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怀念杨洁导演的抒情文热门2篇 作文(推荐19篇)

导语: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站在祖父的坟前,远处的青山,近处的田野,渐渐变得模糊起来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几篇在清明里怀念远去的亲人的作文。供大家参考阅读。希望喜欢。

浏览

4496

作文

25

怀念青春的优美抒情文

全文共 787 字

+ 加入清单

沿着剧情里青春的足迹,我找到了曾经的自己。那群朝气蓬勃,天真烂漫的人群里,那些模糊的我们谱写着的曾经幼稚的诗行。可是那诗行里饱满着我们的热情,我们的真诚,我们的忠实,我们的梦想。

青春真好。虽然稚嫩,虽然狂妄,虽然固执,虽然困惑。但是那是一条婉转且旖旎的小径,让人情不自禁的走进梦想的深处。在单纯富有的青春岁月里肆意的渲染,肆意的泼撒,把人生无虑的精彩描绘的无与伦比。

N多年了,看过了很多的电影,可是都是过眼云烟。一觉醒来,甚至都记不住主人公的样子,更没有能让我记住的理由。那些被文学包裹和装饰过的爱情,不乏都是要么都是生离死别,让人叹息。要么就是饱经沧桑,总会曲终人散。留下的只有对红尘的哀怨,对爱情的惋惜。对人性的褒贬,对生活的困惑、、、、、、、

所以渐渐的也很少看电影,也很不喜欢看电影。总觉得电影里的爱恨情仇只是一种生活娱乐的需求,一段生命中无聊时的消遣。《泰坦尼克号》一度风靡了全球的所谓的真正的爱情,在我看来,无非就是诠释了资本社会消极堕落的滥情之作。以及那些奢华的阵容,露骨的媚艳所带来的瞬间快感。

在那段懵懂的青春岁月里,有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可是曾有几人能把青春里的故事和成长演绎的如此真切,如此的动情?曾有几人能把花季里纯洁朴实的感情演绎的如此温馨,如此的动人?

青春只有一次,人生也只有一次。纵观身边的无数男女,细数身边无数男女演绎过的感情,我不得不扼守长叹。花一样的年华、梦一样的青春里,我们做过什么,留念过什么,在浮躁世俗的眼下,在湮灭流离的往事里,还有那样的豪情,那样的真挚,那样的可歌可泣的曾经吗?

怀念青春,怀念一起在山间地头,沟壑溪畔嬉戏打闹的往昔。怀念那群和自己一般大小,一样顽皮,同样争强好胜,同样喜怒分明的玩伴。在人生跌宕起伏的路上,你们都走的一帆风顺吗?虽然那时也会偶尔生气,偶尔拌嘴,但转过身,依然是最烂漫的笑容,依然是最亲密的挚友。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端午节抒情作文:怀念屈原

全文共 2159 字

+ 加入清单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后来,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 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

公无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同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从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它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尽管端午节年年过,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却不甚清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一,纪念屈原说。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惊《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汩罗江,死后为蚊龙所困,世人 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二,迎涛神说。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三,龙的节日说。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 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祖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四,恶日说。据《史记》记载,孟尝君田文生于五月初五,其父曾令其母遗弃田文,理由是这一日生的孩子要害父。东汉《风俗通义》也有“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说法。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桔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五,夏至说。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人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名著《岁华纪而》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夏。”也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看来,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诸说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伟大,诗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怀念乡下的抒情散文

全文共 1480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年龄的增长,不知从何时起,内心深处就开始有一种怀念乡下的感觉。常常会莫名的想起年少时在乡下过的日子,怀念乡下那些人,怀念乡下那些事,更怀念故乡的溪水长流、青山环绕、鸡鸣狗吠、乡音熟语。

有朋友问:是厌倦了城里的繁杂喧嚣么?也不全是的。毕竟,都市里的生活比乡下要方便的多,尽管近几年里故乡也发生了不小变化。想来想去,或许是自己本身就是乡下人的缘故吧,才有了对故乡的这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怀念乡下。乡下的生活是清净的,乡下的生活是安闲的,乡下的生活更是惬意的。在这里生活,时刻会使人身心处于一种轻松状态,丝毫没有一种紧张感或压力感。春天里的早晨,迎着刚刚露头的朝阳,在湿漉漉的稻田边的小路上走着,能听到久违的布谷在歌唱,能见到啄泥的燕子在电线上停歇,还能远远的感觉到深山里斑鸠的啼叫,春天的序曲在这些精灵们的演奏中娓娓而来。昨夜的雨湿润了大地,脚下的泥土散发着浓烈的气息,直把人陶醉。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快乐一层层向心中漫来。夏日的某个黄昏,霞光在村子西边上空上演着一场绚丽多姿的火烧云系列片,吸引了长金胡子的老爷爷,吸引了顽皮可爱的孩童,连小猫小狗小鸡们都不时抬头歪向天空。在最后一丝夕阳钻下山头时,周围就寂静了,心也忽然间宁静下来,尽管对面山头的小树林中充满聒耳的蝉鸣,不远处的稻田中装着盈耳的蛙声。秋天的午后,强烈的阳光唱得正欢,辛劳的乡民早已忙完一上午的活儿,枕着自家编制的竹篾凉席,在金黄的季节里丰收着甜蜜的快乐和希望。唯有村子前头的那条小溪,还荡漾着孩子们的欢笑,水流声拍打着嬉戏声,光溜溜的肌肤抚摸着灵动的溪水,童年就是这般的简单和自然,突然间,觉得乡下又充满着欢闹。然而,在乡下,更多的还是寂静,冬天的夜晚,就是那般的无声。屋内,一家人围着火炉静静地享受着温暖的幸福,一切都静下来了,只有木炭闪动着啪啪的碎响,伴着大树根燃起的火苗儿。入睡,躺在暖暖的被窝里,伴着窗外雪花簌簌的轻吟,伴着枯枝偶尔的咯吱声,渐渐进入甜美的梦乡。

怀念乡下。淡淡的乡下生活,使人变得一切都淡然起来。因为生活简朴,乡下人需要的并不多,所祈求的也不多。一年到头有吃,有穿,有个好身体,就足够了。俗话说:一丘田,一头牛,讨了老婆孩子就不愁。过去村里的老百姓就只有这个美好的愿望。当然,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如今的乡下也发生不少变化。路通了,水改了,房子高了,生活好了。可不变的依然是那与世无争,清白安然,简约朴实的生活态度。

怀念乡下。乡下有我最亲最爱的父母,乡下有我熟悉的父老乡亲,乡下有我童年美好的回忆和念想。在城里安家后,曾好几次和父母商量,让他们搬进城来,可每次都遭老父亲的拒绝,他不愿离开村子,不愿离开土地,更不愿离开这乡下的生活。于是,我每有空,就回到村中,陪陪老父老母,和他们拉拉家常,聊聊最近村里的新鲜事,也把外面的稀奇事传给他们。顺便到乡亲们家中转转,看看这家今年收成又增产,瞧瞧那家刚刚又添了儿孙。在村子中走,能随时呼吸到清新的空气,淡淡的气味中,散发着童年往事的气息,似乎自己又回到了几十年前的那个日子。在村子中走,能随时倾听到熟悉的乡间声音:牛眸,犬吠,鸡鸣多么优美的乡间和谐曲啊!

