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散文有哪些写作技巧汇集20篇

浏览

841

作文

734

最有用的商务英语写作技巧

全文共 921 字

+ 加入清单

在今日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有效地用英语(精品课)交流已经变得至关重要。

然而如何清晰地表达你的想法却是门大学问。太多时候人们只是简单地照抄他们眼中同事,尤其是上级写出来的“漂亮英语”。你每天都能在收件箱里看到很多例子——那些难懂的需要你读好多遍才能理解的邮件。

一个巨大的错误就是用一些不必要的单词和词组让你的文章变得冗长。你要牢记你写作的目的是为了更清晰地交流你的想法。

总是尽可能减少你句子中使用的字数,避免使用可以用更短的词代替的长词。以下是一些例子:

Instead of "prior to" use *before*

用“before”代替“prior to”

Instead of "subsequent" use *after*

用“after”代替“subsequent”

Instead of "in order to" use *to*

用“to”代替“in order to”

Instead of "in the event that" use *if*

用“if”代替“in the event that”

Instead of "with reference to" use *about*

用“about”代替“with the reference to”

Instead of "state of the art" use *latest*

用“latest”代替“state of the art”

Instead of "due to the fact that" use *since*

用“since”代替“due to the fact that”

Instead of "not later than 2pm" use *by 2pm*

用“by 2pm”代替“not later than 2pm”

Instead of "at the present time" use *now*

用“now”代替“at the present time”

同时也要记得文章有组织性。第一句话就要开门见山地点出你每一段要讲什么。除此之外,要控制你邮件的长度。没人想读一条长达10段的邮件。

通过使用简单的单词和易懂的词组,你就能最终提高你信息的清晰度。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论文写作技巧:如何把论文变成高水平论文

全文共 1816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论文写作技巧:如何把论文变成水平论文,欢迎阅读。

几年前,在中国能发表一些英文的SCI论文就算很厉害了,现在水涨船高,科研人能看上眼的是高影响因子的论文,尤其崇拜那些能发CNS(Cell, Nature, Science)系列杂志的学人。只要论文不造假,崇尚发表好论文是个好现象,对推动科技进步将很有帮助。

但事实上,除少数科研明星外,对国内大多数科研人员来说,在CNS上发表论文依然是一个梦想。能在专业领域内国际上最好的杂志上发表一篇高水平的论文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们在科研中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做相似或相关的研究,付出了同样艰辛的劳动,有些实验室能经常发表许多很好的论文,而有些实验室发表的论文却在低档次水平徘徊。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低水平论文变成高水平论文的到底难度在哪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首先归纳一下高水平论文的特点:

(1)论文的假说要新,有创造性,而且有较大的理论或实际应用价值;

(2)支持假说的证据要充分,严谨;

(3)数据解释合理,结论清楚;

(4)写作要让复杂的东西易懂,反之,则是低水平论文。

根据我写论文、审稿和阅读论文的经验体会,其实很多论文的假说创新性不错,可支持假说的证据往往不足,有些很有价值的假说提出了几十年,甚至几千年,也没有得到有力的证据支持。

也就是说:想到容易,可做到就难了。比如:“地球以外有外星人存在”这一假说已经有很久了,可至今没找到有力的证据。

再比如:“诱导型多能干细胞(iPS)可治疗截瘫”。这一假说虽然取得了一些证据,但离找到充分的证据证明iPS能安全有效的治疗截瘫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据Baniel W.Byrne的研究(见我的博文《论文投稿被拒的常见原因排行榜》),71%的论文投稿因为课题设计问题被拒。课题设计的问题多是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如何获取充分而严谨的证据来支持假说,从而导致论文档次上不去。

如何获得充分而又严谨的证据?

(1)尽可能多的证据来论证同一个假说。比如:要证实A基因的过度表达可诱导癌症,可用:

(a)体外证据(体外转染A基因到正常细胞,可转化成恶性肿瘤细胞);

(b)动物体内证据(如:A基因的转基因老鼠可诱导癌症);

(c)人体证据(如:A基因在人体癌组织中表达升高)。生物医学科研最终是为解决人类疾病服务的,因此人体的证据有利于提升论文的档次和价值。

(2)尽可能提供不同的实验方法来论证:比如要证实A基因在癌细胞表达升高可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在蛋白质水平显示细胞内表达的分布情况,也可用定量逆转录PCR的方法在mRNA水平检测A基因的表达,两种或更多的不同方法同时应用来证实同一问题,这样的结果就显得更可靠。

(3)尽可能找到直接的证据:比如,要证实转录因子对下游基因的调节,单知道该转录因子可增加下游基因的mRNA或蛋白质表达是不够的,因为你不知道该转录因子是直接作用还是通过另外的基因间接起作用,要取得直接证据可用ChIP实验来证实转录因子蛋白可直接与下游基因的启动子结合,从而上调下游基因的表达。

(4)尽可能将实验数据联起来获得一个相对完整而又严谨的科学故事:现在发表高水平大论文,单做一两个,甚至几个实验是不够的,需要做一系列的实验来把你的论据和论证串通起来,形成一个不一定动听但完整而严谨的科学故事。

尽管提供好的证据来支持假说最为重要的,也是最难的,但是在论文的讨论中如何合理的解释数据结果也至关重要。经常发高水平论文的人其实也是原始数据解释的高手。

而有些人,有好数据,却因为没有合理的解释好,所得出的结论不够清楚,导致论文档次下降,这确实有点冤。

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有:

a.分析文献,看是否能从文献中得到启发;

b.请经验丰富的同行认真阅读你的论文,提出建议,可弥补你想不到的地方。

写专业性很强的科技论文,能被学科背景不是太强的半外行容易看懂很重要。前几年我投的一篇论文给杂志,三次都被拒稿,后来认真阅读了审稿人意见,发现有些审稿人并没有完全理解我们的论文。

后来我们重新修改了论文,使之更容易理解后,论文很快被接受了。我觉得,如果有两个或以上的审稿人都误解了你的论文,那一定是你写作有问题,别光骂审稿人或编辑水平臭,一定要好好从自己写作上找原因。

我的做法是,在论文完稿后让英文水平不错,但专业背景不强的人读你的论文,如果他们能读懂,说明你的论文不错,并根据他们的意见反复修改。总之,把复杂高深的科研成果用易懂而严谨的方式写出来是我们论文写作努力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写景作文写作技巧

全文共 1834 字

+ 加入清单

所谓写景作文,就是把我们日常看见的那些自然景观或者人文景观,通过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小编收集了写景作文的写作技巧,欢迎阅读。

写景为主的记叙文包括描写大自然的各种景象,如云雾雷电、雪雨风霜、日月星辰、山河湖海,花草树木……描写人类社会环境中的各种设施和物体,如城镇街道、村庄住宅,学校工厂……景物描写,就是运用生动的语言把自然景象和社会环境的状态、特征,从形态色彩、声音、光影等方面,真实,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再现于读者面前,给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要写好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首先要选好观察点。观察点就是描写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观察任何景物,都要有个立足点。立足点可以固定,也可以变换。写时就从这个角度出发去写看到的东西。其次,要按一定的的顺序写出。写景物可以按方位写,如从内到外,或从外到内;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前至后,或从后至前;从近而远,或从远而近。也可以按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写,或先写全景再描述局部,或先描述局部再描写全景。还可以按时间的顺序写,可以依据白天、黑夜或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深夜的先后顺序来写,也有的按春、夏、秋、冬的季节变换顺序来写。第三,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有重点地写,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特征,即使同一类景物,尽管具有共同的特征,但是也各有许多差异。只有对描写的景物了然于胸,才能笔墨传神。如果抓不住景物的特点,泛泛地描写或者堆砌词藻、过分雕琢,都不能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第四,要充分运用修辞手法。古今中外著名作家成功的写景片断都是非常具体、形象的。这是为什么呢?其中之一是,许多作家不约而同地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准确、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有助于把景物写得具体、形象、真实感人。

1、描述自然景物:

自然景物包括日月星辰、雨雪风霜、春夏秋冬、山川花鸟等。描述自然景物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 要注意选“景”与抒情。写景不能像拍照那样,镜头对准什么地方,就把那里,就把那里的什么东西都拍摄下来。这就需要选择。选择,要抓住特色。

写绘景为主的记叙文,还应该注意思想感情的表达。一般说,写景,往往为了借景抒情,或表达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或是赞颂大自然的奇观……总之,不能这写景而写景。只有做到情景交融,文章才能扣人心弦。

⑶ 写好静态和动态,展开丰富的联想。自然界的景物有静有动,在绘景时如能动静结合文章效果就更佳,感染力就更强。

3、描述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描写,就是对人物活动或事件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和状态的描写。它包括的范围很广,小至房间住所,一街一巷,大至城区地区。它涉及的内容很多,可以是室内陈设,住宅内外的装饰布置,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等等。

记叙社会环境,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 要把最能反映时代或场所特点的东西,用准确恰当的语言写出来。

⑵ 不能面面俱到,要抓住重点写。

⑶ 要作必要的说明和介绍,从而使读者了解人物生活或事件产生的背景,了解事件的作用。

3、记叙游览经过:

记叙游览经过,就是写游记。游记是把记叙自然景物和社会环境融为一体的记叙文。

写好游记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⑴ 要抓住特点,精选材料。涉足名胜古迹,往往步移景换,目不暇接,风光人情,处处诱人。如果写作时不分主次,不加选择地逐一罗列,那么写出来的文章势必平平淡淡,如同一本流水帐。所以落笔之前,务必把观赏来的景物来一番比较和鉴别,去粗取精,辨明主次,确定需要重点写的有关景物。一般来说,可以着重记叙那些特色鲜明的景物,写自己印象特别深刻感受特别强烈的景物,在记叙描述中,要尽力表现出事物的特点来。

⑵ 要把游踪写清楚。游踪,就是游览一个地方所经过的路线,踪迹。游览一个地方,往往要经过许多地方,看到许多景物。行文的时候必须按照游览先后顺序记叙,清楚地交代先到了什么地方,后到了什么地方。写清楚游踪的主要途径是“移步换景”。

⑶ 要结合历史文物或遗迹展开联想。

4、描述可爱家乡,可以描述家乡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土特产品,甚至一草一木。

描述可爱家乡,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 要写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家乡人人都有。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家乡“与众不同”的地方特色呢?这就需要小作者们对家乡作一番深入细致的考察,并认真思考一下:家乡的哪些景物是最有代表性的?抓住了家乡中最有代表性的事物来写,就往往能表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

⑵ 要善于以小风大,抒发真情实感。家乡的可爱,并不是只有通过写大事物大场面才能表现的。人们对家乡的认识,对家乡的情感往往是从身边的细小事情开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高考作文立意写作技巧

全文共 3199 字

+ 加入清单

面对材料作文,不少考生因未能真正吃透材料,熟练掌握审题立意、观点提炼的方法,时常造成所提炼的观点与材料若即若离、似是而非,差之毫 厘、失之千里,甚至南辕北辙、风马牛不相及的重大失误——即使你的文章结构再严谨、论证再充分、事例再丰富、语言再优美,也只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了。 可见,材料作文的观点提炼,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方能吃透材料,紧扣材料`,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呢?以下方法谨供参考。

一、主旨领悟法

这是材料作文最为常用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如果能准确地领悟材料的中心,并以之为文章的主旨,那么,所写文章定能既切题又有深度。

示例

《华尔街日报》报道:海湾战争前夕,该报记者到驻沙特的美国陆战队采访时,惊奇地发现,在沙漠的帐篷里,待命的军舰上,美国的官兵正在争相研读中国的《孙子兵法》。陆战队司令格雷将军指令:《孙子兵法》为陆战队官兵必读书。

综观材料,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官兵之所以学习中国的《孙子兵法》,是用以指导他们的战术,材料的主旨十分清晰,据此,可提炼“他山之石可以攻 玉”之类的观点。当然,这是显性的;从隐性看,外国人尚且如此重视对我国文化遗产的学习,那么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则更应“重视祖国文化遗产的传承”,而这 在某种意义上更具深意。

二、关键把握法

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将其作把握材料、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词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示例

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

这“下一个”三个字,既体现出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又蕴含着艺无止境、不断创新的哲理,闪耀着人格、智慧、精神的光芒。抓住了这个关键词,便抓住了材料的灵魂实质。

三、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示例

某胶粘剂公司研制成强力万能胶水,在推向市场之前,别出心裁地将一枚价值可观的大金币,用该胶水粘在该公司的大理石柱上,并称谁能将其取下而不 损坏门柱,金币归谁。一时间,门前人头攒动,不少人纷纷一试身手,结果力气耗尽,金币却岿然不动。人群中爆发出热烈掌声,各色人等称赞有加,消息不胫而 走。新产品一上市,厂家即获得巨大效益。

材料中新产品一上市,之所以“获得巨大效益”,一是因为该强力万能胶水粘后能“岿然不动”的有目共睹的过硬质量,二是由于公司采用了非同寻常的 营销宣传策略,于是,我们便能顺理成章地分别得出 “事实胜于雄辩”、“酒香还需巧吆喝”的结论。相比之下,后者更富有时代气息。

四、寓意揭示法

对于一些寄寓性材料,如寓言、童话、漫画等,须透过材料的表象,进行“由物及人”、“由物及事”的联想,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从而确立论点。

示例

驴子驮盐渡河,它滑了一下,跌进水里,盐溶化了,它站起来时轻了许多。这件事使它很高兴。又有一天,它驮了海绵走到河边,故意一滑,跌进水里,那海绵吸了水,驴子站不起来,终于淹死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切应从实际出发,情况变化了,我们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也应随之变化,如果墨守成规,或盲目套用,必将招致失败。写作时要透过驴子驮盐和海绵的表象,把握并取其寓意作为文章的论点。

五、细节切入法

示例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从局部细节来看,大致有以下思路:

郑板桥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启示人们要“善于借鉴”,学会融合;“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 别有韵味”,提示我们要注重个体与总体、局部与整体关系的和谐,即“和谐就是美”;而“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则揭示出任何事物唯有 “彰显个性”,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方能体现其价值、立于不败之地的真理。

六、倾向揣摩法

面对材料作文,不少考生因未能真正吃透材料,熟练掌握审题立意、观点提炼的方法,时常造成所提炼的观点与材料若即若离,甚至南辕北辙,即使你的文章结构再严谨、论证再充分、事例再丰富、语言再优美,也只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了。可见,材料作文的观点提炼,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才能吃透材料,紧扣材料,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呢?

