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品味书香诵读经典征文高中【经典19篇】

导语:革命先烈,你是我学习的榜样,前进的丰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清明节的优秀作文,欢迎查阅,谢谢!

浏览

3264

作文

312

诵读经典传统美德征文

全文共 749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句话一点也不假!读书是人类的专利,人类创造了书籍这种方式,用来传承知识,积累文化,涵养情志,使新一代的知识启程在上一代的知识终点上,步步登高,走向辉煌。

读书也是有选择的余地,要读书也是读好书!

读好书可以让我们有源源不断的写作思路。富有哲理的话对我们的将来有所启发,比如: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些话都是从优秀的书籍里选出来的,对我们的未来有所帮助、启迪。

还有的好书并不是哲理之类的,比如小说之类的,虽不是富含哲理的,但是里面的各种故事引人深思。有的小说里面小小的故事却足以证明一个社会的盛与衰,从中还会领悟出一些小小的道理,别看只是小小的道理,但是它的影响也是十分的巨大。

多读好书可以证明一个人的能力,读书还可以培养一个人的习惯,比如独立、勤奋、仔细、认真等习惯都可以从读书中学到。为什么说读书可以培养一个人的习惯呢?是因为爱读书的人无论怎么样都要看到自己喜欢的书,从而愿意独自寻找,不知不觉中有了独立的习惯:一个人的勤奋就要抓紧时间,爱看书的人会抓住分分秒秒仔细的阅读,害怕浪费点滴时间:对看书就要置身于其中,抓住每一个子细细品味!去回味。

我也是个爱书如命的人,近期,我在看《红楼梦》,书中塑造的点点滴滴都透露出每个人物鲜明的特点,一个封建大家族,由盛到衰的过程。在这个故事中,我记忆深刻的只有两个人——薛宝钗和林黛玉。薛宝钗性格较为温柔,满腹经纶。林黛玉拥有闭月羞花之貌和李白杜甫之才华,只是太过孤僻骄傲!这本书告诉我一个人的多变,需要紧跟社会的步伐,融入人群当中。一个人的性格影响着这个人的一生,影响着一个人的功与败。

读书可以让我们的人生道路更精彩,让平缓的人生道路充满激情与挑战,让人们的奋斗目标更伟大!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关于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全文共 1001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电脑,电视几乎家家都有,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诗歌,还能家喻户晓吗?

倘若你要问我“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学作品以亿万计,数不胜数,究竟何为珍品?”我定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在我的眼里,就是那浑然天成、字字珠玉的经典文化古诗词。”

瞧,唐诗宋词和五言七绝玩的多欢啊;四言诗经和五言古风配合得多默契呀!他们或短小精炼,或深沉悠长;或清新淡雅,或凌云健笔。

倘若你要问我“为何古诗词如此难以背诵?”我会告诉你,幼年时的我也有相同的疑惑。在我上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对我而言最最困难的就是背诗了,我那时根本不关注诗句的翻译,只知道死记硬背。特别是背七言律诗的时候,更是让我苦不堪言:“这简直堪比登天啊!”

到了小学高年级时,我终于恍然大悟,原来诗词的下面还有翻译啊!怪不得这么那么难以背诵呢。于是我每次背诵古诗词时,都会结合诗句的翻译与诗词的情境在脑海里描绘出一幅幅画面,把整个诗篇贯穿成一个小故事。就这样,诗词不仅成为了我的爱好,还成了我的主要得分点。

上了中学后,随着文言文的逐渐增多,背诵又成为了我的一大难点。于是,我通过强大的互联网又了解到了一个方法:结合课文,在网上搜索他人的朗诵及与课文有关的电影、书籍等。说干就干,在我做完这些任务之后,诗词果然好背多了。

可我并不限于此,于是,我便一直想找一些诗词比拼的节目,于是,我意外的发现了《国学小名士》栏目。里面的哥哥姐姐们知识储备量非常多,在成为我的榜样的同时,又让我学会了一种记忆方式:找关键词。

那么,现在你明白了吗?如果想要做到既保质又保量的背颂诗词,就要结合诗词的翻译、书籍、意境、朗诵和关键词。

做到诵读经典很容易,下至六岁孩童上至八十老翁,只要识字,便都可以做到。可传承美德呢?大家都知道,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且特别重视礼节,中国是一个讲求仁、义、礼、智、信的国家。这几点或许从六岁孩童至八十老翁都知道,但又有几人能达到呢?我们是否像孟郊一样拥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心呢?我们是否像文天祥一样怀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魄呢?又是否像周敦颐一样明知人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精神呢?

诗人众多,诗风自然也就多。我喜欢李白诗风的雄奇豪放,想象力的瑰丽丰富;杜甫的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白居易的平易通俗,明白易懂……星夜长河,天上的星星数以万记,每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星星。星星有明有暗,要想为闪亮,便要好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智慧女性书香家庭征文

全文共 1593 字

+ 加入清单

幸福,不在过去,也不在未来,而在当下。过好每一天,品尝幸福滋味。 ——楔子

感 知

搬到家属区居住一晃已有10个年头。我住的家属区基本都是在一个单位上班的员工,也是全县唯一的最高学府---省级示范高中,家属区200多户人家,一半以上居住的是离退休老教师。我,充其量只能定性为家属,与在职教师的相识,也只是在上下班途中,于家属区门口的擦肩而过的点头之交,认识的老教师更是寥寥无几。况且,许多老教师把家属区的住所当作一个度假的歇脚地,一个叶落归根的驿站,一个联络感情的平台,他们或在美国,或在加拿大,或在全国各地的子女处生活,因此,常常看到的都是陌生面孔。

第一次认识王老师夫妇,大约是在住进新居的第三年春夏之交,当时我正在五楼的阳台上晾衣服,偶而看到楼下,一对老夫妇手牵手,男的满头银发,女的鼻梁上架着一副太阳镜,头戴时尚洋气的遮阳帽,静美的画面,看起来很温情,很浪漫,让人很羡慕。要知道,这样的场景,在比较保守的教师队伍中,在迂腐的故纸堆的家属区,属于有点另类时尚和潮流。我惊奇地喊来老公,叫他学学人家。老公瞥了一眼,很淡然地告诉我:“那个男的是教语文的王老师,他老婆不知啥时眼睛瞎了,他们家跟我们家一样被评为六安市‘五好文明家庭’”。就这样,第一次认识了教语文的退休老教师---王老师以及夫人。 感 动

光阴荏苒,物换星移,很久都没再看见手牵手的王老师夫妇。在光阴似箭的日子里,眼睛一睁一闭一天就过去了。在日月如梭的日子里,眼睛一闭一睁和太阳再见时,又溜走了一日。平平淡淡,日复一日,我依然过着从家到办公室,从办公室到家二点一线平庸繁杂的生活。

