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英国脱欧的结果是什么【汇编20篇】

《鲁滨逊漂流记》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在一次航海中流落到了一座无名的荒岛上,后来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用自己的双手,建造住所,驯养野山羊,养蜂,种植粮食,一个人独自生活了20多年。最后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以下是小编带来的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6059

作文

213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作文600字

全文共 635 字

+ 加入清单

寒假里,我去新华书店参加了一次讲故事比赛,因为没有像去年一样拿到第一名,所以回家后一直闷闷不乐。妈妈对我说:“没关系的,你努力了就好。过程结果重要。”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这个周一,老师说学校要竞选大队委员了,还把我们班唯一的竞选名额给了我。我高兴极了,回家赶紧告诉妈妈。妈妈说:“你只是个三年级的学生,这个可很有难度的,但是我们尽力而为吧!”于是,为了能在竞选中给大家留下好印象,一做完作业我就开始认真地写稿子,自吹自擂了老半天,写完后又把稿子拿给妈妈修改。

周五便要演讲了,我计划周二把稿子背出来。可是,稿子太长了,我又太性急,没读熟就跑到妈妈面前去背。结果每一次排练不是忘了前面,就是忘了后面,里面排比句的顺序老是颠倒。我心里十分着急,感觉自己真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

周三因为去训练打球没有背稿子,所以到了周四傍晚,我已是心乱如麻,焦虑不安。“只剩最后一个晚上了,却连第一段都背不熟练,明天,可要在全校同学面前出丑了!”想到这些,我连吃饭都没心思了,匆匆吃了几口,就放下饭碗,拿出稿子读了起来。咦,今天简直神了,只练了三遍,妈妈就说我已经背得不错了。我又跑到房间里对着镜子背了两遍,既正确又流利,感情也表达得不错呢!

竞选的日子终于来到了,我在台上胸有成竹地发挥出了自己最好的水平。虽然不知道自己最终会不会被选上,但是我的心里却已经充满了快乐,为自己克服困难,顺利完成了这项任务而自豪。我现在真正懂得了妈妈说的那句话: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作文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有关灾难的议论文论据:英国西提斯事件

全文共 1620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关于英国西提斯事件这起“英国史上最惨重潜艇灾难”你了解多少?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1939年6月1日,号称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英国皇家海军T级潜艇“西提斯”号前往利物浦湾开始其处女航,以便进行最后潜航试验。当时参加试验的人员共有103人,除63名艇员以外,还有8名实习人员和32名造船厂的技术人员。

“西提斯”号驶出利物浦港1个小时后,由于压舱物过轻,首次下潜失败。艇长弗雷德里克·伍兹上尉于是下令打开鱼雷发射管的内层盖子,以便海水部分涌入,增加潜艇的重量。让他万万没有料到的是,此时鱼雷发射管外层的盖子其实早已被打开,数以百吨计的海水顿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涌入潜艇的第一、第二间隔舱。重量激增的潜艇随即一头朝下,迅速沉入海底! 原来,早在“西提斯”号出海前数周,一名造船厂油漆工在给鱼雷发射管刷漆时,不慎让一滴油漆渗漏,粘住了一个用于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测试阀门。结果,艇长伍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同时打开了鱼雷发射管的里外双层盖子,导致一场灾难降临。

逃生

听语音

4人打开舱门奇迹生还

整整3个半小时之后,远在朴次茅斯港的英国海军潜艇司令部才接到“西提斯”号的求救电报。于是,一场代号为“潜艇粉碎行动”的营救行动在I.A.麦辛泰尔上校的指挥下展开。然而,即使是最近的船只也远在出事地点数百英里之外。

著名的事故“英国西提斯事件”

据悉,“西提斯”号上的氧气原本只够维持53名艇员呼吸,可是当时参加测试的实际人数多达103人,超出正常核载人数几乎一倍。雪上加霜的是,当时的空调性能低劣,艇上众多较为年长的艇员,由于二氧化碳中毒,纷纷感到恶心和眩晕。当时2名艇员自告奋勇地试图关上鱼雷发射管盖子,但是均宣告失败。

夜幕降临后,艇员们将艇上60吨饮用水和燃油倾倒掉,以便让下沉的艇身部分上浮。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氧气消耗,艇上所有人员皆保持睡眠状态,静候营救到来。13个小时过去了,艇内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到了危险程度。为了不坐以待毙,艇长伍兹、司炉德里克·阿诺德和另外2名男子冒险打开舱门上浮,最终奇迹生还。然而,当他们的4名同伴在企图以同样方式逃生时,全部命丧海底。

99名艇员命丧“海底棺材”

在艇上,其他艇员将一根管子连接上一台发动机后,总算将舱内积水泵了出去,潜艇随即浮出水面。此时,前来营救的英国皇家海军“黄铜”号救生船用一根缆绳将遇险的“西提斯”号潜艇系住,准备将后者拖回利物浦港。然而由于不堪巨大的拉力,缆绳突然断裂,潜艇再次下沉。

英国皇家海军派出多条轮船彻夜搜索,仍无功而返。直到6月2日,他们才在潜航区域找到艇尾露出海面的“西提斯”号。艇上99人葬身海底,其中大多因二氧化碳中毒窒息而死。整整4个月后,沉没的“西提斯”号连同艇内的遇难者遗体才被打捞上来。随后的尸检报告表明,遇难者在潜艇失事后整整挣扎了17个小时,直至生命最后一刻。“西提斯”号因此被英国媒体指责为“海底棺材”。

后来,人们发明了一种新装置用于防止鱼雷发射管外层盖子被意外打开,为了纪念这一事故,该装置被命名为“西提斯栓”。

最新披露档案

听语音

一滴油漆粘死“生命之门”

据英国媒体11月1日报道,1939年6月1日,号称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英国皇家海军T级潜艇“西提斯”号首次出航,前往利物浦湾进行最后潜航试验。由于潜艇大量进水,最终意外失事沉入海底,艇上103人中99人遇难,仅有4人生还。时隔68年后,英国国家档案馆今年10月31日解密一份写于1956年的调查报告,首次让这起“英国史上最惨重潜艇灾难”真相大白:原来,由于油漆工的失误,不慎渗入的油漆将一个安全阀门粘住,导致鱼雷发射管内外两个盖子被同时打开,海水大量涌入!

内幕:油漆粘死安全测试阀门

10月31日,位于伦敦西南的英国国家档案馆解密一份由海军医生于1956年撰写的调查报告——《关于一起潜艇灾难的若干反思》,首次向世人完整地披露了这起“英国史上最惨重潜艇灾难”不为人知的内幕。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不同态度不同结果

全文共 950 字

+ 加入清单

人生难免会失败,不过偶尔你也会与成功相撞。但是如果你对待失败和成功的态度不同,那么它们回馈给你的,可能是惊喜,亦或者惊吓。

习以为然的失败

她一直偏科,而且很严重。特别是数学。经常不及格的,老师和家长拿她没有办法。

“你看看你!小甜!这么容易的题你都会写错!十减五等于六吗?!你怎么总是那么不注意呢!?”老师严厉的说道。小甜低着头,不敢看老师。

其实小学她成绩还不错,八九十分不成问题。但是一到初中,七十分已经算很高了。可能是没找到学习的方法吧,但是上课时老师问她问题她总能对答如流。回家也复习了,为什么成绩就上不去呢?

