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楚楚相关词语解释(实用20篇)

导语:描写心情的词语有哪些呢?描写气氛的词语有哪些呢?描写心情和气氛的词语是语文写作的重要素材。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楚楚相关词语解释,欢迎阅读!

浏览

4538

作文

373

词语解释

全文共 358 字

+ 加入清单

fēng píng làng jìng

风平浪静(風平浪静)

(1).没有风浪。 宋 杨万里 《泊光口》诗:“风平浪静不生纹,水面浑如镜面新。”《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须臾,雾散云收,风平浪静,满船之人俱各无事,唯有 王勃 乃作神仙去矣!” 田野 《火烧岛》:“海阔天空,风平浪静,红日照遍了东方,白鸥在前后飞翔。”

(2).比喻平静无事。 宋 陆九渊 《语录》卷下:“因提公昨晚所论事,只是胜心。风平浪静时,都不如此。”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关镇杂记一·古榆关》:“即今 倭 虽往封,未便风平浪静;虏虽渐远,岂能息燧寝烽?则屯田积粟之举,诚绸户彻桑之上计也。” 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第四幕:“世界上的事体,哪一件是拿得定,把得稳的?看着风平浪静,一点危险没有,哪知忽然而来。”

成语词典已有该词条:风平浪静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词语解释

全文共 391 字

+ 加入清单

lì wǎn kuáng lán ㄌㄧˋ ㄨㄢˇ ㄎㄨㄤˊ ㄌㄢˊ

力挽狂澜(力挽狂瀾)

◎ 力挽狂澜 lìwǎn-kuánglán

[to make herculean efforts to save a critical situation; make vigorous efforts to turn the tide; do ones utmost to save a desperate situation] 比喻控制猛烈的潮流,挽救危险的局势

中流砥柱,力挽狂澜,具大才,立大业。——《秋瑾集》

力挽狂澜(力挽狂瀾)

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面。语本 唐 韩愈 《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於既倒。” 柯岩 《岚山情思》:“他多么希望自己能像青年时代一样:横刀跃马,驰骋沙场,力挽狂澜,虽万死而不辞呵!” 马国征 《瞻仰梅园新村周总理故居》诗:“亲临虎穴安天下,力挽狂澜拯众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缘故的词语解释

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中文发音:缘故[yuán gù]

缘故的词语解释:是指原故;原因。

缘故的近义词:原因、原故、缘由

用缘故造句

1、由于下雨的缘故,运动会推迟了。

2、不知什么缘故,我觉得不能信任他。

3、出于情感上的缘故她很伤心。

4、我肚子痛,正是因为吃太多的缘故。

5、因为森林失火的缘故,山民被迫离开了家园。

6、因为生病的缘故,我不能去上学。

7、因为下雨的缘故,运动会推迟了。

8、这次的失误是自己太粗心的缘故。

9、他今天没来上学,不知是什么缘故。

10、他成绩好是因为平时刻苦学习的缘故。

11、因为如此小的缘故,很多的都忽略了它们的存在。

12、无论是什么样的缘故,我都会帮你。

13、不知什么缘故,老师今天没来上课。

14、最近,不只是啥缘故,我对她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讨厌

15、他发火是因为他孩子的缘故。

16、今天放学回家,爸爸无缘无故对我发火,真是莫名其妙。

17、因为森林失火的缘故,可怜的小生灵被烧死了。

18、由于天冷的缘故人们不得不穿得很厚。

19、因为下暴雨的缘故,比赛终止了。

20、他追赶小鸟,但因为太肥的缘故,他直挺挺的撞碎了冰块,掉落了冰冻的湖水里。

用缘故的近义词造句

原因:天气不好是造成飞机延误的根本原因

原故:不知是什么缘故,近来我心情不太好。

缘由:他毫无缘由地骂了我一顿。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七月流火词语解释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入夏以来,我国江南经历了持续高温的天气,“七月流火”这个词在这个季节的使用频率也特别高。

其实用“七月流火”来形容7月的炎热是被误用了,一些人以为“七月流火”是个极为文雅的形容天气炎热的词,写稿信手拈来,编辑又不详察,于是报纸、电台、电视台频频使用,比如“七月流火,何处觅清凉?”,“此时小城显得那么精神抖擞,小城熬过了七月流火”等,就连气象预报员也反复说“七月流火,持续保持高温天气”、“七月流火,酷热难耐”……

其实,“七月流火”不是表示天气炎热,而是表示天气变凉。《诗经?幽风?七月》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里的七月是指农历的七月,“流”指向下运行,“火”是一星名,即二十八宿中的心宿,又称“大火”,每年农历六月的黄昏时刻,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以后便渐渐偏西向下沉落,所以叫“流火”,这时酷热开始减退,天气渐渐地凉了起来。

对“七月流火”不求甚解,望文生义造成错用者恐怕不在少数,奉劝那些望文生义者平时多学习,免得闹出笑话。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描写声音的词语及其解释

全文共 692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声音词语及其解释。欢迎阅读,希望文章对大家有帮助!

不绝如线:绝:断。形容局势危急,像差点要断掉的线一样;也形容声音思绪微弱

怪声怪气:形容声音、语调、唱腔等滑稽或古怪难听

穿云裂石:穿破云天,震裂石头。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剑头一吷:剑头:指剑环头小孔;吷:象声词,形容声音微小。比喻言论无足轻重。

敲金击石:金、石:指钟磬一类的乐器。演奏钟磬等乐器。也形容声音铿锵。

如泣如诉:好象在哭泣,又象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

下气怡声:下气:态度恭顺:怡声:声音和悦。形容声音柔和,态度恭顺。

响彻云霄: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象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怡声下气:怡声:声音和悦;下气:态度恭顺。形容声音柔和,态度恭顺。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沸天震地:形容声音极其喧腾。

鬼哭神号:①形容哭叫悲惨凄厉。②形容声音大而杂乱,令人惊恐。

撼天震地:撼:摇动;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狼嗥鬼叫:形容声音凄厉。

裂石穿云:震开山石,透过云霄。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鸮啼鬼啸:像鸮鸟啼叫、怨鬼呼号。形容声音凄厉幽怨。

如雷灌耳:亦作“如雷贯耳”。①形容声音大(多指语音)。②形容人的名声很大。

瓮声瓮气:形容声音粗大低沉。

杳不可闻:再也听不到。形容声音断绝。

震天动地: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铿锵有力:〖解释〗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天震地骇:〖解释〗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有时形容事件、场面令人惊骇。

喔咿儒儿:喔咿:献媚强笑的样子,形容声音含糊不清。形容老着脸皮,强作欢颜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描写冬天的四字词语及解释

全文共 792 字

+ 加入清单

冬天,是一个十分美丽的季节,它既没有春天一样温暖,也不像夏天一样火热,更不像秋天一样阳光灿烂,但冬天同样迷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描写冬天的四字词语解释,欢迎阅读!

