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1225

作文

150

路遥人生读后感

全文共 1940 字

+ 加入清单

又一次温读《人生》,又一次热泪满眶,又一次领悟那一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读《人生》,让我对未来的未知充满了恐惧,同时又有一种希翼,所以对于现在,我有一种淡然。就像我知道每一种选择都有着他内定的规律,或者尊与现实或者尊于心灵;就像我知道每一次选择我都会坚定的走下去,每一次的选择都是一条人生路。

我想故事的结局一定像我们每天所走的路一样,一样的实在。路,可能有花俏的,像满地遍花的羊肠小道,像铺满鹅卵石的小桥,可能还有的设计让水漫上去,等等。可这些终是旅游式的消遣,就像我们偶然通宵达旦的与朋友狂欢,真正称得上路的还是那些结结实实的水泥大道。

其实,孙少平就是高家林未来的写照,一个有韧性血气方刚且能屈能伸的男子汉。无疑孙少平是完美的,是让每个读者都赞扬的那种;而高家林却是那种桀傲浮华爱慕虚荣的,自视过高患得患失的,让人感觉恨铁不成钢的那种形象。可,难道孙少平心中就没有过波澜,他就不想田晓霞死后能再拥有像金秀这么漂亮女人的爱情。我想那是不可能的,这就像是在问一个结过婚的人是不是就没有爱的欲望一样,答案是显然的,可是有一种比爱更重要的责任压在他们身上。他一定也是想的,可他知道自己以不配去拥有这份爱,他没法给她一个温馨舒适的家,没法不让她每天不担心害怕,所有他选择了拒接,选择了煤矿那一个破败却温馨让人留恋的家。而巧珍,是当时朴素善良农村妇女的写照,她和平凡的世界中的郝红梅一样,一样有一种对爱情的追求。她甚至比郝红梅更痴迷,更陷的深,对爱情更执着。可人生的道路上是没有平坦的,摔倒了,失败了,丢失了,她们站起来,看着那愈来愈远的背影,最终她们都选择了一种属于自己的生活,一种更热爱土地的生活。对于黄亚萍来说,这场恋爱只是一次野外漫游的邂逅,只是春天里的一场梦而已,虽然美的让人落泪。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个

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柳青

这是写在《人生》扉页上的一段话,路遥借用柳青的这段话概括了高加林的人生,当然,也启发了我们的人生。

高加林在人生不得志的时候,依然点燃理想的火种,照亮了生命里漆黑的路途。他的生活道路真的遇上很多岔道口。后来,他凭着真才实学平步青云了,但在爱情这个岔道口前,他走错了——他抛弃了昔日和他同甘共苦的爱人巧珍。

“究竟是生活开了他一个玩笑,还是他开了生活一个玩笑?”

是的,在未来的生活里,我们也会遇到许多的岔道口。我们在保持生活热情的时候,或者,真的要增加一些自我反省的力量!

“我们要有坚强的性格。一个软弱的人不能长期胜任艰苦的劳动。性格的坚定是建立在信仰的坚定的基础上的。一个人要对社会、事业等方面没有正确的认识和坚定的信仰,也就不可能具有性格的坚定性。而一个经常动摇的人怎么可能去完成一项艰难困苦的事业?

人生,多么沉重的字眼,有谁能在这条道上一马平川。有些事情蹉跎的是岁月,而有些事情却要用整个岁月去怀念。也许人是易忘的,可有一种记忆是深深的烙印在我们的心上,每一次扯动就会疼痛,就会流血,就会进一步的加深它的伤痕。人生这部作品是段朴实而又凄美的爱情悲剧,而这段悲剧之所以凄美,就是因为有刘巧珍的存在。高加林的背叛,对于她来说是一种致命打击,但是,“刚强的姑娘,她既没寻短见,也没神经失常,人生的灾难打倒了她,但她又从地上爬起来了!”因为“她留恋这个世界,她爱太阳,爱土地,爱劳动,爱清朗朗的大马河,爱大马河畔的青草和野花……她不能死!她应该活下去!她要劳动!她要在土地上寻找别的地方找不到的东西!”这一是体现出她的坚强、坚韧;又体现出她对生活,对土地,对自然,对家乡的深厚感情。这正透露出路遥对土地、劳动对故乡自然的深切热爱和依恋。

借助别人对路遥的评价来说一下————他塑造刘巧珍这个人物,写人在极其困难的景况下战胜苦难的“崇高而光彩的道德力量”,基源于对现实生活的道德忧虑,其目的就是要借“困难的时候”人们心灵的“高尚美好”,来“折射今天的现实生活”。

认同传统的美德,赞美利牺牲精神,克己利他的仁爱之心和道德善良,与人类生活的意义和进步密切相关

想起别林斯基所说的那句话:“……生活就意味着:感觉和思索,饱受苦难和享受快乐;一切其余的生活都是死亡。……我们先得有饱受苦难的能力,然后才会有享受快乐的能力,不知道苦难的,也就不知道快乐,没有哭泣过的人,也就不知道喜悦。

人生是我们没法迈过的槛,而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加!就如一阵风,它是能穿越荆棘的。只有穿越过荆棘,这阵风才能吹绿万山遍野,才能吹来万紫千红,才能迎来人生的春华秋实!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路遥人生读后感

全文共 559 字

+ 加入清单

高加林的人生可以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高加林做不成教师回归土地做农民之后发生的事,第二个阶段是高加林走后门来到县城工作之后发生的事。

第一个阶段,是高加林失意的时候,农村姑娘刘巧珍给了他宽慰……

其实看这部分的时候,我已看出来了高加林并没有多爱巧珍,而是他觉得巧珍能在那段时间可以给他宽慰。是巧珍使他重新接受现状,走出了无法适应当农民的状态。

巧珍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姑娘!单纯善良,对高加林如此的喜欢。尽管她大字不识,但她的心比那些所谓受过教育的人好百倍千倍。就如文中德顺老汉说的:“巧珍,多好的娃娃啊,那心就像金子一样……金子一样啊……”

像巧珍这么好的姑娘真的很难得。

为了他,巧珍不怕村上众人异样的目光和风言风语;为了他,她可以不顾家里人的反对也要和高加林在一起;

为了他,巧珍主动提出来和高加林分手只为了他更好;为了他,巧珍和别人结婚之后还为高加林求情给他找事做……

为了高加林,巧珍可以做一切事。

可高加林呢,他是自私的,回到县城之后,他发现自己与曾经的女同学黄丽萍在一起,才有更好的发展,就抛弃了善良的巧珍。

第二个阶段,就是高加林事业比较顺利的时候,和家境好的黄丽萍也在一起了,可好景不长,高加林走后门的事被揭发了,和黄丽萍也分手了,重新回到乡下,回到原来的生活。

但现在可没有巧珍的陪伴,她已为人妻,他这时感到懊悔不已……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路遥人生读后感

全文共 3001 字

+ 加入清单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读完了路遥的《人生》,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尤其是“对一个人来说,也要向前看。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方面不满意,就灰心”这段话,我也开始审视自己的人生及生活。

01、童年的记忆

每个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应该都会被书中农村景色的描写和人物的鲜活刻画拉回自己的童年时光吧!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女孩,出生在农村,童年和中学的时光都是在农村度过的,身上充满了泥土的味道!