这不,又一次月考,倒数第一的宝座永远是留给她的。

老师对她十分失望,父母也只能默默叹息。可她不放弃,她仍像从前一样学习着,努力着。

没有人发现,每次作业全对的是她;没有人发现,笔记记得最全的是她;没有人发现,每次背诵,她从不留到最后。更没有人发现,她的成绩,一分、两分,一点点的在提高。

是的,没有一个人发现。因为没有人会去关注成绩不好的她。

但她在努力,她一直坚持不懈地在努力着。她坚信,她会成功的,她一定会成功的。

意想不到的成功

又一次期末考试,终于考完了。

“小甜!成绩出来了!走!我们去办公室看看!”同学小言扯着她向办公室跑去。她其实是有点不想去的,也不敢去。成绩不好,她不愿看见自己的试卷上只有几十分的分数。

她静静站在门外,等着小言的消息。

“哇!小甜!你好厉害哦!118分诶!”她听见小言一声大呼,看见小言一脸的不可置信,她也同样惊诧不已。那可是数学考试的试卷,只扣两分?应该是别人的,小言一定看错了。

直到考试试卷发下来。

她真的难以置信,她觉得这一切都是梦。一直倒数的她,怎么可能突然之间就成为了全班第一,全年级第一的?

老师对她感到非常满意,在同学们面前一直不停表扬她。大家都对她的突飞猛进感到意外以及惊喜。

回老家过年,亲戚也对她赞不绝口。他们都说她有学习的天赋。她也心里乐滋滋的,像吃了蜜一样甜。

于是这个寒假,她过的比谁都愉快。她可以不写作业,所以整个寒假她没碰过书。她也没像以前那样,认真复习了。

开学考试,她哀怨地坐在座位上,冥思苦想着一道古诗默写题,却怎么也想不出来。

这不,小甜又被叫进办公室了……

面临失败和成功时,不同态度,不同的结果。就像春天你播种多少种子,秋天你就会有多少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英国女王2024圣诞致辞英文版

全文共 3704 字

+ 加入清单

小编收集了关于英国女王2016圣诞致辞(英文版),欢迎阅读。

I once knew someone who spent a year in a plaster cast recovering from an operation on his back. He read a lot, and thought a lot, and felt miserable.

Later, he realised this time of forced retreat from the world had helped him to understand the world more clearly.

We all need to get the balance right between action and reflection. With so many distractions, it is easy to forget to pause and take stock. Be it through contemplation, prayer, or even keeping a diary, many have found the practice of quiet personal reflection surprisingly rewarding, even discovering greater spiritual depth to their lives.

Reflection can take many forms. When families and friends come together at Christmas, its often a time for happy memories and reminiscing. Our thoughts are with those we have loved who are no longer with us. We also remember those who through doing their duty cannot be at home for Christmas, such as workers in essential or emergency services.

And especially at this time of year we think of the men and women serving overseas in our armed forces. We are forever grateful to all those who put themselves at risk to keep us safe.

Service and duty are not just the guiding principles of yesteryear; they have an enduring value which spans the generations.

I myself had cause to reflect this year, at Westminster Abbey, on my own pledge of service made in that great church on Coronation Day 60 years earlier.

The anniversary reminded me of the remarkable changes that have occurred since the Coronation, many of them for the better; and of the things that have remained constant, such as the importance of family, friendship and good neighbourliness.

But reflection is not just about looking back. I and many others are looking forward to the Commonwealth Games in Glasgow next year.

The baton relay left London in October and is now the other side of the world, on its way across 70 nations and territories before arriving in Scotland next summer. Its journey is a reminder that the Commonwealth can offer us a fresh view of life.

My son Charles summed this up at the recent meeting in Sri Lanka. He spoke of the Commonwealths family ties that are a source of encouragement to many. Like any family there can be differences of opinion. But however strongly theyre expressed they are held within the common bond of friendship and shared experiences.

Here at home my own family is a little larger this Christmas.

As so many of you will know, the arrival of a baby gives everyone the chance to contemplate the future with renewed happiness and hope. For the new parents, life will never be quite the same again.

As with all who are christened, George was baptised into a joyful faith of Christian duty and service. After the christening, we gathered for the traditional photograph.

It was a happy occasion, bringing together four generations.

In the year ahead, I hope you will have time to pause for moments of quiet reflection. As the man in the plaster cast discovered, the results can sometimes be surprising.

For Christians, as for all people of faith, reflection, meditation and prayer help us to renew ourselves in Gods love, as we strive daily to become better people. The Christmas message shows us that this love is for everyone. There is no one beyond its reach.

On the first Christmas, in the fields above Bethlehem, as they sat in the cold of night watching their resting sheep, the local shepherds must have had no shortage of time for reflection. Suddenly all this was to change. These humble shepherds were the first to hear and ponder the wondrous news of the birth of Christ – the first noel – the joy of which we celebrate today.

I wish you all a very happy Christmas.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国际时事热点:英国脱欧的本质

全文共 2020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英国政府定于本月29日宣布启动脱离欧盟的程序,英国“脱欧”将由此迈出标志性一步。而英国脱欧的本质你了解多少呢?下面是语文迷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素材,欢迎阅读,谢谢!

英国脱欧的本质是社会草根挑战执政精英

英国房地产门户网站“正确举动”(Rightmove)18日公布数据显示,受“脱欧”公投影响,英国7月房地产价格跌幅扩大。数据显示,在截至7月9日的4周内,英国在售房产均价比6月下跌0.9%,跌幅较往年同一月份有所扩大。研究公司LonRes提供的数据显示,在“脱欧”公投后的12天里,伦敦降价房产数量比之前12天猛增163%,但成交量却较公投前下降18%,较一年前更是大降43%。

而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于15日发表声明称,欧盟及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市场6月汽车注册量较去年同期增长6.5%,至151万辆,连续第34个月上升,但增长速度降到3月份以来最低。

其实,英格兰银行早在6月16号预测,一旦英国投票决定离开欧盟,英镑汇率会进一步贬值,且幅度或许会很大,这个已经应验了。国际货币基金对英国脱欧之后所做的研究报告显示,如果英国2016年不脱欧,GDP增长1.9%,脱欧的话增长1.1%,到了2017年,不脱欧GDP增长2.2%,脱欧GDP下降0.8%。根据各大投行做的预测的平均数据,如果英国留欧,英镑汇率会上涨1.6%,脱欧英镑会下跌10.25%。

因此根据媒体的报道,脱欧对英国的影响都是负面的。问题来了,为什么英国要脱欧呢?难道老百姓都是傻子?还是他们根本不相信这个数字?