故乡是什么,桑梓是什么,是祖辈们的埋骨地,是父辈们的家乡,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出生地。它由无数祖辈的冢堆构成,更由一代代人血汗筑建。城里没有故乡,故乡只能在乡下。城里有的只是钢筋水泥混凝土,这水泥上生长不了庄稼,生长不了灵性,柔情乡梦的根扎不下去,浓浓的乡情种子只能在松软的乡下泥土地里滋长。于是,我们的心中突然间有了感慨:有时间,不妨多去乡下转转。

怀念乡下,有空就去乡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怀念杨洁导演抒情散文

全文共 288 字

+ 加入清单

每到寒暑假,必有一部电视剧在上演,那就是83版(或者叫86版)《西游记》。这部重播了2000多次的电视剧,也是我们儿时的快乐来源,可以说是百看不厌。

小时候就知道这部电视剧的导演杨洁,是一位女士,也看过关于她的一些资料,很崇拜她的执着和坚持,在中央台的《艺术人生.西游记剧组二十年再聚首》中,看到了杨洁导演,听到了她这样的讲话,她引用了俄国诗人普希金的“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变成亲切的怀念!”

如今,真的变成了怀念,从网上看到杨洁导演去世的消息,心中居然有一种莫名的惆怅,她给了唐僧师徒四人一世的荣耀,给了众神仙、众妖魔的魅力,留给我们的是儿时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怀念故乡的抒情作文

全文共 463 字

+ 加入清单

没有故乡的我,和我们在异国他乡的角落里打窝筑巢,默默无闻的活在蚁窝中。

或许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的最底层,我们只是一张最美的照片中一束不经意闯入的斜阳。我们卑微,我们懦弱,但我们还是要这么活下去。

小时的梦想对我们来说似乎只是一个过客,他出现在我们生命中最美的时刻,留下了或深或浅的印记,来过,却没有停留过。但在梦里的我们依然控制不住想靠近他,迟疑要不要去追赶他。我们怕这个肥皂泡般的梦境一触即碎,又怕若是错过,从此在梦中就没有了他。因为我们的懦弱我们在他国失去了梦想。

当我们在别人的领土战败时想退回那个家,可是,你口袋里的钱只够打发今晚的一桶泡面。

当我们被敌人的利剑砍掉一只手,我们也只能用另外一只手紧紧捂住嘴,妄图阻挡自己的呜咽。

因为命运这个大转盘不停地转动,指针终于停在那个0.0000001﹪的可能上,是的,你,中奖了。

当我们再次回到故国,当你用嘴巴说出你自认为地道的乡话,其实,已被他乡的方言熏陶的不伦不类。

当我们在那个国度呆久了,你会熟悉那所谓的城市的味道。

我们曾经忧的城市,成为了比故土更爱的故乡。

[怀念故乡的抒情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怀念父亲的抒情文

全文共 1540 字

+ 加入清单

“树欲静而风不止”。生命犹如深秋的落叶,终有一天会飘落大地,我们无力挽留。因此,我们绝不能让“子欲养而亲不待”成为我们终身的遗憾!

自从父亲走了以后,心里一直是空落落的。也许是父亲走得太早了,也许是陪父亲的日子太短了,经常做梦都会梦见和父亲在一起……今天听着李健的歌曲《父亲》,感动于父爱得深奥绵长,那沉积在心灵深处的思绪不禁涌上心头。泪如雨下!

常说严父慈母。小的时候,父亲对于我却是非常的慈爱,无论我多么地任性,他都会说,“我姑娘是适惯得”。他常常让母亲去照管两个妹妹,而我,他则全权管理,每天上学前都是他给我梳头,虽然编的辫子总是反的。洗头也是父亲,头发长长的很难洗,每次都哭着想剪掉,可父亲却总是细致入微,不厌其烦,慢慢地给我打理。他常说,女孩子有一头长发,那才是最漂亮的。父亲的爱就像微风细雨,却蕴涵着深远的韵味。

在父亲“偏袒”的照顾下,我长大了,知道了臭美,我像所有的女孩子一样喜欢穿漂亮的衣服,可那时的生活条件却不允许。父亲经常对母亲说,“孩子大了,尤其是女孩子,还是从咱们俩身上省吧。”那时,还没有“女孩子要富养”这一说,父亲的意识是多么的超前呢!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工作要倒班,经常是带些剩饭,可我和妹妹在那个年代,却真的从没缺过吃的,穿过带补丁的衣服。现在和妹妹聊起来,泪水也总是禁不住涌出来,觉得父亲这一生真的很艰难,为了把我们抚养大,他扛着生活的重担,背驼了,腰弯了……我们在他大树般的庇护下,健康快乐地长大!

记得我曾和父亲开玩笑:“不知我是咋遗传的?缺点都长在我一人身上,看我妹妹们长的多好看。“父亲摸着我的头说:“你不知道吗?你可是最聪明的!”虽然知道是善意的谎言,我却很享受,并以此而自信起来。他常说我是大学“苗子”,聪明,有能力,没让我考大学,因为我是长女,要早些工作,言谈中尽有后悔之意。可是父亲,您知道吗?您如此的宽容却使我这辈子惭愧于您!

在生命的历程中,父亲不仅关注我的成长,我的儿子出生后,他也在一直默默地付出,细心照顾着,严格管教着。我常常溺爱孩子,父亲却不予苟同,他说,他是个男孩子,将来要顶天立地的,对他决不能娇生惯养。两三岁的时候,父亲就教他下棋,画画,练书法。父亲的书法和画画都颇有功底,儿子得到他的调教,受益匪浅。每次儿子在练小提琴的时候,也都是父亲自己在盯着,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他怕我们没有耐心,虽然他其实并不太懂,可在他的严格管教下,儿子的提琴也已经达到十级。父亲就是一颗大树,无论何时永远都在为我们遮风避雨……

父亲一辈子宽厚,仁慈,善良。他的话不多,从没有和谁红过脸,永远是和言细语,和蔼可亲。他善于针灸,邻里乡亲有个小病都会来找他扎针,他也总是不厌其烦,不求回报,常常以能帮助到别人而引以为豪。父亲在单位从不计较自己的个人得失,年年都是工作先进和积极分子,证书,奖状装了满满一大抽屉,还动不动就说他是个老党员。我曾“嘲笑”他说:“如果我给别人说您是这样的人,会有人信吗?”他却很严肃的说,不需要别人证明,人活一辈子,要的是尊严,自己对得起良心就行了。

父爱如山!如此厚重又淡淡悠长。只有岁月走过,才渐渐品出那厚重的父爱中透出的深刻。

感谢我亲爱的父亲,感谢他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健康的体魄和心态,给了我们遇到困难不认输的品德,给了我们开朗、乐观的性格。父亲永远是我们的骄傲!如今我们都已长大成人,各自有了家庭,想要回报他老人家的时候,他却来不及给我们一声道别,就急匆匆走了。

父爱如山!父亲的离去,在我的人生中划了一个很深很深的伤口,不能愈合也不能结疤,这种思念把心撕扯的很痛很痛,永远无法释怀,也无法解脱。

子欲养而亲不待啊!亲爱的父亲,我们永远怀念您!您放心吧,我们会照顾好母亲,愿您在天之灵,保佑我们的母亲永远健康、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怀念青春的优美抒情文