去年的一天,我像无数个清晨一样,匆匆忙忙到车棚取车上班。只见一位身材中等偏胖,年过半百,满头银发,皮肤白皙的老妇,站在车库门口边,她双目空洞,一只手紧紧攥着车库外的花格钢筋的围杆,脸上写满焦躁,又好像手足无措,慢慢的往前挪动脚步。我灵光一闪,这位老妇,应该是王老师的夫人吧。是不是发生什么事呢?怎么只有双目失明的夫人在这,那王老师咋不在身边呢。踌躇着,要不要上前搭把手。只见王老师匆匆地顺带一路小跑着,从楼道口冲出来,一下子握住老伴的手,老伴一下子面露安详的笑容。

又一个雨后的清晨,我骑车路过家属区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一座小桥。这时看见王老师夫妇正手牵着手走在这座小桥正中间,我赶紧鸣笛,只见王老师一把将老伴往自己的怀里拉,停下脚步往桥边避让。尔后,听见王老师小声小语的跟老伴说着什么。

每一次遇见或远见,都能看到王老师不停地说着,老伴都是耐心地听着。喜欢八卦的女人,都有一颗好奇心。有一次回家很八卦地跟老公说:“每次看到王老师,只见他都在跟老伴说话,你想,他会说什么呢?”老公的回答让我意外。他说:“有一次我骑车经过二老身边,自行车骑的慢,只听王老师告诉老伴:刚刚过去的是学校的吴老师,教数学的,是全校鼎鼎有名的。。。。。”谁又能说,失去了双目就看不到世界呢?

感 悟

今年,几乎在每一个早晨,都会看到个子不太高,中等偏瘦面容慈祥衣着整洁的王老师,牵着齐耳银发的夫人。在干爽的天气里,通常是王老师一手搀着老伴的胳膊或牵着老伴的手,另一只手拎着菜篮。有小雨的早晨,双目失明的夫人一手打着伞,被王老师搀着的另一只手里拎着菜篮,菜篮里多一个小凳子,王老师腾出另一只手打着伞。如今,每天牵着手走在家属区小道上的王老师夫妇,成为家属区一道恒久的风景线,让人感到莫名的幸福。

幸福是什么?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一千个人,会有不止一千个答案。

《牵手幸福Ⅱ》作者这样描述幸福的含义:幸福是一种生活状态,也是一种生活感受,还是一种生活的评价。

而我对幸福的理解是:幸福不是一个目标,而应该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与人生完全同步的一个过程。幸福不涉及到功,也不涉及到过,幸福就在微小的细微处,满足就是天堂。幸福无关乎名,也无关乎利,幸福就是今生牵着彼此的手,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书香人生路征文800字

全文共 848 字

+ 加入清单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于是我便踏着这阶梯,进步着。

书中的书,书中的我

捧着一本书走在人生的途中。那里好热闹、好浮躁,我便打开书进去了。这美丽的小山庄,潺潺流水,花香与鸟语,好美哦!我看见,一个小男孩捧着书坐在舒坦的草地上,品味着、细读着,嘴角微微上扬。我轻轻地走过去,跟他一样坐在温暖的阳光下,他抬头看了看我,甜甜地笑了笑,便继续埋头读书。我回了笑,打开手中的书,进去了。这美丽的小山庄,潺潺流水,花香与鸟语……

书的世界,我的世界

书的世界,是个很大很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中游的都是一本本书。他们张开翅膀,在空中自由飞翔;他们长出小脚,在这片乐土上欢快奔跑;他们伸长尾巴,在浩瀚的大海里奋力潜游。我看到了,这本书是我,我点了点,我进入了我的世界。漫天的书、满地的书,漂浮的书,也是如此壮观的景象。那里,有一条长长的阶梯,引向哪儿呢?我踏了上去,轻快的小跑着,一本庞大的书出现在我面前,旁边有一支笔,于是我便拿起笔,开始写我的世界。书中的我的世界。

书路,人生路

我站在这一点,远远望去,望去我的人生路,为什么有些地方是空的呢?我该怎么办?我跨不过去啊!旁边只有几本书,我焦急的不是办法,于是拿起书,一本又一本,最后我看完了。他们突然呼呼地飞了起来,飞到那段空缺的路上,并泛着亮光。我小心翼翼地,迈出第一步,踩在第一本书上,我就如此的,走到了对面的路,安稳的站住了脚,回头看那条书路,依旧泛着亮光连着我刚刚还不知所措的对路。现在我走过来了,可以继续走咯!小舞步……又有一段空缺的路,这次我不在焦急了,慢慢地坐下,捧着书读了起来,后来又出现一条泛着光的路……

一条河,没有桥,只有书,于是我用书架起一条桥;一座山,没有绳,只有书,于是我用书塔起了一条路;一阵风,没有遮挡,只有书,于是我架起一小棚,安心地看书;一场雪,没有火,只有书,于是我把自己埋进书里,看着手中的书,心里很温暖……

书装饰了我,书铺垫了我的人生路,装饰了的我走在这一条书路上。倍感骄傲与自信。我踏着这阶梯上,进步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品味书香,诵读经典

全文共 613 字

+ 加入清单

经典像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引领我通往神秘的知识殿堂;如一杯清香四溢的绿茶,泌人心脾,给我带来种种美妙的享受和无穷的回味;又似一对美丽神奇的翅膀,让我在湛蓝的知识天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领略文字的魅力……

对于经典,我有着莫名的情愫。记得从咿呀学语,蹒跚学步起,便和经典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小时候,总爱看一些幼稚的童话,缠着妈妈给我讲那些自以为很神秘的故事。然后饶有趣味地沉浸于童话中:愚蠢的国王、善良可爱的美人鱼公主、命运悲惨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做一个温馨、淡淡的梦。在童话国度里,点亮只属于我的烟火。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的成熟,我开始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名着。它可以透过故事情节,展现给世人思想的精魂。《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化险为夷,最终取得胜利令人欢呼雀跃;《爱的教育》中那纯真的同学之爱,温馨的亲子之爱,浓浓的师生之情,对祖国诚挚的爱,令人感动不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会我生命在于努力,在于奋斗,厄运能使一个软弱的人变得更加坚强!《中华上下五千年》让我了解到中国历史的坎坷命运,不禁惋惜长叹。

经典给了我们人生的自信和启迪,给了我们无穷的智慧和力量,给我们架起一座成功的桥梁,给我们注入无限金色的希望。畅游经典海,其乐无穷。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开启知识的大门,愉快地步入知识的殿堂;让我们与经典为侣,以经典为伴,以经典为鉴;让那淡淡的书香伴你我同行,陪伴我们茁壮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品味书香》

