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擀面杖吹火的歇后语是什么呢(通用20篇)

《三国》是四大名著之一,经典的作品必定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所以小编今天为大家分享的内容是擀面杖吹火的歇后语是什么呢,请看看:

浏览

1088

作文

1000

有关蝎子的歇后语

全文共 439 字

+ 加入清单

语面

语底

长尾巴蝎子

毒极了

吃了蝎子

心肠歹毒

旱地的葱过道的风,蝎子的尾巴财主的心

又毒又辣又刺人

老虎爪子蝎子心

又狠又毒

癞蛤蟆生蝎子

一窝更比一窝毒(比喻一代比一代阴险、歹毒)

马蜂针,蝎子尾

惹不起

马蜂蜇蝎子

以毒攻毒

马蜂窝,蝎子窝

一窝更比一窝毒

墙缝里的蝎子

蜇人不显身

墙上的蝎子

专找缝子钻

墙头上的马蜂,墙缝里的蝎子

一个比一个毒

蛇吞蝎子

以毒攻毒

蛇遭蝎子蜇

一个比一个毒

蜈蚣吃蝎子

以毒攻毒

蝎虎子(壁虎)打喷嚏

满嘴臊

蝎虎子断尾巴

脱身之计

蝎虎子上墙

无孔不入

蝎虎子掀门帘

露一小手

蝎虎子作揖

露两手

蝎子背蜈蚣

毒上加毒

蝎子炒辣椒

又毒又辣

蝎子戴礼帽

小毒人

蝎子当琵琶

谈(弹)不得;无法谈(弹)

蝎子的屁股

拍不得

蝎子的尾巴后娘的心

毒极了;最毒

蝎子放屁

毒气冲天

蝎子翘尾巴

好毒的一招

蝎子甩尾巴

毒汁四溅

蝎子蜈蚣拜把子(朋友结为异姓兄弟)

毒亡加毒

蝎子战蜈蚣

以毒攻毒

蝎子蜇(zhe蜂、蝎子等用毒刺刺人或动物)屁股

说不得

蝎子蜇蝎子

自家人不识自家人

蝎子钻进墙缝里

暗伤人;暗中伤人

一个窝里的蝎子

早有勾结

阴沟石缝里的蛇蝎

暗伤人;暗里伤人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有关豹子的歇后语大全

全文共 1303 字

+ 加入清单

1. 申公豹下山 ———— 不干好事

2. 申公豹的嘴 ———— 搬弄是非;拨弄是非;阴奉阳违

3. 申公豹的眼睛 ———— 朝后看

4. 申公豹的头 ———— 向后看

5. 申公豹的脑袋 ———— 人前一面,人后一面;反着看

6. 申公豹的脸 ———— 人前一面,人后一面

7. 申公豹的话 ———— 两面派

8. 申公豹 ———— 无事忙;人前一面,人后一面

9. 三分钱买烧饼看厚豹—————小气鬼;小气得很

10. 三分钱买烧饼还看厚豹—————小气得很

11. 三分钱买个火烧还看厚豹—————小气得很

12. 三分儿买个烧饼看厚豹—————小气鬼

13. 拳头打死豹子———— 好能手

14. 南山的豹,北山的蛟 ———— 狠的狠,凶的凶

15. 南山豹,北海蛟 ———— 狠的狠,凶的凶

16. 没见过豹子的小兔 ———— 任性

17. 狼吃豹头 ———— 心儿里暗忍

18. 揪着老虎胡须打秋千 ———— 吃了豹子胆

19. 金钱豹读《圣经》 ———— 冒充斯文;假斯文

20. 饺子皮太豹—————难免要露馅

21. 麂子咬豹子 ———— 不怕死;死都不怕

22. 海豹子上山 ———— 办不到;没法办

23. 海豹上山 ———— 办不到

24. 海豹的眼睛 ———— 又明又亮

25. 管中窥豹 ———— 略见一斑

26. 雇豹子掌羊 ———— 唔得渴

27. 东洋狼碰上海豹子 ———— 准完蛋;完蛋

28. 大豹借猪 ———— 有去没回

29. 打山碰着金钱豹 ———— 喜开顏笑;喜开颜笑

30. 打山鸡碰着金钱豹 ———— 喜笑颜开

31. 吃豹子胆长大的 ———— 凶恶极了;凶极了

32. 豹子咬核桃 ———— 没吃着仁倒咯了牙;没吃着人倒咯了牙

33. 豹子头上拔毛 ———— 逞能

34. 豹子临死还想扑人 ———— 本性难移

35. 豹子啃石头 ———— 白啃

36. 豹子吃马鹿 ———— 好大的胃口

37. 豹子吃龟 ———— 翻过来看

38. 豹子搬进老虎窝里 ———— 坏在一堆

39. 豹牙齿啃屄 ———— 挖蔸

40. 豹死留皮 ———— 人死留名

41. 豹皮做围巾 ———— 讲究

42. 豹猫进寨 ———— 无事不来

43. 豹花马的脊梁 ———— 尽点点

44. 豹狗子吃马鹿 ———— 好大的胃口

45. 属豹花马的 ———— 浑身净点子

46. 竹筒子里看豹 ———— 一孔之见

47. 竹筒里看豹 ———— 只见一斑

48. 竹管里看豹 ———— 片面

49. 一时猫脸,一时豹脸 ———— 说变就变;变化无常;转眼就变

50. 水中的鳄鱼,山上的虎豹 ———— 凶的凶,狠的狠

51. 山狸子(豹猫)进寨 ———— 无事不来

52. 南山的豹,北海的蛟 ———— 凶的凶,狠的狠

53. 老虎金钱豹 ———— 各走各的路;各行各的道

54. 老虎出山遇见豹 ———— 一个更比一个凶;一个更比一个恶

55. 打围碰到金钱豹 ———— 笑逐颜开;喜笑颜开

56. 吃了虎豹的心肝 ———— 好大的胆子

57. 吃了豹子胆 ———— 胆子大

58. 豹子进山 ———— 浑身是胆

59. 豹子借猪狗借骨 ———— 有去无回

60. 豹蝉唱歌 ———— 有声有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精选关于读书的歇后语

全文共 1250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选关于读书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

1、 扒灰头讲礼书 ———— 说里不走理

2、 不听曲子听评书 ———— 说的比唱的好听

3、 大年初一看历书 ———— 日子长着哩

4、 代别人写情书 ———— 不是真心

5、 戴礼帽的偷书 ———— 明白人办糊涂事

6、 地摊上卖书(放书) ———— 没架子

7、 肚脐眼里藏书 ———— 满腹经文

8、 端午节卖历书 ———— 过时货

9、 粪船上放书柜 ———— 臭架子;摆臭架子

10、丰都城里说大书 ———— 鬼话连篇

11、过时的历书 ———— 没用处;翻不得

12、海瑞上书 ———— 为民请命

13、耗子进书箱 ———— 蚀(食)本

14、耗子啃书本 ———— 咬文嚼字

15、耗子钻进古书堆 ———— 吃老本

16、鸿雁传书 ———— 空来往

17、蒋干盗书 ———— 上了大当

18、脚夫的腿,说书的嘴 ———— 练出来的

19、进学堂不带书 ———— 忘本

20、井底下看书 ———— 学问不浅

21、孔夫子的手巾 ———— 包输(书)

22、孔夫子念书 ———— 咬文嚼字(比喻过分地斟酌词句。)

23、孔夫子的背包 ———— 准是书(输)(比喻注定要失败。)

24、孔夫子的箱子 ———— 净输(书)

25、孔夫子搬家 ———— 净是书(输)(比喻总是失败。)

26、口传家书 ———— 言而无信

27、马背上看书 ———— 走着瞧

28、两个秀才当文书 ———— 字字推敲

29、盲人读书 ———— 瞎摸

30、蚂蚁尿书本 ———— 识(湿)字不多

31、摩天楼上说天书 ———— 高谈阔论

32、灭烛看家书 ———— 公私分明

33、判决书做衣裳 ———— 浑身是罪

34、你做生意我教书 ———— 人各有志

35、捧着书本骑驴 ———— 走着瞧

36、三本经书掉了两本 ———— 一本正经

37、扫帚写家书 ———— 说大话

38、圣人盗书 ———— 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39、屎壳郎爬到书本上 ———— 冒充圣人

40、书桌上的笔筒 ———— 粗中有细

41、蜀绣被面包小人书 ———— 话(画)里有话(画)

42、说书的唱大鼓 ———— 走了板

43、说书的落目 ———— 替古人担忧

44、说书的刹板 ———— 下回分解

45、说书的收了三弦琴 ———— 不谈(弹)了

46、说书的走江湖 ———— 全凭一张嘴;全仗嘴

47、说书的嘴,唱戏的腿 ———— 有伸有缩(说)