春天到了,小草开始从棉被下钻了出来,开始焕发生机,随着天气一天天变暖,万物开始茁壮生长!放学后的下午,我就牵着羊去放羊,羊喜欢吃槐树叶和榆树叶,刚好我家的两亩地位于坡边,地形不好,队上就把临坡的一片槐树地也分给了我们,于是我就拉着羊去那片槐树坡放羊,偶尔还挎着一只笼,会趁着她吃草的时候摘整整一笼槐树叶带回去,晾干了给她吃!

放羊的时候还是有很多小插曲的。离坡近、比较矮小的槐叶羊经常吃,所以也就吃秃了,或者隔几天会长出嫩叶,但是羊不喜欢吃这种嫩叶,羊喜欢吃那种深绿色比较肥厚的树叶,所以我需要用挠钩把远处的槐树勾到我跟前,这个过程一般是不容易的,因为那些树特别高大,劲也很足,而挠钩又不是很长,所以我需要先勾住离我比较近的副干,再抻着劲儿把主干拉过来制服这颗树,在我把树勾到跟前的这个过程中,羊会试探性的跳跃、张着嘴巴去吃晃动的叶子、望眼欲穿的小眼神,想一想就比较好笑!如果是摘槐花的季节,我还要和羊拼手速,因为羊也喜欢吃槐花,所以我就将主干的树梢踩在脚下,用手飞快的摘槐花。

夏天的天气比较多变,有时候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豆大的雨点子就下来了,接下来就是大暴雨,于是我就拉着羊一路小跑回家,有时候羊跑的比我还快!等到麦子和玉米快要成熟的季节,还要时刻保持警惕,防止她吃麦子和玉米叶!等羊吃饱的过程一般都得持续一到两个小时,如果肚子鼓起来了就是吃饱了,不过有时候她也闹性子,不好好吃草非要把我往沟下边挤。

有时候会坐在沟边的土地上,摘一片槐树叶吹口哨,看蓝天白云,幻想有一天可以腾云驾雾,想天上是不是真的有孙悟空和玉皇大帝,会想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如果真的有外星人希望可以把自己带走,这样我盗取他们的秘密后就可以回来告诉地球的科学家!

五月份是我最喜欢的季节,尤其是槐花含苞待放的那几天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奶奶会给我们做好吃的槐花拌饭。村子里稀稀拉拉的槐树散发着若有若无的槐花香,仿佛在提醒我该去大丰收了,于是我就牵着羊挎着笼去距离我家一公里的槐树坡摘槐花,我站在坡边,被浓浓的槐花香味包围着,再哼着电视剧的主题曲和片尾曲,别提多幸福了!

摘槐花可是一件讲究的事情,要摘含苞待放的槐花,这样的槐花香味都在里边,而且5月份的天气很多变,经常会下雨,所以一定要在下雨之前摘槐花,然后回家捋槐花、清洗、晾干、拌面蒸、放调料、油泼,吃上一碗热气腾腾、香喷喷的槐花饭,心里美滋滋的!

到了麦子成熟的季节,要从坡底把比自己还要高(一人高)、粗粗的麦秆子抱上去,脸经常被麦芒刷的红扑扑的。小时候村里会把麦秆摊在路上,过往的车辆轧麦子就省去了专门请人用拖拉机拉石辊撵麦子的过程了,没钱请拖拉机的只能用人拉石辊撵麦子了,等麦粒和麦秆分离后,然后就是等风准备撵场了,这个过程一般是在晚上,到处都有蛐蛐儿的叫声,村里的人会买几瓶啤酒或者果啤消暑,互相聊天,等起风了就开始撵场了。接下来的几天每天都要用彩条布或者塑料纸晒麦子,一天翻好几次麦子,午后要及时收麦子防止回潮。一般都用装了尿素的袋子来装麦子,一袋麦子足足一百多斤。有时候攒上暴雨,隔壁的人都会来帮忙,有的拽着彩条布的角形成一个临时的帐篷,剩余的人快速的将麦子装在袋子里。

玉米成熟的时候,戴着尼龙手套,从地的这一头走到另一头在玉米地里穿梭掰玉米棒子,一般会将附近的玉米扔在一块,最后再将这些小堆装在袋子里拉回家,然后剥玉米、挂起来,掰玉米的时候如果发现了嫩玉米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回家就可以吃煮玉米啦!

02、现实与梦想

每个人心中,都或多或少的住着一个高加林。

农村,是高加林出生和生活的地方,城市,是高加林向往的地方,有着更广阔的天地和更大的吸引力。农村,就像现实生活的处境,充满了许多无奈与不顺心如意,城市就像梦中的伊甸园,每个人都渴望梦中伊甸园的生活,但是这个过程是充满了戏剧性,关键在于自己如何选择、如何行动!毕竟紧要处的选择就那么几步,如果正确的选择战胜了行动的惰性,那我们终将实现自己的心理追求,过上伊甸园般的生活!

每个人都有梦想,比如全世界旅行、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学画画、舞蹈等等。但是大多数人的现实生活都是在是吃饭、上班、睡觉、刷手机的循环中度过,有多少次这些话我们只是说说而已,从来没有为此付出过行动,大多时候还是选择了安于现状、保守的状态!

高加林的可贵之处在于敢于向旧的道德观念和舆论做出挑战,明确自己的人生追求,做一件事情就做到最好,比如第一时间冲上前线,写报道当记者。即使最后回到了农村,被现实打到,但是并非结局,如果你还有选择的勇气,仍然可以重新开始!

每个人都经历过生活的低潮,为了失恋没出息的哭好久,没有考上心仪的大学,服从家里的安排去本地上大学,没有喜欢的工作,没有归属感等等,但是如果自己内心没有放弃,即使阻碍再多、未知再多,多一点耐心坚持下去,终将走出雾霾,不是现实支撑了梦想,而是梦想支撑了现实!

