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有关百折不挠的历史典故(合集20篇)

浏览

4611

作文

1000

患难之交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947 字

+ 加入清单

魏齐听说秦昭襄王向魏安僖王要他的脑袋,连夜逃到赵国投奔平原君赵胜去了。魏安僖王打发人护送范睢的家眷上咸阳,还送了一百斤金子、一千匹绸缎给他家眷,托他们带个话,就说“魏齐已经偷着跑到赵国去了。魏国实在是没法办。”范睢把这事禀告了秦昭襄王。秦昭襄王说:“秦国跟赵国向来有交情,当初在渑池会上又结为兄弟。我还把王孙异人送了去做抵押,为的是叫赵国跟秦国不再为难捣乱。如今赵王居然敢收留丞相的仇人,丞相的仇人就是我的仇人,这回非去征伐他不可了。”他亲自统领着二十万大军,带了大将王翦去攻打赵国。很快地打下了三座城。

这时候,蔺相如已经告退了,赵孝成王拜虞卿[就是给蔺相如和廉颇当和事佬的那个人]为相国,叫大将廉颇去抵挡秦兵。又打发人上齐国去请求救兵。齐国派大将田单带领着十万大军去救赵国。廉颇和田单都是出名的大将,他们联合起来,王翦未必能占上风。

王翦禀告秦昭襄王,说:“赵国重用廉颇跟平原君,一时半会儿不容易打下来,再说又加上个齐国。咱们不如暂且先退兵,以后再说吧。”秦昭襄王说:“我拿不到魏齐,回去哪儿有脸见应侯呐?”他就打发使者去对平原君说:“这回我们上贵国来,就是为了魏齐。只要贵国把他交出来,我们立刻退兵。”平原君回答说:“魏齐根本就没上我这儿来,请别听外面的谣言。”

秦国的使者来回跑了三四趟,平原君说什么也不认账,弄得秦王一点法子也没有。要是开仗吧,又怕齐国和赵国联合到一块儿,秦国未必赢得了;退兵吧,魏齐就拿不到了。他前思后想地费了好几天工夫,到了儿想出个主意来。他给赵孝成王写了封信,说:“敝国和贵国原来是兄弟,多年交好。我为了听人说魏齐住在平原君家里,才上这儿来要。如今魏齐既然真没在贵国,我何必又多这份事呐?这回我们打下来的三个城,照旧归还给贵国,咱们还是照旧交好吧。”赵孝成王也打发个使者去给秦昭襄王道谢。田单听说秦国退了兵,就回齐国去了。

秦昭襄王回到函谷关就给平原君写了一封信,请他上秦国来一趟,喝喝酒,聊聊天,大伙儿聚会聚会,交个朋友。平原君拿了那封信去给赵孝成王看。赵孝成王没有主意了。相国虞卿就拿从前楚怀王和孟尝君做例子,主张不去。大将廉颇拿当初蔺相如做例子,主张还是去好。赵孝成王岁数小,又是鸡毛小胆儿,不敢得罪秦国,到了儿还是打发平原君去了。

平原君到了咸阳,秦昭襄王特别亲热地招待他,天天喝酒谈心。两个人挺“投缘”,交上了“朋友”。秦昭襄王给平原君斟了一杯酒,说:“我有件事情跟您商量。要是您肯答应的话,就请干了这杯酒。”平原君说:“大王的命令,我哪儿敢不听从。”他就把那杯酒干了。秦昭襄王说:“从前周文王得到了吕尚,尊他为太公;齐桓公得到了管仲,尊他为仲父。如今我这儿的范君就是我的太公,我的仲父。这样,范君的仇人就是我的仇人。如今魏齐躲在您府上,请您打发个人去把他的脑袋拿来,替范君报了仇,我必定感激您这份情义!”平原君说:“酒肉朋友不足道,患难之交才可贵。魏齐是我的朋友,他如今有了难处,正是要朋友帮忙的时候。要是他真在我那儿,我也不能做出‘卖友求荣’的事,何况他并不在我那儿。”秦昭襄王翻了脸,说:“您一定不把他交出来,那我可就不能放您回去了!”平原君说:“全凭大王。大王叫我来喝酒,我就遵命来了。如今大王威胁我,我也不在乎。好在是非曲直,天下自有公论!”

秦王知道平原君决心不交出魏齐来,就把他软禁在宾馆里。一面又给赵孝成王写了封信去。那封信上说:

平原君在敝国,我的仇人魏齐在平原君家里。请把魏齐的人头送来,我就把平原君送回去。要是贵国一定要偏护魏齐,那我只好亲自带领大军上贵国来要我的仇人。请大王原谅!

赵孝成王接到这封信,连忙召集大臣们,对他们时候:“咱们为了别国的一个亡命徒,把秦国得罪了,害得平原君扣在秦国,弄得赵国眼瞧就要受到兵荒马乱的祸患,这太说不过去了。”大臣们觉得这话很对,都同意派兵把平原君的家围困起来。谁知道平原君的门客早就偷着把魏齐放走了。

魏齐连夜跑到相国虞卿家里,求他收留。虞卿说:“赵王怕秦国比怕豺狼虎豹还厉害。要去说情那是没有用的。我瞧您还不如回到大梁去。听说魏公子无忌慷慨仗义,招收宾客,天下的亡命徒都投奔他去。再说他跟赵公子又是亲戚,准得收留您。不过您是带罪的人,怎么能单独一个儿跑出去呐?”魏齐哭丧着脸,急得没有办法。虞卿想派个人送他去,又怕走了风声,反倒丧了他的命。末了,他下了个决心,说:“还是我跟您一块儿走吧!”

他当时就扔了相国的职位,交出了相印,给赵孝成王留下一封信,带着魏齐上大梁投奔魏公子无忌去了。好不容易,他们才跑出了赵国,一路上往大梁跑下去。魏齐在半道上对虞卿说:“我怕公子无忌未必能够像您这么热心。他要不肯把我收留下,不就辜负了您这片好心了吗?”虞卿说:“您在魏国,还不知道他吗?我说段儿事情给您听听,您就知道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历史典故:一字断案

全文共 1316 字

+ 加入清单

导读:大家有听说过一字断案这个历史典故吗?一字断案的典故很精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历史典故,欢迎参考阅读!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这是清朝乾隆十七年的事。一天清早,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闯入广西苍梧县衙正堂,双膝跪下,举状鸣冤。县令李文正,见堂下有人告状,把惊堂木一拍,道:“你告何人?慢慢道来。”原告抬起头,呈上状子,声泪俱下:“小人余阿吕,家住西门枥木桥,告前街米店店主邱以诚赖账不还,辱骂小人。邱以诚于康熙五十九年借我父亲白银三百两,今我持邱以诚当年亲手所写借契向其讨还银两,他翻脸不认账。现借契在此,望大人给小的做主。”李公问:“三十二年前的债务为何至今才追还?”余阿吕回答:“先父本是商人,当年邱以诚向先父借钱经商,小人尚幼,未知此事,雍正七年,先父不幸暴病身亡。小人继承父亲经纪,一直做下来,只因近来生意亏本,正值走投无路之际,小人的母亲记起借出白银之事,从箱底翻出当年借契,差小人去向邱以诚索取欠债。”李公令差人递上借契,并传邱以诚到案。

邱以诚五十多岁,一入堂,扑通跪下。李公大声喝道:“你如何赖账辱人,从实招来,以免皮肉受苦。”邱以诚听完原告的状词后,大叫冤枉:“小人过去虽然和他父亲有交往,但从未借过他父亲一文银子。前不久余阿吕向我借三百银子。小人乃小本经营,哪来的这笔银子借给他,他就骂骂咧咧,气愤而去。现他却咬我欠他家三百两银子,实属诬告,请大人明断。”余阿吕在旁骂他狡辩,邱以诚反驳余阿吕有意诈人。李公一时难以决断,便对邱余二人说:“你们先回家去,待本官明断后再传你们。”

李公退入后堂,呷了口茶,拿起借契反复琢磨,沉思良久,又到书案取过《康熙字典》翻阅,然后又翻开雍正某年历书,不禁大腿一拍,哈哈大笑:“这是伪造的借契,怎骗得过本官。”

第二天升堂,传来邱余二人,李公对着余阿吕厉声喝道:“大胆刁民,如何诬告良民,快快招来。”余阿吕抵赖道:“小人有据为证,怎说是诬告?”李公说:“借据是伪造的。”余阿吕惊了一下,随即镇定下来:“大人从何说起?”李公一声冷笑:“借契上借债人邱以诚的‘邱’姓,原来是没有‘阝’旁的。到了雍正年间,雍正帝大尊大圣先师孔夫子,因避孔夫子之‘讳’,才开始给‘丘’姓加上‘阝’旁,成为今天一直使用的‘邱’,当年的历书记录了这一‘忌’。若说此契写于康熙五十九年,那么‘邱’姓应写成‘丘’字才对,借契上却写成‘邱’字,可见这张借契根本不是康熙年间所写,而是后来伪造的。”余阿吕听毕,无言以对。李公于是追问伪契是何人所造,余阿吕还想死赖不说,李公便喝令打板,余阿吕只得招供。

