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眼中的曹操作文5篇 作文(经典20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眼中的曹操作文5篇 作文,欢迎大家阅读!

浏览

3011

作文

165

张飞智斗曹操

全文共 1366 字

+ 加入清单

相传有一年中秋节,曹操坐在帐内独自喝闷酒,想来想去心里烦不过,因为那个猛张飞弄得他不能成事,但又想不出一个取胜的办法,便一个劲地喝起来。谁知,最后一杯酒下肚,他竟昏昏入睡了。

骤然间,一位金甲神闯进帐来,对曹操道出四句话:

天子头上长只角,

口在天子右边坐,

日头踩在脚底下,

千钧妙谛莫道破。

金甲神说完后,将曹操推了一把,隐身而去。曹操一觉醒来,觉得奇怪,也来不及仔细思索,便大喊一声:“来人啊!”其实,曹操这时是喊中军,叫他去请人来商议此事。没想到刚好有个叫狄兀的经过帐前,便走了进来。曹操一看是狄兀,知道他肚内还有些墨水,便招呼他坐下,将梦中金甲神所嘱的四句话,背给狄兀听。

狄兀听后,又将四句话用素笺过细录下来,看着看着,突然哈哈大笑,一个劲地恭贺曹操。曹操问原由,狄兀便一句一句的解释说:“第一名‘天子头上长只角’,是个‘矢’字,‘口在天子右边坐’,相合是个‘知’字,‘日头踩在脚底下’,三字拼合是个‘智’字。曹操恍然大悟:金甲神托梦点化他,与刘备抗衡,只可用“智”。曹操又问狄兀第四句话的意思,狄兀看了看曹操,欲言又止,曹操“嗯”了一声,狄兀浑身象筛糠一样,吓得连声说:“小人有罪!小人有罪!”

曹操本是个刚愎自用的人,他见狄兀这般模样,便将素笺一把夺过来。一看,那第四句是金甲神嘱咐曹操,用“智”乃是天机,不可泄露旁人。等到狄兀失悔时,已经迟了,曹操拔出佩剑,一下将狄兀刺死了。

当天,曹操便来到刘备营盘前,指名要张飞出来应战。诸葛亮是个足智多谋的人,听说曹操独自一个来到阵前挑战,已知他是找张飞斗志来的,便暗对张飞交待了一番。张飞到了那样子,恨不得将他一口吞下,但又奈何不得,只得先发制人:“张黑炭呀张黑炭,你不过是山野莽汉,今日是中秋佳节,你敢与老夫斗智么?”

张飞听到曹操果然要斗智,禁不住心里佩服军师神机妙算,便大声说:“曹白脸呀曹白脸,怕你我就不姓张,你喜欢怎办就怎办,我奉陪到底!”

曹操自信斗智必能压倒张飞,便用双手比用一个圆脸盆,要张飞回答。张飞想起军师临行前的嘱咐,也不说话,只用手势向曹操伸出三个指头。曹操禁不住一惊,慌忙伸出拇指和食指,比用八字。张飞非常镇静,把肚子拍了三下。结果把个曹操吓得“哇哇”直叫,催马就往回跑了。

张飞回到营帐,刘备、诸葛亮、关公一起围了拢来,问长问短,张飞把自己和曹操斗智时的手势,又重新比画了一遍。诸葛亮摇着鹅毛扇子,做着手势故意问:“张飞,这是啥意思?”张飞嘿嘿傻笑了一会说:“今日中秋节,曹操接我到他家去吃脸盆大的月饼。我就行,要吃就吃三个。曹操却要我吃八个。我只好拍拍肚子,说我肚子装不下啊!他骑马就往回跑了。想必是回家向厨子交待,把月饼做小些!”

诸葛亮一听,禁不住哈哈大笑,把张飞笑得糊里糊涂,把刘备笑得如坠五里雾中。刘备问诸葛亮笑什么?诸葛亮对张飞解释道:“曹操用双手比做圆脸盆,实际是指他的地盘比我们大。可你却伸出三个指头,曹操以为,这是指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曹操最怕的是这个。可他不服输,又将拇指和食指伸出比八字,表明他们兵强马壮,有八十万人马。可你却将肚皮边拍三下,曹操以为你的气魄大得能将八十万人马吞下肚。所以你把他吓跑了。就不定曹操已气病在床,活不过八月了。”

果然不出诸葛亮所料,曹操回到营帐以后,就气得病倒了,一连几天水米不沾,没有几天工夫,就死了。

(冯其林)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关于曹操的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演义》是一部巨作,读后感想颇多,不能一一记述,只对曹操印象颇深,不能面面俱写,只觉得作者对曹操的几次败仗写得很让人回味,那就是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可谓是数不胜数。这几次战役,曹操确实败得惨,但是曹操或是就地反攻,或是卷土重来,可谓是屡战屡败,且大战之后必定会大笑。

这其中“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是曹操败得最凄凉的时候。火烧之后,逃亡路上又值大雨倾盆,这正是“火厄盛时遭水厄”,寒风刺骨,人困马饿,死伤无数。八十万大军,几乎片甲不留。曹操却令人意想不到地连连大笑,说敌人缺谋少志。小说戏剧性地一次次安排笑口未停,便有伏兵杀出,残兵败将屡次被杀的落花流水。

穷途末路之时项羽也许会拔剑自刎,同时被烧了一场的刘备,竟一蹶不振。曹操却大笑不止,不改奸雄本色。直到狭路逢关羽,当他来时也不坐着等死,他明知道关羽是重义之人,便死皮赖脸地向关羽诉说当时的恩义,终于虎口脱险,也不忘其大笑。

