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两会快讯:中央喊话,这三种“任性”要不得(经典20篇)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4%,快于经济增速。下面就来看看两会上透露出的关于钱的新政策吧。下面就是开学吧为大家收集的两会快讯:中央喊话,这三种“任性”要不得优秀作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用。

浏览

7370

作文

701

2024东莞“两会”提案议案精选

全文共 2582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东莞两会”今日开幕,会期为2月23日至27日,共5天时间。下面是yjbys作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骆文又‘抢麦’啦”、“对面的领导看过来”,一块块特制的广告牌高举过头,希望能第一时间吸引主持人的注意力。24日上午9时,政协会议中最受关注的“抢麦”大战开始。经过两个小时的大会发言环节,共有8名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委员进行了台上指定发言,10名委员成功“抢麦”进行了座位即席发言。

发言由东莞市政协副主席吕兢主持,东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科到会听取意见。在听取了18名委员的意见后,张科表示,将把问题带给相关部门进行深入研究,为东莞“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发言更“厚重”

对比起往年,今年大会发言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台上指定发言环节。东莞市政协表示,这也是不断完善大会发言的方式方法,充分体现人民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广开言路、广纳民意、开放包容的特色。

根据安排,台上指定发言的每位委员发言时间不超过8分钟,座位即席发言每位委员不超过5分钟。记者也留意到,会议主席台前增设了一块庞大的液晶显示屏,上面的“8:00”不停跳动,提醒发言的委员把握好时间。

来自民主党派的8名委员发言内容包括购买社工服务、科技体制改革、历史文化名城建设、高等教育、广东(石龙)铁路国际物流基地建设、校园食品安全营养、医疗卫生财政投入、制定旅游产业用地基准价等方面。

因有指定发言,现场“抢麦”被压缩到一个小时。记者发现,“抢麦”的气氛较以往稍有降温。现场“抢麦”的“神器”多数是广告牌,部分委员更是直接举手求发言机会。

“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发言”,一名在场的委员告诉记者,比起往年的近20个发言机会,今年的“抢麦”只有10人成功,不少委员觉得时间压缩了就没有准备。不过,他也表示,指定发言确实调研充分、主题集中,提出的建议也很有针对性,这都值得即席发言的委员们思考。

举大牌抢到“首麦”

指定发言结束之后,一块全场最大牌子瞬间从人群中举起,上面写着“致公致公、致力为公”,笔力遒劲,红色喜庆。这块巨幅背板不仅让全场“哇”的一声惊赞,也成功吸引了主持人的注意力,成为24日抢到“首麦”的赢家。

“这是常平小金坑垃圾填埋场,现场触目惊心。东莞全市这样的地方有120个,其中20个处于水源地附近,包括石马河、东江和运河……”致公党东莞市委会委员黄蔚然是这块“抢麦”板的主人,他说,东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相对还比较低,简易填埋场没有防渗措施,渗沥液污染严重。在发言时,旁边两名委员则担负起了帮他举牌的重任,这也成为昨日略显平淡的“抢麦大会”上为数不多的热闹场面。

黄蔚然认真地为环保问题建言,而“展示的两个垃圾场我都去现场踩过点,照片也是我拍的”。黄蔚然说,调研从去年开始,为了收集资料,他先从政府相关部门取得资料,再实地踩点和拍摄。至于为“抢麦”立下功劳的这幅对联,也是由他写的。

他建议,尽快推广存量垃圾治理方式,对存量垃圾进行“分筛处理”,并确定两个新型垃圾填埋场的选址和落地。这需要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确保选址尽快落实。

由于黄蔚然列举了大量的例子,并结合图片进行说明,因此,尽管他的发言稍有超时,但主持人吕兢感念其用心良苦,仍善意地表示“可以理解”。

在现场,还有最锲而不舍者:直到会议的最后一刻,政协委员、广西商会会长骆文都没有放弃:“抢麦”时,一块一臂长宽的姓名牌被他高举过顶,如是十次,抢到了最后一个发言机会。骆文说,近几年异地商会对东莞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建议,东莞应建立长效服务机制,政府组织商贸等部门走访调查异地商会需求,对异地商会发展提供信息支持,推动信息企业交流合作。

委员聚焦医疗卫生“短板”

