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灰尘的简介汇编20篇

导语:名联佳对,浩如烟海。这里所辑录的,只是其中极小的一部分,可谓是沧海一粟。希望能有助于读者欣赏我国这份独特的、珍贵的文学遗产。下面是小编整理清明节简介及清明节对联,仅供参考阅读!

浏览

7493

作文

958

常见的历史典故简介

全文共 4485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典故是有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小编整理了常见的历史典故,欢迎欣赏与借鉴。

1):秦国攻打赵国,老将廉颇据守,秦无策,后秦使离间之计,调离了廉颇,赵国任赵括统兵,此人只识纸上谈兵,并无实战之能,被秦将白起打败,万赵兵,除名年幼者,全部被坑杀于长平,成为历史上的一大惨案。

2)毛遂自荐:毛遂,赵国平原君赵胜门客,因秦攻打赵国时,说服楚国合纵抗秦,而“锋芒毕露”且“脱颖而出”。“颖”指锥子的柄。

3)窃符救赵:战国时期,秦国围攻赵都邯郸,平原君一面与楚合纵,一面委托信陵君向魏王求救,魏王被秦国威胁未允,信陵君窃取兵符,假魏王将令出兵救赵,事成后留在赵国未归。

4)荆轲刺秦王:秦王嬴政执政后,灭韩赵,并攻占燕国,燕国太子丹派勇士荆轲刺杀秦王,“图穷匕见(xiàn)”,刺杀未果,丢了性命,可他英勇机智不畏强视死如归的精神永垂青史。

5)秦始皇统一中国:秦王先后灭韩赵燕魏楚齐六国,实现了统一,自称“始皇帝”。秦始皇建立了一套封建专制制度,实行中央集权统治,地方实行郡县制,同时采用丞相李斯的建议,“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为抵御匈奴的侵犯,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另一方面又焚书坑儒,实行yu民政策;大兴土木,横征暴敛,导致民不聊生,在他死后不久便被农民义军推翻。

6)陈胜吴广起义:秦始皇死后,其十八子胡亥篡位称帝,即秦二世,在郎中令赵高(有“指鹿为马”典故)的唆使下,变本加厉,继续兴建阿房宫,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兵夫屯长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反秦农民大起义。

7)唐太宗病逝,天宗九子李治(唐高宗)即位,唐太宗在位期间“偃武修文”,使得百姓安居乐业,文化灿烂,国力鼎盛,史称“贞观之治”。

8)女皇武则天:公元655年,唐高宗废皇后王氏,册立武则天为皇后,自此,武氏独揽内宫大权;660年,因高宗患风眩,目不能视,下诏委托武则天协理政事;674年武则天与高宗同殿听政,共受朝拜,天下称“二圣”;公元683年,高宗卒,武则天立三子李显为帝,为唐中宗,自为皇太后临朝听政;次年,武后废中宗,改封庐陵王,立四子李旦为帝,为睿宗;公元690年,武则天在“上尊天示”“顺从众议”下,登临大宝,改唐为“周”,自号“圣神皇帝”。

9)请君入瓮:武则天称帝,平定徐敬业叛乱后,为除掉反对她的唐朝宗室和大臣,昭告国人告密者可以做官。因此出现一批因告密起家的人。其中,索元礼周兴来俊臣是典型例子,三人办案严刑逼供手段残忍,害死了许多无辜的人,后来有人告密周兴造反,来俊臣“请君入瓮”将其治罪,周兴在被流放的途中被人暗杀;索元礼因害人太多,民愤太大,被武则天处死;来俊臣预谋害当时势力强大的武则天侄子武三思和太平公主,被后者先发制人,揭了老底,也被武则天处死。

10)狄仁杰桃李满天下:武则天十分信任和推重狄仁杰,凡事均仰仗他的决断,尊称“国老”,狄仁杰向武则天举荐了很多人,后来都成了唐代名臣,包括宰相张柬之。治理天下的贤能之臣,皆出自狄仁杰的门下,故称“桃李满天下”。

11)唐中宗复位后,让其妻韦后当权,公元710年,中宗卒,唐睿宗的儿子李隆基起兵杀韦后,拥其父戴睿宗复位,两年后,睿宗传位给李隆基,为“唐玄宗”。唐玄宗在宰相“姚崇、宋璟”辅佐下,吏治不紊、纲纪有条,再次出现中兴局面,史称“开元盛世”。后来被奸相李林甫、杨国忠(杨玉环的同族哥哥)破坏殆尽。

12)蜀汉建兴年,诸葛亮上书《出师表》给后主刘禅,后六次出兵北伐,史称“六出祁山”。在最后一次北伐,至五丈原,终因心力交瘁,病逝,年仅岁。虽然没有实现统一中原的愿望,但他的智慧和品格万古流芳。

13)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曹髦,(曹丕之孙),公元年,因司马昭权势日重,危及帝位,声称司马昭有代魏之心,路人皆知,率殿中卫士僮仆讨伐司马昭未果被害;曹髦死后,司马昭立曹奂为帝,即魏元帝,自己独揽大权。

14)三国归晋:司马昭立了魏元帝后举兵进攻蜀汉,蜀汉后主刘禅昏庸透顶,是扶不起来的天子,在奸佞宦官黄皓的唆使下负荆而降,刘备诸葛亮千辛万苦开创的蜀汉政权从此灭亡。蜀汉灭亡不久,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为晋武帝,建立了晋朝,公元年,起兵灭吴,三国归晋,全国统一。

15)八王之乱:公元年,晋武帝病重,弱智太子司马衷即位,为晋惠帝,晋惠帝皇后贾南风(贾后)阴险毒辣,先后除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废太子(毒杀),赵王司马伦联合齐王司马囧废除贾后,司马伦称帝,之后各诸侯为争夺皇位展开了厮杀,有: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囧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长沙王司马乂东海王司马越,加上被贾后所杀的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史上称“八王之乱”,持续年,独剩东海王司马越,司马越毒死晋惠帝,立司马炽为帝,即晋怀帝,西晋王朝从此衰落。

