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开学第一课英雄故事作文(经典20篇)

浏览

1326

作文

206

开学第一课作文:我和书的故事

全文共 745 字

+ 加入清单

书,是我的良师益友,是知识的海洋。而我就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书迷。

那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我背着书包,手里抱着《鲁滨逊漂流记》兴致勃勃地走向车站。但车好像跟我作对似的,还是不来,我急了,沮丧地底下了头,看见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不由暗暗自想:早上这么好的时间可不能白白浪费了,看看书吧。我打开这本书,看了几页,就爱不释手!不一会儿,车来了,我急忙上了车,找了个空位坐下来,继续在书的海洋里漫游。这本书的主人公名叫鲁滨逊,他机智勇敢,不怕困难,向死亡挑战,独自一人在荒岛上创造了奇迹。看着看着,我仿佛身临其境,看见了荒无人烟的孤岛,看见了鲁滨逊和野人决战,看见了忠心耿耿的星期五。。。。。书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吸引人,那么的惊险,刺激,它就像一根绳子,将我牢牢捆住,与外面的世界好像隔离了。汽车飞快地向前跑去,不知不觉,到站了,只见汽车发出声音:古彭大厦到了,请从后门下车。瞧我,还在那儿傻乎乎地看着来!司机见没有人下车,便关上车门,向下一站驶去。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了,我还是没有察觉,坐在位子上一动不动,直到一个紧急刹车,才把我从书里拉出来,我抬起头,朝四处望了望,心想:疑,这是哪儿?我问了问旁边的一位老奶奶:“奶奶,这是哪儿呀?”“到王府井啦.”她笑呵呵地说道,“啥,王府井?”我尖叫!说完便绝望的一屁股坐在了位子上,心情像折了翅的小鸟一样,迅速跌到了谷底。没办法,只好下了车,转车回去。到了学校,迎接我的是老师可怕的面孔,她把我狠骂一顿,骂得那叫一个很呀,唉。。。。。我可怜巴巴低下了头,再次看见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 ,这下,我又来了精神,不知不觉又回想起了书中的内容,心里感觉美滋滋的,像捡了个大便宜似的,竟“扑哧”地笑出了声,啊,死了,老师听见了。。。。。

这就是我和书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观后感

全文共 25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家观看了《开学第一课》,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齐唱《义勇军进行曲》。

我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由田汉和聂耳在抗战期间创作的。当93岁的秦怡奶奶讲述国歌故事的时候,我才了解到国歌不是他们编出来的,而是在战斗中创作出来的。当国歌响起来的时候,我马上站起来跟着大声唱起来,我的心情好激动,好自豪!我唱着歌,好像回到抗战年代,看见无数战士为了祖国的安宁奉献了自己的一切,用鲜血染红了我们的国旗,我要牢记地记住这首歌。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很自豪,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要好好学习,锻炼身体,保家卫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开学第一课观后感:英雄伴我成长

全文共 912 字

+ 加入清单

面对和平与幸福我们怎能忘记过去,一位位英雄,一幕幕场景,在我们眼前闪过,一朵朵鲜花述说着当年的故事,是我们的英勇铺就出今天光辉的征途,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叶挺,不幸战死疆场的左权,为人正直。嫉恶如愁的冯玉祥,意志坚定。热爱祖国的杨靖宇,我们之所以这样做使我们深深地知道祖国是我们共同的母亲是我们最亲。最爱的妈妈!

长江和黄河唱着英雄的赞歌, 歌声震荡着山河, 纪念碑展示着他们的伟岸,国旗浸满了他们的血汗,他们的身躯已化作一座座高山,他们的胸脯已变为一片片平原,每当南风吹来的时候,我总听到那深情述说。

也许有的同学会说,在和平年代,我们无须征战沙场,又如何向英雄学习呢?

其实,只要你愿意,英雄的品质就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

当你严守纪律的时候,你不正是在向英雄邱少云学习吗?

当你对身边的不良行为勇敢制止时,你不正是在向英雄刘胡兰学习吗?

当你做好自己分管的工作,努力为同学们服务的时候,你不正是在向英雄雷锋学习吗?

运动场上,你顽强拼搏,为班级争光,为学校争光,你不正是在向英雄刘翔学习吗?

当你认真听讲,努力学习的时候,不就是在向航天英雄们学习吗?

遇到困难、遇到失败、遇到挫折,你能从容乐观地面对它、战胜它,那么,你就是自己的英雄!

还记得毛岸英——毛泽东的儿子吗,也是中国人民的儿子,50年前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还有罗盛教1952年1月2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侦察队文书罗盛教遇到4个正在滑冰的朝鲜少年。忽然一个名叫崔莹的少年压碎了冰面,跌入8尺多深的冰窟窿里。 罗盛教立刻脱掉棉衣,毫不犹豫地跳进冰窟窿里进行抢救。他冒着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探摸了3次才找到了崔莹。 他竭尽全力用自己的头将崔莹顶出水面,这时战友赶来把崔莹救了上来。但罗盛教由于严寒,体力消耗殆尽,当他被人们救上来时,已经停止了呼吸。时年只有21 岁。

述说着英雄的故事,在我思维的轨迹上,在我浩瀚的脑海里,深深地铭刻着一条信念:祖国就是妈妈,国家重于小家,长大后用双手把她建设的更强大!

