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一鸣惊人的故事典故合集20篇

在里约奥运会上,中国体操男团的主要对手是日本队。中国男队仅有张成龙一人参加过上届奥运会。同时,张成龙也是体操队队长,肩负着“挑大梁”的责任。今天小编就收集了一鸣惊人的故事典故,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浏览

2615

作文

137

关于周朝的历史典故故事

全文共 408 字

+ 加入清单

周武王灭商后第二年,因病去世。他的儿子姬诵继位,即周成王,而此时的周成王还是个毫不懂事的少年。面对刚打下来的江山和年幼无知的侄儿,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代行天子之事,替成王摄政。

此举引起管叔和蔡叔(周武王的堂兄弟)的猜忌,他们牢骚满腹,四处造谣,许多人信以为真,连年少的成王也充满了疑虑,对周公旦的行为产生怀疑。管叔和蔡叔在嫉妒和权力欲望的驱使下,联合商纣王之子武庚举旗反叛,发动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管蔡之乱”。消息传来,周王室上下十分惊恐。

成王虽然年少,但也知道情况严重,完全依赖周公。经过大家的商议和安排,最后决定由周公亲自率领大军迎敌。经过三年苦战,赢得了胜利,武庚在战斗中被打死,管叔被诛杀,蔡叔成了俘虏,被流放到人烟稀少的蛮荒地区。

大军回师那天,周成王亲自到城外去迎接周公,满脸歉疚地说:“予其惩,而毖后患。”“惩前毖后”从此而来。意思为:要从以前的错误中吸取教训,防止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成语故事:一鸣惊人

全文共 971 字

+ 加入清单

导读:“一鸣惊人”这则成语展现了楚庄王励精图治、振兴楚国的故事。此后,楚庄王一鸣惊人的故事就流传下来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成语故事,欢迎参考阅读!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鸣惊人说明做了一件很震 ,很有名气的事,通过事都知道了他。也用来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那么一鸣惊人的主人公是谁呢?

一鸣惊人的主人公是:楚庄王

春秋时期,楚国的储君也就是楚庄王在登基后,为了观察朝野的动态,也为了让别国对他放松警惕,当政三年,没有发布一项政令,在处理朝政方面没有任何作为,朝廷百官都为楚国的前途担忧。

楚庄王不理政务,每天不是出宫打猎游玩,就是在后宫里和妃子们喝酒取乐,并且不允许任何人劝谏,他通令全国:“有敢于劝谏的人,就处以死罪!”

楚国主管军政的官职是右司马。当时,有一个担任右司马官职的人,看到天下大国争霸的形势对楚国很不利,他就想劝谏楚庄王放弃荒诞的生活,励精图治,使楚国成为继齐桓公、晋文公之后的诸侯霸主。然而,他又不敢触犯楚庄王的禁令,去直接劝谏;他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出使楚庄王清醒过来的办法。

有一天,他看见楚庄王和妃子们做猜谜游戏,楚庄王玩得十分高兴。他灵机一动,决定用猜谜语的办法,在游戏欢乐中暗示楚庄王。

第二天上朝,楚庄王还是一言不发,这位右司马陪侍在旁。就在庄王准备宣布退朝的时候,他给楚庄王出了个谜语,说:“奏王上,臣在南方时,见到过一种鸟,它落在南方的土岗上,三年不展翅、不飞翔,也不鸣叫,沉默无声,这只鸟叫什么名呢?”

楚庄王知道右司马是在暗示自己,就说:“三年不展翅,是在生长羽翼;不飞翔、不鸣叫,是在观察民众的态度。这只鸟虽然不飞,一飞必然冲天;虽然不鸣,一鸣必然惊人。你放心吧,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半年以来,楚庄王亲自处理政务,废除十项不利于楚国发展的刑法,兴办了九项有利于楚国发展的事物,诛杀了五个贪赃枉法的大臣,起用了六位隐士当官参政,把楚国治理得很好。出兵攻打齐国,在徐州击败了齐军,在河yong战胜了晋军,在宋国大会诸侯,楚国称霸天下。楚庄王不因为好事太小而不做,这样就有了高的名望。不把没意义的东西拿出来显摆张扬,所以有大的功劳。所以说:“有大才干的人成就往往比较晚,而大的声音会让人听不到。”

“一鸣惊人”这则成语展现了楚庄王励精图治、振兴楚国的故事。此后,楚庄王一鸣惊人的故事就流传下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典故故事:邯郸梦