七、多向发散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可以采用多向发散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

示例

薛潭学讴于秦青,未尽秦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从薛潭角度,我们可抓住他 “学讴”、“未尽秦青之技”就“辞归”,得出“要谦虚”的启示;也可从他意识到自己远未学到老师的本事而 “谢求反”,总结出“要知错即改”的道理。从老师秦青的角度,我们可从他面对学生的自以为是,并未发怒,而是“弗止,饯于郊衢”,且“抚节悲歌,声振林 木,响遏行云”的不一般的举动中,受到启发:“教育要讲究方法”。

然而薛潭 “终身不敢言归”的做法值得商榷。倘若学生真的将老师的本事全部学到家的话,那又何必 “终身不敢言归”呢?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另行拜师,博采众长。当然,提炼出多个观点后,应择优而作。

八、舍次求主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因此,审题时要明确哪些是材料的主要人物或事件,哪些是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弃次要人物或事件,从主要人物或事件的角度审题立意。

示例

公交车靠站停稳后,车站上一位妇女为抓紧时间,抱起原先站着等车的小孩上车。车上一青年乘客主动起身让座。抱小孩妇女谢过对方,放下小孩,笑笑 说:“小家伙刚会走路,还是让他自己站吧。”此刻,见两人互相谦让,无人入座,一旁的时髦少妇眼明手快,一屁股坐下,并大声招呼道:“囡囡,妈妈帮侬抢到 座位了。 ”

材料中共出现了三个“人物”。无论从让座青年角度提倡 “要助人为乐”,还是从抢座位的时髦少妇方面提出“要文明礼让”,似乎均无不可。然而从整个材料的重心、指向来看,应舍弃后两个次要人物,着眼点放在主角抱小孩的妇女身上,宜立意“尽早让孩子自立”。

九、求同存异法

此法对组合性材料作文尤为适宜。如果提供的组合性材料内涵是一致的,可以抽取其共同的、本质的内容,提炼出一个论点;如果提供的材料之间内涵不一致,甚至相差很远,那么应摒弃相异的面,寻找交叉、重合的点。

示例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 ”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

一中一外、一古一今的两材料,告诉我们的是同一个道理:在急功近利、异常浮躁的当今社会,务必“要有远见卓识 ”。

十、互补完善法

示例

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

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两者孰是孰非?两 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又合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只有既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 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当然,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还有很多,而各种方法也并非孤立的,可能互有交叉。若在具体的审题立意过程中能灵活地综合运用,效果则更佳。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时评类作文写作技巧

全文共 1694 字

+ 加入清单

写散文,就得需要用一些华丽的词藻来描写景色,衬托人物的内心世界;写小说,就得需要大量的对话,具体的人和物的描写,使用大量的形容词和量词,比如说你看到了一把刀架在你的脖子上,就应该说我看到一把闪闪发亮的短柄瑞士军刀架在了我的脖子上。呵呵,我不写散文和小说,只是大概说一说这两种文体的写作套路。由于泥人常写的文章以财经、管理、时评类为主,这里主要讲一下写时评类文章的技巧

时评文章,顾名思义,就是时事评论性的文章,写时评文章,其写作套路可以总结为取材、观点、组织三点。

首先是取材,取材是写时评文章的第一步。取材其实很简单,每天从各个报纸、新闻网站上看看,当天发生了什么重要的或者备受关注的新闻。然后,分析一下,这些新闻的背后是否有可以挖掘的东西。比如:最近发生的一些社会性事件有:真假华南虎事件、华为辞职门事件、嫦娥卫星上天事件、色.戒电影等等,还有当地的报纸上刊登的地方性新闻、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类看似正常或本来就不正常的现象。这些新闻事件和现象背后一定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和相关的因素值得去挖掘。这就是写作的取材。

其次是观点,有了写作材料,然后就需要根据写作材料形成自己的观点。比如真假华南虎事件就可以来由此拷问社会诚信度问题、从技术或者情感角度去支持某一方、真假华南虎问题带来的社会正面影响、负面影响等等。从华为辞职门事件可以去分析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分析中国的钻空子文化、法律的尊严、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支持某一方的观点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思考和分析的话题,也许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新闻会有自己的直观判断,但如果我们去深入思考和分析,并将它写出来,就形成了自己的思想积累,长年累月,还会形成一个思想体系。

关于观点,本人的观点是宁愿偏激,拒绝平庸。一个平庸的观点,人云亦云的观点,是没有太大价值的。相反,如果我们从一些常人想不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就会提出新颖的观点,形成自己有个性的观点。例如泥人曾经提出的价值投机的观点、用股利增长模型分析房价等都是非常有个性的观点。如何形成自己的观点,推荐大家一本书《六顶思考帽》,《六顶思考帽》是用红帽子、黑帽子、白帽子、绿帽子、黄帽子、蓝帽子分别来形象的比喻:直观判断、负面角度分析、基本事实角度、创意角度、正面积极角度、综合系统控制角度来对一件事进行六维平性思考。通过六顶思考帽的平行思维方法,我们能对同一件事件从不同角度提出看法,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的观点。

第三是组织,有了写作素材和写作观点,剩下的事情就是如何来组织行文了。在网上写作,组织行文的技巧和传统平面文章有所不同。传统平面文章要求组织严密,行文严谨,用词规范等等,而在网上写作,在行文组织上,也要做到三点。第一是要做到标题标新立异且最好能吸引眼球。例如新浪的编辑将“大陆青少年为什么不再把父母当偶像”改为“大陆父母没资格做偶像?”就使标题更为夺人眼球了,这是一个眼球经济时代,眼球就是生产力。也因此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叫做标题党,指的是标题很哗众取宠,但与内容却不太一致,或者是内容的断章取义。第二是文章要同时给人和搜索引擎看。随着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被用户普遍使用,用户对一个网站的粘性已越来越低,而更多的是借助于百度搜索引擎来所搜自己需要的内容。因此,文章能不能被搜索引擎搜索到,成了网上写作的一个纯粹的技巧。我们不推荐使用大量的无关的关键字堆砌,但对于每篇文章的主题、核心词汇,就需要有一定有密度。例如,本文的主题是写作技巧,我们在文章就会不断地出现写作技巧这个词,这样有助于用户的搜索体验例如即用户想搜写作技巧这个主题,于是就输入写作技巧这个关键词,就能找到这篇关于写作技巧的文章。关于文章的关键字问题,又是一个话题,这里就不展开了。第三,文章的行文组织上,要做到思路清晰,尽量将论据、论点等一二三列出,让人一看,就能理清头绪,一面看了文章还是一头雾水。

写作技巧应该只是辅助性的,更重要的是文章的内涵和深度,一个没有深度的文章,写得时候很轻松,几分钟就能整出一个文章,然而对读者来说其价值并不是很大,甚至会浪费读者的时间。因此就取材、观点、组织这写作三部曲来说,观点就显得最为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作文中人物语言的写作技巧

全文共 1127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已经具体讲解了如何写好人物的动作,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开始详细讲解如何写好人物的语言。在李老师支招前,我们先看下面的例子:

1.那次我考试成绩很好,奶奶很高兴,对我说:“你一定要好好学习,成为栋梁之才,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作贡献……”

2.小明的练习本子还有几页没用完就要扔掉,他六岁的表弟看见了,说:“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先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我们要把这种传统发扬光大,勤俭持家,节约建国。”

大家看完之后发现有什么问题吗?

第1句中,一般来说,老奶奶可能不知道“四个现代化”是什么,像奶奶这样的年龄、身份,说这段话可能不太合适。另外,这些话太书面了,在日常交际中很少会这样说。如果奶奶说:“你一定要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就恰当多了。同理,第2句中,六岁的表弟是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的,太深奥了。

我们通过两个句子可以发现,什么人要说什么话,闻其言,知其人。不同的

人因为年龄、身份、知识水平、性格等原因有不同的语言。因此,同学们在写人物的语言时,一定要看清对象。

这就是李老师今天要告诉大家的妙招(一)--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性格等特点。

我们来具体讲解一下:

第一、人因年龄不同语言也有别。儿童天真,成人稳重,老人慈祥而语重心长。

比方说:孩子看见葡萄,会把葡萄比喻成小鲜肉丸。

我们在写人物的语言的时候,就要注意写出人物的身份。

第二、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特点。

同学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当家长送我们进教室后,会说:“好好听课,我下

课来接你。”

老师会说:“好好听课,不明白的举手问。”

第三、语言要符合人物性格特点。

语言大师老舍说过:一个老实人,在划火柴点烟而没点燃的时候,就会说:“唉,真没用,连根烟都点不着!”相反,一个性情暴躁的人呢,就不是这样说,而是把火柴往地上猛地一摔,高叫道:“他妈的!”

这就是说,人物的性格不同,语言也不同。我们在写人物语言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

现在,请大家小试牛刀,完成下面的练笔,李老师随时和大家交流。

练笔(一)

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取经。一路走来,到了一个地方。此时他们又饿又渴。假设他们每个人在单独去寻找食物时,看见了一个红通通的大苹果。

孙悟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猪八戒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僧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笔(二)《课堂风波》

同桌的钢笔掉到地上,把笔尖摔坏了,他说是你摔的。描述此时老师、你、同桌、同学们的对话。

[作文中人物语言的写作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超实用的高考议论文写作技巧

全文共 3096 字

+ 加入清单

议论文,分析事实,论证道理,当然要遵循一定的思维规律;这种思维规律反映在文章的外部形态上,就是具有一定体式的文章的结构。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超实用的高考议论文写作技巧,欢迎阅读。

一、议论文的结构合体

议论文,分析事实,论证道理,当然要遵循一定的思维规律;这种思维规律反映在文章的外部形态上,就是具有一定体式的文章的结构。怎样写议论文才算“合体”呢?

一是根据议论问题的一般思维模式,应当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或曰“引论”、“本论”、“结论”) 三大块构成。“提出问题 ”即在议论文开头一般要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分析问题”即在文章的中间要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分析论证,“解决问题”即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或者得出综合性结论, 或者提出前瞻性希望等。这一点,众所周知,兹不赘述。

二是分析问题即本论部分,要按一定的向度分层展开论述。所谓“向度”即论述展开的方向。这个“向度”有四个: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何果。一般情况下, 一篇中学生议论文作文,其本论部分只要从这四个向度中选择一个或者两个展开即可。但无论是从哪个向度展开, 其分论点之间都要形成一定的联系。一般来说,有并列式、递进式和对照式三种。

所谓并列式,就是围绕中心从同一个向度列出几个分论点,逐一论证。如果仅仅围绕一个向度写,那么几个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大多是并列关系 .

递进式同并列式结构相比,除了论点之间的意义联系不同以外,其段落的结构模式与并列式相同,就不再说了。

所谓对照式,就是从论题的正反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正反对比论证得出结论。其优点是结构简洁,论证充分,容易上手。最简单的对照式是在提出观点后,一段从正面论证观点,一段从反面论证观点,最后得出结论。还有一种对照式结构是在正面进行论述或者摆出论据后,紧接着用转折或者假设的方式从反面展开论述。

二、思路入格

议论文是论述问题的,当然要有一定的思路,即议论文各部分之间要有必然的内在联系。我们知道,议论文是论证问题的,你在提出议论文论点后,就要摆事实,讲道理,让你提出的论点令人信服地确立起来。因此,中心论点和各分论点之间就应当是因果联系,即中心论点是“果”,分论点是“因”.这个因果联系就是议论文的思路之“格”.作为一个高中生的议论文作文,最起码要做到在中心论点和各分论点之间 ,论点和论据之间要有一定的因果联系。

学生提出中心论点后,只要围绕中心论点问一个“为什么”,就能找到提出分论点的方向。如中心论点是“只有坚守,才能使人的思想品德升华,才能成就一番事业”.稍加分析,就可发现这个观点是在说“坚守”的重要性,于是,分论点就要回答“为什么坚守很重要”这个问题。那么就可从“为什么”和“何果”这两个向度来立分论点。如“坚守是一种执着,使绝望变成希望”,“坚守是一种信念,使普通变得高尚”,“坚守是一种职责,使平凡变得伟大”.如果我们要检验这三个分论点和中心论点之间有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的话,只需在这三个分论点之前加上“因为”,在“坚守很重要”之前加上“所以”,再连起来念一下即可。

同样,分论点和议论文的论据之间,也应当是因果联系。如在“坚守是一种职责,使平凡变得伟大”这个分论点后面,就可这样展开论述:“边防战士的坚守,使国家安定祥和;人民教师的坚守,使桃李满天下;白衣天使的坚守,使病魔为之屈服。”又如在“自由是思想的漫飞”这个分论点下可以这样展开论述:“行动可以受制于客观现实,思想却永远享受绝对的自由。有了这份思想的自由,才有了集豪放与浪漫于一身的诗仙李白;才有了身陷囹圄还在感叹‘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落魄后主李煜;才有了向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天才诗人海子。总之,因为这份思想的自由,社会才会在其牵引之下不断地进步,才会创造出一个个永载史册的人类奇迹。”

三、粘连有术

一篇像样的议论文,除了议论文的结构合体、思路入格外,还有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论点的恰当阐述和对论据的中肯分析;没有这样的阐述和分析,议论文论点论据就不能粘连起来,而这个粘连是有“术”的。

(一) 观点+过渡+事例+分析

这个步骤中最重要的是“过渡”和“分析”.所谓“过渡”就是要在观点和事例之间,用适当的词句来勾连,以接通文气,使观点和议论文材料在语言形式上畅通无阻。所谓“分析”,就是事例叙述完之后,还必须对事例进行适当的分析评论,指出其本质特点,使事例和论点在内容上联结在一起。

(二) 观点+过渡+论据+分析+归纳

这种议论文论证方式就是在第一种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归纳”.所谓归纳,就是从多个事例中提炼出必然性的东西。既然要从多个事例中提炼,那么,“论据”部分,就应是两个或三个以上。

(三) 一般道理+个别道理

即“演绎推理法”.前面的分析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而演绎推理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用普遍性的真理(论据)来证明特殊的论点的方法。

如果完成了以上三步走,大概就能写出像样的议论文了。

优秀范文:教育公平与分配正义

一组言简意赅的漫画,直指教育的核心目的,引人深思。漫画中,考过100分的优生因退步两分而受惩罚,而原只有55分的差生因考了61分而受到奖励。表面上是在讽刺当今教育的不公平,实则是在扣问教育的最终目的——培养精英或是鼓励差生?