03、旗鼓相当的爱情才是最好的状态

对刘巧珍的印象是白杨树般挺拔,更像腊梅一般的女子,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热情,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为了缓解心上人的自卑,替对方去卖馒头,勇敢的去表白,为了对方去改变,刷牙,穿对方喜欢的衣服,心思和眼神从来没有离开过对方,即使分开了还一心为他着想。

悲剧不是命运造成的,而是两个人的差别太大了,从一开始两个人的爱情就是不对等的,如果喜欢一个人,卑微到尘埃里,连最基本的对自己好都做不到,对方怎么会对你好呢?

两个人在一起,进步快的那个人总会甩掉那个原地踏步的人,因为人的本能都是希望能够更多地探求生活的外延和内涵。好的爱情应该是旗鼓相当的状态,共同进步,你强我也不比你差,努力将自己调试到最优的状态,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对生活充满希望,读书或者锻炼提高自己保持自信,有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可以买房买车,不用去依赖另一半,一个人也可以生活的风生水起!这样就不用感慨“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的云彩来娶我,我猜中了前头,可是我猜不着这结局”了,因为我是仙子本身啊!

04、敬畏生活的智者

德顺老汉,年轻的时候喜欢过一个女子,打了一辈子光棍,在德顺老汉的眼里巧珍一直是像金子一样的姑娘,喜欢村里的小孩,有一点好东西,自己舍不得吃,总是想法设法的分给别的小孩吃,而且关心村子里的大事,为了撮合加林和巧珍专门给他们创造机会。

德顺老汉,就像一个热血腾腾的老诗人,像一个哲学家,更像人生导师。他们作为过来人,总是可以一眼洞穿你的心思,更能一语惊醒梦中人,指引我们走上归途。在我们的生活中,从来都不缺这样的智者。在我们迷茫的时候,给我们指引迷津,帮助我们;在我们开心成功的时候,替我们感到开心,也不忘敲醒警钟告诫我们;在我们失落的时候,鼓励我们一切都会变好的。

感慨书中人物的命运,但是更应该思考如何选择人生的每一步,让自己不至于后悔!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稻草人读后感小学生寒假

全文共 257 字

+ 加入清单

我已经读完了叶圣陶老爷爷所写的《稻草人》。我很喜欢这本书,稻草人是农民亲手造的,他的骨架子是竹园里的细竹竿,他的肌肉、皮肤是隔年的黄稻草。破竹篮子、残荷叶都可以做他的帽子;帽子下面的脸平板板的,分不清哪里是鼻子,哪里是眼睛。他的手没有手指,却拿着一把破扇子——其实也不算是拿,不过用线拴住扇柄,挂在手上。《稻草人》书中有许多感人的故事,例如:《一粒种子》、《祥哥的胡琴》等……

从这本书中,我确实收获了许多,有做人的道理,有学习生活的态度,有生活的常识,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我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读书学习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稻草人读后感高中生

全文共 571 字

+ 加入清单

读了叶圣陶先生的《稻草人》后,我想到了很多。

书中描写了好多人物形象:有调皮的猴子,温顺的老牛,也有善良的稻草人和奸诈的飞蛾。我最喜欢稻草人了!因为他尽职尽责、乐于助人。

稻草人虽说是农民亲手造出来的,可他努力保卫庄稼的精神实在让我倍感佩服。他不吃饭,不睡觉,不管烈日怎样暴晒,无论狂风肆意吹打,他总是直挺挺的站在那里,手里轻轻摇动着扇子,赶走前来破坏庄稼的敌人,无怨无悔地守卫着田地。

有一次,稻草人看到一只小蛾子落到了稻叶上,他马上认出了那是稻子的天敌,他努力的挥动扇子,想把它赶走,但他使出了全身的力气,最终还是由于距离远风小,没能将小蛾赶走。他痛苦极了,恨自己的没有能力。小蛾终于飞走了,但稻叶上却留下了小蛾的卵。主人来查看稻子的长势,但由于主人年迈眼花,没有看见致命的蛾卵。稻草人十分着急,他用力抖动着臂膀,想引领主人发现并铲除祸根,但主人并不知道发现他的苦衷。他彻底失望了。几天后,蛾子的幼虫将一大片稻子啃了个精光,稻草人难过得哭了。他为自己无能为力而感到惭愧,为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被葬送而心痛!

这一情节,使我颇受感动。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稻草人的珍贵之处,他毕竟是一个不能走动的草扎人,可他已经尽力了,他的善良,他的忠于职守,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决心从现在起,学习稻草人的奉献精神,培养自己不求索取的品德,刻苦学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稻草人读后感小学生寒假

全文共 273 字

+ 加入清单

就在这个暑假,我看了一本对成长很有意义的书,这本书是著名的作家叶圣陶先生的巜稻草人》。

这本书有四个部分,其中让我难以忘怀的是第三部分中的《一粒种子》。

《一粒种子》讲述的是一位国王捡到了一粒非常大的种子,可让国王烦躁的事,这里种子就是养不活,于是国王就把它扔到河里,这粒种子漂到了富翁,商人,兵士家里,可他们都养不活。当种子漂到农民家时,农民用自己辛勤照料,和善关爱,将他养活了,而且还收获了硕大的成果。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风雨过后才会见彩虹,无论做什么都要努力,坚持,无论对待什么事都要辛勤,和善,只有坚持才会胜利,只有辛勤的付出才会有硕大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智慧人生作文

全文共 644 字

+ 加入清单

你知道寓言吗?它是一种短小精悍的文章体裁,通常是前文叙事,篇末一句话点明寓意。而文章的主人公也多为动物,小部分是神和人类。《伊索寓言》就记载了许多这样的故事,它们个个都体现着人生智慧

《狗、公鸡和狐狸》教我们遇事要沉着冷静,处变不惊;《猎狗和狐狸》讽刺了那些自高自大的人,他们只敢在背后诋毁比他们强的人,面对面时,却什么也不敢说了;《养蜂人》讽刺了那些由于无知而敌友不分的人;《狗与小偷》告诉我们无缘无故向别人赠送礼品的家伙必定有所图谋;《蚂蚁和鸽子》告诉人们,好心加上行动,一定会得到报答;《驴和种菜人》警示人们要干一行爱一行,万不可挑三拣四;《农夫和他的儿子们》告诉人们一双勤劳的手就是无价之宝;《寡妇和下蛋的母鸡》告诉人们由于贪婪而想得到更多的人,到最后连现有的东西都会失掉……一个又一个奇妙而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又一个人生的哲理,《伊索寓言》里一个个精彩的小事故真的非常吸引人!也许你能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珍惜,学到了勤劳,学到了勤俭,学到了冷静,学到了诚实,学到了机智……人生的智慧全凝聚在这小小的寓言里了!通过轻松快乐的故事,学到了深奥的道理,这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么?