全文共 1271 字

+ 加入清单

【拼音】hán dān mèng

【成语故事

卢生,醉心于功名富贵,时有不得志之慨。一日,与前来度他入仙的吕洞宾"巧遇"于邯郸县赵州桥西一小店。吕见他一心"待要一生得意",逐赠其磁枕,度其入梦。梦中卢生,先是有个艳遇,娶得富家千金崔氏。崔氏又以重金助其贿试,使卢生夺得状元功名,除授翰林编修兼知制诰。但因此也得罪了权臣宇文融。宇侦得卢生任上谋私之破绽,捋卢生贬至陕州为知府,负责凿石开河。工程浩大,难度前所未有,谁知卢生竟能轻易化解,取得成功。皇上东巡亲见河道盛况,对卢生恩宠有加,宇文融又悔又妬。适逢吐蕃犯边,满朝文武,束手无策。宇文融趁机力荐卢生率兵靖边,欲置之于死地。卢生无奈挂印西征,用反间计轻取强敌,于天山勒石纪功,凯旋回朝。正当封妻荫子、春风得意之际,宇文融又罗织其"通敌"之罪,钦命立斩于云阳市。愁云惨雾,生死须臾之间,忽因崔氏死命鸣冤,权监通力说情,皇上恩赦,而免于一死,抛妻别子,远窜岭南鬼门关。不久,沉冤昭雪,卢生回朝,被尊为上相兼掌兵权,可谓位极人臣,恩宠无以复加。皇上为之建翠华楼,赐廿四女乐。暮年之卢生,沉溺于"彩战"宴乐,身体严重透支,终至一病不起。大限到来,尚汲汲于身后国史之位置,子孙之封荫,叹一声"人生到此足矣"而溘然去逝……

一场历经数十年的荣华梦醒来之时,店小二为他煮的黄梁饭尚未熟透。卢生大梦惊醒,又经吕洞宾点化,终于领悟了人生真谛,随仙翁到蓬莱山门顶替何仙姑扫落花去了。

【出处】中年许国邯郸梦,晚岁还家圹埌游。 宋·王安石《中年》诗

【解释】邯郸:古赵国都城。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不能实现的梦想

【结构】偏正式

【相近词】黄粱梦、黄粱一梦

【押韵词】穷通皆命、及时应令、统一口径、死生有命、逞强好胜、修短有命、邪不敌正、请先入瓮、发号出令、习久成性、......

【年代】古代

【成语例句】

◎ 《牡丹亭记题词》说:"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南柯梦记题词》说:"梦了为觉";《邯郸梦记题词》说:"m哭而醒"。

相关资料:

《邯郸梦记》为四梦中最后一梦,写于1601年,是年汤显祖52岁。①它借助《枕中记》黄梁一梦的故事,再现明代官场,对超脱生死困扰的途径再次做了一番探讨,是一部于思想性、艺术性、哲理性为一体的剧作,价值不容忽视。明代吕天成在《曲品》中说:"《邯郸梦》,穷士得意,兴尽可仙。先生提醒普天下措大,功德不浅。即梦中苦乐之至,犹令观者神遥,莫能自主。"清代黄周星《制曲枝语》云:"曲至元人,尚矣。若近代传奇,余惟取汤临川四梦;而四梦之中,《邯郸》第一,《南柯》次之,《牡丹亭》又次之;若(紫钗》,不过与《昙花》、《玉合》相伯仲,要非临川得意之笔也。

唐沈既济《枕中记》里说,卢生在邯郸旅店住宿,卢生入睡后做了一场享尽一生荣华富贵的好梦。醒来的时候小米饭还没有熟,因有所悟。后世说的"黄粱梦"或"邯郸梦",都从此而出。之后一再被人续写改编,唐代有《南柯记》,宋代有《南柯太守》,元朝马致远作《邯郸道省悟黄粱梦》,明朝汤显祖改编《邯郸记》,清代蒲松龄作《续黄粱》。

[典故故事:邯郸梦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周朝的历史典故故事

全文共 254 字

+ 加入清单

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之弟,周成王之叔。武王灭商两年后去世,年幼的成王即位,不能理政,周公代成王摄政,当时天下很不平静,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不服,阴谋作乱;商后裔武庚图谋反叛复国。

周公在内忧外患的情势下摄政,对内勤政仁治,对外镇压叛乱,夙夜操劳,食不甘味,礼贤下士,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周公为了国家兴旺,十分珍惜人才,热心接待来宾,甚至到了“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的程度。“握发吐哺”后指贤相勤政爱民,为国殚尽竭虑,废寝忘食,公而忘私,忠心耿耿。曹操在《短歌行》一诗中借用这个典故写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短小励志的名人经典故事:迈克乔丹

全文共 682 字

+ 加入清单

一位叫迈克的男孩长得又高又壮,他的母亲害怕他会成为学校的“小霸王”,对他的要求非常严格,叫他与人为善,学会忍耐。母亲的教育很有成效。

学期结束的时候,老师在他的成绩单上还写了些评语:“迈克是个优秀的孩子,但他应该学会维护自己的权益。他虽然比别的孩子更高更壮,但别的孩子就是敢欺负他,推他,甚至打他。”母亲惊讶之后是伤心,怎么会是这种结果呢?

父亲则是问孩子挨打的感觉。孩子流着泪说:“我感觉非常不好,我非常讨厌他们叫我‘傻瓜’,讨厌被他们推来推去,更讨厌他们叫我胆小鬼。”停了一会儿,他又说:“我真想狠狠地揍他们,但我知道这样做,妈妈会生气。”

父亲静静地聆听着迈克的叙说,然后静静地对他说:“你不必揍他们,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让他们知道你不能再忍受他们的欺负。比如争取自尊,比如树立自信等等。”迈克流着眼泪,点了点头。

有一天,迈克的父亲被老师叫去学校。母亲着急地问老师,是不是迈克在学校打了架。老师笑着说,没有。

原来迈克与孩子们在篮球场上打球,那几个经常欺负他的孩子便设法戏弄他,但迈克没有像往常一样站在那里忍受,而是叫他们停止,但他们不听,迈克只好把其中两个紧紧摁在篮球场上,但没有打他俩。