白雪皑皑

皑皑:洁白光亮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例:白雪皑皑的山峰,当阳光照耀的时候……大概总以为是灿烂得很,大可观赏的吧。(秦牧《鲜荔枝和干荔枝》)

冰天雪地

形容气候严寒,冰雪漫天盖地。如:北极地方,整年都是冰天雪地。

例:清·蒋士铨《鸡毛房》:“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

例:你就在这儿吧,冰天雪地的上哪儿去?(老舍《骆驼祥子》)

同义成语:冰天雪窖、雪窖冰天

滴水成冰

滴下的水很快就结成冰。形容天气非常寒冷。如:北方的冬天,十分寒冷,滴水成冰。

例:严冬冱寒,滴水成冰。(宋·钱易《南部新书》)

例:更有一节苦处,任你滴水成冰的天气,少不得向水孔中洗澣污秽衣服,还要憎嫌洗得不洁净,加一场咒骂。(《醒世恒言》)

亦作:滴水成冻。

风雪交加

风和雪同时袭来。

例:尽管是在风雪交加的时节,我们的视线仍可以入到非常遥远。(范长江《塞上行·行纪·百灵庙战行·三》)

六出纷飞

六出:雪花六角,因别称“六出”。纷飞:散乱到处飞扬。大雪纷纷。

例: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 汉·韩婴《韩诗外传》)

寒风侵肌

形容天气寒冷。

例:冷锋过境,寒风侵肌,大街上行人稀少。

千里冰封

冰封:被冰雪覆盖。如:东北的严冬,千里冰封。

朔风凛冽

朔风:北方吹来的寒风。凛冽:寒冷刺骨。

另见:寒气凛冽

例:严冬惨切,寒气凛冽。(唐·李白《大猎赋》)

天寒地冻

形容天气极为寒冷。

例:目今天寒地冻,军马难以久住,权且回山。(明·施耐庵《水浒全传》)

雪虐风饕

虐:暴虐。饕:贪残。又刮风,又下雪。指狂暴肆虐的风雪,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例:岁弊寒凶,雪虐风饕。(唐·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

例:幽香淡淡影疏疏,雪虐风饕亦自如。(宋·陆游《雪中寻梅》诗)

亦作:饕风虐雪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形容品德高尚的词语及解释

全文共 4248 字

+ 加入清单

暗室不欺 不同流俗 不欺暗室 不忘沟壑 赤子之心

德厚流光 高情远致 高山景行 功德无量 厚德载物

怀瑾握瑜 蕙心纨质 见危授命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精金良玉 敬老慈幼 良金美玉 明德惟馨 年高德劭

拾金不昧 乐于助人 助人为乐 默默奉献 大公无私

坚贞不屈 勇往直前 尊老爱幼 见义勇为

乐善好施 舍己为人 坚持不懈

【冰魂雪魄】冰、雪:如冰的透明,雪的洁白.比喻人品质高尚纯洁.

【冰壶玉尺】玉尺:玉制的尺.比喻高尚纯洁的人品.

【冰壑玉壶】壑:深沟.像冰那样清澈的深山沟里的水,盛在晶莹的玉壶里.比喻人节操高尚,品性高洁.

【冰壶玉衡】冰壶:冰心玉壶;玉衡:用宝石装饰的天文仪器.比喻高尚的品质,优雅的气质.

【百世之师】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不同流俗】流俗:流行的习俗.与世俗习气不同.形容品德高尚.

【半天朱霞】半天:空中;朱:红色.半空中的红霞.比喻人品高尚,超凡脱俗.

【包元履德】元:善.指心怀善意,行为具有高尚的品德.是古代对帝王的谀词.

【抱瑜握瑾】瑜、瑾:美玉.比喻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

【春风沂水】原意是大人和儿童在沂水洗个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指放情自然,旷达高尚的生活乐趣.

【存神索至】存神:保养精神;索至:寻找事物深奥的道理.旧指品德高尚的人注重保养精神,以探寻事物深奥的道理.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澹泊:不追求名利;宁静:心情平静沉着.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

【德被四方】品德高尚,满布天下.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大德必寿】指高尚品德的人受命于天,必然会享高寿,以造福众人.

【道高德重】道德高尚,很有威信.

【德高毁来】品德高尚却招来毁谤.形容坏人总是嫉妒和毁谤品行高尚的人.

【德高望重】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德配天地】指道德可与天地匹配.极言道德之高尚盛大.

【大人不曲】曲:不公正.旧时指道德高尚的人遵守一定的原则,不偏私,不迎合.

【大人无己】旧时指道德高尚的人把自己和别人融为一体,不自私.

【达人雅志】达人:通达事理的人;雅:高雅,高尚;致:情趣.人品高尚,情趣深远.形容人的言谈举止不俗.

【德深望重】德:品德;深:高;望:声望,名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多用于称颂年长与名位高的人.

【大雅宏达】大雅:宏达雅正;宏达:才识广博通达.指宏达雅正才德高尚的人.

【大雅君子】大雅:对品德高尚,才学优异者的赞词.君子:泛指有才德的人.指有才德的人.

【德重恩弘】重:崇高、深厚;弘:通“宏”,大.道德高尚,恩惠广大.形容普施恩德.

【孚尹明达】指玉的色彩晶莹发亮,比喻品德高尚纯洁.同“孚尹旁达”.

【方圆难周,异道不安】周:调和,方和圆难于相互通融,政治道路不同的人不能和平相处.也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

【孚尹旁达】指玉的色彩晶莹发亮,比喻品德高尚纯洁.

【高才大德】高才:有杰出的才能;大德:有极高尚的品德.形容才能和品德都很好.

【高风劲节】形容高尚坚贞的风骨节操.同“高风峻节”.

【高风峻节】高风:纯洁清高的风格;峻节:坚定不移的节操.形容高尚坚贞的风骨节操.

【高风亮节】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高风伟节】高风:高尚的品格.高尚的品德,坚贞的节操.比喻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高节迈俗】高节:高尚的气节;迈俗:脱俗,超俗.气节高尚,超脱世俗.

【高节清风】高节:高尚的气节;清风:清廉的作风.气节高尚,作风清廉.比喻人品高洁.

【高情远意】高、远:形容高尚;情、意:情趣.高尚的品格或情趣.

【高情远致】高、远:形容高尚;情、致:情趣.高尚的品格或情趣.

【高人胜士】高人:志趣、行为高尚的人;胜士:指隐居者.清高不慕名利的隐居者.

【高人雅士】高人:志趣、行为高尚的人,多指隐士;雅:风雅,儒雅.志行高尚、风格儒雅的人.

【高人雅志】高人:志行高尚的人,多指隐士;雅:风雅、儒雅.志行高尚,风格儒雅的人.

【高人雅致】雅致:高雅的情趣.指品格高尚之人的优雅情趣.

【桂折兰摧】比喻品德高尚的人亡故.

【高山仰止】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高山仰之】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同“高山仰止”.

【高世之德】高世:超出世人;德:品德.具有超出一般人的德行.形容德行非常高尚.

【果行育德】以果断的行动培养高尚的道德.

【高躅大年】躅:足迹,引申为行为,品行.品德高尚而年纪高迈.

【厚德载物】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黄花晚节】黄花:菊花;晚节:晚年的节操.比喻人晚节高尚.

【寒花晚节】寒花:寒天的花;晚节:晚年的节操.比喻人晚节高尚.

【怀瑾握瑜】怀:怀藏;握:手握;瑾、瑜:美玉,比喻美德.比喻人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亲:亲近;辅:帮助.指老天爷公正无私,总是帮助品德高尚的人.

【鸿轩凤翥】比喻举止高尚.

【怀珠抱玉】珠、玉:比喻美德和才华.比喻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杰出的才能.

【怀质抱真】指人格和品德纯洁高尚,质朴无华.同“怀真抱素”.

【霁月光风】指雨过天晴时的明净景象.用以比喻人的品格高尚,胸襟开阔.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君子:泛指品德高尚的人.指有志之士报仇雪恨不必性急,等待时机再动手.

【君子不夺人之好】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好:喜爱.道德高尚的人不夺取人家喜爱的东西.

【君子不究既往】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究:追究;既往:已经过去的事情.道德高尚的人不追究已过去的事情.

【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交:交情;恶声:伤害诋毁的话.有道德的人即使绝交也不互相诋毁.