读完了《三国演义》,纵观上下,我最喜欢曹操,因为曹操这种在逆境中的顽强意志,给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爱三国,我爱曹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我眼中的曹操作文600字

全文共 612 字

+ 加入清单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尔虞我诈是三国,说不清对与错。”我眼中的曹操是真英雄,连毛泽东也多次为他翻案。

有人说他像一头猛虎,是横扫北方的大鳄,有人说他如一只狐狸,狡猾奸诈,是一代奸臣。然而我认为戏剧中的白脸是对他错误的评判,小说中的狠毒是演义的误解,他是我欣赏崇拜的人,是能文能武能屈能伸的真男儿。

他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官渡之战,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败袁军十万。赤壁之战他的一时疏忽导致诸葛亮计谋取胜,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胜败兵家事不期”他不屈地仰天长笑,我钦佩他在困难面前的锲而不舍,“包羞忍辱是男儿”。

他是一位识人爱才的统帅。官渡之战许攸献计被袁绍否认,转身投奔他,他一听是许攸要来,不顾形象,激动地赤脚迎接。关羽落难曹营,他盛情款待,表态要将关羽纳魏,只因关羽重情义,誓死不离刘备,他虽惋惜,却也爱才,最终还是放他归蜀。

他能武亦懂风骚。他挥师南下,江心击水,横槊赋诗,手不释卷!他心存统一天下之志,然功业未遂,且时不待我,面对滚滚江水,发出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他思慕贤才,故而生出“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万般豪情;他老当益壮,发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慷慨之音……江水滔滔,思绪缈缈,斯人已去,我辈怆然!

他有着世人厌恶的奸诈,他疑心太重错杀多少忠良,可这一切还是阻挡不了他在历史长河中的熠熠之光。

他就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谋略家,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曹操,他是我心中的真男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我眼中的曹操

全文共 375 字

+ 加入清单

李定棋

所谓奸雄,曹操的奸诈算计与谋略抱复,都为他的性格增添了不可缺少的一笔。“奸”,因为他的阴谋:“借”王垕人头一用,假装梦中杀人,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其他人可以损害他的名誉,可以骂他甚至羞辱他,但是绝不能阻碍他的野心。

对于曹操,文学家、军事家、政治家等等都是脱口而出。作为“雄”,他的许多特点都备受人们赏识。首先,他求贤若渴,许攸来投,他“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见贤才来投,曹操激动地连鞋都不穿忙出门迎接,关羽来时他用最好的东西来招待他,可见其诚意。他的抱负,从那句“满朝大臣,夜哭到明,明哭到夜,焉能哭死董卓耶”中不难看出。刺杀董卓可见其勇,割发代首可见其治军之法。他的谋略自然出众,“望梅止渴”“濮阳诈死破吕布”“抹书间韩遂”等都可体现。

这就是曹操,一个乱世之袅雄,一个奸绝亦是才绝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话曹操作文

全文共 837 字

+ 加入清单

凡是度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心中都会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人物。比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义薄云天的关云长,武艺超群的吕奉先,或是智勇双全的赵子龙……然而,我最喜欢的莫过于一代枭雄,魏武大帝—曹操了。

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三四岁的孩童,都无一不把曹操看作一个坏人,一个粉脸的奸臣来对待。但我却并不这样认为。《三国演义》的中心是“尊刘、反曹、贬孙”,因此曹操的一世英名在《三国演义》里不是只字不提,就是草草概述。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被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因此,很多人认定他必定奸诈无比。而我以为,这句话反倒能说明曹操的军事能力。孙子曰:“兵者,诡道也。”正因为曹操熟读兵书,会使用计谋,他才被称为奸雄呀!

曹操身经百战,用兵如神,无数英雄豪杰都曾败在他手下,其后许多大将又为他所用。他淮南困袁绍,下邳擒吕布,以绝对兵力劣势却能大破青州百万黄巾,又曾行刺董卓,其它战绩也数不胜数。再看刘备,一点军事才能都没有,最后还是败于军事上,被东吴陆逊火烧连营。

曹操在文学方面也是卓有建树。他写出的《观苍海》、《龟虽寿》等名诗,词藻华丽,荡气回肠,流传至今,可以说曹操是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家和诗人。

曹操胸襟广阔,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赤壁之战,曹操败于周瑜之手,以周瑜比曹操如何?周瑜爱才的方式就是“杀”,只要把“天才”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真是眼光短浅,量窄易怒,非英雄也。而曹操豁达大度,如:不杀攻击自己的陈琳,反而自嘲说陈琳檄文可治头风痛等等。

大家都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也是不对的。首先,他并未称帝,还说“天下英雄何须以帝位自累”,所谓三国只是在曹操 死后才出现的。而刘备却念念不忘此事:他有二子,一名封,一名禅,即天子祭天地之礼,说明他早就有意于帝位。其次,若曹操不在,天下不知会有几人称王,几人称帝。这绝非假话,称帝的袁术,就是被他灭掉的。他对于“炎刘”实有大功。

我爱曹操,因为他的武功,因为他的文治,因为他的种种。

[话曹操作文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关于曹操的

全文共 887 字

+ 加入清单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调寄《临江仙》

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绝对的风流人物。

曹操,被天下之人,指为奸雄——谁让他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谁让他那么残忍狠毒地杀死了吕老伯全家。

说到曹操,人们便会非常自然地想起了他的奸诈——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嘛。

初次在书中与曹操见面时,他身为典军校尉,20多岁时就已有与从不同的胆识和谋略。在第四回中,曹操与司徒王允合谋刺杀董卓,以其过人的胆识,独自进入龙潭虎穴。可天不从人愿,将欲行刺,却被董卓发现,故推献刀,后全身而退,逃出城。在第三十回中,袁绍谋士许攸夜见曹操,曹操赤足而迎,一揖到地。攸曰:“公今军粮尚有几何?”

