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理直气壮是不是褒义词【经典20篇】

万象更新指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那么理直气壮是不是褒义词?下面小编为您解答。

浏览

3724

作文

920

不可小觑是褒义词么

全文共 998 字

+ 加入清单

不可小觑的意思是不可小看 ,不可小觑是褒义词么?小编给大家提供了不可小觑的词语属性,欢迎阅读和参考!

是褒义词

不可小觑造句

1. 知识的力量胜过千军万马,为政者万万不可小觑。

2. 寒冷挑衅在即,感冒趁机称帝,这叛乱之势不可小觑;坚持锻炼乃正义之举,防寒保暖为平乱良计,规律作息不失为最好防御。大寒之际,我们作为健康的守护者,一定取得快乐平安的最后胜。

3. 相反,信用违约交易虽然备受垢评,但它们的价值却不可小觑.

4. 老年人在任何选举中都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5. 微众银行能把他挖过去,的确不可小觑。

6. 事实上,愤怒、焦愁、忧虑的情绪对肝脏的影响不可小觑。

7. 经此一事,一定要引以为鉴,万不可小觑天下英豪,就连兽类,也要留个心眼,不然死了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怎么死的。

8. 可是家主,陈风可不是小喽啰,他就是个变态,不可小觑,不杀他就是养虎遗患,一定要加紧除去啊。

9. 再加国美、苏宁、京东电商巨头以及不可小觑的新兴电商王子商城、聚美优品、晨夕网购等,销售业绩全面开花呈井喷态势。

10. 王心凌可爱的不得了,她也不是故意装嫩,她在歌坛的地位不可小觑.

11. 在铁木真的领导下,蒙古族逐渐强大起来,成为中国北方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12. 番茄中大量含有一种类胡萝卜素即番茄红素,其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

13. 现今,蓝血企业作为企业的一种类型,在经济舞台上达到了三分天下的局面,其地位不可小觑。

14. 据说一只成年的大棕熊,前爪的挥击足以击碎野牛的脊背,可见力量之大不可小觑。

15. 下车一看,前面竟拦着一条大河,水质清冽,游鱼沙石,澄澈见底,其深不可小觑。

16. 咒术师由巫师进阶而来,各项数值也都均衡,威力在所有二星职业算是不错的,但其下个进阶“血法师”的吸血功能不可小觑。

17. 出身日本军校的宋洪自然知道旅长是什么职位,那可是相当于混成协协统的高级军官,不管在那里都是不可小觑的角色。

18. 从美国的“德拉吉报道”到国内的“虐猫案”、“铜须门”、“周老虎”等新闻事件的产生与发展来看,社会性媒体的影响已经不可小觑。

19. 他当时是昆明天籁村迪厅工程部的一名技术员,修马桶、换灯泡、调灯光,每月可以领到2000多元的工资,这个数目在当时已是一笔不可小觑的薪水。

20. 是年夏,沈荩至武汉活动,与唐才常等联络兵勇及官绅士庶,广发富有票,着手组建自立军,仅两湖地区入会者已达两万之众,其势不可小觑。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名副其实是褒义词吗?

全文共 776 字

+ 加入清单

名副其实褒义词,意思是指名声或称谓(号)与实际一致、相符合。出自 汉·曹操《与王修书》:“君澡身浴德,流声本州,忠能成绩,为世美谈,名实相符,过人甚远。”

一、成语解释

【成语】: 名副其实

【拼音】: míng fù qí shí

【解释】: 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举例造句】: 而况教育能不能名副其实,还是个不能便下断语的问题。

【近义词】: 名符其实

【反义词】: 名不副实

【歇后语】: 诸葛亮当军师;寇准抱块清官匾

【灯谜】: 寇准抱块清官匾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名义和实际相符

二、成语典故

1.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六:“﹝ 武进 赵恭毅公 申乔 ﹞身后赠諡曰‘恭’曰‘毅’,洵名副其实矣。”

2.孙中山 《与段祺瑞书》:“使一切公仆各尽所能,以为人民服役,然后 民国 乃得名副其实矣。”

3. 毛泽东 《一九五七年夏天的形势》:“一定要克服个人主义、本位主义、绝对平均主义和自由主义,否则就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

三、成语造句

【例句】

1、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

2、黄山真是名副其实,抬头望大门口的撑梁柱相当高,很有气势。我们沿着山路往上走,山上长满了花草树木,有红的、有蓝的,还有绿的。把黄山点缀的五彩缤纷,非常美丽。

3、蚂蚁真是名副其实的大力士啊!难怪人们常说:千里江堤毁于蚁穴。只要具备了蚂蚁们那种团结协作,不畏艰辛的精神,世上还有什么事情办不成呢?

