁身自好,科学预防,是完全可以避免患上艾滋病的,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1、首先要学会保护自己,要远离可导致性骚扰和性暴力的环境和场所,比如不要出入夜总会、歌厅;晚上不要单独外出;休息时间在网吧、游戏厅等场所不能玩得太晚等。

2、不和他人共用牙刷、不共用电动剃须刀,不吸毒品,不纹身,不纹眉,不纹唇线和扎耳朵眼,不和别人共用针头和注射器。不到消毒不规范无营业执照的医疗机构和诊所拔牙治牙。

同时我们也要知道一般性的接触,比如握手,共同进餐,共用学习用品,公用电话机,打喷嚏、咳嗽,蚊虫叮咬,游泳等均不会感染爱滋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应用文的写作基础理论

全文共 6223 字

+ 加入清单

应用文写作构思主要是运用逻辑思维来进行的。不同的文种,不同的写作意图,会运用不同的逻辑思维方法来构思,小编收集了应用文的写作基础,欢迎阅读。

一、归纳和演绎思路

(一)归纳

归纳,是从两个以上个别的、特殊的事物或道理的共同属性中,推出同一类事物或道理的普遍性结论的推理方法。它是从个别到全体、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应用文书写作运用这种思维方法便形成了归纳思路。如对某类客观事物共同规律的探讨、对先进经验的提炼总结等,都可运用这种思路。

归纳又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完全归纳法。即穷究同类事物中所有个别事物的共同属性,推出普遍性结论的方法。这种方法不允许漏掉任何一个性质相同的个别事物。例如《国务院关于表彰国家科委等单位长年深入基层开展扶贫工作的通报》,它概括而重点不同地历数了国家科委等单位组成扶贫团(组)定点联系帮助贫困地区,使贫困地区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等情况,然后强调指出:“这些部门艰苦细致、卓有成效的扶贫工作,受到了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赞扬。国务院特予通报表彰。”如不采用这种完全归纳法,效果就不同了。

一般说来,运用归纳法来认识客观事物时,完全归纳法最可靠。但实际上,只在少数情况下才能做到完全归纳。在应用文书写作中,实际上较少用完全归纳法。

2、简单枚举法。即根据对某类事物部分对象的概括,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这实属不完全归纳法。如《中共××县委员会关于向徐庆文、吴春山同志学习的决定》一文,归纳出的结论是“徐庆文、吴春山同志忠诚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了一生,他们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他们不愧是我党的优秀党员”。而归纳出这个结论的依据,就是选择他们一生中一些典型事迹来介绍,而没有罗列出全部事迹(那样写没有必要也因篇幅所限而不可能)。不少调查报告、总结、情况报告、表彰或处分的文稿,都运用这种方法或思路。

简单枚举法运用起来虽然方便,但它极容易出现轻率归纳,以致以偏概全,使结论出现片面性、绝对化等错误。运用这种归纳方法,要注意几点:第一,不要轻易下结论,如果要下结论也不必因个别事物未能归纳而迟疑不决,可选择诸如“一般情况下”、“大体上”、“在一定条件下”等类限制词语,以表明其相对性,留有余地。第二,不要仅仅注意同类事物的数量或表面相似处,而忽略了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使结论偏离事物本质。要注意对重要归纳对象或结论进一步深入分析,充分考虑到时空变化后的情况,使归纳的结论更正确、更深刻。

3、科学归纳法。即由某类事物部分对象与某种属性有必然联系,推出这类事物都具有这种属性。它是以科学实验和科学分析的结果为主要依据,从研究同类事物的少数对象与某一属性之间必然的内在联系中,从探求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中,概括出普遍性结论。它比简单枚举法可靠,但其结论仍要受实践的检验。科学归纳法考察的对象要有典型的代表性,才能使结论正确。说理性较强的应用文书常用此法展开思路。例如《××市经委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调查报告》,正是通过对该市几个有代表性的国有企业的典型调查、科学分析,而得出该市国有企业转移经营机制的几条可行措施的。文章运用了科学归纳法,结论必然令人信服。

(二)演绎

这是从普遍性的前提推出特殊个别性结论的思维方法。它与归纳的思维方向正好相反,是从全体到个别、一般到特殊。我们根据一般原理(公理、真理、常识或人们认同的共识等)可认识到包含在这一原理中的个别事物或道理,由此可形成应用文书的演绎思路。例如《××市××局关于机关干部勤政廉政的规定》写道:“廉洁奉公是党的优良传统,是党的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是党取信于民的根本保证,也是机关干部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只有做到高效廉洁,党的工作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党的事业才能得到群众的关心和拥护,党和政府才有可能带领和团结大家同心同德,共渡难关,深化改革,实现‘四化’。全局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以身作则,勤政廉政。根据我局工作实际,特作如下规定……”这里采用的就是演绎思路。在说理性较强的应用文书中,较多运用演绎法。

应用文书写作运用演绎法时,作为根据、前提的一般性结论必须正确无误,才能进行直接演绎。如果作为前提的一般性结论只是相对正确,那么在推理过程中,在肯定其大多数事物或道理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个别事物的特殊性,才能避免结论的片面性。

至于演绎法常用的推理方法,本书不作详细介绍。

(三)归纳和演绎的关系

归纳和演绎既是两种方向完全不同的对立的思维方法,又是互相依存的辩证统一体。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的前提常常是依靠归纳而获得的。可以说,归纳的结论就是演绎的前提,离开归纳,演绎不可能进行。而归纳也离不开演绎,归纳时对个别事物的选择要达到准确、典型,得依赖演绎对这些个别事物进行检验,决定弃取。即根据尚未确定的、假设的一般去寻找、考察个别,才能正确地进行归纳;而归纳得出的一般结论,也要靠演绎去验证,去推广扩大。

应用文书写作中分别运用归纳思路或演绎思路时,一定要注意到这种联系,防止出现片面性。

二、总分思路

总分思路是运用综合和分析两种思维方法所形成的文章思路。总分思路在应用文书写作中也是常见的思路。分析就是把事物分成若干部分,分别加以研究,即是由总到分,化整为零。对实体事物进行分解,对抽象事物进行分类、剥离,就是剖析。综合则是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合起来,从整体上加以考察,也就是由分到总,集零为整。综合的过程,就是对实体事物组合、对抽象事物概括的过程。

分析和综合也是互相依存、互相联系、互相转化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没有分析,认识不可能具体深入,也就无从综合;综合是分析的前导,没有综合,不能统观全局,就可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分析就缺乏方向和目标。分析重在发现事物的本质,分析不是目的,而是认识事物的手段。分析之后,还要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放到事物的整体中,放到各个部分相互联系、作用和矛盾中,放到事物的运动、变化中去考察它们的地位、作用,从而去把握其本质。而综合也不是现象的罗列,不是事物各个部分机械地相加,而是要按照事物各个部分间的有机联系,对事物各个方面作全面的、本质的反映,从而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特征。这也是分析的目的。

在应用文书写作中,文章要点面结合、铺陈得开,关键在于构思时善于分析客观对象,且善于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

(二) 壹善于分类和归类

把较为复杂的集合性事物中特征相同的类型划分在一起就是分类。从一定的写作意图出

发,把散乱的材料归拢成若干并列的类别就是归类。分类、归类是综合、分析思维方法中的重要步骤。分类、归类是全面、深入分析事物的基础。善于分类、归类,有助于分析事物的条理化、系统化。例如,要就某市党政机关的后勤工作改革写个专题经验总结,如果笼笼统统地写,就会不深不透,甚至使人看后不得要领。而将机关后勤改革分为机关事务管理、财务管理、房产管理、车辆管理、膳食管理、物资管理等类型分别介绍其改革的措施、办法,那就会具体、深刻得多。

分类、归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分类要尽可能全面、深入。分类可以一次分类(也称一级分类);也可多次(多级)分类,即把事物分成若干大类之后,再对每个大类继续划分,实现多级分类。所谓全面,即不论是一级还是多级分类,每次分类都要尽可能周全,不要有遗漏,尽可能使分出来的各方面内容与事物的本来面貌相符合。如单位的全面工作总结,对各方面工作情况和成绩可分类加以总结,视其工作成效可有详有略,但不能遗漏掉某方面的工作。所谓深入,就是根据事物的实际情况和写作意图,对对象能够分类的,应尽可能多级分类,以便于深入说明、深刻分析。事实上,分类级数少,易看出事物全貌;分类级数多,易深入分析出事物的本质属性。

2、分类标准要正确、灵活。对事物分类时,既可以事物表象等非本质属性为标准进行分类,也可以事物本质属性为标准分类。但每一次对同一层级分类都要用统一的标准,以保证分类的正确。只有标准一致,才能使分出的各类事物具有并列关系、对立关系或矛盾关系,而不具有交叉关系。如果分类不正确,文章就会缺乏逻辑性。例如,某县政府在总结一年来深化改革的工作成绩时,对多项工作作了如下的分类:

水利设施恢复发展

农业战线抗灾夺丰收

工交战线转换经营机制初见成效

清河大桥建成通车

财贸战线承包收效

教科文卫工作取得成绩

计划生育上新台阶

科技兴农促进丰收

高考升学率提高

实现“创卫”目标

坚持“两手硬”狠抓精神文明建设

无论一级分类还是二级分类,上面的分类标准都不尽一致,因而内容显得零乱、交叉。如果按照这个分类框架写成文章,其效果显然不佳。

强调分类标准一致,也并不是说分类要永远坚持同一标准进行。有时,对于较为复杂的同一事物,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角度,依照不同特点进行分类。例如,对某机关干部队伍状的调查,就可根据其年龄、文化程度、政治面貌、工龄等多项标准分别按项分类,但具体的每一项的分类标准仍须是一致的。这样就能更全面地反映出干部队伍的现状。

分类标准的灵活性还体现在分类的相对性上。事物联系的相对性,决定了事物差异的相对性。有时在对事物分类时,要划分得绝对分明是办不到的。有些具有特殊性而难于归入某一类的事物,可以归并为“其他”一类;有些事物难于归入某一类,但又渗入各类之中,处于各类事物边缘间的模糊状态,那就可以将其单独列为一类,这样也可使分类更科学、周全。

(二)学会纵剖和横断

分类是把复杂的事物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类型,分类后任何类型的事物都没有改变原来事物的性质。而剖析和分解则是对相对独立的事物进行解剖,解剖分割后的每一部分都不具有原来整体事物的性质了。运用剖析和分解,可以深入事物内部结构研究事物,从而更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纵剖就是纵向剖切,即依时间的先后,将事物的发展过程和发展情况分成若干阶段,逐段考察和分析。对于本身存在时间阶段和发展进程的事物,写作时可采用纵剖的方法。横断则是横向分析,即将事物内部的各个侧面、各种因素分成若干部分,逐一考察和分析。对各种要素处于并列关系的事物,写作时则常用横断的方法来分析。比如,要写一份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大检查的总结,可采用纵剖的方法去分析各个阶段的工作,从中总结出检查工作的做法和成绩:

分析环保形势,认清检查意义

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发动群众

统筹组织力量,作好检查计划

分步自查抽查,检查认真细致

严肃执法执纪,奖惩等级分明

总结经验教训,搞好环境保护

也可采用横断方法分析各个侧面的经验,从中探索检查工作的规律:

→领导重视,各方配合,检查力量组织落实

→广泛宣传,重视舆论,强化全民环保意识

→重点突出,方法得当,检查工作不搞形式

→体现政策,奖惩分明,树立样板促优汰劣

→依法行政,综合治理,推动环境保护工作

不难看出,用纵剖法分类,写出的总结侧重反映工作的进程、做法和成绩;而用横断法分类,写出的总结侧重探索工作中的经验和规律,两者的侧重点明显不同。实际上,写作中两种方法也可交错使用。

(三)注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对任何事物的分析,都离不开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是对分析对象的各种因素及其性质做出断定和分析。定量分析是对分析对象及其各种因素间的数量关系加以判定和分析。前者注重对事物质的断定,后者注重对事物量的判定。而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因此,要尽可能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使用。这样才可以使分析更加深入、准确,在表达上也更加直观,更有说服力。比如,要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就,如果只有定性分析,会显得空洞,说服力不强;如果只有定量分析,又势必显得枯燥,甚至使人不得要领。只有将两种分析方法结合起来,才能更准确、深刻、生动地说明事物的性质。

三、因果思路

因果思路是运用探因和寻果的思维方法形成的文章思路。在应用文书写作中,根据写作意图和民众接受心理,较多地采用由果溯因的思路。

应用文书写作采用因果思路时,首先要全面分析导致结果或现状的原因。在诸多原因中首先抓住主要的、根本的原因,同时也不忽视次要原因。要实事求是地、全面地分析事物的内因和外因,不能只抓一点不及其余,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其次要深刻地分析产生结果的原因。要深入分析,从原因中去探究产生原因的原因,这就是所谓因因分析。因为有时表面的原因也只不过是个现象,如果我们的分析浅尝辄止,只根据这个表层的原因得出结论,这个结论就可能是十分肤浅的。因此,要力求“打破沙锅问到底”,揭示出最深层的、最根本的、最起作用的原因,这样才有助于抓住事物的本质。比如,某厂生产的传统产品出现销售疲软势头,厂方要求做出调查并写出市场销售情况的调查报告。通过调查,发现销售疲软是存在广告宣传不力、营销渠道不畅、产品包装陈旧、产品式样单一、产品质量下降等多种原因。经过分析研究,认定其中质量下降是关键。进一步分析,发现质量下降的原因是生产第一线工人不顾质量,检验工不负责任。又深入分析,发现造成这种状况是管理不善,制度不严,职工普遍缺乏质量意识。再追本溯源,发现主要是厂领导班子缺乏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意识,只抓产品数量、产值,忽视产品质量。这样层层深入,抓住了深层次的根本原因,提出了“领导重视,狠抓质量,注重宣传,打通渠道”的对策,使产品销售重新出现了增长势头。

四、比较思路

比较思路是运用比较和鉴别的思维方法形成的一种文章思路。

比较大体可分时间、空间两类比较。时间比较是在历史形态上的比较,通过比较能发现同一事物或不同事物在不同时期呈现出的差异,这也叫纵向比较(纵比)、历史比较。空间比较是在现实既定形态上的比较,通过比较能鉴别出不同事物在同一时期不同空间中呈现出的异同,这也叫横向比较(横比)、现实比较。纵比能追本溯源,使思路清晰,易于看到事物的发展变化,但思路又显狭窄,拓展不开。横比思路宽阔,易于看到事物与相关事物的差距,但又可能浮于事物表面,看不到事物的发展和实质。两者各有长短,可取其长综合运用,即采用方案比较法,又称为综合比标法或优选法。就是在同等条件下,综合考虑到时空等多方面因素,将几种方案、几种情况进行全面比较,鉴别出最佳方案、最正确情况来。在撰写规划、方案、可行性报告、经济预测报告、决策意见等文种的构思中,常采用这种综合比标法。

任何比较都要注意事物的可比性,即比较的标准(简称比标)要一致。要注意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比较,以便更深刻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异同和性质。还要注意比较的灵活性,根据实际情况和写作需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对事物作比较,以便更全面、更准确地认识事物。

五、递进思路

递进思路是运用递进思维方法形成的一种文章思路。递进思维是认识事物或事理由浅入深、由表到里、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由轻到重,层层递进、循序渐进的一种思维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深入地、清晰地阐释某些比较复杂的事理,说明某些比较复杂的关系,有助于深刻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使文章有一定深度。一些说理性较强的应用文书常循此法形成文章思路:或者是认识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或者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农村文化活动设施量少质差的现状亟待改变》的调查报告,按以下思路写成:

××县农村文化活动设施量少质差

“文化饥饿症”带来农村精神文明滑坡

文化活动量少质差的原因

采取有力措施重视农村文化活动阵地建设

很明显,全文是典型的递进思路。

运用递进思路时,各层次间要环环扣紧,先写哪一层次,后写哪一层次,顺序不能随意调换、中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考语文作文知识之记叙文的写作指导

全文共 1814 字

+ 加入清单

一、 关于记叙文

记叙文是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等类的文章,在表达方式上以记述为主,但往往也间有描写、抒情和议论,并没有截然的划分。它是一种形式灵活、写法多样的文体。古代的记、传、序、表、志等,现代的消息、通讯、简报、特写、传记、回忆录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二、知识点归纳:

(一)记叙文知识点归纳:

1、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 倒叙、 插叙、 补叙。

(1)顺叙:

按照事情发展的本来顺序进行叙述,依次从开端、发展写到高潮、结局,文章的层次、段落和事情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这就是顺叙。顺叙是最常见的叙述方式。

(2)倒叙:

把人物、事件的结局,或人物经历、事件过程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来写,就是倒叙。倒叙有造成悬念、引起读者兴趣、启发人们思考的艺术效果。

(3)插叙:

在叙述进行中暂停一下,插入另外一段事,然后再把原叙述继续下去,这就是插叙。插叙有追忆往事、补足有关情况的作用。

(4)补叙:

在叙述结束后,又对前面的有关情节进行内容上的补充,这就是补叙。

2、表达方式:叙述、 描写、 抒情、 议论。

(1)叙述:

把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表述出来,就是叙述。

(2)描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特征等,具体细致地描绘出来,就是描写。小说中运用描写比较多,一般记叙文则只是在叙述中穿插一些描写。这些描写,按对象来划分、大体可归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类。

(3)抒情:

直接抒情:

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在文章中直接公开地表白自己的喜怒爱憎感情,就是直接抒情。这种抒情方式在诗歌和抒情散文中运用较多,一般记叙文不宜多用。否则令人产生做作、乏味之感。

间接抒情:

将感情渗透在写景、叙事、说理之中,边叙述边抒情,边描写边抒情,边议论边抒情,就是间接抒情。这是记叙文的主要抒情方式。采用这种方式抒情,可熔情、景、事、理于一炉,使文章更显得丰富多彩、富有情味。

(4)议论:

议论是论说文的主要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它只是一种穿插在叙述和描写中的辅助手段,一般表现为对文中叙述的事物画龙点睛式地发表议论,即夹叙夹议。

3、记叙文六要素: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4、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从描写的疏密来看又可分为概括介绍和细节描写。从描写的角度看还可分为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

5、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 扬抑。

关于象征手法:

以茅盾的《白杨礼赞》、周敦颐的《爱莲说》为例,作者不是单纯地赞美白杨、莲花,而是借这些物来赞颂某些美德或具备这些美德的人。这种写作手法,通常称为“象征手法”。“象征手法”在诗歌、散文中是常见的手法之一。它一般用来赞颂美好的事物,体现作者对理想的追求,有时也可用来讽刺丑恶的事物,抨击不合理的现象,它既可以通篇运用,作者并不点明,由读者自己去体会象征的含义,也可以只用于某些章节片段,由作者直接点明象征的含义。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把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可以把不便于明说的意思含蓄地表示出来,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二)小说的要素:

小说是一种散文体的叙事文学样式。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个基本要素。

(1)人物:(主要人物的确定要看该人物能否表现小说的主题思想)

(2)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

(3)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描写--(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比如春夏秋冬,风雨云雪,以及山川,平原、草地、小河、公园等。)作用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等。

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指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小说中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如社会背景、历史背景、时代背景等。)作用是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推动情节的发展。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与其它文体中的环境描写的区别在于,它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是人物个性形成乃至于人物存在的理由和依据;而其他文体中的环境描写一般没有这样的功效,至少这样的作用不是主要的。例如写景散文中有很多环境描写,并且以自然景物的描写为主,但它不一定以塑造人物为旨归,而往往是借助于景物描写直接抒发对这景物的感情,或者对这景物的象征物的感情。即所谓的“借景抒情”。

[中考语文作文知识之记叙文的写作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公共基础知识写作的技巧

全文共 2463 字

+ 加入清单

公共基础知识写作是公务员考试的重难点,而相关的技巧又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公共基础知识写作的技巧,欢迎大家浏览。

一、扣政策

我们写工作总结,往往要对前一段工作进行全面、审慎的回顾,即对前一段工作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依法行政和实施领导的情况进行审视。所谓扣政策,具体地讲,一是有无违法、违背中央指示精神、违背客观规律、侵犯群众利益的行政行为被作为经验在总结;二是理论上的提法是否符合党报党刊中的舆论子向和跟新提法;三是引用的政策法规是否得当。如果政策使用不当,或有错误,那么,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不正确的;如果推广,则是有害无益的,甚至会造成恶劣影响。

二、抓特色

所谓“特色”,是指事物所表现的独特色彩和风格。就一份总结而言,一是指内容上的独特风格。有的秘书写总结,喜欢套用老模式,平铺直叙,记“流水账”,连重点也不突出,就更谈不止有什么特色了。单位或部门的工作总结,要突出“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神”的工作成绩,写作的重心应当是反映当地工作中有独特性和创造性的东西。要写出自己“这一个”的特色,要唱好“地方戏”和“拿手戏”。而对于那些照抄照转一般化的工作情况,年年可套、家家可用的“常规性武器”,各级各地乃至全国都适用的“普通话”,就没有必要写人总结之中。那样的材料即使报上去也不会有多大用处。在当今“快餐化”的时代,生活、工作节奏已不断加快,阅文者总是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阅读尽量多的文字,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因此,只有突出文章的特色,尽量缩短文章的篇幅,才能达到阅文者的要求。二是指在形式上要突出特色。工作总结的标题要突出全面工作总的特色,文章各个部分要紧扣主旨突出各个方面的特色,每一段的开头也要概括本段要旨。目前流行一种将具体事实与数据用黑体标出作为小标题,让阅文者在一两分钟内就能读完一份经验材料主干的做法,值得借鉴。