《伊索寓言》不仅充满了生活的智慧,还有文学艺术和想像的魅力:书中描写故事的语言诙谐幽默,故事的情节出奇制胜,表现手法多为拟人,书中不少内容是影射当时社会现实的,也表现了劳动人民生活经验与智慧,它还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的缺点;总而言之这本书无处不充溢着艺术与想像的魅力!《伊索寓言》真不愧是一本传世经典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路遥人生读后感

全文共 408 字

+ 加入清单

高加林的悲剧都是他自己造成的,怪不得他人,不懂得珍惜。他自以为受过高等教育,有了一般人们所说的知识分子的“清高”,去县城买馍馍怕遇见熟人丢脸 ,认为和巧珍在一起了就一辈子只能过农民生活了……

失意时,高加林只会抱怨不公,而不是想着如何改变现状,正如黄亚萍的父亲说的一句话:“不要抱怨生活!生活永远是公正的!你应该怨你自己!”

生活的确很公平,高加林抛弃伤害了巧珍,选择了所谓适合他的黄亚萍,可他还是被黄亚萍的前男友张克南的母亲举报了走后门的事,又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土地……他的悲剧是他自己的选择所致的。

这本书描述的每一个人都挺生动形象的,个人色彩很强,看完之后,感觉自己了解了各种人哈。

有善良单纯的痴情姑娘刘巧珍、有自尊心强不懂珍惜怀有才华的高加林、有娇生惯养很现实的黄亚萍、

有忠厚对黄亚萍很好的张克南、有活了七十多岁年轻的时候曾为心爱的人终生不娶的看的很透的德顺老汉、有精明的干部高明楼和马占胜……

还有那所谓的人情世故。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梦想成就人生——读《州长的小拇指》后感

全文共 440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寒假,我读了《成功故事》一书,书中的一个个故事让我深受启发。《州长的小拇指》的主人公罗杰·罗尔斯是纽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的成长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

你可知道?这样一位杰出的市长,少年时代的他,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混混。罗尔斯出生在纽约声名狼藉的贫民窟,每日里旷课、斗殴。在所有的人都认为他会平庸一世时,小学校长的一句话“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会是纽约州的州长”改变了他的一生。正是这看似不可思议的鼓励的话,让罗尔斯树立了一生的梦想

有了梦想的罗尔斯,说话时不再夹杂着污言秽语,学习时加倍努力,时时刻刻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终于梦想成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也一样,曾有过梦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小提琴家,然而在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太多的苦和累,使我多少次想放弃,然而,妈妈总用这样一句话来教育我:“梦想要能持久,才能成为现实。”于是我坚持了下来,我相信我一定会像罗尔斯一样,坚持自己的梦想,并为之不懈地努力,将来我也一定能够学有所成,成为一名优秀的小提琴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稻草人读后感小学生寒假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善良的稻草人,虽然不能动也不能说话,但是心肠却极好,一心想帮助那些苦难的人们。合上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稻草人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一直挥之不去。

《稻草人》是叶圣陶爷爷的一本童话集,里面的小故事情节都非常的有意思。我最爱看,最念念不忘的是《稻草人》这个小故事。书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文中那些优美、夸张、幽默的写作片段,令我读得难舍难忘。故事中那位年迈的老太太悲惨的遭遇使我心里满是难过,她一颗一颗、千辛万苦亲手种植的小麦被蛾子啃得精光,她没有丈夫,没有儿子,身体又有病,连饭都吃不饱,多么不幸的老人,而稻草人看着这一切,心里像刀割一样,却说不出话,帮不了老人,它特别伤心……

那个可怜的孩子生病了却连口茶都喝不上,还有那个不幸的女人,他的丈夫赌博输掉了一切居然还要卖了她,逼的苦难的女人跳河自杀……稻草人着急难过,它说不出任何话也帮不上任何忙,看着一件件凄惨的事在眼前发生,却无力改变,它的心里急,怨,恨,惭愧……无奈的稻草人再也不忍心看到人们受苦受难了,它内心痛苦自责,它倒下了……

稻草人那颗清澈透明的玻璃心接受不了现实残酷的碾压,碎了……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稻草人没有名字却有思想,稻草人充满着爱心,时时为他人着想。它默默无闻,却尽职尽责。虽然,它那颗玻璃心最终碎了,它最终不敢面对苦难的人们,它无力的倒下了,但它善良的本质和那颗爱心却依然在闪光,依然让人们难以忘怀,依然值得人们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稻草人读后感小学生寒假

全文共 23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读了叶圣陶爷爷写的一本书名叫——《稻草人》。这本书中对我触动最大的就是《傻子》这篇文章了。

这篇文章写的是傻子的经历,叫他傻子是因为文中有许多人都认为他的行为像是个傻子也因为他没有名字。他师父让他和他兄弟劈柴,可傻子却让兄弟睡觉,自己劈柴;他半路捡着元宝,却等失主来才走;他还把自己的.饭都送给了难民。

看了这篇文章,或许很多人觉得傻子很傻,事事为别人着想自己受苦。但是我却认为傻子并不傻,他有一颗善良诚实的心,许多人都不曾拥有,希望我们身边会出现更多这样的“傻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好教育、好人生读后感

全文共 712 字

+ 加入清单

我有幸阅读了肖川先生写的《好教育、好人生》这本书,本书以随笔的形式记录下肖川先生几十年里的教育心得,让我这位从教初期的年轻教师受益匪浅,感触很深。

原来,教育是对人的成全,正是好的教育成全了好的人生。学会过美好的生活,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能够创造幸福生活的人,这就是完美教育的鹄的。好教育引导人们向善求真,引导人生向自由与光明的境界缓缓飞升。课业负担过重而令人疲惫、令人压抑的教育不是好教育,眼中只有“考生”而没有“学生”的教育不是好教育,充斥着空话、套话的教育也不是好教育。好教育是为了人生的教育,它能让我们的人生宽阔而又有所坚守,丰富而又清纯,富有而又淡薄,有情趣并有境界。只有良好的教育才能使我们秉有渊深的学识,清明的才智,通达的性情,宽广的胸怀。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如果我们能用心去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氛围,那么良好的教育就有了切实的保障。

