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感悟长征精神作文【20篇】

是游戏,总会有规则,规则是为了让游戏看起来是个游戏,而不仅仅是像个游戏。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游戏规则作文,希望你有所感悟。

浏览

4309

作文

379

弘扬长征精神主题班会

全文共 903 字

+ 加入清单

一、活动目的:

让每个少先队员了解长征胜利的悲壮历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换来的;让少先队员通过学习革命先烈的动人事迹,发扬长征精神,勤奋学习、自强不息,从小树立起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远大理想。

二、出旗

中队长:1934年10月到936年10月,整整两年的时间中,中国工农红军离开原来的根据地,进行了震惊世界的25000里的战略大转移。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创造的英雄壮举,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长征以世所罕见的艰难困苦铸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 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象征。 那么,发扬光大长征精神,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就成为我们义不容

辞的责任。

三、长征组歌 (1)、《突破封锁线 》路迢迢,秋风凉。敌重重,军情忙。红军夜渡于都河,跨过五岭抢湘江。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不怕流血不怕苦,前仆后继杀虎狼。全军想念毛主席,迷雾途中盼太阳。 (2)、《大会师》红旗飘,军号响。战马吼,歌声亮。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各路劲旅大会师,日寇胆破蒋魂丧。军也乐来民也乐,万水千山齐歌唱。歌唱领袖毛主席, 歌唱伟大的共产党。歌唱领袖毛主席,歌唱伟大的共产党。由主持人教唱,然后,全班合唱,雄壮的歌声,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

四、毛泽东长征诗词朗诵比赛

同学1:忆秦娥《娄山关》

同学2:七律《长征》

同学3:清平乐《六盘山》

同学4:沁园春《雪》

五、班主任总结:

长征,是对理想信念的考验;长征的胜利,是理想信念的胜利。坚定理想信念,今天依然需要。

没有光大,再伟大的精神血脉也难以传承;没有传承,再丰厚的精神财富也难有价值。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受到了多方面的更为严峻的考验。学习和弘扬红军战士对崇高理想矢志不渝、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坚定信念,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革命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满怀信心地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是我们对长征精神最现实的纪念。同学们,让我们以伟大的长征精神来激励自己,在这个崭新的时代,奋发努力吧!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弘扬长征精神鼓起理想风帆征文

全文共 757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当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长征组歌时,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的一组场景:泸定桥边、大渡河畔珍藏了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留下了他们坚毅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记录着他们胜利后的笑容;三军会师,会宁载歌载舞恭贺他们创造了人间神话。

七十五年前,先辈们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这曲“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长征途中,先辈们脚下踏着华夏坚实的土地,手中高擎着民族振兴的大旗,心中升腾着祖国飞翔的梦想。正是这样的信念将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筑成一道摧不垮、压不倒的钢铁长城。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艰难,走过凶险,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蓝天。

七十年五后,作为新世纪的主人,面对新时代的长征,我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今天,我们面前虽然没有了雪山和草地,艰苦的环境似乎已离我们悠然远去,然而,亲爱的同学们,当你还沉溺于网络游戏时,当你还留连于漫画小说时,你可曾想到,伴随着时光流逝的不仅仅是我们的青春,还有我们绚烂的向往和似锦的前程!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是要用我们的智慧,努力学习,不断掌握知识、本领,使我们的祖国阔步迈入世界经济强国的行列,我们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需要甘于奉献的精神,这也正是不朽的长征精神的真实体现。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勤奋学习的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也是一次充满艰辛的长征,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青少年的新的长征!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学们,让我们重踏长征路,弘扬长征精神,努力拼搏,去实现我们金色的理想,一起书写我们新的长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弘扬长征精神征文

全文共 4723 字

+ 加入清单

1935年4月,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南渡乌江、佯攻贵阳、直插云南,红军主力分两路西进,进入了贵州安顺的少数民族地区。中央红军总政治部代主任李富春发布了《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布告》,要求红军指战员和红军战士严格遵守党的民族政策,不得侵犯少数民族群众的利益。同时红军总政治部在《红星报》上发表了《注意争取少数民族的工作的指示》,强调尊重少数民族及其风俗习惯,不打少数民族中的土豪,揭露国民党的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民族隔阂政策,号召广大少数民族群众起来革命,反抗国民党的统治。

中央红军右路军(红三、红五军团)在军团长彭德怀、政委杨尚昆的指挥下,来到了镇宁县、关岭县、紫云县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镇宁县、关岭县、紫云县山区,地处滇黔通道的要冲,是一个布依、苗、黎、汉等多民族聚居地区。当地少数民族长期以来饱受滇、黔军阀纷争的蹂躏以及当地官府的残酷剥削和压榨,曾多次自发地武装起来,进行抗兵、抗粮、抗捐斗争,形成了陆瑞光、王仲芳等大小若干支地方武装,割据镇宁、紫云、关岭、安顺、贞丰、王母(今望谟)交界处的大片区域。其中陆瑞光拥有一支数百人的队伍,活动于镇宁、紫云、关岭边沿地区,控制六马、沙子沟等地方圆数十里的地盘,成为镇宁、关岭、紫云等县地方政府奈何不了的一方强豪。

陆瑞光,布依族,外号“陆麻二”,1901年出生在贵州省镇宁县。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组织农民武装,成为劫富济贫、保卫家乡的农民领袖。1929年4月,率领关岭、紫云、镇宁三县边区农民1000余人,进行武装抗暴斗争,被当地少数民族群众誉为“四大天王”之一。

红军右路军在彭德怀、杨尚昆的指挥下,在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同时,派人向陆瑞光等人进行统战工作,宣传党和红军的民族政策。红军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当地少数民族及其上层人物陆瑞光、王仲芳等人的信任和支持,同时接受了红军的革命主张。4月16日,陆瑞光亲自迎接红军进入弄染,并与红军订立协定:“反蒋(介石)、王(家烈)、犹(国才)的国民党统治,反对一切苛捐杂税”,并请求红军派人帮助他。红军于是赠给陆瑞光一面红旗、36枝步枪及其他一些武器弹药,同时留下了一批红军伤病员和红军副营长方武先等工作人员,继续开展敌后武装斗争。红军大部队则顺利通过了少数民族聚居的六马地区,来到北盘江边。

红军离开后,国民党不断派兵来骚扰、攻打陆瑞光等人,一些红军伤病员先后被杀害,陆瑞光遂与方武先决定率队伍到广西右江革命根据地投奔红七军,受阻后仍退回弄染。

1936年初,陆瑞光与方武先商量后决定:拟以镇宁、关岭、紫云三县交界的沙子沟、乐纪、火烘槽子等少数民族聚居的48个村寨为游击革命根据地,联合已取得合法身份的紫云县中一区区长周晓凡和火烘联保主任沈树华组成游击队,开展创建根据地的斗争。同时陆瑞光根据方武先的建议,派代表罗诗虎到安顺寻找上级党组织。罗诗虎在安顺找到了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成员秦天真和省工委军事领导小组组长李光庭,向他们汇报了陆瑞光等人的工作安排。秦天真、李光庭二人同意了陆瑞光、方武先的方案。罗诗虎遂派人回弄染向陆瑞光、方武先汇报情况后,陆瑞光、方武先根据贵州地下党的指示和计划,即开始在镇宁、关岭、紫云三县边界地区发动群众,组织游击队,建立革命根据地。在陆瑞光、方武先等人的艰苦努力下,革命形势发展很快,引起了国民党贵州当局的极度不安。国民党贵州当局视陆瑞光为心腹大患,急欲除之而后快。 1936年底,四川军阀杨森率二十军入黔,他亲自带领师长夏炯率军到紫云、镇宁坐镇。12月26日,杨森以“迎接红军过境和签订‘反蒋协定’”的罪名逮捕了陆瑞光,随后诱捕了其余“四大天王”并血洗弄染,方武先以及留下来的红军战士英勇牺牲,48寨游击根据地遂告失败。

