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给我搜一篇关于历史的作文(汇编20篇)

根据同名的大热游戏改编、由贾斯汀·库泽尔执导,迈克尔·法斯宾德、玛丽昂·歌迪亚、亚里安妮·拉贝德、迈克尔·威廉姆斯等主演的给我搜一篇关于历史的作文。接下来开学吧为同学们整理了一些给我搜一篇关于历史的作文优秀作文,欢迎参考借鉴,希望对大家有用。

浏览

4012

作文

1000

收看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664 字

+ 加入清单

新疆是个好地方,美丽得让你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这里有无边无际的大沙漠,有高大坚韧的胡杨树,还有绿油油、一望无垠的大草原。这里是如此的美丽,美得就像人间仙境。

走进沙漠,映入眼帘的是无边无际的黄沙地。在太阳的照射下,沙漠变得金灿灿的,就像被施了魔法的金色毯子,金光闪闪。一座座沙包有的像一条条巨龙睡卧在沙漠中,有的像蜿蜒盘旋的小蛇,有的像一只只可爱的毛毛虫。

踩在沙子上,一粒粒小沙子调皮地挠着你的脚心。躺在沙子上,沙子软绵绵的,就像松软的大棉被,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我们在沙地上比赛跑步、比赛滑沙,在沙地上堆沙堡……欢乐的笑声响彻云霄。远处的驼队就像沙漠里的蚂蚁兵团,隐隐约约传来驼铃叮叮当当的响声。我想,他们正忙着去赶集吧!

茫茫的沙漠里有一种神奇的植物——叫胡杨。这里的胡杨又高又壮,胡杨叶上层是圆的,中间是细细的,如同柳叶一般,下层是半圆的。春天胡杨叶是嫩绿的,夏天是碧绿的,秋天是胡杨一年中最绚烂的,它的叶子会变得金黄透亮,耀眼夺目,美丽无比。

一颗颗胡杨,千姿百态,美丽而独特。有的像弯腰驼背的老奶奶,有的像垂头丧气的小男孩,有的像一个跳舞的小姑娘。它用自己的生命点缀着这片荒凉的沙地。

沙漠的旁边是广阔的大草原,远远望去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微风轻轻地吹过来,整个草原像一匹匹战马齐头并进,飞快地奔驰着,此起彼伏。许许多多的花朵绽开了笑脸在微风中跳着欢快的舞蹈。草原上,胖乎乎的小羊在快乐的追逐嬉戏,小马在草地上一边悠闲的散步,一边尽情的吃着草儿,看起来,舒服极了。我一下子就陶醉在这一美景里。

这就是我的家乡。我爱这里,美丽的新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历史典故荐读:先天下之忧而忧_1500字

全文共 1613 字

+ 加入清单

宋仁宗曾经派范仲淹去西北抗击西夏。范仲淹确实是一个合适的人选。他不但是一个军事家,也是着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范仲淹是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他两岁的时候,就死了父亲,跟着改嫁的母亲背井离乡,生活十分贫困。他从小很有志气,爱好读书。十多岁的时候,他借住在一所寺庙的僧房里,昼夜苦读。每天,他只烧一锅粥,等粥冷却后,用刀划成四块,一天两餐,早晚各吃两块。菜呢,也只是几根咸菜。后来,人们称他这种生活为断齑(jī,指咸菜)划粥,成为历史上刻苦好学的佳话。

经过艰苦的学习,范仲淹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同时养成了严肃认真和刻苦节俭的作风。

范仲淹青年时就考中了进士,开始做官。早年的贫困生活使他了解并同情民间的疾苦。他决心为国家和百姓做一番事业。

宋夏战争初期,宋军不断失利。公元1040年,范仲淹和韩琦同时被派到陕西,前去抗击西夏。

范仲淹到了延州,发现一个很不合理的现象。当时,宋朝政府把边兵分给各级官员带领,官职越高的带兵越多,官职越小的带兵越少。这本来是正常的现象,但宋仁宗却下了一道命令,说敌人来进犯时,不管来的敌人多少,一概由官小的带领自己的少量人马先去作战。这样做哪有不败的道理。范仲淹却不管皇帝的命令,立即改变做法。他把延州的一万八千军队,分给六个将领带领,每将三千人,负责训练。有了敌情,该多派就多派,该少派就少派。同时,他又下令修筑一些城堡。经过一番整顿,延州的防守力量顿时改观了。

西夏军队看到范仲淹防守严密,就互相警戒说: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甲兵。从此,他们再不敢轻易侵犯延州了。

范仲淹镇守陕西几年,除延州外,还驻过庆州(今甘肃庆阳)、州(今陕西彬县)等地,很受当地羌人部落的尊敬。羌人因为范仲淹做过龙图阁直学士,都称他做龙图老子。

公元1043年,范仲淹由陕西调回京城,担任副宰相。

那时候,北宋政治非常腐败,封建官僚的特权大得惊人。做官全凭关系,升官更靠资历。只要一个人当了大官,家属亲戚都可以做官。结果大小衙门里塞满了多余的官员,好多官员又尽干坏事。

范仲淹早就看不惯这种状况。他担任副宰相后,决心改革,就大胆地向宋仁宗提出十项改革方案。这个方案的主要内容是:一、明确规定官吏提拔或者降职的办法;二、严格阻止凭借特权、关系等取得官职;三、改革科举制度;四、慎重选择官员;五、重视生产;六、加强武备;七、减轻劳役等。

宋仁宗正信任范仲淹,对范仲淹提出的方案全部接受了。因为范仲淹是在宋朝庆历年间提出这个方案并进行改革的,所以历史上称为庆历新政。

为了推行新政,范仲淹首先整顿官吏制度。他派一些官员担任监司(监察官),到全国各地视察,然后根据他们的报告,把各地的坏官从登记簿上除名,加以撤换。

有一次,和范仲淹一起推行新政的大臣富弼(bì),看到范仲淹在登记簿上勾掉坏官的名字,心里不忍,就上前劝阻说:一笔勾掉一个名字很容易,可是,被勾掉的一家人都得哭了。

范仲淹毫不动摇,斩钉截铁地回答说:一家哭总比一路(北宋的政区名称)的百姓哭好啊!

