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五大发展理念PPT(19篇)

生活在伟大的国家里,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去成长,让自己能够配得上更优秀的事物,让自己成为中国发展的最好见证者和创造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五大发展理念PPT,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浏览

6557

作文

131

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全文共 5014 字

+ 加入清单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系统论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强调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攸关“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和发展着力点,是我们党认识把握发展规律的再深化和新飞跃,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思想指引。

用新的发展理念揭示发展规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发展理念是否科学,要看它是否合乎发展规律和发展目的。这“五大发展理念”,符合并揭示现代社会发展规律,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思想结晶。理念是思想理论的核心。发展理念是关于发展的思想理论的核心。科学的发展理念是总结反思发展经验教训、准确判断发展趋势的结晶。放眼今日世界,一些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之所以比较成功和成熟,是因为树立了正确发展理念、走上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一些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之所以不那么成功和成熟,是因为没能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没有找到正确的发展路子。这就是当今世界发展的现实,既有成功和成熟的经验,也有僵滞、失衡、污染、封闭、贫富沟壑加大加深等失败的教训。我国是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华民族是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民族,必然也必须总结反思世界范围国家治理的经验教训,走出适合本国国情的科学发展之路。聚焦国内,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发展上取得卓越成就和丰富经验,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特别是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创新能力不强、发展方式粗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收入差距较大、消除贫困任务艰巨等问题相当突出。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迫切需要树立新的发展理念,以新理念引领实现更加科学的发展。“五大发展理念”把世界上成功和成熟的经验点透了、说明了,把我们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发展着力点理顺了、厘清了,把要解决的重要发展问题展示出来了,深刻揭示了世界发展潮流、中国发展规律,是关于今日世界在怎样发展、今日中国如何发展的思想结晶。

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发展方向的科学概括。理念犹如旗帜,植根于大地,飘扬于蓝天,昭示着方向。“五大发展理念”植根于中华大地,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五大发展理念”首先坚持的是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围绕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创新,为谁创新?协调,为谁协调?绿色,为谁与自然和谐相处?开放,为谁开放?都是为了人民。共享,谁来共享?人民共享,每个中国人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汇成一句话:人民至上。也就是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到2020年,实现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把贫困帽子扔到太平洋去;牢牢锁定共同富裕目标,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理念是“固然”与“应然”的结合。“五大发展理念”揭示的“固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在怎么走,呈现的“应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朝着什么发展方向走。5个词、10个字,把发展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在和将来讲清了、说透了,确乎科学概括。

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的崭新篇章。科学理念饱含时代性,更具划时代精神特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尤为重要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五大发展理念”是治国理政的新理念,特别是关于发展的新理念。发展是硬道理,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习近平同志关于发展的新理念是关于“硬道理”“第一要务”的新理解,是“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的新成果,是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坚持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筹、坚持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坚持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的高度概括,书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篇章,具有划时代意义,“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更高境界更深层次发展。

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时代发展,拓展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格局新面貌

发展理念是否有效,要看它是否契合实际、推动发展。这“五大发展理念”,契合中国发展实际,必将引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

“五大发展理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纲领的灵魂。理念在理论、纲领、规划等中居于灵魂地位,具有统摄作用。“五大发展理念”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尤其是关于发展的新理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理念,也是贯穿《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新理念,成为这份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的灵魂,使这份十分重要、内容丰富的文件有魂有体、魂体相符、魂强体健,使文件各部分成为有机统一体,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把握住这个灵魂,就能更好理解领会这份文件的精神实质和内涵外延,就能更好贯彻落实这份文件提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重大任务和重大举措。可以预期,切实贯彻落实这“五大发展理念”,我国的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发展动力、发展体制机制、发展质量、发展效益、发展要求等就能得到全面提升,我国发展将迎来一场关系全局的深刻变革,不仅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且开启我国发展更为广阔的前景。

“五大发展理念”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理念不能空对空,发展理念更是为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五大发展理念”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致力于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使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成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就能实现发展动力转换,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就能在协调发展中拓展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形成平衡发展新结构。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就能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环境问题,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就能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实现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更好互动。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能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同时使国家发展获得深厚伟力。“五大发展理念”聚焦突出问题,在补齐实现全面小康的短板上投入更多力量,做足文章,让“全面”不留缺憾、更不因短板而功败垂成,让“全面”完满以至完美。

“五大发展理念”拓展全面小康社会的新格局新面貌。理念是发展的、变化的,不会一劳永逸、一成不变。发展理念更是发展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发展基础、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发展要求等发生变化,发展理念必然也必须随之变化。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始于1953年,到今年将完成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远的不说,从2000年到今天,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现在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向更高发展水平跃升的阶段,向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冲刺的阶段,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布阵筑基的阶段,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要求提出新的发展理念以适应这种变化。“五大发展理念”应运而生,依据的是中国现今的实际和实践,解决的是中国到2020年以及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问题,既不是中国20世纪的发展理念,更不是西方的发展理念;展示的是一个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全面小康社会新格局,一个13亿多人可感知、可享受、可念可及的全面小康社会新面貌。

用合规律合目的的发展理念指引未来,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夯实根基开辟道路

发展理念能否管长远,要看它能否经受住历史检验、持续推动发展。“五大发展理念”合规律合目的,必将引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继续指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如同古人所讲的金木水火土“五行”,“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游离,都是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理念内容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理念逻辑看,第一动力、内在要求、必要条件、必由之路、本质要求五者紧密联系、层层递进、顺理成章、交相辉映。从发展理论看,“五大发展理念”正在“精神变物质”,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既对传统发展进行革新升级,又对现代发展内涵进行全面提升、对现代发展外延予以全方位拓展。从执行操作看,必须将“五大发展理念”统一贯彻、统一落实,一体推进、一起发力,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代替,从而赢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胜利。

“五大发展理念”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科学理念是科学理论的凝练和升华,不因一定时空变化而改变。“五大发展理念”是经过科学判断走向趋向、深入研究思考提出来的,是认识把握发展规律的科学理念,具有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效能。从最近报刊网络反映的情况看,国内外对“五大发展理念”评价极高,认为它抓住了当今世界现代化的主脉,揭示了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特点新规律,不仅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指针,而且具有世界意义。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代表世界发展趋势和科学发展方向,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发展方向的科学揭示、发展道路的开拓创新。我们把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为现代化建设总目标的不同阶段、作为一个价值链,把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石和关键一程,在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阶段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阶段必将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就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夯实深厚根基、开辟宽阔道路。理念是软实力,科学理念能够焕发勃勃生机、化为巨大能量、形成强大硬实力。“五大发展理念”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实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尽管前进道路上会遇到风雨坎坷,但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艰苦奋斗,一定能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这将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更加坚实、更加深厚的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创造更加光明、更加灿烂的前景。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全文共 1465 字

+ 加入清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指导“十三五”规划发展的核心内容和思想灵魂,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落实“四个全面”战略部署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引和根本遵循。

过去五年,××市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改革创新,运用市场法则,努力促进快节奏、高速度、超常规发展,改革创新的红利得到充分释放,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五年快于全国、××省,步入历史最好时期。未来五年,××市将按照“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大力实施多点多极支撑、“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保持专注定力,推动转型发展,到××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将坚持创新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添发展新动力和新活力。抓住中央把××列为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实验区域的重大机遇,持续深入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发挥高端决策专家的作用,大量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培育院士经济,借助“互联网+”,加快发展高端电子、精细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材料等集群产业,围绕实体工业配套发展电子商务、电子信息、云计算、大数据、现代物流、现代旅游、康养等先导型服务业,努力实现工业高端产业和先导型服务业同步推进。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将坚持协调发展,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着力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作为“一带一路”、 ××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加快构建6个区市县的县域经济增长极,国家级经开区、××物流商贸园区、××生态文化旅游园区、××旅游文化景区4大产业园区增长点,××发展建设集团、××建设集团、××集团、××集团4大国有企业支撑点,构建多轮驱动的竞相跨越格局,为全面改革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搭建广阔平台。

绿色是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我们将坚持绿色发展,努力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建设宜居宜业美好家园。全域实施“洁净水”行动,加强以××、××、××、××、××等为重点的山脉水系生态保护和治理,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新家园。推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建设,改造煤炭、建材、火电等传统支柱产业,发展高端成长型产业,推动转型升级循环发展。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加强扬尘污染治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推动城镇绿色发展。

开放是欠发达地区实现繁荣的必由之路。我们将坚持开放发展,全面扩大开放合作,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 ××经济带和××经济区一体化建设,推动与××、××、××、××的经贸合作,通过“合作园区”“飞地经济”等形式,将“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以更灵活的资源配置、更优质的政务服务、更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投资客商,打造××地区内陆外向的开放发展新高地,努力走在全省改革开放的前列。

