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如何看待低头族作文【推荐20篇】

“拿什么留住你,乡村教师”“当我老了,靠谁来养”“为官不为,如何根治”……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积极议政建言,以问题意识奏响了凝聚共识的时代和声。一年一度的两会,既是相互激荡的观点广场,也是政治参与的民主舞台。无论是理性的思辨,还是激烈的争论,都是对真问题的关注与求解。置身思想观念多元多变的时代,两会所激发的共鸣之声,所形成的最大公约数,尤显珍贵。本文是小编给你们收集整理的一些如何看待低头族作文优秀作文,欢迎查阅,希望你认真看完,会对你有帮助的!

浏览

4601

作文

292

在规则面前低头

全文共 927 字

+ 加入清单

五千年的光辉历史,五千年的风雨洗礼,五千年的漫长岁月已 使我们背负了许多。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事物,一个人,一个 民族,有伟大处,也有丑陋面。也许我们承受了太久的枷锁的压迫, 以至于翻身后如释重负般地漠视对社会有益的规则,人情、金钱、 权力……当一切都可以改变规则时,那我们来之不易的民主社会又 如何维系?千百年民族精神大气磅礴还有谁唱?五千年传统美德源 远流长还有谁传?因此,我们呼吁——坚守规则。

在现在这个崇尚叛逆,追求个性,混淆了自由概念的社会,也 许有人会“聪明”地认为:规则是死的,可人是活的,活人为什么 要被死规则套住?毕淑敏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可怕的是人们与道 德产生了距离,而让缺德成为一种习惯。”的确,那是非常可怕的。

决定个人品格的道德素质也决定着民族的品格。坚守规则的民族 才是有尊严、有灵魂的民族,坚守规则的世界才是高贵生命的圣 洁花园。

有篇短文是嘲笑德国人的:中国留德大学生见德国人做事刻板, 不知变通,就存心捉弄,在相邻两个电话亭上分别标上“男”“女” 字样后躲到暗处。后来果然发现德国学生都像看到男女厕所标志那 样,毫无怨言地进了自己该进的那个亭子。有时,“女亭”闲置, “男亭”那边宁可排队也不往“女亭”流动。面对中国学生的惊讶, 德国学生平静地耸耸肩说:规则嘛,不就是让人来遵守的吗……

作家柏杨先生说:“夫排队者,是人类文明外在的寒暑表。从 一个国家的排队秩序,可以准确地判断它们的文明程度。”他在《排队国》中,把中国和美国进行对比,揭露了中国人的无序与自私。 这种对比着实发人深省,也冲击着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这不禁 让我们为现实中等车、取款、就餐存在的有队不排、有秩序不遵守 的普遍现象而羞傀不已。

有人总结说,在公共场合,极有涵养的不再是中国人,被世界 公认最有“绅士风度”的是英格兰人,而最有公共观念、尊重人权 的则变成了美利坚人.··…

一个三岁的孩子执著地屡次提醒舅舅遵守规则的故事使我们 明白:槽懂无知的小孩,能够认真遵守规则,因为他们的世界很 纯净,黑即黑,白即白。大人倒时常没有耐心和勇气对自己定下 的规则负责。

甘愿接受规则的心灵是真正自由的心灵。坚守规则,在规则面 前低头,才是人类崇高精神的最佳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低头族的英语

全文共 1336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手机的流行催生了一大批“低头族”,无论是在拥挤的车厢还是在与朋友聚会的时间,甚至在马路上,在阶梯上都会有人低头看手机,对此现象,你的看法是什么呢?

作文题目:

题目要求:

The Impact of the Cellphone o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1、现在,各个场所“低头族”现象比较普遍

2、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3、我对这一现象的看法和建议

参考范文:

The Impact of the Cellphone o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The picture depicts a couple dating in the park. While the man just focuses on his cellphones, and doesn’t pay any attention to his partner or the nature beauty in the park. This picture reflect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today’s society: people spend too much time with their cellphones and communicate less and less with the people around them.

Nowadays, the smart-cellphone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our daily life. They have made our life more convenient. We are timely aware of the most latest news around or faraway from us.

However, everything has two sides. Except for all the advantages, the smart-cellphones also have brought some problems. First, when you’re focus on the cellphone, you may ignore the beautiful scene around you. What’s worse, you are just absorbed in your own small world, rather than share your happiness and sorrows with the family. You hardly talk with your family and the ones around you. You become indifferent to them.

All in all, let’s put down the cellphones and spend more time communicating with our family and friends face to face directly.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该低头时就低头

全文共 285 字

+ 加入清单

(谦虚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被称为美国人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门框上,疼得他一边不住地用手揉搓,一边看着比他的身子矮一大截的门。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

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得到的教导看成是一生最大的收获,并把它列为一生的生活准则之一。富兰克林凭这一准则受益终生,后来,他功勋卓越,成为一代伟人,他在一次谈话中说:“这一启发帮了我的大忙。”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哲理小故事低头才能抬头

全文共 916 字

+ 加入清单

在非洲大草原上,生长着一种奇异的植物,它的名字叫做尖毛草。尖毛草号称“草地之王”,是非洲大地上长得最高、最茂盛的毛草之一。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尖毛草最初的生长过程却极其缓慢,根本看不出有什么王者的气象。

当春天来临时,其它植物开始疯狂生长,而尖毛草仿佛压根儿就没感受到春风召唤似的,始终保持在一寸左右,就像被抛弃的可怜虫,显得寂寥而寒碜。眼看春天就要结束了,尖毛草还是那么不紧不慢地吸收阳光雨露,像一个光吃饭不长个儿的小孩,几乎看不见有什么增长,比草原上的许多野草都低矮。正当人们对尖毛草感到无比失望时,情况一下子发生了逆转。半年后,一场大雨来袭,尖毛草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拔地而起,每天以一尺半的惊人速度向上猛长,不到一个星期,就长到了一米六七,有的甚至达到了两米高。放眼望去,一排排的尖毛草就像一堵堵绿色的高墙,成为非洲草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刚开始,人们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低矮的毛尖草能够一下子蜕变为“草地之王”?后来,植物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尖毛草之前不是没有生长,因为它长的不是地面的茎,而是地下的根。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尖毛草的根不断向周围和地下扩张,最深的地方竟然达到了二十几米,它的根系牢牢地锁住了水分,锁住了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当蓄积的能量达到成长的需要时,尖毛草就会一发而不可收拾,在短短几天时间内,长到人那么高。

无独有偶,在四川地区也生长着一种有趣的植物,它的名字叫做毛竹。这种竹子非常高大,它的竿高达二十多米,直径也达到了二十多厘米。然而,在最初的五年里,毛竹的生长十分缓慢,堪称林中“侏儒”。但在第六年雨季来临时,它却以每天六尺的速度向上急窜,大约半个月时间,毛竹就能成为林中的身高冠军,并且风吹不倒。更为奇特的是,当毛竹处于生长期时,周围的植物都得为它让行,直到它长大“成人”,其他植物才能吸收到养料。与尖毛草一样,毛竹也是先发展根系,再发展茎杆,最后,它们都成为了同类中的佼佼者。

原来,无论是植物还是人,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学会隐忍,学会埋头苦干,在机遇降临前,先将自己打造成一把无坚不摧的利剑。所谓功到自然成,当你的努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厚积薄发,一鸣惊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自己推向成功的顶峰。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低头撞见一棵小草作文800字

全文共 835 字

+ 加入清单

微风携春而至。而第一个看见了春天的,却是那个一无所知的孩子,他用脏兮兮的小手刨开墙角的泥团,低头撞见了一棵小草……

——题记

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是只有在山河沦陷,凭阑愁怅之所见?春花秋月本无了时,只是步伐匆匆,无暇举目罢。

那个孤独遗恨的内心久存一股怨气。作为国君,他是失败的。但我却为他庆幸,作为一位词人,地位是宗师级的。在李煜放慢了他匆匆追求的步伐后,他看到了人生路途中解花绽放。退一步,何尝不是一种获得?即使是他以景泻恨也罢,叹一句:年年花开,岁岁月圆几时休?宫廷朝野,又有何人驻足,又有何人,生命中还有春天,还有月圆?