富弼听了,觉得范仲淹既有胆量,又有见识,心里非常钦佩。

新政在推行中,触犯了一些封建贵族的利益。许多保守的官僚纷纷起来反对,诋毁范仲淹和推行新政的人,说他们结成朋党,滥用职权。

宋仁宗动摇了。新政只推行了一年多,范仲淹就被降职,调到外地做官去了,新政也跟着失败了。

范仲淹虽然遭受打击,但他忧国忧民的信念却丝毫不变。不久,他到邓州(今河南邓州)去做地方官。这时,他的朋友滕子京也被降职,在岳州做地方官。滕子京在岳州重新修建岳阳楼,请范仲淹写一篇纪念文章。范仲淹答应滕子京的要求,写下了着名的《岳阳楼记》。文中反映范仲淹伟大抱负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语,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公元1052年,范仲淹又被调到颍州(今安徽阜阳)去当地方官。他在上任的路上生病死了。

范仲淹生前,生活非常节俭,但待人却很亲热厚道,乐于助人。他喜欢将自己的钱财赠送给别人,还设法救济同族的人。所以,他死后,人们都很悲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我是历史控作文700字

全文共 749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候,我就对历史有着非比寻常的感情,大概六岁的时候,我与无意中在电视上看见纪连海爷爷正在讲武则天的生平过往,从那时候起,我就被武则天迷住了,被纪爷爷迷住了,被充满神奇色彩的历史迷住了。过了几天,我就缠着爸爸带我去南京历史博物院玩儿,看见了许许多多千百年前遗留下来的东西,心里很是震撼,当时我就下定决心,要学习历史,参悟历史。

一年给我过生日的时候,妈妈送给我一个大纸箱,我抢过来看了,是十二本漫画书。我不解的问:“为什么送我漫画书?”妈妈笑了:“谁让你喜欢历史呢?”我又翻回封面,哦,这原来是《中国漫画历史》啊!于是,我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不管是早晨,还是夜晚我都静静的坐在一个小角落,聚精会神地读书。那段时间,手上捧着一本历史书,脸上表现着五味杂陈,几乎都成了我的标志性形象,当越王勾践攻吴成功时,我拍手叫好;当曹操败走赤壁时,我失望至极;当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我连连叹息;当建文帝失踪火海时,我困惑不已;当作者发出“郑和之后,再无郑和”的感叹时,我的视线变得有些模糊••••••

三周之后,我读完了这一套书,读的很细致,每读完一个章节,我会问自己:“为什么作者选这篇文章放在这里?作者想通过它告诉我们些什么?”参悟完这套书,我和妈妈又去书店买了很多历史书,直至今日,我依然天天看书,还是那个熟悉的小角落,还是那双捧起书的手,还是这副装着酸甜苦辣的表情,可是我已经读了六年历史书,积累了许多历史知识,现在,同学们要是有什么关于历史的问题,都可以找我解决。

但你要是认为我只读书,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和历史的第一次奇遇是纪连海爷爷的历史讲说,所以我在手机上下了一个“历史听书”,每天吃饭时听,下楼散步时听,甚至睡觉时听,每一个历史故事都刻在我的脑海里,直至今日。

所以啊,我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历史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有关经典历史成语故事1:穷兵黩dú武

全文共 600 字

+ 加入清单

东吴名将陆逊之后陆抗,有勇有谋,很年轻就被任命为建武校尉。

东吴后期朝政(zheng)腐败,且国君孙皓荒淫暴虐,滥杀无辜。陆抗对此非常不满,便多次上疏劝谏。但是,孙皓对这些建议置之不理。尽管东吴内政混乱不堪,但由于陆抗谋略过人,善于用兵,因此一直虎视东吴,而欲南下一统中国的晋,也无可奈何。

当时,晋朝的车骑将军羊祜(kù)镇守襄阳。他见陆抗能攻善守,知道要立即打败东吴并不容易,于是改变对东吴策略,采取了和的战略。陆抗也明白羊祜用意,于是也用同样的态度对待晋方。在边境,两人还常派使者往来,以示友好。因此当时吴、晋一部分边境竟出现了和平局面。

孙皓听说了边境的情况,十分不悦,派人责问陆抗。陆抗回话说:“我(wo)如果不采取这样的政策,反而会助长羊祜的威德。”孙皓听后,也就没再说什么。但他还是想出兵攻晋统一中国。于是频频调兵。陆抗知道后,便又向孙皓上疏说:“现在,朝廷应该加紧农业生产,储备粮食,增强国力。让有才能的人发挥作用,使各级官员不荒怠(dài)职守,严明赏罚以励百官,审慎实施刑罚以戒黎民。如果图虚名重形式,处处用兵,好战不止,耗费的资财动以万计,士兵疲劳不堪,即使敌寇没有削弱,我们自己也会因此受累而被拖垮。”

但是,孙皓对陆抗的忠告仍是置若罔(wǎng)闻,以致于国力日渐衰退。而陆抗死后,晋军便挥师南下讨伐东吴,吴国最终为晋所灭。

成语“穷兵黩武”,现在的意思是使用全部武力,任意发动战争。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历史的责任作文500字

全文共 516 字

+ 加入清单

采一撷相思,追寻历史的年轮,泛一叶扁舟,品味史海的沧桑,携一颗隽永的心,再寻历史的变迁,收藏历史的责任

吹战国的一支忧伤凄凉的玉箫,再回到萧萧易水河畔。铿锵的歌声依然响亮,报国的忠心依旧生辉。荆轲的白色彩衣飞舞成透明的羽翼,他承满着太子丹不解恩情与责任,承着人民的殷情希望与责任,带着绝世的英雄豪情,开始生命的结局。马车疾速驶去,消失在烟尘之中,遗失在壮士的悲泣,英雄的任责之中。

大雁哀嚎而过,在空无一人的秦殿上,只有殷红的血迹,斑斑点点的,似一朵朵红艳的生命傲梅。“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歌传唱至今。寻找历史的英雄的责任心,收藏入那经典的书籍。

饮一杯南宋的香醇甘洌的美酒,倚靠在雕栏玉砌的栏杆上,面对曾经拥有的,现在却只剩下四面的狱壁,岳飞无止的理着那剪不断的离愁,“待从头,收拾旧江山”的梦。南宋的雄伟繁荣,凤阁龙楼的富丽堂皇,边疆的安定,百姓的安居乐业,妖娆神往。梦醒,却只剩下漆黑的牢房,悲惨的虐待,他对千万人民和家人的责任,使他心头感到无比凄凉。国君的无能,朝廷的腐败,使他心头感到无往的悲伤。往事已空,独自垂泪。悲哉,痛兮,寻找历史的责任,收藏于心底深处。

寻觅历史的责任,收藏于心底,品味,赏欣,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尊重历史初二作文

全文共 895 字

+ 加入清单

唐太宗曾经说过:“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记载着我们强大中国的历程。现在社会兴起了‘传统文化热’。而历史电视剧不计其数:《延禧攻略》、《隋唐英雄》、《鸿门宴》、《琅琊榜》……。那么这些剧是否真的可以称为历史剧呢?