16)十六国:从后汉开始,北方的一些民族先后建立了许多国家,史上称为“十六国”,南方由东晋统治。十六国与东晋并立百余年。

17)南北朝:公元420年,东晋将领刘裕登基,国号“宋”,统治南方,晋恭帝退位,东晋灭亡;次年刘裕毒杀晋恭帝,开了杀“禅让退位者”的先例。北方的北魏灭掉北方的几个小国,结束了十六国分裂的局面,公元439年统一了北方。南方的宋和北方的魏分统天下,并立百余年,历史上把这段时期叫“南北朝”。

18)司马迁写《史记》:西汉司马迁秉承父志编写《太史公记》,因替大将李陵求情被汉武帝处以“腐刑”,忍辱含垢地生存。有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历时多年完成了《史记》,共卷,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美誉。

19)昭君出塞:王昭君,汉元帝时宫女,名王嫱,字昭君,因未行hui画师毛延寿而被丑化,不得宠幸。后汉室与匈奴和亲嫁给匈奴单于,出塞途中因曲哀人艳,南飞大雁为之驻足,故有“落雁”之称。昭君出塞成为民族团结的象征。

20)王莽改制:汉成帝时大司马,王莽篡汉位称帝,该国号“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制,终未成功,汉皇族子弟刘秀推翻了王莽新朝,建立了东汉王朝。

21)黄巾军起义:东汉晚期,官宦和外戚两大集团交替专政,社会动荡不安,民众流离失所。冀州巨鹿人张角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举行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规定义军以黄巾缠头,故称“黄巾起义”,后被官军镇压,余部作乱了余年,使得东汉王朝奄奄一息。

22)董卓专权:黄巾起义后,各地豪强以镇压黄巾为名,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割据一方。凉州军阀董卓以铲除宦官为名进京驻守,废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汉献帝),董卓自封相国,独揽大权。骁骑校尉曹操,联络冀州袁绍,聚集各州郡人马,歃血为盟,进军洛阳。董卓得知,迁都长安,烧毁洛阳城。

23)王允巧诛董卓:董卓挟天子专横当道,发展到“董卓不除,国无宁日”的地步,司马王允将义女貂蝉同时许给吕布和董卓,使之反目,并挑唆吕布将董卓诛杀。

24)挟天子以令诸侯:王允定计诛董卓,执掌朝政,董卓部将郭汜帅大军攻陷长安,吕布出逃,王允被杀,郭汜当政,国舅董承及部将杨奉护汉献帝出逃,被曹操接至许昌,曹操自封大将军,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

25)官渡之战: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与北方的袁绍产生了冲突,袁绍派军万,先是大将颜良文丑被暂时降于曹操的关羽所杀,形成了官渡对峙。袁绍谋士许攸献计不被采用,许攸弃袁投曹,并向曹操献计火烧袁绍粮营乌巢,一战便将袁绍击败。官渡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此后,曹操逐渐统一北方。

26)西楚霸王项羽:陈胜吴广被害后,反秦声势以南方会稽郡最大,其首领是楚国大将项燕的儿子项梁和侄子项羽,北上进军沿途收编了刘邦英布吕臣的反秦武装,并在巨鹿一战,破釜沉舟,一举击溃了秦军主力,扭转了反秦战局。

27)鸿门宴:反秦义军刘邦攻下秦都咸阳,秦王朝灭亡,西楚霸王项羽从范增之计预设鸿门宴铲除刘邦,刘邦携张良樊哙赴宴,席间项庄(项羽的堂弟)舞剑,意在沛公,刘邦在樊哙的保护下得以逃脱。

28)萧何月下追韩信:汉王刘邦谋士萧何月下追回了韩信,并举荐给刘邦为将军,韩信采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攻下三秦,占据关中,后协助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刘邦做了皇帝后,以韩信匿藏项羽部下将其治罪降职,后萧何与吕后(刘邦妻)设计将韩信处死,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29)“秦晋之好”指秦穆公帮助流亡在秦国的晋国流亡公子重耳回国做了国君,并将自己的女儿文嬴嫁给了重耳,成就了“秦晋之好”。

30)鼎是古代国家权力的象征,楚庄公问鼎之轻重,有取代周室之意,“问鼎中原”源于此。

31)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报仇雪恨灭吴国,成为春秋时代最后一个霸主。

32)相传范蠡献美女西施于吴王夫差,使其沉于美色,越由此灭吴。勾践成霸业后,尊范蠡为上将军。但范蠡认为:“大名之后,难以久居”,认为越王“可与同患,难与处安”,后携西施隐退到陶邑经商,身家巨万,人称为“陶朱公”,被后世商人奉为保护神。

33)“三家分晋”:春秋时期,晋国的兵力虽然强大,但“政出多门”不能统一力量重振霸业,多年后被“韩赵魏”三家分割而亡。

34)商鞅变法:商鞅,原名公孙鞅,秦孝公期间,其通过变法使秦国变的强大,但因执法惹了太子,太子(秦惠文王)即位后用车裂之刑(五马分尸)将其处死,可谓商鞅“作茧自缚”。

35)孙膑与庞涓本是同门师兄弟,但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献谗言于魏帝,并将孙膑的髌骨挖掉,孙膑装疯被齐国营救,后有“围魏救赵”的事迹,并在一次战役中设计大败魏军,诛杀了庞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多行不义必自毙”就是此事给后人的启示。孙膑著有《孙膑兵法》。

36)合纵连横:自秦孝公起,强大的秦国便有了统一天下的雄心,于是“齐楚燕韩赵魏”六国便“合纵”抗秦,秦谋士张仪“连横”消解联盟,为秦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37)屈原名平,伟大的诗人政治家思想家爱国人士,因遭谗言被流放,后因不忍看到楚国沦亡,抱石自投汨罗江,百姓乘舟寻尸不遇,为防鱼儿蚕食,用竹筒盛米倒入江中,后演化为赛龙舟包粽子。屈原著有《离骚》《天问》《九章》等爱国诗篇,被后人整理为《楚辞》流传至今。

