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怎么写(精品20篇)

新春过年,最回味的就是舌尖上的美味。下面小编就来分享与舌尖上的年味作文怎么写,欢迎阅读。

浏览

3079

作文

465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作文800字

全文共 842 字

+ 加入清单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我们曾经耳熟能详的诗句,可现在,很多富裕起来的人们早已忘却了这首诗的思想精髓。

随着现在人们生活的不断富裕,浪费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嚼了一半的面包,咬了一口的馒头,吃了一半的米饭,喝了一半的汤……这些在贫困地区吃不到的食物却被我们无情地扔进了垃圾桶。在生活中,许多铺张浪费的现象没能得到全面的控制。有关数据显示,中国人在饭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扔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粮食,舌尖上的浪费让我们觉得十分心痛。

“崇尚节俭,摒弃浪费”从我做起。记得我小时候有一天中午,我把饭盛得满满的,可是因为没有我爱吃的菜,我就打算趁着爸爸妈妈不注意的时候把饭倒掉,结果不巧被爸妈发现了。爸爸严厉地问我:“为什么要把饭倒掉?”我一本正经地说:“因为没有我爱吃的菜。”妈妈说:“你不是学过《悯农》这首诗吗?背一遍。”我一愣,漫不经心地背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妈妈说:“既然你会背这首诗,那怎么不在行动上爱惜粮食呢?你知道吗?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人人节约一粒米,拯救世间千万人。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我听着脸红了,又重新回到餐桌上,大口大口地把米饭吃完了。从那以后,我心中就有一个概念:爱惜粮食,从我做起,杜绝浪费,现在做起!

后来,我从电视上了解到世界上还有许多贫困地区的人们因为没有粮食吃而被活活地饿死,还有一些贫困地区的人们吃的是粗糠和杂粮,各个都是面黄肌瘦的。每当我看见垃圾桶边上放着许多剩菜剩饭时,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贫困山区农民饥饿的情景,心里觉得很惭愧,这些米饭可都是农民伯伯辛苦的劳动和勤劳的汗水换来的!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爱惜粮食,人人有责!”其实节约粮食做起来很简单:吃多少盛多少,不要剩饭菜;不挑食、不浪费。注重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把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节俭朴素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在崇尚节俭的绿色生活方式中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六年级议论文: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全文共 824 字

+ 加入清单

当五星红旗迎风招展,胸前的红领巾随风飘扬,我们骄傲,我们是中国人!我们在祖国的怀抱中成长,可大家为祖国担忧过吗?

我曾经看过一则公益广告中的警示语:一年中全国人民浪费的食物可供全球两亿人吃一年!我被深深的震撼了! 我们中国地大物博,可耕地面积不到世界耕地总面积的百分之十,更有13亿人口,偏远地区不知有多少饥肠辘辘的人。 日常生活中最浪费的就餐方式要数吃自助餐了!大家为了把本钱给吃回来,不顾个人的饮食量,就餐时大多人会大吃特吃:有的肚子胀得像个皮球,可仍硬撑着把食物塞进到嘴里,有的看到好吃的吃不下了还继续不停往桌上拿,一副不吃回本誓不罢休的架势,有的实在吃不下,丢下一堆食物走了。其实,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都是间接的浪费。 有一次,我和妈妈请一位阿姨出去吃饭,妈妈为了表示对阿姨的欢迎点了许多菜。就餐完毕,我示意妈妈:“妈妈,剩下的菜我们打包带走吧!”一向节俭的妈妈看了看阿姨说“这点菜我们就不要了!”。桌上五花八门的剩菜,深深刺着着我的眼!

《悯农》是人人皆能吟诵的诗句,粮食是农民伯伯汗水的结晶,可又有多少人爱护粮食呢?! 记得有一次,我见爷爷将我掉在地下的面包拾起来,吹吹上面的灰尘,就一股脑吃了。我赶忙上前对爷爷囔到:“不能吃,吃了会生病的!不讲卫生不是好爷爷!”爷爷笑咪咪的摸着我的头说:“爷爷身体棒,不要紧,虽然我们现在是不愁吃不愁穿,可依然要爱惜粮食,那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呀!”听着爷爷的话,想想刚刚被吃掉的面包,我的眼睛模糊了! 我想起学过的课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在漫漫长征途中,负责殿后的战士没粮食了,连野菜和树皮都寻不到,不知多少人因饥饿昏厥甚至死亡,彭德怀见到如此情形,含泪将自己心爱的坐骑——“大黑骡子”杀掉给战士们充饥,使大家及时补充体力,顺利度过草地。大家在浪费的时候可曾想过死去的革命先烈,心里就不会愧疚吗?

现在有一种“光盘”活动,正是提倡杜绝舌尖上的浪费。爱惜粮食,从我做起!我参加了,快点加入我们一起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舌尖上的豆腐鱼作文600字

全文共 621 字

+ 加入清单

我酷爱写作,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吃货。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让人垂涎的红烧豆腐鱼。

不管多轻柔,筷子一夹就碎,故而得名“豆腐鱼”,她可谓世界第一美食!柔而无骨,适合懒而贪的吃货。

昨日,晚餐,我与世界上最最好吃的东西——豆腐鱼相遇了!说实在的,一开始,我对豆腐鱼不太感冒,因为我不喜欢吃豆腐,就一直以为豆腐鱼像豆腐一样难吃。但自我鼓起勇气咬了一口后,对她的看法彻底改变了!

那味道,将我直接从女神变成女汉子,从温柔地品到暴力地“塞”。

开始,我小心翼翼地将鱼肉送入口腔,用舌头和上颚轻轻的将鱼肉夹碎——天啊,这是一道简简单单的菜吗?这仅仅使用鱼肉、料酒、小葱、酱油打造出来的吗?在我挤碎鱼肉的那一刹那,鲜美的汤汁便从神圣的食物里爆出来!就好比囚禁了多年的犯人打开了牢笼,一下子涌了出来。

我被豆腐鱼那完美的味道给震惊了,恨不得一下子将一整盘鱼肉都吞进肚子里。但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为了让口腔再次欢快起来,我将一大块豆腐鱼一下子全塞进嘴里。顿时口腔里闹腾起来——舌头和牙齿跳起了舞,上颚也在一旁呐喊,他们一起庆祝豆腐鱼的到来。豆腐鱼也很给力,挥洒着自己的“汗水”(汤汁),大声歌唱!我觉得口腔里像开了一场晚会,香糯、细滑的鱼肉在舌尖欢闹,甜润鲜美的汤水在齿间流淌……接下来几分钟,我的嘴巴就没有闲下来过!

一眨眼功夫,一盘豆腐鱼便下了肚。小葱的香味、料酒的鲜味、酱油的咸味和鱼肉柔软……不仅让刚刚吃完豆腐鱼的我又怀念起他们来!

“妈,明天继续豆腐鱼!”

“好嘞!”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舌尖上的春天

全文共 1801 字

+ 加入清单

大兴安岭的春天姗姗来迟。乍暖还寒的季节小草刚刚露头,蒲公英就跟着钻出了地皮儿。几天后就一支独秀地走上餐桌,拉开了春天饕餮美食的序幕。

蒲公英、芥芥菜、蕨菜、鸭嘴菜、蛰麻子、老山芹、老牛挫、柳蒿芽、黄花菜、野白菜、苦菜、车轱辘菜、野鸡膀子……各种应季野菜还没有来得及吃个遍,吃个够,几个热天就过季了。

记得小时候,粮食总是不够吃。妈妈除了做饭时在饭里多放一些土豆或者倭瓜以外,就是经常用这些野菜拌玉米面蒸菜团子吃。以至于我老舅一看见玉米面、山野菜就反胃。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野菜早已不再是充饥之物,而是作为一种高营养、低污染的美味食品雅俗共赏。野菜香,回归自然保安康。