我的回答是后者,教育的目的不应简单地以功利主义的结果论来裁决,而应以培养并激发普通人的潜能使之有能力追求更高的美以及更幸福的生活为宗旨。这就解释了为什么98分的优生考得比61分的差生好却遭到惩罚。因为教育的初衷是让他们突破自我的桎梏,而非同他人比较。

这组漫画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莫过于今年沿海地区高校招生名额向西北内陆转移而引发的史上最大的家长维权活动。表面上看有能力考98分的考生无法获得优质教育资源,而仅仅只考61分的西北地区考生却能轻松上名校是一种不合乎逻辑的行为,是违背教育资源分配公平的行为。然而,细剖背后错综复杂的社会背景以及道德哲学的充分考量。我们必须承认:这是完全符合教育公平的原则以及分配正义的要求的。

西方哲学家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曾指出:“社会公平的基本原则就是分配正义。”这其中的“社会公平”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当然也包括教育公平的问题。当前中国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紧张的情况下,政策的倾斜看似荒谬不合理,实则是为了最大程度上地维护教育公平分配正义。我们不能否认沿海考生的努力及成就,但受制于不同地区发展不均衡的影响,让沿海考生与西北内陆的考生同台竞技,无疑只会加剧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和不同地域关系的紧张程度。因此,适当地“照顾”西北考生,是我国教育理念的一次提升和进步。这说明传统的“择优取士”已逐渐向现代教育理念靠拢——无论是考过100分的优生,还是只有59分的差生,卷面的分数已不再是衡量教育成效的尺度,卓有成效地挖掘每个个体内在潜能并赋予个体追求自我幸福生活的能力,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而要达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理论高度,就必须努力推广教育资源的公平以及分配正义的理念,让不同水平的人,不论是100的优生还是55分的差生,能享有同样的机遇去发挥自我的潜能。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忽视优生的培养,只是在一套相对公平的体制下,每个个体都能因自我的突破而获得嘉奖和鼓励。也需要有人鞭策退步的人奋发图强,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公平与分配正义。

亚里士多德曾言:“教育活动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培养具有美德的公民。”惩罚98分的优生和奖励61分的差生,都应在于培养共和国的公民,使之具有更高级的道德追求,而不应一味鼓励高分而扼杀天性。教育公平与分配正义的理念应当体现在当前的教育活动中。如此,方能有道德完善素质良好的公民撑起共和国的大厦,推动中国崛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话题作文写作技巧

全文共 3910 字

+ 加入清单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让”是活跃在人们口头上的一个常见词:家庭中,小孩相争,大人会嘱咐他们“让一让”;大街上,为了顺利地出行,行人高呼“让一让”;蔺相如以大局为重,避让廉颇,传为美谈;晋文公以信义为先,退避三舍,成为佳话……

请以“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审题,是决定作文成败的一个关键。

首先,静心读作文命题,要求能够一个字一个“数”着读,总体了解,整体感知。此则话题很明了,只有一个“让”字,字虽少,但在作文战术上一定要予以足够的重视。

其次,细心找命题的“关键词”。关键词是话题指令的“载体”,学生们对其绝不能含糊。此则话题要扣死“让”,从词性到词汇,调动知识储备,检索记忆。

再次,留心命题中的“要求”或“注意”。如此则话题中“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等,细节决定成败。

【立意提示】

著名作家柳青曾说:“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人生,用自己的声音表述自己的见解和爱憎”“真实不讳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亮出自己不囿于世俗而勇于独立思考的真实观点。”因此,作文在立意中要立足生活实际,不能只是“回到古代”“复述经典”。此则话题,只着一“让”字,实在是既空又虚,极易使学生的思维“飘浮不定”,造成“白云一片去悠悠”似的无根无底。

一、发散思维理思路

“一树梅花万首诗。”话题作文只提示写作的内容指向,强调所写内容与话题有关即可,宽松、开放、灵活,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风采的舞台。但由于学生的年龄、知识、阅历等相近,所以看到话题时的第一思维也大致相似。如果大家都顺着这个思维写下去,题材、立意上的撞车就不可避免了。 所以要敢于否定第一思维,要善于运用发散思维寻找多个写作角度。

首先,由虚及实,由古及今,由表及里。比如,我们可以试着给“让”组词:谦让、忍让、避让、退让、让座、让步、让贤、禅让、礼让、当仁不让等等;可以由古代“让”的典范想到今天不“让”的尴尬;可以由人与人之间的“让”想到人与自然或动植物之间的“让”;可以由“谁让”、“让什么”、“怎样让”想到“让的结果”、“让的原则”、“让与被让”等等。

其次,由此及彼,由物及理,展开联想,凡是与这个话题有关的人、事、物、言等,都尽可能的列举出来。比如,“让梨”(孔融)、“让枣”(王泰)、“礼让一寸”(魏武帝曹操)、“退让三尺”(宰相傅以渐/大学士张英)等很多与此有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再次,大中取小,以小见大。此则话题,落容易入“老套套”的,通常是公交车上“让座”或“不让座”,如果换个角度写“让却不坐而后又痛苦的坐下”,这样也就有了一定的波澜。另外,我们可以另辟蹊径,横平竖直的方块汉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从“让”字,再现我们古老优雅的汉字文化,以小见大,以一当十。

这样我们在心灵远游的同时,选准自己最能驾驭的“焦点”,在“大”“小”、“虚”“实”之间,找到最佳的“结点”。

二、集中目标定立意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在这许多思路中,选择最佳的思路作为文章的主题。可以记叙“让”的一件事表现亲情,可以赞美中华民族“让”的美德,可以议论该不该让……当然,主旨一定要健康、新颖、深刻。比如,确立“让步,必须把握好度”、“过于谦让,只会坐失良机”等观点就很突出。同时,一定要根据自身实际,选取那种自己最熟知、最易驾驭的素材,进行精心构思,以至成文。

三、灵活多样选形式

“七分长相三分打扮。”话题作文取消了文体限制,考生应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特长,选择最适合的文体。叙事能力强的同学,可用记叙文体演绎一个故事;文笔优美的同学,可以选择抒情性强的散文;此外还可以写成戏剧、童话、寓言、对话录、演讲、日记、书信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形式由内容决定,不能为了一味追求文体创新,而忽视内容的真情实感。也不要选择自己不熟悉的文体,以免弄巧成拙。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话题作文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只要平时同学们多尝试,就一定能写出好文章。

【精彩标题】

1、有一种爱叫忍让

2、忍让并非懦弱

3、文明在“让”中开花

4、“让”出来的天下

5、让,其实最美

6、狭路相逢“让”者胜

7、让一步的智慧

8、丢弃傲慢,让出一片精彩

9、平凡之中让出精彩

10、学会忍让的人生更精彩

11、让步,必须把握好度

【精彩语段】

1、学会让,意味着成长,秀木出林可吸纳更多的日月风华,舒展茁壮而更具成熟的力量。

2、天空浩大,它却将表现的机会让给了云彩;春天美丽,它却将迷人的芳香让给了花朵;大海无边,它却将雄浑的气势让给了波涛。

3、因为让,拥挤的道路被劈开了一片空间;因为让,喧嚣的生活被腾出了一份宁静;因为让,疲惫的心灵顿时绽放出一丝特别的烂漫;因为让,平淡的人生透出无限的精彩。

5、人们常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是呀,一次的退让你会失去什么呢?一次的退让会让你避免一次无端的争执,一次的退让,会让你心灵得到一次洗礼,一次净化,要说真正失去的,恐怕就是人们深恶的粗鲁、无礼、傲慢与野蛮。

6、忍让,是大智大勇的表现,它不计较一时的高低,眼前的得失,而是胸怀全局,着眼未来;忍让,是一种美德,它以宽广的胸怀,无私的心灵去容纳人,团结人,感化人。忍让,是一种修养,它面对荣辱毁誉,不惊不喜,心静如水。

6、歌德是德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一天,他在魏玛公园里散步,在一条人行道上,迎面遇见一位对他的作品提过尖锐的、带有挖苦性批评的批评家。两人面对面地停住,那位批评家蛮横地喊道:“我从来也不给蠢货让路。”歌德则说:“而我正相反!”说着满面笑容地让在一旁。那位批评家走过去以后更加气急败坏了,可他半天也没有说出一句话。

歌德对那位寻衅污辱他的批评家,不仅表现出豁达的情操和高雅的风度,而且只用一句话就对他进行了妙巧的还击。

7、有理让三分,冤家也成亲。

8、能忍能让真君子,能屈能伸大丈夫。

9、在安徽桐城有个地方叫“三尺巷”。相传清康熙年间,位高权重的大学士张英收到老家来信,称与邻居在宅基地上发生了争执,要张英凭官威出面干预。张英看罢来信,作诗一首劝导:“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信后,主动退让三尺,而邻居也深感惭愧,马上把院墙退后三尺,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便有了一条闻名遐迩的“六尺巷”。

10、人活于世,难免会与人磕磕碰碰。谦让可以很好地化解矛盾,解决利益纷争。如果不懂得谦让,只为了满足一己私欲而一味地争斗,必将结怨积仇,后患无穷。如果相互谦让一下,彼此包容一点,便会海阔天空、云开雾散。

11、泰山不让土壤,河海不择细流,是一种让;新芽催陈叶,长江后浪推前浪,是一种让;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是一种让;在利益和荣誉面前,先人后己,是一种让;纷争和矛盾面前,多一分宽容,少一点冲动,这也是一种让……让我们都学会忍让、谦让、礼让,让出团结,让出风格,让出友谊,让出精彩,让出和谐的世界!

【优秀作文】

学会礼让

荷兰不知名古镇德拉赫腾镇没有红绿灯,人们用眼神和手势来交流达成默契,素不相识的驾驶者会在路口相让,“汽车让自行车,自行车让行人”成为人们默认的规则,他们的礼让创造了交通奇迹。

荷兰古镇德拉赫腾的“无红绿灯”现象,使我不禁想到我国许多地方的“无视红绿灯”现象。

在我国大小城市,红绿灯、电子警察遍布交叉路口和要道,可谓设施完备,然而时常可见高速奔驰的汽车乱闯红灯。如果两车在小巷“狭路相逢”,“虎视眈眈”的现象并不鲜见,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有时甚至恶语相向,拳脚相加。最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我国,“人让自行车,自行车让汽车”倒成为人们“默认的规则”。

不懂礼让的行为贻害无穷,使我们愧称“文明古国”的称号。

“请自觉排队”,“请不要大声喧哗”……这种仅以简体中文标出的警示牌,正在中国人出境游的主要目的地国——法国、德国、日本、泰国、新加坡等地频现。当大批中国游客走向世界各地时,“中国人”却成了不文明和粗鲁的代名词。

“不懂礼让”现象的出现,根源何在?

一个有文明素养的人才懂得礼让,礼让的本质是对人的体贴和尊重。不懂礼让,其实质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为对方着想,不懂得体贴对方、尊重对方。很多人满脑子都是“孔方兄”,早已将古人“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的“遗训”抛在脑后。十字路口,加大油门高速奔驰,为得是赢得时间去追求自己的金钱、名誉和地位;在追求功利的路上,“狭路相逢”,必定是一场好斗……

由此可见,缺乏文明素养,不懂得体贴人和尊重人,过于追求功名是造成“不懂礼让”的根源。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只有使国人认识到文明礼让的重要性,大力培养国民的文明素养,中华民族这个古老的礼义之邦才能重新焕发出新的光彩。

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战国时蔺相如对廉颇一让再让,终于让出了“将相和”,成为千古美谈。古人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可见礼让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礼让是人与人交往的缓冲带,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冲突;礼让又是人与人交往的润滑剂,它可以减轻摩擦,化解紧张的关系。

学会礼让,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是举手之劳,于己、于人、于社会有百利而无一害,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一个宽松的人际关系需要我们自己去创造,一个祥和的文明环境需要每个人都学会礼让。只要人人都学会礼让,祖国处处都能变成美好的德拉赫腾古镇。

[点评]

文章采用观彼思此、观远思近的思路,由古镇德拉赫腾奇迹联想到我国普遍存在的与此截然相反的不懂礼让的现象,并深入剖析其危害,挖掘其根源,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切合题意,观点正确鲜明,能很好联系实际,分析深刻。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读后感写作技巧和方法

全文共 982 字

+ 加入清单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或读了一段话,或读了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读好原文。“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其次,排好感点。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以写成读后感。

第三,选准感点。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第四,叙述要简。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中考个写作技巧:自我修改

全文共 2398 字

+ 加入清单

知识要点:1、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2、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3、能与他人交流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考试说明:一篇文章写完后,回过头来,自己读一读,会发现一些毛病(这里主要说的是局部的毛病,也就是句子的毛病),这就需要修改。

1、修改语病的方式

①增加词语。例如:"过去,我们曾不加分析地批评了他在文艺创作上的某些观点。现在看起来,当时的批判是慎重的。"这句话在"慎重"前边应加"欠"或"不够"、"不大"等。因为过去是不加分析的批判的,这种批判不会是慎重的。

②删去词语。例如:"我们应该刻苦学习,否则不学习,就很难把自己培养成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这句话的"否则"和"不学习"重复了,应该删去"否则"或"不学习".

