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作文9篇 作文怎么写汇编20篇

许多人说:“小时道德不好,长大没完没了。”但这次,我却为了一个小玩具而做了一件不道德的事——一件不守信用的坏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关于道德的滑坡的话题作文,供大家学习。

浏览

501

作文

1000

拒绝道德绑架高中作文

全文共 1351 字

+ 加入清单

在一次电视电话会上,一位首长语重心长地说:“领导干部要学会拒绝。”闻后深有同感。拒绝是一种本领,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素质。身处物欲横流的世界,面对纷繁复杂的诱惑,党员领导干部需要学会拒绝。

拒绝有本能的,也有理性的。对自己不喜欢的人和事,人们往往产生一种本能的排斥心理,而对自己心仪的事,要想说“不”就比较困难了。《大学》有云:“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锋利的钓钩裸露在水中,池鱼避而远之;而一旦挂上美丽的钓饵,便能诱使成群的鱼儿上钩。世上有许许多多诱惑人心的东西,都有着华丽的外表;也有许许多多的人,因此而走向诱惑,坠入了深渊。这都是不会拒绝、不去拒绝的结果。

面对诱惑,会不会拒绝、能不能拒绝,反映出一个人意志品质的强弱,也是对党员干部人品官德的考验。党员干部手中或多或少都掌握着一定权力,现实生活中,会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也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别人的种种请求或“好意”,此时,选择了接受,就等于丢弃了党性;选择了拒绝,才能避免滑向无底的深渊。所以,在与人交往的时候,我们要多问一问:“他是谁?为何而来?他找我是不是要达到个人目的?我该怎么办?”然后,自觉拿党性这把尺子来衡量一下,什么可以接受,什么应该拒绝。对于那些违背原则的问题,与党员干部身份不符的事情,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说“不”。特别是对一些所谓的“潜规则”、“擦边球”、“可做可不做”的事情,更要谨小慎微,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随波逐流,不姑息迁就,确保党性观念永不褪色。

做一名称职的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修好“拒绝”这门课。具体讲,就是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健康向上的理想情趣,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侵蚀,经常审视自己的思想道德,看有没有不健康的苗头;经常审视自己的价值取向,看有没有庸俗的倾向;经常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看有没有越轨的地方。耐得住寂寞、抗得住干扰,坚守精神上的一片净土。

生活中,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

我们象久旱的土地渴望甘霖,象饥饿的幼儿渴望乳汁,渴望着,吸收着大千世界眼花缭乱的一切的一切,有时候,是否可能甚至连郁金香,还是罂花都分不清、辨不明?朋友,你不觉得在这异常精彩的有时也很无奈的现实中,我们还非常需要学会一样特殊的本领吗?那就是---------学会拒绝!!!

当你还是一个莘莘学子,又常常看到某一些平时学习不努力,但考试时却通过投机取巧从而获得比你刻苦学习还要好的成绩的时候;当你正巧在某个考试时某道题冥思苦想也做不出来有人向你表示可以“帮帮你”的时候,你是否也曾经想过向那些人学学?!这时候,你需要学会拒绝!

当你作为一个被相声中戏称为“冒号”的人物,手里有了某方面签字的权利,许多人有求于你,有的人还会悄悄给你递个“信封”的时候,这时候,你需要学会拒绝!

当你和朋友一起去卡厅唱歌,在时明时暗的灯光里,在杯碟交错的嘻戏中,在陪舞小姐的娇声邀请下,这时候,你需要学会拒绝!

当现代人的时髦问候语,已经从“好久不见了,你吃饭了吗?”演变成为“好久不见了,老婆还是她吗?”的时候;当麻将牌中的“换教”已被赋予现实中的关于婚变的特定含义的时候,这时候,你需要学会拒绝!

当你沉陷于网络中,迷恋于聊天室,被网上的“哥哥妹妹”神魂颠倒,置身边的亲戚朋友于不顾的时候,这时候,你需要学会拒绝!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与道德有关的作文素材

全文共 4729 字

+ 加入清单

平时多积累素材对于写作很有帮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道德有关的作文素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素材链接:

言语类

(一)名人名言

1.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 —— 孟德斯鸠

2.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

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4.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 李白

5.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

6.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 —— 郭沫若

7.害羞是畏惧或害怕羞辱的情绪,这种情绪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为。

—— 斯宾诺莎

8.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 罗曼?罗兰

9.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过受到的诱惑不足而已;这不是因为他们生活单调刻板,就是因为他们专心一意奔向一个目标而无暇旁顾。

—— 邓肯

10.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朗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 契诃夫

11.守法和有良心的人,即使有迫切的需要也不会偷窃,可是,即使把百万金元给了盗贼,也没法儿指望他从此不偷不盗。

—— 克雷洛夫

12.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           ——狄德罗

13.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 —— 贝多芬

14.装饰对于德行也同样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和生气。 —— 卢梭

15.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                         —— 培根

16.我们有力的道德就是通过奋斗取得物质上的成功;这种道德既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个人。                           —— 罗素

17.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 —— 鲁迅

18.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 邹韬奋

19.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 —— 德谟克利特

20.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诸葛亮

21.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 —— 德谟克利特

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 白居易

22.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 高尔基

23.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 —— 列夫?托尔斯泰

(二)妙语集锦

24.严格意义上说,社会的道德首先应该维护社会的公平。道德是讲“应当的”,社会的公平是最大的“应当”。比方说,市场经济诉诸的是效益手段,多劳多得是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但道德要考虑社会的公平问题。那么,我们社会的政策、法律在维护人们正当获得利益、权利的同时,还主张要维护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我们社会所实行的先富与共同富裕的这样一个基本政策,其中就表达了道德对社会公平的一种要求。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葛晨虹做客强国论坛接受嘉宾访谈时说。

事例类

﹡学子风采﹡

学海扬帆终不悔 为报祖国殷切情

5月11日是阳光明媚的一天。我国驻加拿大大使馆举行颁奖仪式,由中国驻加拿大大使卢树民代表教育部向我国在加拿大自费留学的优秀博士生颁发奖金和证书,表彰他们在各自领域取得的优异学习成绩和研究成果。

在张白羽从卢大使手中接过获奖证书的那一刻,她兴奋得满面生辉,让每个在场的人都感染到她的蓬勃朝气和兴奋心情。座谈时,她满怀激情地一连道出五个“何其幸”:“何其幸,我拥有一个伟大祖国!祖国繁荣昌盛,蓬勃发展,让每个海外儿女都为她感到骄傲和自豪;何其幸,祖国关爱我们,祖国令我感到温暖,祖国就在我心中;何其幸,有那么多可尊敬的师长,教我治学之道。同窗可爱可敬,他们的激昂上进令我振奋……”发言结 结尾,情浓而诗成:韶华数载纸上留,家国万里沐春风;扬帆学海终不悔,为报祖国殷切情!

[点拨]在这则感人的材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无论是近在咫尺,还是远在天涯,祖国都没有忽略她的每一位儿女,所以当这些自费留学的优秀博士生们在获得中国大使馆奖励的时候,深深地被包围在温馨的“母爱”中,有如此慈祥的母亲,谁能不心生爱国之心,回报之志呢?

[适用话题]这则材料适用于“爱国”“感恩”“回报”等主题和话题。

﹡历史亮点﹡

千年独舞

1405年7月11日,历史定格在这一天。这一天,明朝三宝太监郑和率领由百余艘大小船只,二万七千八百余人组成的庞大船队,从1405年(明永乐三年)至1433年(宣德八年),历时28年,七下大西洋。远航至东南亚、印度洋,最远到达红海与非洲东海岸,遍访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航程之远,历时之久;船舶数量之多,吨位之大;船员之众组织之严密;造船和航海技术之先进,均为当时世界之最,远在欧洲人所谓“地理大发现”的大航海之先,是世界航海史之壮举。

郑和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带着“扬国威、示富强”的使命,在大西洋宽广无垠的海面上驰骋。以惊涛骇浪为乐,以电闪雷鸣为伍,以飞鸟游鱼为伴,伫立于船头的身影,撕裂了大西洋千百年的孤独。他随波独舞,以大洋为章,用自己特有方式书写了一部巨篇史诗。

[点拨] 郑和是历史上一位勇敢的开拓者,亦是一位伟大和平使者。透过他的事迹体现出中华民族一种积极向上、不怕艰难、勇于开拓的精神;折射出几千年华夏文明沉淀形成的包容、智慧、和平的丰厚文化底蕴。

[适用话题]所以这则材料适用于“国家”“民族”“精神”等话题和主题的写作。

﹡异域采风﹡

信誉是人生的巨款

1930年,美国家具商威廉因为一次市场判断失误,导致生意破产。他将所有家具都当旧货处理后还是得到了100多万元的现金,但是如果将这100多万元还给木材商和加工厂,则刚好清账,那么他便是一个一文不名的穷光蛋了。

