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最新消息【通用19篇】

“四个全面”是一个大系统,每一个“全面”又是一个小系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标系统,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系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党员四个全面学习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浏览

4718

作文

50

2024年全面放开二胎

全文共 712 字

+ 加入清单

在经历了迅速从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的转变之后,我国人口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增长过快,而是人口红利消失、临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调等。国内20多位顶尖人口学者历经两年研究指出,我国的人口政策亟待转向,尤其是生育政策应该调整。

近期生育政策的调整方案应该是在全国分步实施放开“二胎”。第一步,在城市地区和严格执行一胎政策的农村地区即刻放开二胎;第二步,2015年,在实行“一胎半”(即有的地区第一胎为女孩的夫妇可以生二胎)政策的地区放开二胎,实现全国全面放开二胎的目标。

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吗?2015年7月12日,国家卫计委首次正式回复“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表示“目前正在抓紧制定相关规定。”同时,卫计委通报了我国人口和计生工作的情况。我国总人口仍然保持增长,在去年末已达13.68亿人。中国人口政策正在调整,但就如何调整以及调整时间,学界观点并不统一。

2014年10月16日,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在一论坛上发表中国可能在两年左右全面放开二胎的言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原国家卫计委专家委员会委员曹景椿表示:“单独二胎”实施后的巨大落差,迫使政府加快全面开放二胎政策的推进。他分析说,“单独二胎”申请人数之所以太少,是因为这些年生育观念的变化,以及养育孩子成本的高昂。“单独二胎”已无法缓解中国面临的人口危机,全面开放已是当务之急。

如今“单独二胎”放开近一年,申请再生的人数远远低于卫计委预期,这成为鼓吹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直接依据。多名学者对早报记者表示,从“单独二胎”的实践效果来看并不理想,因此全面放开二胎只是时间问题。不过针对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的时间问题,这些学者都无法给出一个具体全面放开二胎时间表。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2024全面放开落户限制新规解读

全文共 320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放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条件。除极少数超大城市外,全面放开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留学归国人员等落户限制。下面是yjbs作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更大释放内需潜力;确定进一步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的措施,促进企业脱困和产业升级。

放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条件

会议确定,一是放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条件,探索进城落户农民对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的依法自愿有偿退出机制。除极少数超大城市外, 全面放开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留学归国人员等落户限制。国务院已颁布居住证暂行条例,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抓紧制定细则,使有别于以往各类暂住证、含金 量更高的居住证制度覆盖全部未落户的城镇常住人口,让他们尽早在居住地享有义务教育、就业、医疗、法律援助等多项基本公共服务。

二是加快城镇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将棚改政策支持范围扩大到全国重点镇。降低准入门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交通、地下管网等建设。运用“互联网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保障水平。

三是扩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范围,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开展赋予镇区人口10万以上的特大镇部分县级管理权限试点。

四是完善土地、城镇住房等制度,鼓励地方利用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设立城镇化发展基金。财政转移支付、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中央预算内相关投资向转移人口落户较多的城镇倾斜。

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

会议决定,按照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中央支持的原则,一是以更加严格的安全、环保、质量、能耗等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限期退出,引导企 业通过兼并重组、转型转产、搬迁改造等主动退出产能。在近几年淘汰落后钢铁产能9000多万吨的基础上,再压减粗钢产能1—1.5亿吨;较大幅度压缩煤炭 产能。

二是严控新增产能。原则上停止审批新建煤矿、新增产能的技改和产能核增项目。

三是完善支持政策。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按规定对地方化解过剩产能中的人员分流安置给予奖补。支持金融机构做好呆账核销和抵债资产处置,完善不良资产批量转让政策。支持保险资金等社会资本参与企业并购重组,发展相关产权交易市场。

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化解过剩产能的艰巨性和重要性,关键是多措并举做好职工安置。企业确需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应依法支付经济补偿,偿还拖欠的工资、补缴社会保险费,并做好社保关系转移接续等工作。

支持创业平台建设和职工自主创业,将国家返乡创业试点范围扩大到矿区,鼓励职工就地就近创业就业。对失业人员按规定发放失业保险,对就业困难人员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等给予再就业帮扶,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及时纳入社会救助,让他们的基本生活有保障。

附注:

眼下,中国发展的最大机遇是城镇化,而发展城镇化,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答案是,人的问题。在最新一次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怎么解决好人的问题成为重点讨论的议题。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国家已经陆续出台了多个配套政策,去年10月发布的《居住证暂行条例(草案)》曾备受关注。然而政策有了,各地落实的细则却迟迟没有出台。

李克强总理强调,新型城镇化一定要以“人”为核心。居住证不仅仅是一张证,更要和若干相应的公共服务挂钩,要有“含金量”。为此,他要求,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抓紧制定居住证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会议确定,除极少数超大城市外,全面放开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留学归国人员等落户限制。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认为,这正是推进新型城镇化,落实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

张车伟说,这个政策的落地对于推进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至关重要,因为从户籍制度改革的路线图来看,实际上国务院已经出台的政策中对此已有明确的描述,但仍旧还没有完全落地。因此,这一政策的出台,对个人而言,能够更好的享受到公共服务,同时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张车伟分析,各地在制定落户细则的时候,关键还是要让配套服务跟得上。

张车伟认为,落户的一个本质含义实际还是要让其能够享受到当地的公共服务。此次放宽落户政策的对象,相对来说都是一些高素质人才,本身都是重要的经济推动力量,而且也是具有比较高的人力资本积累能力。地方政府应该给这些人的落户提供一些便利性的条件,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落户到自己需要落户的城市。

会议还要求,放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条件,探索进城落户农民对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的依法自愿有偿退出机制。此外,要完善土地、城镇住房等制度,鼓励地方利用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设立城镇化发展基金。财政转移支付、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为“新市民”更好融入“新城镇”创造条件。

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带来哪些“利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区域研究部副研究员马庆斌就此话题做出了解读与评论。

经济之声: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议题中,最引发关注的就是,除极少数超大城市外,全面放开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留学归国人员等落户限制。这一条,是不是抓住了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马庆斌:作为2016年在城镇化领域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我们还是应该为这个重大改革点赞。因为如上述所提,除极少数超大城市外,对一些特定人群全面放开落户限制,这是针对老百姓更加关心的问题,因为这些人群更加重视在城市落户的问题,把落户的门槛进一步放低,也是简政放权的重要举措,今后落户会更加方便。

经济之声:相比一些大城市,一些中小城市的教育、医疗、就业等配套服务还有一定的差距,尽管落户政策放开,但是在吸引人才落户方面,地方政府还应该做哪些工作?

