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慎独和自律有什么区别精彩20篇

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慎独和自律有什么区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浏览

547

作文

244

自信与自律作文

全文共 778 字

+ 加入清单

自信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与相信。只有自己相信自己,他人才会相信你。人之所以能,是因为相信能。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是少年周恩来的自信;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青年毛泽东的自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中年李白的自信;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老年苏轼的自信。人生不能没有自信,自信是山,坚定你的信念;自信是水,灵动你的理想。世上无难事,只怕无自信。生活总是未知,人们总在改变。既然选择了远方,就不要畏惧风雨。是英雄,自信阔步向前冲。不抛弃、不放弃,放飞梦想,与自信一起飞翔。是的,我们的肉体生活在地上,但我们的灵魂却应该飞翔,我们都应该有两只翅膀,一只是自信,另一只是自律

自律,是自我约束和自觉规范;自律,就是要在思想,品德,行为上从严要求自己。古人云:君子责己,小人责人。能否严于律己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高下的标准,因此,我们应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情况下都做到自律。作为学生,我们要自觉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课堂上,你的一句与课堂无关的话,就有可能打乱大家的思绪,破坏学习的气氛;课堂外,你的一句脱口而出的脏话,就可能损坏你个人乃至整个中学生的形象;你不严于律己,听课不认真,作业靠抄袭,考试靠舞弊,不仅会浪费你宝贝的青春,也会使你失去诚信的做人品质;如果你不约束自己,结交社会上的不良青年,就有可能给坏人以可逞之机,从而使自己堕入人生的深渊。也许这些你都是无意的,但却体现了你自律克己能力的低下,遵纪守法意识的淡薄。认识和管理好自己是我们成人成才的关键。良好的自律能力,是人人都应该具备的。作为学生,我们更应该学会自律,学会做更好的自己,只有自律,我们才可以自尊自爱;只有自律,我们才可以自省自知;只有自律,我们才可以自立自强!是的,我们的肉体生活在地上,但我们的灵魂却应该飞翔,我们都应该有两只翅膀,一只是自信,另一只是自律。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寒露和白露的区别

全文共 428 字

+ 加入清单

白露寒露都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季节气。寒露节气的露水比白露寒冷,通常凝结成霜。每年9月7日到9日是白露节气,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是寒露节气。那么寒露和白露节气有什么区别呢?

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增多,且气温更低。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谚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这句谚语提醒大家: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寒露节气一过,应注重足部保暖。

“白露”之后气候冷暖多变,特别是一早一晚,更添几分凉意。如果这时候再赤膊露体,穿着短裤,就容易受凉诱发伤风感冒或导致旧病复发。体质虚弱、患有胃病或慢性肺部疾患的人更要做到早晚添衣,睡觉莫贪凉。秋天病菌繁殖活跃,加之气候比较干燥,易造成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所以,秋季是呼吸道疾病的多发季节。

寒露过后,气候冷暖多变、昼夜温差变化较大,稍不注意,就易着凉伤风,诱发上呼吸道感染。此外,患有慢性胃病的朋友,生活中也应尽量注意保暖,避免因腹部受凉而导致胃病复发或加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立冬和冬至的区别

全文共 1470 字

+ 加入清单

一、时间区别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干支历戌月的结束以及亥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

冬至日一般都在公历的12月21日或12月22日这两日。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因此和清明一样,被称为“活节”。

二、含义区别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

立冬后46天是冬至,至,不是“到”的意思,而是“至极”,俗话说到头儿了。

三、气候区别

1、立冬

我国古代将立冬后每5天再定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对“立冬”的理解,我们还不能仅仅停留在冬天开始的意思上。追根溯源,古人对“立”的理解与现代人一样,是建立、开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么简单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

2、冬至

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冬至期间,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不过,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真可谓秋去春平,全年无冬。

中国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糜与鹿同科,却阴阳区别,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逐渐变长,夜间逐渐变短,所以,有俗话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另外,冬至开始“数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关于“数九”,民间流传着的歌谣是这样说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北京、天津,立冬、冬至这两个节气首选的饮食非饺子莫属。人们在高速运转的生活之余也越来越重视传统节气的继承和发扬。中国的节气是农耕风俗的载体,历史过去了,留下的是文化。节令风俗实际是农俗文化(食俗也是其中之一)。在现代生计中虽然已无实际意义,但增添了许多生计情趣。

四、习俗区别

(一)立冬习俗

1、迎冬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后世大体相同。《吕氏春秋.盂冬》:“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斋。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乃赏死事,恤孤寡。”高诱注:“先人有死王事以安边社稷者,赏其子孙;有孤寡者,矜恤之。”晋崔豹《古今注》:“汉文帝以立冬日赐宫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袄子。”又“大帽子本岩叟野服,魏文帝诏百官常以立冬日贵贱通戴,谓之温帽。”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共享时代,自律为首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64 字

+ 加入清单

共享单车、共享书店、共享篮球……越来越多的共享资源正与我们每个人产生密切关联,也在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理念。我们进入了一个“共享时代”。

共享即分享,中国人口多,资源毕竟有限,因此分享是一个极其棒的主意。我们共同分享资源,把有限的物品的能量扩大到无限。从交通上讲,这是公共交通的延伸;从两人分享自己的东西上来讲,这是朋友之间分享的扩展。显然,这种分享能带来不少好处。我自己恰好满12周岁马上一年,共享单车出现的这段时间,我骑车去上课的次数比起刚满12岁那几个共享单车未出现的月份,实在多了不少。骑车如此方便,何乐而不为?“绿色出行”又得到了自然的发扬。所有的共享资源都可以说是大大提升了人民的生活质量,有效缓解了各方面的压力——如交通,如图书馆。它给人带来无尽的好处,还是一种奇妙的创新点子,同时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举个极其简单的例子——先前车铃铛已经完全没有市场了,但现如今,它在共享单车上施展新天地。

