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怎么写(20篇)

新春过年,最回味的就是舌尖上的美味。下面小编就来分享与舌尖上的年味作文怎么写,欢迎阅读。

浏览

3049

作文

465

舌尖美味作文550字

全文共 557 字

+ 加入清单

漫无目的地走在崧厦大街,耳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音,身边走过各种各样的人,眼里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颜色,鼻中飘进各种各样的香味。

不远处飘来一阵奇怪的味道,亦臭亦香、若有似无,这味是如此吸引着我!我不由自主顺着这味寻去,觅得一个其貌不扬的小摊,摊前已排起了一条长龙。我挤上前去一探究竟,原来是在卖臭豆腐呀!

真有这么好吃吗?怀着好奇心,我排在了队尾。队伍缓慢向前移动,香味萦绕间终于轮到我了!我站在摊前仔细观察着,只见一块块臭豆腐像一个个可爱的胖娃娃,接二连三地跳入滚烫的油锅中,嬉戏着、欢笑着、一会儿浮上油面,一会儿又沉入锅底,没有一秒停下。玩闹间,它们已换上了一身金黄的大衣。香味在空中肆意弥漫着,口水早在嘴里翻江倒海,贪吃的欲望更是泛滥成灾!终于,一个个胖娃娃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泳池”,来到了我的面前。

臭豆腐还冒着腾腾热气,我却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塞进了嘴里。奈何“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狼吞虎咽间嘴巴却被烫得火辣辣的疼。得,学乖点吧!我按捺下冲动的欲望,吹了又吹,才敢放进嘴里。狠狠地咬上一大口,臭豆腐外面酥酥脆脆的,里面却是又滑又嫩,让我欲罢不能。一转眼,我已把一盒臭豆腐消灭殆尽,咂巴咂巴嘴巴,香味还在唇齿间萦绕,真是意犹未尽呀!

崧厦臭豆腐如此美味,怪不得名扬四海呢!这不,才几口我就已经恋上了这崧厦一绝——臭豆腐!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舌尖上的年味作文500字

全文共 481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肯定都过了一个开开心心的年吧。今年春节,我吃了很多好吃的食物,比如说:糖醋鲤鱼,鱼饼,熏鸡,酱油肉,腊肉……但是,我喜欢的还是那色泽红润,鲜美的鸭舌!

我相信很多人都吃过鸭舌,也认识它吧,吃年夜饭的时候,我也吃了很多鸭舌,这些鸭舌一条就等于一只鸭子的命,听起来虽然感觉有点残忍,但是它至少也为我们做出了一些贡献,所以它也不算白死。看见眼前这盘摆放整整齐齐的鸭舌,我忍不住流出一滴滴口水,紧接着我就夹了一条放在自己的碗里,然后把它蘸了蘸酱油醋,随后,我就张大嘴巴,慢慢地吃,鸭舌的肉有一点点油,非常润滑,鲜美多汁,使人吃的如痴如醉,就好像是在做梦一样。我吃好了,开始吃饭后水果,而我吃的水果是,果脯。

果脯可以说是水果干,它是由桃子、红枣,或其他水果做出来的零食,做果脯的方法是这样子,把水果去核,把水果的皮削掉,然后把它切成一块一块,和蜂蜜等调味料浸泡,搅拌均匀后就可以了,之后再把它晒干,果脯就制作完成了。吃上一口又酸又甜的果脯,含在嘴里就像是在吃糖,让我难以忘记,饭后吃上果脯,就可以用“完美”这两个在来形容,真是太开心了!

春节里,不管到哪里都是离不开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舌尖上的南塘老街作文

全文共 2125 字

+ 加入清单

和曛的暖风中掺着肉夹馍扑鼻的香气,蟹黄灌汤包热气腾腾,朦胧的水蒸气中隐约可看见拍着长龙翘首以待的人群。古色古香的羊肠小道纵横交织在青砖白瓦的江南民居式房屋周围,伴着吆喝声,伴着滋滋作响的煎炸声,在燥热的空气中弥漫。绵长的幽幽小巷,记载着金黄色的旧时光,飘荡着甜甜的童年味道。

清明的雨露草木尤为新鲜,将碧生生的艾草研成粉,与面团混在一起,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后,颇有名气的青团就诞生了。南方独有的小点心,在南塘自然有见。白帽白褂的师傅们娴熟地揉搓着青绿的面团,胖鼓鼓的面团们则慵懒地趴在木桌上,时不时不情愿地在糯米粉上翻来覆去滚几圈。师傅们将做好的面剂子毫不留情地按压成圆饼状,裹入枣红的豆沙馅,小心翼翼地收了口后,它们个个像吃饱喝足的大肚子将军一样,光是卖相就赏心悦目,口感更是妙极佳极。青团入口的味道,好似春天的味道,绿绿的嫩嫩的的皮儿,不甜不腻,有点儿黏,却不粘口,再加上清甜的豆沙,入口即溶,齿间都久久萦绕着清淡悠长的青草气息。

南方小点讲究精致——雕得栩栩如生的菊花在绿豆糕上徐徐绽放,雅致大方。入口的绿豆糕口感绵绵凉凉,却又与桂花糕大同小异。桂花糕的面皮浸泡在桂花香之中,使品尝它的人儿都仿佛浸泡在桂花香气里。引人注目的是蛋黄酥,个头小小,色泽金黄,上头撒满了油光发亮的芝麻。轻轻捏起一个,粗糙的手感;放到嘴边,唾液已是迫不及待;咬下一口,满满的肉松掺夹在蛋黄里,莲蓉为它们作陪衬,咸甜各半,在舌尖舞动着曼妙的华尔兹。也有名副其实的玫瑰酥。虽并未品尝过玫瑰,但它已让我大饱口福。小口品味,它的外皮酥得掉渣,越嚼越香,欲罢不能中便被玫瑰馥郁的香气所包围。最触动味蕾的是外婆桥的凤梨酥:土凤梨做成的内馅细腻香甜,和鹅黄的沙沙的外皮充分混合在一起,可谓珍馐美味,色味俱佳。最具宁波特色的自然是水塔糕了。嫩滑冰凉的触感,最为简单朴素的原料,搭配在一起,构成了学白如玉的民间糕点。它是软软糯糯的,松松厚厚,甜而不腻,是宁波人家喻户晓的早点。蔓越莓口味的颜色偏紫,镶嵌着颗颗鲜红的蔓越莓;核桃口味的颜色偏褐,点缀着粒粒棕黄的碎核桃。旁边还陈列着灰汁团,黑绿的外表与青团相似,口感却大相径庭,都各有千秋。