4、生活失去了希望,就不再是生活;它的名副其实的名字就该是磨难。

5、这种“实用”牌收音机,真是名副其实,用了10年声音也一样不变。

6、他们夫妇俩是名副其实的才子佳人。

7、他们患难与共,是一对名副其实的难兄难弟。

8、济南真是名副其实的泉城。

9、这是个名副其实的烂摊子,糜烂不堪。

10、一开始就坚持名副其实的信用,等于是自己储备了庞大的资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外强中干是褒义词吗

全文共 380 字

+ 加入清单

导读:外强中干的意思你知道吗?这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呢?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释义:外有强形,内中干竭。泛指外表强大,内实空虚。是一个贬义词。

语本《左传·僖公十五年》:“乱气狡愤,阴血周作,张脉偾兴,外彊中乾。”

详细解释:

干:枯竭。形容外表强壮,内里空虚。多用于形容一个人的体质、经济能力、国家实力等等。

春秋 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十五年》:“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及惧而变,……外强中干,进退不可,周旋不能,君必悔之。”

唐 柳宗元 《愈膏肓疾赋》:“肤腠营胃,外彊中乾。精气内伤,神沮脉殚。”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七回:“他一向手笔大,不解理财之法,今番再乾掉了几万,虽不至于像从前吃尽当光光景,然而不免有点外彊中乾了。”

清魏源《圣武记》卷四:“始复以兵巡 俄罗斯 边界,夸示于我,亦外强中干也。”

朱自清《历史在战斗中》:“外强中干--外强是自大,中干是自卑。”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奋勇前进是褒义词吗

全文共 348 字

+ 加入清单

奋勇前进褒义词,鼓起勇气,一直向前。

一、成语释义

【成语】: 奋勇前进

【拼音】: fèn yǒng qián jìn

【解释】: 奋:发扬。鼓起勇气,一直向前。

【举例造句】: 我们要沿着改革开放的道路奋勇前进。

【近义词】: 奋勇向前

【歇后语】: 厕所里起波浪

【用法】: 作谓语;指人勇敢向前

【英文】: advance bravely

二、成语典故

1.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回:“左右二拒,一齐鸣鼓,鼓声如雷,各各奋勇前进。”

三、游戏介绍

《奋勇前进》是一款关于一个小侏儒试着解开一个过老的秘密的游戏。它是集探险、攀爬和游泳以及收集能量球和宝藏于一身的游戏。它包含了猎杀、多任务、多结局、各类NPC以及多样的生物的游戏。它是我最爱的游戏。它包含了原始的音乐曲目,经验升级,技巧攀爬和耐力值等元素。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褒义词形容成语

全文共 201 字

+ 加入清单

大显神通 大显身手 大有作为 大器晚成

非池中物 奋发有为 公才公望 后生可畏

前程万里 如日方升 发愤图强 奋发图强

奋发蹈厉 披荆斩棘 闻鸡起舞 我武惟扬

碧血丹心 不避斧钺 成仁取义 赤胆忠心

赤心相待 赤心报国 大节不夺 大法小廉

故旧不弃 故剑情深 寒花晚节 久要不忘

扪心无愧 倩女离魂 舍身求法 田父献曝

以身许国 忧国奉公 孝子顺孙 忠孝节义

忠心耿耿 忠肝义胆 从容就义 富贵不能淫

[褒义词形容成语精选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脱胎换骨是褒义词吗

全文共 762 字

+ 加入清单

脱胎换骨现在常用来比喻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脱胎换骨是褒义词吗?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脱胎换骨的词义,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脱胎换骨是褒义词

脱胎换骨造句

1、这个重考生经过一年的努力,居然脱胎换骨,考上第一志愿!

2、经由您的大智大爱及教理,使我整个人脱胎换骨,我的人生观也因而大幅改善。

3、优秀的设计,可使本港工商业脱胎换骨,大大提升本地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

4、透过艺术家的巧手妙思,让这些废物脱胎换骨,变成一件件令人爱不释手的艺术品。

5、我知道,从此我将脱胎换骨,不会再是以前的我了,我完完全全地走在道中。

6、正是通过受苦,我们才脱胎换骨,达到更高的境界。

7、有位男士是一名证券经纪人,一直是艺术的门外汉,却从此脱胎换骨。

8、同修笑说,师父已帮我的内在与外在做了一次美容手术,使我脱胎换骨,在手术前后判若两人!

