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小学生学过的成语故事【汇总20篇】

导读:周末的悲伤不管我有多么害怕,不管我有多么不情愿,但放学铃声依然准时唱响,像一首哀伤的歌曲的前奏。一周又过去了,我抓不住流逝的日...下面开学吧为你们整理推荐了一些小学生学过的成语故事优秀作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浏览

4838

作文

1000

小学生作文蜗牛的故事

全文共 376 字

+ 加入清单

薄特蜗牛可真是公园的幸运儿,它有着坚硬的外壳,虽然长相奇特,动作缓慢,但只要遇到危险,它就会将头缩进躯壳中,哈哈,任凭风吹雨打,电闪雷鸣,也奈何不了它。

有一次,一群调皮的孩子,来公园玩耍,小动物们个个惊慌失措,三个一群,两个一伍的结伴逃跑,而惟独蜗牛镇定自若,它缓缓的将头伸进躯壳里,显出一份傲慢,好像在对那些逃跑的小动物们说:“瞧!这就我的法宝!”

可当它再次伸出头时,它发现了一个奇异的世界,周围有高高的玻璃墙,一双双好奇的眼睛定着它,它终于尝到了万人之下的感受了。

它才恍然大悟:这个坚硬的外科,并不能将困难化解,反而会使自己陷入更加恐慌的局面。

是啊!面对困难,面对强敌,我们不能一味的躲避,而要敢于站出来与困难做斗争,与挫折做抵抗。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不能依赖这个看似温暖的保护,而要靠着自己的实力,不断地拼搏,进取。

[小学生作文蜗牛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排难解纷成语故事_1200字

全文共 1107 字

+ 加入清单

“排难解纷”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示调停双方的争执或纠纷。

这个成语来源于《战国策.赵策三》,鲁仲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

公元前258年,秦国的大军包围了赵国国都邯郸。魏王应赵王的要求派兵救援,但领兵的将军在途中按兵不动;与此同时,魏王又派客卿将军辛垣衍潜入邯郸,通过相国平原君转告赵王说,秦军所以围困邯郸,是要逼赵国尊秦昭王为帝,如果赵王能这样做,秦国一定会撤军。

这时,齐国的高士鲁仲连正好在赵国作客,听说辛垣衍叫赵王尊秦为帝,就去见平原君。平原君对他说,赵国上百万军队在国外覆没,现在秦兵又包围了邯郸,无法使他们退兵。辛垣衍要我们尊秦为帝,我哪里还敢说话。

鲁仲连听了平原君的话后,表示他愿意去跟辛垣衍说说。辛垣衍会见鲁仲连后,见对方不开口,便说道:“我看留在这座围城中的人,都是为了向平原君讨点好处。我打量先生的模样,却并非如此,那为什么老呆在这里不走呢?”

鲁仲连不亢不卑地说:“秦国是个不讲礼义、穷兵黩武的国家,用诈术来对待读书人,把百姓当作俘虏,如果秦王毫无顾忌地做皇帝统治天下,那我鲁仲连只有跳东海自杀了,我是决不愿做秦国的百姓的。我所以来见将军,是想为赵国出点力。”

“先生怎样出力帮助赵国呢?”

“我要叫魏、燕两国出力帮助赵国,齐、楚两国已经帮助赵国了。”

“燕国嘛,我可以请它跟着赵国。至于魏国嘛,我也是魏国人呀,先生怎么叫魏国来帮助赵国呢?”

“魏国没有看到帮秦称帝后的害处,如果看到了,那一定会帮助赵国的。”鲁仲连接着又说,“如今秦是个有战车万辆的大国,魏也是,彼此同样称王。仅仅看见秦国打了一次胜仗,就想尊秦为帝。秦的贪心没有止境,如果真的称帝了,就要变动诸侯的大臣,撤换他厌恶的人,赏赐他喜爱的人,他还要把自己的女儿和那些说别人坏话的女人嫁给诸侯做妃子。这种人一进入魏国的王宫,魏王还能泰然自若吗?就是将军又怎能保持旧日的宠幸呢?”