全文共 1086 字

+ 加入清单

曾经我们有一个梦想,曾经我们在一起努力过,我们走破了鞋,磨破了脚,没日没夜的去坐车、走路,在路上,我们住最便宜的旅馆,忙的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我们遭到很多白眼,受过很多质疑和打击,我们应付过各种各样的考验,当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却是青春的温馨,我们举杯痛饮,喝醉了也无妨,任眼泪在眼眶打转,我们仍坚强的笑着,喊着,我们创造了一个新未来,我们做到了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今天,当我再次回首的时候,我怀念那曾经的青春……

曾经我们有一个誓言,曾经我们在一起疯狂过,我们翻了桌子,砸了酒瓶,大声喊着、哭着,不在乎有多少双眼睛看着,我们在一起吃过最便宜的饭来充饥,我们为了省下五毛钱委屈自己,我们为了一份兄弟情挺着胸膛面对亮堂堂的刀刃,我们不曾忘记生命中那个熟悉的身影,在最需要的时候总有一个人站出来,在一起,看青春,我们骄傲,我们做到了不分、不离,今天,当我再次想起那些在一起熟悉的面孔,我怀念那曾经的青春……

曾经我们有一个约定,曾经我们在一起相爱过,我们说过温馨的小情话,为对方默默付出着,我们笑着看世界,有爱便无风和雨,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我们也曾小吵小闹甚至大吵大闹,我们也曾为对方担心着急睡不着,相识便是一种缘分,相爱更是一个奇迹,即使最后我仍旧是一个人,不曾再能得到爱,那些约定也成灰尘覆盖了那些青春的爱恋,拾不起的残碎,不能碰触的伤痛,但是我们做到了一个最简单的约定,我们相爱过,今天,当我再次想着那些青春的恋爱,我怀念那曾经的青春……

我们在路上,走着,但是很多的美好都只能用来怀念,当我开始坐在电脑面前看着花花绿绿的虚渺,当我开始走在无所事事的街上看人来人往,突然发现,青春,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也许我们曾经幼稚的相信付出终会有回报,也许我们曾经死心塌地的相信爱情,也许我们曾经不止一次的走着错误的路,也许我们曾经很多时候弄丢了自己,那些曾经也许让我泪流满面,也许让我痛快一笑,我们所有的记忆都在沉淀着,沉淀着,最后终于将青春填满了……

很多时候我在问我自己是谁,我要去哪里,每天想着同样的问题,每天的答案都不一样,面对着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始终没有一个准确答案,看似忙碌的生活只不过是在浪费青春的时间,因为我只顾着拼命的往前走,却很少去关注身边的风景,很少去关注我自己,现在才发现这种生活是多么的可悲,几个晚上一眼未合,可能是我的脚步太快,抑或是这个世界的脚步太快,我们走的很累很辛苦,但是还是不知道走这么快要去哪里,所以,我想停下这杂乱无章的步伐,一个人走上一条简单的旅途,换个心情,换个方式去拥抱青春,去感受这个世界,感受身边的每一个人,以此来怀念那些逝去的青春……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怀念父亲的抒情文

全文共 701 字

+ 加入清单

深夜从梦中醒来,我又梦到父亲了,父亲和在世时一样,他微笑着慈爱的和我说着话。

父亲走了六年了,自从父亲去世后,我才真正理解了清明的意义。又快清明了,我便会想起“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心里便会涌起一股浓浓的哀伤,禁不住便泪湿了眼睫。

冥冥中我常常感到了父亲笑着向我走来。好几次从睡梦中醒来,依稀记得梦中的父亲慈爱的笑容,他总是溺爱的说:“宝贝蛋,多注意身体,有个好身体才是最重要的”。一丝丝的心酸在我的心中蔓延,忍不住泪水湿透了我那颗思念的心。

思念像是一条扯不断的线,让两个世界的亲人遥遥相望,思念的泪水像清明时节纷纷的细雨默默的湿了天湿了地,总是让人无法释怀。

当桃李满天下的父亲该真正享受晚年幸福、天伦之乐时,癌症晚期的病魔断送了一切。当我的到消息时犹如晴天霹雳,心被痛痛的撕扯着,一种天塌地陷的恐惧袭击着我。每天在上下班的路上总是泪水涟涟,半夜里常常是哭着醒来。我感到无奈和无助,我无法阻挡父亲的离去临出殡的头天晚上半夜下起了大雨,10月底的天气已经开始冷了,加上下雨更为凄冷。雨越下越大越下越紧,站在殡仪馆的门前,望着夜幕中的雨帘,我早已是满脸泪水。

难道老天爷也为父亲的离去而动容吗?!一次次的透过玻璃棺注视父亲,父亲睡的安详一脸的慈祥。可是想到我眼睁睁的看着他,用眼睛看着我们姐弟三人,咽下最后一口气而去的情景,我揪心的痛着,泪水也再也没有停止过。

每天上下班的路离墓地不远,每次经过我都会在心里默默的对父亲说:“爸!我来上班了。爸!我下班了。爸,我知道你一定注视着你的女儿。

时间流逝,日子一如既往,我在心里喃喃的说:爸!你在远方好吗?我有许多的话要对你说,我有许多的思念要对你倾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怀念青春抒情文

全文共 669 字

+ 加入清单

青春碎片定格在梦想的天堂。有梦想的地方就是远方,我们因同一个梦想而坐在高一的教室里,我们总那样坚信:只要肯洒下汗水,未来的旅途总会看到成功。

那时候的青春是梦想的交响曲,我们用三百六十五天的努力与汗水渴望编织一双梦想的翅膀。

青春碎片定格在疲倦的高二。有些东西再美好也抵不过时光的湮没。曾经的激昂、曾经的壮志在来回的时光里流走,没有高一的热情剩下的只是无尽的疲倦。

那时候的青春是无所谓的心态,那曾说过的远方与梦想在流年的岁月里铺上尘埃。

青春碎片定格在十字路口里的高三。日子辗转轮回,岁月重演般,我们又站在十字路口里择决。慢慢地,开始考虑自己想要的未来,慢慢地,我们开始变得努力。努力。只为心中那更遥远的天堂,只为让这易逝的青春无悔。

那时候的青春满怀对明日的憧憬,我们用青春去实梦。

青春碎片定格在充斥嘲笑的痛苦深渊中。高考成绩出来了,可是梦碎了,我们用多少个日日夜夜的汗水,渴望去编一个本科梦,终于,我们与本科擦肩而过,专科,我们受尽了他人的嘲笑,专科,让梦想断翅坠落,那颗年轻的心在痛的深渊里哭泣。

我们开始明白,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成功,我们还年轻,我们输得起,我们始终相信,是金子哪里都会发光。

青春的碎片掠过三年的时光。多少个日夜,我们在挑灯夜战,我们在多少个清晨迎风朗诵,我们努力过,但不能在天际飞翔,我们痛哭过,但无法改变现实。

这易逝的青春,我们努力过,这易逝的青春,我们无悔。

漫步在大学校园中,偶尔记起那些时光仍怀念那时候的青春岁月,让我们一同纪念我们即将呼啸而过的青春吧,让努力编梦的时光充满青春,毕业之际,大声对天空说:青春无悔。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抒情散文:怀念母校

全文共 732 字

+ 加入清单

蜷伏在车里,看着窗外的雨。雨使我的视线模糊了,流动的水晶使我全然不知外面的状况!“倾盆大雨,瓢泼大雨”与它相比真是太微不足道了!我已经不能用语言形容它的气势了。这是一种宣泄,无法遏制的情感。无数个“悲喜交加”酝酿,汇集而成的它,终于迸发出来了!正如我心头的那种留恋情感!

