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了解鲁迅作文汇总20篇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小编为你整理了了解鲁迅作文,希望对你有所参考帮助。

浏览

1813

作文

1000

我所认识的鲁迅

全文共 3170 字

+ 加入清单

我所认识鲁迅先生,是从他的著作中见到的,我没有与他会过面。当鲁迅先生创造出阿Q的时候,我还没想到到文艺界来作一名小卒,所以就没有访问 求教的机会与动机。及至先生住沪,我又不喜到上海去,故又难得相见。四年前的初秋,我到上海,朋友们约我吃饭,也约先生来谈谈。可是,先生的信须由一家书 店转递;他第二天派人送来信,说:昨天的信送到的太晚了。我匆匆北返,二年的工夫没能再到上海,与先生见面的机会遂永远失掉!

在一本什么文学史中(书名与著者都想不起来了),有大意是这样的一句话:"鲁迅自成一家,后起摹拟者有老舍等人。"这话说得对,也不对。不对,因为我是 读了些英国的文艺之后,才决定也来试试自己的笔,狄更斯是我在那时候最爱读的,下至于乌德豪司①与哲扣布②也都使我欣喜。这就难怪我一拿笔,便向幽默这边 滑下来了。对,因为象阿Q那样的作品,后起的作家们简直没法不受他的影响;即使在文学与思想上不便去摹仿,可是至少也要得到一些启示与灵感。它的影响是普 遍的。一个后起的作家,尽管说他有他自己的创作的路子,可是他良心上必定承认他欠鲁迅先生一笔债。鲁迅先生的短文与小说才真使新文艺站住了脚,能与旧文艺 对抗。这样,有人说我是"鲁迅派",我当然不愿承认,可是决不肯昧着良心否认阿Q的作者的伟大,与其作品的影响的普遍。 我没见过鲁迅先生,只能就着他的著作去认识他,可是现在手中连一本书也没有!不能引证什么了,凭他所给我的印象来作这篇纪念文字吧。这当然不会精密,容或 还有很大的错误,可是一个人的著作能给读者以极强极深的印象,即使其中有不尽妥确之处,是多么不容易呢!看了泰山的人,不一定就认识泰山,但是泰山的高伟 是他毕生所不能忘记的,他所看错的几点,并无害于泰山的伟大。

看看鲁迅全集的目录,大概就没人敢说:这不是个渊博的人。可是渊博二字 还不是对鲁迅先生的恰好的赞词。学问渊博并不见得必是幸福。有的人,正因其渊博,博览群籍,出经入史,所以他反倒不敢道出自己的意见与主张,而取着述而不 作的态度。这种人好象博物院的看守者,只能保守,而无所施展。有的人,因为对某种学问或艺术的精究博览,就慢慢的摆出学者的架子,把自己所知的那些视为研 究的至上品,此外别无他物,值得探讨,自己的心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假若他也喜创作的话,他必是从他所阅览过的作品中,求字字句句有出处,有根据; 他"作"而不"创"。他牺牲在研究中,而且牺牲得冤枉。让我们看看鲁迅先生吧。在文艺上,他博通古今中外,可是这些学问并没把他吓住。他写古文古诗写得极 好,可并不尊唐或崇汉,把自己放在某派某宗里去,以自尊自限。古体的东西他能作,新的文艺无论在理论上与实验上,他又都站在最前面;他不以对旧物的探索而 阻碍对新物的创造。他对什么都有研究的趣味,而永远不被任何东西迷住心。他随时研究,随时判断。他的判断力使他无论对旧学问或新知识都敢说话。他的话,不 是学究的掉书袋,而是准确的指示给人们以继续研讨的道路。

学问比他更渊博的,以前有过,以后还有;象他这样把一时代治学的方法都抓 住,左右逢源的随时随事都立在领导的地位,恐怕一个世纪也难见到一两位吧。吸收了五四运动的"从新估价"的精神,他疑古反古,把每时代的东西还给每时代。 博览了东西洋的文艺,他从事翻译与创作。他疑古,他也首创,他能写极好的古体诗文,也热烈的拥护新文艺,并且牵引着它前进。他是这一时代的纪念碑。在文艺 上,事事他关心,事事他有很高的成就。天才比他小一点的,努力比他少一点的,只能循着一条路线前进,或精于古,或专于新;他却象十字路口的警察,指挥着全 部交通。在某一点上,有人能突破他的纪录,可是有谁敢和他比比"全能"比赛呢!

也许有人会说:在文艺理论方面,鲁迅先生只尽了介绍的 责任,并未曾建设出他自己的有系统的学说;而且所介绍的也显着杂乱不纯。假若这话是对的,就请想想看吧,批判别人的时候,不是往往忘却别人的努力,而老嫌 人家作得不够吗?设若能看到这一点,我们不是应当看看自己,我们自己假如也把研究、创作、翻译,同时并作,象鲁迅先生那样,我们的成绩又能有多少呢?我们 就是对于一位圣人,也应不客气的批评,可是我们也应当晓得批评不仅是发威,而是于批评中,取得被批评者的最良最崇高的精神,以自策自励。鲁迅先生能于整理 国故而外,去介绍,去翻译,就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事。一个人的精力与天才永远不能完全与他的志愿与计划相配合,人生最大的苦痛啊!只有明知这苦痛是越来越 深,而杀上前去,以身殉志的,才是英雄。鲁迅先生的精神便是永远不屈不挠,不自满,不自馁。鲁迅先生的精神能以不死,那就靠后起者也能死而后已的继续努 力。抓住一位英雄的弱点以开心自慰,既无损于英雄,又无益于自己,何苦来呢!

