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眼中的曹操作文5篇 作文(经典20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眼中的曹操作文5篇 作文,欢迎大家阅读!

浏览

3036

作文

165

曹操并没有霸占大小二乔议论文

全文共 1323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并没有霸占大小二乔,诸葛亮捏造了曹操的绯闻!曹操锁于铜雀台中是真的吗?诗人杜牧也有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的诗句流传,似乎也是在印证了这一点。曹操虽然是人妻控,但他并没有将大小乔锁于铜雀台中,有学者认为这是诸葛亮捏造的绯闻,事实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曹操并没有霸占大小二乔 诸葛亮传的绯闻!

“江东有二乔,河北甄芙巧”,三国时期最着名的美女有三名,大、小乔和甄洛。二乔到底有多美呢,史书所载极为吝啬。《三国志》说“皆国色也”,《江表传》说“貌流离”(光彩焕发)。总之是国色天香的大美女,而具体容貌只能靠后人凭空想象了。三国是个彻底的男人时代,原本处于弱势的女人,在这样一个时代就更加边缘化。所以三国时期关于女人的历史记载实在是少得可怜。如果不是后人添油加醋,可看的故事就更少了。

曹操并没有霸占大小二乔 诸葛亮传的绯闻!

二乔的父亲乔公,本在汉献帝的手下做官,当时的汉朝早已名存实亡。丧妻后的乔公辞官归乡,带着大小乔隐居于安徽皖城。建安四年,东吴的孙策和周瑜带着军队攻下皖城。江东二乔的美名早已是家喻户晓,孙策和周瑜二人在打了胜仗之后,双双抱得美人归。孙策娶了大乔,周瑜娶了小乔。

曹操并没有霸占大小二乔 诸葛亮传的绯闻!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当年,孙策和周瑜都是25岁,而大乔十八,小乔十六,都是青春年少。这两段婚姻看起来无限光彩,美人配英雄,花好月圆。孙策曾说:“乔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

曹操并没有霸占大小二乔 诸葛亮传的绯闻!

杜牧不是唯一把二乔与曹操搁一块想象的人,罗贯中也是其一,而且他还把诸葛亮也扯上了。《三国演义》描写了那段诸葛亮摆平周瑜,实现孙刘联盟的场景。诸葛亮说:“亮居隆中时,即闻操于漳河新造一台,名日铜雀,极其壮丽:广选天下美女,以实其中。

曹操并没有霸占大小二乔 诸葛亮传的绯闻!

曹操本好色之徒,久闻江东乔公有二女,长日大乔,次日小乔。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操曾发誓曰:‘吾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一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矣。’今虽引百万之众,虎视江南,其实为此二女也。”怕周瑜不信,诸葛亮又添油加醋说:“曹操的儿子曹植曾奉曹操的命令作《铜雀台赋》,文中写道‘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曹操并没有霸占大小二乔 诸葛亮传的绯闻!

周瑜听了此话简直肺都气炸了,当下决定联手刘备,向曹操开战。其实《铜雀台赋》中的“二乔”通“二桥”,指的就是两座桥,诸葛亮耍了个小聪明,硬是生生地把曹操和江东二乔扯一块了。“既生瑜,何生亮”,在与诸葛亮的较量中。周瑜永远都处于下风,而只有在一件事情上他彻底地赢了。那就是,诸葛亮娶了世界上最丑的女人,而周瑜却娶了世界上最美的女人。很有可能,诸葛亮暗地里也对周瑜嫉妒得要命。

曹操并没有霸占大小二乔 诸葛亮传的绯闻!

其实,诸葛亮也并非全是瞎掰,曹操的确好色,妻妾如云,而铜雀台正是他的美女集中营。建安十五年,曹操建铜雀台,据说每间房里都有一个绝色美女。在临死时,曹操还遗令美女每逢初一、十五要在铜雀台上对着他的陵墓唱歌。而以大小乔在当时的名气,他岂有不思慕的道理?若曹操攻占了吴地,那定是“铜雀春深锁二乔”。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我眼中的曹操

全文共 268 字

+ 加入清单

张伟钰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三国时期曹操当属一名主角。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是对他的评价。“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这是他的人生信条。

曹操一生多疑,青梅煮酒论英雄,他试探刘备的野心,华容道义释曹操,是他的弱点。杀吕伯奢一家是他的怀疑。曹操有野心,他夺天子以令诸侯,挟天子而令不臣。他伐董卓,杀袁绍,称帝之路无人能挡。他爱才惜才。一首《短歌行》发无才之分。他哭典韦,惜郭嘉,爱戴关羽。笑看人世间,几人能与我曹操为敌。看孙刘联军,面不改色。战袁绍七十万大军,他全然不惧。持槊而舞,仰天长笑“吾乃曹孟德,曹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与时俱进论曹操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82 字

+ 加入清单

说来好笑,我打小就看《三国演义》,所以,里面的反面角色曹操,居然成了我的“偶像”兼“呕像”。

之所以为偶像,是因为他的雄才大略和人格魅力。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充分体现了他对人才的渴求,正是因为他知人善用的人格魅力,才使“无数英雄竞折腰”,也造就了千古曹操。再譬如说,虽然战乱连连,他尚且能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诗句,由此可见,他对战乱所带来的生活的厌恶,更可以看出他想统一中国,使人民过上安定、幸福生活的渴求。试问,有历史上有多少挑起战乱的人关心过劳动人民的疾苦呢?

如果他没有谋略,如何能统一三国呢?何况,曹操手边既无“一步三计”之孔明,又无“三步一计”之周瑜,只有几个“相煎太急”的儿子,要征服蜀国和吴国,实属不易。我对他很是敬佩,虽然曹丕登上皇位没多久,即被攻下了,当然这不是曹操的错,是曹丕太无能。

那为什么我又说他是我呕吐的对象呢?不言而喻,是因为他的奸诈,这简直妇孺皆知。从丞相做到魏武帝,是怎么样得来的呢?心血?汗水?这样不被人笑掉大牙才怪呢?兵不厌诈,此计被曹操运用得炉火纯青,简直发挥得淋漓尽致。按我来说,不就两字:骗人!什么兵不厌诈,说到底就是骗人嘛!另外嘛,他还有一个缺点,那便是“教子无方”啰!否则又怎么会有“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千古绝唱?