其实,美国特郎普现象和英国的脱欧现象都是同一个问题,就是社会草根挑战执政精英。

特郎普能够出头是因为他完全违反了美国传统政客的行为,老百姓喜欢特郎普说实话。英国的老百姓就是不信媒体的报道,因为媒体都是有钱人控制的,都是资本家控制的,当然为自己说话。这些人操纵着媒体,他们一旦想留欧就会有95%的媒体批评脱欧。

到底谁想留欧呢?有三种人想留欧。

第一金融系统。欧洲是这样分工的,德国提供制造,法国提供制造奢侈品,然后去东欧加工,这一切由英国谁提供资金,所以英国是欧洲的财神爷。请注意,只要开金融峰会,基本上都是在英国伦敦召开,因为他是财神爷,而且英国持有欧盟国家的金融资产当地GDP的比重已经高达9.5%,所以一旦脱欧,欧洲财神爷的地位能不能确保,这是一个问号。

第二大企业支持留欧。根据今年2月23号英国金融时报100指数,里面有36家表态要留欧,包括英国电信集团、马萨百货、以及沃达丰等等。根据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的报道显示,有79%的英国高官和企业家要留欧,83%的德国企业家认为英国应该留欧。为什么?以贸易为例,英国跟欧盟贸易就占到英国总贸易的一半,比如45%的出口是到欧盟的,50%的进口是从欧盟过来的,所以说这些跟欧盟有关系的企业非常愿意留欧。

第三英国首相要留欧。这让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英国首相自摆乌龙?主张脱欧的独立党在2010年支持率只有3%,到了2012年大选支持率从3%暴涨5倍到15%,因此英国保守党已经非常紧张了。2015年又是一个大选,所以保守党希望能够打击独立党,要求卡梅伦承诺为了打击独立党,吸引他们选票,承诺保守党只要一当选的话,立刻举行脱欧公投,其实卡梅伦很后悔,因为他做梦都没有想到2015年的大选他竟然大获全胜,所以脱欧的承诺搞得他灰头土脸,因为他当初根本不用做这个承诺都能当选,作为政治家而言既然承诺了就得去做,硬着头皮也得举行公投。注意,卡梅伦竞选的时候他的经费来源于资本家,所以如果金融界和企业界不想脱欧的话,英国就不能脱欧。由于老百姓愿意脱欧,于是卡梅伦开始威胁老百性,他引用了英国财政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显示一旦脱欧,可能面临200亿—400亿的财政缺口,必须加税、借款、削减开支等手段。英国财政大臣更是赤裸裸的威胁,只要脱欧,英国人均将损失4000英镑。

尽管包括卡梅伦在内这些人不想脱欧,但是脱欧已成事实,所以这是卡梅伦的非常错误、非常糟糕的一步棋,他将英国整个国家带入一个社会动荡的绝境,由于留欧跟脱欧的比例太接近,政府无所适从,我相信这对英国政局的稳定将带来重大冲击,而类似的留欧派跟脱欧派的冲击也会马上冲击到意大利跟法国,再加上恐怖分子、中东的移民等一大堆问题,这会把整个欧洲搞的大乱。

短期内,英国由于脱欧产生金融动荡,但是长其期来看,脱欧对英国不会造成太大冲击,因为脱欧让英国经济有更大自由度、更大独立性。而且英国本来就是欧盟的财神爷,就算他脱离欧盟,要改变他的金融地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说我们还是以这种审慎乐观的态度来看待目前英国脱欧洲所造成的局面。但是最重要的是,一个统一的欧洲和美国是更紧密的联合,一个分裂的欧洲和美国关系会逐疏远,和俄罗斯跟中国的关系可能会更加加强,因此脱欧的事件虽然会造成很大的动荡,包括政治、经济、金融动荡,但对于中国政府而言,我客观的认为应该是一个比较正面的信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到英国旅游的英语作文

全文共 4555 字

+ 加入清单

Life has many, "the first" is always unforgettable. Today, Im excited to tell you about my first trip to britain.

Last summer, my father and mother decided to take me to England for a trip. On that day, we were on the plane in Hongkong, and my father told me we had to fly to Holland first and then transfer there. On the plane, stewardess stewardess is very polite. She will bring us food and drink for us. We passengers are like God and enjoy the thoughtful and meticulous service. On the plane, I was eating, drinking and sleeping. I was very excited in my brain. Im looking forward to my destination soon.

After more than ten hours of flight, the plane finally arrived at Holland Amsterdam international airport. After we got off the plane, we went to England by a lovely little plane. Dont look at the plane. Its very small and inside. I feel very luxurious and comfortable. During the flight, our plane was unsteady in the air because of the resistance of the airflow. But Im still happy. Because Ill soon see my fathers friend, uncle Mike and his family. After a period of flight, our small plane finally landed at Liverpool John Lennon Airport in england. My mom and dad couldnt speak English when I was out of customs, and I was the only one to act as their interpreter. Its very troublesome to go through customs. To verify our passports, we need to cover chapter after chapter, and also to pick up our luggage. After all the customs formalities, we were tired out.

We dragged the trunk out of the airport and dads friend, uncle Mike, had been waiting for us outside. Suddenly, dad asked Uncle Mike, "what time is it for you in England?""

Uncle Mike immediately said, "its seven in the morning."! You have worked hard all the way!"

After greeting each other for a while, a coach with 7 people could drive us straight to uncle Mike. Uncle Mikes wife is Grace, a native of Hongkong, very friendly and friendly to people. I hasten to call her aunt. At this point, a child ran down the stairs from the two floor. He turned out to be uncle Mikes son, Kevinmike. The little man looked as big as I was. After seeing us, he took me by the hand and, like a little guide, showed me around every room of his house. Finally, he led me to a room and said, "my friend, this is your room."! You live here!" The look of his face was like a little master. On the morning of the second day, after breakfast, my father drove Mike uncles car, took me and my mother in Liverpool City, took a big circle, and visited the whole city. Here is what is foreign, city streets are clean, tidy, little and dainty buildings are also very beautiful. The small yard of every family is full of bright flowers. The whole city is quiet, free of noise and fresh air. The British people are very polite to people, and everyone sees us with a smile and regards to us. It made us feel very happy. The third day, we drove to the suburbs. There we saw large fields and saw ranches. On the farm, there were green grass, strong cows, white sheep, and strong horses. We also saw flocks of chickens, ducks, geese and cute puppies. Our day is on a farm to eat lunch, we eat the delicious French fries and fish, there are many unnamed foreign food, really let my appetite!

On the fourth day, we went to a cathedral in the city for worship. Before I went, I asked my mother to buy me a New Jersey, so it made me more lively and energetic.

On the fifth day, our main task is to go shopping in the big shopping mall in the city. I bought two beautiful cups and decided to return to my cousin and cousin. My mother bought a new captain armband for me. On the sixth day, my family went to the zoo in the city and we spent a whole day in it. Here, I saw the giraffe for the first time, saw the big rhino, saw the elephant, saw the boa constrictor...... I think the zoo here is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zoo in our country, mainly in the style of the building. Really let me eyes!

