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史记读后感作文(精品19篇)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他著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历史著作。《史记》被后人誊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今天小编就来分享史记读后感作文,希望读者喜欢。

浏览

5606

作文

81

《史记》经典读后感

全文共 498 字

+ 加入清单

一杯清茶,一本史记,把我带进了你的世界。

“刘彻,你一生为汉朝建立了无数辉煌,使中国成为了当时世界数一数二的帝国。可你却不近人情。”

“其实你一点都不了解我,哪个当皇帝的不残忍?”刘彻特别有理,理直气壮地说,“不然就没有威信了。”

“话可不能这样说,想当年李陵带领五千将士杀入敌后,斩敌几万余人,还剩下四百人。由于他寡不敌众,战败了。他投降一定是有他的目的,等待着最佳时机,杀掉单于,另立新功。

“哦?谁让他战败的!”你一听到他的事情就很生气。

“可你却不假思索的杀掉了李陵全家,还把为他辩护的司马迁判刑。李陵悲痛欲绝。假使你听从司马迁的劝告,说不定匈奴已经归顺我朝了。你的性子太烈,不近人情,喜欢杀戮,而且不想后果。”

你深思着,好像在想着我的话。“你讲的对,小朋友。我回去想一想。给李陵平反。”

“你如果能改掉,你就是千古一帝!”

看着你远去的脚步,我也在想。这是你最大的缺点。汉文帝这点就比你强,你虽然建立了汉朝最鼎盛的时期,但你还有很多地方不足。将军打了败仗就要被杀,老马也有失蹄的时候呀!你都不给他们补过的机会,你太专制了!但是你的错误和功劳比起来还是微不足道的!

合上了史记,你的身影却回荡在我的心里。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史记读后感

全文共 1891 字

+ 加入清单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 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种形式。传记的一种,主要记诸侯之事。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约成书于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本来是没有书名的,司马迁完成这部巨著后曾给当时的大学者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非常钦佩,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马迁的官职,“公”是美称,“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谁的著作而已。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在著录这部书时,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后人则又简化成“太史公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一般称为“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 “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近人梁启超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写古今通史的愿望没有实现,临终要司马迁完成其夙愿。后来,司马迁继任父亲太史令之职,开始写《史记》,十多年后,终于完成。

司马迁著《史记》,其史学观念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探求的天人之际,并非承认天的神秘力量反而重视天人之间关系的演变,从而了解 “古今之变” 的关键,探求出历史动态发展变化的层面,最终完成“一家之言”。而他的撰述动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司马迁为了继承其父司马谈编订史书的遗志,完成撰述《史记》的宏愿。司马氏世代为史官,司马谈一心继承先人久绝的世业—太史令,重现孔子撰述《春秋》的精神,整理和论述上代历史。《隋书‧经籍志》说:“谈乃据《左氏春秋》、《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接其后事,成一家之言。”可见司马谈有意继续编订《春秋》以后的史事。汉武帝元封元年,武帝进行封禅大典,司马谈身为太史令,却无缘参与当世盛事,引为终生之憾,忧愤而死。他死前将遗志嘱咐儿子司马迁说:“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司马迁则回答道:“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可知司马迁乃秉承父亲的遗志完成史著。而《史记》以《封禅书》为其八书之一,即见其秉先父之意。

二、司马迁想继承《春秋》精神。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说::“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此正暗示其有明道义,显扬志业人物的使命。《春秋》的下限,到鲁哀公获麟之年,此后的史事就没有完整的史籍记载。司马迁是绍继《春秋》,并以汉武帝元狩元年“获麟”及太初元年改历下限,撰写史记。然而,司马迁继承《春秋》,不仅是要形式上承继周公以来的道统,而且是重视《春秋》的性质,他在《太史公自序》说:“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可见司马迁对“春秋之义”和“春秋笔法”心仪已久,这是他要承孔子的真意、秉承《春秋》褒贬精神,撰述《史记》。

三、司马迁要肩负史家职责。据《后汉书百官志》载,“太史令”只是俸禄六百石的小官,职责仅在于管理图籍,掌管星象天文,最多也只是记录上代及当代事情,并无著述的责任。然而,司马谈和司马迁明显不满足于“拾遗补蓺”。司马谈早有整理上代历史的计划,可惜却“发愤而卒”,临终前叮嘱司马迁,认为“自获麟以来,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甚多,身为太史令,有完成论载上代历史的任务。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也指出身为太史的职责说:“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不述,隳先人之言,罪莫大焉。”因此,司马迁一心秉承先人世传及“述往事以思来者”的责任感,决意撰述《史记》。在《报任安书》中亦透露著述《史记》的目的,他说“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可见他不但要完成太史令的责任,更要尽史学家的职责。

《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此书记事始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中国古代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一十五字。“本纪”是全书提纲,按年月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史记读后感

全文共 425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次的暑假里我读了《少年读史记》,他一共有六册,我读的是其中的一册《辩士纵横天下》

本书从春秋到战国一共描绘了13位人物,有孙膑,吴起,子贡,商鞅,孟尝君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信陵君。在《情义》这篇故事当中,信陵君前去拜访老人家赢侯,赢侯暗中观察信陵君的神态,而信陵君非常尊重他,脸上没有一丝着急的神色,从而看出信陵君礼贤下士;而赢侯又要去拜访老朋友朱亥,赢侯并继续观察信陵君的神色,但信陵君却一点也不嫌麻烦,从而看出信陵君礼上加礼,我还能看出信陵君仁而下士,闻过即改,即有美德,又有才能,有情有义,他还能充分发掘和运用人才,以及如何正确的判断形势。

其次我还喜欢孙膑,虽然孙膑被自己的同学庞涓废掉了双腿,但是孙膑借用了魏国与赵国攻打韩国这个机会用万箭复仇这个计谋杀死了庞涓,从而能看出孙膑是一个出奇制胜,计谋多端,变化莫测,能将敌人一网打尽的军事家,政治家。

读了这本书,让我对历史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了解前人的智慧,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史记》经典读后感

全文共 769 字

+ 加入清单

两千多年前,有这样一个人,在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以后,忍辱负重,以心灵和血肉之躯完成了一部伟大的史学着作。以后的几千年里,这部伟大的着作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又如一座高耸的丰碑,屹立在中国文学和历史的长河之中,后人难以企及更无法超越--这个人就是司马迁。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为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获罪被捕,被判死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报任安书》为了完成父亲遗愿,完成《史记》,留与后人,含垢忍辱忍受腐刑。后获赦出狱,做了中书令,发愤着书,全力写作《史记》。