陆瑞光被捕后,关押在紫云,不久押送到贵阳。面对敌人的种种酷刑与威逼利诱,陆瑞光大义凛然,威武不屈,痛斥国民党反动派争权夺利、烧杀掳掠的暴行。1937年春,杨森将陆瑞光等“四大天王”杀害于贵阳市八角岩,陆瑞光牺牲时年仅36岁。1989年,贵州省人民政府追认陆瑞光为革命烈士。

当下,80年前的红军长征,虽然经过了漫长的岁月,至今依旧被世人追寻不已。但是我们就是要把红军路过安顺的辉煌历史,告诉今天,告诉未来,告诉你、我、他。 ,当我们重温当年红军浴血奋战,舍生忘死那一段历史,对于弘扬长征精神,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打造一批红色旅游景点,在今天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重温历史,1935年4月12日,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南渡乌江、佯攻贵阳、直插云南。红军一、三、五军团分三路进入安顺境内,途经三县区400余个村寨,历时7天,行程1100余华里。从东屯至坝草,千里征程,处处都留下红军的足迹,留下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故事,留下永存千古的长征精神。

重温历史,体验长征,走过山坡上无数的羊肠小道,蜿蜒数里,我们深切感受到当年红军的境遇:他们饥饿疲累,他们在绝境中求生,他们不害怕死亡,在神秘的西部地域开辟了一条胜利的通道。

环境的艰苦,敌军的血腥追杀,红军损失惨重。16岁就从江西兴国县参加红军的陈伦辉已经故去,他把自己的后代永远留在了安顺这块土地上。陈伦辉在红军最艰难的时候参加了长征。在攻打娄山关的战斗中,陈伦辉腿部负伤,部队把他留在了老百姓的家中,为防止国民党和当地反动武装的搜查,老百姓用大箩筐把陈伦辉隐藏起来,用席子盖住,再铺上谷子和老糠。当陈伦辉的伤病痊愈时,红军已经离开安顺。陈伦辉于是隐姓埋名,如今,陈伦辉的三个子女都留在了安顺市东屯乡。在杨武乡,当年的红军战士刘少山遇害在一个山后的洞中,村民还记得,刘少山因年幼生病掉队,被当地保长抓住杀害丢于洞中,现遗骨迁葬安顺烈士陵园。紫云县的村落流传着许多红军故事:“小共产”梁明忠如今80多岁了。人们记得,1935年4月红军进入紫云村寨时,村里不明真相的群众跑到山里躲了起来。当时刚生下来三个月大的梁明忠没来得及带上山,红军发现后,将他带回驻地悉心照顾,精心喂养。红军离开后,村民回到了村子,一看孩子,居然还活着,这时,大家才知道红军是老百姓的队伍,人们都把梁明忠叫“小共产”,“小共产”就这样传开了。

即使在生命的边缘他们仍坚守信念,同时传播着革命的理想。他们用炭棒、白灰、红土刷刻下各种标语口号。在安顺市西秀区岩腊乡三股水一处岩脚的石崖上,红军写下了“红军是工农自己的部队”的标语,这是目前安顺境内留存的红军遗迹之一。这块岩石被后人命名为“红军岩”

让劳苦大众摆脱剥削和压迫,求生存获解放,这就是长征精神的本质。1935年,在陆瑞光的带领下,镇宁花山一带活跃着一支以布依族为主的地方武装。他们反苛捐杂税,对抗国民党政府,打富济贫,帮穷救苦,保家安民。

1935年4月14日,中国工农红军第3军团在彭德怀军团长、杨尚昆政委率领下,从安顺鸡场和紫云猫营进入镇宁的江龙和本寨,陆瑞光在红军的感召下迎接红军,参加革命。他与红军签署反蒋协议。红军留下了以红军营长方武先为首的12名伤病员,陆瑞光负责保护养伤,伤愈后再追赶部队。

镇宁江龙街上一个上百年历史的小四合院里,是红军政治部临时办公之地,时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的李富春当年曾经在这里办公,古旧的石板地面,年代久远已经变成酱色的木板,雕花木窗,这是安顺目前保护完好的红色遗址之一。

在江龙一户市民的家里,一张雕花木床,虽经多年,还保存得十分完好。据说,李富春在江龙时,晚上就休息在这张床上,在江龙,一个名叫周元志的村民展示了当年红军给他父亲交易时留下的银元,以及红军当年送给他父亲的墨盒、砚台、手炉等。

江龙的老街道、老房子、老铺台向人们诉说着当年红军在这里驻扎三天,帮助劳苦大众的感人故事。

当年的红军长征经过的安顺市黔中大地,如今已是日新月异。

从当年红军长征的回忆文章中,我们依稀可见旧中国的贫困。长征时任红一军团第2团政治委员的邓华,描述了当时中国农村的落后和荒凉。

邓华将军在长征回忆文章《北盘江》中写道,“紫云是个很小的县城,不过三百家人家,几十家小商店,有些圩场都已成为焦土,沿途异常荒凉,简直走一天都碰不着一个人。”如今的紫云,宽阔的街道,现代化的商场,人来人往,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大城市,据了解,紫云县城已规划成总面积为174.29平方公里,以发展旅游服务、商贸业及原材料为主的小城市,形成旅游、商贸、教育等职能,今后10年,规划城区人口规模将要达5万人。紫云将有两条过境高速公路通过,当地党委政府提出,要打造西南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区域性小商品集散中心。

如今的镇宁,正在着力推进城建活县,把镇宁黄果树南北大街“南拓”连到黄果树匝道,“北展”接到六枝至镇宁高速路匝道,使之成为连接黄果树和龙宫的“免费高速公路”。同时,建设的4条通乡油路、38个村102公里通村公路和县城综合客运站,以及坝草码头改扩建,形成坝草码头运输带动物流、以物流促进商业,辐射带动经济促进社会发展。

今天的安顺,我们胜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十二五”是安顺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是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生态建设成效最好、改革开放活力最强、人民群众实惠最多的时期。“十二五”时期是安顺聚力提速发展、综合实力更加增强的五年,是安顺加大投资力度、发展基础更加夯实的五年,是安顺加快转型升级、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的五年,是安顺加强规划建设、城乡变化更加显著的五年,是安顺强化保护治理、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的五年,是安顺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更加强劲的五年,是安顺聚焦民生改善、社会事业更加进步的五年,是安顺推进依法行政、服务效能更加提升的五年。