一个个故事说不完我们思念,一首首赞歌说不完我的崇敬,是英雄们用美好的青春,用闪光的年华,迎来了光明。让英雄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伴在我们身旁激励我们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王二小的英雄故事读后感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认真地阅读了《抗日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王二小是个放牛郎,在一次日本鬼子扫荡时,为了保护乡亲们,他不顾个人安危,把日本鬼子引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最后八路军把所有的鬼子消灭了,而英雄王二小却被鬼子残酷地杀害了。

读完后,我被王二小的英雄事迹深深感动了,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王二小机智勇敢,在貌似强大、凶狠的敌人面前临危不惧,沉着应对;他为了防止日本鬼子危胁到乡亲们的安全,不顾个人安危,设计引鬼子进入了八路军的包围圈,最后光荣地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我要学习英雄王二小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坚决不当逃兵,努力去面对困难,解决困难;我还要学习英雄王二小牺牲自我、保护他人的无私精神,热爱我们的班集体,维护我们班级的荣誉,积极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协助老师做好班级的各项工作。 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不会永远都一帆风顺,我们会在挫折中慢慢成长起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更要加倍珍惜革命前辈留给我们的幸福生活,努力把幸福和快乐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我和书之间的故事开学作文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书是前进的路灯,是时间,是钥匙。”这是我的人生格言。

书确实是我前进的路灯,它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书也确实是时间,鲁迅说:“看书就是在延长自己的生命。”书也确确实实是一把钥匙,他能打开知识的大门。现在,让我们打开我尘封的记忆大门,时光开始倒流。我来到了过去,来到了那一天,来到了那些与书相伴的日子里。

那是一个中午,我在慢吞吞的吃饭,母亲在商店里卖文具,我的双眼扫描着周围的一切事物。突然,我的目光定格在一个架子上,上面有一本《水浒传》。“看?还是不看?看吧,怕被发现,我的餐桌上就得多盘菜‘竹炒肉丝’不看?心里还痒痒。罢!还是看吧》”我心里盘算着。于是,我就开始啃精神粮食。约莫过了半个多小时,发现迟到了,也不顾只吃了两三口饭就飞奔上学校。到了学校,我肚子里的哪一点玩意就差不多消化完了。到了第六节课,我的肚子好像一座空荡荡的城堡。第七节课,我已抵达了我的极限。最后还是一脚深一脚浅的倒在了家里的床上,念着:“及时雨宋江……”

说实在的,书确确实实的给了我不少好处,稻草人的眼泪,让我们把同情的目光投向穷苦人。卖火柴的小女孩擦着的火柴,照亮了我们关注社会的眼睛。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像我们走来:胸怀宽广的蔺相如,热爱自由的奴隶英雄,坚忍不拔的鲁滨逊,顽强勇敢的老渔夫……

我爱书,你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革命故事6、抗日小英雄王二小

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河北省涞源县,位于河北西部,与山西交界,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根据地之一。抗日英雄王二小就生长在这里、关于王二小的英雄故事我就不多所说、

鬼子发现上当后,先是残忍地剁去二小右手的五个手指,又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把他摔到在大石头上。八路军一举全歼此股日寇,战斗结束后,几个战士冲向二小,当时他还活着,和另外两名受伤八路军战士一起送到刘家庄,可惜伤重无治,为国牺牲,三位战士永远长眠在刘家庄的深山老峪里。当时来源县青救会干部张士奎写了王二小在反"扫荡"斗争中,把敌人引进埋伏圈而自己壮烈牺牲的材料,报道给边区青救会的。《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据这篇报道,在1942年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很快在边区,直至全国传唱开来,这一唱就是六十多年

今天我们来到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秋日的太阳暖融融挂在天上,地里玉米,豆子熟了,柿子,核桃,苹果挂满枝头。山坡上羊儿成群,牛儿悠闲地甩着尾巴,一片平和景象。谁能想到六十年前,有一个东洋倭国贼寇窥我中华,在这条美丽的山谷中残杀我英雄少年。前事不忘,在歌声中永远记住十三岁的放牛孩子王二小。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观后感

全文共 1358 字

+ 加入清单

据了解,以“英雄不朽”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节目贯穿了“爱国、勇敢、团结、自强”四个主题词。节目总共分为四个篇章,分别是“乐谱与家书展现爱国情怀”“见证人回忆勇敢精神”“营救盟军诠释团结情义”“传承前辈精神发出自强宣言”。节目将于9月4日20时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节目还专门邀请了29位亲身参与抗战的老兵现场观看,他们将为学生开启那段珍贵的记忆。

“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在这大地春回的三月,我的耳畔又响起了英雄的歌-----

这是一首勇敢的歌

王二小是一名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一天,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二小看着敌人向着村民们转移的方向前进,便故意引起敌人的注意,鬼子见是个小孩,就让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刺向了二小的胸膛,把二小摔在石头上……

年仅13岁的王二小,用他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勇敢的歌,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传唱至今,表达了人们对他永远的思念。

这是一首伟大的歌

一位13岁的小女孩——刘胡兰,她参加了妇女干部学习班,负责村里的工作。一天,刘胡兰被敌人抓走了,想让她“自白”,敌人怎么问她,打她,她都不说。还不行,鬼子就用刀刺死了6人,想吓刘胡兰,可刘胡兰一点也不怕,她主动向铡刀走去……。

她死了,为了人民!虽然她的一生只有16年,但的确像毛主席所说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在中国,像王二小和刘胡兰这样的爱国英雄成千上万:勇敢机智的小英雄雨来;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黄继光;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敢于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小兵张嘎……为了保卫祖国保卫人民,无数的革命先辈在战争中抛头颅,洒热血。

王二小和刘胡兰和我们一样,也还是个孩子,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宁死不屈,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而我们这一代孩子,从小就娇生惯养,整天生活在父母的呵护之下,一旦遇到了麻烦,就束手无策,不能勇敢地去面对,很容易放弃,将来怎么走向社会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一个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我们应该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我们应该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们应该时刻准备着,随时为祖国的建设奉献自己的一切!