马庆斌: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地方政府应该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提高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能不能落户、谁来落户,最终的问题关键是落户以后能不能呆得住,也就是一个归属感的问题。如果以前你更加注重的是经济的发展速度,现在应该是提高社会服务和经济发展两手都要抓、都要硬。第二,应该培育更好的创业环境,现在国家也提倡双创,这些人才更多的还是关注于其创业的环境问题,需要有包容性、市场化更强的创业环境。第三,应该把扩大就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经过调研发现,很多人才,很多农民工最想留下来的城市并不是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而是经济有活力、就业机会多、生活成本低的中小城市,因此地方政府应该更加注重城市吸纳就业的能力和就业环境。

经济之声:此次会议还提到,要鼓励地方利用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设立城镇化发展基金。怎么理解这一政策?这个基金主要用来做什么?

马庆斌:会议提出要把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共同组建城镇化发展资金,也就是要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一般来讲,基金使用的领域还是城市发展所需要的道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另外,以往产业发展方面,政府起到了保姆作用,现在更多的是起到引导作用,比如通过基金来选择这个城市发展什么样的产业,怎么发展产业,让市场化的方式更加突出一些,提高城镇资金的使用效率。

经济之声:会议还指出,用财政转移支付、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三者如何相结合?

马庆斌: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议题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其实就是地怎么用,钱怎么拿的问题,人、地、权三者关系如何理顺的问题。首先,要让新市民融入新城市。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加大了各项农村的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新型农民的诞生。比如以前农民有耕地、宅基地,耕地更多是用来生产,宅基地解决了住的问题,但是通过改革,比如确权登记,这样就提高了农民财产性的收入。通过流转,通过确权可以股份化,可以分红、抵押融资,可以创业。第二就是提出来城镇化基金的问题,把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合起来共同去推动城市的建设,让城市的红利覆盖到社会的各种资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国家发改委:明年1月起全面放开食盐价格

全文共 1957 字

+ 加入清单

国家发改委昨天宣布,决定自2017年1月1日起废止《食盐价格管理办法》,同时放开食盐出厂、批发和零售价格,由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成本、食盐品质、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自主确定。

国家发改委要求,届时各地要做好改革前后政策衔接,细化改革措施,抓紧建立完善食盐储备体系,研究制定应急预案,确保食盐安全稳定供应。食盐生产经营企业要做好食盐调度和配送工作,完善企业储备制度、保持合理库存,切实保障食盐市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和经济欠发达的边疆民族地区普通食盐稳定供应,做到不断供、不脱销。

为了保持食盐价格基本稳定,各地要加强食盐零售市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和经济欠发达的边疆民族地区价格监测,注重研判预警,当食盐市场出现异常波动时,要及时采取投放储备等有效措施,保持食盐价格稳定。特殊情况下可依法采取临时价格干预或其他紧急措施,防止普通食盐价格异常波动。同时,要加强食盐价格监督检查,发挥12358价格监管平台的作用,受理举报投诉,查处哄抬价格、串通价格、囤积居奇等不正当价格行为,维护食盐市场秩序。消费者可通过12358价格监管平台举报价格违法行为。

各地还要做好边远贫困地区和低收入群体保障工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政府补贴运销费用或直接补贴贫困人口等方式,保障边远贫困地区和经济欠发达的边疆民族地区人口能够吃得上、吃得起合格碘盐。要按照已经建立的社会救助机制,确保低收入群体不因放开食盐价格而降低生活质量。

■如何保障食盐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

保障市场供应

要求食盐生产经营企业做好食盐调度和配送工作,切实保障食盐市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和经济欠发达的边疆民族地区普通食盐稳定供应,做到不断供、不脱销。

建立健全食盐储备体系

建立由政府储备和企业社会责任储备共同组成的全社会食盐储备体系,其中政府储备不低于本地区一个月食盐消费量,企业储备不低于正常情况下一个月的平均销售量,遇有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发生时,要及时采取投放储备等手段,确保食盐安全稳定供应。

保持价格稳定

加强食盐市场价格监测,建立健全应急保障机制,保持食盐价格稳定,特殊情况下可依法采取临时价格干预或其他紧急措施,防止普通食盐价格异常波动。

强化市场监管

加强食盐市场价格监督检查,依法查处哄抬价格、囤积居奇等不正当价格行为,切实维护市场秩序。

■焦点

1供应有充分保障食盐价格不会出现异常波动

昨天,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就全面放开食盐出厂、批发和零售价格后,社会关心的问题进行答记者问。

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我国盐资源十分丰富、食盐市场供应主体较多,实施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放开食盐价格后,总体上看,食盐市场供应有充分保障,普通食盐价格不会出现异常波动。

这位负责人说,我国盐资源十分丰富,盐行业多年来产大于销。2015年我国原盐产能11345万吨,消费量为8876万吨,其中食盐消费量仅为1000万吨左右。同时,我国食盐市场供应主体较多,登记注册的盐业生产企业有300家左右,盐业流通企业有4000多家。

今年4月国务院印发《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决定推进盐业体制改革,完善食盐专营制度,打破食盐生产企业只能销售给指定批发企业、食盐批发企业只能在指定范围内销售的规定,允许食盐生产企业进入流通和销售领域,食盐批发企业开展跨区域经营,全面建立起竞争性市场结构,食盐价格具备放开条件。因此,按照盐业体制改革方案的统一部署,国家发改委决定自2017年1月1日起,全面放开食盐出厂、批发和零售价格。