共享体现社会公平正义。我们将坚持共享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到2018年全市28.3万城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再用两年时间巩固提升扶贫成果,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掉队。加大民生及社会事业投入,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事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大众就业创业,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十三五”战略目标需要更大的决心和更强的勇气,广安人民将继续保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风雨无阻、昼夜兼程”的精神,万众一心、拼搏进取,为决胜全面小康而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全文共 5951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在网络社交媒体中兴起“晒天气”的风潮:每有蓝天白云,微信朋友圈大都会被“天空蓝”刷屏;每遇雾霾天,“吐槽”大大增加,不少网友说“我也是醉了”。可见,空气质量好坏变得格外引人关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我们该怎样留住更多蓝天,创造舒适宜居的生态环境呢?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上升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强调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可以说,坚持绿色发展,是保持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绿色是发展的底色

绿色,大自然最常见的颜色之一,常被喻为生命色、环保色。绿色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国古代就十分强调对自然的尊重,提出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观点,这些认识反映了古人对绿色发展的朴素看法,至今仍给人以深刻启示。

绿色发展也是世界潮流。早在2008年,联合国就倡导世界各国推行“绿色新政”。世界许多国家都把绿色发展作为重要国家发展战略。如美国出台了《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通过一系列节能环保措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日本推出“绿色发展战略”,把绿色增长的重点放在发展节能和可再生能源上;韩国提出“低碳绿色增进”的经济振兴战略,依靠发展绿色环保技术,实现节能减排、增加就业、创造经济发展新动力等政策目标。2015年11月30日—12月11日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也将全球气候治理的理念进一步确定为低碳绿色发展。在全球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走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道路势在必行。

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先后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强调要走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写入“十三五”规划建议,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民福祉、民族未来的责任担当,对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深邃思考。

我国资源状况需要绿色发展。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紧张,人均耕地面积、淡水资源、森林面积分别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8%和12.8%,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长期以来,我国生产方式粗放,资源浪费严重,加剧了环境约束,越来越成为制约发展质量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只有坚持绿色发展,才能缓解我国资源紧张的状况,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环境形势需要绿色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2014年,在全国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161个城市中,有145个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许多城市常常被雾霾笼罩。水污染依然严重,在主要河流、湖泊设置的968个水质监测点的监测数据表明,有近四成水体被污染。镉、砷、铅、铬、汞等重金属污染严重,成为土壤中长期存在的“毒瘤”。“美丽中国”已经难以承受环境破坏之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走绿色发展之路。

我国发展阶段需要绿色发展。“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随着经济的增长,环境污染呈现上升趋势,如果采取有效措施,就会达到峰值,经过拐点之后,环境污染程度会逐渐下降。从我国发展阶段来看,经过长期快速发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再不刹车就可能跌入“环境陷阱”。能否顺利越过这个坎,绿色发展就是关键抉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绿色发展。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如果经济发展了,但环境恶化了,人们整天生活在雾霾中,见不到蓝天白云,那也算不上幸福,是得不偿失的。只有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使中华大地呈现出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的美丽景象。

二、功能定位谋划好

国土是绿色发展的空间载体。国土空间就如同一个家,需要分出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和储藏室等,让不同的区域承载不同的功能,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生态则生态,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

2010年年底,国务院印发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把我国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并明确了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和开发原则。各类主体功能区,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是主体功能不同、开发方式不同、保护内容不同、发展首要任务不同、国家支持重点不同。

建设主体功能区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几年来,在主体功能定位方面,我们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仍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大力加以推进。

推进“多规合一”。规划落实最怕不统一,各顾各的“一亩三分地”。中央出台主体功能区规划后,截至2014年12月,各地区都发布了本地区的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发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图和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目录,目的就是把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图和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各主体功能区合成一张图、形成一个统一目录。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这样一来,各地区发展有方向,各类政策有遵循,社会监督起来也有依据。

加强政策配套。没有政策配套,再好的规划也难以落到实处。主体功能区建设要谱写出美丽乐章,必须健全财政、投资、产业、土地、人口、环境等配套政策,引导各类主体功能区把激励政策与限制、禁止性政策相结合,把开发和保护相结合,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谋发展,约束不合理的空间开发行为。比如,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优化开发区域,要求其产业结构向高端高效发展,防治“城市病”。

完善生态补偿。“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限制和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区,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作出了牺牲,付出机会成本,因此要对其进行生态补偿。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引导和鼓励开发受益地区与生态保护地区、流域上游与下游通过自愿协商,采取资金补偿、对口帮扶、人才支持、协作开发等措施,实施横向生态补偿。完善生态保护财力转移支付制度,增加公共财政对生态补偿的投入,积极探索社会化、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使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回报。

三、低碳循环可持续

2015年,受财政部等部门新能源汽车优惠政策的刺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火爆程度超出预期。从几年前少人问津到今天渐入佳境,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和接受。据有关部门预测,今后几年,随着政策效果逐渐显现,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新能源汽车的“华丽转身”,是我国推动产业低碳循环发展的一个亮点。

推动低碳循环发展,是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它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提高资源循环利用为核心,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使经济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

我国的低碳循环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起步,在一些地方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作为一种较新的发展模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十三五”规划建议按照绿色发展的理念,对低碳循环发展作出了明确部署,提出了新的具体要求。总的要求是,要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的同时,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让低碳循环发展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建立现代能源体系。合理的能源结构和较高的能源效率是现代能源体系的两个基本特征。目前,我国能源结构还很不合理,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过高,2014年的煤炭消费比重高达66%,能源利用方式粗放,综合能源效率不足40%,比发达国家低15%~20%,如不改变,我国的能源供应将难以持续。我们将按照“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要求,加快能源技术创新,推动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地热能,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主动控制碳排放。实行低碳发展,核心就是降低发展的“碳依赖”。当前,我国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还处于比较高的阶段,实现2020年碳排放强度下降的目标,需要以更大的力度和更强的措施,加强对高能耗行业能耗的管控,有效控制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碳排放,提高建筑节能标准,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同时,还要推动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实行公共交通优先,鼓励绿色出行,降低人均碳排放量。

发展循环经济。减量化、再使用和再循环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原则。形象地说,就是“变废为宝”,把废弃物真正转换为有用的东西。目前,我国能源资源需求呈刚性增长,废弃物产生量不断增加。据测算,仅城市生活垃圾,年清运量就有1.71亿吨,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极为迫切。“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减少单位产出物质消耗,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再生资源回收的衔接,推进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

四、资源利用高效化

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们生产生活的源泉和条件。如果资源短缺,或者资源枯竭,将极大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甚至人类都无法生存。

目前,我国水资源空间匹配性差,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缺水。水资源如此,其他资源亦然。一个时期以来,土地、能源、水资源等普遍吃紧,资源利用陆续亮起红灯,资源约束加剧,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形势,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强调要坚持节约优先,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以切实的措施破解我国资源环境面临的难题,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2014年,我国用水总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4 项考核指标均达到年度控制目标。今后要继续守住用水总量、用水强度、节水标准“三条红线”,咬定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不放松,合理制定水价,编制节水规划,实施雨洪资源利用、再生水利用、海水淡化工程,建设国家地下水监测系统,开展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坚持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建设节水型社会,确保到202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

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我国虽幅员辽阔,但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而且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要缓解这一矛盾,必须通过优化土地使用,调整建设用地结构,降低工业用地比例,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工矿废弃地复垦,严格控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模。积极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坚持产能为本、保育优先、保障安全,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让耕地休养生息,保持可持续发展。

强化能源利用市场机制作用。市场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最有效的手段。长期以来,由于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等权限模糊,以市场为导向的初始分配制度不健全,造成资源使用价格严重扭曲。为此,“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创新有偿使用、预算管理、投融资机制,培育和发展交易市场,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让资源得到高效合理的利用。

倡导全民节约社会风尚。节约资源人人有责。如果我们平均每人每年节约1度电,全国每年可节约13亿多度电,相当于节约了52万吨标准煤、520万吨净水,减少了35.36万吨碳粉尘、129.61万吨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排放。“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提高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矿标准,开展能效、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倡导合理消费,力戒奢侈浪费,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社会习惯。

五、环境治理出重拳

2015年的第一天,期盼已久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提出了对环境污染“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等狠招,成为治理污染的“钢牙利齿”,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环保法。环境保护部手握治污重典“强势环保”,公开约谈20多个城市的市长、叫停小南海水电站……中国环保制度将会更加严格。

由于历史积累的问题较多,我国资源环境形势严峻,存在环境质量差、生态受损严重、风险隐患高等问题,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和瓶颈制约。“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的要求,强调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实现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环境质量指标。

推进多污染物综合防治。空气、水、土壤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近年来,空气、水、土壤污染严重,甚至触目惊心,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今后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防治战役。力争到2020年,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程度减少;水环境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全国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环境治理需要联防联控、齐抓共管,跨区域、跨流域、跨领域联合作战,充分发挥多污染物综合治理的协同效应和区域流域的共治效应,推动形成改善环境质量的整体效果。