我想,以后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是说一声“不会”就过去了,也不是一声不吭就随它而去,而是要动一动脑子把它解决,一定要坚持到最后,决不向困难低头!我想,以后当他人需要帮助时,不是撒手不管,也不是不闻不问,而是要伸出援助之手,挺身而出;当国家需要时,我也会向革命先烈一样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祖国,而是千千万万的老百姓。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让我们唱着英雄的赞歌,沿着英雄的足迹坚定的走下去!

更多关于英雄不朽的观后感作文:

1.2015年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观后感

2.看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观后感征文

3.2015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直播观后感

4.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观后感

5.2015年开学第一课节目观后感:英雄不朽

6.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2015观后感

7.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观后感400字

8.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重播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一则故事给我的启示开学作文

全文共 478 字

+ 加入清单

我最爱看的一本书是《一千零一夜》,内容包括魔法篇、游历篇、爱情篇和谋略篇。

现在,我就给你们讲讲游历篇中《王子寻药》的故事吧!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的儿子得了重病,御医们都说没救了。国王很是着急,就下旨遍寻名医。一个江湖郎中揭了皇榜,他告诉国王,解救王子的药生长在一座险峻的高山上。这种药只有王子亲自上山去采,才能治好王子的玻国王救王子心切,没办法只好让王子独自上山去采药。

王子离开皇宫后,经历了许多磨难和挫折,终于爬到了山顶。可是山上除了一棵奇异的树之外,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王子失望极了,正当王子准备转身离去时,精灵树说话了:“这里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对于健康而言,运动就是最好的法宝。通过这次经历,对此你应该有所体会了吧!

王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谢过精灵树之后,踏上了返回的路。

国王见儿子安全健康地回来了,就奖赏了那位郎中。王子向国王讲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国王从中认识到了自己国家的弱点,便动员全国人民锻炼身体,提高素质。这个国家逐渐强大了起来。

读完这个故事,我就把“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左右铭,激励自己每天坚持锻炼,身体果然强壮了许多,不信你来看看。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国名人赵一曼抗日女英雄被俘的故事

全文共 1879 字

+ 加入清单

1935年11月的一天黎明,2团被敌人包围在道北区的一个山沟里。激战一昼夜突围,部队伤亡很大。团长王惠同负伤被俘(后英勇就义),道北区委书记兼2团政治部主任赵一曼指挥战斗时,一条大腿受贯通伤,骨头被打碎。22日,她和3个人转移到3区春秋岭附近一户农家时,被汉奸米振文发现。米振文报告第3“讨伐”队队长张福兴,张福兴带伪军将农舍包围。战斗中,赵一曼左腕被打穿,失血过多,昏迷后被俘。

从在珠河见到被俘的赵一曼,到10天后又将其押送到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继续关押、审讯,警务厅特务科外事股长大野泰治都是个重要角色——让我们看看1962年5,月他作为战犯在押期间写的供词:

“这个妇女,穿着一件黑棉衣,腰下被血染着,脸伏在车台上,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坐在她的身旁照料她。伤者头发散乱,大腿的裤管都被血灌满了,在不断往外渗。

我担心她马上死掉,得不到口供,从而失掉可能的情报,急忙走到她的身旁,叫喊道‘起来!’她从容地抬起头来看着我,看见她那令人望而生畏的面孔,我情不自禁地倒退了两三步。我让远间(即伪珠河县首席警务指导官远间重太郎——笔者)找个适当的审问场所。远间同县公所的翻译詹警卫商量之后,决定在马料房的高粱垛上进行。从审讯中,知道她叫赵一曼,二十七岁,在妇女抗日会工作,家庭是个富户,本人受过中国女性的最高教育。在以上这些问题上,她态度坦然,答语明快。

当问她关于赵尚志部队的事时,她回答:‘关于抗日联军的事,我不知道。’

我问她是不是共产党员,在党内是什么地位。她回答说:‘我同共产党没有关系。’我问她:‘为什么进行抗日活动?’一听这问题,她一下子提高了声调,作了义正辞严的回答,与其说是回答我的问题,不如说是对日军的控诉。她说:‘我是中国人,日本侵略中国以来的行动,不是几句话所能道尽的。如果你是中国人,对于日军目前在珠河县的行动将怎样想呢?中国人反抗这样的日军难道还用得着解释吗?我们中国人除了抗战外,别无出路。你们日本人口蜜腹剑。’接着她就‘日本军是保卫中国不受他国侵略’,‘日满一德一心’是‘兄弟之邦’等问题作了揭露。她那种激愤之情,在我看来简直不像个身负重伤的人。她对日本军固然很义愤,但讲得有条有理,使人一听就懂。当翻译把她的话向我翻译时,赵一曼就盯着翻译的嘴,生怕他翻不全似的,翻完了又继续讲,滔滔不绝,确是个有口才的人。我不知不觉地成了她的宣传对象了。”

