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眼中的曹操作文5篇 作文【通用20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眼中的曹操作文5篇 作文,欢迎大家阅读!

浏览

3028

作文

165

关于曹操的作文700字

全文共 756 字

+ 加入清单

在小时候,听到别人论三国,我就觉得饶有兴致,那时我眼中的曹操是个阴险狡诈、生性多疑的角色,因为大人们口中的曹操是反面人物,但是,当我读了《三国演义》后,就对曹操有了不一样的感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多么有气势的话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多么豪迈的诗句。不难看出曹操的雄心壮志。曹操不但拥有过人的胆识,他的才干也是远在刘备和孙权之上的。正如鲁迅所说:“曹操才是真英雄!”

在官渡之战中,他军事上的智慧就充分的体现了出来。当时袁绍有精兵几十万,而曹操只有区区几万,他手下的部将都认为袁军强大不可敌,但曹操根据他对袁绍的了解,推断袁绍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兵虽多却指挥不明,于是决定集中兵力晢时进行抗击式进攻,争取战略上的主动权。他结合谋士们的建议与自己的经验,制定出了一套周密的计策。首先声东击西,分散袁军的兵力,然后再派精锐部队进攻。果不其然,元军锐气骤减,兵力大伤。接着,曹操又趁热打铁,放火烧尽了袁军的粮草和营帐,完成了致命一击。其实曹操的胜利不仅在于他的智慧,他知人善用,能接纳才人之言,才取得了最终的成功。

如果我是关羽,也许最终我会追随曹操,因为我十分敬仰曹操的魄力,也很欣赏他的野心。大多的人接受不了曹操残忍的性格,也许这就是那种孤独的天才。在我看来,曹操是一个真性情的人,他活得潇潇洒洒、坦坦荡荡,于乱世中成就自我,名垂千载。刘备用那所谓的正义获得了民心,而曹操看似一直逆天而行,其实是顺理成章的,只不过不被世人认同罢了。大家都知道:乱世出英雄。那么何为英雄?三国时期,风云叱咤、英雄辈出。但我觉得当之无愧能称为英雄的只有曹操。我崇拜他那放荡不羁的生命,那是一个为理想奔腾不息的生命,虽然曹操最后失败了,没有如愿以偿的统一天下,但他永远是我心中最杰出的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我眼中的曹操

全文共 268 字

+ 加入清单

张伟钰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三国时期曹操当属一名主角。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是对他的评价。“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这是他的人生信条。

曹操一生多疑,青梅煮酒论英雄,他试探刘备的野心,华容道义释曹操,是他的弱点。杀吕伯奢一家是他的怀疑。曹操有野心,他夺天子以令诸侯,挟天子而令不臣。他伐董卓,杀袁绍,称帝之路无人能挡。他爱才惜才。一首《短歌行》发无才之分。他哭典韦,惜郭嘉,爱戴关羽。笑看人世间,几人能与我曹操为敌。看孙刘联军,面不改色。战袁绍七十万大军,他全然不惧。持槊而舞,仰天长笑“吾乃曹孟德,曹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我眼中的曹操作文600字

全文共 703 字

+ 加入清单

提起三国人物,诸葛亮、关羽、孙权、张辽等等,一个个英雄豪杰的名字大家都耳熟能详。他们或睿智、或勇猛、或忠义、或奸诈,每个人物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而我们每个人对于这些已湮灭于历史的英雄人物也会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三国人物英雄辈出,但在我眼中能称得上一代枭雄的非曹操莫属。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曹操年轻时身为典军校尉,他不满太师董卓把持朝政、祸害百姓,借献刀为名冒着生命危险孤身行刺董卓。虽然最终刺杀没有能够成功,但这种孤身赴险救黎民于水火的勇气,已初步显露出曹操枭雄的胆量与豪气。

之后发生的官渡之战更是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袁绍自持兵多粮足,率十万大军南下攻击曹操,曹操只有两万人马,他以主力在官渡筑垒固守,相持数月后,曹操亲率精兵奇袭袁绍粮仓乌巢,烧毁全部屯粮。袁绍大军见粮草被烧军心大乱,曹操乘机全线出击,歼敌七万余人取得了全面胜利。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曹操不曾退却,以过人的智慧和军事才能一举击溃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充分地展露出一代枭雄的谋略与风采。

遥想当年铜雀台上建安才子们纵情挥洒,抒发了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第一个高潮,曹操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更是流传下众多名篇佳作。《龟虽寿》、《短歌行》、《观沧海》等等传世佳作都出自曹操之手,曹操借诗文直抒胸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写出了自己奋斗不息的豪情壮志;“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写出了曹操求贤如渴的思想和统一天下的雄心。透过这些诗文我们能感受到曹操枭雄的志向与豪情。