大兴安岭的春末时节无论是居家还是大小饭店,餐桌必备野菜。饭店里给应季的野菜起了好听的名字,如"春天的滋味"就是蒲公英为主料的汤配上洁白的蛋清,滴上几滴芝麻油,微苦清香,色泽诱人。"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就是几种野菜和地产小菜拼盘,蘸着酱吃。排骨最适宜炖野菜,柳蒿芽、鸭嘴菜、老山芹、芥芥菜、野鸡膀子、老牛挫都是因为味道微苦,喜欢油性大的配料,野菜炖排骨中排骨的油性被野菜浸去,不腻而清香,野菜因为排骨的醇香而退去了苦涩,清香而不油腻,营养却又健康,堪称野菜系中的王公贵族。今年我又创新了两个菜--柳蒿芽汆肉丸和松香鸡翅。新鲜的里脊肉与小葱一起剁成碎末,加入少量辅料后打入蛋清,挤出樱桃大小的丸子,用羹匙刮入鸡汤或清汤锅里,柳蒿芽焯水后在起锅前放入,浓郁的肉香与柳蒿芽的清香融合在一起,舌尖就和春天来了个亲密接触。松香鸡翅,就是把嫩松针用榨汁机榨出汁腌制鸡翅,用平锅慢火煎熟,黄亮亮的鸡翅上包裹着翠绿的松针末,极具卖相,味美馨香。

野菜中当属蒲公英、荠菜、蕨菜最知名。

"婆婆丁,水灵灵".学名蒲公英的婆婆丁,在历经了一个冬天的漫长等待后,终于迫不及待地推开泥土之门,来赶赴这场春的盛会。一度春风一夜雨,山坡上、小路旁、房前屋后,皆有星星点点的绿意绽开。婆婆丁洗净后用凉水浸着,叶子水灵灵的,不加任何调料,就自然散发着大地与春天特有的清新味道。婆婆丁的吃法多种多样,掐上一撮,蘸着酱吃;切成小段炒鸡蛋;切成末炸鸡蛋酱、肉酱;焯水后凉拌;调汤;涮火锅;包馅则是最常见的吃法了。总之,无论那种吃法,鲜香爽润的滋味都是妙不可言的。

"阳春三月三,荠菜当灵丹".还是春寒料峭时荠菜就带着泥土的芬芳,拱出地面吟唱:"荠荠菜,顶锅盖,你妈叫你你不在,你媳妇叫你跑得快……"荠菜味浓,食用前最好打个水焯。早在唐代,就有人用荠菜做煎饼的馅。荠菜包馅,馅料随个人的口味,可荤可素,与猪肉、牛肉、鸡蛋拌馅都好吃。熟了的饺子、包子、盒子从面皮外面就能看到绿馅,口水止不住往外流,山野气息跃在眼前,那翠绿的初春色彩浸润着眼眸,那馨香的初春味道凝固在舌尖上的感觉真是幸福美妙。荠菜不但能做汤,还可以炒鸡蛋、尤其与土豆一起炖,配色好看,汤汁浓稠。荠菜不仅营养丰富,还能治疗多种疾病,民间流传着"春食荠菜赛仙丹"的说法。

蕨菜古代也称"吉祥菜"是筵席上高档菜肴的原料。在日本,作为长寿菜的象征,千家万户的餐桌上都备有蕨菜,被誉为"雪果山珍".人们成袋子成箩筐甚至开着小货车去采蕨菜。为了储存蕨菜或焯水速冻、或晾成干菜。干蕨菜烧肉,比霉干菜更胜一筹:五花肉肥而不腻,蕨菜干劲道耐嚼,吸饱了鲜美汤汁的蕨菜干香味悠长。新采的蕨菜焯水后切寸段,拌以细盐、蒜末、味精,浇上小磨麻油,恍如青玉簪,入口脆、嫩、滑。吃腻了"生不逢时"的大棚蔬菜,能吃上一回应时的野菜,味蕾特别给力。

南方的朋友带孩子来旅游,我特意点几种野菜。几个城里长大的孩子,每个菜端上来都要猜谜似的研究一番。蕨菜上桌,朋友提起了伯夷、叔齐隐居在首阳山中以此裹腹,大家都不由感叹,看似卑微的植物,实在不容小觑。

唐诗宋词的代表人物李白、温庭筠、孟郊、陆游、黄庭坚等都有描写蕨菜的诗句,一种生长山间的普通野菜,竟引得千百年来文人如此不惜笔墨,恐怕也只有蕨菜才有如此的身份吧?

大兴安岭的春天和人是没有距离的。你不用像城里人那样去郊区,就在房前屋后,足之所覆,手之所触,目之所及,绿汪汪的野菜,一簇簇,一蓬蓬,任你采摘。野菜集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是大自然的精髓,是春天送给我们的养生佳肴,是我们舌尖上的春天。携一篮春光回家,不仅丰富了我的餐桌,还惬意了我们的生活;那丝丝缕缕的清香,引领着春天,一路从唇齿间走进了我们的心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舌尖上的家作文800字

全文共 82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冬至,我骑着自行车在道路上穿行,心里想着早晨奶奶答应自己的饺子。

我几乎是爬上楼的,到了门前,我拍拍手,整整衣服,郑重的在门上敲了三下。不一会儿,门开了,我是用最轻松快乐的语气说:“我回来了!”我迫不及待地跨入门槛儿,换下衣服后,像老虎盯着可口的猎物一般锁定厨房的案板,上面放着雪白的饺子,个个饱满鲜嫩。

一旁还有一些剩余的饺子皮和馅料,我的眼中闪出一份邪邪的笑,咸猪手悄悄地伸了过去,却被奶奶打住,她眯着眼说:“靠一边儿去,我这饺子要被你这没洗的手糟蹋了,坏的你就自己吃,好的我就帮你解决了!”我听后只得灰溜溜的躲入卫生间。

终于,在水的滋润下饺子煮好了,我早已在餐桌上等待着。夹着这雪白的饺子,汗水瞬间爆出了蜜汁,紧接着细腻的饺子皮配着肥美的肉馅滑入口中,仍保持着出锅时的热度,忍不住哈了一口气,再嚼一嚼,惊喜地发现皮很有嚼劲,是奶奶亲手揉的面团,肉十分紧实,是奶奶亲手剁出来的馅粘。沾一下料汁,更是融入了酸辣香的回味。

再尝一尝鸡蛋韭菜馅儿的,一口下去,橘黄色的汁水拌入馅料,金黄的鸡蛋碎带着韭菜的咸味。充满了清香的韭菜使这盘饺子不再需要调料味儿的“整味”,吃得就是来自本身的鲜味。正因为这鲜,使我不再依靠各种那浓重的酱料味道带给舌尖的刺激来掩饰食物的平庸。

奶奶端着自己的那份儿乐呵呵的都在我对面儿,说:“冬至到,饺子是必备的,吃了不冻耳朵。”我抬起头回笑着,突然发现她那份只有我的一半,便说让她再去煮给自己,她摇摇头说那是给爸妈的不能吃,要煮了冻起来,晚上在一起吃,我沉默了埋下头继续吃,她则起身去看锅中的水。

奶奶走后,我立刻抬起胳膊轻轻的端了自己的盘子,悄悄地将几个饺子加入奶奶的盘中,事后立刻收拾现场,擦干不小心滴在桌上的汤汁,埋下头假装可劲儿地吃。奶奶回来了坐在她的位置上,我偷偷瞄着她,发现奶奶吃的正是我夹去的饺子,她肯定没有发现我的动作,悄悄的笑了。但她却在热气的掩饰下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觉的笑。

冬至到,吃了饺子耳朵冻不掉。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舌尖上的清明节作文

全文共 592 字

+ 加入清单

每到一年一度的清明节,透过蒙蒙细雨总能听见一声声叫卖:“卖青团啦!卖青团啦!”一阵阵芝麻的浓香携着松花的清香带着清明节的味道钻进你的鼻孔,蹦入你的脑海,让你垂涎三尺。

做青团要先拔艾。艾有荷花艾、苦艾等等。比较常见的艾是荷花艾,在乡村的路边经常可以见到。把艾拔来之后还要洗净煮熟。做青团可不能没有松花,否则做出来的东西又软又粘手。另外,加了也加了一份香味儿。如果你还想在香味儿中加一份儿甘甜,那还要把芝麻和糖拌在一起当馅儿。

现在开始和面。面粉和水融合成了一个面团。可是,面团还要煮半小时哩!这半小时我们可不能闲着,还要捣艾呢。先把艾切碎,再把艾放进石臼,在捣球上上下下的飞舞中,艾草早已粉身碎骨。哦,面团出锅了!快拿过来,趁热和艾草拌在一块儿。一开始面是白的,艾是绿的,界线分明。可过了一会儿,面团就不再清白了,艾草有点儿把它染绿了。当它们成为形影不离的挚友时,就可以做了。卷起衣袖,一手握住面团的一端,一手按住另一端。一揪,一个小面团就被依依不舍地扯出来了。把它做成碗形,用手包拢,留下一个小口子,往里面放一勺芝麻陷,一扭,一拧,绿色的皮儿就硬生生把馅儿吞进了肚。最后一步:滚松花。滚松花是一门艺术,让小面团先平平地围上腰带,后穿上淡黄色的礼服,再用手拍打几下,把多余的松花拍掉。最好的颜色是黄绿色。