全文共 694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得好:“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我是一只小书虫,十分喜爱读书与品味书的墨香。因为书不仅使我变得性格文静,而又使我有了更高的涵养。开阔了我的视野,陶冶了我的情操,还提高了我的作文水平。

在我读过众多书中的一本叫《小公主》。这本书主要写上库·莱尔的女儿杰西在贫穷与富贵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下,都保持着公主的风范,尽力帮助别人。宁可自己受苦、挨饿也决不上别人过得不好。是杰西教会了我在人生最光辉的巅峰不春风得意;而在最不幸的低谷时也不萎靡不振。时时刻刻都要有一颗仁爱的心,即使做不到杰西那般善良,但我也要尽已所能、全心全意地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品味书香六散文诗歌,是读书让我知道了诗的优美,词的旋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教会了我要爱我的民族,爱我的国家;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教会了我要珍惜时间并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教会了我有才华的人,到哪里都是闪光点;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会了我要谦虚,不耻下问。

我最喜爱的是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其中的上段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案,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首诗写得慷慨激昂、气势磅礴。我深切地领略了诗人的怀才不遇、怀念古代豪杰与未施展伟大抱负的心情。我的灵魂与这崇高的思想共舞,它好似一泓清泉,冲刷与洗涤我的灵魂。

我爱书,更爱细细品味书。是书让我知道了诗人心中的大志;是书把我的思维发挥的淋漓尽致;是书给予了我无限有用的知识。我要在此呼吁“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品味书香六年级

全文共 833 字

+ 加入清单

我爱看书,经常浸泡在浓郁的书香里,享受着书香童年。

我的书柜里塞满了各种各样的书,只要一有空,我就会捧起书津津有味地读。伴着书,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

伴着书,我明亮的眼睛展现出无限生机。我看到陶渊明的朵朵菊花点缀了朦胧的南山,龚自珍的片片落红化成了软软的春泥,晏殊的独自徘徊落寞了通幽曲径,温庭筠的脉脉斜晖笼罩了悠悠碧水,还有很多很多……

伴着书,我诗意的生命被开垦出最丰美的田园。放白鹿于青崖之间的旅者,豪酒入胸,七分酿成了月色,剩下三分,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拣尽寒枝却终不可栖的孤鸿,手持青青芒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叹“大江东去”,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所触动,只愿沧海济余生;落日桥头,断鸿声中的浪子,一边是枯藤老树,西风瘦马,一边是宝马香车雕满路,可他只愿做“灯火阑珊处”的伊人。

伴着书,我童年的生活变得趣味盎然。我怀着“东篱采菊,南山饮酒”的心境,“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赏“禅房花木,曲径幽通”,品“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忆“黄梅时节,棋子灯花”。

伴着书,我结识了易安——这个身世悲凉的奇女子。她在经历国破家散、丧夫流离之后,这个如水如画的女子“人比黄花瘦”。于是,她重新认识自己,自此“三杯两盏淡酒”,可酒淡怎敌晚风急,在纤纤玉手掷下酒杯时,才发觉“举杯消愁愁更愁”啊!她不禁发出“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反问,用哀婉苍凉的笔调将愁苦悲凄写得淋漓尽致。还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等。有谁能不为这位寂寞千古的婉约词人的满腔愁绪而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呢?

是书让我了解了她,是书让我的心灵腾飞,融入那千年前的唐风宋雨中,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聆听海天相接处渔歌唱晚,体会夕阳斜晖里情意绵绵,品味古道长亭边古筝轻叹。书,让北方汉子沉迷于江南的碧玉韵致;书,让身处江南者感受到塞外大漠的孤烟壮阔;书,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品味书香,快乐童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全文共 1014 字

+ 加入清单

华夏,这方塑造了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土地,在几千年的叱咤风云中,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深沉于传统经典中的大智大勇,不仅滋养了我们的祖先,也浇灌着我们这个日益强大的民族,留给了人们太多的经典与回味。滚滚长河,流淌不息。在这些经典背后留下了多少荡气回肠的故事:或深沉凝重,或感人肺腑,或悲壮屈辱,或大义凛然……

可能在现代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许多青年人更喜欢现代化的事物,要知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国学经典可以让我们炎黄子孙时刻铭记这种精神,让其熔铸入我们的心灵。因此我们要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在我们这些青少年中扎根,开花,结果,更要成为我们民族昂然前行的动力。

经典诵读,有利于锻造我们坚强的意志。苏东坡之所以能在任何困难环境中保持一种乐而忘忧的伟大情怀,成为世人敬仰的文学大师,就因为他从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髓中吸取了营养,并内化成为一种属于苏氏思想性格的美质,锻造了非常健全的人格精神,内化为一种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苏东坡的这种文化积累与思想升华,正源于他年轻时候对中国经典文化的多元吸纳。

经典诵读,有利于我们磨练健康品质。吟诵着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聆听着他一生的坎坷不平、艰辛不已,会激起人们最震撼的心灵感触,面对挫折不气馁。孟子说道:“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要是记起这样的话,就会认为自己是有用的人,一定不会自暴自弃,还会勇于承担一切困难与艰辛。

在生活中,我们要时刻谨记《尚书》中的“满招损,谦受益”;时刻谨记《论语》中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时刻谨记《荀子》中的“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经典名著时刻提升着我们的修养,帮助我们了解文化,沉淀自己的心灵,教育我们如何处事做人。阅读经典著作,以其传道之言,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修养,进而发扬、传承我们的传统美德,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

中华经典提高了我们的境界,扩展我们的视野;中华经典净化了我们的心灵,是我们领悟到人生的哲理;中华经典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态度,让我们从急近功力中摆脱出来。

读前人经典,赏先人风范,他们的一言一行,都给我们以启示,他感染着我们、充实着我们、改变着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诵读经典传承文明征文2000字

全文共 415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有5000年的灿烂文明传承并发扬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是当前教育工作应该担负起的重要使命。

早在68年前,毛泽东同志就曾批评过“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不去认真研究我们自己的历史”的学风,今天,我们要继续传承文明遗产,首先也需要纠正一些学风上的偏颇。例如,把传统文化机械地与封建制度联系甚至等同起来,忘记了中国文化的真正创造者是广大的劳动群众,忽视了传统文化的优秀因素依然活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再如,把传统文化理解为少数精英的爱好和修养,闭门造车,将传统文化精英化、博物馆化,乃至商品化,从而脱离普通大众和普通受教育者真正的、广泛的文化需求。还有:过分强调“传统”与“现代”的对立,造成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世界观的对立,甚至割裂传统文化与现代进步文化之间的联系,从而有意无意地割断中国文明发展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最近,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和国家语委推出的“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实际上既是针对上述情况所作出的回应,同时也是新时期以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为表,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里的新实践和新探索。在实践过程中,作为举办者、参与者和学习者,我们对中国文明的灿烂辉煌,对于传统文明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的继承发扬关系,对于传统文明对当代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和体会。