后来,迈克和那两个孩子都各自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握手言和。

从此,迈克班上也再没有发生过那种恃强凌弱的事件,迈克也成为班上最受欢迎的人。

在以后的日子里,迈克不仅再也没有被人推来推去过,而且还成为了无数球迷崇拜的英雄———迈克乔丹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与人为善,也应该学会维护尊严和权利。要做到二者兼顾,就需要把握好分寸,这才能使自己充满力量,而这种力量将会是我们走向成功人生的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个中国成语故事的典故英文版

全文共 675 字

+ 加入清单

入木三分

Wang Xi-zhi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calligraphers(书法家) during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of China. When he was very young, he practiced his art every day and

never stopped.

Later he absorbed the strong points of all the other schools of

calligraphy, and developed his own unique style of writing. Because of his

achievements, he has been honored as one of Chinas sages of calligraphy. One

time, Wang Xi-zhi sketched in wood for an engraver to cut. Then the engraver

found the ink had penetrated one centimeter into the wood.

"Ru Mu San Fen" is got from this story, which means the calligraphy is

penetrating.

Now it is often used to describe expressing sharp ideas or profound

views.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有哲理的经典故事

全文共 238 字

+ 加入清单

男人买了一条鱼回家让老婆煮,然后自己跑去看电影,老婆也想一起去。男人说:“两个人看浪费钱,你把鱼煮好,等我看完回来,边吃边和你分享故事情节。”待男人看完回来时,没见到鱼,就问老婆:“鱼呢?”老婆淡定地找了把椅子坐了下来说:“鱼我全吃了,来,坐下来我给你讲讲鱼的味道。做人,就该这样,你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你!

哲理故事启示】

最近很火的一句话, 相当经典: "我给你一颗糖,你很高兴, 当你看到我给别人两颗,你就对我有看法了。 但你不知道他也曾给我两颗糖,而你什么都没给过我。"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有关名人的经典故事

全文共 563 字

+ 加入清单

在祖国的大地上,一个瘫痪女孩谱写的高昂生命之歌,震撼了亿万青年的心灵,人们从她身上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使自己情操变得更加高尚。她是谁?她就是八十年代的新雷锋--张海迪。

命运向张海迪挑战。五岁时,她就得了硬脊膜外血管病变。此后的十六年间,她先后动过四次大手术,摘除了六块脊椎板,使她从第二胸椎以下,即占三分之二的躯体失去了知觉。

张海迪的命运是很不幸的,可是在党和人民的抚育、关怀和帮助下,她没有沮丧,而是以顽强的毅力向命运挑战。她克服种种困难,自学了小学和中学的基本课程,阅读了一千多册政治、文学、医学、外语等方面的书籍;自学英语达到大学程度;翻译了十六万多字的英文作品和资料;她还不顾自身的病痛,用自学的医学知识和中医针灸技术,为群众治病一万人次以上。她满腔热情地帮助周围的青年学习、工作和进步,使他们奋起革命精神,在工作中做出贡献。她在高考预选中得四百三十六分而不能跨进校门,却鼓励和帮助别的青年进了大学,她自己不能进工厂劳动,到边疆保卫祖国,却鼓励和帮助别的青年成为先进生产者、战斗英雄。

这是一个奇迹吗?确实是一个奇迹。那么是什么力量使这样一个不会走路的女孩生活得如此坚强呢?是她对人民、对共产主义的道德信念的驱使。她说过:“只要我活着,就要为人民服务。我愿意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愿意把自己的青春献给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巧取豪夺成语故事典故

全文共 703 字

+ 加入清单

宋朝大书法家,大画家米芾的儿子米友仁(字元晖),家学渊源,也和他父亲一样,既写得一手好字,又长于作画,尤其非常喜爱古人的作品。有一次,他在别人的船上,看见王羲之真笔字帖,欢喜的什么似的,立即要拿一幅好画交换,主人不同意,他急得大叫,攀着船舷竟就往水里跳,幸亏别人很快把他抱住,才不致落水。他有一样很大的本颁,便是学会模仿古人的画品。他在涟水的时候,曾经向人借回一幅“松牛图”描摹。后来他把真本留下,拿摹本还给人,这人当时没有觉察出来。拿着走了。直至过了好多日才来讨还原本。米友仁问他怎么看得出来,那人回答说:“真本中的眼睛里面,有牧童的影子;而你还我的这一幅却没有。”可是米友仁模仿古人的画品,很少被人发觉他的模本是假的。他经常千方百计向人借古画描摹;而摹完以后,总是拿样本和真本一齐送给主人,请主人自己选择。由与他摹仿古画的技艺很精,把模本和真本模得一模一样,主人往往把模本当成真本收回去,米友仁便因此获得了许多名贵的真本古画。

