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ld not connect to memcache and try to use file cache now!
访惠聚工作民情日记 - 开学吧

0

2016年基层干部民情日记推荐三篇 作文大全【通用20篇】

《帝企鹅日记》记录了企鹅从诞生、成长过程中面对的许多艰难与危险。展现了那些滑稽、可爱的企鹅与严酷的自然环境和它们的天敌斗争,对小企鹅倾注的爱心,从而完成它们的生命之旅。以下是,欢迎阅读。

浏览

611

作文

545

访惠聚工作民情日记

全文共 923 字

+ 加入清单

3月4 日上午,按照委系统机关干部深入基层“访民情惠民生 聚民心” 活动的总体安排,我们下派工作组的先遣人员,先期启程前往**区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乡。

早上9:25,飞机准时起飞。也许起的太早赶飞机的缘故,绝大多数人在飞机起飞后,都开始闭目养神,也有个别精神头很好的人,在机舱里小声的说笑着。11:15,飞机准点缓缓降落。排队取了行李后,出门就看到来接我们的联络人员,各小组先遣人员按照要求分头上了指定的面包车。上车后各组清点了人员,车子开始向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乡进发。经过3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到达了库木库萨尔乡政府。大家下车后在乡政府食堂吃了午饭,稍作休整后,就随各个村来接的人去了各组入住的村子。我们第七组住村委会大院。

按照活动分配方案,我们第七小组进驻尤库日哈迪勒克村。下午16:00时,我们在随行的副乡长艾则孜·热合曼带领下来到了尤库日哈迪勒克村村委会。村委会书记艾莎·穆萨早在我们来之前,就带领着村上的干部将我们住的地方打扫的干干净净。放下行李后,村里的干部帮助我们们一起铺被褥、整理房间,看到这些场景,我们感到心里面暖融融的。简单收拾过后,在随行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村委会的办公环境和办公设施。

住村后随行的副乡长艾则孜·热合曼和村里的干部向我们介绍了该村农业生产、当地的风土人情及具有地方特色很有知名度的农民画等情况,直到深夜。通过交谈我们了解到,尤库日哈迪勒克村人口有1200余人,种植土地有6000余亩,主要以种植棉花、小麦、核桃等农作物为主。近年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老百姓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民风淳朴,同时我们也了解到这里农民人均收入水平还比较低,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

作为打前站的工作组人员,我们要帮助5日来到的工作组其他同志,做好有关工作、生活细节。同时,本着虚心学习的态度,尽快与村干部和群众相互熟悉了解,为下一步开展好工作创造条件。

晚上的晚饭是村委会妇女主任阿米尼古丽·卡迪尔给我们做的家常拌面,味道很不错。吃完晚饭后,我们简单洗漱了下就躺在床上。屋内很冷,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想着未来一年后会有怎样的变化,想着着下一步工作如何开展,想着接下来的工作和生活该怎样的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基层干部学习李保国心得体会

全文共 4246 字

+ 加入清单

1921 年7月,嘉兴南湖的一艘画舫激荡起中国革命的涟漪。95载,波澜壮阔、砥砺奋进,中国共产党的万丈光芒照亮了中华民族的前进的岁月。从建党、建国到改革开放,再到如今中国腾飞的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求证马克思主义中国道路的真理,凝聚旗帜下党救中国的信仰,履行困苦中服务人民的承诺。“七一”建 党节,中国青年网特别推出“中国梦”践行者“追寻信仰足迹,践行青春担当”建党95周年党员系列专访,与青年网友分飨中国共产党员的励志故事,为中国复兴征程汲取奋然前行的力量。

“中国梦”践行者“追信仰足迹,践行青春担当”建党95周年党员系列专访第一期

李保国:35年坚守太行 矢志移山 孜孜不倦。

“李老师啥时候来俺们村做培训啊?”“走了?他去哪儿了?啥时候回来?……”2016年4 月10日凌晨,我国知名经济林专家、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因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当天,这位35年如一日扎根山区的“太行新愚公”,电话依旧 繁忙。拨通号码、咨询请教,村民们没能再次听到那个熟悉的声音。家属哽咽说出的噩耗更是让他们难以相信,“不久前,李老师还来给我们做了指导啊!”

直到李保国离世的消息在电视、广播、网络中越传越广,村民们拨打的电话才越来越少,“李老师,真的,真的走了。”默默耕耘山区数十载的事迹开始被更多的人所熟知,而对于太行山的村民们而言,他们中有很多人的命运因李保国而改变。

“我是一名党员,理应带头把事情做得更好。”李保国有着强烈的大局观念。1981年,刚刚大学毕业留校的他,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河北省委、省政府组织开展的太行山综合开发研究,自此,与太行山区结缘。

榜样力量 他把最好的论文写在太行

1996年8月,太行山区连降暴雨,山洪暴发。洪水冲毁了内丘县岗底村200亩的保命田,山上果树也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害。村民们哭着说:“这日子没法过了。”彼时,李保国随河北省科技救灾组进村查看灾情,山秃、人穷、观念旧,村民们的现状令他感到揪心。

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至今仍清晰地记得,救灾组离开前,眉头紧锁的李保国将写在烟盒上的一张字条递给了他:“需要果树管理技术,我可以帮忙。李保国。”当时,李保国还与他约定,“你三个月修一条通往村后沟的路,路修好了,我再来。”

李保国没想到,杨双牛带领群众只用了20天的时间,就把路修好了。李保国非常高兴,他看出这个村的班子是真心为群众办事的,对脾气!然而,杨双牛也没有想到,李保国立即把铺盖卷搬来了。

“我看着大学教授对咱们农民的事这么上心,心里特别感动,一天晚上,我带了包花生米,提了瓶酒,到李老师的住处。”杨双牛回忆,二人促膝长谈,李保国真诚地向他感叹,“我是农村长大的,过去家里也很穷,所以我见不得老百姓穷。你相信我,依靠科技肯定能致富,咱们一块儿干,让老百姓尽快富起来,我一分钱也不要你的。”

严冬里,李保国带领岗底村民展开重建家园的奋战。他和普通村民一样,抡锤、放炮、挖坑、搬石头。苦干一年,建成100亩高标准水平梯田,种上了绿油油的苹果苗。

他将课堂设在果园,亲自动手教授剪枝。“一会儿就把一棵果树的枝条,剪掉了三分之一。村民们心疼得不行,还有村民找到我家里。”杨双牛说,面对这些质疑,李老师就一句话:“明年果树如果挣了钱是大家的,如果损失了,算我的。”

为了推广“套袋”技术,李保国买来十六万个苹果袋,免费送给村民用。因为以前村民使用不成熟的套袋技术吃过亏,所以这次很多人死活都不敢用。李保国还是那句话:“损失了都算我的。”

一次次给村民们立着军令状,推广新技术。第二年初见成效,第三年果园的面貌全变了,苹果长得细皮嫩肉,酸甜适口,一亩多卖了3000多元,带来效益900多万元。村民们对于李保国越来越信任。

习近平曾强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记者发现,李保国在太行山留下的故事,无不彰显着榜样的力量。

早期,李保国所研究的只是如何让山区绿起来,工作中,他发现群众更期待富起来。如果发展经济林木,不就很好地把二者结合起来了吗?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山区人民十分重视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驱动的山区开发工作。作为一名林业科学工作者,李保国把党和人民的需要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30多年来扎根山区,为彻底改变山区“旱、薄、蚀、穷、低”的面貌付出了全部心血。

这是一条充满艰辛的道路。他鼓励杨双牛,“你说太行老区,革命年代牺牲了多少人,他们图什么,不就图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吗?先辈们流血都不怕。咱们流点汗算什么?”先辈的精神感染着他,他也感染着身边的所有人。

从1996年到2009年这十几年里,李保国每年都有200多天住在岗底村,他把富岗苹果栽培技术分解成了128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是先对村民集中培训,然后再单独辅导。

在科技研究的选题上,李保国有一句名言:“脱贫为科研出题,科研为脱贫解难。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所以,他选取的,都是能广泛应用于生产,让群众受益的课题。他也时常教导学生,搞科研不能纸上谈兵,要真刀真枪解决生产一线的实际问题。

一次次探索创新,一次次开辟“战场”,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山区开发的典范,从邢台前南峪、内丘岗底、临城绿岭、平山葫芦峪,再到多得数也数不清的帮扶点,李保国用点石成金的科技之手,让太行山区的一个个村子绿起来、富起来,把最好的论文写在了太行山上。