【举足为法】形容人的行为高尚,为后人所效法.

【君子之过】过:过错.品行高尚的人犯错误就象日蚀和月蚀,别人看得很清楚,只要改正,别人仍然敬仰他.

【抗怀物外】抗:通“亢”,高尚;怀:胸怀;物:尘世.胸怀高尚,超越世俗之外.

【抗心希古】抗:通“亢”,高尚;抗心:使志向高尚;希:期望.使自己志节高尚,以古代的贤人为榜样.

【名德重望】犹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美行加人】美行:优美的行为;加人:超越众人.指行为高尚,超出一般人.

【涅而不渝】涅:黑泥;渝:改变.用涅染也染不黑.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

【涅而不缁】涅:矿物名,古代用作黑色染料;缁:黑色.用涅染也染不黑.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

【涅而不淄】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同“涅而不缁”.

【麟凤龟龙】此四种神灵动物,象征吉兆.比喻稀有珍贵的东西.也比喻品格高尚、受人敬仰的人.

【麟凤芝兰】麟凤:麒麟、凤凰,比喻高尚的人;芝兰:比喻才质之美.指人的品德高尚,气质优美.

【磊落奇伟】磊落:心地光明;奇伟:奇特伟大.形容人心地光明,品德高尚.

【澧兰沅芷】沅、澧:都是水名;兰、芷:都是香草.比喻高洁的人品或高尚的事物.

【廉顽立懦】指高尚的节操可以激励人振奋向上.

【兰芝常生】兰芝:兰草和灵芝草.比喻高尚的美德长在.

【厉志贞亮】厉志:激励心志.志行坚贞,品德高尚.

【清风高节】比喻人品格纯洁,节操高尚.

【清风高谊】风格高尚,友谊深厚.

【轻风高谊】高尚的风格,深厚的友谊.

【清风峻节】清廉正直的风尚,高尚峻伟的气节.

【清风亮节】比喻人品格高尚,节操坚贞.

【清介有守】守:操守.指人的品格高尚而有节操.

【如珪如璋】珪:玉器;璋:古代贵重的礼器.比喻人品质高尚,气宇轩昂.

【如坐春风】象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俗不伤雅】俗:凡俗;雅:高尚的.虽然凡俗,但不流于鄙陋而有伤高雅.

【山不厌高】山不嫌其高.比喻品行越高尚越好.

【盛德若愚】盛德:极高的品德;愚:愚笨.形容品德高尚的人谦逊朴实,外表看来好像愚笨的样子.

【岁寒知松柏之后凋】比喻只有经过艰苦恶劣环境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高尚精神品质.

【圣人无常师】圣人:旧指品德高尚、智慧超群的人;常:永久的.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老师.比喻无论是谁,只要有长处,就向他学习.

【硕望宿德】犹言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吞舟之鱼,不游枝流】大鱼不在小河里游.比喻志节高尚的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温恭直谅】温恭:温和谦恭;直谅:性格正直,能谅解人.指和气、谦恭、正直、诚信的高尚品德.

【晚节黄花】黄花:菊花;晚节:晚年的节操.比喻人晚节高尚.

【外君子而中小人】外:表面;中:中间,里边,引申为实际.表面上是高尚的人,而实际是卑鄙的人.

【惟有读书高】只有读书以求进取,才是高尚的途径.

【雪操冰心】志行品德高尚纯洁.

【呷醋节帅】此为具有高尚品德和节操的典实.

【兴高采烈】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雪后始知松柏操】冰天雪地,才显出松柏的高尚节操.比喻只有在危难之时,才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和节操.

【新人新事】具有新的道德品质的人和体现新的高尚社会风尚的事.

【行若由夷】行:行为;由、夷:指春秋时的许由和伯夷,古代的廉洁之士.比喻品德高尚,做人清正廉洁.

【崖岸卓绝】崖岸:形容人严峻如同陡壁;卓绝:高超难及.指人品高尚,超越众人.

【英风亮节】高尚的风格和节操.

【庸夫俗子】平庸无能,见识浅陋,志趣不高尚的人.

【玉洁松贞】象玉一样洁净,如松一般坚贞.形容品德高尚.

【言美则响美】比喻人的人格、行为高尚,声誉也必然好.

【渊清玉絜】如渊之清,如玉之洁.比喻人品高尚.

【雅人深致】雅:高雅,高尚;致:情趣.人品高尚,情趣深远.原是赞赏《诗经·大雅》的作者有深刻的见解.后形容人的言谈举止不俗.

【有长者风】长者:年高望重之人.有长者的风度.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待人大度.

【至诚高节】至:最.最忠诚,最高尚的节操.形容人品高尚.

【志诚君子】志行诚笃高尚的人.

【正大高明】正大:正直,不存私心;高明:学问多.形容人知识广博,道德高尚.

【贞高绝俗】高尚坚贞的节操超出普通人.

【芝兰之交】芝草和兰草之间的交往.比喻品德高尚的人之间的友谊.

【至人无梦】至人:指思想道德等方面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做想入非非的梦.

【至人遗物】至人:思想道德修养很高的人.道德高尚的人能舍弃财物

【贞松劲柏】以松柏的坚贞劲直,比喻人的高尚节操.

【责先利后】尽职责、尽义务在他人之前,分离利益在他人之后.形容品德高尚.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描写景色美的词语及解释

全文共 1526 字

+ 加入清单

斑驳陆离

解释】斑驳:色彩杂乱;陆离:参差不一。形容色彩纷杂。

【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分外妖娆

【解释】分外:格外;妖娆:妖媚艳丽。形容景色异常艳丽。

【出处】毛泽东《沁园春·雪》词:“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风景不殊

【解释】殊:不同。用以悲叹国土破碎或沦亡。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

古色古香

【解释】形容器物书画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

【出处】宋·赵希鹄《洞天清录》:“古画色墨,或淡墨,则积尘所成,有一种古香可爱。”

千岩竞秀

【解释】岩:山崖;竞:竞赛。重山叠岭的风景好像互相比美。形容山景秀丽。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千回百转

【解释】形容反复回旋或进程曲折。

【出处】元·范居中《秋思》:“我这里千回右转自彷徨,撇不下多情数桩。”

青山绿水

【解释】泛称美好山河。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青山绿水。’曰:‘见后如何?’师曰:‘绿水青山。’”

如花似锦

【解释】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如同花朵、锦缎一般。形容风景绚丽或前程美好。

【出处】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三回:“那香屏牌价嫁了周庸祐,早卸了孝服,换得浑身如花似锦。”

山明水秀

【解释】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出处】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应接不暇

【解释】暇:空闲。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应发,使人应接不暇。”

诗情画意

【解释】像诗画里所描摩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出处】宋·周密《清平乐·横玉亭秋倚》词:“诗情画意,只在阑杆外,雨露天低生爽气,一片吴山越水。”

水木清华

【解释】水:池水,溪水;木:花木;清:清幽;华:美丽有光彩。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

【出处】晋·谢混《游西池》诗:“景晨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水色山光

【解释】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出处】唐·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眺》诗:“楼阁高低树浅深,山光水色暝暝沈沈。”

五光十色

【解释】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出处】南朝梁·江淹《丽色赋》:“五光徘徊,十色陆离。”

五颜六色

【解释】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引申为各色各样。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四回:“惟各人所登之云,五颜六色,其形不一。”

五彩缤纷

【解释】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出处】峻青《地下水晶宫》:“墙壁上有着许多霜花似的花纹,在灯光的照耀下,满墙都放射着五彩缤纷的光芒,就好象是彩虹织成似的。”