辛垣衍听到这里,站起来向鲁仲连拜谢道:“起先我以为先生是个庸人,如今我才知道先生真是天下少见的高士。请允许我就此告辞,我再也不敢提尊秦为帝的事了。”这时,魏公子无忌夺了前来救赵国但在途中按兵不动的将军的兵权,率领大军来救赵。秦军见形势对自己不利,就此撤退了。

平原君决定封赏鲁仲连,鲁仲连一再辞谢,说什么也不愿接受。于是,平原君摆酒宴请他。等酒喝得很畅快的时候,他走到鲁仲连席前,奉上千金并且为他祝福。鲁仲连笑着说道:“作为天下之士,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们能为别人排除危难、解决纠纷,而不收取报酬。如果要收取报酬。那就成为商人了。我鲁仲连不愿做这样的人。”

鲁仲连很快就辞别平原君而去,从此再也没有露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鸿雁传书的由来成语故事

全文共 611 字

+ 加入清单

汉武帝时汉廷与匈奴之间常有战事。有一次,匈奴派使者前来求和,并把扣留的汉朝使者放了回来。汉武帝为了回应匈奴的善举,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一干人等出使匈奴,没想到却出了意外。

单(chán)于想逼迫苏武投降,苏武说:“要我投降,除非海枯石烂,日从西升。”他宁死不屈,举刀自刎,经过抢救才幸免于难。苏武随后被单于流放到北海无人区牧羊。苏武一个人在冰天雪地里放羊,万般艰辛。没有粮食,他就挖田鼠藏在洞里的食物充饥;口渴了就抓把雪吞下解渴。唯一和他做伴的就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日子一久,旌节上的穗子全掉了。

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这时汉昭帝已继位,匈奴老国王也已驾崩,换了新单于,汉匈议和,汉人和匈奴人通婚。汉昭帝遂派使者前往匈奴,要求放苏武回去,单于谎称苏武已经死去,使者信以为真,就没有再提。当汉昭帝第二次派使者到匈奴时,和苏武一起出使匈奴并被扣留的副使常惠设法买通了禁卒,秘密会见了汉使,把苏武还活着、正在北海牧羊的消息告诉了汉使,并想出一计,让汉使对单于讲:“匈奴既然存心同汉朝和好,就不应该欺骗汉朝。汉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猎时,射到一只大雁,雁足上系着一封写在帛上的信,上面写苏武没死,而是在一个大泽中牧羊,你怎么说他死了呢?”单于听后大为震惊,以为苏武的忠义感动了飞鸟,连鸿雁也替他传送消息了。他无法再抵赖,只能向汉使道歉,把苏武放了回来。

这就是苏武牧羊的故事,随着故事的流传,鸿雁传书也广为人知,并逐渐演化为传信的象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一死一生成语故事

全文共 276 字

+ 加入清单

【注音】yī sǐ yī shēng

成语故事】西汉时期,廷尉翟公为人豪爽,喜欢结交天下有识之士,因此家中宾客很多,因而有人嫉妒进谗言,汉武帝罢免了他的官职。平时门上的常客不上门了,而且绕道而行。后来翟公官复原职,那些人又回来,翟公在门上写道:“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出处】太史公曰: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史记·汲郑列传》

【解释】指有关生死的关键时刻。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两极变化

【成语举例】情知白日不可私,一死一生何足算。 唐·王翰《相和歌辞·蛾眉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成语鸣鼓而攻之的故事典故

全文共 349 字

+ 加入清单

【注音】míng gǔ ér gōng zhī

典故】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论语·先进》

【释义】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用法】作谓语;指公开声讨

【近义词】鸣鼓而攻

【押韵词】穷通得失、倒行逆施、称物平施、费尽心思、抓拿骗吃、剿抚兼施、如醉如痴、力竭声嘶、命若悬丝、玩法徇私、......

【英语】convictanddenounceinpublic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鲁国的季康子主张改革农田制度,承认私人可以拥有土地,想试行按亩征税,他的属下冉求是孔子的学生,就让冉求去征询孔子的意见。孔子反对改变王法,冉求支持季康子的改革,孔子就号召他的其他学生敲着鼓去进攻冉求

【示例】此秀才中之异端,尔其鸣鼓而攻之!但念在天色已晚,可与同居中国,速领他到西小房去!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七回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画蛇添足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474 字