尝遍了各式各样的精巧小点,步伐突然被牛肉面的香味给牵绊上了。走进牛肉面铺,迎面就是浓浓的牛肉膻香。厅堂的布局很考究,清一色的红木桌椅,秀气的垂地珠帘,但里头却热闹非凡,人声鼎沸。伙计搭着条毛巾,忙得脚不沾地,在店里上上下下来回奔着。静候片刻,我点的牛肉面到了。香气自然不必多言,已麻痹了五脏六腑,就连浓厚的汤汁也煮进了牛肉的香气,鲜亮得如同一块琥珀。面条是手工擀的,颜色米黄,吮吸起来畅滑无比,咀嚼起来更是筋道十足,充满弹性,余味犹存。汤汁上方悠悠飘着大块的牛排,牛排的肉爽嫩韧劲,瘦而不柴,且色泽红亮,使人很有食欲。“烧烤猪腰作小菜,花生腐竹俱周到。”店家还贴心地为我们添了几道小菜,如凉拌海带,小炒娃娃菜,雪菜肉丝等,都做得风味极佳,其美味难以言状。

街上走着的人儿个个手持硕大的炸鱿鱼,其卖相看起来相当不错,它于是完美地诱惑了我。循着人群觅去,一家“中华老字号”赫立在街口,店门前浩浩荡荡地站着一群等候的人,我便也排了进去,此时此刻才真正感受到自己是“龙的传人”。鱿鱼我不大爱吃,但这家炸鱿鱼炸出来的货色却令我食欲大好,忍不住想尝尝——微焦的鱿鱼须傲娇地向上翘着,分外妖娆;面粉包裹的鱿鱼身经油锅一炸,变得酥脆金黄,香气逼人;红彤彤的番茄酱,白花花的孜然粉,更是犹如锦上添花。冒着热气的炸鱿鱼送到嘴边,先别着急吃,呼哧呼哧吹上两口,再一口咬下。鱿鱼肉十分紧实,且有韧劲,用力一撕咬,粉嫩粉嫩的肉还藕断丝连着,嘴里满满的都是它的鲜香,果然是名不虚传的“外焦里嫩”,怪不得有如此之多的人甘愿为之苦苦等候。

走着走着,被精巧的糖人给吸引了:粘稠的金色糖浆在象牙般的细棒上徐徐缠绕,凝固后则变成了栩栩如生的糖人儿。麦芽糖腥甜的香气环绕在一枚枚糖人周围,酥麻着人的神经,满满的都是甜蜜和幸福。蜻蜓薄如蝉翼的双翅悬在半空,似乎展翅欲飞;孔雀昂收挺胸,似乎在傲慢踱步;古代女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似乎在吟歌,又像在嬉戏,手中握着的不再是糖人,而是一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实在不忍下口。卖糖人的旁边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她粗糙的老手如同两只蝴蝶一般翩翩起舞,三下五除二便叠成了一只胖嘟嘟的小云雀,是用碧绿细长的竹叶编制而成的,比糖人更为精致美观,不禁令人赞叹。捧在手心中央把玩,微凉的触感,沁人心脾的竹叶清香,连拂过身边的风都雅致了起来。街头的小工艺把人带回了作为朴素的童年时代,充满了回忆,充满了遐想。

冰糖葫芦垂涎欲滴,酸甜的山楂滚上糖霜,曼妙无比;糯米糍柔软香甜,香喷喷的糯米扑上芝麻,细腻如雪;油赞子酥脆鲜亮,金灿灿的麻花撒上白糖,入口即化……还有奶香四溢的东北大板,浓浓的奶油甜而不腻;Q弹爽滑的鱼丸鲜嫩诱人,晶莹剔透,一切一切都那么撩人舌尖,吃得我酣畅淋漓。

如孕妇一般挺着个圆滚滚的大肚子,手里拎着大包小包,嘴角还满是小吃的残渣,连衣服也沾上了各种各样不知名的汤汁酱汁和油污,不过却十分满足。呼啸着的地铁,把吃饱喝足的我和妈妈,从古色古香的南塘老街送回了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舌尖上的美味—金陵鸭血粉丝汤

全文共 439 字

+ 加入清单

南京的美食真不少,但最使我念念不忘的还是鸭血粉丝汤

鸭血粉丝汤真是色,香,味俱全。深红色的鸭血,灰色的鸭肝,还有淡黄色的鸭肠,加上那乳白色的粉丝,香浓的汤汁,光是看一眼就让人垂涎三尺。

我和妈妈去吃鸭血粉丝汤的时候,排了半天的队,人实在是太多了,从店门口都排到了马路上,老板更是忙个不停。费尽周折,我和妈妈找终于到了一个座位。

热气腾腾的鸭血粉丝汤端上来了,顿时,一阵香气弥漫开来,刺激了我们的味蕾。先喝上一口汤,哇!真鲜呀,加上一些醋还有点酸酸的,味道美极了!好喝得仿佛置身于云雾之中。再吃一块鸭肝,鸭肝既甜又咸,让人吃完了一块禁不住又夹起另一块。鸭血甜甜的,表面炖出了一些小小的孔,咬上一口,还溢出些鲜浓的汤汁。粉丝的味道更是好,滑滑的,吃一口,就调皮的又滑到碗里,感觉真是不错呀!我把一碗鸭血粉丝汤吃的干干净净,就连汤也喝得一点儿都不剩。

虽然吃完了,但那美妙的味道停留了好一段时间才消失。如今,每当我想起鸭血粉丝汤,就好像闻到了那扑鼻的香味。

这就是金陵一绝中的——鸭血粉丝汤。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作文800字

全文共 842 字

+ 加入清单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我们曾经耳熟能详的诗句,可现在,很多富裕起来的人们早已忘却了这首诗的思想精髓。

随着现在人们生活的不断富裕,浪费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嚼了一半的面包,咬了一口的馒头,吃了一半的米饭,喝了一半的汤……这些在贫困地区吃不到的食物却被我们无情地扔进了垃圾桶。在生活中,许多铺张浪费的现象没能得到全面的控制。有关数据显示,中国人在饭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扔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粮食,舌尖上的浪费让我们觉得十分心痛。

“崇尚节俭,摒弃浪费”从我做起。记得我小时候有一天中午,我把饭盛得满满的,可是因为没有我爱吃的菜,我就打算趁着爸爸妈妈不注意的时候把饭倒掉,结果不巧被爸妈发现了。爸爸严厉地问我:“为什么要把饭倒掉?”我一本正经地说:“因为没有我爱吃的菜。”妈妈说:“你不是学过《悯农》这首诗吗?背一遍。”我一愣,漫不经心地背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妈妈说:“既然你会背这首诗,那怎么不在行动上爱惜粮食呢?你知道吗?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人人节约一粒米,拯救世间千万人。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我听着脸红了,又重新回到餐桌上,大口大口地把米饭吃完了。从那以后,我心中就有一个概念:爱惜粮食,从我做起,杜绝浪费,现在做起!