扩大污染物总量控制范围。保护环境不仅要治理已有的污染,更要减少甚至杜绝产生新的污染,否则就会陷入“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怪圈。下一步最重要的是用好污染减排这一重要手段,在继续实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的基础上,增加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等约束性指标,实施区域性、流域性、行业性差别化总量控制指标。深入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到2020年,全国所有县城和重点镇具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县城、城市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5%、95%左右。

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治理环境必须在完善制度上下功夫。“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建立全国统一的实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健全环境信息公布制度,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通过扎紧制度的笼子,更好地保证天蓝地绿水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还对我国环保管理体制作出一项重大改革,就是提出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从体制上增强环境执法的统一性、权威性、有效性,让环保执法队伍真正强起来。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是保护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屏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只有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让山更绿、水更清、林更密、田更肥、湖更美,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梦想才不再遥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学习习近平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全文共 4913 字

+ 加入清单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不仅实现了我们党对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实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思想理论的新飞跃,而且成为今日中国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认识把握五大发展理念所蕴涵和彰显的科学方法论,对于我们完整理解五大发展理念,在“十三五”时期开好局起好步,推动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这场深刻革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创造性运用

今天,认识把握中国发展的大局大势,是从规律出发、弘扬唯物辩证法还是搞别的,既是一个重大的认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论问题。五大发展理念所蕴涵和彰显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对此作出了坚定而科学的回答。

深入把握“三大规律”的科学理念。认识把握规律是思考发展问题的前提。尊重规律,遵循规律,不断深化对规律的认识把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一大特点。五大发展理念提出以来,国内外反响强烈,党内外普遍称赞,认为这是符合发展规律,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理念,在思想认识和理论方法上都是正确的。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社会主义发展到今天,共产党执政到今天,我们越来越明白,不创新就会死路一条,不协调就会分崩离析,不绿色就会天怒人怨,不开放就会自生自灭,不共享就会天下大乱;只有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路子,才能走出一条健康之路、富强之路、光明之路。我们之所以反复强调合目的合规律这“两合”,是因为“合目的”主要解决一个“要”或“要什么”“要得合理不合理”的问题,“合规律”主要解决一个“能”或“不能”的问题。现在,温饱问题解决了,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小康社会、怎样建成这个小康社会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成为关系发展全局的头号课题。习近平同志指出:“准确把握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使主观世界更好符合客观实际,按照实际决定工作方针,这是我们必须牢牢记住的工作方法。”基于这一科学方法论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正当其时、恰逢其时,实现了客观决定性与主观能动性、合目的与合规律、“要”与“能”的有机统一。

科学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最新成果。唯物辩证法是思考发展问题的根本方法。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唯物辩证法主张,对待矛盾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直面矛盾,运用矛盾相辅相成的特性,在解决矛盾过程中推动事物发展。对处于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风险叠加期的当今中国来说,在直面矛盾、解决矛盾中攻坚克难、化解风险,显得尤为重要。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正是基于这一规律性认识:创新发展针对全球科技竞争、经济竞争激烈与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突出矛盾,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针对经济长期高速增长与不同区域、领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突出矛盾,注重增强发展的整体性;绿色发展针对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与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之间的突出矛盾,注重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双赢;开放发展针对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面临深刻变局与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总体不高的突出矛盾,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与分配不公的突出矛盾,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五大发展理念是我们党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解决我国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产物,凸显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精髓,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干事创业的基本方法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新最好的发展理念。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时代典范。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是思考发展问题的关键。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都必须坚持和把握党的思想路线。他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坚持实事求是,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发展环境、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理念也不会一成不变。面对新的发展实践,有些东西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不可逾越,现在则需要突破。新形势下,我国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都在发生深刻变化,迫切要求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地分析主要矛盾,认识发展规律,解决突出问题,刷新发展理念,实现对传统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治。五大发展理念体现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理论品格,成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时代典范。

我们党科学思维方式的创造性运用

方法论是思维方式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是方法论的具体运用。今天,我们应以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五大发展理念所蕴含的思维方式给予了明确回答和鲜明示范。

彰显战略思维。战略思维是管总的、管长远的,是围绕全局性、长期性的重大问题进行筹划与指导的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系统方法论在思维方式上的体现。一个国家要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站稳脚跟、谋求发展,就一刻也离不开战略思维。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战略思维更是不可或缺。习近平同志强调:“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五大发展理念关系我国发展全局,是战略思维在发展问题上的充分彰显:创新发展就是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协调发展强调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绿色发展强调围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开放发展强调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共享发展强调满足公平正义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为国家发展培育最深厚的伟力。“第一”“核心”“总体”“基本”“本质”这一系列关键词,充分展示了五大发展理念的战略特性和全局意义,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战略的科学谋划。

彰显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推陈出新、求新求变的思维方式。习近平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大潮中,谁能占据创新的制高点,谁就能抢得发展先机、赢得发展优势。五大发展理念是创新成果、是运用创新思维的范本,不仅把创新放在首位,而且其他四大发展理念都体现创新、贯通创新精神。比如,协调发展理念以改革创新为基本原则,作出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推进新型城镇化、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培育新型文化业态等诸多科学安排;绿色发展理念代表时代发展新潮流,意味着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的全面变革和刷新;开放发展理念着眼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内在要求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打造全面开放新格局;共享发展理念致力满足人民的新需求新期待,包含着一系列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全域覆盖、逐步均衡的新探索和新要求。创新思维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于五大发展理念中,使之相互贯通、相辅相成,使五大发展理念成为我们时代发展的旗帜,必将指引我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彰显全球思维。全球思维要求立足本国、放眼世界,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持续推进、各国文化交流交融不断加深、社会信息化进程日新月异,世界越来越像一个“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各国已成为唇齿相依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同时我们要树立世界眼光,更好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五大发展理念具有宏阔的国际视野、世界眼光,鲜明标注“世界历史”的思域与视域,无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还是共享发展,无不深刻体现世界发展的潮流所向、脉动所在,无不体现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公约数”;开放发展,则更着眼于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必然结论。五大发展理念既是对全球治理经验教训的总结提炼,又是对全球发展理念的深化和升华;既促进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良性互动,又为全球治理提供新理念、作出新贡献。

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掌握与运用,重视科学思维方式的创新,要求党员干部掌握辩证思维、历史思维、系统思维和底线思维等思维方式,用活用足科学方法论和科学思维方式,促进内因发生变化,丰富和改造主观世界、推动理论和实践创新。

按内在联系、辩证统一的原则贯彻好五大发展理念

今天,我们在方法论上如何贯彻落实好五大发展理念?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和内在联系、辩证统一的原则,运用我们党的科学思维方式,做到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坚持立足国内和放眼全球相统筹、坚持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相协调、坚持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目标导向着眼未来,问题导向注重当下。目标就是前进方向、就是问题和矛盾解决的预期结果,目标中包含着矛盾解决的路线图、时间表;问题就是疑难、就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问题中包含着矛盾解决的方案与目标。改革和发展由问题和矛盾倒逼形成,在解决问题和矛盾中向前推进。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需要我们紧紧围绕五大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十三五”这个解决突出问题和矛盾的重要窗口期,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重要抓手,增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忧患意识与紧迫感,既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倒推,厘清到各时间节点必须完成的任务;又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顺推,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办法。

坚持立足国内和放眼全球相统筹。古希腊有个神话,大英雄安泰的双脚只要触地就能吸取巨大能量、永不可战胜,双脚离地则失去力量。这启示我们,不能脱离现实国情和阶段性特征谈发展。在中国命运与世界命运紧密相依的新形势下,立足国内与放眼全球决不能彼此割裂、相互分离。经济发展新常态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更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坚持立足国内和放眼全球相统筹,需要我们既以新理念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又从全球经济联系中进行谋划,重视提高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能力。

坚持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相协调。五大发展理念主题主旨相通、目标指向一致,既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一个开辟未来发展前景的顶层设计、构成了一个系统化的逻辑体系。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应树立全面系统的思维方式,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同时,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推进。这需要我们既着眼于全面推进“五位一体”建设,又突出薄弱环节和滞后领域,集中攻关,提出可行思路和务实举措。应紧紧扭住短板、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无论是制定具体规划,还是出台政策措施、完善体制机制,都应着力补短板、解难题,在攻坚克难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性、平衡性。

坚持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五大发展理念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也是围绕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具有鲜明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应坚持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从深入把握“三大规律”、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来看问题,增强发展思路和发展举措的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针对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和举措,做到可操作、能检查、易评估。图难其于易,为大其于细。只要我们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步步为营、扎实推进,五大发展理念就一定能转化为新的发展实践、取得新的发展成效,实现我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全面建成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小康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学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全文共 3021 字

+ 加入清单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是党的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与党的发展思想进程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指导和推动发展的重要引领。