38)将相和: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应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廉颇听说后,便有了“负荆请罪”的故事。

39)霸王别姬:刘邦趁项羽出兵之际,自汉中出击攻占了项羽都城彭城,项羽回攻,大败汉军,擒获了刘太公和吕雉,刘邦求和,范增未允,刘邦用反间计离间了范增,又以划分楚河汉界为诱救回老小,后采用韩信的十面埋伏之计将项羽困在垓下,项羽爱妻虞姬,唱罢“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拔剑自刎,一代名姬香消玉损。项羽退至乌江,乌江亭长劝其退回江东称王,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在乌江边拔剑自刎,“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西楚霸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常见的历史典故简介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名人简介

全文共 562 字

+ 加入清单

宋濂(1310年11月4日[1] —1381年6月20日[2] ),初名寿[3] ,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仙华生、元贞子、元贞道士、仙华道士、幅子男子、无念居士、白牛生、南山樵者、南宫散史、禁林散史[3] ,汉族,祖籍金华潜溪,至宋濂时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3] 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贫寒,但他聪敏好学,号称“神童”。曾受业于闻人梦吉、吴莱、柳贯、黄溍等人。元末辞朝廷征命,修道著书。明初时受朱元璋礼聘,被尊为“五经”师,为太子朱标讲经。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时朝廷礼仪多为其制定。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于夔州病逝,享年七十二岁。明武宗时追谥文宪,故称“宋文宪”。宋濂与刘基均以散文创作闻名,并称为“一代之宗”。其散文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阁文学,文风淳厚飘逸[4] ,为其后“台阁体”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范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为《宋学士全集》(亦称《宋文宪公全集》或《宋学士文集》)七十五卷。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清平乐·村居》作者简介

全文共 238 字

+ 加入清单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小说《九州》的内容简介

全文共 1240 字

+ 加入清单

唐缺,原名戴飞,1981年出生。毕业于北航,现居京城,自称“无业游民,卖文为生。”

九州·天空城2》讲诉了太古时期的羽族、人类之间的恩怨情仇而展开。《九州天空城》太古时期之时,因为有飞翔的能力,又制造出凡人所羡慕不已的能够飞行的天空城,羽族被天下苍生视作神明。然而,当大项目天空城试验升空之时,一场突如其来 的爆炸使得天空城功亏一篑,为此羽族大怒,誓要查明这场爆炸事件的幕后元凶。

众所周知,《九州》系列的影视作品如《九州天空城》、《九州华胥引》等一直是剧迷们的所热衷的。在电视剧《九州天空城》还在拍摄阶段,《九州华胥引》(又名《鲛珠传》)还未开拍之时,电视剧《九州天空城》的负责人便宣布了启动《九州天空城》第二部的筹备计划,并将于2017年暑期播出。

《九州天空城》与如今的IP热不同的是它是原创的,并不是基于任何小说、电视剧、电影改编而来的,所以,《九州天空城》不管是人物的设置还是情节的构造,都将是一场全新的盛宴。《九州天空城》讲诉了太古时期的羽族、人类之间的恩怨情仇而展开。《九州天空城》太古时期之时,因为有飞翔的能力,又制造出凡人所羡慕不已的能够飞行的天空城,羽族被天下苍生视作神明。然而,当大项目天空城试验升空之时,一场突如其来 的爆炸使得天空城功亏一篑,为此羽族大怒,誓要查明这场爆炸事件的幕后元凶。在一系列的追查之后,羽族的人将此次的爆炸事件的嫌疑人锁定在前来观看升空仪 式的女孩易茯苓身上。而与易茯苓有过一面之缘的羽族贵族青年风天逸并不相信这是易茯苓所为。于是,正义感十足的风天逸决定深入调查此事,并多次救易茯苓于 危难之时。在一番彻查之后,他们终于查明了天空城的爆炸事件的幕后元凶,原来主导这一切的就是羽族。当真相大白之时,一场新的战役也拉开了帷幕…

内容简介

缥缈录在九州北陆的大漠草原上有着这样一个游牧民族: 他们尚武, 信仰盘鞑天神,崇拜英雄。那里的男儿各个都是热血汉子,那里的女子各个都是巾帼须眉,他们的王朝叫做青阳。故事发生在青阳。讲述着北陆游牧部落内部的权力之争,以及青阳与东陆王朝的恩怨。青阳世子吕归尘幼年即被大君送往颜真部生活,后颜真部叛乱,吕归尘被接回北都城。但他的哥哥们并未将这个年幼且多病的世子放在眼里,只是相互较劲,争夺王位的继承权。然而,历经战火洗礼和人世沧桑的吕归尘,一改往日柔弱的个性,在哥哥们的权力争夺战中慢慢成熟坚强起来……

缥缈录高天上的武神俯视大地 , 背负他意志的少年们将尚显稚嫩的手掌放在了一处,乱世的君王们就此结下了他们的第一个盟约。有一种意志不随时光磨灭,有一种火焰总要焚烧荒原。可曾听见天空外的鹰在长唳?可曾听见地下沉重的呼吸?新的时代,已经揭开了序章。历史上的胤末燮初,是一个悲哀的年代。英雄们诞生在钢铁的摇篮里,世界在动荡和战火中挣扎。王权已经旁落,怀着野心的人竟相踏入战场,在乱世中夺取自己的一席之地。北辰之神狰狞的铁手高悬在乱世众生的头顶,旧时代注定将被摧枯拉朽地毁去,而新的时代建立在战士的尸骨和妇孺的血泪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眼睛的简介

全文共 776 字

+ 加入清单

人的眼睛近似球形,位于眼眶内。正常成年人其前后径平均为24mm,垂直径平均23mm。最前端突出于眶外12--14mm,受眼睑保护。眼球包括眼球壁、眼内腔和内容物、神经、血管等组织。