The seventh day, I did not go out, but stay at Uncle Mikes home, and his son playing trampoline and game consoles. All two of us are boys, and our personalities are similar. We have nothing to say, talk about each other, and enjoy ourselves! From time to time the room burst into our happy laughter.

On the eighth day, we finally finished our trip to England and left the beautiful England for Hongkong. The two of us are reluctant to part. Especially uncle Mike and my son Kevinmike left E - mail address, so that we can keep in touch after day. Mom and dad have also invited uncle Mikes family to come and visit us in Hongkong.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英国复活节放几天假

全文共 321 字

+ 加入清单

《 新 约全 书 》记 载 ,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复活节日因此得名 。 复活节宗教起源与节期在欧美各国,复活节是仅次于圣诞节的重大节日。按《圣经·马太福音》的说法,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受刑死后三天复活,因而设立此节。根据西方教会的传统,在春分节(3月21日)当日见到满月或过了春分见到第一个满月之后,遇到的第一个星期日即为复活节。东方教会则规定,如果满月恰好出现在这第一个星期日,则复活节再推迟一周。因此,节期大致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

关于耶稣基督之死,按基督教教义,是为了赎世人的罪。因此,在基督教中,复活节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和圣诞节一样,随着社会的进步,复活节的宗教色彩也越来越淡薄,作为一个民俗节日的特征,则越来越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努力的结果小学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下午,学校举行了接力赛。

我们班选出了一批健壮的队员,又选了一些忠实的拉拉队。一切准备工作都已做好,剩下的就看队员们了。

比赛开始了,我们班的队员们信心十足地上了场。他们严肃地站在操场上,好象要用他们冷静的意念把对方击倒。

随着一声哨响,开始跑了,我们的队员以惊人的速度跑了过去,就像射出的.箭一样快。

我们拉拉队也拿起事先准备好的小旗,高兴地挥舞着,呐喊着。我们的声音就像雷声一样洪亮,给队员们增加了许多力量。

队员们努力地跑着,但因为出了一点小差错,我们班获得了这次比赛的第二名。虽然只是第二名,但我也很高兴,因为这是拉拉队和队员们共同努力得来的。

经过这次比赛,我悟出很多道理:团结就是力量;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输了不要紧,只要你努力了就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努力的结果小学

全文共 444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班的墙报获得了全校一等奖!”当张老师说出这句话时,同学们爆发出一阵欢呼声。我也为墙报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3月31日,晚上8点半,“地球一小时”活动开始了!我关掉了家里所有的大灯,只留下一盏小小的壁灯。妈妈点燃了许多可爱的小蜡烛,这些小巧的蜡烛跳动着微微的火光,如同天上的星星落入凡间,真漂亮!因为刚好到洗漱时间,所以妈妈在洗手间里也点燃了三支小蜡烛,我本来怕黑,可是这些小蜡烛让我觉得很温暖。我在这些烛光的陪伴下洗脸、刷牙,妈妈用相机给我记录下这个难忘的时刻!

妈妈店里的小耿叔叔是个种菜能手,店里的后院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蔬菜。初春有葱、蒜、菜苗、辣椒,夏天有南瓜、丝瓜、冬瓜、葫芦……星期天,我也到妈妈店里当了一回“小菜农”。我提着一小桶水,拿着一把小勺子,开始给蔬菜喝水。我用勺子舀了一勺水均匀地洒在小葱上。小葱已经长得很茂盛了,小辣椒也结出了青青的果实。咔嚓!妈妈又用相机拍下了这个有趣的画面。

每个同学都像我一样认真地完成了摄影作业,所以我们班才能得一等奖,这是大家努力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选择是结果之父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118 字

+ 加入清单

阳光选择照耀,因为这使它光彩夺目;花儿选择绽放,因为这使它妩媚动人;鸟儿选择飞翔,因为这使它一目千里;马儿选择奔跑,因为这使它英姿矫健。选择是什么?我曾经发问过自己无数次。

有时,选择是一杯香浓的咖啡,只有细细品味,才能领悟到选择的内涵;有时,选择是一束沁人心脾的花朵,只有细细嗅闻,才能体会到选择的芬芳;有时,选择是一把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只有细细钻研,才能体会到选择的不易。

传说从前曾有两颗种子,它们静卧在土壤里等候生长,但不幸却发生了,一天大雨冲倒了山上的岩石,正巧有一块石头盖在了这两颗种子头上,右边的种子先发现了情况他急忙高呼左边的种子“喂,老兄快看头顶,有一块石头罩在了我们头上,如果不把它顶开,我们可就无法生长了”,右边的种子气喘吁吁地说着;左边的种子不屑一顾地说:“什么,把它顶开?不,我可没有那么大的力气,要顶你自己顶,我可没有那么多闲时间,我还要睡觉呢。”右边的种子本想与左边的种子一起干,但听了这话也不愿多说,但是他却心里暗发着急:因为眼看初春就要到了,如果错过了这个时节,我们可就无法生长了。左思右想,于是右边的种子选择自己每天不停地顶,他联想着外面的美好世界,那是多么欣欣向荣的景象,“真想赶快出去,透透气呀!”他心里这样想着。“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历了32天的煎熬后他终于顶开了石头,赶上了初春。而那左边的种子呢,他因为没有得到充分的阳光、水和空气而干死了。成功的这位,由于它选择了尝试,由于它能忍着剧痛在不停地工作,坚持不懈,永不言弃,所以它成功了。

大自然都如此奇妙,处处存在选择,何况是人类社会,其实我们人人都有经历选择的时候,但就要看你在选择的时候是否能够沉着冷静,作出准确的判断;是否能够如你所愿,掌控自己的命运。其实,人生就是如此奇妙,稍一不留神,选择的主动权便有可能从你手上溜走,梦想便有可能与你擦肩而过,这时后悔已经无济于事了,因为世上没有回头路可走。选择了就有结果,选择与结果永远成正比,选择了就要接受事实。

19世纪丹麦著名哲学家克尔恺郭尔在他的著作中讲到过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两支军队对峙,一骑士赶到,双方均邀请其加入作战,骑士选择了其中一方,结果兵败被擒。骑士面对胜者,请求让他重新选择一次,胜者说,他是有一次机会,但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亚里士多德说:“掷石子者可掌控石子到其掷出之前,而不是之后。”同样,一个人掌控自己的命运,不是在命运的“石子”掷去之后,而是在命运的“石子”掷出之前,就作出准确的判断,进行积极的努力。

选择的结果是五彩斑斓的。无论成功与失败,甘甜与苦涩,这都是自己选择的。没有人能主宰你的选择,一切靠自己选择来走出自己的大道来。让我们拿起乐器,为选择弹奏出绚丽的音符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英国BBC纪录片《中国春节》观后感

全文共 652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的最大特色,在于其对中国春节接近零距离的观察。节目采取“直播”的方式,播放内容在当日录制完成后,经剪辑润色,延迟几日后播出。由于拍摄至放送时间间隔很短,可以使观众获得观看现场直播的生动感,这几乎让英国观众与中国观众同步度过猴年春节。

纪录片播出后,引发了海外华人以及外国观众的共鸣。英国网友留言说:“打算明年在春节的时候去中国旅游,亲身体验一下”,并表示“迫不及待想去中国玩儿”。留英的中国学生也观看了节目,纷纷留言:自己每天都在电视机前等候着节目的播出——“好几年都没回家过年了,看着这个节目让我更加想家了,终于能在英国体会到一点年味儿!”