但是,有利就有弊,人人都能显而易见地看出,这一切的一切顺利运作必将建立在人民的自觉、负责上。如果人人都怀着一种“这东西不是我的,何必爱护?”的心理,就会在大街上随时看到乱成一团的共享资源,许多还不能使用,这严重影响城市美观,也会使人们的生活不那么方便。甚至有些无素质的人会把它们——或者其中一部分归为己有。同时——相信大家都有目共睹——在共享单车上贴着大大小小、花花绿绿的广告,使得它们很不美观,还影响骑车人的心情。

所以,人们必须自觉,对自己所使用的共享资源要比自己的私有财产更加负责。只有这样,共享资源才不会妨碍人民生活,才能维持其初衷。我十分尊敬的一位老师曾说过一句话:“自律者方得自由。”只有自律了,才可能会有更多的自由。同样的道理,要是人人都不爱惜共享资源,最终政府只能在强压下出台一些限制人民自由的“共享规则”,这是人人都不想要的下场。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些省份已经停止发放共享单车,其原因显而易见——它已经开始妨碍人民。可是一定不会有人希望一个原本很好的东西数量受到限制吧?但是没有自律,哪来的自由?

自律者方得自由。我们只有爱护身边的共享资源,扶起路上的共享单车,撕掉上面的广告,不把它们带入禁止进入的场所,停在指定地点,才能获得更多的方便与自由。共享资源永远不应该起到影响人民的“作用”。

共享时代,自律为首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没有自律,谈何自由

全文共 591 字

+ 加入清单

在阅读古典老师的书后,关注了新精英的职业生涯网站,并在网站上做了一些测试。其中一个测试非常有趣叫发现你的人生终极关键词,自由,智慧,爱,哪个是人生的关键词,当然我的测试结果是会游吟的魔术诗人,自由至上。何谓自由呢?一直以来我眼中的自由,是一种享受时光、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上学的时候,我认为自己整天都是时间都是学校的,完全无法由自己支配,失去了想要的“自由”。于是幻想着假期的到来后,我将开始一段自由自在的生活。但其实我错得离谱了。

假期来了,我“自由”了。假期的每一天,我赖床睡到中午,然后洗脸刷牙吃午饭,一会刷刷手机,一会躺在沙发上换着电视频道,几乎是浑浑噩噩过完一天。过了这样子的几天后,终于家人看不下去了。我开始反思,假期一来,完全无拘无束,这种消极的生活状态,真的是我所想要的自由了吗?自由真的是不需要界限,不需要约束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这种所谓的自由一定不是我想要追求的自由。我想要的自由状态,是能掌控自己的生活节奏,我想要的自由生活,是一种积极朝阳的生活状态。而得到这种自由的一切前提,就是需要自律精神。

没有自律,谈何自由?每天坚持早起,坚持阅读写作,坚持健康的饮食作息习惯,坚持运动等等,严格要求自己,一切遵守与自己的约定,正因为在这种高效自律的情况下,个人的自由才有可能得以实现。正因为在自律精神的沃土上,个人成长才得以良好健康地发展,真正的个人自由才得以衍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过去分词与现在分词在句中与句末修饰区别

全文共 3781 字

+ 加入清单

一. .................................................................................................................................................. 1

二. .................................................................................................................................................. 1

三. .................................................................................................................................................. 2

四. .................................................................................................................................................. 3

五. .................................................................................................................................................. 8

一简述

1. 当过去分词在句末时,不管有无逗号,都是就近修饰名词;

2.现在分词在句末时,无逗号是就近修饰的名词的定语;

3.当现在分词在句尾且前有逗号时,修饰邻近句子的主语,做主语的伴随状语或做句子的伴随结果.因此不能用句尾现在分词修饰前面句尾的名词. 所以OG127说C选项:"the phrasehaving been assigned...is uncertain in reference,making the sentence unclear."-->就是说这个现在分词本来是应该修饰前面的employee的,却变成了修饰主语governments了. (另外在GMAT里,having been done的用法错误,应直接用done)

避免上述错误的方法:所修饰的名词在句尾用定语从句修饰--OG127正确选项B (而不用加逗号的现在分词修饰.其实分词是定语从句的省略形式,在句中无逗号分词(注意是无逗号的,有逗号的在句中有歧义)就比定语从句简洁)还有 OG120也是同样道理:修饰句尾名词,正确选项A用定语从句.E选项的句尾现在分词错误.

4.当现在/过去分词在句中且前没有逗号,修饰前面紧邻名词;

5.当现在/过去分词在句中且前后都有逗号,有歧义:1)修饰前面紧邻的名词,2)向后修饰后面句子的主语.

这种结构在GMAT肯定错,如果修饰某句主语,则避免将该分词置于以名词结尾的句后.避免方式:1)用定语从句/介词短语明确修饰对象.2)可将分词提到句首,所修饰主语及所在句子紧跟其后-->形成句首分词修饰句子主语.见OG179

6.在前面有多个名词如名词1+介词+名词2结构,而要用分词修饰名词1时,为避免歧义要重复名词1即用同位语结构:名词1+介词+名词2,名词1+分词.见OG208

二.