后来,我从电视上了解到世界上还有许多贫困地区的人们因为没有粮食吃而被活活地饿死,还有一些贫困地区的人们吃的是粗糠和杂粮,各个都是面黄肌瘦的。每当我看见垃圾桶边上放着许多剩菜剩饭时,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贫困山区农民饥饿的情景,心里觉得很惭愧,这些米饭可都是农民伯伯辛苦的劳动和勤劳的汗水换来的!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爱惜粮食,人人有责!”其实节约粮食做起来很简单:吃多少盛多少,不要剩饭菜;不挑食、不浪费。注重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把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节俭朴素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在崇尚节俭的绿色生活方式中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舌尖上的记忆

全文共 941 字

+ 加入清单

那月里的榕城,大街小巷弥漫着浓浓的年味。火红的灯笼挂满街头,热闹的鞭炮声不绝于耳,吉祥的春联挂满门帘……好不热闹!

小时候不知“年”的概念,只知道年糕一出笼,年就到了。那时候外婆的身体还算硬朗,每逢过年她总要亲自蒸上几笼年糕,寓意来年步步高升,也正是这种特殊的味道,成了我舌尖上永恒的记忆

腊月里,黎明总是姗姗来迟,我与外婆来到街上磨米浆时,天还未亮透。但这丝毫不削减镇上乡亲们采购年货的热情——络络不绝的行人和三轮车将古老的小镇挤得水泄不通。吆喝声和鞭炮声此起彼伏,似乎要分出高低来。

回到家,外婆用重物将装有米浆的布袋牢牢压紧,等到第二天水挤干了,外婆把已成块的糯米团取出,放入大盆,加入花生油、红糖、花生、红枣等配料。经过反复的揉捏,让红糖等配料完全融入到糯米团里,直到糯米团变得更有韧性时,尚可将其倒入铺好年糕叶的蒸笼里蒸煮了。

这时候,外婆终于能揩揩汗,靠在沙发上稍适休息。这时候,外婆总是多年如一日地为我讲述她与年糕的故事。当她还是小女孩时,她就帮助母亲制作年糕。在那个没有糖果和玩具的年代里,能吃到一块年糕,便是外婆极大地快乐。“那时候姐妹多,都是抢着吃哩!”说着,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或许是一种特殊的情结吧,每当外婆说到自己制作年糕,总是喜上眉梢,印满褶子的脸上藏不住那不常有的自豪。当我说起最爱吃她蒸的年糕,更是乐得合不拢嘴。

寻着淡淡的香气,外婆走进厨房,揭开锅盖,在九成熟的年糕上撒上红枣,并递了几颗给我:“红红火火,多吉祥啊!”外婆嘟哝着,满心欢喜。没多久,年糕起锅了,外婆切下一块,盛进我碗里,我夹起它,咬下一口,软软的,夹带着一丝清甜,一股浓浓的爱。粘糯可口的年糕唤醒了我每一个味蕾,往昔的记忆又一拥而上。红糖香、糯米香、枣香、还有淳朴的叶香,一齐荡漾在唇齿间,顿时带来味觉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花甲之年的外婆为了满足儿孙的喜好,为了将这份味道传承下去,即使再辛苦、再忙碌,也会雷打不动地蒸上几笼年糕。而她,却因自己患有糖尿病,已多年没有品尝到年糕的香甜,只能将其永远化成回忆了。。。。。。

有人说,一种味道,便可唤醒一种记忆。如今,我总算领悟了这句话的道理,为何我对这年糕有着深深的眷念?原来这舌尖上的美味背后,隐藏着外婆对习俗的传承,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爱的延续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舌尖上的银泰城

全文共 680 字

+ 加入清单

一幢崭新的银泰城就像五光十色的彩虹,让人们购物乐在其中。占了相当一部分面积的美食成为了银泰城的招牌。

步入大门内,一阵阵凉意扑面而来,偶尔也弥漫着食物的香味。抬头,一层又一层美食店的牌子在我眼中摇晃。闻着香味,我快速走上电梯。随着电梯的流动,我马上来到了二楼。走进一家餐馆,眼前一盆盆美食佳肴使人直咽唾沫,灯光打在餐桌上,佳肴显得格外油光四射,灿烂耀眼。我不由自主地拿起筷子,加了一片菜心。出入舌尖,一股咸咸的味道。嚼上一口,外面的皮脆脆的,里头确是嫩的。几秒钟过后,微微有点辣,继续咀嚼,回味与辣交杂着的感觉无法表达。

我把目光转向肉类。我加了一片薄薄的肉,塞进嘴里。外面那一层甜的酱,把我的味觉转到了甜品。牙齿一上一下,才觉得它十分有嚼劲,牙不停动着,却不怎么觉的累和酸。又上来一道菜,样子很奇特:四堵硬面包围着,中间还放着温热的小方块面包,最顶头嵌着一个乳白色的冰淇淋球。

我夹上面包在球上蘸了几下,吃进嘴里,甜甜的感觉流进了我的心窝。一股奶香回荡在我的口中,美味至极。同样美味的就要属菠萝包了。起初,我以为是个汉堡,后来听服务员报菜名时,猜知道是菠萝包。最奇怪的是它的吃法。接到这到菜时,会看见有片黄油似的的薄片。而在菠萝包上,却有一浅浅的切痕,只要把它掰开,将薄片塞在里面,过了一段时间,薄片溶化后,一口咬下,就会感到美味。

其实,在菜名里,也隐藏着许多学问。菜单上,一道“绝迹牛肉”吸引了我的目光。点下这道菜后,我后悔了。因为这道菜的牛肉比较少,怪不得取名“绝迹牛肉”。看来,以后点菜,还要留心一下菜名。

银泰城,不仅是游客们购物的天堂,更是吃货们的好去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放学后舌尖上的时光作文

全文共 1438 字

+ 加入清单

记忆中的放课后时光,是慵懒,闲适的,充满了各类美食的味道。

放学的时候,学校门口总是热热闹闹的,接低年级孩子的家长,三两成群回家的学生,还有那些手上面前握着摆着各式各样小玩意的小贩,挤来挤去,好不热闹。我和几个伙伴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时不时在某个卖小玩具的小摊前停留片刻,又很快敏捷地轻车熟路地来到那些卖小吃的小摊前。