经过一夜激烈的思想斗争,威廉决定卷款潜逃。儿子小威廉长大后依然做家具生意,他则在幕后指挥。志得意满的小威廉因为疏于管理,一场大火将价值数千万元的货物烧得精光。小威廉的想法和当年他的父亲的想法完全一致,他认为只有卷款潜逃才是唯一的办法。

就在这时,他的父亲老威廉赶到:“孩子,不管怎样,你都应该将所欠的款项还清了再走。如果你选择逃避,你将永远倒下去,再也没有机会站起来了,如果你选择还清欠款,那么你还有信誉,它完全可以让你再次站起来。”

果然,那些得知小威廉破产后,居然一分不少地将欠款还清的商家,更加信任他了,于是纷纷表示愿意继续向他供应货物。小威廉利用自己良好的信誉再次站了起来,并迅速发展壮大,最终成为享誉商界的大亨。

[点拨]从上面材料我们可悟出人生的道理:如果你坚守美德,对别人严格守信,别人就会回报以信任与支持,从而为自己铺设更有利的条件,取得更大的成功。

[适用话题]所以这则材料适用于“道德”“信誉”“回报”等话题和主题的写作。

二、运用指导

1.素材点拨: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有道德规范约束着人们的行为,所以这个社会多了和谐温馨,少了罪恶暴力,在文章立意与选材时,表达“道德”“规范”的主题,可以考虑以下方面:爱国、遵守社会公德,尊老爱幼、真诚守信等。

许多的材料可同时适用于不同的主题与话题,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主题选准角度,巧妙地从自己所熟悉并能熟练操作的材料中寻找切入点,发挥材料的最大作用。

2.话题适用:

可以适用于“爱国”“感恩”(2006年广西百色市中考作文题)“回报”“国家”“民族”“精神”“亮点”(2006年江西中考作文题)“道德”“美德”“信任”“机遇”等话题和主题。

3.真题展示:

(A)“规范”在约束着人们行为的同时,实际上也提供给更多人们更大的自由空间:每位行人都遵守交通规则,所有人都可以更安全更快地到达目的地;每个人都遵守保护环境的行为规范,大家都能享受到红花绿草,碧水青山。

请以“规范”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立意,自定文体,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B)请以“报效祖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三、运用示例

1.标题示例:

《我与道德同行》《无形之“绳”》《规范?自由》《走近民族英雄》《从历史中走来》《我与国家》《放心吧,您有我们》

2、优秀语

我们来迟了。

——《放心吧,有我们在 》 长沙市一考生

④公元640年,你——文成公主,一个伟大的壮举,一次吐蕃之行,便赢来了大唐与吐蕃几十年的和平与友爱,带来了两族人民的无比安定与繁荣。于是,历史的长征中留下了你匆匆的一道身影,碾出了一条连通两族的深深的车轮印。

那天,你在车前,在城墙下停留,不舍。你不曾离开过它半步,而今你即将离它而去,也许将一去不返。于是你怅然地环视这陌生而又熟悉的一切,也就是此刻,你才发现眼前这坚厚的城墙如此亲切,又如此可望而不可即。你知道墙的那面有泪眼婆娑的母后,有无可奈何的皇兄。风起了,马儿脖子上的铃儿丁当响,头顶上崭新的皇旗在呼啦啦飞。于是你转身走向车,留给长安最后一个回望,最后一颗泪,马儿走了,车子走了,你义无反顾……

雄鸡啼破了黑暗,迎来了拂晓,惊醒了梦中佳人。你揉揉惺忪睡眼,再次掀起窗帘,你吃惊了:辽阔的草原,一望无垠,小草绿得逼你的眼。你从未看见过这样的世界,于是你知道:从此你将弃轿从骑,你将成为吐蕃一员。一只鹰滑过天空,一声呼啸划破宁静,你欣慰地笑了。也许,你并没有想到,你,一个民族的代表,一次义无反顾的交流,将两个民族的血液融为了一体。

历史已将你的前行记入了厚重的笔记。

——《走进西藏》 河南一考生

3.例作赏析:

倾心一爱

太原一考生

通宝三年,安阳的花如同战争般壮烈而决绝地生长。月上柳梢头,月光下一个清瘦的人影,左手酒盏右手狼毫。

“如此好酒你怎能独享?”一个豪壮的声音从饮酒人背后传来带着一丝不可节制的诗情。

“杜甫兄。”

“李白兄。”

“今夜你可愿意与我共饮?”

当夜两人月下饮酒作诗,都为对方的才识所叹服。两人酒酣,杜甫对李白说:‘下月你我都要入朝为官,今夜是最后一次你我对酒的倾心一爱。

以后唯有国家能使我们倾心一爱。”

……

通宝十二年,长安皇城灯火如炬,歌舞升平。

范阳,安录山,史思明发动叛乱。范阳被占领,城池上的战旗战旗全部逆着风向北方翻转。

皇城。“报.叛军已经占领范阳,朝着长安进发”歌台舞榭顿时因一句传报声乱成一团。皇帝吓得躲在龙椅后面。李白跪在皇帝面前请求带兵打丈。皇帝同意了,然后皇帝逃往四川。

李白随永王李鳞随军东下,部队的马蹄扬起一路尘土。永王李鳞.李白.还有他们的军队面对如野火般攻击的叛军毫不畏惧,战场乱作一团,战旗倒地,尸骸满地,青草染成了血的红色。可最终他们还是打了败仗。李白被关进了叛军的牢房中。一夜李白望着漫天的繁星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之时,牢门幽幽地开了。“李兄”李白知道谁来了。“杜兄”“李兄快跑此地不宜久留,我已买通了狱官咱们快跑。”李白与杜甫冲出了 监狱,翻身上马,朝着四川的方向绝尘而去。

四川的冬天,凉意阵阵.阳光照在人们的身上,没有温暖,反而有更加寒冷的错觉。李白与杜甫还没有进入皇上新修的皇宫就下起雪来,太阳逐渐向地平线靠近。李白和杜甫看见皇宫发出刺眼的亮光,听见皇宫依旧奏鸣的管乐,想到皇上依旧不问国家政事,在战乱之时依旧荒淫无度.美食满桌……

此情此景李白跪地,仰天怒叹道:“国君何时能对国家倾心一爱啊!”

【点评】

这篇记叙散文风格独特清新,以历史人物为背景,加之大胆而合理的想象,编写感人的故事,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对国家的倾心一爱。文章语言优美、华丽,运用灵活,表现出极为熟练的语言驾驭能力,以及对历史的了解。小作者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来进行写作,以赚取作文满分,这是非常理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拒绝道德绑架

全文共 1440 字

+ 加入清单

还记得前几天在微信上闹得沸沸扬扬的罗一笑事件吗?且不论该事件的真假,单就转发该事件的朋友圈来看,就足以让笔者感慨万千。

我是在上体育课的间隙玩手机刷朋友圈时看到众朋友同学都在疯狂转发罗一笑的募捐文章的。说实话,我一直是不喜欢发朋友圈的,除了刚玩微信时兴致勃勃地发了几条朋友圈外,就一直处于潜水状态,但每当我看到朋友圈大肆转发同一条募捐信息时,都会在指间犹豫,要不要跟风转发,可是我真的不喜欢发朋友圈,而且觉得转发的信息也不一定是真实的,于是之前我一直坚持坚决不发朋友圈的原则,可是,这次我却妥协了,也许是因为同为文人,对卖文章募捐这一新形式有种深深的同情,也许是因为这次太多人转发,特别是微信里的同学全都转发了,自己如果不转发,会不会给同学留下冷血的印象,我觉得是后者的原因为主,于是,我在道德绑架中无奈地点击了转发,转发后,觉得自己的良心得到了释然,但又觉得自己像个被强权打倒的士兵,狼狈不已,只不过,这次的强权变成了人们高尚的道德。

道德绑架,是指以道德为砝码,要挟个人或众人不得不做某些事情,我觉得道德绑架现如今已沴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连自由的微信,都受到了束缚。

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道德绑架,或许就在公交车上,公车的让座问题,本来是种自发的美德,现在却成了年轻人的道德绑架,老年人一上车,年轻人就必须让座,若有不让座者,轻则被指责,重则被殴打,年轻人不让座反被老人掌捆的事件已不少见,让座本来是为了让年老体弱者提供更舒服的条件,可现在有些老年人每天退休生活过得舒适,精神饱满,有些身体素质比年轻人还好,站一会可能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相比之下,每天忙忙碌碌的年轻人疲于生活,劳累了一天,刚想在公车上眯一会,却被不分青红皂白的所谓道德给要求让座,如果只是劳累还好,还能強撑下,让就让吧,站会也没什么,可若年轻人遇到身体不适时,是否也要强行站起给健壮的老年人让座?我的朋友就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那天她正好身体不适,头晕的很,本想去医院看病,可就在公交车上,遇到一位老人,一上车看到她没有主动让座,就在她身边喋喋不休地指责她,说她没有礼貌,不懂得尊老,最后我朋友无法,只好撑着站起来给老人让座,而她自己却差点晕倒。我听了她的讲述后不禁唏嘘,如果不让座就被视为道德败坏,那么这种衡量实在是太偏颇了。