1、doing/done,SVO 注意分词的逻辑主语与S一致

2、介词/连词+doing/done,SVO 也要注意分词逻辑主语与S一致

3、S,doing/done,V 分词作定语修饰主语(前后一对逗号隔开,相当于定语从句)

注意:如果出现: “名词,doing,名词”,则会有分词前后的修饰歧义,如179DE,245E

4、SVO doing 分词作定语修饰主语,如 96AC,121C,146E,222A,234B,237E

5、SVO,doing

A、分词优先作状语

1)修饰主语(与分词在句首一样,注意逻辑主语),如 33B,39C,44B,120E,163D,256B

2)修饰主句动作,如 78BD,119B,154A,259A

B、其次作定语,但没有定语从句清晰,会有修饰歧义,如 253DE,(“,including”除外 249)

6、SVO done 分词作定语修饰O(同4)

7、SVO,done

A、分词作状语修饰S,如 大全558

B、分词作定语修饰O,如 127A(分词相当于形容词 253A)

some people base on sth是绝对错误的。但是有sb. base sth. on sth.的用法. 三.

1.SVO+doing,无逗号的情况下doing是针对宾语的动作,96AC(OG says : assuring针对主语有问题),121C,146E,222A(OG says: enabling很好的修饰了宾语),234B,237E -------以上证明了ets的偏好,svo+doing修饰主语是模糊的,修饰宾语是清晰的

2.SVO, doing有逗号,33B,39C(Og says:protecting很好的

解释了主语的行为),44B,120E(Og says:错误选项有可能混淆的指代主语而不是逻辑上正确的宾语),163D(Og says:sleeping正确的修饰了主语),256B --------以上证明了在Og中svo,doing的doing多指代主语

3.svo,doing有逗号,78BD(doing指代了前面整个句子的行为),119B(同前),154A(*),259A(同前)------------以上证明了Og中svo,doing的doing多指代前面的整个句子

四.例子

产生participle phrases原点是为了to reduce wordiness by replacing longer adverbial or relative clauses,另外要强调的重要讯息不会写成participle phrases,因为分词修饰语属于次等地位(The

modifier is subordinate to the main clause)。也就是说A….and B…(A与B一样重要),如果A…V..,B...Ving (就重要性而言A>B)

简单一句:分词构句是主要句子的意义延伸。

目前我看到有几种句意:

1. 因果(★★★★★)

2. 补述:解释某事(★★★)、描述状态并列或伴随(★★)、纯举例

participle

phrases如此具困扰性是因为可以改写的来源多

1.由adj. clauses (如who, which开头)可改写成分词词组。考题中可分形容词子句限制性、非限制性改分词的考法。

2. 副词子句(有连接词开头的)也可改分词词组,所以有因果关系或时间关系,单纯就时间关系看,可以有先后或同时,会有动作是伴随或是并列关系。

3.当三个以上的动词用and相连时,后面的部分也改写成分词(V, Ving... and Ving...)。

我看过的说法中,觉得Manhatan GMAT备考网站,里面指导员所讲的分词概念不错,但是他的目的在卖书,所以讲的真的不多。

1.当分词构句放句首,修饰后面句子的主词。前几天看到有人发帖的整理,讲到分词在句首,表示此动作先于主要句子的动作,讲的真好。

2.当分词构句不放在句首时:

if

theres NO COMMA before a participle, then the participle creates an adjective phrase that modifies the noun immediately

preceding.

if

theres a COMMA before a participle, then the participle creates an adverb phrase that modifies the action of the preceding

clause.

PS:逗号的产生可能是插入语,遇到插入语可以跳过不看,不代表分词修饰这个插入语。

判断上抓前句的动词与主词,如果用中文想就是「此主体这个动作的行为导致或表示.....」(to modify the action of)。而且不可以只有思考主词或动词。 如果遇到前句有数个动词,以找最近的动词为主,譬如V1 to V2,分词构句修饰V2

3.

participle (V-ing) after the comma can not modify the subject of the preceding clauses

noun.

這個考「什么情况下不可以改成分词构句?」除了需要有对等连接词的句子,不可改分词构句,因为句意重要性会被改变外,

打逗号的Ving分词,无法修饰逗号之前的名词,所以非限制的形容词子句最好不要改分词Ving构句(有7個考題),但是Ved分词例外(有两个考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材料分析之一三种观点的相互区别所在

全文共 799 字

+ 加入清单

→话题一:竞争与实力

第一个观点说有实力就是牛,强调的是实力。有实力才是真正取得巅峰成绩的最终保证。乒乓球被誉为国球,国人以其长期称雄世界而引以为傲,可以从竞争需要实力,实力是竞争的基础,竞争展现实力的角度立意。一定要把实力与竞争结合起来谈,展示二者之间的关系。

其实并不利于这一项目的发展。

→话题二:竞争与垄断

乒乓球项目成为国家长期垄断的一个项目,可以从有竞争才会促使进步,垄断不利于项目发展的辩证角度立意;垄断可能会导致退步,换言之有竞争才有活力。从摒弃垄断,促成竞争的解度去谈。

从这个角度来谈,要看到生乙的话由两部分组成,前一句强调需要对手挑战,即需要竞争的存在;后一句强调垄断的弊端。因此,不能只谈竞争或对手的重要,也不能只谈垄断的消极影响。一定要从竞争与垄断的辩证关系去谈。竞争与垄断的关系可以从正反两方面来体现:竞争的存在可以打破垄断,促成新事物的发展壮大,垄断的存在会扼止竞争,从而阻碍事物的发展壮大。

如果只谈竞争很重要,就让人觉得角度不明确,就是以“竞争”为话题泛谈。如果只谈垄断,

就与本材料的中心话题“竞争”没有联系。(只谈其中一方,二类文以下)

→话题三:竞争与公平,竞争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关系

生丙的话包含的意思:竞争就应该全力以赴,否则有违公平竞赛的原则和奥林匹克的精神。应该扣住全力参与竞争与公平原则和体育精神的关系去谈。

从这个角度来谈,应该明确奥林匹克精神指什么,全力参与竞争与这一精神的联系何在?