③更换词语。例如:"几十年来,王老师的办公室里彻夜闪耀着温和的灯光。"这句话"温和"形容灯光不恰当,应改为"明亮".

④调动词语的位置。例如:"有些炎症,西药能治,中药照样能治。不仅中药能与一般抗生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也较低。"这句话中的"不仅"和"中药"应该换一下位置,变成"中药不仅……而且……"的句式。

2、常见的语病类型

(1)词语上的错误

①重词轻用。例如:"个别同学上课经常说笑、打逗,对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大家都很气愤。"这句话里同学上课"说笑"、"打逗"够不上"倒行逆施",这个词用得过重,应改为"违反纪律".

②褒贬不当。例如:"这篇文章很好,生动地揭露了同学热爱劳动的内心世界。"句中的"揭露"带有贬义,如"揭露阴谋",对同学们热爱劳动的内心世界,不能说"揭露".可改为"揭示".

③堆砌重复。例如:"我们学校的广大教师,积极性很高。特别是那些年龄大的老教师,虽然年纪大了,仍然为培养四化建设人才勤恳的、辛勤地工作着。"这句话里"年龄大了"与"老教师"重复,可将"年龄大的"删去。"勤恳地"与"辛勤地"重复,可将"勤恳地"删去。

④生造词语。例如:"听着这个故事,大家表现出了惶怖的神情。"这句话里"惶怖"是生造的词语,应改为"恐怖".

⑤歧义费解。例如:"班主任王老师把我们几个班的负责干部叫去开会。"这句话里"几个班的负责干部"有歧义,使人费解。可以理解为"几个班的"负责干部,也可以理解为"几个"班的负责干部。从全句话理解,因为是班主任老师召开的会,所以这句话应将"几个班的负责干部"改为"班的几个负责干部".

(2)语法上的错误

①成分残缺。例如:"通过读了画蛋一文后,很受教育。"这句话缺主语。"通过……后"是一个介宾短语,不能做主语。应改为"我读了《画蛋》一文,很受教育。"又如"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经济情况,广大农民干劲十足。"这句话缺谓语。没有交代农村经济怎样了,就又开始说另外的意思了。应该在"情况"后边加上"非常好"三个字。

②搭配不当。例如:"天津市人民的购买力,一天天地增加了。"这句话主谓搭配不当。"增加"应改为"提高".再如"他把桌椅都打磨上一层新油漆。"这句话动宾搭配不当。应将"打磨"改为"涂上"二字。又如"张老师那慈祥的声音时时在我脑海中出现。"这句话定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应将"声音"改为"面容"二字。

③词性误用。例如:"许多病友对他这种缺乏人道主义的做法,非常义愤。"这句话把名词"义愤"误用为形容词了。(误用名词)应把"义愤"改为"气愤"二字。再如:"人民银行的老李同志,来校作爱国储蓄报告,内容很鼓动。"这句话把动词"鼓动"误用为形容词了。(误用动词)应把"鼓动"改为"生动"二字。又如:"这是一首充沛着革命激情的诗。"这句话把形容词"充沛"误用为动词了。(误用形容词)应把"充沛"改为"充满"二字。

④语序颠倒。例如:"焦裕录同志总是心里想着别人,惟独没有他自己。"这句话中的"总是"不是修饰"心里"的,而是修饰动词"想"的,所以应该放到"想"的前边。

(3)逻辑上的错误

①不合事理。例如:"我两次看见她从这所学校里走出来,我才知道她原来是这所学校的老师。"这句话里的"两次看见她从这所学校走出来",并不足于证明她是这所学校的人,更不能断定"她"是这所学校的老师。

②关联词语使用不当。例如:"他在新华书店用了很长时间排队买那本书,但是终于买到了。"这句话没有转折关系,不应该用"但是".如果把"买到了"改为"没买到",就可以保留"但是",这样才能构成转折关系的复句。

③指代不明。例如:"这学期哥哥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都很关心。"这句话里的"自己"指代不明,可以理解成"哥哥",也可以理解成说话人"我".这里实际意思是指说话人,应将"自己"改为"我".

④多次否定意思相反。例如:"全队没有一个人否认程刚这次参加比赛获胜不是平时刻苦锻炼的结果。"这句话要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两个否定词就可以了,应该删去"不"字。如果要表达否定的意思,则只用一个否定词就可以了。

(4)修辞上的错误

①比喻不当。例如:"会场上挤满了人,黑压压的一片,就像虫子一样蠕动着。"这句话把到会的"群众"比作"虫子"在"蠕动".这个比喻不贴切,因为到会的"群众"和"虫子蠕动"没有恰切的相似点。

②夸张不当。例如:"李强回答不出问题,急得眼睛里冒出了红光。"这个句子夸张不当。写李强由于着急而使眼睛冒红光,这个夸张是脱离了现实基础的。如果由于着急而使额上冒出豆大的汗珠,则是合情合理的。

③排比不当。例如:"焦裕录不愧是兰考的好干部,没有拿过集体一根草,从来不多吃集体一口粮,没有浪费集体一分钱。"这句话排比不排。可将"从来不"改为"没有".

[20-1]下面是一个同学写的《春》一文中的两段话,请指出其中的语病,并加以改正。

①夏天、秋天过去了。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

②你看,鲜花像一群爱美的年轻的小姑娘,有的鲜花披上了火红的纱巾,浓妆艳抹;有的鲜花穿上了洁白的裙子,一个个紧挨着簇拥在一起,仰起美丽漂亮的脸蛋儿,笑迎春天的来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微型小说写作技巧

全文共 833 字

+ 加入清单

阿•托尔斯泰认为:“小小说是训练作家最好的学校。”微型小说又名小小说,超短篇小说,一分钟小说。过去它作为短篇小说的一个品种而存在, 后来的发展使它已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其性质被界定为“介于边缘短篇小说和散文之 间的一种边缘性的现代新兴文学体裁”。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微型小说写作技巧,欢迎阅读。

微型小说在写作上追求的目标是四个字:微、新、密、奇。

微。指的是篇幅微小,不超过一千五百个字。因此,构思和行文时必须注意字句的 凝炼,不允许作品中有赘词冗句。如马克•吐温的《丈夫支出帐本中的一页》。全文只有七行字,却具有长篇小说的全部情节。

新。指的是立意新颖,风格清新。星新一写作一分钟小说,就极力追求“新”。他写道: “有些评论家把我的小说与美国的超短篇小说(Short-Short)混为一谈,这是不妥当的。 我是受了美国超短篇小说的影响。但是没有完全依靠,而是发挥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巧。 我的小说强调一个‘新’字,给读者以新题材、新知识,甚至让他们感到惊讶!”(星新一《一分钟小说选》)为此,他常常借助于童话、寓言、科幻、推理等手法,通过非现实的题材或 现实题材的非现实笔法,反映他在现实生活中的独特的感觉,表现清新的主题,如他的《保 修》。 当然,微型小说的立意和其它形式的小说作品一样,有时并不是一眼能看出的,有时主题并 非一个,是多元化的,这都是可以的。例如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弗里蒂克•布朗写的一篇被称 为世界上最短的科学幻想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就写得十分别致而耐人寻味。

密。指的是结构严密。微型小说的作者在结构上,应力求时间、场所、人物都尽可 能地压缩、集中,使作品结构简练、精巧,如同微雕工艺品那样。因此,特别要在选材、剪裁和布局上下功夫。

奇。指的是结尾要新奇巧妙,出人意料。微型小说的特点多半在于一个“奇”字。 中外作家的许多优秀作品就常在结尾处使人拍案叫绝。如邵宝健的《永远的门》的结尾就出人意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提高写作的技巧

全文共 2381 字

+ 加入清单

想要在写作上取得高分,需要掌握一些写作的技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提高写作的技巧,欢迎阅读!

阅读优秀的作品:这是显而易见的,但立竿见影的方法。如果你不读更多的好作品,你就不知道如何写出更好的作品。优秀的作家都是从阅读别人的佳作开始,接着开始模仿,最后超越他们,形成自己的风格。尽可能的多读名著,在看内容的时候,更要留意文章的问题和写作的技巧。

尽可能多的写:每天都写,如果可能话,每天写几次。你写得多了,也就写得好了。学习如何写作和其他的学问道理是一样的,熟能生巧。写写你自己,写写博客,向出版社投稿。只是写,全情投入的写,练得越多,你的写作水平就提升得越快。

随时随地记下你的灵感:随身带一本小笔记本,当你对你构思的小说,文章,或是小说里的人物有什么灵感的时候,马上记下来。当你听别人谈话时的只言片语而所有顿悟时,或看到一段散文诗或是一句歌词让你很感动时,都可以马上当他们记下来。灵感总是转瞬即逝,你及时的记录下来,便可以成为你写作的素材。我的习惯是,为我的博客要写的文章列一个清单,不断的补充它。

专门的写作时间:每天找一个没有任何打扰的时间段作为专门的写作时间,让这成为习惯。对我而言,清晨的时间是最佳的,午饭,傍晚,或者深夜的那段时间也可以。无论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把写作当作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去做。每天至少写半个小时,当然有一个小时更好。若你同我一样,是一个全职的作家,那么你需要写更多的小时,请你不要担心,这只会让你写得更好。

随便涂鸦:面对整张的白纸,整版的白屏,无从开始,肯定恐怖。你会想:我还是看看邮件或是小憩一会了吧!先生,千万别这样。马上开始写,马上打字,你写什么没有关系,只是让我听到你敲键盘的声音吧。只要你开始写了,什么都好办了。像我的话,我喜欢先敲上我的名字和文章的标题,这应该不难吧,然后再慢慢的展开情节,全身心地融入进去…关键是:开始可以随便写写,随便涂鸦,但是尽快开始写正文。

集中精神:写作是一件一心一意的事情,在嘈杂的环境或是同时干着别的事情,是不可能写好的。写作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需要一点点柔和的背景音乐。即使是最低要求,你也需要在全屏的条件下,使用WriteRoom, DarkRoom,Writer这些写作软件,不受打扰的写作。关掉邮箱,关点MSN和Gtalk,关掉电话和手机,关掉电视,清理掉书桌上无用的东西。清除与写作无关的一切杂念,现在就是写作的时间,好像把自己放进一个盒子里,在没有任何打扰下进入写作状态。

先计划,再写: 这好像和“随便涂鸦”有些矛盾,实际上不是这样。在坐下来正式写之前,先做个计划或是脑子里先预演一下,这是非常管用的办法。每天跑步的时候想想要写的东西,或是散步的时间来个头脑风暴;然后把想到的记下来,做一个扼要的提纲;等真正准备好开始写了,可以很快的展开,因为思路和想法都有了。这里,有一个构思小说的三部曲,可以参考这个:Snowflake Method.

创新: 你需要模仿名家,这并不意味你要跟他们写得一模一样。你可以试试新的写法,从这里学一点,从那里学一点。渐渐地,你就会有了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文体,自己的思路。试试一些不一样的表达,或创造一些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每一方法你都可以尝试,看看它到底怎么样,不好就不用呗。

修改: 你开始构思你的文字,然后试着写,让故事情节展开,最后你需要回过头再看看你都写了什么。这点很重要,很多写手一旦写好就不想修改,已经费时费力地写好了,还要再花时间修改,实在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活。但如果你想写得更好,你就要学会如何修改。好的作品是经过反复的推敲和修改而成的,这会让你的作品从平庸中脱颖而出。看看你写的东东,不仅仅是那些拼写和语法错误,还有那些无意义的词,混乱的结构,和让人搞不懂的句子。修改的目标是:更清晰,更直接,更鲜活。

简明扼要: 这是你在修改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一句句,一段段的修改,把无关主题的统统都删掉。一个短句比一段冗长的废话更具说服力,大白话比晦涩的专业术语更受欢迎。记得:简单就是力量。

富于感染力的句子:在短句中使用富有感染力的动词,当然,并没有要求每一句都是这样,你需要变化。但是,多试试能够吸引人的句子。而且,你没有必要等到你要修改的时候再用,你刚开始写的时候就要考虑这个问题。

获取别人的反馈: 闭门造车不会有任何进步,让别人读读你的文章给你回馈,最好有经验的作家和编辑。他们见多识广,会给你很中肯和有见地的建议。认真的听,即使是一些批评,也接受它,忠言逆耳,这样只会让你写得更好。

是骡子还是马,拉出来溜溜:就你而言,你需要让别人读到你的作品。你的作品不是你想谁看谁就看的,让所有的人都读到你的文章。你就要出版自己的书,发表自己的短篇小说和诗歌,给出版社供稿。如果你已经开始写博客了,恭喜你,这是一个好的开始。若现在还没有人浏览过,你就需要把它放到流量更大的博客服务网站上去,让读者给你留言,给你提出建议。所有的人都会看你写东西,也许刚开始时会是件伤脑筋的事情,但这是每一位作家成长的必由之路,马上发表你的文字吧。

采用对话式的文体: 很多人的写作都很正式,但是我发现像我们说话一样写作会使文章更流畅。这样一来,读者看起来会更舒服。刚开始这么写并不容易,你需要坚持这么做。也许,会带来另一个问题,为了读起来更口语化,你需要打破一些语法规则。因为如果生搬硬套语法,会让你的文章看起来很不自然。若没有其他原因,就不要破坏语法规则。你需要知道你在做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

好开头和结尾: 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的重点。特别是开头。如果你不能在故事的开始就吸引读者,那他们就很难有耐心把整篇文章读完。所以投入更多的时间去考虑怎么写好开头,读者一旦对你开头感兴趣,他们会想知道得更多...写好开头后,再弄一个精彩的结尾,这会让读者更加期待你的下一篇佳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年小升初作文指导:记叙文写作技巧

全文共 5224 字

+ 加入清单

记叙文,必须考虑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安排好记叙的顺序,否则就会头绪杂乱,条理不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7年小学生记叙文写作指导,欢迎阅读。

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这是一项基本功。练好这个基本功,以后进行复杂的叙事,也就有了基础。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都说得清楚了。”那么,怎样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呢?