伯明翰城市大学媒体理论博士教授StephanieFremaux表示,自己非常喜欢看这个关注中国春节的系列节目,认为它向观众分享了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也让观众理解了不同文化。“这一点也越来越重要,对于世界的理解越深,我们越能进行高水平的迁移和知识交流。”

该片制片人杨建坦言,在全球化的当下,解读“中国故事”不仅是中国一方的期望,也是全世界的期待。“当中国早已经成为无法忽视的存在时,世界也更渴望了解一个更真实的中国。”

借由西方主持人在中国的体验,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上以“第三者”的视角去观察。“这部纪录片以西方的眼光重新解读中国春节,不俯视也不仰视,不仅发现了春节的文化魅力,也表达了春节所寄予中国人的当代精神。”他说。

据悉,《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由五洲传播中心与英国雄狮电视公司(LionTV)联合制作,已登陆国内各大视频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英国BBC《中国春节》观后感

全文共 250 字

+ 加入清单

一群被中国春节震惊的老外的诚意之作。

春节为核,横跨九省,以二十多种民风民俗,勾勒了一副人情味甚浓的中国年。虽然以时间为序,各地各事物往往有串联,但还是会有些散乱之感,不过或许这也是西方纪录片的固有特色,加之本次题材的生活化。五位记者都很真诚,虽然有很多错误的细节认识,但都是很可爱可理解的错误。最爱摩托车大胡子基友队,好想请他们到家里来做客~春晚女记者稍差。个人最喜欢第二集。

国内随便一个受访者都英语流利敢不敢把水分减减啊,这算是瑕疵吧。

准备找找BBC之前关于中国的纪录片,看看是否一如网上所说的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努力的结果八年级作文

全文共 622 字

+ 加入清单

漂泊在人生的汪洋上已十余年,我是这大海上的一条船,一条伤痕是一个抉择,每一次的波涛是一个阻碍,如何突破阻碍是我的工作,但在那天,我却踢到了最硬的铁板!

在选团队的时间,我曾向自己下了承诺,成功与否并不列入考量,“勇气”一向是我的座右铭,它常伴在我左右。然而,这坚决的决定,也是进入球队的关键。命运不是机遇,而是选择,任何一个选择,都能为自己打开未知的门。“联赛,是为了累积经验,打得好,你的基测可以加分;打不好,是你们自己的损失,因为你的初中课业可能就此耽误。”这是教练在球场的一句话。我想打好球证明自己的实力,又想把书读好;但一心二用的心,只能两败俱伤,参考父母的意见,只得到:“你自己好好考虑吧!”我就像处在沙漠中,远处有绿林,后方有汪洋,这心里的交战,是我平生尚未排除的高墙。

一个成功的人,是因一个想法、一个意见,更能是一句话的美果;但在这近在眼前的美果,往往使我们迷惘其中。一个眨眼,美果早已被蛀食,可能我现在的状况,就是上帝的测验吧!“如果有梦想,就去追寻吧!在名为“信念”的旗帜下。”无意间,在电视上,我听了这一句话,当初,不是向自己下了承诺,要当上队长,并能在队中顶天立地吗?为何将那颗小石头当作高墙呢?“勇气”不也是自己的代名词吗?自己有梦想就是尽力去追,因为上帝将成功的牌子,挂在努力的人身上。

现在那漂泊不定的小船,已找到了寄宿的小岛;那一抹斜阳,彷彿也为它感到快乐。我想它的一切,在造就于那不凡的决定吧!

[努力的结果八年级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关于英国的英语作文

全文共 810 字

+ 加入清单

United Kingdom

英语作文范文:Although we have learned English for several years, and we have some knowledge about the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there are still many people can not distinguish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ngland, Britain and United Kingdom. UK is the short form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or commonly known as Britain. UK is composed of four parts. They are: England, Scotland, Welsh and Northern Ireland. London is the capital of UK. UK is a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and the head of state is a king or a queen. The United Kingdom is governed, in the name of the Sovereign by His or Her Majestys Government.

【翻译】尽管我们学了几年英语,对英语国家也有一些了解,但是,仍然有很多人无法区分英格兰,不列颠和英国。英国是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简称,通常也叫英 国。英国由四部分组成,即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伦敦是英国的首都。英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国家的首脑是国王或女王。英国是由国王或女王 及其管辖的政府统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选择决定结果

全文共 910 字

+ 加入清单

不同的选择决定不同的结果,当你感到自己的选择是错误的,却早已不可能从头来过。

——题记

命运不是机遇,而是选择。这是J·E·丁格说过的一句话。没错,命运并不是机遇而是选择,而命运,便是你选择的结果。

我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两只青蛙,它们常年待在一口井中,坐井观天。每天它们抬头望着天,一只青蛙觉得世界是那么渺小,只有巴掌那么大。另一只青蛙却认为井外是非常美丽的,一天,一只小鸟来井边喝水,遇见这两只青蛙。于是,她劝两只青蛙跳出井,到外面的世界,享受自由的生活。第一只青蛙却不觉得天空有多大,认为天空只有井口一般大小,便没有放在心上;另一只青蛙听了鸟儿的话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每天都练习跳跃,想要去井外看一看,终于有一天,这只青蛙跳了上来,当他看到这世界后,叹了口气:“可怜的兄弟啊,认为世界只有那么一点,我想,估计你一辈子也看不到这井外的美丽世界了。”第一只青蛙在一开始就做出了错误的选择,认为这世界只有这么一点大,所以它不可能会成功;而第二只青蛙却始终相信这世界是非常美丽的,最终,它成功的跳出这口井,看到了他所期望的世界。

困难与挫折,这是我们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在困难面前会有三种人,与其对应的三种表现和两种结果。

有的人在困难面前选择了放弃,就像那第一只青蛙,结果也注定会是失败;或许还有一些人会坚持一下,挣扎一会,但是这些人的信念不是十分坚定,选择了屈服,那么它的结果也一样会是失败;最后一部分人,他们意志坚定,选择了努力,结果他们成功了。

一个选择会直接影响到你最后的结果,举个我的例子来说吧:考试的时候,在一道题上犹豫不定,到最后试卷发下来,才会发现,正确答案就是当初自己想的那样,因此而后悔。选择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到我们最后的结果。

