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高二议论文写作技巧汇总20篇

当别人在一边天方夜谭时,有一个人不知不觉地走过去仔细聆听;当别人在夸夸其谈时,有一个人慢步轻声过去,跟他唱反调。现在就由小编为你分享关于高二议论文写作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浏览

6054

作文

906

小学生记事类作文写作技巧

全文共 1353 字

+ 加入清单

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小学记事类作文写作技巧,欢迎阅读。

一、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让读者明白文章写的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了怎样的事。

二、找出事件闪光点。

如果根据题目的要求选定了某件事,你就要对这件事进行认真的回忆,并仔细琢磨,反复思考,挖掘出这件事中含有的生活道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

三、必须把事情发生的环境写清楚。

因为任何事情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发生、发展的。环境写好了,写出特点来,还能渲染气氛,表达感情,使文章更生动。

四、一般要按事情发展顺序写。

把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不能颠三倒四,还应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写清楚。

五、记事中要围绕中心,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

重点部分(一般指事情发展高潮处)要详写,写具体,写详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六、写事不能离不开写人。

同此在记事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这样才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七、必须把事情发生的环境写清楚。

因为任何事情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发生、发展的。环境写好了,写出特点来,还能渲染气氛,表达感情,使文章更生动。

【范文】

属于我们的小秘密

今天下午最后一节课,老师要去开会,作业布置好后,让我们自己在教室乖乖自习。

刚开始,教室还算安静,可状态还没持续多久,便被小威打破了:“来来来,兄弟们,打牌,多赌多赢!”这时,小睿说:“打个牌还赌钱,写作业!”刚说完,小余就跑来说:“我玩我玩,谁都不要拦我啊,谁拦我我就…我就…”“你就怎么样啊?”小华回头问。“我就让他尝尝我卷头的滋味!在此申明啊,我可不打女的!”小华听了,立刻翘个兰花指,那张纸当帕子一样,抓在手里,然后回头让我给他把红领巾栓在他头上,转头对小余娇滴滴的说:“余欧巴,不去打牌牌,写作业,陪陪人家好吗,人家好怕怕!”边说还边向小余抛了个媚眼,说完还装起可怜来了。大家不管是听见了还是看见了,都纷纷掉了一地的鸡皮疙瘩,有不少同学暗暗发笑。小余更是恶心至极,拎上拳头上去就打:“死三八,你个伪娘,不打你打谁啊!”在小余卷头砸下来之前,小华一个健步冲向教室门口,对大家说:“我看门,你们玩。”瞬间,大家炸开了锅。瞧,小晨和小彤在讨论着上周的快乐大本营;看,小斌和小桉在追逐打闹……而我,则是和小智一起,给小余拍“照片”。为什么给小余拍“照片”呢?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小睿小文的位置上推了一把刚站起来的小余。小雨猝不及防,被小睿推的“人仰马翻”,一不小心撞歪了小豪的桌子和他自己的桌子后,又一个踉跄把自己椅子给撞倒了,小雨也摔了一个“狗啃泥”。这时,小智和我正巧撞见了这一幕,赶紧用自己制造的“手指照相机”去“抓拍”小余的正脸,制成“照片。我“拍”了好几次,都没“拍”到正脸。小刘走过,冒出句“还能爬起来啊!”小余气了个半死,小刘和小智把小余拉着为我争取到拍到正脸的机会,。“小余。”小余好不容易死里逃生,听见我的声音,立刻抬起头。“咔擦——”我自动配声,一张照片完美出世,我不禁哈哈大笑。

最后一节课铃声彻底响彻耳际,同学们已经完全沉醉在一片举世欢庆中,老师布置的作业—见鬼去吧!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2024中考语文命题作文写作技巧

全文共 2580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命题作文包罗万象。如:童年回忆童年琐事、青春剪影我在花季、心香一瓣忘不了他(她)、难忘时刻记一次升旗活动、走向未来自强的我、生活感悟我生活在集体的怀抱里、山光水色家乡变了、世相写生记一位平凡的人、温馨情怀母亲的爱等等

从总体来看,中考命题作文有其设计、表达方面的规律:

第一,绝大多数文题涉及的内容充分贴近学生生活;第二,大题、宽题大大多于小题、窄题,便于考生自由选材;第三,记叙文题大大多于说明文、议论文题;第四,命题作文在使用数量上仍占主流地位。

了解这些规律,那么,在实际应试实践中又有哪些规律需要遵循呢?下面介绍四个要点。

1.要审题上,要做到瞻前顾后、一字不漏

对于题目,应从头至尾反复领会、研读,不得忽略一处。要审读的内容包括:

①文题的大、小、宽、窄、虚、实、显、隐。

②文题中有没有点示主题的字词。

③文题中有没有点示重点的语言标志。

④文题中的的标点或其它符号及其含义。

⑤有没有副标题,其作用是什么?

⑥各种写作要求、限制。

⑦能否从题目以外的语言材料中品味出一点隐含信息。

在写作中,要紧紧抓住审题得到的信息,步步都要紧扣文题,紧扣要求。

另外,在具体的审题过程中,对这样几种内容的题目不可掉以轻心。

第一种,看似很浅显的题目。

如我长大了这个文题,是一个宽泛的中考作文题,谁也不会在取材上发生困难,看样子真是浅得不能再浅了,但实际上,这个题的关键在于对长大的理解。如果在审题之中认为长大的含义只是生理、身体的变化或是学会了某种生活技能、能够料理自己、胆子变大了,或者能对付别人的欺负等等,那这种理解就很肤浅,写出来的文章在选材立意上也就上不了档次。如果说能够寓理于事,从不同的角度写出正处于花季年龄的初中生成长中的追求、向往、烦恼和困惑,以及对人生的初步认识,写出人生中的各种各样的责任感已经在心中出现,那么,这样的思考就是准确地把握了文题的含义。

第二种,看似很熟悉的题目。

如美在课余这个文题,是一个宽题。可供取材的内容也是不少的。其实这个题目有一个迷惑点,这个迷惑点在那个美字上。稍不注意,就会由于觉得这个文题似曾相识而忽视对美字的品读。由于没有抓住这个美字,就会写出丰富多彩的课余、好玩的课余、有趣的课余、热闹的课余等等内容,而就是没有突出这个美字。

第三种,看似很形象的题目。

如风景这边独好这个文题,也是一个宽题,题目似乎很形象,但远不是从字面上理解的那么简单。它既可以写实,如写一个地方的风景,写一个地方的景物特点,写一个地方的景物的变化,但更重要的是应该写这个地方的发展,写这个地方的特色,写这个地方表现出的时代的进步。再换一个角度思考,它不仅可以写地方,还可以写人,还可以写事,等等。

第四种,看似很直观的题目。

如礼物这个题目,好像一看就知道是什么。但在具体的写作中,它可能是实指某种物,更多的也许是喻指像礼物一样的美好事物。用喻指来写文章,其思路更广,其情感更丰富。 要记住,不管命题作文的形式多么复杂,你的眼睛要永远盯着它的题目。在熟悉的题目面前不要激动,不要以为它就是你做过的原题;在生疏的题目面前不要紧张,不要以为你的心目中就没有它的影子。

2.在取材立意上,要做到大中取小,以小见大

我们先来看下面一些信手拈来的中考作文题:学语文的故事、母亲的爱、我生活在集体的怀抱里、他做得对、同学,你不能这样、在错误和挫折面前、谈谈我们的课堂教学、雨中、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等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好像只是划出了一个取材立意的框框,需要我们选用自己最熟悉的内容将其具体化。

对这样一些文题,要做到大中取小,将其具体化:第一,将宽题变窄。所谓宽题,就是从内容上看,可以包含许多题材、许多素材的题目。由于它的宽,似乎许多材料都可以用来写作文,我们就必须选准材料,把作文的内容浓缩到一个点之上,使之变窄,以便顺利成文。如火柴的联想是一个宽题,它可以让你联想到非常多的事,非常多的人,非常多的现象。但这种丰富的联想只能是在构思过程中,必须从这丰富的联想中决定一个供展开的联想点,才能开始考场作文的写作。

第二,将大题变小。

所谓大题,其实也是一种宽题。从意义上看,有些题目的主题比较直露,比较追求一定的意义。如文题变了,从这个变字上看就是要求你在文中一定要点示出某种意义。

对于这样的题,我们可以用加限制的方法将其变小。如变了这个题,我们可以在题目前加上限制性的语言,如兰兰变了、我们家变了;也可以在题目后面加上副标题,如变了从一件小事看我们的班风、变了他又回到了我们班。经过这样的处理,就可以开始构思了。

再来看下面一些常见中考作文题:

我的一天、记我受到的一次小挫折、家中小事、记一堂我喜欢的语文课、我的老师、常人小传、令我深思的一件事。这些题目对内容的要求都很具体,选材也比较容易。

对这样的文题,我们要做到的以小见大。小中见大最为关键的就是要选点生发,也就是说,要选好一个能够让你很好地展开记叙、很好地展开议论的点,再从这个点上写开去。

3.在构思上,要做到或一点式伸展,或多点式铺陈

或一点式伸展,或多点式铺陈这句话,可以说是中考作文构思的总策略。一点式伸展就是一篇文章内只将一个内容写好、写细、写完整,多点式铺陈就是在文章中多写几个内容,将它们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看下面中考作文题的构思方向:

家乡变了:用多个画面、事例的组合来表现变这是多点式铺陈。

我在家中的故事:可写一个故事的始末这是一点式伸展。

给班主任老师的一封信:或谈一个观点,或回忆几件小事。

天下无难事:可通过记一件事来突现主题,也可用几个例证证明观点。

读书乐:可乐在一处,乐在一点;也可乐在几处,乐在几点。

我眼中的同龄人:必须进行多点式铺陈,写几个同龄人的生活。

一件小事给我的教益:必须进行一点式伸展,先写事,再写理。

以这两种模式为基础进行变化,设计好开头、结尾,安排好不同表达方式的穿插,考场命题作文的框架便能够设置得完整、规范。

4.在表达上,要做到:注重文体特征,表现个性特点 注重文体特征,就是要充分准确地表现文体特点,而不要出现将读后感写成读后叙、在家乡变了中穿插一半篇幅的议论、将自强的我写成自我介绍等模糊文体色彩的错误。

表现个性特点,就是要表现考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技巧。就是要认真遣词造句,稳妥布局谋篇,从语气、结构、主题方面尽量表现出自己的实际水平,甚至期望有超过水平发挥,力争做到常中出新、平中有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新闻信息写作实用技巧

全文共 1492 字

+ 加入清单

消息,就是用最简要和迅速的手段报道最近发生事件的一种新闻宣传文体。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新闻信息写作实用技巧 ,欢迎阅读。

1、什么是消息,它有哪些特点

消息,就是用最简要和迅速的手段报道最近发生事件的一种新闻宣传文体。也就是说新闻消息就是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报道最近发生的事实。狭义的新闻就是指消息,它是新闻体裁的重要形式,是报纸和广播电视新闻的主角,其它新闻报道如通讯、广播稿、新闻评论等是它的发展和补充。

消息通常被人们称作新闻或狭义的新闻(广义的新闻是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新闻体裁的总称)它是我们使用的最广泛的一种新闻体裁。

消息的特点是:采写发稿要及时、迅速,叙事直截了当,语言简洁明快,篇幅短小,在结构上一般有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几部分组成。

2、时事新闻的写作原则

一是必须用事实讲话,要选择和运用典型事例对事实进行概括,处理好议论与叙述的关系(消息中的议论必须是从事实本身得出来的结论,不能抽象推理)。

二是必须完全真实,可靠,有一说一。要真实可信,分寸得当。还要强调反映本质的真实,不搞片面性和表面性。

三是新闻要新,时间新、内容新、角度新、结构新。

四是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就是强调思想性,主要是指指导性、正确性、针对性方面。

五是要有可读性,即要顾到知识性、趣味性、使读者感到有趣味。

3、时事新闻的要求

一是迅速及时;

二要短小精悍;

三要生动活泼、有风趣;

四要有文采。

如何创作好的时事新闻标题

看报看题看书看皮,说明了一个道理,人美在眼睛,文美在标题,就是说标题犹如人的眼睛。好的标题相当于文章的广告能招揽读者,好的标题能一下吸引读者的目光,是文章的门面。使读者看了标题后产生要读内文的欲望。

1、标题要准确生动,准确和生动是不可分的,生动而不准确会失之于浮夸,准确而不生动又会失之于枯燥。一事实要准确,标题要忠于新闻,不能文不对题,事实不能歪曲,不能任意拔高,更不能虚构。二观点要准确。三用词要生动,遣词造句要善于用最恰当最贴切的表现或评价。文章的内容做到不浮夸、不粉饰。常用的方法有:标题句式工整,注意对仗,不仅生动活泼而且琅琅上口,如:有钱买小车,无钱办教育。还有恰到好处的运用成语,长长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还可以用修辞学的比喻、比拟、借代等手法可以增强标题的形象性如:一道公文背着39颗印章旅行。用于标题的词句必须经得起推敲。

2、标题要点出文章精华,这是能否引起读者阅读的关键,标题要把文章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写在标题之中,总之要引人入文。

3、标题要简短易读,不要一写就是几十字,做好标题使其具有较高的艺术性。

举个例子:

(1)巧用比喻

美国华纳 时代在线 终于拜了天地

(2)巧用比拟

遭到空袭48小时后

巴格达:平静之中气难平

(3)巧用排比

做文明市民 创文明单位 建设文明城市

(4)巧用摹拟

飞天伏群芳 碧水映明霞

(5)巧用反复

喜喜喜 娘家频添回门女

新田改行教师纷纷归队

(6)巧用对比

狗咬人--没事 人咬狗--罚款

昔日:农民掏钱 干部去旅游

如今:政府出资 农民去考察

(7)巧用谐音

羊倌的儿子留了“洋”

有“礼”走遍天下

(8)巧用感叹

跑!跑!跑!

东北敌军官兵纷纷跑到解放区来

不许乱收费!

国家计委出台八项价格、收费检查项目

(9)巧用回环

猪多肥多 肥多粮多 粮多猪多

人才开创事业 事业造就人才

(10)巧用双关

有欺诈怎“安然” 无诚信“安达信”

“两安”悬念越滚越大

(11)巧用衬托

国民遇难海里挣扎 首相挥汗球场尽兴

(12)巧用设问

潜艇没长眼?

美称将全面调查核潜艇撞船原因

(13)巧用引用

诗词名句:

会翁之意不在会,在乎山水之间也

熟语:

心急吃不得热豆腐

成语:

允许“生财有道” 不可“为富不仁”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小学生写作技巧精选

全文共 2131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小学写作技巧精选,希望对你有帮助。

1、移步换形法

【特点】

采用移步换形的方法描写建筑物,可以不断地变换立足点和观察点,对建筑物进行多方面的观察描写。同一个建筑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得到的印象是不一样的。因此采用移步换形法描写建筑物首先要把观察点和立足点交代清楚,使读者明白你所描述的建筑物形象是从哪一个角度看到的。否则,容易把读者搞糊涂了。其次,采用移步换形法描写建筑物时,一定要抓住建筑物的最主要的特征来写。如果采用面面俱到的方法来描写,文章容易变成一本流水账。

2、说明介绍法

【特点】

采用说明介绍法描写建筑物时,首先要注意紧扣文章确定的中心进行必要的说明介绍,切忌不着边际的东拉西扯。在说明介绍的过程中要简明扼要,切忌拖泥带水。采用说明介绍法描写建筑物时,还要注意整体的连贯性,也就是说在说明介绍完毕以后,文章要返回到描写建筑物上来,并与前文衔接。文章从描写建筑物转到介绍说明,或从介绍说明回到描写建筑物要有过渡词或过渡句。

3、环境衬托法

【特点】

周围都是绿色,中间的一点红色就特别鲜艳夺目,所以说“万绿丛中一点红”。对建筑物周围的景色进行适当描写,建筑物就显得突出。描写建筑物周围景色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建筑物,因此描写景色时要能衬托建筑物的特点,切忌离开建筑物而大写特写景色。造成喧宾夺主。在描写建筑物周围的景色时,要把观察点和立足点交代清楚,便于读者了解建筑物的位置。

4、彩笔描绘法

【特点】

植物总是由根、茎、叶、花、果组成的。运用彩笔描绘法时,要把根、茎、叶、花、果各个部位的最主要特点写出来,要写出它们的形状,写出它们的颜色。采用这种方法描写植物,要仔细观察。要分辨出植物各个部位的颜色,同样是红色,要分出是火红的,还是粉红的;同样是黄色,要分出是桔黄的,还是金黄的;同样是绿色,要分出是碧绿的,还是嫩绿的……要仔细区分各个部位的形状特点,同样是花,花骨朵与盛开的花就不一样。观察得仔细,描写得具体,读者就好像看到一张植物的彩色照片。采用这种方法描写植物,还要运用恰当的比喻,要写出自己的情感。

5、远近结合法

【特点】

同一棵植物,远看和近看是不一样的。这同照相一样,放在照相机的前面和远离照相机,摄下来的照片是大小不相同的。采用远近结合法描写植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植物的形状和颜色的特点,给读者以完美的印象。采用这种方法描写植物要把观察点交代清楚,也就是要说清楚是远看的还是近看的。其次要注意叙述的顺序,或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这样文章才能条理分明。

6、时序变换法

【特点】

植物各个部位的形态和颜色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我们把植物在不同季节的特点写出来,同时把前后有关的情况交代清楚,就等于在不同的时间给植物拍了彩色照片。看了这一组彩色照片,读者对它就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采用时序变换法描写植物,首先要注意在平时积累资料。要有计划地在不同季节对同一植物进行仔细观察,并记下观察日记,这样,写作时才能对积累的材料进行取舍,写出一篇好文章。其次要注意观察的连续性。

7、生长变化法

【特点】

植物总是要生长的,一般要经过发芽、生枝、长叶、开花、结果等阶段。如果把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的形状、颜色的特点和生长的情况与下来,就好像给这棵植物拍了一部小电影。读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阅读,了解植物生长的全过程。采用生长变化法描写植物,首先要注意把植物生长过程中最突出的变化写下来;其次要交代植物发生变化的原因、前后情况和过程;此外要注意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有条不紊地写下来。

8、展开联想法

【特点】

我们看到一棵植物,往往联想到其它事物,这些事物往往与这棵植物有共同之处。例如我们看到棉桃,联想到洁白的雪花,这是因为雪花和棉花的颜色相同;我们看到大西瓜,联想到篮球,这是因为西瓜和篮球的形状相似;我们看到冰在雪地中郁郁葱葱的松树,想起那些在敌人面前不怕严刑拷打,决不屈膝的英雄,那是松树与英雄的品质上有相似之处。采用联想的方法描写植物,要注意抓住植物的主要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要提高自己的联想能力,首先要认真读书,了解生活,使自己的头脑储备丰富的知识。其次是勤思勤想,经常训练,使自己有丰富的想象能力。

9、突出重点法

【特点】

植物总是由根、茎、枝、叶、花、果组成。我们在描写植物的时候,可以对植物的根、茎、枝、叶、花、果的各个部分进行描述,也可以只对植物的某一部分进行描述。采用重点突出法描写植物时,首先要找出这棵植物与众不同的地方。其次要对最能体现这棵植物特点的部分从颜色、形状、气味等多方面进行具体描写。此外还可以恰当地运用拟人、比喻等方法。

10、对照比较法

【特点】

俗话说:“不见高山,不知平地。”事物的特点往往在比较中得到显现。我们描写植物时,往往通过对照比较的方法来突出植物的特点。对照比较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把这种植物与另一种植物进行比较;一种是把植物本身两种截然不同的特点放在一起比较。采用对照比较法要注意抓住所要描写的植物最显著的特点与其他植物作比较。这样才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采用对照比较法还要注意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倾向性。这样才能使文章感人。抓住同一植物不同部位进行比较时,要注意找出矛盾点,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中考作文写作技巧汇总

全文共 1402 字

+ 加入清单

写作之前应该把题目确定下来,写作之前应该把文章大概的框架整理出来,只有这样,你的文字才能在这种框架内很流畅的展示出来,你的文章才会让阅读的人感觉很棒,很精彩。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2017中考作文写作技巧汇总,欢迎阅读。

1、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擅长形象思维、会刻画人物的同学可选择记叙文,擅长抒情的同学可选择散文。初中生一般不提倡写议论文。

2、精写前几段,给评卷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

要精雕细刻,要出彩。比如,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可提出问题,引人注意;或巧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巧述故事,引人入胜,或巧用题记,揭示主旨,或巧用诗文显诗意。写好结尾和过渡段。阅卷老师一般是S型的扫描全文。结尾可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或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虚笔拓展,扩大容量;或精辟议论,深化主旨。

3、要给自己充足的构思时间,不要急于动笔。

’宁停三分,不争一秒’,因为写作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写到一半,突然发现,呀,把题目理解错了,或没领会好命题的要求。最可怕的是文章写到一半,又想另起炉灶。时间没了,心情也坏了。干着急。建议打草稿,防止’三边工程’(边立项,边设计,边施工)。考场作文不宜见异思迁,边写边改。要贯彻一种构思。一旦构思已定,就不要轻易改变。

4、要力避前松后紧、虎头蛇尾。

有些同学构思、提纲拟好后,开头反复推敲,精雕细琢,后来发现时间不够,于是草草收兵。此外,要谨慎对待修改。修改一般只着眼于字词方面的,可用米尺比好之后划两横。结构方面不能修改。要保持卷面的整洁美观,要努力做到改动少而效果好。

5、如果偏题或者离题,作文的主要分数就失去了。

为防止跑题,可从如下几点做出努力:一是将材料、引语和话题联系起来思考,不可单看话题;二是看自己确立的观点能否用话题所给材料来证明;三是想一想这则材料当初发在媒体上登载是要达到一个什么效果的。万一跑题了,要考虑逆挽,使文章形成一种欲扬先抑的结构形态。

6、一定要完篇。

熟话说,好文章是凤头、猪肚、豹尾。没有豹尾,老鼠尾巴也要有一个,绝不能写半头文。用半篇文章给你评分,怎么会得高分?