希尔·西尔弗斯以一个简单的圆环的故事向我们揭示了这个深刻而又往往被人忽略的道理。倘若不是圆环丢失了那个令它匆匆行驶的零件,它永远也看不到生命的颜色,享受不到生命的惬意。

在生活节奏如此匆匆的今天,许多人也大都选择那“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的生活方式,头也不抬,埋头向前,错失多少途中美丽。难道,此生只会像那匆匆滚过的圆环一般逐流于红尘之中吗?

正如朱自清所写道的:早是睁开眼,时间匆匆从脸盆中滑过;埋头工作,时间匆匆从指尖滑过;躺在床上,时间从枕边滑过……一月一月,时间从一天天滑过;一年一年时间从一月一月中滑过,一生一世时间从一年一年中滑过……蓦然回首,才知此生匆匆,一无所获。

记不得这是哪位作家曾在文章中就提到这样一个片段。在拥挤喧嚣的小巷,车流匆匆,人流匆匆,人们只顾低头奔走。潮湿的雨后天空中出现了一道艳丽的虹,突然有人惊讶地叫道:快看!多漂亮的彩虹。一瞬间,行人驻足纷纷举目,不禁感叹,这么荒芜之处可见如此美景。

其实,美丽是无处不在的,即使漫漫沙漠,亦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美景,只是你只顾大步流星向前迈,不知脚下自有百花开。

人们常说,过程比结果更有意义,那么就让我们去好好享受过程中的乐趣吧!没有色彩的人生暗淡无光,在你累了,困了,放下手中的活,给自己一份静寂,去欣赏生活的美丽。或许弯腰,低头,就会撞见一棵小草。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在规则面前,我并没有低头作文450字

全文共 461 字

+ 加入清单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如果没有规则,自由就不再是自由了。

那件事已经过去三年了,可它在我的记忆中依然清晰可见。那是一年的秋天,妈妈带我去逛超市,到了文具区域,我的眼睛都不够用了。许多样式新颖的文具映入眼帘。突然,一支画有小兔图案的钢笔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我请求妈妈把它买下来,妈妈爽快地答应了。我爱不释手,竟然忘了将它放进购物袋中,而是紧紧地攥在手中。过了一会,我们去结账了,我竟然忘记了手中的笔,直接走出了超市。

回到家,我才发现手中的笔没有结账。当时,乌云密布,天空灰蒙蒙的,眼看就要下雨了!妈妈皱着眉头说:“下雨了怎么办呀?还是明天再去吧!”而我总是放不下心来。

我打着伞,冲出了家门。到了超市,我给收银员阿姨说明了情况,并付了钱。阿姨笑着直夸我:“你真是一个遵守规则的好孩子。”我不好意思,急忙走出了超市。

在回家的路上,天突然转晴了。阳光照在那嫩绿的树叶上,像是给它镀上了一层金边;照在那绿油油的草坪上,像是给它铺上了一层金黄的地毯。

“鸟美在羽毛,人美在情操。”那时,我体会到了真正的快乐。因为在规则面前,我并没有低头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作文600字

全文共 752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在初秋时节悄然而至。在这举家团圆的日子,我和爸爸妈妈带上月饼、带上思念,一起去爷爷奶奶家吃团圆饭。

在爷爷电话催促中,我们一路驱车,迎着稍有一丝凉意的秋风,终于到了爷爷奶奶家。还没进家门,就看到了爷爷奶奶忙碌的身影,为了吃好团圆饭他们是费心又费力,但是,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就知道他们心里乐着呢!走进家门,果不其然,桌上已经摆满了美味佳肴,都是我平时喜欢吃的,比如螃蟹、黄鳝、黄鱼、八宝鸭等等,不用看、只闻着香味就已让我垂涎三尺、欲罢不能。在一阵忙碌后,终于开席,我便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其间,我还用饮料敬了爷爷酒,只把爷爷乐开怀,夸我越来越懂事、越来越孝顺了,我是一边听着赞许声、一边品尝着美味,直到打上了饱嗝,还觉得很不够!大家边吃边叙,喜气洋洋,看着大家的欢颜,我才明白这团圆饭的意义!

晚饭过后,进入中秋的特有节目——吃月饼、赏月。我们围坐在院子里,一边吃着各式各样的月饼,一边欣赏着天边那一轮明月。无数的繁星在浩瀚的天空中,有的在自由自在的玩耍,有的羞答答的躲在云层中,有的则偷偷眨着眼睛,好像在逗着我们。一轮圆月像一个光滑无瑕的水晶球,挂在天边,好像离我们很远,又好像近在咫尺,惟妙惟肖,静逸美丽,又带着一丝神秘,好像在远方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她那温柔而皎洁的月光,如河流一般宣泄,洒满大地,把周围的树木、农田、房屋,全部裹在了一层银色的薄薄的轻纱曼中,好像是一个温柔的母亲把孩子揽在怀里,是如此的亲近、如此的伟大!这样一个美丽的夜晚,能不让人思绪万千、情满感怀吗?怪不得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多少千古名句。仰望星空,我不禁吟诵起李白的那一首《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故乡”。

是啊,那一份乡情、一份乡愁,就如这明月眷恋着大地一般,让人无法割舍、永驻心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成熟和低头

全文共 1611 字

+ 加入清单

谷子成熟了,就低下了头,向日癸成熟了,也低下了头,昂头是为了吸收正面的能量,低头是为了避让危险的冲撞,事实如此,正应了一句俗语:“低头的是稻穗,昂头的是秕子”。

植物如此,倘若不低头,就不会成熟,风会将之吹折,雨会将之腐朽,鸟儿也会将果实作为食物而果腹充饥,只有空空如也的秕子,才会昂着头招摇在风中。人生也如此,至刚易折,至柔则无损,上善若水,是最好的选择,便利万物,而又能高能低,能屈能伸,方能顺利长远。

所谓低头,是适时的选择,识时务者为俊杰;所谓成熟,也是辩证兼得,不能一味的追求一成不变的态度。

生活中,如果一味的昂着头生活,那就会给人一种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感觉,让人敬而远之,久而久之,人们就会觉得这是一种傲慢无礼、目中无人的傲气,会不被认可,或遭人排挤。

而适时的低头,不只是一个动作,也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豁达的胸怀,是忍的境界;适时的低头,不是委曲求全的懦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深谋远虑。

而成熟的标志,是一种百炼成钢绕指柔的状态,知道什么时候昂头,知道什时候低头,柔刚并进,进退有度,是一种谦逊的姿态。

俗话说:“懂得低头才能出头。”有时候稍微低一下头,是一种宽容,是一种从容,是一种竞争的避让,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留有一点存在的机会,才会有出头的可能。

有的时候,低头才能看见自己的幸福,才能看见自己的不足,仰望出来的幸福不是幸福,低头看看,身边最普通的生活才充满了真实的幸福;如果总是昂着头,不会看见自己的缺点,适时的低头想想,反省一下自己,发现不足,才能完善自己。

有的人,不屑于低头,直来直去,硬撑强做,一直奉行“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到最后伤害了别人,也断送了自己。

有的人,把低头看做是耻辱和退缩,总觉得刚、猛、直才是英雄所为,才是硬汉子的做法。做事横冲直撞,锋芒毕露,却不知,即使是最硬的弓,拉的太满也会折断,更不知道,即使是最美的月亮,也会有盈亏的自然之道。

适时的低头,就是需要我们的人生要有弹性和韧性,低头的避让是为了更坚定的前进,勾践卧薪尝胆,韩信受胯下之辱,这些典故充分说明了“小不忍则乱大谋”的低头智慧。

人生在世,不都是称心如意,天有不测风云,保不齐会失意,保不齐会求人,保不齐会屈一下身,弯一下腰,低一下头。实际这都无伤大雅,只要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线,是不失颜面和尊严的,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能屈能伸才更坦然。