不同的选择将会有不同的结果,一旦决定了,那就不可能从头来过,在人生中的每一次选择,每一个岔路口。我们都要慎重的做出我们的选择,决定我们的方向,或许我们会犹豫,但记住,我们所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将会成就我们未来的结果,不管他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无论是青蛙的故事,还是考试时的选择题,都说明了一个道理——不同的选择决定着我们不同的结果。这么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却总是被人遗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看《穹顶之下》有感:我为什么留在了英国

全文共 3242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2月的最后一天、两会召开前夕,沉寂了一年之久的柴静,携纪录片《穹顶之下》迅速刷屏朋友圈。从央视离职后的柴静,现在的身份已被定义为“自媒体”、“公民记者”,这场因名人效应引发的大众对雾霾的集体重新关注,被描述为自媒体力量的兴起、与主流媒体完美合作的示范。

不对,“大众对雾霾的集体重新关注”不如换成“大众对柴静及其纪录片的赞誉或质疑”这种表述更为准确。几乎一夜之间,头天对柴静自费百万拍摄雾霾纪录片的惊叹关注,全部被淹没在网上铺天盖地的质疑、诋毁、甚至人身攻击、个人喜好里。视频出来的当天晚上我完整地看了一遍,从新闻由头、事实呈现、追溯原因,到多方剖析、经验借鉴、行动建议,加上柴静条理清晰、思维连贯、语速得当、字字珠玑的演讲串联,这个纪录片的专业性可谓毋庸置疑。

我看完的当下就有冲动想写点什么。但当今天一早醒来,由于中英时差国内已经是骂声一片,负责任的还找找数据、事实表述漏洞;不负责任的纯粹人身攻击、讨厌柴静、low逼、资深烟民、高龄产妇等等私人八卦……当然积极的一面我们看到,因柴静的名人效应、公益行动带来了有关大气环境科普、环保意识觉醒、政府部门问责的一次极好的机会,公众合理质疑、多角度讨论,即使有不同的声音也是正常的、值得鼓励的,借两会召开之机,也能顺势倒逼政府部门拿出环保机制整改行动魄力。但国内舆论环境的一贯传承还没有形成能够包容理性争论的氛围气度,常常刹车失灵演变成非黑即白、谩骂攻击。在这种舆论口水战中,我习惯性地后退,多说也无益。

想起了八年多前我与柴静的一面之缘。当时其与央视《新闻调查》栏目组到清华分享栏目背后的故事,我们新闻系的全班同学受邀聆听演讲。柴静当时已经成名,简单的T恤、牛仔裤。演讲完毕对她的印象是:口才了得、满腹诗书、随口引经据典、面部表情淡漠。当时还有同行的某省台随机找了我们其中几位同学进行采访,当时我被问到的问题是:你觉得新闻记者最重要具备的素质是什么?记得我回答了三个词:热情、敏感、责任。

因为曾身处与柴静一样的职业背景,所以深知作为一名致力于追寻、记录、报道事实真相的记者,常常会遭遇关注家国天下的责任感,与改变不了现实的无力感之间的冲撞、碰击、斗争。记者的职责不是改变,而是督促改变。这种改变的困难和阻力却是常人难以想象——《穹顶之下》号召环保体制的变革、政府部门的作为、你我行为习惯的改变,这种督促远未见效之前首先得到了大众对其行为动机、利益集团背景、私人八卦的阴谋论的诋毁,可想而知前方还有多少重重阻力。

我不是柴静的粉丝。她歪着头向对面的嘉宾咄咄逼人时,我担心她活得太沉重。这几年好了一些,脸上多了很多笑容——《穹顶之下》的演讲我们就可以看到。但无论如何,这个片子激发了我对雾霾的重新审视。

刚来英国留学时,我曾有整整八个月的时间没有回国。飞机落地北京首都机场的那一刻,我的心情雀跃极了。当我进了航站楼走向安检台的时候——我深深地记得那个画面——T3航站楼里可以用“尘土飞扬”来形容,空气里满满的黄土颜色和灰尘的味道,我下意识地捂住口鼻。这座我曾经非常熟悉的城市,因八个月的离开,带给我鼻子、呼吸道强烈的不适应感——也许因为在英国习惯了那里的蓝天白云。

英国是一个多雨的国家。我们都知道,在国内开车的人最害怕洗车后的第二天下雨——车白洗了,雨一淋全是花花的泥点子。在英国,尤其是住house的居民,习惯将车停在路边或露天院子里。当然这边很少暴雨,而平日里的淅沥小雨,是根本不用担心车子弄脏的。很多英国人在下小雨的时候,甚至选择不打伞从容在街上行走,而不必担心雨水脏了衣服。如果你住在伦敦市中心,比如金丝雀码头的某栋高楼里,平时天晴的时候,你完全可以远眺到15英里外的希思罗机场——据说曾经的北京,也能在后海银锭桥远眺到西山。

三个月前我因工作需要回国出差,一名曾在英国留学的男士,带着妻子和刚出生几个月大的宝宝过来咨询移民英国的事宜。他从英国毕业回来北京,创立了自己的公司,而且发展相当不错,但他现在,执意重回英国。“尤其结婚生了孩子之后,很多时候想带宝宝出门遛个弯儿,但空气实在太差劲了,常常雾霾,就不敢带孩子出去了。”他对我说:“为了孩子的成长,看来我必须得带他们重回英国”。

柴静拍《穹顶之下》也提到了自己的女儿。她在片子里并未将女儿未出世患肿瘤与雾霾之间证明为因果关系,但是由于关心女儿的健康问题而开始与雾霾死磕,从母亲的立场来看,是十分能够被理解的。食品安全、大气污染、成长环境等等这些在国内不能被忽视的问题,对于我这个还没当妈的人来说,已经为将来的孩子考虑到了,更何况成千上万的母亲呢!必须承认,这也是我选择留在英国的原因之一。

伦敦也曾为“雾都”。柴静在片子里特意来到伦敦寻访治理雾都的经验。我们都知道1952年12月5号那场著名的伦敦大烟雾事件,冷空气横跨英吉利海峡,覆盖整个泰晤士河谷,把煤烟控制在云层之下,造成一万两千多人因此死亡。那时英国政府在二战之后大力发展煤炭工业、振兴经济,高品质的煤炭全部用于出口,普通英国老百姓使用的大多是劣质煤炭,再加上英国工业革命之后,工厂、烟囱林立,已经排了几十年的工业废气的积累,终于酿成了大烟雾事件。1953年英国政府终于决定成立“空气污染委员会”,之后通过《清洁空气议案》、修改为《清洁空气法案》。在1960年至1970年治理空气的十年间,英国的空气清洁状况有了质的改观,同时让人惊讶的是,由于清洁能源和新兴行业的替代,英国的GDP在这十年间同时也增长了一倍。