而在虚拟生活中,如微信中的道德绑架,也让人头疼不已,就像前文中提到的,当朋友们都转发了募捐信息,或转发寻物启事,这时,你是不是也要必须转发诸如此类的信息,方能显得你有爱心,不冷血,有人情?这样或那样的道德绑架,不管是在现实生活还是在虚拟网络中,都如蜘蛛丝般缠绕着我们,让我们逃脱不得,感到厌恶的窒息。

道德如法律般,本是起着促进规范作用,让人们有更良好的行为,但美德的形成应是人人发自内心的实践,从而传播开来,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道德绑架却让这种美德成为了个人的作秀,人们做得不情不愿,每每在道德的高压下做出所谓的善行,都会感到一种恶心与反感,这样的善行,在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会不会引起人们的逆反心理,从而索性不做了,如此这般,又怎么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而善行,本来是人们发自内心做出的,人们之所以做善行,是为了获得内心的愉悦,可是被道德绑架的人,是在不自愿的情况下做出的,他们无法在践行美德后获得内心的愉悦,也就无法形成良性循环。这样的美德,在下次没有道德的监控下,会不会变成一种可怕的冷漠?

我们尊重道德,但拒绝道德绑架,让道德在空气中自由的呼吸,比将它强行加压到人的身上,会更让人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道德的底线作文800字

全文共 944 字

+ 加入清单

一场大火将哈佛大学图书珍藏馆烧毁,一名学生将自己违规带出珍藏馆的典籍交还给校长,而校长收到这唯一存世的书,感谢了这名学生后将其开除。这看似不近人情的处理方式,实则是合情且合理的。

规则是最基础的道德,是道德的底线

也许有人会说: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为什么不从轻处理这名学生呢?诚然,该学生偶然保留了珍贵的书籍,可以说为学校做出了贡献。但是,如果仅因他违规带出的书具有特殊价值,便忽视规则,予以特权,不免草率而不公。或许他在“是否交还书籍”这一心理斗争过程中,表现出了坦诚负责的一面。但事件的主体是他将书籍带出了珍藏馆——有了“违规带书”这一行为,才有后续发展。他违规在先,悔过在后,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他的“违规”是绝无争议的,而使他对此行为负相应的责任,也是无关道德倾向的独立判断。遵守了规则,方可谈道德。

“悬镜而知平,设规而知圆。”高尚的道德需要高度的自律,而这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要想保持社会的公正与和谐,形成规则主导的“他律”,才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假设这位校长没有处罚学生,或许使诚实、知错就改的精神得到了认可,却在无形之中,对破坏校规实施了静默的放任自流。有第一例,便有第二例。这一次因为图书的珍贵与坦白的可贵,下一次就会有其他不按校规处理的理由——久而久之,“无罪”的准入线越来越低,规则便失去了约束力,其意义也不复存在。将学生开除出校或许使他正确的认识为他带来了更严重的后果,但处罚是应当的,逃避带来一时的免责才是于道德不容。只有在特例上也严格处理,才能巩固规则的普适性,减少日后绝对性的违规。如此看来,缺少了规则,如何体现道德呢?

在生活中,法律便是一种普遍的规则,难道我们并不把“守法”当作一种值得宣扬的美德吗?对于具有无穷欲望的人类来说,道德的确是伟大的进步——它抑制了我们心底盲目的利己主义,使我们更团结地迈进而不受过多干扰。但道德是太过宽泛的概念,只有通过规则将其具象化,才会成为大多数人认同的声音。当这两者相悖时,并不是因为产生了对立,而是我们在看待同一件事时,看到了其中的两面性,再用道德的基础与进阶分别评判。

“天下之事,不难于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既然确立了规则作为道德的底线,就应切实遵守,在必要的标准衡量过后,才由人性的光辉给予悲悯的温暖,共话道德之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描述道德的作文示例

全文共 792 字

+ 加入清单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无数次遇到诱惑,描述道德的作文示例。今天,我们就学了一篇课文《钓鱼的启示》,主要内容是讲一位爸爸带着儿子去钓鱼,儿子钓上来了一条非常大的鲈鱼,儿子很得意,可实际上离钓鱼开放日还有两个小时。爸爸让儿子把鱼放回湖中,儿子乞求父亲不要把鱼放回去,父亲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硬是把鲈鱼放了回去。因此,儿子从这件事中懂得要放弃贪欲,三四十年过去了,他成为了一位建筑设计师。

儿子虽然不想把鱼放回湖中,可是,他听了爸爸的教诲,放弃了大鲈鱼。他的成功是因为他有一个道德感非常强的爸爸,时时教育和引导他成为一个正直、诚实、有道德的人。在儿子成为设计师的道路上,他遇到了许多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可每一次,都会想起父亲的教诲,每一次都能抵制住那个诱惑。

我也有过面临着道德抉择的时候,有一次单元考试,我考了98分,我大喜过望,可是翻到背面一看,不对啊!怎么减了2.5分,应该是97.5才对。哦!我知道了,一定是赵老师给我算错了分数。这是,我的心里出现了一个魔鬼,他在对我说:"你不去告诉老师,她也不会知道的,你还可以在考核上多加1分。"我觉得这个理由很充分,甚至心里就准备这么做了,可是,我的心里又像是飞出一个天使,她也对我说:"你应该去告诉老师,虽然少加一分,可你却是个道德高尚的人。"

于是,天使战胜了魔鬼。我选择了听天使的话,去找赵老师把分改过来,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赵老师竟然说:"孩子,这0.5分送给你,算作你诚实的奖励。"我听了真是太高兴了,这时,我仿佛把一块重千斤的石头放了下来,感觉身上一下子轻松了很多。这只是我学习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感谢赵老师能在我抉择的时候给予我鼓励和鞭策。讲不讲道德就是一瞬间的选择,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成为有道德的人,不要被荣誉、金钱等等一系列诱惑人的东西所打倒,让道德常驻我们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做有道德的小学生

全文共 879 字

+ 加入清单

道德是最美丽的花儿,它让人问心无愧;最圣洁的心灵,它让人心胸坦荡;道德是暖心的太阳,它让人激动万分。 日记

曾经有一名战士,他说自己就像祖国身上的一枚“螺丝钉。”他是时代英雄,他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一座丰碑;他诠释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美德。是他把短暂的一生变成永恒的历史,他就是——雷锋。

雷锋叔叔毫不利己,为人民服务。有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有一天,雷锋叔叔坐火车出差。车上人很多,他看到了一位老人家,连忙把自己的座位主动让给了老人。出了站口,雷锋叔叔远远的就看见一位妇人带着一个小孩站在那里,上前去问得知原来是车票弄丢了。他二话没说,用自己的积蓄给这位妇人补了一张车票。大嫂激动万分,连问他叫什么名字,雷锋笑着回答说:“我的名字叫解放军!”

雷锋虽然早已离我们远去,但他的精神却在我们心中。在每天都会涌现出许多具有这种雷锋精神的人。他们用平凡的举动做“不平凡”的事,是他们把道德的丰碑搭建起来。

现在,咱们远的不说,就来说说我生活中的好人。

临近除夕,热闹的菜市场里的人比菜品还要多,像一锅快要煮沸的开水。突然,妇女“哎呦”一声,摔了一跤。她低头一看,着实吓了一跳——一叠大钞。她不漏声色地拾起来,数了数,竟有九百六十元!她看见了前面刚走的那个小伙子,估计是他掉的。她转头将这一情况告诉正在卖鱼老板,老板娘过来朝老板使了个眼色,说道:“哦,他是饭店里收购的。你把钱给我,我下回再给他。”妇女还是有些不放心。恰巧,小伙子匆匆忙忙地跑了过来,问谁捡到钱没有?听到有着落后,连连向妇女致谢。老板也跟着起哄:“真是一个好人啊,你还不快买给人家点东西,谢谢人家。”妇女笑道:“没关系,大过年的,帮人也是应该的……”

瞧,这位妇女拾金不昧的品质,多值的我们学习啊!

“每一滴雨水都能滋润一寸土地,每一缕阳光都能给人一份温暖”也许我们做不了那么轰轰烈烈的事,但我们仍然做一个校园里的小雷锋。只要我们伸出勤劳的双手,捡起了遗漏在地上的纸屑;怀着一颗节俭的心,主动关掉了教室里的“长明灯”;用我们灵巧的双手,认真的布置着教室……

雷锋虽然远去了,但雷锋精神永垂不朽!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道德作文

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看到这张图片的那一瞬间,我顿时目瞪口呆了,一对母子上车处,站的却没有一对母子,个个都是些身强体壮的年轻人,一对真正的母子却站在边上,一边抱着手里的小宝宝一边叹息,这是怎么一回事?