未来五年,安顺市将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努力建设总量大、产业强、城乡美、百姓富、社会稳的秀美新安顺。一要坚持创新发展,全力打造黔中经济区重要增长极,坚决守住速度底线,构建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努力实现弯道取直、后发赶超。二要坚持协调发展,全力打造全国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推进城镇建设管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发展平衡,增强发展后劲。三要坚持绿色发展,全力打造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不断推进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让现代文明与生态文明交相辉映。四要坚持开放发展,全力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坚持以开放倒逼改革,以改革促进开放,始终把改革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积极拓展开放新空间,推动开放型经济迈向更高层次。五是坚持共享发展,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着力解决民生难题,大力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全面小康的获得感、幸福感。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实现“十三五”开门红,意义十分重大,要重点抓好十个方面工作:一是紧盯补短板抢先机,在大扶贫大数据战略行动上求突破;二是紧盯提速度增总量,在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上求突破;三是紧盯抓试点出成效,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上求突破;四是紧盯提质量增效益,在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上求突破;五是紧盯调结构创特色,在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上求突破;六是紧盯兴业态促升级,在以旅游为龙头的服务业上求突破;七是紧盯守底线优环境,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求突破;八是紧盯挖潜力搭平台,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求突破;九是紧盯惠民生促和谐,在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上求突破;十是紧盯转作风提效能,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上求突破

作为新一代的我们深深感到,要弘扬长征精神,汲取红军在长征中的勇气、理想和力量,为安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学长征精神,做红色传人主题征文

全文共 1724 字

+ 加入清单

自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在实施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中,红军长驱6.5万余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远征。中共“五老”之一的谢觉哉《欢迎董老》一诗中对长征经历的回忆可谓刻骨铭心:“十年前共征鞭北,横断山云桥陵月。荒裔深入地不毛,雪岭高跻天距尺”。当红军在铁路、汽车路、独轮车路、只能用脚走的路、用脚难走的路之间穿行,经过了包括苗、壮、彝、白、藏、回等少数民族在内的两亿多人口的广大地区,亲身经历了从工业文明、农业文明、游牧文明直至原始蒙昧时代的时空转换,大多数革命者真正懂得了“由于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产生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要把不平衡的状态变到大体上平衡的状态,还要经过很长的时间,还要花费很大的气力”这样一番道理。

另一方面,长征之路又涵盖了若干中华文化的标志地。舜帝南巡零陵、大禹导引岷江、姜太公垂钓渭滨、诸葛亮渡金沙、唐三藏西天取经、石达开遗恨大渡河……这些史实和传说,人们并不陌生,但精神漫游和身临其境,其收获不可同日而语。“晒经山巅晒经关,玄奘东还曝经篇。羊肠直上通霄汉,银星缀臂似游仙。说大圣,笑语欢。昼夜两越晒经山”——张爱萍《翻晒经山》,生动表现了在新的军事方针指引下,红军将士跳出敌军包围圈后,心中洋溢的积极乐观情绪。聂荣臻《吾非石达开》,更从大渡河畔石达开部全军覆灭与72年后红军胜利过河的古今对比中,揭示了红军超迈前贤的惊天神勇。诗中云:“大渡河流险,吾非石达开。飞兵天际至,历史不重来!”作为三军统帅的毛泽东,更从祖国壮丽山河的跋涉征程中、从现代战争奇观的英明塑造中,获得了救亡民族、重整河山的强大精神动力。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念奴娇·昆仑》之“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到其《沁园春·雪》之“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谈古论今,纵横捭阖,字字千钧,句句铿锵。令人深切感受到一代伟人对民族前景的无比自信。

安得倚天抽宝剑——这是一次探求马列真谛的铸魂之旅。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经过不懈求索,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救亡民族之经典理论。

伍修权《历史转折》中云“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它描述了红军将士在面对军事失利的惨痛教训时认识到,照搬照抄洋教条,中国革命就会被彻底葬送。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所坚持的“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的战略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朱德《遵义会议》中言:“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此后,红军卸下思想包袱,摈弃军事教条,演绎了四渡赤水、彝海会盟、飞夺泸定桥等一幕幕威武绮丽的战争诗篇。长征历经惊涛骇浪、一波三折,直至乘风破浪、波澜壮阔。于是,张宗逊《忆遵义战役负伤》中言:“泽东路线三军戴,胜利会师到渭阳。”

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一次承启革命经典的传薪之旅。任荣《浣溪沙·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中言:“万里铁流辉史册,薪传踵武战歌洪。”在长征之前,中外历史上也曾有过亚历山大东征、汉武帝反击匈奴、蒙古军队西征、玻利瓦尔解放拉美等军事远征。但唯有红军的长征孕育出了如此之多的诗词佳作,铸成了永彪史册的军旅文化经典,为革命理想教育提供了绝佳教材。

陈毅《三十五岁生日寄怀》中言:“物到极时终必变,天翻地覆五洲红。”它记叙了在敌人重兵进攻之时、极为恶劣的自然环境之前,红军将士始终对党的领导和革命理性矢志不渝。萧华《长征组歌》中有经典诗句——“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更是对红军长征的“炼狱之旅”的真实写照。

长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我国自古至今的英雄主义经典,有勾践“卧薪尝胆”、岳飞“直捣黄龙”、秋瑾“要将乾坤力挽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民族振兴奋斗和牺牲。长征则在民族命运危急的历史关头,树立了旷古未有的精神丰碑——飞夺泸定桥、转战乌蒙山、突破嘉陵江、血战独树镇等著名战役所呈现出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战斗意志和顽强作风,为之后的全民族抗战准备了充足精神养料,更为新中国的缔造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正如刘瑞龙《破阵子·红军长征五十周年》中言:“围追堵截成幻梦,铁流转战自英雄,豪气傲苍穹。”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弘扬长征精神征文

全文共 1418 字

+ 加入清单

8月,我参加了一次红色旅游,最后一站则是瑞金,听到这个名字,我感到很亲切,因为儿时在小学课本上要求背诵过的“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就出自这里的“红井”,还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起点,到了瑞金后,我才对这片红色的土地有了深刻的了解。

我们一行乘大巴从井冈山出发,沿着笔直的高速公路,到达了瑞金。听导游介绍说,瑞金是五代十国时置县,1994年撤县设市,地处江西东南的交通要塞,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红色首都,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他们的战友都从在这里战斗过,这里以“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闻名于世。

我们先是参观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在简陋的会议室里插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党旗,悬挂着列宁像和“拥护苏大”的标语,主席台正中摆放着当时开会时的桌椅,桌布上写着“工农炮台”四个大字,显得那么威武庄严,我不失时机地在这里拍照留念。

还参观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文印科旧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电话总机室旧址及中央邮政总局旧址,看到到处用石灰水之类的写着标语口号,譬如:“千里眼、顺风耳”、“红军胜利万岁”、“打倒法西斯”等,有着浓厚的政治氛围。

在瑞金红军纪念馆里,我看到墙壁上悬挂着当年红军用的枪支、戴的军帽、背的挎包、粮袋等,与同行者一起议论着当年那段艰苦生活,那种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斗争精神,都一一拍了照片。