“操曰:“可支一年。”攸笑曰:“恐未必。”操曰:“有半年耳。”攸拂袖而起,趋步出帐曰:“吾以诚相待,而公见欺如是!岂吾所望哉!”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操亦笑曰:“岂不闻’兵不厌诈’!”遂附耳低语曰:“军中止有此月粮。”攸大声曰:“休瞒我,粮已尽矣!”这些可算曹操奸诈的铁证。

曹操不仅奸诈,他也是三国时期的英雄。

曹操煮酒慰玄德,论说天下英雄。“青梅煮酒论英雄”一节,是我最乐读的一段。并且,我始终认为,曹操在当时是十分坦诚的。席间,他特别强调说,英雄者,乃腹有良谋,胸怀宇宙之机,吞吐天下之志者也。并狠准地指出,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

吓得刘备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地;不过,刘备为了韬光养晦,当时表现得也相当棒。借着青天霹雳的上天之助,惊险而轻松地逃过了一劫。不堪一惊,安能称为英雄。刘备在称帝之前,早就想做皇帝。线索便是他的两个儿子,一儿名封,一儿名禅,合起来就是封禅,即天子祭天地之礼。可见他念念不忘此类事。曹操却未见想做皇帝。曹操是很实在的实干家,曾行刺董卓,发矫诏聚十八路诸侯讨董卓。这类事刘备却未见有何军事才能,最后又败亡于军事。此等人,称为英雄,若与曹公相较,还真得大加考量。

曹操,虽奸,却以他的聪慧,胆识,眼光及谋略,使其在三国乃至今日仍令人大可凭吊,堪称当时之英,后世之雄也。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说曹操曹操到的典故

全文共 416 字

+ 加入清单

当时,汉献帝和李催与郭汜军队正在作战,而汉献帝已经突围成功了,但是李催与郭汜仍然率领军队对汉献帝穷追不舍,情况危急,汉献帝需要外援的军队来增援他。此时,有一位随从的将领便向汉献帝推荐曹操,说曹操英勇善战而且很有计谋,汉献帝可以让曹操来救驾,加上曹操曾经平定了青州的黄巾军,从这件事情完全可以看出来曹操是有力的人选。汉献帝听到部下的意见,认为曹操的确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便让信使出发,前去通报消息让曹操前来救驾。就在此时,李傕和郭汜的军队已经杀来了,汉献帝慌了阵脚。眼看信使还未出发,正准备和俩人的军队火拼之时,夏侯惇来了,他是奉曹操之命前来增援汉献帝。汉献帝看着曹操部下来了,心中的石头就落地了。夏侯淳将汉献帝解救出来随后又将李傕和郭汜的军队击溃了。后来,汉献帝对曹操军队的建设和作战精神有了强烈的认同感。并且,还大肆的嘉奖曹操,对他加官进爵。后来,在说起这件事情后,都很感慨曹操料事如神,以及速度之快,便有了说曹操,曹操到的说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话曹操作文

全文共 918 字

+ 加入清单

人们常用曹操来说奸诈之人,我想,曹操真的那么奸诈吗?看了《三国演义》我对曹操改变了看法。

赤壁之战,曹操败于周瑜之手,不如把曹操与周瑜作个比较。周瑜的眼中钉是诸葛亮,一心想把诸葛孔明给杀了。《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不正是表现出他的阴险狡诈吗?后来又发现刘备非池中之物,顶好把刘备给杀了,东吴的天下也就太平了。眼光短浅,气量狭小,心胸不宽,非英雄也。而曹操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的刘备听都不敢听,虽然此时刘备正是瓮中之鳖,可曹操并没有杀他,可见曹操的宽宏大量之胸怀,非周瑜所能相比。

虽然关羽既是忠臣,又是以一当十的勇将,不过是刘备手下一将耳。曹操乃魏国之主,又是一代奇才,做事有准备、有计划。而关羽实是只有武功,脑子却比较简单,因此曹操又覆过关羽。

《三国演义》第三十回:袁绍谋士许攸夜间曹操,曹操跪迎洗拜。攸曰:“公今军粮尚有几何?”曹操曰:“可支一年。”攸笑曰:“恐未必。”曹操曰:“有半年耳。”攸拂袖而起,趋步出帐曰:“吾以诚相投,而公见欺如是!岂吾所望哉!”曹操挽留曰:“子远勿嗔,尚容实诉:军中可支三月耳。”攸笑曰:“世人皆言蒙德奸雄,今果然也。”曹操亦笑曰:“岂不闻‘兵不厌诈’!”遂附耳低言曰:“军中只有此月之粮。”攸大声曰:“休瞒我:粮已尽矣!”这可以算是曹操是一个奸雄的铁证吧。曹操自己说,天下如果没有了他,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不是空话,称帝的袁术就是曹操灭了的。曹操一生,并没有称帝者。三国是曹操 死后才出现的。虽然首先夺位的是曹操的儿子曹丕,但不是曹操。曹操于所谓“炎刘”确实是立了大功。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是个被神化的人物,他也自亦不凡。而我认为不过是小本经营,东支西绌,勉勉强强维持了几年,正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怎么能和曹操相比呢?