那是一个北风呼啸的夜晚,人心好像和天气一样冷,一对穿着并不算太暖和的衣服,她们刚要进母子上车处的时候,一群身穿军大衣,还有个家伙穿棉袄的大男人硬生生地把她挤了出去,这对母子看起来是那么孤独、无助。我不禁想”现在读书又不用什么钱,他们不可能连这五个字都不认识,总不可能是因为他们读书成绩不好才这样的吧,那也不至于连’母子上车处’都不认识吧?“

看了这幅漫画,我觉得我在公交车上的一次经历和这一幕似曾相识。我记得那车上有专门为老弱病残设置的座椅,车上全是人,我都是靠在杆子边的,在那个位子的对面,虽然有人群阻挡,但也能依稀看见那是一群社会的不良青年。这时,突然上来了一位老爷爷,属于他的位子却早已被占去,他去的时候,那些不良青年一边抽着烟一边说:“老头子,上一边去,别打扰我小爷!”我那时真是气啊,可是我却无能为力!

这时,窗外毫无征兆得下起了大雨,我想:“这真的是苍天有眼啊,连老天爷都心灰意冷了。”我却不能上前出气,因为我太弱小了,上去不知道谁被谁出气呢?到最后还是一个好心的叔叔给那位爷爷让座的。

我们是这个社会的新希望,我们决不能让这种恶劣的行为影响了我们,我们要成为有道德、有修养的青年。让我们的爸爸妈妈上车不用担心没有位子坐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当道德遇上“共享时代”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438 字

+ 加入清单

在科技飞跃般发展的今天,“共享”一词可谓是人尽皆知,家喻户晓。而我们也都正式踏入了“共享时代”。共享汽车、共享单车、共享书店等等层出不穷。给我们的生活一个品质上很大的提高。“共享”一词也渐渐深入人心……——题记

在今天,因为有了“共享时代”的存在,我们的生活品质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外出时,不想乘车,就可以选择“共享单车”,既便捷又环保;阅读时,不想花费太多时间,就可以选择“共享书店”,既节省又博览群书;去外地或路程较远地方时,可以选择“共享汽车”,既方便又迅速……这些种种的共享资源层出不穷,更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许多多的益处。因为有了“共享时代”的存在,我们的生活也变得方便、快捷,既省时,又省力……共同享用,其乐无穷。

可是,在这样一个省时、方便、快捷、舒适的“共享时代”中,却出现了一些现象很不“和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道德遇上了“共享时代”。

当道德遇上了“共享时代”,便少不了两者相撞时产生的“火花”。有的人借来共享单车后,为了自己的方便,有的私自带回家,有的给共享的单车锁上特制的车锁,不让他人使用;有的借阅“共享书店”的书籍时却总想着偷偷把书带走,不再归还;有的借走“共享汽车”后便利用高科技干扰程序,为了自己方便,将“共享汽车”随意停置,有的甚至将车中弄得脏乱不堪后,却不以为然地归还到“无人汽车站”。这些种种,都是社会道德的败笔,是在“共享时代”中最不应该具有的现象。

道德犹如一缸清水,若总有几人滴入几滴墨水,社会道德便成了一个大染缸。我甚至一度认为,有这种现象的存在,“共享时代”是推行不起来的。可出人意料的是“共享时代”推行起来了,因为它有一个强大的动力,有许许多多具有社会道德的人在支撑着它!那些人,每次用完借来的共享汽车时,总是细心地打扫干净,一尘不染地送还回去;那些人总在空闲时到共享书店中小心的擦拭图书,让每一个前来阅读的人都能够拿到一本干干净净的书;那些人总在下雨时,帮助着工作站的负责人员,给共享单车盖上一个无比温暖的“雨衣”……那些人,是榜样!

当道德遇上“共享时代”,便会生成两种人,一种是社会道德的败笔,而另外一种,则是令人钦佩,受人推崇的社会道德的榜样!所幸,在现在的时代,在现在的社会中,受者居多。而这样的一种现象,便是“共享时代”的产物,是社会道德的产物。

众所周知,有一句谚语:“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在现在的社会中,在共享时代中,为什么不能有更多的人,肯成为社会道德榜样,肯给别人方便,肯给自己方便呢?《少年中国说》中有这样一句话很激励人心:“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天不老!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国无疆!”倘若我们每一人的道德都能够有所提高,倘若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为他人着想,都为“共享时代”,为科技发展的社会奉献上自己的那一份力,又何愁还会有道德与“共享时代”相撞而产生的“火花”呢?当道德遇上共享时代,考验的不止是国人的责任,更是一个国家最基础的动力——人心。“人心齐,泰山移。”我相信,若我们每一个国人都能做到如此,那么,当道德遇上“共享时代”时,产生的将不再是“火花”,而会谱写出一只美妙的乐章!我也相信,因为有了越来越多的国人作为动力,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中国梦”,我们的“共享时代”,将会顺利推行,一片灿烂!

当道德遇上“共享时代”,那便是科技与人心的共同发展,共同助力国家,走上光明大道,国家会越来越好,我们会越来于浩,“共享时代”也会越来越好!我们的“共享时代”也会如同《少年中国说》中所说的,“与天不老,与国无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社会道德日记600字作文怎么写

全文共 678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唯有民族魂是最宝贵的,唯有将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进步。”

是的,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立足于世界之林。那么,何为民族魂?什么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我认为,所谓的民族魂,其精髓就是一个民族所拥有的道德品质。道德品质作为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已经深深地熔铸在我们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也许有人说,弘扬民族精神是大事,与我们有何关系?同学们,别忘了,在一百多年前梁启超曾经说过:“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以“礼仪之邦”的美称为著,源远流长。如今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和不久的广州亚运会,都将五湖四海的朋友汇集中国,中国将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海宝来了”我们能做什么?我说,我们要把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带向世界,传播中国的文明。或者,有人说:这太远了!远吗?我认为不远。

同学们,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我们是青春的一代,是三月争芳斗艳的花朵;是七月粉红的荷花;是十月的红叶。青春是美丽的,但美丽的青春只属于那些具有良好品德的人,只有具备良好品德的人青春才会更加美丽。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必高瞻远瞩,从身边做起:“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将马路边的矿泉水瓶带回家;做盲奶奶的“眼睛”;做灾区人民的“手”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举动,反映的不仅仅是一颗心,更是一种道德奉献。可以说,道德是人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资源,拥有了它,谁敢说你不是富翁。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共同造就中华的新时代,我们相信,历史的下一个篇章将会在我们手中书写。

做一个道德的人,我们能做的还很多。你看到了吗?一轮旭日从东方冉冉升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坚守道德底线

全文共 603 字

+ 加入清单

在人生路上有太多的诱惑迫使我们停泄不前,彷徨不前,也有太多的干扰令我们泥足深陷,不能自拔。虽然这些诱惑与干扰将无尽无休地诱惑着我们,但是我们必须毫不犹豫地坚守道德最后的防线,不为干扰所困,不为名利所惑。

许衡不摘路边梨,只为心中一句话“我心有主”。这不正是坚持为人准则,坚守道德底线,坚定精神家园的宣言。而在常人眼中,却显得过于迂腐,颇不合群,这可谓“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

道德,好似一朵灿烂无比的花,开在每人心中;道德,好似一道辉煌耀眼的光,照亮每个人的心底。即便在众人不堪引诱蠢蠢欲动时,也能恪守为人之道,讲良心,知廉耻。

东汉名臣杨震在一次路经昌邑的途中,一位曾受他提拔的昌邑县令王密半夜携带着黄金万两向他登门拜访以谢当年提点之恩,说:“暮夜无知者。”他却紧锁眉头,严肃地说:“无知,地知,你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竟然决然地把黄金退还给了王密,其言语深长,应证了孔老夫子所言“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培根曾说:“美德有如名香,曾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只要坚守道德底线,我们的心灵将不再受诱惑的纠缠,将不再受物欲的动摇,将不再受他认的引诱。

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有不少人贪财枉法,违法乱纪,种种行为展现人对欲望的贪婪,犹如一匹饥肠辘辘的饿狼面对着美味却遥不可及的食物时的那种急不可耐的迫切心情。

坚守道德最后一条防线,抵住诱惑,修炼出受人敬畏的道德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共享时代,给自己的道德作个考验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718 字

+ 加入清单

现如今,行走于大街上,“共享”二字随处可见:在街边停放的共享单车,共享的书店,共享的篮球……种种的资源已经共享化,这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在我们苦于外出困难之时我们可在路边使用共享单车,在手机电量耗尽时,可在共享充电处充电。然而,每一次的使用共享的资源时,就是为自己道德做一次考验