“我又用鞭子戳了一下赵一曼的伤口,只见她身子抖了一下,脸上露出了忍痛而愤怒的表情。这时候待在她身旁的那个姑娘跳起来护着她。我命令旁边的警士把那个姑娘拉出去。我说:‘看样子你有点发火了吧?我不是为了听你那套话来的,你不说,我也会让你说出来的。你先把你共产党的身份说一说吧!’在我这样威胁下,她从容地回答道:‘我没有什么中共身份,强迫一个人说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未免太蛮横了吧?你说我是共产党员,你把证据拿出来!’她除了承认做妇女工作以外,其他什么也不说。于是我就用鞭子抽她的手,她干脆不说话了。”

用鞭子戳伤口,把竹签刺进指甲里,是为了使赵一曼屈服,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从被俘地到珠河县城,一辆牛车在山道土路上颠簸,对伤口不作任何处置,任其流血,到送去哈尔滨,住进市立医院,也是为了同样的目的。因为他们发现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因为大腿上的贯通伤溃烂了,他们需要一个活口,而把竹签刺进指甲里是不会危及生命的。

医院毕竟不是伪警务厅的地下看守所,就有了逃走的机会。

赵一曼是12月2日押送哈尔滨的,何时被以“王氏”之名转至市立医院疗伤无从查考,看守她的伪警察换成董宪勋,是在1936年4月上旬。

这是一个挺沉稳的富于正义感的青年。他的身份、职业,使他对这个世界的黑暗、残忍和嗜血成性,看到的肯定比马上就要写到的韩勇义多得多。可他们都碰上了一个令他们、也让我们这些后人永远敬仰的人,两颗冬眠的中国心就怦然跳动起来。在1936年那个叫作什么“满洲国”的世界里,他们的行为有着特别的昭示意义。后人不会忘记他们,就像怀念那些在冰天雪地中战死的、冻死的、饿死的有名无名的抗联官兵一样。只是拿起笔来,心头总是压抑着愧疚,因为我和我们这些后人对他们知道得实在太少。

开头的话题,是多大年纪了,挣多少钱呀,娶媳妇了没有呀,家住哪儿呀等等,董宪勋都回答了。谈到日本侵略者的丑行,“满洲国”这个耻辱的怪胎,董宪勋就不吭声了,随之而来的则是他值班时环境的宽松。自然,赵一曼的话题也就更放得开、有针对性了,而且有机会把自己到东北的经历、见闻,写成类似小说的文字,董宪勋就成了第一个读者。有一天,董宪勋就说:俺想参加抗联,打日本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抗战英雄故事

全文共 1642 字

+ 加入清单

谢晋元团长带领八百名英勇孤军死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掩护五十万名中国军队撤退,上海保卫战一役,彻底粉碎了日本"三月亡华"迷梦。

继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芦沟桥战起,八月十三日即展开了中日首场大型会战--"淞沪会战"。当时的上海是东亚最大港埠,又是我国经济文化交通第一要地,租界林立,华洋杂处,因此,中国最高统帅蒋介石委员长决定在上海向国际显示中国抗战的决心。

淞沪会战的主战场方圆不过几十公里,日军先后增援三十万兵力,双方三个月的血战,死伤超过五十万人,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惨烈程度,被国际媒体形容为"血肉磨坊"。

战争相持至十月底,日军登陆杭州湾,大上海全部陷于敌火包围之中,中国统帅部以拖延时间之战略目的已达,为从长远计,决作战略上之转移。二十六日下命五十万国军退出上海战场。谢晋元团长奉命守闸北继续作战,负起掩护大军撤退的艰巨任务。

谢晋元,广东蕉岭县人,黄埔军校四期学生,他临危受命,率兵转守苏州河北岸,并选定四行仓库为据点,单线作战,带领八百名官兵誓死奋守,孤军为了表明决心,大家都预立遗嘱,交人带出,以明心志。四行仓库实际是金城、盐业、中南、大陆等四个银行的联合栈库,位于苏州河北岸,仓库楼高六层,建筑坚固,为闸北一带最高、最大的一座建筑物。

十月二十七日清晨,日军发觉我军全线撤退,立即跟踪追击。日军在闸北正向前搜索之际,不料忽被四行仓库屋顶之弹雨扫射,日军一时人仰马翻,乱成一片,此时日军尚不知弹雨从何而来。之后发现四行仓库内留有国军,于是对仓库实行三面夹攻,双方冲锋肉搏,战况激烈。谢晋元团长亲率下属于四行仓库外布阵迎战,痛歼日军,杀敌无数。

一时全闸北各地之敌军,分路向四行仓库集中围攻,其中有敌军二十余人,在苏州河畔夹攻,这时有一位在六楼守望的壮士看见,立即全身缚满手榴弹,突由六楼平台对准敌人跃下,一个大炸弹自天而降轰然爆炸,烟硝飞扬中,二十余敌兵化为泥灰肉酱,而我壮士亦血肉横飞,忠勇殉国。隔岸民众看到这一幕,一方面固然鼓掌称快,但也为这个英勇壮士痛哭流涕。

上海女童子军杨惠敏在苏州河畔眼见对岸日旗遍布,独四行仓库屋顶未竖国旗,便决心要将青天白日旗送进四行仓库去。二十九日天未破晓,谢晋元团长率领所属肃立天台升旗,上海市民于一片烟尘火海中,争睹巨幅青天白日国旗,迎风招展,无不喜极而泣,感奋万状。当天全世界各大都市之午晚报,都报道四行孤军奋斗和女童子军杨惠敏代表全体市民,冒险潜入仓库向孤军献旗种种细节。