医疗卫生是今年委员们关注的焦点,不仅提案、分组讨论中引起热议,昨天18名委员的发言中,就有两名委员提出了这方面的问题。

“东莞的医疗卫生投入在全省靠后,与经济强市的地位不相称”,在指定发言时,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东莞市委副主委王旭珍说,据统计,2014年东莞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一般公共预算经费支出24.72亿元,占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5.2%,所占比重低于全国(6.7%)、全省(8.2%)的平均水平。而近年来,东莞市公立医院所获得的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都不高于10%,财政补偿水平仍然不足,很难保证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王旭珍说,目前,东莞市财政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主要以专项资金的形式予以补助,但一些纳入财政预算管理项目的补助金额不高,未能满足项目实施的需要。以市属公立医院院长专项资金为例,据初步测算,7家市属公立医院各项目经费合计约需4580万元,缺口达580万元。镇街公立医院则没有该项专项资金,对镇街公立医院的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制约。此外,医院购置大型设备的费用大部分都是由医院自筹资金解决,财政投入资源不均衡。

而“抢麦”的市政协委员袁明杰也赞同王旭珍的观点。他说,近年来东莞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大减轻群众负担,也出台补助政策,减轻医疗机构负担,但是社会不满意,说明医改仍跟不上人民需求。政府需要发挥更大的决心和智慧,推动东莞医疗工作。

“台商不会忘记东莞”

发言时,不少委员都是经济界人士,他们也对今年东莞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回顾2015,我们台商的感觉,有点像东莞临近春节时下的那场雪,感受到了寒冷”,台商是东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市政协特聘委员、东莞台商协会前会长谢庆源在“抢麦”成功后,用比喻的语言表示,台商现在为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担忧。他说,由于政策环境的变化,比起港商在自贸区享受的优惠政策,台商的服贸、货贸都难以通过。他希望能得到政府更多的支持。他说,此前在全省两会时,感觉到过去提出的各种建议都落实了,这对台商发展来说是个利好。

谢庆源说,展望2016,希望政府能更重视台商在东莞的合法权益。他说,虽然有的台企规模缩小了,但也是配合东莞转型升级发展,“我们会坚持在东莞发展,不会出现逃荒潮,我们台商一定不会忘记东莞的。”

“东莞一些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工厂倒闭,一些高科技、大品牌公司也在崛起。”港澳政协常委廖焕辉说,这是东莞也是中国产业升级必须要经历的过程。要促进工业发展,政府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优化体制机制,增加部门之间的互相协调。此外,“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加强产业对接,将为东莞经济嬗变提供更多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中央发布2024年一号文件全文

全文共 11990 字

+ 加入清单

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全文如下:

2014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深化农村改革力度,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农村公共事业持续发展,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出了突出贡献。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必须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国内农业生产成本快速攀升,大宗农产品[0.63% 资金 研报]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如何在“双重挤压”下创新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提高农业竞争力,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考验。我国农业资源短缺,开发过度、污染加重,如何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必须应对的一个重大挑战。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加速,城乡互动联系增强,如何在城镇化深入发展背景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共同繁荣,是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破解这些难题,是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重大任务。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靠改革添动力,以法治作保障,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2015年,农业农村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建设,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做强农业,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1.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强化对粮食主产省和主产县的政策倾斜,保障产粮大县重农抓粮得实惠、有发展。粮食主销区要切实承担起自身的粮食生产责任。全面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统筹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剥离耕作层土壤再利用。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将口粮生产能力落实到田块地头、保障措施落实到具体项目。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大资金投入,集中力量加快建设一批重大引调水工程、重点水源工程、江河湖泊治理骨干工程,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征地补偿、耕地占补平衡实行与铁路等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同等政策。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快推进现代灌区建设,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和盐碱地改造科技示范。深入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实施植物保护建设工程,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

2.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科学确定主要农产品自给水平,合理安排农业产业发展优先序。启动实施油料、糖料、天然橡胶生产能力建设规划。加快发展草牧业,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立足各地资源优势[-0.69%],大力培育特色农业。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布局调整。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继续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继续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实施园艺产品提质增效工程。加大对生猪、奶牛、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支持力度,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加快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畜禽养殖,增强畜牧业竞争力。完善动物疫病防控政策。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加大标准池塘改造力度,继续支持远洋渔船更新改造,加强渔政渔港等渔业基础设施建设。