+ 加入清单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释

祠——音词,祠堂,封建社会中祭祀祖宗或先贤、烈士的地方。这里是祭祀的意思。

舍人——部属,在自己手下办事的人。

卮——音之,古代饮酒用的器皿。

固——固然,本来的意思。

安——文言疑问词,怎么、怎样的意思。

亡——不存在,这里是失去、得不到的意思。

战国策——我国一部古书的名称。原来只是一些零散的材料,记载我国战国时代谋士和说客的.政治活动及其言辞。西汉人刘向将这些材料进行了整理和校订,按照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排列起来,一共编成三十三卷,简称《国策》。

点评:

这个画蛇添足的人,不仅骄傲,而且愚蠢,弄巧成拙,到口的酒反被别人喝了。喝不成酒事小,害人害已事大。有的人办事,总是觉得自己高明,比别人了不起,于是不顾客观实际,主观武断,失败的,不论对国家、人民或自己,都具有危害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墙倒众人推成语故事

全文共 354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名称:墙倒众人

成语拼音:qiáng dǎo zhng rén tuī

成语用法:作谓语、分句;用于官场。

实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成语结构:复句式

成语年代:近代

成语解释:比喻一个人一旦失势,就遭到众人的非难和攻击。

成语来源:清·曹雪芹《红楼梦》:“罢了!好奶奶们,‘墙倒众人推’,那赵姨娘原有些颠倒。”

成语造句:朱自清《笑的历史》:“他们也要帮衬几句了!用人们也呼唤不灵了!总之‘墙倒众人推’了。”

墙倒众人推的成语故事

唐明宗时期,董璋在四川叛乱,唐明宗派安重诲亲自去押送粮草,受到凤翔节度使朱弘昭的陷害,被调任河中节度使。唐明宗派翟光业与李从璋去河中观察他的活动,说如果发现有叛乱的迹象就处死安重诲。李从璋借机杀害安重诲一家。

墙字开头的成语

墙倒众人

包含有墙字的成语

赐墙及肩 宫墙重仞 祸发萧墙 墙倒众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混混沄沄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551 字

+ 加入清单

【汉语拼音】gǔn gǔn yún yún

【近义词】:滔滔不绝

【反义词】:时断时续

成语出处】清·龚自珍《明良论二》:“大臣无耻,凡百士大夫法则之,以及士庶人法则之,则是有三数辱社稷者,而令合天下之人,举辱国以辱其家,辱其身,混混沄沄,而无所底,厥咎上达下,象似水!”

【成语解释】水流汹涌的样子。比喻连续不断。

【混混沄沄造句】他说起话来就混混沄沄,一刻也不停歇。

【混混沄沄的成语故事

《明良论》是龚自珍于1813年至1814年(嘉庆十八年至十九年)写成的一组政论文,共四篇。当时他才二十二三岁左右。该篇是第二篇。1813年,河北、河南、山东爆发了天理教农民起义,给清王朝以沉重的打击。其中一支起义队伍曾经袭击皇宫,嘉庆皇帝颙琰(yóng yǎn)十分恐慌。他一面连续颁发“谕旨”,大骂官吏们“寡廉鲜耻”,把发生危机的责任推到他们身上;一面又变本加厉地推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一套“治民之术”,妄图维持其摇摇欲坠的统治。龚自珍面对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的激烈斗争,感到地主阶级已不能按照旧的一套统治下去,必须进行改革。因此,他站在地主阶级革新派的立场上,针对颙琰的“谕旨”,写了《明良论》,大声疾呼变法革新,并从君臣关系、用人政策等方面揭露封建官僚制度的腐朽,着重指出腐朽的根源在于君主极权和“不思更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成长的故事小学生

全文共 810 字

+ 加入清单

一天,整理书箱时,意外地在角落里发现一本小册子,我拂去上面的灰尘,一行字清晰地显露出来——成长、历程。这是一本相册,伴着飞扬的尘土,我轻轻翻开了它。

第一张

阳光透过窗户,带着温暖,悄然落在我手中的相册上。

第一张照片上,一个小孩,双手紧紧抓住高高的单杠,双脚远远离开地面,对着镜头欣展笑颜。

我不禁莞尔:儿时的时光,无忧无虑。我刚要翻页,却瞥到照片一隅,有个身影——那是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双目有神,正是我的父亲。

照片上的父亲并未随我看向镜头,双眼直直地盯着我抓着单杠的手。

一时间,我默然无语,只是看着父亲专注的神情。阳光落在照片上,照着父亲的眼睛,那里满满的都是爱意。

成长,需要亲人专注的关怀。

第二张

我摆正相册,尽量让自己坐得舒服些。

第二页,照片上是一辆略显破旧的黑色自行车,车链却是崭新的。这勾起了我的一段记忆。

一天中午,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那破旧的车链再也不堪重负, “啪!”应声而断。

如果等车链修好,我不仅没时间回家,还得饿着肚子上学,我郁闷到极点。正在这时,和我同行的同桌立即把他的车让给我,我刚要拒绝,他着急地说: “我家近,你骑我的车先走吧!”说完,便不由分说地推着我的车去了维修店。

下午,同桌把我的车骑来,说:“瞧,新链子!”