在校门口的那个小摊,卖的是串串。摊主是一个大约四五十岁的中年妇女,黑瘦黑瘦的,面前是一个玻璃柜,里面摆着用竹签串着的黄色的小土豆,红白相间的蟹肉条,墨绿的海白菜,青绿的苕皮以及种种。每看见有学生路过,她就会用嘶哑的声音吆喝着:“串串一块,串串一块。”这吆喝就好像一种魔咒,往往能锁住我们的脚步,甚至就算走过了也会拐回来。指着里面的串串,点出自己想要的那一串。

最常买的是年糕,因为这是所有串串中分量最足的,可以大饱口福,不像那些分量少的,吃几口就没了,跟猪八戒吃人参果似的,还没尝到滋味呢。串串的做法非常简单,不知道是不是之前已经煮熟了,反正在上面刷一层辣椒油就可以吃了。红亮亮的辣椒油配上各色的食物,看着让人食欲大开。

再往后走一点,校门口的第四棵树旁边,是冬天卖小糍粑、糖葫芦,夏天卖冰激凌的老头的地盘。他推一辆铁皮小车,车边上挂个喇叭,“小糍粑,又香又糯,一块钱十个,一块五十二个!”的不停循环着。有时车旁边还有一个稻草把,上面插满了糖葫芦糖苹果,红艳艳的,用透明的保鲜膜包了,色彩鲜艳欲滴,让人忍不住想着买一串,咬一口,让山楂和糖酸甜的味道混合在一起,在嘴里化开,就像味蕾在跳舞,那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到夏天,小糍粑的车旁边就会出现装冰激凌的保鲜桶,老头用大勺子挖上颜色各异,虽说口味吃不出多大差别的冰激凌,装到蛋筒里,递给我们。我们用塑料勺挖着吃。有时舍不得一下子吃完,一口一口地舔着,直到冰激凌化了,弄得手上黏糊糊的,才舍得把最后的一点点全部塞到嘴里。(原创作文 )

再过去一点,到学校对面,那里的吃的就更多了。最常光顾的是路口那家关东煮,五角钱一个,还有清汤,微辣,麻辣三种口味之分。卖关东煮的是一个白胖的叔叔,看着就像一个大号的鱼丸,脸上总是堆着和善的笑容。

每每看着鱼丸,牛肉丸,虾饺在锅里上下浮沉,就有掏出钱买上一大碗的冲动,奈何口袋里也仅有被汗水打湿的一两元零花钱,只好就一直看着,饱饱眼馋。

有时终于忍不住了,还是会买上一个或两个,看着偌大一个碗里一个深棕色的牛肉丸或白色、浅粉色的鱼丸滚来滚去,莫名的心酸感。也许是老板也过意不去,有时还会赠送我们一个,于是两个鱼丸就在碗里抱成团。我们用短签插了,先是闻闻味道,再用舌头舔一舔,再深吸一口气,最后终于咬下一口,感受着鱼丸里汁水迸出在口里弥漫开的味道,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

当时我就想,等长大了,有钱了,一定要买一整碗关东煮,吃到饱为止。

吃完这些,大概也到了再不回家就会被父母责骂的时候,于是从书包里掏一点纸,把手和嘴角擦干净,互相问问脸上还有没有吃过东西的痕迹,得到没有的回答后,就撒丫子跑回家去。

再后来,从那里毕业了。于是记忆中的卖串串的黑瘦阿姨,卖小糍粑、糖葫芦、冰激凌的老头,卖关东煮的白胖叔叔也就渐渐远去,可是舌尖上的放课后时光,还是鲜活在记忆里。

有一天逛街,竟在街角看见那个黑瘦的阿姨,面前还是那一方小小的玻璃柜,里面的串串也没有换新的花样。见我走过,她还是用那略微嘶哑低沉的声音,吆喝:“串串一块,串串一块!”

一如既往地,我停下了脚步,然后指着里面的串串,笑:“要一块年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舌尖上的安徽作文800字

全文共 780 字

+ 加入清单

安徽的美食可算是数不胜数,不仅外观秀色可餐,口味也是令人回味悠久。

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说,中国人对吃很执着的。古代,在汉朝时,我国就拥有了当时全国最为完备的食物管理系统。唐朝的国都长安已是当时世界文化的中心,为各民族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便利。如今,中国美食已“走”遍了天下。

说起安徽的美食,最有名的还属“八公山豆腐”和“大救驾”。

八公山豆腐历史悠久。相传,在2000多年前,西汉淮南王刘安为求长生不老药,到八公山下用八公山泉水、黄豆和盐卤制作“灵丹妙药”,但“灵丹妙药”没制成,却“瞎猫撞上死耗子”般的发明了豆腐。从此,八公山豆腐便由此得名和流传。

在油锅里炸过的八公山豆腐外脆里嫩,滋味鲜美。元代,郑允端在《豆腐赞》中说道:“磨砻流玉乳,蒸煮结清泉。色比土酥净,香逾石髓坚。味之有余美,玉食勿与传。”八公山豆腐的制作过程也十分严谨细致。第一步:把豆腐切成4厘米见方的小块。第二步:把豆腐放入冷水锅烧开捞起,晾干水分。第三步:把豆腐放进炒锅烧热(一定要用花生油)烧至五成熟,保持口感。第四步:要把豆腐塑形,在豆腐上涂上一层淀粉糊浆,再次下油锅炸至金黄色,捞起,晾干。第五步:锅内留油少许,下葱段、笋片、木耳、虾子、豆腐,加酒、酱油、精盐、鲜汤少许,烧沸即用湿淀粉勾芡,炒和出锅装盘即成。

品尝八公山豆腐也是一门技术。首先,你要欣赏一番,当你感觉你已经垂涎欲滴时,才能开始品尝。但在你吃的时候,也别忘了细细的品味,这样才能做到回味无穷。

大救驾,相传,在公元956年,赵匡胤因打完仗过度疲劳,病倒了,食不思饭不想。这时,便有一个巧手厨师制作了一种精美点心——“大救驾”。才使赵匡胤恢复了胃口。

大救驾的外皮有数道花酥层层叠起,似螺旋状,油炸至金黄。让人看了情不自禁的流口水。

八公山豆腐和大救驾完美的诠释了“无独有偶”,也从侧面表达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食的热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舌尖上的美味作文550字

全文共 58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烹调技艺精湛,举世闻名,在世界拥有“饮食王国”的美誉。我可以毫不谦虚的封自己“小小美食家”,因为我对菜颇有一番研究。光说菜名我就能滔滔不绝的说上百种。北京烤鸭、内蒙古小肥羊、山西刀削面……但作为“美食家”的我不仅得会吃,还应该会做菜才行啊。说干就干,今天我就要做一个柿子炒鸡蛋!