一、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

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二、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三、记叙的条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确定记叙的顺序以后,还要安排好段落层次。适当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要做到记叙的条理分明,必须在动笔之前,仔细地想一想,文章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把记叙的轮廓整理出来。

写记叙文,必须考虑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安排好记叙的顺序,否则就会头绪杂乱,条理不清。那么,怎样安排记叙顺序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呢?

一、运用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顺序,写清楚叙述的时间。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二、运用倒叙。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三、运用插叙。

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有些小朋友看见同学写出一些好文章来,便惊叹道:“这些内容,我也熟悉的,怎么我没能把它们写出来!”这个问题值得深思,说穿了,那是因为你缺乏从小事中写出深意的能力。生活中,惊天动地的事情是少见的,一般人所经历的大多是平凡的、细小的事情。自古以来,好文章数也数不尽,大多写的也是平凡的、细小的事。《红楼梦》写的是封建社会大官僚仕宦家族中的生活琐事,这些生活琐事在那样的门第中可以说是平常又平常的了,但它反映的思想意义却是深刻的,成为举世公认的巨著。

那么,怎样从小事中写出深意呢?

一、提高思想水平,训练一副见微知著的好眼力。

照相机能摄像,人的双眼也能摄像。然而人和照相机毕竟不同,双眼是带着感情去选镜头的。观察的人本身要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只有这样,才可能看到事情的里层,发现其中蕴含的深意。

二、深入思考、分析、挖掘、寻找出事情所蕴含的深意。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凡事多加留意,尽可能深入地去想一想,不只注意到它的表象,还要去挖掘它的本质,弄清它的来龙去脉。这样,就能有敏感的头脑和锐利的好眼力,挖掘、寻找出事情中所蕴含的深意。

三、把事情放在一定的背景中去写。

背景就是时代环境,指的是社会变迁和政治动态等。一件小事,孤零零地看,是不起眼的,如果把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联系起来,那就不寻常了。

四、“事”与“意”的榫头要对得合适。

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容易犯的毛病是“事”和“意”的榫头对得不准,往往是主观上(意)想“深”,客观上(事)显得内容单薄。因此,我们在具体写的时候,避免在提示事情所蕴含的意义时候犯任意“拔高”的毛病。

有一篇题目叫《节日的早晨》作文,叙的内容是一家人愉快地吃早点的情形,结尾是

吃完早点,我开了院门一看,只见人们穿着美丽的新衣服,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走向热闹的大街,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

这段话的结尾处,犯有“拔高”文章思想意义的毛病。如果写好吃早点的情形,体现人民生活水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步步提高是可以的,可是将它和“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联系在一起,那“事”和“意”的榫头就对得不合适了。

总之,我们只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对听到或看到的事深入地想一番,认识它的意义,鉴别它的价值,并把它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写,就能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

不少同学的作文,不是写拾到皮夹子交公,就是写为抱小孩的妇女让座;不是写帮助同学补课,就是写送迷路的小孩回家……总之,尽是写一些人家写“烂”的材料。于是语文老师常常在他们的作文后面写上类似的评语:选材陈旧,希望今后选择新颖、独特的材料。

那么,怎样才能选择到新颖、独特的材料呢?

一、从自己的生活中去找

不少同学看到作文题目,不是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找材料,而是道听途说,或者是从概念出发去记叙、描写。记好人好事,总是写“拾皮夹”、“让座”、“为人补课”,不管此事自巳是否经历过,是否有感触。这样的内容,怎么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呢?

其实,我们每个人居住的环境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经历的事情必然不同。能把自己那些与众不同的经历作为选材的内容,那么,你所选择的材料一定是自己独有的,新鲜生动的。

二、做生活的有心人。

常听一些同学说,我们是学生,生活贫乏,看不出有什么新鲜、独特的事情值得记叙。同学们生活面不广是事实,要扩大作文选材的范围,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地广泛接触生活。那么是不是我们同学生活圈子小,就没有新鲜、独特的材料可以写呢?不是的。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有独特的材料让你挑选。住在城里的人,恐怕都见过老年人跳迪斯科吧?可是有的同学熟视无睹,竟然让这样的材料从眼皮底下悄悄溜走了。

三、选择新角度,让常见的材料放出异彩。

一般来说,同学们的生活圈子小,家庭、教室、操场。接触的人少,家人、老师、同学。同学们在作文时,所叙述的事往往是常见的。常见的材料中就没有新鲜的东西吗?不是的。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对常见的材料改变一下叙述的角度,也会让它放出异彩。

四、打开思路,扩大视野。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思路比较狭窄,他们的目光只注意好人好事,作文的材料老是不能扩大。如果我们同学把观察的目光投射到整个生活里,既看到那些好人好事,也看到那些坏人坏事,作文的材料一定会丰富多采起来。

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了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

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

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这样,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

那么,在记叙的过程中,怎样妥当地安排详写和略写呢?

一、事情的发生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要详写。事情的发生阶段,往往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结果部分,往往是写出事情的结局或点明事情的中心。它们在整个事情中,或者说在整篇文章中,仅仅是枝节部分,所以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是整个事情,或者整篇文章中的主体部分,它往往具体体现中心思想,因而要详写。

二、有点有面地叙事,“面”要略写,“点”要详写。有点有面地叙事,“面”上的内容往往是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起烘托的作用。“点”上的内容往往是文章的重点。直接体现中心思想的,所以要详写。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文章中,重点突出详写的部分时,不能忽视略写的部分。略写虽是寥寥几笔,但运用得好,可以对文章重点的突出、主题的表现,起到“绿叶映衬红花”的作用。

一篇文章,好比一架运转正常的机器,文章中的一个个段落就好比机器中那些大大小小的零件,这些零件不仅相互照应,而且那些大零件需要小零件把它们连接起来。文章里的段落也需要相互照应,也需要一些“小零件”,即过渡段和过渡句把它们自然、紧密地连接起来。不然,文章就会显得支离破碎。所以,写文章时,一定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和照应。

一般说,记叙文在下面几种情况需要过渡

一、由这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时需要过渡。

二、记叙的时间发生变化时需要过渡。

三、由倒叙转入顺叙时需要过渡。

四、运用插叙时的起止处需要过渡。

一般来说,插叙内容写完以后要注意与原来的叙事线索衔接。叙事中的照应有三种情况

一、文题照应。在叙事过程中,我们所写的内容务必切题,要和文章的标题相照应。二、首尾呼应。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可以使文章结构紧凑。

三、前后照应。在一篇文章中,前面的内容和后面的内容要互相照应。

总之,过渡和照应,是叙事文章中必不可少的,我们在作

文时千万不能忽视。

写文章应该怎样开头?怎么结尾?谁也不会带着这个问题去问警察,因为警察不是教语文的,跟他关系不大。然而有一则外国幽默,却说有人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诀窍,而这个警察终于谈出“门道”来了。全文摘抄

有人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诀窍,警察说:“作报告时,首先要有信心,报告的开头要像逮捕犯人一样,富于戏剧性;报告中间要像审讯犯人一样有条不紊;报告的结尾要像宣判一样简洁明快。”

看了这则幽默,同学们可能会捧腹大笑,有的笑那个“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人,是向聋子借听力,是向盲人问路;有的笑那个警察是:“不懂装懂,胡说八道。”其实,那位外国警察谈的作报告的诀窍也一样适用于写文章,所谓开头要“富于戏剧性”,就是说开头要漂亮;所谓结尾要“简洁明快”,就是说结尾要干脆有力。

到“开头漂亮”的主要途径是

一、叙述好事件的起因。如《边线》作文,开头这样写道:“大扫除刚结束,不知哪个‘缺德鬼’把一小团废纸扔在五年级的走廊上。”文章的开头便是军军和牛牛争吵这件事的起因,具有夺人眼目的力量。

二、描写环境,烘托气氛。如《风》作文,作者一开头就描写了风的猛烈:“走在路上,风要把我吹得飘起来。”甚至“前面路口的大杨树被风刮得东倒西歪,发出‘唰唰’的响声……”文章的开头交代了上学路上的恶劣环境,正是为了适应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也增强了感染力。

三、激人兴趣,引人入胜。如《一堂有趣的自然课》,作者开头就写道:“清脆的上课铃声刚止住,马老师就抱着一大堆毛皮子、丝绸帕、玻璃棍和橡胶棒等东西,快步走进了教室。”马老师究竟要干什么?难道你不想看下去吗?

四、开门见山,点明题旨。如《“雷锋”来到运动场》作文,作者开头写道:“学校十三届田径运动会结束了。在总结会上,老师和同学们纷纷赞扬一位不知名的‘雷锋’。”这样直截了当,一下子把读者注意力吸引到中心思想上,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做到“结尾有力”的主要途径是

一、把事件的结局交代清楚。如《一堂有趣有自然课》,是这样结局的

下课铃声响了,当同学们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实验时,一个个不由自主地埋怨道:“怎么搞的,这节课时间这么短!”

这种顺着情节的发展,以事情的终结作全文的结尾,干净利落,不枝不蔓,事情结束,文章也就结束了。

二、语言含蓄,发人深思。在记叙文中,作者以独特的认识和理解,写下深刻含蓄的结语,力求意味深长,发人深思。

三、结尾同开头呼应。结尾照应开头,能使文章结构谨严,浑然一体。

四、篇末点题,突出中心。篇末点题,尤如画龙点睛,这“睛”点得好,会使全篇顿生光彩。画龙点睛式的结尾,能帮助读者悟出全文的深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议论散文的开头技巧

全文共 2244 字

+ 加入清单

优秀的应试作文,要开篇点题,开宗明义,开门见山,先声夺人,引人入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议论散文的开头技巧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议论散文的开头,语言要富有文采,明示中心论点。中心论点须放在开头文段的末句。论点的表述最好警句化。话题材料可引也可不引用。

一、精彩开头的技巧 (前边我们训练了引用开头、形象开头、排比开头等技巧,这里综合一下)

1.比喻入题,直接扣题 。

“理智和情感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长都和他们的理智及情感有关。”《天平和七弦琴》解说:将理智和情感比作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首句入题,就形象地点出了情感与理智的内在关系——情感与理智对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这样的开头,入题迅速,闪烁着思辨的色彩,令人耳目一新。

2.拟人入题,激发想像 。

“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为花给予她生命的甘露;在花的眼中,蜂是挚友,因为蜂给予她生命的延续。然而在蝶眼中,蜂不过是埋头苦干的笨蛋,在蜂眼中,蝶不过是游戏花间的浪子。” 《学会历史的旁观》)解说:文章开头赋予蝶、蜂、花以人的性情,连物都会带着情感的眼光来评价、认知事物,更何况是情感丰富的人?通过生动贴切的拟人手法,将话题的内在含义巧妙点出,不仅唤起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相关联想,更体现了作者的睿智。

3.设问入题,启人深思 。

“人有七情,自有喜好与厌恶之情,然而,当这种好恶之情掺入对真理的认识时,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勿以好恶论断之》)解说:一起笔就紧扣情感与认知,以一种假设将读者的思维引向对本质问题的思索,文章的立意显得十分深刻。这样的入题方式,将设问的修辞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简洁,却分量十足。

4.排比入题,先声夺人 。

“你会因喜爱北国的皑皑白雪,而对南国的椰树海风不屑一顾吗?你会因沉迷于江南的小桥流水、青瓦白墙,而否定西北‘大漠孤烟’的美吗?你会介意林黛玉‘使性子’,而不看经典名著《红楼梦》吗?你会钟情流行音乐,而厌烦‘沉闷乏味’的古典音乐吗?——古希腊哲人曾说,人是感情的动物。因此,面对大千世界,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喜好憎恶往往会影响到对人对事的看法。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架天平,有个自己的标准,用来衡量周遭的一切。”(《心中的天平》)解说:优雅的语言、和谐的音节、丰富的形象还不足以触动你的情感吗?还不足以让你在美的品味中恍然大悟“原来对美的感知,对人对事的看法,都是要受到心中那架天平的影响”吗?