虽然诸葛亮聪明,但“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之类的诗,刘备、诸葛亮、关羽却连一句也做不出。至于曹操,则父子三人都是杰出的诗人、文学家。

曹操脑有勇有谋,又是杰出的文人,非一般无能之人相比。所以我觉得,他不应该单单只背负着奸诈之名。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书信作文:给曹操的一封信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曹丞相:

我读了《三国演义》之中的《周瑜大火烧赤壁》(赤壁之战)之后,我就一直想写跟您谈谈,今天终于有了这个机会,我说的都是肺腑之言啊!

你堂堂80万大军,被东吴3万人马打得丢盔弃甲,早知道这样,您应该把黄盖写的投降信撕得粉碎。这场大战关键输的太轻敌了,虽说您有80万大军,而敌军3万,但是您作为一位大军事家,“苦肉计”您会不知道吗?黄盖诈降竟把您骗了,亏您还是读过几十年兵书呢,还有,您下达铁索连船的命令,其结果是把您的几十万大军带向了死亡的深渊。

我如果是您的话,先组成几个巡逻队,不分昼夜的巡逻,任何靠近我船队的人都要被检查,如果第一巡逻队受到攻击,其他巡逻队立即警报进行阻击。有了这个办法。就算他再有多少个周瑜、黄盖,也不是我军对手。再者,派一些穿便衣的士兵招收熟悉水性的人,把80万士兵抽一部分进行训练,使之摇身一变成为水兵,到时候先下手为强,把士兵分为四组,先用四分之一的士兵从左面进攻,吸引东吴一部分力量,再派四分之一的士兵从右路包抄,然后再派四分之一的人从正面进攻,还剩一部分士兵在后面放箭掩护,杀他个措手不及,从而轻而易举的夺取东吴。这才叫痛快!哈哈……,可是时光不能倒流,失败已成定局!

您的失败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清了自己,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谨慎,不能轻敌,要扬长避短,这样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百战百胜,取得优异的成绩!

再见,曹丞相!

[书信作文:给曹操的一封信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曹操用人歇后语

全文共 538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用人歇后语:唯才是举

更多的歇后语:

林冲到了野猪林——绝处逢生

林教头的棍棒——虚晃一下

林冲上梁山——逼出来的

林冲棒打洪教头——专看你的破绽下手

林冲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

校场里的土地——管得好宽

官逼民反——不得不反

没有三两三——不敢上梁山

梁山兄弟——不打不成交

梁山兄弟——不打不亲

梁山兄弟——越打越亲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能力大

鲁智深出家——无牵无挂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抱打不平

酒肉和尚菜道士——岂有此理

李逵打宋江——过后陪不是

李逵升堂办案——乱打一通

李逵扮新娘——装不象

李鬼劫路——欺世盗名

张顺浪中斗李逵——以长攻短

武大郎上墙头——上不来下不去

武大郎坐天下——没人敢保

武大郎贩甲鱼——什么人卖什么货

武大郎服毒——吃也死,不吃也死

武大郎放风筝——出手不高

武大郎的包子——七大八小

武大郎的身子——不够尺寸

武大郎的扁担——不长不短

潘金莲熬药—— 暗地里放毒。

潘金莲给武松敬酒——不怀好意

潘金莲的裹脚布——肮脏货

潘金莲的竹竿子——惹祸的根苗

王婆照应武大郎——不是好事

吃了砒霜上吊——肚子里有底

武松看鸭子——英雄无用武之地

景阳岗武松遇大虫——不是虎死,就是人伤

端着酒壶打架——豁(喝)着干

梁山的军师——无(吴)用

孙二娘开的店—— 进不得

石秀进祝家庄——走了不少盘陀路

老虎扑食——三股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曹操借刀杀祢mí衡

全文共 326 字

+ 加入清单

东汉名士祢衡,有才学,而狂傲不羁,但在当时的文人学者中间很有影响。连大文学家、孔子的后人孔融也十分尊重他,说:“吾的朋友祢衡,当世奇人。其才学是我的十倍!”

曹操闻听,很生嫉妒之情,他难能容忍在魏国境内,竟有名声超过他的人!哪怕只在一部分文人范围之内!

于是,曹操便派人把祢衡叫来,想当面侮辱他一回,打下他狂傲的气焰。然而,在席间狂妄不羁的祢衡却大骂曹操,边击鼓边历数曹操的罪行。

曹操气得七窍生烟,面目青紫,切齿咬牙。曹操怒视祢衡良久,忽然笑了笑:“我马上派你到刘表处,作为我的专使说他来降。你有才华,曹某也最重天下人才。等你完成这个任务回来,我可以让你做公卿,以示我求贤若渴之诚意。”

众人不解,纷纷问曹操:“他痛骂主公,为什么还委以重任,还预封官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另眼看曹操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57 字

+ 加入清单

我喜欢三国,但我从未完整的读过《三国演义》不是因为书不够精彩,而是我每次开始读后不久,一种忿忿不平的心情便油然而生。正因这种心情我才一次次的拿起《三国演义》又一次次的半途而废。在我看来真正值得一写的人物只有曹操,英雄二字与他大耳贼何干?后来我接触到《卑鄙的圣人曹操》发现这才是称我心意让我相见恨晚的书。