适时的低头,是成熟的标志,是一种取舍的智慧,不是无原则的妥协,而是理智的忍让和忍耐,不是无条件的迁就,而是有意识的谦让和迂回,是一种巧妙的人情达练。

适时低头,也是需要勇气的,这种低头是一种平和的执着,是为了胜利,而不惜做出一些牺牲的勇气,是一种大智若愚的谦卑,是一种走向成功的资格。

适时的低头,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过一扇门,爬一座山,我们都需要低头,当一根棍子横扫过来,我们会自然的选择低头和放低身段,否则,受伤的一定是那个自以为是的硬汉。

懂得低头,会看清自己脚下的路,懂得低头,路边的野花会是你的鼓励,懂得低头,才能忍辱负重,懂得低头,低头便见水中天,懂得低头,也是人生中的风度和休养。

懂得低头,也就懂得了不低头,在金钱、命运、权贵、邪恶、困难、人格面前,我们是绝对不能屈服,绝对不能低头,否则,自己将沦陷其中,成为终生的奴隶。

成熟的人,是不会让自己撞的头破血流,而懂得低头,成熟的人,是不会在绝望面前孤注一掷,而是选择退一步海阔天空,巧妙的低头,这即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智慧。

人生路途,荆棘遍布,相信低调做人,信奉一句话“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也许,我们的人生会走的更顺利、更长远,我们的人生也会拥有宽容、大度的成熟和智慧。

若人在低谷、檐下时,在无力回天时,不妨低低头,也许,低头就有一丝光亮,低头就为自己开了另一扇窗,如果,生活中懂得适时的低头,生命里就会多一份韧性、一份张力和一份成熟。

如果懂得,低头处事,昂首做人,也许会感悟到人生里的诸多智慧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不向困难低头作文800字

全文共 930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绝对不能向困难和挫折低头,一低头就代表放弃,一放弃就代表失败。所以,在困难与挫折面前,我们要挺胸抬头,一抬头就代表坚持,只要坚持,就意味成功。

记得前年的冬天,期末考试刚一结束,学校的音乐老师就到各班来招兵买马,挑选喜爱跳舞的人进行排练,准备参加县里的文艺汇演和镇上举办的“古驿春韵”文娱晚会。我们班也有几个人选。下午,我们到音乐老师那儿先看了一遍那个舞蹈的录像,接着就跟着老师训练。前面几个动作很简单,老师一教就会了。可到了那个舞蹈的主打动作时,好难好难,我们跟本就学不像,而老师又告诉我们:“今天只是海选,过两天再来‘踢’人”。听了老师的话,我们练得很刻苦。我担心第一个被‘踢’的人是我,于是,我每天放学一回到家就开始练习。由于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剧烈运动,所以还有些感到不适应,加上那几天胃口也不太好,人就似乎渐渐变得憔悴了。丁甜离我家很近,所以我们常在一起练,共同切搓琢磨,找出缺点,改正错误。到了“踢”人的那一天,我们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了出来。最后我和张利苹都留下来了,丁甜也没被淘汰。那两天我们高兴得嘴巴都合不拢了。

日子越来越近了。 *月 * 日,我们演出的第一站邵新煤矿。我的心里非常紧张,像揣了一只小兔子一样怦怦直跳,因为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有我童年的伙伴,如果演砸了,别人评头论足多不光彩呀!结果挺好,一帆风顺。余音未尽,掌声雷动。寒冬腊月,天气十分寒冷,担心我们感冒着凉,校长特意派人给我们熬了姜汤,一卸装就给我们喝,因为我们还有有两场更重要的演出哩!第二场是在梁平名豪广场上的文艺汇演。那天天气更冷,可我们还要穿着高腰露脐短袖的衣服,冷得直打抖,但我们还是用饱满的热情坚持了下来,并获得了令人满意的大奖。最后一场演出大概是元宵节之夜在镇政府广场上的“古驿春韵”文娱晚会。我们再接再厉,一如既往。虽然台下聚满了观众,台上要与袁中的哥哥姐姐和各驻镇单位的叔叔阿姨PK,但是凭着我们表演的天真、活泼、轻盈、靓丽,依然征服了广大的观众。我们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第二名。我们得到了学校给我们每一小演员的大红包,我们有说不完的高兴。

不抛弃,不放弃,不向困难与挫折低头,“坚持就是胜利”。这就是我参加这次活动的最大的收获。

[不向困难低头作文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低头是一种智慧作文700字

全文共 722 字

+ 加入清单

黄河懂得向山川低头,于是就有了九曲黄水的荡气回肠;群星懂得向夜幕低头,于是就有了星耀苍穹的瑰丽绚烂;松树懂得向峭壁低头,于是就有了迎宾接客的奇特姿态。低头,是一种生活态度,诚然,低头是一种智慧

在重压面前,小草选择了低头,正是这种智慧,使他们生机盎然。小草尚且懂得低头的智慧,人亦然。

低头为你指明生活的方向,让你在一片新的领域自由徜徉。

幽静的田园,寂静的南山,因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充满趣味。陶渊明懂得向权势低头,于是他选择了归隐。因此,他体验到了“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观赏到了“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低头的智慧让他又在不经意间开创了田园诗篇。试想,如果陶渊明不懂得低头,那么与农人同耕于西畴的田园诗人又会是谁?

低头为你开辟前进的道路,让你在纷扰世事中依然畅然前行。

繁华的三月扬州,让多少人神往,奢靡浮华的贵族生活,又让多少人倾倒。然而,柳永却毅然跳入江南的平淡之中,不与贵族针锋相对,不视皇室的冷嘲热讽,低头让柳永书写了有一段传奇。因为低头,柳永得以感叹“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真情,因为低头,柳永得以回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实意。试想,如果当时的柳永与贵族锋芒相对,那么这样的风流才子又会被怎样的历史湮灭?

然而,却不是人人都懂得低头的智慧。项羽不懂得低头,最终乌江自刎;周立波不懂得低头,有位千万网友所嘲讽;每年又有多少考生,不懂得向现实低头,而年华早逝,熟不知,低头再来,又何尝不是英雄志壮举?

“大丈夫能屈能伸”,何必执着与挑战,为何不尝试着屈服?可能你无力战胜现实,但请相信,低头努力,你必是当代的越王勾践!

低头,是自然的诉求,成功的始源,理性的回归,人性的肇始。低头,是一种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面对挫折怎可低头认输作文欣赏

全文共 609 字

+ 加入清单

面对挫折,怎可低头认输

----题记

挫折就是我们在迈向成功路上的绊脚石。虽然,这条路十分坎坷,但是,只要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用一种“誓死不屈”的态度去面对它,仔细想想,这又能算什么呢?

傍晚,我独自站在走廊前,欣赏着夕阳西下的美景。偌大的篮球场空空荡荡的,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对正在练球的父子俩,孩子并不大,也就5、6岁而已。但是,面对一次次的失败,孩子并没有气馁,而是迎难而上。

“咣当”一声,孩子摔到了,我的心揪了一下,很是心疼。再看看那孩子,眼里虽然闪着泪花,但是却没有流出眼眶,他很坚强。又站了起来,继续新的开始。在一旁父亲的脸色也是由但又变成了欣慰,他知道,儿子在慢慢长大。在孩子摔倒的那一刻,这位父亲没有像其他的父亲那样,赶紧跑到孩子面前问,有没有摔疼啊......

父亲则是站在原地,看着儿子自己慢慢站起来,因为他知道儿子很坚强!

“好样的,我们继续来,要加油呀!”也许是因为父亲的这句话,孩子忘记了刚刚的疼痛,又继续开始。就这样,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重新开始,至始至终,他都没有喊过一声累,没有一点想要半途而废的意思,他是坚强的!

海燕面对电闪雷鸣、狂风暴雨不会畏惧;松枝面对积雪的缀压不会弯曲;爱迪生面对一次次实验的失败但不会放弃......

在这个世界上,有阳光,就必定有乌云;有晴天,就必定有风雨。从乌云中解脱出来的阳光比以前的更加耀眼,经历过风雨的天空才能绽放出绚丽的彩虹!