看着那条新车链,我郑重地说了声:“谢谢!”

成长,需要朋友无私的帮助。

第三张

我坐在原地,缓缓掀开相册的第三页。

一张饭桌,两碗面条,这是我的杰作。那天我回家后,父母还没有回来,我便亲自动手做了我生命中的第一顿饭,虽是两碗面条,却是我对父母的关爱。

父母无私养育了我十多年,不奢求丝毫回报,不惧任何辛苦,只希望我无忧无虑,健康成长。

现在的我,无法为父母分担生活的压力,却可以减少他们的忧愁,也许一碗面条,也足以使他们感到欣慰。

成长,需要对父母的感恩。

合上相册,抬头看向窗外,不知不觉中,太阳已经偏西。一时间感触良多。待到10年后再看这本相册,或许心中又是一番感慨。

因为,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描写童年的小故事小学生

全文共 793 字

+ 加入清单

童年,一个美好的时候,童年,也是令人依依不舍的时光;童年,更是一个令人向往的.世界,但是,童年却令我回忆起一幕令我难忘的情景…… Childhood, a good time, childhood, is also a reluctant time; childhood is a desirable.I recall a scene that makes me unforgettable ...

在我的记忆中,有些事以渐渐模糊了,但唯独有一件事我永远也忘不了。

在上幼儿园时,老师讲过:“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什么就得什么······”听到这里,我想到:既然这样,那么我种脚就得脚,这样我就可以帮助那些残疾人了。我高兴极了。回到家,赶紧拿上铁锹,又在桶里接满水,让爸爸帮忙。接下来我又按照老师说的话,来到阳光充足的地方,用铁锹挖了个小坑,再把脚放进去,这时我累得气喘吁吁。

想让爸爸帮忙便说:“爸爸,帮我把脚埋起来吧。”满腹疑惑的爸爸皱着眉头问:“这是在干嘛?”我神秘的笑了笑,把事情告诉了爸爸,没想到,爸爸笑的前仰后合,我疑惑不解。爸爸说:“傻孩子,脚怎么能种呢?脚是一生下来就有的······”我听得稀里糊涂的,爸爸说完便拉着我回去了。忙活了这么久,最后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就在我下定决心要告别童年,好好为自己铺一条“黄金路”时,那在童年时,一起玩耍的一幕幕不断在我的脑海中浮现,那甜美悦耳的笑声不断在我耳边响起,啊!告别童年,是令我如此的痛苦,如此的难过,告别童年,并全心上进,谈何容易啊!

童年,是如此的纯洁,是如此的美好,想到在童年时的友情,就令我一阵心痛,那友谊的种子,早已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深的根了啊!我是多么的希望时光能够倒转啊!倒转吧!将时间定格在童年那时候吧!但是童年,依旧远去……

童年,是天真无邪的,但我们不是掌控天地万物的神,童年,依旧是要告别的啊!再见了,童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人给家足的成语故事_400字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注音】rén jǐ jiā zú

【出处】汉兴七十余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  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解释】给:富裕,充足。家家户户丰衣足食。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社会繁荣

【近义词】丰衣足食、人足家给

【同韵词】渊蜎蠖伏、敦世厉俗、滋蔓难图、饕餮之徒、采光剖璞、糊里糊涂、角巾素服、照天蜡烛、尺竹伍符、惟利是逐、......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宋国工匠出身的墨翟对儒学繁琐的“礼”不满,就另立新学说,主张“非儒”。墨家成员提倡“节用”与“节葬”,住土房吃粗饭穿麻衣,成员内部互相救助,严守纪律,服从首领,强调加强农业,节省用度,人人饱暖,家家富足。

【示例】土宜姜芋,水多蛙鱼,贫者得以人给家足。  东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五年级成语小故事