还有人也许说,鲁迅先生的后期著作,只是一些小品文,未免可惜, 假若他能闭户写作,不问外面的事,也许能写出比阿Q更伟大的东西,岂不更好? 是的,鲁迅先生也许能那样的写出更伟大的作品。可是,那就不成其为鲁迅先生了。希望鲁迅先生去专心著作的人,虽然用着惋惜的语调,可是心中实在暗暗的不满 意!不满意他因爱护青年,帮忙青年,而用去许多时间;不满意他因好管闲事而浪费了许多笔墨。

我不晓得假若鲁迅先生关上屋门,立志写伟大的作品,能够有什么贡献;我不喜猜想。

我却准知道鲁迅先生的爱护青年与好管闲事是值得钦佩的事,他有颗纯洁的心,能接近青年;他有奋斗的怒火,去管闲事。是的,先生的爱护青年,有时候近于溺 爱了;可是佛连一个蚂蚁也爱呢!母亲的伟大往往使她溺爱儿女;这只有母亲自己晓得其中的意义,旁观者只能表示惋惜与不满,因为旁观者不是母亲,也就代替不 了母亲,明白不了母亲,自己不是母亲,没有慈心,觉得青年们都应该严加管束,把青年们管束得象羊羔一样老实,长者才可逍遥自在的为所欲为。为长者计,这实 在是不错的办法。可是,青年呢?长者的聪明往往把"将来"带到自己的棺材里去,青年成了殉葬者。鲁迅先生不是这样的长者,他宁可少写些文章,而替青年们看 稿子;他宁可少享受一些,而替青年们掏钱印书,他提拔青年,因为他不肯只为自己的不朽,而把青年们活埋了。这也许是很傻的事吧?可是最智慧的人似乎都有点 傻气。

至于爱管闲事,的确使鲁迅先生得罪了不少的人。他的不留情的讽刺讥骂,实在使长者们难堪,因此也就要不得。中国人不会愤怒,也 不喜别人挂火,而鲁迅先生却是最会挂火的人。假若他活到今日,我想他必不会老老实实的住在上海,而必定用他的笔时时刺着那些不会怒,不肯牺牲的人们的心。 在长者们,也许暗中说句:"幸而那个家伙死了。"可是,我们上哪里去找另一个鲁迅呢?我们自惭;自惭假若没有多少用处,让我们在纪念鲁迅先生的时候,挺起 我们的胸来吧! 只写了些小品文吗?据我看,鲁迅先生的最大成就便是小品文。我敢说,他的学问限制不了后起者的更进一步,他的小说也拦不住后起者的猛进直前。小品文,在五 十年内恐怕没有第二把手,来与他争光。他会怒,越怒,文字越好。文字容易摹仿,怒火可是不易借来。

他的旧学问好,新知识广博,他能由 旧而新,随手拾掇极精确的字与词,得到惊人的效果。 你只能摘用他所用过的,而不易象他那样把新旧的工具都搬来应用,用创造的能力把古今的距离缩短,而成为他独有的东西。他长于古文古诗,又博览东西的文艺, 所以他会把最简单的言语(中国话),调动得(极难调动)迭宕多姿,永远新鲜,永远清晰,永远软中透硬,永远厉害而不粗鄙。他以最大的力量,把感情、思想、 文字,容纳在一两千字里,象块玲珑的瘦石,而有手榴弹的作用。只写了些短文么?啊,这是前无古人,恐怕也是后无来者的,文艺建设!

燃起我们的怒火吧,青年!以学识,以正义感,以最有力的文字,尽力于抗战建国的事业吧!在抗战中纪念鲁迅先生,我们必须有这个决心!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我心中的鲁迅先生优秀作文

全文共 653 字

+ 加入清单

我一直不敢谈及鲁迅先生,因为那深入骨髓与血液的敬畏,因为惭愧于自己内心的荒凉与粗糙。但今天却想零碎地写一点。

最早知道鲁迅先生,是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到那篇题为《三味书屋》的课文。

记得少年鲁迅的课桌上刻着一个小小的“早”,而我,似乎是从幼年时代开始,有关早起的决心也就从来没有兑现过。所以,直到今天,我始终是一个无可救药的爱睡懒觉的人。

小学至高中的课本里断断续续有不少先生的文章。说实在的,对于一个想凭点小聪明就考取高分的孩子来说,我不喜欢学习鲁迅先生的课文。仅仅是要写对一个个生字,记准一个个新词的含义就很伤我的脑筋。可是,这并不妨碍我在课本之外的天地里喜欢上先生的文字。

最初吸引我稚嫩的目光是一本薄薄的白色封皮的《野草》,封皮上似乎有鲁迅先生的头像。那是初一那年暑假看的。严格说那时候并不懂其中的意思。可是当时的我为那深邃的文辞里的蕴含的强烈的抒情所倾倒,虽然似懂非懂。

我把先生的《野草》题辞工工整整地抄录在日记本的扉页上。今天,隔了四五年,我也能顺着那一笔一划的走向清晰地看到当年的自己,那个满怀崇敬和勇气、憧憬未来、一往无前的女孩。

“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死亡的生命已经腐朽。我对于这腐朽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多么让人深思的语言啊!现在被忙碌的日子捶扁了梦想的我,不复再有“少年心事当拿云”的心气,可是,我依然被先生的文字所击中。我不由自主的沿着先生的历程。

[我心中的鲁迅先生优秀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我不了解我妈妈的寂寞初二作文

全文共 1421 字

+ 加入清单

妈妈对我十分了解,而我,却不了解妈妈。

爸爸经常去外地出差,一去就是好几天。在这期间里,因为库房里有很多货物,所以爸爸让妈妈留在库房里看管货物。

妈妈就拿着她还未绣完的十字绣,整天地呆在库房里。库房里有一台老台旧电视机,妈妈无聊时就会打开电视机。

每天中午放学,我都能去妈妈那里吃饭,下午也是一样。

每次一进门,就能闻见饭菜的香味。这时妈妈就隔着厨房的门喊:“回来了就赶紧洗手来端饭吃!”