[面对挫折怎可低头认输作文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作文:低头思故乡

全文共 965 字

+ 加入清单

温暖和煦的阳光将窗台镀成了金色的世界之窗,悲伤忧愁的情怀将音乐化作了美妙的天籁之音,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将他带入了无边的沉思中。

转眼间,花荣树茂变成了残花败柳,喧嚣浮华化为孤身倩影,阳光明媚转变为夜深人静。仿佛时间骤然由白天变成了黑夜,月光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留下他一人把酒问月。

夜,又是一个月圆之夜:静,又如死一般的寂静。一切悄无声息,但丝线却缠绕在他的思想中,让他心乱如麻;一切又并非扑朔迷离,因为浓浓的家乡情意流露在他的眼睛中,使他寂寞无语。无言的他焦距始终停留在皎洁的明月上,冷漠的月光依旧无情的刺痛了他的眼睛,可是他却任由空气这种介质将乡情和孤独来回传递。

他,仍望着圆月,眼光却开始游离,脸颊泛着晕开的红色,左手紧紧地握住酒樽,右手慢慢地提起玉壶。透明清澈的液体从玉壶流到酒樽,最后渗入他的咽喉。这冰冷的液体在他咽喉里流淌着,随着这寒气散开浓烈的味道,渐渐的又如火般炙烤着他的肠胃,但他却又斟起了一杯,又是毫不犹豫地一饮而尽,一杯接着一杯,不知停息。此时的他似乎早已忘记了如何是醉,亦或是他就想停留在醉生梦死中呢?

借酒消愁愁更愁,他何尝不知。悲伤逆流成河,他怎么不晓。但是一切就是那样身不由己。

清冽的微风拂起了他的衣袖,孤单的倩影反映出他的颓唐,思乡的心绪扰乱着他的情感。迷离之际,他随风起舞。风突然狂啸,他的发暨被吹散,长袖舞动,似乎他将像嫦蛾般奔向天际。此刻他眼睛里好象多了一份矛盾,多了一份犹豫,多了一份挣扎。如同广寒宫凌宵殿中涌动着千年寒流会将他冻结一般,使之留恋着红尘凡间,竟似乎让他忘记了自己身处的是天上还是人间。

举头望明月,低头故乡

一些被剪截下来的黑白画面如放电影般悄然随风潜入了他的脑海,重新浮现在他的眼前。没有了色彩的黑白画面依旧是那样清晰,但是过往的岁月却停留在他的记忆之中,见证了黑白“照片”被时光染成泛黄的变化,给他刻下了深深的痕迹。

可是原本悲伤孤独的他望着月亮却莫明地泛起了笑的涟漪,

而且笑得是那样的纯真那样的幸福。朱红色的楼阁,雕花的窗户,皎洁的月光和幸福的他顿时定格成一幅惟美的画。

因为他知道了悲伤孤独寂寞都不属于他,远方子由一定也在明月之下思念着他。他知道了自己不应陷入尘世间苦恨之中,因为“人有悲伤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所以他要仰天长笑,让美好的祝福留在人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不向命运低头

全文共 871 字

+ 加入清单

高尔基曾这样评价过他笔下的《童年》:“在我的记忆中,那段生活,仿佛是由一个善良而且极端诚实的天才美妙地讲出来的一个悲惨的童话。”是的,那的确是一段离奇而悲惨的童话,但就在这样的环境下,竟锻炼出一个坚强、勇敢、善良的人——阿廖沙,一个从苦难童年中走出来的孩子。不!准确地说,他就是历经磨难的著名作家——高尔基!

《童年》这本书是高尔基对苦难的回忆。当再次回忆起这些痛苦的往事时,他的内心又要遭受多大的折磨啊!可为了唤起民众的觉醒,他忍受着“时时问自己‘值得讲这些吗?’”的痛楚,最终,他没有向命运低头,坚强地把“铅一样沉重的丑事”告诉了人们。

我叹服已是作家的高尔基的勇气,但我更惊叹幼小的阿廖沙的坚强。

外祖父性情的暴躁、自私,两个舅舅的粗野,孩子们做的坏事,使外祖父的家里,弥漫着人与人之间的炽热的仇恨之雾。

“绑起来!打死他!……”凶狠的外祖父竟把幼小的阿廖沙打得失去了知觉,在刚刚遭受了失去父亲与弟弟的双重打击之后,迎接阿廖沙的却又是一顿毒打,可他并没有屈服,没有感到灰心丧气,没有对这个世界绝望,或许是因为他的年幼,或许是因为他还不懂事,但我只知道,阿廖沙是那样的坚强,也许就在此时,或许早在丧父时,年幼的阿廖沙早已形成了坚强的性格,而此时的痛苦,只是他成长路上的一点点磨练。

“我也开始挣钱:我逢休假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这是在母亲死后,阿廖沙自己挣钱的情景,小小年纪,就会撑起挣钱的重担,与阿廖沙比起来,我们难道不应该感到羞愧吗?不必说拥有自己舒适的房间,不必说肯德基、麦当劳的随处可见,不必说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单是我们的零用钱,或许就够阿廖沙用一个月甚至一年。阿廖沙的童年与我们的童年是一个强烈的对比,我们的童年是如此的幸福、美满,可以想象当我们这些“小公主”“小皇帝”生活在那样的童年中,会怎样?是像阿廖沙那样坚强着,不去向命运低头,还是甚至没有了活下去的勇气?我不敢想象……

人生总不能一帆风顺,但我想:向阿廖沙那样,坚强着,不向命运低头,你的人生总会一往无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低头族高二

全文共 600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听过低头族吧!我妈就是个名副其实的低头族,她走路时低头,吃饭时低头,睡觉前低头……总之,没有一刻能放得下手机的,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饭桌上,我妈总是一边吃饭,一边用一只手紧紧抓着手机,时不时瞄几眼,并刷几下朋友圈。看到好笑的片段时,就会小声地笑一笑,被夹起来的菜掉到了桌上,她也浑然不知。

工作时,老妈一边打字,一边用那灵敏的耳朵听着手机的声音。当“叮”的一声消息提示音响起时,妈妈就用那敏捷的手指飞快地敲着屏幕,和朋友聊起天来。有时还躲在厕所里半天都不出来,其实就是在偷偷地玩着手机。

更严重的是,妈妈开车时还惦记着手机,好像手机成了她最疼爱的心肝宝贝,一刻不舍得分离。她常常故意在红绿灯前慢慢开,一等到红灯,便立马拿出她的“小心肝”,刷着朋友圈。刷着,刷着,都不知道眼前的红灯早已变成了绿灯,当后面的车用喇叭大声抗议时,她才恋恋不舍地放下手机……

现在,低头族随处可见。他们像野草一样,在荒芜的草原上疯长,却无人管理。低头族,那些成为手机奴隶的人,错过了许多生活中有趣和温暖的瞬间,同时也给自己的孩子留下了一道无比疼痛的伤疤。每天回到家中,第一件事不是照顾或关心孩子,而是躺在床上或瘫在沙发上刷着手机。而孩子呢?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心里从此留下了一道被漠视的阴影。

所以,希望每一位低头族,都能警醒过来,放下手里那冰冷的手机。能握起孩子温暖的小手,不要被手机浪费了宝贵的时间,错过那些生活中温馨的时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正确看待国学热议论文

全文共 9125 字

+ 加入清单

任何事情都是人做的。最近(《光明日报》1998年9月15日),舒乙先生就说,继承传统文化必须造就有生命力的载体--人;中国传统文化危机的表现,主要就是后继乏人;国家在古籍整理出版方面成果辉煌,但它毕竟需要活人来读,必须真正读到活人的肚子里,才算找到了有生命力的载体。诚然,人是文化的核心。

"国学热"的基础也还是人。她实际上是一直"热"在中国人心里的。尽管历经劫波,但你能说"国学"在中国人的心灵里被荡涤净尽了吗?什么是国学?我不禁想起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名言:"为甚要提倡国粹?不是要人尊信孔教,只是要人爱惜我们汉种的历史。这个历史,就是广义说的,其中可以分为三项:一是语言文字,二是典章制度,三是人物事迹。"反过来说,只要我们的历史和语言文字还在,就会有国粹,就会有国学,它不是文化革命所能革得掉的。保国、保种、保教,三位一体。