伦敦的巴特西电站,四根103米高的烟囱,曾经是英国工业革命巅峰时期的象征。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建成后,曾每星期烧煤一万吨,维持伦敦五分之一的电力供应。而自1982年“退役”以来,巴特西电站已经成为了英国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符号,2012年伦敦奥运会闭幕演出时,也曾作为伦敦的六个建筑形象代表之一,出现在舞台。现在,围绕着四根烟囱,巴特西商住综合开发项目成为了伦敦市最大的开发项目——其代理机构仲量联行透露,当巴特西首期住宅项目推出时,一周内即售出75%,刷新英国卖房记录。目前新建的三期项目,在去年10月底甫一推出,也延续了疯狂抢购态势。英国人对于“空气污染”是心有余悸的,但在旧城改造时,这四根烟囱是明令禁止拆除的受保护对象——它们将一直矗立在泰晤士河畔,提醒着人们英国曾经的辉煌与经验教训。巴特西情结也已深深融入了英伦文化的血液里。

不是说英国现在的大气环境就多么多么好,居住在这里感受就多么多么优越。伦敦市长鲍里斯斥资改善伦敦空气质量污染的措施仍被诟病,伦敦的空气质量时至今日还被英国媒体各种监督吐槽——比如媒体指责伦敦尤其是牛津街,是全世界二氧化氮污染最严重的地方。但这也正是体现了英国媒体的言论自由与监督有力——有报告说,根据英国2013年全面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伦敦达到“危险等级”的天数仅为8天,其他城市更少。这里蓝天白云的时间确实比国内多太多了。

今天我的朋友圈里一位在英国定居数年的前辈说:上周,舅舅在北京被确诊为咽喉癌,当我得知这一消息时,我的第一反应是雾霾。这是我第一次把雾霾和我亲人的健康联系在一起。每次短暂的回国,严重的雾霾尽管已感不适,我还是觉得与我无关。但这次我真的觉得雾霾已张开他的血盆大口在侵噬普通百姓的生命。今天凌晨我看了柴静的片子,同时也看到各种评论纷至沓来。无论怎样,柴静以她的影响力,从民间发出了对雾霾的挑战。

同样自费拍过食品安全纪录片的崔永元说:我认为《穹顶之下》唯一的作用就是启蒙作用。柴静的纪录片,可能是她职业生涯中很重要的一步,但对于国家雾霾治理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同为前电视人,我欣赏她仍坚持对于发现真相、深入调查、呼吁改变的追求;在名人效应的光环下,所幸能够一定程度上消抵变革难行的无力感,不管是鲜花还是鸡蛋,起码这么多人都看见了关注了;我更期待咱们国家的雾霾治理能够在十年内真的取得一些成效,重现多一些蓝天白云,那么我也能够在那时牵着自己孩子的手,说:看,这是我们的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哲理故事:做了才会知道结果

全文共 837 字

+ 加入清单

在做一件事情以前,我们总是顾虑重重,担心这,担心那,结果这件事还没有做就胎死腹中。

针对这个问题,有一位学者做了一个实验,他让试验者把最担忧的事一件一件地写在纸上,然后过一段时间再打开,看有多少事情真正发生了。

结果出人意料,人们所忧虑的事有90%以上都未发生,原来大部分的忧虑都是多余的。

有着“电脑大王”之称的王安在小时候就遭遇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他在外面玩耍,发现树上掉下一个鸟窝,里面还有一只不会飞的雏鸟,模样非常可爱。王安喜出望外,打算把这只鸟儿带回家中喂养,可就在他准备拾起地上的鸟儿时,他的眼前突然闪过母亲严厉的目光。母亲向来反对他养宠物,尤其是外面捡来的小动物。王安想,如果贸然将小鸟带回家,母亲不仅会毫不留情地将它扔出去,还可能狠狠地骂他一顿。想到这些,王安一下子陷入了烦恼之中,他不知道自己应该放弃小鸟,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

后来,王安想出一个办法,他先将小鸟藏在一个隐蔽的地方,然后再回家跟妈妈商量,如果妈妈同意,他就将小鸟带回家,如果妈妈不同意,他就在外面悄悄地养。于是,王安匆匆忙忙地回到家里,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妈妈,他本以为妈妈会大发雷霆,拒绝他的请求,但他做梦也想不到,妈妈的态度非常温和,她微笑着对王安说:“我儿子这么有爱心,妈妈支持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反对呢?你赶紧将它带回来,别让它饿着了。”

王安听后飞快地跑出家门,来到他藏鸟的地方,然而,让他失望的是,那只鸟儿不见了踪影,旁边只有一只舔着嘴唇的野猫,显然那只鸟儿已经被它吃掉了。事后,王安非常懊悔,如果之前他果断地将鸟儿带回家,或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了。

这件事对王安的人生影响很大,以至于后来,无论他遇到什么麻烦,总是乐观地看待一切,并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完成。

因为他知道,很多事情只有做了,才会知道结果,之前再多的担心都是白费。正是凭着这种勇于实践的精神,王安后来发明了“磁芯记忆体”,成为美国的五大富翁之一。

原来,很多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麻烦、复杂,只要你大胆去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眼中的英国

全文共 1427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一个小学生,是重庆人民小学里再普通不过的一员。这次,我有幸加入了赴英国文化交流代表团的行列。在英国,我们呆了九天,但是,我们听到学到看到悟到的,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在英国,我们访问了威尔士的奥克菲尔德小学,那里的英国朋友热情的迎接了我们,我们还听了他们的一节课,再加上丁校长在晚餐时开的文化交流会,让我感受颇深。这一路上,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英国的树。在英国的威尔士,无论是在大街小巷;还是乡村郊外,树的身影总离不开我们的视线。由于我国是发展中的国家,所以,我们提出要向成为发达国家而努力。一旦有空出来的地盘,不是造高楼,就是盖小区。但又由于资源等种种方面跟不上,大量的砍伐树木,导致环境破坏极其严重,虽然现在正在实行“打造绿色城市”政策,但也晚了。而英国呢?其实,从公元前到现在,他们也知道国家需要发展,但是,他们把发展的目光,不仅仅放在自己的领土上,而且还放在了其它国家上。于是,他们就将其它国家占领或纳入了自己的管辖范围,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殖民地。他们把重工业和一些污染严重的发展项目,都迁到殖民地去进行,再将资源运回国内,在国内发展科技,再加上他们在很早以前就有了植树造林和保护绿色生态环境的意识,所以英国一直是一个蓝天白云、绿树成荫的国家。

这是英国与我们环境上的区别。文化方面,那就更不同了。

我们的学校都一直弘扬“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而英国呢?他们就跟我们截然不同:他们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但除了特长以外,其它方面都不行。虽然这样有点偏科,但是,如果将同一特长的人全部聚集起来,就会成为这方面的精英。而我们,虽然每个人都是什么都会,但是由于每一个人的“发光点”不同,所以每一个方面的精英都不多。这也是为什么西方国家人才出众的原因。

欧洲国家与我们最大的区别是对历史文物的保存。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大国,国家历史遗产应该是数不胜数。但由于时代的进步,人们变得有点“喜新厌旧”:一座座高大宏伟的建筑取代了历史久远的古遗址;一个个记载着历史岁月长河的遗址,在时代的进步中渐渐消失……

英国却不同,他们认为,历史越久远的建筑越值得保留:像威尔士城堡、牛津大学教学楼、国家历史公园等等这一些建筑,哪一个没有几百上千年历史?特别是威尔士城堡的历史,恐怕,要追寻到公元前去了!