李保国的博士研究生孙萌告诉记者,“吃穿住行,老师什么都不讲究,特别朴实。他的穿着,就是农民的打扮。”

在服务人民中寻找和实现自身价值。李保国曾说,“我这辈子最过瘾的是干了两件事,一个是把我变成农民,一个是把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我’。”他认为,“科技致富,不能光依靠我一个人,要把农民变成我,把大家都培养成管理果树的专家。”他想方设法给村民办夜校、搞培训,借邢台农校“送教下乡”,让100名果农在家门口读了中专。后来,其中的62名拿了大专文凭。

现在,岗底村富了,村民人均收入达到31000元。据统计,多年来,李保国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多场,培训人员9万多人次,创新推广了36项农业实用技术,帮助山区农民实现增收28.5亿元。

将“三尺讲台”和“田间地头”紧密结合,言传身教,李保国用知 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教育深刻影响着学生。“当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得到应用,看到果农敬佩和感激的眼神时,我们逐渐体会到,山区、基层有我们学子施展才能的广 阔舞台。”学生陈利英跟随李保国从事核桃种植与研究十余年。受老师影响,她选择留在山区,并成为了邢台市市管专家。她告诉记者,“在老师教过的学生中,像我一样扎根山区、服务基层的,还有很多。”

关键时刻 他无私奉献选择“大家”

1999年,临城县的高胜福满怀豪情承包了3000亩干旱的丘 陵岗地,但当他手持工具走上荒岗,却手足无措,不知从何入手。他请来了李保国。李保国实地查看后,肯定地说:“这地方可以治理。”随后一个多月,他带着技 术团队从土壤、气候、水利条件和市场需求等多个方面展开研究,确定出种植核桃的发展方向。

传统核桃品种杂、品质差、产量低,为了掌握核桃开花授粉的第一 手资料,从2000年3月下旬开始,李保国每天背一个水壶,从上午10点盯到下午4点,中午在树底下啃两个馒头就算是一顿饭。一个多月,天天如此,村民心 疼地想替换他片刻,他一口回绝:“关键时刻我必须盯好,错过了,要耽误一年时间。”

2003年夏天,正在进行人工干预实验,突降大雨,李保国用伞护住核桃新苗,自己则任凭雨水浇打。

在类似的“关键时刻”,他总是无私地选择“大家”。爱人郭素萍因病住院,需要手术,李保国得知后虽然非常着急,但实验正处关键时刻,只打电话安排了一下,自己仍留在基地。那几天,人们只是觉得他偶尔会眼神游移不定,却不知发生了什么。

郭素萍说,“我和保国,有三个家。”一个是城市里的家,在保定 河北农大家属院;一个是山里的家,在各个帮扶基地;还有一个是流动的家,就是常年穿梭在山地平原之间的那辆越野车。近年来,精准扶贫战略实施后,慕名来找 李保国的人越来越多,他常常开车奔走于各地,帮扶基地的家夫妻俩住得少了,在车上的日子越来越多了,一年行程约4万公里。

“他开车,我坐在旁边,替他接打电话,安排工作,联系事情。有 时看他累了,陪他聊聊天。喝水、吃药、中午休息,都是在车里。一些常用物品,雨鞋、草帽、衣服、工具包等,把后备箱塞得满满的。”郭素萍回忆,“2016 年春节前,我俩回到保定的时候是腊月二十九,想准备准备年货,第二天过个年三十儿。可是我俩忙得都不知道,今年没有年三十儿,看着家里清锅冷灶啥也没有, 我心里一阵难受。最后,还是我们亲家打来电话,让我们去他们那里过了个除夕。我想初一总不能还在人家过吧,就张罗着去买点肉馅想包顿饺子,可是附近卖菜卖 肉的摊贩早就都回家过年去了。”

常年往山里跑,不规律的生活与超负荷的工作,使得李保国的健康每况愈下。1998年,他患上了糖尿病。2007年,被确诊为疲劳性冠心病。孙萌告诉记者,“今年过年以后,老师比以前更容易疲惫,脸色也不好。”

尽管如此,他奔劳的脚步依旧没有停下。从2016年1月到他去世的101天里,外出时间长达62天,行程7860公里。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保定、邢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2016年6月,李保国被追授为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习近平总书记对他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李保国同志35年如一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长期奋战在扶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第一线,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事迹感人至深。”习近平表示,李保国同志 堪称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育、科技工作者要学习李保国同志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 私奉献的高尚精神,自觉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记者看到,河北农业大学在其官方网站的一篇悼念文章中写道:太行山在呜咽,那里失去一位绿色守护神。山区农民在呜咽,他们失去一位科技财神。河北农业大学在呜咽,“太行山道路”失去一位战功卓著的大专家。

去世后,李保国的部分骨灰,被太行山区不同地方的乡亲们带走,撒在他生前为之奋斗、牵挂的太行山上,与巍巍太行相融,与山区人民相依。彰显党员榜样力量,他用一心为民的信仰、决心和毅力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照耀太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民情日记走访记录

全文共 227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4月23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早8时我开车前往十里坪镇宽坪村,10时整赶到村部。刚一下车,周围村民知道我们是包扶单位的,赶紧跑过来和我们交谈起来,我问:“现在自来水和电网改造开始了吗?”老党员李庚生说“自来水和水窖设计好了,还没开始动工;电网改造工程中电杆已栽好,正在架线,电表和入户线已买回来了,估计再有20天就差不多了”。就在这时村主任李端峰赶回家了,经过简单的寒暄后,我和单位一块儿下来的简永宏与村主任就一起加入到架设电网的队伍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基层干部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

全文共 1505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的中共南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廖俊波同志在出差途中遭遇车祸去世,永不停息的工作机器还是没能逃过天灾人祸,但他的精神力量依然如“永动机”一般鼓舞着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诠释着共产党人该有的“特权”。

心中有党的“特权”,对党忠诚,做党的“忠心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对党忠诚作为政治上的“定海神针”,就很可能在各种考验面前败下阵来。2017年3月1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带走了廖俊波的生命,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到南平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职务的提升并没有动摇过他忠诚于党的决心。廖俊波同志笃定共产主义信仰,心里装着党是他的“特权”,他不能辜负党对他的培养和信任,忠诚于党是他的使命,为了党的事业他奋斗终身。廖俊波同志曾说:“能够当一个领头人,让23万政和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廖俊波同志在大风大浪中站得住脚跟,在纷繁复杂里稳得住心性,把牢政治方向,强化组织意识,遵守政治规矩,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时刻不忘自己对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心中有民的“特权”,牢记宗旨,做群众的“贴心人”。廖俊波同志走了,近千名干部群众自发到南平市殡仪馆参加追悼会,悲痛送别,他心里有群众,群众心里也有他。群众说:“园区是廖书记用脚步丈量出来的”。面对地处山区,交通闭塞,基础薄弱,全省倒数第一的“政和”标签,他下定决心要改变现状,要对得起人民,要让当地群众过上小康生活。他连续召开3天社会发展会议,身体力行亲自到基层调研,动员一切可动员的力量,集结一切可集结的智慧,通过短短4年,实现了全省倒数第一到全省前十的“飞跃”。心中有民,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头,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激发出廖俊波源源不断的动力,像机器一样的工作永不停息,拉近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

心中有责的“特权”,勇于担当,做事业的“热心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面对政和县的百废待兴,廖俊波曾立下誓言“革命老区绝不能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要致力摆脱贫困”。蓝图绘就,怎么干?作为县委书记,他凡事亲力亲为,以“政通人和”为责任,勇于担当,攻坚克难,从狠抓干部队伍建设入手,选派基层一线的优秀人才,形成合力,打造脱贫致富的干部“铁军”;从狠抓产业发展入手,工业园区从2012年7月破土动工,3个月完成征地3600亩,半年后首家企业投产,用速度打响产业致富的“第一枪”。为了心中的那一抹责任“特权”,他无私奉献,不分白昼黑夜,牺牲周末休息时间,甘做事业上的“热心人”。