乱世枭雄这就是我眼中的曹操,同学在你眼中的曹操又是什么样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与曹操对话作文500字

全文共 548 字

+ 加入清单

月色舒缓,夜色浓重,几座山头隐现在如绸夜雾之中,忽然,一位身着铁甲的将士缓现。面色凝重,颇有沧桑之感。是你吗,曹操

这几千年来,受尽世人鄙夷的目光,背负着“乱臣贼子”的骂名,又或者心有不甘,却无从辩解?你的难言之隐只得随着黄沙入土。

“世人缘何总说你‘狭天子以令诸侯?’”

你开口了,“问世间谁人不想流芳百世,为后人所景仰,几人又愿遗臭古卷?想我年轻之时只看不过董卓当权,败坏纲纪,夜带七星宝刀只身行刺,还不是为了天下黎明百姓?”

说到此处,你凝重的面色似有舒展,浓厚胡须也随之飞扬起来,似乎又找到了年轻时的气概,可又很快变得严肃,“后人却看不到这些,一句‘挟天子以令诸侯’让我百口莫辩。可当时的情势却逼得我不得不做,东汉气数已尽,内外大臣争权夺势,帝王亲佞远贤,我看到了不久帝国衰亡,百姓又陷战乱之苦痛。刘备之人又不成气候,识时务着为俊杰,救天下必牺牲小我,这乱臣贼子又从何而起。我做的一切却还抵不上他刘备一句“正统王室血脉”,那些百姓是何等愚昧。”

淡淡月光却也掩不住你横眉的愤怒、无赖,“唉!”你长吁一口气,“罢了,再多的不平也被这岁月之水冲刷地干净,再多争辩又有何意义?”你衣袖一摆,很快在雾色中消失。

耳边却回想起你“老骥伏柄,志在千里”的不朽名句又有谁能否认,你是一个心怀天下,抱负远大的伟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我的偶像:曹操

全文共 542 字

+ 加入清单

有人常说曹操是奸雄,而我却不这么认为。

人们都赞扬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赞扬刘备的重情重义,赞扬关飞长的沉着稳重,赞扬张飞的勇武直率。而今,我却要赞扬你——曹操。

你是一位有雄心壮志的大诗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你更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善于打仗,以弱胜强,打败了袁绍,平定了北方。

人们都说你诡计多端,而我却不这么认为。

东汉末年,君主无能,国家衰败,狼烟四起,战事不断。在那种尔虞尔诈的年代里,为了生存下去,你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人们都说你不讲义气,而我却不这么认为。

在那浑浊的年代里,还有什么义气可言?想当年,吕布武艺高强,号称天下无敌,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他曾经还救过刘备,当时刘备非常感激。后来吕布被曹操捉住了,曹操很爱惜他的才能,不想杀他,回头问刘备怎么办,吕布听见了心中暗喜——问刘备还不如问我自己。没想到刘备在一旁冷冷地说:“别忘了董卓是怎么死的!”结果曹操把吕布斩了。

“重情重义”的刘备这样做,也是重情重义的表现么?为什么刘备不讲义气却还受到后人的敬仰?曹孟德啊,我为你感到不公!

曹操就像一只刺猬,即使外表全是尖刺,内心却是柔软的。父亲被杀,痛哭失声,挥兵三千,直逼徐州。不正是表现了他最柔弱的一面吗?

这就是一代英雄,我所崇拜的偶像——曹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我眼中的曹操

全文共 307 字

+ 加入清单

秦颖

也许在很多人眼中曹操是个“奸臣”,但在我眼中,他也“奸”的不无道理。他杀杨修,那是因为他的确随意扰乱军纪,干预政权,不斩就不能整肃军风。不杀陈琳的道理亦是如此。他当时还没有那么大的权利斩陈琳,反而斩了陈琳会让天下贤士都觉得他是一个识才重才的人。我认为,这不是奸诈,是聪明。

除了他的聪明机智,我还佩服他的勇(他自告奋勇去刺董卓),与他的壮志、才华,如《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的豪迈。

比起刘备,我更喜欢他。因为他是丰满的:有壮志的一面,有机智的一面,也有自私的那一面。曹操虽没有刘备那样好的出身,诸葛亮那样“无敌”的臣子、关羽那样有名的大将,但他凭着自己的努力一手打造了属于自己的魏国——我由衷的佩服他。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曹操遇马超——割须弃袍