48、说书的坐板凳 ———— 能说不能行

49、说书人刹板 ———— 要钱;且听下回分解

50、唐僧念书 ———— 一本正经

51、听鼓书抹眼泪 ———— 有情人

52、听评书流泪 ———— 替古人担忧

53、图书馆的耗子 ———— 蚀(食)本

54、图书馆的家当 ———— 尽是输(书)

55、图书馆失火 ———— 自然(字燃)

56、文庙里卖《四书》 ———— 冒充圣人

57、戏台上送诏书 ———— 假传圣旨

58、戏台子下读《四书》 ———— 闹中取静

59、瞎子进书房 ———— 不认输(书)

60、瞎子进学堂 ———— 不认输(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3:12生肖的歇后语大全

全文共 904 字

+ 加入清单

肖鼠: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老鼠见了猫——骨头都软了;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边;老鼠吃猫——怪事;老鼠啃皮球——嗑(客)气;老鼠钻到风箱里——两头受气。

肖牛:

牛蹄子——两瓣儿;牛口里的草——扯不出来;老牛上了鼻绳——跑不了;老牛拖破车——一摇三摆;牛鼻子穿环——让人家牵着走;牛吃卷心菜——各人心中爱。

肖虎:

老虎嘴边的胡须——谁敢去摸;老虎下山——来势凶猛;老虎上山——谁敢阻拦;老虎上街——人人害怕;老虎长了翅膀——神了;老虎当和尚——人面兽心。

肖兔:

兔子不吃窝边草——留情(青);兔子的腿——跑得快;兔子的耳朵——听得远;兔子的嘴——三片儿;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兔子撵乌龟——赶得上。

肖龙:

两个人舞龙——有头有尾;龙头不拉拉马尾——用力不对路;叶公好龙----假爱;龙灯胡须——没人理;龙船上装大粪——臭名远扬;鲤鱼跳龙门——高升。

肖蛇:

蛇吃鳗鱼——比长短;蛇钻到竹筒里——只好走这条道儿;蛇钻窟窿——顾前不顾后;蛇头上的苍蝇——自来的衣食;蛇入筒中——曲性在;蛇入曲洞——退路难。

肖马:

马嚼子戴在牛嘴上——胡勒;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马尾巴搓绳——合不了股;马槽里伸个驴头——多了一张嘴;马打架——看题(蹄);马撩后腿——逞强。

肖羊:

羊钻进了虎嘴里——进得来,出不去;羊羔吃奶——双膝跪地;羊群里跑出个兔——数它小,数它精;羊身上取鸵毛------没法;羊群里跑出个骆驼——抖什么威风;羊憧篱笆------进退两难。

肖猴:

猴子爬树——拿手好戏;猴子长角——出洋相;猴子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猴子捞月亮——空忙一场;猴子的脸——说变就变;猴子看书——假斯文。

肖鸡:

鸡屙尿——没见过;鸡给黄鼠狼拜年——自投罗网;鸡毛做毽子——闹着玩的;鸡孵鸭子——干着忙;鸡毛炒韭菜——乱七八糟;鸡蛋壳发面——没多大发头。

肖狗:

狗吃王八——找不到头;狗扯羊肠——越扯越长;狗逮老鼠猫看家——反常;狗吠月亮——少见多怪;狗掀门帘——全仗一张嘴;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肖猪:

猪向前拱,鸡往后扒——各有各的路;猪脑壳——死不开窃;猪肉汤洗澡——腻死人;猪鬃刷子一一又粗又硬;猪嘴里挖泥鳅——死也挖不出来;猪大肠——扶不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于北京的歇后语

全文共 6110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话有大量歇后语,从来源分,一种是根据事物的情状而编成的,另一种则有“典”可据。所谓“典”只是比喻的说法,如来源于某一民族,来源于某项民俗,来源于某历史人物及其他等等。前一种很浅显,易于了解。例如“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葱茎色白,葱叶色青,豆腐色白,拌之即呈一青二白。“青”与“清”同音,于是指“清白”、“清楚”等意用之。又如“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了”。马尾丝细而坚韧,穿入豆腐,怎能提起来呢!于是用以表示某人、事、物没法提了。再如“土地爷扑蚂蚱——慌了神儿啦”。土地爷是神仙,扑蚂蚱手忙脚乱,于是说慌了神儿啦。这类例子不胜枚举,如“冻豆腐——没法拌”。冻豆腐不能拌着吃,“拌”与“办”同音,指事情没办法而言。又如“炒葱——瘪啦”。葱加热一炒,就瘪。于是借以说人窘了、困住了等意思。这属于第一类。

第二类是有“典”的,有的来源于某项民俗,有的来源于少数民族,有的来源于某历史人物等等。北京是历代古都,特别是满族入关后以北京为中心长达二百数十年,满族民俗和清代政治、军事、经济及其他诸种活动在北京话中留下大量痕迹,形成与此有关的话多歇后语。这与上述第一类不同,它不像第一类那样直接取自事物的形状,而是由“典”而生,所以不查清其年由形成的那个典故,就完全不明白该歇后语是怎样形成的,就完全不明白为什么用这句话就影射出这个下句。为探京俗之源,必须讲讲这类歇后语的出处。这类歇后语不少,自然是难以尽述,兹举些例句,以窥其源。

一、奶茶铺的炕——窄长。北京话讽刺某物过于窄长而极缺宽度时,常说“喝!这倒好!奶茶铺的炕啊!”意思是讥讽这个东西过于窄长。

首先必须讲清奶茶铺是怎么回事。满族先世原无奶食之习。后来谛构满族共同体时将许多蒙古族人编入满洲旗,随着收来的蒙古族人日多,以后又编成蒙古八旗。自此,满、蒙古二族人共同生产和生活,满族人学会了吃奶茶。满蒙旗人入关后,北京商界为应旗人生活之需,有人在街上开设奶茶铺,售奶和奶制品。奶茶铺店堂狭窄,只可顺窗搭一窄长的炕,宽度只容一人坐,长度则可同时列坐十数人或更多。于是奶茶铺的炕就以狭窄而长为突出的特征。奶茶铺的窄长炕,给北京人极为深刻的印象,认为以此比喻物体太窄而无宽是最恰当的,于是形成了这句老北京歇后语。

北京最后一家关闭的奶茶铺是西城护国寺街西口内路南的“香薷轩”,停业于1940年。

二、瘸子打围——坐着喊。北京话说人只动嘴而不动手去做为“瘸子打围”,其下文是“坐着喊”。谓只是口中空喝,但不动手做。

这源自满族人的围猎方法。围猎时众人形成数层的大圈,由远及近,人与人围成由大及小的圈子。圈子形成后,先要大声呐喊,满语有个词“嚇起伏兽”,指的就是这种呐喊。人形成圈,被包围在圈内的兽类害怕而潜伏于草木丛中。人多,大声喊叫,伏兽就跳跃而起,四下奔逃。这时,人手中执弓箭刀枪而追打四散的兽类。瘸子参加围猎,只能坐在地上喊叫,但不能起来追打。因此而形成这句歇后语。把只动嘴而不动手的人比作参加打围的瘸子,只管嘴里空喊,但不实际去干。

三、上坟的羊——豁出去啦。所谓豁出去,指的是准死无疑,这条命是豁出去了。这源自古老的女真习俗。女真人及其后世满族,杀猪祭天祭神,但对死者的坟墓则杀羊以祭,决不杀猪。满人入关之初,仍守此旧俗。直到清代中期,满族人上坟祭扫仍是牵羊到坟地,在先人坟墓前杀羊以为牺牲供品。清末旗人生活日艰,人们无力杀羊以祭,就携带羊肉上坟,总之是坚守不用猪肉祭祀先人坟墓。人们说上坟的羊是有去无还,一到坟地必定丧命。形成这句歇后语使用范围甚广,决不仅用于豁出命去,说豁出金钱,豁出做买卖赔本及其他,都可用此语。凡是下狠心,不顾后果,不考虑损失等等,都说“这回我是上坟的羊!”有时表现孤注一掷的心情,也用这句歇后语。

四、纸糊的驴——大嗓门儿。北京话说人大声吼叫或话音超过正常,常用这句歇后语以示贬意。这源自北京的“烧活”。满族自古有焚烧衣服器物以祭死者之俗。人死后,将死者生前的衣物和使用器械在坟墓前焚烧。《红楼梦》写尤二姐死后,贾琏悲痛之余将二姐生前衣服包了拿出去烧,这纯系满族旧俗。后来旗人无力烧真的衣物,于是“冥衣铺”兴起,仿真物而用纸糊成“烧活”,权当真物而焚,以祭亡人。北京的烧活手艺极精,糊什么像什么。糊车必有马、骡、驴,为的是拉车。纸糊驴马只顾外观,并不管内部器官。因此,纸糊的驴的大长脖子就被看成大嗓。说人嗓门儿大,吵人,用纸糊的驴很合适,因为别的东西没有那么大的嗓门儿。纸糊的驴与真驴大小相同,其脖子就是一个大空筒子。以其大空筒的脖子比大嗓门是很恰当的。现在的人没见过烧活,但只要想想用纸糊个真驴大小的纸驴,其脖子必是个大空筒子。