三、找典型

典型的作用巨大,效果明显,一个好的典型就是一面鲜明的旗帜,对于广大群众是一种非常现实、直观的教育和引导,比一般的说教更具说服力和感召力。一份总结是否有用,同其所反映的内容与事迹的典型程度有很大的关系。有的单位或部门的工作总结,东拼西凑找材料,方方面面有成绩,就是通篇难找一个有一定分量的典型,这样的总结对工作又有何益呢?领导的总结性讲话离不开一条条活生生的典型经验,办公室主任最感兴趣的是下级总结中的典型材料,而秘书则往往为得到一个典型事例.更是打烂了电话,甚至“踏破铁鞋”。那么,怎样才能寻找到典型呢?除了平时在工作中要注意培养典型外,还可以从效果、做法、认识等三个方面去发现典型。首先是从效果上找典型。某项工作产生了最佳效果,取得了显著成绩,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领导的重视。对于本地区本单位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能够解决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而又优于别处的最佳处置方案及工作经验,应当敏锐地抓住并及时地撰写。模范集体和先进个人都有科学的经验值得推广。其次是从做法上找典型。某方面工作能取得实效,自然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和先进的做法。但如果某项工作略见成效或效果暂时不明显,也可总结比以前有所改过、比别人先进,特别是有创意的典型做法。再次是从认识上找典型。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的深化、观点的亮化和主题的升华,写进总结中,仍然不乏深刻的典型意义。

四、清材料

材料是文章的基本要件,无论理论材料还是事实材料,都要做到真实、新颖、贴切、有力,所引政策法规、名人名言、领导讲话、群众评价等都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断章取义、拼凑曲解,更不能“想当然”。总结中常见的一些所谓的“群众评价”,不像群众的口吻,倒像秘书的杜撰;所引政策法规条文有些已经过时或不够贴切。事实材料就更有讲究。要真实,就不能虚构杜撰,。同时,材料一定要新,要选择最新的事实和统计数据,今年的材料可谓新,去年的材料还算新,前年的材料也许就是“陈芝麻”了。要贴切,就要用一根红线贯串所有的材料,即围绕中心来精心选择材料。在修改和审核时,对于那些虚假的、过时的、“外围”的材料,要毫不吝惜、坚决摈弃。

五、理思路

写得好的总结,思路往往是很清晰的,犹如一位出色的导游,预先设计好路线,将你有顺序地引到一个个游览景点一样,看完所有的景点而行程丝毫不乱。我们写工作总结,一般是按照“基本情况——主要做法——成绩及经验——存在问题及教训——下一步打算”的思路来结构文章;还是采用“横式结构",分别按照各个方面的工作来写,边写做法、成绩、经验,边写存在的问题及教训和打算。具体总结某一方面的工作时,是先写做了什么工作,谈重要性,次写做法与效果,后用典型集体和个人的事例来予以说明,按照“做了什么——怎样做的(情况与做法)——做得怎样(成绩和经验)”来构思;还是只写“做了什么”与“做得怎样”,而略去“怎样做的”这一部分呢?即使在一段话中,上下旬之间也存在一个思路途接的问题。

六、删冗文

梁实秋先生说:“文学作品无不崇尚简练,简练乃一切古典艺术之美的极则。”这同样也是我们写总结所追求的最佳境界。简练就是简要而又精练,就是“少而精”。总结要简练,就要讲究立意精辟,结构精巧,材料精确,叙议精当,文笔精悍。看来要写出高质量的总结,还真须下一番功夫不可。当然,“简洁”是相对而言,不是越短越好,也不是一切总结皆作短文。言之有物,短文长看;言之无物,长文短看。有的同志热衷于“做文章”,可谓“妙笔生花”,观点精心提炼,内容苦心剪裁,文字刻意润色。既有“四六旬”,也有百分比;既有面上概括,也有典型事例。念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热热闹闹,内容却是空空荡荡。你去审视它的每句话,会惊奇地发现,有用的句子寥寥无几,整个文章除了耽误听众(读者)的时间以外,毫无实际意义。要使文章精练,—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要提高文章的含金量,删去一切冗文,争取在尽量少的文字中含有最大的信息量。一份工作总结能够在最短的篇幅内传达最大的信息量,往往给人以单位领导作风干练、办公室办事果断、信息来源广泛、秘书知识丰富的良好印象;既能对工作作出客观的评价,又能使人在愉快之中受到启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公共基础知识作文

全文共 898 字

+ 加入清单

20xx年12月10日,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雾霾天气,北京市气象局发布首个雾霾橙色预警;20xx年2月26日中央气象局又一次发布雾霾橙色预警……一条条触目惊心的新闻报道让出行的人的脚步变得迟疑,让身处雾霾污染区的群众的心上蒙了一层灰尘。治理雾霾,势在必行。这是每一个渴望蓝天,渴望清新空气的人的呼唤。

治理雾霾,需追本溯源。雾霾天气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水滴一尘土”可以积聚而成的,而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在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却是人类不合理的地面活动。与日俱增的机动车给城市增添了繁荣,但与“辆”剧增的尾气也让天空的颜色变得灰霾;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高楼厦宇以光鲜亮丽的姿态耸立城市中央,可建造过程中的扬沙却让人不忍回顾。面对这样的境况,政府部门应发挥指挥棒的作用,加大力度追究雾霾形成的原因,普通群众也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献计献策,从源头上扼住霾的扩散。

治理雾霾,需树立环保意识。环境保护早已作为基本国策写入宪法,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当下中国社会努力的方向,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隐藏着民众环保行为的缺失。环保意识的淡薄已经使我们失去了许多珍贵的东西。一片片湿地被破坏,一条条河流被污染,一幅幅青山绿水的景象被破坏的事情早已屡见不鲜,但是人们在痛惜过往时却没有从自身出发思考这些事物消逝的原因,往往只做悲哀的哭泣者,不做勇敢的抗议者。其实,只要我们增添一点点的环保意识,多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想一想,我们的环境也不会如此糟糕,青山绿水也不会消失的如此之快。

治理雾霾,需落到实处。环境保护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一纸空文,需要落实到实际生活中来才能让青山更青,让绿水更绿。针对雾霾治理,有关省市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措施。例如,北京市对污染源企业的停产,限制车辆行驶,同时颁布《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技术,为节能减排创造技术条件,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都为其他省市树立了榜样,也为今后的治理雾霾工作铺垫了道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治理雾霾的任务是长期而艰巨的,无论是追踪雾霾的成因,还是将环保意识谨记于心、落于实都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所以我们要携起手来,为蓝天的重现共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把叙述与描写结合的写作基础

全文共 2159 字

+ 加入清单

在写记叙文时,如果要使文字内容更具体,不空泛,一定要把叙述描写结合起来。那么如何才能结合好呢?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这两者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叙述和描写。是作文中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我们这里说的叙述是指把人的经历行为或事件的发生、发展变化表述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常常把分散的场景,片断的故事和人物的身世,地位,经历,事迹等贯穿起来。它要求做到头绪清楚,脉络分明,有条有理,重点突出。

在记事、写人、状物的文章中,叙述是不可少的,尤其是在介绍人或事物变化为主的文章中叙述的作用更大,甚至有的文章专以叙述为长。我们本讲选的优秀作文《男班长,女班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文章中描写部分很少,介绍事件发展过程的叙述占了很大的篇幅,如开头对男女班长来自何方的介绍,女班长对男班长的观察,正副班长必须合作的现实,以及同学们的揶揄,思想的顾虑,同学开玩笑不断,“收到副班长纸条”,到结尾“男女班长仍然合作着处理班里的事务”。这篇文章用很短的篇幅,以叙述为主,把一波三折的事件按发展轨迹清晰有序地介绍出来。对发展过程虽是梗概地介绍,但文章的思想内涵却非常丰富,也可以说在写法上是比较巧妙的。

叙述在按事件发生发展、人物经历的时间来划分,可以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方式,我们在写文章时,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去选择叙述的方式。

描写是对人物,事物和环境所作的具体的描绘和摹写,描写是再现描写对象状态的一种表达方式。描写需要采用绘声绘色的办法,把事物的状貌、神采和动态,具体地、真切地饱含情意地勾画出来。写人要使其声可闻,其容可睹;写物要使之可见,可闻,可触,可感;写景要意境鲜明,使读者产生仿佛置身其间的幻觉。

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传神的描写是很多的。如《天山景物记》中对天山深处的描写,“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变得柔和,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凝脂似的感觉。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绵延的织锦那么华丽,象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这段描写抓住山色、溪流、野花这三种最能表现天山特点的事物,重彩浓墨,绘声绘色地把天山美景表现出来。既能使读者如身临其境,也增添了作品的文采。我们在作文时,如果能恰当地运用描写来表现形象,借以表达某种强烈的思想感情。文章的感染力就一定能有所增强。

叙述和描写在记叙性的文字中都是不可缺少的表现方式。叙述着重于一般情况过程的交待,描写则着重形象的描摹和刻画;如果说叙述是纵的绵延,那么描写便是横的扩展。一篇文字若无叙述,就会显得杂乱无章;没有描写,则会干瘪枯燥,毫无生气可言。

实际上,成功的作品中,常常是叙述与描写交错在一起的。我们所选优秀作文,《奶奶与花》就是叙述与描写交融在一起的,近似于一线串珠式的一篇记叙文。

文中以时间为序,先从小时候家门前有一个很大的“花园”叙述开始,然后再描写人物行为语言、花的形态、气味。从而表现我“深深地爱上花”的过程。接着叙述自己病中见到花的情景,描写花的形态,写出自己感受到“花能给人一种强盛的生命力”。接着是叙述“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认识愈来愈深”又通过对“死不了”“仙人球”的描写,感悟出“花,让我感到一种无尽的生命力,一种明亮的期望”。第五自然段叙述自己养花的过程。这里又运用描写的方式,描绘出花园的美丽,各种花的特点,表现出花可以陶冶情操的作用。这段描写是比较突出的,描写了花的各种色彩,各种形态,用排比、比喻的手法绘色绘形,有丰富的想象力。为了把文章写得曲折有致,第七段、第八段叙述搬进高层楼房前、后我与奶奶对花的珍爱,对小花园的怀念,这里又有对人物的心理、动作的描写,为“小花园”遭到破坏,我和奶奶沉痛心情做了铺垫。

这篇文章用叙述的方式。介绍了事件发展曲折过程,使文章头绪清楚,脉络分明,重点环节突出。这是文章的一条线。在每个重要环节上,作者都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人物的行为、场景、物态,内容丰满。叙述和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深刻地表达了文章的主题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在作文时,恰当地运用叙述与描写,做到有机结合,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熟练掌握叙述与描写的功能,注意二者之间互相依存、互相交通的关系。根据作文内容和思想表达的需要,交错运用。

二、在描写范围比较大、内容比较丰富的地域景物或事物状貌时,(例如《天山景物记》等一些游记式的文章)需要有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有一个逐步转移、推进的过程,那么这个线索或过程就要依靠叙述来表现。如我们常讲的“移步换景”的写法,其中对“移步”的交代,往往需要叙述。用时间推移来描写事物或人物的发展变化时,对每个阶段的交代,一般也是要运用叙述来完成的。在这种情况下描写的条理性要依靠叙述来体现。