青团,软、糯而不粘牙。

青团,柔、滑而不粘手。

青团,香、甜而粘心。

[舌尖上的清明节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舌尖上的廿八都作文600字

全文共 640 字

+ 加入清单

廿八都被作家誉为“遗落在大山里的梦”,古镇中到处飘荡着美食的气息。漫步在古镇中,你的嗅觉、味觉一定会备受刺激。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那古镇农家乐,品尝那大山中的美味——廿八都八大碗。廿八都八大碗,蕴藏着大山人的智慧,把这山水间的美味融入到几碗菜中,吃着这八大碗,也能感受到廿八都的风土人情。

廿八都八大碗分别为廿八都豆腐风炉仔、廿八都枫溪鱼、廿八都山药黄麂羹、豆蔻猪手、腊肉鱼干、廿八都笋干炖排骨、廿八都石斛炖石蛙、廿八都野菜。其中营养价值最高的当属石斛炖石蛙了。石蛙富含17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素有“白蛙之王”之美称加入滋阴清热的野生石斛炖后,具有益胃生津,清凉解毒的功效。

如果比最有山里味的,还数廿八都野菜,廿八都野菜种类繁多,如:观音菜、马蹄菜、鸭掌菜等。其中最受欢迎的为观音菜。关于观音菜,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廿八都连年旱灾,百姓每年都种无所处,越来越多的灾民被饿死。玉皇大帝知道后,便派观音下凡解救,观音站在云端,手持净盆,她抽出净盆中的柳枝,对着该县所在轻划三道,口中念念有词。于是便下了倾盆大雨。到了第四天,天气放晴,到处都开着从来未见过的紫红的小草,大家把它带回家,煮熟后,味道更是美味。由于是观音娘娘恩赐,所以百姓们管他叫“观音菜”。

这八大碗流传下来,变化不大,真正变化的是品尝它的食客们。在这完全可以满足你的味蕾;在这,去圆你的美食梦吧!他虽不及四川、重庆那般火辣;不如河南那般酸爽;可她和谐的融合了天南地北的口味,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也别有一番风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舌尖上的记忆作文

全文共 1043 字

+ 加入清单

有付出才会有收获,有泪水才会有欢笑!这是我在这次我校文化美食节中所收获的道理。这次文化美食节,全校两千多名优秀学子与全体教师一起参加了。大家齐聚一堂,过了一个幸福快乐的美食之夜。

下午四点左右,教育局领导铿锵有力地说:“我宣布,瑞安市新纪元实验学校文化美食节,现在开幕了!”台下四处欢呼,人群立刻开始涌动起来,同学们高兴地跳地三尺高,都快蹦到天上去了。就像被刚刚放出笼的小鸟,立马开始四处寻觅美食了。

今晚大解放,我可要好好狂欢一下,以此来放松期末前的紧张气氛。当我和邱蕊走到操场中央时,被一个个五彩缤纷的小摊点给吸引住了。有的小摊上挂满了五彩的气球,一种节日的气氛扑面而来;有的摊位上挂满了明星海报,吸引了不少中小学生前来购买。在我们班的摊位上,有令人口水流下三千尺的零食,有令人爱释手的玩具,有令人心动不已的小饰品……看来老师和家长们可真是下足了功夫呀!

“冰洁,冰洁,快来帮忙!”

我一听是池老师在叫我。我立即拉着邱蕊跑了过去。

“有什么事吗?池老师?”

“帮我把这些零食推销了。”

我二话没说,抱起一大堆零食就去推销。我左吆喝,右吆喝;左拉人,右拉人,不到十几分钟,一大堆零食就被卖光了。

老师和家长都夸我能干,我心里美兹兹的。接下来,我打算买点好东西奖励奖励自己。

我冲出摊位去购选物品。“唉!那个娃娃不错,快去看看!”“这个娃娃多少钱一个啊?”“30元!”“怎么这么贵啊?其它摊位上的娃娃便宜多了,我们班一个同学买一个娃娃才25元呢!”我发动了我的嘴皮子功夫。那个阿姨斗不过我,只好说:“好!好!好!25元卖给你。”“不行,不行!还是太贵了,20元。”“这可不行!进价都要22元呢。”“算了!算了!我去别的地方买。”我起身欲做要离开的样子。阿姨无奈地摇了摇手:“哎,就20元卖给你吧。这可是吐血大甩卖了。”嘻嘻!我暗自偷笑,赶紧拿着我的战利品溜之大吉了。美食节上的东西可真是应有尽有,什么寿司、冰激凌、棉花糖,我通通尝了个遍。个个都那么美味,摸着圆滚滚的大肚皮,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一年一度的美食节在我们的翘首期盼中姗姗到来,又在我们依依不舍的目光中匆匆走去。但,带不走的是我们美好的回忆,以及活动中我们受到的历练和成长。

1.中学生舌尖上的记忆作文

2.舌尖上的记忆初二作文

3.舌尖上的记忆作文600字

4.舌尖上的记忆初中作文

5.舌尖上的记忆作文

6.珍藏在脑海中的记忆作文

7.学会珍藏的记忆作文600字初中

8.珍藏在心底的记忆作文

9.珍藏的记忆初二满分作文

10.珍藏的记忆作文600字【精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舌尖上的闽南小吃作文700字

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

闽南文化博大精深,有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一直流传到现在。我不是闽南人,所以对闽南文化了解的不是很多,可是我却对闽南小吃——土笋冻充满了好奇。

有一次,我在看书时突然看到了有关土笋冻的文章,上面介绍着:”土笋冻是一道很有特色的闽南小吃。土笋是生长在海滩泥沙中的一种——海沙虫,因形似”小笋“而得名,它体内含有丰富的胶质,经过熬煮后所含的胶质融入水虫,冷却后既成果冻状,所以叫”土笋冻“。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尝尝自己做的土笋冻。今天我想我人生中第一口土笋冻一定是从我的手里产生。说干就干,首先当然是收集资料,第一当然是去找新鲜海沙虫,光找这个我就花了不少功夫呢,到海滩泥沙中到处挖呀,终于挖到几只像蚯蚓一样的东西,这能吃吗?我不禁想到。

带着疑问,我还是带着沙虫回家清洗了。只见妈妈先用石槌不断碾磨海沙虫,将其滚出体内全部内脏杂物,再把沙虫从里到外翻一遍,最后把沙虫放入清水中,将其体内的泥土清洗干净了,沙虫中呈现白亮时即可捞出。原来清洗沙虫这么麻烦呀!我们平时吃的时候可要珍稀了。

接下来的程序妈妈让我看着书自己完成,这对我真是个挑战。我把锅放在火上,再把水和沙虫一起倒入锅里,放入盐,熬至沸熟,胶质渗出后连着汤一同舀起,分在小碗里,静放在露天过夜,自然冷却成固体物,到这时,土笋冻就可以品尝了,用牙签将土笋冻挑出来,再蘸蘸用醋,酱油,蒜泥,姜丝办好的佐料,那更是好吃再好吃,人间美味啊!我终于尝到了自己做的土笋冻,吃起来味道真不错!

中国闽南文化博大精深,闽南小吃不只是这一个土笋冻,还有好多好多种呢,当然也不是只有小吃,还有数不清的文化遗产,我们要珍惜先人留下来的文物啊,以后我要多阅读闽南文化的书籍,多多了解闽南文化,让我知道更多的闽南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舌尖上的美食

全文共 557 字

+ 加入清单

徐艺菲

“牦牛应该念máo!”“不!应该是háo!”教室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牦牛干到底该念什么呢?后来经李老师认证,应该念máo。大家该知道我们吃什么了吧?没错,就是牦牛干。

牦牛干整体是棕色的,上面裹了一层黄——似秋天田野上长满了黄黄的草,那棕变得若隐若现。它黄黄的,上面还洒着一粒粒星星点点的粉。轻轻一闻,是一股普通牛肉干的味道;仔细地闻,又是一股五香粉的味道;再闻一闻,又有一股孜然粉的气味……这气味可真是与众不同,每一次闻都是一种不同的气味。

观察完牦牛干,终于可以吃了,有些人的口水都挂在嘴边了,只有一股清流——林家成,怎么也不吃,像一位孤独的老美食家,不入其口,也知香甜了。

再看看我同桌冯林颖,她早已饥不可耐。我们才刚一开吃,她的碗里早已经空空如也了。

我拿出一小块牦牛干,放入嘴中,那香味瞬间在我的嘴里散发开来,久久不能散去,一块吃完不过瘾,再来一块!我看看周围的人,大家都在很小心地吃着。吃,还是不吃?算了,还是吃了吧!有一些人早已经吃完,等着李老师再发多一点。

而那位老美食家到处看一看,在跟前后左右聊天呢!他一点儿也不吃,只看一看别人怎么吃,左看看,右看看!