全文共 296 字

+ 加入清单

话说曹洪中了西凉战将马超的计,丢了军事要地潼关,曹操大怒,曹操带领三寨大小将校,向潼关杀来,正巧遇上西凉兵马。两边都布下阵势。曹操部将于禁、张郃、李通先后迎战马超,均败下阵来。马超把枪往后一招,西凉兵一齐冲杀过来。曹军大败。西凉兵来势凶猛,曹军将士都抵挡不住,只听得西凉军大叫:“穿红袍的是曹操!”曹操就马上急脱下红袍。又听得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曹操惊慌,拿着佩刀马上割了胡子。军中有人把曹操割胡子的事,告诉了马超。马超又叫人大喊:“短胡子的是曹操!”曹操听见喊声,立即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逃跑。

后人有诗说:潼关战败望风逃,孟德仓惶脱锦袍;剑割髭(zī)髯(rán)应丧胆,马超声价盖天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曹操的

全文共 525 字

+ 加入清单

深蓝色的天幕点缀着三两点寒星,月亮冰盘似的悬在空中,越发显得清幽。守都军帐外,欣赏着这凄美的月光,我的心境有如嫦娥般孤独。

我――莺儿――一个曾经轰动洛阳的艺妓。当年,多少王公贵族不惜一掷千金买我一笑;而今却是不堪回首,自己竟然跟随曹操将军颠沛流离,跃马于疆场之上。将军是喜欢我的,我也愿意跟随他。不过在我心中,更多的是敬重,是心疼,是渴望。将军一代枭雄,可紧皱的双眉却让我觉得他像个没有得到渴望之物的小孩。我总是唱一段轻柔的小曲或跳一支艳丽的舞蹈来抚平他的眉头,抚慰我的心疼。

将军终日忙于君国大计,我越来越闲得有时间到帐外看月起月落,赏四季变更,直到我遇见了王图――一个小小的侍卫,我才有了赏景的伴侣,虽然王图的言语丝毫激不起我心中的涟漪。

美丽的日子总是短暂的,王图因为我触犯了军法,将军要处死他。

我挑灯梳妆,走进了主帐。从将军惊讶的目光里,我读到了最后的自己:一袭水绿的薄纱长裙,身无半点脂粉钗环。我跪下说:“将军,莺儿愿代王图一死。”将军的眼神渐渐由冷漠变成了愤怒,他大吼一声:“好!只要你能在七日之内调教出一个可以取代你的歌舞班,我就准你!”主帐别后,我再也没有见过将军,但天寒时的毛毯、饥饿时的点心、训练时身后的目光,都让我感到将军无处不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曹操三下求贤令

全文共 207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的祖父曹腾是汉末著名的宦(huàn)官司首领之一,权倾一时。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曾任司隶校尉、大司农、大鸿胪、太尉等要职。由于曹操出身宦官司之家,尽管父亲身居高位,本人也才智过人,但在社会上仍受许多人的鄙视。他从自身经历及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中认识到东汉选举制度的弊端,为在争夺天下的斗争中能将有用之才都招揽到自己的周围,他对东汉选拔官司吏的标准进度进行改革,曾连续下达三道求贤令,对社会传统理念进行强烈冲击。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话说曹操作文900字

全文共 942 字

+ 加入清单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舞台上的曹操白脸、阴险、奸相毕露;演义中的曹操狡诈、多疑、冷血残暴。但生活中的曹操却是个善弃“小义”而存“大道”之人。

史书记载,东汉末年,社会动荡,起义不断,战火连天,国家困敝、民不聊生。为稳定大局,曹操领军平定战乱,安邦定国,此乃黎民所盼,众望所归也。

其实,早在任任丘知县时,他就反对迷信,惩治宦官之戚,为百姓谋得福利,受人敬爱。这样的人,怎么可以说是冷酷无情呢?

身为宦官之孙,却反对宦官专权,这种魄力不是常人所能够拥有的。弃小义而存大道也。他本可以大力拥护宦官专权,来为自己的家族集团积累更多的财富,为自己的步曲充实更多的力量,但他没有这样做。这样的人怎么可以说是自私呢?