余阿吕从小好吃懒做,长大吃喝嫖赌,又不善于经营,于是逐步弄得倾家荡产。余阿吕便向其父旧友邱以诚借三百两银子,说是要重振旧业。邱以诚一则怒其不争气,二则拿不出这么多银子,把他教训了一顿。余阿吕借不到银子,反受训斥,非常气愤,伺机讹诈。余阿吕有一个朋友叫朱阿良,此人非常善于描摹。余阿吕从家里找出邱以诚的笔迹,串通朱阿良伪造了这张借契,望事成后三百两银子来个二一添作五,谁知阴谋败露。李公传讯朱阿良,朱见余阿吕招了,自己哪还敢隐瞒,也如实招了。李公命差人枷起两犯,待后处置,宣布退堂。邱以诚感激李县令的明断,叩头拜谢而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张纲埋轮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877 字

+ 加入清单

张纲埋轮:讲述张纲到了洛阳都亭,就把他的车毁了,把车轮埋在地下,不继续前行的故事,后来,“张纲埋轮”这一典故,用来表示抨击权贵,无所畏惧。今天就给大家具体分享一下张纲埋轮的历史典故,希望读者喜欢。

张纲埋轮

典出《后汉书·张纲传》。

东汉顺帝时,朝政十分腐败。大将军梁冀和宦官曹节曹腾等勾结,横行不法,无法无天。老百姓被逼得活不下去,只好纷纷起来反抗,举行起义。

谏议大夫周举上书给汉顺帝,说:“要消灭盗贼,必须先把地方官查一查,爱护人民的应该升职,贪官污吏就应该查办。”

汉顺帝感到周举说的很有道理,就下了诏书,大赦天下,接着派周举、杜乔、张纲等八个大臣分头去各地视察。

这八个人中,武阳(今四川彭山东)人张纲是最年轻的一个。他认为要整顿政治的话,首先要惩办的,是朝廷上那些违法乱纪的大官;那些违法乱纪的大官受到了惩处,那些地方上的小官就不敢胆大妄为了。他到了洛阳都亭,就把他的车毁了,把车轮埋在地下,不继续前行了。有人问他:

“你怎么啦?”

张纲气呼呼地说:“豺狼当道,何必去查问狐狸?”

于是,他就上书弹劾大将军梁冀。当时,汉顺帝正宠着梁皇后,梁家的子弟和亲戚布满了朝廷,他们说:

“张纲这小子,看他有几个脑袋!”

汉顺帝知道张纲一向正直,也得到不少大臣的支持,便把张纲的奏章搁在一旁,没治他的罪。可梁冀恨透了张纲,不久广陵郡那边有公文来,说广陵大盗张婴,手下有好几万人马,骚乱地方,杀害剌史,请朝廷发兵征剿。梁冀便想方设法报复,派张纲为广陵太守,让他到张婴那儿去送死。

张纲到了广陵,带了十几个随从亲自去见张婴,说他是来惩办贪官污吏,并不是来跟人民为难的。张婴是条好汉,好汉识好汉,张婴被张纲说服了,两人做了朋友,愿意共同为民除害。

张纲吩咐张婴挑选一批能力较强的首领,量才录用,其余的一万多人自愿回家种地;同时,张纲惩办了一批贪官污吏,广陵很快就安定下来。

张纲治理广陵有功,汉顺帝想重用他,叫他回朝。但一方面梁冀出来阻拦,另一方面张婴等联名上书挽留,汉顺帝就让张纲留在广陵。

过了一年,张纲病死在广陵,年仅三十六岁。

后来,“张纲埋轮”这一典故,用来表示抨击权贵,无所畏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与长城有关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202 字

+ 加入清单

长城建在连绵起伏的八在达岭上,好像一条长龙,长城的城墙非常厚,也非常高,长更是不可比喻,有五万多公里。因此它才被人们称为万里长城。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与长城有关的历史典故,希望读者喜欢。

与长城有关的历史典故

(一)烽火戏诸侯

公元前718年,周幽王宫涅继承王位。当时差距发生地震,可幽王却不思救火之灾,反而纵情于声色犬马之中,醉生梦死。幽王三年,褒国为取悦幽王,进献美女褒姒。褒姒可谓名不虚传的绝色佳女。细柳腰,冰肌玉肤、花颜妖娆、色眼微动,便可令人魂不守舍。褒姒进宫后,幽王便不理朝政,终日在皇宫寻欢作乐,带褒姒和文武百官去骊山温泉游幸,为了游幸的安全,在骊山西绣岭第一峰上修筑报警设施——烽火台。

却说褒姒入宫后,幽王集众爱于褒姒一身。不久,褒姒便为幽王生得一子名伯服,幽王倍宠褒姒。可此时的褒姒却整日双眉颦蹙,凤目含忧,幽王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以为褒姒思乡怀旧,遂令乐工弹琴为其解闷,希望得到美人一笑,可幽王使出了浑身解数,也未能如愿,于是面谕百官,“谁能使王妃一笑,赏黄金万两。”宠臣虢石父说他有妙计可使妃子一笑。幽王大喜,催其快讲:“王妃常忧,是恐大王三年之后,她母子无容身之地,大王若能立伯服为太子,点燃烽火,叫王妃看千军万马的壮观场面,褒姒肯定笑颜常开。”幽王听后即令诏书废申皇后和太子宜臼,立褒姒为皇后,伯服为太子,即驾幸骊山。

幽王来到骊山温泉行宫,命令点燃烽火,但见狼烟四起,火光冲天,各路诸候看见烽火,急忙调动三军,直奔骊山。近前却听楼阁里,琴瑟声声,觥筹交错,却不见一兵一卒,可此时的褒姒看见惊恐万状的各路诸候,却嫣然一笑,幽王见褒姒妩媚百生,不觉欣喜若狂,于是重赏虢石父。之后幽王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后来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后来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即位,开始了东周时期。

(二)孟姜女哭长城

秦朝时期,秦始皇发动八十万民工修筑万里长城。苏州有个书生叫万喜良,为了逃避官府的追捕,四处躲藏,误入孟家花园,无意中发现了孟姜女正在洗澡。古人贞操观念极重,信守女儿之体只能为丈夫所见,故二人乃结为夫妻。然而新婚不到三天,万喜良就被公差抓去修长城了。半年过去了,万喜良一点消息也没有。这时已是深秋季节,孟姜女惦记丈夫,就启程到万里长城寻夫。一路上吃尽千辛万苦,谁知到了工地后才知道万喜良已经累死了,尸骨被填进了城墙里。明代,政府大修长城,招致民怨沸腾。老百姓为了发泄对封建统治者的不瞒,又改杞梁妻为"孟姜女",改杞梁为"万喜梁",加了诸如招亲、夫妻恩爱、千里送寒衣等情节,创造出全新的"孟姜女哭长城"传说。

(三)不到长城非好汉

这句家喻户晓的名言出自毛泽东1935年创作的诗词《清平乐•六盘山》,全词为:“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词中借“长城”表达红军长征的目的地,并非真正长城。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历史典故之四:巧渡金沙江

全文共 464 字

+ 加入清单

1935年4月6日,中央红军直逼贵阳,坐镇贵阳督战的蒋介石急调滇军入黔。而正当云南孙渡纵队急忙入黔救驾时,红军却反向穿插,乘虚进军云南。

昆明告急,蒋介石从金沙江防线回撤3个团。滇西北金沙江沿线成了几乎不设防的地带。4月29日,红军虚晃一枪绕过昆明,兵分三路,直扑金沙江。

5月3日,红军夺取皎平渡,靠着找到的7条小木船和当地36名各族船工顺利渡江,跳出了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的包围圈。

历史典故之五: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1935年5月25日至29日,中央红军两次上演长征路上最为精彩的经典之战:强渡大渡河和飞夺泸定桥。

5月24日夜,红军先头部队1团突然出现在大渡河安顺场渡口,并夺取1条木船。翌日9时,营长孙继先率领17勇士奇迹般强渡成功。

然而,水急船少,红军无法迅速渡过。

安顺场北320里外的泸定桥成了唯一通道。

红2师4团于5月29日6时赶到泸定桥。

此刻,泸定桥上只剩下13根铁索。16时整,由连长廖大珠等22人组成的突击队,踩着摇晃的索链向对岸冲去,一个队员倒下了,后面的仍奋勇向前……至19时,红4团击溃川军,一举占领泸定城。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历史典故:第一女皇武则天

全文共 2032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登上皇帝宝座的女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典故:第一女皇武则天,欢迎阅读!