9、经过一番锻练,他从体弱多病脱胎换骨成身强体壮的青年。

10、我们要改造他,争取他的内心,使他脱胎换骨。

11、当我们打坐越多越往内静观上帝时,我们就越脱胎换骨,成为天使圣人,或无忧无虑的灵魂。

12、由于建设虚拟企业是对传统企业脱胎换骨式的革新,国内的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尚属起步阶段。

13、您得脱胎换骨,不啻因您实现了新的目标,亦因您在沿途上获益良多,受用终身。

14、我情愿回忆她的真面目而不痛快,不情愿看到她给脱胎换骨,弄得超凡脱俗而高兴。

15、经过老师细心调教后,这些问题学生如今都已脱胎换骨,成为好学生。

16、当我们聆听这种上帝的声音或是天国的音乐会令我们能量充沛,如脱胎换骨般改变。

17、这种内在的振动力上帝的声音天国的音乐,会长养我们,让我们精力充沛脱胎换骨。

18、感谢上帝,藉着印度赈灾一行,将我生活的智慧眼打开,并将我一身的焦虑洗净,真是所谓的脱胎换骨啊!

19、他发誓今后一定要脱胎换骨,不再重蹈覆辙。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兴高采烈是褒义词吗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兴高采烈,用作褒义。多形容人的情绪或欢乐、喜庆的场面。

一、兴高采烈的意思:

【成语】: 兴高采烈

【拼音】: xìng gāo cǎi liè

【解释】: 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步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举例造句】: 阿二忽然对于曾沧海的威吓全没怕惧,反而兴高采烈的说起来了。 ★茅盾《子夜》四

【近义词】: 欢天喜地、喜气洋洋

【反义词】: 无精打采、闷闷不乐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高兴

二、兴高采烈的故事

稽康,字皮夜,他是魏晋之间有名的“竹林七贤’之一,风度翩翩,文才超群,当时便有许多人倾慕他。稽康一生写了不少诗和论文。他在诗中曾一再提到环境的险恶。“鸟尽良弓藏,谋极身心危,吉凶虽在己,世路多险峨。”这些诗句对当时的现实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他的论文,则观点鲜明,论点集中,具有根强的论辩力,充满了对当时社会的揭露和对礼法之士的批判。如他在《养生论》中主张“清虚静泰,少私寡欲”,批判士族中的人过着“声色是耽”的纵欲生活,尤其对又想长寿又要享乐这类人的心理刻画更是特别精采。他说,这类人“欲之患其得,得之惧其失,苟患失之所不至矣。在上何得不骄,持满何得不溢,求之何得不苟,得之何得不失那!”稽康就是这样,把魏晋士大夫那种得失急聚、生死无常所产生的极为贪婪的变态心理一语破的,刻划得淋漓尽致。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无所不至褒义词贬义词

全文共 283 字

+ 加入清单

无所不至,贬义词,至:到。没有达不到的地方。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

一、无所不至的意思:

【成语】: 无所不至

【拼音】: wú suǒ bù zhì

【解释】: 至:到。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

【出处】: 《论语·阳货》:“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近义词】: 无所不为、为所不为、无微不至

【反义词】: 无恶不作

【灯谜】: 普遍家访;户口普查

【用法】: 作谓语、状语;指没有不到的地方

【英文】: penetrate everywhere

【举例造句】: 夜间絮絮叨叨,你问我答,凡街坊秽亵之谈,无所不至。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顾名思义是褒义词吗

全文共 350 字

+ 加入清单

顾名思义,顾:看;义:意义,含义。从名称想到所包含的意义。出自《三国志·魏书·王昶传》:“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一、顾名思义的意思

【成语】: 顾名思义

【拼音】: gù míng sī yì

【解释】: 顾:看;义:意义,含义。从名称想到所包含的意义。

【出处】: 《三国志·魏书·王昶传》:“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近义词】: 望文生义

【用法】: 作谓语、分句;指看到名称就想到所包含的意

【举例造句】: 桂花蝉顾名思义,想是香味如桂花,或因桂花开时乃有,未详。 ★鲁迅《两地书》七七

二、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的老师王昶为人正直,注重名节,他给儿子、侄子起名时注意用谦实的字,为的是让他们顾名思义,不要做违背名字的事情,如儿子王浑字玄冲,王深字道冲,侄子王默字处静,王沈字处道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褒义词成语汇总

全文共 2578 字

+ 加入清单

有些成语明明是代表好的寓意,却可能被误用。下面请欣赏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褒义词成语汇总。 褒义词成语汇总大全

1) 【虚美隐恶】:虚:空;隐:隐蔽。用凭空的赞美来掩盖其过错。

2) 【满腹经纶】: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3) 【可歌可涕】:可:值得;歌:歌颂,赞扬。值得歌颂赞美并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4) 【叹为观止】: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5) 【抑恶扬善】:压制坏人坏事,表扬好人好事。