五、锅炮鱼——干死的。北京旗人冬季喜食一种小干鱼,用它炒胡萝卜酱,是北京旗人冬天的家常菜。慈禧太后当政时,清宫膳食房为适应其口味,将炒胡萝卜酱列入冬季的菜单中。人们将这种干小鱼称作锅炮鱼。是捕捞小鱼后晒干,放在锅里干炮,炮成比枯木还干。炒菜时将干鱼放在油内炸。因鱼太干,炸之即酥。

北京话说某人行为或语言使别人太下不来台,语言过于生硬而使人难堪之类的意思为“干”。“干人”一词是说给人难堪。“干”可作动词用,例如“他这一句话真能把人‘干’死”。针对这种场合,北京人就用“锅炮鱼”这句歇后语,还可以这样说“锅炮鱼怎么死的?干死的!”

六、海子的鹿——愕着。海子指北京南苑的一片湖沼和相连的沼泽地而言。那里在清代以前就曾是皇家猎场,清代加以扩建,放养大量鹿类,以供皇室狩猎。鹿在野生环境中,为了觅食而必须四处游动,终日终夜活动不息。又为了逃避猛兽的杀害和猎人捕杀,必须随时随地处于精神极为紧张的状态;嗅觉、听觉、视觉和其他一切官感必须时时在发挥高度作用。鄂伦春和鄂温克人平日狩猎活动中以猎取鹿类为最多,所以深知鹿性,关于鹿的机警和警惕性之高,有充足的认识,传说甚多,真实可信。这确证鹿类是非常灵活机动的。但是从东北三省将鹿捕来放在海子里养着,天长日久,鹿失去野生环境,吃草有现成的,随地可食,且无猛兽危害,也听不见猎人的枪声。久而久之,它们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终于愕在那里,呆头呆脑,动都懒得动了。现在人们没见过海子的鹿,但人人见过动物园里的鹿;二者相同。“海子的鹿——愕着”这句话就这样形成了。

北京人谓无事可做,脑力体力皆不用,终日闲着,常说这句歇后语,例如“他成天没事,真是海子的鹿”,下文是“愕着”。

七、王胖子的裤腰带——稀松。北京话指两种情形为“稀松”。一种是说绑得松、拴得松、装得松,是实指而言。另一种是说抓不紧、不严、不紧张、不努力等等。这两种情形皆可用这句歇后语。如说绑得松,可说“你怎么绑的,简直是王胖子的裤腰带”。又如说对事抓不紧,可说“他那人办事,王胖子的裤腰带!”这两句话一是说绳绑得稀松;一是说办事抓不紧,稀松。

早就听老人说王胖子实有其人,但始终未得其详。1966年在北京东郊郎家园见着王胖子的后人,才得知王胖子是扛粮工人,扛通过运河自南方运京的漕米。清代南北运输靠运河漕运,北京郎家园地处运河北终端,有些人户专扛粮米。王胖子身高力大,膀大腰粗。因为肚子很大,所以用不着裤腰带。将裤子提起,粗腰大肚就把裤腰撑紧,裤腰带只虚拢而已。王胖子出了名,他的特点构成了这句歇后语。

顺便说几句郎家园。老北京皆知早年卖枣的吆喝“郎家园的小枣”,这种枣的核极小。郎家园是觉罗郎球的坟地。郎球随顺治帝入关,曾任尚书之职,入关后立即佐多罗顺承恭惠郡王勒克德浑用兵江南,转战长江流域。郎家园即由郎球而得名。1966年,王胖子的后人对我说,郎家园的无核枣树只有他家院内的两棵了。

八、别净顾了吃元宵——瞧灯。使用电灯以前,油灯和蜡烛都放在桌上或柜上,人们生活中的各种活动或移动桌柜等物,很容易将灯烛打倒碰翻。打翻灯烛在那时是大危险事。因为中国房子皆木结构,糊纸,灯烛一倒,极易引起火灾。因此人们日常不断互相提醒告诫,叫大家注意灯烛,不要弄倒,以防火灾。再者那时没有现代化消防设备和工具,没有自来水,一发生火灾,立即酿成大祸,所以“小心火烛”是人们时刻念念的一件大事。

京俗从正月十三日至十七日为灯节,正月十五上元节为灯节正日子。灯节期间家家悬挂花灯,儿童手执提灯,各处皆灯。汤圆在北方称为元宵,元宵是灯节的应节食品。因此看灯和吃元宵构成灯节两件大事,也是表现灯节的二大特征。由此产生了一句歇后语“别净顾了吃元宵”,意思是说还有看灯一事,不可只吃元宵不顾看灯。老北京提醒人注意火烛时,说“别净顾了吃元宵”,下文含意是还得“看灯”。

九、外厨房的灶王爷——独坐儿。全国各地民间皆有印制的“神码”,即木板刻印的纸神像。北京旧日由纸店出售神码,八月十五日有月亮码儿,除夕接神有全神码儿,有财神码儿,有灶王码儿。北京的灶王码儿有两种,一种的神像是男女二人并坐,称为灶王爷和灶王奶奶。这种双人的灶王码儿是家庭供的。神码儿上顶部印着“一家之主”。老北京说一家中以灶王爷为最大。另一种的神像是单人的,只有一男像,并无女像并坐。这当然表示只有灶王爷而无灶王奶奶,也就是独身的灶王爷,并无配偶。这种独身的灶王码儿用于外厨房和商店。商店只有男性而无女性,一个商店自掌柜到伙计至于学徒皆为男性,所以贴这种独身无配偶的灶王码儿。什么叫外厨房呢?原来旧日京城大户人家的厨房有内外之分。外厨房是全府第的厨房,承制全家上下人等的膳食。外厨房又称大厨房,地处内宅之外。另设内厨房,亦称小厨房,位于内宅近旁。内厨房只管府内一部分上下人的膳食。因此可以说外厨房(大厨房)是全府的总厨房;内厨房(小厨房)是府内一部分人的厨房,是部分的厨房。《红楼梦》中所说柳五儿之母好容易接手但终未得志的,就是荣国府的一个部分的厨房(小厨房)。荣国府还有大厨房,否则阖府上下那样众多人口的膳食由何处备办。

由此形成一句歇后语。凡数人相聚但只有一个座位,或众人站立而只一人有座位,或某人不谦逊而独占唯一的座位,北京话就说“喝!外厨房的灶王爷!”内含只有一个座位或一人独坐之意。

十、卖山里红的——就剩下一挂了。北京内城的护国寺、白塔寺、隆福寺和外城的土地庙,自清代后期开庙会,每月各庙轮流有庙会,就如同集市一样,好像现在的农贸市场。开庙会之日,百货杂陈,吃的使的穿的一概俱全,并有杂耍和戏曲棚子以及食品摊儿。东西各庙每逢开庙日,必有几个卖山里红的人站着叫卖。不是堆着卖,而是将山里红当做珠子那样用线穿成串,卖者脖子上挂许多串,其串的长度如同上朝穿朝服所挂的朝珠。现在的人没看见过朝珠,就想一串长的项链儿吧。只是比项链儿长得多,挂在脖子上,下端垂到肚脐部位。卖者不但脖子上挂许多串,左手小臂弯曲着,也挂着许多串;只剩下右手做动作。其吆喝的词句甚为可笑,不论他身上臂上挂着多少串,可是喊“买山里红吧,就剩这一挂啦!”老北京称逛庙会为“上庙”。庙会的日子,熟人路遇问候“您上哪儿克?”答称“我上庙克”。开庙之日,庙门旁必站着卖山里红的,于是人们听惯了“就剩下这一挂”的这句话了。

由此而产生了一句歇后语“卖山里红的”,下句含意是“就剩下这一挂了”。这个“挂”字转用于衣服,中国式衣服称“大褂”、“小褂”、“马褂”等等。

现在还有“褂子”之说,例如“穿件制服褂子”,意即穿制服上衣。还没听过“西服褂子”之说。大概因为制服自清末就来到中国,年深日久而“华化”了;西服新来乍到,尚未风土化吧。这句话用于嘲讽、自谦和写实。嘲讽之意用于熟人间开玩笑,如说“大哥!今儿又穿这件出来啦!您这是卖山里红的!”意思是说“你就剩下这一件褂子了”。自谦之意表示自己衣服少,不是单夹皮棉纱俱全,如说“我可比不了你,穿什么有什么。我是卖山里红的。”意思是只此一件褂子。写实之意是断了钱粮季米的旗人专用的。本世纪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北京旗人家大多典卖一空,家徒四壁,竟有用瓦片当碟子用的人家。但旗人死要脸面,全卖光了也得剩下一件整齐衣服,到亲友家去时才穿上,回来时一出人家大门就立即脱下来包好,回家收藏以备再穿。这就真是“卖山里红的”,什么都没有了,“就剩下这一挂啦!”