不一会儿,大家的牦牛干都吃完了,只有朱书恺张着血盆大口,把碗里的沫沫吃得干干净净。

牦牛干真是大家舌尖上的美食,大家都爱吃,也不亏了它这么贵的价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全文共 747 字

+ 加入清单

泱泱大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造就出了一个美食大国!人们都说中国是“舌尖上的中国”,天下美味尽可囊括。可谁又知道,在这耀眼的光环之后,中国现在又在制造是“舌尖上的浪费”。

暂且不说富人,现在就连普通老百姓在餐饮方面浪费问题也是极其严重的。

先说吃:许多人们去小餐馆吃饭,常常“死要面子,钱受罪”,把吃不完的饭菜丢弄在盘

子内,而不打包带回家。还有亲朋好友的结婚酒席和农村的白事,大量的饭菜因顾客吃不完而倒掉,这是多么大的浪费啊!

再说穿: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时代的交迁,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物质生活,将不穿的衣物抛入垃圾筐中,不是因为衣服的破旧不堪而丢弃,而是满足他们“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的“标准”而丢弃。是的,这就是传说中的“中国式浪费”。

据统计,我国一年倒掉的食物约为两亿多吨,这个数字也正是英法德三个国家的人一年的食物。与此同时,全球每6秒就会有一个儿童因饥饿而死去,这是比H7N9病毒更可怕的杀手啊!这个“杀手”正悄悄地向往我们逼近。因此,网上吹来了“光盘”一族的热潮。

2013年,北京一家民间公益组织发起了一场历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光盘”行动。这场行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些网友还用手机拍摄自己吃净的盘子和剩菜晒在自己的微博中并以此为荣。而国外也有着这样类似的饭店,顾客去吃饭,必须吃完,不然会在原来成本上多加钱,反而给吃净盘子的顾客进行打折优惠,这大大减少了浪费的行为。

资产过亿的富翁们也践行着勤俭节约,如比尔盖茨、史主柱等名人,他们不因为拥有大量的财富而去浪费。我们提倡节约,杜绝浪费,并不只是嘴里喊的口号,而是要靠自身行动,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父母做的饭,吃完不剩;外出就餐点的菜,吃完不剩。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要从现在做起,遏制舌尖上的浪费,节约粮食,刻不容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舌尖上的烧烤作文600字

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欢乐的火苗热情地舔吻着肉串,让它从水红变成了淡淡地橘黄。咬一口,美味在舌尖上绽放。——题记

天气渐渐开始转凉,美味的冰棍和雪糕也渐渐离我而去。望着冰箱里为数不多的存货,我肚子里的馋虫又“咕咕”地叫了起来。我舔舔嘴唇,刚想拿来一根解解馋,就想起妈妈昨天下达的死命令:不能再吃冷饮,便只好悻悻而归。

下午,妈妈一位朋友生日,请我们吃烧烤。我兴奋极了,一路上都在想像着香气四溢的鸡翅和筋道鲜嫩的骨肉相连。

到场地了,我赶紧帮大家把茄子,鸡爪,韭菜等食材搬下,又买了些竹签。串好了之后,我们便开始开烤了。一位叔叔自告奋勇,烤起了骨肉相连。首先;他拿起刷子,在油碗中点了几下,又在肉串上刷了几遍。接着,他又撒上一层孜然粉和一点胡椒粉,把肉串架在了烧烤炉上。跳动的火苗如饥似渴地舔吻着骨肉相连的身体。

“嗞嗞”一串油星从刷子上抖了下来。火苗发怒了,瞬间就窜了上来,差点儿就烧着了叔叔的手臂。“哎呀!”叔叔一边手忙脚乱地躲开火苗的进攻,一边飞快地抓起四五穿骨肉相连,招呼道:“熟了熟了,快来吃吧!”

听到这话,大家马上拥了上来。“给我一串!”“我要两串!”“别吵!人人有份!”我好不容易抢到一串骨肉相连,刚咬下一口,一股鸡肉和脆骨的香味就充满了整个口腔,再尝一口鸡肉喷香鲜嫩,脆骨爽口有劲,真是太好吃了。

后来,我们还烤了鸡腿,茄子,土豆,五花肉等等,每一刻都是那么美味,令我这枚“吃货”流连忘返,大饱口福!

天已经黑了下来,我们就要回家了。我依依不舍地望着这里,真希望以后还能来这儿品尝这舌尖上的美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舌尖上的春节作文500字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了,大家聊的话题超多,但是,对于我这个吃货来说,十句话八句是关于吃的。

鸭舌是南方特有的产品,在北方是没有的。鸭舌看起来红彤彤的,油滴滴的,在餐桌上摆的整整齐齐,让人直流口水。闻起来香味十足,香料俱全,香喷喷。我实在忍不住了,拿起鸭舌一口往嘴里塞,一口咬下去,真是美味佳肴,味道十分好。如果跟前放一盆酱油醋,蘸一下吃,那就更加美味了。

鸭舌味道虽好,可糖炒年糕可不亚于味道十足的鸭舌。

“节节高”是我们吃年糕的喻义。糖炒年糕是一条条细细长长的年糕,一段一段,很是整齐的,翻炒后,年糕上都包了一层薄薄的糖,撒一些桂花、芝麻,看起来口水就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闻起来香气扑鼻,嘴也情不自禁地动起来。于是,立马夹了一块放进嘴里,黏乎乎的,嚼起来十分有劲。这味道甜甜的,都是糖味,桂花清香四溢。不一会儿,年糕就被吃了个精光,个个舔着嘴,甜在嘴里,美在心里。

鱼也是我们爱吃的一道菜,年夜饭上是少不了这道菜的,因为“年年有余”嘛!鱼煮熟的颜色是棕色的,估计是放了酱油,那闪闪发光的鱼鳞已经不亮了,但是鱼的香味闻起来芬芳可口,十分清新。味道也是十分好,咬起来软绵绵的,虽然有许多刺,也是一道美食佳肴。

这一桌年夜饭,每道菜都有寓意,不管什么菜,大家吃着都极开心,因为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吃出的是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舌尖上的中秋作文

全文共 469 字

+ 加入清单

望着明亮的月亮,我想起中秋节那天的美味食品,有月饼、桂花酒、鸭子等……提到桂花酒,我最深有感触,因为我和爷爷一起酿的。

首先我们选择金桂,因为在桂花各品种中,金桂是最芳香的。采摘桂花也很讲究,需要刚摘下或摘下不久的桂花最好,已经变黑的就不能用了,摘下的桂花要干净,不能带泥沙和枝叶。接下来就是将桂花放到通风阴凉处摊开风干一夜,然后每斤桂花需要加入四两白糖拌匀,放入酒缶内,发酵两三天后,再加上三十五度以上的米酒,密封窑内,爷爷说:“一年后,我们酿的桂花酒就酿好了。”天哪,居然要等一年才能喝到啊!爷爷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摸了摸我的头说:“小馋猫,我们还有去年酿的桂花酒呀。”当爷爷把瓶子拿出来时,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瓶盖,闻着里面清香的气味,爷爷给我倒了一杯。桂花酒的颜色是淡黄的,尝一口十分甘甜,又有一点酒的味道,但一会儿,浓浓的桂花香又会盖过酒味,重新变得甘醇可口了,这使人越喝越想喝。爷爷说:“桂花酒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健脾胃,帮助消化,并且能活血益气……”

我慢慢品尝着这甘甜的桂花酒,想像着,明年我们酿的桂花酒的样子,不禁笑出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以舌尖上的童年为话题的

全文共 6903 字

+ 加入清单

一:舌尖上的童年

我的孩提时代吃过的苦头,大大小小,可谓不少。那是一个缺吃少穿的年代。那时候除了每天有两顿饭吃之外,别的什么糖果、糕点水果之类,你平时似乎想也不敢想,每年难得吃上几回。即便是吃饭,也是以玉米面和高粱面为主,小麦面只有逢年过节、来了客人才能吃上一顿。因此,想方设法弄点吃的东西,解决一下舌尖上的馋欲,对一个孩子来说,似乎成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而要干这类事情,往往要等到父母不在家的时候。