米友仁是一个有才能的艺术家,值得人们敬仰,又是一个古画的爱好者和欣赏者,让人们更加知道古画的妙处和价值,可是他用那种摹仿的假本巧妙地换取别人真本的行为,却是叫人鄙弃和不耻的。所以有人把他这种用巧妙方法骗取别人真本古画的行为,叫做“巧偷豪夺”。后来的人又从此引伸成“巧取豪夺”这句成语,用来形容人以不正当的巧妙方法,攫取自己不应得的财物。“巧取”,骗取也;“豪夺”,抢占也。而用此种方法攫取财物,也往往利便又所得很多,故有“巧偷豪夺,故所得多多”见(“清波杂志”)之语,例如,以神物做幌子的神棍,常常巧立名目,假借做什么佛事,骗取无知的人的财物。攫取私有,这便是“巧取豪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成语故事鱼目混珠的典故

全文共 709 字

+ 加入清单

古时候,在街市上,住着一个名叫满意的人。有一次,他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办事,那地方在未经开发的荒蛮的南方。在一家绝不起眼的铺子里,他用身上所有的钱和带着的所有值钱的物品,买到一颗径长一寸的闻所未闻的大珍珠。回到家,满意用最好的材料做了一个盒子,上面镶嵌了金银和其他宝物,然后把那大珍珠放在里面,严密地收藏着。只在大的年节,他才拿出来给二三知己看。

满意有个邻居名叫寿量,也听到满意获得一颗大珍珠的事。看到别人谈论时脸上那种企慕之色,有好几次他都想把家里密藏的祖传大珍珠,拿出来同满意比一比。只是碍于祖宗“不可轻易示人”的遗训,这才作罢。

事有凑巧,不久两人都得了一种奇怪的病,卧床不起。四处问卜求医,古怪稀奇的东西吃了若干,只是病不见有任何起色。两家人家上上下下的人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但还是一筹莫展。一日街上走来一个游方郎中,说能医治各种疑难杂症。也是病急乱投医,请到家里,郎中看了看病人,说这种病需要珍珠粉来合药,才能药到病除。他匆勿写了一个方子,就走了出去。可是满意说什么也不肯残损那颗稀世之珍,所以就只吃了方子上的药;寿星则忍痛吃了用家传珍珠粉合的药。

几天以后,游方郎中来到满意家问病况如何,满意如实以告,郎中说:“我能否看看你的珍宝?”满意打开盒子,那颗珍珠熠熠生辉,耀眼夺目。“果然是不世之珍!”郎中道,“你为什么不拿着它到外面更大的世界去展示它的风采呢?”

寿量告诉郎中,吃了药却没什么作用。“那么你把所用的珍珠给我看。”郎中说。于是,寿量挣扎着起身,拿出了珍珠。郎中一看,那所谓的“珍珠”暗淡无光,于是大笑着说:“这哪是什么珍珠?!这是海洋中一种大鱼的眼睛。真是鱼目混珠

哪能治好你的病啊!”寿量羞得面红耳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历史经典故事读后感300字

全文共 32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从小就爱听故事,暑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成语故事》,我一下就被它的内容吸引住了。读完这本书后,让我懂得了许多学习的道理。

“半途而废”这个故事让我深有感触。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东汉时,有个人叫乐羊子,在外出学习过程中想家了,就中途放弃学业回了老家。到家后,他的妻子听了他回家的原因,拿起一把剪刀,将织布机上未织完的布一刀剪断。乐羊子觉得剪断的布很可惜,妻子却说:“一匹布是一根根丝线积累起来的,我将它剪断,从前的努力就白费了。中断的学业又何尝不可惜呢?这和剪断织丝又有什么两样?”乐羊子听了,恍然大悟,又回到老师那,继续学习。

这个成语故事比喻做事没有恒心,任务没完成就放弃。它让我明白了:学习不能中断,有的时候,你离成功也许只有一步之遥,你放弃了,是多么的可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成语故事之大义灭亲的典故

全文共 1169 字

+ 加入清单

大义灭亲出处

《左传隐公四年》:“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大义灭亲释义

为了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对犯罪的亲人不徇私情,使其受到应得的惩罚。

大义灭亲典故

春秋时,卫国的州吁弑兄篡国,无故兴师伐郑,闹得众叛亲离,人心不附。为了改变这种孤立困境,他与石厚商议对策,石厚说:“我父石碏(que鹊)做上卿时,人人服他,现告老在家,若能请他出来辅政,您的君位就稳了。”

州吁取出白璧一双,命石厚去聘请石碏。石错推托有病,坚决不肯入朝。州吁无奈,又命石厚去向石碏求教稳定君位的妙计,石碏说:“诸侯接位,应得周天子许可,只要他点头,众人就不能不服。”

石厚点点头说:“好主意!可就怕周天子不允,若有人从旁说情就好了。”石碏感到除恶的机会到了,就巧妙地说:“陈桓公与周天子很亲密,跟我们也有交情,你先去陈国,请他在周王面前周旋,然后再去朝见,还怕此事不成?”

石厚把父亲的主意告诉州吁,州吁听了拍手叫好。君臣俩带了厚礼,亲自来到陈国。陈桓公命大夫子铖接待他们。

子铖早已收到好友石碏的密信,要求他为民除害。他向陈桓公请示后,立即把州吁和石厚带到事先安排好的太庙。门首—蠢一块白W,上®鸯奢:“木忠木孝,羌德羌义者,不准入庙!”