心中有戒的“特权”,廉洁奉公,做纪律的“放心人”。廖俊波在大会小会上反腐强调“事业要上去,队伍不出事”。他坚持在纪律面前没有例外,对不守纪律和规矩的党员干部,必须态度鲜明,该谈话的谈话,该处理的处理,强化党员干部的红线和底线意识。2012年3月,时任县教育局副局长的李某被委以重任,担任县计生局局长。李某上任后,工作思路清晰,敢作敢为,政绩显著。2014年7月,政和县纪委对县教育局在购买中小学教辅材料中存在的违纪问题进行调查,李某是3名涉案人员之一。廖俊波专门找李某谈话,肯定其工作能力,也开导其正确对待违纪处理。有能力的干部,他坚持不拘一格的任用;贪污腐败的干部,他坚持“纪律面前没有例外”进行惩处。他以谷文昌为镜,廉洁自律,自觉遵守党的各项纪律,老实做人、干净做事。

廖俊波的“特权”是“心中四有”,他善用“特权”、会用“特权”、勤用“特权”,诠释了当代共产党人应具备的精神品质,值得各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举一反三。以廖俊波为镜,向廖俊波看齐。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走访党员民情日记

全文共 45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全体村干部值班日,经驻村工作组与村支两委负责人商定,下午两点召开村支两委扩大会议,召集村支两委成员、小组长、村民代表32人,专门就平滩村目前的工作情况以及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商量。

会上,通过交流讨论,一致认为平滩村目前急需解决三大问题。一是全村人畜饮水。目前已经在用的从烂沟水库安设的管道由于使用年限已10多年了,加上管理不善、水源点水量小而沿线各村的用水量大导致平滩村经常没有水用。二是从三组接小水路的1公里多的机耕道目前毛路已打通,可以实施修建,但项目没有立项,缺少资金建设。三是如何加强猕猴桃园管理,提升水果品质,保证水果畅销。

经大家商议,关于自来水的问题,准备采取两种方法解决。一是由驻村工作组与县水利局或市一级水利部门联系,调阅查看村的范围内水系走向,可否采取钻井打水,二是从大塘村的老虎洞内查看水源情况,采取两次提升抽水的方式解决。关于三组机耕道的建设,计划在驻村工作组的帮助下,拟写报告和项目书,争取列入乡一事一议项目解决。三是加强猕猴桃种植技术培训,提高村民果园管理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市干部三进三帮民情日记

全文共 1372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初六,县委书记王向红来到高沟镇扁担村和镇东社区,开展“三进三帮”活动,了解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了解村居企业复工情况,看望慰问老党员和能人大户,并送去新春的祝福。

2016年以来,扁担村通过向上争取项目、土地鱼塘发包、成立农业合作社等方式,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4.5万元,全村69户低收入农户已有20户实现脱贫,初步实现了村集体和农民双增收的目标。在听取了相关情况介绍后,王向红说,近年来,扁担村在县有关部门、单位的鼎力支持下,在全村干群的埋头苦干、奋力拼搏下,取得了长足发展。下一步,扁担村要邀请专家高品位规划,对全村土地存量资产进行仔细统计,同时要上门做好解释工作,争取群众支持;县相关部门要支持做好村内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老百姓流转土地得租金、打工就业得薪金,村级集体得到更多实惠。

徐海波是扁担村人,2012年在常州市创办江苏协力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年产值超亿元,多次为村综合服务中心、幼儿园建设以及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捐赠资金,目前正准备回乡投资。王向红指出,要紧紧围绕高沟镇“现代小城市、食品产业城、淮安北大门、县域副中心”的发展定位,围绕创建今世缘国家4A级旅游景区目标,结合扁担村的区位优势,邀请专家规划设计,大力发展观光、生态、采摘、垂钓等特色旅游项目和高效农业、特色农业,不断提升扁担村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徐海波表示,家乡难得的发展机遇和优越的发展空间让人心动,回去以后,将尽快邀请专家前来扁担村论证设计,围绕农业做足文章,重点在观光、餐饮、垂钓、采摘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谢路成、徐芹夫妇是扁担村人,2011年回乡创办了路成工艺品厂,目前企业年产值1500万元,用工80余人,多数是本村低收入农户。王向红勉励他们要利用好创建今世缘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难得契机,狠抓产品质量,围绕今世缘酒和旅游文化动脑筋、想办法,开发生产系列产品,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更多的周边群众增收。创业大户颜士兵1999年创办了涟水县好人缘酒厂,多年来,他积极关心社区工作,每年都拿出资金关爱弱势群体。王向红希望企业能够围绕旅游发展狠下功夫,在科学管理、质量提升、环境改造、营销策略等方面做足文章,传统的老房屋、老设备要传承好、保护好,积极加以开发利用,打造自己的品牌和特色。

高沟镇镇东社区现有人口9851人,居民主要以到今世缘酒业及外出务工为经济来源。在得知社区干部都有自己的创业实体、示范带头作用明显后,王向红指出,要积极塑造高沟捆蹄的品牌和形象,打造百年传统老店,研究消费者需求,开发物美价廉、携带方便的小包装系列休闲食品;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创建优美整洁的生活环境,提高高沟镇的整体形象;要利用老镇区的区位优势,深入挖掘传统饮食特色文化,打造特色风味小吃品牌。

老党员袁尚仁今年79岁,曾经担任过扁担村会计,平时带头为村里发展出谋划策,并主动支持村“两委”工作。王向红向老人送去慰问金和新年的祝福,希望老人进一步发挥老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动员全村群众从传统的农耕思想中解脱出来,大力发展经济农业和高效农业,让扁担村的发展越来越好。老党员汪冬梅今年68岁,平时对镇东社区事务积极献计献策,积极参加党总支组织的各项活动,表率作用明显。在送去慰问金和新春祝福后,王向红希望她继续关心社区工作,维护团结,及时向周围群众宣传党的政策,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发挥新热。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双联双帮民情日记

全文共 1776 字

+ 加入清单

和马主任一家吃过早饭,我又跟着马主任到他家的玉米地里掰玉米。农村工作不象机关,我们工作组约定每天在村里集中的时间为上午十点。马主任家的两个儿子都在县城打工,家里的农活都是他夫妇二人完成。大儿子已结婚了,可是儿媳妇不会下田劳作,只能在县城租房居住当“家属”。所以,我总在早晚闲暇的时候帮他们到田里掰会儿玉米棒子。

刚到田里掰了不到一个小时,仲副乡长打电话说乡党委马书记要来村里看望我们,顺便还要督促一下近期的秋季覆膜工作。我想马书记来了也好,顺便汇报一下我们帮扶组近期的工作。快到十点时马书记和我们的其他同志都到了。到马主任家后,马书记察看了我们的住处兼驻村帮扶组简易办公室及有关资料和民情日记。之后,我们召开汇报会,向马书记汇报工作。作为帮扶组组长,我简要汇报了驻村帮扶组近期在村内开展工作的有关情况,特别是对村民们提出的整体移民搬迁、村道硬化、学校教育等问题作了重点汇报。听了汇报,马书记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我们反映的问题一一进行了答复。关于整体移民搬迁的问题,他说去年县扶贫局已向省、市打报告,申请列入易地移民搬迁项目,但至今没有下达;关于硬化村道的问题,他说县上虽然列入了“十二五”规划,但为了早日下达,希望我能帮助争取。我也说明了我的打算,即通过我们的人大领导,给我以前化隆的领导,也就是如今的省交通厅副厅长陶永利说说,能不能特事特批,早日下达。关于学校的问题,马书记表示近期和乡中心学校校长商议解决。同时,马书记要求我们加紧开展就秋季覆膜工作,为确保明年的农业丰收打好基础。对此,我当即表示明天到乡上领取地膜,后天正式开始。

开完汇报会,马书记一行走了,我们继续走访农户。今天我们走访的是二社和一社的农户。在去往一社的路上,我们看到路上沿有一个布局整齐的大院子,里面是一排不算太旧的瓦房。包村干部老谢说那是前几年的学校,可惜以前卖给农户了,要不然可以直接利用起来,修建村级活动室。xx村没有村“两委”活动室,这也是一大困难,我也在常常思考。虽然村民们没有提出,但是作为一级村级组织,没有活动阵地影响村级工作,所以我们把此事也列入了近期工作计划。从这个大院前继续前行,到了清真寺。清真寺后边又有一个院子,听老谢说那是清真寺的。但是院子的最里有三间破平房,老谢说那是原先的村党员活动,如今已废弃。我心想,假如村里有钱建个村级活动室,可地点是个大问题。