我相信现在的人很少有他这种毅力和勇气。常人从狱中出来,就自甘堕落,萎靡不振,别说做点有用的事了,就是活出精彩的自己都有点。

史记虽然没读明白,很多古文都看不明白什么意思,可总是读过一遍了。本纪,世家,记住了一个个人物,可是要表达什么也看不明白。唯有“太史公曰”让我记忆在心。

说的不好听点,司马迁就是一个太监,一般的太监活的就是一条狗,虽然是皇上养的狗,可到底也是狗。没办法,只能按照自己主子的意思行事。

我看,苦,吃的太多容易让人对生活比较畏惧。如果不吃苦,就回不珍惜生活,不为生活付出努力。我长这么大,没吃过什么苦,太懒,相信如果让我放弃现在父母给我的一切,自己的生活都会成问题。

曾经一次和父母吵架,就离家出走。出去两天,虽然有工作的勇气和信心,但是没有机会。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司马迁为写史记付出了多少努力,我就是一时冲动,就想找到一个好点的能挣点钱的工作。太费劲了。至此,我不在相信船到前头自然直,我只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要有回报。认定的目标一定要努力实现,因为没有人会帮我,有些人不愿意帮,有些人是相帮帮不了。司马迁就是个例子,靠的就是自己,就是曾经的努力,现在的坚持,未来的信心。

他成功了!

向司马迁学习,不求名垂千古,只求无愧于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史记读后感1000字

全文共 1489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先生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十个字评价《史记》,而我则用自己的一首小诗来点评《史记》:“写千古兴亡史,记百代伟人心,传千秋万代志,绘古今成败图,论春秋功过事,评个人成败因,激今人为国献,醒世人看天下。”

在《史记》中记述了很多忠于祖国,不屈斗争的英雄事迹。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因为牢记“我和我的祖国”,蔺相如以非凡的胆略,出色的临机应变的能力,出使秦国,最后完壁归赵,让秦国不敢小看赵国,正是“使不辱于诸侯”,而后当蔺相如作上卿之后,廉颇不服,而蔺相如不与其相争,原因却是“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廉颇负荆请罪,两人终化敌为友,为“刎颈之交”。在《屈原贾生列传》中,屈原与贾谊,都忠心为国,本着:“我和我的祖国是不可分开整体”

的宗旨,一片丹心,只可惜最后两人都因小人进谗而贬谪流放。屈原经历了楚由盛而衰的过程,楚王身边尽是小人,最后楚怀王死于秦国,屈原也投江而死。一个人写的文章,体现出他的性格,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司马迁评之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离骚》者可谓兼之矣。”屈原虽然“竭忠尽智以事其君”,但仍无法挽回楚国灭亡的命运,真是“可怜一片影”。屈原自评为“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司马迁评之为“濯淖污泥之巾,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嚼然泥而不滓者也。”我说“铮铮不屈骨,一片赤诚心,千里长相敬,英名永不朽。”而贾谊的经历与屈原的经历如此相似,因为打击诸侯,而被进贬罢官,路过湘水边时,为赋以吊屈原,写下了“鸣呼哀哉,适时不祥!鸾风伏巢兮,鸱枭翱翔,闒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 方正倒植”的语句,我觉得,这不单单是在写屈原,分明体现了自己的一片忠魂,至死不渝。

《袁盎晁错列传》与《张释之冯唐列传》所写的四个人都以敢做敢为,犯颜谏诤出名,袁盎当看到绛侯为丞相时,文帝礼恭,劝文帝不要这样做,因为绛侯不是社稷臣而是功臣,不应行此大礼,后来当绛侯被人告为反叛之罪,满朝文武,只有袁盎上谏为其正名,好一个有胆有识的正直之人!晁错后来因为了国家统一而削藩之事成为替罪羊而死,张释之执法无私,而冯唐则能选贤任能,又为魏尚申冤,这4个人,可以说忠心为国,死而后已。《李将军列传》与《卫将军骠骑列传》详写李广、卫青、霍去病三人为保为大汉边域,横戈戍边,击败匈奴,真可谓:“我与我的祖国同在。”霍去病的“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也。”更是体现他的永志不灭的忠魂。

而太史公司马迁也是以史学家严谨治学着书,而且敢于在直接批评汉武帝,真是一位为国为民的史官,在《封禅书》中,为了祖国人民,为了大汉的江山,司马迁毫不留情地指出汉武帝与秦始皇一样,封禅天下名山,为了长生不死,又轻信方士,他在生老病死的问题上比常人还不如,司马迁对此也气愤不已,极写武帝之迂呆惑溺,而在《平准书》中,司马迁则尖锐地批评了汉武帝的“外攘夷狄,内兴功业”,穷奢极欲,挥霍无度,也指责汉武帝使用兴利之人,如桑弘羊,东郭咸阳等,专盐铁,摧酒酤,调均输,置平准,垄断有关国民生计的生产事业和流通领域,还卖官鬻爵,铸皮币、白金,算缗告缗,以致社会风气大坏,吏治腐败,工商破产,城郭空虚,人民流亡,在封建时代敢于如此评价当时皇上的,必定是大智大勇之人,在此,我再送一诗给司马迁:满腔热血心,忠心为大汉,直批汉武帝,为国又为君,忠魂垂千古,《史记》永世传。

《史记》中为自己祖国更美好而奋斗不息的人们,他们人已逝去,但他们的忠魂不会消失,它们将在我们身上点燃,我们将把“我和我的祖国”刻在心中。“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加油,向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史记》读后感1000字

全文共 3683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年前,有人约稿,说是给青年学生推荐点文史类的经典,很多人写,然后凑成一本书。写什么好呢?约稿人说,你就拣历史方面自己觉得重要的书,随便写,字数在三千字左右,当然,最好通俗一点。我依命行事,临动笔,想了一下,在我心中,什么够得上“重要”二字?好像很多也很少,千挑万选,未必合适,为稳妥起见,还是写两本我比较熟悉也比较喜欢的书吧,一本是《史记》,一本是《观堂集林》。但文章写成,没有下文(眼下,这类书倒是大为流行)。最近,承张鸣先生不弃,要我为《新东方》奉献小文,我素无积稿,翻箱倒柜,只有这点东西在。现在拿出来,真不好意思。书是很普通的书,话是很普通的话,难免老生常谈,重复别人讲过的东西。说不定,还有什么狐狸尾巴,让人抓住,也保不齐。我只能这么说,这两篇旧稿,除大家熟悉的事,有些问题,我是认真想过,其中还是有一点心得体会。