州吁和石厚大吃一惊,问子铖立这牌子是什么意思。子铖说:“这是敝国先祖遗训,没有别的意思。”他们这才放心进庙。

到了庙堂,州吁刚要鞠躬行礼,站在陈桓公上首的子減大喝一声.捉拿試君乱国之贼!

话音刚落,两边武士立即上前捕捉。州吁先被逮住,石厚想拔佩剑,一时不能出鞘,只得用手格斗。左右伏兵一齐拥上,将石厚绑缚。

子铖拿出石碏的信,当众宣读:“外臣石错百拜致书陈侯:卫国不幸,出现弑兄篡权丑事,闹得众叛亲离,这都是州吁和石厚的罪孽。我老了,无力处治他们,只求贵国

秉持正义,为民除害

州吁和石厚这才知道中了石碏之计。陈桓公想把他雙轉神正法,子铖说:“且慢,石厚是石碏的亲儿子,我们坤不太好,还是通知卫国自己处置吧。”陈桓公吩咐把他俩分两处关押起来,一面派使者通知石碏。

使者来到卫国,石碏召集众大夫商议,大家一致If元老石碏作主。石碏果断地说:“他俩犯的都是死罪,应亨上派人去陈国执行!,,有位大臣说:“乱臣斧心,我愿去执法处斩州吁,不过从犯石厚还请从宽处理。

石碏大怒:“岂有此理!州吁的罪过全是我那个逆子造成的,你替他求情,岂不是疑我有舐犊之私?我纵有爱子之心,也不能顾私情而忘大义!不要多说,谁去执法?”

问了几声,没人响应。石碏气喘吁吁地说:“没人去执法?我老骨头自己去!”说罢拿起拐杖要走,几个家臣拦住他,表示愿意代劳。

家臣来到陈国,先斩了州吁。石厚央求说:“我虽该死,但求你们让我向父亲求个情。”家臣说:“我们是奉你父亲之命来执法的。”说罢,手起刀落,将石厚斩了。当时人们赞扬说:“石碏,纯臣也,……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典故故事

全文共 1864 字

+ 加入清单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这句诗背后的典故故事,欢迎阅读。

清风明月夜半无人,长生殿前的山盟海誓海枯石烂,虽是浅语低诉花前月下,但天上的比翼鸟听见了,地下的连理枝也知道了,于是,一段情爱成了千古绝唱。

历史辗转了千年,那段情爱的绝唱随风而逝了,人们却真切地记住了以肥硕为美的杨玉环。

杨玉环(719——756),号太真,蒲州永乐(今山西省永济)人,蜀州司户杨玄琰的女儿。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

杨氏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734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纳为玄宗第十八子寿王李瑁的王妃,时杨氏年16岁,李瑁也年约16岁。737年,玄宗宠爱的武惠妃死,后宫数千宫娥,无一能使玄宗满意。高力士为了讨玄宗的欢心,向玄宗推荐了寿王妃杨玉环。740年,玄宗幸温泉宫,使高力士至寿王宫召杨氏,令其出家,号太真,住于太真宫。745年,另立左卫中郎将韦昭训的女儿为寿王妃,玄宗册封杨氏为贵妃,“父夺子妻”,成为唐朝宫闱的一大怪闻。

杨贵妃有三位姐姐,皆国色,也应召人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每月各赠脂粉费十万钱。虢国夫人排行第三,以天生丽质自美,不假脂粉。杜甫《虢国夫人》诗云:“虢国夫人承主思,平明上马入金门。却嫌脂粉宛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杜诗详注》卷二)乃为事实之写照。

美人,三千宠爱集于一生,衣袂飘动,暗影浮光,《霓掌羽衣曲》的旋律,淹没历史的钟鼓。

杨贵妃靠一身姿色赢得重宠,她的兄弟均赠高官,甚至远房兄弟杨钊,原为市井无赖,因善计筹,玄宗与杨氏诸姐妹赌博,令杨钊计算赌账,赐名国忠,身兼支部郎中等十余职,操纵朝政。玄宗游幸华清池,以杨氏五家为扈从,每家一队,穿一色衣,五家合队,五彩缤纷。沿途掉落首饰遍地,闪闪生光,其奢侈无以复加。杨家一族,娶了两位公主,两位郡主,玄宗还亲为杨氏御撰和彻书家庙碑。

真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有一次,杨贵妃恃宠骄纵,得罪了玄宗,被玄宗谴归娘家。可是,贵妃出宫后,玄宗饮食不进,高力土只得又把她召回来。750年,贵妃偷了二十五郎的紫玉笛,独吹自娱。事发,以忤旨又被送出宫外。贵妃出宫后,剪下一绺青丝,托中使张韬光带给玄宗,玄宗大骇,又令高力士把她召回。张祜《分王小管》诗云:“金舆还幸无人见,偷把分王小管吹。”(《中晚唐诗叩弹集》卷五)就是咏此事的。杨贵妃知道玄宗没有她,便寝食不安,更为骄纵,杨家“出入禁门不问,京师长吏为之侧目”。时人有“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之谣。(《杨太真外传》))李肇说:“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杜牧《过华清宫》绝句有证:

长安回望绣城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一代帝王被几颗“妃子笑”迷倒,那才是历史的真正悲哀啊!