唐高宗李治即位后,做了又一件震动朝野的事,那就是他执意废掉了原来的皇后王氏,改立他宠爱的武昭仪为皇后。这位武昭仪后来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则天是她退位后,唐中宗给她上的尊号,也是她死后的谥号。

武则天十四岁时,被唐太宗召入宫,封为才人(唐代一种妃嫔的称号),赐号武媚。她称帝后,又特地造了一个“瞾”字作为自己的名字,表示日月当空的意思。

唐太宗病死后,武则天等妃嫔被遣送到感业寺当尼姑。高宗李治在当太子时,就在太宗宫中见过武则天,彼此倾心。高宗即位后,有一天到感业寺拜佛,与武则天再次相见。武则天一面跪接,一面禁不住哭泣起来。高宗很感动,就想找机会把她接入宫中。

高宗的皇后王氏性情高傲,对上不肯奉承皇帝,对下人也不知体贴,再加上没有生育皇子,已被冷落多年。高宗的淑妃萧氏生有一子,封雍王,深受皇帝宠爱。当时后妃之间的争斗越演越激烈。王皇后知道高宗思念武氏,就想利用武则天来打击萧淑妃。她派人让武则天留起头发,后来又把武则天接进宫中。高宗见了正合心意,就将武则天封为昭仪,越来越宠爱她。

武则天从小就聪明,有智谋。当年她被征召入宫时,母亲为她送别,哭得很伤心。武则天却神色自若地说:“我去见皇帝怎知不是福分呢,何必像小儿女那样悲伤。”她母亲倒不好意思再哭了。武则天还有很好的文史知识修养,爱好文学、书法。她出众的才华,使得只知道为争宠而争斗的皇后、淑妃,在她面前相形见绌。高宗便产生了废黜王皇后,改立武则天的心思。

高宗知道,改立皇后是件大事,必须听取长孙无忌、褚遂良等老臣的意见,因为他们是太宗临终时托付过后事的顾命大臣。为此,他还亲自到长孙无忌家去说明心愿。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都坚决反对,他们认为王皇后出身名门,是太宗皇帝为李治迎娶的,不能轻易废掉;就是要改立皇后,也应当从名门望族中选择更好的女子。武则天的父亲,当年只是一个木材商人,只是因

他们的意见,代表的是士族地主阶级的利益,而武则天代表的则是庶族地主阶级。从南北朝以后,士族地主阶级的势力就在不断跌落,庶族地主阶级的势力则在不断上升。而唐高宗当时又想摆脱顾命大臣对他的控制,这就使他必然要依靠有才干的,但是庶族出身的武则天。

一天,属于元老派的李入朝觐见高宗。高宗便问他:“朕想立武昭仪为皇后,可是褚遂良很固执,坚持认为不可。他是顾命大臣,事情弄到这样,该怎么办?”

李回答说:“改立皇后是陛下的家务事,何必去问外人!”

听了李的回答,李治便下定了改立皇后的决心。公元655年,高宗李治下诏,将王皇后和萧淑妃都废为庶人,打入冷宫;将武则天封为皇后;又将那些反对此事的大臣或诛杀,或放逐,连他的舅父、顾命大臣长孙无忌也被逼自杀。

高宗在公元660年以后,头晕病日益加重,使他不能正常地处理朝政。武则天对政治很有兴趣,而且权力欲也很强,因此百官的奏章常由她代批。从此以后,武则天便参与国政。她极力树立自己的权威,不久就凌驾于高宗之上。高宗心里很不痛快,西台侍郎上官仪便对高宗说:“皇后专权,有失民心,请陛下废黜她。”高宗就让上官仪起草废后的诏书。

不料,此事立刻被人通报给武则天。武则天闻讯赶来,厉声责问高宗。高宗吓得把责任一古脑儿推在上官仪身上。不久,武则天就找了一个罪名,杀掉了上官仪。

从此以后,高宗上朝,武后垂帘并坐。不论大小政事,都由武后说了算。公元674年,高宗称天x,武后称天后,朝廷内外,将他们二人并称为“二圣”。

公元683年,唐高宗病亡。武则天先立儿子李显为帝,就是唐中宗。但中宗只是个傀儡,所有朝廷大事都由武则天说了算。中宗很不甘心,便自作主张,把皇后的父亲从小小的参军提升为刺史,并打算再把他提升为侍中。

武则天对此十分愤怒,立刻把中宗贬为庐陵王,另立豫王李旦为帝。但只过了半年多,她又把睿宗李旦废了,改元为光宅,亲自掌握朝政,并重用武氏家族。武则天随便地废立皇帝,是对封建社会男权的挑战,也是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不能容忍的;加上武氏家族仗着她的势力横行霸道,李唐皇族人人自危,因此引起一些人公开反对她。

先是徐敬业、骆宾王等人在扬州揭竿而起,他们公开提出口号:****武太后专权,拥护李显复位。不几天就聚集了十万之众,攻占了润州(治所在今江苏镇江)、淮阴等地。为了号召全国响应,作为唐代着名文学家的骆宾王,还亲笔写了讨伐武则天的檄文。这篇檄文是一篇文采飞扬、脍炙人口的好文章,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称颂。檄文中,有些文字把武则天责骂得非常厉害,但武则天看了以后却赞不绝口。她不仅不生气,反而认为朝廷没能任用骆宾王,实在是“宰相之过”。由此可见这位女皇帝的胸襟肚量。

武则天派大将军李孝逸,率领三十万大军,镇压了徐敬业。此后又有唐宗室诸王起兵,反对武则天,但也被武则天镇压了。

公元690年九月,武则天将国号改为周,自己加尊号“圣神皇帝”。就这样,她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登上皇帝宝座的女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退避三舍历史典故介绍

全文共 795 字

+ 加入清单

退避三舍,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出自《左传》:"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退避三舍的历史典故,欢迎大家阅读。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释义】舍:古代行军时以三十里为一舍。意思是主动退军九十里。比喻主动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退避三舍的【历史典故】

春秋时期,晋国发生了内乱,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了十几年。这期间,重耳有一段时间住在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宾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会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侍从、珍宝丝绸,大王你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你的福,果真能回国当国君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后退九十里。如果这样还是得不到你的原谅,我再与你交战。”与他们一同饮酒的楚国大将子玉听了重耳的话,知道他将来必成大器,于是建议楚王杀死重耳,以除后患,却被楚王拒绝了。

几年过后,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终于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战场上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众将士们纷纷表示反对,晋文公则说:“行军打仗理直气壮方能获胜,如今我们主动后退,楚国便输了理。他们再主动进攻,我们的士兵反击时,必定心中有气,士气高涨,何愁打不赢这一仗呢!”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

全文共 86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历史文化悠久,典故故事更是数不清,下面梳理了历史典故:烽火诸侯,供大家参考借鉴。

【出处】

《史记·周本纪》。

【释义】

古时候,遇到敌情,就在烽火台上点燃晒士的狼粪,靠“狼烟”传递情报。戏:戏要。用烽火台上的狼烟戏要各地诸侯。比喻人没有诚信。

【历史典故】

周幽王,又叫姬宫涅。他在位时,不理朝政,喜好美色。有个叫褒响的大臣劝说周幽王应该以国家大事为重,周幽王不但不听,还把褒响关了起来。褒家的人为了把褒响救出来,就在乡下买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姑娘,起名褒姒,教会她唱歌跳舞,把她打扮起来,献给周幽王,替褒响赎罪。

周幽王十分宠爱褒姒,可是褒姒自从进宫以后,就没有笑过一次,整天闷闷不乐。周幽王送她各种珍奇礼物,想尽各种古怪的办法叫她笑,都没有成功。于是周幽王说:“有谁能让王妃娘娘笑一下,就赏他一千两黄金。”这时虢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个主意。他说:“大王可以跟娘娘上骊山去玩几天。到了晚上,咱们把烽火点起来,让附近的诸侯见了赶来,上个大当。娘娘见了许多兵马扑了个空,肯定会笑的。”周幽王很高兴:“好极了,就这么办吧!”

他们上了骊山,真的把烽火点了起来。各路诸侯误以为天子蒙难,纷遣军队星夜兼程地前往救驾,但到京城后才发现是个恶作剧。褒姒见此情景就真的笑了。京城里外,此时已是兵马云集,一片混乱,这种狼狈滑稽的场面,被站在高台上的褒姒看见,禁不住哈哈大笑。幽王心花怒放,以后又数度重复这个荒谬的方法,以致无人再相信狼烟信号的意义。

五年后,酉夷犬戎大举攻周,周幽王连忙下命把骊山的烽火点起来,但是谁也不愿再上当了。结果周幽王被杀,而褒姒也被抢走了。

【成长心语】

一个帝王无信,最终导致了国破家亡。对个人来说,诚信同样重要。良好的信誉能给你的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诚实、守信是形成强大亲和力的基础——诚实守信会使人产生与你交往的愿望,在某种程度上,会消除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使困境变为坦途。诚信是衡量人品的试金石。诚实守信不仅反映出一个人的品行,而且能让人建立起对家庭、对社会的强烈的责任感。因此,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把诚信当做自己最好的品牌。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历史典故:背水一战

全文共 841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历史典故中产生并流传下来的成语或者短语,都蕴含着深厚的中华历史文化,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历史典故:背水一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语】: 背水一战

【拼音】: bèi shuǐ yī zhàn

【解释】: 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历史典故】: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军皆殊死战,不可败。

韩信,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人。他是汉王刘邦手下的大将。为了打败项羽,夺取天下,他为刘邦定计,先攻取了关中,然后东渡黄河,打败并俘虏了背叛刘邦、听命于项羽的魏王豹,接着往东攻打赵王歇。

韩信的部队要通过一道极狭的山口,叫井陉口。赵王手下的谋士李左军主张一面堵住井陉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断汉军的辎重粮草,韩信的远征部队没有后援,就一定会败走;但大将陈余不听,仗着兵力优势,坚持要与汉军正面作战。

韩信了解到这一情况,非常高兴。他命令部队在离井陉三十里的地方安营,到了半夜,让将士们吃些点心,告诉他们打了胜仗再吃饱饭。随后,他派出两千轻骑从小路隐蔽前进,要他们在赵军离开营地后迅速冲入赵军营地,换上汉军旗号;又派一万军队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阵势来引诱赵军。

到了天明,韩信率军发动进攻,双方展开激战。不一会,汉军假意败回水边阵地,赵军全部离开营地,前来追击。这时,韩信命令主力部队出击,背水结阵的士兵因为没有退路,也回身猛扑敌军。赵军无法取胜,正要回营,忽然营中已插遍了汉军旗帜,于是四散奔逃。汉军乘胜追击,打了一个大胜仗。

在庆祝胜利的时候,将领们问韩信:兵法上说,列阵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临水泽,现在您让我们背靠水排阵,还说打败赵军再饱饱地吃一顿,我们当时不相信,然而竟然取胜了,这是一种什么策略呢?