3.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加强县乡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落实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费用补助政策。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食品安全城市创建活动。大力发展名特优新农产品,培育知名品牌。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综合协调制度,强化地方政府法定职责。加大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力度,保护农林业生产安全。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严惩各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4.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完善科研院所、高校科研人员与企业人才流动和兼职制度,推进科研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和科技人员股权激励改革试点,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建立优化整合农业科技规划、计划和科技资源协调机制,完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机制。加强对企业开展农业科技研发的引导扶持,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应用的主体。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在生物育种、智能农业、农机装备、生态环保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建立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搭建农业科技融资、信息、品牌服务平台。探索建立农业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校及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职业院校、科技特派员队伍在科研成果转化中的作用。积极推进种业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改革试点,完善成果完成人分享制度。继续实施种子工程,推进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级育种制种基地建设。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安全管理、科学普及。支持农机、化肥、农药企业技术创新。

5.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加快全国农产品市场体系转型升级,着力加强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健全交易制度。完善全国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加大重要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千亿斤粮食新建仓容建设进度,尽快形成中央和地方职责分工明确的粮食收储机制,提高粮食收储保障能力。继续实施农户科学储粮工程。加强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加快构建跨区域冷链物流体系,继续开展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试点。推进合作社与超市、学校、企业、社区对接。清理整顿农产品运销乱收费问题。发展农产品期货交易,开发农产品期货交易新品种。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

6.加强农业生态治理。实施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大力推广生物有机肥、低毒低残留农药,开展秸秆、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和农田残膜回收区域性示范,按规定享受相关财税政策。落实畜禽规模养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大力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继续实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开展西北旱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治理、东北黑土地保护试点。加大水生生物资源增殖保护力度。建立健全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国家水资源督察制度。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全面实施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行动。加大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力度。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扩大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退耕还湿试点范围,推进重要水源地生态清洁小流域等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大力推进重大林业生态工程,加强营造林工程建设,发展林产业和特色经济林。推进京津冀、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修复。摸清底数、搞好规划、增加投入,保护好全国的天然林。提高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补助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继续扩大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试点。实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湿地保护奖励试点和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补贴政策。加快实施退牧还草、牧区防灾减灾、南方草地开发利用等工程。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加强问责监管,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7.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加强农产品进出口调控,积极支持优势农产品出口,把握好农产品进口规模、节奏。完善粮食、棉花、食糖等重要农产品进出口和关税配额管理,严格执行棉花滑准税政策。严厉打击农产品走私行为。完善边民互市贸易政策。支持农产品贸易做强,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企业集团。健全农业对外合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抓紧制定农业对外合作规划。创新农业对外合作模式,重点加强农产品加工、储运、贸易等环节合作,支持开展境外农业合作开发,推进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开展技术培训、科研成果示范、品牌推广等服务。完善支持农业对外合作的投资、财税、金融、保险、贸易、通关、检验检疫等政策,落实到境外从事农业生产所需农用设备和农业投入品出境的扶持政策。充分发挥各类商会组织的信息服务、法律咨询、纠纷仲裁等作用。

二、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富裕农民,必须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开发农村二三产业增收空间,拓宽农村外部增收渠道,加大政策助农增收力度,努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的势头。

8.优先保证农业农村投入。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明确政府对改善农业农村发展条件的责任。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各级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加快建立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持续增加财政农业农村支出,中央基建投资继续向农业农村倾斜。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重点支持农民增收、农村重大改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民生改善。转换投入方式,创新涉农资金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改革涉农转移支付制度,下放审批权限,有效整合财政农业农村投入。切实加强涉农资金监管,建立规范透明的管理制度,杜绝任何形式的挤占挪用、层层截留、虚报冒领,确保资金使用见到实效。

9.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健全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保持农业补贴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逐步扩大“绿箱”支持政策实施规模和范围,调整改进“黄箱”支持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惠农增收效应。继续实施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选择部分地方开展改革试点,提高补贴的导向性和效能。完善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向主产区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扩大节水灌溉设备购置补贴范围。实施农业生产重大技术措施推广补助政策。实施粮油生产大县、粮食作物制种大县、生猪调出大县、牛羊养殖大县财政奖励补助政策。扩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奖补范围。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耕地保护补偿、生态补偿制度。