7、特别要注意不能缺题。

不是万不得已,不要以话题做标题。拟题是显示你才气的一个好的平台,不能轻易放弃。缺题影响远不止2分。正好给了评卷老师扣分的理由。

8、文章要有一至两个亮点。

学而思老师建议:如果是记叙文,应该用抓人的情节和生动的描写表现你的真情,记叙文不能没有描写。如果是议论文,就一定要有12个典型的论据,就应该有纵横捭阖,很深刻的见解。如果是微型小说一定要有巧妙的构思。这个亮点还可以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警句,也可以是一个精彩的比喻,也可以是一个超常的搭配(酽酽的歌喉)。总之,要能使评卷老师精神为之一震。

9、行文中要多次扣题,要一路扣题一路歌。

材料、引语和话题中的相关文字至少在文中出现三次以上。开头三句话内应点题一次,结尾应回扣标题,’回眸一笑百媚生’。中间至少扣题一次。几次扣题事实上也是在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要跑题。有球场上叫暂停的效果,可以调整思路和写法。

10、思想要健康。

’思想健康’不是说要你只说冠冕堂皇的话,不是要你刻意拔高,’健康’是针对’病态’、’庸俗’而言的,它的底线是不能欣赏违背法律法规和偏离社会道德的事。恋爱题材是考场作文的禁区,无论考生写得如何缠绵悱恻,真挚动人,因其行为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所不允许的,这类作文自然得不了高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年中考高分的写作技巧

全文共 1683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快到了,语文的写作成为了考试的难点,小编收集了中考高分的写作技巧,欢迎阅读。

(一)

很多学生写作失误的原因即是跑题,而跑题非常重要的表现之一又是文章中没有任何一处文字起到了点题的作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实际上,文章当中是否有一些好的点题文字能够看出学生自己对作文材料及主旨的理解程度。因为只有真正能够把握住自己的立意,才能把题点好。

所以在写作打腹稿的时候不妨先想想能不能用本文所提到的“造句法”在文章首尾段点点题,如果可以的话,通常情况下,这个材料是可以使用的。而如果打腹稿的时候发现材料无法如此点题,基本情况下,这个材料的闪光点连你自己都还没挖掘出来,那么选择这个材料作文的时候就需要对其主题再进行深挖,或者换一个材料了。

所谓的“造句法”,即写一个句子充当开头和结尾,这句子的内容应该包含三个部分:作文题的关键词,主要内容的关键词(即作文中写的那件事),主旨的关键词。

比如2011年北京中考满分作文之一《日积月累》的开头: 友谊如清风,驱散我心中的忧愁;友谊如高山,保护我那弱小的心灵;友谊如帆船,载着我乘风破浪!而这真挚的友谊只有在日积月累的坦诚相见,真诚相助中练就。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友谊在日积月累中加深,练就”,材料是“同学期中考试帮助我”,即“互助”,而标题则是《日积月累》,而这个开头就非常准确的扣住了三个关键词“友谊”“日积月累”“真诚互助”,这样的点题就非常好,其材料也肯定就是围绕着主题来写的了。

这篇文章的倒数两段也是如此:“在这段小李帮助我奋战的日子,我对学习由沮丧自卑,逐渐有了收获,直到信心满满;我与小李的交情也在点点滴滴的日积月累中逐渐加深,越来越浓。

友谊是永不落山的太阳。请伸出真诚互助的手,让友情温暖你我的心田,滋润你我的灵魂吧!”这个结尾也是紧紧扣住了三个关键词“日积月累”“我与小李的友谊”“朋友之间的帮助”。算是一个“豹尾”。

再如另一篇2010年济南中考满分作文《几分温暖在心头》的结尾:“头发梳梳,在成长的轨迹上,我始终滑不出母亲浓浓的爱。这份爱,无论何时想起,都会有几分温暖在心头!”

这篇作文的主题是“母爱让人感觉温暖”,材料是“母亲和我互相梳头”,标题是“几分温暖在心头”。这个结尾也非常巧妙的将这三部分内容放在了结尾当中。 很多学生,尤其是初一学生,都不知道考场作文该如何点题,那么,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

1.摘记

在你的孩子学习写作之前,对他给你讲的故事、梦想、奇遇等等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随时摘记下来。注意:在他能够有自己的见解而且可以说得头头是道的地方,不要轻易披露出家长的看法--孩子往往会对自己的言谈中所显露出的隐约可见的奇妙之处备觉欣慰。

2.墙壁的魔力

孩子们都喜欢在墙壁上画呀写的。利用这种嗜好鼓起他们创造的勇气,挂一块黑板,或者找张牛皮纸贴在墙壁上,随他尽情画写。

3.笔记

使你的孩子养成记笔记的习惯--"我要去吉米家,我们打算玩垒球。"像这样信手写来,给他随时准备好纸和笔。

4.写标题

给你的孩子买本纪念册,再送给他一些图片,让他贴在纪念册里,写出每张图片的标题。

5.记日记

送给你的孩子一个日记本,鼓励他持之以恒地写日记;或者,帮助他装订一份自订的日历--留下许多空白页,使他得以记下每天的所见所闻。

6.写故事

给孩子一些稿纸,让他练习写一些短篇故事、短文或记叙一篇家史等等。

7.写信

对一个儿童来说,要想收到信件的唯一办法就是先给别人写信。鼓励他给亲友写信,或者建议他结交一位通信的伙伴。

8.触觉游戏

做一只盒子--做得大一点,抠上一个足以伸进一只拳头的窟窿。把各式各样的东西放进里面,让他们(孩子)去摸这些东西,然后请他们描绘自己的感受。

9.荧光屏的启迪

孩子们很少懂得电视节目和电影的演出始于写作的稿本,假如他们对手稿为何物还不甚了解,那么就到图书馆借一本给他们瞧瞧,鼓励他们创造出自己的手迹。

10.循序善诱

下一次你可以先写个开头,然后让稍大点的孩子接着写下去,确信他对此是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转向绿色的街道。"不错!下一步如何走法呢?请他斟酌整个旅程的路线,用尽量完美的词句表达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小升初命题作文作文写作技巧

全文共 5404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通常的作文题目的形式来看,一般可分为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两大类。对命题作文的审题,就是要审查给定的文章题目确定的具体要求,审清文题意图,明晰题外要求,确定“题眼”。通过审题,明确作文的内容范围、时间范围、数量范围、人称范围、处所范围等。不能超出给定的范围。对材料作文的审题,主要从两个方面去把握:一是与材料的思想内容要“形影不离”,二是与作文形式的要求“丝丝入扣”。

我们本次重点谈一下关于命题作文的审题,要注意做好哪些事情。

一、确定内容范围

有的题目,对写作内容做出规定。所以,审题时,要确定题目规定的内容范围:记人的,要记什么人;叙事的,要叙什么事;写景的,要写什么景;状物的,要状什么物,等等。

精彩习作——童年趣事

童年,是一方没有莠草、污秽的净土,是一片无遮无拦明朗的天空。这里流淌的纯真与甜美,总会使人产生难以忘怀的回忆。

记得我4岁那年,迷信的奶奶告诉我:“要是剪掉了胳膊上的毛,会变成疯子。”幼稚而好奇的我听了以后,半信半疑,手痒痒的,老是想试试看,但又怕家人和亲戚为我担心。可是没试,就老是惦记着,越惦记,就越是想试。

于是,我准备马上试。我拿出那可怕的剪刀,用颤抖的右手慢慢地靠近左手胳膊上的一根毫毛。刚要剪,我又停了下来。心想:“我要是真的变成一个疯子,会不会像老鼠过街一样人人喊打?爸爸、妈妈和奶奶会不会不再疼爱这个傻孩子了?”我越想越害怕。我犹豫了许久,才把胳膊上的毛剪掉了。一剪完,我什么都不顾地钻进被窝里,不知不觉就睡着了。醒来时,我发现,我还是原来的我,一个正常的小女孩。于是,我不顾一切,高兴地蹦到奶奶身边,撒娇地说:“奶奶呀,奶奶!我今天剪了胳膊上的一根毫毛,可没变成疯子啊!”奶奶听了以后,笑了笑,摸着我的小脑袋,没说什么。

这件童年趣事已留在我记忆的闸门里。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懂得了:凡事要相信科学,不能相信迷信。

精彩点击

①小作者通过回忆的方式,记述了剪胳膊毛的故事。这件事既是童年发生的,又十分有趣,符合文题要求。

②事情的过程交代得很清楚,人物心理描写生动、逼真。

③结尾点明从中懂得的道理,深化了文章主题。

二、确定时间范围

有的题目,从时间上规定了写作范围。因此,作文必须是反映规定时间范围内的事。

精彩习作——当老师不在的时候

“丁零——”,早读课的铃声响起来了,但老师却迟迟没来上课。作为值日班长的我,焦急地朝老师来的方向望着。

忽然,走廊上传来“咯咯咯”急促的脚步声,接着是一声响亮的“报告!”我回头一看,原来是语文老师的邻居张清同学。只见她脸涨得通红,上气不接下气地说:“糟了,语文老师她——病了——不能来上课了。”我听了,心里像乱麻似的。这可怎么办呢?同学们也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班里“沸腾”了。

我的大脑飞快地运转着:“现在老师不在,该怎么办才好?今天我是值日班长,应该管好班级。现在……对,就这样!”于是,我清清嗓子,快步走上讲台,大声说,“现在请同学们安静!”大家立刻停止了讲话,全班55双眼睛齐刷刷地望着我。我像小老师一样站在讲台上指挥着大家。“小芬,你来领读!”“第几课?”“17课。”于是,同学们便大声地开始了早读,顿时,教室里书声朗朗。

虽然班上暂时安定下来了,但我仍然万分焦急。因为早读课后,就是早操课了,没有老师带队,我怕同学们会乱。时间马上要到了,我急得直跺脚。老师怎么还不来呀!铃声响了,我只好硬着头皮对大家说:“同学们,今天老师没来,早操课由我带队,希望大家有秩序地上好这堂课。”“是!”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尽管如此,我仍放心不下,生怕出什么乱子。但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同学们遵守纪律,队伍整齐,动作一致,比老师在时还要好呢!我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当我把队伍带回教室时,发现老师已经在等我们了。老师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我也从心底里感到高兴。

精彩点击

①扣题准确,时间范围是“当老师不在的时候”。

②条理清晰,清楚地叙述了老师不在时“我”大胆、妥当地处理了两件事——早读和上早操。

③叙述得当,人物心理活动和事情经过真实、自然。

三、确定数量范围

有的作文题目,对选材的数量做出规定。审题时必须注意,不能超范围选题。选材多了,不但没功,反而有错。

精彩习作——发生在考试后的一件事

期中考试结束了,孟老师让我和中队长李海霞在办公室里批数学卷子。翻出自己的卷子,对着标准答案一道道批下去,最后总分一加,98分。我心里甜滋滋的。可是一想,自己做的卷子自己批改,别人知道了一定会说这说那。于是,我请李海霞给我复查一下。李海霞看了一遍说:“没错,是98分。看来你是全班第一了,真不简单!”我说:“还没批完,也许还有比我答得更好的呢!”可心里却暗自高兴了。哼,要不是第一名,我这数学课代表可怎么当呢?我一边哼着歌一边继续批改,忽然发现有一张卷子得了99分。一看名字,是语文课代表李世华!我真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李世华语文比我好,可数学每次都比不上我,这次怎么爬到我头上了?我瞪大眼睛,对着标准答案,重新逐道题进行检查,连一个小数点也不放过。可是实在找不到能再扣分的地方。我心里暗暗想着:一个数学课代表,平时成绩总是全班第一,这次竟考不过语文课代表,太丢丑了。今后老师和同学们又会怎样看待我呢?想到这里,我心一横,在一条答案上扣了2分,将李世华的总分改为97分。我心想,就是不让你超过我!

这件事做完后,不知怎的,我心里总是忐忑不安,脸上发烧,头上直冒冷汗,握笔的手也颤抖起来。李海霞仍在专心致志地批改着。我探过头去,只见她在一个潦草的数字上打了一个鲜红的“×”。我说:“你批得太严了,这个数字是对的,就是没有写清楚。”说着,我翻开卷子一看,原来是李海霞的。

这时,我感到自己的脸烧得更厉害了,两眼不敢正视李海霞,怕她发现我的狼狈相。我赶快把李世华的卷子翻出来,把97分改成99分。然后我舒畅地松了一口气,心上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精彩点击

①这篇作文的题目规定了要写考试后的“一件事”,因此,作者只选择了一件事来写。

②事情经过写得绘声绘色,足以反映作者由“虚荣”到改变“虚荣”的心理过程,语言表达真实、生动。

四、确定人称范围

有的作文题目对写作的人称做了规定,审题时要依照要求确定人称范围,明确是写自己的还是写别人的,该用第一人称的,就绝对不能用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

精彩习作——我的同桌

“倒霉,真倒霉!”新学期刚开始,班主任老师就把一个学习很差的男生调到我旁边,与我同桌。当时我真生气,因为他什么也不会,所以我很讨厌他,时刻都想离他远远的。

他的名字叫毛宏伟,长得圆头圆脑,看上去傻乎乎的。每天早上我来到学校,这个“讨厌鬼‘就已经在座位上了。他看见我来了,就笑眯眯地说:”吴瑶,你来了!“可是,我却不领情,总是狠狠地瞪他一眼。很多次,我都把擦完墨水的废纸扔到他的桌子里,他从不说什么,只是憨厚地冲我一笑,把废纸扔到垃圾箱里。于是,我假装看不见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就站起来,故意使劲朝他那边挤,经常把他挤到地上,摔个”屁股开花“。但他还是不在意地微微一笑,然后从地上爬起来。

上周三,第三节课下课时,有个同学叫我给他讲解一道题。当我讲完题向座位走去时,老师已经在发家庭作业本了。我们的桌子上放着一好一坏两个本子,毛宏伟正坐在座位上。我本想跑过去抢那个好本子但又怕同学嘲笑我,所以只好自认倒霉,心想:像他这样讨厌鬼,一定会把好本子抢去的。可是情形却恰恰相反,毛宏伟的举动令我大吃一惊,只见他毫不犹豫地把那个被撕了个大口子的“烂”本子拿了过去写好自己的名字,又把那个完好无损的本子放在我的桌上。多么令人吃惊的一个举动啊!他的行为令我惭愧,使我的心怦怦直跳。要知道,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它包含着一种真挚的感情,体现着一种高尚的品质。

我的同桌啊,他真的令我刮目相看!和他相比,我显得那么渺小。虽然他在考试卷上不能获得理想的成绩,在作文选里不能发表优秀的文章,但是,我从他的行为中看到他有闪光的心灵。

精彩点击

①文中“我是我,他是他”,人称用法准确,合乎文题要求。

②用“我”和“他”的对比,突出表现“我”的私心和“他”的可贵之处。很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五、确定处所范围

有的题目规定了处所范围。这就要求我们在审题时必须依照文题要求,把握住事情发生的地点,不能把应在操场上发生的事搞到野外去。

精彩习作——厨房里的歌舞晚会

一天晚上,我在床上睡觉。突然,厨房里“丁东丁东”的声音把我吵醒了。我穿好衣服,悄悄来到厨房门口,把门开了一条小缝。透过门缝,我看见锅子、筷子、勺子、碗儿在开一个盛大的歌舞晚会。想不到导演竟是锅子先生,更想不到的是桌子竞成了这个盛大晚会的舞台。

“现在,晚会正式开始”,主持人勺子小姐说,“首先,由筷子小姐和碗儿先生表演舞蹈——探戈舞。”那一对儿真是跳得好极了。他们抬头挺胸,精神百倍,跳得真像样儿,得到了观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

勺子小姐来到台前,做了个漂亮的亮相,又说:“下面,请杯子先生给大家讲故事。”杯子先生讲得活灵活现,不愧为“故事大王”。

“接下来,是锅子先生和铲子小妹的厨艺表演!”主持人说。锅子和铲子是最好的厨艺兄妹,他们做了红烧肉、绿青菜等给观众品尝。品尝完美味的菜肴之后,主持人说:“让我们在歌声中散会吧!”

这时,夜已深了,我也该回去睡觉了。真没想到,厨房里的小精灵们这么多才多艺。

精彩点击

①这是一篇拟人童话,有很强的趣味性。可见“梦”也能变成作文的!

②作者通过童话情趣来启发想象,愉悦心灵,好!

③“处所”集中又合理。“厨房”就是剧场,“锅、碗、勺”等就是演员;这些“演员”在“厨房”里演戏才是最适合的。

六、确定“题眼”

“题眼”就是作文题目中的关键词,它是作文标题意思的核心,是作文要反映的具体内容的重点所在。

学习、做事都要抓住关键,这个道理用在作文上,就是要抓住“题眼”这个关键。

精彩习作——一件趣事

每年春节,爸爸都得咬牙到理发厅去“慷慨”一把。今年春节又快到了,妈妈赌气买回了全套理发用具,准备“自力更生”了。

爸爸回来了,我和妈妈一唱一和,对他“软硬兼施”:从外面理发价格的昂贵,说到每节约一分钱对家庭经济腾飞的重要性。我们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终于战胜了爸爸。我和妈妈把他按到椅子上,爸爸抬起头叹了口气:“好吧,豁出去了!”颇有些英勇赴难的气概。

在妈妈剪刀的“咔咔”声中,爸爸的头发眼看着被一圈一圈地剪下来。这时,妈妈说:“你这是背头,太不时兴了,改‘偏分’吧!”“行啊!”爸爸表示同意。一会儿,妈妈又自语:“再不然改‘板寸’?”爸爸一脸的无奈,苦笑着说:“无所谓,不就是一个秃瓢嘛!”

“剪完了!”妈妈一声吆喝。我一看爸爸的头型,噗!刚喝进嘴里的水一下喷了出来,我蹲在地上笑得喘不过气来。爸爸的头上就像扣了一块西瓜皮,还扣歪了。爸爸边照镜子,边无比珍惜地抚摩那已经少得可怜的头发,戏谑地说:“这一来,让我领导发型新潮流了。”妈妈在一旁嘟囔:“是剪子不太好用,再说和剪羊毛也不是一个劲儿。”我忍住笑,赶忙圆场:“好了好了,开业大吉,第一位顾客免费……”

精彩点击

①习作写的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妈妈给爸爸理发,但表现了和睦家庭的欢乐气氛。

②“趣”表现在:爸爸“英勇赴难”的气概、对秃瓢头型的无奈以及朴实诙谐的语言。这些,都源自小作者对日常生活的仔细观察。

③通过可以领悟到:只要仔细观察、用心体会,从日常生活许多普普通通的事情中,都能提炼出有“趣”的事来。

七、确定比喻意义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方法。这种修辞方法有助于形象地说明问题。我们平时见到的作文题中,有很多运用了这种修辞方法。因此,弄清文题的喻意,就显得非常重要。例如,文题“难忘的一幕”,其中的“一幕”本该是指舞台上的演出。但它具有比喻意义,可以用来说明生活中的一瞥、一个镜头、一个场面等。因此,在作文前,必须先确定好它的比喻意义,以增加文章的内涵。

精彩习作——难忘的一幕

那是去年的事了。一个星期天的中午,奶奶带我上街去玩,回家的时候,我们在人民南路公共汽车站等车。

“啪”的一声,一位叔叔吐了口痰。浓浓的痰丝挂在路边的花坛上,大家看了都觉得很不顺眼。这时,走来一位值勤的老奶奶,她说:“小伙子,你违反了城市卫生管理规定,请把你吐的痰擦干净,还要罚款5元。”那个叔叔脖子一歪,说:“谁吐痰了?你看见我吐痰了?”老奶奶耐心地说:“大家都看见了!”那位叔叔却怎么也不承认,还和老奶奶吵了起来。忽然,吵声停住了,我顺着大家的目光望去,只见一位小男孩正用一张纸仔细地擦着痰迹。他大约四五岁,脸蛋红扑扑的,穿着草绿色的军装,腰上还别了一支玩具小手枪。人们都愣住了。小男孩擦完后,穿过慢车道,把纸丢进果皮箱里。然后,他走到老奶奶面前,一字一顿地说:“老奶奶,我没有钱,我把这支枪给你行吗?” 老奶奶抚摩着他的头说:“乖孩子,你又没有吐痰,为什么要你的玩具枪呢?” 小男孩说:“是我爸爸吐了痰,我替他交钱。”

那个叔叔的脸“刷”地一下红了,急忙从西服口袋里掏出五元钱,塞到老奶奶手里,转身拉着小男孩匆匆离去,消失在人群中……

精彩点击

①小作者在作文中反映的这“一幕”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真实的镜头。是在一个特定的场合发生的一件使人可气、又令人深思的事。把握住了文题的喻意。很好。

②在这“一幕”里反映了一个“父子交锋”的场面——粗俗的爸爸在童心如水的孩子面前无地自容。紧凑、生动。揭示了问题使这“一幕”显得有内容、有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散文写作技巧

全文共 4894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时间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小编收集了散文写作技巧,欢迎阅读。

首先,必须明确一个散文写作观念,即散文的唯一内容和对象是作者的感情体验。有了散文的内在结构——感情体验,只要再明确外在结构的核心就可以写好散文。外在结构的核心是细节。散文和小说一样,建立在细节的描写和叙述的基础上,但细节的排列组合方式不同。可以说,小说组合细节是“以盘盛珠”,而散文则是“以线穿珠”。小说的“盘”是一个社会的横切面,具备冲突,各种阶层、力量的人物或隐或显,而细节只能在这样的“盘”中有机地展开。散文的“线”,就是感情体验,或多或少,随手拈来,任情挥洒——以感情体验的表现为准。由此,我们说散文(应称艺术散文),是最自由的文体,散漫如水,手法灵活。

只要弄清这些,写真实自我及由此生发的个性口语、感情体验和细节描写,就掌握了散文写作的要领,什么章法(如文眼)、意境等等一般化认识都不必过于拘谨地学习,其他文体理论知识和写作基础理论都会讲到。