韩信笑着说: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么能让他们拼命呢!

这个故事演化出成语背水一战,多用于军事行动,也可用于比哺有决战性质的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女娲造人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190 字

+ 加入清单

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却单单没有人类。这世界不免显得有些荒凉寂寞。

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做“女娲”,据说她一天当中能够变化70次。有一天,女娲走在这片苍莽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变得富有生气。

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呢?她一时也想不出来。

她一直走呀走呀,走得有些疲倦了,于是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皱皱眉头,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皱眉头。她猛然醒悟了,这天地之间不就是少了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吗?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的生物来加入这个世界呢?

这样想着,她顺手从池边抓起一团黄泥,搀和了水,在手里揉捏着,揉捏成了一个娃娃样的小东西。

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奇迹出现了,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到地面,马上就拥有了生命,活了起来,并且一开口就喊:“妈妈!”接着就是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对于生命的欢乐。

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乐在心头,喜上眉梢。她给她创造的这可爱的小东西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

人的身体虽然小,但据说因为是神创造的,相貌和举动也有些像神,和飞的鸟、爬的兽都不相同,看起来似乎更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气概。

女娲对于自己这优美的作品,感到十分满意。于是,她又继续用黄泥做了许多能说会走的可爱的小人儿。这些小人儿在她的周围欢呼跳跃,嘴里总是喊着:“妈妈!妈妈!”这使她精神上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从此,她再也不感觉到孤独和寂寞了。

于是,她又继续用黄泥做了许多能说会走的可爱的小人儿。她一直忙碌着,直到晚霞布满了天空,星星和月亮照耀着大地。夜深了,她只能把头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第二天,天刚微明,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她的工作。

她一心想用这些灵敏的小生物来充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广阔了,靠她一个人捏泥人,速度太慢,而她也已经忙碌得有些疲倦了。得想出一个提高效率的办法。想了好久,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根枯藤,伸入泥潭里,将水搅浑成浑黄的泥浆,向地面上这么一挥洒,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小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没有两样。“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

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工作,果然简单省事。藤条一挥,就有许多新的人出现,大地上不久就布满了人。

大地上虽然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却还没有终止。她又考虑着:人类终究是要死亡的,怎样才能让人类长久地生活在大地上呢,难道要死亡了一批再创造一批吗?这未免太麻烦了。

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儿分为男女,让男人和女人结合起来,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担负起养育婴儿的责任。这样,人类的种子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在增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历史典故:麻姑献寿的故事

全文共 1943 字

+ 加入清单

古时候,人们为老人祝寿,是有男女之分的,男的挂男寿星图,女的则挂女寿星图。女寿星图上通常画的就是麻姑,因此称为《麻姑献寿》。画上的麻姑美若天仙,腾云驾雾;或是飘然行走于云端;或是双手托盘奉献寿礼:一壶美酒,数枚仙桃。酒是麻姑自己酿出来的长寿酒,桃则是王母娘娘所赠送的蟠桃;有时候是她肩挑一根细长的竹枝,枝上挂一壶美酒,旁边一个童子背着一个巨大的仙桃相随。但是,不管哪样的麻姑图,桃和酒总是必不可少的东西,因为在人们的心中,桃和酒都是长寿的象征,《麻姑献寿》图就是通过献桃与献酒来表现出献寿的。

麻姑是南北朝时期北方后赵的一位少数民族姑娘。长得俊俏美丽,穿着光彩夺目的衣裳,头顶结一个大大的发髻,脑后的长发乌溜溜的垂到了腰间。麻姑不仅长得好看,而且心地善良,常常帮助穷苦的人。但是,麻姑的父亲却是性情暴虐、凶神恶煞、傲慢专横、心存歹毒,经常欺压老百姓的人。

虽然她父亲名声不好,但是作为女儿的麻姑仍然很孝顺他。有一次,麻姑到山里去采果子,好不容易才摘得一个桃子。那时候,桃子可是水果中的上品,是非常难得的东西。麻姑自己舍不得吃,就把桃子揣在怀里,回家拿给父亲吃。

麻姑拿着桃子往家里赶,忽然看到路边上围着一群人,于是她就好奇地走过去看个究竟。原来是一位身穿黄色衣衫老婆婆病倒在路旁,已经奄奄一息了。围观的人说:“这老婆婆肯定是饿坏了,要是能给她一点东西吃,或许还能活过来。可是这兵荒马乱的,到哪里去找吃的呢?”因而大家只是站在那里,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话,并没有人走回家去给这老婆婆拿什么吃的东西来。眼看老婆婆很快就不行了。麻姑实在看不过去了,赶忙从怀里拿出那个桃子来,蹲下身子,一小口一小口地喂着她。

这是一个又大又甜、汁水很多的桃子,老婆婆吃了之后,很快就苏醒过来了。旁观的人忍不住地啧啧称赞麻姑心眼好,并说她定会得到好报的。

老婆婆实在是太饿了,吃了桃子后,虽然醒过来了,但是还是没有力气,于是开口对麻姑说:“好孩子,太谢谢你了,请问你还能不能给我煮点粥汤喝呀?”

那时正值灾荒,人们都只有不多的粮食,还有很多的人都因没有吃的而饿死了,所以粮食显得极为珍贵。但是,麻姑确实不忍老婆婆饿死,就爽快地答应道:“我这就给你去煮点东西来,您在这里等我一会儿。”说完麻姑就飞快地跑回家给老婆婆做粥去了。

不巧,麻姑的事被父亲麻秋知道了,当他听说麻姑把桃子给老太婆吃了,而且还在给老太婆做粥,非常生气,就把麻姑关了起来,不准她出去。

可是麻姑怎么也放心不下路边的老婆婆,等到半夜里,她的父亲睡着了,麻姑悄悄地端着粥出了门。可是等她来到白天老婆婆躺着的地方时,却不见老婆婆的一点影子。月光下,在老婆婆坐过的地方,有一个桃核留在那里。再也找不到老婆婆,麻姑只好捡起地上的桃核回了家。到家躺在床上,麻姑一合眼,就看见白天的那个老婆婆,仍然穿着黄色的衣衫,笑呵呵地朝她走了过来:“好孩子,委屈你了。你不用难过,我还好好的。以后我们也还有机会见面的。”说着,就飘然逝去了。

早上,麻姑起床之后,就把晚上捡来的那颗桃核种在自家的院落子里。一个月之后,就长成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桃子树。第二年正月,桃树上就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桃子。麻姑用这些桃子来救济逃难的老人。奇怪的是这些老人吃了麻姑的桃子之后,不仅不觉得饿了,而且精神倍增,连以前的小毛病也没有了。麻姑也这才明白当初的那个老婆婆是天上的神仙下凡来的,并不是一个要饭的叫化子。

后来,麻姑的父亲麻秋因为打仗立了很大的功劳,皇帝封了他一个大官,并要他负责新建皇宫。麻秋为了早日修好皇宫,以便能到皇帝那里去邀功受赏。于是就拼命地奴役老百姓,让他们没日没夜地干活,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麻秋还规定,只有当鸡叫了时,老百姓才能有片刻的停歇。麻姑非常同情这些老百姓,于是到晚间的时候,她就躲在鸡窝边学鸡叫。这样,只要麻姑一叫,所有的鸡就会跟着叫起来,这样老百姓就有了休息的时间。可是这件事很快就被麻秋发现了。他查出来竟是自己的女儿在妨碍自己的功名,十分的恼怒,便要狠狠地痛打女儿一顿。

麻姑听到这个消息,就逃到山上去了。麻秋怒上加怒,决心烧山,要把女儿烧死。正在这危急的时刻。王母娘娘经过此地,她早就听说过麻姑做过很多好事,现在见她受到如此的灾难,当下就把麻姑救了出来,并收她为弟子。

到了三月三日王母娘娘的诞辰,天间举行蟠桃大会,各路神仙都来祝寿。百花、牡丹、芍药、海棠四位花仙特来邀请麻姑一同参加。四位花仙子送上各自的仙花为王母娘娘祝寿。麻姑没有带花,只带了一个极老的坛子,里边装的就是在绛珠河畔用灵芝酿造成的寿酒。这酒特别的醇厚,一打开坛盖,立即浓香四溢。来祝寿的各路神仙都夸麻姑心灵手巧,赞王母娘娘有口福。王母娘娘也美美地赞扬了麻姑一番。这就是麻姑献寿的来历。麻姑由此被王母娘娘封为“女寿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甘露之变历史典故

全文共 1942 字

+ 加入清单

甘露之变,发生在三国时期的魏国,是曹魏继高平陵之变以后的又一次重大政变。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甘露之变历史典故,欢迎大家阅读!