天下纷争,曹公煮酒论英雄。他本可以乘机除掉刘氏,以绝后患,不过举手之劳而已,但他慧眼识珠,胸怀宽广,对于自己未来的对手,他没有这样做。试想,假若曹公当真出手除刘,然后挥旗南下,直取东吴,岂不可以早点成就霸业!然而,呈一时之快,博兄弟之欢,杀一刘氏而失信与天下,次此等贪“小义”,而失“大道”之举曹公不为也。

孔融,七岁让梨,兄弟争死,又是孔子的后世。其身份自是尊贵,然而孔融就躺在这身份上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还喝酒破禁,弃法律不顾,违反了曹公颁布的禁酒令。此等欺世盗名之辈,只有一个下场。曹操杀孔融,被很多人误解,可是我们想一想,禁酒令是为了稳定军心,壮实军队力量,提高战斗力的,而孔融一再犯禁,而且还针锋相对写文章,扰坏人心。没有真才实干,白混饭吃,这样的人就是放在现在能活得下去吗?曹公严格自律,执法如山,陷自己于“不义”,却顾全大局,维护了大道。

曹公弃小义,明大道,保护皇帝,保住汉室朝廷,使多少有“皇帝梦”的野心家望而生怯,百姓得以安定地生活。袁绍之子逃到渤海,曹操本可以赶尽杀绝,以绝心腹之患。可是他没有这样做。

弃小义,明大道。曹操是英雄。是英雄,就会弃小义。曹操没有立曹否为太子,因为曹丕与曹操太相似,但是国家不可以像自己过去那样以武治国,再给百姓带来战乱。因此,曹操希望国家由曹冲来接管,只可惜没能成行。假若天下如曹操设想的那样,历史也许需要重新改写。

只有英雄才会做到为大道而舍弃小义,即使当时背黑锅,不被别人理解,但英雄始终坚持自己的大道。

曹操弃小义存大道,真英雄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曹操暮年壮心不已

全文共 202 字

+ 加入清单

53岁的曹操继官渡之战大败袁绍后,又领兵北征乌桓,经过数月的战斗,终于统一了北方。年底,当他胜利班师回邺城时,他想到了刘表、刘备、孙权等依旧各霸一方,国家依然处在四分五裂的状态之中。他深感到虽然自己已经老了,但仍身负重任,还要不懈努力。顿时他激情涌上心头,雄心勃勃地挥笔写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就是流传千古的名篇《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论曹操的多面人生作文

全文共 1315 字

+ 加入清单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如果说三国是一段不得不读、扑朔迷离的历史,那么曹操则是一位不得不提、褒贬不一的人物。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因为多疑,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九口。因为多疑,赤壁大战前,周瑜使反间计,令曹操疑心大起,立斩蔡、张二将,导致赤壁之战大败。因为多疑,曹操率大军与刘备军队隔汉水对峙,因刘备一方将士夜夜击鼓鸣炮,竟使其怀疑诸葛亮可能有诡计,马上将部队后撤三十里。因为多疑,他以为华佗为其治病是替关羽报仇,一代名医因此死得不明不白。

多疑而不明断,一意孤行,害人害己,真是应了诸葛亮那句话:多疑多败。

然而,不要忘了,曹操生在一个群雄并起的乱世。战争中的多疑,可以看作谨慎,更是一种无奈。面对像刘关张三兄弟的生死同心,想来曹操从内心而言也是羡慕的吧。作为一代枭雄,面对战火纷飞,群雄并起,如果没有曹操多疑的性子,何以步步为营,成就霸业?所谓成也多疑败也多疑,多疑让曹操赢得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

曹操残忍,却并不暴虐;冷酷,却并非无情。郭嘉英年早逝,曹操悲痛得死去活来。陈宫死后,曹操赡养其老母……他的残忍和冷酷并非本性,若他不残忍,别人就要对他残忍;他不冷酷,就战胜不了一个又一个凶险的敌人。他面对的,是你死我活的战争。

曹操虽然多疑、奸诈、残忍,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是一位能臣,一位有着雄心抱负的明主。

曹操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曹操爱才,他明明知道关羽不会背弃刘备,却不忍杀之,亲送关羽千里走单骑,任他过五关斩六将;他可以让赵子龙在军队中七进七出;他可以重金厚待曾经写过讨贼檄文辱骂自己的陈琳。正因如此,其手下将领文臣无论是桀骜不驯,还是倔强执着,甚至是奸诈狡猾,都无不心悦诚服于曹操之下,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曹操有才。他精于兵法,着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他擅长诗词歌赋,留下《短歌行》、《观沧海》等千古名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若不是心怀壮志、才华超群,又怎能写出如此气魄雄伟、慷慨悲凉的文字?