三、在写故事情节比较强文章时,人物的语言,行动往往是构成情节的重要因素、情节又要依靠叙述来展开,这就需要描写人物语言行动与铺叙故事情节同时进行,也就是说要把叙述故事融化在描写中,或把描写融化在叙述情节中。我们仔细玩味一下作文《奶奶与花》,其中有些地方就是把描写与叙述这样融合在一起的。

我们就应当多选读一些优秀作文或名家的文章,刻意体味一下的相依关系,学习二者的结合形式。使自己的作文能更加条理清晰,情节曲折跌宕,内容丰富有致,更具有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公务员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大全

全文共 13560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应用文的概念, 1979 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的解释是: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所应用的简易通俗文字,包括书信、公文、契约、启事、条据等。定义很简单,但没能概括出应用文的本质特征,仅仅指出应用文的“简易通俗”,这才只是应用文的一些方面,而不是全部特征。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对公文的定义,推广开来,应用文的定义应为:应用文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人民群众在日常工作、生产和生活中办理公务以及个人事务时,交流情况、沟通信息,具有直接实用价值和惯用格式的一种书面交际工具。这个定义规定了应用文的本质特征,使它明显区别于其他文体,又涵盖了应用文的基本特性。

应用文的起源至迟可以追溯到殷商社会晚期,也就是距今 3000 多年前,可以说我国有初步定型文字的最初年代也就伴随着有了应用文的使用。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商周时期的钟鼎文,《周易》中的卦、爻辞等,都是应用文的原始形态。所以,如果说,神话是中国文学的“祖先”,那么甲骨文则是应用文的“祖先”了。

应用文的使用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阶层、每个个人。比如,科研单位的人员,需要用学术论文;政府机关指导工作,需要用公文;工商企业经营,需要用合同;打官司,需要用诉状;即使个人今天生病了、不能上课,也需要用到请假条;……。相对于其它文体来说,应用文的使用频率要高得多:许多人可以一辈子不写小说、剧本、诗歌、散文,但他在工作、生活、学习中却免不了要写应用文,小到写张请假条,大到计划、总结、论文等。正如 叶圣陶 先生所说的那样:“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学习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

可以这么说,应用文使用的广泛,已经到了无所不在的程度。今天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用文是任何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日常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工具。

应用文同别的文体比较,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是他们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要谋篇布局、用词造句、使用标点符号,讲究条理性、逻辑性,同样使用叙述、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要求准确、鲜明、生动的文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应用文的主题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既有与一般文体写作的共通之处,更多的是其在写作知识运用上的独特性,只有掌握其独特性,才能正确、规范地写好应用文体。

主题先行性

一、主题的特点 主题单一性

主题显露性

应用文的主题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其主题是十分明确直接的,主题的确立大多不是写作者有感而发,而是应客观实际的需要,为解决实际问题而产生的,由此可以说应用文主题就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因此应用文的主题具有以下特点:

文学作品的主题是从生活中、从已获取的材料中提炼出来的,往往反对主题先行。而应用文主题的确立与文学作品主题的确立不同,其主题确立在全文写作之前,所谓“意在笔先”。因为应用文总是先产生了具体问题而后产生写作的需求,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结论往往也产生在文章写作之前;同时执笔者的写作行为往往也是被动的,是应解决问题而动笔,写作的过程更是确切地体现主题。如《国务院关于同意黑龙江省调整哈尔滨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一文就是为答复《调整哈尔滨市部分行政区划的请示》而写的文章,表示同意请示提出的请求事项而作,主题一定是确立在写作之前。

一般说文学作品的主题具有其复杂性,对主题的理解更呈多元化。然而应用文的主题则必须单一、明确,读者对主题的理解不允许多元,而要求理解上的同一性,这样才利于统一认识,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如:《关于当代青年消费问题的调查报告》一文就消费观念、消费现状、消费趋势和消费结构等四个方面,展开调查,尽管涉及面广,材料较丰富,但文章紧紧围绕“当代青年消费”这一中心,内容集中,一题一议,主题单一、明确。

文学作品的主题要求含蓄、曲折,令人回味。而应用文写作就不同,要求直截了当地点明主题,表明态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对文章所涉及的各类问题,必须有明确的观点立场,应该怎么做,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都要明确地表达出来。

标题显旨

二、主题的表现方法 开头点旨

结尾点旨

应用文主题的表达要做到明确、显露。那么怎么才能做到主题从文章中显露出来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表现方法:

标题显旨,就是在文章的标题中直接点明主题。如《三季度物价水平再次转降,出口增速趋于稳定》,这篇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标题就直接点明了主题,让人一看就大致明白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主题十分显露。这不失为是一种使主题显现的好方法。

这种方式是在文章的开头或每一段落的开头用简短的语句陈述主题,使主题凸现出来。如《 2001 年经济形势展望》一开头就指出: “展望 2001 年,经济回升的势头还比较微弱,促进经济的持续向好仍然需要克服许多困难。” 开宗明义,点明主题。再如《靠名牌赢得市场--关于深圳市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调查》一文在 “启示:现代企业必须重视实施名牌战略” 的小标题下,分三段来阐述这一问题,在每段开头用段首句点明主旨:第一段的段 首句: 实施名牌战略是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品味的内在要求。 第二段的段首句: 实施名牌战略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尤其是国际市场竞争的客观需要。 第三段的段首句: 实施名牌战略是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手段。 在这三句主题句的提示下,每段的中心就十分明了。

这种方式是在文章的的结尾之处点明文章主题。如李政道的论文《基础、应用科学与生产三者关系》一文就是采用这一方法结尾。文章的结尾指出: “我再重复一下,没有基础学科就没有应用学科,没有应用学科就没有生产学科,三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非常清晰地显示了主题。

主题决定材料的选取

三、主题的作用 主题决定文种的选用

主题决定结构的安排

主题决定表达方式的选用

实训:

根据下面材料概括出主题,并用主题句表现出来。

1 .目前,全世界的年教育经费已超过 2000 亿美元,在公共资金的支出中仅次于军事经费,占第二位。世界工业化国家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约三分之一,其教育经费比发展中国家多十倍以上。中国人口占世界总数超过五分之一,但教育经费仅占约三十分之一。按 1982 年的数字算,人均教育费为 11.2 元人民币,属世界 14 个人均教育经费不足 5 美元的国家之一。

2 .国外有两家鞋厂,各派一位推销员到太平洋某岛国去推销本厂的鞋子。上岛后不久,他们各发回一份电报。一位的电文是:“此岛上的人都不穿鞋,明天我就回去。”另一位的电文是:“太好了!这个岛上的人都没穿上鞋子,我打算长驻此岛。”

第二节 应用文的材料

材料的真实性

一、材料的特点 材料的现实和新颖性

材料的典型性

应用文写作对材料是十分依赖的,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了表现主题我们需要收集一系列材料,或综合或舍取运用到文章的写作之中,使主题真实立体地表现出来。应用文材料的使用除了与文学作品有共通之处外,更多地体现自身特点:

应用文在材料的选用过程中不准改变材料本身性质,必须保持材料的真实性,对材料的时间、地点、数据、事实过程及结果都不能任意改动,否则就会使材料本身的价值发生变异,导致歪曲事实的真相,弄虚作假的后果,失去应用文的主题应有的价值,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于事无补。应用文要求的真实是“绝对的真实”,也就是说所有材料要确凿无误、持之有据。不仅对搜集到的材料要反复核实,在材料的解释上,也要有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

应用文写作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而作的即时之作,其主要的材料需选取能反映现实的新颖材料。所谓现实是指,围绕文章要解决的问题所存在的事实(数据)材料而非通过联想和推论得到的材料。如在《新的消费热点:出门旅游过年》一文中,为了陈述出门旅游过年的现状,就采用了大量的事实(数据)材料: “根据国家旅游局对江苏、广东、云南、海南、北京、福建、广西、四川、黑龙江、湖南、山东、山西等 13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调查,……今年春节期间,这些地区直接由旅行社接待的国内旅游人次比往年至少有 15 %的增长……以上 13 个省、区、市的旅行社,春节期间共接待旅游者 124 万人次,旅行社营业收入 14 亿元。” 文中采用的材料都是新近现实发生的,这是大多数应用文材料的特点。所谓新颖是指,材料本身是新近产生的,如新事实、新政策、新的统计数据、新发现的问题等和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其新意。

所谓典型性是指那些最能支持主题和说明问题的材料。典型材料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事例,一些有说服力的数据和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如题为《“小解放”为何俏销湖北》的市场调查报告中,在说明“优质服务获得良好口碑”这一经验时,采用了这样一则事实材料: “去年 10 月的一天傍晚,河南省郑州市某单位的一辆小解放牌车在去广州途径武汉时,在武汉黄鹤楼处出现问题,求助电话打到了该销售中心,中心经理立即亲自带队迅速赶到现场,发现该车是用户对后驱动桥端面螺丝没拧紧而发生齿轮油漏尽,导致差速器锥齿烧损。当维修人员在后半夜将修好的车交给用户时,用户激动地说虽然我们不属于该省管辖,又没带保用手册,并且问题又是因我们使用不当所致,你们还这样及时周到地服务,太让我们感动了!‘小解放走到哪服务到哪,此言不虚,以后再买车,还买‘小解放。” 这一材料就是一则很能表现主题的材料,是典型的材料。 直接获取

获取材料的方法

二、材料的选取 间接获取

围绕主题,挖掘材料的意义

材料的使用 根据主题的需要,进行详略处理

合理安排材料,注重条理

如何获取材料,哪些材料是应用文写作值得关注的?下面我们谈谈这个问题:

在实践之中积累材料。在自身及周围同事的工作实践中做个有心人,时刻关注有价值的事件及数据,如在工作中及时对做了什么工作、采用了什么方法、取得了什么效果、有哪些人参与等信息及时记录收集。

在观察中掌握材料。在观察时要做到实事求是,防止主观武断、先入为主,同时要全面、系统、动态地进行观察,以获取真实、广泛、完整的材料,并能把观察所得及时整理成文字,给写作提供基础。

在调查中拓展材料。个人的实践和视野总是有限的,观察也不可能做到深入细致,这样就需要走向实际、走向社会,向有关人士了解情况,做一些调查,以扩大自己的视野,获取材料上的补充。经济类的应用文,调查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如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需在调查之后,才能动笔。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获取材料。应用文写作材料常常从有关文件、正式出版物,以及会议资料中获取材料,为写入具体文章之用,因此大量查阅文献资料来获取材料,是应用文写作经常采用的方法。

获取材料是写作的第一步。总的来说,获取材料要求以多为好,以全为贵。材料多了,便于比较、鉴别,更有选择的余地;材料全面,观点才能不至于偏颇,因此,动笔之前,应当围绕主题,占有详尽而充实的材料。