只要父母前脚一出门,我们马上就忙活起来。用小锅铲从那小小的猪油罐里刮去薄薄的一层猪油,放在锅里,烧点柴禾,待那丁点猪油化开,便把玉米面饽饽抑或高粱面卷放进去,两面翻烙一下,拿出来,撒点盐巴,立刻狼吞虎咽下去。等到有西瓜的时节,便偷一点家里的小麦,拿去换一两块西瓜解馋。但这类事情只能偶尔为之,否则一旦被父母察觉就要遭受皮肉之苦。

通常情况下我们这一帮孩子是趁着父母不在家,呼朋引伴,偷偷跑到野外去,取之自然,服务口腹。春天里,我们爬沟溜洼,捋榆钱,掐苜蓿,挖辣辣,掘小蒜,摘蒲公英,但凡能吃的野菜野草,我们统统搞来以解口腹之欲。还记得桐树花开了,我们便爬上高大的梧桐树,摘下花,撕掉花萼,放进嘴里用力吮咂,一丝淡淡的香甜便在嘴里弥漫开来。有时候摘来青杏,但酸得难以下咽,于是便把青杏切成薄片,从家里偷点白糖,和着青杏片煮上一阵,酸酸甜甜的连水带杏一块吃下。

夏季到了,其时可吃的东西极多,但那个年代粮食极其匮乏,生产队的大田、农家的自留地除了种小麦玉米之类的粮食之外别的什么都不种,只有坡洼地里生产队每年种点向日葵甜瓜西瓜之类的。那时候无论种的什么,生产队都派专人看管。农户家里栽种的果木树也很少,谁家有的,等到挂果时候看管得也极严。即便如此,我们也有办法搞到手。桑葚、苹果、甜瓜、西瓜,生熟与否无关紧要,只要吃到嘴里能解馋就行。等到小麦半生不熟的时候,我们顺路趁人不注意,钻进麦田里捋上一把青麦穗,找个没人的地方,煨一把火,把麦穗烧一烧,放在手心里一揉,青绿香甜的麦粒就成了我们的美味。

秋季是我们童年时最为神往的。馋劲一来,我们立马掖把刀刃钻进玉米地或者高粱地,砍下秸秆当甘蔗嚼;掰来嫩玉米棒,摘来青毛豆角,挖来生土豆,煨一堆野火,烧烤着吃。庄稼收获的时候,我们便炒青玉米豆,炒青黄豆,炒好了撒点盐吧,装在衣兜里,一颗一颗地塞进嘴里,那种清香的味道至今让人难以释怀。有时候也搞来个把苹果、梨子之类,但最多的时候是到沟洼里去,摘野生的酸枣、枸杞来解馋。

只有冬天可怜,北风呼啸,天寒地冻,实在没有什么可以解馋,就炒玉米豆或者黄豆,干干的豆子炒熟后硬硬的,嚼得人牙齿发软发酸。偶尔爆米花的小商贩一来,我们便欢呼雀跃,舀上一缸子玉米,拿上几颗糖精粒,排队去爆米花吃。有时候馋得发慌,便缠着有能耐的大孩子,等他们用弹弓打下鸟雀,用泥巴糊了,塞进火堆里,泥巴烤干了,挖出鸟雀,胡乱扒拉几下,吃下肚子。

在这个不缺吃穿、物质丰富的年代,偶尔地想起童年那些为嘴的往事,倒也历历在目,颇觉亲切。捉笔记之,以为纪念。

二:舌尖上的童年

记忆中的童年因为物资匮乏并没有什么零嘴吃食, 水果更是一年难得吃上一次, 还好我没有馋嘴的毛病, 只要顿顿有红烧肉相伴就无比满足了。 说到孩提时候的吃食,让我想起了和村上的小伙伴 一起在田间地头瞎晃悠的那段无忧时光。犹记得蚕豆 初结豆荚的时候,一帮小伙伴就会成群结队浩浩荡荡 地出现在田埂上,感觉像蝗虫,而我总是跟在队伍的 最后,因为我的个头是最小的,性格也比较内向。队 伍里顽皮的男孩子边走边不时用小手偷偷采摘刚结了 豆荚的蚕豆吃,看着他们吃得津津有味,我也尝试了 一下,但是那股生涩的味道一入口就被我吐了出来, 以后再也没偷吃过这个东西,在我看来,这种东西实 在太过难吃,天知道他们怎么会喜欢这个味道的? 生蚕豆其实还不算是最难吃的东西,最最难吃的是 一种草的嫩絮,我们称之为“茅茅针”,那种纺锤状的 银白色絮状物是一帮女孩子们的最爱,我不会挑选茅 茅针,隔壁家的大姐姐就给了我一根,我把这种看着 像棉花一样的东西塞到嘴里,轻轻地咀嚼了几下,味 同嚼蜡,什么味道都没有,真的跟棉花差不多了,偷 偷吐掉之后就再也没往嘴里塞过这种东西。

上面提到的这两种东西是我尝试过一次后再也不 会吃的东西,下面说的却是我最爱吃的几样。有生吃 的红心山芋(特别是那种刚刚从地里刨出来的山芋, 又脆又甜, 是不亚于水果的一种美味) 有妈妈自己在 、 地里种的脆皮香瓜(往往还没成熟就会被村上那些调 皮的男孩子偷吃掉,偶尔会有几个藏在大叶片下的漏 网之鱼可以收获之后解解馋,脆甜多汁,鲜甜爽口, 里面的瓜囊最是好吃) 有自家地里的大番茄 、 (我还帮 着妈妈为番茄点过花呢,妈妈说点了花番茄才会结 果) 这些个美味都是妈妈为了我和弟弟才留了一小块 。 地种的,目的就是给童年的我们解解馋。 虽然现在吃的东西越来越多,但是儿时那种舌尖上 的纯粹的美妙的感觉却已不复存在,只能停留在我记 忆的海洋深处不时泛起阵阵浪花。

三:找寻舌尖上童年

上午逛菜市,在菜摊间转了很久,无所获。忽然在边上发现一个农村老大妈,担子里红的蓝的绿的蔬菜叶子鲜脆欲滴,赶紧买了一大堆;又惊喜地发现她兜里还有一两斤胡豆,也毫不犹豫地买了。

我现在几乎不在超市买蔬菜,总觉得茄子没有茄子的味道,西红柿的味道也变了样。我总是喜欢走很远的地方,专挑农村大爷大娘挑来的菜蔬。因为从小在农村长大,且好多菜蔬自己当年也种植过,所以我一眼便能分辨出菜蔬的地道与否来,我觉得这绝对应该是我家孩子的遗憾,她从来不知道地地道道的农村菜蔬是什么样的。所以我现在就经常在厨房里教她认识各种各样的土菜蔬。我觉得我是给了孩子将来料理家庭生活的一笔财富,同时也是给予她未来幸福生活的一点无形中的财富储蓄。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走进厨房,把一袋盐倒进锅里,然后把孩子叫到锅边,那时候她正在上网听音乐,手指也才从钢琴的键盘上拿下来。我说:小时候外婆炒胡豆是用沙的,我用盐巴代替是一样的效果。用小火这样慢慢地翻炒,炒出来的胡豆就会很香很脆。我的小时候,胡豆漫山遍野都是,最欢喜的是生产队长锣鼓一敲打,说分胡豆了,大家便欢天喜地地聚集到一起,欢天喜地地拿回分了的胡豆,回家欢天喜地地煎炒,然后倒进口袋。如果遇上哪里有电影看,胡豆便是成了佐电影大餐的最好美味了。

这时候,我许多童年的记忆便如水渗进心灵,也湿润了我的眼角。关于那个年代的,关于那个年代的久远的一些事情,关于那个年代舌头上的刻骨铭心的记忆,都让我不能释怀。

那时候的记忆,大多都是与饥饿相关的。母亲一个人要抚养几个孩子,该是多么的不容易。但是于艰难之中,母亲却总是给了我童年最美味的记忆。自留地种植的花生和胡豆,家里再穷都是不会卖的,过年时候,妈妈煎炒了它们,然后一颗颗地让它们在我的怀里发出欢乐的尖叫声,这是我心灵的最美好的记忆。夏天的院坝里,玉米棒子的毛穗和麦穗的毛刺有时会刺伤我的皮肤,但是会让我的心满盈。我知道有了这些东西,我就会离饥饿远一些。所以啃着玉米看着院坝的萤火虫飞舞,其实我的童年也是幸福和快乐的。

“现在从来看不到萤火虫了,不知道萤火虫是啥子样子。”娃娃在我身边说,在我敲打出一排字的时候她这样说。

是的,现在要想找到我童年吃的那些东西的味道,跟找萤火虫一样困难。我每天在菜市场闲逛,很久都不知道买什么好。总怕这鱼是喂了肥料的,那黄鳝是喂了避孕药的,这西红柿是上了色素的,那茄子是撒了膨大剂的。

就跟我家乡的小河已经断流一样,我知道,童年的记忆已经衔接不了现代的生活了,就永远只能是记忆了!