可以从体育精神角度立意。不让项目有退步,我们也不能打假球,因为这个违背了公平的精神或者说体育的道德。可以思考为了体育竞争的良性发展,为了让竞争的存在以推动国球的发展,不让金牌,可不可以让其它的呢?比如技术?比如真正的帮助与指导?这样是否体现了公平竞赛的原则和奥林匹克精神?

从这个角度来写,不能只从前一句去谈全力以赴对自己、对对手的作用或影响,要回扣到公平原则和体育精神才是最切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自律产生文明作文600字

全文共 642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科学也一点一点在进步,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便利与快捷。但在方便了自己的同时我们又是否思考过自己的行为是不是适合。

共享单车,共享书本……越来越多的共享资源开始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与我们变得密不可分。上班时,骑着共享单车;休闲时,用着共享书本;睡觉时,躺着共享旅店。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行为,却让共享融入了我们的世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态度。

使用共享物品的同时也体现着每个使用者的个人修养,有的人看完的共享书干干净净,不留痕,不涂鸦,有的人看完的共享书却皱皱巴巴,甚至可能会有破损。两种对待共享物品的不同态度,表现了他们两者之间天差地别的个人修养。在共享物品为我们提供便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提高自己的自律性。“人就该有自律性,没有自律性的那是牲口。”这句话是我偶然看到的,却对我的灵魂产生了深深的震撼。

自律是什么,我认为自律就是不贪图方便乱扔垃圾,不因为手机通宵熬夜,不因为个人方便而破坏他人利益。现在世界上还是到处可见随意摆放的共享单车,被破坏的共享书本,被拿回家的共享篮球等。这都是因为他们有着从众心理,别人可以为什么我不可以;有着侥幸心理,就一次应该不会被人发现吧。但就是没有一种自律、一种自爱,你是你,他是他,你不是他,我们不应该“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而应像莲花一般“出淤泥而不染。”只有人人自律这个世界才能真正的文明

中华上下五千年,有着五千年传承的我们更应该在这21世纪的共享时代中发扬光大我们的传统美德,展现出我们的自律,书写出我们的文明,让别的国家望而却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近体诗和古体诗的主要区别

全文共 2085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古体诗近体诗在句法、用韵、平仄上都有区别,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①楚辞体: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创的一种诗歌形式,其特点是运用楚地方言、声韵,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东汉刘向编辑的《楚辞》,全书十七篇,以屈原作品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离骚》为代表作,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体”为“骚体”。

②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机构,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后人统称为汉乐府。后来乐府成为了一种诗歌体裁。(1976年在秦始皇陵区出土了一件钮钟,上书错金铭文:“乐府”,2000年在西安秦遗址出土“乐府承印”封泥一枚,进一步肯定了这一史实,而非始于汉武帝时期。)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例如,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的律诗,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如果在律诗定格基础上加以铺排延续到十句以上,则称排律,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再如,绝句仅为四句两联,又称绝诗、截句、断句,平仄、押韵、对偶都有一定要求。从上到下,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

(1)怀古诗。

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2)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3)山水田园诗。

曹操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4)战争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仍频,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5)行旅诗和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托物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6)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寒露和白露的区别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谚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这句谚语提醒大家: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寒露节气一过,应注重足部保暖。

“白露”之后气候冷暖多变,特别是一早一晚,更添几分凉意。如果这时候再赤膊露体,穿着短裤,就容易受凉诱发伤风感冒或导致旧病复发。体质虚弱、患有胃病或慢性肺部疾患的人更要做到早晚添衣,睡觉莫贪凉。秋天病菌繁殖活跃,加之气候比较干燥,易造成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所以,秋季是呼吸道疾病的多发季节。

寒露过后,气候冷暖多变、昼夜温差变化较大,稍不注意,就易着凉伤风,诱发上呼吸道感染。此外,患有慢性胃病的朋友,生活中也应尽量注意保暖,避免因腹部受凉而导致胃病复发或加重。

寒露后入夜更是寒气袭人。“寒露脚不露”告诫人们寒露过后,要特别注重脚部的保暖,切勿赤脚,以防“寒从足生”。因为两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较少,再加上脚的脂肪层很薄,因此,保温性能差,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响。研究发现,脚与上呼吸道黏膜之间有着密切的神经联系。

一旦脚部受凉,就会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纤毛运动减弱,人体抵抗力下降,因此,足部保暖格外重要。寒露过后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外,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洗脚的习惯,热水泡脚除了可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外,还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可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缓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疑问句和反问句的区别

全文共 656 字

+ 加入清单

疑问句只是提出一个问题,需要别人给予回答;而反问句中的疑问不需要别人回答,答案就在反问句中,使用反问句的目的只是为了加强表达效果。

两种句式都有疑问的意味,但是疑问句是有疑而问,需要别人做出回答;而反问句的答案就在句子当中,不需要别热人回答.使用反问句可使表达效果更强烈.