《论十大关系》和党的八大开启了对发展理论的自觉探索。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着高度清醒的认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外部全面封锁、国内百废待举的历史条件下,即开始了党的发展理论的自觉探索,提出以苏为鉴、独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从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的角度,精辟分析了我国开始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带有全局性的十大关系和十二个矛盾,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适时指出党的根本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建设富强繁荣的国家;指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处理好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与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中国与外国的关系等;提出综合平衡、统筹兼顾的发展方针,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协调发展。党的八大进一步明确,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对中国发展基本问题的重大判断。党在执政之初关于发展问题的开创性探索,奠定了党的发展理论的重要思想基础,对我国发展实践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发展是硬道理”彰显了邓小平理论的鲜明主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发展为鲜明主题的邓小平理论。邓小平基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发展基点的准确定位,响亮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靠自己的发展。邓小平不仅强调必须发展,而且是怎样实现发展的总设计师。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党制定了体现发展要旨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以“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标准,规划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邓小平还把全面持续发展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把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全局,指出“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要采取有力的步骤,使我们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邓小平理论彰显了党的发展理论的实质,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深化了对发展规律的认识。 世纪之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在探索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过程中,把发展提到了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高度,阐明发展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创造性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和发展的根本任务、依靠力量、领导力量、国际战略等重大问题。江泽民发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深刻论述了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十二个重大关系,包括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这个总揽全局的关系,速度和效益的关系,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第一二三产业的关系,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关系,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收入分配中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党中央还确定了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方针,明确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发展目标,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任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丰富和拓展了党的发展理论。

科学发展观系统阐述和提升了党的发展理论。 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迅速腾飞,与此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显现出来。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什么是发展、怎么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提出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开拓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发展的本质和内涵,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发展问题做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改革创新,重视节能环保,努力关注民生,坚持不懈地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科学道路。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十八大将其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五大发展理念升华了党的发展理论的新境界。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握当今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中国经历新旧动能转化的时代大势,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这是具有高度战略性、纲领性和引领性的理性认识。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既是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进一步深化,又使创新进入了理论、制度、文化等综合层面;协调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旨在实现全方位的均衡协调发展,增强发展整体性和协调性;绿色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既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经验教训的历史总结,又是引领中国长远发展的战略谋划;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全球视野思考中国发展问题,是基于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历史总结,也是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结果,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五大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发展动力、发展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内外联动、社会公平正义等问题,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内在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实践,使得中国未来的发展路径更为清晰、更加明确。

五大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补齐发展短板,厚植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力,超越发展悖论,科学回答了关系我国长远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创新性、深刻性和系统性升华了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我们党关于发展问题的经验集成和思想结晶,开辟了党的发展理论的新境界,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要求我们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用五大发展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衡量和检验发展实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人大学习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全文共 1615 字

+ 加入清单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一场深刻的变革,犹如杠杆撬动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人大工作涉及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人大代表直接接触人民群众的“地气”,落实好“五大发展理念”人大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更应该从人大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入手,积极推动“五大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

为创新发展凝心聚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经济社会发展有创新才有高质量的进步。人大要牢固创新意识,围绕创新发展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视察、监督和调研,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工业、农业等领域创新创造,驱动快速发展。要依法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等的实施情况,在激发创新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方面提出议案和建议,发挥科技创新在创新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让崇尚科学、创新发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促进一个地方形成创新发展的新局面,努力拓展发展的新空间。

把协调发展做到实处。人大工作既有强力的监督职能,又有很强的协调作用,要在党委的领导下,围绕协调发展依法讨论决定重大事项,依法行使任免权,依法做好地方立法工作,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协调好社会各方利益关系。要抓住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和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依法开展监督、执法检查和专题询问,听取和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执行情况的报告,提出意见建议,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在协调发展中不断增强发展的后劲和含金量。通过强有力的协调工作,帮助党委政府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共同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并驾齐驱。

建言献策于绿色发展。人类生存于一个地球,保护生态环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人大工作要责无旁贷地积极宣传绿色发展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依法依规做好相关立法工作,走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要抓住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等现实热点问题,组织人大代表开展相关活动,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促进绿色发展落到实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使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良好的生态环境相匹配,走绿色发展之路、文明发展之路,和谐发展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绿色发展作贡献。

搭建桥梁促开放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是党和国家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也是人民群众表达意愿、实现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人大工作要利用这一独特的优势,活跃工作方式方法,积极发挥人大代表人才济济、联系面广的作用,发挥人大代表的智慧和潜能,为开放发展搭建桥梁,为开放发展引智引资,为开放发展引进人才和技术,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推进经贸合作、人文合作,深度融合,互惠互利,把先进的东西引进来,把本地的产品打出去,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竞进提质,促进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为共享发展倾心尽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是“十三五”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人大代表植根于人民群众,与人民群众朝夕相处,是从人民群众中选出来的优秀份子,要不负众望,当好政治上的明白人,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帮助和带领身边的群众共同发展共同致富。要多收集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和所愿,多向党委政府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人民群众共享发展尽到人大代表的应尽之责,在推进共享发展中尽心尽力,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感受到更多的获得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未来5年,中国将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加快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改善环境质量;坚持深度融入全球经济,打造利益共同体;坚持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公平公正、共建共享的包容性发展新机制。所有这些,将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动力,也为世界经济释放出巨大需求,成为新的增长源。因此,人大工作要自觉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并落到实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全文共 1664 字

+ 加入清单

十八届五中全会对林业改革发展提出了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推动绿色发展,筑牢安全屏障等新要求和新任务。绿色发展理念为今后林业改革发展全局和生态文明建设大局指明了方向,将成为今后林业发展的总方针。

一、绿色发展,推动实现“美丽中国”

过去的30多年,我们国家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在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生态环境恶化及其对人民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我们的心头之患,并成为日益突出的民生问题。特别是最近发生的大面积、长时间的严重雾霾,不仅给我们的身心带来了伤害,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很多人都谈霾色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这不仅仅是在宣示一种发展理念,更为重要的是提出了一个如何实现绿色发展的行动纲领,勾画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路径。绿色发展将成为“十三五”规划的要义和核心内容,不仅表明了我国政府坚定地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而且表明党和国家对于环境保护工作回归其根本目的的明确要求,同时也回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期盼。特别是关于生态文明战略思想和质量总体改善战略目标的确立,凸显了生态环境保护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奠定了新阶段环境保护工作的方向。我相信,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描绘的美丽中国“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实现。

二、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新贡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

要通过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

三、绿色发展,林业行业大有可为

据统计,目前我国木材年消耗量近5亿立方米,国内采伐量约为2.5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达到50%。受国内禁伐、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预计到2020年,我国木材需求量约为8亿立方米,缺口将达5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达到65%左右。

当前,我国仍然是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生态产品供应不足的国家,我国林业发展水平与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需求相比,与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的期待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为了实现绿色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缓解经济发展对林产品的迫切需求,今后我国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强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采伐,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按照规划,到2020年,全国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分别达到23%和151亿立方米。

“十三五”期间林业行业应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总任务,努力增绿增质增效,加快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不断提升林业发展水平。作为绿色发展大战略的主要实施者,我们将大有可为,也应该大有作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全文共 1050 字

+ 加入清单

X月X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在京闭幕。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同志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贯穿公报,这是针对当前发展阶段提出的科学理念,具有重大意义。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五大理念”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结合,共同发挥作用。创新是发展的基点,协调是发展的节奏,绿色是发展的底色,开放是发展的格局,共享是发展的目标。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历史关键点,发展要上台阶,发展理念必须要有提升。五大新理念的提出正是用新的理念来提升和丰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内涵,这将对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只有遵循经济规律,才能科学发展;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可持续发展;只有遵循社会规律,才能包容性发展。显然,这五大发展理念,要贯彻到发展实践中,就不是常规打法、惯常套路,而是首先要在思想观念深处来一场变革。惟有先启这一思想观念的变革,才能撬动我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

强化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贯穿改革始终,不仅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更要注重在体制机制创新。强化绿色发展,必须纠正过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陈旧思维,破除唯GDP的传统观念,“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化开放发展,必须着眼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发展是硬道理。“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但发展环境发生变化,各种风险和挑战将不断增多。可以展望,“十三五”时期,我国的民生保障将在框架越来越完整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与资金使用效率,创新改革,实现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开放发展”这一发展理念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全球角色的一个重大转变。在这一理念下,中国将从主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转向“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从全球化的积极接受方转变为全球化的主动塑造方。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关于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全文共 11040 字

+ 加入清单

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攸关“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和发展着力点,是我们党认识把握发展规律的再深化和新飞跃,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思想指引。