于是我就立刻遵从妈妈的话去洗手,然后端饭吃。每次我都想着:老妈还真神啊!时间拿捏得这么准!我闭门都是轻声的,她怎么知道我回来了?

我们还是一如既往地坐在老旧电视机前吃饭,旧电视机也还是只有一个台不断地重播节目。

吃饭时,妈妈总是不断地问我问题,老是问我在学校里过得怎样、今天做的饭好不好吃之类的话题。每天都这样问着。

终于,我忍不住了:“为什么每天都问同样的问题啊?”

妈妈一愣,眼神随即暗淡下来,但这细微的表情变化只有一瞬,之后便马上微微一笑道:“因为每次都有不同的回答呀!”

听妈妈这样说着,我也没有在意,吃完饭便上学去了。

这天,刮起了大风,外面的天线杆子像是暴风雨中的小树不停地拼命挣扎着,大风却不理会,继续疯狂地摇着几乎被虫蛀空了的天线杆子。终于,只听:“嚓!”地一声,天线杆子倒在了狂风中……

天线杆子的倒下,造就了老电视机一脸的雪花点和呲啦呲啦地埋怨声。

今天是星期五,放学很早,我顶着大风缩着脖子跑了回来,发现门外的天线杆子倒下了,心想:这下可没电视看了。( )

轻轻地合上门,发现妈妈一边做十字绣一边看着一脸雪花点的电视机,老电视机还用它那沙哑喉咙嘶叫着。妈妈低头做着十字绣,灯光照在她的头发上,银色的发丝藏在黑发中很是显眼,妈妈老了……

“妈……”我轻声叫着,见妈妈没有反应,放大了声音再叫一次,妈妈好像被吓倒了似地身体一颤,抬起头,看着我:“你刚才第一次叫我的时候,我还以为是听错了呢,呵呵”。

“妈,电视机都没信号了,你怎么还看……”说着,便顺手关掉了电视机。

电视机的屏幕刚一黑,屋子里就马上寂静下来,只听得见外面呼啸的风声和树叶沙沙的响声。没有老电视机的喧嚣声,气氛一下子变得尴尬起来,突然间静地让人不习惯……

“有了那声音,就不感到冷清了……”妈妈首先打破怪异的气氛道。

听了妈妈的话,我的身子猛地一颤。原来,妈妈每天问同样的问题,看没人影的电视机,是因为……妈妈寂寞……

脑海中猛地蹿出了和妈妈在一起的往事种种,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和妈妈交谈的时间更少了,只有每次吃饭时,才能谈上那么一两句。仔细想想,子女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能有多少?上了高中或是大学以后就更忙了,之后还要忙自己的事业、成家。还有多少时间能和父母在一起呢?

想起妈妈以前做饭并不是像现在这样好吃的。每天早晨睡梦中听见的锅碗瓢盆的声音以及还没来得及洗的脏衣服已经变干净了……

这一切,都是妈妈的付出,妈妈努力学习做饭,为得是让家人吃得好……妈妈默默地付出,为的是让家里人轻松一点。爸爸亦是辛苦,可背后也有妈妈在默默地帮忙、默默地付出……即使是现在没有职业的妈妈,却也仍尽最大的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即使忍受着寂寞、忍受着一个人时心里的空虚感,却还是自己一个人默默地承担……

妈妈……付出了如此之多,却也是如此地寂寞……

而我,却不了解她的寂寞……

突然间我发现眼泪在眼里打转,鼻子也好像灌了醋一样,心里闷闷地,良久,才从喉咙里挤出一句带着颤音的话:“妈……我以后多一定多陪陪你……”

[我不了解我妈妈的寂寞初二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写给鲁迅先生的一封信作文

全文共 518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鲁迅先生

您好!

我是晚辈陈镘羽。自从我读过您的著作《阿Q正传》、《孔乙己》等,我对您肃然起敬,从此心中萌发了当作家的愿望。

是您的作品让我懂得那是社会的黑暗;是您的作品让我明白人民在灾难中煎熬的痛苦;是您的作品让我珍惜如今幸福的生活!

说实话,我真挺羡慕萧红阿姨的。她原本只是一位孤立无援东北的姑娘,但在您的帮助下,她闯进上海文坛,掀起一股沁人心脾、清新如朝霞的风。在萧红阿姨成功的脚步里,凝聚着您多少辛劳的汗水啊!因此,萧红阿姨写了一篇文章——《怀念鲁迅先生》。从中,我深深感受到萧红阿姨对您的感激和怀念。在我心目中,您的身影也更加高大——明朗的笑容、朴素的衣裳,再加上关爱他人、勇敢无畏、相科学的个性,我时常会想:您到底是怎样一个和蔼可亲的人啊!

我幻想,如果您是我的老师,说不定我也能成为著名作家呢!我也明白,要是单单依靠别人,是不会成功的。要在自己的努力和别人的帮助下进龋

鲁迅先生,如果可以,请允许我叫您一声老师,是您的率真开朗、平易近人、爱憎分明和勇敢无畏教会我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位伟大的人!