当然,人无完人,都有他的两面性,有些优点或缺点,由于立场的不同,随着时代的前进,我们不能简单地给他定性为好人或坏人。就如慈嬉太后,历来将她说成一个凶悍、工于心计、卖国求荣的形象,但是,这几天报纸上刊登的诸暨的名媛馆居然将她入选了,这就不得不让我们慨叹“盖棺定论”这句话是否正确了,想来对人的评价也应该是“与时俱进”吧!

再如蒋介石,我们能说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吗?我们巧妙地说他是个聪明的人,所以我一样说曹操是个聪明的人。人称曹操为一代枭雄,我想可能也有时代烙印在里面,认为刘备才是帝王之家,曹操或许是胆大妄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我倒认为,还不如说他是胆略过人,是历史的助推剂更确切些吧!人称曹操为一代枭雄,总之我并不赞同。

与慈嬉、蒋介石如一样,曹操同样是个野心家,希望坐在龙椅上,过着九五之尊的生活!梦寐着曹家子孙世代为王的至尊。不过,我认为他更渴望着意气风发地一统河山!一代枭雄,在大浪淘沙中,有几个如此兼谋略、才智与胆识之人!大江东去,数千古风流人物,绝对少不了曹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我眼中的曹操作文

全文共 1431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在正史中,他颇受赞誉;在戏台上,他被固定化为奸贼;而在《三国演义》中,他就要复杂得多。而我认为他是一个复杂,有谋略的奸雄。

对于曹操,评价很多,大抵归结起来有三个:英雄、奸雄、奸贼。而在民间,他则被认为是奸贼。以前看戏或听书时,听到刘备失败时人们往往同情无比,而听到曹操打败仗时,人们都拍手称快。

人们认为曹操是奸贼的原因有:一是奸诈,这我就不赞同了。自古兵不厌诈,乱世之中,如不奸诈,怎么成功。二是篡汉,这却和我们没有多少关系,谁规定天下一定要是刘家的。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曹操所说的:“宁我负天下,不可天下负我”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正史中,曹操因刺杀董卓失败而逃避追杀,逃到一个故人吕伯奢家里,在朋友家时听到磨刀声,他就以为人家要杀他,于是便杀了人家全家,之后知道自己杀错了,便说了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而在《三国演义》中为了说明曹操的多疑,心狠,就加上了“天下”。而我认为曹操可能只是就事论事,他的意思是:虽然我错杀了人,但也没有办法,只好我对不起人家,不要让人家对不起我了。有一定的善意在里面,也表达了他的悲痛。即使曹操说了这样的话也不能认为他是奸贼,从古到今,有多少阴险狡诈的人,他们有的做的事比曹操阴险了多少倍,却没有一个人能像曹操那样说出来,所以,他虽然奸诈,但也坦诚,至少敢把奸诈的话公开,是真小人,比那些伪君子好得太多了。

曹操也很聪明,在官渡之战时,眼看粮草支撑不了多久了,袁绍的手下,许攸前来投靠。曹操听后,连鞋都没穿,光着脚就出来迎接他,这表示了他对许攸的尊重。进帐后,许攸便问曹操,他们的粮草还能撑多久,曹操先是说一年,许攸说别骗他,然后又说半年,许攸还是说不对,他就说三个月,许攸说道:“真不愧是奸雄啊。”曹操说:“实话跟你说,只够一个月,先生可有妙计。”许攸说:“袁绍的粮草就在乌巢,可去偷袭。”于是曹操便亲自领兵去偷袭乌巢,正是这样才能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

曹操也是个温情的人,在宛城之战中,曹昂战死,他的养母丁夫人,就哭的死去活来,曹操一发怒便说:“你滚回娘家吧。”丁夫人走后,过了段时间,他亲自到丁夫人娘家去接她,丁夫人却坐在织布机前织她的布。曹操便抚着她的背,很温柔地说:我们一起坐车回家去,好不好呀?丁夫人不理他。曹操走到门外,又回过头来问:跟我回去,行不行呀?丁夫人还是不理他。曹操没有办法,只好和她分手。当时曹操地位很高,曹操脾气又暴躁,为人又凶狠,做到这一步已很不简单。这就表现了她的温情。

可是如果认为曹操是个温柔的人的话,就错了。比如:前面提到的许攸,在成为曹操部下后,从不叫曹操“主公”,总是叫曹操的小名“阿瞒”。也数次在曹操面前说:“阿瞒啊,你有如今的成就,也是靠我当初帮助你呀。”曹操虽笑,但心里却记下了,一次战前,当着众军官的面,许攸又一次这样说。曹操立刻愤怒了,杀了他,这也就表现了他的狠,不过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是必须的。

在曹操临死之际,他立下遗嘱说道:“我这一生做的事,有对有错,但总的来说是对的,我犯的小错误,发的大脾气你们不要学。”之后就是说了些零碎小事,家常事,曹操一个无比伟大,有多少成就,有壮志的人,在死前说的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我认为曹操的意思是:我不在乎你们怎么评价我,不在乎后世对自己的看法,表现出一股强烈的霸气。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曹操不只是个英雄,还是个大英雄。但又很狡猾奸诈,是一个奸雄。总的来说是一个爱才,阴险而又坦诚,狠毒而又温情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我眼中的曹操作文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人们都说曹操是乱世之奸雄,而我认为曹操是治世之能臣。

作为一个将领应起到带头作用,曹操便是一个好将领。在割发代首的故事中,曹操带领将士在路途中发现一片麦地,曹操很喜欢。便命令士兵们不许踩踏麦苗,要绕过去,如果谁违抗军令,斩首。可是曹操的马受到了惊吓冲进了麦田,曹操便要自刎,士兵们阻止了他。但已经下了命令不能违反,将领更不能违反,于是他把自己的头发割掉,代替斩首。有许多人说,就凭割掉头发能代替斩首吗?但是,这绝不能否定曹操的气概 。他做了一个好首领,起到了首领的带头作用。

有人说曹操不会出谋划策,但我认为曹操很聪明。比如在望梅止渴的故事中,曹操率领士兵要去攻打张绣。可是到半路上水喝完了,马和战士们都渴得要命,有水的地方还很远,战士们前进的速度越来越慢。曹操心想,如果这样下去这场仗势必要输的。他左思右想,终于想到了好办法,便对战士们说:“前面有一片梅林,梅子又大又好吃,很解渴。”战士们听了后赶紧前进,速度快了许多。难道这不能说明曹操聪明吗?并且他写了许多诗都流传至今,这足以说明曹操很有才能。