我上面列举的种种事例,都只是英国与中国文化或环境上的区别。但让我最一生难忘、触目惊心的,还是大英博物馆。

走进大英博物馆的中国馆,没有一个中国人不为之震撼,我也一样。墙上挂的都是我们老祖宗的东西:玉石、铜器、佛像、雕像等。这些东西,不是1860年从圆明园抢来的;就是1840年开始的鸦片战争中,《黄埔条约》、《南京条约》等等条约中被作为停战条件的。我看着祖国的一件件瑰宝被掠夺,一件件珍品被强占,对当时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和英国人的野蛮行为而感到耻辱和愤怒。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一百多年前,在百日维新失败后反思中的梁启超先生在1900年的《少年中国说》中写下了上面这段话,把中国强盛的希望放在了青年人身上。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作为梁启超先生话中的中国少年,经历了这次英国行,真正切身心的体会到了这段话的含义。我一定不会辜负梁公对中国青少年的期望,我会发愤图强,迎着东升的旭日,精神抖擞,为祖国的明天更美好、更和谐而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英国各界热议习近平访英

全文共 625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英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英国剑桥大学校长博里塞维奇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博里塞维奇认为,以习近平主席访问为契机,两国人文交流将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博里塞维奇说:“对英国来说,中国在扮演着一个全方位的重要角色,在经济、文化和教育等领域都是如此。”

博里塞维奇介绍说:“剑桥大学与中国有着悠久的交流史。剑桥大学在1888年设立了第一个中文教授职位,还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中文学士和著名的汉学家。”他说,在剑桥大学的校友中,有中国人熟悉的诗人徐志摩和中国著名运动员邓亚萍。

“在剑桥大学,中国学生是所有国际学生中最庞大的一个群体。不仅如此,我们的东亚研究中心是欧洲唯一一个参与到汉语语言和第二语言拓展研究的机构。剑桥大学的学者们参与了一系列与中国同行的合作项目,范围十分广泛,例如食品安全、劳动经济学等。”

在剑桥大学,学校里到处都有中国学生的面孔。目前,经过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包括教育在内的中英人文交流已经呈现品牌化、机制化和常态化趋势。对此,博里塞维奇也深有感触。

博里塞维奇说:“英中的教育和文化联系有着很深的渊源,剑桥大学在这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我还应该提一下剑桥大学引以为豪的中国图书馆,这是剑桥大学出版社的一个标志性建筑。”

博里塞维奇说,人文交流在推动英中关系发展上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对于英国来说,2015年注定是一个英中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年份。我确信,这一年的活动将会使两国实现更深的相互理解,并促进两国关系的蓬勃、深入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话题:“人生设计”“努力的过程与结果”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左思立志 坚韧不拔

西晋文学家左思少年时读了张衡的《两京赋》,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决心将来撰写《三都赋》。陆机听了不禁抚掌而笑,说像左思这样的粗俗之人,居然想作《三都赋》这样的鸿篇巨著,简直是笑话;即使费力写成,也必定毫无价值,只配用来盖酒坛子而已。面对这样的羞辱,左思矢志不渝。他听说著作郎张载曾游历岷、邛(今四川),就多次登门求教,以便熟悉当地的山川、物产、风俗。他广泛查访了解,大量搜集资料,然后专心致志,奋力写作。在他的房间里、篱笆旁、厕所里到处放着纸、笔,只要想起好的词句他就随手记录下来,并反复修改。左思整整花费了十年的心血,终于完成了《三都赋》。陆机在惊异之余,佩服得五体投地,只得甘拜下风。

分析:认准行动目标,不为外人所动,坚持就是胜利,挺住就是一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英国BBC《中国春节》观后感

全文共 1107 字

+ 加入清单

这部纪录片于2月14至16日在英国BBC2频道首播,共《回家》、《团圆》和《欢庆》三集。该片由5名英国主持人,以直播类节目的形式,在主线故事的发展中穿插与其他地区连线的视频,讲述发生在中国广袤土地上的春节故事和丰富多彩的春节习俗。

主持人在其中担当的是体验者的角色,从而零距离地参与不同地域和人群的春节。他们走进亚洲最大的铁路调度指挥中心——北京西客站的调度指挥中心,主持人感慨“像是在阿波罗13号的控制室里”;他们坐在中国人年夜饭的饭桌旁,加入城市返乡摩托队伍的大军;置身零下30摄氏度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游逛在人声鼎沸的北京庙会,参观古老的中国酿酒技艺并喝下60度白酒的瞬间;以及接地气的广场舞、“国民小吃”辣条……正是这些身临其境的感受,为纪录片带来了强烈的感染力,突出“欢乐、祥和、团圆、共享、祈福”主题。

其中,《回家》讲述了在传统文化和家庭观念的影响下,中国人通过火车、飞机、摩托车等不同方式回家过年的故事;《团圆》介绍了春节期间中国家庭的传统风俗习惯,包括包饺子、贴春联、看春晚、放烟花、摆鲜花及祈福等,体现了家庭的团圆和温暖;《欢庆》介绍了中国的饮食文化和舞龙舞狮等民俗文化,呈现了遍布中国大江南北的欢乐祥和气氛。

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的最大特色,在于其对中国春节接近零距离的观察。节目采取“直播”的方式,播放内容在当日录制完成后,经剪辑润色,延迟几日后播出。由于拍摄至放送时间间隔很短,可以使观众获得观看现场直播的生动感,这几乎让英国观众与中国观众同步度过猴年春节。

纪录片播出后,引发了海外华人以及外国观众的共鸣。英国网友留言说:“打算明年在春节的时候去中国旅游,亲身体验一下”,并表示“迫不及待想去中国玩儿”。留英的中国学生也观看了节目,纷纷留言:自己每天都在电视机前等候着节目的播出——“好几年都没回家过年了,看着这个节目让我更加想家了,终于能在英国体会到一点年味儿!”

伯明翰城市大学媒体理论博士教授StephanieFremaux表示,自己非常喜欢看这个关注中国春节的系列节目,认为它向观众分享了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也让观众理解了不同文化。“这一点也越来越重要,对于世界的理解越深,我们越能进行高水平的迁移和知识交流。”

该片制片人杨建坦言,在全球化的当下,解读“中国故事”不仅是中国一方的期望,也是全世界的期待。“当中国早已经成为无法忽视的存在时,世界也更渴望了解一个更真实的中国。”

借由西方主持人在中国的体验,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上以“第三者”的视角去观察。“这部纪录片以西方的眼光重新解读中国春节,不俯视也不仰视,不仅发现了春节的文化魅力,也表达了春节所寄予中国人的当代精神。”他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