其次,强调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研究,不能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要挖掘材料能凸现主题的一面,使其在文章中发挥挖掘主题的作用。如有这样一则材料 : 某日,某国驻广州领事馆的外交官员去珠江三角洲某市参观,市长亲自接待,但讲不好普通话请了一个翻译,本来 10 分钟就可以讲完的话,结果用了 20 分钟。此外交官用标准的普通话问:广东不是在大力推广普通话吗么? 这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可展现不同的主题,但意义深浅不一。从较粗浅的角度看,可表现“市长不重视说普通话”的主题;进一步挖掘可表现“我们的官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乎办公的效率”。这样的材料还可以根据主题的需要进行开拓。同学可以动动脑筋来挖掘一下。

使用材料时,要分清主次。对材料的加工整理,无非是为了突出文章的主题,加强应用文的表达效果,处理材料的详略要以此为据。突出事件特征的材料要详写,一般材料可略写;处于主体地位的材料详写,处于从属地位、过渡的材料略写;读者不熟悉的材料详写,熟悉的略写;材料之间角度相异的详写,材料之间相同的略写。

根据主题的需要,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安排材料的先后顺序,在安排顺序时要考虑材料的主次、时间的先后、材料间的逻辑顺序、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事物发展的过程等因素。

最后,数字材料是应用文写作中十分重要的材料,数字有时比文字材料更具体、准确、更能说明问题。因此,要注意: ⑴ 真实、准确地用好数据材料。 ⑵ 运用统计数据,展开分析论证,更好地为主题服务。 ⑶ 适当地使用统计图表。 ⑷ 变抽象的数字为具体,使其形象。如有两篇介绍乐山大佛的文字,其中一篇在介绍时用了这样一些数字: “乐山大佛身高 71 米 ,头高 14 . 7 米 ,宽 10 米 。” 这些数字看似具体清晰,但比较抽象,大佛的高大这一主题没有凸现出来。另一段文字这样写道: “佛像有三十多层楼高,耳朵有四人高,每只脚背上可以停五辆解放牌汽车,脚大拇指上,可以摆一桌酒席。” 这段文字也用了数字,但采用文字叙述的方法,使抽象的数字形象了,大佛的高大形象仿佛就在眼前,极好地体现了主题。

实训:

概括下列材料的主题。

1 .随着市场的进化,专业化分工的加强,未来 10 年内,以往支撑家电企业的自营渠道因为成本原因将全面撤退,而其他大量零星的代理商将通过特许经营方式加盟到大的品牌渠道中,成为品牌渠道的连锁店。

2 .据 1987 年国家审计局的公报, 1985 -- 1986 年仅对 2700 多个县以上的教育主管部门的审核,查出被挪用、占用普教经费,竟高达 5 亿多万,占审计总额的 5 %,成了违纪金额中的主要项目。被占用的钱用来建干部宿舍、招待所、办工楼、买小汽车、经商办厂。一个县教育局竟把 40 万转入银行吃利息,而置全县二万多平方米的学校危房于不顾。

第三节 应用文的结构

固定性

一、应用文结构的特点 条理性

文种不同结构不同

应用文是经过长期写作实践,逐渐形成较固定的写作结构,以适应实际工作需要,使写作更快速,阅读更便捷,提高办事效率。特别是公文写作,其格式更规范,结构更固定。

应用文写作要求有严密的思路,表现在结构上以求清晰有条理。在写作中要根据主题的需要安排好结构。如写事件,就应按“开端--发展--结果”的顺序安排结构;写问题就应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安排结构。

凡文种都有相对稳定的结构样式,应用文写作结构安排需适应不同文体的要求。如写合同就需要将合同的条款按标的、数量、质量、价款等内容分条列项地写清楚;写通知要按目的依据、事项、执行要求的顺序安排结构。

二、常见的应用文结构模式

(一)单段式

正文内容用一个自然段来表达。用于内容少而单一,不便分开,往往采用一段文字来表达。如写在商品外包装上的说明文;公文中的函、批复,也常用一段文字来进行写作。“玉兰油”写在外包装上的说明: “经实验证明能帮助减少细纹。四星期内,肌肤重现青春光泽。请不要涂抹在眼睛及眼睑周围。如不慎入眼,即用清水彻底洗清。如有持续眼睛刺激,请向医生咨询。如有持续皮肤刺激,请停止使用。请置于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这就是单段式。

(二)两段式

正文内容用两个自然段来表达。用于内容简单,不需每层内容都分段。这种结构模式,一般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 .把结语部分内容和主体内容分开写,单列一个自然段,成为两段式。即行文的缘由和行文事项为一段,希望、要求等结语为一段。

2 .写作目的缘由、行文事项各为一段。

3 .在转发、发布性公文中,将发布或转发的文件名和发文意见列为一段,执行要求另为一段。

4 .在答复性公文中,将表示收到对方文件为一段,而答复事项为另一段。

5 .没有开头、结语部分,将主体内容列为两段。

(三)三段式

这是短篇应用文比较规范的常用模式。正文把写作目的缘由、写作事项、结尾分为三段来写。

(四)多段式

它用于内容较多,篇幅较长的应用文书,总共有四个自然段以上。一般是开头概述基本情况、说明原因、目的、依据,结尾单独成段或省略结尾,主体部分内容分为若干个段,各部分不分条列项。如短文式的说明书、简单的市场预测报告等。内容多、篇幅长的应用文书,一般不宜采用多段式,宜采用将主体内容分成几部分,用小标题或总分条文式。

(五)条款式

用分条列项的形式安排结构。规章制度、计划、合同和职能部门的一些文书,较多使用这种形式。全文从头到尾都用条款组织内容,给人以眉目清楚、排列有序的印象。

(六)表格式

这是应用文不同于其他文体所特有的一种结构形式。表格式通常有以下两种形式:

1 .由职能部门或企事业管理部门或企业如银行、厂矿、公司等单位,事先印制好表格式的规范文本,将有关内容分项列出,各项之后留下空白,让使用或合作单位和个人按规定填写。表格文书一般要注明填写要求和注意事项。如申请专利、商标的文书、合同、税务征管文书、财务会计文书,大都采用这种形式。

2 .作者单位临时制作的表格式文书。根据写作目的,将有关统计数据编制成表格。

三、应用文结构的基本内容及写法

(一)标题

应用文写作的标题,要求充分体现主题,有的标题还有规范要求。这与文学作品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标题有着明显的不同。应用文的标题通常有三种形式:

1 .公文式标题。这类标题程式性强,表达直接而少变化,主要用于公文。

2 .新闻式标题。新闻式标题通常又称文章式标题,又可分为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种形式。单标题有的直接提出文章主题,如 “小商品也要高质量” 、 “做好纪检信息工作实践与体会” ;有的概述主要内容,如 “积极财政政策仍将持续至少两到三年的时间” ;有的在标题中提出问题,如 “日本经济何时走出低谷” 。

双标题是有正题和副题的双行标题,其中正题符合单标题的要求,更多地突出文章主题,副题则对正题起补充作用,常常说明应用文的内容范围和文种,如 “靠名牌赢得市场--关于深圳市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调查” 、 “繁重 · 活跃 · 稳定 · 上升-- 2002 年国内市场发展趋势” 。

3 .论文式标题。这类标题或表达文章的观点和内容或点明所论述范围。如 “核心竞争力--企业制胜的根本” 、 “双峰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与思考” 。

(二)开头

应用文写作开头担负着统领全文,揭示主题或全文的作用。开头要求开门见山,直接显露,常见的开头方式有:

1 .概述式。这种方式要求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围绕主题介绍有关情况或背景。如一篇题为《加强民族团结 繁荣民族事业》的总结开头: “山东省青州市是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有回、满、蒙古、朝鲜、土家等 27 个民族, 2 . 6 万余人,占全市人口的 2 .5 %。近年来,青州市积极加强 民族团结,繁荣民族事业,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就是用了这一开头方式。报告、会议纪要、调查报告等文种也常用此开头方式。

2 .说明依据式。开头引用上级指示精神或有关法律,常以“根据”、“按照”、“遵照”等词语领起下文。如《关于粮食政策性财务挂帐停息的意见》一文的开头: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妥善解决粮食财务挂帐问题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结合各地清理粮食财务挂帐的实际情况,经过反复研究,对粮食财务挂帐实行停息的有关政策提出如下意见”。 这种方式常在通知、批复、通告、规章等文种的开头使用。

3 .陈述目的式。开头以简明的语言,直接说明写作的目的和意义,常用介词“为”、“为了”领起下文。如《国务院关于成立经济贸易办公室的通知》一文开头写道: “为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新形势,加强宏观调控和协调日常经济工作,国务院第 100 次常务会议决定,……”。

4 . 说明原因式。开头常用“由于”、“鉴于”、“因为”等词领起下文,也可以简述发文原因,再引出写作目的。如《广州市建设用地起坟通告》的开头 “因建设的需要,经核准,市公安局天河区分局征用天河区东圃镇堂下乡(村)土地。为便利建设工程顺利进行,……”。

5 .议论式。开头用议论的表达方法,表达作者的看法,提出观点。如《现代化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开头: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会计工作也不断拓宽,过去那种单一的会计知识结构已远远不能适应会计管理工作的需要,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的专门人才,必须相应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改变原来那种单一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培养造就一批复合型会计人才是当前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企业发展向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所在。”

6 .提问式。先提出问题,然后引出下文。这种开头方式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这种开头方式常见于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的写作。如《核心竞争力--企业制胜的根本》的开头: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制胜的根本是什么?为什么有的企业能长盛不衰,有的企业只能成功一时,而有的企业却连一点成功的机会都没有?笔者一直为这些问题所困惑。” 这篇论文就是采用了提问式开头。

(三)结尾

应用文的结尾讲究言尽意尽,不留“余味”,不添“蛇足,更不能草率。常用的结尾方法有:

1 .强调式。对文中提出的问题作强调说明,以引起重视。

2 .结论式。对文中的主要观点或问题,加以归纳总结或略作重申,以加深印象。

3 .说明式。对与主体内容有关但性质不同的问题或事项作补充交代、说明,以保证内容的完整性,如公文结尾交待施行日期、执行范围、传达对象、与该文规定不符的原有规定如何处置等;论文结尾处说明尚未解决而应另作讨论的问题。

4 .号召式。提出希望,发出号召,展望未来。如公文的通报、市场预测、计划等常用这种结尾形式。如《关于成都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值班人员勇斗歹徒先进事件的通报》一文结尾就是采用这一方法。

5 .建议式。针对设定的施行目标、产生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除了上述几种结尾方式,还有请求式、责令式、表态式等不一一列举,有的则没有结尾,自然收尾。

实训:

指出下列开头所使用的方式。

1 . 20 世纪 90 年代后,我国计算机市场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启动和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 1991 年至 1997 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高达 56.9 %。 1998 年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和我国经济出现通货紧缩等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增长速度下降。此后,经过调整和转型,我国计算机产业和市场在发展速度、结构升级、市场拓展、出口贸易、企业转制等多方面均出现了飞跃性的进步。

2 .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处于什么地位?它与科技、经济的关系如何?不久前,河南教委组织 17 个地区、 34 个县教育部门的同志对 100 多个村进行调查。