散文主要分为记叙散文和抒情散文(仍按传统的不明确的说法)两种。下面将两种散文的模式列出,供初学者和高等教育应试者选择使用。

记叙散文模式

开头

①感情化语言概括叙述“我”和该人,重点在后,介绍该人,如肖像描写。②两者关系及该人精神特质的议论。

中间

一种情况:一件事。从开头、发展到结尾,细致叙述和描写。另一种情况:几件事。每件事即每层次前,可以用对该人精神特质的一个因素领起,以对该人的感情体验及整体议论来贯穿几件事。

结尾

①重申特质,照应开头。②深化感情关系,发出感慨。

抒情散文模式

开头

①叙述自己与景物的关系。②议论景物和自己。

中间

①描写景物,分出层次,细致动人。②发挥联想。

结尾

巴金的部分散文创作历程

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其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编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学丛刊》等从书……

散文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的灵活精干的文学体裁。

作者在散文中的形象比较明显,常用第一人称叙述,个性鲜明, 正象巴金所说“我的任何散文里都有我自己”,总之可以说是表现自我,“我是怎样一个人, 就怎样写”,“心口相应,信口直说”, “反正我只是这样一个我”。写真实的“我”是散文的核心特征和生命所在。

散文语言十分重要。首要的一条是以口语为基础,其次是要清新自然,优美洗练。此外,还可以讲究一些语言技法,如句式长短相间,随物赋形,如多用修辞特别是比喻,如讲音调、节奏、旋律的音乐美等。

散文的唯一内容和对象是作者的感情体验。感情不是片面的因素,也不仅仅是线索,而是散文的对象。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感情体验。感情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朱自清的《背影》不是要记录回家和父子离别的琐事, 而是要吐露一种对父亲及失败了的父辈的怜惜和敬爱。有了散文的内在结构——感情体验, 再明确外在结构的核心就可以写好散文。外在结构的核心是细节。

四、散文写作--构思、联想、语言

散文,往往通过生活中偶发的、片断的事象,去反映其复杂的背景和深广的内涵,做到“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要达到这种境界,构思是关键。

构思,是作者对一篇作品的整个认识过程,从他对外界事物的最初感受到成篇的全过程。就是进入下笔阶段,也仍然在思考,再探索,再继续认识所要描写的对象,深入发掘其底蕴和内涵。这是一种复杂的、艰辛的、严肃的精神活动,是对作家人格、修养、功力的考验。由于事物间的联系是深邃而微妙的,作家要善于由表及里,从纷繁错综的联系里,发现其独特而奥妙的联系点,才能够从“引心”到“会心”,由“迎意”到“立意”。

构思的奥妙,不同的作家有不同发现。于是就出现了种种不同的构思方法。秦牧的构思方法,有人叫做“滚雪球”。他写散文,起初的感受只是一点点,如一片小雪花,随着题材的增加,体会的深入,联想的开展,那感觉一步步膨胀起来,就象滚雪球一样。这里可贵的是最初的感觉,照秦牧的话说,它是事物的“尖端”部分,最富有“特征”的部分,一旦被作家抓住,就象一粒饱满的种子,落到肥沃的土壤里,作家用思想、感情的阳光雨露恩泽它,使它萌发成丰富的果实。这是一个核心,越滚越大,形成统一的构思。他的名篇《土地》、《社稷坛抒情》就是很好的例子。

徐迟的构思方法,叫“抓一刹那”。这“一刹那”他认为是事物的“精华”部分,最有“光彩”部分。抓住这“一刹那”,就抓住了头绪,抓住了中心,零散杂乱的材料才得以集中,才有了归宿。如他的《在湍流的涡漩中》的创作,正反两方面的教训都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总之,一篇散文的谋篇、构思,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方法,因人而异,不可强求一律,更不能照猫画虎,每人应有每人的独特方法,但讲究构思,则对每一个作家而言,都是极重要的。

一篇优秀的散文,几乎难以离开联想。所谓联想,是指对事物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想象活动。由一事物过渡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当人们由当前事物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者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波及到另一件事物时,都离不开联想。在这种联想活动中,事物的特征和本质,更容易鲜明和突出,作者的思想认识也能不断提高和深化。一个作者的知识积累,储藏愈厚实,则对生活的感受愈敏锐,易于触类旁通,浮想联翩,文思泉涌。联想,在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回忆常以联想的形式出现,联想还有助于举一反三的推理过程。特别是在散文创作及其它样式的文艺创作中,联想有着增强作品艺术魅力的功效。

散文家的灵感,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迁思妙得,得自长期积累。积累愈厚,愈发敏感。散文不是贵在触发吗?由此及彼是触发,对于目前所经历的事物,发现旁的意思,既是触发,也是联想。深厚的积累,有助于触发的深化。要将“诗魂”变为诗,要从触发达到构思,还必须发挥联想和想象。要将许多旧经验溶化、抽象、加以重新组织,假若没有一定生活积累做凭依,想象、联想的翅膀则是飞不起来的。客观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的,具有各种不同联系的事物反映在作者的头脑中,便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联想──有空间或时间上相接近的事物形成接近联想(如由水库想起水力发电机);有相似特点的事物形成的类似联想(如由鲁迅想起高尔基);有对立关系的事物形成对比联想(如由光明想起黑暗); 有因果关系的事物形成因果联想(如由火想到热)。

散文的联想,总是同精细的观察、细微的描述相结合。散文的画面,首先力求真实、具体,使人读之如身临其境,同时也要做到含蓄、深邃,使人读之能临境生情。作者给读者想象空间、回味余地愈大,则诗意的芬芳愈浓,这就离不开丰富而活跃的联想。 联想,实质上是观察的深化,是此时此地的观察,与彼时彼地观察的融会贯通。没有这种融会贯通,便没有感受的加深、思想的升华、诗意的结晶。如果说,精细的观察,为作者采集了丰富的矿石,那活跃的联想,则是对这些矿石的冶炼和加工。 联想不是凭着个人的闪念所得,漫无边际地胡思乱想。一个作家要想让联想的翅膀飞起来,没有广博的学识,不掌握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和底蕴,没有个人的创造性和激情,没有个人爱好的广大空间,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大空间,是高飞不起来的。只能象蓬间雀那样在草稍上徘徊,而不能象大鹏那样展翅万里,海阔天空自由飞翔。

散文笔调的魅力,固然来自作家的真知、真见、真性、真情。但要将其化作文学和谐的色彩、自然的节奏、隽永的韵味,还必须依靠驾驭文字的娴熟,笔墨的高度净化。

文采,不在于文字的花哨和刻意雕饰,而在于表情达意,朴实真挚。如堆砌词藻,就象爱美而又不善于打扮的女人一样,以为涂脂抹粉,越浓越好,花花绿绿,越艳越好,其实俗不可耐,令人见了皱眉。

散文作者,要有特别敏锐的眼光和洞察力,能看到和发现别人所没有看到的事物,还需有异常严密而深厚的文字功夫。创作时,不能心浮气躁,要静下心来,挖空心思找到准确的词句,并把它们排列得能用很少的话表达较多的意思。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言简意繁”。要使语言能表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简洁地描绘出人物的音容笑貌和主要特征,让读者一下子就牢牢记住被描写人物的动作、步态和语气。

散文的语言美,作家们有不少独到精辟的见解。秦牧说:“文采,同样产生艺术魅力和文笔情趣。丰富的词汇,生动的口语,铿锵的音节,适当的偶句,色彩鲜明的描绘,精采的叠句……这些东西的配合,都会增加文笔的情趣。”佘树森说:“散文的语言,似乎比小说多几分浓密和雕饰,而又比诗歌多几分清淡和自然。它简洁而又潇洒,朴素而又优美,自然中透着情韵。可以说,它的美,恰恰就在这浓与淡、雕饰与自然之间。”

散文篇幅小,容量大,行文最忌拉拉杂杂,拖泥带水,容不得老王婆裹脚布,又长又臭。简洁,并不是简境,而是简笔;笔既简,而境不简,是一种高度准确的概括力。杜牧《阿房宫赋》开头写道:“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仅仅十二字,就写出了六国王朝的覆灭。秦始皇统一了天下,把蜀山的树木砍光了,山顶上光秃秃的,就在这里,修建起阿房宫。短短十二个字,写出了这么丰富的历史内容,时空跨度又很大,真可谓“言简意繁”了。 潇洒,对人来说,是一种气质,一种风度。对散文来说,是语句变化多姿。短句,促而严;长句,舒而缓;偶句,匀称凝重;奇句,流美洒脱。这些句式的错落而谐调的配置,自然便构成散文语言特有的简洁而潇洒的美。

散文语言的朴素美,并不排斥华丽美,两者是相对成立的。在散文作品里,我们往往看到朴素和华丽两副笔墨并用。该浓墨重彩的地方,尽意渲染,如天边锦缎般的晚霞;该朴素的地方,轻描淡写,似清澈小溪涓涓流淌。朴素有如美女的“淡扫蛾眉”,华丽亦非丽词艳句的堆砌,而是精巧的艺术加工,不着斧凿的痕迹。但不论是朴素还是华丽,若不附属于真挚感情和崇高思想的美,就易于像无限的浮萍,变得苍白无力,流于玩弄技巧的文字游戏。

像生活的海洋一样,语言的海洋也是辽阔无边的。行文潇洒,不拘一格,鲜活的文气,新颖的语言,巧妙的比喻,迷人的情韵,精采的叠句,智慧的警语,优美的排比,隽永的格言,风趣的谚语,机智的幽默,含蓄的寓意,多种多样艺术技巧的自如运用,将使散文创作越发清新隽永,光彩照人。首发网站:(散文在线)

期刊——《散文》

《散文》创刊于1980年1月,是我国第一家专发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创刊之初,便确立了思想上追求高格调,艺术上追求高水准的办刊宗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使得《散文》成为一份高雅纯净,独具品位的刊物,推出了包括贾平凹、赵丽宏、詹克明、李汉荣等在内的大批优秀散文作家及作品,得到了广大读者和社会的认可。

多年来,《散文》的发行量一直居全国同类刊物之冠,影响遍及海内外华人世界。曾获历年省市级优秀期刊奖,首届及第三届“中国期刊奖”。2005年的《散文》,将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内容的丰富性和风格的多样性.“格高境阔,文洁意新;继承传统,发展创新”这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十六个字。所有照亮黑暗启迪心智的思考,都值得我们收藏;所有为丰富汉语写作形式上可能性的努力,都值得我们珍视。我们从来不以绯闻、逸事和低级趣味来吸引读者;以平常心为平常人办刊,关怀人生、贴近灵魂是我们靠近读者的方式,而这一切的实现,又不以牺牲文学性和原创性为代价。我们相信,中国需要《散文》,这就好比人生需要艺术的因子一样。我们认为,一本好的刊物,它当然要尊重人的日常欲望,但更为重要的它理应对破坏爱、善与和谐的力量表示自己的不妥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散文》呈现了一种罕见的沉思的品质和悲悯情怀。薪火相传,《散文》在中国是本老资格的文学期刊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高考满分作文写作技巧及方法

全文共 1926 字

+ 加入清单

高考作文占高考语文分数的半边天,只有写作好作文,同学们的语文成绩才会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考满分作文写作技巧方法,欢迎大家阅读!

一、忌复制话题

话题作文,出题者只是提供一个写作的由头,意在引出习作者发表新议论,展开新联想,讲述新故事,抒发新感情。所以,写作时不能将命题所提供的话题材料照搬不误——复制一番,然后才进入自己的“话题”。更不能通篇只是颠来倒去的解释所供材料的含义,引用所供材料的例子在原地打转转。

其实,读者不需要复制,读者需要创新。因为试题所供材料,读者已经听过了,感受过了,下面得看你的感悟和创新如何?如果写议,就要能够帮助读者深刻领悟其中道理;如果写记叙文,就要通过描述自己的亲身体验或讲述新鲜的故事,使读者有更具体、更强烈、更丰富的思想感情。有时,根据写作需要对所供的一组材料概括出具有“共性”或独具“个性”的某一见解而适当引用材料,这种情况当然不能算是“复制话题”,反而体现了写作者的创新意识了。

二、忌穿靴戴帽

近年来,话题作文对学生发挥想象能力,进行创新思维提供了相当宽泛的写作范围。但某些习作者由于领悟能力不够,想象、创新能力欠缺,同样会把原来提供的话题变成僵化呆板、穿靴戴帽的病文章。

例如:近年一次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作时,某考生居然写了这样的内容:“记得有一次,我们去自然博物馆参观,当我们看到地球仪时,讲解员问我们:‘地球为什么是圆的?’一位同学说:‘因为它在地球仪上,比较好转。’也有的说:‘为了使人看得清楚。’各种回答,千变万化,最后讲解员说:‘有位航海家在大海中一直向西行,最终达到了他的出发点,所以证明地球是圆的。’”然后,这位习作者又归结道:“的确,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以上这段文字,根本没有理解原话题的丰富的内涵,仅仅是摘引了一些语句生硬地给自己的文章“穿靴戴帽”而已,习作仍然走在缺少想象力、缺乏创新思维的老路上。

三、忌转移话题

一位考生,他的“心灵悟语”一文开头是这样的:“心,我的心不要悲哀,你要忍受命运的安排。严冬掠走的一切,新春会给你带回来。心,我的心,只要是你情乏所钟,你都可以尽量去爱。”可是后面他又接着写道:“平淡,不是与世无争,也不是无所谓,而是平常与淡然。用一颗平常而且淡然的心去面对社会的艰难和压力,就不会过于烦恼和紧张了。就象面对高考,我从小学到真是12年寒窗苦,为的就是在这人生的转折点上有一个好的开始,但这一路上却充满了艰辛与痛苦,即将要达到终点时,还要考虑万一没有考上大学怎么办?这时,我的平常心和淡然的心对我说话了,他告诉我不要有太多顾虑,在这12年里流的汗水会化作春雨毫不吝啬的浇在你身上,严冬夺取的一切,新春会给你夺回来。”

这篇习作,开头谈的是“爱”,后面写的却是如何看待人生路上的“难”与“苦”,明显属于“转移话题”。“心灵悟语”,可“悟”的话题有许多,“爱”心可以去“悟”,“人生”也可以“悟”,但每一篇“悟”只应围绕一个中心来写,如果前言不搭后语,驴唇不对马嘴,谁知道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呢。

四、忌文意散漫

一般来说,话题提供的是写作范围,并没有规定写作的主旨。所以,在话题规定的范围内,还要“炼意”,也就是提炼自己文章的中心思想。如果在这一环节下功夫不够,没有考虑好自己究竟要写什么,要表达什么意思,就匆匆忙下笔,就有可能东拉西扯,多头指向,文意散漫,不知所云。

例如:有位习作者写《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开头三段写学生学习负担太重;接着写李素丽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成为劳动模范;再下来写一个故意开枪伤人的派出所所长被判死刑;最后又写到做数学题可以一题多解。这样一篇文章,七零八落,让人不知所云,是典型的文意散漫,东拉西扯的病文。

五、忌缺少创新

话题作文的审题难度大为降低,内容更加宽泛,而且更加淡化文体观念。围绕一个话题,可以议论,可以记叙,可以说明,甚至可以编写出小小说或短剧,形式非常自由。

正由于话题作文在内容和形式上彻底松绑,学生可以极大地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可是,由于旧教学思想的影响,学生的作文中仍有不少八股味。写记叙文只会一味赞“心灵美”,编造虚假题材;也有写“悲壮美”的,以损害父母身体健康为代价编造所谓“车祸”换来“我追求的品格——坚韧”、“战胜脆弱”的作文得高分者也大有人在。(由于以前作文命题的欠缺,造成虚假、编造的作文已越来越此路不通了。)现代社会,人文精神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作文中写出活生生的富有个性的人,极有创意、大胆想象的科幻故事等是我们中学生应该尽力追求的目标。但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关心未来世界,着眼科学素质的培养,重视想象力的开发,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作文有创新、有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年英语说明文写作技巧

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英语说明文写作技巧说明文是阐述事物的特征、本质、性能、结构、用途或科学原理的一种文体。其说明的对象可以是具体的,如:自然环境,仪表设备等;也可以是抽象的,如概念定律等。

说明文的写作相对于论说文来说,有一定的套路可循,因此不是十分复杂。说明科技方面的内容常用定义法、比较对比法、分类法、因果法等;说明自然环境方面的内容常用时间次序法、分类法等。当然,随着对象的不同,具体应该采用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说明文的写作应该注意的事项有下面几点:

1.语言简明扼要,通俗易懂,避免夸张华丽的辞藻,要把真实的一面展现在读者面前。

2.说明时一定要把握一个中心主题。说明文中细枝末节较多,但不能喧宾夺主。

3.说明的次序非常重要。合理的次序会使文章条理清楚,脉络明晰。因此,练习时可以尝试不同的次序进行写作,找出最合理的一种。

4.由于说明文写实性较强,有时难免会让人感到没有生气。因此,可以适当使用一些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段,来增加文章的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记叙文满分作文写作技巧

全文共 10382 字

+ 加入清单

在语言描写中,有三种引用的形式,不可总是“某某说”、“某某说”地一说到底。下边举个例子,一并注意标点的变化。

1、小战士批评似地说:“这可不行,这样毒的太阳,你光着膀子一会就晒爆皮了。”

2、“这可不行。”小战士批评似地说:“这样毒的太阳,你光着膀子一会就晒爆皮了。”

3、“这可不行,这样毒的太阳,你光着膀子一会儿就晒爆皮了。”小战士批评似地说。

请你学会让自己笔下的人物灵活说话。

举手投足见性情

一部《水浒传》因精彩曲折的故事情节和鲜活典型的人物形象被著名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誉为从先秦到明清中国文学史上的“六大才子书”之一,与《史记》、《离骚》等并列。倘若没有类似“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样极富魅力的支伤描写,整部小说就会顿时暗然失色,一个个梁山好汉也都英雄不再了。可见,行为描写与肖象、语言、心理描写相比,在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上更具有特殊作用。恩格斯有一句名言:“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更表现在怎样做。”足见举手投足直接关系人物性格、形象。

下边举例谈谈行为描写的一些技法。

1、具体描写人物的连贯动作

《水浒传》中有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武松打虎”:“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晴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一半在手里。……”这里写虎亦即写人,虎越厉害,越显武松勇猛。打折哨棒直叫人惊出汗来,直到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才叫人松下一口所来,看见武松的勇猛无比。

2、人物行动对比着描写

鲁迅先生的《药》用对比描写的方法把刽子手和华老栓的动作摹写得生动、亲切,让人一见难忘:“‘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象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一点一点的往下滴。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地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两相对比,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华老栓胆怯、麻木、和善的神态,康大叔凶顽横暴、贪婪的嘴脸。

3、运用特写镜头

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写老孙头被选中的马摔了又恨又爱的复杂心情,就是通过影视剧中类似特色镜头的方法完成的。“老孙头起来,跑到柴垛子边,担根棒子,撵上儿马,一手牵着它的嚼子,一手狠狠地抡起木棒子,棒子落到半空,却就扔在地上,他舍不得打。”再看冈察洛夫在《奥勃洛摩夫》中对懒惰成性的奥的特写:“他足足躺了半个钟头,为这个打算而苦恼,后来觉得喝了茶再干也还不迟,可以照样在床上喝茶,况且躺着思索也并不碍事。他就这么办了。喝了茶,他坐起身子,差一点就要下床,他向拖鞋望了几眼,甚至从床上伸下一只脚去,中是立刻又把脚缩了回来……”令人发笑的懒汉形象就这样定格似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4、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可谓写得有声有色,却只写了三拳。第一拳从味觉方面设喻:“似开了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第二拳从视觉方面设喻:“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绛的,都绽将出来。”第三拳从听觉方面设喻:“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罄儿、钹儿、铙儿,一齐响。”三个比喻贴切、生动,鲁达的力大勇猛和嫉恶如仇淋漓写出。又如《骆驼祥子》中写暴雨下的样子:“有时候起了狂风,把他打得出不来气,可是他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象一条浮着逆水的大鱼……仿佛在水里扎了一个猛子。”逆风拉车中的样子健壮勇猛,却又悲苦艰辛,通过几个形象生动的比喻贴切道出。

5、矛盾冲突中写行为

老舍先生说:“说一个人勇敢,须在放炸弹时试试他。”写武松勇猛无比,就得让他过景阳岗,遇上猛虎。否则,写他如何遇上一只恶狼,也难写武松神威。何九叔处于西门庆和武松两大力量的夹缝间,谁也不敢得罪,所以他给武大验尸时:“大叫一声,望后便倒,口里喷出血来。”他胆小、事故、机智、善变,关键时刻他不惜忍痛咬舌来装病避祸,其性格在这场尖锐的斗争中展露无遗。

6、侧面烘托写人物

《三国演义》写关羽斩华雄时,避开刀光剑影,先写华雄败孙坚、斩祖茂、便涉、潘凤,及关羽出战时,写关内诸侯的听闻、惊恐等,而关羽提着华雄归来时“其酒尚温”的细节,使关羽顶天立地起来。又如《陌上桑》写较敷之美,不写其容貌仪态,却写从使君达官到下里巴人,从老者到少者,人见人惊,人见人爱。他们的行为使罗敷在人们的想象中有多美便有多美。学着这些方法,你也试试吧。

洞幽烛微绘心理

人生活在矛盾重重的社会中,人、物于己,悲喜各异: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有睛、耳、鼻、舌、身、意“六欲”。这种种心理反应,支配着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显示出人物的性格精神。于是,开发人类的精神大陆,探索人物的心灵奥秘,成为写作的基本要求。