鲁迅先生,或许晚辈的这些直言在您看来近乎幼稚,但我还是希望您能在另一个世界里开开心心、健健康康。

此致

敬礼!

[写给鲁迅先生的一封信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我遇上了鲁迅高一作文

全文共 577 字

+ 加入清单

一天,我在学校在上课,不知道什么时候,原原本本的老师变成了我梦寐以求想见到的人——鲁迅先生。

当时,我还没有缓过神儿来,鲁迅先生脸-沉沉的,用严厉的口气问我:“那个同学,在干什么!”接着,他又说了一句话:“浪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什么两样!”我刚刚缓过神儿来,说了一句:“不愧为大作家,张口说话都咬嚼文字,真是天才。”“哪里有天才,我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学习上了。”

我又问:“您原名叫周树人,为什么改成鲁迅?”“我之所以改成鲁迅,是有两个原因。”我问:“哪两个原因?”他说:“第一个原因是取愚鲁而迅速之意。我认为,自己比较笨拙,无论做学问或者干事情,效率比不上天分好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更加勤勉,才能在一定时间内,收到和别人一样的效果。第二个原因是,我的母亲姓鲁。”“哦,我明白了,那您写文章为什么会写得这么好呢?”“我能写的这么好,有两种原因:第一,全靠平时的日积月累,看到好词佳句接都给它摘抄到一个本上,然后记住,写作的时候就可以用了。第二,我从小就爱抄书,记忆里非常强,看到别人写的好的文章,我就去看,看完,过目不忘,再把他写作的长处取之而补短。这样,就能写出好文章了。”“好了,我也该走了,记住,只要你按照我的话去做,也能和我写得一样好,或者比我写得还好,再见,我相信你一定能行。”

说完,他就走了。我心里想:您放心吧,我一定可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初中生必须了解的一个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741 字

+ 加入清单

身为一个初中生,如果你还不了解这个成语故事,那么你就out了,不想被out.就赶紧看一下这个是成语故事是什么吧!

不合时宜

出处:《汉书·哀帝纪》

待诏夏贺良等建言改元易号,增益漏刻,可以永安国家。朕听过 贺良等言,冀为海内获福,卒亡嘉应。晋违经背古,不合时宜。

释义: “时宜”,当时的需要。不符合时势的需要,与世情不相投 合。

故事: 汉哀帝刘欣是汉成帝的养子,二十岁即位做了皇帝,定年 号为建平。自做皇帝以后,哀帝经常生病。建平二年六月,哀帝的母 亲了太后得病去世。担任“黄门待诏”的顾问官夏贺良向汉哀帝上奏 说:

“汉朝的历法已经衰落,应当重新接受天命。成帝当时没有顺应 天命,所以没有亲生儿子。现在,皇上您生病的时间已很长了,天下 又多次发生各种变异,这些都是上天的警告。皇上只有马上改变年 号,才可以延年益寿,生养皇子,平息灾祸。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而 不照着做,各种灾祸都会发生,人民就要遭受灾难。”

哀帝听了夏贺良的这番话,也盼自己身体健康,就在建平二年 六月甲子,即了太后死后的第四天,发布诏书,大赦天下,改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年,改帝号为“陈圣刘太平皇帝”,把计时的漏上的刻 度从一百度改为一百二十度。

改变年号以后,哀帝还是照样生病。夏贺良等人想趁机干预朝 政,遭到朝中大臣的反对。哀帝也因夏贺良的话没有应验,派人对他们的所作所为作了调查,知道他们实际上是一伙骗子,于是在八月 间又下诏书,说道:

“黄门待诏夏贺良等建议改变年号和帝号,说增加漏的刻度可 以使国家永远安宁,我误听了他们的话,希望给天下带来安宁,但是 并没有应验。夏贺良等所说的所做的,都是违经背古,不合时宜。六月甲子日的诏书,除了大赦一项之外,全部废除。”

这次改号不到两个月就结束了。夏贺良等人因妖言惑众,被处以死刑。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游鲁迅故居

全文共 1114 字

+ 加入清单

到了到了!鲁迅故里到了!洋溢着浓郁水乡风情的大幅浮雕上,“鲁迅故里”四个大字苍劲有力。那气宇轩昂的一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形象,在我眼前渐渐清晰起来……

纪念馆的建筑与河水纵横交错,内外空间相互渗透,是一座古朴而神圣、充满灵气又独具绍兴水乡风情的现代展馆。而馆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尊大型青铜坐像。坐在鲜花丛中的鲁迅表情自然,仪态从容,严肃又不乏亲切,眉宇间似藏着无限的深思。陈列厅内详细地介绍了鲁迅的坎坷人生:由一个封建士大夫大家庭的长房长孙,变成了一个破落户子弟;深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浪潮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与李大钊、陈独秀等当时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起写文章,办杂志,揭开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序幕;1918年,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看着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我的心中又不禁卷起一阵阵波浪,为鲁迅的一生感慨,更为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气节所感动……

走出纪念馆,不觉已是春雨绵绵。雨很小,很细,小得几乎听不到“沙沙”的声音,细得像蚕吐出来的丝。漫步在这窄窄的青石板路上,欣赏着这细雨中朦胧的白墙灰瓦、古老又修葺一新的竹丝台门,聆听着那一串串韵味十足的绍兴方言