唐宪宗平定淮西以后,变得骄傲自得起来。他开始信奉神道,下诏求能炼长生金丹的方士。公元820年,他服了金丹以后,脾气变得暴躁不定,宦官因而常常被认为有罪而处死。不多久,他就暴死于宫中。

宪宗虽然平定了藩镇之乱,但对宦官一直是信任并依靠的,所以宦官的势力很大。宪宗死后,宦官王守澄擅自立李恒为帝,这就是唐穆宗。穆宗病死后,他的儿子敬宗只做了一年皇帝,就被宦官杀了,王守澄等人又迎立李昂为帝,这就是唐文宗。

文宗即位后,王守澄因拥戴有功,由枢密使升为骠骑大将军。表面上,文宗对宦官加以恩宠,但内心非常恨他们。特别是看到杀害宪宗的凶手还没有被惩治,宦官们却权力大到可以任意弑杀、拥立皇帝,文宗心里更加不能忍受。公元831(太和五年),文宗曾与宰相宋申锡密谋,如何剪除宦官。可是秘密却被京兆尹王泄露,宋申锡因此被贬,计划也失败了。但文宗不甘心,仍在悄悄地物色能帮他除去宦官的人。

两年后,文宗患病,嘴里说不出话来。王守澄推荐了他手下的官员郑注,给文宗看病。郑注早年以行医为业,那年他到襄阳时,襄阳节度使李正患病,他给李使用了偏方,李服用后十分见效,就让他留下来做官,军政之事都让他参加决定。通过李,郑注又认识了王守澄,王守澄调到内廷后,郑注也随着来到京师。文宗服了郑注的药,也很有效,于是郑注又得到了文宗的宠信。

文宗憎恨宦官,但经过太和五年的失败,他又不敢向朝中大臣明说这件事。郑注深知文宗的心思,常常秘密为文宗献计;又向文宗推荐了进士李训。文宗见李训仪表堂堂,善辩论,多有手腕,十分高兴,对他越来越信任。

李训、郑注对当时的朝政都很有自己的见解,能准确地指出政治中的弊病和症结,加上他们又是王守澄推荐的,不会引起宦官的怀疑,文宗便与他们密谋除掉宦官的计划。他们认为,可以利用宦官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以毒攻毒的方法除掉宦官。

当年拥戴文宗的宦官,除了王守澄,还有一个仇士良。但仇士良一直受王守澄的压制,没做上大官,于是他们任命仇士良为左神策军中尉,分掉了王守澄的一部分权力,使王守澄很不高兴。后来,李训等人还除掉了另外几股宦官势力。

李训当了宰相后,又任命王守澄为左、右神策观军容使,官阶比过去高,但王守澄的军权却被解除了。这年十月,文宗叫人往王守澄的家中送了一杯毒酒,这个气焰嚣张的宦官头子就这样被除掉了。

李训他们知道,要除掉宦官,就一定要掌握军事力量,因为有权势的宦官大多掌有军权。为此,文宗让郑注出任凤翔节度使,以便组织军队,作为外援。李训精心挑选了一些有才干的名臣子弟,作为郑注的助手,还让文宗任命罗立言为京兆尹、韩约为禁卫军将军,作为接应。

李训原来和郑注约定,公元835年11月27日,王守澄下葬时,由文宗下令,宦官中尉以下的全去送葬,到时候由郑注率兵将这些宦官全部砍杀。可是李训求胜心切,又想独占剪除宦官的功劳,因此提前采取了行动。

这年11月21日,文宗在紫辰殿早朝。文武百官依班次站定后,禁卫军将军韩约上殿启奏,说禁卫军大厅后面的院子里,有一棵石榴树昨天夜里降了甘露。在古代,天降甘露被认为是祥和的好兆头。李训带领百官向文宗祝贺,并请文宗亲自到禁卫军的后院去观看。

于是文宗乘软轿出紫辰门,来到含元殿。文宗要李训带一些官员先去观看,李训看后回来说,恐怕不是真的甘露。文宗又要仇士良带宦官们去看。仇士良等人来到禁卫军大厅,却见韩约神色紧张,态度反常,心中很是疑惑。这时天公又不作美,正巧刮来一阵风,吹动了厅内的帷幕,仇士良他们发现,幕布后站着不少手拿兵器的士兵。他们大吃一惊,慌忙逃出去,门卫想关门都来不及了。

仇士良等人去看甘露时,李训正在含元殿调兵遣将。这时,仇士良等人跑回来,挟持着文宗,把他塞进轿内,抬起来就跑。李训大叫:“保护皇上的乘与,每人赏钱百千!”于是禁卫军们都冲了上来。仇士良见形势危急,就抄近路向内廷跑去。李训拉住软轿不肯松手,仇士良便扑上来厮打。李训从靴筒中抽出刀来刺仇士良,仇士良却被宦官救起。李训一直抓住文宗的软轿不放,被一起拖到了宣政门。这时宦官郗志荣跑来,把李训****在地,仇士良等人乘机拥着文宗的软轿进了内宫。

李训见预谋难以成功,只好换上便衣出逃,但后来仍被抓住。在押送京师的路上,他因为怕受到宦官的酷刑和侮辱,说服押送的人,把他的头砍下来送到神策军。事发时,郑注正带着兵马进京,听到消息他退回凤翔,但后来又被仇士良密令杀死。这个失败的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作“甘露之变”。

“甘露之变”后,仇士良指挥宦官大肆屠杀朝廷官员和禁卫军士兵,被杀死的有六百多人,宰相王涯等都暴尸街头,没人敢收殓。文宗在宦官的辖制下,抑郁成疾,终于在公元840年去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赵云救阿斗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666 字

+ 加入清单

赵云,三国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字子龙。初从公孙瓒,后归刘备。

赵云的事迹很多很多,其中最最出名的,是他两次救主,保住刘皇叔的血脉!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赵云两救阿斗的故事。

为何有赵云救阿斗情节呢?

新野一战,刘备以少胜多打败曹操,曹操引五十万大军前来报仇。刘备的三千人马走到当阳县,突然被曹兵截住,战到天明才摆脱曹兵的追赶,护卫刘备家小的赵云发现不见了刘备,走散了糜夫人母子,急集三十骑,又杀回乱军中寻找。赵云在一位大嫂的指引下,在一截断墙后面的枯井旁找到糜夫人母子。

糜夫人说:"见到将军阿斗有救了,……我死而无恨!"说完,趁赵云不注意跳井身亡。这时曹兵向这边杀来,赵云含泪推倒土墙埋了夫人,急忙抱起阿斗往外冲。

曹将杀来,战三回合,被赵云杀死。没走多远,又碰上曹将张郃,战十余回合,赵云夺路而走,不料连人带马落入陷阱。张郃挺枪来刺,忽然赵云的马平空一路,跳出陷阱,张郃吓得一个劲后退。赵云力战众将,威武勇猛。正在山上观战的曹操见赵云势不可挡,传令一定要活捉。赵云利用这个机会冲出包围,连杀50员曹将,终于将阿斗交给了刘备。刘备却将阿斗摔在地上说“为此孺子几乎损我一员大将”,赵云为之感泣。

后来,当刘备已经占据荆州,并且领兵进取西川之时,阿斗再生险情。有人给孙权建议可以乘机进攻荆州。不想他们的商议被吴国太听到,吴国太说她就一个女儿,你们进军荆州,她女儿的命不就没有了?并说孙权一点不念骨肉亲情。

谋士给孙权出注意,派人到荆州偷偷把 孙夫人接回来,然后再进攻荆州。孙权就派了个叫周善的,带领五百人,扮做商人,乘五条船走水路,去接孙夫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脱掉袈裟穿军装的长征历史典故

全文共 2898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的国家人口众多,民族也很多,五十六个民族团结在一起,齐心协力保卫和建设我们共同的家园。

天宝是我们的藏族同胞,原名桑吉悦希,1935年参加红军,同年入党,是早期的藏族党员之一。在四川省,在藏民们心中,天宝可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不仅当过喇嘛,当过红军,当过西藏自治区、四川省的党委书记,而且他的汉名还是毛主席亲自取的。

1917年2月,小天宝出生在四川省马尔康县的党坝乡,他的原名叫桑吉悦希。党坝乡是藏族聚居区,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男孩都要送进寺院里去当喇嘛,用藏语说叫“扎巴”。桑吉悦希共有兄弟三人,他是老大,从很小的时候就进寺院当了喇嘛。