《隋唐英雄》中,李世民在编剧的笔下早出生不止10年。电影《鸿门宴》中,虞姬大弹魏晋时才传入中原的乐器——琵琶。作为开年大剧的《楚汉传奇》,诸多史实性错误受到质疑: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背景下,竞有儒生在私塾中教孩童们读宋代才有的《三字经》;有段对白也贻笑大方,有人向赵高汇报,“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了”——无论哪个朝代,当政者都不会把“造反”称为“起义”。网友吐槽,“秦末居然有阿拉伯数字”“韩信大人好高科技,竟然不拿汉简,读纸书”。《山河恋之美人无泪》中,多尔衮写给大玉儿的字条是:“你就是你,不需要作假。请接受我的道歉。祝你快乐。”《楚汉传奇》中刘邦的台词更是俗不可耐:“我要命,我要什么脸”“他不懂,你把他当个屁放了吧”。

《甄嬛传》则更荒谬,把一个勤勤恳恳的雍正皇帝写成愚蠢,只关注后宫的糊涂皇帝,而还有一种“古装电视剧”,像《琅琊榜》,不说是哪个朝代的哪个事,只是向你阐述一个故事,也不属于历史上胡编乱造,而且人物对比鲜明,布局精美,演员演技炉火纯青,很让观众喜爱。

《雍正王朝》在1999年获第17届中国优秀长篇连续剧。其实《雍正王朝》改编于二月河的长篇小说。这个编剧还是很尊重史实的,只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上加一点“料”来博得观众的眼球。虽然剧中陈设有些破旧,不如现在剧中的精美,但是因为尊重历史,在加上演员演技炉火纯青,获得观众大量称赞。

现在所谓的历史剧并不是指真正的历史,编剧不再关注真实性,让人们误解历史,相信那些根本不真实的人物形象,相信那些所谓的历史事件,导演们对影视剧作品的质量不关注,只知道赶紧收钱投资下一部,如此恶性循环下,我们中国人对历史的认知在一点点偏离轨道。其实了解历史最好的方法是看书,看那些具有史实性的历史故事。

希望将来的中国,有更多优秀的编导引领青少年们认知真正的历史,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国历史名人故事

全文共 629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名人励志奋斗的故事:《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古代名人励志奋斗的故事:《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古代名人励志奋斗的故事:《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国古玉的历史说明文作文

全文共 1408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玉器的加工,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的仰韶、红山文化,那时已经发现有玉龙等玉雕品。当时人们还未掌握金属冶炼技术,玉石的加工主要是以石攻石,利用锐石打凿、刻玉、划线、磨玉成形,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后来人们采集或用硬度大的岩石制成“解玉砂”用来琢玉,利用绳线、兽牙、木杆、骨片、石器配合解玉砂进行钻、锯、磨、使玉材成形,这是史前玉器加工的主要方法。

用转动的砣轮加工玉是一大进步,而原始砣很可能始于良渚文化时期。人们用手拉弓弦(后用脚蹬)使砣轮转动,砣轮用石材制成,做成不同的砣头配合解玉砂进行琢玉。

商代有了铜,铜制铊轮强度不大,自身容易磨损,做出的沟线浅而宽,断面多呈半圆形。西周末、春秋初有了铁,铁铊坚硬,能够做得薄而锐,提高了加工精度。可以刻出细细的线条,深深的沟。砣轮改用铜、铁制造后,铁铊一直使用到民国初期。民国后期到20世纪70年代,有些地方仍有用铁铊解玉砂琢玉的作坊,这种加工玉器的方法俗称为老工。80年代后几乎全部使用高速电动机具和用人造金刚砂制成的磨具砣。这样,现代玉器加工,电动工具和砂轮磨砣便成了一统天下,这就是新工。

老工新工的不同,源于所用工具、磨具的不同,以及这些工具的转速、效能、精确程度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留下不同的痕迹。判断老工新工就是从这里入手。

老工的工序(指铁铊工)大致如下:捣石、研浆(或采集自然砂)、开玉、掏膛、上花、琢玉、磨玉、打眼、上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用人力和铁铊,转动速度不快,靠解玉砂磨玉,材料与设备同时磨损。老工用手工定位操控,精度差、几何误差大,在平行度、基准面、图形对称等方面会有出入。但老工介质细,磨削量小加度轻,周期长,玉件不起热。老工细心制作的玉件十分精美,形状匀称,线条流畅,掏膛宽阔,压地柔平,抛光明亮,这样的老工是精(细)工。

新工的工序是:玉石用砂轮开料,粗磨具砣脱坯后,用无级变速电机,带动一根软轴,软轴卡头上可以更换不同的、用人造金刚砂制成的砂轮砣头,最高转速可以达到每分钟1万转。由于金刚砂砣转速高,磨削快,制作时间大大减少,工效显着提高。也正因为这样,新工的粗工往往有快速急成的痕迹,如:转速高出现干磨现象,玉表就会起热起毛,在钻眼、开窗时因磨削量大,选用的砂轮粒度粗、磨削快,钻孔或窗口侧壁上,会见到起热后拉毛的现象,玉表呈现一些环绕钻孔或窗口的沟痕,平行毛刺,有时会看到黄焦颜色。

老工新工的不同之处,利用放大镜只要细心观察,总能见到不同的加工痕迹,下面就其典型特征作如下对比:

线条:老工速度慢,线条比较流畅,在线条的两侧沟边没有崩口(特别是十字交叉、网纹、也完好平整)。老工沟底呈现磨砂状,无明显长条形磨痕。这是因铁铊与解玉砂接触时才能磨玉,而解玉砂又很快被铊轮带走,只能留下短暂的磨痕,不可能划出长长的道道。做工不细的老工,有时可以见到铊轮走速不均,压力不匀,而出现的沟底坑洼,沟线有宽有窄等现象,也有重复下铊之重线等,这样的老工是粗工。