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有着许多独特的作用。它可以表现人物的面貌,如:“‘夜里写文章’。奥勃洛摩夫想,‘那他什么时候睡觉?……尽写尽写,要把一个人的思想和精神全消磨在鸡毛蒜皮的事情上,要改变一个人的信念,要出卖一个人的智慧和想象,要戕害一个人的天性……要象一个车轮子,象一架机器一样,尽写,尽写,明天写,后天写;假期快到了,夏天临近了——他还非写不可!什么时候他才可以休息呢?真是不幸!’”冈察洛夫用铺陈心绪的手法,给我们刻画了一个天天无所事事、苦思冥想和懒惰成性的寄生虫形象。他认为夜里写文章真是不可思议,真是“不幸”。心理描写还可以透露人物的心灵变幻,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揭示人物的身份境遇,交待人际关系情节发展趋向,和反映生活本质,突出作品主题等作用。比如鲁迅先生用心理描写刻画阿q的“精神胜利法”这一典型的性格特征:他分明穷困潦倒,却幻想着“先前阔”过,“我的儿子会闹得多啦”(其实连丈母娘出生与否尚未可知);他分明生了丢人的癞疮疤,却偏偏心里说人家“还不配”;他分明被人家痛打了一顿,却偏偏自嘲解痛,“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象样,儿子打老子……”下列示例介绍几种常用的心理描写技法,希望对学写作的人有所裨益。

1、人物独白展示心理

人仲怀在《茶花女》中写任人蹂躏的妓女玛格丽特对资本主义黑暗现实强烈控诉时,有一段如泣如诉、催人泪下的内心独白,很好地展示了她任人摆布的卑贱地位和痛苦悲愤的心情:“我们一点一点出卖我们的心灵、肉体和姿色。我们象野兽似的让人提防,象贱民般地被蔑视。包围着我们的人都是一些贪得无厌的好占便宜的人,总有一天我们会在毁灭了别人又毁灭了自己以后,象狗似地死去。”在戏剧中(如《屈原》、《雷雨》等)就有许多不好展示,表达的心理,通常就是用人物独白的形式来体现的。

2、摹写“意识流”流露心理

我们先看一段王蒙《春之声》中主人公考察回国坐头罐车回家时随车身的颤动而展开的联想:“目前不正是流行着一支轻柔的歌曲吗?叫什么来着?——《泉水叮咚响》。如果火车也叮咚叮咚地响起来呢?广州人可真会生活……凉棚下面,垂挂着许许多多三角形的瓷板,它们伴随着清风,发出叮咚叮咚的清音,愉悦着心灵。美国的抽象派音乐却叫人发狂。真不知道基辛格听我们的扬子茶咏叹调时有什么样的感受。京剧锣鼓里有噪音,所有的噪音都令人不快吗?……都是回家过年的”。主人公从过去现在,从中国到外国,从城市到乡村,驰聘遐思,“火车开动后的铁轮声给人以鼓舞和希望”,从闷罐车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旋律,从各个角落的转机中感悟到春天来临了。

3、借梦境幻觉反映心理

写人物的幻觉,是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和精神世界的重要手段。我们看一看安徒生对卖火柴的小女孩幻觉的描写:“她又擦亮了一根。火柴燃起来了,发出光来了……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上面铺着精致的盘碗,还有填满了梅子和苹果的、冒着香气的烤鹅。”没有幸福和温暖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火光中闪烁着自己对温饱、幸福的向往和渴望。一个人做了坏事,黑夜中总是疑神疑鬼,更怕半夜鬼敲门。有的人心有所仪,看见花影,也会产生“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的幻觉。紧扣人物的处境和心里,才易揭示人物心灵深处的活动和状态。

梦境描写,也是表现人物心理活动和精神状态的一种特殊手法。因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红楼梦》便有许多梦境描写,出神入化地刻画了人物内心。林黛玉梦见宝玉掏心给她看而致死的恶梦,既透露了她对爱情婚姻的绝望,又曲折地反映了他们至死不渝的爱情。

4、让环境衬托心理

平时同学们作文,受了表扬常用山欢水笑的环境烘托,遭了失败则用鸟云盖天来暗示。如雨果的《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听着歌声,什么都不再想了。他望见的已不是黑夜,而是一片青天。他觉得自己的心栩栩然振翅欲飞了。”冉阿让侥幸逃脱追捕的轻松心情随境巧妙点出。

此外,还可以通过刻画人物的神情、语言、动作等综合手法来暗示和表现人物心理,可多读作品来体会。

小小细节传神韵

优秀的文学作品,甚至一篇不太成功的作文,常常因其某一独特而极具个性的细节描写,而令我们过目不忘。什么是细节描写呢?简洁地说,就是情节中那些极富个性特点的细枝末节方面的描写。细节细小,却往往通过文学作品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读过《儒林外史》的人,可能对严监生临死时伸出两个手指头不肯闭目归天的细节记忆犹新吧。他看见屋里的灯盏里燃着两根灯草,心疼费油,放不下心,闭不上眼。只到他小老婆走过去挑掉了一根灯草时,悭吝鬼才“点一点头,把头垂下,顿时就没了气。”这个艺术形象的不朽魅力,不能不说得力于这样入木三分的细节描写。

鲁迅先生《阿q正传》中阿q临刑前画圆圈的细节,更不人见不忘。一个死刑犯人要画押,被逼无奈画上一笔也就算了。可阿q是独一无二,一方面是“使尽平生的力气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而另一方面却是“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他开始为自己画得不圆而感到羞愧,而后来却又一想:“孙子才画得很圆的圆圈呢。”这一传神的细节,把阿q的麻木无知和精神胜利法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并得以鲜明到极至。可见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

其次,细节描写对于烘托人物心情也具有重要作用。钱种书先生《围城》中写方鸿渐收到唐小姐的信时欣喜若狂:“临睡时把信看一遍,搁在枕边,中夜一醒,就开电灯看信,看完关灯躺好,想想信里的话,忍不住又开灯再看一遍。”这样的细节描写,把方鸿渐当时的心情细腻,带真地再现出来了。

此外,细节描写还有助于推动作品情节发展,深化作品主题等。细节描写的一般方法是:

1、摄取细小动作

现实生活中,一个人不自觉地表现出的细小动作,不是克制或是做作出来的话,是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个性、习惯和修养的。如《我的老师》中蔡老师“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敲在石板上”的细小动作,极富情趣地表现了蔡老师假怒实热的品性。《分马》中老孙头要打儿马的情节异曲同工:“他狠狠地抡起木棒子,棒子落到半空,却扔在地上。”形象画出老孙头恼怒而又十分心疼的心理。巴尔扎克笔下葛朗台把金路易“摔”给太太,又“拈”着玩,旋即“装到口袋里”一系列动作,活画出一个一毛难拔的守财奴形象。鲁迅小说中如杨二嫂顺水拿走灰中的盘子及手套之类东西的动作,阿q画圆圈的动作,孔乙己用手罩盘子让人过目难忘的细节,更是比比皆是。

2、抓住细微的痕迹

相同的事物总是在细微的痕迹上显出分别来。如《鞠躬尽瘁》中写焦裕禄克服病痛忘我工作的精神,就有一个相当典型而传神的细节,他办公的藤椅右边的扶手上被顶穿了一个洞(肝痛时用外物给顶住)。再如果戈里《死魂灵》中写地主泼留希金的形象:“脖子上围着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是旧袜子、是腰带,还是绷带呢,不能断定。但决不是围巾。”这一形象便因其典型而独一无二。

3、勾勒细小的景物

前边我们说了环境描写烘托人物的作用,这里我们来看一看细小景物如何勾勒出典型的环境。伏契尼《二六七号审房》中“我”被打得脓血淋淳动弹不得时,“老爸爸”利用放风的时机采来了一小朵雏菊和一根青草,又使“我”看到了生命和希望,“泼留希金”中泼氏桌子上墨水瓶干透了,酒杯里浮着三个苍蝇。可谓景物细小,却正是这细小的情节生动显现着主人公的僵化了的灵魂。

4、描摹个性神态

《三国演义》中赤壁一战,曹操大败,奔逃途中三笑一哭,前后呼应,相应成趣。第一笑,曹败心犹不服,可见其刚愎自用,引出赵子龙,再损一仗。因第一笑决算便有了他自我解嘲的第二笑,第三笑。再引出张飞和关羽军,连连遭败。最后的真情痛哭,一表哀悼,二表责怪。几个哭、笑的细节,相当典型地表现了曹操奸诈、狡猾和自负等性格。另如写鲁建军先生的《一面》中“隶体‘一’字似的胡须”的肖像描写;朱自清《背影》中父亲越过铁道翻爬月台的细节:“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身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等,都是相当成功的细节画人的方法。鲁迅《祝福》写沦为乞丐而不忘魂灵有无的祥林嫂的神态细节:“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可以说是“画眼睛”的绝妙之笔。

捕捉语言细节我们仍以《祝福》为例,遭受接二连三的打击的祥林嫂在小说中先后四次不变地重复一段话:“‘我真傻,真的’。”祥林嫂抬起她没有神采的眼睛来,接着说:“‘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这个细节把一个失去惟一所爱的孩子阿毛后的近乎崩溃的精神面貌鲜明地凸现在我们面前。

人上一百,种种色色。要使笔下的“他”有别于任何一个另外的“他”,请用独有的个性化细节吧。

正面侧面两烘托

写人记事可正面描摹,以见真形;也可侧面烘托,以显神韵,正面描摹,即对作文中要写的人物、事件、环境等具体、生动、形象的刻画。侧面烘托,则是借他人他物或环境,以帮衬此人此物此景显出精神的一种方法,这产,写事件则场面活现,写人物则栩栩如生。下边我们结合典型的例子,来做些品析。

先看看叶君健先生的《看戏》。作者为了写出首都人民对京剧艺术的热爱,对梅兰芳大师的膜拜,从环境和场面上进行着力的描绘:“时间是晚上八点,太阳虽然早已落下,但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公园里的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树叶子也是静静的。”但不是没有人:“人挤得非常满。每个角落里都是人,连过道的石阶上都坐着人:工人、店员、手艺人、干部、学生,甚至近效来的农民,这简直像一个人海。他们所发散出来的热力和空气中的暑气凝结在一起,罩在这个人海上面像一层烟雾。”京剧艺术作为国粹的魔力,梅兰芳大师作为国宝的魅力,不著一宇,已全然烘托而出。如此,还嫌不够,再写“穆桂英”出场时:“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这时彩云托出圆月:“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柔和而又铿锵。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样,侧面烘托,正面勾画,满场热情的观众和一位杰出的表演艺术家,已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了。

我们再来看看刘鹗《老残游记》中“明湖居听书”的精彩描写,先看正面:“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转之后,又高一层,接连三四叠,节节高起……愈翻愈险,愈险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聘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又如一条飞蛇在黄山36蜂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极力刻画王小玉唱书的高超技艺时,不忘从侧面渲染烘托:“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一个绝世的说书唱书艺术家,巍然而立。

再看《口技》写“京中有善口技者”:“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侧面烘托)。“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即而儿醒,大啼……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正面描绘)。接着:“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再从侧面渲染)“忽一人大呼‘火起’,……俄面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正面再度刻画)。“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扇、一抚尺而已”(侧面烘托中结束)。正面反复的描摹、刻画,侧面再三的烘托、渲染,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由上边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正面描摩与侧面烘托有面结合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李广田在《花潮》中写观花人如潮如疾的情形,只从正面直接描写,也情意动人:“有人走累了,拣个最好的地方坐下来,不一会儿,又感到这里不够好,也许别个地方更好吧,于是站起来,既依依不舍,又满怀向往,慢步移向别处去。多数人都在花下走来走去,这棵树下看看,好,那棵树下看看,也好,伫立在另一棵树下仔细端详一番,更好,看看,想想,再看看,再想想。有有很大方,只是驻足观赏,有人贪心重,伸手一枝花来摇摇,或者干脆翘起鼻子一嗅,再嗅,甚至三嗅。‘天公斗巧乃如此,令人一步千徘徊。’人们面对这绮丽的风光,真是徒唤奈何了。”汉乐府名篇《陌上桑》写美女罗敷的容貌之美则主要从侧面突出:“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巾肖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一个令行人,农民都看忘形了的女子,你便可以想她有多美,便有多美。这就不仅侧面烘托了罗敷貌美惊人,更主要的还调动了读者的想象,融入了读者的再创造、再加工,文章也因此而具备了神韵。

概而言之,你如果能让读者对你笔下的人物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经其事的感觉的话,就证明你的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相当成功了。

话题作文审题“四推敲”

众所周知,近几年高考出现的话题作文有一重要的特点,就是大大淡化了审题。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一度盛行的供材料作文,都对考生的审题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考生一旦审题失误,则全盘皆输。纵使所写作文文采飞扬、构思独特,也必被打入“冷宫”。话题作文则淡化了审题。试题中一般没有那种弯弯绕、别别窍的迷惑、干扰因素,题意一般都是显豁的、直露的;而且,试题只规定写作范围而不规定具体内容,考生写什么东西,表达什么样的思想,一般不受什么限制,只要符合话题就行。这样,大多数考生再也不必为吃不透题意而焦急。审题难度的降低,目的是给考生搭建一个施展写作才华的舞台。

但是,话又说回来,淡化审题不等于不要审题,并不意味着写作时可以天马行空。事实上,这几年来,还是有不少考生在审题上出了差错。我们应该有一种意识,任何类型、模式的作文,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审题这一关,我们应该主动地带上无形的“镣铐”,再去“跳舞”。

话题作文上的审题,主要在四个方面进行仔细的推敲:

一、推敲材料

材料是引出话题的由头,这就意味着材料与话题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审题时就不能不仔细推敲材料。读材料时不能匆匆“扫描”,应该一个字一个词地在心中默读清楚,抓住材料的中心意思。尤其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因为关键词句往往就是命题者下达指令的最主要载体,抓住了它,审题就有了依托。

如XX年高考作文题的话题材料是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的青年在人生路上必须有所取舍时,将“诚信”抛掉了。对于人生来说,诚信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做人的根本,怎么可以抛弃呢?尽管这个故事并没有结论,但其中蕴含的道理是很清楚的:诚信不可抛。要按这个道理立意,才切合材料的寓意,切合命题者的用意。XX年高考江苏卷作文的材料是: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情——沉稳。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然而,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这个材料告诉人们,事物具有多面性,应全面地看问题;事物处在动与不动的对立统一之中,不能静止地看问题;事物往往具有鲜明而独特的个性,应保持并张扬个性。读懂了材料,明白了这样的中心,写作时才不至于走题。如果选择写议论文,在分析材料和话题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应果断地确立主旨,然后围绕这一中心,摆事实、讲道理。如果选择写记叙文,就可以确立“灵动”“沉稳”“张扬个性”等中心思想,然后通过叙写故事、观照景物、回顾历史等手法,引出文章的中心。也可以写成杂感之类,漫谈“动”与“不动”的辨证关系,抒写自己的独特的感悟。全国卷作文的材料是:一个富人去请教一位哲学家,为什么自己有钱以后很多人不喜欢他了。哲学家将他带到窗前,说:“向外看,你看到了什么?”富人说:“我看到外面有很多人。”哲学家又将他带到镜子前,问:“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富人回答:“我自己。”哲学家一笑,说:“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区别只在于镜子多了一层薄薄的白银。但就是因为这一点银子,便叫你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别人了。”很显然,哲学家的最后一句话是理解材料的关键句子,好好揣摩它,才可能对材料有个准确的把握和理解。

二、推敲“提示”

这几年话题作文,都有一段提示性的文字,它往往在材料的后面、“话题”的前面。考生一定要注意这些提示中透露出来的信息,并加以巧妙地利用。利用好这些提示信息,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理解话题,从而写出切合题意的作文来。

如XX年高考作文,在引出“话题”之前,有这样一段提示:的确,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在生活中,对问题的看法、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事例很多,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吗?这里面包含着很多信息。如,它提示了“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个命题的认识论、方法论的哲学基础,如果要写成议论文的话,这个提示中的有关内容就可以成为文章的分论点。为什么“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因为“世界是千变万化的”(客观原因),人们“对问题的看法、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主观原因)。在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里,有这样两个分论点,完全能够把道理说得比较透彻了。再如,这个“提示”实际上还告诉我们,写关于这方面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都是符合题意的。

三、推敲“话题”

话题作文,总要提供给考生一个话题,我们首先要吃准这一“话题”的含义。一般说来,“话题”中总会出现一两个对理解题意有重要影响的字词,把握住这些关键字词,也就掌握了准确理解题意的钥匙;反之,就会造成审题上的失误。

如1999年高考试题,要求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这个话题中的“移植”、“记忆”等词语是需要我们认真琢磨的。在当年的高考中,就有不少考生将“移植”与“恢复”混为一谈,将“记忆”与“身份”“地位”“品格”“相貌”等瞎牵扯起来。XX年高考题,有不少考生对“诚信”一词理解出现了偏差。有的把“诚”理解为“诚恳”,把“信”理解为“自信”、“信仰”,这就搞错了。“诚信”一词只能理解为“诚实守信”。另一些考生把“诚信”理解为“忠诚”、“信任”,虽未出大错,但也只能视为勉强切合题意。XX年高考作文题“心灵的选择”,是一个偏正短语,定语“心灵”缩小了“选择”的外延,丰富深化了“选择”的内涵,“心灵”的内涵是指内心、精神、思想等,故“心灵的选择”实际上是指“内心、精神、思想上的选择”,排除了物质上的选择,同时要写出人物内心灵魂的大碰撞。XX年高考作文话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明明是关系型的题目,但是就有相当多的考生在写作时,撂下“对事物的认知”,仅紧揪着“感情亲疏”,大谈特谈什么“与邻为善”“好心得好报”。XX年高考全国卷(山东等地用)话题“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全国卷(吉林等地用)话题“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全国卷(广西等地用)话题“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全国卷(宁夏等地用)话题“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浙江卷话题“人文素养与发展”、重庆卷话题“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广东卷话题“语言与沟通”、江苏卷话题“水的灵动,山的沉稳”等,也是关系型的作文,如果不明白这一点,也会顾此失彼,造成审题上的失误。

四、推敲“注意”

在引出话题之后,都有一个“注意”(有时写作“要求”),对写作作一些限制,诸如写作范围、角度、文体、篇幅等,这些内容我们自然不能忽视。

如1998年的试题要求考生“举出自己心理承受方面的实例”,那么你就一定要联系自己来写。又如XX年高考的试题,“注意”中说:这个话题的范围是很宽泛的,只要与学者的这道题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都符合要求。如果你仅仅抱住“四个图形”不放,或者以图形类比不同性格的人,或者以图形类比国家与民族,甚或只是对原来材料进行简单地扩写,都是不切合题意的,江苏省有一考生的作文《图形人生》,就是由四个图形联想到四类人,说什么圆形代表“滑头滑脑”之人,三角形“代表削尖了脑袋钻的人”,半圆形“代表那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一生踏实做人的人”,第四种图形“代表了那种令人捉摸不透的人”,不但联想本身较牵强,而且其内容“与学者的这道题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相背离,严重跑题,难怪该文判为不及格。近几年在写作字数上都有“不得少于800字”的要求,那么写作时就不能少于800字,低于800字就要扣分。“不得抄袭”,则是要求考生写作时引述材料要特别小心,不可去“穿靴戴帽”进行套作,更不可完整地搬用别人的文章。

总之,话题作文虽然淡化了审题,降低了审题的难度,但不是不要审题。我们写作时,一定要绷紧心弦,认真揣摩题意,千万不能马马虎虎、掉以轻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年初三英语写作技巧精选

全文共 4587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英语写作能力作为体现语言交际能力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写作测试是对学生书面交际水平及能力进行检验最有效的途径。以下是yjbs作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写作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要想获得高分就应在“正确”表达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特色,写出自己的“亮”点。

一、词汇选择——标新立异

在写作中“较高级词汇”的使用主要是指使用《大纲》上没有的词语、使用通过构词法变化来的新词、使用同(近)义词或反义词等来代替常见词语。

1)这栋房子在芳草街的一栋楼上。

A: The flat is in a building on Fangcao Street.

B: The flat situates in a building on Fangcao Street.

分析:is in是常见词语,而situates in则是《大纲》上没有的,属于高级词汇。

2)在周末我们做很多作业。

A: At weekends, we have a lot of homework to do.

B: At weekends, we have endless homework to do.

分析:B句在表达时没有使用过于直接的a lot of,而是使用了endless。endless就是由《大纲》词汇end加后缀-less变化来的。

3)洗澡间和厨房都很好。

A: The bathroom and the kitchen are good.

B. The bathroom and the kitchen are well-furnished.

在表达要点时,B句使用了well furnished,这比good语气强,也显得生动。

在造句时,“较高级词汇”如能运用贴切自然,哪怕整篇文章只用上一个,也会使你的作文显示出与众不同。

二、结构造句——与众不同

在造句时,既要使句子生动,又要使其简明扼要。

1、使用与人不同的表达方式,特别是提倡打破汉语句子结构的束缚而重组的句子更受欢迎。

1)唐山曾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生过一次大地震。

A: There was a strong earthquake in Tangshan in the 1980s.

B: A terrible earthquake hit/struck Tangshan in the 1980s.

大多数同学使用了there be结构,这是对的,但是B句却摒弃了常见句式。另辟蹊径而使用了“主语+谓语+宾语”结构,且使用了terrible,hit/strike这样的词汇,更是难能可贵的。

2)你八月十五日的来信我今天早晨收到了。

A:I received your letter which was written on August 15th this morning.(多数人使用的方式)

B: Your letter of August 15th reached/ got to me this morning.(与多数人使用的方式不同,简洁)

2.使用一些强势句式,如强调句、感叹句、倒装句等,增强语句的表现力。如:

3)阿福救了我妹妹。

A: Ah Fu saved my sister.(一般句式)

B: It was Ah Fu that saved my sister.(强调句式)

4)我们看到庄稼和蔬菜长势喜人很是高兴。

A: We were glad to see crops and vegetables growing well.(一般陈述句)

B: How glad we were to see crops and vegetables growing well.(感叹句)

3、句式多样,复杂得体。在写作中应避免使用相同长度的相同句型,而应注意句式的变化,如长短句结合,简单句、并列句与复合句共用,还可使用简化句等;一些较复杂的结构如独立主格,分词结构等也可使用。下面的表达中A句简单句多,而且多处使用there be结构,显得单调、乏味,而B句就有自己的特色(请同学们自己分析)。

5)这是一套25平方米的住房,住房里面有卧室、有洗澡间、有厨房;卧室里有床、沙发、桌子和椅子等。

A: Its a flat of 25 square metres. There is a bedroom in the flat. There is a bathroom and a kitchen in it, too. In the bedroom, there is a bed; there is a sofa, a desk and a chair as well.