接着我们来到了“鲁迅故居”。跨过高高的门槛,从侧门进去,穿过年代已久的长廊,就到了“桂花明堂”。“明堂”俗称“天井”,这里原种着两株茂盛的金桂,“桂花明堂”由此得名。闭上眼睛,小时候的鲁迅赫然就在眼前。夏夜,他躺在桂树下的小板桌上乘凉,我的耳边似乎还有他的继祖母蒋氏让他猜谜、给他讲故事的声音……鲁迅的卧室、厨房、百草园……都一一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每到一个地方,都感到离这位一代宗师又近了一步…… 我最想去的地方还是三味书屋,于是又迫不及待地循着鲁迅的描述去感受他当年读书时的氛围。“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三味”就是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匾额下挂着一幅栩栩如生的《松鹿图》,两边的柱子上还有一副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大约是在揭示读书的真谛吧。走进去,我们看见了一张陈旧的两屉硬木书桌。

再次走在这窄窄的青石板路上,雨还没有停,一样的小,一样的细,为这一趟鲁迅故里之游染上了一种别样的情绪。一条清澈的小河,从故居门前潺潺流过,雨丝轻轻地落在水面上,平静的河面顿时裂开了好多条“缝”,一圈儿一圈儿地荡漾开来……

我掏出一把茴香豆,坐上了晃晃悠悠的乌篷船。在头戴乌毡帽,手持青篙的船家带领下,挥手道别了这座伟大的历史丰碑,而那一圈儿一圈儿的鲁迅情却久久地在我心中荡漾……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鲁迅悼亡友——伟大的大无畏精神

全文共 295 字

+ 加入清单

蒋介石于1933年6月,指使特务在上海公然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副会长兼总干事杨杏佛杀害了。鲁迅和其他民权保障同盟的主要成员宋庆龄、蔡元培都收到了特务的恐吓信,在黑名单上也有鲁迅的名字。鲁迅置生死于度外,毅然前去参加杨杏佛的葬礼,并且破例出门不带钥匙,表示有去无回。他说:“怕什么,杀死一个杨杏佛,会有更多的杨杏佛;杀死一个鲁迅,会有更多的鲁迅……”

鲁迅的出现使特务惊慌失措。他身上透出一股无形的力量,尤其是那双锐利的眼睛似乎能够看透五脏六腑。特务们慑于鲁迅在国内外的崇高威望,没敢下手。送殓回来,鲁迅挥笔写下《悼杨铨》一诗:“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我心中的鲁迅作文

全文共 254 字

+ 加入清单

我心目中的鲁迅是一个关心青少年,甘为他人奉献的人。

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胜利了的人民在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我们要学习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的有价值的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怎样活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有价值?从鲁迅先生那光辉的一生中,我们找到了答案: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一味索取虽生犹死,甘愿奉献,精神不朽。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愿做一棵默默无闻的小草,做一头勤奋的耕牛,做一个无私奉献的人。

这就是我心中的鲁迅。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走近鲁迅

全文共 659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一个十六岁的高一学生看来:鲁迅,是永远也不可走近的。

鲁迅,是不可走近的,因为他是寂寞的:从小康家庭而坠入困顿,在每天店铺和药店的循环往复之间看清世态炎凉;从绍兴到南京学洋务,在奚落和排斥中与亲人分离;从中国到日本致力医术,在外人的歧视中发现国人的麻木不仁;从彷徨到呐喊,在万难被毁的铁屋中大嚷挽救将从昏睡入死的民族……谁能在如此特殊的年代有着如此特殊的经历?在我认识的人中想来也只有鲁迅了吧。

鲁迅,是不可走近的,因为他是寂寞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面对政府的“围剿”和迫害,面对“御用文人”的诽谤和风刺,面对广大人民的的麻木愚昧,“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是向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成为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对敌人顺手一击的讽刺,现在看来更像是驱除寂寞的苦药。

鲁迅,是不可走近的,因为他是寂寞的:生在近代,却无时无刻不警示着一代一代的后人。读过鲁迅的作品,个个丑陋的中国人:奴性、面子观念、看客心态、麻木、卑劣、自私、狭隘、保守、愚昧等等都揭露无遗,即便是现在,我们的身上仍残留着它们的种子,行走在社会上仍处处可见。鲁迅站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审视着当时甚至现今的社会,对丑恶,陋习,弊病进行着无情的揭露批判,多么深刻,却又多么寂寞。

在我,一个十六岁的高一学生看来,鲁迅,是永远也不可走近却又必须走近的。鲁迅把自己投入到了黑暗窒息的深渊中,发出刺眼的光亮,为后人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走近鲁迅,便是走进他内心深处的寂寞——包含着勇气、热忱、客观、严谨的寂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给鲁迅爷爷的一封信

全文共 767 字

+ 加入清单

爱的鲁迅爷爷

您好!

您可以说是我们绍兴的“大恩人”呢!是您那充满智慧的头脑加上一双魔术般的手,写出了赞不绝口的文章,这使您的故乡——绍兴,增添了许多光彩。可是,鲁迅爷爷您知道吗,如今的绍兴,已经是一个奔向了小康生活,美化了环境的绍兴,是一个改头换面的绍兴了!