新工的线条是用砂轮砣,在高速磨削下快速形成的。线条的边沿往往出现玉石的崩口,使线条出现锯齿形边沿。新工线条的沟底还会有长条状磨痕,这是因为砂轮砣上的砂粒不可能排列非常均匀,总有个别砂粒稍有突起,突起的砂粒在高速转动下就会在沟底划出长条形道道。但有的新工仿老工,选用砂轮砣的砂粒很细,加工走线时用力小走速成慢,沟边也很完整,沟底没有道道而且光滑。此时,只要看看沟底有否磨砂情形,就能识别是老是新。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天津历史博物馆观后感

全文共 871 字

+ 加入清单

导读:天津历史博物馆是中国省级历史博物馆。该馆于1952年6月在原天津市第一博物馆与天津市第二博物馆合并的基础上建立。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天津历史博物馆的观后感,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元旦歇班,闲着也没事儿,报纸上一直在报道的天津博物馆开张的事情,心向往之,于是二号下午决定去逛一逛。

进到博物馆里,第一感觉很宽敞明亮,楼上楼下,电灯的分配恰到好处。大柱子二柱子,外加金属结构等等,看上去很大气,还带着点儿明快的现代气息,第一感觉不错。

前台买票,如早先的报道,25块钱一个人。一楼好象是共享空间等,没有展览,直接乘扶梯上二楼。迎面就是书法馆,进去转了一圈儿,主要是明清两朝的作品,在下比文盲强点儿有限,也看不出个门道来。出来到绘画、陶瓷等馆分别参观,大致每馆都要花半小时以上时间,感觉比预想的要好很多,天津博物馆的馆藏还是很丰富的,比如藏有两件钧窑的对盘,很珍贵。

进了大厅一转身就看见传说中的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雪景寒林图》,咱也不是搞美术的,看不出个门道来,只知道范宽的画绝对是极品的文物,天津的这个藏品与他的《溪山行旅图》齐名,后者藏于台北故宫。好象金庸哪部小说里也提到过《溪山行旅图》吧?忘了,想不起来了。

大厅中央引人注目的摆放着数个青铜制的鼎、钟等文物,多是商代的古物,这样的珍品世所罕见,很多青铜器的说明文字中都是一些收藏家捐献给政府的,或者是大炼钢铁期间天津的文物工作者在天津电解铜厂的废品中找到的,不知道还有多少珍品毁于那个年代,真是可惜。 写的有点儿多,我累了……

俺曾经参观过上海博物馆,这次参观了新落成的天津博物馆,总的感觉从馆藏方面,我们绝对不输于上海,甚至还要略强于上海博物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非常有礼貌,态度很好,玻璃展柜不时有工作人员擦拭。在参观过程中还遇到一件事情,有一对盲人夫妇和他们的孩子也来到博物馆参观(孩子不是残疾人),博物馆专门派了一名工作人员陪同这一家三口,并为他们讲解,天津博物馆这种人性化的管理,值得我们称赞!

希望大家有时间都去参观一下, 不但可以丰富历史文化知识,也能增强天津人的自豪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历史将记住荆轲高一作文

全文共 907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的巨轮辗过一个又一个的千年,时光消磨了英雄豪杰的那仿佛亘古不变的繁华哀伤。在这些早已碎成粉尘的过往里,我多想回到两千年前的易水河畔,问那人:悔否?

也曾有过少年的潇洒,也曾不因世事而心中泛起波澜,也曾只凭一腔热血、侠义心肠而云游四方,那时的美好令人眷恋,然而在年华一刹过后,他却迎来了寒风萧萧的易水诀别。

徵音涕泣,羽奏惊心,来自远古的乐律从厚重的云层中传来,吟唱着荆轲的悲壮与豪迈,在那个时代,无数人为他白衣冠以送之,他为着心中的“义”,带着无数人的期望,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人生在世数十载,他为信义而活,亦为信义而亡。一朝刺秦,几声长笑,他的侠肝义胆终成千古英名。人们常言道:“英雄不把穷通较”。曾经风华正茂的青年,转眼变化为尘埃。他的失败加速了燕国的灭亡。欲速则不达,后人也因此引以为戒。尽管后人对于他刺秦之事众说纷纭,然而历史的眼光是公正的,它不会妄加评论,它会记住荆轲。但是,他终究是败了,败在了秦王的剑下,也败给了自己。有人说,荆轲刺秦就是一场以卵击石的闹剧,而这个闹剧的主人公荆轲不过是个荒诞愚昧的武夫,也有人说他是个空想连篇,不着实际的政客。然而他们是用自己的目光俯瞰着这已成定局的尘埃往事,不言其它,只言成败。但是历史的双眼是明亮的,它不会妄加评论,它会记住荆轲。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声渐止,周遭的一切又归于平静,地图散落在桌案上,地上还有未干的血迹,炫丽的宫殿里,珠宝玉器都是暗淡的,摄人的仅有荆轲那一如清水的眸,他笑道,无悔!

我想,这样的人,别人或许终其一生也不会明白,在这世上,曾有那么一种感情长久地存在过,它超乎生死、除强扶弱、一诺千金。这种感情绚烂而长远,他用一时的行动换来了几代人长久的记忆,他的名字也曾为天下所知,为人所傲,可在如今这过分理智、各谋其利的社会里,却是遍寻无果。他就像一盏长明灯,但是在岁月的沉淀过后,这盏灯逐渐淡入风尘。可是历史的记忆是长久的,它不会遗忘荆轲,它会记住荆轲。因此,两千多年后的我,才能在历史的记忆中追逐那身影,盼望与之同行。

时间经不住流逝,岁月受不住蹉跎,年华经不住辜负,但历史经得住时间的沉淀,历史的记忆是永恒的,它将记住荆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人民的意愿,历史的选择作文800字

全文共 778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当代中国事业的核心力量,作为中国人不可以不了解中国共产党。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从此领导中国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光如梭,岁月如歌,转瞬之间,我们将迎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纪念日。97年沧桑巨变,97年翻天覆地,中国共产党见证了历史的奇迹!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为了实现国家的富强,多少仁人志士曾经上下求索,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但都失败了。自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中国旧貌换新颜。无数事实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是灯塔,照耀着中国革命前进的道路。每当中国革命和建设出现挫折和迷茫时,都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最关键的时刻,力挽狂澜,拨开迷雾,照亮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指引着中国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走向胜利。如果没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我们的国家将依然在黑暗中徘徊,我们的人民还可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中国共产党是旗帜,引导着中国前进发展的方向。中国共产党的旗帜是鲜红的,它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和无数仁人志士用鲜血染红的。97年来,多少人面对鲜红的党旗,举起右手,向党庄严宣誓,倾吐了自己对党的无比信赖的心声,表达了自己永远跟党走的坚定决心。多少人在鲜红的党旗的指引下,继承先烈遗志,前仆后继,奋勇向前。如今,我们的党的队伍在不断壮大,为中国的建设储备了雄厚的后备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力量,凝聚着全国人民战胜敌人,战胜困难的不懈斗争精神,党的力量是全体共产党员集体的智慧,是团结战斗的集结里。每到困难时期,危机关头,都是我们党挺身而出,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形成强大的力量,向困难挑战,与死神搏斗。人民群众有了党做主心骨。顷刻增添了无穷的力量,以无所畏惧的战斗精神一往直前。