全文共 891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时期,吴国有一位著名的大将军叫吕蒙。他带兵打仗非常勇敢,跟着孙权南征北战,为东吴的建国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这位英勇的战将自小没有读过书,所以,肚子里墨水很少,行事也比较粗鲁,又不怎么懂礼仪。所以,大家都称他为“吴下阿蒙”。

有一天,吴主孙权把吕蒙请来,对他说:“如今你是朝廷既有名望又有权势的人,不能没有知识呀,只讲武战是不够的,应该多读点书,增加一些见识,才能不负众望哟!”吕蒙说:“我整天在军营里忙忙碌碌的,有处理不完的军务,哪里还有空看书呢?以前,我不读书,不是照样带兵打仗取得胜利吗?”

“不对呀,”孙权耐心地开导他,“以军务忙为借口就不读书说不过去,我难道不忙吗?朝廷上下,哪一项不让我操心哪,但我还是抽出时间来读书。我自渡江以来,就抽空读了《史记》《汉书》和各种兵书。当然我也不是叫你整天看书,不问军务,只是想让你看看前人留下的经验,扩大些眼界,充实一下自己,这样对你日后领导军队是非常有帮助的……”

于是,孙权就给他拉了一串书名,让他有系统地读些书。吕蒙是一个说到做到的将军,从那以后果然坚持天天读书,有时读到深夜。甚至还会利用战争停息的阶段,认真读书学习。书读得多了,见识也提高了许多。

后来,都督周瑜去世了,孙权任命鲁肃为大都督。有天,鲁肃来看望吕蒙,跟他讨论起军事来。吕蒙问鲁肃:“您受朝廷重任,驻防陆口,跟关羽为邻,有什么策略以防不测呢?”鲁肃随便答道:“哦,到时候再说吧!”吕蒙站起身,一本正经地说:“关羽如同熊虎,厉害得很,不能不防呀!我这里有五条妙计,愿意奉献给您……”

鲁肃听完吕蒙的五条妙计,惊奇又高兴地说:“以前你只有武功,现在你又有广博的学识。你已经不是从前的那个阿蒙喽!”吕蒙答道:“读书人离别后三天,就应该另眼看待了呀!大哥不能用老眼光看人!”

打这以后,鲁肃再也不敢小看吕蒙了,两人还成了好朋友。鲁肃去世前,向孙权推荐了吕蒙,接替了他的职务。吕蒙当上统帅后,一面采取各种军事步骤,一面联合魏国,终于打败了一代名将关羽,夺回了荆州。

由于吕蒙的话,原文是“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所以,后人就常常用“士别三日”这句话,来称赞人离开后不久,进步很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成语故事精选读后感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书是知识的海洋,也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这个寒假我读了、这两本书,我十分喜欢,因为这本书看起来个性有意思,我们的学习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成语,有些成语的字我认识了,也学会用了,却不明白它们从何而来,比如"朝三暮四"这个成语,这个寒假,我向妈妈提出了这个问题。妈妈让我到成语故事里去寻找答案。

带着疑问,我打开了书,哈哈,这下它们的来历我全明白了!我就说一下"朝三暮四"这个成语的来历吧,古时候有一个老人养了一群猴子,因为他养的猴子很贪食,所以他想了一个办法来教训猴子。

一天,他对猴子说:"明天给你们吃栗子,早上三个,晚上四个。"猴子听了发起怒来,他又说:"好吧,那就早上四个,晚上三个。"猴子听了,高兴得翻跟头,其实都是一样的,只是老人变换了手法。

"朝三暮四"的来历是不是很搞笑?够幽默搞笑吧!而且,看完这本书后,我学会了许多以前不会的成语,更了解了它们的来历。在今后的说话写作运用上都会有许多的帮忙,我今后做事必须要一心一意,不能朝三暮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成语故事读后感

全文共 46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读了《三顾茅庐》这个成语故事

书中讲的是:东汉未年,刘备去为了统一天下,成就霸业。就去拜访诸葛亮,没想到,诸葛亮却外出郊游,不在家,刘备只好失望的回去了。

后来,刘备又去拜访诸葛亮,但是,诸葛亮又外出闲游,张飞本不想再来,见诸葛亮不在,便气呼呼地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好又失望的回去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三天素食,准备三度造访诸葛亮。