大陆学人提倡国学的基础,从根本上说,就在这里。没有这样一个深厚的民族历史基础,单凭若干学者,几大官僚,是不会有什么大作为的。这些学者最著名的学术阵地,就是中国孔子基金会主办的《孔子研究》。与这本刊物风格宗旨关联的学者,散布在社会科学院和大专院校,可称是当代中国大陆国学研究的中坚,是提起"国学热"时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一批学院派人士。

也许还可以简单提一句,这几年当局对传统文化研究及宣传是非常重视的。大陆学术团体曾经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在北京举行过三次纪念孔子诞辰的国际大会。主席在对台八点讲话中提出:"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文化。"1997年,访问美国,在哈佛大学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受到海外学者好评。这样一些动向,无疑对研究传统学术的学者是一个极大的暗示。

接下去,我们就要把眼光移向海外华人了。华人的基本信仰,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据悉,海外华人的总人数,大约有3千5百多万(不含台港澳,其计算方法不一),华人财团的流动资产(不含证券)总额,据1992年7月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评估,高达两万亿美元(包括台港澳),东南亚地区华人财富则有四千亿美元。如此庞大的海外社群,假如没有一个文化支撑,简直就无法生存。所以,他们实际上为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发展提供了一个庞大的市场。因此,在华人为主体的国家新加坡,李光耀成为世界著名的东方伦理道德倡导者与实践者,被称为当代"最大儒者",也就不奇怪了。很显然,在一个非儒教信仰的国家,李光耀倡导的儒家理念是不会成为主导的。

所谓"国际儒学",实际上涵盖了全球所有以中国文化为基本价值坐标的人群,也就是一些人所说的"文化中国"。它早已经成为全球多元文化大家庭中非常富有活力、十分引人注目的一个成员。而中国文化在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国际上取得如此高的位置,确属前所未有。也许可以这样说,直至中国改革开放之前,许多狭隘的西方人还在把"远东"视为没有开化的"野蛮之地"。那个时候,如果你与洋人谈中国文化,他是什么感觉呢?是好奇,神秘,不可思议,总之,是把我们当作一个活的民俗博物馆来看的。可到了今天,他们的眼光不能不变了,他们感受到了一种力量--文化的力量。

这种文化的力量,当然首先应当归因于经济上的富足。东南亚地区的"糖业大王"郭鹤年(净资产达21亿美元)曾经说:"从小我们就被灌输儒家的道德价值观。老人们经常教育我们要讲商业道德,重视信誉,言而有信。这一切都深深印在我心里。母亲还告诉我要注重口德,不要诋毁别人。"像这样的话,假如出自一个穷人之口,谁会理你呢?但出自一个"大款"的嘴,"文化的力量"便显现出来了。

于是,便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是文化促进了经济发展,还是经济带动了文化?或曰是二者互动?然而,所谓"互动",总有个谁先动、谁后动的问题,笔者是绝不同意那种把东亚经济崛起归因于文化动因的观点的。实则,是先有经济的崛起,后有文化的跟进沾光,再有文化对经济的回光反照。不然的话,中国文化在那里至少已经"动"了三千年了,何以今日才使得洋人刮目相看?总之,作为文化,归根到底,还是随着经济的繁荣而繁荣。

“国际儒学”最精粹的学院性产品,是“新儒学”,其特点是以接续儒家道统、弘扬儒学为己任,以儒家内圣外王之学为主导,以服膺宋明理学为道统,以融汇中西、实现儒家思想的现代转型为宗旨,以谋求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为向路,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意识、历史意识、宗教意识、道德意识以及"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感。其代表人物,是唐君毅、牟宗三等儒师,以及后起的杜维明等人。

与此学院派儒学平行的,是基础更为广泛的践履派儒学。其特点是与日常生活、学校教育、企业经营相结合。其代表机关,是香港孔教学院,代表人物是现任院长汤恩佳。此外,台湾有活跃的儿童读经活动,由工商界与社会各界出资,编印浅显易懂的儒家经籍教本,教育儿童从小阅读。印度尼西亚则有孔教总会(1963年改为孔教联合会,1967年又改称印尼孔教中央理事会),出版《孔教月报》。美国有华人组织的"世界崇德会",建有儒学教堂,定期举行活动,等等。而大陆,则不仅有学者在公开呼吁儿童读经,并且有专门机构正在逐步扩大实施对中小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范围。

对践履派儒学,学院派的教授们在理论上是重视的,在行动上是轻视的。这,或许是学术分野上的一个通例。然而,真正促动文化根基的,恐怕还在于践履者,因为,他们深深懂得,一切都得从娃娃抓起,不光是足球。

什么人在反对“国学热”

罗列事实未免枯燥乏味,但从上面的简短叙述已经可以看出,所谓“国学热”,实际上也是国际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相互呼应的产物。宣扬国学的,既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既有华人,也有洋人。而中西相互纠葛,正是近代以来儒学发展的新特点之一。例如,近代的许多在华外国人,像袁世凯的法律顾问日本人有贺长雄,美国传教士李佳白,英国官员庄士敦,等等,就曾经公开在中国宣扬孔教。这些宣扬者背景不同,观点有异,但都主张复兴、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就此而言,他们结成了一个"文化中国"的统一战线。 那么,反对者都是些什么人呢?

第一类反对者,是抱着牢固的西方中心论因而对东方文化深感担忧的某些西方的国际战略问题专家,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哈佛大学的政治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其代表作就是那篇著名的长文《文明的冲突?》(详见《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他提出:未来国际政治斗争的主线,将由文明冲突取代意识形态及经济冲突,西方文明须防范儒家与伊斯兰两大文明联合。文章发表后,立刻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而所谓"中国威胁论"云云,实际上也有其文化的背景,可谓与亨氏同归一揆。

亨文之所以引起世界性的关注,是由于他确实点出了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一个新变化新特点,梳理出一条极具价值的思考线索。一方面,1989年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进入所谓“后冷战时代”,“文化”成为一种新的冷战武器,在国际政治战略格局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另一方面,亚洲经济的崛起和繁荣,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儒家风范的资本主义,具有其与之相适应的浓厚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尽管1997年下半年以来,东南亚国家与地区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使一些人对"亚洲模式"产生怀疑,但是,信奉儒学的学者一般都认为,损失过后,东亚国家与地区总结经验教训,补苴罅漏,适当调整,经济肯定会继续发展。没有理由因为东亚金融危机而对亚洲发展模式予以根本性的否定。而中国在金融风波中采取积极负责、承担责任的举措,从文化角度看,正体现出中国人相帮相助、扶危济困、不以邻为壑的传统美德。

但是,亨廷顿也许没有想到,他的观点恰好刺激了儒学的进一步发展。因为,“文化冷战”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以综合实力为基础,实行"道德竞争"。最显明的,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从西方中心论的立场出发,指责中国等非西方国家践踏人权。这种"竞于道德"的文化冷战的后果之一,就是刺激“文化中国”的学者反转身来,从另一个方向求解如下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到底有没有人权的传统?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人”的理论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从这种理论中能否发展出一种有别于西方的人权理论?它是否具有世界的普适性?抑或可以和西方的人论并驾齐驱?儒家学说的创造性转化,是否足以提供解决各种世界性难题的智慧?中国传统文化与二十一世纪世界的发展具有怎样的互动关系?等等。