2016关于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1】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最近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研究明年经济工作时再次强调,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明年经济工作的着力点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我们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理解五大发展理念的深刻内涵,紧紧围绕这五大发展理念谋篇布局,确定若干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举措,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努力实现“十三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发展理念是引领性的东西,直接关乎发展成效乃至成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从来不是抽象的教条,其现实形态总是在与具体国家、具体时代、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焕发生机、丰富发展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总是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适时提出相应的发展理念和战略,引领和指导发展实践。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当前和未来发展大势,自觉运用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鲜明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用发展理念统领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用发展理念彰显价值、重申立场、宣誓决心,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再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时代创新,也开辟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从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来看,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在深刻分析国际发展大势、国内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形成的。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在大调整大变革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趋势,原有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科技创新孕育新的突破。从国内看,“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面对新常态下的新变化,再坚持粗放发展模式、简单地追求增长速度,显然行不通了。新的发展变化需要树立新的发展理念。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新思路、新举措。这五大发展理念,符合“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和特定阶段,揭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有利于我国在未来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集中体现了我国在“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就要深刻认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深刻认识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深刻认识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深刻认识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深刻认识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还必须提高领导干部的素养和能力。要把学习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联系起来,不断加深理解、深化认识。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转化为谋划发展的具体思路,转化为落实发展任务的工作举措,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实际成效。要让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深刻认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蕴含的机遇和挑战,既看到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动力持续转化,良好发展态势可以保持;又看到不发展有不发展的问题,发展起来有发展起来的问题,甚至更多更复杂,我们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从而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为实现新的发展蓝图而顽强奋斗。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认真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能力,让他们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更好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各级领导干部要以“三严三实”要求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标准要严、措施要实,以“严”的精神改进工作作风,以“实”的干劲抓好发展任务。

2016关于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2】

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新的突破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的最大思想亮点,是贯穿《建议》全篇的一条思想红线,也是《建议》谋篇布局的鲜明逻辑线索。可以预期,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五大发展理念,必将成为引领“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阶段)我国发展全局、更加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不断开拓我国发展新境界的根本思想保证。

五大发展理念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为解决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应运而生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相适应,同实现“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相契合,同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在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的新期待相呼应,是对我国改革开放37年来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我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

第一,五大发展理念深刻体现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已接续奋斗了13年。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都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和把握的产物。特别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揭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由全面深化改革来提供动力、激发活力,必须由全面依法治国来提供引领、规范、保障作用,必须由全面从严治党来提供政治、思想、组织、制度、作风保证。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了对我国发展规律的认识。其中,创新发展揭示了如何激发新的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揭示了如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揭示了如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揭示了如何解决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揭示了如何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完全可以说,同十六大报告刚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相比,现在我们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规律的认识,比那时深刻得多了、经验也丰富得多了。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的转变,有利于引领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方式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过程中,持续推动了各方面理念特别是发展理念的突破和进步。比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三大执政理念;十八大以后,我们党从提出包容性增长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的理念,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到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这五大发展理念,都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自觉把握的体现,都有利于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指好道、领好航。

第二,五大发展理念鲜明体现了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引领性。

“十三五”规划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建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议》的说明,深刻阐明了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首先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这三个新的特征;其次是新常态下,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四个战略转变”;更重要的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不断变化的世情国情,使新常态下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

为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必须以变应变,做到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这就必须按照《建议》,从过去较多利用世界经济较快增长加快自身发展,转变为更多依靠内生动力实现发展;从过去较多利用国际市场扩张增加出口,转变为更多依靠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增长;从过去较多利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原有比较优势的条件推动发展,转变为加快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过去较多利用原有规则招商引资、促进发展,转变为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保护和扩大我国发展利益;从我国集中力量发展经济的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实际出发,统筹国际国内事务,统筹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工作。

以上这些,就是《建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的深刻历史背景,是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以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着力把经济发展新常态变为经济发展新强态的必然选择。

第三,五大发展理念突出体现了应对发展新矛盾新挑战的现实针对性。

“十二五”时期,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面前,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等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奋力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使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同时,《建议》也明确提出,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很突出,主要是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企业效益下滑,重大安全事故频发;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收入差距较大,人口老龄化加快,消除贫困任务艰巨;人们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法治建设有待加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和能力水平有待提高,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有待强化。五中全会作出的总体判断是: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十三五”时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因此,这个时期也可能是我国发展面临的各方面风险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

邓小平同志说过:“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在新形势下,如果我们对发展起来以后出现的问题不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不妥为处理,特别是如果对利益关系协调不好,就有可能导致问题激化。所以,《建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也是针对应对风险、化解挑战提出来的。只要全党同志普遍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提高统一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就能驾驭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更加有效地应对、化解各种风险和挑战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四,五大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的紧迫性。

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的最新诠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就是要求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覆盖的人口要全面、覆盖的区域也要全面。如果到2020年我国在经济发展总量和增长速度上完成了目标,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加严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补齐短板,是根据经济学中的“木桶理论”提出来的:一只木桶的装水容量,不是取决于木桶中最长的那块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分析判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主要存在于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等方面。特别是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没有明显提高,一些地方生态环境恶化,就是最突出的短板。《建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就是要动员全党在谋划“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时,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着力提高发展协调性和平衡性,否则“木桶效应”就会愈加显现,一系列社会矛盾就会不断加深。统一贯彻落实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及时补齐短板,有助于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增强发展整体效能。

《建议》强调:“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所谓“深刻变革”,既是指发展思路、发展方向的变革,也是指发展方式、发展着力点的变革,更重要的是指发展体制机制的变革。在创新发展中,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构建发展新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体制,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性发展;在协调发展中,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在绿色发展中,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在开放发展中,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在共享发展中,对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都是涉及观念变革、制度变革、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变革的重大战略举措。所以,按照《建议》要求,“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统一思想,协调行动,深化改革,开拓前进”,是完全必要、非常及时的。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世纪以来接力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逐步酝酿、到五中全会正式形成的。

《建议》首次明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并不是凭空得来的,是“十三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这五大发展理念的逐步酝酿和明确提出,得益于新世纪以来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一以贯之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

第一,我们党在新世纪之初和十六大以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初期和中期阶段分别形成了五大发展理念的雏形。

1、关于“创新”的理念。从新世纪之初到党的十六大,江泽民同志多次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他还强调:“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党的十六大以后,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他还提出:“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经济发展方式,创新成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资源、生态环境、自然灾害、人口健康等全球性问题的重要途径,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并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视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为有效激发全社会创新意识和全民创新活力,胡锦涛同志还提出“人才强国”战略,强调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坚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

2、关于“协调”的理念。1997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要“在优化经济结构、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真正走出一条速度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3、关于“绿色”的理念。从2004年到2010年,胡锦涛同志在有关讲话中先后提出:要“研究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探索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要“提倡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他还强调:“绿色发展,就是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

4、关于“开放”的理念。最早出现在邓小平同志的有关论述中。他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邓小平同志还作出了实行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新世纪之初,江泽民同志进一步强调,要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他还指出:“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们对外开放方针两个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方面,是“对外开放的两个轮子,必须同时转动起来”。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

5、关于“共享”的理念。1997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阐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的内涵和要求时提出:要“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党的十六大以后,胡锦涛同志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局面。他在阐述科学发展观核心立场时强调: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第二,习近平同志在从党的十八大到十八届五中全会这3年治国理政实践中,分别提出和集中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分别提出了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以及包容的发展、公平的发展、全面的发展等重要理念,还分别提出了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新理念。

关于“创新发展”。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明确指出:“国家的强盛,归根结底必须依靠人才。我国要走创新发展之路,必须高度重视创新人才的聚集,择天下之英才而育之。”1年之后,他又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要“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改革促创新发展”。他还郑重提议:把“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作为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重点议题。

关于“协调发展”。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完善区域政策,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2015年4月,他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要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使之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互惠一体,形成双轮驱动。”2015年7月,他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讲话中还提出:“要坚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走向全面小康”。

关于“绿色发展”。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的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时指出:“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2013年12月,他又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

关于“开放发展”。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要“推动形成亚太地区政策协调、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开放发展格局。”2014年11月,他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上强调:“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正在实行从引进来到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重大转变,已经出现了市场、资源能源、投资‘三头’对外深度融合的新局面。只有坚持对外开放,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2015年10月,他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要“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为我国发展和世界和平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关于“共享发展”。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中国梦内涵时提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2014年9月,他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演讲中指出:“中国视周边为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我们提出了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就是要诚心诚意同邻居相处,一心一意共谋发展,携手把合作的蛋糕做大,共享发展成果。”2015年4月,他在巴基斯坦议会的演讲中强调:“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是在新形势下扩大全方位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要致力于使更多国家共享发展机遇和成果。”五大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总思路总布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短短3年时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实践中提出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党和国家、也为各行各业的工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发展新突破,提供了科学的指南和基本的遵循。

根据我的学习理解和系统梳理,可以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思路通俗地、形象地概括为“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引领新常态,为民造新福”这四句话。

所谓“一二三四五”,就是“一个中国梦”、“两个一百年”、“三大发展战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第五个现代化”和五大发展理念。