反问句是一种修辞方法,而疑问句是一种句式。反问句是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例如:你怎么能这样呢?(意思是你不能这样),人们可以从反问句中领会到表达者的真意。反问也叫激问、反诘、诘问。

而疑问句就是在向对方发问,不知道答案,需要对方来回答。例如:你今天几点起床的?-七点。

反问的作用:反问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1)钢琴笨重如棺材,小提琴要数十百元一具。制造虽精,世间有几人能够享有呢?(丰子恺《山中避雨》)

肯定句式经过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

(2)我心里在想着,宁静的竹海里难道没有人家?(黄蒙田《竹林深处人家》)

否定句式经过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

(3)声音是不太好听,有点沙哑,有点毛毛刺刺的。可是公开教学课难道是上台表演吗?嗓子不好的人,就只能躲在树林子里读他喜欢的课文吗?京京心理难受极了。(黄蓓佳《心声》)

用集中反问或连续反问,表达激动的感情,以增强文章感染力。

(4)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疑问句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有时可以起过渡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自律与感恩作文800字

全文共 736 字

+ 加入清单

自古以来,感恩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律也是我们平时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感恩是一条人生准则,是一种豁达处世观,一切生命美好的基础。学会感恩,是为擦亮蒙尘的心灵而不至于麻木;学会感恩,是为将无以回报的点滴付出铭记于心;学会感恩,是为让早晨的日出更加光彩;学会感恩,是为让黄昏的日落更加浪漫;学会感恩,让百花沐浴最好的阳光;学会感恩,是草儿沐浴春风的温柔;学会感恩,是帮爷爷奶奶揉背,让他们的背不再疼;学会感恩,是帮爸爸妈妈倒杯茶,暖暖身子;学会感恩,开心地为老师递上工整的作业,让老师舒展舒展眉头;学会感恩,开心地向同学送上一个微笑,让同学缓冲学习的压力;学会感恩,感谢大地哺育生灵,感谢阳光常留永恒公正,感谢这旋转不息的蔚蓝色的星球。

同学们,学会感恩,多一份宽容,少一份冷漠,让朋友感受到友谊的纯真,体会朋友的关怀。学会感恩,多一份爱心,少一份对周围环境的挑剔,用爱心去感谢身边的人,用爱心去唤醒人间大爱。自然之美,人间真情,靠你我用感恩托起。

毕达哥拉斯说:“不能约束自己的人,不能称他为自由的人。”自律和感恩一样,每个人都要拥有。很多事实都说明这个道理,比如吃饭要排队,走路要遵守交通规则,甚至平时的一举一动都要受到一定的约束。我们每个人都要知道,自律不是让一大堆规章制度来层层地束缚自己,而是用自律的行动创造一种井然的秩序来为我们的学习生活争取更大的自由。“征服自己的一切弱点,正是一个人伟大的起始。”此刻,让我们很好的自律吧!

莎士比亚说过:“品行是一个人的内在,名誉是一个人的外貌。”人的一生是充满感恩的,我们沐浴着父母的恩泽而走,感恩是我们一生的使命,就让我们用自律和感恩创造爱的奇迹,让我们做感恩的人、做自律的人,同在一片蓝天下,用爱谱写最美的乐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年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自律,闪光的璎珞

全文共 798 字

+ 加入清单

荀子《劝学》有云: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这木,这金,或许原本只是平凡之物,但是在“绳之”“砺之”后,原本的凡木、凡金便能一跃而成为人类的重要器物。也就是说,绝对自由有时候并不一定对人有益;在一定的约束下,反而更能有所成就。

自律的人可以成就自己。回顾历史,放眼现实,因自律而闻名的人比比皆是。子罕拒绝他人的美玉,不贪宝,这就是自律。他也因此得到他人的尊敬。岳飞曾说过“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天下太平也”,这也是自律,这也是岳将军受后世敬仰的重要原因。郑振铎在30岁生日时,在日记里激励自己,然后制订出了今后的努力目标,并严格要求自己。材料中的年轻人,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能将尚先生的手机还回来,这也是自律。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自律等于尊敬。

自律亦可以影响他人。宋元之际,世道纷乱。一天,学者许衡走在路上,口渴难耐之时,忽然发现路旁有一株梨树,许多人正涌向那里摘梨吃,他却不为所动,别人问他为什么不摘一个来解渴?他说:“此非吾梨,岂能乱摘?”别人劝他说:“乱世梨无主。”他则正色道:“梨虽无主,而吾心中有主。”以后每当果树的果实成熟,掉落在地上,乡里小孩从旁边经过时看也不看一眼,乡民都这样教导子弟,不要有贪取的心理,自此乡里求学的风气逐渐盛大,民风日渐淳朴。

然而,在现实社会,有一些戴着假面具的高官,明一套,暗一套,自以为能瞒天过海,岂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陈水扁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吗?由他引起的“洗钱”事件在台湾甚至世界弄得沸沸扬扬。作为台湾的高干,手中掌握着大权,在金钱的面前,他将一切都忘了,梦想着以后到国外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到头来焦头烂额,遗臭万年。为了一己贪欲而丢弃了自律的人,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俗语有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能够使自己“成方”“成圆”,我们在自由发挥中,时不时地需要亮出自我约束之绳以自我反省,在重重的诱惑面前,狠狠勒醒自己,警告自己,有所为有所不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比喻句和拟人句有什么区别

全文共 2109 字

+ 加入清单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词组或短语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一般包括常见句型、句型转换、修辞手法的运用、句子仿写、句子理解、句子赏析、句子朗读等有关内容。熟练掌握并运用句子,可以增强我们的语言表达效果,使语言精练、内涵丰富。