于是便动身再次拜访诸葛亮,到了草庐外,只见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便一直在屋外耐心的等待。

刘备的诚意,终于感动了诸葛亮。诸葛亮愿意出马辅佐他,打败敌军。

读了《三顾茅庐》这个成语故事之后,让我明白了:去拜访别人,必须有一颗诚恳之心。这样,才会有回报。我们学习也是一样,只有我们认认真真的听好每一堂课,把所学的知识要点充分掌握住,按时完成布置得课堂作业,课外作业,在完成作业的时候,最好自己能独立完成,检查自己真正学会了多少知识内容,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水分,到了考试的时候,才能考出好的成绩。如果,平时学习马马虎虎,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就会靠的成绩很差。所以,我们要用《三顾茅庐》的态度去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家风小故事小学生四年级优秀

全文共 1050 字

+ 加入清单

家风是什么? What is the family style?

家风是山重水复时的柳暗花明;是干涸沙漠中的一丝清泉;是寒冬腊月里的一缕暖阳;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生命中有家风的陪伴,就注定不再孤单。家风,是一个家庭的良好习惯和优秀品质,是家族中长辈对后辈的默默影响,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我家就是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

妈妈告诉我,做人一定要孝顺。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从小,妈妈就告诉我要学会孝敬长辈。记得两三岁那年吃团圆饭,看着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我垂涎三尺,忍不住伸出筷子去夹。这时爸爸妈妈立刻制止了我,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要学会尊敬长辈,好吃的东西,一定要等爷爷奶奶他们来才能一起吃!”当时的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虽然那时还不明白话中的真正含义,但我还是听了爸爸妈妈的话,坐在旁边安安静静地等长辈们来。从那以后,“孝”的种子深深地埋进了我的心里,并开始生根发芽。

外婆身体不好,行动不便,需要人照顾。只要一有空,妈妈就会带着我去看外婆。由于外婆说话不是清楚,妈妈总是贴近外婆细心聆听,猜测外婆的意思,陪她聊天,耐心地照顾她。妈妈用她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孝”的含义。此时,“孝”的种子已在我心里开花结果。孝敬父母,应从日常的小事做起,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爸爸说,为人处世要讲礼。

“礼”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家人就教育我要讲文明懂礼貌。有一次,爸爸带我出去玩,爸爸对路线不熟。于是,爸爸微笑着向一位叔叔走去,“您好,请问附近的……”那位叔叔看上去比爸爸还年轻呢,爸爸仍用了尊称,最后还不忘说“谢谢”。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个微笑,一句感谢,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能带给他人温暖和尊重,也能给自己带来快乐。以后不管在家在外,我都会牢记家风,注意礼仪。

奶奶教育我,要勤俭节约,勤劳能干。

奶奶是个勤快的人,每天都会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条。以前,我吃饭总是掉饭,奶奶就语重心长地告诉我:“粒粒皆辛苦,不要浪费粮食。”奶奶心灵手巧,总是能修复旧物。被子这里缝缝那里补补便可以继续盖。奶奶还特别有创意,经常旧物改造,废物利用。做衣服剩下的布料可以缝一个小枕套,奶粉罐绑在一起又是一个凳子。从奶奶手中出来的东西既美观又实用。她还叮嘱我们要随手关灯、关风扇、关水龙头,久而久之,我们都养成了节约的好习惯。

家风还体现在很多方面,在家人的言传身教中,我还学会了做人要善良、宽容、诚实等等,我会铭记家风,并将家风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照片里的故事叙事小学生

全文共 557 字

+ 加入清单

相册这个东西,我想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对吗?许多童年的趣事,也记载着一些痛苦的往事。但不论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有趣的……那些照片都是值得我们去回忆。

我这里有一张照片是我七岁时在奶奶家照的。

那是暑假的一天,爸爸对我说:“如果你把作业写完,我就带你去奶奶家玩。”听了这一消息,我每天都不出去玩,只在家写作业,没过几天,我把作业做完了。爸爸看到我写完了,就对我说:“好,爸爸明天就带你去。”我马上欢呼道:“爸爸万岁。”