党坝乡位于阿坝地区的东南部,那个时候,整个地区都在森林和草原的包围之下,交通十分不方便,平时很少有外地人来,当地的乡民也很少走出去,几乎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桑吉悦希所在的寺院很小,全院没有活佛,只有二十二个喇嘛,像桑吉这样的小喇嘛每天就跟着老喇嘛学习藏文,早晚念诵佛经。

如果不是红军来到了党坝乡,桑吉也许就会像千千万万的当地乡民一样,在那个小寺院里当一辈子喇嘛。1935年,红四方面军撤出川陕苏区,转移到阿坝地区一带,驻扎下来等待同中央红军会师。这在当地藏民中产生了很大影响。

——方头圆脑

——灭族灭教

——共产共妻

……

这些国民党反动派在乡民中散布的谣言,在藏民心中引起了极大的恐慌,他们对红军有很深的误会,纷纷逃到山上藏了起来。桑吉从小胆子就大,天不怕地不怕,加上又是喇嘛,就想留下来看护寺院。老喇嘛怕他小小年纪会遭到迫害,还是让他随大家躲上山去。

藏民们在树林的掩护下,偷偷观察着红军,看他们到底是不是像传言中的那样凶恶。这一比较才恍然大悟,发现这支队伍和国民党的军队截然不同。

他们不仅没有传言中的三头六臂,反而很和善,不进寺院,也不毁坏民房。尽管言语不通,但还是笑嘻嘻地打着手势想同藏民交谈,对藏民的态度十分友好,还把土司头人的东西拿出来分给无法过活的穷人。

胆子大些的年轻人就悄悄地摸下山,慢慢地试着和红军接触。他们惊奇地发现,同国民党宣传的恰恰相反,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打土豪,分田地,处处为穷人着想。

渐渐地,红军队伍受到了藏民的欢迎。先前藏起来的藏民都回到村庄,他们和红军和睦相处,互相帮助。看到红军战士辛劳,他们有的送茶水,有的送鸡蛋,有的还强烈要求参加红军。

看到朋友们都参加了红军,穿上了神气的军装。十八岁的桑吉也动了心。他们能当红军,我为什么不能当红军呢?他来不及同父母商量,就迫切地报了名。

在当地,喇嘛参军的先例并不多,多得是被强迫抓去当壮丁的人,桑吉的主动参军使很多人都受到了感染,纷纷要求加入。

在参军的藏族青年中,桑吉懂得藏文,算是知识分子,因此一开始就被任命为副队长,专门为红军筹集粮食。刚参加红军不久,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光荣地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批藏族党员。

1935年8月,红四方面军第一次过草地,桑吉随左路军长征。这一年的冬天,红军在当地建立起丹居藏民独立师。

这个独立师原来是当地头人的武装。用来管束当地藏民,进行治安防卫的。红四方面军总部和川陕省委在考虑过后,决定继续保留和发展这支部队,并从红军队伍中派出了许多骨干充实进去,扩建成一个独立师。

此后不久,由于桑吉任务完成出色,就被调到藏民独立师政治部任青年部部长。

独立师的同志多是藏族人,他们身材高大魁梧,特别善于骑马射箭,大多数人都能百步穿杨。他们的任务是替全军站岗放哨,警戒敌人来袭。警戒范围非常广阔,东西长一百多公里,南北宽四五十公里。

作为青年政治部长,桑吉要在这广阔的地区来回跑,做政治工作,忙得脚不沾地,有时候刚到营地,连一口水都来不及喝,就又要出发,跟着政委和师长去另一个地方工作了。他就是这样勤勤恳恳地忘我工作的。

红军第三次过草地前,红四方面军总部要求每个战士准备十五斤粮食。但草地不产粮食,居民少,劳动力也少,加上红军几万大军来回过了几次,粮食都吃得差不多了。这可急坏了桑吉。他带着队员们到处筹粮,挨家挨户地询问,不遗余力地宣传,见人就说:“红军是百姓的军队,不拿咱老百姓一针一线。这么好的队伍到哪儿去找啊!”

“兄弟,红军是咱们穷人的保护神,咱们可不能让红军空着肚子上战场啊!”

“不是红军打倒坏头人,咱们早都饿死了,咱们不能忘恩负义啊!”

“咱们藏民最知恩图报,乡亲们尽自己的一份力吧!”……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他耐心细致的讲解和劝导,一些寺院把寺里积存多年的青稞和茶叶都捐了出来。

“拿去吧,是红军救了咱们大家埃”

“希望红军打个大胜仗!”

这些宝贵的粮食有力地支持了红军长征,使许多战士支持着走出了草地,走向了长征最终的胜利。长征的胜利离不开各个民族同胞的帮助,这份恩情,每一个红军战士都不能也不会忘怀。

长征结束后,中央党校成立了一个少数民族学习班,桑吉悦希由于工作出众,又有文化,就被任命为班长。

那个时候,革命刚刚取得初步胜利,共产党的领导们决定要培养一批有文化、有思想的骨干,所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经常到党校来讲课,给学生们讲解各方面的知识。基本能保证每周有一位中央首长来作报告。

有一次,毛泽东到中央党校来讲课,学员被他深入浅出、精彩异常的讲述吸引住了。课堂上不时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刚一下课,学生们就自动列队欢送。

看到少数民族学员们围拢过

来,毛泽东把烟一点,抽了一口,然后亲切地说:“今天我讲的话,同志们听懂了没有?听懂了多少?”学员们拼命点着头,表示听懂了。有几位还抢着说出自己的学习心得。毛泽东一边微笑着听一边往前走,不住地点头。

走到桑吉面前,毛泽东忽然停了下来,校领导赶快介绍:“这是一位藏族同志。现在担任这个班的班长。”

毛泽东幽默地说:“了不得嘛,当了领导,还带‘长’哟!我都比不得喽!”

看到自己一直崇拜的党中央领导就站在自己面前,还亲切地同自己说话,桑吉有些不好意思,紧张得满脸通红。见此情况,毛泽东拍着他的肩膀说:“别紧张嘛,你叫什么名字?”

“报告!我叫桑吉悦希!”桑吉大声地回答。

毛泽东又问:“桑吉悦希是什么意思?听说藏族的名字是很有讲究的。”

桑吉有点害羞,抚着后脑勺说:“‘桑吉’的意思是佛祖,‘悦希’是宝贝的意思。这是父母求活佛给取的。”

毛泽东一听,笑了:“了不得,了不得!又是佛祖,又是宝贝的!”然后对着大家说道:“你们大家都是党和红军的宝贵财富,是上天,也是你们的佛祖赐给我们红军队伍的宝贝埃”此时此刻,毛泽东的兴致很高,他想了想,又对桑吉说:“长征时我到过你的家乡,那里的藏族同胞对长征的胜利是有很大贡献的。汉族有句古话,叫做‘物华天宝’,和你那个‘桑吉’的意思差不多。我给你取个名字,就叫天宝吧!”

“好!”毛泽东的话音刚落,在场的少数民族和汉族学员就一起鼓掌,连声叫好。桑吉听了高兴得跳起来,连声说:“谢谢首长!谢谢首长!”

于是“天宝”这个名字就在中央党校和延安的军民中传开了,从此以后,这个幸运吉祥的名字就伴随了天宝一生。

像天宝这样的少数民族好战士有许多许多,正因为有他们这样的英雄人物存在,我们的长征才能胜利结束,我们的革命才得以转危为安。多了解一些关于他们的故事,我们会受到更加深刻的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关于周朝的历史典故故事

全文共 254 字

+ 加入清单

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之弟,周成王之叔。武王灭商两年后去世,年幼的成王即位,不能理政,周公代成王摄政,当时天下很不平静,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不服,阴谋作乱;商后裔武庚图谋反叛复国。

周公在内忧外患的情势下摄政,对内勤政仁治,对外镇压叛乱,夙夜操劳,食不甘味,礼贤下士,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周公为了国家兴旺,十分珍惜人才,热心接待来宾,甚至到了“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的程度。“握发吐哺”后指贤相勤政爱民,为国殚尽竭虑,废寝忘食,公而忘私,忠心耿耿。曹操在《短歌行》一诗中借用这个典故写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有关家具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2539 字

+ 加入清单

在两千年漫长的家具历史长河中,无论在史料中,或是在民间,都曾出现过各种各样的家具故事、传说和趣闻,反映出时代、民族、地域的情感和脉络相连的文化背景,直抒着社会的兴衰,见证岁月的沧桑。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那些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典故传说。今天就给大家具体分享一下有关家具的历史典故,希望读者喜欢。

有关家具的历史典故

1、榻的典故

历史上关于榻有很多故事,最典型的故事就是宋太祖赵匡胤。他的一句名言就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因为我们都知道,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以后他心里老是忐忑不安的,所以他对身边的事,尤其经过五代十国以后,五代十国我们都知道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残酷的时期,不停地在换君主,所以他非常担心,他就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好像是一种担心。这个榻呢,显然是睡觉来用的。

跟榻相关的有一个词是我们今天还在使用的,叫“下榻”。就是出差,说您在哪儿下榻呀?榻是睡觉的,床也是睡觉的,可是睡觉却说“上床”,那么它为什么叫“下榻”,不叫“上榻”呢?