眼球壁主要分为外、中、内三层。外层由角膜、巩膜组成。前1/6为透明的角膜,其余5/6为白色的巩膜,俗称“眼白”。眼球外层起维持眼球形状和保护眼内组织的作用。角膜是接受信息的最前哨入口。角膜是眼球前部的透明部分,光线经此射入眼球。角膜稍呈椭圆形,略向前突。横径为11.5—12mm,垂直径约10.5—11mm。周边厚约1mm,中央为0.6mm。角膜前的一层泪液膜有防止角膜干燥、保持角膜平滑和光学特性的作用。

角膜含丰富的神经,感觉敏锐。因此角膜除了是光线进入眼内和折射成像的主要结构外,也起保护作用,并是测定人体知觉的重要部位。巩膜为致密的胶原纤维结构,不透明,呈乳白色,质地坚韧。中层又称葡萄膜,色素膜,具有丰富的色素和血管,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三部分。虹膜:呈环圆形,在葡萄膜的最前部分,位于晶体前,有辐射状皱褶称纹理,表面含不平的隐窝。

不同种族人的虹膜颜色不同。中央有一2.5-4mm的圆孔,称瞳孔。睫状体前接虹膜根部,后接脉络膜,外侧为巩膜,内侧则通过悬韧带与晶体赤道部相连。脉络膜位于巩膜和视网膜之间。脉络膜的血循环营养视网膜外层,其含有的丰富色素起遮光暗房作用。内层为视网膜,是一层透明的膜,也是视觉形成的神经信息传递的第一站。具有很精细的网络结构及丰富的代谢和生理功能。

视网膜的视轴正对终点为黄斑中心凹。黄斑区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特殊区域,直径约1-3mm,其中央为一小凹,即中心凹。黄斑鼻侧约3mm处有一直径为1.5mm的淡红色区,为视盘,亦称视乳头,是视网膜上视觉纤维汇集向视觉中枢传递的出眼球部位,无感光细胞,故视野上呈现为固有的暗区,称生理盲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名人简介

全文共 334 字

+ 加入清单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中文又称"凡高",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出生于新教牧师家庭,是后印象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作品受法国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的影响。

梵·高早期以灰暗色系进行创作,直到他在巴黎遇见了印象派与新印象派,融入了他们的鲜艳色彩与画风,创造了他独特的个人画风。他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他在生前最后两年创作的,期间梵高深陷精神疾病中,最后在他37岁那年将他导向自杀一途。

在梵高去世之后,梵高的作品,《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已跻身于全球最著名最珍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 梵高的作品目前主要收纳在法国的奥赛美术馆,以及苏黎世的kunshaus美术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清明节简介

全文共 794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节,更是人们扫墓祭奠先人的日子。中国历来有祭祖的习俗。每当清明时节,人们祭奠祖先,凭吊故人,遥寄哀思。无论是至亲、朋友,我们都会点一柱香烛,递一束百合,撒一抔黄土,扫一扫尘埃,将那声浓浓的相思与怀念传至坟茔,埋于心间。虽然清明时节上坟扫墓的风俗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但是,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先人,悼念已逝的亲人的风俗依然盛行于华夏大地。

譬如,身体虚弱或者正在患病的女人不能上坟扫墓,若一定要去,必须随身佩戴玉器或玉佛等护身符。还有,身怀六甲的孕妇和正在来例假的女人不能上坟扫墓;没有正式结婚的只是女朋友的女人不能陪着男友去上坟扫墓;有的地方还规定丈夫去世不到三年的女人也不能去上坟扫墓。

当然,清明节的上坟的扫墓也有一些特别意味的风俗,就是那些有新过门的媳妇、新生孩子的人家,是必须要在这年的清明节,带上新过门的媳妇和刚生过孩子的母亲带着孩子一起去上坟扫墓的。首先表明认祖归宗,其次也是告慰先人:家里开枝散叶、又添新人了!这样的一家人上坟扫墓的话,应该放鞭炮,并在放过鞭炮的袅袅香烟中,一对新人要在坟前磕头行礼,小孩子则让大人抱着一起行礼,口中还要念着“爸爸(妈妈),儿媳(孙媳)给您行礼了!”当然,怎么称呼要随着先人的身份和辈分不同而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前去上坟扫墓的新媳妇或者新生儿的身上,千万不能穿着素衣素服,必须要穿着喜庆一些的服饰,最少要穿戴一件红衣服和佩戴一件饰品,一为报喜,让先人们看到家里开枝散叶,添人进口;二为辟邪,不让周围的孤魂野鬼侵害。而就是这些喜庆的色彩,让清明节的上坟扫墓平添了几分不同的意味,也象征这生命的延续,香火的传承。

清明时节,万物复苏,草木秋冬枯萎,春天又发芽;人死虽不能复生,但看着后代儿孙繁衍生息,先人们也可以含笑九泉了。

逝者已去,孝心永在,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在大家都在上坟扫墓的时候,不知道那些地方对于一些女人的特别禁忌还能延续多久?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冬至的知识:冬至的简介

全文共 343 字

+ 加入清单

冬至(Winter Solstice),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谚语:冬至到,吃水饺,还有关于该节气的诗词和影视作品。

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最重要的节气之一。冬至前是大雪(12月7-9日交节),冬至后是小寒(翌年1月4-6日交节),冬至是12月21日至12月23日交节。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谜语简介