2建立储备体系企业储备不低于一个月平均销量

这位负责人表示,国家将建立健全食盐储备体系,建立由政府储备和企业社会责任储备共同组成的全社会食盐储备体系,其中政府储备不低于本地区一个月食盐消费量,企业储备不低于正常情况下一个月的平均销售量,遇有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发生时,要及时采取投放储备等手段,确保食盐安全稳定供应。

为了保持价格稳定,会加强食盐市场价格监测,建立健全应急保障机制,保持食盐价格稳定,特殊情况下可依法采取临时价格干预或其他紧急措施,防止普通食盐价格异常波动。此外有关部门也会加强食盐市场价格监督检查,依法查处哄抬价格、囤积居奇等不正当价格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3采取价格干预等手段保障边远地区吃盐不受影响

食盐价格放开后,有群众担心内地山区和边远地区因运输距离远、成本高,食盐价格可能出现上涨。

对于这种担心,这位负责人说,国家要求各地高度重视,组织好食盐的调配和运输,及时采取投放储备、临时价格干预等手段,确保内地山区及边远贫困地区普通食盐稳定供应和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同时,要求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政府补贴运销费用或直接补贴贫困人口等方式,保障边远地区和经济欠发达的边疆民族地区人口能够吃得上、吃得起合格碘盐,并按照已经建立的社会救助机制,确保低收入群体不因放开食盐价格而降低生活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二孩政策全面放开五中全会还有哪些重大决策?

全文共 1098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10月29日闭幕,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

中国日报网10月30日电(信莲) 德国之声中文网10月29日报道,为期四天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周四(10月29日)闭幕。此次会议主题是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为中国勾画出未来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蓝图。

“十三五”规划是此次会议的一大看点,也是十八大以来,中国新一届领导班子的第一个完整的五年规划。

据新华社消息,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另外,全会要求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新华社还称,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全面放开二孩”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此前有不少媒体猜测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全面放开二孩,周四(10月29日)发布的公报确定,中国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就老百姓关注的社保和教育等问题,全会提出,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中国还计划“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会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

人事变动

除了“十三五”规划,人事问题也是全会的一大看点。据官媒消息,按照党章规定,全会决定递补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刘晓凯、陈志荣、金振吉为中央委员会委员。

全会审议并确认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的给予令计划、周本顺、杨栋梁、朱明国、王敏、陈川平、仇和、杨卫泽、潘逸阳、余远辉开除党籍的处分。

明年3月中国全国人大将通过最终版本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修改计划生育法后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全文共 226 字

+ 加入清单

杨文庄表示,与单独二孩在各地落地时间不同相比,这次全面二孩政策开始正式实施的时间将保持一致。

他解释称,之所以全面二孩政策和单独二孩政策落地时间会有不同,因为单独二孩政策是授权地方修改条例来组织实施的,各地人大开会的时间不一致,所以启动时间也不同。而全面二孩政策是通过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18条,把以前国家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修改为“生育两个孩子”。所以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订实行以后,就是全国统一的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时间,因此这个时间是统一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二胎政策最新消息:单独两孩申请115万例

全文共 1061 字

+ 加入清单

5日,国家卫计委发布2014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单独两孩政策实施平稳,截至今年1月底,全国累计单独夫妇再生育申请115万例,批准108.9万例,申请量每月保持在8万-9万例。

国家卫计委日前下发的《2014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称,截至2015年1月底,全国累计单独夫妇再生育申请115万例,批准108.9万例(申请与批准之间存在一定时间差);目前申请量趋于平稳,每月保持在8-9万例。卫计委在上述报告中评价说,单独两孩政策实施符合预期。

《公报》指出,单独两孩政策平稳实施。2014年1月,浙江、江西、安徽三省首先启动实施,9月份,单独两孩政策全面落地。

2016全面放开二胎最新政策,何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二胎政策何时全面放开?什么时候放开二胎? 全面放开二胎时间是何时?

“全面两孩”的实施,需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其配套法规国家卫计委下属的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姜卫平表示,除经全国人大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之外,还需各地履行实施方案报批、地方人大修订计生条例等环节,才能使全面两孩最终落地,“比照‘单独两孩’从决策披露到最终各地落地实施时间,生育二孩最快也要等到明年”记者采访了解到,从单独两孩政策来看,自2013年11月明确至2014年7月全国绝大多数省份都已完成地方法规的修订,相隔9个月左右。而女性从怀孕至生育,一般需要9至10个月。

个人卫生支出占比继续下降

全国婴儿死亡率由2013年的9.5‰下降到2014年的8.9‰,孕产妇死亡率由23.2/10万下降到21.7/10万。2014年门诊总量比上年增加2.9亿人次(增长4.0%),低于前五年8.3%的年均增幅;住院总量比上年增加1226万人(增长7.6%),低于前五年10.8%的年均增幅。据统计,民营医院床位占医院床位的比重由2013年的15.6%提高到2014年的16.8%,民营医院床位增长速度快于公立医院。非公医疗机构门诊量占比由2013年的22.3%下降到2014年的22.1%,民营医院住院量占比由2013年的12.1%提高到2014年的12.7%。

此外,个人卫生支出占比继续下降。根据全国卫生总费用核算预计,2014年个人卫生支出总量将比去年增长9.5%。卫生总费用中,政府、社会和个人卫生支出分别占29.9%、36.9%和33.2%。与去年相比,个人卫生支出占比下降0.7个百分点,但与“十二五”规划目标(降到30%以下)相比,还差3.2个百分点,需继续加大政府和社会投入力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全面放开“二孩”不等于人口激增