四:舌尖上的童年

虽然家长经常在我们面前数落零食的种种不是:没营养、容易上火、垃圾食品、添加剂和色素太多……但零食还是用它们的美味可口轻易地俘获了我们的嘴,让我们情不自禁地从货架上拿下来一包又一包,乖乖地成为它们的“俘虏”。

“堡哥”

“堡哥”就是那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连神仙也要垂涎三尺的汉堡包。

原本白白胖胖的汉堡胚经过烤箱之旅后,被晒成健康的小麦色,身上还沾满了香喷喷的白芝麻,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厨师在它的肚子里塞上金黄酥脆、外焦里嫩的炸鸡块和新鲜翠绿的生菜,再浇上酸甜可口的沙拉酱,汉堡包就算大功告成了。

每次路过汉堡店,广告牌上的大汉堡都会向我眨眼睛,好像在说:“快来呀!我是好吃不贵、便宜实惠哟!”我总是不争气地走过去,摸摸衣兜,恋恋不舍地说:“再见了,我一个星期的零花钱。”然后,一个圆鼓鼓、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堡哥”就属于我了。

“奥利奥小弟”

每当听到“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我就知道是“奥利奥小弟”闪亮登场了。它们身穿深褐色的“燕尾服”,住在一栋栋白色“小别墅”里,兄弟姐妹很多,有原味的、薄荷味的、草莓味的……

“咔嚓——”伴随清脆的声音,一块奥利奥饼干就落在了我的嘴里,随即一股特别的咖啡和巧克力的混合味道在口腔里弥漫开来,醇香浓郁,味蕾分泌出大量唾液欢迎它的到来。舔一口细滑的夹心,水果和奶油的香甜真是美味无穷。

如果非得给“奥利奥小弟”挑一个缺点,那就是它太有“贵族”范儿了,一盒里面只有6块,差不多合5角钱一块。

除了这两样,我还喜欢快乐似神仙的“浪味仙”、爽滑的果冻……零食是我快乐的源泉,高兴的时候吃,能让快乐翻倍;郁闷的时候吃,能让悲伤减半。不过话说过来,零食虽然有一百种好,但也不能多吃啊!

五:舌尖上的童年

与往常一样,我夹起一块鱼肉,只不过顺联带了一些豆豉。豆豉有点咸,但只是一种短暂的咸,带来更多的是回味的甘甜。平淡无味的蒸鱼就因为豆豉的存在变得鲜活,别有一番新风味。这味道似曾相识。这是我的舌尖报来的调查结果。我忽然开窍,它不就是……

我是一名吃客,《舌尖上的中国》已看过N遍。我喜欢吃,也吃遍大江南北,各地经典与潮流。它们都不差,但少有真正让我人感慨的天籁美味。今天的“豆豉蒸鱼”倒是唤醒许久未有的难忘体验的我的舌头了。

依然记得,曾祖母最爱吃的便是那装满玻璃小罐的豆豉。它黑色神秘而又高贵。当点缀上颗颗黄豆时,黄豆也由此变得华丽。我时常笑话曾祖母是因为吃它才导致皮肤黝黑发亮,她笑而不语。每当我“闯入”她家时,总会看到她拿出一罐黑黑的东西,那便是豆豉。奶奶用闽南话告诉我,那叫“黑隐士”(谐音)。我重复地默念这独特名字的同时,心也在蠢蠢欲动,何时能够品尝到呢?

童年任性的我时常不想吃饭。有一次,奶奶神秘地从冰箱里拿出一罐黑乎乎的东西。“黑隐士”!我发出了从未说过的音。那就是每次临走前曾祖母递来的豆豉。满怀惊喜的我将筷子伸进罐里,小心翼翼地把豆豉一颗颗夹出,好好的领略它的黝黑。此时的口水已经顺流而下,只能不舍地放入嘴里,用口水淹没它,含化它。那种咸鲜,那丝甘甜,那份喜悦,便是童年里无法忘却的美味。至此,我喜欢上它,也由此肤色变黑。

渐渐的,曾祖母也忘记寄来豆豉,而我也由于见识越来越广,美食越吃越多而淡忘了童年时代舌尖上的甜与咸,只是经常在电视上家政节目里看到煮菜时常常要加入豆豉,并且称赞其味道鲜美。看着那些密密杂杂的黑色豆子,我也曾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品尝到传说中的它。可是,我竟然不晓得童年的“黑隐士”就是豆豉。直到今天,我才领悟到长年渴望得到的就是过去的甜蜜。

舌尖上的童年,舌尖上的回忆,它们都是我经久难忘的佳肴。在这一锅人生大杂烩中,我已经尝完豆豉般的童年,下一盘即将登场的菜肴是否美味?我不知道。

六:舌尖上的童年

小时候,吃的东西少,童年的幸福除了玩,似乎就是吃。 春天里,味蕾被妈妈做的香椿鱼唤醒。从树上摘下几枝紫红色的椿芽,放在 鸡蛋与面粉和成的面糊里拖一下,然后放在平底锅中上油煎,香气马上就满屋萦 绕。出锅后,盛在盘子里,孩子们早就虎视眈眈地等着,出锅一条,就被抢走一 条,然后狼吞虎咽地吃下去。香椿鱼外酥里嫩,吃起来唇齿生香,觉得人间美味 莫过于此。

夏天,小孩们经常去河里钓鱼逮虾捉泥鳅,回家用油一炸,金黄酥脆,也相 当诱人。在我们老家,夏天还有一项口福,就是“油炸知了猴” 知了猴就是蝉蛹。 油炸知了猴的味道,比小鱼小虾更胜一筹。傍晚小孩子们三三两两出去找它,每 天都能找回来十几只。找寻过程的惊险和刺激,连同第二天美味的诱惑,让每个 孩子都乐此不疲。 从麦熟开始,舌尖上的盛宴就摆开了。先是桑葚,姥爷家院子里有一棵硕大 的桑树,结的是白桑葚,在我们的仰望中,一个个桑葚从翠绿干瘪,逐渐变得洁 白丰润,这时它就成熟了,采摘的时候到了。每天都可以摘一大篮子,自家人敞 开吃也吃不完,经常送给东邻西舍。

然后是黄杏,还没熟透就经常被我们偷着摘了去,咬一口,能把牙齿酸倒。 后来终于等到成熟了,酸味越来越小,而甜味越来越大。收集杏核是女孩们的乐 趣,一面染成红色,一面染成绿色,玩“抓子”的游戏。 秋天到了,姥爷家门前枣树上的大青枣知道要嫁人了,一个个羞红了脸庞。 仿佛害羞会传染似的,一日比一日红艳。老家盛产大枣,每家房前屋后都有十几 棵枣树。 于是打枣的日子, 就成了村子里的狂欢节。 大人们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用力往压弯了腰的枝头挥去,枣子“噼里啪啦”应声落下,在地上跳来跳去,滚得 到处都是, 孩子们就一拥而上, 捡起枣子放进小篮。 有些孩子着急, 为了多捡点, 不等枣子落完就冲到树下,于是被枣子砸中脑瓜,但丝毫也顾不得疼,因为开心 和快乐冲淡了一切。 秋天还有大鸭梨吃,甜甜的、水滋滋的,吃一口清爽无比。小时候最常做的 梦,要么是来到一个池塘边,里面有很多很多鱼和虾,可以随便捞。要么来到一 个无人看守的果园,树上大枣、苹果、鸭梨任由自己摘。 那时南方的水果吃得少,橘子、甘蔗只有冬天生病时才能吃得到。第一次吃 香蕉还是妈妈同事给的, 她给我和妹妹一人一只香蕉,我永远忘不了吃第一口时 的感受,可谓又惊又叹,惊的是它的美味,软糯香甜,细腻无比。叹的是以前竟 然没吃过,而且只有一个,吃完了怎么办? 冬天里舌尖上的盛宴, 跟过年杀猪有关。 从春天到冬天, 我们小孩子放学后, 都要去地里挖猪草喂猪,就是为了过年能有猪肉吃。杀了猪,猪头肉、猪肠、猪 肚、猪蹄都是自家吃,姥爷家比较富裕,每年都会留半片猪不卖,腌在盐缸里来 年也不坏。冬天里姥爷经常带我去看戏,每次都会买灌汤包吃,咬一口,先把里 面鲜美的肉汤嘬一口, 然后边看着舞台上青衣花旦的繁艳,边吃着热气腾腾的肉 包子,又感叹,人世间的幸福也莫过于此吧?