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因为她是灯塔,她是旗帜,她是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我们会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倾听历史行走的声音作文

全文共 848 字

+ 加入清单

夕阳西下,暮霭沉沉,周围一片死寂。终于,最后一抹光线也依依惜别了人间。夜,如同黑色的外衣,紧裹着大地。天地间的空气似乎凝固了,没有了光,没有了热,没有了温暖。时光飞逝,四季轮回,读书,已成为现在的一种时尚,一种潮流。

高雅的人,独处静隅,赏文聆曲,看过世间红尘万物,感叹中国文化魅力,则是一番清逸的享受。等而下之者,一卷在乎,读些演绎的故事,借以消遣,也不至于因寂寞孤独而烦恼。畅游书海,以书为友,在无声中谈吐优雅。回首望去,了解中国之文化。

孔子,一代名师,用自己对人世间的理解诠释了谦让为先,大爱无疆。不知屈原投江时是否身着白衣,或许白色才是他最好的诠释。在那个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年代,他纵然写下《离骚》,也依然免不了被放逐的命运。细品《离骚》,才有“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的崇高精神。“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读到这里,我不禁潸然泪下,文天祥用凄凉的笔调抒发了国破家亡后的忧伤之情。“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带我们领略杭州西湖的景色。脑海中偶然出现“总把新桃换旧符”美好的春节景象,耳边总会想起恍惚的爆竹声。当读到“怒发冲冠,凭栏处”时,我顿时被岳飞的激愤感情所感染,一腔怒火全喷向“秦桧”这个名字上了,当我读到“笑谈渴饮匈奴血”时,又被他那种大无畏的报国精神所震撼。“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景象宛如仙境。

书海茫茫,汗牛充栋,以有涯吾生恐难读尽“大海之一滴”,读书也要选择,要做到会读书,读好书,读对自己有益的书。当你真正走进一本好书时,便可以体会到中国文化的真正特点。

合上书,望着银白色的月光洒满窗前,嘴里哼起那首熟悉的《牡丹江》……品读经典文学,体味字句间的动人之处。美妙的文章,仿佛一杯浓茶,流溢着沁人心脾的味道,沉淀着文字的芬芳。当我们沉醉其中,却惊喜地发现,爱在心中荡漾,美的意境在梦中徜徉。贯看历史长河,才深感文化的内在美。

让我们一起,倾听历史行走声音……漫步在中国文化道路上,见证中国文化达到最顶峰,见证它的奇迹。

[倾听历史行走的声音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描写历史人物的精彩

全文共 858 字

+ 加入清单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浩气长存的诗句,是文天祥被元军俘虏时,坚贞不屈,不肯投降而写下的千古绝句。看到这两句诗,大家一定已经猜到这是谁的名句,文天祥,一位我最喜欢、最崇敬的历史人物

文天祥原是南宋的一名大臣。1276年元军南下,占领临安,南宋皇帝被俘。抗战派大臣文天祥坚强不屈,继续抗元。不久在广东沿海兵败被俘,囚禁于大都。可他绝不屈服,百折不挠,表现出的高风亮节让世人敬仰!元朝皇帝许诺各种财物和封官加爵等手段进行劝降,但他都不为之所动,并写下了千古流传的诗词《过零丁洋》、《正气歌》,诗词表现了他忠心为国,一身正气、不畏权势的情怀。最后元朝皇帝无奈,只好处决了他。

我崇敬英雄文天祥,是因为他“富贵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崇高气节,面对元朝统治者的威逼利诱,毫无所动,不做亡国奴;我崇敬英雄文天祥是因为他“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决心和毅力。

漫漫五千年来多少心系天下爱国爱民的志士仁人,多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义之士,如荆轲、岳飞、袁崇焕等。他们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荣耀,他们都是民族精神的化身!不屈不挠,衷心爱国,这种精神是我们中国得以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精神支柱,是我们今天gdp赶超日本,正在拥有北斗导航系统,研制出j20隐形歼击机的强大动力。

然而,今天的中国还不够强大和繁荣,在经济、科学技术、军事等方面还远远落后于美日强国,还经常受到他们的轻视和挑衅。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栋梁,做为年轻一代的一员,我感到中国的强大要靠我们去建设,这是多么光荣而艰巨的责任!

我要学习文天祥的爱国主义精神,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掌握建设祖国的科学知识;我要学习文天祥的顽强意志,咬定青山不放松,在学习征途很长,但我将不畏艰难,持之以恒。我的目标就是:长大后为中国成为民主富强的国家而奉献,成为向英雄一样的了不起的人!

英雄已经逝去,英雄的精神永存,在面对困难时,这种精神激励着我,在骄傲自满时这种精神提醒着我,在建立世界观的进程中指引着我……文天祥,一位永远受我和世人喜欢和崇敬的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铭记历史,圆梦中华作文

全文共 657 字

+ 加入清单

9月3日,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在这一天,我想起了我们中国为抵抗日本侵略的一次重要战争: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在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那是我们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次重要战争。从1937年七七事变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将士书》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结束,历时八年,被称为八年抗战、或简称抗战。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争冲突。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1945年8月15日,日本终于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给我们的伤害不可计数!这侮辱和打击让人不敢想象,日本人更是残忍到了毫无人性的地步!

抗日战争中,我们中国损失非常严重,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伤亡了3500万余人,这伤亡是无法估量的,看着这让人胆颤的数字,我就能想到当时的悲凉、凄惨,和日本的惨无人道!