这套书一共十本,内容虽然多,赘笔却很少。词句朴实,没有穿靴戴帽,更没有大放厥词。开卷就很难合上,哪怕到了睡觉的时间我都不忍卒读。每每翻开书页都如同亲临那纷乱的汉末,品味刀光剑影,尔虞我诈,还有乱世中涌现出的或是哀艳或是豪情万丈的不朽诗篇。

这是一本亲操人士必读的书,它详尽的记载了曹操的一生。喜欢三国的都知道,刘备之前是编草鞋的,关羽之前是卖豆子的。但要问曹操的出身,能说出一二的就很少了。曹操是“奸阉遗丑”这让他一生都抬不起头来。年轻时的曹操是一个十足的纨绔子弟,斗鸡走马无所不干。但他又十分有正义感,二十岁时打死权贵声震洛阳,然而不久之后就被报复赶出京城。黄巾之乱时因平定有功升为济南相。后来董卓进京曹操又一次仓皇的逃出了京城。自此曹操的事业便一发而不可收,雄霸兖州,大破袁术,挟天子以令诸侯,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占据整个北方,先封为丞相后进爵为魏王,曹操轰轰烈烈的一生在他六十六岁时戛然而止,谥号“武”。

这本书不仅仅写了曹操,还展现了整个曹营,对各将领的描写也是极尽其态。例如天赋异禀却英年早逝的戏志才,忠心耿耿却战死沙场的典韦,还有自以为是的楼圭,谄媚取宠的孔桂,铁面无私的毛玠,骁勇善战的乐进、张辽、曹仁,才华横溢的郭嘉,荀彧,荀攸……人物众多,不胜枚举。在书中每一个人都好像是主角,实则不是,他们每一个人都和曹操紧紧的扣在一起。

再强大的人也有柔情的一面,曹操也不例外。公元前220年,临终前,这个一代枭雄的遗言竞如此温柔“老婆们要学会做鞋子来卖,挣钱养活自己,想改嫁的就改嫁。”说完就永远合上了眼睛。曹操的柔情还表现在对待自己儿子上。在曹昂曹安民死时痛苦流涕,为曹熊的身体哀声叹气,当然还少不了曹丕,曹植两兄弟。为了他们两人的事情,曹操的头疼病不知道犯了多少次。这个柔情的曹操和那个指点江山的曹操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曹操。

胡适的笨笔写不出母亲万分之一的好,我短短几行字更写不出书中精彩的千万分之一。一本好书就像一位知己,真正的知己不是浮于纸面而是沉于内心。一件件讲透曹操收拾三国群雄的卑鄙,奸诈,狠毒计谋。一页页渗透,曹操体恤天下众生的柔情,仁义,圣人情怀。套用说书人的一句话,欲知内容如何,书中自有分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3.曹操

全文共 531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群雄,首推曹操。文不如曹植,武不如吕布,谋不如孔明,工不如满宠……可是又有谁可以超过曹操,超过这位三国第一人?原因何在?“吾任天下之智力。”曹操如是说。吾无才,天下之才皆我之才,凭着超凡的政治才能,曹操在三国舞台上长袖善舞,独领风骚。

[佳作运用示例]

我相信倘若曹操在治世,必定是个不可多得的能臣。然而当时的乱世注定他必须背负起“汉贼”的骂名来收拾分崩离析的汉家天下。汉朝的气数已尽,朋党、外戚、宦官争权夺势使它走向衰败。这时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人出来撑住局面。孙权不行,他坐领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历得四世已属侥幸;刘备也不行,靠得前朝“皇叔”之名,以“仁义”面具收罗诸葛、关张赵,占据荆州蜀中富饶之地,却终是“生儿不像贤”,刘禅宠信宦官,难脱前朝桎梏。事实证明只有曹操建立的魏国具有统一天下的能力。“汉贼”“乱臣”的骂名只是用来套住对前朝愚忠的愚民的缰索。识得时务的人,谁说曹操不是英雄?

破黄巾,灭袁绍,平袁术,诛吕布,败张鲁,收刘表,“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切无不表现出曹操杰出的军事才能和高超的政治手腕。“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高唱“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更是表现出他广阔的胸襟和浪漫的情怀。

(福建高考满分作文《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细品曹操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78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一个小小的历史迷。

在整个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我对三国这段历史最为熟悉,而曹操是我最喜欢的三国人物之一。

曹操字孟德,号吉利,沛国谯县人,今安徽亳州人,生于155年,卒于220年。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