我还坐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当年读书、商谈大计的大树下留影,都有介绍说,这三棵大树中,中间一棵最大,是毛主席坐在它的树下,两边的小,分别做着周恩来和朱德,我看着那三棵紧密相连的大树,内心深处感到了一种奇妙。我在想:大树伴伟人而成长,也因伴伟人而名扬。

我随导游参观了“红井”,它位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旧址东南30米的池塘边,据说当地干旱,严重缺水,当地老百姓都很迷信,以为挖井会破坏当地风水,没有擅自挖井的,宁肯到几公里外的小河里挑水吃。1933年4月,毛主席和中央机关住到这里后,发现当地饮水困难,就带领机关红军战士开始挖井,在挖到5米深时,一股泉水喷涌而出,此后,当地人民也纷纷开始挖井,解决了当地人民吃水问题。后来,又维修了这口井,取名为“红井”,并在井旁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吃水不忘打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还有一块碑介绍了“红井”的来历,我也喝了“红井”里的水,慢慢品尝着,感觉就是不一样,直接甜到了我心里,实实在在地接受了一次红色教育,这口“红井”也时刻记在我的心里。

在毛泽东旧居,我亲手摸过当年毛泽东坐过的长凳,遥想当年: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如此简陋的会议室里,坐着大长凳子召开会议,运筹帷幄,研究对敌斗争方略。想象着伟人就曾在这里指挥着千军万马,这简陋陈旧的房屋关乎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在毛主席旧居前参观一棵大树时,导游说了一件有趣的事,说这棵大树已经枯了多年,最近几年又发出了新芽,我听了不由得为之惊叹。我还立在伟人曾坐过的“读书石”留了影,看了照片就会想象着当年伟人读书的情景。

在瑞金,我还购买了一套“红军服”、红色书籍和纪念品,偶尔穿穿“红军服”,徒增了对中国工农红军的敬佩之情,读一读红色书籍,不断接受红色教育,欣赏着红色纪念品,回味着红军长征的经历。

瑞金之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匪浅,红色教育感染着我,长征精神激励着我,在新的漫漫征途上不停地攀登……。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新时期长征精神的启示作文

全文共 813 字

+ 加入清单

长征,是党和红军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生存危机下被迫进行的大规模战略转移。党领导红军战胜了征途中的一切艰难险阻,最终夺取了长征的胜利。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不断加快侵略中国的步伐。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抗日救亡成为全民族最紧迫的任务。可是,蒋介石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在对日实行妥协政策的同时,调集重兵“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精华”。不仅造就了一大批善于治党治军治国的宝贵人才;更重要的是,在浴火重生的伟大斗争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脱颖而出,并且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这一切,标志着党开始走向成熟。

长征的胜利,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红军以英勇无畏的斗争,将被迫进行的求生存转移,转变为开赴抗日前线的伟大进军,在华北的抗日前哨地区建立起前进的阵地,鼓舞和坚定了全国人民的抗日信心,促进了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变,为挽救民族危亡作出了重要贡献。

长征的胜利,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国内外的影响,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并且赢得了国际上正义力量的同情和支持。广大人民由此而懂得:只有跟着共产党,才能获得解放;只有参加和支持红军,才能翻身当家作主人。

长征的胜利,锻造出了不朽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集中体现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战胜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屈服的英雄气概;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高尚品德;始终听党话、跟党走的高度政治觉悟;与广大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为人民服务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走自己的路,求实创新的胆识。这一精神,不仅是党和人民军队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高度凝结,也是后来的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的发展基础,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正是在这些精神的鼓舞下,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长征精神的启示作文

全文共 1721 字

+ 加入清单

长征精神启示我们,要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任何时候都要顾全大局,以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最大利益。

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中共中央制定了红军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实践证明这一方针是正确的,但是,张国焘不顾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危险,主张南下川康一带,实行逃跑主义,中共中央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争取国家独立这个中华民族当时最紧迫的根本利益出发,同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时行了坚决的斗争。并且,为了团结张国焘及红四方面军指战员,经中共中央同意,周恩来把红军总政委职务让给了张国焘,对于推动张国焘执行中央北上抗日战略方针起了重要作用。1936年10月,终于在陕甘地区实现了大会师。中共中央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得到了贯彻。

今天,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宏伟蓝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更应强调顾全大局,处理好部分与整体、局部与全局的辩证关系,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以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重,在个人利益与民族整体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顾全大局,放弃小利、不谋私利。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才能胜利,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和进步。

四、长征精神启示我们,要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还要弘扬团结友爱的协作精神。

红军是在最艰苦、最困难的条件下和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支人民军队,它不仅纪律严明、富有很强的战斗力,而且具有官兵一致、同甘共苦、共渡难关的团结协作精神,这正是构成长征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也是长征能够取得胜利的重要思想基础。长征中,没有这种精神,红军不可能生存下来,更谈不上长征的胜利。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战胜困难和风险,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业绩的强大武器。在新形势下,应该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少年进行团队精神的教育。从小培养青少年团结协作的高尚品德,因为团结合作也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内容,它对于构建和谐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有着重要的作用。

五、长征精神启示我们,要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更需要学习和弘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长征中,红军指战员长途跋涉历时两年,纵横十余个省份,行程几万华里。先后渡过了湘江、乌江、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白龙江等24条号称“天堑”的江河;翻越大山1000余座;跨过了纵横数百里的茫茫水草地;进行大小战斗360余次,其中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夺取天险腊子口等战斗成为传世称颂的典型战例。特别是22名红军勇士,置个人生死于不顾,冒着对岸飞的弹雨,脚踏着凌空摇晃的铁索,飞夺泸定桥的壮观场面被传为红军战士革命英雄主义的佳话。就是靠着这种英勇顽强、艰苦奋斗、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红军指战员终于战胜了一切艰难险阻和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中,要在一个充满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的国际环境中,在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情况复杂、发展任务异常艰巨的大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缩短和消除两三个世纪,或至少一个多世纪所造成的差距,跻身世界发达国家之列,其艰巨性远甚于当年的长征,因而更需要弘扬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共同利益,顽强拼搏进取的艰苦奋斗精神。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不可或缺的强大精神动力。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的素质的较量,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少年少有艰苦生活的磨砺,却更多的遇到灯红酒绿、金钱权位及享乐生活的诱惑,因此,更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教育。因为,艰苦奋斗精神是保持党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强大法宝,是抵御和克服腐败现象的有利武器,是培养新一代民族栋梁的宝贵财富。

长征精神是人类英勇无畏和艰韧不拔精神的楷模,是中国共产党人战无不胜的精神武器。它的影响已经突破了时代和国度的界限,在人类活动史上树立了一座无与伦比的丰碑。当前,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长征精神不但没有脱离民族精神的主流,而是为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成为民族精神之魂。我们应该全面继承和弘扬包括长征精神在内的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将其融入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弘扬长征精神征文

全文共 1745 字

+ 加入清单

长征,是春日的竹笋、草原的新绿、出水的芙蓉……

长征,是日落的红霞、远征的航标、离弦的利箭……

长征,是轰然出山的瀑布、暴风雨中的闪电、大漠风沙中的战旗……

长征是金,长征是银,长征是生命中无与伦比的宝贵财富。

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并取得伟大胜利,长征的胜利,不仅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而且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长征不仅在军事斗争中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而且形成了举世钦佩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百折不挠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象征,长征的胜利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一种精神——长征精神!