多么严重,多么惨痛的损失!尽管我们并没有参与在其中,但是光是了解了抗战,就觉得这场战争是多么可怕,多么骇人,多么残忍了。

我们作为祖国的花朵,将来要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才,必定要保护国家,保护国家的尊严,保护国家的领土。我们要记住,我们是中国人!中国人,应该要爱自己的祖国,要为祖国贡献力量,哪怕我们还小,但是只要为祖国着想,不崇洋媚外,坚决支持自己的祖国,这已经是我们应该做,也是能做的事了。

铭记历史,铭记那段血染大地、悲惨不堪的历史,我们要记住祖国的昨天,在今天为祖国奋斗,在明天,让祖国成为强大的国家!不再受外国的欺凌、霸占和侮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汉族形成历史

全文共 1100 字

+ 加入清单

从约公元前5000年起,当今汉族的主体华夏族在黄河流域起源并开始逐渐发展,进入了新石器时期,并先后经历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公元前2700年,活动于陕西中部地区的一个姬姓部落,首领是黄帝,其南面还有一个以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双方经常发生摩擦.两大部落终于爆发了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之后两个部落结为联盟,并攻占了周边各个部落,华夏族的前身由此产生. 汉族的先民据先秦文献记载的传说与夏、商、周立都范围,汉族的远古先民大体以西起陇山、东至泰山的黄河中、下游为活动地区;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这两个类型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认为即汉族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 远古传说,还描述了汉族先民曾经历漫长的原始公社制时代。在黄帝以前,经过“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部落(见母系氏族制)的阶段;关于黄帝的传说,则标志着由母系氏族部落转化为父系氏族部落(见父系氏族制),并已进入部落联盟阶段。传说在黄帝之后相继以禅让方式为大部落联盟首领的尧、舜、禹,被认为是黄帝的子孙 公元前21世纪,中原地区的原始公社制时代走到了历史的尽头,阶级社会已经出现在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土地上。从公元前21世纪以后,相继出现了夏(约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商(约前16世纪~前11世纪)、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几个王朝。首先在黄河及其支流渭、汾、伊、洛下至河济之间以及淮河支流汝、颍上游;继而发展至淮河、泗水、长江、汉水的广大地区。西周时,已出现华、夏单称或华夏连称的族名, 以与蛮、夷、戎、 狄相区别。但是,这时华夷之辨尚不甚严。 春秋(前770~前476)时,华夷贵贱尊卑的观念已很强烈,当时区分华夏与蛮夷的标准,族类与文化都被重视,文化尤为首要因素。华夷因礼俗、服饰等因素而往往可以互相易位。秦、楚不仅与齐、燕、韩、赵、魏同称诸夏,而且是两个最强大的华夏诸侯。七雄合纵、连横、兼并、争战,但族体相同,形成诸夏统一趋势;于是华夏成为稳定的族体,分布区域也已达东北辽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东南湖湘吴越等广大地区。 秦始皇统一中国并建立了秦朝,随后汉朝建立,并统治中国400馀年,该时期中国版图空前扩大,此时汉族人口分布仍集中与黄河、淮河流域,从西晋末年起,五胡乱华,汉族人口逐渐向长江、珠江及中国东南部大规模迁徙,而从西晋到隋代的建立这一段期间,汉族进入中亚和云南。到明,清时,南方汉族人口便超过了北方,后满人禁止汉人出关进入东北,清朝后期为充实边疆,准许汉族进入中国东北,在张作霖统治东北时期,大量引入山东汉族.自明朝起汉族开始零星向东南亚移民,从19世纪起又有汉族向欧洲,北美等地移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心得

全文共 1641 字

+ 加入清单

比尔盖茨说过“一个人可以不伟大,但不能没有责任感”。也就是说人任何时候都必须肩负责任。但什么是责任?责任是一种素质、一种信任、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荣誉。听了杨宗华教授责任胜于能力的演讲后,我感触很深,杨教授运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阐明了责任的深刻内涵及其中的道理,特别是其中一系列案例,有很强的说服力。

人的一生必须承担着各种各样的责任,社会的、家庭的、工作的、朋友的等等。岗位不同承担的责任也不同,军人有守土之责、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工人的职责是生产出合格的产品等等。就拿社区来说吧,各岗位工作人员如都能对待本职工作有一个责任感,那社区各项关爱百姓、服务民生的工作就会齐头并进。

人不能逃避责任,要勇于承担责任,放弃自己承担的责任就等于放弃生活,他也将被生活所放弃。主动承担责任可以使人坚强,可以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即潜能。能力永远需要责任来承载,责任可以改变一个人对工作的态度。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对待工作是积极向上的、乐观的,他才能享受到工作的乐趣。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对工作毫无兴趣,整天萎靡不振,最终只能是碌碌无为。责任是一种无法选择的目标,很多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并不满意,但在很大程度上是工作选择了自己,而不是自己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工作。而我认为,不管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到这个工作岗位上,即然是自己的工作,就应该责无旁贷地去完成,且完成好。因为这就是你的责任这本身就是自己分内的事情,是一种无法选择的目标。

每个人所从事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构成的,我们不能因为事小而敷衍,得过且过,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对待自己的工作,把每件小事做好。一个人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有高度的责任意识。汽车制造者或飞机制造者会因一个小小的螺丝垫片遗漏缺失而酿成大祸,给人的生命带来危害。航天工作者会因一点小小的纰漏给国家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使所有工作人员的努力毁于一旦。一个医务工作者会因自己的过失错过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时机,而失去一个生命。

工作本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分工不同罢了,只要我们热爱自己的工作,就会有一种责任感,工作效率就会大大提高,这时你就会发现工作不是苦差事,而非常有趣,你所做的工作是有价值的,会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艾默生说“责任具有至高无上价值,它是一种伟大的品格,在所有价值中,他处于最高的位置。”科尔顿说“人生只有一种追求,一种至高无上的追求……就是对责任的追求”。其实我们每个人无论从事任何职业,做什么工作,都是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正因为有责任感,在困难时我们坚持,成功时保持冷静,绝望时懂得放弃。责任让人勇敢,责任让人坚强,责任也让人知道关怀和理解;因为我们对别人负责的同时,别人也在为我们承担责任,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是相互依存的,所有人共同努力郑重的担当起自己的责任,才会有生活的美好和宁静,因为我们的社会需要责任,我们的家庭需要责任。