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目前我国20岁到40岁的育龄女性中,符合政策的可能有五六千万人。此前,全国约有1000多万育龄女性受益于“单独二孩”政策。人口专家、福建省统计局普查中心副主任姚美雄认为,全面放开“二孩”不会造成出生率的猛增和人口数量的剧烈反弹。这是因为社会转型对生育起较大制约影响,他认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及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及生育观念均发生了重大变化,生活、就业、教育、医疗的成本有了极大的提升,导致人们生育意愿大大降低。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中国人口与生育政策的又一次历史性调整。至此,实施了35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宣告终结。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外界预期强烈的“普遍二孩”政策将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普遍受到关注,牵扯到千家万户和中国人口结构重大变化,是影响相当大的国策,人口多了各种需求都会上升,是属于重大中长线利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宅基地改革新政策最新消息

全文共 2247 字

+ 加入清单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33试点县市区进行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的方案,关于农村征地制度要缩小土地征收范围制定公共利益用地范围。

现行的土地管理规定,如果要建设的话必须申请使用国有土地,商业开发用地的话一律由政府征收国有土地才能转变为建设用地。

如果按照农村土地征收制度的话把农村土地征行为限定在公共利益用地范围,那么就有大量的非公共用地作为商业化资源可以统一建设用地调备。只有进一步农村宅基地改革力度才能推动动征地制度的改革。

农村土地征收制度强调保障农村宅基地益物权,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对试点进行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财产收入渠道。建立农村产权流转市场,推动流转交易市场运行。

中央土地改革领导小组指出农村土地征收制度要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在试点上稳步推行,才能从根本上推进我国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最新新闻:宅基地改革突破最大

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称建议)正式公布。

建议提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在建议发布的前一天,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以下称方案)。作为我国农村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明确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思路。

其中提到,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探索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的有效途径;适时就二轮承包期满后耕地延包办法、 新的承包期限等内容提出具体方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方案综合了近年来关于土地改革等领域的尝试,以及地方试点经验,梳理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农村改革的五大核心领域,包括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经营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和农村社会治理制度。

学界和地方农业系统人士评价,改革方案整体比较稳健,强调“审慎稳妥”。

宅基地改革突破最大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新一轮土地改革一直是关注焦点。

上述方案强调,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为基本原则。

在最受市场关注的“三块地”,方案提出“开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

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提到,缩小土地征收范围,规范土地征收程序等。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提到,允许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确定为工矿仓储、商服等经营性用途的存量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 设用地享有同等权利,在符合规划、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的前提下,可以出让、租赁、入股,完善入市交易规则、服务监管制度和土地增值收益的合理分配机制。

其中,突破最大的是宅基地改革。其改革基本思路是:在保障农户依法取得的宅基地用益物权基础上,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探索农民住房保障新机制,对农民住房财产权作出明确界定,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探索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的有效途径。

湖北省一位农业部门官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关于宅基地的改革,江西、湖南的一些地区已经在试点;在没有试点的地区,民间也有少数的不规范的“交易”存在。

2015年1月中央发布的《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其中决定在全国选取30个左右县(市、区)行政区域进行试点,其中包括15个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

十三五规划建议中亦提到: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

以湖北试点宜城市为例,目前,该市已出台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自愿退出、收益资金管理、村民自治、历史遗留问题处理等相关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

二轮承包新期限将适时推出

值得注意的是,在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方面,方案提到,抓紧修改有关法律,落实中央关于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的重大决策,适时就二轮承包期满后耕地延包办法、 新的承包期限等内容提出具体方案。

政策将关系到大批租赁农户承包地的工商资本。根据2015年出台的《关于加强对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监管和风险防范的意见》,首次对工商资本租赁农户承包地在租赁时间和土地面积上设置了明确的上限控制和监管办法。其中对租赁期限,应视项目实施情况合理确定,可以采取分期租赁的办法,但一律不得超过二轮承包剩余时间。

按现行三十年承包期计算,第二轮承包最晚将在2028年到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前在基层采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时,许多基层农业经管部门以及工商企业对新的承包期限方案,极为关注。

强调地方试点需取得授权

方案在鼓励地方改革试点时,特别强调“对突破现行法律法规的重大改革,要按程序报批,取得授权,在一定范围内开展试点”。

一位湖北农业系统官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方案强调试点先行,鼓励积极探索、允许采取差异性、过渡性的制度和政策安排,但是明确提出了试点需要授权,过去很多地方跟风试点,有好的经验,也存在盲目性。

他还表示,方案本身也总结了很多地方试点经验,将改革从地方试点到全国盘活。比如其中提到的“探索建立工商资本农地租赁风险保障金制度”,是对武汉经验的总结。而完善和拓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地票等试点,则是对重庆经验的总结。

“很多提法都是对过去的总结,整份方案还是比较稳健和谨慎”,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副教授吕德文对此表示。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全面放开二胎可能吗

全文共 713 字

+ 加入清单

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外宣布了单独二胎政策,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2015全面放开二胎可能吗?根据目前国家发展的趋势来分析,2015全面放开二胎还是具有可能性,不过还没出台相关的政策确定全面放开二胎的时间,2014年10月,国家卫计委会提出,目前还没有全面放开二胎的时间表。

如果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即全国城乡统一放开“单独二胎”,则每年多出生的人口将比现在增加100万人左右,超过200万人的可能性很小。中国总人口高峰将在 2026-2029年左右出现,高峰总人口估计值的均值为14.01亿人。而如果维持现行生育政策不变且生育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则中国总人口高峰将在 2023-2025年出现,高峰时期总人口估计值的均值为13.92亿人。也就是说放开二胎政策可能不会显著提高生育率,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计划生育政策、金融政策、公共政策的调整等带来巨大好处。

根据2014年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卫计委科学技术所所长、首席研究员马旭在接受采访时,称“全部放开单独二孩没有时间表”,预计今年全国共计有20多个省份实行“单独二孩”政策,由此产生的每年新增新生人口不会超过200万,对整体公共服务有一定压力,但压力不大。但是国家卫计委回应称,目前暂无全面放开生育二胎的时间表。

老龄化已经是中国面临的日益严峻的挑战。放宽生育政策后,新增的出生人口会稀释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为此全面放开二胎有助于缓解20年之后的高度老龄化局面,使总人口变化更加平稳,并再次获得人口红利,对于促进社会稳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五中全会公报关键词:全面放开二孩

全文共 2078 字

+ 加入清单

10月26日至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10月29日晚,新华社发布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澎湃新闻记者根据公报内容梳理了本届五中全会的十五个关键词

1、稳增长

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二二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

2、创新

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会议还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3、全面开放二孩

会议提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4、农业现代化

会议提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5、中国制造2025

会议提出,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二二五》,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

6、国家大数据战略

会议提出,拓展发展新空间,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7、完善国资管理体系,改革金融监管框架

会议提出,构建发展新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税收制度,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

8、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

会议提出,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

9、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

会议提出,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

10、美丽中国建设

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11、节能环保

会议提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

12、进一步对外开放

会议提出,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推进双向开放,支持沿海地区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提高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水平。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13、健康中国建设

会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食品安全战略。

14、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

会议提出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15、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会议提出,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生育政策缘何再次调整?