七:舌尖上的童年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风靡之时,我正埋头于书山题海之间。听到有关它的好评,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将整部纪录片看了一遍。当那些朴实、让人垂涎的食物出现在我的眼前时,它们不仅引起了我味蕾的反应,还让我回想起那个我成长的炊烟袅袅的小山村,那份熟悉的童年的味道。

还记得小时候,家里很穷,没有多余的闲钱去满足我一个小小稚童对零食的那份期待。眼巴巴地望着其他人将各色的小零食放进嘴里,我馋得直流口水,缠着奶奶给我吃的。奶奶摸着我的头,笑了笑,走进厨房,我便知道她要给我做猪油拌饭了。奶奶舀上一勺白米饭放进碗里,再放上一坨白花花的猪油,撒上白糖,用筷子均匀拌好。我高兴地从奶奶手中接过猪油拌饭,坐在门槛上,看着天上的白云和飞鸟,一小口一小口地扒着吃,心里满足得不行,似乎世界上再没有比它更美味的食物了。

上学之后,我们除了每天要带书包去学校,还要带上一个饭盒。我带得最多的菜便是白豆腐和芋头干。每天破晓,当整个小山村还处在寂静之中时,奶奶便起床了。她将我和姐姐唤醒,系上宽大的围裙就去帮我们做饭。鲜豆腐被划成均匀的小方块,撒上辣椒面儿,再调上盐、酱油等调料,放入蒸锅中蒸,自家晒制的芋头干也如法炮制。我们洗漱完毕,饭也已经做好了。掀开锅盖,一股蒸汽便迎面扑来,透过袅袅白雾,可依稀见到那白嫩柔滑的豆腐和黑褐色的芋头干。一黑一白的强烈对比,让人食欲大增。小小的豆腐和芋头干,陪伴我每一个早晨。它们伴我走过风霜雨雪、春夏秋冬,一直到我读完小学。

印象中,似乎还有一种食物,让我不能忘怀。我们当叫作福寿瓜。现在很少见了,都只拿它当猪食,只因它的口感比较糙,淡而无味,但在当时却是我不可多得的美味。我家没有种这种东西,想吃时,我还得缠着姐姐去向对岸的福姥姥家讨来几个青青的、如甜瓜般大小的福寿瓜,让她做给我吃。我看着姐姐将它削皮,切丝,快速地下锅。在黑黝黝的铁锅里,它慢慢地由脆生生的青变成如玉一般温润的碧绿。再撒上一点红椒,红配绿,那真是视觉和味觉的双重享受。嘴馋的我,都会在姐姐未盛碗之前,迫不及待地夹上一口吃,直被姐姐骂作“馋鬼”,心里却甜滋滋的。

时光荏苒,童年似乎离我越来越远,我却对那些食物越发怀念。但当我再度品尝时,却再也找不出当年的味道。我现在吃上一碗猪油拌饭,只会觉得油腻得不行;一模一样的蒸豆腐和芋头干,也觉得稀松平常,普普通通;万分怀念的福寿瓜,也早已绝迹,四处寻找,它的身影却早已离我远去。

时间是食物的挚友,时间也是食物的死敌。虽然时间将那些食物带走,让那些味道变得模糊,但我却会将它们的美味永远留在心底,永远记得它们曾经给我带来的快乐。

[以舌尖上的童年为话题的作文7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舌尖上的年味作文700字

全文共 691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时,满桌丰盛的菜肴中,鸭舌是最不可少的。鸭舌作为我们温州独有的佳肴,对于在温州土生土长的我,为此特别的自豪。

鸭舌摆在我的面前,非常整齐,油光锃亮,令人口涎欲滴。不过,看上去一根鸭舌就是一只鸭子,心中不禁想着:当鸭子没了舌头会有多么痛苦呀!不想那么多了,为了吃,怎么能顾虑那么多呢?

一根根鸭舌油油的,小小的,那是一根根小舌头,一看上去就非常有食欲。一入口,一阵鸭舌独有的味道“扑嘴而来”。吃着吃着,突然咬到了舌头,我从嘴里拿出了罪魁祸首——鸭舌的骨头。

我对着它说:“你可把我害惨了,让我咬到了自己的舌头!”我非常生气,回过头来想一想,其实鸭子比我还要惨,取掉舌头多疼呀!想到这里,我停住了嘴上的动作拿起了一瓶饮料“咕咚咕咚”喝了起来。啊——爽。喝完饮料我又吃起了鸭舌,那么多的鸭舌排排放,我耳边仿佛响起了一阵“嘎嘎”的鸭叫声。

鸭舌虽好吃,但说起制作过程来,超级难,其实我并不知道。一次,我看到隔壁阿姨在制作鸭舌,便站在一旁津津有味地看起来。只见她娴熟地将新鲜的鸭舌处理好,调好泡鸭舌的调味料,将鸭舌放入调味料中泡上几个小时,几个小时后将鸭舌取出,沥干,把鸭舌放在蒸笼上蒸5——10分钟。(用清水或可乐蒸都可以,可乐蒸更好吃哦!)5——10分钟后取出鸭舌,摆盘。

就这样一道凝聚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就出锅了。工序实在有些复杂,但是,对于吃货们来说,是不会嫌烦的。因为在过年时制作这道佳肴,不仅仅满足自己的味蕾,给家人也带来幸福。

年就在吃吃喝喝中结束了,当然,平时吃的不仅仅只有这道菜,对于鱼肉之类的菜,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了,唯有这道最不起眼的小菜,反而让我觉得味道独特,吃过后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507 字

+ 加入清单

几千年来,中国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地域的辽阔造就了各地饮食的差异。但即便差异再大,饮食中也有一种味道是相似的,那就是家的味道,故乡的味道。我想,很多人看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仅仅是因为它激起的口水使我们兴奋,也因为从各地的饮食中我们“看”到了家里的味道。

离开家久了,就经常会想起家里的一碗饭一桌菜。也许我们并不怀念故乡,也许只是故乡对我们魂牵梦萦。

养蜂的女人说,结果我跟她结了婚,风餐露宿的,辛苦得很。出海的女人说,这海洋的钞票难挣,没有牛劲马力难吃海洋衣食。这些都是生活给人的最朴素最直接的感受与经验。这些感受与经验,在作家那里写成了文字,在诗人那里吟成了诗,在母亲那里变成了唠叨,煮成了饭,炒成了菜。我想,对很多人来说,生活都是不容易的,甚至是艰辛的。朝五晚九,餐风饮露,为的但是是一家人能吃饱穿暖,但是是回到家里能好吃好喝一顿,能安逸巴适睡上一觉。

也许我爸妈的饭菜做得并不那么好吃,但是我总是会想吃它,也许我想吃的只是那种味道,别人无法做出来。

行走一生的脚步,起点终点,归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这是中国人秉承千年的信仰,朴素而有力量。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会不会有那样一种味道,我之后再也没尝到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舌尖上的美食作文600字

全文共 680 字

+ 加入清单

沸腾鱼,似乎是四川人的最爱,虽然红中透着辣,但是,这辣的恰到好处。

这一碗里面装着豆芽,海带,黄瓜,韭菜,香菜。当然啦,最重要的还是那——鱼啦!没有它,就没有了整碗菜的精华。

这鱼,似乎不太爱,也不太敢“闯进”人们那深不可测的“无底洞”一般,你的筷子轻轻碰一下它,它就会飞快的“游”走,它这模样,给它添了几分俏皮。它白白的,就像一片片,一朵朵雪花,柔软极了。可那些黏在它背后黑漆漆的皮,似乎是一些嫉妒者,打扰了它的颜值。

你把鼻子凑近闻一闻,有一股香辣味直冲你那小小的鼻孔,使你一下子,不禁连连咳嗽,让你想起一句广告词:这酸爽-才正宗!但,你又不禁更想咬一口这无法让你忍受的味道了!仿佛身临其境:空中飘散着清香,在近旁翠绿的树丛中,夜莺婉转歌唱。啊!这感觉太美了!