3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 省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行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公务员医疗保障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第四节 应用文的表达方式及语言

一、表达方式

应用文写作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只有叙述、说明、议论三种,而描写、抒情一般在广告、调查报告、经济新闻等文体中偶尔使用。我们现在只谈叙述、说明、议论这三种方式在应用文体中的使用。

(一)叙述

叙述这种表达方式是应用文体写作常用的一种方法。有的以叙述事实作立论的依据,如通报、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市场调查、总结等;有的以叙述事实为依据进行决策和预测;有的对事实作如实反映和记载,如会议纪要、合同、诉讼公文等。叙述在应用文写作中有如下几个特点:

1 .以记事为主

应用文写作反映现实,解决问题,与记叙文以写人为主不同,而是多以记事为主,如反映经济活动状况、市场情况、经济信息、介绍典型经验、阐述事情原委、总结工作等,采用叙述来记事。

2 .叙述客观真实

文学作品的叙述可作艺术加工,所述事件不必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应用文不同,其所述事实,必须客观真实,不允许对事实夸大或缩小,更不能歪曲事实或主观臆造,否则就会导致决策失误,使经济活动混乱,使企业和消费者蒙受损失。如市场预测所依据的市场事实失真,那么预测结果必定出现很大的偏差,从而导致决策的失误。

3 .以概括叙述为主

文学作品需通过叙述细节来塑造人物形象,展开故事情节。而应用文写作则是通过叙述为文章得出正确结论作依据。如通报的叙述是为后面阐述事实的性质,达到对这一事件学习,鉴戒或引起注意的目的而服务的。叙述本身不是全文的核心(主题)所在,因而应用文写作的叙述大多用简明扼要的概括叙述。

4 .多用顺叙

为使应用文条理清晰,让读者掌握理解所述的客观事实,在文章中常常使用顺叙。在叙述时有的按照时间顺序,有的以事件发展的顺序,有的按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过程来叙述,这样叙述能使较复杂的事实头绪清晰,一目了然。

5 .语言较平实

应用文的语言要求平铺直叙,较少使用修饰性词语,笔法较朴实。因为应用文语言是需把握问题实质,直接表现主题,为主题服务,而不像文学作品那样文笔的曲折,主题的含蓄 , 讲究语言的修饰性、词语的色彩,常用修辞手法,应用文的实用性决定了其语言的简洁朴实。

(二)说明

说明这一表达方式在应用文中是与叙述相结合的,起到对客观事物真实介绍说明的作用,有很多文种都依赖这一表达方式。如说明书、报告、请示、经济活动分析、合同、自荐书等,都离不开说明。说明在应用文写作中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 .说明客观、科学

通过说明真实客观地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本质特征,这就要求说明需客观、科学、严肃。

2.多用数字进行说明

说明不但要客观真实,而且要做到准确无误,用数字进行说明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因此在应用文写作中就少不了数字进行说明,特别是需要反映量的变化时,数字的作用就尤为突出。

3.综合使用多种说明方法

在说明方法使用的过程中,常常是多种方法结合同时使用。如数字说明和比较说明、定义说明和分类说明等说明方法结合运用,这样可以把事物说得更具体、准确。

(三)议论

应用文写作常常用议论的方式进行评论、分析,探寻事物发展的规律,阐述主题。其议论有以下几个特点:

1 .重数据、重材料

与议论文的议论不同,应用文中议论不是靠言论的雄辩,而是需要无可辩驳的事实材料和数据为依据,正可谓“事实胜于雄辩”。应用文反对不切实际的议论。如在一篇《三季度物价水平》的经济活动报告中,对该季度的物价水平转降的情况分析是这样议论的:“ 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 0.8 %,涨幅比二季度缩小 0.8 个百分比,其中 9 月份已转为下降,同比下降 0.1 %;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 0.9 %,已连续 4 个月处于下降之中,并且降幅在不断增大;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标同比下降 1.7 %,降幅比二季度增大 1.4 个百分点。各种物价总水平再次全面转降在很大程度上是外生性涨价因素所致,但这也清晰地表明困扰我国经济的紧缩和总需求不足问题并未真正消除,而只是被外生性涨价因素掩盖起来了。一旦政策支持力度减弱,经济就会再次下降。” 这段文字在议论时采用了大量的数据材料,材料充分,议论切合实际,得出的结论有说服力。

2 .常与说明、叙述等方式结合使用

夹叙夹议、说议结合,是应用文中的议论特点。应用文写作往往不单独进行完整的议论,议论依赖于所叙述的事实和说明的现象,是在事实和现象的基础上进行议论。如在一篇《靠名牌赢得市场》的调查报告中,文章是这样写的:“ 90 年代初,瑞士、日本各种品牌的钟表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公司决策层认真研究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决定借鉴国外钟表工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走‘少而精的道路,即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取胜,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在工艺上精益求精,把人、财、物集中用到刀刃上,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后来居上。 ”这段文字采用夹叙夹议方法,材料具体,剖析深入,语言生动活泼。

二、 语言运用

应用文的语言与文学创作的语言有较大的差别,其主要特点是:

(一)程式化

程式化的语言是写作实践的产物,是应用写作实践中常用的习惯用语,这种语言已经约定成俗,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共识。学习掌握这种语言的关键是表达要简明合乎规范。程式化的语言根据功用不同,可大致分为下列几方面内容:

举例

称谓语

本人、我、你、贵、该

起始用语

兹因、据核实、关于、鉴于、为了

结尾用语

为荷、为盼

表态用语

照办、可行、同意

谦敬用语

请、承蒙、惠示、惠允

时限用语

当即、立即、从速

期望用语

务希、务请、如蒙、勿误

列举概括用语

各类、多起、数事、上项、如下

特殊含义的用语

签发、核查、归口、取缔、缺口、责成、任命、复议、追加

(二)书面化

应用文的写作性质决定其语言风格表现为简明、规范、严肃,而书面语能较好达到这一语言要求,因而应用文语言大多采用书面语进行书写。如《中共中央关于接受宋庆龄同志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的决定》中写道: “她一贯是共产党最亲密的战友,是中国各族人民包括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衷心敬爱的领袖之一,是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是保卫世界和平事业久经考验的前驱,是全体中国少年儿童的慈爱的祖母……。” 中的“同胞”、“战士”、“祖母”等用的都是书面语,改为口语就不合适了。

(三)常用数词

应用文写作常用数字来说明问题,因此经常大量使用数字。在分析问题、说明问题时,运用数字,可以比较明确地表达事物的状态,从而加深对该事物的认识。如一个企业管理是否先进,只有运用同行业国内外的对比数字才能说明。邓小平同志在《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中,讲到我国科研人员少、队伍小时用了三个数字:美国科研队伍有 120 万人;前苏联是 90 万人;我们是 20 多万人。这三个数字勾勒出三个国家科研队伍的基本状况,十分清晰地说明了我国科研人员少、队伍小的现状。应用文常用的数字有以下几种:

举例

绝对数和概数

乐山大佛身高 71 米 ,头高 14 ﹒ 7 米 ,宽 10 米 。

平均数

力争五年内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控制在千分之十二点五左右。

百分数

2003 年,我国粮食增长 16 %,棉花增长 66 %,糖料增长 83 %。

对比数

甲比乙多生产了两倍。

(四)运用应用文语言的要求

1 .叙述语言需简洁、概括。

在进行叙述时要用最简短的语言陈述特定时空的信息,通过概述事实的主干,而不应纠缠于耗时费事的具体情节之中。如有一篇表彰通报是这样写的: “ ××× 在科学研究上走的是一条不平凡的路,他全心扑在科研上,而忘记了个人的事。有一次孩子病了,他妻子在家里忙着护理,打电话到 ××× 单位叫他赶回家把孩子送医院治疗。 ××× 接了电话答应后,电话筒一放他又埋进了实验。他妻子在家中左等右等等不到他回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又往 ××× 单位打电话,这时 ××× 正潜心做实验,电话铃声都没听见了。他妻子又急又气只好打 120 急救中心的电话,才把孩子送往医院治疗。他的小孩高烧退后,还在问他妈妈:‘爸爸又出差了吗?或者还没下班……” 该公文将 ××× 先进事迹作为表彰决定的理由时,不懂得以最简洁的文字陈述特定时空的信息,通过快叙概述事实的主干,而仍用记叙文慢叙写话的方法表述公文事实,结果摆脱不了耗时费字的情节纠缠,公文内容冗长,不简明扼要,失去了公文的品味,违背了文约事丰的要求。

2 .语言表达要严谨、有分寸。

应用文语言表达是否严谨有分寸,关系到对问题的判断、处理是否合理、准确。如一份处理决定,其中这样写道: “李××在 1998 年 9 月间收受×××工程公司的 50 万元的巨款。案发后李××还和×××工程公司经理及会计订立攻守同盟,妄图掩盖其过错”。 文中“过错”一词有失严谨,表述与事实不符,李××的行为不是过失而是严重犯罪。

3 .数据语言书写要规范、清晰、准确。

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在同一篇文章中序数数字的体例要统一,不能体例混杂。如 “农历初一至初 7 放假” 一句,前后数字体例书写不规范,需统一书写。同时分数与小数的体例也必须统一。如 “该县企业所得税收入完成 95.6 万元,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十三 ” 也出现了混写的错误。( 2 )表示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均需使用阿拉伯数字 , 而星期则用汉字。如” 21 世纪 ” 、“ 90 年代 ,“星期五”。( 3 )邻近两个数字并列表示概数时,应该用汉字书写,数字与数字之间不能用顿号将其隔开。如“ 3 、 4 天 ” 应写成”“三四天”,“七、八种”的“七”和“八”之间不能用顿号隔开。

4 .朴实、简洁。

应用文的语言要求准确无误,朴实无华,简洁有力,不像有些文学作品用华丽多彩的语言去描摹事物,呈现事物的形象,而是提倡朴素美,简洁美。如一篇公文是这样写的: “ 2000 年某天深夜,乌云密布,雷声隆隆,大雨倾盆而下,刹那间,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被一片汪洋吞没。接连几天如注的暴雨,淹没了田野、冲毁了村庄和工厂,交通、电力、通讯一度中断。这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给我乡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段语言就违反了应用文语言的写作要求,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不够朴实、简洁,也有失真实。

实训:

指出下面语段中语言表达的错误。

( 1 ) ××× 收受包工头的贿赂几十万元,造成国家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二千多万元。

( 2 ) ××× 自 1998 年以来用五年的时间,先后完成了省部级的科研成果十多项,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的奖励。

( 3 )国际化的经济浪潮汹涌澎湃,怀有强国之梦的国家就是以能加入 WTO 为最高梦境的。随着入关的脚步一天天逼迫,我市的乡镇企业局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抓实干,使我市乡镇企业的局面生机盎然,发展蒸蒸日上,千帆竞发,波澜壮阔,入关前的我市乡镇企业的形势十分喜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申论写作基本框架梳理