就用最贴近我们生活的共享单车为例,它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出行,其本身又是低碳又环保。这本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在实际投入使用后却出现大大小小,颜色不一的共享单车随意停放,使得交通一度瘫痪。这些人的行为已经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后果,妨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更有甚者,甚至连共享单车本身都无法幸免:大量的共享单车被丢弃到河流,空地,甚至垃圾场。有将共享单车经过改装之后自己使用的;又在共享单车上乱涂乱画,破坏二维码的;还有干脆将车垫,车轮拆卸之后为自己所用的。总之各种折磨单车的方法应有尽有。此些行为对共享单车的公司与社会造成了大量的损失。

有着如此之多的对共享资源的负面例子,我不禁开始思考:以后的共享时代究竟该何去何从!是继续忍受着被蹂躏下去,亦或是在破坏之中消亡?敢于将种种资源与大众共享是一件值得被人们赞扬的事,它是造福社会的事。在这这背后所体现出的是投资者对整个社会公民们的信任。然而,就是有一些人利用了这种信任,肆意妄为。只是算计着如何为自己谋利益。殊不知他们今天为了一己私欲,明天将会引发全社会的信任危机。试想一下,如果每个人都吝惜自己的信任,每个人都孤独的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苟延残喘地活着。那将是一个多么冰冷的世界啊!

曾看过一个网络搞笑节目的一个小情景:在这个万物皆可共享的时代中,人也被共享,某天,一人打开共享人用的柜子时,却发现里面的人缺胳膊少腿,全身都是污垢,被各色的笔乱涂乱画的不成人样。其中的桥段引人发笑,但我的心中总有一丝苦涩。这种讽刺直击心灵。如今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之中公共的财产真有如此卑微?人们对自己的道德真有如此的不屑?

在如此一个个引人深思的事例之后,我懂得了我们每一次的共享,都不只是资源,而是每一个人的道德。现如今,行走于大街上,“共享”二字随处可见:在街边停放的共享单车,共享的书店,共享的篮球……种种的资源已经共享化,这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在我们苦于外出困难之时我们可在路边使用共享单车,在手机电量耗尽时,可在共享充电处充电。然而,每一次的使用共享的资源时,就是为自己的道德做一次考验。

就用最贴近我们生活的共享单车为例,它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出行,其本身又是低碳又环保。这本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在实际投入使用后却出现大大小小,颜色不一的共享单车随意停放,使得交通一度瘫痪。这些人的行为已经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后果,妨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更有甚者,甚至连共享单车本身都无法幸免:大量的共享单车被丢弃到河流,空地,甚至垃圾场。有将共享单车经过改装之后自己使用的;又在共享单车上乱涂乱画,破坏二维码的;还有干脆将车垫,车轮拆卸之后为自己所用的。总之各种折磨单车的方法应有尽有。此些行为对共享单车的公司与社会造成了大量的损失。

有着如此之多的对共享资源的负面例子,我不禁开始思考:以后的共享时代究竟该何去何从!是继续忍受着被蹂躏下去,亦或是在破坏之中消亡?敢于将种种资源与大众共享是一件值得被人们赞扬的事,它是造福社会的事。在这这背后所体现出的是投资者对整个社会公民们的信任。然而,就是有一些人利用了这种信任,肆意妄为。只是算计着如何为自己谋利益。殊不知他们今天为了一己私欲,明天将会引发全社会的信任危机。试想一下,如果每个人都吝惜自己的信任,每个人都孤独的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苟延残喘地活着。那将是一个多么冰冷的世界啊!

曾看过一个网络搞笑节目的一个小情景:在这个万物皆可共享的时代中,人也被共享,某天,一人打开共享人用的柜子时,却发现里面的人缺胳膊少腿,全身都是污垢,被各色的笔乱涂乱画的不成人样。其中的桥段引人发笑,但我的心中总有一丝苦涩。这种讽刺直击心灵。如今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之中公共的财产真有如此卑微?人们对自己的道德真有如此的不屑?

在如此一个个引人深思的事例之后,我懂得了我们每一次的共享,都不只是资源,而是每一个人的道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填补科技的道德缺失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04 字

+ 加入清单

当一辆无人驾驶的人工智能汽车行驶在悬崖边,前方突然出现了行人,而又已来不及刹车,在这时它应该选择保护车内乘客撞向行人还是避开行人坠下悬崖?

这个问题曾一度在各方学者间已发热议。人类的科技实力足够实现让汽车在极短时间内做出其中一种选择,但从道德角度,应该做出哪种选择这一论题也许还将一直存在。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库里的观点,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恐惧正是源于计算机永远无法拥有同人一样完整健全的价值观,因为这是人类文明自诞生以来不断进化凝结而成的产物,毫无疑问它仍将继续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向前迈进。简而言之,人工智能给人类造成的威胁,目前仍是潜在的,是因为其道德的缺失。

由是,再将目光转向人类自己,在面对上述可能情况时,驾车的若是一个人,他又将做出什么选择?

我认为,一个有着正确价值观与同情心的社会人将会本能地选择后者。若非如此,他在旁人眼中应该比人工智能更加可怕。一个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的人,根本没有资格生活在社会中,更无权主宰科技。

没有了价值观和同情心的约束,知识将会是危险的。曾震惊全国的名校投毒案,之所以引发如此广泛又深刻的议论,正是因为主谋并实行残忍暴行的不是普通人,而是一个有着较高文化水平和知识技能的名校学生。通过这个事件,人们才恍然醒悟,若只注重学生的文化知识或更退而求其次只求学生的应试水平,却置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于不顾的话,将对社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因为一个没有正确价值观和同情心的人,他所拥有的知识越丰富就会对社会形成越大的威胁。

而只有当科技有了价值观和同情心的指向和引导,才会创造出积极的影响和更高的社会价值。例如一个叫“宝贝回家”的民间公益组织,利用大数据技术和基因识别技术,帮助了无数家庭找回失散的孩子,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到科技对人类的巨大贡献。这样的事例还有许许多多。只有在价值观和同情心的正确引导下,科技发展与人类的社会进步才会形成持续的良性循环。

“由是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由是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人皆有是心也,贤者能勿丧耳。”孟子生于战国,就已经将人的道德观价值观分析得如此透彻。舍生而取义,这是每个人作为“人”都应该具有的道德觉悟。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绝不能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若没有这些,我们同机器除了计算能力更差还有何区别呢?

重视公民的道德建设刻不容缓,只有这样才能填补科技的道德缺失,使科技这把双刃剑更多发挥积极作用,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迈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知识与道德

全文共 3007 字

+ 加入清单

知识是指人对事物的经验或对事物原理在某种程度上的认识。道德是指人类对善与恶的评判标准以及在此基础上众人所约定的行为规范。

“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虽然道德是一种判断标准及行为规范,但是,无论是从道德的概念还是其标准及行为规范等内涵而言,道德本身就是善。因为人的本体实相面向之一是善,而人性是理性与良知。人的良知正是基于人的善性而呈现出来的具备着这一特性的品质和秉性,理性既是理念的外在表现,又是良知对人的思维和行为的规定性和建立及发展。从另一方面说,理性是为了更好的体现和实践人的良知或者善。尽管道德在一些不正常的人类社会里面被歪曲为杀人的借口,如古代的倍葬、近代的枪杀“反革命”或以国家或集体名义来杀害无辜。然而,这些盗用道德概念的本身却是罪恶的代名词,本身就已是违背了道德原旨的,自然是伪道德的所在——这就是所谓的不同阶级有不同道德。因为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是善,而迫害无辜则是犯罪,是恶行,当然更是违背道德本质的事情。如专制统治者一边在屠杀民众,一边则又在高喊自己代表道德,这算是什么东东?这真的就是道德?你信了吗?因而,道德便成了对善为的肯定与对恶行的否定之评判标准。所以,道德的本质是善,并非其它甚至是为恶。