爸妈很兴奋,很激动。爸爸打开了车里的收音机,听起了歌曲。忽然那种熟悉的声音使我心动了。我终于明白了这天气和音乐不是一种巧合,而是一种特殊的安排,让我的情感顺着大雨的无限磅礴而抒发出来——是在母校河南省实验学校郑东小学食堂吃中午饭前后常常放的那首歌!

这首歌悠扬,婉转,使我的心平静。曾经小时候的我,认真的品味过它,也曾忽视过它!

曾经我不顾一切的走到班级队伍的前面,在空旷的地方,张开双臂转着圈。那个时候,是一种欣赏!我自认为陶醉中!我幼稚!

但是,依然爱着过去!我至今都喜欢《泰坦尼克号的那种风情》。我是一个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理想者!我更喜欢“孤独”与安静。那种风情是我所希望拥有的——悠扬而舒缓,非有非无的音乐,吹动头发丝的微风,足够宽敞的事业和辽阔的土地!

曾经当我的心还没有被噪音,尾气,考试所玷污是,我抓住了那首歌给我最美好的怀恋。现在我又因为它而回忆起快乐时光!

小学时,我总是饿得前心贴后背,到了餐厅就只顾得吃饭,斗嘴,当这首歌响起时也没有太在意!我吃饭很慢,常常看到餐厅空着的样子,仅剩下我和我的好朋友时,心安静下来,突然觉得好像有点不对劲,空旷起来,没有找到原因!现在明白了是那首歌停了下来!想了很多,觉得很无聊和尴尬!因为那时,实在是太幼稚了,有点可笑,但又觉得无比宝贵!因为它可以让我成为浪漫主义理想者!这是我积攒了一年的怀恋,眷恋,我在暴发,借雨抒情!——怀念母校,怀念小学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杨洁导演一路走好

全文共 2320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2017年4月15日,中国第一代电视女导演、著名制片人,央视86版《西游记》导演、编剧杨洁女士因病去世,享年88岁。

相信看到这条新闻的人都不免大吃一惊,从小到大看了这么多年的《西游记》,没注意过导演名字的大有人在。

作为总导演,这个本应最受关注的人,却在《西游记》播出后至今都很少出现在人们的谈论里。杨洁着实称得上是默默奉献的幕后功臣。

作为一部被反复回味反复提及的电视经典作品,86版《西游记》创下许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辉煌纪录,堪称一个时代的荣耀。

它是20世纪80年代唯一一部无审查、边拍边播的电视剧;

它是拍摄时间最长、拍摄外景最多的一部电视剧;

它是全国甚至全世界播放次数最多的电视剧。迄今已播放过两千多次,足以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

它是特效最多最土的一部电视剧。剧中所需特效最多,实现特效的办法却最土;

它是唯一一部两次获得金鹰奖的电视剧。播放到11集的时候获奖一次,全部25集播放完毕,又获奖一次……

只是,荣耀的背后,往往是许多不为人知的艰辛和困难。

作为总导演,杨洁在拍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丝毫不亚于《西游记》里的九九八十一难。

在开始《西游记》的拍摄之前,杨洁已经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位资深导演,主要从事戏曲类节目的导演工作,当时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一名电视剧导演。

1980年代初的中国,荧屏上热播的都是《霍元甲》、《上海滩》和《加里森敢死队》之类的香港和国外电视连续剧,内地电视剧几乎没有。

1978年,《西游记》电视剧率先由日本开拍,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时任央视副台长的洪民生在1981年11月的文艺部会议上决定,分别部署两个人开始拍两部电视剧。

其一是要求王扶林开始筹拍《红楼梦》, 另一位便是杨洁,要求她担任《西游记》的总导演。

洪民生问杨洁:“要是让你把《西游记》拍成电视剧,你敢不敢接?”

杨洁当时既惊讶又开心,毕竟这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不过兴奋的心情还得放一放,当时国内影视界,从来没有拍摄神话剧的先例,在拍摄技术和经费都比较匮乏的80年代,要拍摄《西游记》这样一部电视剧可谓是天方夜谭。究竟应该怎么拍,杨洁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1982年,明知这个任务艰巨异常,杨洁导演依然决定挑起这个重担,迎难而上。为了把《西游记》这部家喻户晓的名著搬上电视荧幕,杨洁克服了无数现在的导演想都不敢想的困难。

电视剧毕竟不同于小说,如何把上百回的内容浓缩到几十个小时的电视剧中,是一个大问题。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杨洁与其他两位编剧达成一个共识:忠于原著,慎于翻新。使得这部电视剧,汲取了原著的精华,不走样、不变味,成为我们乐于反复观赏的经典。

在选景方面,为了找到符合剧组要求的场景,杨洁导演带领团队,走遍了全国除西藏、青海、宁夏、湖北、台湾之外的26个省。

当时大多数地区都处在尚未开发的蛮荒状态,美景中也常常蕴含着危险。拍摄时,主创人员遇到危险简直就像家常便饭,杨导有次差点从山上跌入悬崖。

在选角方面,杨导更是费尽心思,可以说开了国内电视剧“海选”的先河。她选演员的标准不拘一格,无论是电影学院学生,还是京剧、平戏、黄梅戏、话剧演员,甚至同乘一列火车的乘客,只要符合剧中人物特点,全都吸纳进剧组。

在特效制作上,当时的技术程度和硬件设施相当落后。剧组只有一台老化的一寸摄像机,甚至现在已经被用烂的“威亚”,在当时全中国都没人听说过。

但是,这些困难在剧组的努力下都被“土办法”一一解决。

一架摄像机无法实现多机位拍摄,就抱着机器爬高上低、俯仰摸滚;

不会吊威亚,就自拉钢丝制作土“过江龙”;

无法用机器实现人物的放大缩小,就利用视觉的错觉原理,再一寸寸抠像…现在看来略有些过时的特效,当时可让无数观众大呼过瘾。

上面这些难题,杨洁还可以绞尽脑汁想各种方法补救,但“资金短缺”这样的问题呢?