难怪世人言曹孟德乃“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一统天下”是曹操的雄心壮志,“挟天子以令诸侯”,“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些看似过分的做法和孤傲自夸之语,饱含着曹操一生的梦想与霸气。然而,事与愿违,曹操最终还是没来得及实现自己一生的宏愿,他不得不带着遗憾离开……

曹操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更是时代将他推向了最前线。

孙权评价曹操:“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

裴松之评价曹操:“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

唐太宗说曹操:“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鲁迅说:“曹操至少是—个英雄。”

毛泽东说:“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有些人厌恶曹操,厌恶曹操的多疑奸诈,厌恶曹操的残忍狂妄……

有些人喜欢曹操,喜欢曹操不拘世俗的真性情,喜欢曹操不惧失败的真豪情……。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或许对与错已经不重要了。“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历史长流中,纷纷扰扰只是沧海一粟,曹操却用他匆匆一生,画出了惊鸿一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我和曹操过一天作文600字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清晨,我独自一人去跑步,刚刚跑出小区,我的面前就出现了一道光门。这道光门的样子很奇怪,是圆形的。还没等我仔细观察这道光门,它就把我给卷了进去,我连喊一声的功夫也没有就昏迷过去了。

迷迷糊糊间,我睁开眼睛一看,只见我睡在一座军帐里,旁边有一张大桌子,有一个人正在那里坐着喝茶呢。我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那个人见我醒来了,便放下茶杯,慢慢地走过来,笑眯眯地说:“小朋友,你醒来啦?”

我吃惊地问他:“你……你是……不……是曹……操?”那个人笑着回答:“是呀,我就是曹操,那你叫什么呢?”“我叫唐多胜。”我如实地告诉他。这时,有人在外面通报:“主公,张辽将军来了。”“让他进来。”

张辽进来后,简单明了的说明了袁军和我军的优劣情况,问曹操下一步应该怎么办。我一听问:“你们是不是在打官渡之战?”张辽回过头来,对我说:“是啊!怎么了你怎么知道的?”我胸有成竹的说:“这场仗让我来指挥吧!我肯定能打赢袁绍带来的百万大军。”

张辽看了我一眼,他的脸上清清楚楚地写着,你能行?而曹操却说,让他指挥吧!

我让士兵们在军营周围挖了深沟,防止袁军来偷袭,还让工匠们制作了一种车,叫做霹雳车。总攻开始了,我军的霹雳车把袁军打的落花流水,这场仗,我们赢了。

我正和曹操高兴的欢呼我们胜利的时候,那道光门又出现了,它再一次把我吸进去,等我醒来的时候,我已经躺在家里沙发上看电视呢。

这一天可过的真有趣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写给曹操的一封信作文600字

全文共 716 字

+ 加入清单

曹孟德:

你好,人们常说,世间英雄皆豪迈。您的豪情壮志亦不是常人可以比拟的。只愿让这封载着我内心的想法,向您一一到来。

世人皆说你是奸臣,野心蓬勃。不在天子之位却职天子之务,妄统一天下,傲视群雄。

而我却不这么认为。当年汉氏已经衰败,群雄四起、戎马劻勷、民不聊生。在这水火之中,是您站了出来,率领军队,打败群雄,平定北方,使百姓得以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撕去人性的外皮,世上千万豪杰,何人没有野心?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你心怀天下,戎马一生,英勇善战。沙场多年,胜也好败也罢,打不倒的是您那颗满怀豪情壮志的心。您,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您以浪漫为笔,豪情为墨,作下的诗篇。字字惊心动魄,句句震撼人心。其间流露的情感,让多少好汉自愧不如。才华横溢,足智多谋,您是一位真正的才人!

军行途中,水资源匮乏,兵士毫无斗志。你却靠想象描绘出前方那又大又甜的梅子,并靠着这份意志找到了水源。自第一次听到这个望梅止渴的故事,我就为之震撼。在濒临脱水的困境中,您依旧保持着超凡的意志。想来,这就是一个真正领导者该有的风范,令我敬佩万分。

您的一辈子都在南征北战中度过,但依旧未能如愿获得帝位。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却断送给了司马懿。这结果出乎意料,却又有因可寻。有句话说得好,得民心者得天下。你奸贼的名号和逐渐蓬勃的野心早已在百姓口中流传,这让人民怎么信服于你?

一步错,步步错,最后满盘皆输。一生的努力就这样烟消云散,我真心为您感到惋惜。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不管世人言论,在我心中,您依旧是一位英雄。意气风发,英勇善战,豪情壮志。惜天下苍生不懂您心。最后,我愿您安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我眼中的曹操写人作文

全文共 548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人。说道曹操,他是《三国演义》中,性格最最复杂的一个人物,为什么说他性格复杂呢?大家就来仔细的比较一下吧!