随后我们在沿途走访了马有福等四户农户。这些家庭大同小异,家家都种着30来亩地,而且养了三两只骡子、毛驴等劳动用的大牲口和为数不多的绵羊。走访到老党员马忠福家时,天也不早了,但是这个老党员非要让我们留下来吃饭。听老谢说这个老人当过村支书,人又通情达理,在村里很有威信。我说那就和他好好聊聊。老党员说他今年76岁了,是八十年代当的村支书,家里如今有8口人。今年他家除了耕种17亩承包地外,还耕种了23亩他人的撂荒田。他还说种全膜玉米好,去年种了13亩,明年准备种20亩以上。说到这里,我们不失时机的鼓励他的儿子马吉虎今年多覆膜,争取明年播种50亩以上,乡上和我们全力扶持。他没有表示,我们留了电话,让他好好考虑考虑。聊起村里的工作,老党员很感慨!他说:“我们那时候的党员是真正的党员,可是现在的党员不行啊!如今我们村里的党员和干部大多都享受低保,这说不过去啊”。我赶紧给他解释说村里的低保马上要调整,我们会尽力做到公平的。关于调整低保这个事,乡上也交代过我们要抓紧进行,因为去年xx村许多村民为此事到县民政局上访了。这些天我也经常在思考这个问题。我曾问过村支部马书记,他说他家也享受低保,但他表示真应该调整村里的低保了。在我们聊天的中间,老党员的儿媳妇端来了一般洋芋菜和馍馍。老党员很热情,三番五次的让吃,我们有点不好意思了。临出门时,我给老党员说:“你是老党员、老干部,我们非常看重你。在今后村里的工作你要继续发挥作用,支持我们的工作”。他连连点头。

因为是星期五,我们走访完后准备回家。可是,因为仲副乡长今天在乡上接受计划生育工作验收,我们回去时没车。我说大家今天就走走,走上一个小时就到山下了,那里有班车。大家都同意。刚走出村子,村委马主任来电话说有个便车,他说好了,拉我们回去。不一会儿,一辆桑塔纳轿车停在路边,让我们上车。我们人多,车里很挤。可是在说笑中不到一个小时我们就到乡政府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党员三进三帮民情日记

全文共 746 字

+ 加入清单

自“三进三帮”活动开展以来,市区帮扶单位和镇村干部深入村居调研,为村居集体经济发展、群众增收致富等补短板,强短板行动,贡献出实实在在成果,获得群众认可。

拓宽发展思路,壮大集体经济收入。帮扶单位和镇村干部深入村组,了解资源状况,找准发展定位,不断拓宽发展思路,村居集体经济收入不断壮大。市气象局和区国税局依托董墩村靠近324省道的优势,投资40余万元,建设路边大型广告2座,可为村居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此外,各帮扶单位还大力帮助村居解决各种难题。永平村街道由于没有下水管道,一到雨天道路积水很深,影响出行,群众对此意见很大。区环保局了解这一情况,投资8万元,帮助铺设下水道长600多米,解决遗留10余年难题,群众非常满意。

助推就业创业,农民增收更有盼头。帮扶单位和镇村干部在群众增收致富上,为村居联系项目,投入发展资金,让群众感到生活更有奔头。区城管局投入资金20多万元,帮助二元村新上富元电子厂项目,主要生产荧光棒,现在用工50多人,用工90%以上来自低收入家庭,月均工资1800元以上。该镇把全民创业园建设作为2017年重点工作来抓,春节期间就引进合同项目4个,投产项目2个,园区用工1500人以上。

发展高效农业,土地产出效益倍增。该镇耕地较多,主要依靠传统稻麦种植模式,种植效益比较低。在高效农业发展上,采取外出观摩取经、农业专家现场授课等方法,不断解放思想,拓宽农业发展新路子。董墩村通过干群反复商量、农业专家授课等方式,准备前期试种金银花80亩,但资金短缺,帮扶单位区国税局了解后主动援助6万元,为村里解决了燃眉之急。金银花收获后,主要销往山东等地,每亩收益可达4500元以上。此外,为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区农开局为长兴村争取农开项目,项目总投资800万元,受益耕地5000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社区走访民情日记

全文共 1506 字

+ 加入清单

社区是整个社会的基础,是联系党,政府和群众的纽带。社区工作的开展,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作为我们社区工作者,面对的是众多的居民,接触的是居民大大小小最锁碎的事,我们的工作更有意义,也更重要。

我是2002年开始从事社区工作的,担任社区书记兼主任这个职务。虽然我曾有过20几年的街道工作经验,但是做社区工作还是新兵。几年来,我在社区里跟居民的直接接触,帮助解决的事太多太多了,这让我最遗憾的是没有一本《社区民情日记》,记载着详细的情况。自从市、区两级民政部门建立了,对社区工作的考核机制后,特别是对《社区民情日记》这项工作加大了考评力度,使我感受到这项举措太符合社区实际了,对每位社区工作者在工作上太有帮助了。下面我就把两年来开展《社区民情日记》工作的一点体会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几年来,我在社区工作也算是老兵了,工作经验,工作阅历多些,但是我每做一件事,每干一项工作都是在摸索着干,虽然干了那么多显为人知的事,到后来总觉得没有值得回味的东西,那就是《社区民情日记》。两年来在社区实践活动中,我以“民情日记”为载体,以破解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为突破口,通过了解民情掌握民意,倾听民声,从细微入手,从点滴做起,实实在在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真正让群众感受到党和社区的温暖。刚开始开展《社区民情日记》这项工作,说实在的我根本不知道它的涵义和用途,觉得又增添了一项工作,没有被重视起来。通过以后的实际工作开展,每天都要接触很多来访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遇到很多大大小小的事还要帮助解决的各种疑难问题,这就需要把它一一地记录下来,也就是现在的《民情日记》簿。通过记录这本《民情日记》簿使我锻炼了勤动脑,勤动嘴,勤动手,也就是善于思考问题;跟居民勤沟通取得联系;经常深入居民家中掌握第一手材料;及时了解听取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一年多,是“民情日记”帮了我,我作为社区主任,每天接触的人、事,需要下去解决的问题很多,这些我都记录在民情日记上,有了它,我就能做到居民情况“一口情”,有了民情日记后,我党得在工作上有了帮手,最起码知道每办一件事或解决一个疑难问题后,居民的满意程度。

两年来,通过记录民情日记使我体会到,在实际工作中,我始终坚持真心做人,精心做事,对社区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对弱势群体家中情况,对容易出现老楼的管道堵塞、漏水问题和居民需求等问题都记录在“民情日记”簿上,都一件件地帮助解决,由于我经常深入到居民中,所以居民对我格外亲,有说不出来的那种情感,有事有话都愿意跟我说。当我翻开民情日记时详细记载着去年11月份师专旧楼,建行旧楼共75户居民因自来水管线漏水停水近半个月,当时我知道此事后,马上同社区其他同志来到此楼了解情况,及时与自来水相关部门联系帮助解决问题,由于我看到楼内的老人拎着塑料桶四处找水,还有的干脆每天买水用,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恨不得马上就让居民吃上水。最后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帮助齐钱,帮助监督维修,困扰了10多天吃水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居民为了表示感激之情,特为我们做了一面锦旗送来,像类似这样事太多了。例如,民情日记中还记载着近一个月的时间组织业主代表召开多次会议为世纪花园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得到业主的赞誉和好评。

两年来,我不仅自己在记录“民情日记”,还要求每位工作人员都有“民情日记”本,记录你所从事的工作,身边所发生的事,通过推行这项工作来,社区在为民服务和转变工作作风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与居民群众的关系也更为融洽,也积极带动了社区其他工作。同时也带动了群众参与活动的热情度以及对政府信任度,为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春节慰问老党员民情日记

全文共 910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漫长的雨季后,久违的太阳终于露出了笑容。走在乡村的田埂小道,让人心旷神怡。

我和卫生院的工作人员一起来到王岩村一名新产妇朱xx家,一走进院子,看见朱xx的婆婆正在洗衣服,我对她说我们是镇里和卫生院联合上门来看望朱xx,看看她产后恢复的怎么样,她就赶忙停下手中的活,热情地上来招呼我们,将我们带到朱xx的房间。

朱xx因为产后身体还未完全恢复,躺在床上坐月子,旁边刚刚出生两周的小宝贝已经沉浸在他自己的梦乡里。我们首先向她和婆婆表达对新生儿诞生的祝贺,亲切地询问她产后身体状况及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告诉她平时要注意保持自身清洁卫生,鼓励她适当下床活动有助于产后恢复,同时我们还耐心地向朱xx讲解了相关的哺乳期避孕等计生知识,并送上了产后慰问品和一系列的育儿知识资料。之后我们给她量了血压,对她的剖宫产刀口进行了检查,还指导她如何用正确的姿势喂奶,怎样保持奶水充足,让她和家人平时多注意观察宝宝的喝奶情况和排便情况,朱xx的婆婆也在一旁认真地听着。一番详细交谈后,临走前,朱xx说道,“你们真好呀,工作这么忙还特地跑到家里来看我们,给我做检查,真的谢谢你们啊!”听到这句话,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暖暖的,“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你安心坐月子吧,有什么不懂的或者身体不舒服可以及时联系卫生院进行咨询!”