86版《西游记》共有25集,可是拍到14集《大战红孩儿》时,遭遇了资金困难,央视不再提供资金,领导让她拍个结尾就好了。

央视不愿意有别的资金加入,影响到版权。杨洁就找央视领导多次谈判,甚至吵架,终于得到央视的松口说:你要是自己找到资金,我们就让你继续拍完《西游记》。

后来蜈蚣精扮演者李鸿昌找到了铁道部第11工程局注入300万资金,这才把戏拍完。

为了排好这部巨著,杨洁放弃了很多。

在挑选白骨精的演员时,杨洁想用当时号称上海第一旦的杨春霞,但怎么劝说对方都不答应。

后来在副导演的极力劝说下杨春霞才答应出演,不过开出条件——演完白骨精之后,她还要演女儿国国王。

杨洁不愿意让观众看到女儿国国王就是白骨精演的,但是开拍在即,又没有别的人选,杨洁只得先答应了她。

后来拍《趣经女儿国》,杨洁请了风格更适合的朱琳来扮演女儿国国王,把这个角色演绎的缠绵如水,十分经典。

为了最佳的艺术效果,杨洁牺牲了自己的人品,因为这次食言,杨春霞就跟她绝交了,从此两人不相见。

在这部剧的拍摄过程中,杨洁得罪的也不仅仅是朋友。

让人过耳难忘的《西游记》片头曲《云宫迅音》,集民乐、电子乐、打击乐和管弦乐于一体,合成器、古筝、琵琶、手鼓、吉他、贝司、女声吟唱齐上阵,给人以层峦叠嶂、气吞山河之感,现在饱受好评。

但是在当时,央视个别领导却对之十分不满,批判音乐里用了电声这种外国东西,风格与中国传统名著不符,打算撤掉作曲的许镜清。

当时剧组正在九华山拍戏,生性耿直的杨洁得知消息后大怒,当即口述了一封长信给领导说:“如果艺术上要我负责,就请领导不要管怎么拍;如果不要我负责,我拍完片子全部交给领导,你们去做后期吧。”

最终在杨洁的激烈反对下,此事最后不了了之,经典的“登登等登”也才能为我们所熟悉。

有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西游记》能火30年呢?杨洁导演一针见血地指出:“因为我们是在搞艺术,我们没有为钱,没有为名,没有为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端午节抒情作文:怀念屈原

全文共 911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初五,泪罗江边,你,内心充满矛盾,充满无奈,你是多么希望能够报效国家,为国捐躯,可是天妒英才,不识人才得大王不给你机会,他昏庸无能,把大好江山毁于一旦,你被眼睁睁地看着国土被一次次侵蚀,直到再无楚国存在。大江彭湃,汹涌着向东流去,你的心随着这江水那样起伏不定,江水流逝了多少沧桑,楚国已不复存在,而你更感到前路茫茫。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你轻轻地哀叹,眼角间流下难以掩饰的泪水,一滴滴那么晶莹,发出多么柔弱的泪光,苍白的脸色中,勾住过往,遥望蓝天长长地哀叹一声,无奈的吟唱起一句句诗歌,歌声响彻天地,似乎想激起高高在上的人的“仁义”。悲哀的声音中,表达了你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你怀才不遇的无奈心情;表达了你对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哀怜之情!但不管你如何大声,可“伯乐”却不知在何处,你的一腔热血只能演变成满腹悲愤。你无奈,发出千叹万哀都言不了你那悲痛的心情!

泪罗江边,大风狂吹,江水更加汹涌,愤怒地拍打着江岸,一男子轻轻一跃,就此殉身。

你,就是这一跃。从此,大地上就少了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从此,中国传统节日中就多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端午节。你可知,就在你殉身之后,有多少人为你而泪流满面,直至今日,仍有多少人为你感概不已。你那可歌可泣的爱国情怀让我们赞叹不已,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一定会继承和发扬你的爱国精神。从你殉身的那一日,“赛龙舟”便出现了,和“吃粽子”一起成为端午节的特色,和你一起成为中国的传说。为了什么呢?为了纪念你——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和缅怀你的爱国精神!

一本《离骚》,使中华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一个端午节,使中华民族拥有传奇的一面;一种爱国情怀,更使中华人民的情操更高尚!而这一切,都是源自你——屈原。或许在你投江之前,你为自己无法救黎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而感到遗憾,但是我想你现在知道你为中华民族的人民做了那么多事,一定会感到很欣慰。

我为你而骄傲,又为你而悲哀。骄傲的是我们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而自豪;悲哀的是时代的背景让你的才华无法施展,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却不常有,你是何其不幸地遇到这样的“主”啊!

今天,我们仍然过着令人充满思绪的端午节,为的是纪念你——屈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怀念您的唠叨抒情作文

全文共 904 字

+ 加入清单

从小到大,我一直活在妈妈的唠叨里,她的话语像一根鞭子,激励着我成长,也督促着我使我进步。

“出门要小心!”“今天学得怎样?”“过马路要看路!”“鞋子穿好,怎么没扣紧?”等等,诸如此类,我的耳朵已经磨出了茧子,一句句唠叨的话语在我的耳边环绕,如同把我拖进了一个个漩涡里。

终于有一天,我忍不住了,对妈妈怒吼:“好了!您就消停一会儿吧!我的耳朵都听累了!”妈妈愣住了。以往,我是一个乖乖女,从来不会这样跟妈妈说话。可现在,我像一头暴怒的狮子那样,我从她的眼神里仿佛看到了深深的失望,感受到了她被我恶意的话语伤透了的心。我开始动摇,想上去对妈妈道歉,可是我那可怜的一丁点的自尊心啊,却不让我这样做,强撑着告诉我,妈妈她慢慢就会好的,反正不是我的问题。

但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错了。妈妈从此变得很少说话,更少与我交谈,家里的气氛总是调不起来。平日里在餐桌上妈妈一定会眉飞色舞地讲着事,可今天,妈妈却沉默地扒着饭。我仿佛觉得周围的一切都跟着沉默,外面鸟儿不再歌唱,白云不再飘浮,人们不再走……我觉得这种寂寞真可怕,家里仿佛罩着一片阴沉沉的乌云。而此时的我,正是被雨水淋湿得像落汤鸡的行人,我多么希望妈妈可以又开始快言快语地讲话啊!

早上,吃完早饭,走出门后,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有点空空的。一路走神,就这样过马路时,有一辆摩托车擦着我开了过去,我这才想起来,原来是缺了妈妈的唠叨呀!我是多么怀念唠叨的妈妈呀!我感觉我的母爱不见了。

吃过晚饭后,我忍受不了这样的寂寞,忍受不了没有母爱的小小世界,若放在平常,此时就是我和妈妈的畅谈时间啊!于是我决定和妈妈谈一谈,我先让自己那颗无聊透顶、急不可耐的心沉静下来,我用像以往那样心平气和、乖乖女的样子说:“妈妈,我想和您谈谈。”妈妈惊讶了一下,随即用有些冷淡的口气说:“好呀!”她放下手中的衣服,与我谈起来。我用一种受不了的语气说:“妈,您还是‘唠叨’一点吧,缺少了唠叨,我觉得很难受!”妈妈沉默了好一会儿,开始大笑起来:“是吗,是我太唠叨了,一起把你影响了吗?”“不不不”,我连忙摆手,“我觉得唠叨才是真正的母爱!”

从此以后,唠叨虽然又出现在我的生活里,但是我觉得它是那么悦耳,那么动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悼念杨洁,怀念86版《西游记》散文

全文共 134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上午六小龄童微博发布一条消息——《西游记》的导演杨洁老人去世,消息让人痛心!

听到这个消息,不论是在微博还是在B站,网友纷纷发文悼念,向老艺术家致敬!

说到《西游记》,不论是70后、80后还是90后,甚至于现在的00后,几乎没有人没有看过这部剧。剧中唐僧师徒四人的经典形象温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而这背后应该感谢的一个人就是导演杨洁,这个电视生涯“以《西游记》始,以《西游记》终”的奇女子。

我说几个小故事,你就知道杨洁老人有多么值得敬佩!

亲自选景,差点跌入悬崖

拍摄《西游记》缘起1981年文艺部的一次会议,当时中央电视台提出拍摄「四大名著」,首先提上日程的是《红楼梦》和《西游记》。

首先定下来的是由王扶林拍摄《红楼梦》,这让杨洁有点失望,因为她最想拍的其实就是《红楼梦》。不过接下来领导问道杨洁:“杨洁,要是让你把《西游记》拍成电视剧,你敢不敢接?”