在一次战斗中,曹操的三子曹彰阵亡了,曹操的妻子丁夫人听说之后,非要曹操还自己一个儿子,曹操竟然大发雷霆,把丁夫人赶回了娘家。没想到,过了没几天,曹操竟然亲自驱车赶到丁夫人家里,把她接了回去。所以曹操既可以说是阎王脾气,也可以说是菩萨心肠。

曹操的手下有一名谋士,名叫杨修,杨修十分聪明。有一次,曹操的长子曹丕草北方得到了一盒名为“一合酥”的糕点进献给了曹操,曹操本人舍不得吃,只吃了一小块儿就走了。过了一会儿,杨修来见曹操,没有看见曹操,却看见了桌子上的“一合酥”,便二话不说,把“一合酥”分给了执勤的将士。曹操回来后,问执勤的士兵,自己的一合酥怎么没有了。士兵说,是杨修分给执勤的士兵们吃了。曹操大发雷霆,当场就把杨修斩首了。因此,曹操也算是一个小肚鸡肠的人,竟然为了一盒糕点,而杀了一个十分聪明的谋士。

还有许多事例代表了曹操更加复杂的性格,总而言之,曹操就是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狡猾奸诈,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阎王脾气,菩萨心肠。如果你仔细的读过三国演义,就会发现,这些性格用在曹操的身上一点儿都不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初中曹操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665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你好!在《三国演义》的你被塑造成一个阴恨、多疑、毫无道义,不顾他人的小人形象。但我想对你说:你虽然不是好人,但也不是一个应该被世人唾骂的狗贼,而且你是一位好君主,一位足智多谋,三思而后行,真正的枭雄。

宁让我负天下人,莫让天下人负我,想必许多人都听或看到过这句话,从而认为曹操是一位不仁不义,毫无贤德的狗贼,但我知道你并非不仁不义,只不过不想装自己很贤德,比那些闲得慌的君主好太多了,你虽然是枭雄,但也有仁德之心。

曹操,你是一位好君主。在你上任期间,恢复生产,鼓励改革。终结了北方汉末的混乱,使万千百姓得以安居乐业,面对武圣关羽时,你不忍心将其除去,虽知其心在汉,却能将他留了下来,并给予他吕布的坐骑---赤兔。面对为救公主之子阿斗的赵子龙,你明明可以下令乱箭射死他,却下令不许放暗箭,未料到他七进七出,斩你数十元大将,而你却更加欣赏赵子龙,你是个爱惜人才,赏识人才的君主。

曹操,你携天子令诸侯,从而掌握半壁江山,借吕布之手杀尽敌手又将其杀死,因内心多疑而斩杀自己数位名将,谋士。作为一个君主,你狠下心来一统天下,有大局观念,虽有些残暴,但又让百姓更快地迎来了和平安康。与你相比的刘备不过是一个只会哭的戏子。而孙权,不过只是继承父辈先业罢了,而你,以一人,一颗雄心,放下的那些所谓的道义,杀出一条血路,终加冕为王。

曹操,你与日月同辉,千古无双。你足智多谋,有大局观念,善于用人。你足以堪比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可惜未展身手,抱憾而终。但曹操你虽是奸雄,却比那些忠义之人好太多了,你不是个好人,但你却是个好君主,千古难逢的好君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英雄曹操作文800字

全文共 849 字

+ 加入清单

“乱世出英雄”,三国,这样一个诸侯割据、群雄纷争的时代,多少的悲欢离合,多少的人生末路,唯有孟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真正配得上“英雄”二字!那战场上的英勇无畏,那乱世中的雄才大略,是真正的英雄气概!

青梅煮酒论英雄,那时候的曹操,长歌当啸,豪气冲天,指点群雄,那样的年轻气盛,与刘备的对话中不禁显露出对这天下人的不满,对自身能量的确信,尽显英雄气概,与刘备的一味谦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他说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时,刘备竟然将碗筷滑落,显然吃了一惊,刘备解释“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时,曹操笑着说“丈夫亦畏雷乎?”此乃真丈夫矣!

官渡之战战袁绍,那时候的曹操,知己知彼,运筹帷幄,决战沙场,那样的雄才大略,和袁绍的战斗中不禁显露出对这场战役的自信,对人才运用的熟练,尽显枭雄本色,和袁绍的刚愎自用预示了战争的结果;当他仅用两万的兵力打败袁绍十万大军时,袁军竟元气大伤,袁绍不久去世,显然受了重伤,为此后的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后北方无人与之抗衡,此乃大丈夫矣!