我和妈妈先到楼下的菜市场,去采购原料。我精挑细选了一些鸡蛋和西红柿,鸡蛋特别新鲜,西红柿又大又圆。

回到家,我选择了两个漂亮的西红柿洗干净,切成小块准备待用。再拿两个鸡蛋备用。可是鸡蛋圆圆的在桌子上滚来滚去,突然间一个鸡蛋掉在了地上,摔碎了。“哎,真是不小心,浪费了。”我又小心翼翼的拿了一个鸡蛋,打入碗中,用筷子搅拌均匀成蛋液。准备工作做好了开始炒鸡蛋了。妈妈在一旁提醒我,要注意安全。

开锅热油,我先将蛋液到进锅中,只听“滋啦”一声鸡蛋液在锅里仿佛开出了一朵黄色的花。我高兴地对妈妈说:“妈妈快看,多漂亮!”正高兴呢,一滴调皮的油溅到了我的手上,哎呦,好疼。妈妈紧张的看了看我的手,说她要帮我继续炒,我告诉她我不能放弃。接下来把鸡蛋先盛到盘子里,然后继续炒柿子。柿子炒的差不多了再放入鸡蛋,继续翻炒几下,放入盐,蒜末。成功!

看着我的胜利成果,我和妈妈赶紧尝一尝。怎么回事,这么咸,原来盐放多了。看来做饭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妈妈每天都给我做饭真是辛苦啊!以后我再也不挑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舌尖上的美味作文500字

全文共 548 字

+ 加入清单

要说有什么好吃的食物让大多数同学在每天下了第四节课后都三步并作两步赶到食堂,只是为了能尽快尝到它,我想这种食物的真面目应该就是“面食界”的芝士意大利面了吧。就算没有品尝过的人,也一定能从那狭小空间中摩肩接踵的同学们脸上兴奋的表情看出来,这位“意面高僧”的味道一定不是盖的。

这一天,我早早来到食堂,放下书包后马不停蹄的去买面,只想赶紧见到那位“脸红害羞的少女”。在度日如年的等待中,我终于等到了她。望向她的脸,上面浮着一层发光金光的芝士,它们极富柔性,就像女孩的头发。在这其中夹杂着一些圆圆的肉粒,像极了阳光少年脸上的代表阳光的小小雀斑。她的脸是粉红的,这其中一定饱含了生命的活力,还有一丝丝的羞涩。

如果你凑近鼻子嗅嗅,你会发现她除了酱汁的香气外,还参合着属于芝士的那份甜,用筷子碰一碰,她就会赖叽叽的缠着你不走了。将芝士与意面混合成那种红里透黄、黄里透白的样子,会让你控制不住自己的口水,想尽快接触到她。这时候你终于忍不了了,决定让嘴巴来欣赏“她的美”,你能清晰的感觉到她在挑逗你的味蕾,接着抚摸你的喉咙,顺着你的脖子,最后进入胃,那感觉比在酷夏中喝杯冰水还要舒服。

现在世界上有很多形形色色的食物,但很少有人能注意到那种简易但却能真正让你感到惬意的美食。学校能将意面做到这般极致,双膝都要跪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绽放在舌尖上的美好回忆作文700字

全文共 746 字

+ 加入清单

乡晨,清风伴着香味,一丝丝的扩散开来,偷偷地溜进鼻子,闻着沁人的香味,我知道,奶奶肯定在忙碌早饭——簸箕炊,每每到此,总吸引一班小孩来观望,帮忙。

奶奶命令着几个较大的孩子去准备材料,大米,生粉,出泉水,熟芝麻,花生油,酱油,辣椒,蒜头等,孩子们忙个身水身汗,不过,我们觉得值得的,因为,接下来,是奶奶的作秀时间——

只见奶奶围起小布围裙,用两双长满老茧的双手,熟练的舀米,过水,甩米,一切都那么干脆利落,手起米落,一大盘白胖,闪亮的“小孩”躺簸箕中,用井水浸泡了3个小时。捞起来,倒在石墨中,接下来,就到了我们表演的时间了!

两三个“壮爷们”,咬紧牙关,青筋蹦出,豆大的汗珠沿着青筋轨迹流过,额头的皱褶紧夹着细珠,确有“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之景,三两个小孩,舀着一碗碗甘泉水,往石墨轻轻倒,一滴滴的米浆滴在了容器里,一滴滴上午汗水汇聚,纵使辛苦,但却值得!

接下来,大家七手八脚,拌粉,过斗;用些细面粉与米浆拌匀,奶奶把米浆分成了几大碗,小孩子们拿着细眼漏斗,一遍一遍地过滤,涓涓米浆,流过漏斗,流过我们的心田,夹杂着欢声笑语,流向幸福的远方……

再接下来,架起量器,把过滤好的米浆倒在已经煮沸的水中,白色的米馍,可爱的小米泡,水灵灵的。接着再把它分次灌入小簸箕或托盘中蒸……

“呼——嗞”,蒸笼一打开,米香扑鼻而来,几乎是同时,十几双筷子一起伸了进去,推推嚷嚷,你抢我的酱油,我拿你的碟子,他独占了芝麻,大家吃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奶奶眯着小眼睛,不动筷子,但嘴角笑得似乎吃得很满足了,那时,笑声叫声骂声直冲上了烟囱,回荡在了乡村的天空中!

许久都没有尝过家乡的簸箕炊,尽管在外面吃的多美味,都比不上家乡的香甜,甘醇,无法忘记家乡那簸箕炊的香味,以及那些欢声笑语,可能这就是家乡的味道,家乡的爱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跟着舌尖上的中国学作文

全文共 690 字

+ 加入清单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办公室丁丽娜老师是个女诸葛,听其言,经常令我脑洞大开。这不,本次的“舌尖体”就是从她那里获知。

很喜欢玩文字游戏。带着一帮学生,玩文字游戏更是不亦乐乎。以前玩过“说明书”、玩过“剧本”、玩过“控告信”、玩过“宝塔诗”。这次,一听可以玩“舌尖体”,全身细胞顿时活跃起来,这个学生一定喜欢玩,也一定能玩得得心应手。

“舌尖上的中国”也看过几集,其语言很有特色,也很风趣。往俗了说,就是“有话偏不好好说”,偏要“折腾着说”……

适逢本单元介绍民风民俗,可以结合这个写法介绍民间小吃,就这么定了!

从网上找了一些“舌尖体”语言,读给大家听,引来一阵笑声:“老师,这‘舌尖体’不难,不就是把蔬菜当作人来写吗”?

孺子可教也!