秀色可餐

【解释】秀色:美女姿容或自然美景;餐:吃。原形容妇女美貌。后也形容景物秀丽。

【出处】晋·陆机《日出东南隅行》:“鲜肤一何润,秀色若可餐。”

烟波钓徒

【解释】烟波:水波渺茫,看远处有如烟雾笼罩;钓:钓鱼。旧指隐逸于渔的人。

【出处】《新唐书·张志和传》:“以亲既丧,不复仕,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

云蒸霞蔚

【解释】蒸:上升;蔚:聚集。象云霞升腾聚集起来。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银河倒泻

【解释】泻:水从高处往下直流。象银河里的水倒泻下来。形容雨下得极大,象泻下来的一样。

【出处】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月夕花朝

【解释】月明的夜晚,花开的早晨。形容良辰美景。

【出处】《旧唐书·罗威传》:“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形容勤劳的词语及解释

全文共 1169 字

+ 加入清单

勤劳是一种美好的品质,形容勤劳的词语有哪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形容勤劳的词语及解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葆力之士:葆力:勤劳任力。指愿意出力而勤于办事的人。

2、俭以养德: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3、勤俭持家:以勤劳节约的精神操持家务。

4、夜而忘寝:晚上忘记了睡觉。形容学习或工作十分勤劳辛苦。

5、夜而忘寐:寐:睡觉。晚上忘记了睡觉。形容学习或工作十分勤劳辛苦。

6、手胼足胝:胼、胝:手掌、足底的老茧。手掌足底生满老茧。形容经常地辛勤劳动。

7、力能胜贫:力:力气,引申为勤劳。勤劳肯出力气可免于贫穷。

8、朝耕暮耘:耘:锄草。早上耕种晚上锄草。形容非常勤劳。

9、日旰忘餐:旰:天色晚。形容工作勤劳,忘了时间,忘了吃饭。

10、晨兴夜寐:兴:起。早起晚睡。形容勤劳辛苦。

11、起早摸黑:起早睡晚,指辛勤劳动。

12、劳而不怨:劳:劳苦,劳累。虽然很辛苦、很劳累,却没有怨言。形容孝子精心侍奉父母。也指当政者使民勤劳而民无埋怨。

13、坐以待旦:旦:天亮。坐着等天亮。比喻办事勤劳。

14、克勤克俭:克:能够。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15、勤勤恳恳:形容勤劳踏实。也形容勤恳的样子。

16、戴月披星: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动,或日夜赶路,旅途辛苦。

17、黑汁白汗:形容辛勤劳动的汗水。

18、昧旦晨兴:指天不亮就起来。多形容勤劳或忧心忡忡难以入睡。昧旦,天将明未明;破晓。

19、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匮:缺乏。人民的生计在于勤劳,勤劳就不会缺少衣食。

20、起早贪黑:起得早,睡得晚。形容辛勤劳动。

21、男耕妇织:男的耕田,女的织布。形容辛勤劳动或自给自足的小农家庭生活。

22、兀兀穷年:兀兀: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辛苦劳动,勤劳不懈。

23、起早挂晚:起得早,睡得晚。形容人很勤劳。

24、晨炊星饭:清晨烧早饭,入夜才吃晚饭。形容早出晚归,整日辛勤劳苦。

25、剪莽拥彗:莽:草;彗:扫帚。剪除杂草,手持扫帚。指辛勤劳动。

26、孳孳矻矻:孳孳:勤勉的;矻矻:辛勤劳作的样子。勤勉不懈的样子。

27、耕云播雨:指控制降雨,改造自然。比喻辛勤劳动。

28、胼手胝足:胼、胝:老茧。手脚上磨出老茧。形容经常地辛勤劳动。

29、勤俭节约:勤劳而节俭。形容工作勤劳,生活节俭。

30、民生在勤:人民的生计在于勤劳。

31、众人役役:役役:劳作不息。普通人都辛勤劳动不息。

32、承星履草:头戴星光,脚踏草地。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作。

33、克俭克勤:克:能够。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34、胼胝手足:手脚上磨出老茧。形容经常地辛勤劳动。同“胼手胝足”。

35、勤则不匮:匮:不足。只要勤劳就不会缺少物资。

36、勤慎肃恭:肃:严肃;恭:谦逊。勤劳、谨慎、恭敬、谦虚。指做人的美德。

37、俛拾仰取:俛,同“俯”。指低头则必拾地上之物,仰首则必取树上之物。形容极其勤劳节俭。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十八重地狱的词语解释

全文共 384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十八重地狱

【拼音】:shí  bā  chóng  dì  yù

【简拼】:sbzdy

解释】:重:层。迷信认为人在生前作恶,死后就要堕入十八重地狱,永民不得翻身。比喻最黑暗、最苦难的境地。

【出处】:《梁书·诸夷传》:“其后西河离石县有胡人刘萨何遇疾暴亡,而心下犹暖,其家未敢便殡,经十日更苏。说云:‘有两吏见录,向西北行,不测远近,至十八地狱,随报重轻,受诸楚毒。’”

【示例】:又有~,虽然名目各别,总之受罪无私。 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三折楔子

十八重地狱 成语接龙

【顺接】:狱子院家 狱货非宝

【顺接】:阿毗地狱 阿鼻地狱 拔舌地狱 画地为狱 画地作狱 酒食地狱 锒铛入狱 老吏断狱

【逆接】:得一望十 论一增十 七老八十 问一答十 问十答十 闻一增十 闻一知十 一五一十

【逆接】:十一千百 十一而税 十七字诗 十七弟子 十万火急 十万火速 十三太保 十不一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描写夏天词语及解释

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骄阳似火——酷暑难耐,烈日当空,赤日炎炎,暴风骤雨

无冬无夏——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夏雨雨人——比喻及时给人帮助。

夏炉冬扇——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夏虫语冰——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夏虫不可以语冰——比喻时间局限人人的见识。

冬温夏凊——凊:同"清"。冬天给父母温被,夏天给父母扇席,指对亲人无微不至。指冬暖夏凉

冬温夏清——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冬扇夏炉——比喻不合时宜。也比喻毫无用处的东西。

冬日夏云——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冬裘夏葛——泛指美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描写声音的词语及解释