终于,你可以尝这人间的美食了呢!

它,正在慢慢而紧张的“闯”入你的嘴中。当你想咬下去时,就像小小的鹅肝一般,等不及你咬下一口,好好嚼时,你吐出了刺,鱼入口即化,“跑”入你的味蕾,味蕾悦动着,让你感到这个时刻是十分美好的。不知怎么的,我想到了爷爷,眼泪在眼眶打个转。不行,你不能哭!“啊!好辣啊!”我的鼻子如着了火一般,再加上咬都没咬,我的嘴巴张的大大的,不停的哈气,犹如一只狗在夏天觉得闷热,不停的吐舌头。刚刚的美感烟消云散:“水!水!水!我要水!”我快要掉眼泪啦!”妈妈拿来一杯水,我一口气喝完,结果……不妙!因为口中的辛辣感还在,一喝完水,口中就瞬间像着了火一般,有一种焦灼感,所以,你知道的,我更辣了!“救命呀!”

这就是沸腾鱼,让我又爱又恨的沸腾鱼!它在我们的舌尖上绽放着温暖的热度,使人欲罢不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舌尖上的温州美味作文500字

全文共 506 字

+ 加入清单

温州是一座“美味之城”,温州的美味遍布世界各地。其中,我最爱的就是楠溪江的“王大妈麦饼”。

想当年,“王大妈麦饼”的名气是真的高,一夜间,几乎一半以上的温州人手里都拿了一张“王大妈麦饼”,放在嘴里津津有味的啃着,纷纷直呼这是“人间的天堂美味”,而我也被吸引住了,心想:不就是一张油腻的大饼吗,怎么这么多人都在吃这油大饼?不行,我要去亲自一探究竟!

没过多久,我就乘车来到“王大妈麦饼”这家麦饼店。我在远远的地方,就闻到了这香喷喷的味道,没想到这看似普通的麦饼居然藏有这般玄机。当时才六点多,店门口就已经“人患成灾”了,我往前凑上去一看,差点吓飞起来,这“王大妈麦饼”居然和电视上的美食一样,色、香、味俱全,我不由自主得叫妈妈掏出钱买了一张金灿灿的大饼,小小得咬了一口,瞬间嘴里就充满了猪肉的香味和梅菜干,让人吃一口后就停不下来,我和妈妈很快就把这圆溜溜的大饼啃得不留残渣。

我还特地和妈妈进店里看一看制作过程,店员阿姨们先拿出面粉和面,皮做得不薄不厚刚刚好,顺便还撒上一点梅菜干和猪肉,打入味儿后往皮上放上慢慢的猪肉和梅菜干,裹成大饼的形状,放入烤箱中烤得金黄就完工了。

王大妈麦饼里裹着温州的美味,还有我对温州的热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舌尖上的记忆

全文共 941 字

+ 加入清单

那月里的榕城,大街小巷弥漫着浓浓的年味。火红的灯笼挂满街头,热闹的鞭炮声不绝于耳,吉祥的春联挂满门帘……好不热闹!

小时候不知“年”的概念,只知道年糕一出笼,年就到了。那时候外婆的身体还算硬朗,每逢过年她总要亲自蒸上几笼年糕,寓意来年步步高升,也正是这种特殊的味道,成了我舌尖上永恒的记忆

腊月里,黎明总是姗姗来迟,我与外婆来到街上磨米浆时,天还未亮透。但这丝毫不削减镇上乡亲们采购年货的热情——络络不绝的行人和三轮车将古老的小镇挤得水泄不通。吆喝声和鞭炮声此起彼伏,似乎要分出高低来。

回到家,外婆用重物将装有米浆的布袋牢牢压紧,等到第二天水挤干了,外婆把已成块的糯米团取出,放入大盆,加入花生油、红糖、花生、红枣等配料。经过反复的揉捏,让红糖等配料完全融入到糯米团里,直到糯米团变得更有韧性时,尚可将其倒入铺好年糕叶的蒸笼里蒸煮了。

这时候,外婆终于能揩揩汗,靠在沙发上稍适休息。这时候,外婆总是多年如一日地为我讲述她与年糕的故事。当她还是小女孩时,她就帮助母亲制作年糕。在那个没有糖果和玩具的年代里,能吃到一块年糕,便是外婆极大地快乐。“那时候姐妹多,都是抢着吃哩!”说着,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或许是一种特殊的情结吧,每当外婆说到自己制作年糕,总是喜上眉梢,印满褶子的脸上藏不住那不常有的自豪。当我说起最爱吃她蒸的年糕,更是乐得合不拢嘴。

寻着淡淡的香气,外婆走进厨房,揭开锅盖,在九成熟的年糕上撒上红枣,并递了几颗给我:“红红火火,多吉祥啊!”外婆嘟哝着,满心欢喜。没多久,年糕起锅了,外婆切下一块,盛进我碗里,我夹起它,咬下一口,软软的,夹带着一丝清甜,一股浓浓的爱。粘糯可口的年糕唤醒了我每一个味蕾,往昔的记忆又一拥而上。红糖香、糯米香、枣香、还有淳朴的叶香,一齐荡漾在唇齿间,顿时带来味觉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花甲之年的外婆为了满足儿孙的喜好,为了将这份味道传承下去,即使再辛苦、再忙碌,也会雷打不动地蒸上几笼年糕。而她,却因自己患有糖尿病,已多年没有品尝到年糕的香甜,只能将其永远化成回忆了。。。。。。

有人说,一种味道,便可唤醒一种记忆。如今,我总算领悟了这句话的道理,为何我对这年糕有着深深的眷念?原来这舌尖上的美味背后,隐藏着外婆对习俗的传承,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爱的延续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舌尖上的春节

全文共 920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隆重、最喜庆的传统节日,而除夕夜的年夜饭是春节里最重要的节目。吃——是过年的一大特色,它与喜庆的鞭炮、吉祥的春联、祝福的拜年、幸运的红包一样,闪耀着浓郁的年味儿。

在狗年春节里,我家除夕夜地年夜饭与别人家一样富足丰盛,有大富大贵地白切鸡、吉祥如意地扣肉、富足有余地五柳鱼、团团圆圆地酿豆腐等家庭传统菜肴,这些老花样是镇桌之宝,哪怕不吃也要做好摆上桌。硕大地餐桌中央地火锅热气腾腾,散发出鸡汤味、蘑菇味、海鲜味。人们下筷最多地还是爽口地芙蓉酥、时令地春卷、绿油油地青菜……大家都认为菜越多越好,最好是几天都吃不完,这才叫过年。传统习俗讲地是年味,年年有余才会兴旺,剩了表示来年有得吃,所以年夜饭家家户户都是预多不预少。可是要是天气不好,翻南风,吃不完地食物就容易变质,造成浪费。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地提高,平时每天吃地都像过年一样,大鱼大肉,在人们地舌尖上几乎没有了诱惑。吃,有了很大地变化。同时,人们还充分认识到健康地重要性,从舌尖上开始自我约束,以清淡、低脂为主,形成从舌尖向足尖上地转移,迈开自己地足尖向锻炼要健康。国家政府也号召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地优良传统,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形成环保节约地新风尚。我们知道,实际上在全世界很多国家,节约食物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澳大利亚人自助食物在手中,吃完才上新食物;墨西哥人不爱面子爱打包。而我国自古对食物就有节约地习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孟子曰:“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我们为何不借鉴呢?不浪费食物,最好就是从我们家庭地餐桌做起,做到不剩饭、不剩菜,不浪费食物,吃多少做多少,养成不浪费粮食地良好习惯。

狗年初三,我们家族聚会地餐桌上,就比以往有所改变———鸡鸭鱼肉地盘子比往年小了,量也少了,而青菜多了。大家都认为重在感情交流,吃是次要地。以往认为吃剩了打包没有面子,如今随着社会观念地改变,大家都乐意把吃剩地菜打包带走,共同享受节日聚会带来地快乐。

舌尖上的春节,给了我们美满幸福的感受,让我们有时间与家人、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忘掉压力,忘掉烦恼,开开心心享受舌尖上带来的欢乐。而同时,环保节约正成为大家的共识,节俭成为时尚,健康成为生活的新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