6) 【吹埙吹箎】:埙、箎:古时的两种乐器。埙和箎两种乐器合奏起来,声音和谐。用于赞美兄弟之间感情和睦融洽。

7) 【叹观止矣】:用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8) 【孙庞斗智】:孙:孙膑;庞:庞涓。孙膑、庞涓各以智谋争斗。比喻昔日友人今为仇敌,各逞计谋生死搏斗。也比喻双方用计较量高下。

9) 【智勇兼备】:形容人既有智谋,又很勇敢。

10) 【瞻望咨嗟】:咨嗟:赞叹。左顾右看,不停地赞美。形容感触颇深。

11) 【探观止矣】:用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12) 【观止之叹】:观止:看够了,不必再看别的了。含赞美意。指称赞所看到的事物美好到了极点。

13) 【只可智取,不可力敌】:敌:抵挡。只能用智谋来取胜,不能凭实力硬拼。

14) 【虽畏勿畏,虽休勿休】:畏:佩服,敬畏;勿:不要;休:赞美。虽然受到尊敬,但不要自认为可尊敬,虽受到称许,但不要认为可赞美。

15) 【弸中彪外】:弸:充满;彪:文采。指人内有才德,则有文采,自然外露。赞美德才兼备的人。

16) 【斗智斗勇】:斗;争斗;智:智慧,聪明;勇:勇气。用智谋和勇气来争胜负。

17) 【论一增十】:指诽谤或赞美他人,要夸大其辞,使人信服。

18) 【伯埙仲篪】: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埙:陶土烧制的乐器;篪:竹制的乐器。埙篪合奏,乐音和谐。旧时赞美兄弟和睦。

19) 【示贬于褒】:犹言寓批评于表扬。带有褒义性质的四字成语词语

20) 【不置褒贬】:置:安放,这里有“加以”之间。褒:褒奖,夸赞,表扬。贬:贬低,指责。不加以表扬或批评。

21) 【颂德歌功】:颂扬恩德,赞美功绩。

22) 【挈瓶之智】:挈瓶:汲水用的容量小的瓶子。比喻浅薄的知识或智谋。亦作“智类挈瓶”、“挈瓶之知”。

23) 【英雄所见略同】:所见:所见到的,指见解;略:大略,大致。英雄人物的见解基本相同同。这是对意见相同的双方表示赞美的话。

24) 【封胡遏末】:封胡、遏末:有说是谢韶、谢渊的小名,有说是谢韶、谢朗、谢玄、谢渊四人的小名。旧时用为称赞美兄弟子侄的话。比喻优秀子弟。

25) 【称不容舌】:称:称赞;容舌:允许舌头稍停。不住口的赞美。

26) 【补偏救弊】:偏:偏差;弊:赞美。补救偏差漏洞,纠正缺点错误。

27) 【智者所见略同】:所见:所见到的,指见解;略:大略,大致。聪明人的见解基本相同。这是对意见相同的双方表示赞美的话。

28) 【虽休勿休】:休:赞美。意思是虽受称许而不要沾沾自喜。

29) 【过情之誉】:过情:超出实情。指超出实际,名不副实的的赞美。

30) 【有勇有谋】:既勇敢,又有智谋。形容人智勇双全。 褒义词成语汇总精选

1) 【殚谋戮力】:竭尽智谋和精力。

2) 【勇而无谋】:谋:计谋。虽然勇敢,但没有智谋。

3) 【智勇兼全】:既有智谋,又有勇气,二者兼备。

4) 【经纶满腹】:经纶:整理丝缕,引申为人的才学、本领。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5) 【缺心少肺】:心:心眼。缺少智谋。带有褒义性质的四字成语词语

6) 【心长发短】:心长:智谋深;发短:指年老。头发稀少,心计很多。形容年老而智谋高。

7) 【可歌可泣】:泣:不出声地流泪。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8) 【发短心长】:发短:指年老;心长:智谋深。头发稀少,心计很多。形容年老而智谋高。