作为新一代的职业教育者,受到过良好的高等教育,有着美好的人生前景和优越的生活学习条件。我为自己在宿城区职业教育中心工作感到自豪。因此,《好教育好人生》这篇文章给我最大的启示是:我对于人生都做了合理的规划。在规划好的人生轨迹里,我们面临的考验就是尽力地完成每一件事。有位名人曾说过:“什么是不容易?不容易是把每天应做的事每天都坚持做。什么是不简单?不简单就是把每件事都做得最好。”是啊,如果能按上面说的去做确实是十分难。做一件事、坚持一天很容易,坚持二天也很容易,但天天做到却很难。因为这不仅需要恒心,还需要坚韧不拨的毅力。而要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更是难上加难。因为这不仅要上述的两点,还要有做事认真仔细的态度。如果我们能办到这两点,就能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得到进步,得到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寻求智慧的人生

全文共 1492 字

+ 加入清单

在现代哲学家中,罗素是个精神出奇地健全平衡的人。他是逻辑经验主义的开山鼻祖,却不像别的分析哲学家那样偏于学术的一隅,活得枯燥乏味。他喜欢沉思人生问题,却又不像存在哲学家那样陷于绝望的深渊,活得痛苦不堪。他的一生足以令人羡慕,可说应有尽有:一流的学问,卓越的社会活动和声誉,丰富的爱情经历,最后再加上长寿。命运居然选中这位现代逻辑宗师充当西方"性革命"的首席辩护人,让他在大英帝国的保守法庭上经受了一番戏剧性的折磨,也算是一奇。科学理性与情欲冲动在他身上并行不悖,以致我的一位专门研究罗素的朋友揶揄地说:罗素精彩的哲学思想一定是在他五个情人的怀里孕育的。

上世纪后半叶以来,西方大哲内心多半充斥一种紧张的危机感,这原是时代危机的反映。罗素对这类哲人不抱好感,例如,对于尼采、弗洛伊德均有微词。一个哲学家在病态的时代居然能保持心理平衡,我就不免要怀疑他的真诚。不过,罗素也许是个例外。

罗素对于时代的病患并不麻木,他知道现代西方人最大的病痛来自基督教信仰的崩溃,使终有一死的生命失去了根基。在无神的荒原上,现代神学家们凭吊着也呼唤着上帝的亡灵,存在哲学家们诅咒着也讴歌着人生的荒诞。但罗素一面坚定地宣告他不信上帝,一面却并不因此堕入病态的悲观或亢奋。他相信人生一切美好的东西不会因为其短暂性而失去价值。对于死亡,他"以-种坚忍的观点,从容而又冷静地去思考它,并不有意缩小它的重要性,相反地对于能超越它感到一种骄傲"。罗素极其珍视爱在人生中的价值。他所说的爱,不是柏拉图式的抽象的爱,而是"以动物的活力与本能为基础"的爱,尤其是性爱。不过,他主张爱要受理性调节。他的信念归纳在这句话里:"高尚的生活是受爱激励并由知识导引的生活。"爱与知识,本能与理智,二者不可或缺。有时他说,与所爱者相处靠本能,与所恨者相处靠理智。也许我们可以引申一句:对待欢乐靠本能,对待不幸靠理智。在性爱的问题上,罗素是现代西方最早提倡性自由的思想家之一,不过浅薄者对他的观点颇多误解。他固然主张婚姻、爱情、性三者可以相对分开,但是他对三者的评价是有高低之分的。在他看来,第一,爱情高于单纯的性行为,没有爱的性行为是没有价值的;第二,"经历了多年考验,而且又有许多深切感受的伴侣生活"高于一时的迷恋和钟情,因为它包含着后者所不具有的丰富内容。我们在理论上可以假定每一个正常的异性都是性行为的可能对象,但事实上必有选择。我们在理论上可以假定每一个中意的异性都是爱情的可能对象,但事实上必有舍弃。热烈而持久的情侣之间有无数珍贵的共同记忆,使他们不肯轻易为了新的爱情冒险而将它们损害。

几乎所有现代大哲都是现代文明的批判者,在这一点上罗素倒不是例外。他崇尚科学,但并不迷信科学。爱与科学,爱是第一位的。科学离开爱的目标,便只会使人盲目追求物质财富的增殖。罗素说,在现代世界中,爱的最危险的敌人是工作即美德的信念,急于在工作和财产上取得成功的贪欲。这种过分膨胀的"事业心"耗尽了人的活动力量,使现代城市居民的娱乐方式趋于消极的和团体的。像历来一切贤哲一样,他强调闲暇对于人生的重要性,为此他主张"开展一场引导青年无所事事的运动",鼓励人们欣赏非实用的知识如艺术、历史、英雄传记、哲学等等的美味。他相信,从"无用的"知识与无私的爱的结合中便能生出智慧。确实,在匆忙的现代生活的急流冲击下,能够恬然沉思和温柔爱人的心灵愈来愈稀少了。如果说尼采式的敏感哲人曾对此发出振聋发聩的痛苦呼叫,那么,罗素,作为这时代一个心理健康的哲人,我们又从他口中听到了语重心长的明智规劝。但愿这些声音能启发今日性灵犹存的青年去寻求一种智慧的人生。

1988?7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路遥人生读后感

全文共 1584 字

+ 加入清单

人生》一书给我最大的吸引在于它的名字。“人生”——多么广阔的一个词语,一本书能写尽其间的所有吗?满怀一种期待,开始细细品读这本书。

本书描写了农民子弟高加林的人生经历,从教师到农民到记者再到农民的一系列身份的改变,行为的变化,思想的变化,以及与巧珍、亚萍两个女人之间的爱情,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气息。

从教师到农民这一身份的变化确实让高加林无法接受,而正是在他人生最低谷的时候,但凡青年,总是富有激情;然而奋斗,却总是充满辛酸;而且爱情,还总是伴随无奈。这就是高加林的真实。

高加林的确具有比别人更强的能力和才干,他有见地,有抱负,关心社会,还像城里的青年一样时尚——会打篮球!可是这一切的一切又有什么用?他的身份卑微,只是黄土地上普通平凡的农民的儿子!没有社会关系,没有经济地位,没有权力资源。这所缺乏的一切的一切,都似乎注定了他最终被书记所排挤,教师的职位被书记公子顶替的宿命!奋斗到最后,又得到什么?当他在失意之时,落魄之际,有一个美丽的女孩向他表达了自己的爱意,陪他度过了那段没有阳光的日子,她就是巧珍。巧珍是个单纯、善良的女孩,简单地爱着加林,可是她当时爱上的是个不成熟的加林,他总是把自己的感情牵强的与自己的前途相联系。我们为巧珍不平,她处处为加林着想,可