渔阳的鼓点惊醒一夜春梦,马嵬坡、早就为《长恨歌》填上了一个苍凉的休止符。古藤老树昏鸦,有幸与千载难逢的凄美拴到一处。

天宝中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立过边功,深得玄宗宠信,令杨氏姐妹与禄山结为兄妹,杨贵妃则认禄山为干儿子。禄山以入宫谒见干娘为名,竟明目张胆地调戏起杨贵妃来。

这些是为安禄山后来造**奠定了基础,杜牧《过华清宫》诗: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755年11月,安禄山反,玄宗仓皇入川,次年途经马嵬驿(今陕西省兴平县西),军队哗变,逼玄宗诛杨国忠,赐杨贵妃自尽,时年38岁。白居易的《长恨歌》,就是叙玄宗与贵妃的悲剧故事。

杨贵妃能诗,《全唐诗》收有其《赠张云容舞》一首云:

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枭枭秋烟里。

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

杨贵妃写女入的舞姿,比之秋烟芙容,若隐若现;复比之岭上风云,飘忽无定,人生无常,更比之柳丝拂水,婀娜轻柔,衬以罗袖动香,可谓出神入化。

李白的《清平调词》三首,其:“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旅”名句(《李太白全集》卷五)更成为千古绝句。贵妃死后,玄宗人蜀,“行至扶风道,……又至斜谷口,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声,隔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因采其声为《雨霖铃曲》。”(《杨太真外传》)这就是后来宋词《雨霖铃》词牌的由来。

一条丝巾怎能悬住生命的沉重?

一代帝王啊!你不是万人之上吗?却护不住自己柔弱的爱妃;你不是一言九鼎吗?却眼睁睁看着落鱼沉雁闭月羞花的容颜伸向死神的白绫。

把一场战争的罪过,加到妩媚的女人身上,这是男人莫大的悲剧。

红颜祸水?坐在龙椅上的帝王,你这样说吗?

帝王啊!爱江山也爱美人的帝王,江山已失,美人蔫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哲理的经典故事

全文共 632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把大剪刀在草原上游逛,它一边走一边唱歌:

“咔嚓!咔嚓!

我是剪刀大侠。

谁不听我的话,

咔嚓!咔嚓!”

一棵有学问的山菊花听见大剪刀唱歌,摇摇头说:“这歌词写得不太好,开头是‘咔嚓咔嚓’,怎么结尾还是‘咔嚓咔嚓’?”

“你管得着吗?”大剪刀一扭头,咔嚓一下把山菊花的脑袋剪掉了。大剪刀唱着歌朝山坡上走去。

一只小晰蜴听见了歌声,摆摆尾巴说:“这歌真难听,唱歌的还是个哑嗓子,嘻嘻!”

“你敢取笑我:”大剪刀扑上去,把小晰蜴的尾巴剪断了。大剪刀唱着歌走进森林里。

老虎听见歌声,捋捋胡子说:“森林里只有老虎大王,从来没听说过剪刀大侠!”

“让你知道知道我的厉害!”大剪刀蹦起来,把老虎的胡子剪掉了。打败了老虎大王,大剪刀更加威风了。它站在山顶上大叫一声:“谁还不服气,过来!”

“你过来吧,我才不怕你呢!”从山沟沟里传来一个清脆的声音。

“啊,气死我啦!”大剪刀吼叫着,跑进山沟沟,它要看看是谁这么大胆?莫非比老虎大王还厉害?嗅,原来是一股细细的小溪,清清的溪水顺着石头缝往前流,唱着丁咚丁咚的歌。

凶狠的大剪刀二话不说,扑上去就剪。“咔嚓咔嚓咔嚓...”一连剪了一百下,也没把小溪流剪断。

“咔嚓咔嚓咔嚓...”再剪一千下,还没把小溪流剪断。最后,大剪刀使出浑身的力气,又剪了一万下!

大剪刀终于累死了!它一头栽倒在丁咚丁咚的溪水边。

过了几天,草原上的山菊花开出了更美的花朵;山坡上的小晰蜴又有了一条新尾巴;老虎大王的胡子也长出来了,它到山沟里去喝水,看见溪水边横躺着一把生了锈的破剪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华盛顿的历史功绩的经典故事

全文共 1137 字

+ 加入清单

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年,是美国首任总统,美国独立战争大陆军总司令。年,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年连任,在两届任期结束后,他自愿放弃权力不再续任,隐退于弗农山庄园。由于他扮演了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中最重要的角色,故被尊称为美国国父,学者们则将他和亚伯拉罕·林肯、富兰克林·罗斯福并列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华盛顿的历史功绩

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者——华盛顿

美国的首都是华盛顿,它位于大西洋岸的波托马克河畔。其实,在年以前美国并没有这样一座城市,它是美国人民为纪念美国的开国元勋——乔治·华盛顿而专门建立的,由此可以看出他在美国人民心目中的是多么崇高。

年月日,乔治·华盛顿生于弗吉尼亚的一个种植园主家庭。他自幼丧父,只继承了少量的田产和个黑奴。岁的时候,就去西部作土地测量员,后来又在俄亥俄河流域领做过土地买卖,靠着自己的艰苦奋斗,华盛顿成为当地有名的大种植园主。