例如,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著名资深教授狄百瑞(W.T.de Bary)、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提议,1998年6月15日至17日,曾经在风光秀丽的北京香山饭店举行过一次中美双边学者的会议:“儒学的人论”。会议恰好在克林顿总统访华前夕进行,尤其具有象征性。我有幸参与了这次会议的筹办工作,聆听到许多高论。学者指出,在儒家传统中,拥有极其丰富的“人论”。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思想家董仲舒就曾经说过:“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贵于人。”这些理论,用现代眼光给予新的解读,会生发出积极的价值。而在我看来,这种重新塑造古代文本的解读活动,至少从晚清时期就开始了。早在本世纪初,年轻的国学大师刘师培就作过一部《中国民约精义》,发现包括儒家在内的中国传统典籍中包含着丰富的"民约"思想。美国布朗大学宗教系主任退斯教授(S.B.Twiss)甚至用资料说明,国际人权观念不仅同儒家传统在原则上可以相容,而且联合国人权宣言就体现着中国的儒家理念,是儒家对世界人权宣言的贡献。1947到1948年,中国代表张彭春不仅参加了人权宣言的起草和审议工作,而且许多基于儒学的建议和观点被宣言所采纳。杜维明则指出,人的本质、文明的特色、道德的根源和仁政的价值,是儒学人文精神所不可或缺的面向,从中可以建构一个具有当代意义的人论;西方的人权观念和儒家的人文精神之间存在着良性互动的可能性,两者之间能够驾起一座桥梁。美国夏威夷大学历史系教授郭颖颐指出:任何社会都有关于权利的观念,中国也不例外。狄百瑞教授则论述,儒家学说中具有尊重个人尊严的人格主义,有其内在价值,具备充分体现的可能。 凡此种种,是恰好验证了亨式预言的并非无根而是其实现呢,抑或是亨文的刺激?艺术模仿生活,而生活也就常常模仿艺术。所谓预言家,往往是先从根苗上冒讲一句,激起大家注意,而大家一旦注意,也就成了他预言灵验的证明。这种鸡、蛋互生的因果转化,我们在学界时常看到,而看相算命之类,无不可如是观。

第二类反对者,我们可以称之为五四传统的弘扬者。

儒学占思想统治地位的根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动摇的?就是从五四。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说,从五四开始,儒学独尊的格局一去不复返了。五四志士的根本理念有二:民主、科学。由这两个根本理念衍生,就是对传统的清算。 弘扬民主、科学何以必须反传统?钱玄同的回答是:“二千年来所谓学问,所谓道德,所谓政治,无非推衍孔二先生一家之学说。欲祛除三纲五常之奴隶道德,当然以废孔学为唯一之办法。""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陈独秀的名言:“孔教本失灵之偶像,过去之化石。欲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组织西洋式之新社会,以求适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之新信仰,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否则不塞不流,不止不行。”而人们更为熟悉的,则是陈独秀义正词严的宣示:"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和旧宗教。""若因为拥护者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你在李慎之先生的文章中是否读出了这样一种劲头呢?你在丁守和等先生的文字里是否体会到了这样一种精神呢?假如你没有体读到,只证明你不够敏感;假如你想强烈地去体读,那就请你看一看近些年出版的北京《鲁迅研究月刊》好了! 然而,他们绝不是五四精神的简单继承者,而是要将五四精神发扬光大。因为,在他们看来,所谓科学、民主,还是要以民主占第一位。没有民主、自由,没有对封建迷信的破除,“科学”也不过仅仅具有“工具”的意义而已。对此,丁守和先生曾经特别提醒笔者要注意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对五四的论断,因为在那里,明确宣示了许多正确的理念。他们这些人,常常被称作中国的自由主义者。

第三类反对者,我们称之为经院派马克思主义者。

在他们看来,国学与儒学"热"热过了头,是文化保守主义、复古主义、迂腐的文化改造观的回潮和反映;讲儒学,就是反对马克思主义。应该说,此派的指责实乃一针见血。

“儒学热”争论的核心是什么

上述三类反对者,实际上最不能通融的,是第三类。而第一、二类,在现时段已经与儒学并非水火不融,而是保持着模糊的交火地带。我总觉得,自由主义,或曰个人主义,与当代的新保守主义,原本是一个东西的二柄。而第三类学者最关注的核心,是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

早在1990年4月14日,李一氓在《致蔡尚思函》中就曾说,孔子学说是“一个非常封建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和孔子的教义,无论如何是两个对立的体系,而不是可疑调和的体系(折衷主义),或者并行不悖的体系(二元论)。”蔡尚思表示同意李一氓的见解,但有意思的是,李、蔡二老都像五四先辈一样,具有深厚的国学根底。

其后,就不断有学者赞同并论述这种观点。例如,罗卜《国粹·复古·文化》(《哲学研究》1994年第6期)说:如果我们天真地以为从"国学"中可找到立国之本或重建民族精神的支柱,而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文化可以置之一边,那么未免太迂腐了。一些人从先秦的神秘主义中寻找理解当代文明的钥匙,一些人宣扬中国需要孔夫子、董仲舒,需要重构与马克思主义并列的哲学新体系,正是利用了这种迂腐的文化改造观。不排除有人企图用“国学”这一可疑的概念来达到摒弃社会主义新文化于中国之外的目的。胡绳在纪念《历史研究》杂志创刊40周年座谈会上对这篇文章予以介绍,表示“基本上同意他的观点”,“总的观点我赞成”(《历史研究》1995年第1期)。由于胡绳在学术理论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争议遂因之而起。

尔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哲学研究》杂志连续发表批评"儒学热"的文章,代表作有:王生平《跳出"国学"研究国学》(1994年8期),陈漱渝《如此"儒学热"能解决现实问题吗?》(1995年5期),李登贵《五四精神:重评还是重伸张?--五四精神与传统文化学术座谈会述评》(同上),黄克剑《回到"我"自己回到"人"--写在"国学"正热时》(1995年第8期)。

宣讲儒学的人则认为,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并不矛盾,二者可以良性互动、互补,不赞成用意识形态斗争的观念指责儒学研究。但是,就笔者的阅读所及,论述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的最精彩的文章,是匡亚明先生作出的。

匡亚明是老一代中共党员,其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就是力求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重点、有系统地对优秀传统思想文化进行探讨,去粗取精,加以弘扬和开发,使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所以,反对马克思主义,在匡那里是不可想象的。然而,匡却认为: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光靠读一些共产主义教科书、小册子,即使读得烂熟也是不够的,还必须"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行。孔子思想就是"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认为对包括孔子在内的人类知识财富学习得越少越好的人,按列宁的话说,是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匡亚明认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也离不开和传统文化的结合。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的精华(包括孔子思想的精华)并非格格不入,而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二者虽然相隔两千余年,但历史连续性规律使它们仍带有相通之处。孔子在封建社会提出了大同思想,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社会提出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这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共产主义与大同思想都强调“天下为公”。马克思讲国际主义,孔子也强调他当时所能认识到的“国际”主义,即“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尽管表达的方式不同,内容也不相同,但基本精神有相通之处。由此可见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含有真理性或可贵的智慧萌芽,是有生命力的,是可以而且必须做到使之为当前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

上述论断,便是匡亚明在《求索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一书中表述的基本思想。

匡亚明这种思想使我们想到另一位马克思主义者郭沫若。五四前后,打倒孔家店的呼声遍于中国大地,而郭沫若却是逆着当时的反孔潮流的。他写道:“定要说孔子是个中国的罪魁、盗丘,那就未免太厚诬古人而欺示来者了。”“我在这里告白:我们崇拜孔子。说我们犯时代错误的人们,那也由他们吧,我们还是崇拜孔子。”1924年,他甚至写了一篇《马克思进文庙》,假借孔子与马克思的对话,赫然写道:“我们的出发点可以说是完全相同的。”孔子问:“你的理想世界是怎样的呢?”马克思讲了“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等等,孔子拍手叫道:“你这个理想和我的大同世界竟是不谋而合。”“我的思想乃至我国的传统思想,根本和你一样,总要先把产业提高起来,然后才来均分。”马克思感叹道:“我不想在两千年前,在远远的东方,已经有了你这样的一个老同志!你我的见解完全是一致的。”

对于孔子,杜国庠、侯外庐、吕振羽、翦伯赞等都曾明确表示过反对,但郭沫若、匡亚明的态度却表明:尊孔与反孔,并不是区分一个人是否马克思主义者的标准。马克思主义者,可以反孔,也可以尊孔。