十一、竹板儿弓——一个劲儿。先说什么叫“劲儿”。弓的强度以“力”计,以“力”为弓的强度的单位。步弓“力”大,马弓“力”较小。这个“力”,俗说“劲儿”。满族人在关外狩猎时惯用强弓大箭,“射熊虎洞穿”。入关后,雍正时代考核旗兵的射箭成绩,能开十力弓者仍有数万人。满族入关前制弓以桦木为弓胎,外缠鹿筋,施加动物胶;弓力极强。入关后,得到南方产的竹子,制弓改用竹胎。又因得到南方的水牛角,所以用水牛角镶在竹胎内面,不再缠鹿筋。用竹胎镶水牛角,制成的弓秀气美观,再包以桦皮,施加彩画,更加好看。但是这种弓的力较桦木胎缠鹿筋的弓稍差些,不过仍能达到十力。缠筋弓靠鹿筋而增力,竹胎弓靠水牛角而增力。自清代中期,北京制弓已不用桦木缠鹿筋,而专用竹板加水牛角。制弓时,先将选好的竹板加工成胎,未镶水牛角时,这种竹板弓胎俗称竹板儿弓,其强度为一“力”。俗话称弓的“力”为“劲儿”。竹板弓的强度为“一力”,俗说“一个劲儿”。随着加镶水牛角的薄厚、宽窄以及牛角的质地等的不同,引的力不断增加。

由此产生了这句歇后语。北京话说人“一成不变”、“稳重”、“坚持”等为“一个劲儿”。例如说某人沉稳而不轻易变动,心里有数,说“他那个人可是竹板儿弓”,意思是说此人稳重不轻动,拿得住劲儿。此外还有人将“一个劲”说成“一弓劲儿”或“一功劲儿”,除表示上述沉稳持重之意外,“一功劲儿”还表示“一种劲头儿”之意。但这个用法不广。作为歇后语而普遍使用的仍是“一个劲儿”。

十二、兔儿爷打架——散摊子。现在人们脑子里关于兔的形象是儿童读物里的小白兔拔萝卜,还有兔妹妹、兔弟弟等等,早已不知兔儿爷是什么样子了。当年的兔儿爷可真有个“爷”相。头戴帅盔金光闪,身披银甲灿斑斑,护心宝镜明如月,四杆彩旌拥背肩。原来兔儿爷是一位威风凛凛的武将,只是三瓣红唇和竖立的两支长耳告诉人说这位爷是兔子,是兔儿爷。早年一进农历八月,北京街头就出现兔儿爷摊子。特别是东四、西单、鼓楼前之类的闹市,至于西四、东单、新街口、北新桥等次一级的街市,甚至更小的地方,均有人摆出兔儿爷摊子,不但吸引孩子们围观不肯离去,成年人亦多看摊购买,所以热闹异常。过去北京人是不放过一节,七月十五莲花儿灯摊子才一收市,八月节的兔儿爷摊子又现街头。燕都岁时借以得到多彩的点缀。

当年的兔儿爷摊子确是琳琅满目,色彩鲜艳。兔儿爷一位一位服饰鲜美,大者高达二市尺有余,中型的一尺多,最小的三寸左右。摊呈立体式,如阶梯形,多至十来层,摊子很大。层层摆满,一位挨一位,大者居上位,最下陈列最小型的。人们看着看着,不知何由而生遐念;这么多的兔儿爷团聚一处,形成一个大摊。这要是爷与爷打起架来,众爷们岂不一哄而散,最后拆散了摊子。于是留下“兔儿爷打架”一语,隐含下文“散摊子”。北京话“散摊子”用处极广。如几个人合办一事,未成而合作解体,就说“散摊子”。又如集聚办事或集合出发,未果而散,也说散摊子。再如某处停办、停业或撤消,人员离散,也说散摊子。(作者: 爱新觉罗·瀛生 于润琦)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西游记中描写人物的歇后语

全文共 1107 字

+ 加入清单

唐僧读佛经------------出口成章

拜唐僧------------改邪归正

猴子变戏法------------无中生有

孙悟空上了话果山------称王称霸

孙悟空保唐僧------------忠心耿耿

孙悟空照镜子------------目中无人

唐僧取经______多灾多难

孙悟空大闹天宫________翻了天

孙悟空坐天下____毛手毛脚

孙悟空碰到如来佛______一物降一物

猪八戒照镜子____里外不是人

猪八戒败阵________倒打一耙

孙悟空的毫毛----- 随变(便) 神通广大。

和孙猴子比跟斗-----差著十万八千里。

孙悟空的金箍棒----能大能小。喻大小随意,不加限制

孙悟空闹地府---勾他的生死簿

请孙悟空上天-----叫他当了弼马温

如来佛捉孙大圣----易如反掌

孙猴子压在五行山下-----背上越来越重

像紧箍咒那样------可以管得住孙悟空

孙猴的帽子-----紧得很

猪八戒初进高家庄-----假装好汉子

招亲招来了猪八戒----自找难看(堪)

白骨精给唐僧送饭------虚情假意

白骨精骗孙悟空-----哄不住

猪八戒战白骨精-----太自不量力

唐僧的龙马 —————— 腾云驾雾

唐僧的心胸 —————— 慈悲为怀

唐僧的眼睛 —————— 不识好坏人

唐僧和尚念佛经—————— 一本正经

唐僧跑进和尚店——————同吃一碗斋饭

唐僧取经——————千辛万苦

唐僧上西天—————— 一心取经

唐僧相信白骨精—————— 人妖不分

唐僧遇见白骨精—————— 敌我不分

白骨精见了孙悟空 —————— 现原形了

白骨精遇上孙悟空——————原形毕露

如来佛治孙悟空 —————— 强中还有强中手

孙悟空拔猴毛 —————— 变化多端,转眼就变,变化无常

孙悟空保唐僧 —————— 忠心耿耿;降妖除魔

孙悟空变魔术 —————— 花样多

孙悟空变山神庙—————— 露了尾巴

孙悟空打猪八戒—————— 倒打一耙

孙悟空放屁—————— 猴里猴气

孙悟空赴蟠桃会—————— 不请自到

孙悟空借芭蕉扇—————— 一物降一物

孙悟空看进了八卦炉—————— 越练(炼)越结实

孙悟空拿(捉)猪八戒—————— 能人之上有能人

孙悟空手里的金箍棒—————— 随心所欲

孙悟空听见紧箍咒 —————— 头痛

孙悟空住在水帘洞—————— 称王称霸

招亲找来猪八戒 —————— 自找难看;自讨难看

猪八戒败阵 —————— 倒打一耙

猪八戒扮新娘 —————— 好歹不像;其貌不扬

猪八戒吃炒肝—————— 自残骨肉

猪八戒吃大肉 —————— 忘本

猪八戒吃核桃—————— 囫囵

猪八戒吃黄莲 —————— 苦了大嘴的

猪八戒吃面条—————— 粗中有细;狼吞虎咽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年谐音歇后语大全

全文共 1995 字

+ 加入清单

小编今天发现谐音歇后语也是非常有趣的,今天分享给大家。

1. 妈妈的众姐姐 —— 多疑(姨)

2. 戏台上的垛口 —— 不成(布城)

3. 戏台上的鞭子 —— 加码(假马)

4. 观音堂里着火 —— 妙哉(庙灾)

5. 孙猴子坐金銮殿 —— 不象仁(人)君

6. 寿星打靶 —— 老腔(枪)

7. 寿星弹琵琶 —— 老生常谈(弹)

8. 麦柴秆吹火 —— 小气(器)

9. 弄堂里跑马 —— 题(蹄)难出

10. 扯胡子过河 —— 谦虚(牵须)过度(渡)

11. 扯铃扯到半空中 —— 空想(响)

12. 抓蜂吃蜜 —— 恬(甜)不知耻(刺)

13. 护国寺买骆驼 —— 没那个事(市)

14. 花椒掉进大米里 —— 麻烦(饭)了

15. 苍蝇飞进牛眼里 —— 找累(泪)吃

16. 豆渣贴门神 —— 不沾(粘)