挑选自己熟悉的一道菜,动笔开始涂鸦,不一会儿便交上来片段若干,读罢,顿觉赧然:六年级学生,已然情窦初开,感情生活貌似比成人还丰富。所有的蔬菜,但凡是A炒B或炒C的,一律谈起了恋爱。其语言之俏皮之老练,令我惊讶。只是在描写的时候,一味夸张地写它们之间的相遇,倒把制作方法和口味给遗漏了。

拿了学生习作,再度讲评,夸张要有度,描写要结合材料介绍、制作过程、佐料、菜品的色香味……讲完,继续修改。

少顷,学生习作基本完成。一读,口水狂飙。虽介绍的均是下沙本地家常菜,然,在它们的笔下,却成了一出出充满感情色彩的艳遇,且色香味俱全。读之,令人捧腹。

“舌尖体”文字游戏结束,欲罢不能,心里不禁浮想联翩,接下去我们该玩什么呢?三国体?甄嬛体?古文体?红楼体?对,一个个玩过去,玩它个天翻地覆。让他们看看,六年级学生,玩文字游戏,一样能玩得风生水起。

[跟着舌尖上的中国学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舌尖上的亲情初中作文800字

全文共 816 字

+ 加入清单

夜深人静,只有我家的窗还透着微微的白光。我的书桌旁放着一盘饺子,晶莹剔透,微微泛光,醋的酸味与饺子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夹起一只饺子,蘸上醋,咬上一口,一股鲜味流连于唇齿之间,思绪也不知不觉地回到了从前。

奶奶很会做小吃,其中饺子尤为拿手。有一段时间,每当我回到家,就会看到奶奶在厨房中忙碌的身影,时不时地传来“囡囡,吃饺子!”的喊声,但在我心里,奶奶的饺子根本比不上自己买的零食好吃。

一天放学,早已饥肠辘辘的我捧着关东煮进了房间。没过几分钟,奶奶轻手轻脚地端着一盘水饺进来了:“囡囡呀,上了一天学累了吧?来来来,尝尝奶奶做的饺子!”我不耐烦地撇撇嘴:“奶奶我早就吃腻了!”奶奶眉头一皱眉,不死心,劝我道:“诶呀!你看,这饺子皮都是我亲手擀的。”我看看关东煮,又看了看那盘毫无颜色的饺子,敷衍着咬了一口,便说“我饱了”,把奶奶连带着水饺推出了房门。

不久,奶奶回老家了。放学后,家里再没人喊我吃饺子。不知道为什么,本来在我眼中是那么美味的关东煮,吃起来变得索然无味。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又要考试了。作业量变多,常常要到很晚才能睡觉。一天深夜,我还在思索我的题目,肚子咕咕作响。转过一圈,却只找到了奶奶留在冰箱里的饺子。“太饿了,将就吃一点吧!”我心想。随着饺子煮好,熟悉的香味扑鼻而来,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食欲,原本在我眼中单调的白色,在灯光下成着半透明的颜色,晶莹剔透。奶奶包的饺子竟然这么好吃!不仅个头很大,而且口感饱满,皮薄肉多,最让我惊讶的是,饺子馅是我爱吃,却很少有的的西葫芦虾仁馅!原来,奶奶对我的关爱一直包含在饺子里。

我心中一震,一股惭愧之情慢慢涌上心头,透过厨房玻璃,我仿佛又看到了奶奶在厨房中忙碌的身影。

“爸,奶奶什么时候再来我们家啊?我想给她打个电话。”

奶奶的爱,总是围绕在我身边,可是我却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发觉,更没有去珍惜。

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东西,人生如花,而爱便是花的蜜,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发现爱,理解爱,珍惜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舌尖上的中秋作文

全文共 601 字

+ 加入清单

还记得前不久,中央一套刚刚推出了一栏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那其中的美味也真可谓诠释了中国大江南北的悠久美食文化。中秋佳节年年过,可这中秋的美味却也是年年变。今年,我尝过的美食又会是怎样的呢?

今年的中秋,吃月饼当然为头等大事,今年品尝的月饼种类也比往年多得多,有酥酥的苏式月饼,浓浓的奶黄月饼,冰冰的雪月饼,以及其他好多交不上名字来的月饼。这么多的月饼,还惹得我叔叔经常调侃:“几年后,是不是要有韭菜馅儿的月饼啦!”不过说起我最喜爱的月饼,那肯定是雪月饼啦。外面一层薄薄的皮包着里面又凉又软的冰淇淋,一口咬下去,还有汁会流下来,这是我便会立刻伸出舌头去舔,一丢丢都不愿浪费。

而今年的中秋,不仅月饼是我的最爱,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播出的毛豆腐也成为了我的口中佳肴。一开始,我以为毛豆腐就是长满毛的豆腐,有什么好吃的,那毛茸茸的,我还嫌恶心。可是当阿姨们把毛豆腐放入锅中炸的时候,我这小馋猫的口水又不禁流了下来,那香味弥漫在整个城市的上空,真恨不得深吸一口气,把香味全都吸进肚子里。第一碗毛豆腐出锅,我迫不及待的拿着牙签去叉,可是他又调皮的溜回了碗里,我不服,几经挫折,才把这快烂的豆腐送进了嘴里!口感嘛就更别说了,外酥里嫩,吃完之后还想再吃,忍不住去回味他那语言描绘不出的美味口感。

舌尖上的中秋,名副其实的舌尖上的中秋,他虽然不及舌尖上的中国,但我却也深深的感受到了人们对中秋美食的一份深深的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舌尖上的年味

全文共 781 字

+ 加入清单

穿过盘旋而上的盘山公路,带着昏昏的睡意,到了太婆家。树上路旁,满是雪。

那年那月里的上周村,冷风阵阵,大街小巷弥漫着浓浓的年味。火红的灯笼挂满街头,热闹的鞭炮声不绝于耳,吉祥的春联挂满门帘……好不热闹!那是我第一年在太婆家过年。

那时候太婆的身体还算硬朗,每逢过年她总要亲自蒸糯米,打次糍粑,寓意来年步步高升,也正是这种特殊的味道,成了我舌尖上永恒的记忆。

腊月里,黎明总是姗姗来迟,我与太婆来到街上买糯米时,天还未亮透。但这丝毫不削减村上乡亲们采购年货的热情——络绎不绝的行人和三轮车将古老的小镇挤得水泄不通。吆喝声和鞭炮声此起彼伏,似乎要分出高低来。“金金啊,你想吃什么,太婆给你买。”太婆带着乡音,问我。我摇了摇头,“我只想吃糍粑!”“好,我马上回家给你做。“

回到家,太婆用把糯米倒入铺好年糕叶的蒸笼里蒸煮了。这时候,外婆终于能揩揩汗,靠在沙发上稍适休息。这时候,又把太公叫了过来,准备打糍粑。当蒸熟的糯米被抬过来时,那里已经准备好了打糍粑的石窑,有一面鼓的大小。如白雪一般晶莹的糯米被倒进石窑,清香在屋中散发开来。太公抡起了特制的木棰——柄有一米多长——开始砸向窑内的糯米。山里的冬天格外寒冷,但屋内的气氛却是热火朝天。随着一声声有节奏的撞击声,糯米在木棰的起落中失去了原有的结构,渐渐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大块洁白如玉的糯米团。它巨大的黏性使得太公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提起木棰。太公就脱了棉袄,穿着单衣,仍然挥汗如雨。太公打一下,太婆翻一下,这默契的配合,定要几年才能有。