军事上的曹操:曹操的少年被桥玄、何颙所赞。后曹操为郎,蹇硕犯法,曹操杀了蹇硕,因为他犯了死罪。后曹操拜为骑都尉。曹操在颍川助战,斩首万余级,夺马匹极多,张良、张宝死战得脱。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时,曹操追董卓军时被徐荣围困。曹洪给马,曹操得脱。官渡之战时,袁绍刚愎自用,优柔寡断。把田丰下狱,沮授无权参与军政。袁绍重用审配、郭图。许攸来投奔曹操。曹操火烧乌巢,郭图劝袁绍偷袭曹操大营。张郃劝袁绍增兵乌巢。袁绍采纳了郭图的建议,派张郃、高览进攻曹营,结果大败。郭图说:“张郃、高览要投降曹操。”袁绍说:“让张郃、高览归寨问罪。”袁绍使便止,高览斩来使。张郃、高览投降曹操,曹操大喜,封张郃为偏将军、都亭候,封高览为偏将军、东莱侯。后袁绍残余势力也被曹操逐个击破。赤壁之战,诸葛亮草船借箭。曹操派蔡中、蔡和为内应,后蔡和用血来祭旗,蔡中被甘宁杀死。蒋干盗书献与曹操后,曹操杀了水军都督蔡瑁、张允,斩了蔡瑁、张允后,曹操醒悟,但是曹操不肯认错,说“二人犯了军法被杀。”曹操又命令毛玠、于禁为水军都督。阚泽献了诈降书以后,庞统又劝曹操用铁索连上战船,庞统又说,不要屠杀百姓。曹操说,好。庞统不信,曹操写榜文给庞统。庞统信了。周瑜放火烧曹军时,曹操军连连被堵截,后终于逃跑成功。曹操说,要是在这里点一把火,我就死无葬身之地。后来刘备果然来放火,但是为时已晚。马超为报父仇,率兵来战,采用庞德的计谋,攻破长安。杀得曹操割须弃袍。又被马超杀败,幸得许褚、丁斐来救才活命。曹操采纳贾诩的建议,使用离间计终于打败马超,攻破西凉。曹操攻张鲁,夏侯渊斩昌奇、杨任。庞德出马连战夏侯渊、徐晃、张郃、许褚,私人皆败。曹操采纳贾诩建议,贿赂杨松。大胜,攻取汉中。斩杨松。但又被刘备夺取,并斩杀大将夏侯渊。

政治上曹操:董卓废立刘焉,私造龙袍、袁术刻玺。曹操却对朝廷很尊敬,袁绍想立刘虞为帝,被曹操拒绝,听取枣祗建议,广泛屯田。兴修水利,用人唯才。曹操以不孝的罪名杀死了孔融。逼死荀彧、荀攸,把毛玠废为平民等等。

文学上的曹操:有诗《短歌行》《龟虽寿》《蒿里行》。我最喜欢《短歌行》里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这句话,因为刘馥说这句话不吉利,所以曹操杀了刘馥。曹操在文学上与曹丕、曹植并称“三曹”。曹操的书法有“衮学”二字,气势磅礴。现存于陕西汉中博物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话说曹操

全文共 658 字

+ 加入清单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东汉末年,战火纷纷,奸雄乱世。曹操,除黄巾,灭董卓,辖天子,令诸侯,一生南征北战,建立起魏国,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被称作“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曹操有着他宽容的一面。官渡之战后,曹操缴获了袁绍大量的图书、资料、文件、书信,就发现其中有自己的人写给袁绍的信,曹操可立即下令,全部烧毁,曹操做得很漂亮,当时很多人不理解,就问曹操,为什么把这么重要的证据都毁掉了,这个人情,曹操做得很好,曹操当着全部人的面把这些证明全部烧毁,让大家放心,跟着曹操,只要忠诚,以前的事我不知道。曹操很会装糊涂,装糊涂才能宽容人,宽容人才能得人心,得人心才能得天下。

曹操也有着他野心的一面。“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这就是曹操最能突出自己野心的一面,他可以错,但是他的部下不能错,有句歇后语: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为得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此为孟得之雄才大略之体现,他不急于求成,知道韬光养晦,不挣一时之得,深谋远虑,可是智者千滤必有一失,他的多疑之心无意是他吃败仗之原因。

陈寿评价曹操为: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曹操,在乱世里出来的英雄,是真正的英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曹操_900字

全文共 889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里,有这麽一个人,他既机智过人又愚不可及,既坦率真诚有狡猾奸诈,既心胸豁达有小肚鸡肠,既是菩萨心肠又是小人嘴脸,没错,如此自相矛盾的人,正是被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千古风流人物——曹操

曹操出身于官宦之家,年轻时便当上了官,他厌恶官场的阴险狡诈,憎恨那些贪官污吏,年轻气盛的他,有着鸿鹄之志,所以他不愿意与那些人同流合污。执政为民。见义勇为,为名除害,两袖清风。是老百姓心目中的清官。

东汉年间,天下大乱,烽火连天,民不聊生。他亲眼目睹这个动荡不安的社会,便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统一天下,并且已经牢牢的在他的心里扎下了深根。从此,他为了这个梦想开始在这条漫漫之路上艰苦跋涉……

可是,他的人格却发生了巨变。竟忘恩负义的杀死了救他多次的项羽,残忍的杀害了神医华佗,而且对自己的手下的人疑心重重,消灭了大量军队,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这足以说明他是何等的奸,但是,在更多的时候,他表现的是雄。因为,就连亲刘贬曹的罗贯中,都无不赞叹他独特的智慧和英勇的胆魄!

有的人一生挥毫泼墨,也有的人一生与刀枪为伴。而曹操呢,却是文武双全。一生征战于沙场,却懂得广开言路,开张圣听,重视人才,而且满腹珠玑,难得一个全能之才。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足以可见他的狼子野心,他曾只身行刺暴君董卓,可见他那非凡的胆魄。他还大胆的使用空城计虚张声势并打败吕布,而且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这是历史上典型的以少胜多的着名战役,可见他拥有多么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

然而,一想做事严密的他,却在赤壁之战大败,这是他败得最惨的一回。面对人生最大的失败,刘备伐东吴兵败,损失惨重,最终因病崩逝。周瑜心胸狭隘被诸葛亮活活气死。杨仪也是畏罪自杀。然而,此时年近花甲的他,面对茫茫大海,发出强有力的感叹: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然后又积极的投入到沙场,英勇作战。如果他没有很好的心理素质和强键的体魄,在如此大年龄又怎能会作出那麽惊人的举动!