一般来说,需要掌握的句子内容有很多,首先我们来解析修辞手法中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以及应用。

一、什么是比喻句

(一)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例:妹妹的脸红得像个苹果。

本体(妹妹的脸)、喻词(像)和喻体(苹果)。

比喻句中常用的比喻词有:像、是、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成了、变为……

(二)例句

1、细细的春雨就像春姑娘纺出的线一样。

2、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挂在夜空中。

3、圆圆的池塘就好像一面大镜子。

4、太阳像一个大火球似的高高地挂在天空。

5、大象的耳朵就好像两把大大的蒲扇。

二、什么是拟人句

(一)拟人,就是根据想象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修辞方法。

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物的人格化。拟人句有三个特点: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拟人句的识别,主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给它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看看有没有人的喜怒哀乐?只要所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这些特征,那么这个句子就是拟人句。

例“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中“菊花”怎么能“频频点头”呢?这里显然把菊花当作人来写,具有人的特点,其次,这句话中既没有出现比喻词,又没有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这完全具有拟人句三个特点的,因此这句就是拟人句。

(二)例句

1、风儿清唱著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3、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著欢乐的歌儿。

4、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5、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

三、如何辨别比喻句和拟人句

“比喻”与“拟人”这两种修辞格,在文章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它们的使用往往会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渲染文章的表达感情氛围,达到妙笔生辉的效果。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是一个普遍的难题,两种句型很容易混淆。那么如何区别呢?

首先我们弄明白什么是比喻句,什么是拟人句。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那么什么是拟人句?拟人,是根据想象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修辞方法。

不难看出,比喻句和拟人句有相似之处,当把一种物比作人的时候,就容易将比喻句误认为拟人句了。如:河边的一棵棵婀娜多姿的柳树多像梳着长发的少女啊!这里是把“柳树”比喻成了“梳着长发的少女”,而有的同学一看到有“少女”,可能不假思索地说,这是拟人句,把柳条当作少女来写了,这不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了吗?她们说得好像有道理,但是答案错了,因为拟人句中不应出现人物名称。上面的句子如改成“河边的一棵棵婀娜多姿的柳树正在梳着自己美丽的长发呢!”句中没有了“少女”一词,但从“梳着自己美丽的长发”可以看出,这是把柳树当作人来写了,赋予柳树以人的动作,是拟人句。其实辨别一个句子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关键要看这个句子有没有人物的动作或神情。有人物的动作、神情的一定是拟人句。

四、练习

说了那么多,让我们来练一练吧!请判断以下句子属于拟人句还是比喻句。

(1)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

(2)我顺着柳荫小路漫步,只见那依依的垂柳,仿佛像少女羞涩的低着头,在朝辉中舒展着柔美的身姿。

(3)落叶随着风翩翩起舞。

(4)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5)巨浪伸出双臂把我猛地托起。

(6)绿油油的小草被风吹弯了腰。

(7)字典就好像一个不开口的老师一样。

(8)天空中的星星眼睛一眨一眨的。

(9)细细的春雨就像春姑娘纺出的线一样。

(10)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

(11)翠绿欲滴的椰子从叶间探出了头。

(12)春天来了,公园里百花盛开,红的像火,白的似雪,粉的如霞……

(13)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水墨山水画。

(14)微风柔和地吹,柔和地爱抚我的面孔。

(15)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16)风儿清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17)荷塘里的荷花都羞涩地打着朵。

(18)小树摆动着枝叶,向我们点头笑。

(19)这种像棉团似的云是什么呢?哦,原来是积雨云。

(20)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答案:

1、拟人(笑弯了腰)

2、比喻(垂柳仿佛少女)

3、拟人(翩翩起舞)

4、比喻(春风像母亲)

5、拟人(托起)

6、拟人(吹弯了腰)

7、比喻(字典像老师)

8、拟人(眨眼)

9、比喻(春雨像线)

10、拟人(惊散)

11、拟人(探出头)

12、比喻(红的像火……)

13、比喻(景色像画)

14、拟人(爱抚)

15、拟人(跳舞)

16、拟人(清唱、唤醒、沉睡)

17、拟人(羞涩)

18、拟人(点头笑)

19、比喻(云像棉团)

20、比喻(麦芒像乐谱上的线条,麦穗像音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自律使我进步作文600字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自律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和欲望的控制。”这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一句名言,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自律往往是不可缺少的,平时那些“学霸”,他们都有强大的自控能力。所以,有了自律的能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做一个饱读诗书的人,也是我的理想。前年暑假,我和小伙伴们组建了一个“诵读群”,我们约好寒暑假每天读背一首古诗词,并拍摄背诵视频发送到群里。开始,我们你背一首唐诗,我背一首宋词,群里满是大家踊跃“打卡”的视频,小伙伴们你追我赶,个个充满干劲。

渐渐地,群里有人偶尔也曾偷懒一回两回,多半是因为假期课程的繁忙,况且“打卡”也不是老师指定完成的假期作业。群里坚持每日诵读的几乎没有了,眼看着大家都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也忍不住放松下来。

昔日的誓言犹在耳畔,重新开始吧,我想,坚持读背下去,哪怕各种作业再繁复。我决定像最初一样,约束自己,慢慢找回自控力。

丢掉一个习惯是轻而易举的,重新培养可艰巨得多。当你背完成一首诗时,还要录出来,你会发现,并没能你想像的背得那么熟,特别是遇到一些晦涩难懂的词句时,想要背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当我录制出来并接受到一两句赞扬时,心里都美滋滋的。