自四行仓库屋顶悬挂国旗后,全国人心振奋,并且轰动世界。日军当局见全球舆论赞扬国军,痛愤之极,所以向公共租界当局提出严重威哧,要求迫令孤军投降,或撤入租界缴械。一方面向孤军发动猛攻,自早到晚,连续四次进攻,但均遭孤军击退,敌人伤亡甚重。

十月三十日,敌军又大举进攻,用小钢炮及机关枪向四行仓库密集射击。并有敌机数架在上空助战。孤军沉着应战,逐一歼灭。上海公共租界英军司令少将,因见我军英勇作战,深受感动,除了购赠粮食送给八百壮士充饥外,他更亲自进入四行仓库拜会谢晋元,建议孤军自租界撤出,英国驻上海领事愿给予最大协助,但谢团长答道:"我们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即使撤走,也得要有我们蒋委员长的命令,否则我们宁愿战死。"

后来,各国使节团透过外交关系,正式提出照会,要求我政府下令撤离孤军,以免日军重炮射入公共租界,危及各国侨民。中国最高当局再三考虑,以八百壮士已完成掩护国军主力撤退的任务,决定电令仓库守军撤出并转进租界,四行仓库守军只得服从命令,挥泪撤离。

三十一日凌晨,谢晋元率部冒死突围,日军水陆射击,八百壮士且战且走,英军司令在桥头接应,数万市民隔岸声援,情绪沸腾,幸而谢团长沈着应变,于密集炮火中迅速抢越桥头,虽有伤亡,但安抵英租界者尚有三百七十多人。孤军们成功奋守四行仓库,完成了掩护五十万国军撤退的任务。

一九四一年四月二十四日,谢晋元在上海租界军营内,突遭四名汉奸持刀刺杀,当场倒地殉国。一代民族英雄与世长辞,但他与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的光荣战绩,震惊中外,名垂不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的观后感

全文共 1707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9月4日,这是个非常重要的日子,晚上8:00,我们全家一起准时收看了中央台播出的《开学第一课》。 《开学第一课》以“英雄不朽”为主题, 举行了升国旗仪式、集体奏唱国歌、还有许多爷爷奶奶讲述抗战故事等活动。还有29位亲身参与抗战的老兵坐在旁边观看。他们中最年轻的85岁,最年长的已是98岁高龄。他们作为那段历史的见证人,无声地证明着我们永远不能忘却的历史,告诉我们少年当自强。

开学第一课共包括四大部分,主题分别是爱国、勇敢、团结、自强。我始终认真地看着,听着。听爷爷奶奶讲完许多英雄故事后,我心里非常激动。

第一节主题是爱国。电视里播放的老上海,被飞机轰炸成废墟,其中有一个小孩子叫多多,他坐在废墟上哭。他是多么害怕啊!这时,冲锋号响起,大家都冲出去,打日本人,战火纷飞,历经八年的艰苦抗战,1945年,日本投降了,日本人自己写了投降书,那一刻,所有中国人都欢呼起来。

漂亮的秦怡老师来了,她给大家讲国歌诞生背后的真实故事。“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句歌词,不是编出来的,而是发生在长城上悲壮战斗的真实画面,是在战斗中创作出来的。我仿佛看到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英勇地堵住敌人的炮火,我终于明白了国歌中的英雄故事,我以后要认真地升国旗,唱国歌,用行动表达对英雄的敬爱。接下来,还有老兵爷爷讲他们亲身经历的战争故事。左太北奶奶讲她父亲领着大家打仗最后牺牲的故事,我觉得左权将军很勇敢,他的日记里也写出了对孩子的爱。左奶奶最后泣不成声,我们在电视前面看着也都流下了眼泪。

第二节课的主题是勇敢。要勇敢,不怕牺牲,不怕困难。一位母亲在被日本人从背后刺透胸膛后还坚持用最后一口气给那还不懂事的小宝宝喝最后一滴奶水。还有东北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在战争中,她不幸中弹,敌人折磨她,临死前赵一曼写了遗书给自己的小儿子,告诉儿子: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今天,不用千言万语,就用实行来教育。记住,你的母亲是为国牺牲的。”这时,我妈妈说:“赵一曼真是大英雄啊!更是伟大的母亲啊!”

歌唱二小放牛郎,唱响了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史林山老爷爷给大家讲述了王二小原型就是当时的儿童团长闫福华——他一直喊的二哥。当时二哥让他去报信,二哥勇敢机智地把敌人引到了我们的埋伏圈,最后被日本人用刺刀挑起来扔进下面的悬崖。史林山爷爷哭了,说自己能活到现在都是二哥把生的机会留给了他呀。《开学第一课》看完后,我和爸爸又一次看了《小英雄王二小》的电影。多么勇敢的王二小啊!

南京大屠杀更是抗战血泪史中不能忘却的一页。87岁的夏奶奶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共同回忆了那段真实的悲惨岁月。朱馆长告诉大家:南京大屠杀的六个星期里,共有30多万中国人遇难惨死。如果把这30万人拍成一队,队伍可以排出180多公里;如果一一念出他们的名字,需要念两天两夜。后来,南京城变成了一座空荡荡的孤城。历史不容忘记,祖国强大必须要发展科技!