全文共 983 字

+ 加入清单

申论写作题分值最高,书写内容最多,也是同学们最头疼的一道题。对于无从下笔的考生来说文章写作最关键的是要有条理的写出东西,这里就给广大考生们梳理一下文章写作的基本框架

一、拟标题

1.标题的命题形式

由于拟写标题的不同,可以将议论文分为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和自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给定标题,不需要考生自拟,如以“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为题,写一篇文章,便不需要考生自己另起标题,直接作为标题。

半命题作文:给定部分标题,需要考生根据给定的部分标题,结合文章和题目内容,拟定剩余部分,如请以“让……大放异彩”为题,写一篇内容充实的文章,即是需要考生拟定部分内容来构成完整标题。

自命题作文:不给具体标题,需要考生根据文章内容自行拟定标题,如加拿大女作家门罗曾经说过:“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请结合你对给定资料的思考和对这句话的领悟,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2014年国考地市级申论真题),需要考生提炼材料观点,结合自身知识储备,自拟标题。

2.拟标题方法:

概括文章大意,提炼核心要点。

体现主旨,体现主要写作角度。

二、审题立论

审题选取中心主旨:根据题目和材料要求来选取。

三、论证必要性

必要性是达到论证目标所必要的条件和要素,论证文章论点的必要性是实现文章观点达到论证目的的必要手段,是加强论证,证明论点的重要方式。论证论点的必要性一般是从论点所涉及的影响入手来证明论点的切实可行。影响又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述。

方法:具体影响 + 正面阐释 / 反面设问 + 论据

论据是用来论证中心主旨或者论点的依据包括理论观点性和事实事例性两种。

理论观点性论据:就是引用名人名言、公理规律、政策文件等主观性观点来佐证论点。

事实事例性论据:是指为了佐证一个论点的合理性或者必要性而引用的一些发生在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实或者事例作为论点的依据。

四、论证对策

议论文的行文一般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顺序进行论述,在此过程中涉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而论证对策实际就是解决问题的部分,即论证对策是否能切实可行,是否具有现实意义,从而起到加强论点的作用。

方法:具体对策 + 问题产生的原因 / 对策的影响 + 论据

五、形成结论

结论是对于文章核心内容、中心论点的总结归纳,是通过论据论证过程之后得出的结论,与开篇立论相呼应。

方法:回归主旨 + 总结角度 + 畅想未来

[申论写作基本框架梳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写作方法教研实践是写好的基础

全文共 745 字

+ 加入清单

不少青年教师向我吐苦水:想写论文却不知写什么、怎么写,情急之下只能东拼西凑应付了事。我发现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说一说我的经历吧。由于工作需要,学校安排我由上数学课改为上历史课,算是一个不小的改变。为了适应新工作,我集中全部精力钻研教学,真有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教学研”,阅读了大量名师、大师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为的是能把历史课上得够权威。

可一段时间后,效果并不如我的预期,课堂沉闷、学生没劲、授课吃力成了我最大的困惑。静心反思,我顿悟,一味依赖教材、参考资料,缺少鲜活的素材,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正是我课堂的软肋所在。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课题,便对“学习兴趣与历史课教学的关系”作了深入研究。

另外,我还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学,如上复习课,不是简单地重复讲解,而是采用“知识抢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使课堂气氛格外活跃,让学生产生酣战后的痛快淋漓之感,在兴奋的状态下掌握知识。

后来,我把这两个案例从不同侧面整理进了我的教学论文《利用历史教学渗透德育之我见》《怎样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我在总结中这样写到:只有在备课中具备强烈的教育教学研究意识,才能进入较深的思维状态,授课才更有科学性和创造性,从而也为撰写论文打下基础

毋庸置疑,写好教育教学论文,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认真做好教育教学的研究工作。研究的方面有很多,如教法、学法、基础知识、智力开发、非智力因素等。要把研究与讲课、听课、评课、试卷分析、作业讲评有机结合起来。除了研究,还要注重实践,从实践中来,上升为理论,再回到实践中去,既指导实践,又接受实践的检验。这样多次往复循环,再得出结论,就是不断研究教育教学的过程。夯实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又掌握了必要的论文写作知识,这样才能写出有真知灼见的教学论文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公共基础知识作文写作

全文共 1757 字

+ 加入清单

在考公共基础知识时需要进行写作,那么应该如何写作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材料,并根据作答要求作文;

曾有人做过实验,将一只最凶猛的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在同一个池子,然后用强化玻璃隔开。最初,鲨鱼每天不断冲撞那块看不到的玻璃,奈何这只是徒劳,它始终不能过到对面去,而实验人员每天都有放一些鲫鱼在池子里,所以鲨鱼也没缺少猎物,只是它仍想到对面去,每天仍是不断地冲撞那块玻璃,它试了每个角落,每次都是用尽全力,但每次也总是弄得伤痕累累,有好几次都浑身破裂出血,持续了好一些日子,每当玻璃一出现裂痕,实验人员马上加上一块更厚的玻璃。

后来,鲨鱼不再冲撞那块玻璃了,对那些斑斓的热带鱼也不再在意,好像他们只是墙上会动的壁画,它开始等着每天固定会出现的鲫鱼,然后用它敏捷的本能进行狩猎,好像回到海中不可一世的凶狠霸气,但这一切只不过是假像罢了。

实验到了最后的阶段,实验人员将玻璃取走,但鲨鱼却没有反应,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区域游着,它不但对那些热带鱼视若无睹,甚至于当那些鲫鱼逃到那边去,他就立刻放弃追逐,说什么也不愿再过去。

实验结束了,实验人员讥笑它是海里最懦弱的鱼,可是失恋过的人都知道为什么,它怕痛。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联系实际

(3)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4)请在主观题答题卡上作答

二、【写作参考答案】

【解析】这属于寓言故事的出题方式,主要是围绕鲨鱼,面对强化玻璃在历经失败过后,产生相对安逸的思维,等到危机困难真正解除,却不能迎接之前的目标,想告诉我们,面对失败挫折,应该积极面对,不能退而求其次,因此,这篇文章立意是应对挫折,获得辉煌。

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经验,可以从良好心态、激发个人潜能、调整人生目标方面进行论述。

历经挫折 迎接辉煌

贝多芬曾说过:“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通过苦难,走向欢乐。”人的一生不能没有老师,就如同不能没有挫折一样。遭遇挫折,是人生常态,就像四季轮回、秋去冬来一样,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非人力所能避免。挫折是一个火药桶,点燃它会给人们带来苦难,带来不幸,带来失利;同时坐车又是一把金钥匙,拿着它会打开成功的大门,踏上人生的巅峰,通往幸福的天堂。因此,正确面对挫折,才能迎来新的篇章。

笑对挫折,能够培育良好心态,享受生活。人生之路不是一马平川,有坦途就有坎坷,有甜蜜就有苦涩。人生之路,从来都与挫折相伴而行。然而,挫折对于强者来说是一块块垫脚石,是通向成功的一级级阶梯;对于弱者则是一道道绊脚石,会把弱者跌得鼻青脸肿。

挫折,有时候也会像一座沙漠,试图使人迷失方向。然自信者手中始终会握着一枚“指南针”,他永远不会迷失方向,勇往直前地向着目标进发;而失意者整天却像一个无头苍蝇,撞到哪儿算哪儿,一辈子也走不出“沙漠”。要想享受生活,就要正确对待挫折,时时怀着得意淡然、失意坦然的乐观态度,笑对自己的挫折和苦难,去做,去努力,去争取!

笑对挫折,能够激发个人潜能,助力成长。挫折是积累经验的必修课,是走向成熟的催化剂,是收获果实的剪刀手。数风流人物,都是历经挫折方成宏图伟业。勾践卧薪尝胆终成一代枭雄;马云买保险的失败,造就阿里巴巴;刘伟电断双臂与白血病的次次打击,但终成“双脚弹琴小王子”。然而,生活中小学生因暑假作业未完成而崩溃跳楼的例子引人深思。究其原因在生活过于一帆风顺,没有遭受过挫折。因此,有意无意遭受点滴挫折,可以使我们告别安逸,在风雨中接受洗礼,从而拥有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笑对挫折,能够调整人生目标,实现梦想。歌德用尽半生学画无成,面对人生不断碰壁,及时调整了人生目标,在文学道路上做出一番成就。孙中山青年时悬壶济世,最后发现治一人不能拯救全社会,于是转而投身革命,终于成就了令世人敬佩的事业。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古人在千百年前就告诉我们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变得智慧和强大。但是,每个人都无法直接预料到适合干什么,只有在不断的遭遇挫折不断进行调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最适合穿的鞋。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的梅花扑鼻香”启示大家梅花妖娆美丽的获得是经过冰冷的寒冬。

同样,个人的成才也需要勉面临不断的碰壁,需要展现乐观态度与艰难选择的切合之魅,最后在挫折中使自己不断成熟。

[公共基础知识作文写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写作知识

全文共 3445 字

+ 加入清单

一、形象刻画法:

1.回忆式开头:

《有这样一位好班长》的开头:

她叫王静虹,是我读四年级时的班长,尽管我们分别一看多了,但班长的的轶事依然历历在止,难以忘怀。

2。外貌描写开头:

(1)《我最喜欢的小伙伴》的开头:

我有一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她肉嘟嘟的小脸蛋上长着一对细而长的柳叶眉,眉毛下是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玲珑秀气的鼻子下面有一张能说会道的樱桃小嘴。总而言之,这是一张惹人喜爱的小脸。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告诉你吧,她就是我的好伙伴——曾雨舒。

(2)《小小音乐家》的开头:

我的小伙伴——张梦瑶,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可爱极了。告诉你,她还是同学们公认的“小小音乐家“呢!

(3)《我的外公》的开头:

我的外公六十来岁,中午身材,瘦瘦的脸庞,高高的鼻梁,两鬓虽见斑白,但看上去挺精神。他的脸上总是带着一丝笑容。我和表弟喜欢跟他调皮,也也喜欢逗我们。我给他起了下雅号——“老顽童”。

3。声音描写+人物特点开头:

《忘不了你,王老师》的开头:

“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窗前彻夜明亮......”一支悠扬动听的歌曲飞出我家窗口。我正在学唱这首歌,准备在毕业庆祝会上献给我最敬爱的王老师。

二、抒情描写开头:

1。叙事抒情:

(1)《我爱爷爷》的开头:

爷爷是我最爱的亲人,我的童年是在爷爷那边度过的。爷爷拉着我的手,教会我走路。是爷爷使我从小懂得了不少道理。我把爷爷看成自己幼年成长的拐杖。

(2)《谢谢你,老师!》的开头: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6年的小学生活悄然过去了。马上就要离开哺育我6年的母校,离开和蔼可亲的老师,这怎能叫我舍得呢?