我们先谈《史记》。读它,我有一个感觉,就是我是在和活人谈话。司马迁,好人。好人经常倒霉,我对他很同情,也很佩服,觉得他这一辈子没有白活。

《史记》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大家都知道,它是一部史书,而且是史部第一,就像希罗多德之于希腊,我们也是把司马迁当“史学之父”。但此书之意义,我理解,却并不在于它是开了纪传体的头。相反,它的意义在哪儿?我看,倒是在于它不是一部以朝代为断限,干巴巴罗列帝王将相,孳孳于一姓兴亡的狭义史书,像晚于它又模仿它的其他二十多部现在称为“正史”的书。我欣赏它,是因为它视野开阔,胸襟博大,早于它的事,它做了总结;晚于它的事,它开了头。它是一部上起轩辕,下迄孝武,“究天人之际,穷古今之变”的“大历史”。当时的“古代史”、“近代史”和“当代史”,它都讲到了。特别是他叙事生动,笔端熔铸感情,让人读着不枯燥,而且越想越有意思。

司马迁作《史记》,利用材料很多。它们不仅有“石室金匮”(汉代的国家图书馆兼档案馆)收藏的图书档案,也有他调查采访的故老传闻,包含社会调查和口头史学的成分。学者对《史记》引书做详细查证,仅就明确可考者而言,已相当可观。我们现在还能看得到的早期古书,它几乎都看过。我们现在看不到的古书,即大家讲的佚书,更是多了去。这些早期史料,按后世分类,主要属于经、子二部,以及史部中的“古史”。经书,其中有不少是来自官书旧档,年代最古老。它们经战国思想过滤,同诸子传记一起,积淀为汉代的“六艺之书”和“六家之学”。司马迁“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是我们从汉代思想进窥先秦历史的重要门径。不仅如此,它还涉及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包含后世集部和子部中属于专门之学的许多重要内容,同时又是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总汇。它于四部仅居其一,但对研究其他三部实有承上启下(承经、子,启史、集)的关键作用。借用一句老话,就是“举一隅而三隅反”。据我所知,有些老先生,不是科举时代的老先生,而是风气转移后的老先生,他们就是拿《史记》当阅读古书的门径,甚至让自己的孩子从这里入手。比如大家都知道,王国维和杨树达,他们的古书底子就是《史》、《汉》。所以,我一直认为,这是读古书的一把钥匙,特别是对研究早期的学者,更是如此。

读《史记》,除史料依据,编纂体例也很重要。这本书的体例,按一般讲法,是叫“纪传体”,而有别于“编年体”(如鲁《春秋》、《左传》、《纪年》及后世的《通鉴》)和“纪事本末体”(如《国语》、《国策》和后人编的各种纪事本末)。但更准确地说,它却是以“世系为经”,“编年”、“纪事”为纬,带有综合性,并不简单是由传记而构成,在形式上,是模仿早期贵族的谱牒。司马迁作史,中心是“人”,框架是“族谱”。它是照《世本》和汉代保存的大量谱牒,按世系分衍,来讲“空间”(国别、地域、郡望)和“时间”(朝代史、国别史和家族史),以及“空间”、“时间”下的“人物”和“事件”。它的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本纪”是讲“本”,即族谱的“根”或“主干”;“世家”是讲“世”,即族谱的“分枝”;“列传”是讲“世”底下的人物,即族谱的“叶”。这是全书的主体。它的本纪、世家都是分国叙事、编年叙事,用以统摄后面的列传。本纪、世家之外,还有“十表”互见,作全书的时空框架。其“纪传五体”,其中只有“八书”是讲典章制度,时空观念较差,属于结构性描述。原始人类有“寻根癖”,古代贵族有“血统论”,春秋战国“礼坏乐崩”,但“摆谱”的风气更盛(“世”在当时是贵族子弟的必修课),很多铜器铭文,都是一上来就“自报家门”,说我是“某某之子某某之孙”。司马迁虽生于布衣可取卿相的汉代,但他是作“大历史”。他要打通古今,保持联贯,还是以这样的体裁最方便。这是我们应该理解他的地方。

司马迁作《史记》,其特点不仅是宏通博大,具有高度概括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还能以“互文相足之法”,节省笔墨,存真阙疑,尽量保存史料的“鲜活”。比如初读《史记》的人,谁都不难发现,它的记述往往自相矛盾,不但篇与篇之间会有这种问题,就是一篇之内也能摆好几种说法,让人觉得莫衷一是。但熟悉《史记》体例的人,他们都知道,这是作者“兼存异说”,故意如此。它讲秦就以秦的史料为主,讲楚就以楚的史料为主,尽量让“角色”按“本色”讲话。这非但不是《史记》的粗疏,反而是它的谨慎。如果吹毛求疵,给《史记》挑错,当然会有大丰收,但找错误的前提,首先也是理解。

《史记》这部书伟大,它的作者更伟大。我们“读其书而想见其为人”,一定要读他的《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太史公自序》当然很重要,因为只有读这篇东西,你才能了解他的学术背景和创作过程,知道他有家学渊源、名师传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生老道,所以文笔也老道。但我们千万不要忽略,他还有一封《报任安书》。如果我们说《太史公自序》是司马迁的“学术史”,那么《报任安书》就是他的“心灵史”。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一篇“欲死不能”之人同“行将就死”之人的心灵对话,每句话都掏心窝子,里面浸透着生之热恋和死之痛苦。其辗转于生死之际的羞辱、恐惧和悲愤,五内俱焚、汗发沾背的心理创伤,非身临其境者,绝难体会。小时候读《古文观止》,我总以为这是最震撼人心、催人泪下的一篇。

司马迁为“墙倒众人推”的李将军(李陵)打抱不平,惨遭宫刑,在我看来,正是属于鲁迅所说敢于“抚哭叛徒”的“脊梁”。他和李将军,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将,趣舍异路,素无杯酒交欢,竟能舍饭碗、性命不顾,仗义执言,已是诸、刿之勇不能当。而更难的是,他还能在这场“飞来横祸”之后,从命运的泥潭中撑拄自拔,发愤著书,成就其名山事业。读《报任安书》,我有一点感想:历史并不仅仅是一种由死人积累的知识,也是一种由活人塑造的体验。这种人生体验和超越生命的渴望,乃是贯穿于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历史的共同精神。史家在此类“超越”中尤为重要。它之所以能把自身之外“盈虚有数”的众多生命汇为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首先就在于,它是把自己的生命也投射其中。我想,司马迁之为司马迁,《史记》之为《史记》,人有侠气,书有侠气,实与这种人生经历有关。一帆风顺,缺乏人生体验,要当历史学家,可以;但要当大历史学家,难(我以为,“大历史”的意义就在通古今,齐生死)。