夏奶奶讲述自己家人遇难的过程,一家九口,七口被杀,她现场展示了自己身上的伤疤。夏奶奶几次泣不成声,大声呼吁同学们不要忘记那段历史。夏奶奶也是日本右翼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原告,最终获得胜诉。

多么勇敢的革命先烈,多么机智的二小,多么坚强的夏奶奶。

第三节的主题是团结,“与全世界人民一同挽起和平的臂膀”。我知道了美国飞虎队与中国军民互相帮助,新四军老兵孙九宏在现场讲述了他们以极差的装备不惜一切与敌人拼死争夺,团结起来作战的故事。团结就是力量,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也一定要和大家友好团结。

第四节的主题是自强。“我们是英雄的子孙,未来是我们的时代。传承英雄前辈的精神,接过英雄前辈的旗帜。”这是TFBOYS在晚会最后一节课中带领全场朗诵的“少年自强宣言”。响亮的声音回荡在我的耳边。

作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我们应该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传承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我们要爱祖国,爱人民,我们要珍惜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用《开学第一课》的主题精神要求自己:爱国,勇敢,团结,自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后用自己学会的科学知识来建设伟大的祖国,做祖国的栋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革命英雄人物故事

全文共 610 字

+ 加入清单

王二小,广为人知的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村里的儿童团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那一天,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们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们,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鬼子发现上当后,先是残忍地斩去二小右手的五个手指,又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把他弱小的身躯摔在一块大石头上! 八路军一举全歼此股日寇,战斗结束后,几个战士扑向流着鲜血的二小,当时他还活着,大家把他和另外两名受伤八路军战士一起送到刘家庄,可惜伤重无治,为国牺牲。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刘家庄的山坡上;当时任涞源县青救会干部张士奎同志得到这个消息,马上报道给了边区青救会,《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据这篇报道,立即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一直传唱至今,感染了无数青少年;王二小的坟上长满了青草,他的鲜血染红的那块大石头,静静地卧在山沟里,人们把它叫做“血色石”。 为了纪念小英雄王二小,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在二小的家乡涞源县上庄村建设了“王二小希望小学”,延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作家陈模创作了革命传统纪实小说《少年英雄王二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抗疫英雄事迹故事做奋进青年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797 字

+ 加入清单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题记

在这寒风凛凛的冬天,正当人们怀着欣喜与期盼时,新型冠状病毒将魔爪伸向了武汉。一时之间,武汉这座人口达千万的城市,被死亡的阴影笼罩。而这场疫情也迅速地在祖国大地上蔓延开来。

自从冠状病毒爆发后,大街上不再是往日的繁荣,空荡荡的,只有远处传来若有若无的脚步声,大多是步履匆匆,神情紧张。小超市里、小区前,或多或少总站着测体温的人,大家都生怕把病患放进去,感染其他人。于是,整座城市一片死气沉沉,氤氲的只是寒气与寂寥。

但我相信,乌云遮不住太阳,阴雨之后,必是晴天——只要我们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疫情必会迅速远去,我们终将取得胜利。

为了自己与他人的安全,广大人民能不出门就不出门,有的去当志愿者,尽自己所能为社会出一份力。更有不少人挺身而出,他们也是这芸芸众生中渺小的一个,他们有亲人,也有朋友,但这绵绵的情更坚定了他们义无反顾的脚步,为了我们共同的家,所有人都在努力着,每一个华夏儿女“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都尽自己所能去照亮自己与身边的人。

这份光芒中有着勇气,这份勇气中夹杂着不舍,这份不舍中蕴含着真情。他们掬着不舍,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用星星之火,照亮了绝望者的天地。

他们是谁?他们是医护人员,是党员干部,他们是抗疫战士,他们在为生命而战斗,这是大义与大勇。但在奉献的,不只是他们,还有我们,我们永远是他们最坚强的后盾。或许,我们能做的事情微乎其微,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过的:“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阳,我们自然心悦诚服的消失,不但亳无不平,而且还要随喜赞美这炬火或太阳;因为他照了人类,连我都在内。”红日总会升起的,但在此前,我们不若化为萤火,照亮一方天地。待到英雄归来之时,中国必将光芒万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革命英雄人物故事

全文共 410 字

+ 加入清单

1935年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第1师第2团政委,11月,与日伪军作战时不幸因腿部受伤被捕。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严酷的审讯。

面对凶恶的日军,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凶残的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仍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

赵一曼被带回哈尔滨后,凶残的日本军警对她进行了老虎凳、灌辣椒水等更加严酷的刑讯。据敌伪档案记载,日本宪兵为了逼迫她供出抗联的机密和党的地下组织,对她进行了残酷的拷问。刑讯前后采用的酷刑多达几十种,其中就包括电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任何实情。

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把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人为纪念将她,把东北烈士纪念馆门前的街道命名为一曼街。赵一曼塑像就屹立在右边不远的广场,旁边是继红小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小英雄雨来故事读后感500字

全文共 518 字

+ 加入清单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在这个清明假期,我重温了一本叫做《小英雄来》的书。这本书着重写了雨来和他的小伙伴们,八路军们与敌人斗智斗勇,雨来因此成为了一个八路军小战士的事。赞美了中国人民应有的民族气节,全国内外同仇敌忾,团结一致抵御外敌的美好品质。

读完这本书,我不禁感慨万千,那时的旧中国,是黑暗的,自私的,每个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的,可是人们却能够意识到要抵御外敌。真让人惊讶:原来中国是有希望的。

这本书写了很多内容,如:……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这一篇.主要内容是:雨来被日军逮到了,要求他引路,去找八路军。聪明机智的雨来把敌人引到了地雷区,结果,几百人的队伍被地雷炸得和被埋伏着的八路军打的只剩三十多个人。你说,这不能反应雨来的聪明机智么?

其实,雨来不仅是一个,他的形象代表绝大多数参加儿童团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这么聪明,让中国强大起来还没有希望么?