当时,英法两国为争夺北美殖民地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战争,英国为战胜法国,竭力争取北美大种植园主的支持,年,弗吉尼亚总督答应把万英亩土地给参加反法战争的富人,华盛顿积极参加了英国方面对法作战,指挥弗吉尼亚地方武装英勇战斗,屡立战功,协助英军把法军赶出北美。但战争结束后,英国却立刻翻脸,宣布西部土地为王室私产,不准垦殖。这一禁令使华盛顿一下子丧失了万多英亩土地,从此,他成为英国殖民政策的坚决反对者。

年月日,波士顿人民在列克星顿打响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第一枪,北美各州人民纷纷响应,轰轰烈烈的美国独立战争爆发了。

年月,北美个英属殖民地在费城召开“大陆会议”,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这时,波士顿义军正和那里的英军激战,华盛顿立即骑马出发,于月日抵达波士顿,他亲临前线指挥战斗,给英军以严重打击。

在战争初期,美军打得非常艰苦,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临时招集来的农民,衣服破烂不堪,没有武器,没有受过正规军事训练,根本不像一支军队,另一方面,美军的后勤供应也极度的困难,士兵们经常吃不饱、穿不暖,有时一连五六天吃不到面包,只好吃马料,在寒冷的冬季,有许多士兵不得不赤脚行军。

相反,他们的对手英军却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后勤供应充足。所以,美军一败再败,纽约等要塞相继失守,到年月,连首都费城也被英军占领,有些意志不坚的将领竟率兵向英军投降。

在极端严峻的形势下,华盛顿始终忠于北美人民的独立事业,从来没有动摇过。他以非凡的才干,把原来自由、散漫,缺乏组织纪律和统一指挥的美军组织起来,在战斗中锻炼成长,逐步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正规军。他鼓励美军士兵,号召他们为自由而战,指出:美利坚人是自由的,还是奴隶;我们的田产应当归自己,还是被劫夺、被毁坏;两条路,一条是勇敢地反抗,一条是驯服,正摆在独立军将士面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典故故事:疾风扫落叶

全文共 317 字

+ 加入清单

【拼音】jí fēng sǎo qiū yè

【成语故事】前秦皇帝苻坚实行严厉统治,加强前秦的军事实力,先后消灭了前燕、前凉、代国,统一北方黄河流域,并占领东晋的部分土地。383年,他不顾文武百官的反对,认为打东晋是疾风落叶一般,亲率90万大军进攻东晋,结果惨败身亡。

典故】以吾出晋,校其强弱之势,犹疾风之扫秋叶。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七年》

【释义】疾:猛烈。比喻力量强大、行动迅速,象暴风扫除落叶一样。

【用法】作宾语;比喻力量强大,进展迅速,所向无阻

【相近词】疾风扫落叶

【成语示列】才能表现我们真正革命的精神,所以就有这样快——如疾风扫秋叶——的胜利。 廖仲恺《对黄埔军校第三期入伍生训话》

[典故故事:疾风扫落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历史典故:介子推与清明节的故事

全文共 1380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历史经典故事读后感300字

全文共 34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读了一个成语故事:《叶公好龙》。

这个故事主要讲: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叶公。叶公非常喜欢龙,又因为他生活在富贵家庭中,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是上等的,所以他的衣服上、帽子上、鞋子上、家里的柱子上、被子上、枕头上……家里上上下下的东西,都刺有龙的图案。一转眼,五年过去了。这五年里,叶公一家平平安安,生活地非常幸福。可是,叶公一家并不知道:天上的真龙知道,叶公一家既然这么喜欢我,那见到真龙……岂不是更喜欢了吗?好!就这么决定了,我明天下凡去见一见那个名叫叶公的人!第二天,真龙来到了叶公的家里,透过窗户看到了正在呼呼大睡的叶公,叶公也被这如此巨大的呼吸声吵醒了,一看,两眼直冒金心,吓晕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只是表面上喜欢某样东西,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某样东西,所以小朋友千万不要学叶公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秦晋之好典故故事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春秋时期,晋国和秦国是相邻的大国,晋献公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秦穆公,称“穆姬”,以加强同秦国的关系。献公死后,公子夷吾即位。夷吾因长期在外,于是请秦穆公派兵护送自己回国,承诺割让河外五城给秦国作为报酬。谁料,夷吾(晋惠公)即位后,食言了。

晋惠公言而无信,引起秦穆公的不满。但公元前641年,晋国发生饥荒,秦穆公还是送去了大批粮食,结果帮助晋国渡过了难关。第二年冬天,秦国遇到了同样的饥荒,晋惠公却一点粮食也没有支援。秦穆公气愤极了,便亲自率军讨伐晋国,活捉了晋惠公。

穆姬得到消息后,身穿丧服,带着四个儿女登上一座堆满干柴的楼台,并派人对秦穆公说:“上天降灾,使秦、晋两君兵戎相见。现在晋君被您俘虏,他什么时候来到京城,我就什么时候死去,请君王早做打算!”秦穆公一听着了慌,决定宽恕晋惠公,把他安置在灵台,待以上宾之礼,两国国君还缔结了盟约。