第二天爸爸带我到了奶奶家。我一到奶奶家,马上就把我以前放到奶奶家的棍棒拿了出来,摆了满院子。邻居的小妹妹看到我回来了,马上跑过来说:“大哥哥我们来比赛好吗?”我说:“好呀,我们就来比谁学孙悟空学得像。”小妹妹说:“好。”我听了这个“好”字,我就立刻得意了起来,心想,这回我赢定了,因为从小我就非常淘气,上窜下跳的。妈妈老说我像个孙猴子。跟我比你简直是班门弄斧。

我先让小妹妹表演,只见她手拿一根竹杆,单腿刚一站立,就摔倒在地,我看见了哈哈大笑说:“看我的!”于是我就站在小凳上,左腿着地,右腿抬到左腿前面,右手摆出了一个七星望月的猴子样,这是姑姑从屋里走了出来,看到我的滑稽样,拿出相机让我重新摆好“pose”给我留下了这可笑的一幕。

虽然这张照片是五年前照的,但现在拿出来看看,还是感到自己滑稽可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名称: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成语拼音:guā tián bù nà lǚ,lǐ xià

成语用法:作宾语、分句;比喻避嫌。

实用性:生僻

感情色彩:中性词

成语结构:复句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解释:履:鞋;整:整理;冠:帽。经过瓜田,不可弯腰提鞋;经过李树下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成语来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孟子》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君子‘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成语造句: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6卷:“第一家中母亲严谨,第二道不得‘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的成语故事

北齐时期,学识渊博的袁聿修做了博陵太守,他为官清廉,公私分明,不收取别人的钱物。有一次他去外地考察,路过兖州。老朋友兖州刺史邢邵拿出一匹当地生产的白色丝绸送他,他以考察地方官员注意瓜田李下之嫌婉拒朋友的好意。

瓜字开头的成语

瓜田不纳    瓜蔓抄    瓜田李下    瓜皮搭李    瓜代之期

包含有瓜字的成语

瓜代之期    瓜皮搭李    灌瓜之义    瓜田李下    瓜蔓抄    瓜田不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千载难逢四字成语故事

全文共 682 字

+ 加入清单

出处:

《韩昌黎全集·潮洲村史谢上表》 当此之际,所谓千载一时不可逢之嘉会。

释义:

“载”,午。“逢”遇。千年也难得碰到一次。形客机会极其难得。

故事:

唐代著名的文学家韩愈,小时候就成为孤儿由他的嫂子抚养。他刻苦自学。年轻时代就博览群书,在学问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5岁到京城,担任国子监博士,后来又被提升为刑部侍郎。 当时佛教盛行,连唐宪宗也很祟尚佛教。他听说有所寺院里安放着一块佛祖释迎牟尼的遗骨,便准备兴师动众,把它迎进宫里礼拜。韩愈对此很反感,写了一篇《谏迎佛骨表》加以反对。其中提到,佛教传人中国后,帝王在位时间都不长;想拜佛求保佑的,结局必然是悲惨的。 唐宪宗看了这表。十分恼怒,认为韩愈不只是故意与自己作对,而且用历史来影射自己活不长。为此,要将韩愈处死,亏得宰相为他说情,才改为贬职,到潮州任刺史。 唐朝中期,中央统治权力日益削弱。宪宗执政后,改革了前朝的一些弊政,因此中央政权的统治有所加强。被贬到潮州的韩愈,针对这一情况,再次给宪宗上了《潮州刺史谢上表》,极力为宪宗歌功颂德,以便重新得到信任,回到朝廷工作。 在这道表中,韩愈恭维宪宗是扭转乾坤的中兴之主,并且建议宪宗到泰山去“封禅”。封禅,是一种祭祀天地的大典。古人认为五岳中泰山最高,登到山顶筑坛祭天称“封”,在山甫梁父山上辟基祭地叫“掸”。历史上有名的秦始皇和汉武帝。曾举行过这种大典。韩愈这样建议,是把宪宗当作有杰出贡献的帝王。 韩愈还在这道表中隐约地表示,希望宪宗也让他参加封禅的盛会,并说如果他不能参加这个千年难逢的盛会,将会引为终身的遗憾。 后来,宪宗把他调回京都,让他担任吏部侍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成长的故事小学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那是上幼儿园时的一个普通周末。平时我看到爸爸、妈妈出门前都要嚼上一、两粒口香糖,我很好奇。口香糖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今天,好不容易才等到了这次机会,爸爸和妈妈要出去一趟,让我一个人留在家里,顿时紧张得心怦怦直跳。我立马找到口香糖,小心翼翼地取出一粒放进嘴里,一股甜滋滋的味道在口腔里激荡开来,我坐在沙发上,慢慢地品尝着这个“美味”,吃着吃着,一不小心,口香糖就被我吞进了肚子里,我一下子呆住了,怎么办呢?我以前听一个小伙伴说过,他父母从来都不会让他吃口香糖的,因为如果咽下去就会死的。一想到这些,我开始哇哇大哭起来,脸上留下了一道道泪痕,也不知道哭了多久,躺着就睡着了。我仿佛穿着白色的衣服,长着白色的小翅膀,头上戴着金色的光环,正要去见上帝呢。咦?天堂怎么这么像我家,上帝怎么这么像我妈?只听“上帝”对我说:“这么贪睡啊,小懒虫,快起来吃午饭了。”是妈妈!原来我没死啊,还有饭吃,太好了。