但是,在现代的浮躁的生活中,大家不觉得少了些什么吗?如果你生活在过去,想见你的朋友,你即使会越过千山万水,你也回去,而不是随意的打个电话,发条短信糊弄一下就过去了;在以前,你想做一名科学家,你会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得出,而现在,你会用一个数学算式糊弄下去。

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

全文共 711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正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日前,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下发通知,强调要在今年秋季利用新生教育、入学教育的契机,以“勿忘国耻 圆梦中华”为主题,在大中小学校组织开展“开学第一课”活动,广泛进行抗战历史、抗战精神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传承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组织学生及时收看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以“英雄不朽”为主题的2015年《开学第一课》节目,感悟英雄故事,交流心得体会。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王定华说:历史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血脉,中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育引导青少年热爱祖国、自立自强,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价值意义尤为突出。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总监钱蔚表示:抗战是今年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议题,《开学第一课》力图从众多经典故事中,寻找独特的视角。同时,晚会也以“让历史说话”为精神,全力邀请最贴近这段历史的讲述人,借助真实的历史文物和高科技的还原手段,来解读每个故事背后真实可感的细节,让故事更加直击心灵,触及灵魂。

值得关注的是,晚会现场专门邀请了29位亲身参与抗战的老兵作为贵宾列席观看,他们中最年轻的85岁,最年长的已是98岁高龄。他们作为那段珍贵记忆的直接见证人,为晚会增添了厚重的色彩。

乐谱与家书展现爱国情怀

在第一节课“爱国”中,晚会以国歌乐谱作为故事开篇,讲述它诞生背后的故事。“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句歌词,不是艺术的渲染,而是一场发生在长城上的悲壮战斗的真实画面。讲述这一故事的表演艺术家秦怡,她的丈夫曾经是国歌作者聂耳的好友,因此她的讲述也更具那个年代的真实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开学第一课贺捷生的故事

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1935年11月1日,贺捷生来到这个世界上,然而因为战乱出生不足20天的贺捷生便要岁部队进行长征。因此她也成为了出征大军中最小的成员。当到陕北时,1岁的小捷生又黄又瘦严重营养不良,后来林伯渠,花钱买了一只奶羊送给蹇先任,才让贺捷生的营养稍微有点跟上。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当时因为父母都有国家大事要做,于是将贺捷生送回老家。在湘西的山区,贫穷而潮湿,再加上逃荒避难,让贺捷生童年渗透了苦寒。再加上贺捷生先天就不足,后天又得不到良好的调养,她小小的身体,一直都没能好好的发育。

一直到1950年,贺龙和蹇先任才把贺捷生从湘西找回来,当时贺捷生已是一个患有严重关节炎、瘸着双腿的15岁少女了。

经过贺龙的栽培,贺捷生在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分配到青海民族学院教书,在那里工作了5年。

贺捷生文革经历

而在文革时期,因为贺龙被迫害,致使贺捷生也难逃厄运,被关押在一个不知名的地方罚苦役劳改。原本就柔弱的贺捷生,在这里受尽了磨难,身体也慢慢跨了。不仅如此,贺捷生因白细胞锐减,全身长了大大小小的瘤子。

在贺龙死后,贺捷生的丈夫也因为受其牵连而被破坏致死,然而即便如此,她始终坚信自己的父亲是忠于党的。

贺捷生早年艰难的经历并没有让其失去活下去的欲望,文革结束后,她再次凭借自己的努力重头开始,如今已是我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同时也是军事科学院军事百科研究部部长,军旅作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的读后感

全文共 333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期战阵胜利70周年,央视一年一度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将以英雄不朽为主题,围绕,爱国,团结,勇敢,自强,4个文章,通过一个个英雄故事的真实讲述,让人们共同回顾历史。目前, 由4位主持人,董卿,王小丫,何炅及撒贝宁录制的宣传片在网络曝光,这也是董卿从美国归来后首次拿起话筒主持大型晚会,回归主持人老本行,据悉,今年的大型公益界【开学第一课】将在于9月4日20点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放。2015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将围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精神指导,选取青少年的独特视角,向我们讲述一个个英雄故事,节目将选取抗战时期少年儿童有关的故事,增加我们的心理情感的贴近性,彰显出中华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革命英雄故事读后感

全文共 40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怀着澎湃的心情读了《革命先烈的故事》这本书,书里的那些为了抗日救国而牺牲自己的战士们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里。

比较突出的例子就是刘胡兰了,她面对敌人的威胁却临危不惧,始终都没有向敌人透露半点对党不利的信息。最终她为党和革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虽然已经离去了,可她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永远在天堂里为革命加油。读了这个故事。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多么坚强的一位女子,在敌人威胁面前的不屈不挠,更突出了她对党的信任和对敌人的仇恨,就连毛主席都被她的爱国精神所感动,亲笔为她写下“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碑文。

敌人可以摧残我们的肉身,但却不能打倒我们的爱国热情,更不能打倒我们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在凶残的敌人面前,中国人民更显出了他们铮铮铁汉的本色!在敌人面前,有无数的中国人倒下了,但他们都还活着,他们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而那些侵略我们中国的日本兵,他们的结局必然是失败,他们必然会遗臭万年。伟大的中国人民是打不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革命英雄人物故事