不一会儿太婆便收拾好了,利索的把糍粑掰成几个小团,在上面撒上几颗芝麻,递给了我。热腾腾的糍粑在我口中回味无穷,暖在了我的心里。

有人说,一种味道,便可唤醒一种记忆。我领悟了这句话的道理,为何我对这糍粑有着深深的眷念?原来这舌尖上的美味背后,隐藏着太婆对习俗的传承,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爱的延续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舌尖上的爱作文800字

全文共 833 字

+ 加入清单

“懒虫!起床了!赶紧吃完早饭去学校,要迟到了!”每天早上妈妈熟悉的声音总在我耳边响起。翻个身,脑子在逐渐清晰的时刻,一股清幽的香气也弥漫在房间里,嗯,是玉兰花。瞟一眼闹钟,一个鲤鱼打挺,开始着手把自己打理妥当。

来到厨房,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我往炖盅里望,“哇!是田七乌鸡汤耶!”我惊叹道,“赶紧吃,吃完上学。”老妈微笑着说。我拿起汤勺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汤汁浓郁回甘,令我口齿生香。仔细观察,田七等各种补品,在同一个炖盅里集结。鲜美的鸡肉邂逅了略带甘苦的田七,甜甜的枸杞,于是释放出绝妙的滋味。经过长时间的炖制,鸡肉入口即化,嘴里砸吧两下,“嗯,好喝!”我激动的评价道。“那是,这可是炖了一整夜的呢!”老妈笑着说,但笑容里似乎有藏不住的疲惫。

风起了,窗外玉兰的香气缠绕着浓汤的味道,在我心头萦绕。印象里,即使烈日炎炎,妈妈也会去仓库里拿药材——为了我,妈妈每次都满身大汗地回到家。晚上,妈妈要将坚硬的田七洗净、切碎,把乌鸡解冻,将所有准备好的药材都整齐地放进炖盅,把乌鸡放进去,再加水,最后将略沉的炖盅放进炖锅里,一夜炖煮。

玉兰花那清新的香味又再一次浓烈起来,我细嚼慢咽着,不敢牛饮以辜负妈妈的心血。

“妈,你又放了海马?不是很贵吗?”对药材一向都很熟悉的妈妈缓缓地介绍道:“海马确实是名贵中药。但它具有强身健体、补肾壮阳等药用功效……我特意放了一对海马,一公一母,这样功效更好。你在长身体,多喝点……”对于自己专业的东西,妈妈顿时滔滔不绝。要是以往,我可能早就厌烦,但今天却破天荒地仔细听着。是的,在这妈妈的唠叨里,我听出了的滋味。妈妈好像也觉察了什么,突然停了下来:“今天怎么了?快点喝吧,要迟到了!”

阳光投射在妈妈身后,我看不清此时背光的妈妈是什么神情,但我知道,她的脸上,乃至她的心里,满满的都是对我的爱,一如着萦绕在房间里的玉兰花香一般,若无似有,悠远绵长。

一碗汤,万般滋味;一碗汤,点滴感悟;一碗汤,永恒记忆。在这玉兰花开的季节,母爱融化在我舌尖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舌尖上的美味作文350字

全文共 369 字

+ 加入清单

美味!绝对是最好吃的美味!每个人都会垂涎三尺。是什么让我如此兴奋?当然是“炒花生米”。

做炒花生米最重要的是火候。首先把花生米倒入锅中,倒入凉豆油,然后就可以点火了。油越来越热,“咕嘟咕嘟”地开使冒泡了,可花生米却丝毫没有变化。你也不用着急,当等到5—7分钟时,花生米便从淡红色逐渐变成了金黄色。此时,便可小心翼翼地淋干油,再在盘子里垫上几张用来吸油的纸,等油被吸干后,就可以将纸拿掉了。加上一小勺盐,搅拌均匀,一盘香喷喷的炒花米便做成了。

有人说吃炒花生米是一种休闲方式,但以我看来,吃炒花生米是一种享受。将一粒金灿灿的花生塞进嘴中,一层咸咸的味道冲击着味蕾。吃掉外皮,内瓤更是好吃。上面带着一层油,滑滑的,还带着一股微微的甜味。整个花生米脆脆的,让人回味无穷……

有人爱山珍海味,有人爱私厨小菜,而我独爱这普通餐桌上的舌尖美味——炒花生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舌尖上的鱼作文800字

全文共 1193 字

+ 加入清单

我幼年的时光是在湖南常德的乡里度过的。常德乡里的青山与水田之间分布着诸多大大小小的“湖泊”——乡里人称之为堰塘,没有湖泊那样广大,却也足够清深可供吃用或浇灌。自然,那里也有鱼,不过那些鱼却并不是放养的,那年头似乎还没有专业养殖的概念,它们是天然就生在那里的,不归任何人也归任何人……想弄鱼是很简单的事,连小孩子都可以“伺鱼”:由大人把旧的蚊账布或白纱布缝成一个敞开的有四方底的口袋(口子要比底子小的),用两根棍子撑起,再拿一条绳子系在两根棍子交叉处,绳子另一头挑住一杆长竹竿,伺鱼的工具就做成了;使用的时候,往口袋中间放些饭粒拌鸡杂碎之类,再放一块砖瓦渣,让口袋沉入水中,傻鱼儿们便会受诱纷纷前来入袋,这就叫“伺鱼”——我想应该是这个字:“伺”,伺机等待的意思。

那些年我长住外公外婆家“作客”,伺鱼也差不多是我惟一的“贡献”——虽然伺来的大部分鱼都是我自己吃了。我扛着竹杆,从一个堰塘到另一个堰塘,将口袋沉下,在旁边尽情玩上一阵子,等想起时——当然不能太迟——提起竹杆,口袋出水,鱼儿便在袋中了,那真是有趣的游戏!虽然伺到的多是些小鱼(还有小虾),小鱼煎炒起来那味道才好呢!这些鱼一时是吃不了的,尤其是暑假里,我几乎天天要去伺鱼的——外婆便帮我把鱼拿到太阳底下晒成鱼干,如果连着几天都没好太阳,那就只能放到锅里烧柴禾焙干了:开学后要每天包(午)饭到学堂,火焙鱼是最好的下饭菜。