是他呢?最后却选择了一个以前是高中同班同学的知识分子,认为人家懂知识,懂文化,家庭条件又那么好,可以帮助他以后的人生,然后找了个自私的理由拒绝了巧珍,伤透了那个单纯的农村女孩的心,亲手毁灭了那片真挚的爱情。这也让我不得不思考感情与这个世界现实的关系。

当高加林再次碰见高中同学亚萍的时候,巧珍那苍白如纸的单纯也就真如纸张,被亚萍那如火的激情所燃烧,所湮灭,荡然无存。抛弃了那个没有文化、见识,没有共同语言的巧珍的高加林,满怀憧憬地和亚萍走到了一起,他们在一起就会幸福吗?他就能得到他想要的吗?就像于连和德·雷纳尔夫人的故事类似,上天又给他“开了一个玩笑”——他“走后门”的事情被人揭发!所有的所有,工作、荣誉、幸福顷刻化为乌有。命运如同迷宫一样扑朔迷离,绕了一个圈子,带着满身的伤痛,他又一次回到了黄土地。释放青春的激情,有何错?为报负而奋斗,又有何错?追求爱情的美满,更又有何错?究竟人生是什么?为何一连串的对竟得出了一个无情的错!高加林的失败,高加林的悲剧,正是在于他选择了一条与现存的人生观,与现存的社会结构规则相矛盾的奋斗方式。

不管处在什么样的时代,盛唐或者乱晋;不论处在什么样的阶层,帝胄亦或寒衣;不管处在什么样的年龄,白首还是垂髻——纵观古今中外历史长河,即使同样的时代同样的阶层同样的年龄,总是同样伴随着成功者与失败者。刘邦与项羽、李世民与太子丹、康熙与光绪。行笔到此,不得不提路遥书中提到的艾青的话——人生的道路

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还年轻的时候。

“我们这个年代的年轻人,对前途和命运充满渴望与希冀,也有飞黄腾达、出人头地的欲望。为了顺应时间的潮流,为了遵循利益的法则,我们不停地改变着,追随着更体面更充裕的物质生活,哪怕在纷繁的人流中难以呼吸,遍体鳞伤,仍要强忍着华丽外表下内心的焦虑和煎熬。也许,我们早就忘却了小时候第一篇关于理想的习作了。”是啊,人,生来就有权利追求幸福、自由和快乐!可是,在成长的路上,我们逐渐模糊了目标,把金钱和事业等同,把美女与爱情混淆。等到遍体鳞伤的那一天,猛然才发现,我们已迷失,跌倒在人生的岔道上。

书本的最后高加林一下子扑倒在德顺爷爷的脚下,两只手紧紧抓着两把黄土,沉痛地呻吟着,喊叫了一声:“我的亲人哪?”,这是一种警醒,也是给了迷失的年轻人一个温暖的怀抱,仿佛一个新的黎明又将来临……

人生也就是这样,其实无非是矛盾与选择的综合体,无关对错,仅仅在于我们能否有勇气在矛盾中作出选择并勇敢承担一切后果,看清我们的路,向着光明走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路遥的《人生》读后感

全文共 1440 字

+ 加入清单

看了路遥的人生之后,心情有点沉重,路遥人生读后感1。有时候真的觉得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当我们旅途不顺时应该怎样调节;当我们面对这一系列的艰难抉择时,我们该怎么办;在一些诱惑面前我们,是否能够把握好自己。人生这条路曲曲折折,走得越长,我们从中学到的东西越多,领悟得越多。

《人生》一书叙述了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他与两个女人之间的事情构成了书的一个发展线索。我个人比较喜欢刘巧珍,她美丽善良、贴心,处处为所爱的人着想。当高加林是一个老师时,她站在旁边默默的关注他,虽然很爱他却不敢表达,觉得自己配不上他。当爱的人被人顶替了教师职位回到家种地时,看着他在山坡上拼命挖地把手弄伤之后,心里很心疼,给他送药水;当加林提着馒头到县城卖时,她在一旁悄悄的观察着他,心里很替他着急,当加林一个馒头都没有卖出去时,她帮他卖..........这些行动都深深的打动了高加林,他俩开始谈恋爱。恋爱中,有一次他俩在草堆中谈话,巧珍对加林说“当我们结婚之后,我要让你像在学校一样,过星期天”,还有一次她到县城里看着爱人的被子薄,便说要给加林续棉花..........这些我们都可以体会到巧珍对加林无私真挚的爱。对于巧珍,我是十分的佩服,一个女人到底有多大的胸怀才可以这样默默的付出,可以苦自己,却不愿意自己所爱的人受苦,处处为爱的人着想,把最好的东西留给爱的人。

对于高加林我有恨也有同情。恨他无情的抛弃了真心真意他好的人,同情他来来去去最后又回到了黄土,落下一个不好的下场。他是一个才貌双全、文武皆备的高中毕业生,自信、有抱负、有思想,毕业后当上了民办教师,但是被人不公平的顶替了。他的心里很不平衡,是巧珍慢慢的安抚着他。给予了他无私的爱,让他感受到快乐。但是当他进城工作之后,渐渐的觉得自己与巧珍有差距,开始抛弃在农村的相好。记得那次巧珍到县城看他时,对他说他家里的猪生了十二个猪娃,被老母猪压死一个.......他表现出反感,不耐烦,这预示着这段感情快走到了尽头。加上黄亚萍对他的热烈追求,他更是动摇了。黄亚萍是一个城里的女人,有知识有文化,大胆、开朗活泼,对高加林穷追不舍。她与高加林之间有共同的文学爱好,这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最后高加林无情的丢下了巧珍,投向了那外一个女人的怀抱,我想换做现在的一些人也会这样做的。但是就像我们说的一样,任何事情有得必有失,有人告发了他进城工作是靠关系。他又回到了生他养他的那片黄土地,所有的东西顷刻之间又没有了,原有的爱人早已离开,邻居视他为负心汉。他的内心十分痛苦,世上没有后悔药,一切已来不及,只能认命了。我们不能把这些全怪罪在他自己身上,造成这种结局的也有社会原因。我们面对他这种情景时,也不敢保证不会像他那样做。在现实面前,有好多事情是被逼无奈。