“一个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亿万中国人民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共同愿望和美好憧憬。我们党提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要让13亿中国人民都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两个一百年”,就是在21世纪上半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步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三大发展战略”,就是“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这“三大发展战略”,这是推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三大支撑带。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党中央在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是要从目标、动力、保障、保证四位一体的角度,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到2020年如期实现。

“第五个现代化”,就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我们党继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现代化之后提出的第五个现代化,就是要求各级各类干部都要以专业的思想、专业的素养、专业的方法,提高科学决策能力,确保制定的重大战略、出台的重要政策符合客观规律。

五大发展理念,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牢固树立这五大发展理念,是为了完善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党中央要求统一贯彻这五大发展理念,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比如,五中全会《建议》在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强调“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这“三个为中心”并提,不是要改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是要把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增进人民福祉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正是新的发展理念的新意所在。

所谓“上山打老虎”,就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为切实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而深入开展的反“四风”、反腐败斗争。我们党对“四风”的严厉整顿,对裸官的系统性清理,对腐败的零容忍惩治,对境外逃犯的不懈追捕,这一系列既“打虎”又“拍蝇”还“猎狐”的雷霆反腐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点赞,体现了我们党“开弓没有回头箭”,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始终保持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政治勇气和坚定决心。

所谓“引领新常态”,就是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这“三期叠加”的新阶段,按照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大逻辑引领我国发展全局,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所谓“为民造新福”,就是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让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总之,对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以及对五大发展理念所体现的“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筹”、“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这四大方法论原则,我们都应该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坚定性,使五大发展理念对我国发展全局真正起到关键引领作用、战略指导作用、有力促进作用。

2016关于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3】

创新

创新发展兴中华,九州伟业铸辉煌。

树立科学发展观,贫穷落后全扫光。

协调

协调发展稳步增,市场经济促攀登。

注重协调顾全局,同心共筑梦成真。

绿色

生态发展风光美,万里江山绿遍飞。

植树造林满春色,千沟万壑翠累累。

开放

开放国门通世贸,经济文化互来闹。

改革开放宏图展,合作共赢相引导。

共享

城乡致富万家乐,吃穿住行翻了个。

发展成果全民享,幸福生活全靠“社”。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党员干部学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全文共 1480 字

+ 加入清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是贯穿全会精神的灵魂和主线,“十三五”规划建议就是按照这条主线来谋篇布局的。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要牢牢把握五大发展理念这条主线,用五大发展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各项工作的创新发展。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科学的发展理念引领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对新的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的深刻洞悉,体现了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发展方向的科学把握,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既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和发展的着力点,也是我们党认识把握发展规律的再深化和新飞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是我们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需要牢牢把握的一条主线。

牢牢把握五大发展理念这条主线,首先要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创新是推动发展的动力;协调是突出重点,统筹兼顾,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开放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走出一条以改革开放激发发展活力的新路;共享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让老百姓共享发展成果,提升幸福指数。五大发展理念主题主旨相通、目标指向一致,统一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统一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统一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这五大发展理念,既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一个开辟未来发展前景的顶层设计,构成了一个系统化的逻辑体系,是一个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的集合体,体现着辩证思维和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论,对我们推进发展以及各项工作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牢牢把握五大发展理念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发挥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和带动作用。领导干部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或单位各项工作的决策者、引领者,他们的发展理念决定了这个地区、部门和单位的发展方向、质量和成果。只有领导干部率先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在谋划发展蓝图、决策各项工作上自觉用五大发展理念做指导,才能让科学的发展理念落到实处,也才能影响和带动身边人按照科学的发展理念去推动发展,开展工作。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转化为谋划发展的具体思路,转化为落实发展任务的工作举措,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实际成效。

牢牢把握五大发展理念要着力培养和提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硬素养和能力,成为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家里手。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和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如果总是沿用老的思路和办法,就难以胜任现在的工作,出现无所适从、不会为不善为和素养能力不适应的问题。要切实抓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教育培训,把五大发展理念作为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着力提升领导干部推动发展的本领。要增强问题意识、强化问题导向,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在破解发展难题中实现发展的新进步。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要下大力气解决收入差距过大、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社会保障滞后、教育和就业机会不均等突出问题,使发展更具公平性、普惠性,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和全国的一项重要任务,关键就是要牢牢把握五大发展理念这条主线,用科学的发展理念武装头脑,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如何理解五大发展理念

全文共 1398 字

+ 加入清单

1月6日下午,参加市委三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第一讨论组的明水县领导同志,紧紧围绕全会报告进行了认真热烈的讨论,深刻全面地领会报告的精神实质,结合实际畅谈了今后五年特别是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和工作任务目标落实。

市委书记张晶川参加了讨论,并与同志们就“十二五”期间工作成就,“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关键、本质以及我市如何做好实践对接,落实好“十三五”规划创造良好开局,坚定信心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张晶川强调,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会报告对其内涵、关键、本质进行了深刻解读,并结合我市实际明确了落实的基本路径,做好实践对接,更接地气。“十二五”时期特别是去年,明水县工作很不错,在全省有一席之地,为绥化争了光。明水县委要深刻理解“五大发展理念”,积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农区现代化实践。尤其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经济结构调整、互联网+现代农业、呼兰河流域综合开发等重点工作。明水县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明确目标,坚定信心,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起到典型示范作用。要发挥比较优势,突出政府主导,在精准上下功夫,通过扶贫开发促进农民增收、基础设施改善、社会事业进步。要把扶贫开发工作与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重点解决好因病致贫返贫等问题。调整经济结构,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力,盯住哈尔滨、大庆等地消费市场,大力发展蔬菜产业、草食畜牧业,增加收入,实现主辅双强。明水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要继续发力,保持领先地位,既要推动创业创新富民,更要实现增加税收富县。要借助呼兰河综合开发这个载体,利用寒地黑土资源,围水发展市场需求的高品质绿色有机农牧产品,卖上好价钱,实现高收益,提升现代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

明水县委书记路百胜说,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落实市委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农区现代化实践、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的总体要求,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完善提升“明”县战略,及时把市委的战略思路和全会报告主旨注入“六大明水”实践当中,使之更加科学完善,更加契合上级精神,更加符合明水实际,切实把明水打造成绥化农区现代化试验区、核心区和示范区。锛住产业项目建设、明牌基地建设、精准扶贫、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社会管理五个重点,细化推进措施,强化保障机制,抓好落实,加速农区现代化进程,与全市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明水县委副书记、县长洪非说,按照市委要求,明水要坚持三个导向,实现率先发展和突破发展,努力打造“三个先行县”。以市场为导向,深耕“互联网+”,努力打造农区现代化先行县;以政策为导向,精准发力,整合资源,打造精准脱贫的先行县;以问题为导向,改善管理,加速建设,打造幸福城市建设先行县。

兴仁镇党委书记王鹤说,作为“互联网+”扶贫重点示范镇,要以“两不愁三保障”标准为目标,充分利用大数据进行疾病预防和健康数据利用,做好农村贫困人口疾病预警和医疗保健、大病治疗等服务,完善医疗救助机制,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水平,使农民脱贫后不再因病返贫,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姜继家、胡润辉、李昕、罗文明、李长哲、王敬利等在讨论时发言。

市委常委、绥化军分区政委赵传明,市委委员、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主任薛兰奎参加了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学习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全文共 3397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重要讲话。

一、勇于实践 敢于创新

“十三五”期间,世界经济仍然处于复苏期,中国经济处于“叠加期”、转型期,有很多发展难题需要破解。面对发展难题,需要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大胆担当。习近平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就提出:“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他指出:“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认识,巩固强项,弥补弱项,继续保持和发扬奋发向上、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敢于实践、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迎难而上、一往无前的拼搏精神,进一步增强加强合作、互惠互利的共赢意识,居安思危、不进则退的忧患意识,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开放意识。”

“十三五”期间,我们要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习近平指出:“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着眼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手支持群众大胆实践,大胆探索,大胆创新,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群众创造的成功经验,把群众的积极性和创业精神引导好、保护好,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为改革发展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习近平强调:“培育和弘扬励志奋进、奔竞不息的‘图强’精神。‘图强’,就是勇于拼搏、奔竞不息,就是奋发进取、走在前列。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认清目标不动摇,抓住机遇不放松,坚持发展不停步。”

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五年时间,我们要有勇立潮头、敢为天下先的气概,也要有心忧天下、为全国发展大局作贡献的宽广胸襟,积极投身到“十三五”的创新大潮中。

二、遵循规律 善于创新

五中全会提出:“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但是创新不是拍脑袋乱想,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尊重规律、遵循规律;解放思想,还要实事求是。

善于创新,首先要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善于培养创新意识。习近平指出:“要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提高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的能力。适应新的形势,坚持与时俱进,增强创新意识,是一个地区加快发展的关键。”