以个人荣辱看历史,固然易生偏见,但司马迁讲历史,却能保持清醒客观,即使是写当代之事,即使是有切肤之痛,也能控制情绪,顶多在赞语中发点感慨,出乎人生,而入乎历史,写史和评史,绝不乱掺乎。

对司马迁的赞语和文学性描写,我很欣赏。因为恰好是在这样的话语之中,我们才能窥见其个性,进而理解他的传神之笔。例如,在他笔下,即使是“成者为王”的汉高祖也大有流氓气,即使是“败者为贼”的项羽也不失英雄相。就连当时的恐怖分子,他也会说“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就连李斯这样的“大坏蛋”,他也会描写其临死之际,父子相哭,遥想当年,牵黄犬,逐狡兔的天伦之乐。很多“大人物”写得就像“小人物”一样。

同司马迁的“发愤著书”有关,《李将军传》也值得一读(有趣的是,它是放在《匈奴传》和《卫将军传》的前边)。他讲李陵之祸,着墨不多,对比《汉书》,好像一笔带过。这种省略是出于“不敢言”还是“不忍言”,我们很难猜测。但他在赞语中说:

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司马迁说的“李将军”是李广而不是李陵,然陵为广孙,有其家风,就连命运的悲惨都一模一样。读者若拿这段话去对比一下苏建评卫青的话,所谓“大将军至尊重,而天下之贤大夫毋称焉”(《卫将军传》赞引),他的“无言”不是更胜于“有言”吗?

汉代以后,“卫将军”只见称于记录汉代武功的史乘,而无闻于民间。相反,李将军却借诗文的传诵而大出其名。1997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全国考古新发现精品展,其中有块敦煌市博物馆送展的西晋壁画砖(图一),上面有个骑马的人物,正在回头射箭,上有榜题为证,不是别人,正是李广其人。

看见“李将军”,我就想到了司马迁,想到了史学中的文学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史记》以史为鉴读后感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史记》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用一生心血创作的我国古代第一部通史。书中记载了黄帝以来的传说,商周的史迹,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这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巨著,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珍宝。

我比较喜欢项羽,他推翻了秦朝,烧了阿房宫。但是因为项羽的一些缺点,让他兵败,乌江自刎的悲惨下场。我认为项羽应该听取良言忠告,在鸿门宴的时候,项羽有个谋士叫范增,范增看出刘邦是与项羽争夺天下的人,就让项庄在宴上舞剑刺杀刘邦。只可惜项羽没有听从,让刘邦逃了。还有项羽的部下韩信也是很有才能的,但是项羽一直没有重用韩信,最后韩信投靠刘邦,率汉军冲出汉中,把楚军打的落花流水,最终项羽兵败自杀。

史记他不仅丰富了我的见闻,还增加了我的知识。我也知道了如何做人最好,要善于听取良言忠告,要克服缺点,这才能成大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史记读后感

全文共 629 字

+ 加入清单

司马迁的《史记》,贯通祖国三千余年的辉煌历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是一部经典之作。

该书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三千年璀璨的文明,生动的描写了三千年大大小小的一些史事。读过这本书,让我深深得感受到了祖国文化的伟大,令我心存敬意。史记的生动描写一直鼓励我们的写作,以及我们祖国的发展,史记一出来,可谓是洛阳纸贵啊。

一部伟大的作品,总会有辉煌的成就。《史记》这一部伟大的作品,是祖国文化史上的一颗明珠。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着鲜明的个性。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让读者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中。随着情节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为之而改变。喜着主人公的喜,忧着主人公的忧,感受着主人公的感受。轻松幽默的语言,紧张刺激的情节,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各个时代的背景特色;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史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

就像尤安·艾肯在《走遍天下书为侣》一文中所说的那样,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历史旅行,读者像是穿越了时空,成了一位历史事件的亲历者,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就仿佛在和司马迁面对面的谈话,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史记》,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一本令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细细阅读的经典!是一本既生动有趣又能增长知识的值得一看的好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史记读后感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当我读了《史记》这本书后,里面的人物事件,使我记忆颇深。文中主要讲了历史著名人物生活中的故事。

当我读到传说中的黄帝轩辕从小就心智缜密,处理事情明察秋毫,长大后更是有所作为时,我感到了黄帝轩辕是一个为人正直,做事从来是明察秋毫,从不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人。我要学习他这种高尚的为人品质。

当我读到尧把帝位让给舜,而不把皇位给儿子朱丹时,我懂得了当时尧是怀着要把皇位传给一个有治国之道,对天下百姓有仁爱之心的人的心情。他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我们的生活中,对我们最好的人就要数自己的亲人了,有什么好处都要先给自己的亲人。而尧却把皇位给了一个与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这足以说明尧是一个不徇私情,有着大公无私的人。

当我读到当尧死的时候,舜为他守孝三年,之后又把皇位让给尧的儿子朱丹后,我心中感到非常地愧对自己的父母。舜与尧没有一点血缘关系,都能这样地尽职尽孝,而我呢,有时连生我养我的父母也会非常不敬,我感到非常地惭愧。读了这个故事后,我要改去以前对父母的不敬,尊敬父母,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回报他们!

读了《史记》,我懂得了许许多多的人生哲理。在现实生活中,像古时候那些拥有高尚品质的人,也有很多。我一定要好好地向他们学习,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史记》读后感

全文共 5164 字

+ 加入清单

史记记载,周的先祖后稷也是帝喾的儿子。由此说来,后稷与帝尧和契都是兄弟。只不过尧是陈锋氏所生,契是简狄所生,而后稷是喾的元妃姜原所生。帝尧的继位,看来并不是嫡长子继承制。后稷又名弃。为什么名弃呢?因为母亲姜原生下他时数次抛弃他,他都没有死,所以名弃。为什么要抛弃他呢?因为母亲姜原怀上他不是正常的男女交合而怀孕,而是一次在野外看到巨大的脚印,心中好奇,就踩在上面看比自己的脚大多少,结果这一踩就怀了孕。

我想,先人这样传说和司马迁这样写,只是为了说明后稷来历不凡,只是为了说明五帝的功德如日月行天,江河行地,惠及后代。但让后来的人读了,不经意间产生其它的想法,认为是女的与别的男人野合而生。这真是前人意料不到的结果。

史记记载后稷被抛弃到隘巷,牛马经过躲着不踩他,被抛弃到树林中,遇到人多只好换个地方,被抛弃到水渠的冰上,天上的飞鸟下来用翅膀盖着给他取暖。母亲姜原以为是神,就又把他抱回来养了。