我觉得长征精神就是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积极进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没有这种精神,就没有长征的胜利,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

我读过一本叫《长征故事》的书,里面向我们叙述了一个又一个英勇的革命故事。我看完这本书时已是热泪盈眶,因为我被那英勇无畏的长征精神所振奋而感动,他们那种挺身而出,英勇抗敌,为国捐躯,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令我敬佩,更值得我们去发扬和传诵。历代主席毛泽东与刘少奇也在内参加战斗,毫无领袖作风。在红军奋战时,连娇小懦弱的女人都勇敢地参加红军,奋力地抵抗敌人,抗战时,红军们有时一天的口粮就十粒谷米,战士们就靠这十粒包谷米,挺过了一天。充满革命客观主义精神的女战士,在这么艰难的条件下,还唱歌谣激励战士:

金包谷,银包谷,

吃上一把好走路。

一粒包谷一口水,

十粒包谷挺到黑。

红军战士们就这样抵着饥饿行军打仗。

彭德怀为了战士们的生命,不惜杀掉自己的坐骑,另人敬佩的老班长为了给受伤的战士补身子,自己甘愿吞食鱼骨,还有整整一个炊事班的战士们,为了扛起那口为战士烧水的大铁锅,牺牲了全班士兵,一位身为红军的军需处长因衣服过于单薄被严寒冻死……

战士们的日子是苦的,但虽艰苦,却心中仍只有坚定的信念,爬雪山,过草地,那艰苦的日子是无法用文字去描绘的,当山上空气稀薄时,我们的战士不曾放弃,当坠入草地时,我们的战士不曾忘记。

长征的精神如涓涓小溪边生长的无名的野花,零星的、散落的,但却是芳香的,天然的,浓郁的,悠长的,红军循着雪山与草地,以钢铁般地毅力实现了人类历史上一伟大的壮举——二万五千里长征。

枪声已远,马蹄依稀,历史渐行渐远,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精神的那面旗帜却巍然屹立于中华大地,飘扬在中国上空,驻扎在每个中国公民的心灵深处。长征是什么?长征是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斗争精神;是前赴后继、顽强拼搏的英雄主义;是舍己为人、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历史已悄然远去,而它留给人们最多的不是耻辱,不是落后,不是软弱,而是回忆,使纪念,是困境中的崛起,使奋斗中的执著,使革命精神的化身。历史是过去最好的见证,也是未来前进的强大动力。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二万五千里的斗争,那茫茫的大雪,险峻的雪山不得不向我们低头;那泥泞的草地,恐怖的沼泽不得不在我们面前屈服。有蓝天的呼吸,就不能让奋飞的翅膀在安逸中退化;有大海的呼喊,就不能让搏击的勇气在风波前却步;有远方的呼唤,就不能让寻觅的信念,在走不出的苦闷中消沉。红军正是因为坚持着自己的坚持,执著着自己的执着,才为历史有书写了辉煌的一页。追寻革命的足迹,追寻长征精神。“长征”这个伟大甚于响亮的词汇在我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长征精神光芒万丈的照亮了我们前方的路。激励我们前进。

21世纪的今天, 中国正在进行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中华民族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光荣任务就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小主人,应该发扬长征精神,勇往直前,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积极进取,自力更生,勇于创新,创新学习方法,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不拘泥于课本知识,努力拓展知识面,克服学习生活中的种种艰难险阻,攀登上学习和科学的高峰,报效祖国,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作贡献。让我们永远铭记历史,继往开来,在社会主义新长征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我们要忆长征,纪念长征,更要弘扬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一首歌,永唱不衰;长征精神是一杯茶,余香袅袅;长征精神是一首诗,韵味十足。我们将牢记革命前辈的遗训,继续发扬长征精神,让中华人民共和国永远巍然屹立于世界之巅!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长征精神在我心中的优秀作文

全文共 791 字

+ 加入清单

每当有人问我:“你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安定的生活是怎么来的吗?”那时,幼稚无知的我总是说:“管他呢?有吃有穿就行!”可今天我改变了对这个话题的看法,因为我今天读了《长征》这一首诗。读完后,我深深地为红军那种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所折服,那些可歌可泣的场面令人永生难忘。而与平时的我一对照,我的脸上不禁火辣辣的。

我想,红军战士所做的每一件事,肯定历尽了千辛万苦,都付出了不少的心血和汗水,甚至有的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才取得了长征的成功。再想想我们呢,有时遇到一些不足挂齿的小困难,便退退缩缩,不敢与困难作斗争,索性采取放弃的策略。而再看看诗中的红军,“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是何等的英雄气概,是多么的令人敬佩!

过雪山时的路每走一步都是很难的,面对山上的皑皑白雪,红军战士勇往直前。他们愈往上走,路愈陡愈窄,有时根本没有路。战士们便拨开厚厚的积雪,又继续前进。越往雪山顶,积雪越深,气压越低,呼吸也就特别困难,但我们的红军战士毫不畏惧,鼓足对革命必胜的勇气继续前进。就在这时,有一位军需处长为了大家操劳过度,累了,坐在树旁歇息,就再也没有站起来,被冻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战士们含者热泪,默默地告别了他。红军战士过草地没有东西吃的时候,他们便啃草根,吃皮带,渴了,便用双手捧起一口污水解渴。

到了这儿,我的眼睛不禁湿润了。在这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红军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它无时无刻不激励着我。红军,是你用鲜血染红了徐徐飘扬的军旗,是你用顽强不息的精神映红了我们胸前的红领巾。想起我平时学习上的偷懒、生活中的浪费,我不禁感到汗颜。的确,我们要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因为它是红军战士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

红军,我赞美你,我歌颂你。我也要向您在长征途中那样不怕困难,顽强学习,不辜负先烈们对我们的期望。我要立志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让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繁荣富强,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年弘扬长征精神主题征文

全文共 945 字

+ 加入清单

“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长征就是这样一个震古烁今的不朽传奇。长征的伟大壮举,突破了人类的生存极限,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今天,人们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历史没有终结,读懂长征,不只是重温那段峥嵘岁月,更是为了看清我们脚下的道路,传承民族精神的基因,凝聚起开创未来的磅礴力量。

弘扬长征精神,要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正像毛主席指出的,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现在,我们又踏上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进的路还很长,要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首要的是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不断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动力。

弘扬长征精神,要坚定克难制胜的信心。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迸发了活力,从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改变国家历史进程的同时,也改变了无数普通中国人的命运。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必须增强危机意识。要看到,我国目前人均水平排位还很低,家底还不厚实,决不可歇脚停步;还要看到,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也会遇到坎坷,尤其是全面深化改革还有许多硬骨头要啃,还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只有继续发扬不怕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才能为全面深化改革在思想上扫清障碍,在新长征路上实现新的跨越。