全文共 62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生育政策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始终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说。

上世纪70年代,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缓解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我国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进入新世纪,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重大转折性变化。尽管人口基数大的基本国情未根本改变,但生育率低、人口老龄化、城市化率不断上升、独生子女家庭数量增长等人口结构性问题也正日益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生育率已有20多年低于实现世代交替所需的更替水平(即平均每对夫妇生育至少两个孩子),多年处于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顾宝昌说,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已经开始减少,年轻劳动力出现急剧萎缩,同时养老负担加大。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后,出生人口有所增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出生人口1687万人,比2013年增加47万人,人口出生率比上年提高0.29个千分点。在我国育龄妇女持续减少的情况下,出生人口与前几年相比上升幅度比较明显。

“作为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重要一步,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基本符合预期。”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说,单独二孩的顺利实施为进一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事实上,从单独二孩的实施开始,国家卫生计生委就不断强调这只是对计生政策的“逐步调整完善”。专家认为,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的调整,保持了政策连续性,也体现了渐进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全面放开二胎政策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7月12日,国家卫计委首次正式回复“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表示“目前正在抓紧制定相关规定。”卫计委一度表示“我国总人口仍然保持增长”,认为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还是存在着生育反弹的风险。全面放开二胎新政策目前还没明确生育二胎的时间表,针对2015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是否会实行,目前我国人口情况如下:

1、由于生育率低,国家人口规划指出要完善生育政策。在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加速的社会大趋势下,有学者赞同或明确支持逐步放开二胎政策。在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变的前提下,日趋灵活的人口政策将有助于缓解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压力。

2、一项受到学界一定认同的测算显示,如果2015年全国城乡统一放开“单独二胎”,则每年多出生的人口将比现在增加100万人左右,超过200万人的可能性很小。

3、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人口形势的变化和人口政策的调整》报告特别提出,近期生育政策的调整方案应该是在全国分步实施放开“二孩”。第一步,在城市地区和严格执行一孩政策的农村地区即刻放开二胎;第二步,2015年,在实行“一孩半”(即有的地区第一胎为女孩的夫妇可以生二胎)政策的地区放开二胎,实现全国全面放开二胎的目标。

4、专家研究认为,分区域分步分开二孩,可以避免同时全部放开二孩带来的人口大起大落式的剧烈变动,也可避免放开“单独”(即夫妻双方一方是独生子的可生二胎)带来的花费时间较长、贻误时机等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应时而变

全文共 271 字

+ 加入清单

从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到单独二孩政策顺利落地,再到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我国生育政策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尽管目前人口基数大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但超低生育率、严重老龄化、性别比失衡等问题正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与国家整体的各个方面。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是着眼于优化人口结构,增加劳动力供给,提高家庭抗风险能力,缓解老年扶养负担的重要民生改革,也必将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

政策调整并非“句号”,唯有完善相配套的经济、社会和家庭发展的政策体系,让人“生得起”“养得好”,才能释放改革的红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解读: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5个原因

全文共 3087 字

+ 加入清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10月29日闭幕,会议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尽管自70年代初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我国在50年代和1962~1972年间先后出现了两次生育高峰,使得我国人口快速增长的趋势始终没有改变。进入80年代后,人口增长的速度加快,每5~7年即可增长1亿人口,如此庞大的人口将给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1982年十二大,计划生育被确定为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坚持优生优育,提高人口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也是造福子孙后代的百年大计。身为80后的小编,出生时正赶上计划生育时期。

生育要有计划,但计划也并非一成不变,正所谓“文章因时而著,政策因时而易”。从1980年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到1984年提出在农村适当放宽生育两孩的条件,然后是2013年单独二孩政策的通过,再到今天的全面放开二孩,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一直在处于动态调整的“进行时”。

全面放开二孩,为几何?

1、单独两孩实践遇冷 生育率低到危险

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截至2014年12月,全国仅有不足100万对单独夫妇提出再生育申请,而此前的官方预计是每年增加200万人左右。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经济蓝皮书: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认为,中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4,远低于更替水平2.1,已经非常接近国际上公认的1.3的“低生育陷阱”。

虽然也有专家表示中国已经进入“低生育率陷阱”没有根据,但不可否认的是:人口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没了人口红利,在竞争力上就少了一枚盾牌。

知识贴

“人口红利” 简单通俗地理解为:由于年轻人口数量增多形成的廉价劳动力,提供给经济发展相对便宜的要素价格。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廉价劳动力是发展的一个重要要素。

深入的经济学分析和实证研究都表明,在扣除技术进步和城镇化的作用外,人口衰减带来的将是人均GDP下降。如果不信的话,看看邻国——日本:长期低生育率被认为是日本经济长达20多年的停滞的根本原因

2、“银发危机”

从人口结构上看,现在中国的老年人口比例在不断上升,从2010年13.3%提高到2014年的15.5%。目前,中国已成为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老人生活旅居问题也在不断凸显出来。

据联合国统计,到本世纪中期,中国将有近5亿人口超过60岁,而这个数字将超过美国人口总数。

这就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出生率降低,年轻人越来越少,今后谁来工作、谁来纳税、谁来养活数以亿计的老年人?