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还是深刻的印在我的脑海里。每当回忆起来,我就禁不住地想笑,成长故事真有趣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关于临渴掘井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524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临渴掘井出处:感到渴了才挖井,事到临头才想办法,晚了!来不及了!

这个成语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临渴掘井感到渴了才挖井,事到临头才想办法,晚了!来不及了!

这个成语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春秋时,鲁昭公被逐出国,逃亡到了齐国。齐录公对他说:“你正是年轻有为的时候,怎么就把国君的位置丢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_公说:“早些时候,人们都对我很好,有很多人经常鼓励我,而我没有亲近他们,也有很多人经常劝诫我,而我也没有听信他们。因此,逐渐地内无心腹、外无援助,真正爱护我的人一个也没有,奉承我、欺骗我的人反倒很多。这样,我就好比秋天的蓬似的,表面枝叶似乎还很好看,其实根茎都已经枯萎,秋风-起,于是连根拔掉了。”

齐景公听了,认为颇有道理,便把这番话转告齐大夫晏婴,并且说;“要是现在有可能让昭公回鲁国去,大概他可以成为一个贤明的国君了吧?”晏子说:“不会。蹚水过河而溺水的人,多半因为事先不探明河水的情况,迷路的人也多半因为事先没有问清路径,等到他溺水以后才去探水,迷路以后才来问路,不是已经晚了吗?这好比临到战乱已经爆发了的时候,才急着去铸造兵器;遇到吃东西在喉咙里干噔得想喝水的时候,才急着去挖井一样,虽然非常急切,可是怎么来得及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幽默风趣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603 字

+ 加入清单

这天,村长穆拉发现他的毛驴不见了,找遍了整个村子,也没找着。穆拉垂头丧气地坐在大门口不停地叹气。这时,两个邻居路过他家,见状,忙问穆拉怎么啦?

“我的毛驴不知道跑哪撒野去了!”穆拉气呼呼地说,“等它回来,我一卢比就把它卖掉!”

话刚说完,前方就响起了驴子的蹄声。穆拉抬头望去,只见一个男孩骑着一头毛驴慢悠悠而来,那头毛驴正是穆拉家的。

就在这时,两个邻居都掏出了一卢比,要买村长的毛驴。

“我刚才是说着玩儿的!”穆拉说。

“穆拉,你是村长,可不能食言。要不,传出去,大伙从此都不会信任你。”两人说。

邻居的话说中了穆拉的要害。是呀,要是他食言,下届村长选举就没有人再选他了。但他实在不愿意一个卢比就把毛驴卖掉,于是就说:“这样吧,为了向大家证明我是个守信的人,我们星期六在牲畜市场上碰面。到时,我当众将驴子出售。”邻居答应了。

星期六很快到了,穆拉牵着他的毛驴就站在牲畜市场的入口处。让大家惊奇的是,毛驴的尾巴上系着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端系着一只猫。

“村长,这只猫怎么回事呀?”有人问道。

穆拉一笑,说道:“我将遵守诺言,以一个卢比的价钱卖掉我的毛驴。但是,我有个条件。我的毛驴和猫是好朋友,它们已相处多年,谁也离不开谁。哪位要买我的毛驴,也必须买下我的猫。”

“那么,你的猫要卖多少钱?”有人问。

“乡亲们,这些年来,我的猫捉了无数的老鼠。它可是一个英雄,身价自然要高些──一万卢比。”

大家都笑了,谁会花一万卢比买一只猫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