9) 【啧啧赞美】:啧啧:咂嘴赞叹的声音。口里啧啧作声表示赞美。

10) 【智勇双全】:又有智谋,又很勇敢。

11) 【一夫之勇】:犹言匹夫之勇。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的勇力。

12) 【赞不容口】:赞美的话口里已容纳不下。

13) 【殚精极虑】:犹殚思极虑。竭尽智谋与精力。

14) 【唾玉钩银】:唾:出言;钩银:形容字的笔划刚劲有力。字如银钩,出言如美玉。用作对他人书法诗文的赞美之辞。

15) 【称赏不置】:称赏:赞美;不置:不住地。不住地赞美。形容对事物的喜爱。

16) 【三语掾】:掾:古代官署属员的通称。因三个字而任命的官员。后用以对幕府官员的赞美。

17) 【力屈计穷】:屈:穷尽。力量智谋都已用完。

18) 【君子不器】:君子不象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用于赞美别人多才多艺。

19) 【瘅恶彰善】:瘅:憎恨;彰:表扬。憎恨恶的,表扬善的。

20) 【急中生智】:智:智谋。紧急的时候,猛然想出办法。

21) 【传为佳话】:指传扬开去,成为人们赞美、称颂的事情。

22) 【优贤飏历】:指敬重贤才,表扬其事迹。同“优贤扬历”。

23) 【宁馨儿】:指这样的孩子,用来赞美孩子或子弟。带有褒义性质的四字成语词语

24) 【犀角烛怪】:借以赞美诗文的深刻。

25) 【弸中肆外】:弸:充满。指人内有才德,则有文采,自然外露。赞美德才兼备的人。

26) 【都俞吁咈】:皆为古汉语叹词。吁,不同意;咈,反对;都,赞美;俞,同意。本以表示尧、舜、禹等讨论政事时发言的语气,后用以赞美君臣论政问答,融洽雍睦。

27) 【鬻矛誉盾】:鬻:卖;誉:赞美。自相矛盾,不能两立。

28) 【众口交赞】:众人交相赞美。

29) 【啧啧称赞】:啧啧:咂嘴赞叹的声音。口里啧啧作声,表示赞美。

30) 【多谋善虑】:谋:谋划,策划;虑:思考。富于智谋,又善于思考。

31) 【吁咈都俞】:吁、咈,反对的感叹词。都、俞,赞美、同意的感叹词。形容君臣议事融洽。

32) 【彰善瘅恶】:彰:表明、显扬;瘅:憎恨。表扬好的,斥责恶的。带有褒义性质的四字成语词语

33) 【斗智斗力】:斗;争斗;智:智慧,聪明;力:气力。用智谋来争胜负,凭力气分胜负。

34) 【丁真楷草】:丁:丁觇;楷:智楷。丁觇的隶书,智楷的草书。赞美人的书法好。

35) 【啧啧称美】:啧啧:咂嘴赞叹的声音。咂着嘴表示赞美。

[褒义词成语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表里不一是褒义词吗

全文共 798 字

+ 加入清单

表里不一,读音biǎo lǐ bù yī ,指表面与内在不一样。 表里不一是褒义词吗?一起来看看吧!

表里不一是褒义词吗?

不是,贬义词

出处

《逸周书·谥法解》:“行见中外曰悫。”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词语辨析

近义词

虚有其表、名不副实、徒有虚名

造句

1) 了解中国人的处世风格。重视人情,表里不一,形式主义。

2) 我最厌恶那些巧言令色,表里不一的人。

3) 我们不能叶公好龙,要喜欢就真正喜欢,不能表里不一、看起来喜欢,其实一点都不喜欢。

4) 他这个人就是这样,总是阳奉阴违、表里不一。

5) 叶公好龙让我明白了做人要做表里如一,不能做表里不一的人如果让我在书,蛋糕,画箱,扑克牌,口琴中做一个选择,陪伴我一生。

6) 他是个表里不一、名不副实的人,你可别太相信他!

7) 我们不能做表里不一的人。

8) 吉诺并不为自己的这种表里不一而感到羞愧.

9) 这些漫画引发的冲突是近年来最丑恶,或许也是最为表里不一的文化冲突之一.

10) 原来是因为中国人表里不一,言行不和.

11) 请不要说违心的话。这样做,将会使您同那些表里不一的庸俗之辈归于一类。大仲马

12) 花总是表里不一,而我太年轻了,不知道该怎样爱护她……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13) 这里的大人物大多表里不一,在他们的晚礼服下,英式含糊的交谈中,甚至笑声中!

14) 这种表里不一、言行相悖的人为数不多,却危害甚大。

15) 还有,古板苛刻著称的严大副局,表里不一的伪善人们哦,姐姐统统赏你们一丈红。

16) 不讲诚信则恰好相反,表里不一,言行相悖。

17) 他们行为世范,群众会爱屋及乌;他们表里不一,群众就恶其余胥。

18) 强调坚决反对言行相悖、表里不一的两面性。

19) 你看你那獐头鼠目,贼眉鼠眼的样子,肯定是个阴险狡诈,表里不一的伪君子。

20) "喜欢我到什么地步?","你只要让我看见你就行""她不会知道的","你是我见过最表里不一的女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暴跳如雷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384 字