尽管感到非常意外,也知道任务的艰巨,杨洁还是接下了这个担子。当时日本已经拍出了《西游记》,当领导说只要比日本拍得好就行了。杨洁说,“领导,你的要求也太低了!”

因为种种原因,《西游记》的条件是所有名著剧组最差的,和稍晚的《三国演义》《水浒传》比不了,和同期的《红楼梦》也比不了。

当年,为了找到符合剧组要求的场景,杨洁带领团队,走遍了全国26个省,其中,多数是尚未完全开发的山川林地,美景中常蕴含着危险。

杨洁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说,在拍摄黄狮寨外景的时候,山路崎岖险要,小径两边就是悬崖,但却没有安装扶手,“我一踩上去,就滑倒了。刹那间,我脑子里闪现一个念头——完了!”

幸亏,当时杨洁被断树桩拦了一下,剧组里的一位武行一把把她拽了上来,但身上的衣服都划破了。“那真是从鬼门关的门口路过,差点儿就跌入悬崖,太危险了。”

亲自选角,塑造经典角色

唐僧迟重瑞在08年接受我刊采访时回忆起和杨洁导演的初遇,他是这么描述的:

1984年的一天,我拍完《夜幕下的哈尔滨》,回剧团去领工资,在昏暗的楼道里,差点儿撞上迎面而来的一个陌生人,这个人就是杨洁。不得不说这就是佛缘,就在楼道里擦肩而过的那一霎那,杨洁就认定我是唐僧的最佳人选。在我们见面后的一个星期,我就穿上了袈裟,骑上了白龙马。因为与导演杨洁的擦肩而过,迟重瑞与唐僧结缘,成为最后“取到真经”的一位唐僧。

孙悟空六小龄童在16年接受我刊采访时给我们展示了当时面试孙悟空的作品,他是这样向我们解释的:这是杨洁导演南下寻觅孙悟空人选时,我和伯父的儿子七小龄童合作的“面试”作品。这段表演让杨洁导演心中定下七成,而我距离“取经之路”更近一步。

而最让杨洁头疼的是白骨精的角色。杨洁对白骨精这个角色的要求是:外表美丽,很有魅力,而且她有女王般的气质,只是内心阴狠。

当年,86版《西游记》的副导演王小颖曾去找了刘晓庆,刘晓庆倒是愿意演,但是提出了个条件:她要一人兼演三个角色!也就是说:村姑、老妇和白骨精都是她演。对这个要求,杨洁没有同意:“化妆不能完全改变长相,看来看去还是她,那不行。”

直到离去外景地张家界只有两天了,白骨精还没有找到。这时,杨洁忽然想起一个人——京剧演员杨春霞。但一听说是演白骨精,杨春霞就生气了:“什么?你看我像白骨精?”在听了杨洁的解释后,杨春霞答应了,但是提出了一个要求:女儿国国王也要由她来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抒情作文:淡淡的惆怅,深深的怀念

全文共 534 字

+ 加入清单

怀念我的母校,那里美好的校园生活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我和同学老师们共同度过了6年的小学生活,它在我的一生中都将是难以磨灭的印象。记得我们共同在学海里拼搏,摘取到甜美的硕果;记得我们共同上了6年生动的课,彼此形成的深厚的友谊;记得我们在班级运动会中举着红旗,吹着口哨呐喊助威;记得我们一起编排节目,度过了一个个有意义的假日;记得我们带着草帽和望远镜,到山洞探险;记得我们在田间水沟捉蝌蚪,到农家小院偷葡萄,去山间林里春游,来河岸草地野炊……

多少难忘的日子,每天都在发生精彩的故事。其中有甜也有苦,现在想起却回味无穷。

以前总盼望着上中学,幻想美好的未来。不知不觉,时间飞一般的逝去,转眼已是中学生了。现在才知道,有很多很多的东西,失去以后才知道它的珍贵。然而事过境迁,我们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假期来到母校,这里已经空荡荡的,小学的同学们都各奔东西了。面对人去楼空的情景,心中不免充满了惆怅。我想,必须珍惜现在的时光,不让它白白溜去。岁月不留人,祝我的小学同学都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最后记得,毕业的那一天,我们班的联欢会成了联哭会。

2009年8月8日是我们同学聚会的日子。到那一天,我们会一起回来看看。我们知道,那时母校的砖墙楼瓦和花草树木都变了样,不变的,是永恒的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杨洁导演一路走好!

全文共 1503 字

+ 加入清单

要问中国四大名著,哪一个被播放的最多,那一定是86版《西游记》。

每年寒暑假,电视上都会重播《西游记》,而我们也看得不厌其烦,它早已成为观众心目中公认的“神剧”。《西游记》让大家记住了唐僧师徒四人,但是幕后的导演杨洁却鲜为人知。这就是幕后人员的命运,默默无闻,全心奉献。

杨洁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位资深导演,拍摄《西游记》前一直导演戏曲类节目,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一名电视剧导演。

1978年,日本投拍了一部《西游记》电视剧,这部电视剧引起轩然大波,时任央视副台长的洪民生在1981年11月的文艺部会议上,决定分别部署两个人开拍两部电视剧。其一是要求王扶林开始筹拍《红楼梦》, 另一位便是杨洁,要求她担任《西游记》的总导演。

洪民生问杨洁:“要是让你把《西游记》拍成电视剧,你敢不敢接?”

杨洁当时很惊讶,因为她一直担任的是戏曲导演。但惊讶的同时她依然非常开心,因为这也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不过开心归开心,究竟应该怎么拍,她心里一点都没底。

六年磨一剑

从1982年开拍到1988年结束,《西游记》整整用了6年时间,剧组全体演职员用当年唐僧取经的精神和毅力完成了这部巨著的拍摄,真可谓是六年磨一剑。

电视剧毕竟与小说不同,如何把上百回的内容浓缩到几十个小时的电视剧中,是一个大问题。但杨洁与其他两位编剧取得了共识:忠于原著,慎于翻新。

《西游记》大部分场景都是实景拍摄,杨洁在“游”字上做文章,想通过这个片子,将祖国的名山大川、古刹道观推介出去。6年的时间里,杨洁带领剧组人马几乎跑遍了国内各大风光景点,后来剧组还在泰国拍摄了《天竺收玉兔》《波生极乐天》等几集的外景,成为第一支到国外取景拍摄的内地电视剧组。

在拍摄技术和经费都比较匮乏的上世纪80年代,要拍摄一部魔幻题材的电视剧《西游记》可谓是天方夜谭。然而杨洁导演却克服了选景、选角、做特效、找资金等诸多难题,可谓是历经拍摄路上的“八十一难”,终将古典巨著经典呈现。

杨导在谈及拍摄特效时直言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演员在电视节目上飘不起来,拿风扇吹吧,也不像。后来到香港“取经”,才知道吊起来,就是后来的威亚。而谈到剧中特效“小扁人”,杨导也坦言,“有缺点,有粗糙的部分,达不到希望的部分。”

让人印象深刻的《西游记》片头音乐《云宫迅音》,也多亏杨洁才得以保留。这首片头曲集民乐、电子乐、打击乐和管弦乐于一体,合成器、古筝、琵琶、手鼓、吉他、贝司、女声吟唱齐上阵,给人以层峦叠嶂、气吞山河之感。