公允地讲,大陆的儒学人士,一般都不反对马克思主义。事实上,主流的研究者都一再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而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动机和言论,在大陆也不容否定,大家心知肚明,只是不敢太张扬而已。例如,有人这样写道:当代史家"接受唯物史观,并不是基于一种自由的理性批判的结果,而主要是由于政治威胁和行政压力所致;并不是出于自己内心的思想需要,而是出于对自身的生存利益的考虑。因而就必然导致了中国史家对唯物史观采取一种投机取巧的实用主义态度,盲目接受、机械运用、死搬教条、胡乱比附、浅尝辄止。……中国当代史家嘴里喊了几十年唯物史观,可恐怕他们连什么是唯物史观都没有真正弄清楚。唯物史观作为一家之言可能是最有力的,可作为包打天下的独家之言肯定是最无力的。"(雷戈《破碎的心镜:中国当代史家的心理障碍分析》,《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如此激烈的言论,正反映了许多儒学人士的"灵魂"。

应该承认,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确实是两种自成体系的思想形态,其产生的时代、理论指向均不相同。笼统地一般地将二者混为一谈,显然不合适。但是,形而上学地将二者截然打成两截,不承认两者有相互融通、交叉的内容,也难服人。

只有形而上学,才在绝对对立的两极思维定式中思维。人文现象的特征之一,就在于其界限模糊。人文世界与自然世界具有本质差别。亚理士多德的物理学,如果不是专门研究科学史,现代物理学家不会再去顾及。可是,亚理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现代哲学家却不能不有所了解。有了爱因斯坦,牛顿力学就显得"过时"。可是,有了黑格尔,决不意味着柏拉图的过时。莎士比亚的戏剧精妙之极,但那不意味着咱们的关汉卿就不值一文。曹禺不是关汉卿的代替人,而是关汉卿的对话者。同样,有了马克思,决不意味着黑格尔可以像死狗似地撇在一边。有了毛泽东,也不表示孔老夫子就自行"退出历史舞台"了。我们生活在现代世界,享受着现代物质文明。这些物质文明,是古人所没有见到、甚至无法设想的。但是,这并不表明现代人在精神上就一定比古人“进步”。在人文精神领域,现代人可以比古人更“原始”,而古人也可以比现代人更“现代”。真正的“道”,有其穿越时空的功能。古今不同,中西不同,而人心则一。但是,假如就此而断言儒学比马克思主义高明,那就真真是痴人说梦了!

央视隆重推出了“百家讲谈”栏目,一经播出立刻万人称颂,引起“国学”热的风潮。我却冷眼旁观,并坠入深深的迷惘之中。

历年来,人们对文人这一特定的群体,是鄙视的,甚至蔑视他们的存在。人们常用“百无一用是书生”“酸秀才”“迂腐”等词来形容文人,就是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时代,在统治着的眼里,文人一样是不堪大任的,真正的文人,也会像陶渊明一样,归隐山林。

当今的社会,物欲横流,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文人是被遗忘的一个群体。重理轻文的现象普遍存在,英语比国学重要,数、理、化,比写作重要。因为数,理,化学得好,可以找到好的工作,英语学的好,可以到外企当白领,而国学你学的再好,你又能做什么。于是就是喜欢文学的人,也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现在国学热了,热的让人难受。一个所谓的“文人”篡改了历史,英雄变成了败类,卖国者成了爱国者,黑的变白的,一觉醒来,世界已经面目全非。这个“文人”火了,有人视为敢于揭露“真象”的勇士,敢于挑战权威的斗士。还有的“文人”整天说着大逆不道胡话,去迎合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就成家喻户晓的名人了。还有的人,写几首歪诗,经过文痞一煽风点火也名利双名。更有甚者,有人写一些低级趣味的书,美其名曰“身体写作”,媒体竟然大肆报道,此人也能春风得意。人们不是在忙着做学问而是忙着炒作,就连那些大家也争先恐后找熟人,走后门想在电视上露脸。电视台也适应潮流推波助澜,一股热潮汹涌,席卷神州大地。人们惊叹,国学复苏了。

国学真的复苏了吗?我不清楚。我只记得,我最喜欢散文家的余秋雨,现在写的《千年一叹》,失去了过去文章的深度;我只记得,那些上电视的大家们要么在签名售书,要么在各地讲演;我只记得,文人在绞尽脑汁的想出名;我只记得,文人迷失了自我。有人说,那些人不是真正的文人,可是那些进去也曾经写过好作品的人,现在热衷于名利的大家呢?他们不是也在大行其道吗?只要能吸引人的眼球,管它什么东西,只管发表;只要有银子,狗屁文章照样刊行于世,照样可以名扬天下,照样可以赚大钱。潜心修学的人依然没有人去过问,好作品依然束之高阁。我长叹,国学真热呀。

让国学热降温吧。可怜的文人,刚从人们的蔑视中走出,难道又要踏上一个不归路吗?媒体的造星运动还在进行中,你们成为了这轰轰烈烈运动中的小丑,媒体人,包装公司,在数着钞票消费着你,你成为了玩物,成为了傀儡。你还是个文人吗?“非淡泊无以名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要牢记呀。

我衷心的希望国学别热,因为利令智昏。只有给国学一个宁静的空间,国学才能有所发展,才能薪火相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高考英语作文预测:如何看待大学自主招生

全文共 1130 字

+ 加入清单

自主招生又称自主选拔,是高校选拔录取工作改革的重要环节。一般通过考试后招生学校会与其签订招生考试合同,签订合同后,一般可享受降低10分至几十分录取的优惠政策。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策略的呢?

Theres a heated discussion that universities should or should not independent recruitment of students test.

Some of my school students think that independent recruitment is right.Firstly,it can relieve the universities because it can save many procedures.Secondly,its the universities own right to do it.Because these universities can choose the students they like.

The rest of my schoolmates dont agree the independent recruitment of students test.First of all,it abandons the cultural advantage of our country and isnt good to spread our culture.Because the traditional recruitment method has its own benefit to the country and students.If we give up this way,we have to find an unknown way,which may sacrifice many students interest.Furthermore,it can mislead the basic education method.Because if most of universities recruit independently,many courses will be ignored.

I dont agree with the independent recruitment of students test.I think we should insist the successful and continuous recruitment methods because it proves to be true.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拒绝低头对待碎片化的时间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104 字

+ 加入清单

有没有发现现在“低头族”满世界都是?在过马路时、在公交车上、在地铁站里几乎每个人都在低头看手机,他们有的会关注时事新闻、有的在联网王者荣耀、有的研读各类电子书籍,似乎每个人都在利用碎片时间充实了生活,可我的亲身经历却告诉我,碎片时间更适合让我抬起头,睁开眼,去享受身边那份悠闲质朴的生活……

我家住的离学校比较远,所以天天都要乘113路公交车回家,一开始我会趁着等车时间看看手机,能抓紧机会玩两局王者都会有点小兴奋,但后来我却因此而吃了大亏。

记得那一天,由于领导来我校检查,所以很早就下课了,当发现113还有15分钟才来时,我就开始低头玩手机了,后来肚子饿了就去超市买了个零食,但是第一辆车就因此被错过了。那时我想想反正时间还早就想再等下一辆车,哪料非高峰时段车次少得可怜,隔了半小时也没见到一辆车的踪影,于是我趁机开始了王者挑战,激烈的厮杀让我忘记了113,忽略了渐渐变黑的天色,当我再次抬起头时,模糊地发现一道红色从我眼前飘过,完了!是113,他又开走了!瞬时一道闪电划过我的额头,眼前的路灯也亮了,车辆开得比蜗牛还慢,都快五点了……当时我急得都哭出来了,给妈妈打了电话,说要晚点回来。那晚的我彻底崩溃了,居然比爸爸都到得晚,要知道他平时可是我家的“末班车”呀!想到我比平时多花了一个半小时到家,顿时感到无地自容。

当晚我和爸爸妈妈说了事情的经过,妈妈给了我个建议:“你在车站看手机玩游戏,太浪费时间,还不如看看书!这样还能利用这点碎片时间学到点知识呢。”我想了一会儿说:“可以啊,但如果再看不到车错过怎么办?”这时大家都陷入了沉思。忽然爸爸眼睛一亮说:“你要吃一堑长一智啊!不如带个耳机去听英文歌,这样不仅解放了双眼,还能增加英语语感,多好啊!你说呢?”顿时我茅塞顿开,真是个好办法啊!于是我立马下了几首喜欢的英文歌,让OnePublic、Nico&Vinz陪着我等公交,和我一起欣赏华山路沿途的风景感觉应该不错哦!