弘扬长征精神,要坚持实事求是解决问题。在长征中,当发现预想目的地的环境、条件和敌情不适宜建立根据地时,革命先驱不拘泥于已定方案,及时调整、修改计划,从实际情况出发,重新选择、寻找适宜红军生存和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形成了有利于革命发展的战略态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进路上仍然面临着复杂的情况和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勇于创新,脚踏实地,以此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中国力量,不断增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聪明才智和磅礴伟力。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都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只有铭记历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光荣革命传统和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今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需要我们十分珍惜和充分运用长征这个精神宝库,坚定理想,砥砺意志,团结奋斗,继往开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长征精神的启示

全文共 324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首诗曾这样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首诗,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主席——毛泽东在长征后写下的《七律·长征》。

1934年10月,中央工农红军开始长征。路上,红军翻越五岭,跨越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1936年10月,完成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

可是,红军战士们并没有向困难低头,而是把这看成是平平常常的事。战士们在长征中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真正体现出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和大无畏精神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他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

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也好比长征,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突围,我们要心怀自己的梦想,勇敢,坚韧地走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弘扬长征精神共筑中国梦想征文

全文共 537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名叫《我的长征》。

书中以一位名叫王瑞的老先生对长征的回忆,来记叙长征中的种种困难与事迹。在长征时,现在的老先生王瑞年仅16岁,他的爹、姐、姐夫与他自己都参加了红军,其中,讲到了“四渡赤水”、“过草地”、“爬雪山”、“飞夺泸定桥”这些战斗故事。特别使我感动的是在飞夺泸定桥时,红军解救了一位彝族的穷人达尔瓦。红军夺下泸定桥后,他拿着我们的党旗,正要将它插上泸定城上方,可还来不及享受胜战的喜悦,就被敌人的冷枪击中了。虽然子弹穿透了他常皱着的眉心,但是,这位顽强的民族英雄凭借着对党、对红军信任的力量,还是稳稳地站着,手中高举着我们的党旗,面露着微笑。这个片段令我印象深刻,同时也流下了伤心的泪。本片主人公王瑞原本是一个胆小的孩子,他的父亲在过湘江时因中弹而身亡。他的姐姐,是个会扎一手好草鞋,会唱一口好听的山歌,能干的医务员,可是后来被敌人用酷刑杀死了,死时还是死不瞑目。他的姐夫在飞夺泸定桥时,身为班长的他,冲锋在前,结果身中数弹而落入江中。经历了种种挫折,面对亲人的死去,王瑞成了一个大胆、勇敢的军人了。

看了红军长征时那段艰苦的岁月,那用无数生命写下的英雄史诗,将会成为我前进的动力。今后,我会发扬百折不挠,英勇顽强的精神,让长征精神永远激励我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66 字

+ 加入清单

在1934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进行了一次长达二万五千里的长征。红军们转战14个省,冲破国民党数十万兵力的围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阴险,忍受饥寒伤病的折磨,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关于完成了战略转移的艰巨任务,使广大人民树立了信心。长征的胜利,成为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正是红军长征的真实写照。红军在长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艰苦奋斗精神和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弹指一挥间,今年已是红军长征胜利的70周年。回想那艰苦卓越、气壮山河的万里长征,红军无惧枪林弹雨,冲破重重封锁,跨越雪山草地,用他们那不屈不挠、坚持不懈、艰苦奋斗的精神谱写了一部壮丽的英雄史诗。“巧夺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这一幕幕像一个个完美的神话,一个秒年第毫年个无畏的图腾,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壮丽篇章。

从红军的万里长征中,我们体会到了一种艰苦奋斗、有着坚定毅力的精神。作为新时代的我们,需要去弘扬这种伟大的精神。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们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正是因为这样,在许多人的心目中都一致认为艰苦奋斗精神已经过时了。有这种想法的人目光是短浅的。虽然我们的社会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我们国家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离发达国家还有一段距离。因此,我们还需要努力,还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一个国家如果艰苦奋斗之风不盛行,那么这个国家就会停滞不前进,甚至一蹶不振。红军长征这么艰苦为何会胜利?我们中华民族威吓能历经沧桑而不衰,巍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这都是由于有艰苦奋斗的力量支撑着。“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的顺利升空,经过了很多技术人员的辛勤和努力,还有杨利伟、费俊龙和聂海胜这三位航天员接受艰苦严格的训练才得以成功的。可以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无一不是艰苦奋斗的结晶。

艰苦奋斗精神不是某一个时代所特有的,而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同在的。因此,在新时期里,我们要按照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艰苦奋斗为荣”努力做好,构建一贯繁荣昌盛的社会!

长征那段峥嵘岁月已成为历史,但那种精神却永不磨灭。它将引导着我们新时期走向繁荣、走向昌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传人学习500字作文长征初中红色精神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句诗述说了红军百折不挠的精神。试问,我能有这种不怕挨饿,吃苦和风吹日晒的精神呢?我想我应该向红军学习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

“红军”二字的红排在首位,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如鲜血般的红色,那种张扬,那种即便付出鲜血和生命也要坚持走完长征路的信念。而排在第二的军字,就是代表着军人的精神,那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呢?它就像沙漠中的白杨有着笔直的树干,没有多余的分枝,它的根深深的扎在地底下为自己摄取所需要的水分,无论地底下的水源离它的根有多远,它都会竭尽所能的将根伸向水源,这种行为正体现了军人的品质。我最常听到奶奶和我说红军长征的故事,她说红军在长征途中,常常因为没有足够的粮食,而挨饿,当他们饿急了的时候,他们会去挖野菜,草根,树皮来填饱自己的肚子。还有敌军的围追堵截也是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十分棘手的问题。当时敌军派了几十万大军在我军前方堵住我军去路,后面又有敌军在穷追不舍,左右拦截。红军一边抵挡着敌军的攻势,一边找到敌军薄弱的地方,硬生生将敌军的包围圈撕出一个裂口,踏着无数不知敌我的尸体,冲出包围。其实红军的困难不仅仅只有这些,还有如缺医少药,疲劳困乏,伤病困扰等。

我们现在的教育条件这么好,生活又富裕,如果我们还不认真学习的话,又怎能对的起在长征路途中牺牲的红军将士们!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精神,他们的品质。

[传人学习500字作文长征初中红色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弘扬长征精神征文

全文共 1657 字

+ 加入清单

心被一股强烈的力量吸附包裹着,心中霎时涌动着一阵又一阵的感慨,它将埋于我心底的那份最深沉的崇敬唤起,让你我一同去追溯那共和国不容忘却的不老岁月——长征

从1930年起,蒋介石调集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了四次“围剿”, 但都以失败告终。1933年秋,红军组织第五次“反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完全抛弃了毛泽东的军事路线,执意推行王明的“左倾”错误主张,致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八万余人,被迫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领导下,红军克服重重艰险,蒋介石军队的围追堵截,也并不能阻挡红军的行军路步伐,相反,他们愈挫愈勇……

1936年10月,红军胜利到达陕北,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长征的胜利,不仅粉碎了国民党的阴谋,同时也使得国局转危为安。

是啊!长征可谓是一曲永远嘹亮的赞歌,它曾激励着多少有志之士义无反顾地追随……长征又曾给与人们多少震撼、多少感怀,它让人不由地对革命先烈产生深切的缅怀与崇敬。

长征岁月虽已逝去,但它的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大无畏精神却足以慰籍一颗颗空灵的心。