人人都会有缺点,曹操虽然有些性急,但这完全不能吞没曹操的那些优点。他也有值得我们学习、敬佩的地方。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有贬低曹操之意,但请同学们相信,曹操不是什么奸雄,他是一位能干、足智多谋能起带头作用的好将领。

我喜欢听林俊杰的《曹操》,但更喜欢曹操本人,在我眼中曹是治世之能臣!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曹操与满宠法律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全文共 782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有个堂弟,名字叫曹洪。曹洪跟随曹操带兵打仗,立过许多战功,曹操对他十分信任与宽容。

有一天,曹操的侍卫报告:“丞相,曹洪有急事求见。”曹操说:“让他进来。”曹洪气喘吁吁地走进来。曹操问:“有什么紧急的事吗?”曹洪向曹操行过礼,说:“有。您快管管满宠吧,他要杀我的人了。这不是故意让我出丑吗?”

原来,曹洪的手下有一个人,这个人依仗曹洪的势力,常常干违犯法律的事,还满不在乎。最近,他又犯了法,被人告到地方官满宠那里。满宠立即抓来那个人,经过审问,根据法令,判处那个人死刑。曹洪听说以后,连忙写信给满宠。信中说:“……请大人能够看在我的面子上,饶了这个人吧。这个人是我的亲信,您千万不可杀他。如果饶了他,您有什么要求,我一定尽力为您效劳……”满宠收到信,心中十分不高兴,他说:“曹洪身为大将,怎能为自己犯罪的亲信辩护?实在不应该!”满宠对曹洪的说情理也不理,仍然坚持原则。曹洪没有办法,只好来求曹操出面讲情。曹操想了想,说:“待我问个明白。”

曹操传令,召见满宠。过了好久,满宠才来见曹操。曹操刚想开口询问,满宠倒先讲话了。满宠不慌不忙地说:“我想,您是要为曹洪将军的一位犯法的亲信说情吧?我刚才已经把他杀了!”曹操听了,大吃一惊,说:“怎么?你怎么能这样做呢?”

满宠说:“丞相请您千万不要生气。我听说曹洪将军找您告我的状,我料想您找我来,就是为了曹洪将军的那个亲信的事。那个人罪大恶极,是不能饶恕的。我怕您命令我放掉他,所以,就干脆先按判决杀了他才来见您。”满宠说完,望着曹操,等候发落。曹操听罢,想了想说:“当然,我很为曹洪伤心,但是,满宠你做得是对的,你大概还怕我治你的罪吧?” 满宠说:“不。我没有罪,所以我不怕。”

曹操哈哈笑了起来,竖起大拇指,赞扬说:“满宠做得对!做官就应该像满宠这样。不然,我定下的法律,谁还愿意执行?不管是谁,犯了法,就要按法律处置!”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眼中的曹操

全文共 1762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曹操,在《后汉书》、《三国志》等史书中都有他的传记。他是个聪明机智,很有才干,一生做了许多大事的人。但由于小说《三国演义》在民间的广泛流传,人们把小说中的曹操当成了历史上的曹操,一提起曹操就认为他是个奸诈、狡猾、阴险的人物。这是很不应该的。我认为研究三国的历史也好,小说《三国演义》也好,首先应该把历史上的曹操和小说、戏剧舞台上的曹操区分开来,还历史上曹操的本来面目。

历史上的曹操其人

历史上的曹操是位有成就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由于家庭出身和所处的时代,决定他成就了一番事业。

曹操的祖父曹腾汉桓帝时是位太监,官至“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其父嵩为腾养子,官至太尉。曹操自幼出生在这样一个官宦之家,必然会受到很好的教育,又加之“少机警,有权数”,虽任性放荡,不注意道德修养和学业,也表现出非凡的才智和处事能力。因此,梁国人桥玄评价他时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曹操二十岁被推荐为孝廉,做了郎官。后又被任命为洛阳县北部尉,升顿丘县令,被征入朝授职议郎。由此看来,曹操青少年时代是春风得意,直步青云的,从地方官很顺利地便进入了朝廷,使他有机遇能获取更大的国家权力。

曹操生逢乱世,又给他提供了创造一番事业的机会。首先是汉灵帝元和末年的黄巾起义。东汉末年封建王朝的统治,本来己是危难之秋。黄巾起义的革命洪流更使得刘家王朝无法阻档。因此,只得调遣各地诸侯镇压农民运动,曹操被任命为骑都尉,讨伐颖川的农民起义军。后又升为济南相。从此,各路诸侯势力霸占一方,自立为王。董卓入京,废少帝,立汉献帝,京城洛阳大乱。曹操、袁绍联合各路诸侯讨伐董卓。董卓虽被除掉,北方的袁绍、袁术、公孙瓒、吕布已形成具有一定势力并霸占一方的诸侯。曹操此间变卖家产,招摹义兵,逐渐扩充了自己的势力。后又在围剿黄巾军的过程中得降兵三十余万,收编其精锐,号称“青州军”。加之其弟兄曹仁、曹洪、夏侯渊、夏侯(忄享)等扶持;荀彧,程昱、贾诩等出谋划策,消灭了残余的黄巾军;打败了吕布、陶谦、张邈、张绣等割据势力,逐渐拥有了一支较强的武装力量,成为三国时期称霸于北方的重要政治集团,曹操在群雄割据的武装斗争中能取得胜利,是建立在开明的政治斗争的基础之上的。首先是曹操在进行武装斗争的同时,他认识到了封建皇帝在政治斗争中的重要作用。在荀彧、程昱的鼓动下,曹操派曹洪率军向西迎接献帝。曹操进驻洛阳后又亲自朝见献帝,被升为镇东将军,封费亭侯,并录尚书事,总领朝政。曹操随之迁都许昌。自此他便有了发号施令的口实,在众诸侯中有了震慑威力。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曹操在群雄割据中能占上风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是曹操作为一个政治家,他理解、关心(起码是想到了)人民的疾苦。连年的战乱,使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再加上自然灾害“百姓大俄,布粮食亦尽”,甚至供战争之需的军粮都无处筹集。曹操采纳枣祗、韩浩等人的建议,实行屯田。贷给农民耕牛和田地,用官牛的收成按官六客四分成,用私牛的对半分成。屯田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军粮之需,同时也使一些无牛和田地的农民生计得到解决。屯田的租税直接交官,也避免了地主的盘剥,军粮也不会都是农民负担。军队的粮食有了保证,不仅是有利于作战,也减少了军队随意掠夺百性,无论怎么说都是对百姓有益的。同时,曹操对黎民百姓的苦处还能予以照顾。打败袁绍后他曾下令:“河北罹袁氏之难,其令无出今年租赋!”因战乱免去了百姓一年的租税,曹操还具体规定:“自项以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哉?不得已也。其令死者家无基业不能自存者,县官无绝廪,长吏存恤抚循,以称吾意”对于战争中的阵亡官兵家属没有基业无法生存的,官府供给他们粮食,长吏要经常去看望他们。而对待百姓,曹操也下令,“女的年七十以上没有丈夫儿子,年纪在十二岁以下,没有父母兄弟,以及眼睛看不见,失去劳动力,又没有妻儿父兄和产业的,由国家供养他们终身。”“命令各郡县都要提倡和重视文献典籍的研究和学校建设。满五百户的县要设置学官,挑选本地优秀子弟给予教育。”我们暂且不管当时的条件如何,施行得怎么样,曹操的这些关于发展生产,照顾人民生活疾苦和发展教育的政策,在封建统治阶级当中是十分开明和进步的,也肯定是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欢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论曹操的高中