3、“刘易斯拐点”隐忧

知识贴

“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阿瑟?刘易斯在1968年提出。它指的是在工业化进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人口红利慢慢消失,最终枯竭。

与“刘易斯拐点”相对应的是“人口红利”。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低生育率和老龄化是中国经济刘易斯拐点提前出现的关键诱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的增长,大量的富余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在催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目前农村问题频发。以“老弱病残”为主的农村人口结构已逐步凸显了农村经济的增长乏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在2014年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04年开始民工荒,从沿海城市迅速蔓延到内地,此后再没有停止过,工资从那个时候开始上涨,也没有再停止过,而且是低端劳动者工资上涨。所以2004年肯定是一个起点。如果说区间的话,我们可以看到,2010年开始,中国15岁到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出现负增长。这是一个巨大的转折,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不是减慢了,而是一路负增长下去了,所以让我说一个区间,就是从2004年到2010年,这个区间总共才6年,但是这个区间在日本走了30年,在韩国走了40年,中国还是很快的。

4、“失独”社会之殇

近些年来,我国家庭规模不断缩小,从1982年的4.43人缩减至2010年的3.10人,独生子女家庭超过1.5亿户,家庭的生育、养老等基本功能有所弱化。许多独生子女面对沉重的养老负担,常感到有心无力、独木难支,而老人“失独”不仅是家庭灾难,也是社会之殇。

今年7月19日,杭州失独老夫妻在女儿去世百日祭双双自杀的消息令大家心痛不已,同时也不禁深思: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政策家庭逐渐步入老年,失独家庭成为一类社会创伤。失独家庭所经历的心理创伤、经济压力、医疗养老问题超过一般家庭丧子后承受的痛苦,而这份痛苦谁能解?

5、男女比例失衡

下图为《中国历年男女出生比例》表。按照该图,我们可以将1950到2014的64年时间划分为4个时期,而每个时期的男女出生比例都与背后的经济社会和政策因素变化相符。

注:1950-1989年数据来自张翼:《中国出生性别比的失衡、原因与对策》,社会科学研究,1997(6);1990-2000年数据来自庄亚尔、张丽萍:《1990年以来中国常用人口数据集》,中国人口出版社,2003;2001年和之后的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

计划生育政策自1980年开始强化,这分别体现为城市的普遍“一胎”和农村的普遍“一胎半”政策。在重男轻女思想依然普遍和B超逐渐普及的情况下,可能促使男女出生比例节节升高,从1980年的107.4上升到2004年的121.1。

政府自2002年开始“治理”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具体措施包括明文严格禁止使用B超等技术进行胎儿性别鉴定。此外,随着城市化的提升和农村生育观念的改变,对男孩的偏好也可能进一步淡化。与之对应,男女出生比例自2004年达到峰值的121.1之后,整体上开始下降,但到2014年依然处于115.9的超高位。

男女比例失调是性别偏好、生育数量限制和胎儿性别鉴定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缺一不可。重男轻女的观念虽然已经淡化,但依然会长期存在;禁止胎儿性别鉴定技术也不可能完全有效。因此,要使男女比例恢复正常,有效的办法就是全面取消生育限制政策。

二孩生下来,经济搞上去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实施,将会对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劳动力问题。短期来看,生育率的提高会对资本市场相关领域的企业经营产生影响,并带来相关投资机会。

从方正证券(7.18 -2.31%,咨询)测算的数据来看,在放开二胎后未来4年内将最多新增加5212万左右个新生婴儿。

而自第5年开始,每年新增新生婴儿数量为480万左右。以4000~5200万左右的保守数字作为假设,按16岁成年前城市农村平均抚养成本20万元粗略估算,二孩婴儿潮所蕴含的消费红利大约在每年1200亿元~1600亿元。

短期内,二孩婴儿潮的到来,将拉动相关食品、玩具、母婴医疗、儿童服饰、家用汽车(SUV和MPV)、教育行业等的发展。

中长期来看,二孩婴儿潮的到来将改变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减缓老龄化速度。根据购房的人口结构,20~44岁的人口是买房的主力,大部分人在25~30岁的时候就会面临首次买房置业需求。

根据测算,如果全面放开二孩,那么在2050年,20~44岁的人口比例将比不放开二胎时增加4%,增加规模达到1.28亿人。这部分新增人口将使房地产行业直接受益。

当然,长期来看,随着放开二孩后,新一轮人口红利的形成和中国潜在经济增速的提高,各类行业都将最终受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孩

全文共 1310 字

+ 加入清单

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了《关于控制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即著名的“9·25”公开信,这封公开信不仅对广大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而且对全社会、对我国整个计划生育工作,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10月29日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是实施了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

十八届五中全会于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提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全面放开两孩生育的背景,是中国人口形势已发生历史性转变,这些变化包括生育率进入超低水平,以及性别比失衡、老龄化和少子化等。其中,生育率过低成为谈论最多的问题之一。

多位人口学专家表示,全面放开两孩是生育政策调整的进步。据多位学者的测算,全面放开后新生儿的出生峰值可能在2017年到来,最乐观的估计新增人口峰值不会超过800万,对于提升生育率、扭转中国人口形势的作用可期,具体效果仍有待观察。

专家说法

每年或新增250万新生儿

人口专家梁建章对记者预测,该政策将影响到五千万对夫妇。

梁建章表示,调整人口政策的结果是中国每年新生儿数量的增加。在两项新政之前,中国每年新出生的人口数量在1600万左右。

他预测,从“单独二孩”政策实行一年多的实际效果来看,每年受惠于新政而增加了几十万新生儿。再加上本次进一步放宽限制的“全面二孩”,根据估算,未来每年平均新增的新生儿规模预计在250万左右。

梁建章预测,目前我国20岁到40岁的育龄女性中,符合政策的可能有5000至6000千万人。此前,全国约有1000多万育龄女性受益于“单独二孩”政策。

梁建章表示,中国的生育率早已处于世界最低之列。根据中国的性别比和女性存活率,每对夫妻需要生育至少2.2个孩子才能维持人口的可持续繁衍。他表示,从2014至2024年,中国23至28岁的生育旺盛期女性数量将从7387万降至4116万。