但当时,央视个别领导却对《西游记》音乐不满,说音乐里用了电声,风格与中国传统名著不符,没有时代感和地域感,《西游记》应该是民族的、中国的、传统的,为什么用电声?建议把作曲换掉。

当时剧组正在九华山拍戏,生性耿直的杨洁得知消息后大怒,当即口述了一封致央视领导的信,其中有这么一句:“如果艺术上要我负责,就请领导不要管怎么拍;如果不要我负责,我拍完片子全部交给领导,你们去做后期吧。”在杨洁的激烈反对下,此事最后不了了之,经典的“登登等登”也才能为我们所熟悉。

作为中国第一代女电视剧艺术家,杨洁对“颜值”要求很高,在选角上堪称首开“海选”先河。谈到她选演员的标准时,杨导说,“我要求的是美,不管童子也好,哪吒也好,我都要求漂亮,而且要贴合他这个人物。”

《西游记》拍了6年,演员是边拍边找的。杨洁四处寻找合适的演员,只要符合人物形象,全都“不拘一格”悉数考虑在列。玉兔精的扮演者李玲玉是杨洁在《大众电视》上看到照片头像找来的;唐僧的第三位扮演者迟重瑞是是在楼梯口偶然碰到的;观音菩萨的扮演者左大玢是在湘剧院发现的……

感谢杨导的慧眼,让我们看到了一群惟妙惟肖的书中人,看到了一部最像西游记的《西游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怀念父亲的抒情文

全文共 989 字

+ 加入清单

还是说,它们是“我们的美妙版”。

对男的著名人物的排序也是这么。随即,我们将这个单子传到网上,让网友去评比推选“吸引力长幼次序榜”。与普通公众朝九晚五的寻常生存不一样,演艺界的名人一言一行,一举措不动都在聚光灯下,不管是其表演的角色仍然自个儿的起居,都是被关心的对象。

隐伏留心底的欲念:

我们自个儿的美妙版

在这些个挑选中,我们还隐约地把心里头的欲念投射到这些个名个人生命上。所以,不管是张曼玉的优雅、杨澜的知性,仍然王菲的个性,都是我们期望自个儿能够领有的。短短半个月时间,参加者达4000多人,最后结果也出来了,男榜位居前三位的都是演员,作别是:梁朝伟、刘德华和李连杰。这个心思看起来简单,实际上不然。而排在最末两位的女性是安妮宝贝和陈文茜;最末两位的男的是陈丹青和韩寒——他/他(她)们是作家、画家和政治家,固然声名也很响,但在大众眼里,它们的吸引力远远还不如演艺界的名人。假如把他/她排在第一0位,或许他/她具备我们自个儿也有的长处或欠缺。

女榜的身分差别则稍有差别,顺次为:演员张曼玉,班主杨澜和歌手王菲。这一生业的独特的地方就是让公众连续不断不停地萌生梦想和料想。

为何都是演员占领长幼次序榜第一位呢?闻名文化学者、北大汉字系教授张颐武对演艺界名人有这么的描写:演艺界实际上是一个与普通社会形态有点差别的社会形态。

那一些让我们难于抵抗的人

选出既出名气又有吸万有引力的10男10女,让网友对它们的吸万有引力施行排序。

最终,我们终于以投票方式得到共识,列出涵盖演员、班主、作家和体育运动名人在内的挑选出的人。不管是梁朝伟的迷人性感,刘德华的英俊帅气,仍然李连杰坚决守卫的理想和激情都吸引着我们,由于我们也想具有这些个素质能力。假如我们把他/她排在首位,那是由于他/她具备我们匮缺的素质能力,或至少是我们觉得自个儿匮缺的素质能力。神魂剖析师伊莎贝尔·克罗里斯基(Isabel Korolitski)觉得:“著名人物的属性是啥子?就是向我们供给一个我们自个儿理想化的倒影。在编辑部的会上,当大家对这20个挑选出的人七嘴八舌、兴奋激动商议时,我们认识到它的复杂性……吸引力是个携带颇多主观性的词和词组,每私人给出的“自个儿”对吸引力的定义都是那末不同:微笑、视线、个性、傲气、勇气,性感!当然这不值为奇,由于没有哪种科学能给出男性和女性魅惑的方程式,主宰这个领域的定然是个体的主观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杨洁导演一路走好

全文共 2138 字

+ 加入清单

4月15日,中国第一代电视女导演、著名制片人,央视86版《西游记》导演、编剧杨洁女士因病去世,享年88岁。六小龄童发微博悼念。

说到杨洁导演,你可能比较陌生,但是说到她执导的一部作品,大概几乎人人都看过——那就是86版电视连续剧《西游记》。

要问中国四大名著,哪一个被播放的最多,那一定是86版《西游记》。每年寒暑假,电视上都会重播《西游记》,而我们也看得不厌其烦,它早已成为观众心目中公认的“神剧”。

《西游记》让大家记住了唐僧师徒四人,但是幕后的导演杨洁却鲜为人知。这就是幕后人员的命运,默默无闻,全心奉献。

杨洁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位资深导演,拍摄《西游记》前一直导演戏曲类节目,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一名电视剧导演。

1980年代初的中国荧屏上,正热播《霍元甲》《上海滩》和《加里森敢死队》等香港和国外电视连续剧,内地电视剧少得可怜。1978年,日本投拍了一部《西游记》电视剧,这部电视剧引起轩然大波,时任央视副台长的洪民生在1981年11月的文艺部会议上,决定分别部署两个人开拍两部电视剧。其一是要求王扶林开始筹拍《红楼梦》, 另一位便是杨洁,要求她担任《西游记》的总导演。

洪民生问杨洁:“要是让你把《西游记》拍成电视剧,你敢不敢接?”

杨洁当时很惊讶,因为她一直担任的是戏曲导演。但惊讶的同时她依然非常开心,因为这也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不过开心归开心,究竟应该怎么拍,她心里一点都没底。

六年磨一剑,不为名,不为利

从1982年开拍到1988年结束,《西游记》整整用了6年时间,剧组全体演职员用当年唐僧取经的精神和毅力完成了这部巨著的拍摄,真可谓是六年磨一剑。

电视剧毕竟与小说不同,如何把上百回的内容浓缩到几十个小时的电视剧中,是一个大问题。但杨洁与其他两位编剧取得了共识:忠于原著,慎于翻新。这也使得这部电视剧,汲取了原著的精华所在,不走样、不变味,成为我们乐于反复观赏的经典。

《西游记》大部分场景都是实景拍摄,杨洁在“游”字上做文章,想通过这个片子,将祖国的名山大川、古刹道观推介出去。6年的时间里,杨洁带领剧组人马几乎跑遍了国内各大风光景点,后来剧组还在泰国拍摄了《天竺收玉兔》《波生极乐天》等几集的外景,成为第一支到国外取景拍摄的内地电视剧组。

在拍摄技术和经费都比较匮乏的上世纪80年代,要拍摄一部魔幻题材的电视剧《西游记》可谓是天方夜谭。然而杨洁导演却克服了选景、选角、做特效、找资金等诸多难题,可谓是历经拍摄路上的“八十一难”,终将古典巨著经典呈现。