中华文明是汉字铸就的文明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灿烂的书写之邦,中华文明是用汉字建造的不朽文明。

文字的产生是文明发轫的最重要标志。从19世纪末期开始,河南安阳小屯出土了大量刻有文字的甲骨,这一发现将中国的书写历史上推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惟殷先人,有策有典”,甲骨文的出土,也证明了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国就已经存在大量文字书写的典籍。而与世界上其他文明不同的是:甲骨文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和玛雅文明所创文字虽并称“人类四大文字发明”,但是,后三种文字却随其文明湮灭而不复存在,并没有什么经典和文献流传下来。

由于甲骨文与今天的汉字属于同一书写系统,从那个时候起,中国就有大量的经典文献诞生并流传至今,并且仍然是当代中国人生活的圭臬,其中重要的格言和警句,依然活在中国人民言传身教、为人处世和理解世界的方式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汉张良的《素书》,通篇不过132句,1360字,却被称为奠定有汉以来中国社会规范的法宝,其言词朴素,含意深远,故能深入人心,古今传诵。现代华章,如毛泽东同志的《为人民服务》,长不过千余字,而浩然长歌,如日月经天,与汉语同辉。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其实是与“经典”融合为一的,在人类文明史上,这是独一无二的。由于我们今天所运用的汉字,与4000年前我们前人的书写相同,正是通过这样的书写,通过浩繁的文献典籍,我们先人对于人生的理解、对于宇宙的参悟,就得以超越时空,依然在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之中闪光。于是,历史与现实的交融、当代生活与经典的交融,就铸成了中国文明的基本特征:古老而又年轻。

中国自古以来在文化上就是统一的。“文化的大一统”作为中国文明的基本特征,是中国政治和行政统一的基础。而中国文化的统一,正是基于中国文字的特点:即使是方言和次生语言所产生的差异,也会被以文字统一为基础的语言统一性所消弭。同时,中国文字书写的统一性和方言的多样性,是中国文明“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产生的重要基础,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方式的基础,文字的统一性,更是我们推广普通话,完成中国文化共同体由传统向现代转化的基本前提。

中华文明与当代生活

通过经典诵读活动,我们希望社会各界能够体会到:中华经典中所传达的道理,因为极其朴素,所以才会永恒,因为来自人民,表达了人民的心声,所以才深入人心。诵读活动的目的,更在于加强每一个中国人对于中华文明的自觉、自信,加强人们对中华文明与当代生活密切关联的认识,加强对于中国历史和国情的了解,促成我们对于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优秀文化因子的自觉传承。而这其中就包括:

其一,我们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学习型社会”。我们文明的重要代表者是“教师”——孔子,孔子设想了作为美好的人际关系之一的师生关系,倡导尊重教育、尊重知识、坚持真理,这是中国文明优良的传统。从“学而时习之”到“改造我们的学习”,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到“向劳动人民学习,向世界上一切先进的东西学习”,中华民族始终把追求知识与真理,把“求道”、“求学”作为人生的最高价值理想,这形成了中国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

第二,我们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勤劳节俭的民族。我们民族的始祖,乃是亲耕和与民并耕的劳动者——神农氏,《吕氏春秋•爱类》中说:“神农之教曰:‘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织者,天下或受其寒矣。’故身亲耕,妻亲织。”美好的社会是劳动的共同体,“不劳动者不得食”是我们社会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劳动光荣”既是当代的先进文化,也是我们文明中的优秀种子。毛泽东同志青年时代曾经这样说过:“人情多耽安逸而惮劳苦,懒惰为万恶之渊薮。人而懒惰,农则废其田畴,工则废其规矩,商贾则废其所鬻,士则废其所学,业既废矣,无以为生,而杀身亡家乃随之。国而懒惰,始则不进,继而退行,继则衰弱,终则灭亡,可畏哉!”勤俭建国,艰苦奋斗,这既是古老的美德,而且也是当代社会先进文化的要求。

第三,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勇于改革,不断创新的文明。“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国文明把改革、革命和创新提高到“天命”的高度,把敢于继承和勇于承担这种“天命”者,称为仁人志士,而中华经典对于当代青年最大的教诲和教益,就是要以天下国家为己任,为国家读书,为人民服务。所谓“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这也正是今天的青少年最应该具备的情怀。

第四,我们文明的基础和文明所追求的理想,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与和谐的世界。英国学者李约瑟曾经指出:世界上几乎所有民族都认为宇宙和人类,乃是外在的造物主创造的产物,他们也都因此认为宇宙和人类社会是由造物主、上帝、第一因所决定的,而唯独中国文明把世界理解为本然自生的,认为世界是有机的整体和万物相关性的联系,自远古以来,中国文明就认为世界和人类社会是在阴阳、四季、五行的运动中生成的,因此,李约瑟将中国文明的宇宙观称为“没有主宰却和谐有序的世界”(an ordered harmony of wills without an ordainer)。上世纪60年代,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牟复礼(Frederick W Mote)更指出了这种和谐世界观对于现代科学宇宙论的重大启发意义。1976年,为了纪念毛泽东的哲学著作《矛盾论》对中国和谐世界观的继承发展,以及对于现代科学世界观和宇宙论的重大贡献,在加拿大举行的世界物理学大会,决定将最小的物质元素命名为“毛粒子”,借以张扬中国和谐的宇宙论对于现代世界的重大意义。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明、中国宇宙论对于当代世界的重大影响和启发作用。这更加表明:关于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是当代中国对于人类文化的重要贡献,它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中华文明灿烂悠久,典籍浩如烟海,对于她的任何生吞活剥式的全盘继承和全盘接受,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们的经典诵读工作,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让经典与当代生活相联,与现代科学精神相接,与中国革命传统相续,让经典成为鼓舞我们当代奋进的重要动力,我们认为,这也是目前继承、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历史态度。

经典诵读:合众生为乐

汉语是单音节语言。汉语的这一重要历史特征,深刻地决定了汉语的音乐性、节奏感,也决定了中国文章的可诵读性。

讲究语言的音乐性、可诵读性,这是中华经典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传统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屈原、宋玉等人咏唱江湖芷兰,铺陈宗族神话,创造了以吟唱诵读为特征的“楚辞”,而在被称为“文的自觉”的魏晋时代,对文章的可诵读性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从那时起,文章的直接应用价值被称为“笔”,而其可诵读性和音乐性则被称之为“文”,这就是所谓“文笔之分”。梁代的沈约进一步强调文章的感染力在于其音乐性,他更指出:“宫商之声有五,文字之别累万,以累万之繁,配五声之约,高下低昂,非思力所学。”而这种自觉运用汉语语言音乐性的传统,最终促成了灿烂的唐诗、宋词和元曲诸华章的推陈出新。