对于“全面二孩”放开后受影响的人群数量,亦有专家提出不同的数据。此前,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全国符合再生育条件的夫妇有近一亿对。

“70后”受益最大

全面放开二孩,这也意味着独生子女的政策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人口专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认为,全面放开二孩后,从群体上看,“70后”受益最大,“80后”和“90后”生育二孩的占比较大,而“50后”和“60后”赶不上末班车。

陆杰华说,全面放开二孩只是第一步,想要达到政策的预期目标,让大家敢生二孩、实现长期稳定适当的生育率,下一步需要考虑如何鼓励和引导符合政策的育龄妇女在宽松的法律政策环境下生育,尤其是社会公共政策,从女性职业、产假、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都需要相应的公共政策来推动,降低养育成本。

他认为,全面放开二孩后,总和生育率已达到平衡,低生育率趋势难以改变,尤其是“80后”和“90后”,生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改变,所以需要观察政策的效果,如果达不到预期目标,可能会有第三步调整,比如调整社会抚养费或者鼓励三孩等。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广东明年全面放开“异地高考”公告

全文共 1307 字

+ 加入清单

广东高考从2016年起改用“全国卷”,广东自主命题11年的历史终结;全面放开异地高考改革方案亦已出炉,教育部或将适当增加招生计划数。

2015年广东高考宣布多项变革措施———告别10年自主命题历史,2016年起采用全国统一考卷,考生将面对的是与此前不同的考点范围、考卷模式。与此同 时,2016年起也将全面放开异地高考,符合条件的普通高中随迁子女可在粤参加高考,具体改革方案已正式出炉。目前,全省高二在读的外省户籍随迁子女约为 4万-5万人,更受关注的是,这一变革被叫好的同时,是否将对本地户籍考生的录取率产生冲击?

高考广东卷11年历史终结

自2004年语数英自主命题、2005年所有科目自主命题以来,高考广东卷已有11年的历史,历届考卷的出题模式是每年教师指导高三学生备考的参考标准。

2016年之后,这一切都将成为历史。难度系数、考点范围、考卷模式,对于必须走出熟悉领域的广东考生来说,这将是一个全新开始,也是一大考验。一时间,诸多学生表示“无所适从”。

“考 试大纲和现在广东省出题参照的考试大纲是一样的,难度也不会变”,高考政策研究专家、卓越教育研究院骨干易南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虽然用全国 卷,但没有发行新教材,现有的粤教版教材已经包含了所要考试的所有内容,面对全国卷,考生不需要学习很多新内容,难度也是与广东卷差不多”。

细化到各个具体科目,就英语而言,往年广东卷更侧重真实情景运用,改用全国卷对于广东考生而言,难度实际上是有所降低。此前考生最容易丢分的生物、化学两个科目的双选题也将消失。

数学、语文的难度则有所提升。语文的名句名篇默写范围从33篇变为64篇,数学在函数题、几何题等方面则是难度陡增。

更 受关注的是,改用全国卷之后广东考生的录取会否受影响?其实,采用全国卷后虽然在卷面分数上广东考生会被放到全国范围内进行比较,但并不影响录取。每年各 省的招生计划都是依据自身情况而定,招生分数线也由各省份自主划定。此外,由于录取过程不同,考生在广东省内的排名也不会受到影响。

异地高考放开对广东籍考生或有利好

更为重磅的调整是,2016年起广东全面放开异地高考,符合条件的普通高中随迁子女明年起将可以在广东本地参加高考。作为外来人口集中大省之一的广东,全面放开异地高考实属不易。

广 东省教育厅此前给出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省高二在读的外省户籍随迁子女有4万-5万人,他们中相当一部分将于明年在广东参加高考。如此大规模的人数增 长,对本地生的冲击几何?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对此回应称,因“开放政策是积极稳妥、分步有序地进行的”,不会对粤籍考生的录取率造成威胁。

从招生情况来看,一方面,对于放开随迁子女异地高考的省份,教育部会适当增加招生计划数;另一方面,2016年广东户籍考生略有减少。两相叠加的结果是———随迁子女在广东参加高考后,甚至广东2016年高考规模都不会超过2015年。

政策放开的同时,广东省教育厅和相关部门下发文件对随迁子女在广东省高考报名资格界定和报名有关问题进行了适当调整、补充和完善,适度放宽了报考条件的要求。如此前要求父母就业地与子女学籍所在地必须在同一地市这一条件,政策调整之后也将放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全面放开二孩须通盘考虑“未雨绸缪”

全文共 398 字

+ 加入清单

“我建议全面放开二胎。”1月26日,湖北武昌区的叶小姐给楚天金报微信留言,希望记者在“两会”上,把这个“微提案”反映给相关部门。对此,湖北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杨有旺受访时表示,全面放开二胎暂没有时间表,不过正在做调查研究。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去年10月,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曾表示,中国可能在2年左右时间内向所有夫妇放开“二孩”政策。国家卫计委表回应称目前暂无时间表,但未否认调整的可能性。

河南省人大代表周遂德认为,国家卫计委有关官员已经表示,全面放开二孩是未来的方向,目前,即使没有全面放开二孩的时间表,也该有通盘的考虑未雨绸缪总比亡羊补牢要好。

此次河南两会,省人大代表董广安提交了关于“河南推进全国全面放开二孩生育”的建议。董广安认为,河南是人口大省,河南的生育现状与趋势,会直接影响国家决策的推进。她建议,河南应尽快启动全面放开二孩生育影响预测课题研究,以推进全国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实行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全文共 479 字

+ 加入清单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争论较大、议论较多的话题——放开二孩问题,在公报中也明确了。那就是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基础上,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虽然政策执行的结果到底会怎样,会不会因此出现人口数量的迅速反弹,还有待观察。但是,政策意图却是非常明确的,其对民生可能产生的作用也是值得关注的。