离开的时候,朱XX一直站在门口目送我们,嘴里细细念叨着,“哎呀,你们真好啊”。大家都沉浸在温暖的气氛中……

这是我来乾潭镇计生办上班后走访慰问的第一户人家,恰恰是这次走访让我对“健康超市”有了很大的认识。“健康超市”是以镇卫生院、计生部门、党员志愿者为主要力量,成立26支 “联村干部+责任医师团队”联动小组,以走村访户为支撑,实现“走村访户+健康超市”有效结合,在走村访户过程中重点走访孕产妇、婴幼儿、空巢老人、重大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积极宣传计生政策、升级医疗服务,掌握收集群众反映的健康忧难问题,并及时解决群众健康问题,让更多的群众受益。就好比通过此次走访,不仅能让我们及时掌握孕产妇新生儿的家庭情况,还能传递计生的相关知识,充分体现了“健康超市”的人性化服务,弘扬了“和谐计生”新风,推进了卫计服务优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扶贫帮扶民情日记

全文共 42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天气预报为大风蓝色预警,电话及时通知帮扶对象,把代牧的羊群赶到避风的山洼,防止羊群走散丢失…“

“今天气温回升,协助扶贫户抢抓墒情,及时播种 …“

如上记述摘自石人子乡农技站扶贫帮扶干部工作日记的一部分。为进一步开展扶贫对象精确识别和动态管理工作,准确了解和掌握定点帮扶贫困村和困难群众的基本情况,增强帮扶工作的针对性,乡农科站的帮扶干部,详细记录每一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每一次入户了解到的新问题、新困难, 帮助贫困户出谋划策,寻找联系增收渠道,为他们早日脱贫,解决生产生活当中遇到的困难。

通过“民情日记”,帮扶干部紧盯帮扶村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和民生社会保障等工作难点,以钉钉子的劲头一项一项抓好落实,加快帮扶对象及早脱贫致富。

扶贫工作期间,农科站的干部通过民情日记等方式,事无巨细详细记录驻村情况、群众需求,共记录扶贫工作日记两万余字, 并根据记录协调有关部门提供扶贫资金,切实帮助贫困群众出点子、找路子,获得了困难群众的一致好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双联行动民情日记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3月17日 星期六

今天,我终于腾出空来,来到帮联户吴俊义家。他家共有4口人,老母亲已经77岁,丧失了劳动能力;妻子侯希春去年因一次意外事故胳膊骨折,做了手术;他自己患有严重的肝病,全靠每年两次化疗维持生命,无法从事体力劳动;全家仅靠儿子打工的一点微薄收入度日,生活非常困难。吴俊义说:“我们一家四口,只有儿子能赚一点养家糊口的钱,其它三个人都只能等着吃白饭,每年光看病买药就要花上一两万元。加上儿子已经到了结婚年龄,家里两只破窑洞都快不能住人了,想给儿子盖三间新房,可是家里不仅没有一分钱,在信用社还有三万元贷款,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了……”。

在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我心情很沉重,觉得自己作为一名乡镇领导,深入群众还是不够,自己今后要多了解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

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结合闫沟村情和他家的条件,我和吴俊义夫妻两人商量着制定了年度帮扶计划,初步确定了三条措施,一是按照茹河川区设施蔬菜发展的优势,经营设施蔬菜大棚3座;二是结合乡上危旧房改造项目,帮助其新修房屋3间;三是争取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5万元,主要用于经营设施蔬菜和新房修建。我鼓励他们:“从今以后,咱们就是亲戚,要常联系,有困难就打电话,我尽我最大努力帮助你。现在你日子很苦,但一定要有信心,要鼓足勇气,相信经过几年努力,你一定会过上好日子的。”我没有想到,话刚说完,吴俊义竟然哭了,激动地握着我的手,说:“我一定不辜负你的期望,把设施蔬菜搞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党员干部走基层征文

全文共 2525 字

+ 加入清单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笔者认为,要确保反“四风”取得实效,达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必须廓清思想认识迷雾,防止“三个误区”。

一、谨防“空对空”,做到“实打实”。反“四风”不是“炒概念”,也不是“秀政治”,而是党中央基于对“四种危险”的清醒认识,为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而采取的重大举措,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抓实抓好。在活动组织上要“一竿子到底”。“四风”问题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点要解决的问题,从活动要求看,每个党员干部都是参与者,没有谁能置身事外。因此,各级党组织要精心组织开展活动,按照分类指导、因岗制宜的原则,充分调动每个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活动全覆盖。要按照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模式,坚持自上而下,“一竿子到底”,真正为每个党员干部“洗澡除尘”。在整改落实上要“一本帐结清”。反“四风”不能蜻蜓点水、雨过地皮湿,必须真抓实干,“一本帐”结清。要发扬延安整风精神,重拾“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通过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等方式,深刻查找“四风”问题、剖析问题的根源、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期限,落实整改责任,并为每个领导机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普通党员设立一本台帐,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狠劲,将查摆出来的“陋习积弊”一条条清除干净,每解决一个问题,就消除一份“欠账”,直至全部解决。在日常工作中要“一条龙服务”。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人民服务,反“四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人民服好务,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结合工作实际为群众提供“一条龙”式的保姆服务,彻底转变当前某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作风。要建立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与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和责任追究制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实现由“干部动动嘴、群众跑断腿”向“群众动嘴、干部跑腿”的根本转变,切实提升工作效率,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二、慎防“单循环”,做到“全开放”。反“四风”是党内活动,主体是党员干部,但反“四风”旨在密切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之基,这就决定了活动离不开群众的参与,不能搞封闭式的党内循环。一要让群众知晓。“四风”问题影响恶劣,群众关注度高。扫除“四风”积弊,仅靠党内的自查自纠是不会让群众满意的,必须紧紧依靠群众,借助群众的“慧眼”去发现问题,汲取群众的智慧去解决问题,凭着惠民的实绩去赢得民心。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保障群众的知情权,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宣传反“四风”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要广泛宣传反“四风”的内容、要求、步骤等,提高工作透明度,便于群众参与;要搭建活动互动平台,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找准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四风”问题,有的放矢地制定工作方案,设计活动载体,着力加以解决,确保活动不流于形式。二要请群众监督。接受群众监督,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放大镜”和“显微镜”作用,让“四风”问题现形,让活动过程透明,让整改结果满意。要完善监督网络,采取设立意见箱、开通热线电话、搭建网络互动平台和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拓宽民意表达渠道,真正做到听取民意找问题、顺应民意抓改进、依据民意看效果。要完善监督机制,把反“四风”活动的组织、评议、整改全过程置于群众的有效监督之下,确保活动持续有效开展。三要听群众评议。群众满意是检验活动成效的唯一标准,“四风”问题查找准不准、问题根源剖析深不深、整改措施实不实、整改效果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要认真组织好群众评议,主动邀请服务对象、社会公众代表评议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高评议的真实度;要创新评议方式,采取集中评议与单独评议相结合、书面评议与口头评议相结合的形式,提高评议的实效性;要强化评议结果的运用,对评议对象存在的问题、整改的措施及结果以适当的方式向党员本人和群众反馈,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并将整改效果纳入党员干部绩效考核,增强活动的震慑力和推动力。