责任就是竭尽所能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应该从细节做起。我们所从事的管理工作是一个平淡的工作,没有动人的故事,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琐碎,我们必须抓好每一件小事,在细节中体现责任,在奉献中体现责任。比如:在日常工作中检查操作工是否按要求操作、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是否到位、生产现场是否整洁干净、容器摆放是否整齐等等。但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当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找借口,而要勇于负责,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推诿,不逃避责任,要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有人说“假如你热爱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你非常讨厌工作,你的生活就是地狱”。因为你的生活当中,有大部分时间是和工作联系在一起的,不是工作需要人,而是人需要工作,你对工作的态度决定了你对人生的态度,你在工作中的表现决定你在人生中的表现,你在工作中的成就决定了你在人生中的成就,所以,如果你不愿意拿自己的人生开玩笑,那就应该在工作中勇敢的负起责任。我相信只要每个人自愿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我们的社会就一定会更加美好,我们的社会也会更加和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历史的脚印作文700字

全文共 666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的长河静静的流淌,慢慢的沉淀,沉淀出一个个名垂青史的名字与故事,留下了一串串坚定的脚印,而你的脚印却包含了更多的对生命的抗争,你的脚印,彰显了生命的韧性。

无数次读你,无数次痴迷于你做为一个史官的浩然正气;无数次痴迷于你为了理想的执著追求;无数次痴迷于你寥寥数语,却彰显了历史深重的华美文采。

犹记得,你少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你成为一个史官做着辛勤的准备;犹记得,你为了秉承父亲的遗愿而如老黄牛般默默地、辛勤地将自己的汗水凝结成一本本史册,如实地描绘出历史的原貌。

你的仕途可以走得更好,走得更远,走得更久的,可你却毅然选择了用臣子的一句直言进谏毁灭你所拥有的一切。

在生与死的抉择中,你选择了耻辱的生,只因为那年迈的父亲临死前的一句遗愿,只因你想用自己的满腹经纶去公正地再现给后人一段本真的历史。

你知道,做为一个臣子的你死了,但你仍做为一个史官活着,你要以身体做弓,以不屈的精神做箭,在生命的长河中,在历史的长河中,射出一份属于你自己的美好。

陋室中,十余载,窗外的鲜花开了谢,谢了开,你不予理会,你的脑海穿梭于浩淼的长河中,你用你所有的才华与所用的心血,凝聚成一部数万言的《史记》,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属于你的脚印。

只是这脚印在此终止了,你悄然消逝于历史中,不过,后来或生、或死,又有何妨,因为《史记》已完美地诠释了你的人生,《史记》就是你生命的全部。

你的生命是完美的,留下的脚印与《史记》更是完美的,司马迁,你经得起后人的赞美,或许千年后又一文豪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对你在历史上留下脚印的最美的诠释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第八集观后感

全文共 563 字

+ 加入清单

在祖国的西北部,有一个被蓝宝石般河水簇拥着的美丽自治区——新疆。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静静地躺在西北边陲。而我就在愉快的暑假中,投入了她的怀抱。虽然过了这么久,但她的美丽依旧在我脑海中不断呈现。

在新疆的高原——巴音布鲁克草原中留给我的印象只有一个:马“野”。在草原中,雄马个个英俊潇洒,身材魁梧,好似一位整装待发的军人。记得那次,我刚骑上一头棕色骏马的马背,那匹烈马就一下子成了盯上猎物的豹子一般,脚下生风,朝远方的森林奔去。但刚过完一座绿色的小丘,马又变成了个顽皮捣蛋的猴子,马蹄一刹,抖抖身上的毛,头一扭,又往回跑。待我缓过神来,马已经把我甩下自个儿闹去了。

那整个新疆留给我什么印象呢?要我说,风是“野”的。走进喀纳斯森林深处,微风带来了树木的清香,带走了小道的喧哗。整个森林显得异常幽静。但不过多久,原本清爽的微风一下子就变成了铺天盖地的龙卷风。风吹得原本平静温顺的河流变得狂躁起来,用力击打着岸边。狂风还使得那些生活在深山密林的动物们吼叫,好似打扰了它们的午觉。风像个婴儿,不过多久,又渐渐平静,山谷又恢复了原貌,好似一切都没有发生。

新疆的野,让我看到了一种无拘无束的美,这种美,让你感到清新,感到愉快,感到自由。这就是那美丽的新疆。这种美是只有在新疆才能体会到的,虽过了这么久,但它的野还是一遍一遍地呈现在我的眼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鸿门宴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鸿门宴"这个故事发生在陈胜吴广起义后的第三年(公元前206年)。陈胜吴广起义后,各地云起响应,其中有楚国贵族出身的项梁、项羽叔侄,有农民出身的刘邦。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梁扶楚怀王的孙子名叫熊心的人作了楚王,刘邦也投靠了项梁。公元前207年,项梁战死,怀王派项羽等去救援被秦军围困的赵国,同时派刘邦领兵攻打函谷关。临行时,怀王与诸将约定,谁先入关,便封为关中王。

项羽大破秦军后,听说刘邦已出咸阳,非常恼火,就攻破函谷关,直抵新丰鸿门。这时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暗中派人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项羽听了,更加恼怒,决定第二天发兵攻打刘邦。

张良向刘邦分析,不宜和项羽硬拼,刘邦只得退出咸阳,回师霸上,更知道自己军力不及于项羽四十万大军,刘邦更把在咸阳所得一切,原封不动的送到项羽营中,更说愿让项羽称关中王。范增已觉出刘邦必成大器,便命项羽设下"鸿门夜宴",一心诛除刘邦,但此事为项伯知悉,项伯顾念和张良故人之情,向刘邦大军报讯。刘邦知道这鸿门宴是去不得的凶险之地,但张良却表示不去便只有死路一条,赴会也许能有生机,刘邦无奈只得应约前往。

鸿门宴当日,范增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定要把刘邦人头留下,谁知刘邦竟以一跪化解了项羽之怨恨,范增便再命"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一心要在席中把刘邦刺死,可是还是被项伯和樊哙给刘邦解了围,刘邦终于更借往如厕而逃遁而去。回到军中后立即将曹无伤诛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孔丘周游列国历史作文

全文共 1884 字

+ 加入清单

正当吴楚、吴越争斗激烈的时候,中原的诸侯国内部也在发生剧烈的变化。公元前年,鲁国的国君鲁昭公被大夫季孙意如驱逐。季孙意如另立昭公庶出的儿子宋为国君。这就是鲁定公。从此,鲁定公就只成了鲁国的一个象征性的国君,鲁国的权力就分别到了三家大夫的手中。