虽不曾身临其境去历经那浩荡的革命岁月,但也在字里行间读懂了长征的太多艰辛与不易。

是啊!好多个夜晚,我都不止一次地去思量去咀嚼长征精神给于我的感召与震动。

长征催人奋进,让人永不言弃,它告诉我:没有执着的信念、坚定的决心,便不会将自身真正融入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中。

如果没有红军的四渡赤水河、强渡金沙江的悲壮,如果没有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壮烈,如果没有红军翻过高耸入云的大雪山、通过杳无人烟的草地的极限挑战,又怎能有长征的胜利呢?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年,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因此,我们更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调集吃苦耐劳,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我们依附牵制的信念更有力量……

因此,不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我们都不应被眼前的困惑所羁绊,要用火一般的高效应与铁一样的意志力去克服,要用一种格斗士的精神去战胜阻绊自己的羁石。

无论是事业还是生活的辛酸,我们都要以一种抗争的信念去对待,因为二十一世纪的主流力量便是拼搏进取,无私无畏,永不言弃。这与长征精神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如今人们不是常说“爱拼才会赢”吗?是啊,如果人心趋向客观、态度悲观的话,那又怎样去战胜主观上原来就存在的事物呢?假使面对日新月异的高新产业,人们的选择倾向有很大的波动,如此商业竞技中无形中便增添了好几重门坎和关卡,如果不推陈出新,不敢承担一定风险,不敢尝试,那便是企业的懦夫与无知。

如果长征途中红军也怀着胆怯的心,那又怎么去冲破层层障碍呢?如果没有红军的坚强意志与执着毅力,如果没有坚韧信念与勇于攀岩的决心,那么红军又怎能粉碎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又怎能保存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从而促使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到来呢?

啊!不论是在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当前的和平盛世之时,不论以后有多么尖锐,有多少锋利,我们都不会畏惧,因为你我都抱定了一颗勇敢坚定的赤子之心,因此,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比长征精神带给我的感染与驯化更所向披靡的力量了。

从1936年浩浩荡荡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的圆满飞行……69年了,69年的时光短暂而又漫长,这期间我们又曾多少次翘首期待着共和国的史册上一笔笔闪亮光辉啊!

是啊!

不论是先前的革命历史时期,还是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长征精神都将作为社会潮流的主动脉,它的历史光芒是不会被任何物质掩盖的,它将充实着每一页历史。

它的精神将会永远激励着一代代进步青年沿着它的革命轨迹,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它的光辉与锋芒将会一次又一次照亮人们前进的路。

让我们从此刻起就一同将长征精神的精髓发扬光大,让生命融入先烈的偏执本色,让我们将长征者的驱进力量赋予自身,在未来的生产生活中一同去构造,去彩绘和谐、美好、富饶、美丽的社会,让你我紧紧依随长征者的精神力量,将爱国为民的热忱一同献给我们伟大的祖国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央视开学第一课2024观后感400字:弘扬长征精神

全文共 922 字

+ 加入清单

9月1日晚,我观看了2016年开学第一课:先辈的旗帜,看完后,我最想大声疾呼:“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次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七律·长征》时,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的一组场景:泸定桥边、大渡河畔那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那坚毅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上那胜利后的笑容。七十六年前,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

今天,我们重温悲惨壮烈、史无前例的长征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途,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面对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奴颜和媚骨的大无畏精神!去传承去发扬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垮的硬骨头精神,进而培育我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的新时代长征精神。

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是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长征途中,先辈们脚下踏着华夏坚实的土地,手中高擎着民族振兴的大旗,心中升腾着祖国飞翔的梦想。正是这样的信念将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筑成一道摧不垮、压不倒的钢铁长城。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艰难,走过凶险,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蓝天。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长征途中,在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强大敌人,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今天,步入新世纪的我们,同样需要坚定的信念;同样需要坚强的意志;同样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样需要甘于奉献的精神。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从容地藐视困难、顽强地面对困难、乐观地克服困难,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创业的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样的信念、精神是我们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

作为有着鸿鹄之志的新少年,你可曾想过,在新的长征中,我们肩上负载着怎样全新的责任?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同学们,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描写长征精神的学生征文200字

全文共 440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长征的一些内容,我翻阅了很多资料:红军长征行程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红军顺利通过大凉山彝族区,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知道吗?红军都是用脚走过来的,穿的是草鞋,吃的是草根树皮,长征的道路千辛万苦,战士们不怕困难和流血牺牲,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而战斗,创造了在现人眼中无法想象的伟大奇迹。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诗句。红军就是靠着不畏牺牲,不屈不挠的革命意志,冲破了一道道敌人的封锁,越过了一道道艰难险阻,我们这一代青少年生在没有战争的新社会里,没有吃过什么苦,受过什么累,但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一定要继承和发扬红军战士的革命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作为学习的动力,把那顽强的拼搏精神用在平时的学习中,勇于探索,掌握更多的知识,报效祖国。在生活中要关爱他人,尽量帮助别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要爱惜粮食,不浪费一粒米……

长征精神永记心间,做一个新中国的好少年,祖国的明天将会更加灿烂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500字有关弘扬长征精神的征文

全文共 2191 字

+ 加入清单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艰苦奋斗精神的楷模。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面对的是一条条波涛汹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雪山,一片片茫无涯际的草地,前有敌军,后有追兵,可就是在这“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逆境中,红军转战两万五千里,终于从100万的敌人中杀出了一条生路。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永久奋斗”的革命乐章。

一、 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二万五千里长征,纵横十一个省份、攻占七百多座县城,进行了三百余次战斗,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两夺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穿越荒无人烟的地区,终于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没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他们是坚持不下来的。在长征途中,毛泽东同志曾经给红军战士们讲过这样的故事,说的是我们的伙夫每天早晨起来问的不是“今天有没有米面?”而是问大家“今天部队往哪走?”同志们,正是有这样的革命理想和信念,长征才取得了胜利。长征的胜利,是理想和信念的胜利。万里长征,不但战争残酷,而且自然环境更为恶劣,红军所经历的各种磨难远远超出常人的想象。是什么力量支撑红军指战员把生死置之度外,前赴后继?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而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就是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跟着党革命到底的执着信念。

今天是和平和建设时期,我想,学习是所有学校的主题,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我们要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首先要深入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尤其是中国革命史,了解我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复杂历史背景、艰苦条件、艰难历程、重大成果,深刻认识中国革命的必然性,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成为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决心和信心。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要牢固树立民族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继承红军对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学习,学习各种本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

展现才华,贡献力量。

二、 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

林莽沉沉,裸山如刃,黄沙大漠,激浪长河,刻下长征者铿锵的足音.寒风砭骨,雪压冰封,矗立起长征者英勇的雕像!生存条件的艰苦并没有击垮红军战略转移的信心,反而是让他们愈战愈勇,最终取得长征的胜利。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前辈在井冈山如果不发扬以门板当床、稻草做被的艰苦奋斗作风,就难以点燃革命的星星之火;在长征路上如果不发扬爬雪山过草地、嚼草根吃树皮的艰苦奋斗作风,就难以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在延安如果不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艰苦奋斗作风,就难以取得抗战胜利;当年如果我们共产党人没有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的精神,就难以实现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革命理想。长征是血与火的较量,红军克服了千难万险,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长征精神的核心是艰苦奋斗精神。