全文共 801 字

+ 加入清单

“狼牙山五壮士”是指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军和伪满洲国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在战斗中他们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五.一九三八年十月的一天,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第一师一支百余人的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了去路,队伍中有第五军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她们是:冷云(原名郑志民)、胡秀兰、杨贵珍、郭桂琴、黄贵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经过连日奔袭,抗联战士们又饿又累,师长决定在岸边休息一夜翌日早晨过河。十月的北方天气已经非常寒冷,露营河畔的部队燃起几堆篝火取暖,却被日伪特务发现。后半夜,日军熊本大佐集合了一千多日伪军将露营的抗联战士包围。 拂晓时,抗联战士们发现了日军,急忙向外冲。冷云比较冷静,命令七名女战士卧倒,日军没有发现她们,向大部队逼近。在此危急时刻,冷云果断组织女战士从背后袭击敌人,吸引日**力,掩护大部队突围。日军在得知她们只有八名女兵时,变得更加猖狂:“投降吧!皇军不会亏待妇女!”冲出日军包围圈的抗联大部队发现还有八名女战士没有突围出来,多次组织营救,终因日**力强大未能成功。

被包围的八名女战士投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趁敌人卧倒的机会,毁掉**,挽臂涉入了冰冷的乌斯浑河中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她们中最大的二十五岁,最小只有十三岁。

当年投江的八名抗联女战士和那个广场上晨练的女孩年龄相仿,但因为身处国难当头的时代,她们毅然决然地举起钢枪反抗外来侵略者,并在最后时刻选择了舍生取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抗日女英雄赵一曼的故事

全文共 1698 字

+ 加入清单

距这个最早燃起抗日烽火的战场数千公里之外,大后方的四川宜宾市翠屏山半山腰上,坐落着家乡人民为赵一曼建立的纪念馆,馆里保存着新中国开国将领陈毅元帅的题词:“生为人民干部,死为革命英雄。临敌大节不辱,永记人民心中”。

赵一曼,本名李坤泰,1905年10月27日生于宜宾县一个地主家庭。在家乡求学时期接受“五四”进步思想,反抗封建礼教,谋求妇女解放。21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在黄埔军校、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23岁的赵一曼从莫斯科中山大学回国,先后在宜昌、上海、江西等地从事地下工作。

在宜宾赵一曼纪念馆党支部书记廖永红看来,赵一曼幼时反对缠足,少年时不顾兄长阻挠坚持读书,成年后阅读《新青年》、《妇女周报》等革命书刊追求平等自由,在那个年代注定了是一名奇女子。

彼时的中国军阀混战不断,内忧外患,国家风雨飘摇。在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这个从四川坝上封建大宅门里走出的“大家闺秀”,和千千万万有志青年一道投身革命,在腥风血雨里迅速成长为一名革命女先锋。

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中国共产党派往东北地区领导革命斗争。她曾任哈尔滨总工会代理书记、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一师第二团政治委员等职务,领导哈尔滨电车工人大罢工,组织农民建立抗日自卫队开展游击战争。1935年秋,赵一曼在与日军作战中为掩护部队突围,身负重伤被俘。

“在狱中,日军为获得情报对赵一曼施以长达9个多月的酷刑,用马鞭抽打,用钢针刺伤,用烙铁烙,烧焦其手指,逼其投降招供。但她宁死不屈,没有吐露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杨帆是宜宾赵一曼纪念馆的讲解员,7年来,赵一曼的故事她讲了上千次,可每每讲到动情处还是会流泪,被共产党人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所感动。

一份尘封的日本档案,记录了赵一曼牺牲前的遭遇:“七月二十六日对赵一曼女士的电刑,操作准确,新式电刑器具功能发挥正常,给了赵一曼女士超负荷的最大压力。在长时间经受高强度电刑的状态下,赵一曼女士仍没招供,确属罕见,已不能从医学生理上解释。”

1936年8月2日,赵一曼被日军杀害,年仅31岁。“誓志为人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廖永红说,赵一曼生前所写的这首诗是她一生最好的写照,她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实现了抗击日寇、保家卫国的铮铮誓言。

在英勇就义前,赵一曼留给唯一的骨肉一封家书:“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这封160多字的短信,字里行间透露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思念与愧疚。虽然从未亲眼见过赵一曼,但在58岁的孙女陈红心中,奶奶的形象崇高而美丽:奶奶是一个女英雄,她为了祖国毅然抛头颅,洒热血,无畏地献出生命。但她还是一名妻子,一个母亲,有着常人的喜怒哀乐。在人生的最后一刻,奶奶最放心不下的还是自己的孩子。

陈红家里珍藏着一张2寸泛黄的黑白照片,是奶奶和父亲仅存的合影。照片上,一位面容清秀,身着短袖旗袍的年轻女子抱着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婴坐在藤椅上。这张照片拍摄后不久,赵一曼就把儿子托付给亲戚,独身奔赴东北抗日前线。在东北,她隐姓埋名和家人失去了联系。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已成年的“宁儿”才在东北烈士纪念馆看到了母亲的亲笔遗书。“父亲常告诉我们无论在何种境遇下,都不要以烈士后代自居,不要给组织上添麻烦,不要对不起你奶奶。”陈红说,每当遇到人生中的坎坷,她就会拿出奶奶的遗书看一看,每次都会感受到心灵的洗礼,获得面对困难的勇气。

走过80年风云岁月驻足回望,当年山河破碎的中国,已在新生的道路上走了很远。历经岁月更迭、时代变迁,女英雄赵一曼仿佛从未离去,她留给后人无尽的精神财富。在她曾经战斗、生活过的地方,有以她的名字命名的一座座公园、一条条街道。每年,来宜宾赵一曼纪念馆参观者超过60万人次。一位参观者说,赵一曼舍小我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对今天的共产党员来说,依旧不可或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