赤壁之战战孙刘,那时候的曹操,骄傲自大,雄心勃勃,率军激战,那样的唯我独尊,和孙刘的激战中不禁显露出对自身力量的自负,对孙刘联盟的轻视,尽显骄傲心态,与孙刘的团结一致奠定了战争的失败;当他将自己军队的战船连成一片时,黄盖的诈降和满船的柴草的点燃,烧掉了战船,也烧掉了曹操的雄心,只得败走华容道,从陆路撤回江陵,大败而归,此乃骄丈夫矣!

壮士暮年心不已,那时候的曹操,壮心不已,心有余,力不足,预备后事,那样的心力不足,和吴使的对话中不禁显露出对自己能力的畏难,对称帝的害怕,尽显英雄末路,和孙权的咄咄逼人奠定了曹丕的建国;当他说到孙权来书“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耶”时,手下大臣向曹操劝进时,曹操却将这机会留给自己的儿子曹丕,他说:“苟天命在孤,孤为周文王矣”,此乃谦丈夫矣!

三国,距今早已有一千五百多年,而我们仍记得这位英雄,记得孟德,记得青梅煮酒,记得官渡之战,记得赤壁之战,这一切的一切,曹操在我们心中存在永远,永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眼中的曹操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演义中,有很多勇敢机智的人把我吸引。如,神机妙算的诸葛亮,重情重义的关羽,虎虎生威纵横江南的小霸王孙策……,但是,最让我佩服的还是曹操

在官渡之战中,许攸来投靠曹操时,曹操特别高兴,连鞋都来不及穿,光着脚就直接跑出去了。最后许攸在曹操打胜这场仗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还有,当曹操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好多人都来投靠他。曹操不论亲疏容貌,不计前嫌,一切唯才是举,因此他的帐下才会猛将如林,谋士如云。以至于后来他建立了强大的曹魏政权。

战吕布时,曹操时而诈死诱吕布来袭,时而令老幼妇孺充任疑兵,吕布被困下邳城,从早晨开始,一直在白门楼上抵抗曹军进攻到中午,精疲力尽,敌军稍退,布在敌楼前的椅子上休息,不觉昏睡过去。他手下的两员大将宋宪、魏续趁其昏睡之时,赶走了他的卫兵,生擒了吕布。宋宪、魏续生擒吕布后,从城楼上扔下他的令世人闻风丧胆的方天画戟,打了白旗,开了城门,引曹军入城,正式将吕布捆绑送到曹军手上。曹操、刘备众人在前,布请曹操饶他一命,他要和曹操作政治交易,曹操征求刘备意见,刘备一言要了布的性命,指出其反复无常的本性。曹操即令手下将吕布推下楼,先勒死,后斩首示众。

人们都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是呀,曹操也是如此。因为他的多心,被诸葛亮骗走了十万多支箭,他也很狡猾奸诈,杀死了不少人……

瞧!这就是我眼中的曹操,你佩服谁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我眼中的曹操

全文共 900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这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对于曹操的看法,有人说曹操是奸贼。而我却认为,这种说法只是片面的。

说起曹操的性格,实在是太多了,就连易中天也只能说曹操是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人之一。面对不同的人,他所展示的是截然不相同的性格特点,自然也使得后人对曹操的看法各有所见。

然而曹操在军事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在当时也是数一数二的能臣。“破黄巾,灭袁绍,平袁术,诛吕布,败张鲁。”这一切都表现出曹操杰出的军事才能。而他唯才是用的提拔人才的能力更是令人称赞。历史上曾有许多人前来与曹操的女儿提亲,不仅都被曹操拒绝了,曹操反而是给他女儿挑选了一位瞎眼的书生,正是这位书生的才华横溢打动了曹操。可见曹操选女婿的眼光之高。

不仅如此,曹操还是个善用人才、珍惜人才的人。曹操知道张辽李典之奋勇,乐进之刚毅,特派此三人去守合肥,当孙权率10万大军来进攻张辽8千军士时。曹操给了张辽一个锦囊:“若孙权至,张、李二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张辽按此计居然直捣孙权军军旗处,吓得孙权军军心大乱,大败而退。张颌曾失守天荡山,曹洪告他有罪,而曹操短短的一句:“胜败乃兵家常事。”深得张颌的忠心。

前者合肥之战的胜利不仅在于张辽李典的骁勇善战,与曹操的知人善用也是密不可分的。后者曹操的一句话不仅不责怪张颌,而且深得众将士们的信任和忠诚。完美的体现自己的爱戴将领,赏罚分明、宽宏大量。