一方面,放开二孩政策是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避免形成人口断档,避免出现用工难、用工贵等方面的问题,从而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增加动力;另一方面,是为了增强劳动力红利,因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以及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攀升,劳动力红利已经逐步消失。在经济转型还没有到位的情况下,能否依靠人口红利来弥补劳动力红利消失的不足,也是政策制定必须认真考量的问题之一。即便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人口快速增长的现象,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人口过快下滑引发的社会矛盾。可能出现的现象是,高层次家庭生二孩的概率会低一些,低层次家庭、尤其是生活相对贫困家庭生二孩的概率要更大一些,如何平衡这方面的关系,解决放开二孩政策以后可能出现的人口素质下降、教育水平降低等方面的问题,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

全文共 257 字

+ 加入清单

会议提出,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领域商品服务价格。

这项任务被放在会议公报“坚持创新发展”的段落中。官方提出,构建发展新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税收制度,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全面放开二胎最新消息:二孩明年一季度落地

全文共 2388 字

+ 加入清单

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帮扶存在特殊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

“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落实大部分应会参照当年的‘单独二孩’,明年全国两会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应该有相关动作,但相关政策最早也要在明年落地,同时,就目前相关部门的反应来看,相关政策有望全国统一部署。”11月3日,人口学专家、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统计学博士黄文政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明年“两会”之时,部分人大代表的议案和政协委员的提案内容有望会侧重相关的生育政策以及后续政策的衔接,同时,建议鼓励生育政策的出台。

此前,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表示,预计明年第一季度,全国多数省区市都能够具体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统一部署

与相对灵活的“单独二孩”政策落地情况不同,“全面二孩”或将全国一盘棋。

2013年年初,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当年11月份,“单独二孩”政策正式实施,当时,国家卫计委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国家仅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原则性的规定,而具体的生育政策在省级层面制定,也就是说,“单独二孩”新政全国不设统一时间表,由各省区市负责,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依法组织实施,但各地实施时间不宜间隔过久。

鉴于这样的一个先例,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发布的次日,10月30日,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副主任詹鸣就“全面二孩”政策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五中全会公报公布前,不符合《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的再生育条件违法生育二孩,已经处理的,原处理决定继续有效;未作处理的,将根据生育行为发生时的法规政策依法处理。同时强调,自五中全会公报公布之日至湖南省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前,不符合湖南省现行生育政策的夫妇已经怀孕第二个子女的,可以生育,不要求落实补救措施。言外之意就是,即日起至政策实施之前的二孩不会受到处罚。

然而,时间不过仅隔了一日,国家卫计委便对于湖南省卫计委关于“全面二孩”的表态作出了回应。

11月1日,国家卫计委指导司的相关负责人就明确表示,“全面二孩”政策必须依法启动实施,需要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下称“《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配套的法规规定也要相应修订,修订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施行之日,就是“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之时,在此之前,各地各部门都必须认真执行好现行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维护良好的生育秩序,不得自行其是。

最终,11月3日,湖南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湖南省卫计委已经收到国家卫计委的相关通知,之前湖南省卫计委做出“即日起,不符合湖南省现行生育政策的夫妇已经怀孕第二个子女的将不作处理”的决定,已经暂停执行。

“当年,‘单独二孩’从政策的启动到全面落地用了很长时间,‘全面二孩’有可能会进行全国统一部署,尤其是从卫计委对湖南表态的反应来看。”黄文政同时强调,《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或将在明年3月份进行修订。

就目前来看,《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明确: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对此,王培安强调,“全面二孩”需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其配套的法规,依法组织实施,具体来说,就是各省区市根据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做地方法规的修订,然后组织实施。

“现孕”合法

眼看着离政策出台还有一段时间,这段政策衔接的空窗期该如何把握?社会抚养费是否继续征收?

记者梳理资料发现,“单独二孩”政策在空窗期之时,江西、浙江、天津、北京、陕西、上海、四川、甘肃、重庆、广东、辽宁、湖南、云南、福建、内蒙古、黑龙江、贵州等17个省市自治区明确规定在政策落地之前诞生的单独二孩者属违法,仍需按规定进行罚款。

不过,也有特殊,比如,安徽省的政策相对比较灵活,规定“单独二孩”若在政策过渡期内出生,单独家庭则只需按规定补办《生育证》即可。

“当年,北京‘单独二孩’的空窗期之时,对于诞生的单独二孩就以超生进行处罚,以海淀为例,缴纳的罚款约为30万元。”11月3日,一接近民政系统的工作人员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强调,“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后将取消二孩的审批制度,也就是说,全面二孩只需登记,手续将更加简便。

记者了解获悉,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时,各地均要求二孩生育实行审批制,纯属前置的行政许可,也就是由当事人提出申请,继而经过层层审批、公示,最后由计生部门审批通过后发放准生证,即需要报计生部门批准方可生育,否则就属于违规行为。而生育登记则属服务项目,生育家庭只需提供结婚证明和生育申请备案即可。

黄文政建议将当年安徽针对“单独二孩”空窗期的政策进行全国推广,也就是在政策的空窗期采用最宽泛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对于政策出台前的二孩既往不咎。

“征收社会抚养费不仅加大了行政成本,更引起被征收者的愤懑和怨恨,也导致抗争行为层出不穷,加剧了社会冲突,我建议取消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同时,把过去征收的社会抚养费解释为‘计划外’生育的父母提前缴纳的养老金,将相应金额加上基准利息计入‘超生’父母的养老金账户,实际资金由已征收的社会抚养费和特别财政拨款支出。”黄文政认为,这样既可维持政策的公平性,也可以在法理上较好地与过去的制度进行衔接。

“‘全面二孩’后,符合政策生育二孩的肯定无需征收社会抚养费,对于政策空窗期,我个人认为不会按照‘单独二孩’那样再去征收,但具体如何实施尚不得而知。”上述接近民政部的人士强调,但只要违反政策生育,比如违法生育二胎、三胎等情况仍将征收社会抚养费。

不过,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于近日表示,“现在就开始怀孕不影响孩子符合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