文化的统一既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统一和人民团结的重要基础,而经典的诵读活动,也一直是重要的社会组织和文化教育活动,这形成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特色。在漫长的文明历史中,从国家典章到民间乡社,诵读活动就一直是以文化的方式将人民组织起来、团结起来的重要方式,是“合众声为乐”的重要手段。诵读活动,既需要人民广泛的参与,同时它更是以文化的方式将人民组织起来、团结起来,从而形成家家礼乐,户户弦歌的升平气象的有力抓手。

在现代民族解放战争和伟大的中国革命进程中,特别是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引下,街头诗、群众朗诵活动,正是由于自觉继承了中华文明这一“乐”的传统,才使文章、诗歌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文化艺术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文化研究和批评与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相结合、文化艺术创造的主体与当代社会的主体——人民大众相结合,这就是繁荣中国文化、教育、艺术工作的必由之路。今天,我们希望以经典诵读的方式,再次使得中华文明的优秀遗产,包括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所产生的新华章,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到人民的生活中去,走进学校、城市、社区中去,成为我们团结向上,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精神动力。

我们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时刻。文化教育事业应该、也必须在这个历史时期起到无愧于历史和人民期望的作用。教育的人民性、教育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一切行动的根本指南。最近,中共重庆市委和教育部联合举办的“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衷心拥护、热烈参与,而中华传统经典和革命经典的诵读热潮,也正在全社会逐步推开。历史告诉我们这样一条真理:只要得到人民的真心参与、真心拥护,我们的工作就一定可以向前迈进,我们的事业就一定会兴旺发达。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品味书香,诵读经典

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是一个充满着欢声笑语的世界,蓝蓝的天空,乳白色的云彩,绿色的草坪,五颜六色的花朵,纯真的笑容,五彩缤纷的梦想!

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博大而精深,传统文化犹如一座蕴涵丰富的宝藏深植于这块文明的厚土。而那一部部宏伟的典籍,一册册光辉的篇章,一首首、一曲曲气吞山河或如泣如诉的诗、词、赋、曲如群星璀璨、华光四射。中华民族就是在这样的土地上,在这样的星空下,生生不息,继承和创造着。

我们的童年,因有了品读经典便有了许多或快乐或悲伤的心情渲染我们的蓝天,幻化出一道道美丽的彩虹!哪怕岁月不饶人,我们日渐长大,那些曾经阅读过的不朽的经典书籍依然会留存心中,让我们永久地回味……

经典是永恒的,与画面共凑,将会演绎出别样的精彩。书中灵动的文字,精美的画面,让我们从中领略了中国文字的神奇魅力,感受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不知不觉中增长智慧,接受美的熏陶,从而提升自我。

美妙、灿烂的经典,将会带给我们丰富多彩的世界!充满魅力的经典,将在我们心里播下梦想的种子,让我们在这丰富多彩的世界成就美好的梦想!

生命因品读经典而精彩绝伦!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在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上尽情地阅读吧!相信你会领略其中的奥妙,吸取书中知识的哲理,从而变得更加快乐、健康地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经典诵读征文范文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在春天的蒙蒙的细雨中,我轻轻翻动书页;在夏季缤纷的阳光下,我静静聆听书的诉说;在秋季萧萧的木叶声里,我感受着阅读的快乐;在冬天纷飞的大雪中,我沉醉在书的墨香。阅读是心灵的大门,是知识的宝库,是亲密的朋友,它可以让无助的人得到心灵的慰藉。

翻开书页,放飞心灵的小鸟,穿越到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穿越到战火纷飞的年代,穿越到浩瀚无垠的茫茫宇宙,让自己来到从未体验过的地方,让我们找到知识宝库的钥匙。儿时的我,只会读童话古诗,现在的我,已经能用心灵和历史上的人物默默交流。人类,从远古时代的周口店,走进了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是书,给了我们开启现代社会知识大门的钥匙。

呱呱坠地时,母亲温柔的眼光是我读到的最初最美的诗,长大成人后,社会是生命的第一本教科书。阅读,不仅只限于书籍。只要你留心,周围的一切都是你的书,都是你阅读的最好材料。

这就是阅读,阅读是智慧的母亲,没有了阅读,智慧从何而来?没有了阅读,生命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

这就是阅读!阅读是让生命更有价值的水晶球!闪动着熠熠光芒。没有了阅读,我们的生命该多么苍白无力,我们的人生该多么漫长空虚。

当你缺乏智慧时,就去阅读吧!当你觉得生命空虚时,就去阅读吧!当你失去自信时,就去阅读吧!

阅读吧,让我们阅读吧,那样我们才能真正走进知识的大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品味书香作文800字

全文共 831 字

+ 加入清单

“哗啦啦”风吹过,树叶因风欢舞,风伴着香气,吹开了我对书的思念。“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但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我徜徉在书海里,品味书香

月光灿灿,星光淡淡。我侧身倚在桌子上,品读着一本百读不厌的好书《唐诗三百首》每每在诗词里读到水,田园,每每笔尖流出夏夜,那一滴滴文字滴入血液,都会带我重新回到那书香弥漫的家中。

小时候,我认为“必读书要多,案头书要少”我认为案头只能摆两本书,一本是精读的,另一本是泛读的,作为调剂我每天读书的时间固定在晚上,因为喧闹了一天的孩子将在夜晚沉睡,吃过午饭,催促母亲切好水果,便迫不及待地端去书桌与书共享,薄纸响起轻微沙沙声,使书房显得格外而宁静,鼻间书的幽幽墨香和水果混成一种奇异的味道,牵着我飘进另一个世界,那里有潺潺的清泉,和熙的暖风,动听的莺啼;那里的天空可以飞翔,那里的嫩叶永远眷恋着枝头,而我,在绿叶秋千上荡漾,无拘无束地享受每一缕属于我的幸福阳光,细细地品味着每一片洁白羽毛给予心灵上的轻抚,我的影子的灵魂早已在一个神秘而快乐的世界。

是的“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高晗常说,没有书人类将跌进怎样的世界,可想而知,书是我们精神上的灵魂,肉体上的生命,每次写作文,都会先读一本题意相近的书,也因此忘了疲惫,毕竟“饭可以一日不吃,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可见书引领我们找到了茫茫大海中那唯一的灯塔,这个朋友有多重要!