三、力防“两张皮”,做到“两促进”。反“四风”不能为活动而开展活动,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脱离中心工作和自身职责,必须紧密结合本职工作,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一要融入中心工作。反“四风”是否让群众满意、是否取得实效,不在于活动形式的热热闹闹、载体的标新立异、经验的推陈出新,而在于党员干部的作风是否改进、工作效率是否提升、服务是否让群众满意。只有将反“四风”与贯彻执行上级文件精神、与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结合起来,融入中心工作中去,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夙夜在公的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活动才能持久深入,才能取得实效。二要丰富活动内涵。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反“四风”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要围绕活动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扎实有序开展活动,推动工作创新,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活动内涵。要通过开展重温党的群众路线、党纪党风教育等,强化党员干部的理论武装;要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走访群众,在实践中锤炼作风、汲取民智、提升能力;要注重把反“四风”活动过程中积累的好经验好做法加以提炼,升华为理论成果,不断推动党建理论创新。三要建立长效机制。反“四风”活动是党的“保健良方”,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一次性解决所有难题。这就要求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要善于总结反“四风”活动中的有益经验,形成有效管用的制度,确保活动常抓常新。要建立健全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制度,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增强抵抗“四风”侵蚀的思想自觉;要健全领导干部联系基层服务群众制度,力促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体民苦,增强改进作风的内生动力;要完善党内民主生活会制,经常性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党员干部改“四风”的外在压力。同时,要创造性把干部作风建设纳入干部年度考核体系,作为干部选任的参考依据,切实推动反“四风”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实现活动与工作的良性互动。

2015最新的干部走基层征文

党员干部走基层征文2015

2015年干部走基层征文范文

2015干部走基层征文选登

2015街道干部走基层征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年驻村工作民情日记

全文共 2440 字

+ 加入清单

在寒冷的冬季,我身居闹市,却被周鸿的纪实散文集《驻村民情日记》带回了久违的乡村,心里充满了暖意。该书于2013年11月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14年6月再版,收录的51篇日记记录了作者一年多的驻村心路历程,既是国务院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政策实施两年来新农村的美丽剪影,也是新时代和谐干群关系的最好见证,更是当前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生动实践与写照。

赣州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主体和核心区域,2010年起,该市以“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为主题,选派近10万名机关干部进村入户,与228万户群众结对帮扶,成为新时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有益探索。

周鸿是省作协会员,赣州市委组织部的一名机关干部。2012年4月。他被派驻到省定贫困村——南康区大坪乡上期村开展驻村扶贫工作。这位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对“三农”有着深厚的感情,笔端流露出对农村、农业、农民深情的关切。当他15年后再度回到农村时,看到依旧贫困落后的面貌,不禁慨叹:“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简直难以相信,在基层农村还有那么困苦的百姓。”当看到村民还在用简单的独轮车运粮时,一种“难以言状的酸楚涌上心头”。当看到洪水阻隔了村民与外界的沟通交往时,他觉得那汹涌的端午水直捣其心胸;甚至在秋雨连绵,妨碍土坯房改造进程时,他也忧心忡忡:“密集的雨点,像是落在我的心空,让我隐隐生痛。”

内生于情,外化于行。作者把对农民群众的关心同情体现为他们办的一件件实事好事之中。他和其他驻村干部一道,发挥部门和自身优势,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为上期村架设了有线电视,实现了远程教育“户户通”;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订单农业”,促进全村产业发展和农民的创业致富;改造危旧土坯房,帮助农民“喜迁新居”;开展“大手牵小手”爱心助学,改善上期小村的办学条件;建设了文化广场,打造秀美乡村,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当村民求医无门时,他主动充当义务导诊员;当村民卖梨难时,他动员朋友上门采购;当“稻香粘2号”出现抽穗迟的异常现象时,他亲自到现场察看,并积极采取亡羊补牢的措施。正如作者所言,“农民是最纯朴,最会感恩,也是最容易满足的”,当他们看到驻村干部真心为民时,村民们都把驻村干部当成最亲的亲人,一旦有什么喜事,比如升学宴、过屋酒、满月酒,一定要请驻村干部坐上席,哪怕是抓到一条蛇,也要让作者分享一杯羹。村民朱祥琚更是满怀激情创作了《蝶恋花》、《满江红》等十首诗词,表达了对驻村扶贫工作的赞颂和感激。这一件件小事、实事,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娓娓道来,让我们在平实的叙述中看到了干部作风的转变,干群关系的融洽,感受到党的群众路线在那里得到较好地继承和发扬光大。

当然,作品并没有停留于真实而生动地展示驻村工作的主要做法和业绩,那样很容易成为一本“流水账”,甚至沦为“表功”,缺乏质感和深度。为此,作者还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学识,站在全局的高度,对当前的“三农”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其中不乏新颖独到的见解。他深有体会地指出,“做农村工作,其实就是做农民群众的工作;解决‘三农’问题,首先要处理好与农民群众的关系问题。”针对农村超生和农民占用耕地建房屡禁不止的现象,他直呼“农村违法岂能一罚了之”。对于粮食直补、农村医保、新型农村社保等惠民政策,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农民从中得到的实惠和利益被大打折扣,并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对于乡村干部队伍建设问题,他提出要为这支党执政的重要依靠力量鸣冤正名,“我们不能让他们流汗又流泪,操心有伤心”。对于农民这一群体,作者一方面给予由衷的赞美,认为他们“就像那满山遍野的艾草,朴实、谦逊、奉献,每一缕清香都沁人心脾,也耐人寻味”,另一方面也对农民传统的小农意识进行剖析,提出应把教育农民、改造农民作为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认为“对于农村的公益事业,如果大包大揽,群众在旁边当看客,容易形成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字里行间满含着对农民的深情和对农村脱贫致富的期盼。

在这些“田间地头的思考”中,周鸿运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唯物辩证法,着力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这一重大课题进行广泛调研和深入思索,写下了《群众工作中的三种意识》、《民意有真假》等言论文章,指出要在思想上重视群众,干群上贴近群众,行动上多为群众谋利益,做群众工作“不仅要坚持原则,更要讲究方法,有的放矢,注重针对性和灵活性”,强调“只有你向群众吐真情,群众才会向你掏心窝。只有群众从内心接受了你,你才能把政策、温暖和服务真正送到群众的心坎里”。他还认为,群众的眼睛不一定是雪亮的,民意有高下之分,真伪之别,因此“对于那些错误的、虚假的民意,我们要敢于说‘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才能真正体现民意,代表民意。”

尤为难得的是,作者的这些思考,不是泛泛而谈,更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理有据,夹叙夹议,融会贯通在整个作品中,建立在实实在在的实践基础之上,因而觉得实在、可信、可行。正是在组建村民理事会的过程中,他感觉到“农村的事要由农民做主”,并从中感受到“农民是伟大的,实在小瞧不得”;正是在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的政策宣讲中,他深深体会到“真正伟大的力量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只有让老百姓懂得为什么要改,明白为什么能改,知道怎么去改,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内生动力”;也是在文化广场建设征地、拔掉最后一户“钉子户”后,他发现不能先入为主地把老百姓当成“刁民”,而应多站在百姓的立场想问题、办事情,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诉求,取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拔不掉的钉子,甚至根本就没有要拔的钉子”;更是通过产业路的免费征地这件事,作者强调“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不会做工作的干部”,只有身入,才能心入。可以说,如果没有这段驻村工作经历,没有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没有真正把群众当亲人,与农民交朋友,是难以有这种真情实感,也难以产生出这些富有真知灼见的思想的火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党员干部走基层征文

全文共 1253 字

+ 加入清单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所有工作的生命线。党发展壮大的历程,是一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生动历史;党长期执政的历程,是一部为了群众、服务群众的鲜活历史。正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且创造性地贯彻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贯彻于我们党的全部工作、全部活动中,我们党才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财富的丰富、执政环境的优化,有的党员干部发生角色错位,在心里上由“公仆”变为“主人”,自认为可以主宰群众、支配群众、代表群众,对群众漠不关心,甚至滥用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利,以权谋私、贪污腐化,从根本上脱离了群众。虽然这些现象仅存于党内少数成员身上,但“一颗老鼠屎坏掉一锅汤”,这些行为,损害了党的形象,败坏了党的声誉,腐蚀了党的肌体,玷污了党的纯洁,伤害了人民的感情,降低了人民对党的信任度,削弱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在发展与改革面临拐点的关键时刻,中央看到了问题的所在,及时启动自我教育、自我净化、自我校正程序,果断部署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十分及时、相当关键,体现了中央的政治眼光、群众情怀、忧患意识。

在现今形势下,党员干部要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笔者认为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是要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继承、坚守、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与人民一块过、一块干,一心一意服务群众,多办帮民、利民、富民的实事,千方百计让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

二是要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特别是思想、宗旨、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相信群众、发动群众、凝聚群众、依靠群众,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三是要加强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具体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借鉴历次党内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认真总结运用各地区各部门在联系服务群众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使其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发展。把教育实践活动与正在做的事情结合起来、与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协同推进,互相促进。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乘着“创先争优”活动的势头和东风,通过系列办法举措,让党员干部深刻剖析在贯彻群众路线中存在的问题,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知道“我是谁”;借助鲜活有效的活动载体,让党员干部走基层、接地气、转作风,始终与群众站在一起,明确“依靠谁”;加强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将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固化为党员干部的常态行为,一切为了群众着想,弄懂“为了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基层干部立家规正家风心得体会