若只是上述的性格,不仅曹操有,诸葛亮也有。但曹操还有诸葛亮所没有的,曹操能把自己心胸宽广的气量比作一望无际的沧海,以歌咏志,也是这位魏国先主的“浪漫”之情。

孙权的东吴完全是继承于父兄之业。刘备凭借的则是“哭”到的赵云,“哭”到的荆州,与诸葛亮的巧遇,成就的蜀国。而曹操完全是以自己“挟天子以令天下”的政治眼光、与为人处世方面多变的人格最终成就了魏国。

相比于蜀国,先主刘备的成果在刘禅上任后被毁于一旦。

相比于吴国,据三江之险的地理位置却未能给孙权甚至后者带来优越条件。

曹操的优秀不仅在于自己的作为,选择曹丕作为接班人也因为曹操看准了曹丕与自己性格相似,使得曹操的儿子在名声上比孙刘之子高过许多。

以上军事、政治之才能;执法、用人之严谨,成就了我眼中的曹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曹操与满宠法律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全文共 782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有个堂弟,名字叫曹洪。曹洪跟随曹操带兵打仗,立过许多战功,曹操对他十分信任与宽容。

有一天,曹操的侍卫报告:“丞相,曹洪有急事求见。”曹操说:“让他进来。”曹洪气喘吁吁地走进来。曹操问:“有什么紧急的事吗?”曹洪向曹操行过礼,说:“有。您快管管满宠吧,他要杀我的人了。这不是故意让我出丑吗?”

原来,曹洪的手下有一个人,这个人依仗曹洪的势力,常常干违犯法律的事,还满不在乎。最近,他又犯了法,被人告到地方官满宠那里。满宠立即抓来那个人,经过审问,根据法令,判处那个人死刑。曹洪听说以后,连忙写信给满宠。信中说:“……请大人能够看在我的面子上,饶了这个人吧。这个人是我的亲信,您千万不可杀他。如果饶了他,您有什么要求,我一定尽力为您效劳……”满宠收到信,心中十分不高兴,他说:“曹洪身为大将,怎能为自己犯罪的亲信辩护?实在不应该!”满宠对曹洪的说情理也不理,仍然坚持原则。曹洪没有办法,只好来求曹操出面讲情。曹操想了想,说:“待我问个明白。”

曹操传令,召见满宠。过了好久,满宠才来见曹操。曹操刚想开口询问,满宠倒先讲话了。满宠不慌不忙地说:“我想,您是要为曹洪将军的一位犯法的亲信说情吧?我刚才已经把他杀了!”曹操听了,大吃一惊,说:“怎么?你怎么能这样做呢?”

满宠说:“丞相请您千万不要生气。我听说曹洪将军找您告我的状,我料想您找我来,就是为了曹洪将军的那个亲信的事。那个人罪大恶极,是不能饶恕的。我怕您命令我放掉他,所以,就干脆先按判决杀了他才来见您。”满宠说完,望着曹操,等候发落。曹操听罢,想了想说:“当然,我很为曹洪伤心,但是,满宠你做得是对的,你大概还怕我治你的罪吧?” 满宠说:“不。我没有罪,所以我不怕。”

曹操哈哈笑了起来,竖起大拇指,赞扬说:“满宠做得对!做官就应该像满宠这样。不然,我定下的法律,谁还愿意执行?不管是谁,犯了法,就要按法律处置!”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话说曹操

全文共 658 字

+ 加入清单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东汉末年,战火纷纷,奸雄乱世。曹操,除黄巾,灭董卓,辖天子,令诸侯,一生南征北战,建立起魏国,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被称作“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曹操有着他宽容的一面。官渡之战后,曹操缴获了袁绍大量的图书、资料、文件、书信,就发现其中有自己的人写给袁绍的信,曹操可立即下令,全部烧毁,曹操做得很漂亮,当时很多人不理解,就问曹操,为什么把这么重要的证据都毁掉了,这个人情,曹操做得很好,曹操当着全部人的面把这些证明全部烧毁,让大家放心,跟着曹操,只要忠诚,以前的事我不知道。曹操很会装糊涂,装糊涂才能宽容人,宽容人才能得人心,得人心才能得天下。

曹操也有着他野心的一面。“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这就是曹操最能突出自己野心的一面,他可以错,但是他的部下不能错,有句歇后语: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为得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此为孟得之雄才大略之体现,他不急于求成,知道韬光养晦,不挣一时之得,深谋远虑,可是智者千滤必有一失,他的多疑之心无意是他吃败仗之原因。

陈寿评价曹操为: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曹操,在乱世里出来的英雄,是真正的英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