全文共 589 字

+ 加入清单

谜语来源于中国古代民间,是古人集体智慧创造的,无法把谜语的发明权落实到某一个人。

谜语最初起源于民间口头文学,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是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表现。后经文人的加工、创新有了文义谜。一般称民间谜为谜语,文义谜为灯谜,也统称为谜语。史料表明,大约在奴隶社会时期,先民们已经开始用隐晦曲折的歌谣来表达思想感情。据《书经》“汤誓篇”中记载:“时日曷丧?予以汝偕亡。”意思是说:太阳呵,你什么时候才丧亡呢?让我和你一同去死吧!相传夏代帝王夏桀暴虐无道,民怨冲天,老百姓不敢明言,私下里用隐语发泄怨怒之情,于是就流传着这样的歌谣。这首歌谣采用隐喻的手法,诅咒暴君夏桀。夏桀曾说过:“我有天下,如同天之有日,日亡我就亡。”这首歌谣,可以说是我国谜语的最早萌芽。再如见于《周易·归妹·上六》篇的商代短谣“女承筐”,也可算是我国谜语的最早记录之一:“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它运用传统谜语常见的“矛盾法”,巧妙地表现了牧场上一对青年牧羊人夫妇剪羊毛的情景,又“回互其辞”,使人不易猜着,近似一则谜语。这只是谜语的“胚胎”,在当时,也没有类似的专门名称。

最早的谜语,先由民间集体创作,口传心授,当初并未引起文人的注意,所以在文字上没有反映出来;这样就形成了长期流传在不识字的劳动人民口头上的民间谜语;另外主要是在上层社会和文人中流传的文字谜,由书面传播。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二号坑简介

全文共 262 字

+ 加入清单

军阵分为四个部分:曲尺形的东端:四边周廊内有172名立射武士,中间四条过洞内有160名跪射武士,为弩兵阵。曲尺形南半部,八条过洞内并排着八列战车,每列八乘,每乘车后有2~4名车士,无徒兵,为战车方阵。曲尺形中部:三条过洞内排三列战车,每列六乘,车后排列有徒兵和骑兵,是车、步、骑的混合军阵。曲尺形北部:共有三条过洞,每条过洞内有两乘战车,其后为八队骑兵,每队四列,为骑兵阵。二号坑的四个部分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密切联系,集各军兵种于一个阵列中。二号坑预计可出土各种武士俑1300余件,战车89乘,车马356匹,鞍马100余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党员干部清除思想灰尘发言稿

全文共 1045 字

+ 加入清单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深入分析发生“四风”问题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是保持共产党人先进性、纯洁性的客观需要,也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客观需要。

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集中体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四风”问题有情节程度的不同:情节严重者如失职渎职、欺压百姓、贪污腐化等等,可称之为“毒瘤”,必须通过党纪国法的“手术刀”将其割除。也有一些问题情节虽然没有这么严重,却不可等闲视之,如有的党员干部喜欢做表面文章,摆花架子,不讲实效;对群众冷暖缺乏切身感受,做群众工作浮在面上,深入不下去;在工作和生活中怕苦怕累,贪图安逸,讲排场,比阔气……这些问题,可称之为“灰尘”。对于党员干部思想和行为上的这些“灰尘”,也必须及时清洗。

有的同志认为,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如此庞大,一些人的思想和行为黏带些“灰尘”是在所难免的,用不着大惊小怪;有的同志认为,“灰尘”属于小节、小问题,工作上“虚”一点、腿脚懒一点、用房用车好一点、吃一点、喝一点,不影响大局,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些模糊认识的存在,对群众路线的贯彻落实、对党群干群关系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是党的“形象大使”,一些党员干部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不但使自己变得“面目模糊”,而且直接损害了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同时,少量的“灰尘”虽然不至于致命,但积少成多,“四风”的“病菌”和“毒素”也会越来越多,最终会积重难返,对党员干部自身、对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带来致命的伤害。因此,对于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决不可讳疾忌医,而应拿出直面问题的决心和勇气,拿出“时时勤拂拭”的精神和毅力,及时查找、努力清洗。

清洗“灰尘”是“洗洗澡”的主要目的,而“洗洗澡”又以“照镜子”、“正衣冠”为前提和基础。为了“洗好澡”、清除掉“灰尘”,我们有必要以党章为镜,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切实查找自己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的问题和差距,勇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对于自己不易觉察的“耳后灰”、“背后灰”,更需用好“镜子”,仔细照一照、反复照一照,明确问题之所在,力求不留死角。同时,应当勇敢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以其他同志和群众为镜鉴,进一步明确问题的思想根源和解决途径,使清洗“灰尘”的行动更有针对性、取得更大成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最新的北京半亩园简介及北京半亩园对联欣赏

全文共 792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半亩园简介〗 半亩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弓弦胡同,清初兵部尚书贾汉复的宅园,今仅存遗迹。园中假山是李渔所掇,当时誉为京城之冠。据记载,半亩园为京师名园,系由造园名家李渔于康熙初年为贾汉复中丞幕客时,计葺斯园。园内垒石成山,引水作沼,平台曲廊,陈设简洁古雅,有幽有旷,不落俗套,奥如旷如;虽小而局全,富丽而不失书卷气。历经显宦名士多主,皆不改其雅。李渔明末清初画家,又是造园理论家,而且在戏剧,小说,书法上也很有造诣,别号笠翁。年轻时曾游历名山大川。在《李渔年谱》中有如下记载:康熙十二年癸丑(1673年),时李渔63岁,游燕,“再入都门,为贾胶侯设计半亩园。震钧《天咫偶闻》卷三谓完颜氏半亩园在弓弦胡同内牛排子胡同。国初为李渔所创,贾胶侯中丞居之。后改为会馆,又改为戏园。道光初,麟见亭河帅得之,大力改葺,其名遂著。纯以结构曲折,铺陈古雅见长,富丽而有书卷气,故不易得。”道光年间此园为江南河道总督麟庆所得,取名为“半亩园”。院内现有多幅楹联。

院子后为翟兑之的,改名为“止园”,取叹为观止之意。据传,园主匠心独运,每于饮宴,无论豪饮小酌,务求精美。席上忌啖山珍海味,只品时鲜小菜、肉饼、米粥、饼、面等。虽是寻常,其味香远,其色纷呈,食者无不交口称赞,远近驰名,誉为京师一绝。

万井楼台疑绣画;

五云宫阙见蓬莱。

——清·麟庆集唐诗句题半亩园

万卷藏书宜子弟;