有人说,“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孙权的江山是继承下来的,只有曹操的江山是靠自己打出来的!”我想,这句话对于曹操来说,是当之无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曹操历史评价

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李瓒:时将乱矣,天下英雄无过曹操。[58]

鲍信:夫略不世出,能总英雄以拨乱反正者,君也。[59]

凉茂:曹公忧国家之危败,愍百姓之苦毒,率义兵为天下诛残贼,功高而德广,可谓无二矣。[60]

孙权: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61]

孙楚:太祖承运,神武应期,征讨暴乱,克宁区夏;协建灵符,天命既集,遂廓弘基,奄有魏域。[62]

陆机:接皇汉之末绪,值王途之多违,伫重渊以育鳞,抚庆云而遐飞。运神道以载德,乘灵风而扇威。摧群雄而电击,举勍敌其如遗。指八极以远略,必翦焉而后绥。釐三才之缺典,启天地之禁闱。举修网之绝纪,纽大音之解徽。扫云物以贞观,要万途而来归。丕大德以宏覆,援日月而齐辉。济元功于九有,固举世之所推。[63]

潘安:魏武赫以霆震,奉义辞以伐叛,彼虽众其焉用,故制胜于庙算。[64]

刘渊:大丈夫当为汉高、魏武,呼韩邪何足效哉![65]

王导:昔魏武,达政之主也;荀文若,功臣之最也。[66]

裴松之:魏太祖机变无方,略不世出。[57]

垣荣祖:昔曹操、曹丕上马横槊,下马谈论,此于天下可不负饮矣![67]

钟嵘: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李世民:帝以雄武之姿,常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乎往代。[68-69]

王勃:魏武用兵,仿佛孙吴。临敌制奇,鲜有丧败,故能东禽狡布,北走强袁,破黄巾于寿张,斩眭固于射犬。援戈北指,蹋顿悬颅;拥旆南临,刘琮束手。振威烈而清中夏,挟天子以令诸侯,信超然之雄杰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说曹操曹操到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152 字

+ 加入清单

摘要:曹操说的可能是“真心”的话,连他儿子都不相信、不肯做;然而他说得很动听的“假话”,天下却有三分之一的人深信不疑。如果说“历史是一面镜子”,这岂不是莫大的讽刺吗!

“说曹操曹操就到”有何典故?

问题:“说曹操曹操就到”有何典故?为什么是曹操,而不用别人的名字?

解释:说曹操曹操就到意思是正在讲谁,谁就出现在你面前。

典故:汉献帝在李催与郭汜火拼时曾一度脱离险境,然而李郭二人合兵后继续追拿汉献帝,有人献计推荐曹操,说他平剿青州黄巾军有功、可以救驾,然而信使未出时联军以杀到,眼看走投无路之际夏侯敦奉曹操之命率军保驾”成功,后将李郭联军击溃,曹操被加封官爵。故有说曹操,曹操到”之说。

戏说曹操:

生肖属羊的曹操(公元155--220年)已经是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人物了,《三国演义》把他的性情刻画得入木三分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名言“,也塑造了戏剧中阴狠残酷不仁无义、脸白心黑的奸臣形象。乔玄在曹操年少时就当面指称他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识鉴之精,令人赞叹。

曹操中年时曾立下志愿“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 没想到风云际会,“偶然”地封了候拜了相便不愿放下权位, 理由是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诚恐已离兵,为人所祸;既为子孙计,又已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江湖未静,不可让位!” 后来又很快地蹿升为“ 魏公”“魏王”,心态上也从“父子相誓终身,灰躯尽命”以报答汉朝“三世厚恩”,转变为“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既然已经说清楚讲明白了,因此在他死后9个月,儿子曹丕就把汉献帝拉下来,自己当了皇帝,哪里还管他厚恩不厚恩的!不过曹操的心愿只实现了一半,他是被尊为“国父”了,他的儿子曹丕却偏偏只肯尊他为“武帝”。根据《谥法》,“武”比“文”略逊一筹而且有“博闻而无德不得为文”的说法曹操想当“文”王的心情,连儿子都认为不切实际他能不遗憾九泉乎!

曹操当权时,曾经两次下令求才,“唯才是举”,却并不要求德行。于是把东汉以来将近两百年好不容易重整的道德观念完全破坏了。这么样得来的“人才”,司马懿就是个中国翘楚;司马懿的为人,史传上说是猜忌多权变 “有狼顾之相”,看来与曹操的心性是差不多的。曹操曾梦见“三马食槽”的景象,对儿子曹丕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然而曹丕对司马懿已经是言听计从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就更明目张胆地表露了“天下皆知”的篡夺之心;司马昭死后4个月,儿子司马炎就老实不客气地取代了曹魏。祖孙三代轻易地就把曹操年辛苦经营的“槽”给吞掉了。

曹操说的可能是“真心”的话,连他儿子都不相信、不肯做;然而他说得很动听的“假话”,天下却有三分之一的人深信不疑。如果说“历史是一面镜子”,这岂不是莫大的讽刺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写给曹操的一封信作文600字

全文共 716 字

+ 加入清单

曹孟德:

你好,人们常说,世间英雄皆豪迈。您的豪情壮志亦不是常人可以比拟的。只愿让这封载着我内心的想法,向您一一到来。

世人皆说你是奸臣,野心蓬勃。不在天子之位却职天子之务,妄统一天下,傲视群雄。

而我却不这么认为。当年汉氏已经衰败,群雄四起、戎马劻勷、民不聊生。在这水火之中,是您站了出来,率领军队,打败群雄,平定北方,使百姓得以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撕去人性的外皮,世上千万豪杰,何人没有野心?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你心怀天下,戎马一生,英勇善战。沙场多年,胜也好败也罢,打不倒的是您那颗满怀豪情壮志的心。您,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您以浪漫为笔,豪情为墨,作下的诗篇。字字惊心动魄,句句震撼人心。其间流露的情感,让多少好汉自愧不如。才华横溢,足智多谋,您是一位真正的才人!