全文共 756 字

+ 加入清单

在小时候,听到别人论三国,我就觉得饶有兴致,那时我眼中的曹操是个阴险狡诈、生性多疑的角色,因为大人们口中的曹操是反面人物,但是,当我读了《三国演义》后,就对曹操有了不一样的感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多么有气势的话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多么豪迈的诗句。不难看出曹操的雄心壮志。曹操不但拥有过人的胆识,他的才干也是远在刘备和孙权之上的。正如鲁迅所说:“曹操才是真英雄!”

在官渡之战中,他军事上的智慧就充分的体现了出来。当时袁绍有精兵几十万,而曹操只有区区几万,他手下的部将都认为袁军强大不可敌,但曹操根据他对袁绍的了解,推断袁绍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兵虽多却指挥不明,于是决定集中兵力晢时进行抗击式进攻,争取战略上的主动权。他结合谋士们的建议与自己的经验,制定出了一套周密的计策。首先声东击西,分散袁军的兵力,然后再派精锐部队进攻。果不其然,元军锐气骤减,兵力大伤。接着,曹操又趁热打铁,放火烧尽了袁军的粮草和营帐,完成了致命一击。其实曹操的胜利不仅在于他的智慧,他知人善用,能接纳才人之言,才取得了最终的成功。

如果我是关羽,也许最终我会追随曹操,因为我十分敬仰曹操的魄力,也很欣赏他的野心。大多的人接受不了曹操残忍的性格,也许这就是那种孤独的天才。在我看来,曹操是一个真性情的人,他活得潇潇洒洒、坦坦荡荡,于乱世中成就自我,名垂千载。刘备用那所谓的正义获得了民心,而曹操看似一直逆天而行,其实是顺理成章的,只不过不被世人认同罢了。大家都知道:乱世出英雄。那么何为英雄?三国时期,风云叱咤、英雄辈出。但我觉得当之无愧能称为英雄的只有曹操。我崇拜他那放荡不羁的生命,那是一个为理想奔腾不息的生命,虽然曹操最后失败了,没有如愿以偿的统一天下,但他永远是我心中最杰出的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我眼中的曹操作文600字

全文共 703 字

+ 加入清单

提起三国人物,诸葛亮、关羽、孙权、张辽等等,一个个英雄豪杰的名字大家都耳熟能详。他们或睿智、或勇猛、或忠义、或奸诈,每个人物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而我们每个人对于这些已湮灭于历史的英雄人物也会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三国人物英雄辈出,但在我眼中能称得上一代枭雄的非曹操莫属。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曹操年轻时身为典军校尉,他不满太师董卓把持朝政、祸害百姓,借献刀为名冒着生命危险孤身行刺董卓。虽然最终刺杀没有能够成功,但这种孤身赴险救黎民于水火的勇气,已初步显露出曹操枭雄的胆量与豪气。

之后发生的官渡之战更是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袁绍自持兵多粮足,率十万大军南下攻击曹操,曹操只有两万人马,他以主力在官渡筑垒固守,相持数月后,曹操亲率精兵奇袭袁绍粮仓乌巢,烧毁全部屯粮。袁绍大军见粮草被烧军心大乱,曹操乘机全线出击,歼敌七万余人取得了全面胜利。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曹操不曾退却,以过人的智慧和军事才能一举击溃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充分地展露出一代枭雄的谋略与风采。

遥想当年铜雀台上建安才子们纵情挥洒,抒发了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第一个高潮,曹操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更是流传下众多名篇佳作。《龟虽寿》、《短歌行》、《观沧海》等等传世佳作都出自曹操之手,曹操借诗文直抒胸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写出了自己奋斗不息的豪情壮志;“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写出了曹操求贤如渴的思想和统一天下的雄心。透过这些诗文我们能感受到曹操枭雄的志向与豪情。

乱世枭雄这就是我眼中的曹操,同学在你眼中的曹操又是什么样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曹操_900字

全文共 889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里,有这麽一个人,他既机智过人又愚不可及,既坦率真诚有狡猾奸诈,既心胸豁达有小肚鸡肠,既是菩萨心肠又是小人嘴脸,没错,如此自相矛盾的人,正是被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千古风流人物——曹操

曹操出身于官宦之家,年轻时便当上了官,他厌恶官场的阴险狡诈,憎恨那些贪官污吏,年轻气盛的他,有着鸿鹄之志,所以他不愿意与那些人同流合污。执政为民。见义勇为,为名除害,两袖清风。是老百姓心目中的清官。

东汉年间,天下大乱,烽火连天,民不聊生。他亲眼目睹这个动荡不安的社会,便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统一天下,并且已经牢牢的在他的心里扎下了深根。从此,他为了这个梦想开始在这条漫漫之路上艰苦跋涉……

可是,他的人格却发生了巨变。竟忘恩负义的杀死了救他多次的项羽,残忍的杀害了神医华佗,而且对自己的手下的人疑心重重,消灭了大量军队,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这足以说明他是何等的奸,但是,在更多的时候,他表现的是雄。因为,就连亲刘贬曹的罗贯中,都无不赞叹他独特的智慧和英勇的胆魄!