全文共 1968 字

+ 加入清单

1、滴沥:象声词,雨水下滴的声音

2、萧萧:象声词,形容风声淅[xī]沥[lì]等。

3、潺:象声词,水声潺潺。

4、嘎[gā]嘎:象声词,形容大雁等的叫声,也作呷呷。

5、戛然:象声词,多形容嘹亮的鸟声,如:戛然长鸣。

6、呼:象声词,如:北风呼呼地吹。

7、嘎[gā]吱:象声词,形容物件受压力而发出的声音。

8、咕[gū]哝:小声说话声,多指自言自语。

9、气喘吁吁:吁吁:指张口呼吸的声音。形容呼吸短促。

10、山鸣谷应:声音在山谷中引起回响。多比喻彼此投合、互相呼应。

11、咕[gū]:象声词,形容斑鸠等的叫声。

12、刷啦:象声词,形容迅速擦过去的短促的声音,如:刷啦一声,柳树上飞走了一只鸟儿。

13、响遏行云:声音响彻云霄,阻挡飘动的云彩(遏:阻止)。形容歌声嘹亮。

14、殷:象声词,形容雷声,如:殷其雷。

15、龙吟虎啸:龙、虎的吼叫,形容人歌啸或吟咏声音的嘹亮。

16、咕[gū]嘟:象声词,液体沸腾、水流涌出或大口喝水的声音。如:锅里的粥咕嘟响;泉水咕嘟地往外冒;他咕嘟地喝了大碗水。

17、哗啦:象声词,如:雨哗啦地下,也可以说哗啦啦。

18、锣鼓喧天:锣鼓的声音震天响。

19、汩[gǔ]汩:水流动的声音。如:河水汩汩地流入田里。

20、扑棱:象声词,形容翅膀抖动的声音,如:扑棱一声,飞起一只水鸟。

21、啾[jiū]啾:象声词,形容许多小鸟一齐叫的声音,也形容凄厉的叫声。

22、扑哧:又噗嗤,象声词,形容水挤出的声音,如:扑哧。

23、牙牙学语:咿咿呀呀地学说话(牙牙:摹拟婴儿学说话的声音)。

24、哈:象声词,形容笑声,大多叠用,如:哈哈大笑。

25、嘟:象声词,汽车喇叭嘟地响了一声。

26、砉[huā]:象声词,形容迅速动作的声音,如:乌鸦砉的一声飞了。

27、丁丁:象声词,形容伐木、弹琴等声音。

28、杭育:象声词,群体重体力劳动时呼喊声音。

29、噌:象声词,如麻雀噌的一声飞了。

30、忒[tēi]儿:(方)象声词,形容鸟急促地振动翅膀的声音,如:麻雀忒儿一声就飞了。

31、响彻云霄:形容声音响亮,穿透云层,直达高空。彻:贯透。

32、淙淙:象声词,流水的声音。如:泉水淙淙。

33、轰隆:象声词,形容雷声。

34、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比喻非常静。

35、石破天惊:原形容演奏箜篌,声音激荡,奇特,出人意外。现多比喻诗文、议论、演唱或事件使人震撼。

36、震天动地:震动了天地。形容意义重大,声势浩大,也形容声音巨大

37、嘎[gā]巴:象声词,形容树枝等折断的声音。

38、咕[gū]噜:象声词,东西滚动的声音。如:大石头咕噜滚下山去。

39、咕[gū]:象声词,形容斑鸠等的叫声。

40、呱[guā]呱:象声词,形容青蛙等的响亮叫声。小儿哭声。形容鸭子的响亮叫声。

41、隆隆:象声词,形容剧烈震动的声音,如:雷声隆隆。

42、咕[gū]噜:象声词,水流动的声音。如:咕噜咕噜。

43、滴答:或嘀答,象声词,形容水滴落下的声音。

44、丁东:或丁冬,象声词,形容金属等撞击的声音。

45、呖[lì]呖:象声词,形容鸟类清脆的叫声,如莺声呖呖。

46、万籁俱寂:一点声响也没有(万籁: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声响;俱寂:都静下来)。多形容自然环境的安静、幽静或冷静。

47、人声鼎沸:人群声音嘈杂,就像锅子里的水在沸腾一样(鼎沸:鼎水沸腾,原比喻局势不安定,现比喻声音嘈杂)。

48、啁[zhōu]啾[jiū]:象声词,形容鸟叫的声音。

49、咣[guāng]:象声词,形容撞击振动的声音。如:咣的一声,关上了大门。

50、空谷传声:人在山谷里发出声音,立可听到回声。

51、玎玲:象声词,多形容玉石撞击声。

52、呵呵:象声词,形容笑声。

53、喳[zhā]:象声词,如:喜鹊喳喳地叫。

54、嘤[yíng]:象声词,形容鸟叫声。

55、咕[gū]嘟:象声词,液体沸腾、水流涌出或大口喝水的声音。如:锅里的粥咕嘟响;泉水咕嘟地往外冒;他咕嘟地喝了大碗水。

56、如泣如诉:好像在哭泣,又好像在哀诉。形容悲切婉转的声音。

57、冬:或咚,象声词,形容敲鼓等声音。

58、嘎[gā]嘎:象声词,形容大雁等的叫声,也作呷呷。

59、哗:象声词,如:流水哗哗响。

60、布谷:象声词,是摹仿布谷鸟的叫声似"布谷".

61、嘎[gā]:象声词,形容短促而响亮的声音。如汽车嘎的一声刹住了。

62、震耳欲聋:几乎要震聋耳朵,形容声音极大。

63、瓮声瓮气:形容声音粗重。

64、格格:象声词,形容机关枪的射击声。形容笑声,如:他格格地笑着。

65、铮铮:金属器皿相碰的声音。

66、汩[gǔ]汩:水流动的声音。如:河水汩汩地流入田里。

67、余音绕梁:留下的声音环绕屋梁旋转不去。形容歌音美妙动听,久久留在记忆中。

68、丁当:或称“叮当”,象声词,形容金属、瓷器等撞击的声音。

69、哑:象声词,哑哑,形容乌鸦叫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形容河流的词语及解释

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百川归海】川:江河。许多江河流入大海。比喻大势所趋或众望所归。也比喻许多分散的事物汇集到一个地方。

【楚界汉河】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

【川流不息】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川壅必溃】壅:堵塞。溃:决口,堤岸崩坏。堵塞河流,会招致决口之害。比喻办事要因势利导,否则就会导致不良后果。

【江山如画】山川、河流美如画卷。

【锦绣山河】高山和河流就像精美鲜艳的丝织品一样。形容美好的国土。

【涓滴成河】涓滴:小水珠。一点一滴的水珠汇集起来就可以成为河流。形容积少成多。

【穷山恶水】穷山:荒山;恶水:经常引起灾害的河流湖泊等。形容自然条件非常差。

【河涸海干】河流干涸,大海枯竭。比喻穷尽、彻底,不留余地。

【穷源溯流】源:河流发源的地方;溯:逆流而上。原指逆流而上探寻河流的源头。现比喻探究和追溯事物的原由。

【溯流穷源】溯:逆流而上。往河流上游寻找发源的地方。比喻寻求事物的根源。

【众川赴海】众多的河流都奔赴大海。比喻众多的力量汇集在一起。

【众流归海】大小河流同归于海。比喻众多分散的事物汇集于一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关于春天的词语解释

全文共 2208 字

+ 加入清单

春天到处是人们辛勤的影子,人们用自己的双手播种着他们的坚定的信念和永远不变的希望,播种着真执的情和无私的爱。下面是关于春天的词语解释的内容,欢迎阅读!

1、春意盎然: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春天的意味正浓。

2、妙手回春: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

3、春华秋实: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与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4、落花流水:①落下的花随流水漂去。形容暮春景色衰败。②后常用来比喻被打得大败。生机勃勃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社会生活活跃。

5、草长莺飞:①江南暮春时节景象②形容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出处: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6、红情绿意: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

7、李白桃红:桃花红,李花白。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

8、时雨春风:及时的雨,春天的风。泛指能使万物生长的雨和风。在这表示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9、傍柳随花:春天依倚花草柳树而游乐的情调。比喻狎妓。

10、万象更新:万象,宇宙间一切景象;更新,新的替代旧的。更,变更。在这表示一切事物或景象变得焕然一新。

11、漏泄春光:原指柳叶首先透露春天到来的信息,后比喻男女私情泄露,或秘密被察觉。

12、雨后春笋: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在这表示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13、花团锦簇:形容春天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

14、含苞欲放:指花骨朵将开而未开,在这表示花苞还在叶片里,很快就要开放出来。意思是:花未开的时候包着的花骨朵的小叶片。

15、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16、枯木逢春:枯干的树遇到了春天,又恢复了活力。在这表示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获得生机。

17、春色撩人:撩,撩拔,挑逗、招惹。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

18、燕语莺啼: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形容大好春光。

19、寻花问柳:花、柳,原指春景,旧时亦指娼妓。原指赏玩春天的景色。后旧小说用来指宿娼。

20、春暖花开: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在这表示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