军行途中,水资源匮乏,兵士毫无斗志。你却靠想象描绘出前方那又大又甜的梅子,并靠着这份意志找到了水源。自第一次听到这个望梅止渴的故事,我就为之震撼。在濒临脱水的困境中,您依旧保持着超凡的意志。想来,这就是一个真正领导者该有的风范,令我敬佩万分。

您的一辈子都在南征北战中度过,但依旧未能如愿获得帝位。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却断送给了司马懿。这结果出乎意料,却又有因可寻。有句话说得好,得民心者得天下。你奸贼的名号和逐渐蓬勃的野心早已在百姓口中流传,这让人民怎么信服于你?

一步错,步步错,最后满盘皆输。一生的努力就这样烟消云散,我真心为您感到惋惜。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不管世人言论,在我心中,您依旧是一位英雄。意气风发,英勇善战,豪情壮志。惜天下苍生不懂您心。最后,我愿您安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关于曹操的

全文共 525 字

+ 加入清单

深蓝色的天幕点缀着三两点寒星,月亮冰盘似的悬在空中,越发显得清幽。守都军帐外,欣赏着这凄美的月光,我的心境有如嫦娥般孤独。

我――莺儿――一个曾经轰动洛阳的艺妓。当年,多少王公贵族不惜一掷千金买我一笑;而今却是不堪回首,自己竟然跟随曹操将军颠沛流离,跃马于疆场之上。将军是喜欢我的,我也愿意跟随他。不过在我心中,更多的是敬重,是心疼,是渴望。将军一代枭雄,可紧皱的双眉却让我觉得他像个没有得到渴望之物的小孩。我总是唱一段轻柔的小曲或跳一支艳丽的舞蹈来抚平他的眉头,抚慰我的心疼。

将军终日忙于君国大计,我越来越闲得有时间到帐外看月起月落,赏四季变更,直到我遇见了王图――一个小小的侍卫,我才有了赏景的伴侣,虽然王图的言语丝毫激不起我心中的涟漪。

美丽的日子总是短暂的,王图因为我触犯了军法,将军要处死他。

我挑灯梳妆,走进了主帐。从将军惊讶的目光里,我读到了最后的自己:一袭水绿的薄纱长裙,身无半点脂粉钗环。我跪下说:“将军,莺儿愿代王图一死。”将军的眼神渐渐由冷漠变成了愤怒,他大吼一声:“好!只要你能在七日之内调教出一个可以取代你的歌舞班,我就准你!”主帐别后,我再也没有见过将军,但天寒时的毛毯、饥饿时的点心、训练时身后的目光,都让我感到将军无处不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我眼中的曹操

全文共 759 字

+ 加入清单

以前没看过《易中天品三国》,只看《三国演义》,以为诸葛亮就是一神仙,曹操就是奸诈狡猾的奸贼,刘备徒有其表,只会怨天怨人,还养了个愚蠢无能的儿子。看了《易中天品三国》,让我知道了每个人物的历史形象、民间形象和文学形象。以前我看到的只是罗贯中自己的理解,也就是文学形象,不能以偏概全。其中,我对曹操的认识颠覆性最大,让我对他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三国演义》中说道,陈宫因为曹操屠杀吕氏一家愤而离去。《品三国》中讲到,陈宫之所以离开曹操是因为曹操杀掉了名士边让,边让和曹操的意见不合,曹操一气之下就杀掉了边让,引起了名士的公愤,这里曹操的气度狭小体现无疑,曹操有他自己狭小的一面。

曹操又是一个“宰相肚里能撑船”的人,官渡之战前,陈琳写了讨伐曹操的檄文,在檄文里骂了曹操的祖宗八辈,说的话不堪入目。曹操后来抓住他,陈琳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曹操就原谅他了,让他做了自己的“笔杆子”。

曹操还特别赏识人才,曹操和袁绍官渡之战时,袁绍的兵力是曹操的数倍,曹军战局很不利。此时曹军粮草又告罄,更是雪上加霜。正在这时,袁绍无谋,听信谗言,不但不听许攸的计策,还羞辱他。此时袁绍派拉一个酒鬼去守自己的粮草基地——乌巢。许攸看袁绍不听忠言,知道他必败无疑决定投降曹操。曹操突然听说许攸来降,高兴得鞋也不穿就跑拉出来迎接。两人交谈中,曹操开始还想隐瞒,但许攸已猜出曹操粮草也尽,曹操只好将事情告知。许攸看曹操求贤若渴,彻底决定投靠曹操。于是说出袁绍重地乌巢是软肋,建议曹操去突袭乌巢,烧掉袁绍的粮草。曹操按计行事,果然得手。粮草被烧,袁绍军顿时大乱,这一战就成了曹操和袁绍之战的转折点。可曹操也不能隐忍,许攸立功后过于嚣张,曹操一怒之下就将许攸杀了。

总的来说,曹操这个人性格很矛盾,让人纠结,既是奸贼,又是英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奸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