有的人一生挥毫泼墨,也有的人一生与刀枪为伴。而曹操呢,却是文武双全。一生征战于沙场,却懂得广开言路,开张圣听,重视人才,而且满腹珠玑,难得一个全能之才。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足以可见他的狼子野心,他曾只身行刺暴君董卓,可见他那非凡的胆魄。他还大胆的使用空城计虚张声势并打败吕布,而且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这是历史上典型的以少胜多的着名战役,可见他拥有多么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

然而,一想做事严密的他,却在赤壁之战大败,这是他败得最惨的一回。面对人生最大的失败,刘备伐东吴兵败,损失惨重,最终因病崩逝。周瑜心胸狭隘被诸葛亮活活气死。杨仪也是畏罪自杀。然而,此时年近花甲的他,面对茫茫大海,发出强有力的感叹: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然后又积极的投入到沙场,英勇作战。如果他没有很好的心理素质和强键的体魄,在如此大年龄又怎能会作出那麽惊人的举动!

有人说,“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孙权的江山是继承下来的,只有曹操的江山是靠自己打出来的!”我想,这句话对于曹操来说,是当之无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话曹操作文

全文共 837 字

+ 加入清单

凡是度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心中都会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人物。比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义薄云天的关云长,武艺超群的吕奉先,或是智勇双全的赵子龙……然而,我最喜欢的莫过于一代枭雄,魏武大帝—曹操了。

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三四岁的孩童,都无一不把曹操看作一个坏人,一个粉脸的奸臣来对待。但我却并不这样认为。《三国演义》的中心是“尊刘、反曹、贬孙”,因此曹操的一世英名在《三国演义》里不是只字不提,就是草草概述。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被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因此,很多人认定他必定奸诈无比。而我以为,这句话反倒能说明曹操的军事能力。孙子曰:“兵者,诡道也。”正因为曹操熟读兵书,会使用计谋,他才被称为奸雄呀!

曹操身经百战,用兵如神,无数英雄豪杰都曾败在他手下,其后许多大将又为他所用。他淮南困袁绍,下邳擒吕布,以绝对兵力劣势却能大破青州百万黄巾,又曾行刺董卓,其它战绩也数不胜数。再看刘备,一点军事才能都没有,最后还是败于军事上,被东吴陆逊火烧连营。

曹操在文学方面也是卓有建树。他写出的《观苍海》、《龟虽寿》等名诗,词藻华丽,荡气回肠,流传至今,可以说曹操是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家和诗人。

曹操胸襟广阔,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赤壁之战,曹操败于周瑜之手,以周瑜比曹操如何?周瑜爱才的方式就是“杀”,只要把“天才”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真是眼光短浅,量窄易怒,非英雄也。而曹操豁达大度,如:不杀攻击自己的陈琳,反而自嘲说陈琳檄文可治头风痛等等。

大家都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也是不对的。首先,他并未称帝,还说“天下英雄何须以帝位自累”,所谓三国只是在曹操 死后才出现的。而刘备却念念不忘此事:他有二子,一名封,一名禅,即天子祭天地之礼,说明他早就有意于帝位。其次,若曹操不在,天下不知会有几人称王,几人称帝。这绝非假话,称帝的袁术,就是被他灭掉的。他对于“炎刘”实有大功。

我爱曹操,因为他的武功,因为他的文治,因为他的种种。

[话曹操作文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我和曹操过一天作文600字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清晨,我独自一人去跑步,刚刚跑出小区,我的面前就出现了一道光门。这道光门的样子很奇怪,是圆形的。还没等我仔细观察这道光门,它就把我给卷了进去,我连喊一声的功夫也没有就昏迷过去了。

迷迷糊糊间,我睁开眼睛一看,只见我睡在一座军帐里,旁边有一张大桌子,有一个人正在那里坐着喝茶呢。我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那个人见我醒来了,便放下茶杯,慢慢地走过来,笑眯眯地说:“小朋友,你醒来啦?”

我吃惊地问他:“你……你是……不……是曹……操?”那个人笑着回答:“是呀,我就是曹操,那你叫什么呢?”“我叫唐多胜。”我如实地告诉他。这时,有人在外面通报:“主公,张辽将军来了。”“让他进来。”

张辽进来后,简单明了的说明了袁军和我军的优劣情况,问曹操下一步应该怎么办。我一听问:“你们是不是在打官渡之战?”张辽回过头来,对我说:“是啊!怎么了你怎么知道的?”我胸有成竹的说:“这场仗让我来指挥吧!我肯定能打赢袁绍带来的百万大军。”

张辽看了我一眼,他的脸上清清楚楚地写着,你能行?而曹操却说,让他指挥吧!

我让士兵们在军营周围挖了深沟,防止袁军来偷袭,还让工匠们制作了一种车,叫做霹雳车。总攻开始了,我军的霹雳车把袁军打的落花流水,这场仗,我们赢了。

我正和曹操高兴的欢呼我们胜利的时候,那道光门又出现了,它再一次把我吸进去,等我醒来的时候,我已经躺在家里沙发上看电视呢。

这一天可过的真有趣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说曹操曹操到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152 字

+ 加入清单

摘要:曹操说的可能是“真心”的话,连他儿子都不相信、不肯做;然而他说得很动听的“假话”,天下却有三分之一的人深信不疑。如果说“历史是一面镜子”,这岂不是莫大的讽刺吗!

“说曹操曹操就到”有何典故?

问题:“说曹操曹操就到”有何典故?为什么是曹操,而不用别人的名字?