这就是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但是,这三家大夫在各自为政的过程中,慢慢地又被自己的家臣窃取了实权。其中,以季孙氏家的问题最为严重。这时季孙意如已死,他的儿子季孙斯继承了权力,并任鲁国的相国。季孙斯的家臣阳虎,乘机攫取了季孙氏的实权,并且企图灭掉季孙、孟孙、叔孙三族,自己取而代之。

公元前年,阳虎起兵叛乱,季孙斯逃到了孟孙氏无忌的封地。孟孙无忌有个老师叫孔丘,他早已料到了这次事变,并且事先对孟孙无忌作了警告。因此,孟孙氏预先调兵遣将,将士兵伪装成搞建筑的工匠,埋伏在自己封地的四周,待阳虎赶来捉拿季孙斯时,孟孙无忌的伏兵一拥而上,将阳虎打败了。

孟孙无忌的老师孔丘,字仲尼,鲁国人。生于公元前年。他的父亲叔梁纥做过邹邑(今山东邹城东南)大夫。但在孔丘幼年时父亲就死了,因此家中生活很贫苦。母亲颜征在把他抚养成人。他好学不倦,学问很深,并且收了不少学生、弟子。不久,这些学生、弟子遍及各诸侯国,孔丘也很快地就在诸侯国中出了名。孔丘主张各诸侯在治理国家方面要用“德治”,要“举贤才”,同时还应该“正名”,即国君、大夫、百姓、父亲、儿子都应各守自己的本分,不得“僭(jiàn)越”。在思想方面,他提出了“仁”和“礼”的学说,“仁”的意思就是说做人要有道德观念,要爱人;“礼”就是要人重视内心修养,并用它来约束自己。在教育上,他提倡“有教无类”,即不分人出身的门第高低,每个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他自己收教的学生,就各种出身的人都有,实践了他“有教无类”的观点。在学习方法上,他主张“学而时习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些都成为以后人们在治学方面的宝贵经验和格言。

当时一些诸侯国的国君想聘用孔丘。但是,他的一些观点显然触犯了那些掌握着诸侯国大权的大夫们的利益。比如关于“正名”的观点,正打中了大夫们的夺权割据、篡夺诸侯权力的要害,他们怎么可能让国君采用孔丘的政治主张呢?

孔丘周游列国,没有一个国家任用他,只好又回到了鲁国。孔丘五十岁那一年,正碰上阳虎叛乱。

由于孔丘提醒孟孙无忌,制止了阳虎的叛乱,孟孙无忌向相国季孙斯推荐,孔丘当上了鲁国的司空。

公元前年的一天,鲁定公让孔丘当相礼,陪定公一起去夹谷(今山东莱芜)与齐景公会盟。由于孔丘的周密筹划和临危不惧的机警应对,使齐国企图借合盟的机会羞辱和绑架鲁定公的阴谋彻底破产。

鲁定公回国后,升孔丘为大司寇(主管司法的长官),以表彰他在夹谷会盟时为鲁国立下的功劳。孔丘乘机施展了自己的抱负,他一面协助鲁定公平息了季孙斯的家臣公山不狃(niǔ)的叛乱,一面帮助相国季孙斯治理鲁国。三个月之后,鲁国的面貌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齐景公听说鲁国在孔丘的治理下正在起变化,就紧张起来了。大夫黎弥给景公出了个主意:选一批漂亮的美女和乐工送给鲁定公,让他纵情声色,疏远孔丘。这一招果然灵验。从此,鲁定公就日夜享乐,不理朝政了。

孔丘见鲁定公实在没出息,就带领一些学生再次到各国游历。他先后从卫国、宋国、郑国又到了陈国。当他准备从陈国到蔡国去的时候,楚昭王知道了,派人去请他。陈、蔡两国的大夫怕孔丘被楚国重用后会对他们不利,就在路上派兵截住了孔丘,将他围困了三天三夜。孔丘受了三天惊吓,饿了三天肚子,到第四天上,楚国的救兵到了,才脱离了困境,到了楚国。但楚昭王的大臣们也不能容纳孔丘,他最后只好又辗转回到了鲁国。

孔丘回到鲁国后,年纪也大了。他终于放弃了从政的念头,专心致志地着书立说和教授学生。古代的许多文化典籍,如《周易》、《尚书》、《诗经》、《礼》、《乐》,他都进行过系统的整理;他的言行,由他后来的弟子记录下来,编成《论语》;他教的学生、弟子,号称三千人,其中有名气有成绩的,就有七十二人。最难能可贵的,他还用编年体的形式,根据鲁国史官的记载,整理编纂成了《春秋》一书。这部书记载了从公元前年(鲁隐公元年)到公元前年(鲁哀公十四年)的我国历史上共年中的重大事件。这个时期,人们就通称它为春秋时期。孔丘于公元前年去世。按照后人对中国历史阶段的划分,我国古代春秋时期是从公元前开始,到公元前年结束。也就是说,就在孔丘去世后四年,我国的社会历史,就进入战国时期了。

孔丘的学说,后来就发展成了我国文化史上的儒家学派。孔丘成了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由于孔丘对我国古代文化的贡献,以后人们尊称他为孔子。

[孔丘周游列国历史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历史典故

全文共 489 字

+ 加入清单

张融,南朝人,其貌不扬,但才智过人,诗文书画无所不精,尤其擅长狂草。他的作品不拘常法,独创一格。其为人处世,清高绝俗,只与有真才实学和真知灼见的人交往,否则即使王公贵族也不放在眼里。南朝皇帝萧道成在前朝做太尉时就很赏识他,萧道成精通武略又文采出众赢得张融的佩服,于是二人结为好友。萧道成建立南齐政权当了皇帝以后,两人还经常在一起探讨文学艺术领域里的一些问题。

一天,两人又讨论起了书法。在评价了几位著名书法家的特色之后,皇帝评论起张融的书法来,他说:“您的书法颇有风骨,但还缺少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法度。”张融笑道:“陛下只看到张融缺少二王的法度,却没看到二王缺少张融的法度啊。”皇帝听了心头一惊,随后指着张融笑道:“也只能从你嘴里说出这样奇怪的话,好,说说你的理由吧。”张融说:“男子汉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要向孔夫子删编《诗》、《书》,制定《礼》、《乐》那样,开拓新路,独创一格,推出的作品要有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格法度,怎能因循守旧,拾人牙慧,寄人篱下呢?二王的法度我不是没吸收,但已经转化为我自己的法度了,遗憾的是二王不能吸收我的法度再行转化了。”皇帝听了也不得不点头佩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