+ 加入清单

暴跳如雷,急怒叫跳,象打雷一样猛烈。形容又急又怒,大发脾气的样子。含贬义。

一、词语释义

【成语】: 暴跳如雷

【拼音】: bào tiào rú léi

【解释】: 暴:暴烈,急躁。急怒叫跳,象打雷一样猛烈。形容又急又怒,大发脾气的样子。

【出处】: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举例造句】: 他哥哥知道了,气得暴跳如雷。叫了他去骂。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三回

【近义词】: 大发雷霆、火冒三丈、气急败坏

【反义词】: 心平气和、奴不变容、和颜悦色

【灯谜】: 霹雳舞

【用法】: 作谓语、状语、定语;形容人盛怒时的样子

二、成语故事

刘兰芝嫁给焦仲卿为妻,她在焦家任劳任怨,可刁怪的婆婆容不下她,硬要休她回家。焦仲卿只好与她约定男不再娶、女不再嫁,彼此从一而终。刘兰芝回家后,性情暴如雷的长兄逼她再嫁。她只有投水自尽,焦仲卿得知后也自缢身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筋疲力尽是褒义词吗

全文共 305 字

+ 加入清单

筋疲力尽是一个中性词,形容精神和身体十分劳累。表示精神疲惫,力气用尽。

【成语】: 筋疲力尽

【拼音】: jīn pí lì jìn

【解释】: 筋:筋骨;尽:完。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出处】: 汉·焦延寿《焦氏易林·巽》:“蹇驴不材,骏骥失时,筋劳力尽,罢于沙丘。”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虽时侵掠,小有所得,力尽筋疲,不偿其费。”

【近义词】: 身心交瘁、心力交瘁、精疲力竭

【反义词】: 精神焕发、精神抖擞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指非常辛苦

【英文】: be off ones leg

【举例造句】: 赵家一门大小,日夜忙碌,早已弄得筋疲力尽,人仰马翻。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桀骜不驯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解析

全文共 1125 字

+ 加入清单

桀骜不驯是一个贬义词,多数是用来形容人叛逆的性格或者是动物野性很强,性情强暴不驯顺。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桀骜不驯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解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成语】:桀骜不驯

【拼音】: jié ào bù xùn

【解释】: 桀:凶暴;骜:马不驯良,比喻傲慢。性情强暴不驯顺。

【出处】: 《汉书·匈奴传赞》:“其桀骜尚如斯,安肯以爱子而为质乎?”

【举例造句】: 识字读书,聪明出众。只是生成一个桀骜不驯的性子,顽劣异常。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

【近义词】: 横冲直撞、无法无天、桀敖不驯

【反义词】: 安分守己、俯首帖耳

【示例】:

储安平《在塔里木河的下游》:“历史上久享盛名

的这条旷达、豪壮的、同时也是桀傲不驯的彩河。”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纪献堂)只是生成一个桀骜不驯的性子,顽劣异常。”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蒋子龙《赤橙黄绿青蓝紫》:“一向桀骜不驯的刘思佳竟被一个刚来的姑娘管得服服帖帖,太窝囊了!”

桀骜不驯造句

1、歪放在最倒霉的脑袋上的最破烂的睡帽都带着这样一种桀骜不驯的意思:“戴破帽的我知道过日子有多困难,但是你可知道戴破帽的我要你的命又有多容易?”

2、我们都知道,这位大才子桀骜不驯,风流倜傥,经常口出狂言,所以才会说出“只有一个地方硬”这样赤裸裸的大实话,但结果又怎么样呢?

3、这个老人天生桀骜不驯,他的脾气就是要反对每一个人。

4、我也看到了它那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我血液里的冲动却渴望一种更桀骜不驯的旅程。

5、他没戴帽子,树叶搅乱了他那桀骜不驯的卷发,叫所有那些发丝都纠结起来。

6、横行加勒比桀骜不驯的海盗让您在迈向惊险之旅时不知不觉地已进入海上战斗,处处惊心动魄的游乐设施让您饱尝新鲜惊奇与兴奋!