B: Its a flat of 25 square metres, with a bedroom, a bathroom and a kitchen. In the bedroom there is a bed, a sofa, a desk and a chair.

三、布局谋篇——独具匠心

在写作中,我们可按时间、空间或其它逻辑顺序来安排各要点,同时为使主题突出,结构严谨,我们应注意学习和使用交代句以及段落的主题句等。在布局谋篇上,NMET2002范文堪称典范。请看:

Opinions are divided on the question.

60% of the students are against the idea of entrance fees. They believe a public park should be free of charge. People need a place where they can rest and enjoy themselves. Charging entrance fees will no doubt keep some people away. What is more, it will become necessary to build gates and walls, which will do harm to the appearance of a city.

On the other hand, 40% think that fees should be charged because you need money to pay gardens and other workers, and to buy plants and young trees. They suggested, however, fees should be charged low.

1)该文使用Opinions are divided...作交代句,开门见山,随后两个段落均使用了主题句(见黑体字部分),使全文结构紧凑,表达严谨。

2)在表述要点时范文还对要点出场顺序作了调整,如“40%的同学认为应收门票,但不宜过高。”前部分作为主题句放在句首,而后部分另起一句放在句末:They suggested, however, fees should be charged low.这样就分清了轻重缓急,主题突出,条理清楚。

3)范文使用了and, what is more, however等连词,在段落之间使用了on the other hand(说明前后两个观点是相悖的),这些连接手段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联系,使文章表达连贯,浑然一体。

4)范文在第二段为说明不收门票的“原因”时增加了Charging entrance fees will no doubt keep some people away.等细节,这也是解决句与句之间缺少连贯性的常见方法。

写作技巧:

一、要善于模仿

对大多数学习英语的同学来说,英语的词汇量、句式的积累还极其有限,远不能达到用英文流畅表达,挥洒自如的境地。在这一阶段进行创作是不合时宜的,如果非要创造,只能写出“long time no see”这样的文字来。因此,模仿是这一阶段的必经途径。

谈到模仿,一些同学的办法就是背一堆范文,然后再到考场上进行一个“剪切”、“粘贴”的工作,效果可想而知。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模仿,充其量算是默写课文。如何模仿呢?

首先,模仿的目标要明确。模仿的重点永远要放在一定的句式结构上,而非个别的词汇。道理很简单:一个词,随着文章内容的变换,可能就不能用了;而句式结构是放置四海而皆准的东西,适用的范围广,学来对写作的帮助也就明显。

其次,模仿的材料要地道。像新概念英语这样的教材就提供了很多原汁原味的英语表达法。盲目选择文章学习,记一些不中不洋的句子,以讹传讹,浪费时间。

最后,模仿要体现在实际动笔上。比如说,新概念第三册有一个句式说:“…for the simple reason that…”表示某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用在大学英语考试中,我们就可以拿来解释为什么自行车在中国如此的流行,表达为:“the bicycle is very popular in china for the simple reason that…”。然而,很多同学经常背了这些句式不用,一谈到原因仍然是“…because…”,等等。

二、要灵活变通

在批改英语作文的过程中,经常能发现一些将中文生硬地翻译成英文的表达法。由于中英文之间的差异和词汇量、表达法积累的不足,出现难于表达的情况是十分正常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处理。有一句话叫做“立志如山,行道如水”,套用在这个问题上就很合适。写英文作文,一定要有决心把它写好,有信心把意思表达清楚,这是“立志如山”;但关键是遇到问题时要有个灵活的态度,能像流水一样变通解决问题。

有个翻译界的故事说:在某大型国际会议的招待会上,一道菜是用鸡蛋做的。与会的客人问翻译:“what is it made of?”本来是非常简单的一个问题,结果翻译太紧张,忘了“egg”这个词,但是他急中生智,回答:“it is made of miss hen’s son.”这里,就是一个灵活变通的范例。绕道表达,是写作中应该常常运用的一种方法。

三、要细心观察

要写好英语作文,还要带着敏锐的目光细心地观察,注意英语中一些表达上的习惯。

比如说,在正式文体的写作中,很少用 “it isn"t”这样的略缩形式,而往往是一板一眼地写作 “it is not”。同理,在正式文体中的日期一般不缩写,阿拉伯数字一般会用英文表达(特别长的数字除外)。

再比如说,翻翻新概念第三册所有的课文,会发现凡是一段文章的段首句出现转折时,转折词however都放在句子结构中的第二部分,以插入语的形式出现。分析原因,是因为段落一开始就用转折词,会时转折显得较生硬、突兀。

最后,许多同学在写作文时,习惯于把 “since” “because” “for”这样的词放在句首引导原因状语从句。事实上,在我们见到的英语报刊杂志文章中,这样的从句一般都是放在主句之后的。另外, “and”也常常被误放在一句话的开头,表示两个句子之间的并列或递进关系。其实,经常留心地道的英语文章能发现,如果是并列关系,完全可以不用连词;如果是递进关系,用 “furthermore” “what is more”更为普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小升初英语分类作文写作技巧

全文共 222 字

+ 加入清单

一、写提示议论文应考虑的几点

1、文章开头,能依据提示确立主题句(topic)阐明观点或看法。

2、会使用连接词分层次说明理由、缘由(supportingsentences)。

3、归纳总结,首尾呼应。

二、看图作文应考虑的几点

1、看懂图片,把图片展示的人物、地点、时间、事件等有机地串联起来,使之成为内容连贯的句子。

2、确定短文须用的时态和该用的人称。

3、确定体裁(说明文还是记叙文),接着用简洁的语句描述图片或图表大意。

4、根据图片或图表大意议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年公务员考试议论文写作技巧

全文共 7283 字

+ 加入清单

一、议论文的概念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的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认真概括,有实际意义,恰当地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论据基本要求是:真实可靠,充分典型;论证的基本要求是:推理必须符合逻辑。

写议论文要考虑论点,考虑用什么作论据来证明它,怎样来论证,然后得出结论。它可以是先提出一个总论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述,分析各个分论点,最后得出结论;也可以先弓I述一个故事,一段对话,或描写一个场面,再一层一层地从事实分析出道理,归纳引申出一个新的结论。这种写法叫总分式,是中学生经常采用的一种作文方式。也可以在文章开头先提出一个人们关心的疑问,然后一一作答,逐层深人,这是答难式的写法。还可以是作者有意把两个不同事物以对立的方式提出来加以比较、对照,然后得出结论,这是对比式写法。

议论文是用逻辑、推理和证明,阐述作者的立场和观点的一种文体。这类文章或从正面提出某种见解、主张,或是驳斥别人的错误观点。新闻报刊中的评论、杂文或日常生活中的感想等,都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练、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二、议论文三要素

(一)论点

论点是指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事件,现象,人物,观念等〉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1)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只要研究这些论点的关系,就可以分出主从。

(2)如何找中心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论点位置:文章标题、文章开头、文章结尾、文章中间,有的则需要读者概括。

(二)论据

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

(1)事实论据。事实在议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在逻辑上是否一致〈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父

(2)道理论据。作为论据的道理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

(三)论证

议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是通过论证组织起来的。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

1.论证的方法

(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2)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

这些方法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2.论证方式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1)立论。立论是对一定的事件或问题从正面阐述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论证方法。

(2)驳论。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和问题发表议论,揭露和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三、如何写好议论文

(一)正确地确定中心论点

正确地确定中心论点,也就是写议论文常说的立论或立意。在议论文中立论和选题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选题是立论的基础,立论是选题的思想升华。如果说选题的主要目的是提出问题,选择议论作文的方向;那么立论就是经过思考酝酿,提出解决问题的论断和结论。在考试中,选题是写作的前提,立论是写作的关键,也是写作的难点。一篇文章的中心论点确定了,对整篇文章就可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成功的议论文中心论点的确定,应具备的基本要求是针对性、准确性、新颖性和前瞻性。

1.要有针对性

任何议论文都应有很强的针对性。所谓针对性,主要是指能够有的放矢、针砭时弊、面对矛盾,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一些事物,能够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对矛盾的解决有实实在在的帮助。而不是无病呻吟、夸夸其谈、搞文字游戏、八股文。

2.要有准确性

立论在找准了针对的问题后,首先是准确性。立论违背了准确性,就会失去人们的信赖,甚至直接导致人们思想上和行动上的混乱,酿成错误的舆论导向。立论的准确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概念、论断要准确。概念不准确就容易产生歧义,论断不准确就容易引起思想混乱。例如:近几年“老板”一词相当流行。不仅私人企业的经理被称为老板,国有企业甚至国家机关的领导干部也被称为“老板”。其实,“老板”这一概念是有其特殊含义的。在旧社会雇工称工厂、商店的所有者为老板。改革开放的今天,这个称谓即使可以沿用,也只适合私营企业的所有者,而对国有企业的管理者显然是不适合的,对国家机关的领导干部就更不适合了。社会上将这一概念混淆了,使一些国有企业和国家机关的领导者也错误地把自己视为一言九鼎、一手遮天、唯我独尊的“老板”,而劳动大众却毫无地位可言。这样势必会日益淡化国有企业的性质,淡化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淡化和混淆管理者与生产者,公仆与主人的关系。

(2)提法、表述要有“度”。世界上很多事情难就难在对“度”的把握上。立论准确,在文字的提法和表述上也必须掌握好“度”。如孤立地强调矛盾的某一方面,很容易导致片面性。如有人提出“知识就是人才”,其实这句话是不准确的。人才的范畴很广,比如有一些一技之长,一些有艺术天赋的人,并不一定与知识相连,应该是一切对国家的建设有用之人都是人才。

(3)要符合法律法规。任何立论都不能违背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尤其是公务人员更应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不能做有悖法律的事,当然也不能发表违背法律的言论。

(4)不能搞虚夸。在大跃进和“文革”期间,广泛流传着这样的口号,如“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些论断脱离实际,违反了社会和自然的发展规律,是陷人浮夸不实和主观唯心主义泥潭的产物,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了极大危害。因此,要想立论准确,必须摈弃一切虚夸成分。

(5)要合乎逻辑。有一个人在抗击“非典”期间,写了一篇文章,想到报社发表。文章的题目是《应有预见性地对SARS病毒进行研究》,文章责怪医药部门在“非典”发生前没有对SARS病毒进行防治性研究。这显然是不合乎逻辑的。因为SARS病毒是刚刚发现的一种新病毒,人们不可能在它未出现之前去研究它。所以这篇稿件理所当然被退回了。因此,只有合乎逻辑的立论才能是准确的。

3、要有前瞻性

所谓前瞻性指的是对矛盾的发展及其结局要有科学的预见,以便站在时代潮流的前面引导舆论,推动社会的发展。观点要有前瞻性,就必须要有敏锐的嗅觉,能够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从事物的表面看到事物的根源;还要有洞察力和预见性,能够及时洞察现有的矛盾和预见将会出现的矛盾,尽早去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及发展趋势,并设想出解决的办法和途径。

4、要鲜明而新颖

提出的论点应该是旗帜鲜明的,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绝不能模棱两可、暧昧不明。同时,论点应力争有新意,独特新颖。如某报登载了一篇小论文,是一农民在女儿生病期间不去问医看病,却去请巫婆装神弄鬼,结果将自己的女儿活活烧死,针对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事例撰写的文章,文章的标题是“精神上也要脱贫”。这个题目提出了一个非常新颖的课题:在物质脱贫的同时,也要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让农民在“精神上也要脱贫”。这个观点就非常鲜明、新颖,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学会选拟标题的技巧

全国各地事业单位招考的议论文,大多要求自立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可以使文章“先声夺人”“以目传神”“以目传情”,引起阅卷人的兴趣。也可以使读者对文章的内容和观点一目了然,被吸引和打动,产生看完整篇文章的欲望。如某年全国电影节,著名演员巩俐获双项大奖。一家报纸以“金鸡奖、百花奖评选揭晓--巩俐左手一只鸡,右手一枝花”为题进行报道。巧妙地运用了人们熟悉的《回娘家》的民歌内容,读来令人觉得既高雅又有趣。再如,在中央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号召后,沈阳市的装备制造业迅猛发展,为沈阳市成为先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奠定了雄厚的根基。

1.标题的要求

实践证明,凡是好的文章标题都具备贴切、具体、鲜明、生动、精炼等特点。

(1)贴切。所谓贴切就是炉火纯青,恰到好处。标题贴切具体有三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题文要一致。即题目的表述(对中心论点的提炼,对论题范围的概括,对态度倾向的表达)应与文章的内容相一致,不能错位。如一记者在报道伊拉克战争时用了一个《伊拉克害怕爱国者》的题目。乍一看,很容易误解为伊拉克对爱国者不欢迎,但又不合常理。细读内容,原来是伊拉克害怕美国的“爱国者”导弹。但标题并没有为“爱国者”加引号,导致题文不符,给人以误解。

第二层含义是词语的运用要准确恰当。标题遣词用字要准确恰当,不能望文生义,更不能乱用辞藻。如一些报刊经常把法人和法人代表两个词等同。其实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法律术语。法人不是“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享有独立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而非具体的个人。

第三层含义是题意要确切妥帖,不能产生歧义和误解。

(2)具体。所谓具体,就是标题不能过于空泛,应有实际内容。即使写的是重大题材,标题也要尽量具体。如1948年华北解放区召开了一次中等教育会议,新华社为此发了一篇社论,题目是《关于中等教育问题》。毛泽东同志看后觉得内容空泛,将原题圈掉,另拟一题目:《恢复和发展中学教育是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毛泽东还批了这样一句话凡论文标题,亦须有内容。标题没有内容,不能引人注目。”可见议论文的题目应该尽量具体,有实际内容。

(3)鲜明。所谓鲜明是指标题表明的态度要鲜明、醒目。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褒扬什么,针贬什么,一目了然。明确自己的立场、观点、态度和倾向。如《荒唐的“科学”——驳“电脑算命”》《警惕“精神鸦片”,不让历史悲剧重演——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有感》,题目鲜明而醒目,读后精神令人为之一振。

(4)精炼。所谓精炼,就是文字的标题应以简短的句式、简洁的文字廓清论题的范围,表现文章的中心论点。其中还可不乏幽默和犀利。近代和现代的时事评论作品中,就有不少标题精炼之作。如鲁迅的《战士和苍蜗》、邹韬奋的《肉麻的模仿》,毛泽东的《反对党八股》《改造我们的学习》等都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5)生动。即文章标题要生动、形象、有感染力。生动的标题能够“先声夺人”,赋予文章以新意和活力,让人过目难忘。使标题生动、形象的主要手法有以下几种。

①活用成语、谚语、俗语。把一些与文章观点贴切的成语、谤语、俗语等引人标题,不仅会使标题言简意赅,还可以使标题别有新意。如《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谈“引而不发”》《风景这边独好》《论新“南郭先生”》等。

②引用成语、谅语、俗语作标题,可以直接引用,也可以变化引用,对文字进行细微的改动,使词义发生一定的变化,赋予词语新的内涵。如有的作者在写一些领导者由于决策失误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时,借用成语“一诺千金”;改为“一错千金”,说明领导者的一句话一个决策对企业生存发展关系重大的道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③可运用修辞手法。运用现代汉语中的比喻、比拟、借代、双关、对照,连珠等修辞方法制作标题。如论述环境的《树木、森林、气候》《沙漠,在文明的国度扩展》;写市场竞争的《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写观念差异的《南辕北辙与南北差异》等。

2.标题的种类

(1)结论型标题。如“天才出于勤奋”“人贵有自知之明”“实践出真知”“人众还需心齐”“求全责备不可取”等,这些题目都是直接告知人们一个道理。

(2)概念型题目。如“谈立志”“成才与奋斗”“贡献与索取”“谈观念”“谈素质教育”“论职业教育”等。这类题目以名词或词组形式出现,提供一种概念,由作者去阐述和发挥。

(3)问题型题目。如“金钱是万能的吗?”“机遇出人才吗?”“文凭等于能力吗?”“什么是人生真正的幸福?”“国有企业改革的出路何在?”等。这类题目,可用文章得出答案,或对反问性质的题目进行反驳。

3、标题的格式

(1)开门见山式。即直接点出题意,使读者对文章内容和作者的观点一目了然。这是议论文最常用的一种拟题方式。开门见山又分三种情况:一是直接点题如《谈创业》《谈构思》《论廉政》《议成才》等;二是点事实,如《“傻子瓜子”兴衰的启示》《如此摆阔为哪般》《航天飞船上天的启发》等;三是引用评论对方的原话作标题,如《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评“你管得着吗?”》《“不追星追什么?”》等。

(2)引用式。即直接引用古今名言、警句、寓言、典故等作标题,如《风景这边独好》《谈“引而不发”》《谈“君子之交”》《从“南郭先生”谈起》等。

(3)比喻式。比喻式标题生动、形象、新颖。如《种得梧桐树,不愁金凤凰》,比喻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

(4)仿造式。即在人们熟知的语言基础上,或用谐音,或略加改造创造出新的标题。如有人根据电视剧《渴望》的歌词“欲说当年好困惑”改编的《欲说片名好困惑》,来评论国产影片的片名,构思奇特,设想巧妙。又如鲁迅杂文《人生识字糊涂始》的标题就是将苏轼的一句话“人生识字忧患始”改造而成的。

(5)出奇。即如作战一样,可打破常规、出奇制胜。例如鲁迅的一篇杂文的题目是《无花的蔷薇》。粗看平平,细细品味,蔷薇没花便只有刺了,寓意很深。只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正想、反想、引申、生发,都可以“出奇”。

(三)学会恰当的谋篇布局

所谓谋篇布局实际就是对要写的文章的构思。文章的框架是怎样的?应分几个层次写?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中间使用怎样的论据等。恰当地谋篇布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围绕主题展开

要想使文章写得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必须使全文有一条主线贯穿,这条主线就是文章的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它是作者思想观点的具体体现。因此,文章的整个构思、布局必须紧紧围绕论文的主题展开。正如法国著名画家米勒说的:所谓构思,是指把一个人的思想传递给别人的艺术。如何传递给别人,就要动脑筋谋划。可见这一条很重要。

2.结构要完整、统一

在构思的过程中,有时可能会出现几种写作方案:有时要按时间顺序写;有时要按地域空间顺序写;但更多的还是要按逻辑关系写作,即按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及科学研究和认识事物的逻辑去写。但是,不论是哪一种情况,都应连贯完整,前后统一,合乎情理。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比较。在比较中,随

着思维的不断深化,写作思路就会经历一个由复杂到单纯,由千头万绪到形成一条明晰线索的过程。这个时候就应该适时抓住顿悟之机,当机立断确定一种较好的写作方案。

3、拟写一个好的写作提纲

一个好的构思最后应该通过写作提纲表现出来。拟定一个好的写作提纲,可以帮助作者完整地把自己的构思反映出来,对进一步撰写论文有极大的参照作用。写作提纲类似一张蓝图,可以帮助作者规划出文章的构架和轮廓,是作者经过对资料的消化和逻辑思维后的初步设想。写作提纲可列出计划写作的层次、段落、重点及前后如何表述,哪些地方需要运用实例,哪些地方需要进行一些注释或说明,做到层次清晰、前后照应、内容连贯、表达严密。

4、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经过分析、归纳,人们把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总结为“三部分九步法”。

(1)引论部分。主要是检索资料,找出能够表现或生发出中心论点的重要语句,从句中提炼出有用信息,概括引用。然后三言两语,分析弓丨文,牵引出中心论点。

(2)本论部分。引名言,用资料,讲道理;接着举事例,用事例来证明中心论点;还可从反面论述,增强说服力。

(3)结论部分。联系实际,尤其要与资料反映的社会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点明意义,深化中心,同时发出号召。

四、议处文写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要深入浅出,平易近人

全国各地事业单位招考的议论文论述的内容主要是社会热点问题,面对的是广大民众。因此文章应写得深人浅出,平易近人。所谓深人浅出,就是要把深刻的道理和平易通俗的论述结合起来。议论文部分主要是讲道理,道理既要讲得有理有据,正确深刻,使读者从中受到启发得到教育;同时,道理还要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读者容易理解和接受。如果文章的内容很好,但文字却艰深晦涩,甚至任意搬用连作者自己也不懂的词汇,会使读者感到莫名其妙,文章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目的了。

因此,要想达到深入浅出的目的,一是必须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读者,以讨论问题的方式心平气和地讲道理;二是要多运用通俗平易、新鲜活泼,接近人民群众的语言,切忌空话、套话和八股腔。

(二)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事业单位招考的议论文,不仅应在道理上说服读者,还要在感情上打动读者。对所论述的事物,或褒或贬,或爱或憎,要有鲜明的情感,理和情应水乳交融,做到既通情又达理。为此,议论文的作者应该是有感而发,有为而作,既对议论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又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和真情实感。

(三)道理要实实在在

事业单位招考的议论文道理要讲得实实在在,要实事求是。要说实话,讲真理;要尊重事实,对问题不夸大,不缩小。要做到这一点,考生必须对所要评论的问题有准确、深刻的理解,对问题的本质有清晰的把握,这样才能把道理讲清楚。如果作者自己的思路都不明确,抓不住要害,分不清主次,也弄不清读者的思想症结在哪里,问题就很难讲清楚,更谈不上道理的实实在在了。

(四)文章篇幅长短要适度

对议论文的篇幅,试卷中大多有严格的字数限制。因此,在写作时要根据试卷的要求和文章的需要而定。在一般情况下,要力求文章简洁、短小精?。有些议论本来可以写得短些、精粹些,但却写得冗长拖沓。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求大求全的思想作怪,错误地认为文章长一点,才能显出分量;二是什么都想告诉读者,认为读者什么也不懂,这样的文章很容易枝蔓横生,冗长乏味。考生应根据评论的内容,针对读者的需要,抓住主题和主要矛盾,集中论述,才能写出短小精悍的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记叙文写作技巧