鲁迅爷爷,我记得您曾经写过这样三篇令我深记的小说:《阿Q正传》、《祥林嫂》、《孔乙己》。其中《阿Q正传》中的“阿Q”,那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而在我们现在的绍兴,每一个人都是有文化、有修养的,他们出口成章,而且还会了英语呢!鲁迅爷爷,以前您读的都是私塾,而我们现在,读的都是一所所美丽的学校。我们现在的学校里,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有宽阔的大操场,还有那设备齐全的电脑房、书画室……正是在正样的环境中,一批又一批的人才从学校走向了社会。

鲁迅爷爷,您以前走亲访友都是坐着乌蓬船进出的吧!现在,在我们绍兴,纵横交错着一条条宽阔的大马路,有解放路、胜利路、人民路、中兴路……其中有一部分的路,都是市政府近几年建设起来的。在中兴路与昌安街之间还耸立着一座宏伟的的立交桥——昌安立交桥。在城与城之间都是由一条条高速公路连接而成的。鲁迅爷爷,您知道吗,如果我们现在想到杭州,那只需花上半个小时就可以了。

鲁迅爷爷,您知道吗,现在我们绍兴已经成为了一个旅游城市了。因为绍兴是一个水乡、桥乡、酒乡、名士之乡等等,而且还有那风景优美的东湖、吼山,有书法胜地兰亭,还有经过人工雕琢的柯岩。另外,鲁迅爷爷,在以您命名的鲁迅路上,开满了各式各样的店,真是琳琅满目,热闹非凡!很多人都是因为知道了您,才认识了绍兴,在绍兴,您笔下的一个个人物,都成了商家的“招财宝”是您给绍兴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鲁迅爷爷,相在不久的将来,您的故乡——绍兴,将会变得更加地美丽,更加地富裕,更加地熠熠生辉!

一个21世纪的小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关于清明节习俗的作文:我了解的清明节

全文共 1097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都学过唐代诗人杜牧写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现在就来让我们了解一下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为中国人自己感恩节。

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扫墓,这是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到唐朝才开始盛行。 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重要的是认识先辈。看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带动后人。

荡秋千 ,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哈哈!这么多关于清明节的小知识,你了解吗?

[关于清明节习俗的作文:我了解的清明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我眼中的鲁迅先生作文450字

全文共 470 字

+ 加入清单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先生流传很广的一句诗,表现了鲁迅先生伟大的人格。

鲁迅先生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被称为“民族魂”。他憎恨黑暗势力如同憎恨魔鬼,他写的文章直刺敌人的心脏。

鲁迅先生有着一头漆黑的短发,一双小眼睛炯炯有神,胡须就像个大写的“一”字,别看他端正的脸显得十分严肃,其实鲁迅先生也有风趣的一面。

有一天,鲁迅穿着一身破旧的衣服来理发店理发,理发师见他穿着朴素,就给鲁迅先生随便剪了个头。理完发后,鲁迅随便抓了一把钱给理发师。理发师数了数,发现有好多钱,开心坏了。

一个多月后,鲁迅先生又来到这家理发店。理发师发现鲁迅先生还是一身朴素的打扮,想起他上次给了自己好多钱,心想,这次要好好剪。于是,理发师认认真真、小心翼翼、规规矩矩地给鲁迅先生理了一次头发。付钱时,鲁迅先生认真地把钱数好给他。

理发师觉得很奇观,就问他问什么。鲁迅先生笑着说:“先生,上回你胡乱给我剪头,我就乱付钱给你。你这次给我认真剪头,我就很认真地付钱给你啊!”

理发师听了很惭愧,连忙向鲁迅道歉。

你说,鲁迅先生是不是一个幽默风趣的大文豪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读鲁迅一件小事感想

全文共 650 字

+ 加入清单

学完了《风筝》以后,从老师口中,我对鲁迅又了更深的了解,便再次捧起书柜里沉睡已久的《鲁迅作品集》,再次读起了《一件小事》。

一年前,我读这篇文章时,只觉得这是鲁迅摘录了生活中的琐事,从而赞美了车夫的善良。而现在我体会更多的,则是鲁迅对自我的深刻解剖。就像鲁迅所说:“我的的确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出情面面得解剖我自己。”

在《一件小事》中,“我”一直怀疑跌倒的老妇人装腔作势,所以不以为然;而朴实、善良的车夫,却扶起妇人毫不踌躇。他将自己与低贱卑微的的车夫相比,却觉得车夫如此伟大,而自己却十分渺小。车夫在那时的社会,是属于最底层的角色,他的社会地位低微,无论是文化程度,还是思想和涵养一定远远不及鲁迅。就是这样一个身份低微的人,也可以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这说明在当时封建思想阴影的笼罩下,鲁迅不受影响,大胆的提倡“人人平等”。

“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让我感受颇深。鲁迅用他犀利的笔批判着当时社会,愚昧的人和不公的事。可是这些普天一色的批判现实的文章却令我忘而生畏。一些不被察觉的社会弊病令鲁迅痛心。社会有黑暗面,但无可否认的是,它也有光明的一面。生活中也有像车夫这般善良的人,他们拥有高尚的品质,宽容的心态。他不一定要用辛辣刻薄的语言嘲讽着愚昧的人们,刺伤他们,让他们从沉睡中觉醒。也许这样,人们会被他深深刺痛而无法自拔。他不如闭上那无情斥责人们的嘴,开始赞美更多具有优秀品质的人,鼓励人们积极向上、奋发图强,将他们的笔化为向人们张开双臂的春天,在不远处挥舞着手,面含微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读鲁迅《自嘲》诗有感

全文共 427 字

+ 加入清单

从古至今,有许许多多为人民奉献的人,鲁迅先生就是其中一个。

记得前不久,我在家里闲着无聊,便找书读。在不经意间,我从眼角瞟到了鲁迅先生写的《自嘲》诗,出于好奇,我拿起来看了看。《自嘲》这首诗主要讲了鲁迅先生当年失魂落魄的事。现在想起来,意思大概是:交了倒霉运怎么还会想有顺心事,躺在床上连身都不敢翻,倒会把头碰到墙上。所以,走在大街上用破帽低低地遮住脸,怕被别人看到——招来横祸。我就像酒装在漏船里,在湖中心的激流中打转,随时有被湖水吞没的危险。我这人不招人喜欢,有许多人指斥我,骂我,诅咒我,应该没有病也会死掉,但我偏横着眉毛冷淡地对待别人的指责,甘愿为人民做贡献。然而,咒骂任人咒骂,窝囊我自窝囊,只要自己还有能够安身的小楼,躲进小楼成为一统天下,不管春夏秋冬。