全文共 1174 字

+ 加入清单

翻看古典铭记,有两句训诫印象尤为深刻。一句出自林则徐的教子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另一句由《左传》所言“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泆,所自邪也。”两者说法不同,却道出同一个道理——子孙“受福则骄奢,骄奢则祸至”。

“变味”家风危害不容低估。以近年的贪腐案来看,家风败坏是领导干部违规违纪、违法乱纪的重要原因。有些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之便,暗地里为子女在项目招标、物资采购等环节中开设“绿色通道”、大开“方便之门”,畅通子女的经商之路;或是,眼见子女收受他人贿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予批评阻止,任由他人给予“恩惠”;或是,利用自己的“威信”、“人脉”充当“保护伞”,让子女扮演权钱交易的中枢。

严是爱,宽是害。不良家风背后必定产生错位的亲情。溺爱的表象看似“爱子情深”,实质上,却害了孩子一生。畅通无阻的顺境、不劳而获的财富、竞相吹捧的迷惑、灯红酒绿的诱惑,潜移默化间让孩子养成蛮横霸道、心浮气躁、贪图享乐的脾性。凡事全凭个人喜好,只要自己愿意,即便违法犯罪,心中亦无丝毫忌惮,成为他们共同特点。周永康、令计划、刘铁男的“教子心得”,就是典型的反面案例,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在严于律己的基础上,加强对配偶、子女的严格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曾表示,“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由此可知,领导干部的家事早已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我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政治大事,也是其爱护子女、教育子女的真实体现。

“岁月不汝延,努力无暂辍”。好家风彰显共产党员的风骨瑰宝,昭示世人效仿传承。焦裕禄告诫身边的工作人员,绝对不能给自己的子女“特殊关照”;谷文昌要求自己的子女“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不为子女“争取”任何福利待遇;何叔衡寄语后人:“绝对不能为一身一家升官发财以愚懦子孙”。优良家风必定与传统美得、伦理道德并行不悖,当中蕴藏着廉洁奉公、求真务实、艰苦朴实、公道正派的价值元素。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逆境方可催人奋发有为。艰苦环境下的历练,才是子女登向人生巅峰的“唯一捷径”。习仲勋的朴实家风,让青年时期的习近平,主动放弃北京的优越条件到环境艰苦的农村历练,为其成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奠定坚实基础。薄一波的奢靡家风,让薄熙来从小过惯“锦衣玉食”的优异生活,由此,也为今后违法乱纪、“东窗事发”、“失足落马”埋下“祸根”。

“凿不休则沟深,斧不止则薪多”。好家风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干部靠恒久不变的坚持、孜孜不倦的积累,于点滴间慢慢涵养,在真知中透彻感悟,在实践中世代传承。正家风,让好的家风诠释干部的爱子之心、护子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年驻村工作民情日记

全文共 1693 字

+ 加入清单

目前,全县正在开展贫困村及贫困户脱贫规划,这是一项政治任务,关系重大。这项工作需要入户统计各种基础信息,任务量大,但我们必须走访所有贫困户,了解其住房情况、土地情况、子女情况等,找到其致贫原因及发展需求,为其建档立卡,因户施策,为编制脱贫规划实现精准扶贫打下坚实的基础。规划编制中,难的是项目规划的申报、新型经营主体或规模化产业扶贫规划的编制。这需要将村子的实际情况了解清楚,选择适合的项目。经过调研,我们村的劣势在于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土地瘠薄,种植业靠天吃饭;养殖业规模小、缺少资金,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弱;全村贫困人口多,外出打工少;村民了解新政策、新项目渠道有限,有“懒得折腾”的思想观念。我们村的优势在于有一个坚强的党支部班子,素质高,养殖业有一定基础,附近有石城山森林公园等免费旅游景点,有几个致富带头人。

在向前辈请教以及和村班子成员共同商议后,我对于重点工作有了初步的想法:加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协助组建养殖合作社、协助建立绿色生态循环养殖观光示范园、改建村民文化活动室等。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我会和村班子一起认真编制脱贫规划,根据我村实际填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修建屯内路4.8公里,建设马场屯到石城屯桥梁一座,修建涵管42座,更新村内无线广播中心控制系统,申请路灯,设置垃圾箱等,争取国家支持。

之所以要协助组建若干个养殖合作社,是因为我村有具备养殖技术和经验的农户,有一定的养殖基础:1个养鸡标准化养殖小区养鸡2.4万只,养羊900多只,养牛300多头,1户养大鹅800多只,1个家庭养殖农场中500只小笨鸡,50只鸿雁,12亩水面的养鱼面积等。但是现在散户养殖,规模小,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弱。可以由村支部牵头,组建养殖合作社,产业扶贫资金,以若干户养殖大户为主体带动贫困户入社,实现规模经营,提高效益,带动贫困户增收。经过到木兰兴牧养羊合作社参观学习,了解了运行模式,我们有了进一步的明晰的思路。

之所以要协助建立绿色生态循环养殖观光示范园,是因为当前人们都很重视食品安全,农民房前屋后大都有个小菜园,可以用“私人订制”的方式,进行“农地代种”和“畜禽代养”。“农地代种”是将农民的“小菜园”“流转”给城市居民,农民为其提供绿色有机蔬菜;“畜禽代养”是私人订制畜禽,为消费者提供放心的副产品。生态园更加突出循环生态绿色特点,采取“水稻地养鸭、玉米地里养大鹅、林中养小笨鸡、橡树籽喂猪、山坡地放羊”等方式。一方面可以为农户解决资金和销路问题,另一方面消费者可获得绿色农副产品,免费获得体验种植和养殖的乐趣,农村免费住宿,免费游览石城山、花砬山,免费采摘蕨菜、榛蘑等。

之所以要改建村民文化活动室,是因为村内没有村民办事和文化活动场所设施较落后,没有供暖设备,不能满足村民活动需求,并且闲暇时间村民文化活动匮乏,容易赌博;有些村民“信教不信党”,不利于党的工作开展。因此,拟改建废弃小学为“村民文化活动室”,分为“村民事务代办服务室、村民致富信息宣传室、党员活动室、文体活动室、图书室”等,主要功能为:帮助村民代办各种事项;宣传党的政策,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定期组织村民观看致富经等致富案例,分享致富经验,转变传统观念,树立脱贫信心,实现“扶贫先扶志”;联系农科院专家来村讲课,推广农业技术,并组织成立合作社等新兴主体,实现“扶贫先扶智”;组织开展党员活动,提高党员意识;开展文艺和体育活动,丰富村民文化娱乐生活;提供农业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书籍。通过建设活动阵地,弘扬正能量,愉悦身心,营造良好的道德风尚。

此外,也要想办法做好其他事情,建立新民村微信公众号以及微店,淘宝店,统一平台销售和推广农产品,宣传石城山森林公园等;建立新民村信息共享微信群,邀请村民以及村在外工作、上学的人员加入,号召其为家乡做贡献,实现村民网上交流致富信息;统计贫困户青少年学习需求,联系有关培训学校,实现教育扶贫;向农户宣传金融扶贫政策,争取资金支持;联系社会力量,帮助特殊困难人群等等。有了重点工作思路,心里有底了,但每件事都需要仔细研究,找到合适的人,做好项目规划,时间紧,任务重,我必须只争朝夕,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入户走访民情日记

全文共 1710 字

+ 加入清单

我记得: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后,第一年高考时的作文题就是《难忘的时刻》。这个高考题目,曾让千千万万个学子,留下终生难忘的时刻,激起一生难忘的记忆!因为,在考《难忘的时刻》的这一时刻,有无数学子,把人生的前途都压在这一时刻!把人生的命运都寄托在这一时刻!又有无数的学子,就在这一时刻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决定了人生的命运!