善于创新,必须尊重实际。尊重实际,就是要始终坚持从世情、国情、区情出发,从我们面临的形势任务的实际出发,从人民的愿望要求的实际出发。要清醒认识发展中遭遇的新挑战、行动中遇到的新问题,不囿于以往的经验,不照搬别人的做法,作出符合实际的战略决策。

善于创新,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十三五”期间,既是中国发展的关键期、机遇期,同时又会面临诸多挑战。我们要在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积极探索认知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习近平指出:要“培育和弘扬遵循规律、崇尚科学的‘求真’精神。‘求真’就是追求真理、遵循规律、崇尚科学。‘求真’,就是求理论之‘真’,坚持不懈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遵循规律,就要干在实处。只有实干才能在实际中认知规律,才能在实践中创新,才能将创新的成果发扬光大。习近平指出:“进一步培育和弘扬真抓实干、讲求实效的‘务实’精神。‘务实’,就是要尊重实际、注重实干、讲求实效。”

习近平强调:“注重实干,就是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增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要善于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务实求变,务实求新,务实求进,用宽广的眼光、改革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三、在继承中创新 在创新中发展

我们强调的创新,是在继承上的创新,创新不能脱离历史,不能远离昨天。习近平指出:“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要认识到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必须始终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一方面,对过去既定的目标任务和行之有效的决策部署,都要继续坚持,扎实推进。决不能为了所谓的‘政绩’,一件事还没落实,又要朝令夕改。我们现在的所有工作,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来进行的。另一方面,要着眼于当今时代的发展变化,运用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不断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完善已有的东两,不断开创新的局面。朝令夕改是有害的,故步自封也是一种失职。”

五中全会要求:“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习近平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

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有正确理论指导才能有科学实践。习近平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关键就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他强调:“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永无止境。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我们要继续与时俱进,推进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

要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创新发展的保障。五中全会提出:“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习近平指出:“突出创新,就是要加强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他强调:“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以及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和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他还强调:“从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着手,推进思路创新、机制创新和方法创新。”

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指出:“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他强调:“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他还强调:“要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切实把创新抓出成效,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形成有利于出创新成果、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新机制。”

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以先进文化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培育共同理想,振奋全民精神,凝聚全民力量,确保实现“十三五”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指出“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切实增强新形势下文化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冲破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增强浙江文化的竞争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生动的创新史。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写好这部创新史,才能无愧于前人,无愧于后人。因此,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以解放思想的新境界,推进各项事业的新发展,做到既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体现工作的时代性和创造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全文共 1422 字

+ 加入清单

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体坚持、一体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握指成拳形成突围合力,才能推动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

古人有言,“提纲而众目张,振领而群毛理”。提纲挈领、把握关键,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新开局要有新作为,以什么样的理念引领发展,以什么样的方式推进改革,至关重要。

“新的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调研时的讲话,再次凸显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性作用,也为我们在新的一年如何开好局、起好步指明了方向。今年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就是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总指南、总抓手;今年的改革任务和重点,就是要在统筹贯彻新的发展理念上有新突破、新进展。

思想的高度决定了行动的高度。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五大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开出的药方,凝聚着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入思考,体现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五大发展理念是价值层面的思想引领;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五大发展理念是实践层面的行动指南。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挥棒落实各项改革发展任务,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方法论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我们才能克难前进、臻于新境。

用好这个指挥棒,就要有“除旧布新”的改革勇气。越是对旧事物有依赖,越是会阻碍新事物的成长壮大。譬如“速度情结”,如果拘泥在高速增长中,难免会放松甚至忽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等转型任务,就难以实现发展方式和发展质量的超越。没有不痛不痒的蝶变,也没有一帆风顺的转型,要实现壮丽新目标,就必须走出“舒适地带”、摆脱“路径依赖”。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的发展理念的认识要立即调整,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的发展理念的行为要坚决纠正,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的发展理念的做法要彻底摒弃。

用好这个指挥棒,就要有“直面问题”的责任担当。五大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贯穿着鲜明的问题导向。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挥棒,就要直面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解决城乡、区域、“四化”发展不平衡问题,坚持协调发展是基本思路。化解商品房高库存,必须推进创新发展,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脱贫攻坚时不我待,有赖坚持共享发展,拒绝等靠要、图虚名。冲着问题去,问题才不会积重难返,跨越追赶的“机会窗口”才不会转瞬即逝。“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抓住时机进行战略性调整、结构性改革,是顺势应时、对焦问题的必然选择。

用好这个指挥棒,就要有“一体贯彻”的系统思维。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统一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逻辑上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在实践中不可分割,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正如专家指出的,五中全会《建议》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并提,正是五大发展理念统筹一致的新意所在。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体坚持、一体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握指成拳形成突围合力,才能推动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

“前景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但幸福不会从天降”。因循守旧必然无所成就,顺势而为才能大有作为。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挥棒,扎实笃定地办,驰而不息地干,我们一定可以书写出属于2016的新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_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全文共 1534 字

+ 加入清单

党的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从坚持原则中的“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到目标要求中的“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再到发展理念中的“共享”,建议全文立足人民利益,以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工作提出了客观、全面的指引。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重要的组成部分,审计人员学习《建议》,要坚定我们以民为本、为立足点开展工作,坚定审计工作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充分发挥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基石和保障作用,要在工作中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同时要推动“五大发展理念”在各地区各部门的有效落实。

落实创新发展,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益。学习《建议》的过程是学思践悟的过程,悟就是创新。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回顾3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发展的过程,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我们要边实践、边感悟,边探索、边总结,将创新意识融入到审计工作全过程。审计思路方面,要把国家审计置于国家治理的大背景下去思考和谋划,并结合具体审计项目,把握审计重点、反映地方特点、体现工作亮点。审计技术方法方面,要积极推进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技术方法创新,充分发挥计算机审计团队的积极作用。审计管理方面,要积极探索大项目背景下的审计现场管理和审计组织方式创新,不断修订和完善各项制度。

落实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结构平衡。审计工作的协调发展,体现在审计署机关、各派出单位和地方审计机关在队伍建设、法治化建设、理论研究等方面的共同进步,需要加强人员轮岗和交流,促进不同审计部门之间理念沟通、信息共享。加大培训力度,以集中学习、案例培训、大项目交叉等方式,切实提高审计人员业务水平。优化考核评比制度,以考核促业绩,以排名促进步,形成一级带一级,先进带后进,大家争先进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在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财政审计等项目中关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等内容。

落实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审计工作的绿色发展直观地讲就是提高审计工作投入产出比,体现在进一步增强审计工作效率,改进审计工作组织方式,提高审计人员业务能力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加强与财政审计相关、与环境有关的专项资金的审计,加强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作用的经济效益审计和社会效益审计。同时健全相关法规制度,明确审计机关在环保和资源审计中审查、评价和提请相关机关依法处罚权的规定,将资源环境责任审计结果作为考察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依,同时以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履行为主线,开展专项审计。

落实开放发展,促进合作共赢。审计工作开放发展,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审计信息公开,逐步实现审计事务公开。要加大审计宣传力度,将审计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推介出去。要积极参加联合国审计,促进国内外不同审计部门在审计经验、审计理论和实践探索的合作交流。同时要坚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开展审计工作,服务促进法制化、国家化、便利化的经济环境建设,服务“一带一路”等国家经济战略,服务国家治理的总体要求。

落实共享发展,促进公平正义。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着力于增强人民福祉。审计工作促进共享发展,要在工作中突出问题导向,在破解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中开拓前进,从关注公共服务供给到到脱贫资金使用,从关注教育资源分配到就业、创业政策的落实,从关注健康中国建设到实施食品安全法规的落实,都是我们工作的落脚点。

发展是硬道理,审计工作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的所有问题都要在发展中解决,我们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议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以《规划》引领审计工作迈上新台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心得体会

全文共 683 字

+ 加入清单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2月23日下午,国家能源局召开党组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作了题为“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实践”的辅导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努尔·白克力主持会议并讲话。

王一鸣围绕如何认识经济新常态、新发展理念、供给侧改革等方面内容,运用生动的语言、翔实的事例、精辟的论证,从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等多个角度,对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实践进行了深刻阐述。

努尔·白克力指出,积极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国家能源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目前,局党组正组织全局上下通过中心组集中学习、专题研讨、辅导讲座、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把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不断推向深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努尔·白克力强调,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学习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深入思考能源发展的新趋势,深刻认识五大发展理念对能源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切实增强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能源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推进能源工作着力点和着眼点,大力实施“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发展战略,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能源保障。

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局机关、各直属单位副处级以上干部参加会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全文共 809 字

+ 加入清单

不知不觉,步入2016年已近半个月的时间。市委七届九次全会提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引领赶超发展。时间不等人,赶超发展使命在肩,时不我待。全市上下要雷厉风行、分秒必争,以“一天也不耽搁、一刻也不松懈”的饱满干劲投入到赶超发展的各项工作中。