5.抒情议论入题,入情入理 。

“ 常常是一位亲人的生命如流星般陨落,我们才悲哀于死神的无情;常常是一位朋友在与疾病殊死斗争,我们才诅咒病魔的猖獗横行;常常是我们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犯,我们才正视社会上的毒瘤......感情的叶片时常遮挡住我们理智的目光。”(高考优秀作文《放下感情的叶片》)解说:这样的语言是不是很容易唤起你的共鸣?这样的开头,既饱含着深厚的情感,又折射出理性的色彩。如此入情入理的文字,引导我们触摸到了这样的本质——“感情的叶片时常遮挡住我们理智的目光”。

6名言警句入题,彰显底蕴 。

“人是有感情的,正如古语所说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故而,在认知事物时便不自觉地附着了浓浓的个人情感。于是有了‘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缠绵,有了‘感时花溅泪’的悲戚。(《怎一个“情”字了得》解说:文章开头即紧扣住一个“情”字,在三句话中嵌入了三句有关情感的名句,显示出了考生较为扎实的写作功底和文学底蕴。

7.对比入题,表明立场 。

“有时候,感情是一剂善变的药,融在爱人的酒杯中,苦涩里也能品出甘润;有时候,感情是一把双刃剑,握在敌人的手里,纵轻轻挥下也觉得伤痕累累。”(《真情诚可贵 理智价更高》)解说:感情既是能化苦涩为甘润的“善变的药”,又是可以带来累累伤痕的“双刃剑”。精致的比喻将情感的两重性揭示出来,构成巧妙的对比,非常形象地点出了文章的中心: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

8.假设情景入题,埋下伏笔 。

“如果你正赶时间,可是走到路口却被人告诉前面过不去。如果这个人是你认识的人,你会怎么办?如果这个人是陌生人,你又会怎么办?”《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解说:是啊,假如遇到这种情景,我们该怎么办?是从感情亲疏的角度出发,对所认识的人相信多一点,对所不认识的人相信少一点,还是反过来?假如其他类似的情景,又该怎么办?很自然地,我们便顺着作者的思路追寻下去,去看看作者预设的答案到底是什么。

9.品评时事入题,追踪本质 。

ApEC让全世界刮起了‘唐装热’。看着那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们着一身相同的唐装时,我不禁呐喊,我爱唐装!曾经,这样的传统服装让国人排斥,单调乏味,不及洋装轻便舒适,人们抱怨过,人们责难过,穿着这样的衣服甚至让他们羞愧,我不禁要问:一件衣服,有那么多过错吗?我看是感情在作祟吧!”(《我爱唐装》解说:直接以ApEC会议引起的“唐装热”入题,联系对唐装前后情感态度的不同,引出了对本质的追问——衣服自然不会有对错,错的是人们的情感和认知。假如能在入题时用时事材料来紧扣话题,通过品评时事来追踪本质,你的作文的开头就也能带着几分新鲜,闪烁着几缕智性的光芒。

从以上的例子就可以看出,这些精巧的开头并非只是简单套用某种入题的技巧才显示出新意来,而是结合了几种或多种技巧,并且,从优秀考场作文的开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这些考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和良好的语文素养,这才是他们获高分的根本原因。

所以,希望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既要有意识地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也要厚实自己的知识积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作文写作技巧与方法

全文共 4063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把作文写得更好,每一个步骤都要合理地安排,每一步都设计好了,整体作文才能好,才会等到高分,小编收集了作文写作技巧方法,欢迎阅读。

一、要想写好作文,必须先学好本单元的课文。每个单元的课文都是这个单元的例文,均有启发引领本单元作文思路的作用。我们要分清课文的类型,知道课文是写什么的。文中运用了那些描写,常见的描写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场面描写、环境描写、肖像描写等,用笔把这些描写画出来,并练习在自己的作文中应用。有不少课文中运用了不同的修辞方法,课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歇后语、对偶、引用、反问、设问等,试着先把它们找出来,再把它们画出来,看能否在自己的作文中运用。还要看课文的开头怎样扣题的,中间怎样把主要内容一步步说清楚的,结尾是怎样升华主题的。这些都是写好作文的基础,“照着葫芦画瓢”是课文和作文关系的真实写照。

二、在学习第一篇课文时,老师就要把本单元的作文任务传达给同学们。说明本单元的课文安排类型和作文类型,让同学们提前知道作文任务,带着任务学课文效果会更好些。老师要求同学自己读懂要求,吃透写作内容,明白写作范围。有了课文引路,又知道了写什么内容,用一周多的时间酝酿怎样写,这样每一篇作文都是打的“有准备之仗”。这样的文章能写不好吗?

三、明白了要写的内容和范围之后,就要留意自己的生活和身边的人物,寻找写作的素材,主动“找米下锅”。“留心处处皆文章”,只要细心观察,我们就有写不完的材料,有趣的事,快乐的事,后悔的事,每件成功的失败的事都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我们身边有各具不同特点的人,热心的,善良的,淘气的,贪吃的,芸芸众生中有写不完的人。生活中的吃喝玩乐,学习中的酸甜苦辣,课内课外,各种活动,都可以写进我们的作文,这样的作文是真实的,而且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大家爱读,生命力就强。

四、明白了写什么,找到了写作素材之后,就要给自己的作文拟一个好题目,好的作文题目既能和作文内容完全吻合,又能新颖别致,看了富有新意的题目,人们就想看全文的内容。像美国小朋友BoyuCHen写的《我们班的两座“山”》,北京亦庄实验小学的连晓曦的《是谁偷走了我的快乐》,黑龙江萝北县杨洪金的《冤家路宽》,我们学校贾培峥同学的《情满教师节》等作文题目,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五、用简妙作文的写法写出简洁扣题的好开头来。《简妙作文,一学就会》是我们编辑部李凌总编独创的一种作文教学方法,曾在中央电视台《成长在线》栏目中多次播出,受到全国小朋友的欢迎,其教材多次修改,出版17次,一次次掀起抢购狂潮。简妙作文的开头要求是扣题、定位、引下文。扣题就是把题目中的重点字或词写进第一段中。如黑龙江萝北县第三小学的赵佳欣同学的《“不男不女”的尹嘉宇》开头是这样写的:“在萝北县第三小学六年一班里,有位‘不男不女’的同学,她就是我的朋友尹嘉宇。”北京瀛海二小的张彬同学的《大度的爷爷》开头是这样定位的:“我的爷爷是一个很大度的人,他对人温和忍让,从不和别人斤斤计较。”这样的开头既扣住了题目,又让人产生看下去的欲望。

六、下大力气写好中间部分。简妙作文把作文的开头叫做凤头,把中间段称作猪肚,它应该是丰富饱满的。因为它是全文的重点和核心,我们一定要下大功夫把它写好,要详细描写事情的全过程,运用多种描写和修辞,把经过写的生动而富有情趣。有的同学写作文时按开头中间结尾三段式写法,从我们学的课文上看,却大多把文章分成许多层次,或按时间顺序,或按空间移位,一层层地反映出课文的全貌。我们来看一下《大度的爷爷》的中间部分:“那天早上,朝阳初上,空气清新,我爷爷照例早起锻炼,他沿着村里的土路散步,正在土路中间慢慢走着,一个青年男子却把我爷爷给撞倒了,爷爷一看,他就是我们村出名的不讲理的人,所以人们都管他叫张不理,更可气的是他撞了人连句客气话都不说就扬长而去,爷爷看清撞他的人是张不理,就没跟他计较,爬起来拍拍身子前面的土,继续散步。

爷爷回到家,我爸和我三叔、四叔看到我爷爷身子后面全是土,就吃惊地问爷爷:“爸,您这是怎么了?”我爷爷说:“没怎么呀!就是张不理在道上不小心撞了我一下,摔倒在了地上,又没受什么伤,没事的!”我爸一听就火了,叫上我三叔、四叔去找张不理,边走边气哼哼地说:“撞了人也不过来看看,太不懂道理了!”我爷爷在后面紧追,不让爸爸去找人家,气头上的爸爸哪能听爷爷的。

爸爸和三叔四叔一口气跑到了张不理家,找到了张不理,张不理还在那儿狡辩呢,我爸刚要伸手教训他,我爷爷就气喘吁吁地跑来了,让我爸快住手,爷爷说:“人家撞我是不小心,谁家还没个着急事,都是乡里乡亲地住着,有话好好说,吵吵嚷嚷像什么!不怕人家笑话吗?”一席话说得爸爸低下了头,连平时最不讲理的张不理也脸红了,赶紧给爷爷拿了个小板凳,让爷爷赶快坐下。

七、有许多初写作文的同学,对中间段的描写总是不过关,写的过于粗略,缺少对人物的刻画和情节的描述,不少老师给学生写上“不具体,缺细节”的批语,但这对以后的作文并不起什么作用。怎样才能改变这种难以扭转的局面呢?“作文是问出来的”,教师应采取多问的策略,提高学生的增补能力。记事的作文我们可以设如下问题:你把事情的时间地点交代清楚了吗?当时的情景和场面是怎么样的?有哪些人参加了这件事?他们都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对这件事有什么不同的态度?这件事开始怎样?后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事情的结果如何?你怎样评价这件事?下面是连晓曦作文《捉鱼》的中间部分:我们站在岸边,俯身往水里一看,嘿!鱼还真不少,我们个个高兴得一蹦三尺高,都迫不及待地挽起裤脚,扑通扑通跳进水里,我们一人一个角,把鱼围起来,来个瓮中捉鳖。大家眼中有鱼无人,只见黎薇和梁潇为了抢一只小鱼,“咣”地一声撞上了,小鱼摆摆尾巴游走了,不再和她们捉迷藏。高尚更可笑,鱼还未捉到一条,人却扑通一下坐到了水里,先把自己变成了一条美人鱼。张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抓到一条鱼,真是笨得优秀。“啊”从后面传来一声惊喜的声音,任凯阳为了抓到那只和他周旋了半天的小鱼,竟趴在了水里,摊开手一看,鱼早没了踪影,“唉!鱼比人聪明呀!”他坐在水里自我解嘲。毕竟有几个聪明人,不长时间我们就抓了一大些鱼。“咱们老百姓,今儿个真高兴!”我们拿着胜利的果实,亨着小曲儿,朝小区门口走去。没想到还没到小区门口,就被保安叔叔拦了下来,他让我们把鱼倒回去,说那是小区养的鱼,我们不放鱼他就不放人,真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没办法,我们只好按保安叔叔的要求,把捞来的鱼完璧归赵。

写人的作文也要通过多问,全面反映出人物的特点。需要指出的是,人物的特点必须用具体的事例反映出来。对记人的作文,我们可以提出如下问题:你写的人物是谁?他是干什么的?和你的关系如何?他的特点是什么?你准备用几件事来突出他的特点?你想用什么描写来表现他的特点?你能应用修辞方法吗?你对这个人有什么评价?我们来看一下孙小剑同学的作文《严厉的哥哥》的中间部分:这不,在今天的听写中,我又写错了一个字,我正在改这个字的时候,哥哥走过来,拿起我的本看了看说:“真有能耐,刚刚学过的字也能写错!”我无可奈何地笑了笑,赶紧把错字改对了。

接下来,哥哥并没有因我改错态度认真而放过我,他又翻开我的语文书问了我好几个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我能很熟练地答上来,有的回答得不很熟练,哥哥听了我的回答后,脸色有些不高兴了,他生气地说:“这些都学过了,怎么还这么生?”我赶紧分辩说:“不是……”哥哥不容我解释:“不是什么?你就别强词夺理了!”我今天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了。

他正数落我的时候,我的好友李斯特来找我玩,我哥可不管这些,还是当着同学的面毫不客气地批评我,真让我下不了台。我心想:我都这么大了,你怎么也得给我留点面子呀!后来在李斯特的央求下,他总算开了恩,允许我们出去玩会儿,临出门时,他不忘给我戴上“紧箍咒”:“2点半,不,2点10分必须给我回来,否则的话,你学过的课文都得给我读10遍!”