17. 豆箕柴着火 —— 着急(箕)

18. 豆腐干煮肉 —— 有份数(荤素)

19. 豆腐乳做菜 —— 哪还用言(盐)

20. 两口子锄地 —— 不顾(雇)人

21. 两百钱的花生 —— 有得驳(剥)

22. 两手捧寿桃 —— 有理(礼)

23. 两把号吹成一个调 —— 想(响)到一块来了

24. 旱魅拜夜叉 —— 尽(精)见鬼

25. 园外竹笋 —— 外甥(生)

26. 男人不打老婆 —— 好福气(夫妻)

27. 秀才做诗 —— 有两手(首)

28. 秃子脱帽子 —— 头名(明)

29. 何家姑娘给郑家 —— 正合适(郑何氏)

30. 肚子里撑船 —— 内行(航)

31. 龟盖量米 —— 什么声(升)

32. 饭锅里冒烟 —— 迷(米)糊了

33. 床底下点蚊香 —— 没下文(蚊)

34. 冻豆腐 —— 难办(拌)

35. 冷锅炒热豆子 —— 越吵(炒)越冷淡

36. 灶神上贴门神 —— 话(画)中有话(画)

37. 沙石打青石 —— 实(石)打实(石)

38. 沙滩上行船 —— 搁(起)浅了

39. 没角的牛 —— 假骂(马)

40. 没有赶庙会 —— 莫急(挤)

41. 没有底的棺材 —— 不成(盛)人

42. 没钱买海螺 —— 省些(吸)

43. 怀儿婆过独木桥 —— 铤(挺)而(儿)走险

44. 怀里揣马勺 —— 诚(盛)心

45. 怀里揣棉花 —— 软(暖)心

46. 怀里揣蓖子 —— 舒(梳)心

47. 穷人买米 —— 一声(升)头

48. 穷木匠开张 —— 只有一句(锯)

49. 补锅匠栽筋斗 —— 倒贴(铁)

50. 张天师下海 —— 莫(摸)怪

51. 张天师跪在泥水里 —— 求情(晴)

52. 张果老的驴 —— 不见奇(骑)

53. 公鸡戴帽子 —— 官(冠)上加官(冠)

54. 鸡脑袋上磕烟灰 —— 几(鸡)头受气

55. 鸡啄蚂蚁 —— 正合适(食)

56. 纳鞋底不用锥子 —— 真(针)好

57. 纸做的栏杆 —— 不能依(倚)靠

58. 纸糊的凳子 —— 不能做(坐)

59. 纸糊的炉子 —— 过(锅)来就不行

60. 纸糊的琵琶 —— 谈(弹)不得

61. 驴皮贴墙上 —— 不象话(画)

62. 拐子进医院 —— 自觉(治脚)

63. 青蛙跳在大鼓上 —— 懂懂(咚咚)

64. 拄拐杖下煤窑 —— 步步倒霉(煤)

65. 拉胡子过大街 —— 谦虚(牵须)

66. 画上的马 —— 不奇(骑)

67. 枣核截板 —— 没几句(锯)

68. 卖布不带尺 —— 存心不良(量)

69. 卖虾米不拿秤 —— 抓瞎(虾)

70. 营火虫的屁股 —— 没大量(亮)

71. 和尚打伞 —— 无法(发)无天

72. 和尚分家 —— 多事(寺)

73. 和尚坐岩洞 —— 没事(寺)

74. 和尚拖木头 —— 出了事(寺)

75. 和尚的房子 —— 妙(庙)

76. 和尚的脑壳 —— 没法(发)

77. 斧子破毛竹 —— 着急(斫节)

78. 鱼池里下网 —— 多余(鱼)

79. 狐狸吵架 —— 一派胡(狐)言

80. 狐狸骑老虎 —— 狐假(驾)虎威

81. 狗长犄角 —— 洋(羊)气

82. 狗吃豆腐脑 —— 闲(衔)不着

83. 狗吃青草 —— 装样(羊)

84. 狗吃黄瓜 —— 错了时(食)

85. 盲人做油条 —— 瞎咋乎(炸糊)

86. 盲人戴眼镜 —— 聪(充)明

87. 放牛的吃螃蟹 —— 不待言(带盐)

88. 炒咸菜放盐 —— 太闲(咸)了

89. 炕上安锅 —— 改造(灶)

90. 河边洗黄莲 —— 何(河)苦

91. 河里长菜 —— 不焦(浇)

92. 油浇蜡烛 —— 一条心(芯)

93. 泥水匠整耗子 —— 敷衍(眼)了事

94. 泥水匠无灰 —— 专(砖)等着

95. 泥水匠招手 —— 要你(泥)

96. 泥水匠的瓦刀 —— 光图(涂)表面

97. 泥菩萨身上长草 —— 慌(荒)了神

98. 泥鳅打鼓 —— 乱谈(弹)

99. 怯木匠 —— 就是一句(锯)

100. 空中挂灯笼 —— 玄(悬)了

101. 空梭子补网 —— 没法治(织)

102. 空棺材出丧 —— 目(木)中无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十二生肖的歇后语有哪些

全文共 1094 字

+ 加入清单

鼠进书箱——咬文嚼字

牛角上抹油——又尖又滑

虎口拔牙——胆子大

兔的尾巴——长不了

龙王爷跳海——回老家

蛇吃黄鳝——比长短

马尾巴搓绳——不合股

羊伴虎睡——靠不住

猴照镜子——得意忘形

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

狗掀门帘——全凭一张嘴

猪鼻上插葱——装象

1、鼠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老鼠见了猫——骨头都软了

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边 老鼠吃猫——怪事

老鼠啃皮球——嗑(客)气 老鼠钻到风箱里——两头受气

2、牛

牛蹄子——两瓣儿 牛口里的草——扯不出来

老牛上了鼻绳——跑不了 老牛拖破车——一摇三摆

牛鼻子穿环——让人家牵着走 牛吃卷心菜——各人心中爱

3、虎

老虎嘴边的胡须——谁敢去摸 老虎下山——来势凶猛

老虎上山——谁敢阻拦 老虎上街——人人害怕

老虎长了翅膀——神了 老虎当和尚——人面兽心

4、兔

兔子不吃窝边草——留情(青) 兔子的腿——跑得快

兔子的耳朵——听得远 兔子的嘴——三片儿

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兔子撵乌龟——赶得上

5、龙

两个人舞龙——有头有尾 龙头不拉拉马尾——用力不对路

叶公好龙----假爱 龙灯胡须——没人理

龙船上装大粪——臭名远扬 鲤鱼跳龙门——高升

6、蛇

蛇吃鳗鱼——比长短 蛇钻到竹筒里——只好走这条道儿

蛇钻窟窿——顾前不顾后 蛇头上的苍蝇——自来的衣食

蛇入筒中——曲性在 蛇入曲洞——退路难

7、马

马嚼子戴在牛嘴上——胡勒 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

马尾巴搓绳——合不了股 马槽里伸个驴头——多了一张嘴

马打架——看题(蹄) 马撩后腿——逞强

8、羊

羊钻进了虎嘴里——进得来,出不去 羊羔吃奶——双膝跪地

羊群里跑出个兔——数它小,数它精 羊身上取鸵毛------没法

羊群里跑出个骆驼——抖什么威风 羊憧篱笆------进退两难

9、猴

猴子爬树——拿手好戏 猴子长角——出洋相

猴子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猴子捞月亮——空忙一场

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猴子看书——假斯文

10、鸡

鸡屙尿——没见过 鸡给黄鼠狼拜年——自投罗网

鸡毛做毽子——闹着玩的 鸡孵鸭子——干着忙

鸡毛炒韭菜——乱七八糟 鸡蛋壳发面——没多大发头

11、狗

狗吃王八——找不到头 狗扯羊肠——越扯越长

狗逮老鼠猫看家——反常 狗吠月亮——少见多怪

狗掀门帘——全仗一张嘴 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12、猪

猪向前拱,鸡往后扒——各有各的路 猪脑壳——死不开窃

猪肉汤洗澡——腻死人 猪鬃刷子一一又粗又硬

猪嘴里挖泥鳅——死也挖不出来 猪大肠——扶不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不平相关歇后语

全文共 217 字

+ 加入清单

八仙桌缺只脚 ———— 摆不平

吃了芋头不下肚 ———— 顶心顶肺(比喻心中忿忿不平,忍受不下去。或心里不好受。)

海面上起风 ———— 不平静

好人喊冤 ———— 不平则鸣

木匠推刨子 ———— 抱(刨)打不平;专管不平事;直来直去

三角砖头 ———— 摆不平

铁拐李的脚杆子 ———— 高低不平(比喻程度不一样)