之后,秦、晋两国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晋惠公把太子子圉(yǔ)派到秦国去当人质,秦穆公将宗女怀嬴嫁给子圉。但子圉担心当不上晋国的国君,就于公元前638年秋天,偷偷逃回晋国。第二年,晋惠公因病去世,子圉即位,史称晋怀公,他生性刻薄,不能容人,弄得朝廷上下人人不安。这时,晋公子重耳来到了秦国。穆公决定帮助他回国夺取政权。公元前636年,重耳在秦国军队的护送和国内群臣的拥戴下,回到都城曲沃,派人杀死恶劣的怀公,即位为君,史称晋文公。

晋文公才华出众,忠厚谦逊,深得秦穆公的欢心。从此,秦晋两国在整整六年的时间里一直友好相处,没有发生过严重的冲突。“秦晋之好”由此而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爱国的名人经典故事3、吉鸿昌

全文共 266 字

+ 加入清单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jiang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却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世界上已经不存在中国了,吉鸿昌异常愤怒,刚要发作,陪同的使馆参赞劝道:“你为什么不说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吗,可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仔细地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历史典故:臭豆腐的故事

全文共 1394 字

+ 加入清单

“无心插柳柳成荫”,不知算不算句俗话,但这世界上的许多事儿,确是在不经意间成就的。想必清朝的周希陶也没想到,他老人家重订的《增广贤文》里的“有意栽花花不放,无意插柳柳成荫”这句,成就了多少趣闻佳话和“该着的”话题。

常听些成就了事业的朋友讲,是如何如何的“无心插柳”的。比如,陪同学考戏剧学院,本主儿成了“舍哥儿”,陪着的这位却被人收入囊中了。今儿说起“无心插柳”的事儿。

记得老北京,家家户户别的不敢说都有,但酱豆腐、臭豆腐可都是必备看家的东西。用这两样夹窝头、夹烙饼、夹馒头或就米饭。在老年间,还有用臭豆腐当酱拌面的,那就叫“臭豆腐面”。但那时日子过的都紧,买臭豆腐很少成瓶儿、论罐儿的买,都是拿着碗或小碟儿,到副食店里论块儿买。买回家有稍微讲究点儿的,到吃的时候淋上几滴答香油,吃着不仅香味足,而且还能“保湿”。

到后来,家里的生活都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也就都闻不得这股子味儿了,于是,酱豆腐还常常为人想起,而臭豆腐确有点被人搁脑后了。所以,昨天女儿一提,我也就赶紧顺坡下驴了,正好2比1,爱吃这口儿的胜出。

话还得说回来,开头咱们不是说了吗,“无心插柳柳成阴”这档子事儿。其实王致和的“臭豆腐”就是这么码子事儿。您听我往下说:

1669年,也是康熙八年,王致和今京“高考”而名落孙山,身上的盘缠也没了,便落难在京城的安徽会馆。王致和的父亲为维持生计在家里开了间豆腐房,打小王致和就跟他爹,便学手艺,便刻苦读书。有一年夏天,豆腐做多了没卖完,自己个又吃不完,仍了又可惜了的,弄不好夏天还会发霉。正在没折的当口,他想起家乡作腐乳的法儿。王致和灵机一动,找了个坛子,将剩豆腐切块,一层层码好,用盐腌起来。这事儿也就过去了。

天常日久,王致和还是边读书,边做豆腐生意。有一天,他忽然想起腌的那罐儿剩豆腐,边连忙把罐子找出了,开盖一闻,哇噻!一股臭气喷薄而出。定睛一瞧,当时白花花的豆腐片成了青灰色。用筷子夹出尝一口,味道还挺鲜美。于是便送给邻居品尝,街坊四邻的也是称赞不已。就这么着“王致和”的臭豆腐就流传开了。

说这么热闹,您大概听出“有意栽花花不放,无意插柳柳成荫”的意思了。您想啊,王致和当年刻苦攻读,但考场失意,而且是屡考屡,可谓“有意栽花花不放”了,但几块没卖出去的豆腐,却让他名传四方,而且流芳百世,这不是“无意插柳柳成荫”吗!

话说到这儿还不算完。王致合的臭豆腐在街坊四邻的口中传扬了名声,于是便前门外延寿寺街开了“王致和南酱园”。根据史料记载,至清朝末年,许多太监也竞相食用,甚至将臭豆腐列为“御膳”小菜之一。因臭豆腐的名称听起来不雅,于是皇上赐一名叫“青方”。

传说清末的时候,吃惯了海味山珍的慈禧太后好上了这口。御膳房每天要为慈禧准备一碟用炸好的花椒油烧过的臭豆腐,而且还必须是“王致和南酱园”的当天新货。慈禧怕下面人糊弄她,在一次在吃饭的时候,把一粒儿花椒藏在臭豆腐里。次日吃饭时,老太太拔开臭豆腐一瞅,头天藏的那粒儿花椒还在。甭说啊,这可能不是新货。慈禧太后向来眼里不揉沙子该打的打、该揍的揍、该罚的罚。从此,太监们便不敢再动歪心思,乖乖地到王致和的南酱园子买新货。预备着老太太随时示下。

臭豆腐闻着臭也好,吃着香也罢,毕竟这东西不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吃的,您要真想吃,那就买上一瓶儿,回到家,关上门闷得蜜吧。等吃完了,您在开窗、刷牙漱口的散味儿,剩的冷不盯家里来个人,好象怎么着似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