一家终日在楼台。

——清·麟庆集句题半亩园

上联集自黄庭坚句,下联集自元稹句

寄兴于山亭水曲;

得趣在虚竹幽兰。

——佚名题半亩园

湖上笠翁,端推妙手;

江头米老,应是知音。

——佚名题半亩园

逸兴遄飞,任他风风雨雨;

春光如许,招来燕燕莺莺。

——佚名题半亩园

随遇而安,好领略半盏新茶、一炉宿火;

会心不远,最难忘别来旧雨、经过名山。

——佚名题半亩园

源溯白山,幸相承七叶金貂,哪敢问清风明月;

居邻紫禁,好位置廿年琴鹤,愿常依舜日尧天。

——清·麟庆题半亩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简介

全文共 395 字

+ 加入清单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这本书里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尼尔斯的男孩,十四岁了,他住在瑞典南部一个小村里。他是个调皮、粗野、讨厌学习、爱恶作剧的孩子。但是,他的 父母却很善良、勤劳,他们家很贫穷。在初春的一天,他的父母都去教堂了,尼尔斯一个人在家,他看见一个小精灵站在桌面上欣赏着箱子里的婚纱,尼尔斯觉得很 无聊就想足弄一下它,不料却被小精灵变成一个拇指大的孩子。就在这时,天空中飞来一群大雁,尼尔斯家的雄鹅莫顿就想跟着大雁飞走,尼尔斯为了不让雄鹅走, 特意爬到它背上抱住它的勃子,可谁能想到,雄鹅却把尼尔斯带到了天空,从此,他一直骑在莫顿的背上一起走南闯北,一直走到瑞典的最北部拉普兰省,途中它看 到了自己祖国的美丽风景,也认识了很多好朋友。克服了种种困难和危险,他慢慢地改掉了自己身上的坏毛病,最后回到了家。因为小精灵看到尼尔斯变得非常善 良,就把他还原了原来的样子,莫顿和其它大雁开始了新的旅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作者简介

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1991年, 乔安妮·凯瑟琳·罗琳 Joanne Kathleen Rowling 在从伦敦去曼彻斯特的火车上看到窗外一个戴眼镜的小男巫朝她微并挥手时,萌生了进行魔幻题材写作的想法。七年后这个想法变成了现实,《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诞生了,让全世界人为之喝彩!

作为单身母亲的罗琳生活极其艰难。开始写“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第一部时,因自家屋子又小又冷,到附近的咖啡馆把故事写在小纸条上。不过她的努力并没白费。哈利·波特系列历险小说凭着出奇的想象、层层迭出的悬念和利于儿童阅读的语言,几乎一夜之间征服了世界各地的青少年读者。罗琳创作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1997)《哈利·波特与密室》(1998)《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1999)《哈利·波特与火焰杯》(2000)《哈利·波特与凤凰社》(2003)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2005)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2007)。罗琳因创作《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和参与电影而名利双收。这些作品的陆续问世不断刷新世界小说发行史记录。包括英国图书奖及斯马图书金奖章奖。

罗琳生于英国格温特郡。父亲Peter是退休的飞机制造厂Rolls-Royce的管理人员,母亲Ann是实验室技术人员。她有个妹妹叫Dianne(Di),比她小两岁,曾学过护士,现在爱丁堡学法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朱熹简介

全文共 3380 字

+ 加入清单

朱熹,南宋时期的理学家和教育家。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朱熹简介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作仲晦),江西婺源人,南宋时期的理学家和教育家。父亲朱松是岳飞、秦桧同时人,曾得充福建政和县尉小官,携全家赴任,后调任尤溪县尉。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朱熹出生于尤溪,降世不久,其父升任朝廷秘书省正字职,但因反对秦桧主和,被逐出朝廷。朱松回到福建建阳家中。朱熹随父在建阳度过了他的童年。

相传朱松曾求人算命。卜者说:“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恐是后人附会,朱熹学成大儒则是事实。建阳近邻有个南剑州,是道学最初在南方的传播中心,朱松十分热衷道学,与当地道 学家交往甚密。这种环境对朱熹的一生有着深刻的影响。

朱熹受教于父,聪明过人。四岁时其父指天说:“这是天。”朱熹则问:“天上有何物?”其父大惊。他勤于思考,学习长进,八岁便 能读懂《孝经》,在书题字自勉曰:“苦不如此,便不成人。”朱熹十上岁时父亲去世,其父好参刘子、刘勉子、胡宪等人,这三人皆是道学家。当时的道学家一部分排佛,一部分醉心学佛,他们皆属后者。因此朱熹既热衷于道学,同时于佛学也有浓厚兴趣。绍兴十七年(1147年),十八的朱熹参加乡贡,据说就是以佛学禅宗的学说被录取的。主考官蔡兹还对人说:“吾取一后生,三策皆欲为朝廷措置大事,他日必非常人。”

绍兴十八年(1148年),朱熹考中进士,三年被派任泉州同安县主簿,从此开始仕途生涯。赴任途中拜见了著名道学家、程颐的丙传弟子李侗。绍兴三十年(1160年),三十岁的朱熹决心向要侗求学,为表诚意,他步行几百时从崇安走到延平。李侗非常欣赏这个学生,替他取一字曰元晦。从此,朱熹开始建立自己的一套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理学。