解释:说曹操曹操就到意思是正在讲谁,谁就出现在你面前。

典故:汉献帝在李催与郭汜火拼时曾一度脱离险境,然而李郭二人合兵后继续追拿汉献帝,有人献计推荐曹操,说他平剿青州黄巾军有功、可以救驾,然而信使未出时联军以杀到,眼看走投无路之际夏侯敦奉曹操之命率军保驾”成功,后将李郭联军击溃,曹操被加封官爵。故有说曹操,曹操到”之说。

戏说曹操:

生肖属羊的曹操(公元155--220年)已经是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人物了,《三国演义》把他的性情刻画得入木三分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名言“,也塑造了戏剧中阴狠残酷不仁无义、脸白心黑的奸臣形象。乔玄在曹操年少时就当面指称他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识鉴之精,令人赞叹。

曹操中年时曾立下志愿“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 没想到风云际会,“偶然”地封了候拜了相便不愿放下权位, 理由是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诚恐已离兵,为人所祸;既为子孙计,又已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江湖未静,不可让位!” 后来又很快地蹿升为“ 魏公”“魏王”,心态上也从“父子相誓终身,灰躯尽命”以报答汉朝“三世厚恩”,转变为“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既然已经说清楚讲明白了,因此在他死后9个月,儿子曹丕就把汉献帝拉下来,自己当了皇帝,哪里还管他厚恩不厚恩的!不过曹操的心愿只实现了一半,他是被尊为“国父”了,他的儿子曹丕却偏偏只肯尊他为“武帝”。根据《谥法》,“武”比“文”略逊一筹而且有“博闻而无德不得为文”的说法曹操想当“文”王的心情,连儿子都认为不切实际他能不遗憾九泉乎!

曹操当权时,曾经两次下令求才,“唯才是举”,却并不要求德行。于是把东汉以来将近两百年好不容易重整的道德观念完全破坏了。这么样得来的“人才”,司马懿就是个中国翘楚;司马懿的为人,史传上说是猜忌多权变 “有狼顾之相”,看来与曹操的心性是差不多的。曹操曾梦见“三马食槽”的景象,对儿子曹丕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然而曹丕对司马懿已经是言听计从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就更明目张胆地表露了“天下皆知”的篡夺之心;司马昭死后4个月,儿子司马炎就老实不客气地取代了曹魏。祖孙三代轻易地就把曹操年辛苦经营的“槽”给吞掉了。

曹操说的可能是“真心”的话,连他儿子都不相信、不肯做;然而他说得很动听的“假话”,天下却有三分之一的人深信不疑。如果说“历史是一面镜子”,这岂不是莫大的讽刺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细品曹操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78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一个小小的历史迷。

在整个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我对三国这段历史最为熟悉,而曹操是我最喜欢的三国人物之一。

曹操字孟德,号吉利,沛国谯县人,今安徽亳州人,生于155年,卒于220年。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

军事上的曹操:曹操的少年被桥玄、何颙所赞。后曹操为郎,蹇硕犯法,曹操杀了蹇硕,因为他犯了死罪。后曹操拜为骑都尉。曹操在颍川助战,斩首万余级,夺马匹极多,张良、张宝死战得脱。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时,曹操追董卓军时被徐荣围困。曹洪给马,曹操得脱。官渡之战时,袁绍刚愎自用,优柔寡断。把田丰下狱,沮授无权参与军政。袁绍重用审配、郭图。许攸来投奔曹操。曹操火烧乌巢,郭图劝袁绍偷袭曹操大营。张郃劝袁绍增兵乌巢。袁绍采纳了郭图的建议,派张郃、高览进攻曹营,结果大败。郭图说:“张郃、高览要投降曹操。”袁绍说:“让张郃、高览归寨问罪。”袁绍使便止,高览斩来使。张郃、高览投降曹操,曹操大喜,封张郃为偏将军、都亭候,封高览为偏将军、东莱侯。后袁绍残余势力也被曹操逐个击破。赤壁之战,诸葛亮草船借箭。曹操派蔡中、蔡和为内应,后蔡和用血来祭旗,蔡中被甘宁杀死。蒋干盗书献与曹操后,曹操杀了水军都督蔡瑁、张允,斩了蔡瑁、张允后,曹操醒悟,但是曹操不肯认错,说“二人犯了军法被杀。”曹操又命令毛玠、于禁为水军都督。阚泽献了诈降书以后,庞统又劝曹操用铁索连上战船,庞统又说,不要屠杀百姓。曹操说,好。庞统不信,曹操写榜文给庞统。庞统信了。周瑜放火烧曹军时,曹操军连连被堵截,后终于逃跑成功。曹操说,要是在这里点一把火,我就死无葬身之地。后来刘备果然来放火,但是为时已晚。马超为报父仇,率兵来战,采用庞德的计谋,攻破长安。杀得曹操割须弃袍。又被马超杀败,幸得许褚、丁斐来救才活命。曹操采纳贾诩的建议,使用离间计终于打败马超,攻破西凉。曹操攻张鲁,夏侯渊斩昌奇、杨任。庞德出马连战夏侯渊、徐晃、张郃、许褚,私人皆败。曹操采纳贾诩建议,贿赂杨松。大胜,攻取汉中。斩杨松。但又被刘备夺取,并斩杀大将夏侯渊。

政治上曹操:董卓废立刘焉,私造龙袍、袁术刻玺。曹操却对朝廷很尊敬,袁绍想立刘虞为帝,被曹操拒绝,听取枣祗建议,广泛屯田。兴修水利,用人唯才。曹操以不孝的罪名杀死了孔融。逼死荀彧、荀攸,把毛玠废为平民等等。

文学上的曹操:有诗《短歌行》《龟虽寿》《蒿里行》。我最喜欢《短歌行》里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这句话,因为刘馥说这句话不吉利,所以曹操杀了刘馥。曹操在文学上与曹丕、曹植并称“三曹”。曹操的书法有“衮学”二字,气势磅礴。现存于陕西汉中博物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我眼中的曹操500字作文

全文共 932 字

+ 加入清单

大江之上,波涛滚滚,白浪滔天,一人横槊立马于碣石之上,槊指东南,目观沧海,眼见哪奔腾的水流涌入汪洋,放声长啸。这就是我心目中的曹操

我心目中的曹操,是智勇双全的真英雄。他伐董卓。讨袁术诛吕布,官渡之战一役克袁绍,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名垂青史,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卷中隽刻了不朽的篇章。他平定北方,大势在握,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招贤纳士,察纳雅言,识人善用,才有了“力抵樊哙”的许褚,才有了“单骑救主,跣足马的曹洪,才有了甘愿赴死的典韦,才有了善尽强奇谋的程昱、郭嘉、荀彧、贾祤……才有了三国鼎立的盛况。