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团结奋斗、顽强拼搏,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保持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民生不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党建全面加强的良好态势,成绩有目共睹。看到成绩的同时,还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着“短板”与差距。还应该深刻认识到,加快发展始终是湖州的主题,赶超发展是湖州当前面临的最紧迫任务。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危机感,只争朝夕,奋力赶超。

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当前,在国家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但同时,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机遇很可能稍纵即逝。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慢一拍就很可能与良机失之交臂。要想在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抢抓“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新机遇,对接省里重点培育的七大万亿级产业中赢得先机,唯有拿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快马加鞭、奋力赶超。

古人有句话:“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十三五”的蓝图已绘就,新一年的任务已明确,肩负赶超的目标,落实发展的重任,容不得我们半点迟疑,各级各部门必须发扬“马上办”的作风,发扬深入具体的作风,发扬勇争一流的作风,迅速行动起来,尽可能地把工作往前想、往前排、往前赶,做到目标再细化、任务再分解、措施再落实,排定时序、挂图作战、开足马力,以最快的速度展开新一年的各项工作,为实现赶超发展营造“漂石”之势。

责任和使命催人奋进,机遇和挑战激励前行。全市上下要树立起强烈的“时不我待、使命在我、慢进则退”的赶超意识,一着不让地做好新一年的各项工作,奋力开创湖州赶超发展新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心得体会

全文共 1096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以来,城固县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推进项目建设,着力优化服务促进工业发展,做活农业和旅游产业,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首季“开门红”。一季度,实现生产总值35.8亿元,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9亿元、财政总收入1.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5%、20.5%和42.8%。该县瞄准中省市政策趋向,在抓“大项目、好项目”上狠下功夫。积极推行县级领导包抓责任制,不断完善重大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和考核办法,将任务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建立督查通报制度,加大项目跟踪落实力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分析研究推进情况、现场解决存在问题。截至一季度末,69个重点项目开工50个,完成投资18亿元。25个市定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6.5亿元。汉中航空零组件制造、光荣炉料公司余热发电等18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建设,108国道过境段改造、阳安二线建设等项目加快推进。围绕优势资源和六大产业集群策划包装项目60余个,实施招商引资项目54个,总投资187.65亿元,到位资金17.97亿元。精心筛选设立PPP项目库,共储备项目55个,总投资170.93亿元。

推行工业经济发展目标考核激励机制,强化监测分析,制定“一企一策”扶持方案,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强化园区建设力度,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汉中航空智慧新城“三路两厂”建设加快推进,落实支持工业促销稳产保增长政策措施,54户规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6.69亿元,实现增加值18.2亿元,其中县属规上工业完成总产值32.7亿元,同比增长36.1%。大力实施质量兴县和品牌带动战略,抓好小微企业梯队培育,在全县范围内筛选出100户符合产业导向、具备发展潜力的小微企业,对其精准分类大力支持培育。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寻求战略合作和产销对接,实现转型升级。继续拓展小微企业“助保贷”融资业务,缓解企业融资难题。一季度,新发展私营企业26户、个体工商户316户。

围绕“农业倍增”目标,大力推进19个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完成投资4612万元,加速土地、设施、科技等要素聚集,推动园区与资本结合、与龙头企业结合、与生产大户结合、与专业合作组织结合,提高园区集约化、科技化、产业化水平。加快扩张主导产业规模,全面落实农业补贴政策,加大干部包抓、技术服务、示范推广力度,促进柑橘、生猪、中药材等八大主导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加快旅游特色名镇、旅游示范村和星级农家乐建设,推动乡村旅游大发展。前3个月,全县共接待游客124.2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6.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14%、17.9%。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新发展理念

全文共 229 字

+ 加入清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确立为“十三五”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的五大发展理念

历史经验一再表明,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发展状态。新发展理念将引领“十三五”发展方式从五个方面实现重大转型,这五大理念相互联系,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相互支撑:创新是发展的动能、协调是发展的基调、绿色是发展的底色、开放是发展的大势、共享是发展的目标。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一定会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凝聚起智慧和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_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全文共 1938 字

+ 加入清单

《“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让全体人民共享小康生活,首先必须消除贫困。我国目前还有7017万人生活在贫苦线以下,未来五年之内,必须将他们全部脱贫,共享小康,任务光荣而艰巨。所以《“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必须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并开创性地提出精准扶贫方略,他说:“采取超常举措,拿出过硬办法,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用一套政策组合拳,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他强调:“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改革发展进程、共同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我们要让人民共享公平优质的教育。教育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仅次于生存权。教育也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礼记》有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邓小平说:“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 习近平说:“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扩大投入,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所以,《“十三五”规划建议》将教育公平、教育共享提到很高的位置,《建议》提出:“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我们要人民共享平等就业创业的权利。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定之基,安居乐业是人民的普遍向往,所以,“十三五”将实行就业优先战略。《“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提高技术工人待遇。”习近平指出:“要通过稳定经济增长和调整经济结构,特别是扶持小微企业和服务业发展,努力增加就业岗位。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大自主创业支持力度,对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帮扶,增强学生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能力。”我们要创造公平、共享的就业机会和就业环境。习近平指出:“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

我们要让人民共享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机制,避免两极分化,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我们也充分尊重劳动,鼓励多劳多得,鼓励人民为社会发展多作贡献。《“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习近平强调,要“使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

我们要让全体人民共享社会保障,努力做到社会保障全覆盖。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准之一。我国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保障制度正在日趋完善、走向全民共享。《“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习近平指出:“我们还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乡居民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加强社会救助,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习近平强调:“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从底线思维出发,很关键的一条就是必须使社会政策起到托底作用。一是托住普遍的基本保障的底,在义务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提供基本保障,满足人们基本生存和发展需求;二是托住特殊困难人群的底,对他们进行特殊救助和扶持,‘守住他们生活的底线’;三是托住急需救助人群的底,帮助他们渡过生活中不期而遇的各种难关。”

习近平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十三五”期间,我们要让人民共享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大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步伐。《“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全文共 1501 字

+ 加入清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宁夏党委、政府要求以五大发展理念统领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的宁夏。对宁夏地方税务机关来讲,谱写好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宁夏篇章,就要把五大发展理念深深植根于税务工作之中,全面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助推宁夏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

以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确保完成税收收入任务,为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提供财力支撑。税务工作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就要通过税收筹集财政资金,为社会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近年来,在经济新常态下,税收收入面临较大压力和挑战。但是,我们要看到,发展中孕育的新机遇,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和“十三五”规划等一系列战略部署,以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产生新的税源。宁夏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一些基础设施、产业、社会民生项目的效应正在显现,产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变化,对外开放、融入“一带一路”的步伐正在加快。为此,我们要按照共享发展理念,切实加强税收征管,把经济税源转化成现实的税收收入,为宁夏实施民生建设工程提供财力支撑,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以协调发展理念为指导,强化税收管理与纳税服务的协调统一,以税收征纳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落实好协调发展理念,要求税务机关既要坚持依法治税,加强税收管理,又要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提高纳税服务,取得税收管理与纳税服务的统一。为此,我们要按照协调发展理念,把优化税收环境和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放在更加重要位置推进。一方面,要按照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和优化服务的要求,在办税负担上做“减法”,在纳税服务上做“加法”;另一方面,要更加积极主动地落实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深化宣传,优化流程,简化手续,做实服务,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同时,提倡柔性执法和人性化执法,营造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把宁夏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局面促进好,巩固好,发展好。

以创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营造“两优”发展环境。《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吹响了税务系统全面深化征管体制改革的集结号。要按照创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抓改革、求创新的意识,把改革创新作为解决税收问题的根本出路。要从理顺征管职责划分、创新纳税服务机制、转变征收管理方式、优化组织体系和构建税收共治格局等方面,研究提出一系列创新性改革举措,解决工作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推动工作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取得新发展。

以开放发展理念为指导,服务宁夏“一带一路”建设和企业“走出去”,加快开放宁夏建设步伐。要按照开放发展理念,充分运用《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税收自主权,助力企业“走出去”。要积极主动服务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落实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提供有力支持。进一步完善首问责任、限时办结、延时服务、二维码一次性告知和24小时自助办税,为纳税人提供从足不出户到如影随形的服务体验。扩大网上办税,推广网上审批,实现税款征收无纸化和信息传递电子化,加快陆上、网上和空中丝绸之路建设。

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发挥税收政策调控作用,提高宁夏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建设美丽宁夏要求必须走绿色发展道路。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利用税收大数据,透过税收视角分析自治区经济运行状况和行业、企业动态,折射经济社会发展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形成高质量的分析研究报告,为宁夏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要发挥税收优惠政策的导向作用,围绕自治区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等工作要求,助推我区提质增效一产,优化升级二产,发展壮大三产,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走绿色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