每天我们都会有零星的空余时间,如果像我一样看手机、沉迷游戏,日积月累就会浪费太多时间,但如果能合理的利用碎片,我们还能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学生要懂得劳逸结合,放学之后应该让我们的眼睛好好休息,保护好这双认识世界的窗户才能更好地学习知识。

这些零碎的时间虽不起眼,但被重聚之后能够产生巨大的效果。现在的我是一名学生,学生应该以学为主,如果忽视碎片时间,用来沉迷手机游戏只会让我浪费青春。惨痛的等车经历教会我要充分利用这些时间,去做对自己有益的事情。

所以让我们行动起来,拒绝用低头来对待碎片时间,不要沉迷虚拟的游戏中,试着用双眼感受真实的世界,珍惜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就能感到从未有过的激动和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低头族高二

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看了一幅漫画,起初我看了之后不以为然,但当我看到下面一张图时,我的脸僵住了,心也为之一颤,我不禁低下头做着思考……

图上有5个男人,第1个男人穿着T恤衫,嘴角微微上翘;第2个男人身穿白衬衫,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第3个男人身穿灰衬衫,还戴了一副眼镜,看上去好像一位充满智慧的老教师;第4个男人穿着黑色T恤衫,脸上毫无表情;

第5个男人斜着身子,仿佛怕别人看到什么东西。再看下面一幅图,你可以发现5个男人中有4个男人都在玩手机,还有一个男人在看书。

没错,这4个男人就是所谓的手机低头族,他们都沉迷于手机了!他们为什么不看看风景呢?为什么不休息片刻呢?因为他们被手机“绑架”了,而他们也很难再抬起头了,他们应该向中间那个男人学习!

生活中有很多手机低头族因手机而发生了很多事:有人因在马路上玩手机而被车撞死了;有人因玩手机不顾孩子,孩子被拐走了……

生活中不止手机低头族,还有麻将低头族等等,我们大家不要沉迷于做一件事情,让我们抬起头来看看这美好的世界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不做低头族作文500字

全文共 538 字

+ 加入清单

“哈哈哈……”一听见这滑稽的笑声,我便未卜先知——一定是爸爸又在看那被我和妈妈视为“病毒之父”的手机了。我闻风而来,只见爸爸躺在沙发上无所事事,正低着头玩着手机,时不时发出搞笑的声音。唉,这个“手机迷”。

突然,一声“河东狮吼”:“孩子他爸,去买瓶酱油!”爸爸有气无力地应了一声:“哦。”可他还是不为所动,继续低头玩着手机。可好景总是不长的,他被妈妈叫去“训”了一顿,乖乖跑去买了。

过了一会儿,“低头族”又“重出江湖”——爸爸又在看手机。此时的我正埋头苦干做着作业,可不过一会儿时间,一片荆棘便与我不期而遇了。我不禁张口就来问:“爸,这题怎么做?”爸依然坐着,稳如泰山似的,看着爸爸这么沉迷于手机,我不禁生气了。我走近爸爸,怒斥着:“不要再看了!”爸爸似乎一耳进一耳出,我一看,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猛然把爸爸手机扔在地上。

此时,两双怒目正直勾勾地相互盯着,我心中暗想:即使我成为打掉爸爸手机的“罪人”,也不会让爸爸成为低头族的!这句坚定的话不停地在我耳畔回响,让我如吃了定心丸似的,与爸爸对抗起来。

时间流逝。我们父子俩谁也不让谁。只见妈妈担当“和事佬”,打破了含着火药味的沉寂:“不要吵了!”我们一听,都“哼”了一声,便扬长而去。

手机真是罪魁祸首啊,如遇手机,一定要避之为妙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不要向困难低头

全文共 712 字

+ 加入清单

在寒假里的一天,爸爸要带我去逛街,我说:“不去。”爸爸说:“那里有很多好看的书。”我听到“好看的书”四个字时,脚就情不自禁地跟爸爸去了。

到了书店,我看见有很多的小朋友坐在新华书店的地上津津有味地看着书。有倚靠在墙上看的,有趴在地上看的……我上前一看,惊叫了一声:“哇噻,好多书哇!”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而且我有是个“书迷”,看见书,我就迫不及待地走了上去,我首先拿了一本《西游记》看了一下,里面有一些故事我没好好看过,我看了几个故事就往爸爸怀里一塞,说:“就买这本书了。”我有走了一圈,有看到了一本《汤姆。索亚历险记》我拿出来看了第一章《调皮捣蛋的汤姆》,就令我着迷了。汤姆是一个聪明、活泼、富有正义感地一个小男孩,他有一个姨妈,非常喜爱汤姆,对汤姆的要求很严格。

《汤姆。索亚历险记》令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二十二章《汤姆出庭作证》,汤姆出庭为那件谋杀案作证,开庭的时候汤姆出来了,印第安。乔也出来了,第一个证人出来了,说:“看见莫夫。波特在河里洗澡,后来很快就溜掉了。”第二个证人说他在尸体附近发现了一把刀;第三个证人肯定地说:“我常看见波特带着那把刀。”汤姆出来看到印第安。乔的脸色被吓得说不出话来。后来他说了他在的地方、时间。印第安。乔大吃一惊。汤姆正要说出他的同伴的名字,一位先生让他先别说,他的同伴出来了,作了证,印第安。乔无言以对,汤姆成了众人瞩目的英雄。

汤姆真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男孩,我们应该向他学习,要勇于挑战不要向邪恶、困难低头。在困难面前,我们不能知难而退,而应迎难而上,克服困难,挑战自我。不要放弃希望,要有积极乐观,不放弃的态度,才能战胜困难。抬起你的头吧,你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就像汤姆·索亚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低头见花作文

全文共 735 字

+ 加入清单

有些东西,只有低下头来,才会发现它的存在,或者它的美丽。就如尘埃之中,那些被忽略的闪光之珠;又似回首时,眷眷恋着的,总是那些不经意间走过的寻常点滴。

在夏日的山岭间攀爬,至顶,四望都是起伏峰峦,长风浩荡,单调的苍凉与沧桑漫卷心头。只是一低头的刹那,见谷间丛丛簇簇的灿烂,那些幽幽的儿,就在这样不期然的时刻,与我的目光猝然相逢。于是,高处的寂寞与孤独消于无形,那些年年开且落的幽谷之花,把一种心绪点亮,把一种感动暗放。

有的人,在境界上,或者在道路上,远迈众人,于是有了高处不胜寒的喟叹。其实那只是一种性情上的缺失,他们过多地注目于自身的高度,从而错过了许多开在尘埃里的花。可那些在低处默默的东西,却是无比的宽容,它们就在那里,我们只要低下头,就会与美好相遇,它们就会给我们一种全新的心境。

有一年去一个大草原的深处,碧草连天,极远极淡处,天之蓝与草之绿交融于一处。驰心骋怀间,为无边的绿而震撼,也为其无涯而感到怅然。此情此境之中,极想看到一点别的色彩,来缓冲那种万里的单一。同行的旅伴却惊喜地叫:“看,脚下的草里有花!”于是都低头,那些狭长的草叶间,生长着一种不知名的小花,没有指甲大,黄白两色,此时却是如此强烈地装点着我们的眼睛和心灵。

那花儿毫不张扬,湮没于杂草之中。它们只是努力开出自己的花,即使再小再素淡,也要芬芳美丽。就算无人用温柔的目光把那些花儿轻抚,只要绽放过,就是无悔。

每一个生命都是一朵花儿,每一个生命也都是一个赏花者。我们在行走的匆匆里,不忘时常低头去看那些花儿的美丽,同时也努力让自己的生命芬芳四溢,期待在某天,映亮一双落寞的眼睛。

相互洇染,相互温暖。我们与那些花儿的距离,我们与那些美好的距离,其实只隔着一低头的空间,只隔着一低头的瞬间。

[低头见花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