这让我想起老子《道德经》的第55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意思是:道德涵养浑厚的人,就好比初生的婴孩。毒虫不螫他,猛兽不伤害他,凶恶的鸟不搏击他。他的筋骨柔弱,但拳头却握得很牢固。他虽然不知道男女交合之事,但他的小生殖器却勃然举起,这是因为精气充沛的缘故。他整天啼哭,但嗓子却不会沙哑,这是因为和气纯厚的缘故。我曾经对“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婴儿感到难以理解,与同事讨论,他认为动物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天性,婴儿对动物构不成威胁,所以动物也不伤害婴儿。还有狼孩、豹孩等的故事,说明不一定什么原因动物还把人的婴儿当做自己的后代来养的事情。现在看到后稷的传说,更使人相信了类似的情况并非信口开河。

周的统治者姓姬,文王以前的人物主要有:喾→后稷(弃)→不窋→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亶父→季历→(公季)昌(西伯,周文王);从周文王到周朝灭亡的主要人物有昌(周文王)→发(周武王)→诵(成王)→钊(康王)→瑕(昭王)→满(穆王)→繄扈(共王)→囏(懿王)→辟方(孝王)→燮(夷王)→胡(厉王)→静(宣王)→宫涅(幽王)→宜臼(平王)→林(桓王)→佗(庄王)→胡齐(釐王)→阆(惠王)→郑(襄王)→壬臣(顷王)→班(匡王)→瑜(定王)→夷(简王)→泄心(灵王)→贵(景王)→匄(敬王)→仁(元王)→介(贞定王)→去疾(哀王)→叔(思王)→嵬(考王)→午(威烈王)→骄(安王)→喜(烈王)→扁(显王) →定(慎靓王)→延(赧王)。

五帝时期,真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周的始祖后稷对农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从小游戏就爱种植,一直到成人,都保持这种兴趣,研究什么样的地适宜种植什么样的庄稼,被农民奉为学习的楷模。帝尧听说他的能力后,封他为管农业的官员,普天下的农业得到了大发展。到舜当政时,把他封到邰地,世代都当管理农业的官员。夏朝末年,不重视农业而废去了这一官职,后稷的后代不窋只好到少数民族戎狄那儿去谋生。

我时常想,人不怕笨,就怕干什么事情都能够持之以恒。后稷自小爱种植,一直坚持到成年,成为当时了不起的农业科学家和农业部长。任何人从小撒尿后把土浇湿,都爱捏成泥玩,只不过由于大人的批评和自己兴趣的转移后来不玩了。而那些一直坚持了几十年的人,多成了雕塑艺术家。任何人从小都爱把好玩的东西收藏到一块儿,只不过由于成人的批评和本人兴趣的转移,没多久就扔了。而那些数十年如一日的人,多成了收藏家,比如奇石收藏家。任何人从小都有乱写乱画的习惯,墙上地上充满了他的杰作。只不过由于成人的干涉和自己兴趣的转移而“封笔”了。而那些多年如一日的人,却成长为了书法家,画家。正如《诗经》所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所有的人都有良好的开端,很少有人能坚持始终。这也是凡与不凡的重要区别吧。

周族的第二个伟大人物是公刘。《诗经·公刘》就是歌颂他的丰功伟绩的。在他的管理下,所辖地百姓安居乐业,远处的人也来归附他,周后来能统一天下,就是从他开始强大起来的。

周族的第三个伟大人物是古公亶父。有三件事值得讨论。第一件事,史记记载他遭到少数民族戎狄的侵扰,主动把财物给戎狄;第二件事,当戎狄要消灭他,霸占土地和民众时,民众怒不可遏,要求奋起反抗,他却不忍心让民众因他而流血牺牲,带领少数人选择离开,结果民众扶老携幼,全部跟着他从幽地到了岐下,这有点像三国时的刘备与曹操打仗,逃跑时后面跟着大群的老百姓。其他国家的民众听说他这样仁义,纷纷归附他。他废除戎狄逐水草而居等陋俗,在岐下筑城郭室屋定居,设立国家政权。第三件事,他有选择小儿子昌当接班人的苗头,他的长子太伯与次子虞仲为了不引起麻烦,主动离开,到远远的荆蛮地区去发展。

按照现在的理解,第一件事,十有八九是花钱买平安,订立不平等条约,以换取和平。第二件事,十有八九是从武力上还不是戎狄的对手,或者是“不若则能避之”,加上古代人少地多,换个地方生存发展比在原地长年与游牧民族相斗更合得来。第三件事,或是他的长子与次子主动离开,或是被动离开,都有可能。但不管是主动与被动,以大局为重的意识还是占了上风的。

周族的第四个伟大人物是周文王。史记记载周文王施行仁义,尊重老人,慈爱晚辈,对贤士谦下有礼,有时接待善待贤士到了中午都顾不上吃饭,因此天下的士多来归附于他。

周族的第五个伟大人物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就是说他的。他还有与商朝伊尹相似的地方,他代年幼的周成王行政七年,在成王长大后返政成王,然后回到自己的大臣地位。

这儿要说的是,周文王和周公旦给我们的人生启示。真诚、虚心与热情,是一个人成功必不可缺的品质。唐朝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中说: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人都有被尊重的心理需求,当我们遇到尊重时,心情就愉悦,当我们遇到不被尊重时,心里就恼怒。在现实生活中,礼多人不怪,都愿意与热情的人交往,而不愿与冷漠的人打交道,问题就在心理需求方面。热情就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夸耀别人的优点,正如《弟子规》所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虽然我们很多人都没有当周文王、周公旦这种伟大人物的想法,但没有人不想有好的人际关系。看轻自己,尊重别人吧,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不要瞧不起别人,那是瞧不起你自己。

周族的第六个伟大人物是周武王。武王伐纣,前后出兵两次。第一次观兵孟津,约公元前1048年,第二次渡河灭商,约公元前1046年。第一次可能是试探,时机还不是太成熟,所以班师回归。第二次牧野之战,灭了商朝。武王伐纣以后,与周公旦有一段有名的对话,与新中国建立前夕黄炎培与毛泽东的对话颇为类似。黄炎培问毛泽东:共产党怎样避免历史上诸多朝代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循环怪圈?毛泽东在深思熟虑以后答:我们已经找到了长治久安的办法,那就是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商朝灭亡后,周武王夜不能寐,周公旦问其原因,就是在思考如何使周朝避免商朝的命运。最后决定以武定国后以文安邦,兴建洛邑。九朝古都半在偃。在偃师这个地方,放下兵器,解散军队,马放南山,刀枪入库,并定名为偃师,以示天下和平,不再战争之意。问题在于,不论是至高无上的帝王,还是贫民百姓,都只能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但不能保证自己的理想一定能够实现。