武能执长槊,文能挥毫墨。我心目中的曹操是个文采飞扬的大文豪。那“星海灿烂,若出其里。”的胸怀;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抱负;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无一不是四言诗中的瑰宝,无一不是《诗经》的完美传承,更无一不是文学史上的神采之笔。在他笔下,我们看见了他那双利剑一般闪着寒光的眼眸,熊熊烈火般燃烧着的心,那如沧海一般的包容天地的胸怀。我心目中的曹操要用利剑开辟开辟一条康庄大路;我心目中的曹操要用烈火冶炼出一个新的世界;我心目中的曹操,要用他那沧海包纳住整个天地。文如其人,他的诗,是恢弘的史诗,他的人是乱世奸雄。

我心目中的曹操,是能屈能伸的大丈夫。献宝刀行刺董卓失败,他并没有胡乱的放手一搏,而是装作若无其事,留下了有用之身;败走华容,他并没有哀叹生不逢时,像项王一样自刎乌江,而是求得了关羽的饶恕,重整旗鼓,东山再起。怨天尤人,因为他知道我命由我不由天!仅为解燃眉之急而“曲”的或许只是个庸夫,但能在两军对垒之际,跣足迎宾之人一定是真丈夫,若非曹操一时之“曲”怎能得许攸之妙计,怎能力克袁绍乃至雄踞一方?这才是我心目中的真丈夫。

我心目中的曹操是重情重义的良友,火夜失典韦,他放声大哭,为自己的过错而忏悔,却忘记了自己的爱子曹昂也不见了踪影;痛失郭嘉,他又连病数月,“每每月下独酌,长念旧日”。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他却毫不记恨,反而召回追击的夏侯惇,成全了关羽一片丹心,也在日后成全了自己。

我心目中曹操,是不朽的神话,我心目中的曹操是纵观史册也难得一见的贤才,那智勇双全,文采飞扬,能屈能伸,重情重义的曹孟德才是我心目中的曹操。

[我眼中的曹操500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论曹操的高中

全文共 848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鼎立,群雄争霸,硝烟弥漫,这是一个阳光灼烈的世界。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手执羽扇,头戴纶巾的谋士;可以看到舞着大刀,驰骋战场的将领;可以看到求贤若渴,众人爱戴的君主……在这星光璀璨的时代,有一颗霸气十足的星辰,他被人称之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他的名字叫曹操

乱世出英雄,枭雄曹操以他特有的光辉照耀史册。

论待人。早期的曹操性情豪爽,待人诚恳,求贤若渴。他敢作敢当,善于结交天下好汉。于是,他有了骁勇善战的夏侯悖,有了为他出生入死的典韦,有了慕名而来的徐晃,有了弃暗投明的许攸。他曾千方百计地结交关羽,赠与其赤兔马,封印绶金;他也曾喜不自禁地迎接许攸,“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他曾慨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论性情。曾经在一本书上看过这样一句话:“然而曹操是个绝对积极的人,他本身就像赤壁大火一样炽热激烈。”没错,曹操的自信乐观是他能扫荡中原,称霸一方的`关键所在。纵然他有昔日濮阳攻吕布之日,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等种.种不堪回首的败笔,但他仍能笑对四方,说道:“我视天下鼠辈犹草芥耳。”

论才华。曹操是当时建安七子之一。他曾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他也曾感叹人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于对贤才的追思,他吟诵:“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出于人生苦短,他吟诵:“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他的才情与他的壮志相辅相成,他有一颗永不消沉的勃勃雄心。

有人说曹操是奸雄,他的人生哲学是“宁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他自称为魏王,与汉家皇帝平起平坐。但我仍是喜爱曹操,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英雄,虽然奸,可是谁又能说奸雄就不是英雄了呢,而且一个能将文学、军事、政治、韬略、权谋集于一身并玩得出神人化,风生水起,这样的人难道不是雄才大略?难道不令世人景仰?

我喜欢曹操,喜欢他的唯才是用,喜欢他的才华横溢,喜欢他的豁达自信。曹操,你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我眼中的曹操写人作文

全文共 901 字

+ 加入清单

前几天,我打开电视,那京剧里白脸曹操的形象跃然我眼前,他放声高歌:“世人笑我奸,我笑世人偏,为人少机变,富贵怎双全?”随后又是一声声滑腔润调的奸笑。此时,我不禁揪然不快。

白脸曹操的扮相源自《三国演义》把曹操塑造成一位破坏正统,违反纲纪的乱世奸雄。但是非功过,自有后来人评说。依我看来,曹操,英雄也。

他,知人善任。

建安二十年,曹操派张辽、乐进、李典带七千人守合肥,并送一木匣,上面写“贼来乃发。”不久,孙权率十万大军来攻合肥。张辽拆开木匣一看,里面锦囊上写道:“若孙权至,张、李二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遂按此计,选精兵八百,奋勇出击,直捣孙权指挥旗下,孙权大惊,急退,又被张辽追击,大败而去。守合肥之战,孤立无援,十分艰险。让勇猛的张、李二将军奋兵突击,然后凭乐进的刚毅固守。这样的安排真是绝妙之极!

他,求贤若渴。

文有能臣,武有良将,是他收拾这个分崩离析的汉家天下和建立强魏的重要保证。

一日,许攸投奔曹操,曹操正在睡觉,但一听旧友来投,连忙起床,不穿鞋袜,跑出来迎接,远远地看见了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首先拜于地。许攸一见,感慨万千。这就是一段历史佳话——裸足迎才。

他,有勇有谋。

曹操说过:“欲攻敌,必先谋。”曹操夜带七星宝刀行刺董卓,但行刺失败。他随机应变,骗董卓道:“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骗过董卓后,连夜逃出城外,飞奔谯郡。

他,雄才大略。

曹操以道、义、治、度、谋、备、仁、明、文、武十胜于天下,才有了斩黄巾、讨董卓、败袁术、破陶谦、平张邈、诛吕布、灭袁绍、定乌桓、降刘琮、克马超、战孙权、收张鲁等杰出功绩。

他,宽容大度。

曹洪认为张颌因荡山失守,应论罪,但曹操并没有责罚,并说:“非颌之罪,胜负乃兵家常事耳。”这足以看出曹操是个宽容大度之人。

他,善护众生。

有一年,曹操视察和了解并州地区黎民百姓的生活民情时,发现民间百姓们每年度过“寒食节”的方式,已经非常严重地危害和影响了百姓们的身体健康。于是,曹操严令废除“寒食节”。