铁拐李跳舞 ———— 摆不平

八仙桌缺条腿 ———— 摆不平

八仙桌缺只腿 ———— 搁不平;摆不平

笨媳妇纳的鞋底 ———— 凹凸不平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福建土话—福建歇后语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鼎边糊--一炆就熟

鼓楼前光饼--抢面

食马屎--诈癫

一嘴食胡椒--胡溜溜(很会撒谎)

鼓楼顶掏时辰牌--挨时度曰(消极怠工)

有锣有鼓--有乇对(比喻互相配合、呼应)

猪肝保郎(搽抹)粉--伪装

扁担拍倒--一字平

一把米摔墙上--毛(没)一粒家(粘)粒(比喻毫不相干、毫无关系)

芋菩拍保长--差半长

猴戴帽--伓像人形

和尚寺借篦梳--找错门

相拍--算了拍

船里老鼠--堵(赌)里找食

鼎边糊--一炆(米浆从锅边均匀地倒过)就熟

半瞑(夜)拉屎--野(很)特(值)

道士收花彩--假客气

金胡蝇--屎腹

虎婆奶收生婆饲囝--十死九无活

借钱放债--假有钱

无尾虼蚤--伓好讨(难寻找)

郎机炮拍隻隻--无够本(不够本钱)

拍破破了其的热水壶--无胆

招姐戏中人做新妇出嫁--朦朦眩(乱乱地,晕头转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年重庆方言歇后语集锦

全文共 1109 字

+ 加入清单

1、较场口的旗杆------光棍一条

2、丰都城拉二胡-------鬼扯

3、两斤花椒炒二两肉-------肉麻

4、麻雀跳进糠萝筐-------空欢喜

5、癞膈宝打呵欠------口气大

6、耗儿肯菜刀--------死路一条

7、狗戴眼镜-------装斯文

8、动物园的熊猫-------是他妈个国宝

9、蚊子拿称砣--------操练手脚

10、死鱼的尾巴-------不摆了

11、耗子爬秤钩-------自称

12、解放碑的钟-------群众观点

13、哑巴吃汤圆-------心头有数

14、蚊子咬菩萨-------认错人了

15、虾米过河---------谦虚(牵须)

16、大阳沟的鲫壳————死的多活的少

17、半天云挂口袋----装疯

18、夜明珠打飞机----宝上了天

19、矮子过河----安(淹)了心的

20、一早晨杀一百二十个鸭子---赖嘴壳子

21、岚垭上的茅草----风吹两面倒

22、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

23、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24、夜明珠lui到盐巴罐头----宝得有盐有味的

25、夜明珠bèn酱油----宝得有盐有味的

26、王二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27、毛斯板上dá扑爬----隔死不远

28、猫翻甑子----替狗丧德

29、猪八戒过火炎山----倒打一钉耙

30、脱了裤子打屁----多此一举

31、猫抓糍粑----脱不了爪爪

32、糠壳揩屁股----倒爬一坨

33、黄泥巴滚裤裆----是屎也是屎、不是屎也是屎(相当于 “有口难辩”)

34、罗广文的队伍----垮杆垮杆的

35、蒋介石看地图----完了

37、成都到华阳----现过现

38、尖脑壳达凳凳桩----栽得深

39、毛斯坎栽菜——将就屎(使)用

40、驼背滚阳沟——七拱八撬

41、滚到漂****水头——彻底洗白

42、高台跳水——栽得深

43、别以为自己是许仙——要日蛇

44、月亮坝儿耍弯刀——明砍(明说)

45、老黄瓜刷绿漆——装嫩

46、赖格宝吃豇豆——悬吊吊

47、鸭子死到田坎上——嘴壳子硬

48、半夜吃桃子——只捡耙的捏(多用欺软怕硬的人)

49、牙刷脱毛——板眼儿多

50、牙儿喝酒---醉(最)锤子

51、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52、夜明珠放屁------宝气

53、坟山上洒花椒------麻鬼

54、夜明珠塞床脚--宝塞塞的~

55、厕所里点灯--------找死

56、厕所里插秤杆------过粪

57、瓦片装稀饭---点都要不完

58、屙屎不带纸------想不揩

59、瞎子打婆娘--------丢不到手

60、花椒树下跳舞-------拽麻老

61、水仙不开花-----装蒜

62、对倒墙壁屙死-----粪(愤)发图墙(强)

63、毛厮凼里游泳----奋(粪)勇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关于西游记歇后语锦集

全文共 1030 字

+ 加入清单

山谷的回声 - 不平则鸣

山尖上摘月亮 - 办不到;没法办

山里的五步蛇 - 毒极了;最毒

山坡上烧火 - 就地取材(柴)

山雀子相会 - 唧唧喳喳

山上的石头,田里的莠草 - 不足为奇

山上开梯田 - 步步高

山上找鱼虾 - 没影的事

山头上看飞机 - 高瞻远瞩

山羊打架 - 勾心斗角

山羊拉屎 - 稀稀拉拉

山腰的枯树 - 七枝八杈

山鹰的眼睛 - 尖锐

山中的瘦虎 - 雄心在

山中的野猪 - 嘴巴好厉害

陕西驴子不拽车 - 不由人愿;由不得人

善男信女拜观音 - 心诚

扇车口挂堂鼓 - 吹牛皮

伤风鼻塞 - 似通非通;半通不通

商店里的样品 - 摆设

上岸的鱼虾 - 干蹦干跳

上朝不带奏折 - 忘本

上等轮胎 - 有气难出

上等牙刷 - 一毛不拔

上鸡窝摔跟头 - 笨(奔)蛋

上炕不点灯 - 瞎摸

上了套的牲口 - 听喝的

上了弦的箭 - 一触即发

上满发条的钟表 - 分秒不息

上山采竹笋 - 拔尖

上树逮麻雀 - 连窝端

上套的猴子 - 任人耍;山人帆少

上梯子摘星星 - 够不着

上天摘月亮 - 痴心妄想;妄想

上午栽树,下午取材 - 性太急

山东的骡子学马叫 - 南腔北调

山洞里迷了路 - 摸不清方向

山沟里的人家 - 零零散散

山沟里叫喊 - 有回音

烧干的锅炉 - 气炸了;气崩了

烧黄青菜煮焦饭 - 过火

烧火剥葱 - 各管一工

烧香赶和尚 - 喧宾夺主

烧香碰倒菩萨 - 冒失鬼

少时衣裳老来穿 - 守时货

蛇吞扁但 - 直脖啦

蛇吞蝎子 - 以毒攻毒

蛇钻窟窿 - 顾前不顾后

舌头打滚 - 含糊其辞;含含糊糊

舌头绕到牛桩上 - 胡缠;胡搅蛮缠

射箭没靶子 - 无的放矢

申公豹的脑袋 - 人前一面,人后一面

申公豹的眼睛 - 朝后看

深山的石头 - 有的是;多的是

深山里的小庙 - 冷冷清清;没香火

身上拔汗毛 - 无伤大体;无关大体

身上背筛子 - 浑身是窟窿

神龛(kan〕上戳窟窿 - 妙(庙)透了

神仙的茅坑 - 没有份(粪)

神像拍胸口 - 没心肝;没心没肝

神主头上使剪刀 - 羞(修)先人

生成的骨头长就的肉 - 定了

生成的相,做成的酱 - 变不了;没法变

生虫的拐杖 - 靠不住;不可靠

生姜脱不了辣气 - 本性难移

生就的驼子 - 直不了

生就尾巴长就相 - 变不了;没法变

生了娃娃休妻 - 忘了旧情;不念旧情

生铁换豆腐 - 吃软不吃硬

生铁进了铁匠炉 - 挨锤的货

生铁犁头 - 宁折不弯

生吞蜈蚣 - 百爪挠心

生锈的剪刀 - 掰不开

牲口不上膘 - 料不到

绳子拴石头 - 穷得叮当响

剩下九十九个 - 百里挑一

圣人肚,杂货铺 - 难不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有趣的歇后语大全

全文共 709 字

+ 加入清单

灯芯草做琴弦——不值一谈(弹)

灯草栏杆——靠不住

(比喻指望不上,依靠不得j

灯盏无油——火烧芯(心)

(比喻非常着急,心焦如焚j

笛子配铜锣——响(想)不到一块

(比喻想法不一致j

笛子独奏——自吹

地老鼠跑江南——走路不少,见天不多

地上的影子——你走他也走

地头蛇,母老虎——不是好惹的

地道里卖门神——看出来的好活(画)儿

地里的罗卜——上清(青)下不清(青)