读完这首诗后,我感到了当时政府的黑暗和鲁迅先生的无助,同时也体会到了鲁迅先生的无私崇高精神。鲁迅先生不仅满腹才情,还经常关心劳动人民和进步青年。虽然他已经逝世了,但他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呐喊鲁迅读后感三:读《呐喊》有感

全文共 668 字

+ 加入清单

呐喊》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的作品,收有《狂人日记》《故乡》等14篇小说。读后对我印象最深的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和《故乡》几篇。

在《狂人日记》中,鲁迅形象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读着很激动,感到封建礼教的可怕。我觉得那个“疯子”,实际上是个反封建的斗士。封建社会制度的可怕和吃人本质还可以从《孔乙己》中的孔乙己身上体现出来。这个可怜可悲的孔乙己,读来令人伤心和对那个社会的可恨。

那时写字作文,都用古文,鲁迅为了反封建礼教,用白话文写下了《狂人日记》,在那时也是要勇气的。这也说明鲁迅是个反封建礼教、反传统旧习的勇士。

《阿Q正传》是《呐喊》中最有代表性的文章。鲁迅借阿Q写出了我国民族的一个弱点,“精神胜利法”,平常成为“阿Q精神”。阿Q质朴而又愚蠢,受到了别人的欺凌而又不敢面对现实,更不敢反抗,却把自己想象成是个胜利者,来自宽自解、自欺欺人。直到现在,在我们民族中的阿Q精神,还不能说已经没有了,恐怕还有许多事情可做呢。

《故乡》是我喜爱的一篇作品,小说中的闰土,小时候脸孔很圆,小手红润,活泼可爱。因为受到社会的压迫、剥削,很穷很苦,交不起学费,只能和家人一起下地种田。过了很多年鲁迅回来,看见闰土身材增加了一倍,可是脸变的灰黄,皱纹很多,眼睛红肿,手粗笨开裂像树皮,神情木纳,态度恭敬地叫了鲁迅一声:“老爷”。差别多大啊,这是社会造成的,也是读书和没读书之间的差别。我们现在多么幸福,都有和鲁迅当年一样的条件可以读书,我们要好好珍惜读书机会,不要成为那时候的闰土。

读完了《呐喊》,让我想了很多,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游鲁迅公园

全文共 711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我们去了上海虹口区甜爱路上的鲁迅公园玩。

一进大门,就能看见一大片树林,棵棵粗壮遒劲,郁郁葱葱,让人感觉十分舒服。

树林前方右侧有个鲁迅纪念馆。我们领了旅游票,穿过大门和院子,走进了纪念馆中。进门的大厅十分宽敞高大,直接挑到了楼顶,而且屋顶是半透明玻璃的,看上去十分典雅。大厅右侧分楼上楼下,楼下有工艺品商店,书铺廊、鲁迅先生语录书画展览室。我们先上了楼,楼上的展厅介绍了先生伟大的一生。那里有他意味深长的话语,有他精心创作的人物故事,有他成长的足迹……当来到挂满他作品的书墙时,我彻底震撼了:鲁迅先生真厉害!除了自己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还会翻译俄语、日语、英语、德语等好多语言,用自己的智慧把世界上其他优秀的作品一一介绍到中国来。

鲁迅先生的朋友、弟子也很有名气。你知道吗?《大作家的小老师》中的萧伯纳也是他的朋友,《大林小林》的作者张天翼还是他的学生呢。而且大家都很敬重他,瞧,几个青年正围坐在鲁迅先生身旁,身子微倾,认真倾听着先生的讲话呢。再看鲁迅先生,他手中夹着一支烟,正侃侃而谈着。“呀,先生还在人世间!”我心中一阵惊喜。“傻孩子,这是蜡像。”妈妈看到我惊呆的样子一下子笑了。我吃了一惊,这几个看起来活生生的人却是用蜡像做的,那个做蜡像的叔叔真有本事。后来看到录像中人们为他送葬的情景,我才知道鲁迅先生真的已经离开人世了。不过,他会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鲁迅纪念馆后有个百草园,在园中摆放着一条小船。听妈妈说,这条小船是鲁迅先生故乡特有的,而且在他的作品中也经常提到。

鲁迅真是个大人物,一生中创作了这么多小说杂文,翻译了那么多种语言的外国著作,交了这么多名人朋友,培养了那么多名人学生……他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给鲁迅的一封信

全文共 768 字

+ 加入清单

敬爱的鲁迅爷爷:

您好!

您可以说是我们绍兴的“大恩人”呢!是您那充满智慧的头脑加上一双魔术般的手,写出了赞不绝口的文章,这使您的故乡——绍兴,增添了许多光彩。可是,鲁迅爷爷您知道吗,如今的绍兴,已经是一个奔向了小康生活,美化了环境的绍兴,是一个改头换面的绍兴了!