他,才华横溢。

公元207年仲秋八月,曹操亲率威武之师东进,途中风渤海西南岸有一山灵秀岿巍,曹操勒缰援须,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歌以咏志,写下了传诵千古的名篇《观沧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曹操用人歇后语

全文共 538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用人歇后语:唯才是举

更多的歇后语:

林冲到了野猪林——绝处逢生

林教头的棍棒——虚晃一下

林冲上梁山——逼出来的

林冲棒打洪教头——专看你的破绽下手

林冲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

校场里的土地——管得好宽

官逼民反——不得不反

没有三两三——不敢上梁山

梁山兄弟——不打不成交

梁山兄弟——不打不亲

梁山兄弟——越打越亲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能力大

鲁智深出家——无牵无挂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抱打不平

酒肉和尚菜道士——岂有此理

李逵打宋江——过后陪不是

李逵升堂办案——乱打一通

李逵扮新娘——装不象

李鬼劫路——欺世盗名

张顺浪中斗李逵——以长攻短

武大郎上墙头——上不来下不去

武大郎坐天下——没人敢保

武大郎贩甲鱼——什么人卖什么货

武大郎服毒——吃也死,不吃也死

武大郎放风筝——出手不高

武大郎的包子——七大八小

武大郎的身子——不够尺寸

武大郎的扁担——不长不短

潘金莲熬药—— 暗地里放毒。

潘金莲给武松敬酒——不怀好意

潘金莲的裹脚布——肮脏货

潘金莲的竹竿子——惹祸的根苗

王婆照应武大郎——不是好事

吃了砒霜上吊——肚子里有底

武松看鸭子——英雄无用武之地

景阳岗武松遇大虫——不是虎死,就是人伤

端着酒壶打架——豁(喝)着干

梁山的军师——无(吴)用

孙二娘开的店—— 进不得

石秀进祝家庄——走了不少盘陀路

老虎扑食——三股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写给曹操的一封信作文600字

全文共 716 字

+ 加入清单

曹孟德:

你好,人们常说,世间英雄皆豪迈。您的豪情壮志亦不是常人可以比拟的。只愿让这封载着我内心的想法,向您一一到来。

世人皆说你是奸臣,野心蓬勃。不在天子之位却职天子之务,妄统一天下,傲视群雄。

而我却不这么认为。当年汉氏已经衰败,群雄四起、戎马劻勷、民不聊生。在这水火之中,是您站了出来,率领军队,打败群雄,平定北方,使百姓得以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撕去人性的外皮,世上千万豪杰,何人没有野心?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你心怀天下,戎马一生,英勇善战。沙场多年,胜也好败也罢,打不倒的是您那颗满怀豪情壮志的心。您,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您以浪漫为笔,豪情为墨,作下的诗篇。字字惊心动魄,句句震撼人心。其间流露的情感,让多少好汉自愧不如。才华横溢,足智多谋,您是一位真正的才人!

军行途中,水资源匮乏,兵士毫无斗志。你却靠想象描绘出前方那又大又甜的梅子,并靠着这份意志找到了水源。自第一次听到这个望梅止渴的故事,我就为之震撼。在濒临脱水的困境中,您依旧保持着超凡的意志。想来,这就是一个真正领导者该有的风范,令我敬佩万分。

您的一辈子都在南征北战中度过,但依旧未能如愿获得帝位。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却断送给了司马懿。这结果出乎意料,却又有因可寻。有句话说得好,得民心者得天下。你奸贼的名号和逐渐蓬勃的野心早已在百姓口中流传,这让人民怎么信服于你?

一步错,步步错,最后满盘皆输。一生的努力就这样烟消云散,我真心为您感到惋惜。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不管世人言论,在我心中,您依旧是一位英雄。意气风发,英勇善战,豪情壮志。惜天下苍生不懂您心。最后,我愿您安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初三优秀作文我眼中的曹操

全文共 288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被称为古来第一奸雄,是一个谋略家他虚伪他奸诈,他老谋深算,同时他也很残忍,他可以预防有人梦中杀了他而杀掉自己的贴身石卫,可以因为妒忌别人的才能而杀了他。

曹操也算得一个很虚伪的人,他可以杀掉近侍后痛哭,可以笑着谈论却在妒忌,可以杀了样修后厚葬,但再怎么虚伪,奸诈,可以或许心中也有一片柔软之处吧,虽然没有看过原著,但听语文老师说过,曹操没有杀的人就是项羽,也不是说曹操什么人都杀,而是因为项羽也数犯曹操之己而曹操始终没有杀他,这或许是一时心软一时厌倦杀生,更或许是……某段不知名的禁忌之恋。

但,这也谁又说的清楚呢?看了只有原著的作者自己心里清楚吧。

[初三优秀作文我眼中的曹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我眼中的曹操

全文共 555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中国有四部成就最高的文学著作,被后人成为“四大名著”,其中一本《三国演义》深深地让我陶醉了,它艺术地再现了东汉末年一个群雄争霸的恢宏历史时代,描绘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有义气深重的关羽,狡猾多疑的曹操,胆大心细的诸葛亮,胸怀大志的刘备……其中最令我难忘的还是曹操。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将错就错的杀了吕伯奢,然后又无情无义的杀了孔融,责怪杨修扰乱军心,杀了他。在京剧中,曹操是白脸,代表狡猾多疑。但我认为曹操是枭雄并非奸雄,易中天先生也曾经说过:“曹操是可爱的枭雄。”

曹操和刘备一样求贤若渴,他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颁布了《求贤令》,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形成了猛将如云,谋事如雨的盛况。

曹操是真正的雄才大略之人,具有杰出的才能。他使用声东击西计破黄巾军,灭袁绍,诛杀了有勇无谋的吕布,败张鲁,收刘表,在多年的征战中,他收服了长江以北的土地。这一系列的事情都可以看出曹操是一个真正的英雄,是一个有雄心的人才。

曹操的性格乐观豁达,胸怀宽大,他在赤壁之战失败后在茫茫的吃了败仗,这应该对他而言如晴空霹雳,对五十四岁的他将成为成为一生的痛,难以磨灭的痛,可是他还大笑三声“北方还是我的”。

曹操的一生南征北战,结束了东汉末年的腐败与战乱,使得人民安居乐业,所以,我认为曹操是一个大义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