这就有个历史故事,东汉有一个名臣陈蕃,他性情耿直,是一个非常廉政的官,他喜欢结交有气节的人,他专门设专榻。就是他分人嘛,看不上的人,你爱怎么着怎么着了,我看上的人,我就专门有一个榻。他这榻平时是挂在墙上的。一来了重要的客人,就是他喜欢,他看得中的人,他就把这个榻从墙上拿下来,让你睡觉,所以叫“下榻”。如果当时他要挂一床在墙上,那就叫“下床”了。所以“下榻”是这么来的,是非常古的一个词。

2、八仙桌的传说

八仙桌的起源已经无从追究,但是民间有很多关于八仙桌的美好传说。八仙桌,凝聚了很多文化;八仙桌,造福了炎黄子孙;八仙桌,闪耀着五千年文化。怀着对八仙桌的崇高敬意,我们来欣赏此文。

相传,以前布依人家办喜事,没有桌子,吃饭时只能用木头或石板摆在外面吃,大热天,晒得满头大汗;雨天,淋得周身湿。

一天,有一家娶媳妇,中午摆饭时太阳变得火热起来,蹲在地上吃饭的亲戚朋友们个个被晒得满头大汗,但刚摆了两轮,天上乌云滚滚,下起瓢泼大雨来,地上的饭菜被雨淋得吃不成。大雨刚过,来了一帮人,自称是这家远方亲戚,一人骑驴,一人拄拐共八人,见地上的饭菜被雨淋得吃不成,来吃酒的亲戚们也被淋得不成样子,便问主人家,为何不摆在屋里吃,主人说,石板太重,不便搬动,木头在屋里又顺不转,只能在外面将就些。几位远方的“亲戚”问明原由后,一合计,决定为好客的布依人家创造一个好的办酒环境,让亲戚们能舒舒服服地坐在屋里吃饭,不遭日晒雨淋。

于是几位“亲戚”叫主人把地下的饭菜收进灶房,又叫亲戚们把淋湿的衣服换掉,暂时不要到堂屋来。等亲戚们换好干衣服再来到堂屋时,只见几位远方来的“亲戚”已在堂屋摆上了一大排整齐的木方桌,四周还放上木条凳,请亲戚们按每桌八人坐下吃饭。主人见状后,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只是一个劲地请几位“亲戚”到加神脚的那一张桌坐下吃饭,嘴里不停地念:“我的天哪,你们真是神仙哪!”嘴里念着,手边摆酒菜,等将酒菜摆齐后,几位“亲戚”突然不见了。这时所有的亲戚都感到奇怪,说他们可能就是仙人,有心来帮我们布依人家办好事的。据说这几位“亲戚”确实是天上的张果老、铁拐李等八位仙人。

后来布依人家就称这种桌子叫“八仙桌”,凡是办酒或亲戚朋友来,都用这种桌子摆饭吃酒。为了纪念八仙的功德,平时有好酒、好吃的东西,布依人家都要摆在家神脚的八仙桌上,表示对八仙的祭祀。

还有的传说为,八仙结伴云游天下。有一天,路过杭州,听人说杭州有个画圣吴道子,就一齐来拜访。

吴道子正在家中作画,忽见八仙来拜访,忙上前把他们迎进房内,海阔天空的谈论起来,不知不觉天已暗了下来。吴道子想:难得八仙光临,要招待他们吃饭,吩咐下人准备酒菜。可是这么多人没有一张大桌。吴道子灵机一动,大笔一挥,画出一张四角方方的桌子。正好够坐八个人。高高兴兴地吃喝起来。吕洞宾问吴道子:“吴先生这张桌子倒很实惠,叫啥名字?”吴道子想了想说:“我为你们而作,就干脆叫八仙桌吧!”

到了明代,八仙桌的造型已基本完善,分为有束腰与无束腰两种形式,有束腰的工艺是,在桌面下部有一圈是收缩进去的,而无束腰的即四腿直接连着桌面。至清代时,八仙桌大部分改成带束腰的,腿有的也改成了三弯腿,牙板加了很多如拐子龙、浮雕吉祥图案等装饰性的部件,美观性很强,做工很精巧。

3、关于太师椅的典故

在中国古典家具中,有一种以官衔命名的家具十分特别,这就是“太师椅”。太师椅兴于北宋,以后在宋元明清的史书、名人笔记以及现今流行的几部有影响的辞书中均有记载和描述。到底什么样的椅子才叫太师椅?太师椅的名称又从何而来呢?

有关太师椅名称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张端义的《贵耳集》。书中提到“今之校椅,古之胡床也,自来只有栲栳样,宰执侍从皆用之。因秦师垣宰国忌所,偃仰,片时坠巾。京伊吴渊奉承时相,出意撰制荷叶托首四十柄,载赴国忌所,遗匠者顷刻添上。凡宰执侍从皆用之。遂号太师样。”

文中提到的秦师垣,即当时任太师的大奸臣秦桧。这段记载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秦桧坐在那里一仰头,无意中头巾坠落,当时有个官员叫吴渊,很有眼力见儿,喜欢拍马屁,赶紧把头巾捡起来给秦桧戴上。随后便命人制做了一种荷叶托首,由工匠安在秦桧等人的椅圈上。太师椅由此产生,太师椅这一名称也由此传开。这段文字除了告诉我们太师椅的名称由来以外,还清楚地说明,当时的太师椅就是带有荷叶托首的圈椅。这种拖首的功用类似于现代汽车、飞机靠背椅上的头枕。一个大奸臣,一个马屁精,无意中为中国家具史留下了一笔遗产。

有趣的是,岳飞的孙子岳珂在《桯史》中也提到秦桧与太师椅的种种瓜葛,并将带有荷叶托首的交椅明确称为“荷叶交椅”、“太师交椅”,为张瑞义的说法提供一个佐证。

宋人王明清在《挥尘三录》中记载了当时其他朝臣用太师椅“仰首而寝”的情形,并说“达宦者皆用之”。可见“太师椅”之名流传颇快。宋代名画《春游晚归图》中将太师椅描绘得十分清晰。图中一个官员游春归来,鞍前马后簇拥十余侍从。其中一个肩扛的就是这种带荷叶托首的太师椅,用以供主人随时休息。

明代时,“太师椅”之名仍很流行。到清代,就把屏背式扶手椅称为太师椅,除了对使用这种椅子的官宦、长辈们表示尊敬外,还因为这种椅子多用狮子纹作装饰,称其为太师椅也就不足为奇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一言九鼎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711 字

+ 加入清单

一言九鼎的意思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那么一言九鼎有什么典故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一言九鼎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一言九鼎的典故

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

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九鼎大吕:钟名,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

成语“一言九鼎”由这个故事而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

一言九鼎的解释

[释义] 一句话的分量就有九鼎那么重。形容能起决定作用的言论或意见。

[语出] 《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辨形] “鼎”的上部不能写作“日”。

[近义] 一字千钧 一言为定 金口玉言

[反义] 人微言轻

[用法] 含褒义。一般作主语、谓语、定语。

用一言九鼎造句

1) 诚信是诗圣李白的“一诺千金”;诚信是古代皇帝的“一言九鼎”;诚信是儒家学中的“事实求是”;诚信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坚守原则;不是固执死板,而是仁爱负责。

2) 老厂长向来说到做到,一言九鼎。

3) 你的话一言九鼎,只要您说一句话,我就可以获得这份工作了。

4) 你的话一言九鼎,我们相信。

5) 能不能参加校合唱团,您是一言九鼎,您就同意了吧!

6) 的话一言九鼎。

7) 诚信就是说话算话,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8) 他在政界德高望重,一言九鼎,很受大家的爱戴。

9) 永恒机械遍布全国矿区的营销网络,稳固的营销团队,一言九鼎,诚信服务;高素质专业服务人员,快速高效的专业服务车队,是您坚实的后盾。

10) 古时候的皇帝在全国上下任何地方说话都是一言九鼎的人。

11) 自古以来,人们就推崇“一言九鼎”、“驷不及舌”、“言而有信”的做人之道,讲究诚信则是理想的高等境界,它是为人处世的必备条件,亦是人们几千年来的强烈追求。

12) 我虽然不算什么正人君子,但是我觉得我说话还是算一言九鼎的。

13) 老王是一言九鼎之人,说话绝对可信。

14) 这些德高望重的人一般说话都是一言九鼎的人。

15) 你会发现我这人一言九鼎。

16) 中国成语中有"钟鸣鼎食"和"一言九鼎"之说,反映了鼎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独特地位。

17) 只要你能够手握大权你就能够一言九鼎的号召任何人。

18) 你若是专家或者要人,一言九鼎,那自当别论。

19) 一言九鼎是一个男人应该做到的最基本的准则,但是你没有做到。

20) 他是会中大老,向来一言九鼎。

21) 我很风光,能一言九鼎,所有人,都对我称臣。可,那不是我的现实,只是我独自的幻境。

22)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铜是源于母语和历史的精华,古代就有"一言九鼎"的精髓,"一尺青峰,正气凛然"更是将语言文化的精炼推向一个后人无法触及的高峰。

23) 但这样的荒唐论调被一道诏书给废止了,颁布这道诏书的正是一言九鼎的西奥多.罗斯福。

24) 肠道之小脑,和我们大脑相连,有时它能决定我们的精神状态,有时对某些疾病,更是一言九鼎。

25) 八一建军节:一心一意跟党走,一寸丹心护家国,一丝不苟干工作,一日三省正己身,一言九鼎立人品,一身正气树形象,一日千里求进步,一鸣惊人创伟业。

26) 万贯家财,不如一技在身。满腹经纶,不如一善在心。高谈阔论,不如一言九鼎。长篇累牍,不如一字千金。

27) 古往今来,信守承诺一直是人们处世待人的根本,正因为此,才会有“一言九鼎”的成语,才会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佳话,才会有“孟母不欺子”的典故。古人做到了,后人又怎能忘却?