八、文章的结尾是能否得高分的关键,“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也可用在作文结尾上。《简妙作文,一学就会》的结尾要求是照应开头写所感。这个所感就是感想、感受和感悟。结尾通过独到的认识和中肯的评价,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自己的认识得到提高,提升了作者的做人品味。我们看一下赵卓亚的《小雨沙沙》的结尾:雨啊!你不杂尘滓,有着天使一般的心灵,用生命为万物谱写乐章。你将世界洗刷,让一切都变得清晰,将丑陋肮脏收在自己的体内,随自己葬入土地。有人说,下雨是云发怒的样子,我想不对,雨应该是云最美的化身,是上苍赠与我们的最珍贵的礼物。还有赵雁南同学的作文《让爱永恒》的结尾:看,生活中竟有这么多的爱。爱是那么伟大,又是那么无声,何必不让爱永恒呢?只要每一个人都伸出我们的双手,帮助一下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爱就产生了。帮助别人是爱,被人帮助也是爱,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我们的社会就会爱满人间。

九、写作文要遵循从说到写的原则。当我们学好课文、吃透本单元的作文要求、把要写的素材、要用的修辞和描写、文章的题目、作文的开头中间结尾等这一切都准备好后,我们还应该把作文内容在大脑中过滤一下,给同学或老师说一说。说作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有利于理清思路,为以后的写打下良好的基础。

十、作文的材料确定之后,又细致地给别人说了一遍,作文的雏形已形成了。这时就可以找出稿纸,动笔写作文了,要按格式要求,题目居中,每段空两格,标点占一格,一行末的标点可放在格外,每行的第一格不能是标点。层次要清楚,语句要通顺,不写或少写错别字。写完后要认真通读一遍后,没有问题了,再交给老师批改审阅。这样认真地写过课本上的八次作文后,老师排好名次后再发给你,你就有半个作文集了,一个学期就有一本属于自己的作文书了。只要坚持写下去,到高中时有不少同学就真的可以出书了。

这就是我们写作文的线路图,每个同学都能做到,大部分同学都能完成,到那时,我们的作文将会大上一个新台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10个作文写作技巧绝招

全文共 2149 字

+ 加入清单

写作文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运用一些小技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10个作文写作技巧绝招,欢迎阅读。

1、移步换形法

【特点】

采用移步换形的方法描写建筑物,可以不断地变换立足点和观察点,对建筑物进行多方面的观察描写。同一个建筑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得到的印象是不一样的。因此采用移步换形法描写建筑物首先要把观察点和立足点交代清楚,使读者明白你所描述的建筑物形象是从哪一个角度看到的。否则,容易把读者搞糊涂了。其次,采用移步换形法描写建筑物时,一定要抓住建筑物的最主要的特征来写。如果采用面面俱到的方法来描写,文章容易变成一本流水账。

2、说明介绍法

【特点】

采用说明介绍法描写建筑物时,首先要注意紧扣文章确定的中心进行必要的说明介绍,切忌不着边际的东拉西扯。在说明介绍的过程中要简明扼要,切忌拖泥带水。采用说明介绍法描写建筑物时,还要注意整体的连贯性,也就是说在说明介绍完毕以后,文章要返回到描写建筑物上来,并与前文衔接。文章从描写建筑物转到介绍说明,或从介绍说明回到描写建筑物要有过渡词或过渡句。

3、环境衬托法

【特点】

周围都是绿色,中间的一点红色就特别鲜艳夺目,所以说“万绿丛中一点红”。对建筑物周围的景色进行适当描写,建筑物就显得突出。描写建筑物周围景色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建筑物,因此描写景色时要能衬托建筑物的特点,切忌离开建筑物而大写特写景色。造成喧宾夺主。在描写建筑物周围的景色时,要把观察点和立足点交代清楚,便于读者了解建筑物的位置。

4、彩笔描绘法

【特点】

植物总是由根、茎、叶、花、果组成的。运用彩笔描绘法时,要把根、茎、叶、花、果各个部位的最主要特点写出来,要写出它们的形状,写出它们的颜色。采用这种方法描写植物,要仔细观察。要分辨出植物各个部位的颜色,同样是红色,要分出是火红的,还是粉红的;同样是黄色,要分出是桔黄的,还是金黄的;同样是绿色,要分出是碧绿的,还是嫩绿的……要仔细区分各个部位的形状特点,同样是花,花骨朵与盛开的花就不一样。观察得仔细,描写得具体,读者就好像看到一张植物的彩色照片。采用这种方法描写植物,还要运用恰当的比喻,要写出自己的情感。

5、远近结合法

【特点】

同一棵植物,远看和近看是不一样的。这同照相一样,放在照相机的前面和远离照相机,摄下来的照片是大小不相同的。采用远近结合法描写植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植物的形状和颜色的特点,给读者以完美的印象。采用这种方法描写植物要把观察点交代清楚,也就是要说清楚是远看的还是近看的。其次要注意叙述的顺序,或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这样文章才能条理分明。

6、时序变换法

【特点】

植物各个部位的形态和颜色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我们把植物在不同季节的特点写出来,同时把前后有关的情况交代清楚,就等于在不同的时间给植物拍了彩色照片。看了这一组彩色照片,读者对它就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采用时序变换法描写植物,首先要注意在平时积累资料。要有计划地在不同季节对同一植物进行仔细观察,并记下观察日记,这样,写作时才能对积累的材料进行取舍,写出一篇好文章。其次要注意观察的连续性。

7、生长变化法

【特点】

植物总是要生长的,一般要经过发芽、生枝、长叶、开花、结果等阶段。如果把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的形状、颜色的特点和生长的情况与下来,就好像给这棵植物拍了一部小电影。读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阅读,了解植物生长的全过程。采用生长变化法描写植物,首先要注意把植物生长过程中最突出的变化写下来;其次要交代植物发生变化的原因、前后情况和过程;此外要注意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有条不紊地写下来。

8、展开联想法

【特点】

我们看到一棵植物,往往联想到其它事物,这些事物往往与这棵植物有共同之处。例如我们看到棉桃,联想到洁白的雪花,这是因为雪花和棉花的颜色相同;我们看到大西瓜,联想到篮球,这是因为西瓜和篮球的形状相似;我们看到冰在雪地中郁郁葱葱的松树,想起那些在敌人面前不怕严刑拷打,决不屈膝的英雄,那是松树与英雄的品质上有相似之处。采用联想的方法描写植物,要注意抓住植物的主要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要提高自己的联想能力,首先要认真读书,了解生活,使自己的头脑储备丰富的知识。其次是勤思勤想,经常训练,使自己有丰富的想象能力。

9、突出重点法

【特点】

植物总是由根、茎、枝、叶、花、果组成。我们在描写植物的时候,可以对植物的根、茎、枝、叶、花、果的各个部分进行描述,也可以只对植物的某一部分进行描述。采用重点突出法描写植物时,首先要找出这棵植物与众不同的地方。其次要对最能体现这棵植物特点的部分从颜色、形状、气味等多方面进行具体描写。此外还可以恰当地运用拟人、比喻等方法。

10、对照比较法

【特点】

俗话说:“不见高山,不知平地。”事物的特点往往在比较中得到显现。我们描写植物时,往往通过对照比较的方法来突出植物的特点。对照比较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把这种植物与另一种植物进行比较;一种是把植物本身两种截然不同的特点放在一起比较。采用对照比较法要注意抓住所要描写的植物最显著的特点与其他植物作比较。这样才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采用对照比较法还要注意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倾向性。这样才能使文章感人。抓住同一植物不同部位进行比较时,要注意找出矛盾点,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写好观后感作文的写作技巧

全文共 1357 字

+ 加入清单

读后感写的是自己读了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后的感想。观后感写的是看了一部电影或一出戏剧一部电视剧一场演出一幅书画后的感想。二者的写作要求是一样的:既要写看到的作品的内容,又要写由此产生的感想;作品内容要写得简略,感想要写得具体;要有叙述有议论。怎样写出符合要求的习作呢?我们可以这样做:

一、理解作品,选定感发点。

理解作品是写读后感、观后感的前提。我们要认真研读观看作品,理解作品的写的或表现的内容是什么,要说明什么道理赞扬人物的什么精神。在此基础上思考:这篇(部)作品的哪些情节精彩,为什么说它精彩?哪个地方使自己深受启发,受到了怎样的启发?哪个地方引起自己的联想,引起了怎样的联想?自己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喜欢?自己不喜欢那个人物,为什么不喜欢?这样以来,我们就会产生好多的感想,把所有的感想排排队,比较一番,看看其中哪一个(最多两个)感想最深刻、最有话可说、最有现实意义,就把这个(最多两个)感想作为这篇读后感、观后感的感发点。

二、起个凝练醒目的题目

读后感、观后感的题目要凝炼醒目。题目可以提示出习作的内容,如《〈周恩来〉观后感》、《读〈邱少云〉有感》;也可以提示出感发点,如读了《小马过河》写读后感,用“要亲身尝试”做题目。

三、开头要简洁,为下文做铺垫

读后感、观后感的开头要简洁明快,为下文做好铺垫。如“《灯光》读后感”这样开头:“读了《灯光》,我被郝副营长的英雄事迹感动得流下眼泪。”紧扣题目只用一句话就交待明白了读的文章是什么,总的感受是怎样的,为下文介绍郝副营长的事迹和具体写自己的感受做好了铺垫。

四、引述作品有关内容再分析议论亮出感发点

为了增强习作的说服力,接下来要把作品里引发自己感发点的内容简明扼要地引述出来,再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和议论,然后亮出感发点。如写“《周恩来》观后感”,用几十字引述周总理到农村去访贫问苦、到工厂去视察生产、到地震灾区指挥抗震救灾、在病重住院期间还坚持批阅文件的感人事迹后,再经过一番分析议论,然后亮出感发点:“周总理为了祖国和人民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呀!”别人读了会觉得习作的感发点有理有据,入情入理,值得信服。

五、立足感发点引申联想

亮出感发点后,还需要联系社会生活中类似的或相反的事例、现象,展开分析议论,以增强文章的现实意义和感染力。如看华君武的漫画《假文盲》写观后感,在亮出感发点“假文盲的行为危害了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后,联想到社会上一些人随地吐痰践踏草地不走斑马线等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并分析议论他们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又联想到小同学在乘车时主动为老年人、孕妇让座的事例,与前者进行对比,然后褒扬小同学的高尚品质。这样以来,不仅文章的内容丰富了,而且有了针对性,有了现实意义,感染力就增强了。

六、结尾注意强调、升华感发点

读后感观后感结尾时要注意强调和升华感发点:如“《小兵张嘎》观后感”这样结尾:“张嘎凭着机智勇敢战胜了敌人,他是一个小英雄。我要学习张嘎,机智勇敢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考验。”既强调了感发点——嘎子机智勇敢,又说了自己要机智勇敢地应对学习和生活的挑战和考验,从而升华了文章的中心。

文无定则。初写读后感观后感,同学们可以按这个步骤写,在基本掌握了写作方法后就要追求创新。相信你们一定能写出优秀的读后感、观后感。

[写好观后感作文的写作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写作技巧的基础总汇

全文共 665 字

+ 加入清单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年高考作文指导:话题作文的写作技巧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话题作文的题目大,范围宽,选材有一定的难度,每每让学生难以下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话题作文的写作技巧,欢迎阅读。

1、不要把话题当文章。话题作文的导语提供的是写作范围,并非作文题目。人家的话题是什么,你就以什么为题,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不应有的失误,出力不讨好。

2、不要以为“文体不限”就是“不要文体”。如果不管文体,信马由缰,文章就会不伦不类。所以一定要选定一种文体,然后按这一文体的有关要求写作。

3、不要摘录导语。不少考生误将导语作为材料作文的“材料”,一开篇就“引”入文中,然后才开始或编述故事,或展开议论,这样的开篇自然也就成为文章的一大败笔。

4、不要泛泛而谈。有些学生“拿”起话题就写,根本没考虑“大题小做”,浮光掠影,泛泛而谈,致使作文中充满了大话、假话、空话、套话,全文找不出明晰的中心。

5、不要游离“话题”。少数同学对“话题”不假思索,写出来的文章根本没有触及话题,甚至与“话题有关的词眼也找不到,完全成了自由作文。因此,写作前一定要读懂“话题”,写作中一定要扣住话题。其实,有的文章只要在恰当的地方点示一下话题,文章就不担心离题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年初三英语写作技巧精选

全文共 4587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英语写作能力作为体现语言交际能力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写作测试是对学生书面交际水平及能力进行检验最有效的途径。以下是yjbs作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写作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要想获得高分就应在“正确”表达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特色,写出自己的“亮”点。

一、词汇选择——标新立异

在写作中“较高级词汇”的使用主要是指使用《大纲》上没有的词语、使用通过构词法变化来的新词、使用同(近)义词或反义词等来代替常见词语。

1)这栋房子在芳草街的一栋楼上。

A: The flat is in a building on Fangcao Street.

B: The flat situates in a building on Fangcao Street.

分析:is in是常见词语,而situates in则是《大纲》上没有的,属于高级词汇。

2)在周末我们做很多作业。

A: At weekends, we have a lot of homework to do.

B: At weekends, we have endless homework to do.

分析:B句在表达时没有使用过于直接的a lot of,而是使用了endless。endless就是由《大纲》词汇end加后缀-less变化来的。

3)洗澡间和厨房都很好。

A: The bathroom and the kitchen are good.

B. The bathroom and the kitchen are well-furnished.

在表达要点时,B句使用了well furnished,这比good语气强,也显得生动。

在造句时,“较高级词汇”如能运用贴切自然,哪怕整篇文章只用上一个,也会使你的作文显示出与众不同。

二、结构造句——与众不同

在造句时,既要使句子生动,又要使其简明扼要。

1、使用与人不同的表达方式,特别是提倡打破汉语句子结构的束缚而重组的句子更受欢迎。

1)唐山曾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生过一次大地震。

A: There was a strong earthquake in Tangshan in the 1980s.

B: A terrible earthquake hit/struck Tangshan in the 1980s.

大多数同学使用了there be结构,这是对的,但是B句却摒弃了常见句式。另辟蹊径而使用了“主语+谓语+宾语”结构,且使用了terrible,hit/strike这样的词汇,更是难能可贵的。

2)你八月十五日的来信我今天早晨收到了。

A:I received your letter which was written on August 15th this morning.(多数人使用的方式)

B: Your letter of August 15th reached/ got to me this morning.(与多数人使用的方式不同,简洁)

2.使用一些强势句式,如强调句、感叹句、倒装句等,增强语句的表现力。如:

3)阿福救了我妹妹。

A: Ah Fu saved my sister.(一般句式)

B: It was Ah Fu that saved my sister.(强调句式)

4)我们看到庄稼和蔬菜长势喜人很是高兴。

A: We were glad to see crops and vegetables growing well.(一般陈述句)

B: How glad we were to see crops and vegetables growing well.(感叹句)

3、句式多样,复杂得体。在写作中应避免使用相同长度的相同句型,而应注意句式的变化,如长短句结合,简单句、并列句与复合句共用,还可使用简化句等;一些较复杂的结构如独立主格,分词结构等也可使用。下面的表达中A句简单句多,而且多处使用there be结构,显得单调、乏味,而B句就有自己的特色(请同学们自己分析)。

5)这是一套25平方米的住房,住房里面有卧室、有洗澡间、有厨房;卧室里有床、沙发、桌子和椅子等。

A: Its a flat of 25 square metres. There is a bedroom in the flat. There is a bathroom and a kitchen in it, too. In the bedroom, there is a bed; there is a sofa, a desk and a chair as well.