全文共 1110 字

+ 加入清单

1、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2、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3、记叙的条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确定记叙的顺序以后,还要安排好段落层次。适当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要做到记叙的条理分明,必须在动笔之前,仔细地想一想,文章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把记叙的轮廓整理出来。写记叙文,必须考虑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安排好记叙的顺序,否则就会头绪杂乱,条理不清。

怎样安排记叙顺序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

运用倒叙。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运用插叙。

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运用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顺序,写清楚叙述的时间。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高分作文写作技巧

全文共 322 字

+ 加入清单

开头和结尾要写好,平时学的各种开头结尾的方法都可以用,评卷老师很看重开头,看开头能判断出你这篇文章有没有切题,结尾最好点明主旨,首尾呼应,这篇文章就比较完整。

写作文时不要束缚自己,文字不用反复推敲,妨碍作文思路的展开,只要意思表达到位,没有过多的辞藻修饰,简单的句子会让文章读起来更通顺更平易近人。

写作文和做题一样,只有多写多练,才会熟能生巧。督促孩子坚持写日记,帮助孩子天天坚持下去,是提高作文成绩的最佳途径。日记有“心灵长跑”的美誉,坚持写日记,不仅可以练笔,而且促进思考,还能锻炼意志,养成“无日不思,无日不写”的良好习惯,一举三得。

最好能把每段的第一句写好,最好第一句话能概括全段大意,或者表明自己的鲜明观点也好,整个段落都显得有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考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1613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中考已经进入倒计时,作文对语文成绩十分重要,一定要加强作文练习,多多积累,下面是小编收集中考议论文写作方法,欢迎阅读。

1悬念式开头

也称倒装式开头或直接切入式开头。即开篇以特写镜头写出事件的某个最富有吸引力的片段或事情的结果,以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例:以“空间”为话题写的一篇作文(开头)

“李轶凡自杀了!”“不会吧,他平时那么听话,学习成绩又是这么好,怎么可能呢?”“是呀。他的爸爸妈妈是那么地关心他……”

接着作者追叙了李轶凡自杀的原因及经过,从而表现像李轶凡那样的学生们对拥有自己的心灵空间的渴望。

例:“人生之桥”为题的作文开头:

楚子涵狠狠地踢了一下桥栏。

已经是离家出走的第三天了,三天中他就一直露宿在这座桥上,口袋里的几块零钱早已花光了,饥肠辘辘的他无力地坐在桥上。

(接着作者交待了楚子涵离家出走的原因,叙述了在桥上与一位老人的交谈,写出从中悟出一些深刻的道理)

2开门见山法

开门见山,就是直截了当的落笔扣题,总领全篇,纲举目张。

如:朱自清《背影》一文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又如:学生习作《生活需要笑声》开头:“笑一笑,十年少”,生活需要欢乐,生活需要笑声……

两篇文章直截了当的开头,直接进入主题,就更容易使中心突出,读者读起来也容易抓住要领,掌握内容,深刻了解主题。

3景物描写开头法

用景物描写可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可以铺垫情节,导出下文。

如:“山,好大的山!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这里渲染了哀牢山中深远迷茫的气氛,对后文边疆助人为乐的感人事迹起了很好的衬托作用。

又如:《金黄的大斗笠》中开头:“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此处写景暗示有雨将至,为下文送伞作了很好的铺垫。

4诗词、歌词、格言等引用开头法

如:《人生需要挫折》开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不是一帆风顺的,磨难挫折必不可少。

这里小作者巧妙引用歌词,诗词开头既增添了文章的生动性,也起到了文眼的作用。

5抒情式开头法

这种开头的语言常常抒发某种感情、或赞美、或悲痛、或激动、或欢乐……在抒情过程中,也常常运用许多修辞手法。

如:《春》一文开头中“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开头就运用反复拟人手法表达了作者盼望春天的强烈感情。

又如:《我爱秋天》开头:“一年四季,春的姹紫嫣红,夏的绿满枝头,秋的丰盈充实,冬的银装素裹,都宛如一幅幅画卷,但我更钟情于秋天”,这样开头既写出四季特点,又巧妙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情怀。

6设问法

作文开头,提出疑问,既能总起下文,又能吸引读者,激起读者好奇心理,以致于急切地读下文。

如:《秋魂》中秋味篇开头:“你品味过秋吗?它是什么滋味?”秋色篇中开头:“秋是什么颜色?”

7诗意式开头法

也称整句式开头,即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采用骈句、整句的形式开头,来议论点题、抒发感情或点题、总领全文,以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例如,《轻轻落地的一滴水》的开头:“一滴水轻轻落地,是森林中叶片上滚下的露珠,还是峭壁岩石间的清流?是云的哭泣还是雾的叹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你喜欢小桥流水的温馨,还是大漠孤烟的雄浑?你偏爱银装素裹的北国风光,还是热烈浪漫的南国风情?我想,答案也是因人而异的。”

再如《回家》开头:“远去的飞鸟,永恒的牵挂是故林;漂泊的船儿,始终的惦记是港湾;奔波的旅人,无论是匆匆夜归还是离家远去,心中千丝万缕、时时惦念的地方,还是家。”用三个结构相近的句子组成排比句,用“飞鸟”、“船儿”、“旅人”类比来点题,形象生动而富有吸引力。

再比如《感谢“挫折”》:“未经历坎坷泥泞的艰难,哪能知道阳光大道的可贵;未经历风雪交加的黑夜,哪能体会风和日丽的可爱;未经历挫折和磨难的考验,怎能体会到胜利和成功的喜悦。挫折,想说恨你不容易……”议论抒情相结合,并开篇点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浅谈中考英语作文题的写作技巧

全文共 592 字

+ 加入清单

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英语写作题,题材一般是写人、写事、写物、写景、日记、书信、通知、便条等文体。一般来说,不同的写作题材,它的人物,时间,写作的重点也是不尽相同的。下面结合一些常见的题型介绍一下写作的注意事项以及写作技巧

1、以图表提供情景的作文要以读为主,首先要读懂图表中的数据、时间、编码、序号以及相互间的变化关系,对所给的信息加以分析、推断、筛选、概括、去粗取精;在写作时目的要明确,要注意内容的准确性和严肃性,尤其是图表中的数据、时间等不得有误。

2、以图画提供情景的作文应以看为主,通过细心观察图中的人物、景物、文字、环境、数字等,弄清写作的意图,通过分析思考把握逻辑联系,找出主题并借助所给的文字,把图中的信息转化成文章,但要注意,文章不能停留在图画的浅表,而要表达出提供情景的意图和内涵。

3、以提纲提供情景的作文。这种形式本身的要点已经很明确,重点也很突出,只要把各个提纲加以发挥,注意遣词造句的灵活性和语法规则的正确性,就不会造成审题不清而偏离主题,但要注意,文章必须覆盖所提供的各个提纲的要点。

4、以书信格式提供情景的作文。首先要了解书信的格式,英文书信格式与中文有所不同,

(1)一般在信纸的右上角写上写信人的地址和日期,地址应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左边顶格写上收信人的姓名;

(3)正文部分;

(4)祝愿的话;

(5)写信人签名。信的内容一定要按所给的要求写,不要漏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学作文写作技巧

全文共 2309 字

+ 加入清单

长久以来孩子们的写作思维被固化了,这篇文章孩子们认真阅读,真正掌握了其要义,就可以把文章写的更鲜活,富有灵性!

写外貌不用“有”

作文如何写外貌?

孩子的作文里总会看到类似这样的名子:“XX可漂亮了,她有一头卷卷的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 如果你试着让他们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联一遍,会发现作文顺了很多。写上段文字的同学经蒋老师指导后修改如下:“XX可漂亮啦。一头卷卷的黄头发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乌黑乌黑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和樱桃小嘴配合起来,有点混血的味道,同学们可喜欢她啦。”是不是读起来舒服多了?

写说不出现“说”

让孩子比较以下三句话。 张三说:“……”; 张三无可奈何地说:“……”; 张三摊了摊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显然,让人物说话有多种方式,写语言可以不用出现“说”而是在语言前面加上动作和神态,通过一定的训练掌握这样的技巧让孩子的写作水平切实得到提升,让他们学会细节描写,不会仅干巴巴的地写“某某说”。

写想不出现“想”

遇到描写心理活动时,这样的句子已经被孩子们写滥:“我脑子里跳出两个小人,一个小人……另一个小人……”不用这个句子又该怎么写?最常用的就是“我心想”。如某学生写:“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我心想:天哪!这该怎么办呢?” 按照蒋老师“写想不用想”的技巧,去掉:“我心想”三个字如何?“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天哪!这该怎么办呢?”是不是更简洁精练?别忘了提醒孩子要给心理描写加上适当感叹词。

就是不用成语

作文为什么写不长?都是成语惹的祸!蒋老师此言一出震惊四座。不是说多用成语才显得有文采吗?其实不然,在“就是不用成语”写作技巧中,蒋老师指出:当作文中只会按照套路使用成语时,文章细节就没了,还不如让孩子老老实实把自己看到的感受都写出来。什么天高云淡、风和日丽、桃红柳绿、炯炯有神、心旷神怡……这些被用滥的成语还是少出现为妙。 如,写春天别用“风和日丽”,而是这样写:“风儿拂过林梢,原本平静的湖面漾起了圈圈涟漪,湖边的柳树轻摇着身姿,我也忍不住张开双臂,任风抚过我的每一寸肌肤,暖暖的,痒痒的。”想办法用具体的句子替换掉别人用滥的成语,解决孩子作文写不长写不细的难题。

遇到“很”和“非常”

想一想 对于文章写不长的孩子,可以训练的另一个技巧是: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看过无数学生习作,蒋老师发现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包括“很,非常”,请家长提醒孩子,遇到要写这几个字时不要轻易下笔,停下来想一想,是不是非要出现这个字眼? 比如写热,别出现“很热”两个字,学会用其他的描写来体现热:骄阳似火,没有一丝风,树叶低垂毫无生气……文章自然就能写长。

环境里面有“真”“情

到了五六年级孩子都要学习环境描写。如有的孩子会写:“早上天气还挺好的,放学回家时,却哗哗下起雨来。雨珠在下,泪珠在滴,老天也好像在为我哭泣。” 孩子能用环境衬托自己的心情首先要表扬。但是很多孩子只要一写环境,肯定就是小花微笑,小草点头、小鸟歌唱、小雨哭泣,成了套路,难道世界上只有小草、小鸟、小花吗?为什么不能写身边更真实的东西呢?云、雾、桌子,哪怕是电线杆都可以写,这个技巧是提醒孩子不仅要让人活在环境里,还要让人活在真实的环境里。

要动连着动

文章要一波三折才好看,但现在的孩子生活都很平淡,你不能强求他们写出一波三折的内容,那就让他们学会一波三折地使用动词,就这是要动连着动——学会连续使用动词,某学生写一场乒乓球球赛:“他发了一个旋转球,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句话把文章就给写完了) 学会动词技巧后将修改成:“只见他高高地将球抛起,眼睛死死盯着,球接触球板的一瞬间,他手腕轻轻一抖,脚一跺,球高速旋转着,向这边飞来,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个动词转瞬变成六七个,文字即刻灵动丰富起来。

一秒钟的事写三百字

还是针对作文写不长的一种技巧训练:用三百字来描写1秒钟内发生的事。如关于破校运会跳高纪录瞬间的描写原本只有几十字:只见某某纵身一跳,一下子飞过横杆,新的校运会纪录诞生了! 怎么变成三百字?可以有条理地加上动作解剖:如何助跑、起跳、翻越、落地;加上联想:往届校运会有人挑战失败,平时如何一次次练习等等;还可以加上细节来充实,起跳前如何与同学们进行眼神交流,成功后同学如何向他祝贺……家长可以找一些1秒钟的素材让孩子进行写作练习,学会了这个技巧还怕考试写不出四五百字吗?

一段话里至少出现6个标点

很多孩子不会用标点,习作中常只有逗号句号逗号句号,甚至逗号都没有,把老师读到断气为止。针对这个现象,可以让孩子进行“一段话至少出现6种标点”的技巧训练。比如,。?!……:“” 这些标点你的作文中都有吗?没有的话请尝试用起来。经过几次训练后,你会发现孩子的惊人变化:意味深长的句子会写了、人物语言会加进去了,心理活动结合进去了,还会用反问句了,这些句子加进去后,文章当然生动起来。一位作家就曾用这种方法对自己作文写不好的孩子进行训练,收效明显,进步很快。

字数三四五

这个技巧说白了就是学习写短句。学了一段时间写作的孩子容易在作文中写长句,而长句写不好就变成病句。事实上很多作家也是以写短句见长的,像沈从文、汪曾祺。家长要提醒孩子注意控制每句话的字数,建议把十几个字几十个字的长句改成只有三四五个字的短句,孩子们会发现这样的作文有语感会舒服很多。 如某学生的原文:“高高的绿绿的草散发着诱人的清香。一根一根都看得那么清楚,很挺拔的样子。”经指导后改成:“草绿了,高了,散发着清香。一根一根,看得清清楚楚,很挺拔的样子。”是不是很有节奏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议论文写作模式与案例

全文共 19503 字

+ 加入清单

一、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主要是三点:

论点正确、鲜明:具有针对性,表明自己对现象与问题的见解和认识,对论题的判断或推断。分论点指向中心论点。开头引用材料与引出论点之间要有过渡。常用判断句、因果条件句、“(我)认为”句。

论据典型:观点与材料一致,有说服力。需从不同角度选择不同的论据,按一定的顺序展开,多用概述或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

议论突出:体现在表述论点、概述论据和分析论据三个方面的语言表达上。多进行因果分析与总结,学会用“因为”“可见”“总之”之类的连词和“对于……(来说)”、“有人说(也许有人会觉得)”、“假如说(如果)”、“诚然”、“然而”、“但是”、“不是……而是”等句式。

写作时,要按这些基本要求来立意、构思和表达。

二、写出作文开篇的议论味道。没有议论味,难算议论文。

先看两篇2009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的开头。

《“独”的文化》开篇:也许你认为“独”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国汉字,“独”可以让我联想到许多词语,独有、独立、独特、独霸……如此看来,“独”具有“一”的意思。而我说,“独”是一门学问。

【开篇特点】诠释“独”的含义+评析点中心(以“如此看来”句过渡)+论点(针对“独特”立论)

《切不要管中窥豹》开篇:郑板桥的书法非隶非楷,单个字看歪歪斜斜,整体看却错落有致。可见,局部并不能代替整体,若我们只关注局部就可能忽视整体的美。当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时候,也不能管中窥豹,而应当用全面的眼光做出一个公允的评价。

【开篇特点】概要引述作文材料+评析点中心(以“可见”句过渡)+论点(针对评价人立论)

【评析】这两篇作文开篇都具有很浓的议论味。它告诉我们两方面知识:

首先,议论文开篇除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外,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诠释概念的方法引出论点或论题;另一种概述(作文或阅读)材料、社会现象或引用名言后引出论点或论题。这应是考场常用的方法。

其次,“议论味”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指观点的表达正确鲜明,具有针对性;二是引出观点或中心要有简洁自然的过渡,一般分三步完成;三是引述分析或论点表达有利于下文展开论述。

下面是作文《做最好的自己》的开头段:

有位哲人说得好:如果你不能成为大道,那你就当一条小路;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决定成败的不是尺寸的大小,而在于做一个最好的自己。

【评析】首先,观点不鲜明不正确。“尺寸大小”意思含糊,“决定成败”“在于做一个最好的自己”是病句。二是名言与观点之间缺乏过渡,引出观点勉强。三是“做最好的自己”对展开缺少指向。

按“议论味”的要求,可作如下修改:

有位哲人说得好:如果你不能成为大道,那你就当一条小路;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这就告诉我,如果你不能成为伟大的自己,那就做一个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就是做真实的自己,善良的自己,美好的自己。

上面这些例子,也告诉我们引出论点的基本思路:一是对释义或引述内容的中心加以肯定,提出与释义或引述中心一致的观点;二是对释义或引述内容的中心加以否定,提出一个相对或相反的观点;三是既不肯定也不否定,而是用“我要说”“让我想到”之类的句子换个角度提出观点。

三、写好主体部分的“完全段”。

先读下面的议论段:

《放弃是一种智慧》论证第二段:

放弃是一种选择,没有明智的放弃就没有辉煌的选择。//古今中外,有多少著名人士正是懂得放弃,能够放弃,因而彪炳史册。李白放弃了富贵,却留住了“安能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气节;司马迁放弃了尊严,以强烈的忧愤写成了恢宏史诗《史记》;钱学森放弃了美国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成为了“两弹一星”之父;德国前总理勃兰特放弃总理的身份,双膝跪地,为纳粹德国的罪行赎罪,最终赢得了世界人民的赞誉。// 这样的放弃,是对精神藩篱的一次突围,是对生命行囊的一次清理减负,是一种寻求主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进退从容,积极乐观,必然会迎来光辉的未来。

【评点剖析】上面的论证段都有三个小层次构成,集中论述一方面意思。我们把这样的议论段叫做论述的“完全段”,把这三层分别称为:起始层,展开层,终结层。写好议论文就必须写好议论段,议论段分为完全段和不完全段两种,一篇议论文中得有1-2个完全段,才能保证论证充分。

完全段三层的特点要求:

起始层:提出本段的论题或论点,称为“段首中心句”。通常是很简洁的一句话,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写2-3句。

展开层:围绕起始部分的中心或话题,提供一定的事例论据或事理论据,采用一定的展开方法或按一定的顺序展开,对论据进行分析,对论点进行论证。事例可以是一个较具体的故事,也可以列举若干事实;事理可以是因果分析,也可以引用名言。展开一般有1-3个层次。

终结层:由展开部分引出一个合乎逻辑的结论,是对起始部分论点或中心的重申与深化,但用语不能和上面雷同或重复。

但是要注意的是:

起始层的中心句或分论点,既要由中心论点或论题引出,又要符合论点鲜明正确的要求。展开层的论据一定要与段首中心句一致,概述正确。终结层的内容与表达语言都要指向中心论点。

【写作实践分析】

题目:眼光是一种关注,有时透出严厉,有时充满温情;眼光是一种洞察,很多东西往往取决于你是否有敏锐独到的眼光……

请以“眼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2012年苏、锡、常、镇“一模”卷作文题)

眼光

同样的景物,有人觉得美丽,有人却觉得平淡;同样的事物,有人看到了机遇,有人却熟视无睹;同样的生活,有人活得坦然,有人却活得凄然……面对同一世界,为什么每个人的收获与感受如此不相同?这是因为每个人的眼光不同。你用什么样的眼光打量世界,世界就回馈什么样的东西给你。你想世界给你精彩的生活,你就得用智慧的眼光看待世界。

用智慧的眼光看世界,就是用欣赏的眼光发现美丽。罗丹曾说过:“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啊,我们身旁有多少美丽的风景,有多少动人的画面啊!可是,我们忙于世务,匆忙地赶路,匆忙的眼光无法看到这些美景。似乎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花就应该那样鲜艳,草就应该那样嫩绿,人性就应该那样善良,于是,心中的那份触动和敏感随着匆忙的眼光悄悄丢失了。于是,便有了生活枯燥乏味的感叹。海伦·凯勒尽管双目失明,但她并不缺少欣赏的眼光,发现四季的盛景如一场极其动人而且演不完的戏剧。这是因为她内心深爱着这个世界。可见,欣赏的眼光需要有爱心做基础。让我们用欣赏美的眼光看待世界,为发现一朵花开放而欣喜,看到清晨第一缕阳光而欢乐,望着湛蓝的天空而陶醉,目睹一个小小的善举而感动,这样,我们就会发现世界多么美丽,心里就会充满阳光。

用智慧的眼光看世界,就是用发展的眼光抓住机遇。冷战结束后,东德和西德之间的那道柏林墙也随即被推倒。那些被推倒后剩下的断壁残垣、碎石瓦砾,在旁人看来就是一堆废物,毫无用途。可是有一个年轻人却看到了它的价值,因为这些遗迹遗物是历史的见证,将来的价值不同寻常。于是,年轻人买下了它们,经过加工,这些废料摇身一变,变成了柏林墙推倒后的纪念品。人们为了记住这段历史,纷纷购买纪念品。那些原本无用的东西却使那个年轻人获得了财富。正是因为那个青年有着敏锐独特的发展眼光,才发现并抓住了这个别人都抓不住的机遇。让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关注周围的生活,关心生活的世界,这样,我们就会发现事物的价值,抓住人生的机遇,创造人生的辉煌。

用智慧的眼光看世界,就是用坦然的眼光对待生活。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碰到困难,遭受挫折。有些人常常抱怨命运不公,有些人则容易绝望轻生,更有甚者想报复社会,就是因为这些人缺乏坦然的眼光,看不到生活的光明和精彩。邓小平遭遇三起三落,他没有气馁,没有轻生。正因为他能用坦然的眼光看待生活,所以才有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腾飞。冯骥才被下放,生活贫苦,他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还在自家院中种上扁豆花,每日作画。正因为他能用坦然的眼光看待生活,所以才没有迷失方向。体操运动员桑兰,祸从天降,一夜之间由一个灵活好动的女孩变成无法动弹的病人。面对灾难她没有退却,反而活得更加精彩,这也是因为她能用坦然的眼光看待生活。可见,在人生旅途中遭遇困难挫折时,一定要用坦然的眼光去看待,这样才能让我们释怀,才能生活得更加精彩。

总之,当你用什么眼光看世界时,世界也会还给你什么。如果你想拥有欢乐、健康和成功,拥有丰富精彩的生活,那么就用智慧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吧。

【评析】这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符合议论文的基本要求。开篇由生活现象引出中心论点,自然、鲜明、正确,具有针对性和展开论述的指向性。论述主体按照完全段的要求,由中心论点引出不同角度的分论点,采用举例、对比和因果分析的方法展开论述,终结层指向中心论点。全文显得层次清晰,结构严谨;内容充实,论述充分;表达语言富有议论色彩,有较强的说服力感染力。