10岁之前,我虽爱读书,但也并不是每人都有这个“特权”因为家里离城远,旁边没有书店。因此,我三天两头被书精灵引到书店,虽经历坎坷,但也很快乐。我徜徉在书海里,感受并使用这些“特权”把读书笔记写下来,分享给我的弟弟妹妹。我爱读数书,它带给我的快乐无可替代。直到如今。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书使人获得知识,知识让人自信,自信赢得尊重!你何曾听过花绽放的声音?那一声裂帛般小心翼翼却又无比坚定的脆响便嗅到了新生的芬芳与愉悦。书,仅仅只是书,但当它舞动成属于自己的精灵时,生命也从此绽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诵读经典征文

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阵阵朗朗地读书声从我们国学班传来。国学班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知止堂。知止堂是由一位热爱国学的妈妈,为了孩子学习经典文化而创办的,所有的老师都是义工,利用休息天给我们义务讲课。

每个星期天下午,我怀着快乐的心情参加国学班。老师让我们大大小小三四十个孩子伴着古筝曲齐声朗读《弟子规》、《论语》、《笠翁对韵》,读得好的话,还可以像个小老师一样领读呢!国学班的胡老师可疼我们了,怕我们读久了累,中途还给我们讲《二十四孝》的故事,好让我们边听边休息。

《弟子规》一句就三个字,很快就会背了,可是有些话我还不懂什么意思。有一次爸爸在外面酒喝多了,醉得像一摊烂泥巴,被两个叔叔连扶带抬送回家,在家门口画了几个“八”字怎么也进不了家门,我觉得又心疼又好笑。突然明白了《弟子规》里的一句,第二天认真地对爸爸说:“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爸爸欣慰地抱着,我在我脸上狠狠地亲了一口。《论语》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对话,让我知道了做人的道理,心胸变得开阔多了。偶尔,小肚鸡肠的时候,仿佛听到孔子在我耳边喃喃地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最优美的就数《笠翁对韵》了,它平仄相对,读起来朗朗上啊!国学经典像甘甜的雨露滋润着我的童年,像温暖的阳光陪伴我茁壮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品味书香六年级

全文共 786 字

+ 加入清单

它虽没有玫瑰那般傲气逼人;

它虽没有牡丹那般娇艳芬芳;

但它那浓郁而淡雅的墨香,却伴随着我不断成长,永远翱翔。——题记

丁冬,丁冬——走上这条寂静的阶梯,一切仿佛都与喧嚣隔离开来,别有一番自在和风韵,仿佛春风拂面,又宛如步入神圣之殿,望着眼前这座光明的知识大门,恍然想起,我已经离开它太久,太久……

顿时,一股诱人的香味扑鼻而来,浓郁而淡雅,如纱如雾,飘飘渺渺,使我心旷神怡!我疾步走进这座神圣之门,来到我久违的书架前,认真地翻阅着。不时有一股清新的墨香涌入我的鼻孔……

我久久伫立着,晃过神来。只见手里拿着一本《鲁滨逊漂流记》。那是我看的第一本书!也是对我印象最深的一本书!它让我认识了一位勇敢,机智,大度的鲁滨逊,此时他已成为我的伟大偶像之一。他竟然可以在荒芜人烟的小岛上生活了整整27年。这无不另人称奇。因为这决非易事,而他——鲁滨逊,却做到了,我们难道不应该敬佩他吗?

不知不觉中,我又来到了另一个书架前,随手拿了一本书,定神细视,噢,原来是《安徒生童话集》。那可是我小时侯最迷恋的书哇!可小时侯的我并不是冲着它的精华而读,而是注重它那美丽的外表,花花绿绿,多好看呀!

如今的我,已不是那个只注重外表的淘气小顽童了,如今我又翻开了那本让我如痴如醉的《西游记》,好一个孙悟空,生性活泼,竟敢大闹天宫,实在不凡!还有《三国演义》,充满传奇色彩的诸葛亮,他的聪明才智,常让我望尘莫及,自叹不如。他顾大局,识大体的意识,更让我学会了集体生活;他那丰富的知识,时刻提醒我好学才能上进!

并且,我读书不再追求情节,雾中看花。如今,我更喜欢朱自清的《背影》,老舍的《散文集》,徐志摩的《诗集》……那深远的意境,优美的语言,让我受益匪浅。

曾经的我,一个幼稚天真的小孩子。如今,我已是一个品味书香渐渐成长的初中生,那浓郁而又淡雅的清香,永远是我心中一道不去的风景,时刻吸引着我不断成长,永远翱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丝路文化书香社会征文

全文共 1456 字

+ 加入清单

穿越千古尘埃,用庄子的名义问自己一个问题:今生今世,我的心到底可遨游多远。

——题记

当我第一次听过庄子这个名字是在于丹讲的《百家讲坛》中,从此这个名字也在我心中藏了很多很多年。蹁跹如蝶,每每在我滞重胶着的时候,透进天心一线亮光,给我摆脱地心引力的力量。

从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庄子》中的一句话:“乘物以游心”,但用了很长很长的时光也没有想得很明白:我们心究竟可以遨游多远?

庄子何许人

庄子这个名字历代传颂,但我从于丹的《百家讲坛》中才知道庄子是一个“乘物以游心”,可以“独与天地精神来往”的人。他上穷碧落下黄泉,嬉笑怒骂,说尽天下英雄,其实他的内心并不激烈。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破利不容易,破名就更难了。古今往来,多少文成武将将一生追求的,就是死后追封的一个溢号。辛弃疾说过“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一生就这么过去了。但庄子却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十有明而不议,万物有理而不说。”所以他不爱说什么。天下人为了名和利,熙熙攘攘,来来往往,其实内心有拘囿。但用庄子的话来说,一个人至高的境界就是完成天地之间一番逍遥,也就看破内心重重的樊篱障碍,得到宇宙静观天地辽阔之中的人生地位。让人真正成为人,让我们风发扬励,成为理想中的自己。

也许这就是庄子,有这样一番逍遥的境界,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追寻,去传承。

总有路可走

在《百家讲坛》中讲述看《庄子》中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叫支离疏的人,他的双肩高过他的头顶,头低到肚脐以下,本应该是垂在背后的发鬓,确实冲着天的。他的五脏六腑都挤在后背上,还是个驼背。经过庄子这番形容,这个支离疏不仅是丑陋的,而且几乎狰狞。可是支离疏他替人缝衣服,已足够养活自己。他还有余力替别人去筛糠啊,簸米啊,挣得钱足够养活十口人。庄子的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即使外貌丑陋,身体残缺,也可以自食其力,得享天年,这是因为他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每当我看庄子的文章,有时会觉得无边无际,他描绘出来的一切奇思妙想都超乎我的生活经验之外。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还是可以对应的上庄子所描写的一个有一个形象的。他告诉我: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个平常心。无论他是后天受刑罚的,还是先天残疾的,无论是肢体上残疾的,还是智力上有缺憾的,他们都是我们的镜子。