到现在为止,看过路遥的好多作品,对《人生》和《平凡的世界》感触比较深。作为一个南方人,不太了解陕北的文化底蕴。但是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印象是很深的。《人生》给了我很多想法和启示,其中有句话特别好“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是啊,人生这条路需要我们好好的走,要记得曾经对我们好的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做事要凭自己的良心,不能被自己所处的环境所变化,保留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在面对一系列艰难抉择的时候,好好的想清楚,不要伤害那些深深爱你的人,我们可能会失去一些机会,但是它还有可能会得到,有些人我们一旦错过了就不会再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智慧人生作文

全文共 668 字

+ 加入清单

自己总是抱怨命运不济,并未从自身找根源,没有想过怎么充实自己,提升自己,改变自己,通过自身的努力,进而实现目标。更多的是被动的接受,“无奈”的随遇而安,这就是与别人的差别,并扩大为差距,抱负不见得是功名利禄,但最起码看住“饭碗”,具有一定的业务能力和工作能力,正所谓“口有余粮心不慌”。

懂积累,善于沉淀。古话说“艺不压身”,只有多学习,勤学习,方能水到渠成。从本职工作业务学起,清楚业务内容,业务流程,业务政策,达到业务精通。学习别人的处理事的方法和诀窍,结合实际,敢于面对问题,逐步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多看一些书,来开阔眼界,拓展思路,分析问题由浅入深,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不断提升处理问题的能力。只有通过这样的长期积累和沉淀,才能进一步增加底蕴。

借平台,善于思考。岗位就是平台,岗位没有轻重、主次,别人优秀源于思考,在于爱岗,敢于担当。要经常结合岗位思考和分析工作,应经常思考工作应怎么干?自己在工作中存在问题?以后应如何改进?不断修正缺陷和问题,不断促进工作。不要轻言放弃,没有岗位就体现不出自己的价值。工作中没有小舞台,只缺好演员,人生大舞台需要靠自编自演,既需好剧本也需好演员。

有情商,善协调。一个人不可能孤立的存在,无论在家庭还是单位都由一定的成员组成。也许自己情商不高,甚至有些低,不会圆滑变通,但自己要真诚。也许无特殊环境,但自己要努力。要用诚心打动他人,用尊重赢得他人,放下没必要的姿态与别人多沟通、勤商量、多交流,认真听取别人意见和建议,把工作弄清、弄通弄透,切实找到做好工作的方法和路径,为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路遥人生读后感

全文共 1021 字

+ 加入清单

好不容易才放下手中的《人生》,已经没有再反复看上两三遍的必要。毕竟,再重来一次,高加林还是会选择爱上巧珍,还是会选择以走后门的方式快速走向城市,还是会选择离开巧珍,离开土地,去追求他所理想的高大上的知识分子的生活。人生的几个重要抉择,被深刻地记叙在《人生》里。《人生》——无愧人生!

《人生》出自当代作家路遥之手。路遥用他独具匠心的创作力,以改革开放初期的黄土高原农村生活为背景,记叙了农村知识青年高加林在爱情、事业上的沉浮历程,以高加林在许多人生关键岔路口上的艰难选择,折射出那个时代,在西方自由思想和中国传统文明的冲击下,那一代青年的两难选择。最重要的是路遥先生在《人生》中设计的一个个人生岔道路选择,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青年的人生。

我不知道要如何评价高加林这样一个背负了太多太多的角色。有人说他自私自利,有人说他忘恩负义……还是负面评价居多呢。但其实,高加林也还是一个上进有为的年轻人。毕竟,被撤销民办教师后的他,还没有消沉,还是一贯地追求着理想。只不过,追求理想的他,在人生岔路口上的选择,实在是少了一份底线。他所想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离开土地!离开土地!所以,在有机会去城市的工作时候,他毅然地离开了土地,哪怕是通过走后门的方式,但他却忘了当初被村长高玉德黑掉了教师资格的无限心酸。在有机会去更广更远的地方的时候,他又选择了离开爱他懂他的巧珍,跟随亚萍,追求一个连他也说不清道不明的城市现代生活。

追求理想,固然没有错,加林错就错在丢失了本心,忘掉了乡民的至善、质朴的本性。如果一个人忘记了自己来自何方,那么就算他能走得更长更远,又有什么用呢?直到最后,他仍然是孤独的。就像德顺爷爷所说,加林的根本就是扎在地里的,离开了土地,他飘飘无所似。而失去本心的他最后还是无奈地回到了土地,之前所做的一切也像一个一个梦,逝去了。

在这个到处充斥著名利的社会,人们心中私欲无限膨胀,而那一份存留下的坚守却微乎甚微。前不久,某某高官贪污被落网的消息频频传出,我们叹息。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国家,我们的选择总是被这样那样的诱惑摆动着。在利益面前,我们内心最后的阵地显得那么脆弱、无助。我不知道选择了这个或选择那个会怎么样,但是我知道,坚守了内心那一道道防线,我们才是真正自己,而不至于变成欲望的傀儡。

站在岔路口面前,远望,似乎每一个出口后边都是一个美好的世界。但我会带着自己初心,坚持我的本性,为我的选择,义无反顾,追求自己应该拥有的人生。

愿君勿忘初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智慧人生作文

全文共 665 字

+ 加入清单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人生在世,事事无常。怀着一颗兼有屈伸的心看世界,自然一片光明。

屈者,不是阿谀奉承的诌媚,不是溜须拍马的嘴脸,更不是俯首称臣的屈辱,而是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大智大慧。韩信受胯下之辱,不为苟且偷生,只为以后“韩信带兵,多多益善”积蓄原始能量;司马迁受宫刑,忍辱负重,留将正气冲霄汉,终成信史照尘寰;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也罢,明朝散发弄扁舟。以其无争,故世人莫能与之争。屈,是压迫,亦是解脱。

伸者,不是飞扬跋扈的桀骜不驯,不是目空一切的自傲自大,更不是目中无人的高高在上,而是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人生。小卒毛遂,敢自荐,终脱颖而出,锋芒毕露,抒写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壮;海瑞冒死上书,直言不讳,痛陈弊端,终留芳百世,无悔其一生;屈子放逐,仍思家为国,高歌《离骚》,赤胆忠心照千古;文天祥沦为亡国奴,仍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永垂青史;谭嗣同举身赴法,我自横刀向天葵,去留肝胆两昆仑,君子之谓,恰如其分。“有心杀贼,快哉快哉“的呐喊如鼓,如钟,仍回响在历史的时空中,成为不可磨灭的风景。屈,是显露,亦是收敛。

大丈夫能屈能伸,能恰当地在屈伸之间自由驰骋。昔者蔺相如,只身持璧入虎穴,后完璧归赵,渑池赴会,与秦王斗智斗勇,何其“神”也!而面对廉颇,甘心以礼相让,以诚感人。廉将军也不愧为大丈夫,感召之下,留下负荆请罪的佳话。何其“屈”也!屈伸之间,自由取之,能屈能伸,所向无敌!