21、和风细雨:和风:指春天的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在这表示方式和缓,不粗暴。

22、九十春光:九十:指春季三个月,共九十天。指春天的美好光景。

23、向阳花木:向阳的花木光照条件比较好,春天早早发育。在这表示因占有方便的条件而获得利益或照顾。

24、花香鸟语:鸟语:鸟鸣如同讲话一般。在这表示春天动人的景象。

25、万象回春:万象:一切景象。指各种事物都出现了生机。形容春天万物复苏,一片生机的景象。出处:宋·朱熹《道德经注释》第四章:迨一元方兆,万象回春,道发散于天地人物之间,而无从窥测,修士欲明道体,请于天地将开未开,未开忽开而揣度之,则得道之原,而下手不患无基矣。

26、阳和启蛰:春天来了,过冬的虫豸都活动了。在这表示恶劣的环境过去,顺利及美好的时光开始了。

27、一阳复始:古人认为天地之间有阴阳二气,每年到冬至日,阴气尽,阳气又开始发生。指春天又到来了。

28、春蚕自缚:缚:缠束,捆绑。像春天的蚕作茧那样,自己把自己缠束起来。

29、春色满园: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30、有脚阳春:承春:指春天。旧时称赞好官的话。

31、枯木逢春:逢:遇到。枯干的树遇到了春天,又恢复了活力。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获得生机。

32、九春三秋:九春:春季共九十天,故称“九春”;三秋:秀季三个月,故称“三秋”。指春天和秋天的美好时光。

33、满园春色: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34、姹紫嫣红:形容各种颜色的花朵,娇艳、绚丽、好看。也比喻事物繁荣兴旺、丰富多彩。

35、虎尾春冰: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36、春深似海: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37、春风和气:春天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对人态度和蔼可亲。

38、花明柳暗: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在这表示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39、腊尽春回:腊:指腊月,即农历十二月。腊月过去,春天又来了。

40、春生秋杀: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

41、寸草春晖: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难报万一。

42、五彩缤纷:在这表示颜色繁多,色彩绚丽,十分好看的样子。

43、草长莺飞:①江南暮春时节景象②形容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

44、芬芳馥郁:芬芳:指香气;馥:香气;馥郁:香气浓厚。形容香气非常浓。

45、桃红柳绿: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绚丽多彩的春天景色。

46、双柑斗酒: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47、繁花似锦:繁,多而且茂盛。锦,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在这表示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像富丽多彩的锦缎。

48、春寒料峭: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49、拔地参天:拔地:从地面上陡然耸立。参天:高耸到空中。在这表示高大和气势雄伟。同“拔地倚天”。

50、暮云春树:傍晚的云,春天的树。在这表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以上是小编推荐关于春天的词语解释的内容,春是什么,春是那明月清风,柔媚清朗,在苔痕映照的静寂林间,清冽缠绵的旋律翩然飘临,希望伴着歌声在阳光中冉冉升起。春是那淡雨疏风,薄雾浓云,笼住水边清香的荫影,生命在这朦胧凄迷的氛围中孕育而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描写夏天热的词语解释

全文共 924 字

+ 加入清单

1、烁石流金:指温度极高,能将金石熔化。形容酷热。烁,通“铄”。

2、炎天暑月:指炎热的夏天

3、炎炎夏日:非常炎热的夏天。

4、夏雨雨人:雨:前一个“雨”,名词,雨水;后一个“雨”,动词,下雨。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时给人帮助和教育。

5、燋金烁石:使金石销熔,形容天很酷热。

6、夏日炎炎:夏天阳光强烈,十分炎热。

7、赤地千里:赤:空。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

8、挥汗如雨:挥:洒,泼。形容天热出汗多。

9、绿树成荫:树木枝叶茂密,遮蔽了阳光。

10、寸草不生:寸草:一点儿草。形容土地贫瘠,连一点儿草都不长。亦形容灾情严重。

11、赫赫炎炎:形容炎热炽盛的样子。

12、沉李浮瓜: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13、挥汗成雨:挥:洒,泼。用手抹汗,汗洒下去就跟下雨一样。

14、焦金流石:将金属、石头烧焦、熔化。形容天气极度干旱、炎热。

15、骄阳似火:强烈的阳光好像烈火一样。形容天气非常炎热。

16、烈日炎炎:形容夏天阳光强烈。

17、簟纹如水:簟:竹。竹席细密的纹理像清凉的水一样。常用以形容夏夜的清凉。

18、冬日夏云: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19、流汗浃背:形容出汗多,湿透了背上的衣服。

20、赫赫炎炎:形容势焰炽盛。

21、皎阳似火:皎:白而亮。太阳像火一样燃烧。多形容夏日的炎热。

22、炎阳炙人:炙:烤。指炎热的太阳照射在身上,好像烤火一般热。形容非常酷热。

23、烈日当空:炎热的太阳高挂天空。形容天气酷热。

24、夏日可畏:象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畏惧。

25、汗如雨下:汗珠象下雨似的往下掉。形容出汗很多。

26、旱魃为虐:旱魃:古代传说中能赞成旱灾的怪物;虐:灾害。指旱灾。

27、大汗淋漓:淋漓:液体湿湿地淌下,即流滴的样子。形容因运动或体力劳动等导致浑身出了很多汗。

28、汗出如浆:汗流的像水浆一样。

29、浮瓜沉李: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30、铄石流金:铄、流:熔化。石头被熔化,金属变成了水。形容天气很热。

31、火伞高张:火伞:比喻夏天太阳酪烈;张:展开。形容夏天烈日当空,十分炎热。

32、热气腾腾:热气蒸腾的样子。形容气氛热烈或情绪高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abb的词语及解释锦集

全文共 715 字

+ 加入清单

金煌煌 (也作金晃晃)形容像黄金一样发亮的颜色:金煌煌的琉璃瓦.

金闪闪 形容金光闪烁:金闪闪的奖杯.

蓝晶晶 蓝而发亮(多用来形容水、宝石等)

蓝盈盈 (也作蓝莹莹)形容蓝得发亮:蓝盈盈的天空.

绿油油 形容浓绿而润泽: 绿油油的麦苗.

绿莹莹 形容晶莹碧绿:绿莹莹的宝石.

绿生生 形容碧绿而鲜嫩:绿生生的菠菜.

绿茸茸 形容碧绿而稠密:绿茸茸的稻田.

白皑皑 形容霜、雪等洁白:白皑皑的雪铺满田野.

白花花 白得耀眼:白花花的银子.

白茫茫 形容一望无边的白(用于云、雾、雪、大水等):雾很大,四下里白茫茫的.

白蒙蒙 形容(烟、雾、蒸气等)白茫茫一片,模糊不请:海面雾气腾腾,白蒙蒙的什么也看不见.

亮闪闪 形容闪亮发光:亮闪闪的眼睛.

亮铮铮 形容闪亮耀眼:一把亮铮铮的利剑.

亮堂堂 形容很亮:灯火通明,照得礼堂亮堂堂的.

黑沉沉 形容黑暗(多指天色).

黑洞洞 形容黑暗:隧道里头黑洞洞的,伸手不见五指.

黑糊糊 也作黑乎乎 形容颜色发黑:两手油泥,黑糊糊的;光线昏暗:天黑糊糊的;形容人或东西多,从远处看模糊不清:路旁站着黑糊糊的一片人.

黑茫茫 形容一望无边的黑(多用于夜色):黑茫茫的夜色.

黑蒙蒙 形容光线昏暗,看不清楚:部队趁着黑蒙蒙的夜色急速前进.