28) 三年后,在带领民众推翻了法国王室之后,丹东被任命为司法部长并成为国会中一言九鼎的人物。

29) 也就是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檀道济唱筹量沙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264 字

+ 加入清单

宋武帝刘裕在南方建立了宋朝后,过了十九年(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拓跋是姓,焘音dào)灭了十六国中最后一个小国北凉,统一了北方。从东晋灭亡后的一百七十年的时间里,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南北两个政权对峙的局面。南朝先后换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北朝的北魏,后来分裂为东魏、西魏;东魏、西魏又分别被北齐、北周代替。历史上把这段时期合起来称为南北朝。

宋武帝做了两年皇帝,到第三年,就病死了。武帝的儿子宋文帝即位以后,北魏大举渡过黄河,进攻宋朝,在黄河以南占领了大片土地。宋文帝派檀道济率领大军抵抗。

有一次,北魏兵进攻济南,檀道济亲自率领将士到济水边,在二十多天里,跟魏军打了三十多仗。宋军节节胜利,一直追到历城(在今山东省)。

这时候,檀道济骄傲起来,防备也有点松懈了。魏军瞅个机会,用两支轻骑兵向檀道济的宋军前后两翼发起突然袭击,把宋军的辎重粮草,放了把火烧了。

檀道济的将士虽然英勇善战,但是断了军粮,就没法维持下去,准备从历城退兵。

宋军中有个兵士逃到魏营投降,把宋军缺粮的情况告诉了北魏的将领。北魏就派出大军追赶檀道济,想把宋军围困起来。

宋军将士看到大批魏军围上来,都有点害怕,有的兵士偷偷逃跑了。檀道济却不慌不忙地命令将士就地扎营休息。

当天晚上,宋军军营里灯火通明,檀道济亲自带领一批管粮的兵士在一个营寨里查点粮食。一些兵士手里拿着竹筹唱着计数,另一些兵士用斗子在量米。

有人偷偷地向营里望了一下,只见一只只米袋里面都是雪白的大米。

这个消息马上被魏兵的探子听到了,赶快去告诉魏将。说檀道济营里军粮还绰绰有余,要想跟檀道济决战,准是又打败仗。

魏将得到情报,以为前面来告密的宋兵是假投降,来诱骗他们上当的,就把投降的宋兵杀了。

其实,魏将中了檀道济的计。檀道济在营里量的并不是白米,而是一斗斗的沙土,只是在沙土上覆盖着少量白米罢了。

到了天色发白,檀道济命令将士戴盔披甲,自己穿着便服,乘着一辆马车,大模大样地沿着大路向南转移。

魏将被檀道济打败过多次,本来对宋军有点害怕,再看到宋军从容不迫地撤退,吃不准他们在哪儿埋伏了多少人马,不敢追赶。

檀道济靠他的镇静和智谋,保全了宋军,使宋军安全地回师。以后,北魏也没敢轻易进攻宋朝。

檀道济在宋武帝和宋文帝两代,都立过大功。但是由于他功劳大,威望高,却引起了宋朝统治者的猜疑。

有一次,宋文帝生了一场病。宋文帝的兄弟刘义康就跟心腹商量说:“如果皇上有什么三长两短,留了檀道济总是一个祸根。”

他们就用宋文帝的名义下了一道诏书,硬说檀道济收罗坏人,企图谋反,把檀道济逮捕起来,要办他死罪。

檀道济在他被捕的时候,气得瞪圆了眼,愤怒的目光像要喷射出火焰来。他恨恨地把头巾拉下,摔在地上,说:“你们不是在毁坏自己的万里长城吗?”

檀道济终于被杀了。这个消息传到北魏。魏朝的将士都高兴得互相庆贺,说:“檀道济一死,南方就没有叫人害怕的人啦!”

后来,宋文帝也很后悔。有一次,北魏的大军打到江北的瓜步(今江苏六合)。宋文帝在建康的石头城上瞭望远处,很感慨地说:“如果檀道济还活着的话,不会让胡骑横行到这个地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马齿苋异名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660 字

+ 加入清单

马齿苋”系草本植物,各地都有野生。味酸,性寒。入胃、大肠经。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治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等。说起其异名叫“长命菜”、“长寿菜”,那恐怕就陌生了。其实,这些异名的由来流传着既凄惨,又生动的故事。

相传古代,一年的夏秋之际,北方农村,久旱无雨,赤日炎炎,灾情严重,田间禾苗都枯焦而死。且疫痢流行,饥病交加,老、弱、病、残者相继死去。皇上、地方官吏,对农村的灾荒、人民的疾苦,视若无睹,漠不关心,百姓的生死存亡,只有听天由命。少数壮年力强者,勉强支撑,外出寻觅树皮野草充饥。说也奇怪,他们惊喜地发现,田埂路边有一种野草还茂盛地长着。观其全草,光滑无毛,肉质肥厚,心想:这草一定可以充饥,于是把它连根拔出,采集了一大堆,带回家给全家充饥。吃完后,再去寻觅。吃了几天后,居然大家觉得精神顿起。特别怪的是,所患的“拉肚子病”,也逐渐好了。这个好消息不胫而走,于是村里的人们都去田野寻觅。之后,村民就尊称该草叫“长命菜”、“长命苋”,也有的称它“长寿菜”,“马齿苋”的异名,一一被记载在《本草纲目》、《中国药植志》、《中国药植图鉴》等典籍中。近代编写的大型巨著《中药大辞典》也记载了“马齿苋”的异名。

将“马齿苋”连根拔出后置于烈日下曝晒,多日后仍久盛不衰,再经入地载种,仍能存活。夏秋季节花开成熟,民间大量采集,洗净,欲其贮存,四季常食,则必须将“马齿苋”全草放锅内,经沸水烫过,然后日光下曝晒多日,才能晒得干燥,贮存备用。可见,“马齿苋”的生命力,确实坚强无比,真不愧为“长命菜”、“长命苋”、“长寿草”的美名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左宗棠下棋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579 字

+ 加入清单

据说,左宗棠很喜欢下围棋,而且,还是个中高手,其属僚皆非其对手。

有一次,左宗棠微服出巡,看见有一茅舍,横梁上挂着匾额「天下第一棋手」,左宗棠不服,入内与茅舍主人连弈三盘。

主人三盘皆输,左宗棠笑道:「你可以将此匾额卸下了!」。

随后,左宗棠自信满满,兴高采烈的走了。

过没多久,左宗棠班师回朝,又路过此处,左宗棠又好奇的找到这间茅舍,赫然仍见「天下第一棋手」之匾额仍未拆下,左宗棠又入内,与主人再下了三盘。

这次,左宗棠三盘皆输。

左宗棠大感讶异,问茅舍主人何故?

主人答:「上回,您有任务在身,要率兵打仗,我不能挫您的锐气,

现今,您已得胜归来,我当然全力以赴,当仁不让啦」...

世间真正的高手,是能胜,而不一定要胜,有谦让别人的胸襟;能赢,而不一定要赢,有善解人意的意愿。

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聪明不一定有智慧,但是智慧一定包括聪明;

聪明的人得失心重,有智慧的人则勇于舍得。

真正的耳聪是能听到心声,真正的目明是能透视心灵。

看到,不等於看见;

看见,不等於看清;

看清,不等於看懂;

看懂,不等於看透;

看透,不等於看开。

这是左宗棠的故事。

常常听人说:"没文化真可怕!"。可"文化"到底是什么呢?

——是学历?是经历?是阅历?

答案:都不是。

今天看到了一个很靠谱的解释,说文化可以用四句话表达:

1.根植于内心的修养;

2.无需提醒的自觉;

3.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4.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感恩老师》历史典故

全文共 227 字

+ 加入清单

李政道获得诺贝尔奖之后,给他得老师写了一份信,全文如下:

大猷师尊鉴:

科技界通知,杨振宁和我合得1957年物理学诺贝尔奖金。至今以后的感觉很多,一方面当然觉得是一种光荣,可另一方面深深感觉自己的常识有限,希望在将来继续努力。

现在的成就大部分是源于在昆明时您的教导,假如在46年您没有给我这个机会,那就根本不可能有我今天的光荣。

生政道

李政道作为全球知名的科学家,和其合作者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有很大区别,是一个道德非常高尚、饮水思源的人。做人一定要饮水思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