周本纪有两个故事告诫我们同一个道理。第一个故事是:周共王出游到泾水边上,密康公跟随着,有三个女子来投奔密康公。密康公的母亲说:“你一定要把她们献给国王。野兽够三只就叫‘群’,人够三个就叫‘众’,美女够三人就叫‘粲’。君王田猎都不敢猎取太多的野兽,诸侯出行对众人也要谦恭有礼,君王娶嫔妃不娶同胞三姐妹。那三个女子都很美丽。那么多美人都投奔你,你有什么德行承受得起呢?君王尚且承受不起,更何况你这样的小人物呢?小人物而拥有宝物,最终准会灭亡。”康公没有献出那三个女子,只一年,共王就把密国灭了。第二个故事是:厉王登位三十年,贪财好利,亲近荣夷公。大夫芮良夫规谏厉王说:“王室恐怕要衰微了!那个荣公只喜欢独占财利,却不懂得大祸难。财利,是从各种事物中产生出来的,是天地自然拥有的,而有谁想独占它,那危害就大了。天地间的万物谁都应得到一份,哪能让一个人独占呢?独占就会触怒很多人,却又不知防备大祸难。荣公用财利来引诱您,君王您难道能长久吗?做人君的人,应该是开发各种财物分发给上下群臣百姓。使神、人、万物都能得到所应得的一份,即使这样,还要每日小心警惕,恐怕招来怨恨呢。所以《颂诗》说:‘我祖后稷有文德,功高能比天与地。种植五谷养万民,无人不向你看齐。’《大雅》说:‘广施恩泽开周业。’这不正是说要普施财利而且要警惕祸难来临吗?正是因为这样,先王才能建立起周朝的事业一直到现在。而如今,君王您却去学独占财利,这怎么行呢?普通人独占财利,尚且被人称为是强盗;您如果也这样做,那归服您的人就少啦。荣公如果被重用,周朝肯定要败亡了。”厉王不听劝谏,还是任用荣公做了卿士,掌管国事。更为荒唐的是,当民众不满议论纷纷时,又出现了厉王弥谤的闹剧,最终落了个客死异乡的下场。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

不听老人言,必定受艰难。老年人有很多人生的经历和经验,对于下一代是富贵的财富。必须善待这笔财富。尽管他们的经验并不完全适宜现今的环境和需求,但仍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常见的子女找对象问题,父母的参考意见必须予以认真的考虑,因为那是他们人生经验的结晶,甚至是自古以来人类经验的结晶。

对待酒色财气的人生观大多是:酒------并不是说酒能解愁,而是客观上造就的优越感:君不见宴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我受到别人的尊重;我在酒宴上说了算,颐使气指,别人对我毕恭毕敬;我能喝起高价酒,一瓶好几百,而你们只能喝低价酒等等。色------诚如黄宗羲《原君》所说,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财------富甲天下,天下首富;气------主观上能够主宰一切,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唯我独尊,睥睨一切。

酒色财气人人喜爱,但要适可而止,不要老想着凌驾于别人之上,不要老想着把一切都据为己有,不要得到了某种好处就沾沾自喜,连贵为王侯的人都因为过于贪恋酒色财气而亡,何况普通百姓呢?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传下了千年笑谈耳熟能详,周幽王在废立问题上的态度也发人深思。嬖爱褒姒以后,欲废姓申的王后立褒姒,废申后的儿子已经被立为太子的宜臼而立褒姒的儿子伯服,最终的结果是申后的娘家申侯联合犬戎族将幽王杀死在骊山脚下,西周灭亡。同样的事情不同的结果:古公亶父因立少而昌盛,幽王因立少而国亡。一切因时空的变化而不同。

再说说古人为什么把地震与朝代兴衰相联系。公元前782年,周幽王宫涅继位。公元前780年,西周都城和附近泾水、渭水、洛水三条河的地区都发生了地震。伯阳甫说:“周快要灭亡啦。天地间的阴阳之气,不应该没有秩序;如果打乱了秩序,那也是有人使它乱的。阳气沉伏在下,不能出来,阴气压迫着它使他不能上升,所以就会有地震发行。如今三川地区发生地震,是因为阳气离开了它原来的位置,而被阴气压在下面了。阳气不在上面却处在阴气的下面,水源就必定受阻塞,水源受到阻塞,国家一定灭亡。水土通气才能供民众从事生产之用。土地得不到滋润,民众就会财用匮乏,如果到了这种地步,国家不灭亡还等待什么!从前,伊水、洛水干涸夏朝就灭亡了;黄河枯竭商朝就灭亡了。如今周的气数也像夏、商两代末年一样了,河源的水流又被阻塞,水源被阻塞,河流必定要枯竭。一个国家的生存,一定要依赖于山川,高山崩塌,河川枯竭,这是亡国的征象。河川枯竭了,高山就一定崩塌。这样看来,国家的灭亡用不了十年了,因为十刚好是数字的一个循环。上天所要抛弃的,不会超过十年。”这一年,果然三川枯竭了,岐山崩塌了。

地震预示着天下大乱,朝代更替,在逻辑上运用了类比推理。夏朝因为伊洛河干涸而灭亡,商朝因为黄河干涸而灭亡,如今周朝地震造成泾渭河水干涸,因此,周朝的气数尽了。

地震是因为人的因素打乱了天地的秩序。人的因素是什么呢,就是幽王宠爱褒姒,女的当家,母鸡司晨,造成阴气压迫着阳气,所以发生了地震。

用现在的科学知识来看以上的道理很可笑,但在过去的时空里,民众绝对是深信不疑的。

地震造成农业生产的大破坏,百姓赖以生存的一切化为乌有。政府没有能力救济,于是哀鸿遍野,百姓流离失所。一切的秩序都混乱不堪。

统治中心地区社会心理的恐惧不安,对当代统治的深度不满;各地诸侯的势力坐大,对当代统治天命气数的怀疑。

这一切都造成周朝统治的危机。于是出现了平王东迁,周室衰微。

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各种势力此消彼长的复杂作用下,周朝苟延残喘到公元前256年,彻底灭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史记读后感400字