黑黢黢 形容很黑:深夜,屋外黑黢黢的,什么也看不见.

黑魆魆 形容黑暗:洞里黑魆魆的,什么也看不见.

黑黝黝 (也作黑幽幽,同黑油油)光线昏暗,看不清楚:四周黑黝黝的,没有一点儿光.

黑压压 (也作黑鸦鸦) 形容密集的人,也形容密集的或大片的东西:广场上黑压压的站满了人.

黄灿灿 形容金黄而鲜艳:麦苗绿油油,菜花黄灿灿.

黄澄澄 形容金黄色:谷穗儿黄澄澄的.

金灿灿 形容金光耀眼:金灿灿的阳光洒满大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词语解释

全文共 452 字

+ 加入清单

jīng gōng zhī niǎo

惊弓之鸟(驚弓之鳥)

曾受箭伤,闻弓弦声而惊堕的鸟。喻受过惊吓而遇事惶惶的人。语本《战国策·楚策四》:“ 更羸 舆 魏王 处 京臺 之下,仰见飞鸟。 更羸 谓 魏王 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魏王 曰:‘然则射可至此乎?’ 更羸 曰:‘可。’有间,雁从东方来, 更羸 以虚发而下之。 魏王 曰:‘然则射可至此乎!’ 更羸 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羣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晋书·王鉴传》:“黷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石点头·瞿凤奴情愆死盖》:“ 方氏 本是惊弓之鸟,听见官司两字,十分害怕。”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八章第四节:“ 西太后 、 荣禄 一伙人,屡受外国强盗的打击,早成惊弓之鸟。”亦作“ 惊弦之鸟 ”。《穀梁传·成公二年》“ 齐侯 使国佐如师” 唐 杨士勋 疏:“败军之将,不可以语勇,惊弦之鸟,不可以应弓。”

成语词典已有该词条:惊弓之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形容富有的词语及解释

全文共 950 字

+ 加入清单

锦衣玉食

解释】锦衣:鲜艳华美的衣服;玉食:珍美的食品。精美的衣食。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

【出处】《魏书·常景传》:“锦衣玉食,可颐其形。”

侯服玉食

【解释】侯服:王侯之服;玉食:珍美食品。穿王侯的衣服,吃珍贵的食物。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

【出处】《汉书·叙传下》:“侯服王食,败俗伤化。”

纸醉金迷

【解释】原意是让闪光的金纸把人弄迷糊了。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繁华环境。

【出处】宋·陶穀《清异录·居室》:“(痈医孟斧)有一小室,窗牖焕明,器皆金饰,纸光莹白,金彩夺目,所亲见之,归语人曰:‘此室暂憩,令人金迷纸醉。’”

一掷千金

【解释】指用钱满不在乎,一花就是一大笔。

【出处】唐·吴象之《少年行》:“一掷千金浑是胆,家无四壁不知贫。”

堆金积玉

【解释】金玉多得可以堆积起来。形容占有的财富极多。

【出处】唐·李贺《昌谷集·嘲少年》诗:“堆金积玉夸豪毅。”

朱轮华毂

【解释】朱、华:形容装饰华丽;毂:车轮中心的圆木。指古代王侯贵族乘坐的装饰华丽的车子。比喻显贵。

【出处】《史记·张耳陈余列传》:“令范阳令乘朱轮华毂,使驱驰燕、赵郊。”

腰缠万贯

【解释】腰缠:指随身携带的财物;贯:旧时用绳索穿钱,每一千文为一贯。比喻钱财极多。

【出处】南朝梁·殷芸《小说》:“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原为扬州刺史,或原多赀财,或原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

富可敌国

【解释】敌:匹敌。私人拥有的财富可与国家的资财相匹敌。形容极为富有

【出处】《汉书·邓通传》:“邓氏钱布天下,其富如此。”

家财万贯

【解释】万贯:古代用绳索穿钱,1贯=1000文,钱很多。形容十分富有。

【出处】清·无名氏《刘公案》第13回:“挣下的良田千顷,家财万贯,府县之中很有脸。”

财大气粗

【解释】指富有财产,气派不凡。

【出处】刘绍棠《小荷才露尖尖角》五:“花婶子的这项收入十分可观。财大气粗,盖起这座青堂瓦舍的大宅院。”

挥金如土

【解释】挥:散,出。挥霍钱财像泥土一样。形容人花钱慷慨或挥霍无度。

【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符离之师》:“挥金如土,视官爵如等闲。”

朱门绣户

【解释】朱门:红漆大门;绣户:雕绘华美的门户。比喻富贵人家妇女的住处。也借指富贵人家。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封三娘》:“娘子朱门绣刻户,妾素无葭莩亲,虑致讥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含有比喻的词语和解释

全文共 1748 字

+ 加入清单

官法如炉 指国家如炉火无情。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含有比喻词语解释,欢迎阅读。

冠盖如云 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形容官吏到的很多。

观者如堵 堵:墙壁。形容观看人数众多。

观者如云 观看的人就象行云一样密集。形容围看的人非常多。

归心如箭 想回家的心情象射出的箭一样快。形容回家心切。

果然如此 果真是这样。指不出所料。

如痴如醉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如火如荼 荼:茅草的白花。象火那样红,象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

如胶如漆 象胶和漆那样黏结。形容感情炽烈,难舍难分。多指夫妻恩爱。

如泣如诉 好象在哭泣,又象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

如手如足 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的感情。

如兄如弟 情如兄弟。比喻彼此感情好,关系密切。

如埙如箎 埙:古时用土制成的乐器;箎:古时用竹管制成的乐器。象埙、箎的乐音一般和谐。比喻兄弟和睦。

如醉如痴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杀人如麻 如麻:象乱麻一样数不清。杀死的人多得象乱麻。形容杀的人多得数不清。

舌锋如火 比喻话说得十分尖锐。

慎终如始 慎:谨慎;如:象。谨慎收尾,如同开始时一样。指始终要谨慎从事。

胜友如云 胜友: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始终如一 始:开始;终:结束。自始自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

视丹如绿 丹:红。把红的看成绿的。形容因过分忧愁而目视昏花。

视民如伤 把百姓当作有伤病的人一样照顾。旧时形容在位者关怀人民。

视死如归 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

逝者如斯 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守口如瓶 守口:紧闭着嘴不讲话。闭口不谈,象瓶口塞紧了一般。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

守身如玉 保持节操,象玉一样洁白无瑕。也泛指爱护自己的身体。

思贤如渴 如渴:如口渴思饮那般,形容迫切。比喻迫切的想延致有才德的人。

哀思如潮 哀伤的思绪如同潮涌一般。形容极度悲痛。

爱才如渴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爱财如命 把钱财看得跟生命一样重要。形容极端吝啬。

爱国如家 指帝王像爱抚自己的家室一样爱国爱民。

爱民如子 旧时称赞某些统治者爱护百姓,就象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

爱钱如命 某些人贪爱钱财就像吝啬生命一样。形容十分贪婪、刻薄。

安堵如故 堵:墙壁,居所。故:原来的。像原来一样相安无事。

安然如故 还象原来那样安安稳稳。

安适如常 安静而舒适,象往常一样。指经过某种变动后,恢复了正常,使人感到舒适。

白头如新 白头:头发白了;新:新交。指交朋友彼此不能了解,时间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

暴跳如雷 急怒叫跳,象打雷一样猛烈。形容又急又怒,大发脾气的样子。

鼻息如雷 鼻息:鼾声。打呼噜的声音就象打雷一样响。形容熟睡时鼾声大作。

笔大如椽 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表里如一 表:外表;里:内心。表面和内心象一个东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