地上跳到席上一一不足为奇

地上的蚂蚁一数不清

地上的砖头——踢一踢,动一动

地头蛇请客——福祸莫测

地黄瓜丢架子——嫁(架)不得

地上的影子——看得见摸不清

地上拣起来的饼——不干不净

地面上的水——哪里低往哪里流

地里的庄稼——土生土长

地下流出来的水——来路不明

地摊上卖肉(放书)——没架子

地图上画个圈——谁知道有多大

第六个手指——多余

电钻钻孔——不通也要通

电钻钻孔——硬要打通

电饭锅意饭——不要火

电视上的画面——说变就变

电视广告上的美人——昙花一现

电话拜年——两头方便

电风扇的脑袋——专吹凉凤

(比喻打击别人的热情,专门散布冷言冷语。)

电线杆子挂暖壶——水平(瓶)高

吊死鬼照镜子——自己吓唬自己

吊死鬼戴花——美死啦

吊死鬼戴花——死不要脸

(比喻不知道害臊。)

吊在房檐上的大葱——叶黄皮干心不死

(比喻敌人不甘心失败,妄想作垂死挣扎。)

吊死鬼擦粉——死要面子

吊死鬼上银行——死要钱

豹蝉唱歌——有声有色

掉了几根毫毛——无伤大体

掉光头发甩木梳——可以理解

掉在井里打扑登——死不死,活不活

爹死哭娘——犟种一个

碟子里面扎猛子——不知深浅

碟子里的豆芽菜——开不了花,结不了果

(比喻最终没有收获。)

碟子装水——太浅

丢了黄牛撵兔子——不知哪大哪小

丢了东西打瞎子算卦——闹了个白瞪眼

丢了西瓜拣乏麻——因小失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与八字相关歇后语精选

全文共 886 字

+ 加入清单

八百吊钱掉井里——难摸哪一吊

八百年前立的旗杆——老光棍

八百铜钱穿一串——不成调(吊)

八宝饭上撒胡椒——又添一味

八辈子的老陈帐——说不清

八寸脚穿七寸鞋——别扭

八斗的小垂缸——装不下一石

八哥啄柿子——拣软的欺

八个老汉划拳——三令五申(伸)

八个钱的膏药——沾上了

八个钱买碗馄饨——没有面

八个歪脖坐一桌——谁也不正眼看谁

八股文的格式——千篇一律

八卦炉里睡觉——热气腾腾

八卦阵里骑马——闯不出路子;出路难找

八级工学技术——精益求精

八级师傅学手艺——长到老,学到老

八角掉进粪坑里——香臭不分;香臭难分

八斤半的鳖吞了大秤砣——狠心王八

八斤半的老鳖吞了个秤砣——狠心的王八

八斤半的王八中状元——规矩(龟举)不小

八十个人抬轿子——好威风

八十老汉害个摇头病——不由人愿;由不得人

八十老人吹灯——喘不上气;上气不接下气

八十老翁练琵琶——老生常谈(弹)

八十老翁学打拳——越练越结实

八十老翁学手艺——老来发奋

八十岁的老绝户头——后继无人

八十岁刮胡子——不服老

八十岁老翁挑担子——心有余而力不足

八十岁留胡子——老主意

八十岁没儿女——老来孤单

八十岁生儿子——代代落后

八十岁跳舞——老天真

八十岁玩猴子——老把戏

八十岁学吹笛——尽是老调;老调子

八十岁学摔打——拼老命

八十岁演员扮孩子——返老还童

八十岁站柜台——老在行

八五炮打兔子——得不偿失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八仙聚会——神聊

八仙桌缺只腿——搁不平

八仙桌上放灯盏——明摆着

八仙桌子——有棱有角

八贤王进宫——好难请

八月的苦瓜——心里红

八月的莲藕——又鲜又嫩

八月的石榴——满脑袋的点子

八月的柿子——越老越红;老来红

八月桂花开——到处飘香

八月里的黄瓜棚——空架子

八月十五吃年饭——还早哩

八月十五吃元宵——与众不同

八月十五吃粽子——不是时候

八月十五的月饼——人人欢喜;个个喜爱;上下有

八月十五的月亮——年年都一样;正大光明

八月十五过端阳——晚了;迟了

八月十五看龙灯——晚了大半年

八月十五生孩子——赶巧了

八月十五送月饼——赶在节上

八月十五云遮月——扫兴

八月十五蒸年糕——趁早(枣)

八月十五种花生——瞎指挥

八只脚的螃蟹——横行霸道

八字不见一撇——没眉目;差得远;差远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有关动物的谐音歇后语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有关动物谐音歇后语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鳗鲤合蟹洞——各贪一头

蟛蜞上洞——自叹自落

蟛蜞脚裹馄饨——里戳出

三只指头撮个田螺——稳拿

乌龟不咬人——吃相难看

蜻蜓吃尾巴——白吃自

牛吃稻柴鸭吃谷——各自福

脚炉盖当镜子——看穿

床底下放鹞子——大高而不妙

猢狲屁股——坐不定

大象屁股——推不动

橄榄屁股——坐不牢

猫捉老鼠狗看门——本分事

贵州驴子学马叫——南腔北调

麻雀飞进烟囱里——有命也没毛

蚂蚁搬家——大家动口

王八吃秤砣——铁了心

屎壳郎戴花——丑美

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萤火虫的屁股——没多大亮(量)

苍蝇飞进花园里——装蜂(疯)

回民赶集——(诸)猪事不问

公鸡戴帽子——冠上加冠(官)

王八肚子插鸡毛——(归)龟心似箭

山鸡吃着黄连子——苦在心窝不敢啼(提)

河里的螃蟹——都有夹(家)

夜猫子进屋——准没有好事

泥鳅黄鳝交朋友——滑头对滑头

鹰飞蓝天狐走夜道——各走各的道

秤砣掉在鸡窝里——捣蛋

犬守夜,鸡司晨——各守本分

牵牛要牵牛鼻子——抓主要矛盾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

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鳄鱼的眼泪——假慈悲

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铁公鸡——一毛不拔

属蚂蝗的——吸血鬼

天下乌鸦——一般黑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兔子尾巴——长不了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痴心妄想

老鼠钻在风箱里——两头受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司马昭之心的歇后语

全文共 408 字

+ 加入清单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传》:“高贵乡公卒”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在魏、蜀、吴三国中,魏国地广人多,经济发展快,实力最强,但大权逐渐落入司马氏家族手里.

曹丕建立魏国时,得到大将司马懿的支持.曹丕死后,魏明帝曹睿即位,司马懿和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专权时,篡位野心日益显露,魏帝曹髦曾气愤地对大臣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不能坐等他来夺走皇位.”不久,曹髦策划除掉司马昭,结果事情败露,反被司马昭杀死.司马昭立曹奂为帝.从此,在曹魏政权中,再也没有人敢公开反对司马氏的统治啊了.

263年,魏国灭蜀.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帝,自称皇帝,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280年,西晋大举进攻吴国,吴国投降.西晋统一南北,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的分裂局面.

这也成了典故“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出处,寓意为野心非常明显,为人所共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关于有趣的谐音歇后语

全文共 482 字

+ 加入清单

耕地里甩鞭子——吹(催)牛

赶着绵羊上树——难往上巴(扒)结

高粱米塌饭锅——闷(焖)起来了

高粱地里找棒子——瞎摆(掰)

锅台上的油渣——练(炼)出来的

鬼蘑菇充灵芝草——装(长)得象

拐子进医院——自(治)觉(脚)

刚学理发就碰上大胡子——难题(剃)

高粱秆当柱子——撑(称)不起

哥们瞪眼——凶(兄)相毕露

哥们的脑袋——凶手(兄首)

公鸡头上一块肉——大小是个冠(官)

沟边大树——见湿(识)多

狗啃碗片——满嘴瓷(词)

寡妇不改嫁——老守(手)

关门掩着个耗子——怠(挤)死了

观音菩萨年年年十八——妙龄(庙灵)

光头上打苍蝇——正大(打)光明

光头打伞——无发(法)无天

过河没船——无法度(渡)

狗吃豆腐脑——闲(衔)不住

狗熊变黑瞎子——骗(变)自己

隔墙扔扁担——横竖由他(它)去

肝脏的兄弟——窝囊废(肺)

甘蔗皮编席子——甜蜜(密)

赶鸭子上坡——各顾各(咯咕咯)

赶着牛车拉大粪——送死(屎)

擀面杖升云天——诽谤(飞棒)

隔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隔日的传票——盯(钉)上了

给神主剃头——羞(修)先人

公共厕所里响地雷——激起公愤(粪)

公鸡戴帽子——官(冠)上加官(冠)