四、熟悉可供参照的两种议论文模式

眼中有样,写作不慌;心中有型,写作就赢。我们应当熟悉几种议论文模式供考场作文参照。

(一)“五段三论式”

写议论文,首先要写好规范的议论文。如何写好规范的议论文?先看一篇作文。

熟悉

心理学上有个理论,人对未知具有天生的恐惧,随着对未知事物熟悉程度的加深,恐惧会逐渐下降。熟悉,让人感到安全。

【概述生活常识或生活现象,以引出论题或论点。】

但是,熟悉往往也预示着危险。

【反向立意,确立中心论点。】

熟悉是一种危险,因为它往往让人失去警惕。小时候喜欢游泳,自恃水性还不错。但是家人从来不准我私自下河游泳,说“淹死的都是会水的”。我不以为然。有一次去虹口,来到河边玩水,我自恃水性好,熟悉,便想下河一试。没想到刚一下水,就发现河中看似平静的水面下竟湍急异常,一不留神就被冲倒了,转眼就被冲走十多米。所幸在河道拐弯处被一位游客拉上来才没葬身江底。上岸后,惊魂甫定的我想起家人的话,一阵彻骨的寒意袭上心头。熟悉,让人失去警惕,陷于危险的境地。

【从“为什么”的角度,由中心论点引出分论点。按照完全段的的要求展开论述:分论点+自身经历+结论。】

熟悉是一种危险,因为它往往让人失去冷静。前秦国主苻坚在建国之时,与前凉、前燕等国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一生可谓戎马倥偬,并最终取得胜利。当全国只剩下偏安一隅的东晋未统一时,他以为自已久娴战阵,对征战之事无比熟悉,便不顾东晋君臣团结的事实,不听自己群臣的谏净,执意发动对晋作战。在战争中,又自以为勇猛过人,恃勇轻进,不等后方几十万军队集结就率领先锋八万余人进逼淝水,结果大败而还。熟悉,让人失去冷静,最终导致失败。

【确立分论点二,按完全段的要求,引用历史故事展开论述。】

熟悉是一种危险,因为它往往让人陷入思维定式。物理学家泊松主要研究光的本质,支持“粒子说”。他做了各种各样的光学实验无数次,自以为已熟悉所有的试验结果。当青年科学家菲涅耳提出验证光的波动性的一种方法时,泊松通过计算表明光在通过圆形障碍物时会在阴影中心出现亮斑,他立刻想到自己曾做过的实验没有亮斑出现,于是撰文对菲涅尔大加嘲笑,认为其理论荒谬。但是菲涅耳在竞赛的关键时刻,通过最新的观察手段观察到了那个亮斑,证实泊松错误!最终竞赛以波动说胜利而告终,而那个亮斑被人们称为“泊松亮斑”,以此嘲笑泊松的自负。熟悉,让人陷入思维定式,不能发现真理。

【确立分论点三,按完全段的要求,引用科学研究故事展开论述。】

当我们在感受着熟悉给我们带来的安全感和方便时,同时也要想想,这些“熟悉”有没有让我们失去警惕,有没有让我们失去冷静,有没有让我们陷入思维定式。只有处理好这些问题,我们才能获得成功。

【结论段总结上文论述,向人们提出告诫,照应开头部分的中心论点。】

【评点剖析】这篇作文有三个亮点。一是观点新。“熟悉是一种危险”,立意角度有新意,让人眼前一亮。二是思路明。三个分论点紧扣中心,思路清楚,主旨突出。三是材料新。三个材料分别取自生活、历史、科学,具有典型性。

我们把这样的议论文归结为“五段三论式”或者叫“五段三论+1式”。

“五段”就是文章写足五段(也可超过五段,但仍为五部分);“三论”既指全文分引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又指本论部分主要论述段分起始、展开和终结三部分。本论部分的这一特点又称为“主论三分法”。“+1”指主体三论之后还可以加一个“当然”段。

“五段三论式”要点如下:

首段:引论,针对生活现象、作文材料,引出论题或论点;或者针对论题,在介绍论题含义的基础上引出论点。这里,生活现象与作文材料概述要简练,突出要点。同时,概述生活现象、材料,要有过渡句,然后再引出论点。过渡一般有三个方向:对概述材料的分析肯定,正面引出论点;对概述材料的分析否定,从反面引出论点;对材料分析后换一个角度引出新的观点。

中间三段:本论,全文的论述主体。首先围绕中心论点确立几个分论点,一般是三个分论点。一般有三种方法。一是分解中心论点或中心论题,构成总分关系。二是多层次、多侧面设计问题,使中心论点具体化和立体化,一般从概念内涵、条件、原因的角度设问,或通过假设设问。三是逐层深入设计问题,或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问题来确定分论点,或从时间先后或依人的认识过程来确定分论点。

确立了分论点,以分论点引领主论的每一段。每一段应包括三个论述层次:起始部分,摆出本段分论点(也可以是某一角度的论题),称为“段首中心句”;展开部分,围绕中心句提供事例论据或道理论据;终结部分,对论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具有三部分的论述段,我们称之为“完全段”。

“当然”段:以“当然”领起,或者论述论点的另一方面,或者辨析表面相似的概念的内涵区别,使全文论述显得辩证。这一段可有可无,看中心论点和论述而定;文字要简短,两三句话即可。

结尾段:结论,或总结上文,突出中心论点;或提出希望,给人启发、鼓励;或发出号召,抒发感叹,感染。

这一模式的本论三段可灵活运用,一是三段内容上可以并列,可以递进,也可以正反对照;二是三段的前两段尽量运用完全段,按“起始、展开、终结”来写,后一段可以议论分析或概括举例,写成不完全段。

“五段三论”模式结构:

引论段:或开门见山、解释概念,提出论点;或概述现象、事实,引出论题;或引述前人观点、别人看法、材料观点要点,从而引出自己的观点。

论述段1:分论点1+论述(因果或事例)+结论(完全段,正面)

论述段2:分论点2+论述(名言加列举)+结论(完全段,正面)

论述段3:分论点3+论述(事例加分析)(可以不完全段,可以反面)

(“当然”段:针对论点,从另一方面说,简要进行辩证论述。)

结论段:或总结上文,突出中心论点;或指出希望,给人启发、鼓励;或发出号召,抒发感叹,感染读者。引论段要精彩,结尾段要有力。

如果引论段及论点包含两方面观点,论述段1与论述段2是相对照的两部分,可以省略论述段3。

“五段三论”议论文写作中要特别重视三点:

①论点包括分论点正确鲜明:具有针对性,表明自己对现象与问题的见解和认识,对论题的判断或推断。分论点指向中心论点。

②论据典型:观点与材料一致,有说服力;

③议论突出:在论点表述、论据叙述和论据分析表达三个方面都要体现出议论的意味。

【写作实践分析】

作文题:有一首小诗说:“做一个最好的自己/ 不要奢望太多/ 不必计较得失成功/ 那么你的人生/ 就会无怨无悔。”请以“做最好的自己”为中心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做最好的自己

有位哲人说:如果你不能成为大道,那你就当一条小路;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意思是说,如果你不能成为伟大的人,那就当好一个平凡的人。我却要说,无论你身处怎样的岗位,从事怎样的事业,肩负怎样的使命,都要有执着的精神,做一个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就是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都要始终如一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2005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王顺友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邮递员,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他担负的马班邮路,山高路险,气候恶劣;他一年中有330天左右的时间在大山中度过。但是,他一个人,一匹马,在这漫漫邮路上一跑就是20年,20 年来步行26万公里,足可以重走长征路21回,环绕地球六圈半。20年来,没延误一个班期,没丢失一封邮件;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薪,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搞好本职工作是我的责任,再大的苦也要忍了,不能给党丢脸。”王顺友那朴实的话让我们明白了一个生活真谛:不管你处在怎样的条件下,只要你执着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尽心尽责做好它,你就是一个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就是不管遇到怎样的命运挫折,都要全力以赴从事自己的事业。我们都知道霍金的名字,命运带给霍金的是残酷和不幸:正在读研究生的他被确诊患上了“卢伽雷氏症”,接着,中枢神经残废,肌肉严重衰退,失去了行动能力,手不能写字,嘴说不清话语,终身要靠轮椅生活。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幸的生命,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全身心扑进他的研究事业,靠唯一能够活动的手指,极其艰难地写出了著名的《时间简史》,在天文学的尖端领域——黑洞爆炸理论的研究中,获得了震动天文界的重大成就。“生活是不公平的,不管你的境遇如何,你只能全力以赴。”“当你面临着夭折的可能性,你就会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你有大量的事情要做。”霍金的话告诉我们:不管你遇到怎样的挫折与不幸,只要你坦然面对,执着于自己的事业和追求,你就是一个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就是不管面对怎样复杂的形势,都要坚定不移地完成自己的使命。我们都曾经被中原大地上的女英雄任长霞的事迹感动过。任长霞一踏上登封的土地任公安局局长,面对的是治安极差的登封:斜黑势力横行霸道,百姓群众敢怒不敢言。但任长霞明白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明白自己是百姓的保护神,因此,她坚定不移,擒大要犯,抓小毛贼,破丢失耕牛案,铲除“砍刀帮”……雷鸣电闪、手脚生风地连破了一堆大案后,登封的社会治安立竿见影地好转,老百姓的摩托车不锁就敢放在街上过夜,任长霞在登封人心里变成了雷震嵩岳的女神警和“任青天”。与她扫恶打黑的如雷、如火不同,她对百姓如水、如霞,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赢得百姓的爱戴。专为任长霞刻的石碑上写着:“有为而威邪恶畏,为民得民万民颂”。石碑上话诠释了一条真理:不管面对怎样复杂的形势,只要你爱憎分明,执着于自己的使命,你就是一个最好的自己。

当然,执着不等于固执。固执是不管自身能力,不问是否可行,埋头蛮干。执着是对自己岗位、事业和使命的热爱和责任感,是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用毅力、勇气和才智来创造奇迹。

总之,执着的精神,让一个身处平凡的岗位的朴实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创造出邮政史上的奇迹;让一个热爱事业的残缺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创造出科学史上的奇迹;让一个不辱使命的柔弱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立起公安线上的一座丰碑。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成为最好的自己,也都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只要你认准自己的目标与信念,执着地追求和奋斗。让我们为成为一个最好的自己努力吧!

【评析】这是按“五段三论式”写的一篇议论文。首段由名言引出论点,自然流畅,写作针对性和指向性明确,具有很浓的议论味。论证主体按“完全段”的思路,从不同角度设立分论点,选择典型事例,进行分析评论,都始终扣住中心论点,论证充分,思路清晰,结构整齐。“当然”段辨析了“执着”与“固执”的本质区别,突出了执着的内涵,增强了论述的辩证性。全文语言流畅,富有文采,说理力感染力强。

(二)“二分对照式”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正如每一张纸都是两面的一样。所以写议论文常常需要从相对的两方面辩证地分析论述。请看作文:

成败皆因常识

回望历史星空,古今多少故事。有的成则为王,有的落败为寇。多少英雄豪杰,随江水滚滚东去。蓦然回首,顿觉成败皆因常识。

【以“回望历史”开篇,紧扣“常识”引出全文论点“成败皆因常识”。引论简洁,观点鲜明;观点中又明显包含着两个方面。】

翻开泛黄的史册,浮现的是那些败于常识的魂魄孤影。

【抓住“败于常识”确立分论点。】

未央宫灯火不明,乌江畔波浪滔天。史宫乐曲已成记忆,浪涛齐鸣却乐音难闻。他的心已沉积在四面楚歌中,“征人远去兮,何时还?” 是啊!何时还呢?八千楚士亡江北,他只身一人,又怎回楚地?又怎么面对乡人期待的眼神。他只伏身饮一口牵挂的江水,便把热血洒在了血色的沙滩上。

我不禁痛吟一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而细细一想,西楚霸王不正是死于一条常识吗?他忽略了一条最基本的常识一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于是命在他手里化为灰烬。如果他牢记这条常识,十年之后东山复起,八千兄弟之仇,百万楚人之盼不就实现了起吗?

【概述项羽自刎乌江的史实加上联想与假设性分析的方法展开论述,论据典型,议论充分,说服力强。】

不仅项羽,就是精忠报国的岳飞也是死在所谓的常识上。“君命不可违。”“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正是那时的常识害死了他。

【再举岳飞一例,论述更加充分。上例详,该例略,用例合理。】

走进流动的文字,看到的是那些成于常识的胜者在熠熠闪光。

【再从“成于常识”确立分论点。】

东汉末年,诸葛亮走出隆中,辅佐刘备,千难万险中助刘邦建立蜀国,终成三分天下。而他的成功正是在于善用常识。

江雾弥漫之时,若有不明船队靠近,必不敢出战,只能放箭穿敌。这是军事常识,也是智慧的体现。而诸葛亮正是利用这个常识,一举收获了十万支箭,使孙刘联军战胜了曹操,取得了赤壁大捷。

城门大开,城内无兵,必以为城内有埋伏不敢接近,这是常识,却也是成败之关键。诸葛亮弹琴城上而退万兵,就是利用了这一点。一点小常识,使诸葛亮成了不败的王者。

【概述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典故加上分析的方法展开论述,论据典型,有说服力。】

八年抗战,英勇的共产党人,相信“正必胜邪”的常识,才有了八年抗战的胜利,才有了新中国的成立,才有了共产党人的成功。

【再举一例,简略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史实,与上构成详略结合的论据。】

忽视常识如残花,唯有凋零;利用常识若雄鹰,展翅高飞。盲从常识的人自掘坟墓,践行常识的人锦途干里。

昂视蓝天,我发现:成败皆因常识!

【结论段以形象的语言总括论述主体的论述,并再次强调中心论点。】

【评点剖析】这是2009年广东高考作文,突出亮点如下:一是围绕“常识”切入,切合题意,题目表明论点,开篇就亮出文章中心论点。二是紧扣论点,运用对比的手法从正反两个不同的层面展开论述,使论述更加深刻。三是论据丰富,文章选取了历史人物项羽、岳飞和诸葛亮,以及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作为实例,由古到今,有详有略,很具有说服力。四是表达极具文学性,文采飞扬,特别是一些语言富有文化底蕴,很老到,不是套作,而是发自考生的真情实感。

像这样的论述思路,在高考作文议论文中有很多例子,如:《高考能给我的与不能给我的》(07年重庆高考作文)、《一步与一生》(07四川高考作文)、《让梦想为现实引路,用现实成就梦想》(06山东高考作文)、《谈意气》(06湖南高考作文)等。我们把这样的构思模式称为“二分对照,辩证分析”议论文写作基本模式。

掌握这一议论文写作基本模式很有价值,因为我们面对的议论对象和议论内容,常常要涉及到辩证对立的两个方面。

生活本身存在着相对立的两个方面:是与非、多与少、快与慢、成与败、进与退、生与死、运动与休息、时尚与传统,等等。事物本身也都存在对立的两个方面:正与反、动与静、主与次、重与轻、内与外、表与里、利与弊、言与行,等等。人们认识生活认识事物和自己时,也存在相对立的两种思维和态度:功与过、荣与辱、乐与悲、苦与甜、批判与继承、重视与轻视、知足与不知足、获取与舍弃,等等。

正确的分析方法: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和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地分析问题。当我们在确立论点时,如果考虑到辩证的两个方面,就需要采用“二分对照式”展开论述。

“二分对照”式基本思路:

引论段:阐释概念,或概述现象、问题,或引用名言,引出中心论点。注意点:阐释、概述与观点,都要体现或包含相对照的两个方面。

论述段:从相对照的两个方面确立分论点;然后围绕分论点选择论据展开论述。确立分论点有两种方式:正反对比,相关比较。论述方式:叙议结合,概述+分析议论。

结论段:概括论述部分内容与观点,进一步强调中心论点,提出希望与建议。

“辩证分析”是论述表达上的要求:一是从辩证地确立论点和分论点,并且辩证地展开论证;二是引出中心论点、分论点,运用论据展开论证,都要强调分析议论,尤其是事实论据前后,引用名言警句之后,要进行分析议论,分析议论中,既要注意辩证,防止绝对化说法,又要体现中心,具有说服力和感召力。

“二分对照式”运用,关键是两条:对概念、观点的辩证分析;明确自己要阐明的主张。

【写作实践分析】

题目:模拟写作江苏2009年高考作文题。

“人们追逐时尚,不是因为它适合自己的气质,而只是因为大家都是如此。” 请以“品味时尚”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品味时尚

阳光下,“时尚”镀上金色的光芒,在时光中熠熠发光,在岁月流逝中留下深深印记,沉淀成温润的经典,泛着淡淡的馨香。

阳光下,“时尚”换上绚丽的舞衣,在时代的前沿引领潮流,绚丽夺目的色彩让人眼花缭乱,在喧嚣热闹过后,被人渐渐遗忘,留下一个模糊的背影,慢慢被人遗忘。

【开头概述了“时尚”的两种状态 】

在时间的河流中,一部分时尚最终不能掩饰其华丽外表下的空虚内心而被淘汰,一部分经过时间的验证,成为了经典。

【针对两种状态,从两个层次提出了鲜明的中心论点。】

一切的经典,都是曾经的时尚。《诗经》中经典的名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在当时是广为流传的民歌,在当时看来是一种时尚,现在变成了经典。 “凡水井处皆歌柳词”,柳永在当时的风靡可见一斑,他站在了时代的最前列,引领了时代的潮流,成为了一种时尚,也成就了现在的经典。韩柳倡导古文运动,抨击了当时的靡丽文风,为文学史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他们的观点在当时是一种时尚,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经典。明朝民间流行的评书和话本文学,如今成为我国文化的瑰宝,成为文学中的经典。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天鹅湖》在当时风靡一时,如今成为芭蕾舞剧的经典曲目……这一个个从时尚走到经典的事物,总是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

【先从成为经典的时尚方面确立分论点,然后列举中外典型史实展开论述,最好总括经典的意义。】

如今的时尚,可以说是方方面面,让人眼花缭乱,它热情如火,它绚烂如花,它从不犹豫,身后紧随着一群忠实的爱慕者;它没有退却,在喧嚣中尽情宣泄自我。你看,郭敬明透明的忧伤细数着成长的感伤,在80后90后的队伍中引起多少人的共鸣;你看,超男超女的选秀中成长起多少“民星”,只要尽情展现自我,没有什么不可以;你看,于丹和易中天说三国讲论语,一时间风靡全国上下,被人们称为“学术超女超男”。流行音乐开始复古,方文山的词配上周杰伦的曲成为流行乐坛的风向标;新兴的网络语言,没有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囧”“槑”“打酱油”等大行其道……这一个个时尚细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击着我们的感官神经,在繁忙与时尚中穿越,我们被一场大雨淋湿了原来的轨迹,这场大雨叫时尚。

艳丽的“时尚”招人艳羡,也许不一定会有耐心等待沉淀成经典,因为商业的炒作过于急切,很多原本可以成为经典的时尚,一不小心失去了成为经典的机会。

【再从另一个方面设立分论点并列举种子现象展开论述:艳丽的“时尚”招人艳羡,也许不一定会有耐心等待沉淀成经典。主体论证段突出了议论味,清晰地体现了“起始”“展开”“终结”三个层次,论据典型充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时间或许可以说明一切,真正的时尚必然会成为经典,一个个从时尚走到经典的事物,总是给我们美的享受,我们期待着更多的时尚走向经典。品味时尚,保持清醒,岁月里便有了轻松的意趣,生命里便有了丰富的体验。

【结论段强调中心论点,表达愿望。】

【评析】作文题包含两个概念:“品味”,就是品尝滋味,就是仔细体会和玩味;“时尚”是指当时的风尚或一时的习尚。题目材料中明示辩证的两个方面:时尚表现为服饰、语言、文艺等方面的新奇事物在一定时期内的模仿和流传。各种时尚层出不穷,其间美与丑、雅与俗、好与坏,交错杂陈。有些时尚如过眼云烟,有些时尚会沉淀为经典。这篇模拟作文正是抓住了题目中辩证的两个方面,按照“二分对照”模式来构思的。中心论点来自题目说明材料。分论点与展开论证都紧扣中心论点,论述主体相对照的两部分采用完全段的议论形式,论述深刻。论述中,文章并没有停留在现象的列举上,而是突出分析议论,同时又注意辩证地表达,尤其是对“如今的时尚”进行分析,客观,有分寸,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是运用“二分对照”式的很好示范。

五、论述中用好一个哲学原理。

哲学是聪明之学,高考作文如果学会用哲学原理分析问题,写起文章来就能居高临下,把问题分析得清楚透彻,从而增加文章的深度,增强说理的力量。哲学原理很多,如精神物质关系的原理,内因外因关系的原理,整体局部关系的原理,辩证的原理,等等。用好一个哲学原理,是写作高考作文议论文的重要方法。例如2009年江苏一篇高考作文:

品味时尚

清减了绣花鞋、罥烟眉的精致与秀气,香消了胭脂粉的淡雅古典,时尚携着一股气势汹汹的激流奔涌而来,势不可当。

【开篇以简练诗化的语言引出话题。有味,有吸引力。】

品味时尚,我们感受到了时代跳动的脉搏,感受到了一个新事物的清新之气。君不见,当曼妙古典的长裙退出历史,简便轻捷的衣物随之成为时尚,这不仅仅反映了衣着的变迁,更象征着旧的陈腐气息的结束,宣告着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时尚,往往是时代向前发展的产物,见证了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与其特有的时代精神。譬如,透过网络文学,我们感知着体会着网络在这个时代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时尚,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新时代的大门。品味时尚,就是以一种开放的心态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

【肯定了时尚的意义与地位,指出品味时尚应有的开放心态。论述简练,语言流畅,说服力强。】

然而,时尚并非十全十美,它如同一枝娇艳的玫瑰,美丽却有刺。

【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辩证而全面。】

因此,我们要以一种睿智的眼光,以一颗冷静的头脑,透过异彩纷呈的外表,直抵其本质。有的时尚,表面上是新事物的展现,而实际上是“新瓶装旧酒”,依旧充盈着一种迂腐之气。电脑算命,不可不谓之“时尚”,然而,倘若盲目追求这种时尚与盲目追求迷信又有何异?有的时尚,有雅亦有俗,交错杂成,我们要吸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流行歌曲而言,其中不乏精品。《东风破》以其优美古典的意境博得众人的喜爱,《北京欢迎你》则以一种舒缓自然的曲调传达了人们的友好与热情,然而一系列创作粗糙、内容庸俗的歌曲也充斥市场,我们要学习鲁迅先生的关于“取”“舍”的正确态度,切忌以一种拿来主义的心态对待时尚,品味时尚。

【“透过现象(表面)看本质”是看问题的一个重要哲学原理,作者正是用这样一个哲学原理来阐述品味时尚应当有“睿智的眼光”,批判的态度。论述又进了一步。】

时尚中流淌着人的智慧与气度。时尚,本是人创造出来的,因此我们品味时尚的同时,也就在品味着人的审美观与追求。我们要带着一份思索,以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细细体会。我们观赏法国博物馆的金字塔入口,体会到了贝聿铭的独特的审美视角,我们欣赏奥运会的缶阵,其实也就在品味设计者将古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的匠心独运,所以,品味时尚,亦是品味人类的智慧。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是又一个重要的哲学原理,这一段运用这一原理论述了品味时尚也是品味人类智慧的观点。将论述再推进一步。】

品味时尚,要以一种批判的思维、睿智的眼光、敏感的心灵,去探索其中的真善美,去追潮人类的思想的源头。

惟其如此,方可真正主宰时尚,方可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真正风尚!