三、对比映衬,烘云托月

自身对比式:

《粗心的好朋友》的开头:

我的好朋友孙超,是我的同班同学。他的优点很多,比如:脑瓜灵,反应快,学习好,爱锻炼等等。记得每次上课,老师提问时,他总是第一个举手,而且回答得十分正确;老师每次让我们写作文,他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写出特别好的文章;不管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他坚持游泳锻炼从不间断。但他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做事有点粗心。

四、.事例铺垫法:

(1)《乡下母亲》开头:

多少年来,无论上学还是工作,远在千里之外的母亲总喜欢托人带些茶叶、饵丝、腌菜等家乡特产来,而我总在信上或电话里不断重复着同样的话:这既费心又麻烦人,这些东西昆明大街小巷都有卖的,价格也便宜。然而,她却依旧三四月间带春茶,七八月间带酸笋,让同学,同事和朋友羡慕不已。

(2)《一个粗心的小孩》开头:

小明是个粗心的孩子。在家里,妈妈让他上街去打油,他话还没听清楚,就提着瓶子出去了。结果,打回来的却是酱油。在学校里,老师让他默写“老大娘”这个词,他却默写成了“老大狼”,闹了个大笑话。难怪大家都叫他“马大哈”。

五、开篇总说法:

(1)《我有一个这样的朋友》开头:

我笔下的这位朋友,成绩一般,却是一位具有顽强毅力的同学。

他就是我的朋友——什启程。

(2)《幽默的奶奶》开头

我奶奶快七十岁了,眼不花,耳不聋。她性格开朗,说话幽默,常常逗得大家笑个不停。

知识运用】判断下列开头的种类:

1.《我的爸爸》开头:

我的爸爸是一位忙碌的木匠師,它可以把平凡無奇的木材,化腐朽為神奇的,變成一張張漂亮的桌椅;也可以把房間裝潢成皇公貴族般得高貴典雅。

方法:

2.《妈妈真好》开头:

我的妈妈有一双温柔的眼睛,嘴角上总挂着微笑。妈妈是一位幼教工作者,工作很忙,但她还是挤出时间给我讲故事,陪我看电视,休息日还带我去公园玩呢!她说:“大自然是培养锻炼人的最好课堂”。

3《老师的眼睛》开头:

那时时在我心中闪烁的,不是珠宝,不是朝阳,而是当过我的班主任、教过我的罗珊老师——她那双美丽的、温柔的、鼓舞人的眼睛

两件事写人结构作文(一)

【例文赏析】

1 十足的“变色龙”

我们班的易小凯是一个十足的多面派,颇像一条变色龙,有时变成了“小博士”,有时变成了“马屁精”,有时又变成了“慢镜头”,常常为我们班增添了不少乐趣,在学校也小有名气。

“小博士”

易小凯在我们班也是出了名儿的“小博士”。他戴着一副蓝色的眼镜,眼睛又圆又大,炯炯有神的样子,看起来胜似一个颇有风度的“数学家”,别看他个头小,但数学成绩可非同一般,这几次数学考试他都得了一百分,连我们这几个久经沙场,百战百胜的老将也通通败下阵来,让他得到了满分大满贯,不得不竖起大拇指心服口服。有一次课间时,同学们都出去玩了,唯独我们的“小博士”还呆呆地坐在位子上,嘴里还念念有词,我悄悄地走过去,打算吓唬吓唬他,可他一下子回过神来对我说:“黄岭驰我发现0~10这11个数字中,‘4’的脾气最温和,很多数都能与它‘交朋友’,而‘7’的脾气可就不一般,强的很,很多数字都不能与它交‘朋友’,还有……”

怎么样?这位数学小博士不仅能发现问题,还能及时解决问题,在他的数学王国里,仿佛有许许多多有趣的问题。

“马屁精”

别以为“小数学博士”是呆板的,他在班主任李老师的面前可是出了名的“马屁精”,从他嘴里吐出的话是出奇的甜,出奇的美,出奇的妙。记得有一次做课间操,站在树荫下的李老师突然问易小凯:“喂!小凯,你能不能看一下老师今天穿得漂亮么?”这可成了“马屁精”大显伸手地好机会,他上下向李老师打量了一番,眼珠一亮,甜甜地微笑:“李老师,你可真美……”他故意把“美”字拉长,李老师一听,乐开了花,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但他却若无其事,在一旁得意洋洋,暗暗自喜,好像正在为什么事而盘算着……也许这也正是他自命不凡之处吧!

“慢镜头”

别看“马屁精”在老师的面前嘴可溜的,但到了吃饭的时候可就不灵了!“五七班有个易小凯,吃饭吃得特别慢,吃得慢,吃得慢,经常吃到两点半……”如今,这首打油诗已经在全年级都广为流传……看看吧,当中午吃饭时,同学们都急得盛饭,可易小凯却拿着饭盒慢悠悠地走在最后,其他同学不一会就端着热腾腾的饭菜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可他却还在排队,当他盛到了饭,其他同学都差不多吃完了,但他还要和同学谈天说地,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引起他的强烈注意,时不时还会“添油加醋”的来上两句,弄得教室一下子沸腾起来,可他却一本正经在那里细嚼慢咽……

我们班的易小凯不仅活泼、可爱,是我们五七不可缺少的核心人

1。文章结构图:

2.文章主题:

2 母亲

母亲,像一堵墙,遮住了风雨,挡住了烈日,好让我们这些不经风雨的小树苗能茁壮成长;母亲,像慈祥的鸟妈妈,每天都用充满爱的手抚摸着我们这些幼雏的羽毛,鼓励我们去搏击万里长空。

我的母亲也像墙,像鸟妈妈对我呵护倍至,鼓励有加,尤其让我感激的是母亲常常对失落的我进行引导和鼓励,让那深刻的道理在我的心里生根,她是我的第一任老师。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前几年的事,在一次考试中,我居然考了个86分。放学了,同学们都兴高采烈的回家了,我却慢吞吞地整理好书包,“金豆豆”在眼眶里直打转转。我拖着疲惫的身体,迈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挪回家。比起往日,书包好像重了好多。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地叫着,似乎在嘲笑我;路上的行人也好像在用鄙视的目光打量着我,发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我眼前尽是妈妈在深更半夜辅导我复习功课的的身影,尽是老师期待的目光,尽是同学们的讥讽和嘲笑……一切的一切,使我无地自容。

终于到家了,妈妈看见我垂头丧气的样子,便什么都明白了,她柔和地安慰我,告诉我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接着,妈妈还帮我分析了题目,告诉我解题思路。在妈妈的指导下,我终于明白了失分的根源,妈妈也舒心的笑了。

啊!母亲无私地把爱献给了我们,我们才能茁壮成长。来,让我们都感恩我们的母亲,为她做点事,哪怕只是洗脚,擦擦桌椅,我相信,这些微不足道的举动,一定能抚慰母亲那颗疲惫的心。

记得小时侯,我很任性,自己的东西不经过我的同

意不能给别人,或被别人拿走。

一天,我放学回家,看见表妹在哭,妈妈拿着快要被我扔掉的毛绒小熊哄着妹妹。当时,我非常生气,因为妈妈没有经过我的同意就拿我东西。我连忙跑过去,把毛绒小熊狠狠地摔在地上。母亲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来安慰我,在表妹走了以后,妈妈严厉地批评了我。使我懂得对人要宽容,要有爱心。

经常在我耳边敲响警钟的,是我妈妈;经常教育我做人要诚实、守信、勇敢的,也是我妈妈;经常指导我学习的,仍然是我妈妈!

母爱是深沉的,母爱是细腻的,母爱也是无私而伟大的。我要用心去体会,去感受,才能有资格接受这份爱,这份无价的爱。而今年的母亲节,又让我想起一位哲人说的话:母亲是一本读不完的书。是啊!母亲给予我的爱,让我永远也忘不了,一辈子也忘不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最新

全文共 1406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职业经理人,尤其是每天批文十数件以上,且直辖员工达到5人以上的,你们是否经常因为文件起草不标准的问题而烦恼?那么今天,我们将为您解决这个困扰!——起草公文的基本排版格式

标题:二号方正大标宋(党口公文),二号方正小标宋(政口公文)

副标题为三号宋体加粗,格式为右对齐,作者单位全称、作者职务、姓名(注明“根据录音整理”及讲话的时间)

一、标题规范

1、标题字体。

标题字体为华文中宋,小二号字,加粗,格式为居中。副标题为宋体,三号字,加粗,格式为右对齐。

2、作者与题注。

一般公文只有标题,没有作者和题注。

如属讲话稿之类要标明作者的,应在标题下一行加上作者单位全称、作者职务、姓名,职务与姓名之间空一格。如属汇报类公文,则标明汇报单位全称,用楷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如果属录音整理则应在讲话者的下一行注明“根据录音整理”及讲话的时间;如属汇报类公文,则要标注汇报时间。这一行全部用楷体,三号,加粗,居中;这一行往往要用小括号括起来。

二、抬头规范

请示、报告、函等公文应有明确的抬头。有抬头的,抬头顶格。一般发往全系统的文件抬头为“各地级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要发往含广州、深圳在内的全系统则为“各地级以上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如果仅发往部分市局则用“珠海、汕头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往省局机关内部则是“省局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如果仅发部分处室则是“省局机关有关处室,直属有关单位”;收文单位少的,则直接用收文单位规范简称(见省局电话号码表)。同时发往市局与省局机关处室的,市局与省局机关处室之间用逗号,处室与直属单位之间用顿号。发往其它单位的公文一律用规范名称作抬头。

原则上省局不直接往县级单位发文。

三、纲目规范

1、一级标题。

一级标题为黑体字,标号后用顿号,标题尾无标点符号。一级标题应单独为一段。(例:一、标题规范)

2、二级标题。

二级标题用国标楷体,加粗,标题用括号;标号与标题之间没有符号,标题尾用句号。二级标题原则上应单独为一段。(例:(二)二级标题。)

3、三级标题。

三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标题文字用国标仿宋,加粗;标号与标题之间用小园点(要用全角),标题尾用句号。三级标题可根据实际情况单独或不独立设为一段。(例: 3.三级标题。)

4、四级标题。

四级标题用小括号阿拉伯数字,字体字号与正文一致;标号与标题之间没有符号。四级标题原则上不单独设段。(例:(4)四级标题。)

5、正文。

抬头与正文一律用国标仿宋,小三号,两端对齐,段前空两格(一般是中文两个汉字的距离),标点符号一律用全角。文本用标准A4纸,页面设置用标准格式(即页边距设置为上、下为2.54厘米,左右为3.17厘米,页眉1.5厘米,页脚1.75厘米,文档网络设置为“只指定行网络”,每页44行)。

标题之前空一行;标题与正文之间空一行;正文中一般不出现空行。

四、落款规范

如起草省局文件,应在文章结尾、正文右下角标注时间,但不标注起草单位(落款处发文时盖章);如果起草素质教育中心文件,则应在文章结尾标注单位和时间;如起草领导讲话及汇报等公文,因题注部分已经有作者和时间,不再另添加落款和时间。

如果属录音整理,应在文章结尾标明整理人,整理时间。

其它文体可不标注单位和时间。标注时间用“插入”中的“插入时间”(中文格式)例如“二○一五年五月二十日”。

任何公文、记录、整理都应插入页码。

以上是应用文写作的基本标准,在实践过程中,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修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