有时候外公也帮我伺鱼,不过他的工具和方法都比我高级,他把竹子片得薄薄的,织成一种带空洞洞的篓子:篓子开口向内呈喇叭状,鱼儿好进,却不好出;头天晚上把篓子扔进堰塘里,第二天早上去收蒌子就行了。这样可以伺到稍大的鱼——也不会太大,野生的鱼都长的很慢,且不会长大太。这些鱼一般是现蒸了给我吃——将鱼剖洗干净,放在碗里,滴几滴茶油,撒几粒盐,什么葱姜蒜都不用——蒸饭时将鱼碗放入,稍后,鱼与饭的香气便一起飘起来。

这些鱼都是很有营养的——至少,不用担心它们是不是有毒饲料喂养出来的问题——长大后我的头发一直很好,乌黑乌黑的,我总以为是它们的功劳;另外我对我的健康状况也还满意,我也相信这是幼年打下较好的底子——在外公外婆的照顾下——的缘故。……我的这些记忆,是不是也可以成为第九频道《舌尖上的中国》:一部描述中国各地美食、间中展示风光人情的电视纪录片——的素材呢?不过,虽然我也喜欢这个节目(事实上,几乎在纪录频道一开播我便是它的忠实观众),但是我觉得这个节目对那些穷乡僻壤的生活未免有些美化,使得它多少显出一点矫情和做作来。湖南的乡里有我幸福的回忆,即使如此,我也知道,至少在那些年,乡里人过的都是很辛苦的。宁静的田园也常有危机四伏……不过,食物的美味是真实的。那甚至是可以深入灵魂,令人铭记终生的——以上种种感受,均产生于我重又吃到来自湖南的正宗火焙鱼之后——那肉质真是细实,那真是湖南乡里的风味——便证明了这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舌尖上的年味

全文共 897 字

+ 加入清单

2017年一月某日晚,透过窗看着外面飘洒的纷纷白雪如同柳絮般的落下落下。草地上,树上,车上……铺上了一层洁白的婚纱。看着这如此诗意的美景我不禁回忆起那逝去但又难忘的年味。

零食和烟花

童年时过年的年味是吃不完的零食和美丽灿烂的烟花。那时小小的我常常看着墙上的日历一天一天翻着,盼着过年的日子早早到来。终于过年了,我和附近的小盆友们都在家前的广场集合,身上能装东西的口袋里都装满糖果、瓜子、花生。每个人的脸都跟大花猫似的,鼻涕忽上忽下的;大人们也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烟花,冲到门外,高高兴兴地点燃了引线。“扑”地一声,烟花向一只轻盈的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最后“啪”的一声,分成了许多个火花,在天空中慢慢地,轻轻地,飘落到地上。我又拿出一个金玉满堂,拿在手上,“砰”、“砰”,十声炮响,响彻夜空,大街小巷早已经成了儿童的世界。

祝福与饺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上了学,过年的年味则成为一句句吉祥的祝福和一碗热腾腾的饺子。

过年了,早早来到爷爷奶奶家,并送上一句吉祥的话:“祝您,春节快乐!”祝福顿时温暖了你我他。晚上奶奶把我和爸爸唤进屋去。一家人津津有味地吃着三鲜陷饺子,欣赏着丰富多彩的春节晚会节目。爷爷,老叔还有爸爸举杯畅饮,奶奶笑眯眯的双眼变成了两条缝,一家人都是满面春风,其乐融融。

思念

岁月无情,光阴飞逝,爷爷奶奶也禁不住时间的考验,随那年寒冬大雪也与我们阴阳相隔了。正是那年也让我知道过年的年味是对亲人牵肠挂肚的思念。想着和爷爷吃年夜饭饭的情景,我的眼睛已被泪水模糊了。

那一年爸爸刚贴完春联,就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我坐在饭桌旁,看着这些美味家肴,垂涎三尺。终于开饭了,我狼吞虎咽,好不费力气就把一碗饭消灭了,轮到我敬酒,我端起酒杯对爷爷说“祝您福如东海长流水。”接着我又祝奶奶寿比南山不老松。然后我学着大人的样子,喝一口,咂砸嘴,好酒好酒。爷爷笑呵呵地说:“我们的小乖孙子长大了,会用对联了。”奶奶脸上笑得乐开了花,说:“祝我们的小孙子学习进步,天天向上。”爷爷奶奶虽然走了,但他们仍留在我心中。我相信他们在那边也是开开心心。

在飘飘落落雪中,年虽早已过去了,但年味儿仍旧是挥之不去,仍给了我无尽的回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舌尖上的美食作文600字

全文共 680 字

+ 加入清单

沸腾鱼,似乎是四川人的最爱,虽然红中透着辣,但是,这辣的恰到好处。

这一碗里面装着豆芽,海带,黄瓜,韭菜,香菜。当然啦,最重要的还是那——鱼啦!没有它,就没有了整碗菜的精华。

这鱼,似乎不太爱,也不太敢“闯进”人们那深不可测的“无底洞”一般,你的筷子轻轻碰一下它,它就会飞快的“游”走,它这模样,给它添了几分俏皮。它白白的,就像一片片,一朵朵雪花,柔软极了。可那些黏在它背后黑漆漆的皮,似乎是一些嫉妒者,打扰了它的颜值。

你把鼻子凑近闻一闻,有一股香辣味直冲你那小小的鼻孔,使你一下子,不禁连连咳嗽,让你想起一句广告词:这酸爽-才正宗!但,你又不禁更想咬一口这无法让你忍受的味道了!仿佛身临其境:空中飘散着清香,在近旁翠绿的树丛中,夜莺婉转歌唱。啊!这感觉太美了!

终于,你可以尝这人间的美食了呢!

它,正在慢慢而紧张的“闯”入你的嘴中。当你想咬下去时,就像小小的鹅肝一般,等不及你咬下一口,好好嚼时,你吐出了刺,鱼入口即化,“跑”入你的味蕾,味蕾悦动着,让你感到这个时刻是十分美好的。不知怎么的,我想到了爷爷,眼泪在眼眶打个转。不行,你不能哭!“啊!好辣啊!”我的鼻子如着了火一般,再加上咬都没咬,我的嘴巴张的大大的,不停的哈气,犹如一只狗在夏天觉得闷热,不停的吐舌头。刚刚的美感烟消云散:“水!水!水!我要水!”我快要掉眼泪啦!”妈妈拿来一杯水,我一口气喝完,结果……不妙!因为口中的辛辣感还在,一喝完水,口中就瞬间像着了火一般,有一种焦灼感,所以,你知道的,我更辣了!“救命呀!”

这就是沸腾鱼,让我又爱又恨的沸腾鱼!它在我们的舌尖上绽放着温暖的热度,使人欲罢不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