朱熹认为在超现实、超社会之上存在一种标准,它是人们一切行为的标准,即“天理”。只有去发现(格物穷理)和遵循天理,才是真、善、美。而破坏这种真、善、美的是“人欲”。因此,他提出“存在理,灭人欲”。这就是朱熹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核心。淳熙三年(1176年),朱熹与当时著名学者陆九渊相会于江西上饶鹅湖寺,交流思想。但陆属主观唯心论,他认为人们心中先天存在着真、善、美,主张“发明本心”,即要求人们自己在心中去发现真、善、美,达到自我完善。这与朱的客观唯心说的主张不同。因此,二人辩论争持,以至互相嘲讽,不欢而散。这就是中国思想史上有名的“鹅湖会”。从此有了“理学”与“心学”两大派别。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秋,宋金关系紧张,金统治者完颜亮分兵四路南进,马踏长江北岸。宋高宗准备出海南逃,由于右相陈康伯竭力劝阻而作罢。不久宋军击溃金兵,消息传至当时朱熹求学的延平,朱熹为民族的胜利欣喜若狂,写下了庆贺的诗篇,表达他不可抑制喜悦心情。同时,他又给负责军事的大臣写信,指出必须乘胜出击,坐视中原而不进取是不明智的。不久高宗退位,孝宗继立,在广大军民要求的压力下,起用了掂抗战派张浚,平反了岳飞的冤案,贬退了秦桧党人朱熹这时上奏孝宗,提了三项建议:(一)讲求格物致知之学;(二)罢黜和议;(三)任用贤能。在奏章中鲜明表达了他的反和主张。

这一奏章使朱熹得幸被召。他赶至杭州,正值宋军失利,朝廷派人议和,朱熹仍强烈反对,在孝宗接见时连上几道奏章,慷慨陈词。孝宗有感朱熹的忠心,命其为开学博士侍次,此职非其所长,未免有点讽刺。朱熹乘机面见张浚,提出北伐中原的具体想法。但不久张浚罢相,出任外地,病死途中。朱熹专程赶至豫章(今南昌)哭灵,痛惜抗金受挫。此时朝廷内主和派势力猖獗,金兵渡过淮水。朱熹对此忧心如焚,但难有所为。隆兴元年(1163年),朱熹回福建崇安,临行前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夫沮(阻)国家恢复之大计者,讲和之说也;坏边陲备御之常规者,讲和之说也;内(拂)吾民忠义之心,而外绝故国来苏之望者,讲和之说也……尖锐地抨击了那些议和投降派。

1164年隆兴和议之后,宋金结为侄叔,关系暂时缓和下来,朱熹便一头钻进理学中去了。他在故里修起“寒泉精舍”,住此十余年,编写了大量的道学书籍,并从事讲学活动,生徒盈门。这一期间他对朝廷屡诏不应。

1178年朱熹东山再起,出任“知南康军”,尽管他重新入仕,却未忘自己的学者身份。在庐山唐代李渤隐居旧址,建立“白鹿洞书院”进行讲学,并制定一整套学规。即: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教之目”。

“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为学之序”。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的“修身之要”。

“政权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接物之要”。

这个“白鹿洞书院”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而其“学规”则成为各书院的楷模,对后世发生了巨大影响。

1181年朱熹解职回乡,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广召门徒,传播理学。为了帮助人们学习儒家经典,他又于儒家经典中精心节选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刻印发行。这是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四书影响深远,后来成为封建教育的教科书,使得儒家思想更进一步成为全面地控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

1193年朱熹任职于湖南,不顾政务缠身,又主持修复了四大书院之一的另一著名书院──岳麓书院。使之与白鹿油书院一样,成为朱熹讲学授徒、传播理学的场所。书院在南宋发展盛行,几乎取代官学,这种盛况是与朱熹的提倡直接有关的。

朱熹一生虽然为官时间不多,但总是努力设法缓和社会矛盾,或多或少地为下层人民办好事。他退居崇安时期,崇安因水灾发生饥荒,爆发农民起义。有鉴于此,朱熹主张设“社仓”,以官粟为本,“俾愿贷者出息什二,……岁或不幸小饥,则驰半息,大俊则尽”。设立社仓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地主豪绅在灾荒时期用高利贷剥削农民,无疑是有惠于民的。此后,朱熹并在多处推行。1178年朱熹任“知南康军”(今江西星子一带),上任不久发生灾荒,朱熹上疏要求减免租税。同时,请求政府兴修长江石堤,一方面解决石堤失修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雇用饥民,解决他们缺食问题,饥民称善。1190年朱熹知福建漳州,时值土地兼并盛行,官僚地主倚势吞并农民耕地,而税额没有随地划归地主,至使“田税不均”,失地农民受到更为沉重的剥削,阶级矛盾激化。为此,朱熹提出“经界”,即核实田亩,随地纳税。这一建议势必减轻农民负担,损害大地主的利益,所以遭到后者的强烈反对。“经界”终于未能推行,朱熹愤怒不已,辞职离去,以示抗议。

朱熹的一生志在树立理学,使之成为统治思想。但因理学初出,影响不深。同时,朱熹在官场上因品性耿直而得罪权臣,致使朱熹晚年落得一个悲剧的结局。

1181年8月浙东饥荒,朱熹由宰相王淮推荐任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途经杭州,入对七札,陈述时弊。到职后,微服下访,调查时弊和贪官污吏的劣迹,弹劾了一批贪官以及大户豪右。他不徇私情,牵连攻击了王淮等人。于是,王淮指使人上书抨击理学,斥其为“伪学”,朱熹被解职加乡。

1187的朱熹出任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管理赣州(今赣县)、江州(今九江)一带地方的司法、刑狱、监察、农事等方面的事务。不久王淮罢去,理学一时得势,朱熹更是仕途顺利。几年后受宰相赵汝愚推荐,当上焕章阁侍制兼侍讲,即皇帝的顾问和教师。刚即位不久的宁宗全面肯定了理学,称朱为“儒宗”,这反映了苟安江南的南宋企图以理学加强内部团结的希望。朱熹为宁宗进讲《大学》,每逢双日早晚进讲,但他借此机会对朝政多有批评,终于使宁宗不满,加以干预朝政的罪名,被逐出朝廷。

庆元元年(1195年)朱熹在朝廷的支持者赵汝愚受韩胄排挤被罢相位,韩势盛极一时。韩因朱熹曾参与赵汝愚攻击自己的活动,于是发动了一场抨击“理学”的运动。庆元二年叶翥上书,要求把道学家的书“除毁”,科举取士,凡涉程朱义理不取。监察御史沈继祖指控朱熹十罪,请斩。朱熹的得意门生蔡元定被逮捕,解送道州。一时理学威风扫地,被斥为“伪学”,朱熹被斥为“伪师”,学生被斥为“伪徒”。宁宗一改旧态,下诏命凡荐举为官,一律不取“伪学”之士。