7、他桀骜不驯地面对着愤怒的人群。

8、我承认这种生活有社会价值,我也看到了它那井然有序的福祉,但我血液里的冲动却渴望一种更桀骜不驯的旅程这样的安逸中好像有一种叫我惊惧不安的东西我的心渴望一种更加惊险的生活。

9、这条河真可说是桀骜不驯,猛不可当。

10、这并非因为诸如此类的诠释必然要固着于一个主题上。()而是由于在《呼啸山庄》无可争辩的力量中带有些桀骜不驯的成分,根本就拒绝某种包罗万象的诠释。

11、我不喜欢家庭奢靡的社交生活,这不单在于青年人的桀骜不驯。

12、于千山万壑间,比兹卡勤劳朴实又桀骜不驯,乐观豁达又粗犷豪迈。

13、在西方人看来,显得似乎衣着寒碜,不修边幅,桀骜不驯、我是个和其他女孩子不一样的有很强的洞察力的,桀骜不驯的,有主见的,也很难受外界因素干扰的女孩子,所以我不认同他们的想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攻无不克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386 字

+ 加入清单

攻无不克褒义词,攻:攻打;克:攻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一、成语解释

【成语】: 攻无不克

【拼音】: gōng wú bù kè

【解释】: 克:攻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出处】: 《战国策·秦策二》:“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

【举例造句】: 中国人民解放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把这支部队说成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天将神兵。 ★吴强《红日》

二、连用词解释

【成语】: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拼音】: zhàn wú bù shèng,gōng wú bù kè

【解释】: 形容军队力量强大,百战百胜。或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处】: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古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端赖吾能用兵之将,球至于今,邈不可得。”

【举例造句】: 高皇帝起兵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陈白尘《大风歌》第四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彬彬有礼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

全文共 406 字

+ 加入清单

彬彬有礼,表示个人修养和作风的道德用语,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一、彬彬有礼的意思

【成语】: 彬彬有礼

【拼音】: bīn bīn yǒu lǐ

【解释】: 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出处】: 《史记·太史公自序》:“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举例造句】: 唤出他两个儿子,兄先弟后,彬彬有礼。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三回

【近义词】: 温文尔雅、落落大方、文质彬彬

【反义词】: 丑态百出、出言不逊、蛮横无理

【歇后语】: 新媳妇拜年;七姑八舅抬食盒

【灯谜】: 二杉送礼

【用法】: 作谓语、状语、补语;形容人有礼貌

【英文】: keep a civil tongue in ones head

二、关于彬彬有礼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客客气气】:指待人接物彬彬有礼。

【礼度委蛇】:礼度:礼数;委蛇:庄重而从容自得的样子。比喻彬彬有礼,不卑不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自高自大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964 字

+ 加入清单

自高自大贬义词,认为自己又高又大。形容自以为了不起。

一、成语解释

【成语】: 自高自大

【拼音】: zì gāo zì dà

【解释】: 自以为了不起。

【举例造句】: 人要是自高自大,瞧不起别人,就不能进步。

【近义词】: 夜郎自大、妄自尊大、自命不凡

【反义词】: 虚怀若谷、不耻下问

【歇后语】: 坐旗杆顶上照放大镜

【灯谜】: 野生植物;一览众山小

【用法】: 作主语、谓语、定语;指自以为是

【英文】: have a swelled head

二、成语典故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三、拓展阅读

《颜氏家训》是汉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作者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

该书成书于隋文帝灭陈国以后,隋炀帝即位之前(约公元6世纪末)。是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共有七卷,二十篇。分别是序致第一、教子第二、兄弟第三、后娶第四、治家第五、风操第六、慕贤第七、勉学第八、文章第九、名实第十、涉务第十一、省事第十二、止足第十三、诫兵第十四、养心第十五、归心第十六、书证第十七、音辞第十八、杂艺第十九、终制第二十。

【文学价值】

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从总体上看,《颜氏家训》是一部有着丰富文化内蕴的作品,不失为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一种,它不仅在家庭伦理、道德修养方面对今天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颜之推以学问广博著称。《颜氏家训》中《书证》篇考据名物,讨论语词训诂,《音辞》篇辨析声韵,“斟酌古今,掎摭利病”,都颇具精义,反映出颜氏广博的学识和较深的造诣。《颜氏家训》成书于隋文帝灭陈国以后,隋炀帝即位之前(约公元6世纪末)。自成书以来,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一直被作为家教范本,广为流布,经久不衰。究其原由,主要是书中内容基本适应了封建社会中儒士们教育子孙立身、处世的需要,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和主张,以及培养人才力主“治国有方、营家有道”之实用型新观念等,继承和发展了儒家以“明人伦”为宗旨的“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教育思想。

正由于此,历代统治者对《颜氏家训》非常推崇,甚至认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被后世广为征引,反复刊刻,虽历经千余年而不佚,可见《颜氏家训》影响之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张三李四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816 字

+ 加入清单

张三李四, 假设的名字,泛指某人或某些人,作主语、宾语、定语,是一个中性词。

一、词语释义

【成语】: 张三李四

【拼音】: zhāng sān lǐ sì

【解释】: 假设的名字,泛指某人或某些人。

【出处】: 宋·王安石《拟寒山拾得》诗:“张三裤口窄,李四帽檐长。”