不知不觉从唐诗宋词元曲,从《诗经》到《中庸》《大学》,几个假期间,我已积累了不少名篇佳句。这个寒假,从一考完试,除了初一至初五外出旅游,每天我们都你争我追,日日坚持背诵。因为自律,我们逐渐进步

自律,做起来难,收获却是无尽的。拥有强大的自控能力,也使你我更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有关自律高三作文

全文共 971 字

+ 加入清单

所谓自律,是指根据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思维,为自己立法,并按自己的意志和立法去行动。即指不受外界困境和邪恶影响,不为快乐、幸福、欲望等情感所驱使,也不受神意、天命的支配,而是根据自己的“立法”,为实现自己的道德理想而行动的道德原则。它是依赖于理性的“善良意志”,而不是个人随心所欲的任性,强调“出自法则”去行动(利他、利己)。自律使人自觉选择道德行为,纠正不道德动机,在道德法庭上,自己充当起诉人和审判官,检查和审判自己的言行。皮亚杰研究儿童道德发展中的“自律”,指的是人的行为受自己内在独立思考和价值标准的支配而不是外在的社会规则。

自律能力,指道德选择和行为是依据通过作为道德活动的主体的人理性思考后选择的道德原则自愿作出的,它可以表述为道德上的“三自能力”即自立、自行、自控能力。所谓自立即自我“立法”,也即自我要求,这涉及道德认识,道德理想诸方面;所谓自行即自我“行政”,也即自我锻炼、自觉践行,养成道德行为习惯;所谓自控即自我“司法”,也即自我评价自我调控,与通常所谓“良心”或“内心的道德法庭”相似。具体内容包括:自主思考、自我劝告、自我选择、自我修养、自我践行、自我克制、自我防御、自我督促、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塑造、自我判断、自主责任心和自我负责,以及独立的社会适应和交往协作等能力。

相对而言,他律是指由外在因素决定自己意志的道德准则,即道德选择与行为是由主体自身之外的、未经自己理性思考的、被迫接受或考虑的各种规则和原因支配的(如恐惧、压力、图取报偿等)。处于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的儿童,往往没有约束自己的能力,道德评价能力较低,需要靠教师和家长的约束来行动。随着主体自身成熟,这种外在权威形式逐渐转换为青少年内心的某种觉悟和信念,开始有意识地自觉地服从自己,即走向自律。但应该看到,学生在其道德意识建构过程中,情绪性动机、遵从权威和功利性动机占很大比重,效果与动机很难统一,这决定自律的不稳定性。

自律是道德人格完善的内在机制和主观途径。所谓道德人格就是人格在道德方面的规定性,它由价值目标(动力和导向因素)、价值原则(准则因素)和道德责任心所构成的统一体。道德人格完善,则指主体自主作出的道德决定在道德实践过程中不受任何阻碍地被实现的状态或境界。具有自律的人表现出健康人格特质如自觉性、自制性、包容性、坚持性和自主性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自律的重要高一

全文共 724 字

+ 加入清单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自由,是多么崇高的名词。古今中外,有多少人为了追寻它、实现它,惨遭断头的命运?不民主的历史告诉我们,自由的代价是多么的昂贵!

然而,让我们回到现实的二十一世纪。我们活在一个民主的时代,也有着权力享用自由。看似平和安宁的年代,为什么每当新闻画面又出现了“死刑犯”逃亡,又或着犯罪的比率年年升高时,我们感受不到自由的快乐,反而有股莫名恐慌?

法律,是道德尺度的最低底线。若说维持社会祥和的最终防线是法律,那能规范自我的防线,就是自律了。你想让别人控制,还是让自己做主呢?

许多人认为自律是一种“限制”,但我却认为,它是一种“理性”,一种适时而客观,能克制自己的理性。如果只是单纯、毫无顾忌的自由,那会像脱疆的野马,感到短暂的喜悦,却带来长久的负担。

若从生活方面探讨,我们有说话的自由,但却因聒噪而干扰到他人;我们有吃的自由,但却因暴饮暴食导致肥胖;我们有休闲的自由,但却因把持不住时间,而耽搁了正事。自由太美好了,它让我们感到快乐。但自由是需要自律控管的。没有人能拒绝自由的诱惑,但是克制力却会影响一个人。因为懂得自律的人,能控制自己,调适自己;而仰赖感觉的人,只能藉由“法律”的束缚,维持最低底线。

缺乏自律,人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对别人造成伤害。这就好像得到解脱的马戏团大象,它也许为能尽情奔放感到快乐,但通常它不会意识到自己脚下踩死了多少人。

不理性的自由,往往成为杀死自己人生的凶手。自由与自律,两者缺一不可。懂得用自律安排自由的人,人生是自己创造的;而不懂自律的人,只能让法律及外在力量,改变自己。自由与自律合起来就像翅膀,自由是支架,有着飞翔的基础;而自律是羽毛,好让纤细的骨头,能一举跃上蓝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比拟和拟人的区别

全文共 325 字

+ 加入清单

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这种辞格叫比拟。被比拟的事物称为“本体”,用来比拟的事物称为“拟体”。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物两大类。

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比如:小鸟在天空中快乐地歌唱。

拟物又分两类。一是把人当作物来写,也就是使人具有物的情态或动作,比如:

①敌人虽然张牙舞爪,但却不堪一击。

②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

③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

二是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比如:

①鱼翔浅底:赋予鱼儿小鸟的动作情态,突出了水的清澈见底。

②火山开始咆哮:赋予火山野兽的动作情态,突出了火山爆发时的狂野,令人恐惧。

③月光静静地泻下来:赋予月光水的特性,使月光的柔和朦胧可触可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比喻句和拟人句的特点区别

全文共 413 字

+ 加入清单

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比喻和拟人容易混淆,是因为它们有相同点,即都是两事(人)物相比。比喻和拟人除了有相似点外还有不同点,因此要区分比喻和拟人首先要弄清楚两者之间的特点

一、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1)本体(被比喻的事物)(2)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3)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例:这只猴子像一个小男孩那样顽皮。本体(猴子)、喻词(像) 喻体(小男孩)。

比喻句中常用的比喻词有:像、是、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成了、变为 那么如何判断句式是否是比喻句呢? 我们可以用“三看一比法”,一看有没有“本体”,二看有没有“比喻词”,三看有没有“喻体”。“一比”就是把本体和喻体相比,看本质是否相同。本质不同,那就是比喻句。

二、拟人句,根据想象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修辞方法。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物的人格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谈自律

全文共 697 字

+ 加入清单

每当走进教室,看到窗子上贴着“自律”的班训,总要问问自己:“我自律了吗?”

晚上下自习回到家,感觉学了一天真的累得慌。看看时间:嗯,才八点二十,还不晚,玩到八点半再做作业吧。于是,这儿站一会儿,那晃一晃,再吃点零食,八点半就到了。又安慰自己:“没事儿的,今天晚上的作业大部分都在学校里完成了,只剩一点点儿了,再玩十分钟吧。”不知不觉中,时间便一分一秒地从身边溜走。快到9点的时候,才会在家人的督促下进入书房,摊开作业本动笔。我做到了自律吗?

周五晚上放学后,我便埋头玩游戏到深夜:“熬了五天啊,终于解放了,轻松轻松玩一晚难道不行吗?作业明天一定能做起。”每当大人问起做作业的事,就拿这句话来搪塞。

周六的早上好睡觉。任爸爸妈妈怎样喊,我赖在床上总是迟迟起不来:“熬了五夜啊,我补补觉难道不行吗?”好不容易被家人喊醒后,半个小时下不了床,从换衣服、梳洗到细嚼慢咽吃二合一的早中餐,时间早已过中午12点。下午,要么练练字,要么看看课外书,或者自由安排,见电脑开着再上上网。咦,qq群里有人又在发言,看看又有什么雷人的举动。哎呀,好友在跟我说话呢,有来无往非礼也,得吱一声。呀,又发过来一款新游戏,操练操练一把。“没事,反正时间还早,就练三局。”玩着玩着,就把作业抛到九霄云外,还自我安慰道:“作业算什么,反正还有星期天呢。”于是,周六一整天又在作业没有多少进度中白白溜走了。我做到了自律吗?

进入倒计时的周日,语数外三项作业加拢一大堆,如梦初醒的我突然变得紧张起来,只有拼命地赶。由于时间紧,任务多,作业做得十分毛糙。等到好歹把作业赶完,又是晚上十点多,哪还有时间预习和复习,只有关灯睡觉。我做到了自律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不该丢失的自律作文800字

全文共 795 字

+ 加入清单

清濛的雨丝从阴暗的天空中撒下,沁人心脾的凉。老师冰冷的声音穿透过我的耳畔,脊背中仿佛有阵阵凉风呼啸而过,让我不由得打了个激灵。老师叫到了我的名字。

慌慌张张地站起,不知所措。茫然地看着老师那张阴沉着的脸,我似乎明白了什么,手心渗出细密的汗珠。

“双休日作文是不是自己写的?”老师的眼睛盯得我心里沉甸甸的,带着些许心虚结结巴巴地开口道:“自……自己写的。”“是吗?”老师从鼻子里发出一声冷哼,轻蔑而嘲讽地笑了笑,拿起一本作文本大声朗读起来,跟我的作文几乎一模一样。同学们一阵骚动,开始窃窃私语,一阵唏嘘。我也木木地站在原地不动,惊讶得说不出话,脑子中回忆着星期天的场景:我微蹙着眉,咬着笔盖,冥思苦想了许久,但手中的笔在纸上未留下一丝墨迹。在那一刹那,一个坏念头触电般闪过我的脑海,可恰恰被我逮个正着,我拿起身旁的手机,丢失了以往的自律,看到一篇好文章便抄了部分下来,尽管改了些许语言,但整体结构一丝未动。果不其然,被老师的“法眼”所发现。

我的嘴角浮现出一丝苦笑,老师那句“今天晚上留下来重新写”更是击伤了我的心灵,仿佛跌入万丈深渊。是啊,从老师眼中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变成一个只会抄袭不折不扣的坏学生,心里的落差是无法衡量的。连数学老师也说:“我看你这个学期根本没在状态上,看今天是不是被语文老师抓到了?”这句话虽轻,但却使我的心像塞了铅块似的难过。本能想反驳,可话到嘴边又被我硬生生地咽了回去。本是我不对,我又有什么资格在这里说三道四?同学们对我的印象也随之改变:你看她以前学习多好,作文还经常被老师拿去朗读,原来都是抄的……不堪入耳的闲言碎语在班中愈传愈广,我却像是被迎头泼了一盆冷水般,现在终于体会到李清照所言的“凄凄惨惨戚戚”的情景。但此时后悔已晚,难道这不都是我把自律丢失的结果?

窗外的雨丝,如同少女眉心一点痣班清新自然。我托着腮,作文已重写好一大半。因为,我一定要把丢失的自律找回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