我们在没有他们的残缺里面找出健全,反而在我们自己的健全中找出的残缺。这种残缺靠心智可以补足,靠精神与天地之间的遨游可以去完善,这大概就是庄子对于我们今天的人们一种最好的启发,这也正是我们这整个民族所必须的传承的。

境界有大小

在我看来这个世界上种种的斗争,看起来很残酷。但是在庄子的笔下又很可笑,里面有这样一则故事:两个国家,一个叫触氏,一个叫蛮氏,为了争夺土地而战。打的旷日持久,民不聊生。最后两个国家争的多大的土地呢?触氏跟蛮氏,一个住在蜗牛的左犄角里,一个住在右犄角里。当我明白他们争的土地最大不过一个蜗牛壳时,庄子告诉我得出:在这么有限的生命里,不管你是贫穷还是富贵,不论你度过什么样的人生,最不该扔掉的是快乐。所以一个人的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能力,也完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甚至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

今天我重新认识庄子,以觉悟的态度反观内心,目的就是让我们每一个人释放自己,尽可能达到一个逍遥的境界。

我从《百家讲坛》中学到的庄子,我觉得它论的不是南华真经,读的不是哲学典籍,只是讲的一种心得,它激活了经典,用经典的力量还一个人,一个名族,一个国家本来的模样,可以天真,可以飞扬,我想更多的是学会和懂得如何传承这种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全文共 1208 字

+ 加入清单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诵读经典,争做博学少年。”

挥汗如雨,金桂飘香,在这个喜悦的季节里,让我们掀起诵读经典的高潮,弘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我们更好地认识经典文化,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经典的传承。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文明家园。中华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名族精神,记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美德,是民族经典文化的结晶,是建设文明社会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其中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情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国国学经典,文化蕴含丰厚,蕴藏着丰富的文明礼节和做人道理。如《论语》中所记载的孔子的许多循循善诱之言,至今仍被世人奉为至理;也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在《孟子》卷十二的“丹之活水”中,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孟子否定了他的说法。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令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这件事讲了白圭总自以为是,自私自利,只图个人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到别人身上,自私自利的表现。孟子则用和蔼的态度、尊敬的言辞批评了白圭自以为是、以邻国为壑的错误做法,体现了孟子的仁爱思想。

主要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有一颗仁爱的心,处理事情的时候既要有利于自己,又要有利于邻居,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的一首《游子吟》体现了母爱的伟大、无私。母爱如空气,阳光和水,拥有他就拥有了世上的珍宝,什么也不能换取,她却让平凡的生活充满色彩。但没有她,即使有世上的珍宝,也不过是一堆货物而已。母爱神圣、淳朴,只求给予,不求回报。但我们一次次的辜负她,只求索取,不求报答。可恶的我们却将母亲一声声甜蜜的问候当做一次次烦躁的唠叨,将母亲一次次的关心当做是一种施舍、、、苍天无情,世间万物,唯独将母亲渐渐变老。 “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如此孝顺的孔融,一个只有四岁的小孩都知道孝顺和谦让。孝顺是一个人的品德,谦让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

当今社会发展较快,但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素质越来越低,都遗失了自己的思想品德。现在一个比孔融大三四倍的青少年也不一定会做到孝顺和谦让。好听的话语谁都会说,但又有多少人可以去做呢?语言在行动面前往往都是苍白的。经典文学都是易学难行。放眼望去,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古代诗人虽然生活贫困,但精神的财富战胜了生活的贫寒。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明白了只有精神财富才能托起民族的骨气。 经典诵读可以提高我们自身文化品味和人文素养,通过诵读经典可以使我们了解中华文化历史,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让经典浸润人生,传承国学文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品味书香

全文共 935 字

+ 加入清单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淡淡的树影,隔着轻帘,若隐若现;“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花杂衣香”,江南水乡,采莲歌女,绕过长桥,浅笑顾盼;“被酒莫惊春睡重,读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一袭长袍,一树萧秋,残阳余晖,孑然一人!

犹记得晦涩难懂的《诗经》,在臂弯里浅唱低吟;犹记得翔实的《史记》,千百年独成一家之言;犹记得浪漫抒情的《离骚》,在氤氲书香中,传唱千年!

读书当如此,在深阅读中,永远都能感知文化的魅力,永远忘不了古人隔着千年时空,传来的阵阵书香。惟有深阅读,才能带来心灵的涤荡。

总能看到江畔那个人:头戴巍峨之冠,身着兰草香服,披发行吟,时而悲叹,时而沉吟。他亦如他的文,散发出点点馨香,遍染层林。他是感时伤怀,他亦忧国忧民,司马迁称赞他:“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浩,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他就这样徜徉于汨罗江,国家的灭亡,百姓的哭声,都化作他眼角的泪滴,流入江底。他是千古传唱的歌者,留给后世一片震惊。如果不是深入地了解,谁又能知道他的内心,谁又能知道他的凄苦,谁又能去学习他的节操?

捧读《红楼梦》,“新仇旧恨知多少”,想起大观园,就会想起她的泪!她自命清高,其实是因为孤苦无依,将自己紧紧地掩起。“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或许她悲,或许她倔,只肯环着一池灵动的池水,幽然飘落。她也爱,爱那粉饰的百花洲;她也伤,伤那香残的燕子楼;她也恨,恨那有时似傻如狂的贾宝玉。她没有“好风凭借力”的气魄,有的只是“质本洁来还洁去”的轻柔!她悲叹落莫,啼洒血痕,她只道她的命运也如落花,错过了花期。她会咏叹,如今已葬花,他人笑痴;待到他年,又会有谁将己轻葬?沁芳闸的水,总是在流,那样柔缓,那样清澈,正如她的生命。她的一生都在还泪,却经不住秋流到冬,春流到夏!她走了,留给大观园一个故事,留给宝玉一段伤悲,留给才子一声惊叹!