道德是良知与理性等人性在人身上的一种本质反映,该本质主要集中在人对善恶的性质认识及判断标准的层面上。而人对世界整体及善恶的认知又来源于人的知识结构;虽说良知是人的天性,但人的良知天性还要备受人的综合知识影响下才会产生相应的判断标准。因为人自从一降生开始便已被物化,物质世界的知识对人先天的本性影响深刻至大,而人便是在物化下维持着自己的本性——善(良知),良知则是人受物质巨大影响下仍保持着的人之本性。可是,正确客观的知识又是人恢复和保持自己本性的基础和条件。知识是人的经验及人对各类事物原理的认识。它是人了解世界的阶梯,是构成人思想的内容及结构,也是思想境界的基础。即道德虽然只是人类全部知识的某一方面内容,而且,很多知识在跟道德的内涵上又是没有直接的关系,如物理学、化学、数学等;但是道德又是知识在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其思想境界的反映和提升基础,如对物理终极研究的真相就会令人了解到自然只是一个被动的能量场和质料,精神才是主动的宇宙主宰和第一推动力。因为排斥力、吸引力及化合等原理皆是神预先所设计的法则。爱迪生说:“具有哲学思想的人,对于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总应该接受。从万物表现的情形看,宇宙实在是万能者意志的伟大成绩,假如否定上至全能的存在。我们是在亵渎了自己的知识。科学与宗教同一根源。”唯物论只是一种停留在事物表象化的片面认知观。因为无论物质内在存在多复杂的结构都只不过是精神的设计和表象,而目前的人类科学水平只针对于这种表象原理上(宇宙精神的设计)的认识,这就是宗教与科学是同一根源的意思。这也是世界上一些大科学家和艺术家基本上保持自己本性、良知、道德及领悟了人生哲理的原因所在。当然,那些未受物质污染而变质的人们也能保持着自己的本性和良知。

我们知道,道德是人对善恶的性质认知和界定标准及行为规范地评判,是人对自己本质及维持社会关系正常化道理的认识。就人的先天本性来说是善,恶乃人于后天中受物质污染才产生的,是违背了人原本意志的行为。就人类的属性(人性)而言是良知与理性,贪婪是人因对物质需要的依赖和物质便利的沉迷,并在智力的加持下所产生的对欲望无限膨胀的迷失了自己的心理。因此,道理对于人而言,既是一种本质,又是一种认识。所以,从这一角度上讲,道理应是隶属于人类的知识范畴之一,只是专门针对人在善恶及社会关系等认知方面并在日常社会生活当中付诸了行为的内容。而人类社会中相当多知识则由于与道德没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在社会生活中便没有或很少斥诸于行动,这是基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的人际关系上并不需要去应用它,如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等,最多只是在间接上才对人及人的道德才会产生影响,如人对物理学及天文学的终极认识产生了回归本我的认识——善及人是神的一部分;或良知被蒙蔽下利用激素来养殖肉食类等罪恶,而这,知识也只是成了一种被利用工具而已,而非人的品质。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及生物学等知识可以对人的道理产生间接影响,则是当人在穷通诸类知识的终极真相之后,才了解和明白宇宙及人的真相,从而回归于自己的本性——善。善就是宇宙与人的实相面向之一。正因此,那些大科学们才最终转向为虔诚的宗教徒,如牛顿。

天文学家哥白尼说:“假使有一种科学能使人心灵高举,脱离世界的污秽,这种科学一定是天文学。因为人类见到天主管理下的宇宙时,必定要见到一种动力,催迫自己趋向于规律的生活,去履行各种的善德,从万物中看出造物主确是真善之源。”

道德与知识的关系是德跟才的关系,这是当知识尚未转化成为人自身一部分及成为人品质之前的现象——这实际上是人的本质与知识对立的分离状态,这时的知识就只是相当于人的一种工具而已,而非人本体中的思想内容。道德不仅是一种认知标准,更是人的内在品质,是从知识与自我良知地融合下转化为自身一部分之后的结果,当人的本我意识没有被蒙蔽下保持清醒本我意识的融合知识的状态。因而说,知识是思想境界及提升思想境界的基础。人如若处于迷失自己态势下,他又如何能够正确地运用知识?如何能够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一部分并成为自身思想境界的基础?另外,知识作为道德的基础,这又因为世界观是人树立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基础。有了正确的世界观才相应地会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另一方面,正确的世界观有利于詹显人的良知及发展和并发出人的理性。而错误的世界观则往往令人的良知备受了蒙蔽,随之,人的理性也会遭到扼杀。

道德主要来自人先天的善(良知),良知是人的天性;并应用和发挥在人的理性方面。知识是构成人认知世界的总体观点,即人的综合知识整合下的观念:人对世界的总体看法——世界观。而人的综合知识应受人良知的统摄,失去人良知对知识的运用和统律,知识就会被物欲所迷惑和误导,成为被物欲控制的工具,如激素、三聚胺青、塑化剂等盗用到食品方面上。科学是人类在物界中印证自己本质及神所在的知识和方法之一,如运用量子物质学原理解释精神现象、采用红外线摄影机或其它科技设备来摄像和证实精神图像存在。此外的途径则是感悟体证与通过灵媒勾通。

正确的知识来自清醒的意识,受污染和迷惑了的意识所产生的知识往往是错误的内容,如受限于物质的片面表象化的唯物论、拜金主义等。正确的知识是通向认识自己的阶梯。因此,知识就是道德的基础,如对自由和平等理念的确立。客观的知识(真理)是理念内与外统一、概念与实践统一的反映。而理念是宇宙及人精神的蕴涵,是人灵魂和思想的本质。德与才的对立是人对理念的肢解和分离,德与才的融合是人对理念的回归和融合。当德与才发生对立时,如此才会造成“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因为当道德与知识发生分离的状况时,道德不仅成了衡量人本质的标准,而非人的本质;知识也同时变成了一种工具,而非人本质的基础。工具性的东西当然是远远不能跟自身本质来相提并论之——“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当知识与道德融合为一体时才是人完全的状态,才构成了人的本质,而这又是理念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道德作文600字

全文共 673 字

+ 加入清单

道德,是两个很简单的字,大家都会说,可是真正做到的人呢?就拿最简单的的事例来说吧!有些人为了钱,不惜杀人放火抢劫,为了钱,这些人什么事都做得出来;而有些人恰恰相反,捡到再多钱,他们都不会收入囊中,而是想尽一切办法,一定要找到失主。

我妈妈爸爸特别喜欢看“小强热线”,只要一天不看,就特别难受。然而就在今年,“小强热线”报道了一篇新闻:一位姓杨的女士,认识了一位和他年龄相仿的王女士。就在她们认识的第二天,她们要好一起去玩,杨女士就带着她的儿子,她的儿子只有十几个月,还很小,逛到一半的时候,杨女士想上厕所,王女士就主动提出要帮杨女士抱儿子。杨女士一开始犹豫了一下,后来又觉得大家都是老乡,也没怎么在意,就把儿子交给了王女士。万万没有想到,就在杨女士上厕所的当儿,王女士就把杨女士只有十几个月的儿子抱走了。买了一张火车票,把孩子带回老家了。这是杨女士刚刚从厕所出来,看见自己的儿子和王女士都不见了。

一开始她以为王女士带儿子先走了,所以她在四季青找了大半圈,可是就是找不到,杨女士顿时就懵了,站在原地,脑海中一片空白。杨女士来到派出所,经派出所调查,发现原来这个王某曾今也用相同的手法,把另外一个小孩也拐走了。

经过派出所的努力,终于把只有十几个月的宝宝从坏人的手中抢回来了。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小宝宝找回去了,大家坐在桌子前,吃了一顿热乎乎的饺子。虽然只是一顿简单的饭,但是里面充满了亲情。

当时在场的记者,看到这个其乐融融的场面,记者了泪盈眶。

我希望那些人,不要为了一些小钱,而去伤害别人,本分做人,乃是道德之本!靠着自己努力和劳动赚来的钱,才是自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道德与修养作文400字

全文共 403 字

+ 加入清单

古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充分展现了道德修养的魅力。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良好的道德观念能是人的素质在无形中得到升华,赞誉不断,却不失大体。修养是正确地看待生活,不大喜大悲,不追名逐利,善待他人。

古时候,有一个人,她的母亲人很好,经常照顾那些来考状元的人,因为岁数大了,需要照顾的人还很多,母亲越来越力不从心,最后身患重病,那人听母亲说想喝竹笋汤,便去为母亲找竹笋了,这人走了很远也没找到竹笋,原来这个时节是没有竹笋的。因为连母亲的心愿也完成不了,他哭了,在他流下泪滴的地方,竟长出了竹笋,他欣喜若狂,拿着竹笋跑回家给母亲做汤,母亲喝了汤后,病竟然好了很多。这就是《冬出竹笋》的故事。这就是孝道。

道;人必有忠孝之心,若无,则人不如,所以说有孝必有德;孝乃人之忠,若不孝,必不忠。

我以前经常不听妈妈的话,我感到羞愧,以后一定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有孝心的人,做一个中华好儿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道德沦丧

全文共 859 字

+ 加入清单

易中天曾写道:“你问当下中国最缺什么,我看最缺底线。”是啊!当底线成为上限,我们如何在无底线的中国生存?

当地沟油成为饭馆标配,中国人早已练就“金刚不坏之体”。任你毒胶囊再毒,大不了中国人以后都去了壳吃;当老人摔倒,中国人脖子一歪,看不见了。底线到底是什么?中国人一跨就过去了。当中国人完善了这一系列的“中国人生存法则”时,底线一跃成为了上限了,中国人似乎找到了一种“苟且偷生”的生存方式。试问谁又敢在这片道德荒芜,底线全无的中国大地吼上一嗓子:“中国人要过有底线的生活!”