宾客如云 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宾至如归 宾:客人;至:到;归:回到家中。客人到这里就象回到自己家里一样。形容招待客人热情周到。

兵败如山倒 兵:军队。形容军队溃败就像山倒塌一样,一败涂地。

不绝如缕 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臣门如市 旧时形容居高位、掌大权的人宾客极多。

臣心如水 心地洁净如水。比喻为官清廉。

堆积如山 聚集成堆,如同小山。形容极多。

对答如流 对答:回答。回答问话象流水一样快。形容口才好,反应快。

恩德如山 比喻恩德极为深生。

恩重如山 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防意如城 意:心思,指私欲。指严格遏止私心杂念,象守城防敌一样。

纷乱如麻 麻:麻团。交错杂乱像一团乱麻。

风雨如晦 指白天刮风下雨,天色暗得象黑夜一样。形容政治黑暗,社会不安。

风雨如磐 磐:大石头。形容风雨极大。

复旧如初 复:恢复;如:像,好像。恢复旧的,就像当初一样。

赴险如夷 赴:投身进去;险:危险;如:像;夷:平坦。走向危险的道路,看作像平坦的大道。形容不避艰险。

甘死如饴 甘:情愿;饴:饴糖。甘愿去死,就像吃糖一般。形容不怕死,把死作为快事。

甘之如饴 甘:甜;饴:麦芽糖浆。感到象糖那样甜。指为了从事某种工作,甘愿承受艰难、痛苦。

隔行如隔山 指不是本行的人就不懂这一行业的门道。

骨瘦如柴 形容消瘦到极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二、形容冬季的词语解释

全文共 546 字

+ 加入清单

严寒:极冷。例。“深秋已过,严寒的冬天就要到来了。”

刺骨:如寒气侵入肌骨,形容极冷。如“寒风刺骨”。

暴风:猛烈的风。

冷冰冰:形容物体很冷。注意:一般多用于形容不热情或不温和。

冷丝丝:形容有点冷。例:“这屋子没生火炉,窗缝也没糊,给人冷丝丝的感觉。”

冷飕飕:形容风很冷。例:“由于身体太弱。虽然穿得很多,但我还是感到冷飓耀的。”

冷森森:形容冷气逼人。例:“刚走进山洞,就感到冷森森的,不由自主地打了几个寒颤。”

北风:引作冬天的风。例:“北风呼啸,大雪纷飞。”

大风:风力很强的风。

风暴:刮大风而且往往同时有大雨的天气气象。也用以比喻规模大而来势猛烈的事件或现象。

寒冬:泛指寒冷的冬天。如“寒冬腊月”。

寒风:冬天寒冷的风。例:“寒风凛冽,侵人肌骨。”

寒风凛冽:凛冽,刺骨的寒冷。形容十分寒冷。

疾风:急剧猛烈的风。

狂风:狂暴的风。

狂飙:狂风。多用于书面语。

冷风:寒冷的风。也比喻政治逆流a 如“吹冷风”。

烈风:同狂风。

逆风:迎面而来的风。

强风:特大的风。例:“一场强风来临,立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路上的人们被吹得东倒西歪。”

顺风:顺着人、车、船行走方向刮的风。也用于友人启程远行时的祝辞。如“一路顺风”。

朔风:北风,表冬天的风。多用于书面语。例:“冬天,朔风呼叫,夹着阵阵雪沙,扑打着人们的脸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描写秋天的词语与解释

全文共 1675 字

+ 加入清单

秋天,大部分树叶都渐渐变黄了,有的已经枯落下来了,唯有枫叶红了下来,火红火红的,为秋天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真是“霜叶红于二月花”啊!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描写秋天的词语,欢迎查看。

橙黄橘绿

指秋季景物。宋·苏轼《赠刘景文》:“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秋风萧萧

萧萧:形容风声或马叫声等。

秋风萧瑟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秋风瑟瑟

瑟瑟:形容轻微的声音。

秋风瑟缩

瑟缩:身体因寒冷、受惊等而蜷缩或兼抖动。

秋风落叶

秋风扫尽了落叶。比喻一扫而光,不复存在。

金风飒飒

金风:指秋天的风。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秋为金。飒飒:风声。例:那时正是将近仲秋天气,金风飒飒,玉露泠泠。(《儿女英雄传》第四回)

金风送爽

金风:指秋天的风。秋风带来了凉意。

例:金风送爽,凉露惊秋。(鲁迅《述香港恭祝圣诞》)

金风玉露

指秋天的景物。唐·李商隐《辛未七夕》诗:“由来碧浪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秋月春风

秋天的月亮,春天的花朵。比喻良辰美景、美好岁月。唐·白居易《琵琶行》:“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亦作秋月春花:“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南唐·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

同“秋月春花”。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例:冬天去了,春天又回来了。吟诵这些诗句,春花秋月,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里。(于漪《我与〈千家诗〉》)

秋高气爽

形容秋季天空明净,气候凉爽宜人。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例:

亦作秋高气肃

同义天高气清天高气爽

天高气清天高气爽天高云淡

天高:天空高远广大。天气清朗,多用於秋天。例:“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秋高气和

同“秋高气爽”。形容秋空高朗、天气晴和。

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九回:“却说小燕便服轻车,叫车夫径到城南保安寺街而来,那时秋高气和,尘软蹄轻,不一会已到了门口,把车停在门前两棵大榆树荫下。

秋高马肥

秋高气爽,马匹肥壮。例:“其外市,则西至安集延、伊犁、哈密、喀尔喀,东至黑龙江,秋高马肥,被罽捆货而至。”(清·俞正燮《癸巳类稿·俄罗斯事辑》)

桂子飘香

中秋前后桂花开放,散发馨香。语出唐·宋之问《灵隐寺》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霜天红叶

红叶:槭、枫等树叶,秋时变为红色,故称为红叶。

霜天:严寒的天气。

秋阳杲杲

盛暑炙热的太阳。周代以国历的十一月为正月,七、八月秋季开始,时值国历五、六月,正当盛暑。

秋阳:秋天的太阳。如:成熟的麦穗在秋阳的照射下闪耀着金光。

丹枫迎秋

丹枫:枫叶到秋天会变红,故称为丹枫。唐·李商隐《过楚宫》:巫峡迢迢旧楚宫,至今云雨暗丹枫。

红衰翠减

红:指花;翠:指绿叶。红花衰败,绿叶减少。形容春尽花残或初秋百花凋谢的景象。宋·柳永《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秋行夏令

令:时令。时已秋季,还在做夏令的事。指不合时令。鲁迅《阿Q正传》第八章:“但现在是暮秋,所以这‘秋行夏令’的情形,在盘辫家不能不说是万分的英断,而在未庄也不能说无关于改革了。”

春华秋实

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例:“春华秋实,没有那浩荡的春风,又哪里会有这满野秋色和大好的收成呢?”(峻青《秋色赋》)

林寒涧肃

秋冬间林木凋零、涧水枯落的景象。

一叶知秋

1)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2)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例:“叶落知秋,举一明三。”(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

同义一叶落知天下秋一叶报秋叶落知秋落叶知秋

梧桐一叶落

梧桐落叶最早,故以之表示秋天来临。后亦以比喻事物衰落的征兆。

西风落叶

秋风吹,树叶纷纷下。形容秋天的景象。现多比喻人或事物已趋衰落的情景。例:“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毛泽东词《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西风残照

秋天的风,落日的光。比喻衰败没落的景象。多用来衬托国家的残破和心境的凄凉。语本唐·李白《忆秦娥》:“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