杨导在谈及拍摄特效时直言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演员在电视节目上飘不起来,拿风扇吹吧,也不像。后来到香港“取经”,才知道吊起来,就是后来的威亚。而谈到剧中特效“小扁人”,杨导也坦言,“有缺点,有粗糙的部分,达不到希望的部分。”

让人印象深刻的《西游记》片头音乐《云宫迅音》,也多亏杨洁才得以保留。这首片头曲集民乐、电子乐、打击乐和管弦乐于一体,合成器、古筝、琵琶、手鼓、吉他、贝司、女声吟唱齐上阵,给人以层峦叠嶂、气吞山河之感。

但当时,央视个别领导却对《西游记》音乐不满,说音乐里用了电声,风格与中国传统名著不符,没有时代感和地域感,《西游记》应该是民族的、中国的、传统的,为什么用电声?建议把作曲换掉。

当时剧组正在九华山拍戏,生性耿直的杨洁得知消息后大怒,当即口述了一封致央视领导的信,其中有这么一句:“如果艺术上要我负责,就请领导不要管怎么拍;如果不要我负责,我拍完片子全部交给领导,你们去做后期吧。”在杨洁的激烈反对下,此事最后不了了之,经典的“登登等登”也才能为我们所熟悉。

除了导演,杨洁还是《西游记》中多首歌曲的作词,《女儿情》便是其中最为经典的代表作品之一。

作为中国第一代女电视剧艺术家,杨洁对“颜值”要求很高,在选角上堪称首开“海选”先河。谈到她选演员的标准时,杨导说,“我要求的是美,不管童子也好,哪吒也好,我都要求漂亮,而且要贴合他这个人物。”

《西游记》拍了6年,演员是边拍边找的。杨洁四处寻找合适的演员,只要符合人物形象,全都“不拘一格”悉数考虑在列。玉兔精的扮演者李玲玉是杨洁在《大众电视》上看到照片头像找来的;唐僧的第三位扮演者迟重瑞是是在楼梯口偶然碰到的;观音菩萨的扮演者左大玢是在湘剧院发现的……

感谢杨导的慧眼,让我们看到了一群惟妙惟肖的书中人,看到了一部最像西游记的《西游记》!

当有人问:为什么《西游记》能火30年呢?杨洁导演一针见血地说:“因为我们是在搞艺术,我们没有为钱,没有为名,没有为利。”

86版《西游记》已经不单单只是一部剧这么简单了,它更是老一辈艺术家用心贡献出来的一个艺术品!

4月7日是杨洁导演88岁生日,没想到,刚过完生日不久,这位老人就因病,与世长辞。

就在十天之前,“猴哥”六小龄童还在微博上为杨洁导演庆祝88岁生日:“杨洁导演不仅是我的恩师,也是我的艺术老师,没有央视版电视剧《西游记》就没有今天的六小龄童,观众们也不可能看到我扮演的银屏美猴王。在拍戏过程中杨导严格要求、滴水不漏……感谢杨导把《除妖乌鸡国》重新拍摄,弥补了第一次拍摄时的遗憾。今天是杨洁导演88周岁生日,祝杨导生日快乐、健康长寿!”

虽然人已经不在,但杨洁导演的《西游记》却作为一部经典永远地留了下来。杨导,一路走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怀念杨洁导演抒情散文

全文共 817 字

+ 加入清单

经典的86版《西游记》可以说是霸屏神剧,重播3000余次,火了30多年。一直到现在还是每到假期,就在各大电视台,循环播放。

更是每个80,90后心中的回忆,记得小的时候就为了看一集孙悟空,一直守在电视机前。看完了以后许多小伙伴就化身大圣,拿起准备好的木棍,去和其他小朋友“大闹天宫”去了。

那个时候拍摄条件艰苦,相比较,现在动辄上亿的投资,大家连工资都是几十块钱。但是剧组人人尽心尽力,一个人当两个人用,缺少演员有的人就演多个角色,没有滑轨就考验摄像师,手持的稳定性;为了拍好吊威亚镜头,专门赶到香港去学习。

由于条件所限,剧组只有一台摄像机,又老又破无法准确对焦。后来导演到日本NHK电视台做交流的时候,日本同行问,《西游记》拍摄角度多变,用了几台机器。杨洁导演说一台,日本人几乎无法相信。

剧组制作资金紧张,刚开始的时候都没有钱,大家义务劳动,后来有了部分资金,不过工资也才几十块钱而已。当时拍摄用的很多物资,搬运的时候都是演员亲自上阵。

86版的《西游记》采用实景拍摄遭到很多人非议,说剧组游山玩水,后来领导来调查才发现剧组非常辛苦。那时候也没有制片人,杨洁导演更要身兼数职,除了负责创作之外,更要担起制片人的角色。

白天拍摄一天,晚上还要看片,做后期,改剧本,还要做经济上的统筹计划。身体上吃不消,导演为了这部戏把健康都透支了。

《西游记》于1982年开拍,1986年春节在央视首播,没有大投资,没有当红小鲜肉,没有现代的电脑特效,但是却成就了一个不可超越的经典。

是在特定的年代,由那一群特定的人拍摄出来的。现如今技术在进步,经济在发展,但是那个年代说过去就过去了。经典已经被历史打上封条,成为永恒。

现在的条件更好了,但是很多制作者,却缺乏当年老一辈制作者的敬业和专业精神。投资巨大却粗制滥造,靠流量明星,而不重视制作。终究只能是历史上的昙花一现。

真正的好作品需要制作者更努力,更用心才能打造出来。作为一名普通观众希望看到,更多的经典涌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怀念杨洁导演抒情散文

全文共 660 字

+ 加入清单

2017年4月15号,上帝或许想和西游记的导演聊聊《西游记》创作的艰苦过程,然后就给她发出了一张请柬。

生命无所不在,但年事有寿而尽。出生于1929年的西游记总导演——杨洁,前不久才刚刚度过自己的88岁生日,没想到在4月15号,就因病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享年88岁。

2017年4月17日上午,六小龄童也在微博确认了这一消息。

在星光璀璨的中国电视史中,杨洁留下了丰富的电视剧作品和历史印记。

永远的经典——《西游记》

说起86版的《西游记》,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是个物资、娱乐奇缺的年代。80、90后,暑期的主要娱乐活动莫过于看《西游记》。

现在,每当 “ 丢丢丢,登登等登 ,瞪登等登,登登等登,瞪登等登,丢丢丢~~~ ” 的片头曲响起,还是会瞬间把我们拉回曾经的童年时光。

《西游记》给了我们无限想象的科幻空间,儿童时期看西游记,那时多么希望像孙悟空那样,72般变换。想着拥有72般变换后,就可以去做很多坏事了......《西游记》塑造了很多科幻的概念,我们多么的想拥有其中一项技能。

尽管后来又有不少翻拍,但都无法超越杨洁版《西游记》,无论是表演、还是剧情以及服化道,抑或剧中诸多插曲,都深深吸引观众,无法被取代。《西游记》于1982年开拍,历时四年之久,可见这拍摄难度并不比西天取经容易。

回顾杨洁导演一生的作品

其中以86版《西游记》最为有名

现在86版《西游记》已不单单是一部电视剧

更是老一辈艺术家们血和汗凝结成的艺术品

杨洁导演虽然走了

但是杨洁导演所代表的中国电视人的

一种匠心精神仍在

愿杨洁导演一路走好

我们永远怀念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