B: Its a flat of 25 square metres, with a bedroom, a bathroom and a kitchen. In the bedroom there is a bed, a sofa, a desk and a chair.

三、布局谋篇——独具匠心

在写作中,我们可按时间、空间或其它逻辑顺序来安排各要点,同时为使主题突出,结构严谨,我们应注意学习和使用交代句以及段落的主题句等。在布局谋篇上,NMET2002范文堪称典范。请看:

Opinions are divided on the question.

60% of the students are against the idea of entrance fees. They believe a public park should be free of charge. People need a place where they can rest and enjoy themselves. Charging entrance fees will no doubt keep some people away. What is more, it will become necessary to build gates and walls, which will do harm to the appearance of a city.

On the other hand, 40% think that fees should be charged because you need money to pay gardens and other workers, and to buy plants and young trees. They suggested, however, fees should be charged low.

1)该文使用Opinions are divided...作交代句,开门见山,随后两个段落均使用了主题句(见黑体字部分),使全文结构紧凑,表达严谨。

2)在表述要点时范文还对要点出场顺序作了调整,如“40%的同学认为应收门票,但不宜过高。”前部分作为主题句放在句首,而后部分另起一句放在句末:They suggested, however, fees should be charged low.这样就分清了轻重缓急,主题突出,条理清楚。

3)范文使用了and, what is more, however等连词,在段落之间使用了on the other hand(说明前后两个观点是相悖的),这些连接手段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联系,使文章表达连贯,浑然一体。

4)范文在第二段为说明不收门票的“原因”时增加了Charging entrance fees will no doubt keep some people away.等细节,这也是解决句与句之间缺少连贯性的常见方法。

写作技巧:

一、要善于模仿

对大多数学习英语的同学来说,英语的词汇量、句式的积累还极其有限,远不能达到用英文流畅表达,挥洒自如的境地。在这一阶段进行创作是不合时宜的,如果非要创造,只能写出“long time no see”这样的文字来。因此,模仿是这一阶段的必经途径。

谈到模仿,一些同学的办法就是背一堆范文,然后再到考场上进行一个“剪切”、“粘贴”的工作,效果可想而知。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模仿,充其量算是默写课文。如何模仿呢?

首先,模仿的目标要明确。模仿的重点永远要放在一定的句式结构上,而非个别的词汇。道理很简单:一个词,随着文章内容的变换,可能就不能用了;而句式结构是放置四海而皆准的东西,适用的范围广,学来对写作的帮助也就明显。

其次,模仿的材料要地道。像新概念英语这样的教材就提供了很多原汁原味的英语表达法。盲目选择文章学习,记一些不中不洋的句子,以讹传讹,浪费时间。

最后,模仿要体现在实际动笔上。比如说,新概念第三册有一个句式说:“…for the simple reason that…”表示某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用在大学英语考试中,我们就可以拿来解释为什么自行车在中国如此的流行,表达为:“the bicycle is very popular in china for the simple reason that…”。然而,很多同学经常背了这些句式不用,一谈到原因仍然是“…because…”,等等。

二、要灵活变通

在批改英语作文的过程中,经常能发现一些将中文生硬地翻译成英文的表达法。由于中英文之间的差异和词汇量、表达法积累的不足,出现难于表达的情况是十分正常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处理。有一句话叫做“立志如山,行道如水”,套用在这个问题上就很合适。写英文作文,一定要有决心把它写好,有信心把意思表达清楚,这是“立志如山”;但关键是遇到问题时要有个灵活的态度,能像流水一样变通解决问题。

有个翻译界的故事说:在某大型国际会议的招待会上,一道菜是用鸡蛋做的。与会的客人问翻译:“what is it made of?”本来是非常简单的一个问题,结果翻译太紧张,忘了“egg”这个词,但是他急中生智,回答:“it is made of miss hen’s son.”这里,就是一个灵活变通的范例。绕道表达,是写作中应该常常运用的一种方法。

三、要细心观察

要写好英语作文,还要带着敏锐的目光细心地观察,注意英语中一些表达上的习惯。

比如说,在正式文体的写作中,很少用 “it isn"t”这样的略缩形式,而往往是一板一眼地写作 “it is not”。同理,在正式文体中的日期一般不缩写,阿拉伯数字一般会用英文表达(特别长的数字除外)。

再比如说,翻翻新概念第三册所有的课文,会发现凡是一段文章的段首句出现转折时,转折词however都放在句子结构中的第二部分,以插入语的形式出现。分析原因,是因为段落一开始就用转折词,会时转折显得较生硬、突兀。

最后,许多同学在写作文时,习惯于把 “since” “because” “for”这样的词放在句首引导原因状语从句。事实上,在我们见到的英语报刊杂志文章中,这样的从句一般都是放在主句之后的。另外, “and”也常常被误放在一句话的开头,表示两个句子之间的并列或递进关系。其实,经常留心地道的英语文章能发现,如果是并列关系,完全可以不用连词;如果是递进关系,用 “furthermore” “what is more”更为普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说明文写作技巧

全文共 3468 字

+ 加入清单

一、说明文的特点

说明文是一种对事物作客观说明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予读者知识。中学生对说明文的写作最感头痛,往往举步维艰。其实,说明文的写作并非像同学们所害怕的那样,只要理顺了头绪,把阅读说明文和写作说明文结合起来,以阅读课文为写作借鉴的范例,多观察、多分析、多练习,就能逐步学会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正确而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第一,要写好一篇说明文,首先得分清说明文和记叙文的区别。说明文的写作是授人以知,让人明白,记叙文写作目的是以情感人、让人动情。说明文只是说明事物的特征,阐明原理,介绍知识,说明是手段。说明文与议论文的区别,主要在于说明文的目的主要是说明,议论文的目的则主要是说理;说明文要求把实体事物或抽象事理本身的情况说清楚,议论文则要求提出个人对议论对象的看法或主张

第二,要完成一篇说明文,须将说明文的特点烂熟于心。说明文的特点主要有说明性、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只有很好地掌握了说明文的这些特点,才能将说明文写好

第三,须将说明文的类型分清楚,如果从内容上而言,说明文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如果从表达方式上分,可以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科学小品文事物说明文:以具体事物为说明对象,将事物是怎样的作为说明重点,对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构造、发展变化等特征,进行科学说明。事理说明文:以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以及相互联系的成因等为说明对象的说明文,说清怎么样和为什么,使人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平实性说明文:是指用平实、简洁、明白的语言对事物的外形,内部结构,功用及种属关系加以较客观的说明,用词造句一般不带感情色彩和主观倾向,很少使用描写,更少使用修辞手法

[例文] 水

在地球上,水是分布最广的一种物质。可以说,地球上到处都是水的寓所。地球上到底有多少水呢?有人粗略地估计,认为整个地球的水量,包括空中、地上、地下的水,总共将近14亿立方公里。

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可为什么大海是蓝的,而湖水是碧绿的呢?原来这是阳光给它们染上的。阳光中的红光、橙光和黄光这些较长的光波被不同深度的水吸收了,蓝光、紫光和一部分绿光的波长较短,一遇到水面便四面散开或反射回来。所以湖水蓝中透绿。海水更深,散射、反射的蓝、紫光更多,就泛碧蓝色了。

比较纯净的水加热到100℃就会沸腾,降低到0℃以下就要结冰。在高山上,只要加热到80℃以上水就会沸腾;海平面上,只要72℃左右水就沸腾;矿井里,水到100℃以上才沸腾。

在大自然中,水无时无刻不在动,不在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它基本存在三个地方:空气里、地下、地表;它的基本形态是三种:气态、液态和固态。

[评析]这篇给人第一印象是散,其主要毛病是没有按一定的中心组织材料、安排顺序,只是东抓一点,西抓一点,一个方面才说了几句,又急急忙忙去说另一方面。结果是哪一方面都没有说明白。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的质的规定性,一个事物的特征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我们要说明一个事物,必须抓住这事物的特征,才能把被说明的事物准确地清晰介绍给读者,让人们对这事物有确切明白的了解。但事物与事物间的情况又各不相同,有的事物的形态、性质、发展等比较单纯,我们说明这类事物时,不妨将面展得开一点;有的事物的形态、特点等复杂而多样,往往有很多方面的特征。我们在介绍这类事物时,不可能在一篇说明文中面面俱到,只能根据需要,一次谈一两个特征。写这类事物的说明文时,更应该注意把握一个明确的说明中心,并以此安排说明顺序。水这篇主要毛病就是没有抓住一个要说明的中心,并以此组织材料、安排顺序,从而给人的感觉就是散而乱,什么问题均没有说明白。比如水是一种液体,并且具有无色、无嗅、无味的特征,可以这样来说明:

[例文] 水

水是什么样的物体呢?

水是液体。石块和木块有一定的形状,无论放在桌子上或者盒子里,它们都不会改变自己的形状,都是固体。水就不同,放在圆杯子里就成为圆形,放在方盒子里就成了方形,它没有一定的形状。

水是无色透明的。有人说水是白色的,这话错了。拿水同牛奶比较一下就会明白,牛奶才是白色的,水是什么颜色也没有的。如果把一根筷子插入牛奶里,我们就看不见它。再把一根筷子插入清水中,我们能够透过清水看见插入的筷子。

水是无嗅、无味的。怎样来区分无色透明的烧酒和水呢?光凭肉眼是毫无办法的。只要闻一闻,尝一尝就能正确无误地区分了。烧酒有酒的气味和味道,而水却什么气味,什么味道也没有。

因此,在正常的情况下,水是无色、无嗅、无味的液体。

[评析]这篇说明文抓住了水是无色、无嗅、无味的液体这一特征为的中心,围绕这个中心组织材料,选择了比较说明的方法,拿水同木块、石块比形状,拿水同牛奶比颜色,拿水同烧酒比气味、比味道。相互比较以后,水的特征得到了充分的显示。

在说明事物过程中,为了突出有些比较抽象、陌生,一时难以讲清的事物的特点,增强说明效果,常常要采用比较的说明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人们在认识事物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把大家熟悉的事物或通俗易懂的道理去和抽象的、陌生的作比较,使大家对事物有所了解,让读者产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理解过程,最终充分认识事物的特征。这是因为事物的特征往往可以在同另一事物的比较中显现出来。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比较的先决条件是要找出比较事物之间可以值得比较的共同点,然后方能通过比较的方法来同中求异,说明事物的各自特点。换言之,在进行比较时,必须有相同之点才能作比。就拿上文说吧!在就物体的形态来比时,把水和石块、木块相比;就物体的颜色来比时,把水和牛奶来相比。倘若反过来,把水和牛奶放在一起比形态,把水和烧酒放在一起比颜色,岂不引起一片混乱!另外,还要注意到;被比较的事物是说明的对象,用作比较的事物是应该大家相当熟悉和非常具体的。比如上面选用的牛奶、石块等都是熟悉的和具体的,所以大家容易理解、容易接受。如果用作比较的事物比要说明的对象还要难以理解,是陌生的、是抽象的,那么,根本就无法达到说明的目的。

作文练习题

一、(某物)的自述

二、青少年吸烟害处大

三、写一篇说明文,向低年级同学介绍你学得较好的某门课程的学习方法,或是你所擅长的某种技艺、运动,注意综合运用各种说明方法。字数在600字以上。

提示《(某物)的自述》,这是填空式半命题。题面中的自述,规定说明是以第一人称的身份作自我介绍,而作自我介绍的又是某物,这就是说,要求用拟人化的手法介绍某物,要写得人格化,富有情趣,生动活泼。

至于究竟是介绍哪一种物,这可以由作者自己确定,题目对此并无限制。作者确定某物,主要从自己对某物的熟悉,了解的程度决定,应量力而行,不要硬写自己不熟悉、不懂的内容。动手写作之前,还应该认真地收集、查阅有关资料,或向有关人员作些了解,力求对自己所要介绍的某物了如指掌,以免犯知识性、科学性的错误。

写《青少年吸烟害处大》这篇说明文,要抓住青少年这个年龄层次,阐释吸烟害处大的所以然。

一是要避免泛泛而谈,只是一般地说说吸烟害处大,而不是强调吸烟对青少年为什么尤其有害,这就离开了题目的中心;

二是要避免杂乱无序,只是东一点、西一点地说吸烟害处大,而不是按照事理本身的逻辑安排结构,这就不能言之有序;

三是要避免想当然,只是凭自己的道听途说、一知半解去说吸烟害处大,而不是言之成理、言而有据地作科学阐释,这就不能以知益人。

因此,要写好这篇说明文,一定要抓住青少年吸烟害处大这些关键进行具体、详细的说明;要按照由一般到特殊、由浅到深、由近到远的顺序安排结构;要综合运用举例说明、比较说明、数字说明等方法。还要准确运用专门术语。

写一篇说明文,向低年级同学介绍你学得较好的某门课程的学习方法,或是你所擅长的某种技艺、运动,注意综合运用各种说明方法。字数在600字以上这不是一个具体题目,只是对这次写作说明文的一些要求。

这篇说明文的读者对象──低年级同学。

这篇说明文的写作目的──把自己的经验介绍给低年级同学。

这篇说明文的说明重点──怎样学好某门课程。具体来说有:自己对这门课程特点的认识;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行之有效的一些方法;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等等。

这篇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可综合运用一些说明方法。如下定义、举例、比较、图表、数据等说明方法。

这篇说明文的篇幅──600字以上。

因为是向低年级同学介绍,因此,语言要尽量准确、简明、平实。尽量用深入浅出的话来阐释,举例要结合教材。

因为是向低年级同学介绍,因此,说明顺序要明晰、头绪要简单,如可以采用先总说、后分说、然后再总说的结构、也可以按照自己对这门课程规律性认识的顺序来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