我今天要说的是2017年6月11日,端午节的前一天,这对炉迳村大碰村小组低保户、困难户、受灾户、孤寡老人的犁彩英来说,也是一个难忘的时刻!犁彩英,80岁,女性,生有一女,养有一子,女儿已远嫁,养子住在全南县城,现孤身一人,居住在前不接村,后不触店的大碰村小组路旁边,最近的邻居也有数百米远。孤村孤院,孤独一人地拿着低保过生活。

由于端午节前夕大雨不断,中雨连绵,导致犁彩英住的房子后墙壁突然倒塌!这突如其来的房屋倒塌,险些儿就压倒了人,万幸中虽然人身没有受到太多的伤害,但在倒塌那一刻,即让她惊魂未定,恐惧万状,而且给她留下了终生难忘的时刻!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首先,她想到的是“三送”干部,她正想和“三送”干部联系时,正在那里放牛的刘代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却说兰同志回家了,这时,犁彩英只好向村长打电话。当我18.30分左右打着雨伞,卷着裤脚走到她面前时,犁彩英带着百感交集心情说:兰同志,你来了,本来我是想给你打电话的,但听刘代华说你回家过节了,我就没有去村委会找你,而是打电话给谢主任了。我说:我没有回家过节,我是到白石下的谢长古家了,因为他的房子在前天也倒塌了,我是刚从他那里过来的。我问道:现在情况怎么样了,她默不作声,含着眼泪,望着我……

我走到倒塌房子面前,认真地察看了倒塌的墙壁,观察了倒塌时被压得乱七八糟的油、盐、酱、醋、茶和其各式各样的瓶瓶灌灌及碗柜。然后和村支书钟礼明、村长谢伟荣一起到房屋后面察看,发现:屋后有一棵大机树的树枝随风摆动把全部瓦面掀翻了,雨水正好漏在墙壁上而导致墙壁倒塌的。我们找到了漏水倒墙的原因。随后,我们把犁彩英老人家的主要生活用品--衣、食、住、行和油、盐、酱、醋、茶、米、菜等搬迁到她养子李华的屋檐下……

天黑以后,我们在她养子的屋檐下站着、等着、盼着,连绵不断的雨水依然在下着,边缘山区的夜幕是那样的冷冷静静,远远望去,一团漆黑,看不见一颗星星,见不到一?灯光。在村长的提示下,她向几个亲戚打了几个求助电话,想找一个晚上安身的地方,可返回的信息,让她的希望全都破灭了。她只有焦虑地等着、盼着,我们也只有耐心地等着、盼着。可她的养子今天晚上能不能回来,我们大家也胸中无数。此时此景,我知道她老人家百感交集的心情,她看着我,几经张口,想说什么,而又欲言又止。我也知道,她老人家既没有文化,也不善于言辞,既有千言万语,也不知道怎么表达出来,她看了我很久之后,含着泪水,对我们说:“兰同志,多谢你们了!”

这时,我能体会到:虽说只是一句简单的“多谢”!但却出自她的肺腑之言,凝结着她的千言万语!因为,在她遭受天灾,而又孤立无援的时候,是党和政府派来的“三送”干部、村支书、村长一直站在他的身边,帮助他解决眼前的各种困难,陪同着她渡过最艰难困苦的时刻;使他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并没有遗弃她这样的孤寡老人,而是处处在关心着她,关怀着她和帮助着她;是“三送”干部、乡政府干部和村委会干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及温暖送给了她!使她的心理得到了极大的安慰!是呀,要不是党和政府的关怀、帮助和干部们反复打电话给她养子,要他养子今天晚上必须回来,她真的不知在何处安身?为此,她才会十分感动地说:“兰同志,多谢你们了!”

晚上九点多钟,她的养子李华总算赶回来了,我和书记、村长悬着的一颗心也总算放下来了。

几天过后,她老人家再次来到村委会办公室,说要来村委会看看我,要和我聊聊天,要来感谢那天晚上对她的帮助,要不是你和村长、书记,那天晚上,我真的不知道怎么过!更不知道怎么办?房屋倒塌的时候吓死人哟,我看到都害怕!……

要说房屋倒塌的那一时刻,让她惊魂未定,恐惧万状,给她老人家留下了难忘的时刻!而在她遭遇天灾,孤立无助时候,党和政府给送来的关怀、温暖和帮助,同样也给她老人家留下了难忘的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扶贫工作民情日记

全文共 645 字

+ 加入清单

按照市委精准扶贫工作的统一部署,10月28 -30日,中心“三访三化”工作队来到三眼塘镇黄茅新村,开展“一进二访、精准扶贫”工作。

二组青年村民金洪波,1998年在参加本村水利建设劳动中,被电排设备轧断了2个手指,落下了伤残。村领导向我们介绍,小金身残志不残,这些年来,没有向集体伸过手,要待遇要救助,而是自强不息、自食其力。但因身体残疾,许多事不能做,家庭生活较为困难。

我们约见了金洪波,只见他身体瘦弱,个头不高。伤残的左手失去了大拇指和食指,仿佛让我们看到当年那受伤断指、血染工地的惨痛一幕。从他与我们初次见面的交谈中,我们知道这是个很有头脑、办事精明的年轻人。金洪波告诉我们,因为承包的田土不多,农闲时节在益阳、沅江两地贩运农产品。家里买了1台三轮摩托车,夏天贩西瓜,冬天贩桔子。每天3、4点钟起床,拉着货物到益阳农贸市场占摊位,因为这样可以省去租场地的开支。妻子在俏嘴巴食品厂做临时工,每月工作20来天。2个小孩加上年过七旬的父亲,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他说,今年桔子行情好,自己熟悉销路,想收贮保鲜,春节上市时卖个好价钱,就是没本钱,如果有几万元贷款就好了。我们觉得这是个好想法!

工作队员、中心副主任张硕是个办事迅即的人,立即调动自己的关系,和信用社的负责人取得联系,落实了贷款事宜。我们和村支书周红兵等领导商议,由政务中心贴息,下月初为金洪波贷款5-6万元,支持他收贮桔子保鲜。我们相信,有精准扶贫的好政策和他个人的勤奋努力,4年以后,这个对象一定会如期进入小康,实现市委的既定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民情日记:帮助困难户

全文共 68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吃完中午饭,请了老君山镇镇长、镇中心学校校长来到我的驻村官宅村,目的是请他们帮助解决村幼儿园搬迁的资金问题,官宅村幼儿园现在的教室已经年久失修,成了危房,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了孩子们的安全,经和村干部协调,把村里新建成准备用于村党支部活动室的一幢面积约100㎡的混凝土房子调给村幼儿园,然后把现有危房修复后在用于村党支部活动室。镇长领导了解了具体情况,表示将情况上报上级相关部门帮助解决。

镇长、校长他们走后。我和村党支部黄书记、村委会和副主任走访困难户,共走访了五户。其中一户使我印象最深刻,户主是一位名叫耗恒发的79岁傈僳族老人,儿子英年早逝,儿媳妇丢下一个女儿便和别人跑了,老伴也于去年去世了,现在只剩下耗恒发老人和孙女相依为命,孙女在远嫁洱源的姑姑的资助下在县城里读高中,耗恒发老人每月只有60元的补助和100多元的低保,村上给他申请了一套电视机和接收器,现在基本生活还能保障身体也还可以。与耗恒发老人简单的聊了哈,我便留下了联系方式,和老人说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帮忙的就和我联系。当前,在农村像他这样的孤寡老人很普遍,无论是生活上还是精神上,他们都极需要照顾与关怀。

走访结束回到宿舍,我却有了不一样的心情,我在思索。该如何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如何让他们过得更好?能给予困难群众更多的帮助。但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真心的鼓励、微薄的资助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困难群众的困境。近些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的惠农政策日渐丰厚,社会保障日益完善,农民的生活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但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民没有脱贫。要解决他们的贫困,主要还是要靠党和政府的帮助,社会的关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乡镇扶贫民情日记

全文共 318 字

+ 加入清单

8月29日 星期三

上午,我陪同系统工会王主任和机关工会主席陈卫国来到村委,排掌村今年考上了5名大学生,其中有3名大学生的家境困难,局党组特别安排了6000元助学金让我们带来。在梁支书的陪同下,王主任把2000元一个的助学金分别送到3个大学生家庭,同时勉励3名学生在大学要更加勤奋读书,毕业后一定要记得为自己的家乡做贡献。梁支书还给王主任介绍了这两年排掌村学生高考的情况:去年村里考取了7名大学生,今年又考取了5名,这是村里多少年来从未有过而最值得喜庆的一件事情。他高兴地说:是因为你们来搞扶贫工作给排掌村带来了福音,地税局先后送来了1万元大学生助学金,我和村委一定会关注这些大学生家庭,我们也一定不会辜负地税局领导和你们干部的关爱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