也许那“不知天高地厚”的白岩松,嘴一张,便让那丑恶怯弱的中国人的伤痕无处遁形。“这时代怎么了?都拿一个人的底线当优点”。把底线当优点不正是对当下中国的最好的概括吗?当所有人都忘记了底线时,我们又该如何找回?我们又该如何从“无底线的生存”逆袭而上过“有底线的生活”?

是的,我们需要的首先是声音——唤回底线的声音。最可怕的是我们丢失了底线依然浑然不知,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传递正能量的声音提醒我们,我们在经济发展中追赶欲望却迷失了底线、良知。然后,我们需要一个公正廉洁的政府,一套完备的市场法规。当罪恶蔓延时,我们希望看到最有力的打击,最严厉的处罚。勿让黑暗遮蔽了光啊,莫让底线成了上限。而最重要的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守住自身的底线。只有个人守住底线,一个国家、民族才会是有底线的,有尊严的。当个人以及国家、民族都有了应有的底线,这个民族才是

有希望的民族,这个国家才是能实现“中国梦”的国家,而我们才无需在这拥挤的世界里寻找那一线苟且偷生的生存空间。

古人曾“不为五斗米折腰”,也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铮铮铁骨。而当下,若是有人问起:“如何在无底线的中国生存?”答案必然是,“在无底线的中国,人们只有找回了底线才能生存!”

【微点评】最大的优点,语言生动形象,个人特色明显,特别是前三个自然段,写的非常精彩,结合时事,顺手拈来,分析论述深刻,功力不凡。最大的缺点,第四自然段谈做法显得单薄,最好能举一两个典型例子。

[道德沦丧500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共享时代,道德危机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49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我们在街头都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共享单车,甚至电动车、汽车都能共享,而且使用方法十分方便,只需用手机扫一个二维码,就可使用。越来越多的共享资源正与我们每个人产生密切关系,它们对我们的生活也有了逐渐的改变。

共享单车给我们生活的改变是明显的,它的到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便捷。像摩拜单车,OFO等,红的黄的在路边满满的一条,不断有人推了骑,骑了进,顿时,街边变得繁忙起来。

但在共享单车为我们带来便捷的时候,我们也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在街上,我们经常能看到被损坏的共享单车,其中属OFO的情况最严重。有的车锁坏了,有的车座没了,有的人更过分,还在车座上放钉子,等着别人坐上去“挨蛰”。

这些情况说明了什么?它在显示着人类的道德危机

有的人太自私了!巴不得自己永远免费使用,是自己的“专座”,别人只能另寻他路,谁也不能对“他的车”下手。可付1元钱又怎么了呀?你们家穷得连1元钱都没有呀?要你去大费周章地换锁来“省”这么区区一元钱啊!

有的人太无聊了!专门做那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把自己的快乐驾之于别人的痛苦之上。请别做那些无聊的事了,好吗?想想看,如果是你被蛰了,别人还躲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幸灾乐祸地笑着,你的滋味好受吗?

有的人太过分了!好像他们的工作就是去损坏公物的,是小时候的老师、父母没把他教好吗?还是他本来就这么邪恶?都不是!那只有一种原因:他们的父母为他们树立了“榜样”,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也把这一手学会了。我记得看过一篇报道,讲的是两个孩子在研究怎么“破解”OFO的密码,而他们的父母不但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还在那儿夸耀自己的孩子多么多么聪明,已经“破解”出来OFO的多少多少个密码了……这些情况说明了什么?这,就反映出了中国教育的无能!

教育,不单单是指学习,更重要的是道德,要学会做人,堂堂正正地做人,光明正大地干事,但现实呢?现在的社会太复杂了,扶一下老人都会被人误以为是肇事者,就像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丛书中的《忠诚的流浪狗》一册,就用孩子世界的单纯反衬出成人世界的复杂与世故,特别感人,给人以反思。

我希望大家不要再以怀疑的眼光看别人了,不要再有“物非所物,人非所人,一切都是假的,唯独亲人。”这种想法了!世界上还是有真善美的,就像有一次我向同学借手机给爸爸打电话,她就毫不犹豫地借给我了,我也很守信用地还给了她。

孩子的世界很单纯,而大人的世界很世故,我们现在还只是一张白纸,请大人们为我们画上色彩鲜艳的画,而不是用你们的行为扭曲我们的性格!

共享单车带给人类的启示还不止这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道德抉择五年级优秀作文

全文共 418 字

+ 加入清单

读了《钓鱼的启示》,我受益匪浅,《钓鱼的启示》写了作者与父亲一起钓鱼,结果钓到了一条大得出奇的鲈鱼,可是离规定钓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亲要作者做一具严守道德的人,作者只好依依不舍把鲈鱼放回湖中的故事。

由此,我想到:道德认识就这样简单,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相当于放弃个人利益,而捡回比利益还要好的东西;道德。所以,我们要像父亲一样,做一个遵守道德的人。

这个课文使我想起了一个发生在我身边一个关于道德的故事。记得那是一个星期五,我正坐公共汽车回家,突然, 一个年约25岁的男子上车,他没买票,还津津有味听mp3,正当收银员找他要票钱时,可他硬赖账,就是不给,还编织各种理由,就在收银员一筹莫展时,一位正正义感十足的青年站起来,对男子讲道理,最后,男子只有购票。

你看,这就是没有道德人的丑恶,要是我们人人都像他一样,整个世界都被个人利益所包围,到时,多可怕!,道德是中华人民的基本素质,我们要做个有道德的人,让我们对利益说:“拜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道德在我心中

全文共 732 字

+ 加入清单

道德如灯,照亮人成长之路;道德如火,点燃城市之心;道德如蜡,默默地奉献于人。

看 到道德这两个字眼,我不禁想起这样一件事,年幼的小悦悦走在大街上,不小心被一辆面包车撞倒了。血一下子哗啦啦的流出来。面包车司机只是停了一下,不但没 下车把小悦悦救起送进医院,而且竟然继续开车,使后轮再次辗过小悦悦的身体后逃走了。18个路人经过,也是见死不救,若无其事地离开了。幸好一位陈婆婆看 见倒在血泊里的小悦悦,停下试图抱起她,但小悦悦像泥巴一样瘫软下去了。陈婆婆立即喊话询问,最后找到小悦悦的妈妈,才把小悦悦送进医院。遗憾的是,约一 个星期后,小小悦悦离开了人世。

一条活生生的人命,就因为面包司机的怕承担责任而离开人世了。还有那18个路人,如果前3个人能救起小悦 悦,或打120急救车,小月月就有可能得救了。可是,他们没有!一个人都没有这样做!他们脑子里到底装的是什么?是利益?金钱?还是“事不关己,高高挂 起”?我想,更多的是他们的良知、他们的责任感变质了!“又不是我干的,我凭什么去救她?”这考验着道德在人心目中究竟有多少分量!那位陈婆婆虽然贫穷得 只能靠捡垃圾为持生活,但她比起那司机和18个路人要富有得多!那是因为陈婆婆拥有一颗善良之心、救急扶危之心!她可以不计得失、无私心杂念地去救人!这 精神是何等的崇高啊!何等的让人敬佩啊!这样一对比,我不禁要问:现在这个社会的道德到底怎么样了?难道金钱、利益是大多数人的向往?政府所创建的精神文 明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要是这样,实在是令人心寒啊!我想,我们在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还要更好地抓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

道德在我心中,道德在人人心中。让我们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吧,让道德之花越开越艳吧!