【总结上文论述,明确全文的中心论点,很有点哲学味。】

【评点剖析】这篇议论文观点鲜明,论述深刻,主要得益于合理运用哲学原理展开说理。文章论述为何与如何“品味时尚”时,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一分为二”“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等辩证的观点分析评论时尚,既写出了时尚的优点和地位,也写出了时尚的缺点和不足,并最终指出,要以批判的思维、睿智的眼光、敏感的心灵去探求时尚,主宰时尚。思路明晰,层次分明,且环环相扣。

上面这篇考场议论文写得非常精彩。这种精彩,一是体现在论述角度和构思合理、清晰,二是体现在展开论述深刻、辩证。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考生熟悉并能合理用好哲学原理。这是我们在写作议论文时应对学习的。

运用哲学原理分析问题,首先要养成四个“想想”的习惯,确定新的论述思路。

四个“想想”指:①倒过去想想,就是从现象或材料的反面作思考分析;②进一步想想,就是对现象或材料作深一步的思考分析;③换个角度想想,就是站在不同对象的立场或利益上思考分析,或者分别从原因、过程与结果上思考分析;④合起来想想,就是完整地辩正地分析问题。总之,分析一则材料或一种生活现象时,能够排除大众的通常的思路,从独特的角度切入,在常人意想不到之处挖掘出一般材料的内涵,找到新的论述思路。

例如,安徽和县将投入数千万元,将已显得陈旧的刘禹锡陋室整体扩容改造,打造成全新的“陋室园”:倒过去想想,改造后影响陋室历史原貌特色,或从陋室三次变迁史角度想想,改造不当或改造会遭失败;再从道德角度想想,投入的巨额资金如果投放到民生领域或教育上,将产生更大作用;从科学利民或从经济角度想想,改造是对文化的合理性开发,是可行的。

运用哲学原理分析问题要熟悉常见的四个哲学原理,尽量用好一个哲学原理,增强辩证论述力量。

常见的哲学原理有四个。一是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世界上的事物尽管千差万别,但都不是彼此隔绝的,整个世界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因此分析问题时,要注意分析对象发生和生存的条件,变化的原因及相关因素。对事物作出合理的解释。。二是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因为河水川流不息。这实际上说明了这样的道理:一切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和发展的,历史恰似一条滚滚滔滔的长河。因此分析问题时,不仅看到事物的今天,还要看到它的昨天,看到它的明天。三是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看到事物的正面与反面,分清现象与本质,看到主流与支流,尤其是看待人物时,更应一分为二。四是用“临界”的观点分析问题。量的积累才能引起质的变化,无论什么事,都要适度,超过了事物的限度,就会走向反面。总之,运用辩正的观点分析问题,才能增强分析、议论的力度,使议论辩正而有新意。

【写作实践分析】

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功往往是最好一刻来访的客人。也有人说,要把每一分钟都当成生命中的最后的一刻。生命中从不乏至真、至善、至美的一刻,我们常要留一刻给自己,去微笑,思考,欣赏……

请以“留一刻给自己”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留一刻给自己

生命的列车在时代的高速公路上快速行驶,窗外的风景交替闪过,而我们跟着成为匆匆过客。时常忙碌于紧张的学习与生活,来不及透气呼吸,更不用说细心体会。可曾想过在紧张的生活节奏之余,留一刻给自己,去微笑,思考,欣赏……

在雷厉风行追求高效的紧张表情外,留一刻给自己轻松地微笑;在多快好省时尚经济的浮躁世风下,留一刻给自己静心地思考;在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中,留一刻给自己去真诚地欣赏,去欣赏对手,欣赏自己,欣赏生活。

留一刻给自己轻松地微笑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态度。一味地投身于学习或是工作,看似高效地利用了生命,实则曲解了生命的内涵,僵化了生命的形态。运动员获得比赛的胜利,必然花一定的时间去调整心态,以更好地适应下次的比赛。我有一个朋友去参加一个电视台的节目,过分的紧张使他表演时肌肉僵硬,面无表情,所以惨遭淘汰。假如他能在上台前留一刻给自已去保持微笑,相信会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累了,不要坚持着挣扎向前,且放下疲惫的心灵,对自己微笑一下;失败了,不要一味地自怨自艾,留一刻憧憬给自己,才能够重拾信心,继续上路。

留一刻给自己静心地思考也十分重要。《论语》教导我们“吾日三省吾身”, 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无休止的忙碌,来不及思考总结就难以螺旋式的上升。正如青竹,它每长一个时段,就对自己做个小结,这样才能拔节而上。只有在忙碌浮躁中适时留一刻给自己,我们才能让自己躁动的心沉静下来,从而进入下一次攀升。

留一刻给自己真诚地欣赏更是一种提升生命质量的很好的方式。奔忙的生命停不下脚步,匆匆过客永远学不会欣赏。留一刻给自己,放慢脚步来欣赏周边的风景。福楼拜拒绝了所有采访,不看报纸的新闻,以保证全心高效地工作,即便这样,他不忘每天欣赏日出,体会生命初始的脉动。欣赏对手,你取得了他人之长,还收获了朋友;欣赏自己,你发现了更多潜能,看到了更为广阔的世界。

是的,人生之旅遥遥,奔驰的节奏越来越快。我们要学会留一点时间给自己,它能带来成功,它能带来希望,它能像一滴水滋润沙漠中旅人干涸的心田,它能像明灯照亮黑暗中前方的长路。像画家能画出美丽的图画,必然留了时间给自己去欣赏去体会。生命,是一个需要经营需要设计的过程。留一刻给自己,你会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你!

【评析】

这是一篇努力用好哲学原理的议论文。文章开头简洁有味,引出论述中心“留一刻给自己,去微笑,思考,欣赏”,并将中心进一步具体化,明示了全文的论述思路。接着,围绕“微笑”“思考”“欣赏”三方面设立分论点并展开论述,思路清晰,结构整齐美观。在分析议论中运用“一分为二”的哲学原理,论述“留一刻给自己”的意义,增强论述的辩证力量。论据充实,语言流畅,有说服力感染力。

六、掌握并运用四类议论句式。

语言是文章思想内容的载体,语言的深刻与丰富多彩,往往就是思想的深刻与丰富多彩的反映。反过来,文章的语言新颖而丰富,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就会表达得新颖而丰富。不同文体的文章表达方式各异,语言特点也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依靠语言的力量去打动读者,吸引读者。议论深刻精彩的重要一招,就是掌握并用好四类议论句式。且看例文:

生命是否同样珍贵

感情是雨露,滋润着普天下无处不在的亲情树;感情是生命长河中的动人乐章,喜、怒、哀、乐、愁是其永恒的主题;感情也是人类认知世界、探索世界的第一触角,真、善、美、假、恶、丑是其最本真的感受。然而,感情也是自私的、唯心的,它会或多或少地蒙蔽我们原本明亮的双眸,影响着我们对人及事物的客观判断和认知。

【先用比喻加排比的句式解读感情的内涵,然后以“然而”转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亮出中心论点。语言感染力强,角度观点新。】

记忆中有一幕至今令我心痛的画面:那是“9·11”事件发生的第二日清晨,我们这些在“深山”中闭门修炼的学子们没有来得及从外界媒体获知消息,而是从老师口中得知这个事件的发生,几秒钟的震惊和寂静后,全班爆发震耳的欢呼与庆贺。那个敌视中国的“山姆大叔”、那个轰炸我们大使馆的美国佬、那个推行单边主义,横行霸道的嚣张大国、那个谍眼密布,自以为是的“世界警察”,却在本土遭到了所谓“恐怖分子”的“致命”打击。多行不义必自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我们中国人惯用的道德逻辑。于是除了哀痛在灾难中丧生的中国人外,对其损失和伤亡的统计数据便成了我们幸灾乐祸和津津乐道的由头。

然而,永远难以忘记美国及其他国家对遇难者不分种族、国别的悼念与缅怀;难以忘记纽约广场上沉痛的诗篇;难以忘记遇难者家属对恐怖分子人性回归的呼唤;对人类和平的虔诚祈祷。在泪水与烛光中,我看到了我们灵魂的狭隘与卑微——我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面对这些无辜的遇难者啊!

【先概述“9·11”事件发生后全班欢呼庆贺的情景,分析人们的心态及产生的原因。接着,又以“然而”转折,将美国和其他国家对灾难的情感态度与国人对灾难的情感态度作对比,显出我们灵魂的狭隘与卑微。深刻而鲜明。】

生命是否同样珍贵?答案必然是肯定的。然而何以在我们眼中有了不同的地位——那是因为我们被报复和愤恨的情感烧昏了头,遮住了眼,平时对那个政权的秘密的诅咒在某一天竟然变成了现实。于是沉浸在动机不纯的快乐中,自然无法正确认识事件本身。

【先用设问肯定生命同样珍贵,再用“然而”转折,分析“灵魂狭隘与卑微”的原因。客观而深刻。】

人类不能够没有感情,同时理智也少不了。我们有一颗火热的心,同时也不可缺少一双明亮的眼睛和一个冷静的头脑。大到天下大事,民族心态;小到一个认对身边芥蒂之事的看法,感情的好恶无时无刻不在作用于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如果没有理性的分析与控制,只听凭感情的左右、跟着感觉走,那么“好者愈好,恶者愈恶”,世界在我们意识中的反映必然会越来越扭曲,失去了本真。

【先阐述情感与理智同样重要,然后用假设分析失去理性的后果,强调了理智的重要性。论述辩证。】

千百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摆脱偏激、愚昧情感的困扰。其实,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理智的思维去感知,因为它可以告诉你:不只是生命,很多东西,都同样珍贵。

【上文论述基础上自然引出结论,从正面阐明了中心论点并呼应标题。】

【评点剖析】这是以“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写的一篇议论文,立意高远,论点鲜明新颖,论述层次清晰,议论深刻辩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文章的成功,一方面是角度选得好,立意高远;另一方面,得益于生动活泼的议论语言,尤其是非常恰当地运用了转折句式和假设句式,增强了论述的层次感和说服力。文章由“然而”领起的语段有三处。第一处,对“感情”的另一面作辨证思考,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第二处以美国及其他国家对遇难者、遇难者家属对恐怖分子的情感和态度来与国人的“欢呼与庆贺”作对比,彰显我们灵魂的“狭隘与卑微”;第三处,探究个中原因。一次又一次的转折,显示出作者的议论不断深化。在文章层层论述的基础上,一处“如果”领起的假设句,从反面强调了理性分析与控制的重要性,自然引出全文的结论。

论述中恰当运用“如果(倘若)”“然而”等议论句式,使论述内容表达得严谨深刻,这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从考场作文需要看,主要掌握并运用以下四类句式。

一是学会运用“对于……(来说)”。深入论述一个问题,往往要考虑到问题涉及到的诸方面,我们借助“对于……(来说)”的句式,就可以进行多方面论述,增强论述的全面性和辩证性。例如每年到教师节都要谈到“尊师”话题,如果以“尊师面面观”为题来论述,运用“对于学生……真正的尊师,是万分尊重老师的劳动”、“对于家长……真正的尊师是密切配合老师培育人才”、“对于社会……真正的尊师是鼎力协助老师办好教育”这样的句式,可以全面地层次清楚地展开论述。

二是学会说“有人说(也许有人会觉得)”,“假如说(如果)”。一般来说,在提出一个正面的观点或论题,要“反过来想想”“换个角度想想”,这就可以借助“有人说(也许有人会觉得)”、“假如说(如果)”列出不同的观点或提出一个反面的观点,通过分析论证或驳斥使自己正面观点更有说服力。例如,论述什么是“真正的尊师”时,用“有人说”摆出几种不同的尊师观点,加以分析论证,论述就全面而深刻,正面观点更具说服力;在论述学生、家长、社会“真正的尊师”后,用“假如学生、家长、社会是尊师的‘那面’,老师自身也就成了尊师的‘这面’。如果‘这面’粗(才疏学浅)俗(辱人贱行)不堪,面目可憎,又怎能强令‘那面’尊而敬之呢?”将议论转入“这面”应自尊、互尊这一观点分析论证,全文论述就有了立体感。

三是学会说“诚然”、“然而”、“但是”。围绕论点摆出某些观点或论据以后,既承认肯定其正确的一面,又辩正分析其不合理不恰当的一面,对比衬托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观点。这是对前面所谈内容的审视拷问和拨转反正。例如,“诚然,教师节开庆祝大会,表彰一批优秀教师,电视报刊大力宣传尊师重教,确实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也是社会尊师的重要举措……但是……”。又如,论述“富有的真谛”,在摆出生活现实后,展开论述:“诚然,当今的社会,物欲横流,物质上的财富使人们迷失了人生旅途中的坐标……但是,仰望历史的星空……”经常运用这种转折句式,议论就会不断深入,就会出新意。

四是学会说“不是……而是”。用“不是什么,而是什么”的语言形式,分析需要阐发的话题概念与其他概念的不同之处,通过与一些相近易混淆概念的辨析,使自己的话题概念更加清楚,认识更加深入。例如“同情不是居高临下的恩赐,不是装模作样的慈悲,而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和谐的连接,同情者与被同情者之间同等的情感流动……同情不是一种荣誉,一种交换,而是一种与功利全然无关的情感享受,不可为求名而施与,因为只有达到主客相投、物我两忘,才能达到善行的顶峰。”这里运用“不是……而是”句式,把同情与一系列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辨析比较,表达了对“同情”这种美德的深刻认识。

【写作实践分析】

作文题目:

萨迪说:“你若在困境中也不要慌忙不安,因为往往是从暗处流出生命之泉!”

有人提醒:不要忽略了司马迁的另一个身份——汉朝的一个史官,他拥有察看管理汉朝皇家图书馆的权力。试问如果他没有那样的环境,他怎样写出真实反映历史的《史记》?凭空捏造?曹雪芹少年时家族显赫,涉猎经典,所以后来才可以在书中营造出贾府那豪华逼真的场面。

你是如何看待人生境遇的?请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行走在逆境中

罗丹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但是这句格言并不能使此时正身处逆境的人从中解脱出来,因为他(她)发现的恰恰与此相反:生活处处有逆境,有痛苦。

其实,逆境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如果说顺境如花,今年花胜去年红(您同意吧?);那么,逆境如草,生长在人生之路的两边。草枯荣着,路延伸着,两不相碍。因此,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坦然地行走在逆境中。

面对逆境,我们过去更多强调的是拼搏,是背水一战;而每次也因它的“特事特办”而不了了之。然而,过去的2008年,家邦多难,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涌现出来,社会风气为之一新。行走在逆境中,我们这个民族变得更加坚强有力,许多人学会了以从未有过的笑容迎接奥运参与奥运。因为,这些所有的所有都已能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而不再仅仅是大难临头的万众一心、身处逆境的奋力一搏。

过分地放大或者缩小逆境的作用都是对生活的不负责任。也许是因为人们安逸惯了吧,所以当逆境来袭,我们是那样的坐立不安。于是也就不可能正确地来认识和对待逆境,这无疑也是我们缺乏忧患意识的表现,我们没有给自已制定一个合适的应急顶案。如果我们能够像适应顺境那样适应逆境,能够对顺境和逆境习以为常,那么,逆境来袭,我们便会从容行走在逆境中,平静地走过每一段逆境。

古代文人大有仕途不得意之人,遥望南山,于东篱下安然地采菊;泛舟赤壁,江天夜饮,“不知东方之既白”。面对巨大的逆境,陶渊明没有大惊小怪,苏东坡没有大惊小怪,很多人都没有大惊小怪,思想之潭很快平复了逆境激起的涟漪,沉静地接受了逆境,因为逆境虽然不等于生活,然而至少包含于生活。以平和的心态,坦然地行走在逆境中,于尘嚣之中终会为自已赢得一片桃花源地。

也许有的人会说:“正因为有了逆境,生活才少有了平淡,正因为不断地走出逆境,生活才充满了乐趣。一味地强调以生活的常态来对待逆境,生活还有什么意思?”

的确,我不赞成“平平淡淡才是真”,过度的平淡终会导致生活的索然无味。行走在逆境中,依旧是行走而不是静止,不同的是它所指出的心态。只有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来行走,才能有时间来看看路旁的风景,有时间来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境遇,而不是简单地在逆境中走进走出。只有被人思考过的逆境才是有价值的,只有用心体味过的过程才算过程。

行走在生活的路上,必然会有一段段是行走在逆境中的,不必惊慌,不必大惊小怪,只需坦然地行走在逆境中。

【评析】

这是一篇观点新鲜、思辩性强、内容充实、论述深刻、富有说服力的议论文。这位同学思辨的睿智是通过议论的句式体现出来的。开头部分连用“但是”“其实”“如果……因此”等句式,引出观点“逆境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并具体为“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坦然地行走在逆境中”这一论点。接着,在展开论述中,根据内容,适时运用“然而”“也许”“也许有人会说”“如果”“的确”等议论句式,增强了论述的内容层次感或转折性,使议论逐层推进,说理不断深刻,富有说理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仿写写作技巧

全文共 1450 字

+ 加入清单

一般来说,作文由不会写到会写,由写不好到能够写好,都要经过由仿写到创作的过程。同学们都知道:广泛地阅读可以为写作积累大量的材料,写起作文来才会得心应手。反之,如果阅读的基本功不扎实,要写出高质量、高水平的作文是不可能的。因此,同学们要十分重视语文课上阅读分析这一环节,这样才会从中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技巧,才会有的放矢地仿写作文。

研读例文:我们在学习每一篇课文时,不仅要弄明白课文里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更重要的还要知道作者是使用哪些词句,按什么顺序,采用什么方法写出来的?具体地讲,在阅读分析课文时同学们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

1)理解课题;

2)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

3)正确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或层意;

4)分清文章内容的主次、辨别详略;

5)找出和理解中心句,概括中心思想;

6)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和过渡;

7)找出作者观察记叙事物的顺序。

借鉴例文:弄清上述问题之后,同学们还可以结合本单元的导读提示,选择适当的题材,运用课本中学过的写作方法进行作文片段练习,进而对所学课文的选材、写作方法的理解、运用、巩固达到熟练的程度。也就是说,同学们在写作文时,可以联系这一单元或以前学过的某些课文,借鉴其表达方式;还可以阅读与本次作文题材相关的资料,丰富写作素材,提高认识能力,为自己独立完成作文奠定基础。

例如,我们在学完《少年闰土》一课后,准备学习本文的写法写一篇有关写人的作文。为了把这次作文写好,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作者是怎样描写少年闰土的特点的?通过阅读原文同学们不难看出:作者不但抓住了少年闰土的外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行为、语言等外在特点,还选取了典型事件(捕鸟、看瓜刺猹、捡贝壳、看跳鱼)揭示少年闰土的内在特点:知识丰富、聪明能干、活泼可爱。接着请同学们构思应如何去写自己想要写的人?

同学们依据《少年闰土》一课的写法明确了应从:1)要抓住妈妈的外在特点进行一番描述,但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注意体现重点,一定要为突出中心思想服务;2)借助典型事例揭示妈妈的内在特点:A、生活小事——吝啬;B、育人、助人——大方……除此以外,同学们还可以根据生活经验搜集一系列的素材,但要根据需要恰当地选择,要选能突出人物特点的材料去写。

审视新作:选择材料后,同学们要趁热打铁,利用自习课完成初稿。并及时将初稿交老师审阅,老师根据同学们习作的内容分门别类并提出初审意见:

1)符合要求,叙述具体的;

2)符合要求,叙述较具体的;

3)基本符合要求,叙述欠具体的;

4)不符合要求,叙述不具体的。这样一来,同学们就可以重新审视作文要求,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裁决,明确自己的文章是继续修改,还是需要重新选材另写?总之,在阅读分析课文时,同学们除了掌握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外,更关键的是,在阅读分析课文内容的同时,还应有所侧重地研究本文的写作方法,并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去,把课本里的每一篇课文都当成“习作例文“去研究、去赏析,从中挖掘文章写法的独到之处,这样长期不断的积累,定会写出优秀的习作来。

需要注意的是:

1)写主要是仿写例文的写作结构、顺序或方法,决不能照抄内容,也不能改头换面,文章的题材自己要重新选择。

2)写前要认真研读例文,理解内容,总结出例文的写作结构和方法,然后再仿照它考虑自己的选材、布局和表达。

3)仿写的题材必须是自己熟悉的,千万不能生搬硬套。要在叙述顺序或表现手法上符合例文的样子,其他的方面可以大胆创新,不受约束。

[仿写写作技巧:如何仿写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