庆元六年(1200年)三月初九,朱熹终于在家里忧愤而死,享年七十一岁。临死还在修改《大学诚意章 》,可见他是如何矢志于树立自己的理学,然而生前终未如愿。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袁枚《所见》作者简介

全文共 201 字

+ 加入清单

袁枚(公元1716年一公元1797年),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诗人、散文家。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弟子,提倡妇女学文,女弟子尤众。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其文自成一家,与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上古情歌小说《曾许诺》人物简介

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蚩尤:无父无母 从小与野兽长大 因机缘拜炎帝为师 爱上西陵珩 最后为了救阿珩而死

西陵珩:轩辕国的王姬 黄帝的女儿 与蚩尤相爱 却不得为了家人国家嫁给了少昊 和蚩尤生有一女

少昊:高辛国王子 俊帝的儿子 开始为了得天下而娶阿珩 最后却爱上了阿珩

青阳:轩辕国王子 黄帝的儿子 阿珩的大哥 和少昊是知己 一直承担着保护家人保护国家的责任 最后被黄帝利用死在蚩尤剑下

昌意:黄帝的儿子 阿珩的哥哥 最后为了轩辕国而死

昌仆:昌意的妻子 与昌意相爱 和昌意生有一子 最后为昌意报仇 然后自杀了

茱萸:本来是一块木头 却因为被青阳放入怀中,一直随身携带 借着他的灵气,最终修成人形,化作女儿身 最后爱上了青阳却不知道 一直等着青阳回来

云桑:神农国王姬 炎帝的女儿 爱上了诺奈 却为国家嫁给了已死的青阳 最后跟随了诺奈一起死去

诺奈:高辛的将臣 和云桑相爱 为了云桑去神农作奸细 最后死在战场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里皮简介

全文共 276 字

+ 加入清单

马尔切洛·里皮(意文:Marcello Lippi,1948年4月11日—),意大利著名足球教练。在尤文图斯执教的五年中,里皮率队夺得3个联赛冠军和3座杯赛冠军奖杯,2006年率意大利国家队夺得世界杯冠军;2010年南非世界杯再次执掌意大利国家队的教鞭,世界杯后卸任意大利队主教练。2012年5月,广州恒大队聘请里皮为主教练。2013年11月9日,里皮率领恒大获得亚冠联赛冠军。[1]2015年2月26日,里皮不再担任广州恒大淘宝队主教练职务。2015年5月25日,世界足球俱乐部教练排名第542位。2016年10月,里皮担任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主教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内容简介

全文共 775 字

+ 加入清单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

故事并不复杂: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的故事。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见到了一条独角鲸,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最后发现那是一艘名为诺第留斯号(或:鹦鹉螺号)的潜艇,并且带着仆人康赛尔和一个捕鲸手尼德兰,跟随尼摩 船长乘坐这艘潜艇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的环球旅行。

尼摩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他在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这艘潜艇不仅异常坚固,而且结构巧妙,能够利用海洋来提供能源,他们依靠沉船中的金条生活。潜艇艇长对俘虏倒也优待;只是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潜艇艇长尼摩从此之后不再允许他们离开。阿龙纳斯一行人别无选择,只能跟着潜水艇周游各大洋。在旅途中,阿龙纳斯一行人遇到了无数美景,同时也经历了许多惊险奇遇。他们眼中的海底,时而景色优美、令人陶醉;时而险象丛生、千钧一发。通过一系列奇怪的事情,阿龙纳斯终于了解到神秘的尼摩船长仍与大陆保持联系,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斗争。

终于,十个月之后,在机缘巧合下,这三个人终于在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出了“诺第留斯号”潜艇。这时,生物学家才得以把这件海底秘密公诸于世。

《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潜艇在大海中任意穿梭,海底时而险象丛生、千钧一发,时而景色优美、令人陶醉。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异国情调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凡尔纳没有到过海底,却把海底的景色写得如此生动,读来引人入胜,使读者身临其境,表明他具有非凡的想象力。

凡尔纳的小说得以广为流传,还因为他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他笔下的人物都是品质高尚、献身科学的人,是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的人。像尼摩船长等反抗压迫的战士的形象,正是他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奴隶制和压迫者的进步思想的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剧情简介

全文共 378 字

+ 加入清单

全剧主要讲述的是关于倡廉守节的故事。在云南被广大百姓称颂的“喻青天”喻秉渊从云南保山县任上挂印请辞,带着一家老小,几个包袱,一块御赐“问心堂”的匾额,以及一盆盛开的紫薇花,回到了故乡恩阳,开始了耕读的农家日子。

当时的巴州知县雷梦初,自命不凡,慵懒怠政,其属下蓝师爷欺下瞒上,鱼肉百姓,致使百姓罢耕请愿减免过重的捐税。蓝师爷为了掩饰劣迹,拉拢刚正耿直的喻秉渊,在雷梦初面前,肆意蛊惑,并为喻设下贿赂陷阱,欲将素以清廉闻名的喻秉渊拉下水。面对金钱的诱惑,喻秉渊训诫家人,慨然将银子退还,并对雷知县予以劝诫。雷梦初被喻秉渊之品格感动,如梦初醒,深刻反省庸碌无为,纵容属下等行为,着力整顿吏治,革职收监蓝师爷,并清偿考棚用度,废除过重苛捐杂税以安民生,得到百姓称颂。

全剧的主题正如剧中所言:一人廉,其身独善;一家廉,代代相传;一乡廉,民风肇端;一国廉,盛世福延绵。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关于五一节的来历简介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有关于五一节来历你知道吗?不知道没有关系!下面就为你介绍一下有关于五一节的来历。赶快来了解一下吧。

五一国际劳动节源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16816名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并公众放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