全文共 452 字

+ 加入清单

假期我和妈妈一起读了彩绘注音版《史记》,这本书真实的记录了中国朝代的兴替,恰当地评论了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跌宕起伏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栩栩如生的历史事件使我流连忘返。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包罗万象,脉络清晰,翔实地记录了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书中有许多我们认识的人物,如孔子、屈原、廉颇、蔺相如等,记叙了黄帝以来的传说、商周的史迹、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秦的兴衰、汉的建立和巩固,时间跨越了三千多年。

大禹治水这个故事让我特别喜欢。这个故事讲述了禹总结父亲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来治理洪水。为了治水,他曾三次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2年的不懈努力,禹疏通了九条河道,治理了九处湖泽,最终将洪水引入大海。从此,人们过上了富足安乐的生活。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史记》扩展了我的视野,增加了我的见识,也让我进一步懂得了宽容、忍耐、忠诚、变通等品质对人的重要性。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一定厚德、强技、笃学、敦行,从小事做起,力争为祖国添砖加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史记读后感

全文共 38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读完了《史记》全书,我认为,人们为什么一定要战争呢?和平的过日子不好吗?这本书里面有讲治国有方的齐恒公重耳的,有讲昏庸残暴的商纣王的,还有讲那些流连失所的人们的。书中记载了三千多年来所有的事,从“本纪”(帝王)十二篇,再到“表”(朝代大事)十篇,然后是“书”(政治、经济、天文、地理等),后又是“世家”(诸侯王和历代开国功臣)三十篇,最后“列传”(各种人)七十篇,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于太始四年(公元前九十三年)左右完成。

在创造的过程中,他也经历了许多耻辱和困难,但也铸就了一部伟大的著作————《史记》,我很敬佩他的毅力,他那时是在竹简上写字,非常不容易,而且都堆满了四大房。我们应该学习一点他那坚持不懈的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习的更加认真,更加好!古人有云: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要是我们也能像司马迁那样坚持的话,胜利就在我们前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史记读后感

全文共 1406 字

+ 加入清单

我从初中开始读《史记》,直到如今,床头总还是摆放着这本书,虽然读了不下五遍,却仍然觉得,《史记》所蕴含的知识还远远不止我所理解的。

在中国这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泱泱文明古国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先贤们留给我们浩如烟海的精神财富——古文典籍。其中,满天星辰中,《史记》是最为璀璨,最熠熠生辉的一颗。细细品读完《史记》,可以是人感到3000年前,群雄蜂起,英雄拼搏,帝王称霸的峥嵘岁月。

《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通史。书中记述了黄帝以来的传说,商周的史迹,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时间跨越三千多年,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我国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史,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巨著,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宝。

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忍受了别人无法忍受的奇耻大辱,受到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8年时间,在他60岁时,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但他还是完成了《史记》,实现了自我生命的最高价值,启发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大师,被鲁迅评价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思想深邃、气势开阔、笔力雄放,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通史方法为历代“正史”开创先河。读《史记》,使我认识了四面楚歌中,乌江自刎的项羽;生灵涂炭中,起兵反秦的陈胜吴广;紧急危难中,智勇双全的蔺相如;流亡在外,却终登皇位的重耳……历史风云,世间百态,一次次震撼着我的心灵,其中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最为引人深思。

在司马迁笔下,有多少英雄以他们的汗与血,情与志来尽忠书写“精忠报国”这四个熠熠生辉的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荆轲受命大厦将倾时,壮志未酬咸阳宫;“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卫青霍去病漠北决战,扬大汉雄风。这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史剧,已退色成书页发黄的史书,窸窣作响。而就是这书页轻微的翻动之间,那精神的钟鸣绵延至今。声声清晰,声声震撼,余音袅袅,激荡心间。钱学森粪土万户侯,弃洋归根,献身航天;邓稼先隐姓戈壁滩,呕心沥血,新捐国防;袁隆平水稻伴青春,而使天下苍生皆得饱。《史记》传递着那古老、悠扬的钟声——精忠报国,一首在中华历史长河中荡气回肠的英雄交响曲。它让我领悟什么叫做“精忠报国”豪情壮志。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百姓与其团结一心,风餐露宿,终于制服水患,而使华夏民族能一代一代生息繁衍;句践卧薪尝胆,越国百姓与其同甘共苦,奋发图强,最终雪耻复国,而成诸侯强国。培根道: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 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在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我们的科技越来越先进,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但是我们依旧需要中华名族聪慧的祖先给我们奠定精神基调。在我们构想宏伟蓝图时,给我们前车之鉴。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中找到我们的幸福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史记读后感

全文共 507 字

+ 加入清单

史记》是一本历史巨著,它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炎帝、黄帝,下到汉武帝时代三千多年的历史,其中包含了许多精彩绝伦的小故事。比如,我们平常在电影、电视、甚至课本上看到的一些故事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西楚霸王四面楚歌自刎乌江等。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慢慢展现眼前,下面我就说一个让我感受很深的小故事吧。

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吧,它是讲述了:蔺相如当职位超过了廉颇,廉颇不服,当众说:“我是赵国的大将,多年来出生入死保卫赵国,而他蔺相如就凭一张嘴皮子竟爬到我头上来了,他要是碰到我我一定要当众出他的丑。”并处处为难蔺相如。蔺相如不但不生气还处处让着他,并对别人说:“我之所以对廉将军这样忍气吞声,宽容退让,就是为了把国家危难放在首位,而把个人私怨放在后面啊!廉颇知道后,懊悔不已,马上裸着上身,背着荆条,跑到蔺相如家里去请罪。从此将军和蔺相如成了生死与共的知心朋友,将相两人同心协力保卫赵国。古代的大将军都能知错就改,为什么我们不能勇敢承认错误呢?