【举例造句】: 问:“如何是佛?”师曰:“张三李四。”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

【近义词】: 张王赵李、张三吕四、张甲李乙

二、成语典故

1.张三李四出自宋·王安石《拟寒山拾得》诗:“张三裤口窄,李四帽檐长。”

2.“张三李四王五赵六”最早说的是杭州的四姓18家。

杭州先后曾作为五代吴越国和南宋都城。一度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繁荣、人口来自四面八方。以后,历经战乱变迁,人口流动频繁。相传杭人只有留下18家(在杭州的城西有个叫留下的古镇,大概已有1000的历史。一般认为留下镇原名西溪 , 是后人改成“留下”的。但为什么要改成这一有“另有含义”的名字呢?有两种说法。一是据清光绪《钱塘县志》的记载,说“ 宋建炎 3 年 (1129 年 )7 月, 高宗(赵构)南渡 , 幸西溪 , 初欲建都于此 , 后得凤凰山 , 乃云 : ‘西溪且留下’” 。故此处名留下 , 并一直沿用至今。对于这一说法,大家知道的人比较多,也比较可信,所以一般都这样介绍。但是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而这一说法似乎更民间一点。这是说在元兵攻打杭州后,把杭州人杀得来遍地横尸,原来杭州是马可波罗笔下“世界上最雍荣华贵的城市”,人口达180万,结果经过几天杀掳后,元人到吴山上一瞭望,整个杭州城只有西面还剩下十八支烟囱在冒烟,此时,元兵“大发慈悲”,说这十八家“且留下”。就这样,从此西溪一带有了“留下”这一地名,同时杭州也就传着老杭州人只有十八家之说,简称老十八家。)才是真正的杭州人,即俗所谓“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共计为四姓18家。亦有俗谚说:“杭州萝卜绍兴种”,意思是杭州人大都是绍兴移民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奋不顾身是褒义词吗

全文共 362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奋不顾身褒义词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成语基本信息

【成语】奋不顾身

【色彩】褒义

【读音】fèn bù gù shēn

【释义】 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二、成语造句

1、他奋不顾身地跳入河中,救起了落水的小女孩。

2、为了抢救落水儿童,他奋不顾身地跳进激流。

3、消防队员奋不顾身地冲人烈火中去抢救被困人员。

4、他奋不顾身跳进急流,奋力抢救落水儿童。

5、警察叔叔奋不顾身地跳入水中,把落水儿童救上岸。

6、幸亏解放军战士奋不顾身地跳进河里,才把落水儿童抢救上来。

7、黄继光奋不顾身地冲向敌人的暗堡。

8、他奋不顾身跳进湖中,救出落水儿童,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值得全校师生学习。

9、我在电视上看见一名叔叔奋不顾身地抢救落水儿童。

10、看见有个小孩掉进湖里,几个共青团员奋不顾身地跳了下去,把孩子救了上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蓄谋已久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400 字

+ 加入清单

蓄谋已久,贬义词,蓄,谋划。谋,计划。指为了某件事情谋划了很久。

一、蓄谋已久的意思:

【成语】: 蓄谋已久

【拼音】: xù móu yǐ jiǔ

【解释】: 蓄:等待;谋:谋划。对某件事情等待、谋划了很长时间。含贬义。

【举例造句】: 由于清廷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进一步促成了列强瓜分中国之势,英国趁机将蓄谋已久的“香港拓界”付诸实施。 ★霍达《补天裂·后记》

二、关于蓄谋的成语

【成语】: 处心积虑

【拼音】: chǔ xīn jī lǜ

【解释】: 处心:存心;积虑: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形容蓄谋已久。

【出处】: 《谷梁传·隐公元年》:“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举例造句】: 如此者处心积虑,已非一日。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六回

【近义词】: 费尽心机、想方设法、设心积虑

【反义词】: 无所用心

【用法】: 作宾语、状语;指费尽心思做坏事

【英文】: deliberately plan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一针见血是褒义词吗

全文共 333 字

+ 加入清单

一针见血,褒义词,比喻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一、成语解释

【成语】: 一针见血

【拼音】: yī zhēn jiàn xiě

【解释】: 一针就见血。比喻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出处】: 《后汉书·郭玉传》:“一针即瘥。”

【近义词】: 一语道破、一语破的、言必有中

【反义词】: 言不及义、言之无物、空洞无物

【歇后语】: 验血的扎耳朵

【灯谜】: 静脉注射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说话或看问题

【英文】: hit the nail on the head

二、成语典故

1.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郭玉传》。本义; 一针刺下去就见到血,形容医生医术十分高明。

2. 这不是把我们的毛病讲得一针见血么?不错,党八股中中国有,外国也有,可见是通病。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