狗吃青草——装佯(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黄鼠狼给鸡拜年歇后语

全文共 504 字

+ 加入清单

黄鼠狼一家给鸡拜年歇后语的答案:没有好心

从前,森林里有很多黄鼠狼,黄鼠狼的妈妈说:过年了我们得找一点好吃的,黄鼠狼的孩子说:在人家家里抓一只肥鸡不就行了吗,黄鼠狼的爸爸说:话说得到是好听,公鸡他们一家装了电子眼还有报警器,再说了,他们家旁边还有一个公安局,怎么进去呢?黄鼠狼的孩子说:我有办法,黄鼠狼一家都问?你想的是什么办法?黄鼠狼的孩子说:我们可以给那只公鸡拜年啊,黄鼠狼的爸爸说:真不愧是我们的孩子,咱们的孩子可真聪明,黄鼠狼的孩子又说:再说了,那只公鸡很相信别人的话,公鸡的主人又不在在家,他们都去外国旅游了,我们可以更加放心的去偷鸡了,黄鼠狼一家敲了敲门,说:我是黄鼠狼先生,我今天给你送礼、拜年,我现在我已经不再吃公鸡了,公鸡发现是黄鼠狼先生啊,你不用多谢了,只要你改了这个毛病就好,请回吧。

黄鼠狼先生说:我为了向你道歉,我给送了一些好吃的,还有一百万的钱都是你的,公鸡说:是在太谢谢你了!黄鼠狼先生说:我要回去吃食物了,正好少了一只鸡,你正好,黄鼠狼猛扑过去,公鸡吓得说:救命啊,有黄鼠狼!幸亏公鸡的邻居发现了,公鸡的邻居尽快通知了派出所,那只黄鼠狼被警察抓住了,公鸡说:我下次不能再相信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以物喻事类歇后语50则

全文共 765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以物喻事类歇后语的内容,欢迎查看!

1、自行车的铃子——见人就响(想)

2、自行车下坡——不踩(睬)

3、虾子搬兵——海闹

4、三月间的樱桃——红透了

5、裹脚布做衣领——臭了一转

6、汤圆撒水——滚蛋

7、刷子脱毛——有板有眼

8、麻布口袋装茄子——叽叽咕咕的

9、篾条穿豆腐——提不得

10、耗子钻油壶——有进无出

11、鸡公阿屎——头节硬

12、驴子吃灰面——一副白嘴

13、新盖的茅房——香不了几天

14、冷水烫猪——不来气

15、灶门前的刨火棒——一天短一截

16、螃蟹过河——七手八脚

17、耗子拖秤砣——自塞门路

18、端起金碗儿要饭——装穷

19、一丈二尺高的灯台——照得到别人,照不到自己

20、红萝卜敲磬——去了大半节

21、电杆上绑鸡毛——好大的胆(掸)子

22、乌鸦笑猪黑——没有自知之明

23、没骨子的伞——支撑不开

24、狗吃牛屎——图多

25、蚊子咬菩萨——认错了人

26、柳树开花——没结果

27、炒面捏娃娃——熟人

28、菜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29、梁上吊乌龟——四面无抓拿

30、黄连煮苦胆——苦上加苦

31、黄连做箫——苦中有乐

32、二郎神的兵器——两面三刀

33、煮腊肉不搭盐——有盐(言)在先

34、豆腐滚到灰里头——吹也吹不得,拍也拍不得

35、青杠木做扁担——硬断不弯

36、木偶下水——浮在面上

37、棺材里画老虎——吓死人

38、谷壳上榨——没多大的油水

39、老鼠拖掀盘——大头还在后头

40、抱母鸡吃甘蔗——啄(拙)棒

41、胡子上贴膏药——毛病

42、井里的青蛙——只见过簸箕大的天(见识少)

43、茶壶没把——只剩一张嘴

44、耗子爬秤钩——自称

45、茶壶煮汤圆——肚里有,倒不出来

46、对联烂了边边——字在(自在)

47、乌龟挨牛踩——痛在心头

48、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

49、磨眼里的蚂蚁——路子多呢

50、冬瓜做甑子——蒸(真)不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关于羊的歇后语

全文共 629 字

+ 加入清单

生肖羊为十二生肖之一,位居第八,十二地支配属“未”,那么你们知道哪些关于羊的歇后语吗?今天小编告诉你。

羊头上的毛——长不长

长颈鹿进羊群——非常突出

长颈鹿进羊群——高出一大截

打兔子碰见了黄羊——捞了个大外快

恶狼对羊笑——不怀好意

饿狼窜进羊厩——无事不来

放羊的拾柴禾——捎带

放羊娃喊救命——狼来了

猴子骑羊——不成人马

活羊拉到桌子上——离死也不远了

看羊的狗——一个比一个凶

拉骆驼放羊——高的高,低的低

拿五马倒六羊——赂了个头朝下

牛给羊抵头——仗着脸上

羊粪蛋当子弹——不是好仔(子)(比喻不是好东西)

羊圈蹦出个驴来——数你大

羊群里的驴娃子——与众不同(比喻跟一般人不一样)

羊群里跑出个骆驼——抖什么威风

许不下羊羔许骆驼——巧言哄人

羊憧篱笆——进退两难

有骆驼不说羊——尽拣大的讲

狼看羊羔——越看越少

狼装羊肥——不怀好意

狼装羊笑——居心不良

老虎不嫌黄羊瘦——沾荤就行

羊群里跑出头驴来——哪里来的个野种

羊群里跑个兔——数它小,数它精(比喻年龄虽小,办事却精灵)

羊肉里的萝卜——骚货

羊身上取鸵毛——没法(比喻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跑了羊修圈——防备后来(比喻在事情失败之后,想办法去补救)

牵只羊全家动手——人浮于事

牵着羊进照相馆——出洋(羊)相

山羊见了老虎皮——望而生畏

山羊野马在一起——不合群

绳子牵羊羔——让它往哪里走,它跟着往哪里走

亡羊补卒——为期不晚(比喻在事情失败之后,想办法去补救)

老绵羊撵狼——拼啦

孪生的羊羔——不分彼此

骆驼进羊群——高出一大截

骆驼进羊群——非常突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动物歇后语作文800字

全文共 906 字

+ 加入清单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歇后语很有趣,如“鸡蛋撞石头——不自量力”,“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等等。我今天就给大家来介绍一个歇后语的小故事:“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在18世纪时,有一户富得流油而且流得满地的人家养了一只猫和一只狗,猫叫做“春儿”,狗叫做“叶儿”。它们俩总是觉得主人更加喜欢对方,所以成了冤家。狗想:这只臭猫天天眯着眼享受阳光或软褥,又不干活,主人凭什么喜欢它?它既不会看家也不会送信,哼!猫想:这只破狗,吵死了!不能好好地趴一会吗?主人喜欢它,太奇怪了。

一天,吃饭时,狗看见了猫的饭盒。猫的饭盒里有鱼干、牛奶、猫粮(米和鼠肉和水拌在一起的物质)……把狗的眼睛都看花了,而它自己却只有沾着肉的鸡骨头。狗怒了,扫干净自己的那份便推开猫,恶狠狠地质问道:“你怎么有那么多食物?”猫吓了一跳,但立刻恢复原来的状态,冷冷地说:“因为你太傻。”说完便走了。夜深人静时,大家都睡觉了,“悉悉嗦嗦”几只小老鼠从墙角钻了出来,狗竖起了耳朵,猫警觉地跳了起来,弓起身子,向几只趴在瓜上的老鼠扑去,一会儿就抓住了一只,另外的几只想跑,却被猫踩住了尾巴。

天亮了,主人起床了,看见了被猫捉住的老鼠,喜笑颜开,给猫准备了一盘大餐才出门。猫吃完饭惬意地晒“日光浴”,狗有些嫉妒,心想:抓耗子多简单,我也要去试一下,保证一抓一大把!它又转念一想:嘿,要是抓了许多老鼠,主人肯定会奖励我,给我加餐,天上不就下起肉骨头雨了吗?

又一个晚上来临,狗使劲睁着眼睛不让自己睡着,就为了捉老鼠。但等着等着,狗再也忍不住,打起了瞌睡,突然,老鼠有了动静,狗立刻振作起来,老鼠一下子跳到一条美丽的绸缎上,张嘴就要咬,狗一看“嗖”地蹿了上去,可是它哪有老鼠快啊,把老鼠吓跑了,也踩坏了布锦。狗跟着老鼠跑上跑下,撞倒了书桌,一个精致的大花瓶“哗啦”一声摔在地上,瞬间裂了,巨响吵醒了主人,他点起蜡烛,向书屋走去。“啊!”主人大叫一声,他看见一片惨状:绸缎坏了,橘子掉了,最珍贵的大花瓶也裂了。他抄起扫把,向狗的头打去。猫在一旁忍着笑,跑了。狗夹着尾巴,缩回了小窝……

狗再也不敢做这种闲事了。

故事结束了,现在,你知道了吧?这不就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