在《史记》故事里我学了很多很多的道理和知识,知道了许多历史名人。虽然我现在又的地方还看不懂也不明白,但读每一遍都受益匪浅,它将伴我成长,他将是我吸取”营养“的宝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史记读后感500字

全文共 643 字

+ 加入清单

史记

是中华民族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被人誉为史家之绝唱。此书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读它,我就觉得在和一个活人谈话。司马迁我对他很同情,也很佩服。司马迁是中国的史学之父,他忍辱负重的精神被后人传诵,《史记》和其他史书不同,他把黄帝到汉武帝这几千年间的人物描绘的栩栩如生,而不仅仅是罗列帝王将相。

史记这本书很伟大,作者更伟大。我们“读其书而想见其人”,就一定要读《太史公自序》。《太史公自序》很重要,以为只有读这篇文章,才能了解他的学术背景和创作过程,知道他有家学渊源和名师传授。如果说《太史公自序》是学术史,那么《报任安书》就是他的心灵史。因为里面浸透着生之热恋和死之痛苦,每句话都是发自内心的。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着鲜明的个性,比如说为国着想的蔺相如,南征北战的廉颇,性情暴躁的秦始皇等等。优美的语言使我彷佛进入了那个时代,随着情节的起伏,我的心情也位置改变,主人公喜则喜,主人公忧则忧。紧张刺激的情节让我身临其境,我一会儿变成了攻城拔寨的大将,一会儿变成运筹帷幄的军师,一会又变成伶牙俐齿的说客。我陶醉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之中,久久不能自拔

历史是什么?历史是一名老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是一种规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历史是一面镜子,是一种经验,更是一种智慧。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要完成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请广大青少年朋友从历史中洞察规律,通晓过去,把握现在,主宰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史记读后感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史记》既是一部史学著作,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史记》中对古代优秀人物的颂扬,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高尚情操。

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是荣幸的,这是一个有着优秀传统的神秘国度,这是一个物华天宝的泱泱大国,这是一个人杰地灵的文明古国。先贤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古文典籍,作为后世子孙的我们在茫茫书海中寻觅古贤人的踪迹,感慨曾经的惊心动魄,思量曾经的纷纷扰扰,而作为华夏儿女的我在品读《史记》之后,也真切地感受到3500多年历史中充塞的豪迈、悲壮与辛酸。不过在“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同时更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刘邦违背鸿沟和约终究成为其一生难以拭去的污点,他终究是个不顾手足之情的刽子手。于他,项羽不过就是冗长而虚渺的过渡之梦。梦醒之时,天下尽在咫尺。于我,他终只是个鸟尽弓藏、为权势而活的枭雄。

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史记》是一本既生动有趣又能增长知识的值得一看的好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史记读后感500字

全文共 427 字

+ 加入清单

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编织成了世世代代流传的史记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着鲜明的个性,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让我读起来仿佛置身有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中。随着情节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为之而改变。喜着主人公的喜,忧着主人公的忧,感受着主人公的感受。轻松幽默的语言,紧张刺激的情节,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

在《史记》这部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秦始皇嬴政一统天下的情节,在一次次成功和失败过后,终于横扫六国旧势力。于是在前230年灭韩国,在前225年灭魏国,在前223年灭楚国,在前222灭燕国、赵国,在前221年灭齐国,建立了中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通过《史记》让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中华民族渊源历史,还学会了做人的道理,了解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懂得了一些历史典故,知道了一些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以及对当时社会带来的深刻历史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史记读后感

全文共 525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个炎热的夏天,我将司马迁的著作《史记》翻阅了一遍。它让我知道了维护一个国家要花多少心血有的国家一向和平,但是因为国臣整天沉迷于酒色从来不管国家政策,最后导致国家灭亡。要知道你一旦成为了一国之王不是只顾享受生活,而是让国家强大起来不让别国小看,否则总会有一天你的国家会有灭亡之日。

在楚庄王的故事里就有这样一个问题:有一只大鸟身披五色羽毛,停在城外的高坡上,三年时间内,不飞不叫,这是什么鸟?楚庄王就是楚穆王的儿子,自从他继承王位后国家大乱自己却享受着高尚的生活每天不是打猎,就是和美人饮酒作乐过得逍遥自在。伍举应该是庄王的大臣,刚刚的问题就是伍举考验庄王,让他从此改掉坏毛病可庄王不听劝阻依然照旧。不久大夫苏从说楚国即将灭亡把庄王大怒命令将他赶尽杀绝。可苏从一句话将庄王从此改过他说:“庄王想有楚国所有财富,有那么多时间打猎,喝酒不如管管正事,如果您不听劝告,到时候想做个百姓都难。”庄王听后将所有无关的乐器都全部扔掉开始与大臣们一起讨论让国土强大起来,终于楚国成为了强国之一。

这是一本关于历史的书,虽然有些词语至今还未能理解透彻但至少能读出些与学习上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就像一个国家,如果你不专心国家就会灭亡;如果你专心了,你的国家就会强大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史记》以史为鉴读后感

全文共 405 字

+ 加入清单

一直在想这是怎样的一位史官:文直,事核。洋溢着油墨的书香让我无法想象那些刻入竹简的坚韧,但那不虚美,不隐恶的文字仍向我展开历史的长卷.那些封沉的记忆在摇曳的光影下若隐若现,跨越无限的时间和空间我看见了英雄项羽的懦弱,瞧见了小人刘邦的伟业,了解了将军的小肚鸡肠,倾听了易水的萧萧哀鸣。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记忆中那些闪耀的光芒,在此处早已褪去了圣洁.这里没有十全十美,只有一位位站在历史浪尖上的伟人。“人”一个多么难得的称呼.向所有的人呈现“君权神授”的可笑。在他的《史记》里,没有皇帝,没有将军,有的只是刘邦,李广。或许刚才的话错了,这《史记》本身就是十全十美,完美的无懈可击。因为它有司马迁的秉笔直书,因为它有司马迁的坚持真理。他做到了“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我看到了那位长信灯旁紧紧抱着孤单用心写下文字的身影。

听说人死后会变成天上的星星。那最亮的一颗会是司马迁的眼睛吗?我抱着《史记》走进两千年后的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史记读后感500字

全文共 540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小时候,妈妈就给我讲了《史记》的故事,从此,我一直期盼着有一天能和《史记》见面。最近,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史记》,我高兴极了,连忙拿起书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通过阅读,我知道了《史记》是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的历史学术,它记述了从黄帝一直到汉武帝时代的历史事件。在《史记》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国最早的皇帝——秦始皇这个人物,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功劳很大。

在政治方面,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改郡县制,还颁布了新法;在经济方面,秦始皇统一了全国币制度、量衡制度。还修筑了“东通海边”、“南入吴楚”两条大道,一但有叛乱,可以随时派兵镇压;在军事方面,秦始皇派兵出击匈奴,将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连起来,修筑了万里长城,另外,在文化思想上秦始皇也统一了文字。可秦始皇虽然对历史做出了贡献,但他对劳动人民却很残暴。他“焚书坑儒”,将儒生等四百余人坑杀于咸阳,又下令烧掉诸子百家著作,给中国历史造成了巨大损失。读完《史记》,我还了解到其它的历史人物,如屈原、陈胜与吴广起义、楚霸王项羽等等,历史画面如在眼前。这本书让我增长很多知识,现在我知道《史记》不仅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还是一本深奥的文学作品。《史记》,让我感受到中国历史文化是多么宏伟,同时也使我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的知识增加自豪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