[以道德为话题的中学生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道德沉没与人性救赎

全文共 1141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在读的大学生,在关键时刻,舍下生命救下了两个孩子,换来的却是孩子母亲惊慌的教唆孩子说谎,否认救人的事实,“就说他是自己掉下去的”。这一刻我仿佛看到了道德大陆在缓缓沉没,没入黑色的海洋,索性有诺亚方舟——人性的觉醒与救赎。

这是社会对道德的谋杀。“错的不是我,而是世界。”这句话看似可笑,实则上却又不无道理。这次事件难道就是那位母亲一个人的责任么?为什么这位母亲对为自己孩子牺牲的人,别说尊重和感激,连承认都没有?因为怕了,自己的儿女为他人儿女而死,这是什么道理?相信每一位父母都不愿意这样,经过这样简单的换位思考,这位母亲得到了一个“朴实”的结论:如果承认这件事,自己一定会被那家人追究憎恨。最后事情败露之后那位母亲诚惶诚恐的的拿着钱去祭奠。最不幸的,不是见义勇为者,而是良心受到谴责的人。

在物质社会中,死人没有利益,不会说话,不会反对,损失又怎样?这个看似损阴丧德的举动,难道不是这个自我中心主义横行、物欲横流的、道德匿迹的社会暗流所造成的么?错的不只是那位母亲,更是社会的自私与冷漠,道德沉没的放任。

这是人心中道德的自沉。错的是世界,错的是社会,那么,我们没错么?融入这个道德匿迹的社会的我们没错么?当然有错,还是元凶级别的。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换言之,这个社会所表现出的一切特质都是我们每个人行为的后果,就像分子的性质决定物质的性质一样。一切我们所唾弃的社会问题都源于我们自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歌词所言甚是,可惜我们似乎喜欢从反面证明。设防与欺骗成了人际关系的基石,既然老人摔倒都没人敢去扶,更何况一个大学生淹死了,而且原因还十分清楚:就是因为你家两个不争气的娃掉水里了,才害死人家一个大学生。所以母亲选择了逃避,这也折射出我们大多数人在面对道德和利益时的拙劣选择。

然而,沉没不代表陨灭。这此事件的真正主角却应该是那位大学生一家。见义勇为,多么令人怀念的词汇,这名大学生用生命证明了,道德长存,更令人钦佩的是他的父母“我们只需要一个道歉”面对放弃了道德的母亲的行为,他们不予追究,他们只是想证明:道德,终究还是存在的。与那位母亲乃至于社会显现出某些不良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鲁迅先生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这倒是,让我们看到了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或许道德不能为你带来利益,但“人”总是精神和物质的。失去了道德之后,精神一面便破碎了。虽然道德在有些人心中甚至在社会层面上沉没了,但是我相信,人们发现了精神世界的破碎之后,道德将重新上浮,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孟子说:人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四心,方为人。只有自我救赎,才是人性复苏和觉醒的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法律的道德性读书笔记

全文共 2842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法学家朗·富勒先生所撰写的《法律道德性》一书是新自然法学派的重要著作,标志着自然法学在现代的全面复兴。以下对本书阅读的情况作一个总结。

关于作者部分的介绍可参见严存生先生的《西方法律思想史》页385

富勒在本书的开始首先以两种道德的区分作为探讨法律道德性的进路,即义务的道德和愿望的道德。在这两种道德中,“愿望的道德在古希腊哲学中得到了最明显的示例。它是善的生活的道德,以及充分实现人之力量的道德”,而“如果说愿望的道德是以人类所能达至的最高境界作为出发点的话,那么义务的道德则是从最低点出发。它确立了是有序社会成为可能或者使有序社会得以达至其特定目标的那些基本规则”。富勒在第一章中进而指出,法律不可能从最高的要求去要求一个人,而“只能做到将较为严重和明显的投机和非理性表现排除出他的生活”。在这里,富勒认为义务的道德是法律的“表亲”,因为两者都在于规定维持一个有序社会的最低限度和要求。

这两种道德如何做出界分,首先富勒排除了一种错误的观念,即认为如果我们要知道哪些是我们的义务,那么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一个完整的图景。换句话说我们只有首先确定愿望的道德的标尺,才能了解什么是最低的限度。富勒反对这样的看法,“在人类目的的疆域——不仅包括人类行动,也覆盖着人迹所至的其他任何角落——我们都可以发现这样一种观念的拒斥:我们无法知道什么不适合于一种目的,除非我们知道什么是最合适于实现这一目的。在选择实现我们目的的工具和手段时,我们能够而且的确是时常在对我们所试图实现的目的只有不完备的认识情况下尽力而为”。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有很明显的有限理性的印记,这一点也是同以前的理性主义的自然法的不同。因此富勒认为义务的道德反而是在愿望的道德之前的。

同时通过经济的方式进行对比,即义务的道德相当于经济上的交换经济学所涉及的内容,而边际效用经济学,即如何让有限的资源达到最大的功效,则与愿望的道德之间有很紧密的联系。

进行了上面的铺垫之后,富勒先生开始对与“道德使法律成为可能”进行论述。他的内在逻辑结构是这样的。首先富勒认为法律并不是一种“发自于政府而强加于公民的单项权威的投射”,而是一种“公民与政府之间的目的取向互动的产物”,也就是说“法律应当被视为一项有目的的事业,其成功取决于那些从事这项事业的人们的能量、见识、智力和良知,也正是由于这种依赖性,它注定永远无法完全实现其目标”(169)。“在几乎所有的社会中,人们都能看到使某些类型的人类行为服从于规则之明确控制的需要。当他们开始从事确保这种服从的事业之时,他们就会逐渐看到这样一项事业包含着某种内在逻辑,也就是说,如果它的目标要得到实现,它就必须加强某些必须被满足的要求”(175)。 “因此,正是因为法律是一项有目的的事业,它才呈现出法律理论家们能够发现并且将其视为给定事实情境中的已知因素的结构恒定性”(175)。

为什么法律是一项事业,它的目的何在?富勒先生认为法律的核心价值,或者实质性自然法应该是:“开放、维持并保护交流渠道的完整性,借此人们可以彼此表达人们的所见、所感、所想。在这个事项上,愿望的道德所提供的决不只是善意的忠告和追求卓越的挑战。在这里,它是用我们习惯于义务的道德那里听到的那种命令式的语气在说话。而且,如果人们愿意倾听,便会发现这种声音不同于义务道德所发出的声音,它可以穿越界限并跨过现在将人们彼此分割开来的障碍。”(215)

这一点和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观点相左,即分析实证主义法学认为法律并不包含任何道德性,法律只是一种强制性规范,是一种权威的单项投射。富勒指出法律不可能只是权威的单项投射,“而基本上是一项为公民彼此之间的交往行动提供一套健全而稳定的框架的事物,政府在其中的角色只是作为一个维护这套系统之完整性的卫士”(243)。在这里,富勒最终指出两者的分歧的所在“制定法本身也有一个前提条件,也就是统治权为自己必须承诺在进行统治时会遵守自己确立的规则。在这个意义上,实证主义者认为是自上而下(垂直性地)设置的法律中也包含着一项平面性的因素”(269)。我认为这也是新自然法中最重要的部分。

在这里,富勒认为法律并不是垂直结构的,而更多的是一种平面结构,即一种契约性质,维持一套法律体系的运转取决于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责任的旅行——既包括政府对公民的责任,也包括公民对政府的责任。这是一种互动式的契约关系,而不是投射关系,其中包含着统治权力对与公民的“承诺”。

因此,在这样一种平面结构中,既然不存在任何绝对的权威,那么法律内在就必然包含着一定的道德性来衡量契约的合法性问题。这并不是一种“功效”问题,这个词“暗示着一位头脑敏锐并看重结果的观察者,他不会轻易被模糊的目的概念所蒙蔽”(236)。但是“功效”一词意味着一个主动的主体与被动的客体,从主体的目的性出发考察一种手段能否完成本身的目的的含义,这就是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思维,即法律是一种权威的单项投射。而在互动领域,在不存在明显的权威的领域,大家都尊重的规则则为“道德”,“它需要得到人类交往的牢靠底线的支持,至少在现代社会中,只有健全的法律制度才能提供这种底线”(237)。

具体谈到法律的内在道德,富勒认为“就法律的内在道德的要求而言,虽然它们涉及同不特定的其他人之间的关系,但却不仅仅要求自我克制;正像我们的一个不甚严格的说法所表明的那样,它们是肯定性的:使法律为众人所知,使其内部的逻辑已知并且清晰明了,确保你作为一位官员所做出的决策符合他的要求,等等。要满足这些要求,人的能量必须被投入到特定类型的成就上去,而不仅仅是在警告之下不做某些有害的行为”(51)。

因此法律的内在道德是一种愿望的道德,是一种程序的道德,并不确保一种确定的实体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所称的法律的内在道德乃是一种程序版的自然法(proceduarl version of natural law);虽然,为了避免误会,‘程序’这个词应当被赋予一种特殊的以及扩展的意义,以便使它包括像官方行动与公布的法律之间的实质性一致这样的含义。不过,‘程序’这个词从总体上说非常适当地显示出我们在这里所关注的不是法律规则的实体目标,而是一些建构和管理规范人类的行为的规则系统的方式,这些方式使得这种规则系统不仅有效,而且保持着作为规则所应具备的品质”。

总结来说,逻辑的开始是确定法律是一种社会互动的契约,在这种契约中不包含绝对权威的单项投射,而是一种互动关系,因此法律首先就是要保护这样一种互动的、开放的关系,其次就是在这种平面的互动关系中我们应当确保一些道德,而不是功效,是一种首先确立的标准,而法律因为是这种互动的实践努力,因此法律最终确定的位置是在八项规则确立的标准左右,而不是一种完美状态。同时,法律正因为是在实体上确保这种开放,因此其内在道德就是一种“程序的”而不是“实体的”。

以上就是富勒的论证法律存在道德性的部分,至于法律具体内在道德的八项要求可以参见严存生《西方法律思想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