有人说,艰苦奋斗过时了。这是不对的。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新的伟大长征,这一征途上仍然存在着诸多困难和不利因素。而我们更要要树立不怕吃苦,顽强拼搏的创业精神,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克服学习道路上的种种困难,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开创自己的事业。并要不断深入了解我们的国情,树立起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而艰苦奋斗的精神,勇于到基层和贫困艰苦的地方去就业。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是治党治国的需要 中华民族从来不畏艰难困苦,我们的先辈靠这种精神曾经造就了历史辉煌,树立和维护了民族尊严。在近代史中,我们国家经济曾一度处于落后地位, “落后就要挨打”,处处受辱的惨痛教训,激励着我们必须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激励着我们必须顽强打拼走富国之路。

三、 弘扬集体主义精神

红军将士在长征途中,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充分体现出无产阶级集体主义精神。长征的胜利是一曲集体主义的壮丽凯歌。这种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充分体现在红军的官兵之间、军民之间和部队之间。红军战士来自五湖四海,为着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走到了一起。干部处处关心战士,战士时刻想到干部。一粒米、一滴水,大家你推我让,谁也舍不得吃,舍不得喝。官兵之间,情同手足,战友之间情深似海。在生死的关键时刻,大家毫不犹豫地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这种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使红军凝聚成了一个向心力极强的战斗集体。在军民之间,红军在长征途中以“爱民”、“为民”、“护民”

的良好形象,赢得了各族人民的爱戴和拥护。各族人民群众积极支援红军,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为红军筹集粮食和各种物资,为红军当向导和翻译,用自己的生命保护红军。有的群众还直接参加了红军长征中的许多战斗,大批青壮年志愿参加了红军。在长征中,红军各部队风雨同舟,生死与共,表现了高度的全局观念和团结精神。正是因为红军长征途中团结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才战胜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创造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是革命团结的象征,是集体主义的胜利。

在新的形势下,集体主义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我们要用长征中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正确认识集体与个人的辩证关系,把个人的成长与祖国和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同集体、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要顾全大局,服从集体、国家利益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接过老兵的旗帜,传递长征精神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红色之旅》这本书讲的是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革命先辈创立祖国、推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我从中受益无穷。

这本书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国家领导人坚定的共产主信念,立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这本书中共有十二个重点旅游区,它们分别是:沪浙红色旅游区、湘赣闽红色旅游区、左右江红色旅游区、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陕甘宁红色旅游区、东北红色旅游区、鲁苏皖红色旅游区、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太行红色旅游区、川陕渝红色旅游区、京津冀红色旅游区。最著名的就要数京津冀红色旅游区了。因为那里的旅游路线是由北京、天津、冀州三个地方连在一起的,在北京举行过隆重的开国大典,在天津有举世闻名的红岩嘴十三号的周恩来故居,在冀州,党和国家领导人举行过七届二中全会,剩下的旅游区也很著名。

在《红色之旅》中,最引人入胜的便是毛泽东小时候的故事,我从中知道了毛泽东小时候既是一个了不起的伟人,又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常人,他的少年时代可不像我们这样有幸福的学习和生活。他出生在一个农民的家庭里,因受封建传统的影响,就连读书的自由也没有,在这种情况下他却能好好学习,而我们这么好的条件,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我想,我们应该学习先辈们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革命精神,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弘扬长征精神

全文共 581 字

+ 加入清单

长征精神,是穿越寒冬绽放在枝头的那抹新绿;长征精神,是走过泥泞遗留在身后的那行足迹。长征精神,是人生深蕴的宝藏,是让生命蓬勃的动力,长征精神是沉默中的爆发,是蛰伏后的苏醒,是人类对整个大千世界的吞吐、张弛、沉浮、聚敛最敏感、最有力的回应。

长征精神源于梦想,引发动力。设想一下十年以后,当你端坐于高级经理的座位上思考着下一个十年计划时,你的心头是否会迸发出一种长征精神呢!长征精神来自心灵,出自行动。她需要积极的心态作沃土,不断的努力作养料,辛勤的汗水作阳光雨露,孕育最后的成熟。记得去年当我们排练话剧《幽默辩论》的时候,我饰演的角色需要表演一段双节棍,为此,我特意向大二的师哥讨教、学习,练习中好几次打伤自己。最严重的一次是硬生生的将铁棍砸在后背上,趴在地上的我顿时感觉一阵难忍的痛。然而当我看到朋友们关切的眼神的时候,听到朋友们一句句温暖的话语的时候,“怎么样,能行吗,没事吧,要不我们去医院吧”,我的心被感动了,我和我的伙伴们共同将长征精神注入到了我们的话剧中,一个星期的排练下来,我们的话剧被隆重推出了,鲜花与掌声映出我们喜悦的笑脸。许多同学常常感叹学习的枯燥与无味,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心中缺少了长征精神。

假如梦想没有长征精神,事业将一片荒芜;假如心灵没有长征精神,生活将平淡无奇;假如行动没有长征精神,人生将一无所成!也许我们应当感激上苍给我们的种种不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弘扬长征精神

全文共 834 字

+ 加入清单

我记不起这是我第几次想起长征了,在我的记忆中,它就像古希腊文学中一部长长的史诗,我至今才读懂它一个小小的章节。

在漫长的历史与文化的进程中,我们民族有着许多辉煌的过去,穿越时空的苍凉与沉重,是历经沧桑后的繁华。的确,我们民族承受了太多的苦难。

风吹过,雨打过,火烧过,铁蹄践踏过,但是,中华民族永不倒!

长征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座巍峨的丰碑。那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突破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跨越千山万水,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篇章。

坚定不移地信念、永不放弃的追求,无所畏惧的前行……在当今的词典中,没有哪一个词能够像“长征”那样,包含了所有这些令人感慨的崇高精神和象征意义!

抚今追昔,共和国的沧桑巨变令人感慨万千;继往开来,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仍呼唤我们奋然前行。

展望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大船正劈波斩浪,昂首向前!

淋浴着新世纪灿烂的阳光,历史的重任将落在我们这一代少年的肩上。过去,因为长征使中国更辉煌;今天,我们要将长征精神发扬下去。让伟大的长征精神代代相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谱写出更加壮美的青春之歌!

第三篇:弘扬长征精神

在读过了《七律长征》后,我深切的感受到了红军那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每每读过此诗,脑海里便会浮现出红军战士们那令人震撼的革命精神!红军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不怕”表明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凭此精神,战士们把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看得极为平常。

红军战士们在长征途中遇到的种种困难都被他们克服了。一路上,他们击溃了敌军的无数次的围追堵截,他们跋山涉水,翻过绵延起伏的五岭,突破了乌江天险,跨过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爬岷山,经历了千辛万苦,才取得了胜利。红军长征两万五千里,为的就是后代们的幸福生活。

长征,谱写了中国革命的交响曲,描绘了一幅悲壮的画,叙述了了红军的大无畏,我们要把长征铭记于心,把长征精神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