拥有屈伸这一人生智慧,怀一颗平淡的心痛看世界。总有一天,你会看到水穷云起,柳暗花明,庭前花开花落,天外云卷云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学会转弯是人生的智慧

全文共 779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种生活在深海中的马嘉鱼,渔人捕捉马嘉鱼的方法很简单用一个孔眼粗疏的网子,下端系上铁块,放入水中,由两只小艇拖着,拦截鱼群。这种方式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三面都敞开孔眼又那么大。然而渔民们却将一船船的马嘉鱼拖回港口,为什么?原来这种鱼的脾气特别大。当遇到阻挡的时候,不会转弯,越受阻越往前冲,所以一条条“前赴后继”地陷入网中,网孔随之紧缩。孔越紧,马嘉鱼越是愤怒,更加拼命的往前冲,结果一条条‘坚强”的马嘉鱼被网孔牢牢地卡住,为渔人所获。马嘉鱼是我们人生的镜子,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千万要冷静,用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其实这也是最基本的生存之道。

人生如同行路,常常会有山水阻挡前行,行不通时,有些人就开山架桥,最后蛮力耗尽,也逃不出“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结局。而有些人只是转个弯,轻松绕过障碍,就成功到达了终点。生活中处处皆学问,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有转弯的思维。当你遇到一道做不出的题、一件解不开的心事、一条淌不过去的河流时,何不停下脚步,暂时想一想是否有回转的空间?或者换一种方式,事情便会迎刃而解。生命总有挫折,那不是尽头,只是在提醒你:该转弯了!

“转弯”饱含人生的大智慧,在人生的漫漫长途中,平坦处,当有居安思危;险峻时,当抱柳暗花明之念。“山不转水转,路不转人转,人不转心转。”学会机智地“转弯”,脚下总能走出一条撒满阳光的道路。

有句话说得好:我们无法改变天气,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心情;我们无法改变别人,但可以改变自己,没有一条路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人生的道路,总是风云莫测,要想一直顺畅地走下去,而不被阻挡在半路上,就需要具备转弯的智慧。这种智慧,不是走到了死胡同才知道转身另行择路,这样往往会错失良机,而是需要我们视野开阔,洞察一切,历练一颗敏锐而豁达的心。路在脚下,更在心中,心随路转,心路常宽。学会转弯是人生的智慧,挫折往往是转折,危机同时也是转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有关人生的哲理故事:遵守规则的智慧

全文共 1008 字

+ 加入清单

“听话的孩子有糖吃”是我上幼儿园时学到的道理,每天发糖时,谁最听话,就给两块糖,表现一般的孩子,只给一块糖,而不听话的孩子,就不给糖,由于我是非常顽皮的孩子,所以经常吃不到糖,那时我觉得老师制定这样的规则很不公平,我长大以后,才明白老师的意图,因为我观察了周围很多人的成败,那些生活过的穷苦的人,绝大多数都是中学时期没有好好学习的人,也就是没有遵守“努力学习”这个规则的人,所以穷苦就成了命运的惩罚,更惨的就是坐牢的人,也就是没有遵守法律规则的人。我阅读过很多成功学的书,每本书都很厚,都是长篇大论,但是在我看来,对很多人而言,成败只是取决于是否遵守规则,具体的说,就是遵守法律规则、道德规则、为人处事规则、社会规则、学校和公司的规则等。

但是对于某个具体的规则,是否应该遵守,一定要因人而异,因为规则是人定下来的,绝大多数人都赞同的事情自然而言的就成为规则了,如果谁不遵守,就可能受到惩罚,那么问题就出来了:

第一,从情感而言,情商超高的人(特别富有情感,特别深情,特别容易感受和触发情感),只占1%,这些人就是因为情商超高,所以生活中有些为人处事的方法和99%的人不一样,这种不一样,就可能招致惩罚,例如:为人处事中强调理性和逻辑,而情商超高的人,有时候按照情感去思考和理解事情,而不是理性和逻辑,那么这样就可能做出错事而受到惩罚,或者招致误会。

第二,从思维能力而言,超凡的天才可能不到1%,这些天才可能会提出99%的人都不认可的新思维,例如:古时候,教会认为太阳围绕地球转(地心说),而哥白尼提出地球围绕太阳转(日心说),结果被教会逮捕,并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而同样认可日心说的伽利略,为了保护自己,一直默默的不吭气,直到临死时,忽然广泛的发表日心说,因为伽利略知道自己已经快离世了。

1%的人在99%的人制定的规则中生活,一定要懂得怎样保护自己和实现理想。俗话说“有进就有退,有得就有失。”有的方面不遵守规则,那么其它方面就要更遵守规则,这是一种补偿作用,也就是代价,当然也要考虑不遵守规则是否正确、是否值得。

有时候,成败论英雄,一个人不遵守大家普遍认可的规则,而按照自己的规则去做,如果他最后成功了,那么人们可能就会说他不遵守规则是正确的,而如果最后失败了,那么人们可能就会说这个人因为不遵守规则所以失败了。所以那1%的人,要以成功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洗清当年受到的负面评价,并弥补当年因为不遵守规则而遭受的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智慧之花读后感450字

全文共 32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学习了孙云晓的《智慧》这篇文章,我对文中的两个小姑娘充满了敬佩之情。

五年级的学生玛丽亚凭着自己的知识和勇气,救了五个小男孩的命,而六年级的学生江雪,在自己和同学的利益受到侵害时能挺身而出,勇敢地把卖冰棍的人告上了法庭,利用法律武器,保护了自己和同学们。她们的这些行为令我敬佩不已,比起她们来,我感到自己真的和她们有很大的差距。

记得有一次,班里的一位同学在小摊上买零食吃,给了我一点,谁知回家以后,我就有点拉肚子了。妈妈骂我,肯定是买的劣质食品,我本来想去找那家摊主,可是又害怕别人不承认,只好认倒霉了。现在想想,真是惭愧呀!

读了这篇文章以后,我懂得了仅仅有爱心是不够的,还需要将爱心、勇气和智慧融于一身,才能战胜困难,成为一个真正的强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