总喜欢想像“莫道故园春色好,疆场碧血艳如花”,或许伤感的背后,还有战士模糊的泪眼。

因为文化的深度,不会选择所谓的时髦;因为阵阵书香,才会选择细细品味!就像清茶,入口苦涩,回味却甘甜,因为那是跨越了时空留下的记忆。

捧着书香,看着窗外嫩绿的枝叶,在书海中,渐行渐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书香校园阅读圆梦征文

全文共 1100 字

+ 加入清单

当你走在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鞍山道上,也许一抬头,就会看到一个建筑物,算不上富丽堂皇、气派高大,但是无比雅观、一尘不染。

没错,这就是我的校园_鞍山道小学二校区。纵然没有蓊蓊郁郁的树木,没有姹紫嫣红的花朵,她却质朴地坐落在繁华吵嚷的街道上,像一支空气清新剂,成为一道独特而美丽的风景。

一进校门,蓬勃的朝气迎面扑来。在窄小的前厅里,我们仿佛走在进入知识殿堂的路上。再往前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不大的操场和四周围绕着的教学楼。怎样大小的操场呢?五六百个人举行个仪式什么的,刚合适。坚硬而铺得平坦的砖地上,洒下了我们的汗水,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操场右侧,有一块黑板,上面是小型比赛成绩记录或张贴重要通知以及文件的地方。我们曾在这里斗志昂扬,如果你仔细倾听,也许还能听到呐喊助威的拉拉队欢快的叫声。体育课时,会传来阵阵嘻闹声或是我们跑步时很响的踏地的声音,像一支高亢的进行曲。

教学楼别具一格,乳白色的楼房,时时传来琅琅的读书声,十分唯美。门庭前方向左走,是通往二楼的楼梯。楼梯扶手成古褐色,雅致朴素。走在楼梯上,仿佛被一种隽永深邃的气韵深深吸引着。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在楼梯的转弯处,有一扇小小的窗,巧巧的,往里看,是古老陈旧的平房和稍远一些的枯树败叶。

到了二楼,你看到的第一个教室便是我的教室。上面挂着“四年二班”的小牌子,很干净的门,走进去,豁然开朗。

我们的教室宽敞而明亮。洁净的桌椅,透着闪烁着的、迷离的光点,一排排,一列列,整齐地放在安静的教室里。左面,有四扇窗户,玻璃透明得如镜子般晶亮,打开它,清新的空气和和煦的微风在教室里无声无息地荡漾,洗尽铅华的纯真浸染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后面,贴着我们的作文和资料,丰富多彩,是我们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寻找的最精当、最华彩的篇章。往前走,脚下的木地板会轻轻地唱起歌,黑色发墨绿的黑板镶嵌在洁白的墙上。上方是“团结活泼、好学守纪”八个醒目的大字和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它们与老师的谆谆教诲一同铭刻在我心里。

在这样安宁美丽的教室里,处处萦绕着书香、墨香、纸卷香。我们如饥似渴地吮吸着知识的甘泉,享受学习的快乐,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松懈。

离开教室,来到宽宽的走廊,下课铃打响,站在半开半关的玻璃窗旁,俯视整个学校,或抬头仰望湛蓝的天空,平视几座高耸入云的楼房,偶尔有几只鸟儿随着视线徐徐地越飞越高。深呼吸一下,消除学习的疲劳。

当你离开我们的校园,有必要再看一眼那乳白色的四层小楼,望一望晴空万里时柔绵的云朵和耀眼的太阳。当你踏出校门,有必要再凝视这朴实古典、毫不张扬的校园和前厅悬挂着的一幅字_学海无涯,再闻一闻那股墨香、书香、纸卷香。

这就是我的学校,我挚爱的书香校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刹那书香缔造永乐高中作文800字

全文共 882 字

+ 加入清单

华夏五千年,二十四史间。书,记载了千秋风云,承载了万宿民风。书,不仅是知识的给予,更似快乐的源泉。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夕阳几度红。”《水浒传》,家喻户晓已不为过。它告诉我们“智多星吴用”的足智多谋;告诉我们“黑旋风李逵”的英雄气慨与仗义;更告诉我们“及时雨宋江”的不羁与高洁。透过一个个“水浒片段”,仿佛组建了一首天籁,在枯燥的生活中得到灵魂的升华,心灵的洗涤,品尝快乐的甘甜滋味。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掉陷渠沟。”黛玉葬花的凄美,无数次打动我的心灵。作者曹雪芹以饱蘸深情的笔,讴歌了黛玉这般孤傲的女子。“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好一首《葬花吟》,极富感情的诗词,好似无数支暗器,让我措手不及,以致于热泪盈眶,感动之余,仍旧收获一丝快乐的芳香,自我沉醉于其中。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一直感叹于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的笔调,他的文采比不上郁达夫的华丽,他的措辞也比不上茅盾的优美,更比不上鲁迅的犀利,他只是用他清新的笔法与过人的领悟,告诉我们一些深思的道理。在清秋之夜,明月之下,泡上一杯香茗,逐字逐句的细细琢磨,字里行间的韵味,则会象那杯清茶一样,虽淡却令人口齿留香,此情此景,岂非一快乐之壮举?

当我灰心丧气时,书教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于是我有了重新奋斗的勇气;当我与朋友惜别时,书告诉我“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于是我檫干眼泪;当我想放下手中的书放纵生活时,书告诉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于是我认清了自己的使命,认真奋斗……正是因为书,我才学会了坚强不屈,学会了思索未来,懂得了新世纪的青年应积极向上,勇于承担历史使命,因为我们是祖国的太阳。

书,让我放飞了梦想,书伴我生活伴我成长。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书,让我插上快乐的翅膀,向蓝天翱翔!

[刹那书香缔造永乐高中作文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品味书香

全文共 757 字

+ 加入清单

慢尝书香品味其中的一点一滴。——题记

秋日的午后,手捧一杯香茗,伴着悠悠的茶香四溢,静下心来,慢慢品尝,并随带几本书将香茶和书香一同带进“黄金屋”。

生活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我们往往忽略了深层次的阅读和深层次的品味。在信息发达的今天,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多一些深阅读,它能让我们的生活馨香四溢,让我们的人生旅途“风景这边独好”。

也许有人会说,浅阅读不也很好吗!它既符合时代发展的规律,又能让我们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但我觉得,浅阅读能让我们满足一时的需求,就长远而言,深阅读更适合我们的口味,能使人一生受益。

走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主人公保尔的坚强毅力。走进《简爱》,我被简爱那种真挚、顽强不屈所激励。走进《名人传》,我们会被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那苦难和坎坷的一生所叹息,为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所折服。

领略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我深深感到尊严二字的伟大。深深品读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我被李白的精神所影响,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自信面对,乐观挑战。深深品味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领悟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真正含义和价值,促使我在人生道路上奋勇前进,活得更有价值。

深层次的阅读影响了我们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

走进《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体会到海伦凯勒内心的那份乐观、那份执著、那份坚强。每当失意时,想起书中的主人公的事迹,它帮助我走出失意,以一种新的姿态面对生活,迎接挑战!

由此可见,深阅读让我们受益无穷,让我们深深品味到生活中的点滴。

慢尝书香,我们仿佛走进荷香四溢的湖畔;慢尝书香,我们欣赏到无限美好风景;慢尝书香,我们走进了漫天星辰的夏夜;慢尝书香,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慢尝书香,“黄金屋”中风景独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