鲁迅爷爷,我记得您曾经写过这样三篇令我深记的小说:《阿q正传》、《祥林嫂》、《孔乙己》。其中《阿q正传》中的“阿q”,那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而在我们现在的绍兴,每一个人都是有文化、有修养的,他们出口成章,而且还会了英语呢!鲁迅爷爷,以前您读的都是私塾,而我们现在,读的都是一所所美丽的学校。我们现在的学校里,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有宽阔的大操场,还有那设备齐全的电脑房、书画室……正是在正样的环境中,一批又一批的人才从学校走向了社会。

鲁迅爷爷,您以前走亲访友都是坐着乌蓬船进出的吧!现在,在我们绍兴,纵横交错着一条条宽阔的大马路,有解放路、胜利路、人民路、中兴路……其中有一部分的路,都是市政府近几年建设起来的。在中兴路与昌安街之间还耸立着一座宏伟的的立交桥——昌安立交桥。在城与城之间都是由一条条高速公路连接而成的。鲁迅爷爷,您知道吗,如果我们现在想到杭州,那只需花上半个小时就可以了。

鲁迅爷爷,您知道吗,现在我们绍兴已经成为了一个旅游城市了。因为绍兴是一个水乡、桥乡、酒乡、名士之乡等等,而且还有那风景优美的东湖、吼山,有书法胜地兰亭,还有经过人工雕琢的柯岩。另外,鲁迅爷爷,在以您命名的鲁迅路上,开满了各式各样的店,真是琳琅满目,热闹非凡!很多人都是因为知道了您,才认识了绍兴,在绍兴,您笔下的一个个人物,都成了商家的“招财宝”是您给绍兴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鲁迅爷爷,相在不久的将来,您的故乡——绍兴,将会变得更加地美丽,更加地富裕,更加地熠熠生辉!

一个21世纪的小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鲁迅的趣事

全文共 585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对对联

少年时代的鲁迅在上私塾时,先生就教他们作对。一次,塾师寿镜吾老先生出了上联“独角兽”,让学生们对下联。立时塾房活跃起夹了,有的孩子对出“九头鸟”,有的孩子对出“三脚蟾”,有的孩子对出“百足蟹”等等,惟独周樟寿(鲁迅原名)一语不发,等课堂上平静下来后,他站起对出“比目鱼”。课堂立时悄然,没有再应对的了。寿老先生在—一评论了前者之后,最后称赞周樟寿对得最好。因为“独非数字却有一”的意思,而“比”也非数字,却相当于“二”。两者虽俱无数字却都有数的含义,真是恰到好处。

经老师的点拨,同伴们佩服得五体投地,樟寿虽小却语惊四座。

鲁迅理发

有一天,鲁迅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上理发院去理发。理发师见他穿着很随便,而且看起来很肮脏,觉得他好像是个乞丐,就随随便便地给他剪了头发。理了发后,鲁迅从口袋里胡乱抓了一把钱交给理发师,便头也不回地走了。理发师仔细一数,发现他多给了好多钱,简直乐开了怀。

一个多月后,鲁迅又来理发了。理发师认出他就是上回多给了钱的顾客,因此对他十分客气,很小心地给他理发,还一直问他的意见,直到鲁迅感到满意为止。谁知道付钱时,鲁迅却很认真地把钱数了又数,一个铜板也不多给。理发师觉得很奇怪,便问他为什么。鲁迅笑着说:“先生,上回你胡乱地给我剪头发,我就胡乱地付钱给你。这次你很认真地给我剪,所以我就很认真地付钱给你!”

理发师听了觉得很惭愧,连忙向鲁迅道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介绍鲁迅的

全文共 540 字

+ 加入清单

我一生中最敬重三位作者他们就是:冰心、巴金和鲁迅先生。在他们之中,我最崇敬的非鲁迅先生莫属了。无论是《阿Q正传》、《朝花夕拾》《野草》还《狂人日记》都是我的最爱。

鲁迅先生留给了我们什么?鲁迅先生留下来财富、一笔巨大的财富、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物质上的财富是用的完的、无论你有多少金银、或者金山银矿,总有一天金山会消失、银矿会枯竭。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却可以用之不竭,取之不尽。

有人说过,鲁迅先生是一名战士。的确呀,他的一生都在为革命而战。他不是用武器而是用笔,用笔而战!如果没有他用充满了热血和团结的一个个字,一句句话语唤醒一名名中国人。新中国就还在沉睡之中,帝国主义的黑暗依旧会把整片天空笼罩着。了鲁迅正在用一颗火热的心去感化、唤醒每一个中国人。鲁迅的心是炙热的、充满力量的,因此他的文章、句子,甚至每一个字都是有力量、炙热的。

是啊,鲁迅先生一生都是伟大的。虽然他的一生的确短暂,时间的分分秒秒都在跟帝国主义抗争怎么不是短暂的呢?如果我们那些中国同胞是冰块,那么鲁迅先生就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把我们的心融化。他成功了,他笔下的巨作成功地把我们唤醒了,那时他成功了。

如果没有他帝国主义者依然是中国的霸主;如果没有他我们依然在苦读绕来绕去的文言文;如果没有他……

鲁迅先生,我们都歌颂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作文400字

全文共 420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这个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中国还有这样一位大文豪,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时常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鲁迅先生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拿着一支笔,同敌人做最后的战斗。他一生创作了无数作品,如《狂人日记》,《故乡》,《彷徨》等,他常常自己病得厉害,还三更半夜写文章,他把自己的人生格言定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憎黑暗有如憎恶魔,他把他一生的时间都用在了人民和写作的身上,当鲁迅先生看到了旧社会的黑暗,听到了人民的呻吟,他就像一位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鲁迅先生幽默,而且还亲切。从18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我知道了鲁迅先生关心下一代青年人,他很幽默乐观风趣,他还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当鲁迅先生去世时,人们从各地来追悼他,向他致敬。人们深切的怀念那慈祥和蔼的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是我们的榜样。鲁迅先生,是我们的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