10.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继续执行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总结新疆棉花、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经验,完善补贴方式,降低操作成本,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兑现到农户。积极开展农产品价格保险试点。合理确定粮食、棉花、食糖、肉类等重要农产品储备规模。完善国家粮食储备吞吐调节机制,加强储备粮监管。落实新增地方粮食储备规模计划,建立重要商品商贸企业代储制度,完善制糖企业代储制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种植面积和产量统计调查,改进成本和价格监测办法。

11.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帮助农民降成本、控风险。抓好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试点,重点支持为农户提供代耕代收、统防统治、烘干储藏等服务。稳定和加强基层农技推广等公益性取务机构,健全经费保障和激励机制,改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工作和生活条件。发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在农技推广中的作用。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服务。加大中央、省级财政对主要粮食作物保险的保费补贴力度。将主要粮食作物制种保险纳入中央财政保费补贴目录。中央对政补贴险种的保险金领应覆盖直接物化成本。加快研究出台对地方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的中央财政以奖代补政策。扩大森林保险范围。支持邮政系统更好服务“三农”。创新气象为农服务机制,推动融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12.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立足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县)一业,壮大县域经济,带动农民就业致富。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休闲产品。加大对乡村旅游休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强线上线下营销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研究制定促进乡村旅游休闲发展的用地、财政、金融等扶持政策,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激活农村要素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13.拓宽农村外部增收渠道。增加本民收入,必须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和创业。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落实同工同酬政策,依法保障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建立农民工工资正常支付的长效机制。保障进城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扩大城镇社会保险对农民工的覆盖面,开展好农民工职业病防治和帮扶行动,完善随迁子女在当地接受义务教育和参加中高考相关政策,探索农民工享受城镇保障性住房的具体办法。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居住证制度,分类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居民同等待遇。现阶段,不得将农民进城落户与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相挂钩。引导有技能、资金和管理经验的农民工返乡创业,落实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降低创业成本和企业负担。优化中西部中小城市、小城镇产业发展环境,为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创造条件。

14.大力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加快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重点,加大投入和工作力度,加快片区规划实施,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推进精准扶贫,制定并落实建档立卡的贫困村和贫困户帮扶措施。加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和基本公共服务,加大用地政策支持力度,实施整村推进、移民搬迁、乡村旅游扶贫等工程。扶贫项目审批权原则上要下放到县,省市切实履行监管责任。建立公告公示制度,全面公开扶贫对象、资金安排、项目建设等情况。健全社会扶贫组织动员机制,搭建社会参与扶贫开发平台。完善干部驻村帮扶制度。加强贫困监测,建立健全贫困县考核、约束、退出等机制。经济发达地区要不断提高扶贫开发水平。

三、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繁荣农村,必须坚持不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加快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15.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确保如期完成“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任务,推动农村饮水提质增效,继续执行税收优惠政策。推进城镇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继续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因地制宜采取电网延伸和光伏、风电、小水电等供电方式,2015年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加快推进西部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强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资金投入和机制创新,切实加强农村客运和农村校车安全管理。完善农村沼气建管机制。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统筹搞好农房抗震改造。深入推进农村广播电视、通信等村村通工程,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宽带普及,推进信息进村入户。

16.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因地制宜保留并办好村小学和教学点。支持乡村两级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以未能继续升学的初中、高中毕业生为重点,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全覆盖,逐步实现免费中等职业教育。积极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扩大农村地区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落实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国家教育经费要向边疆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倾斜。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筹资机制,同步提高人均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进一步提高实际报销水平。全面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加强农村基层基本医疗、公共卫生能力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推进各级定点医疗机构与省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积极发展惠及农村的远程会诊系统。拓展重大文化惠民项目服务“三农”内容。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管理,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改进农村社会救助工作。落实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支持建设多种农村养老服务和文化体育设施。整合利用现有设施场地和资源,构建农村基层综合公共服务平台。

17.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村庄规划,强化规划的科学性和约束力。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搞好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推进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继续支持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加快推进农村河塘综合整治,开展农村垃圾专项整治,加大农村污水处理和改厕力度,加快改善村庄卫生状况。加强农村周边工业“三废”排放和城市生活垃圾堆放监管治理。完善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扩大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试点范围,重点支持村内公益事业建设与管护。完善传统村落名录和开展传统民居调查,落实传统村落和民居保护规划。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开展美丽乡村创建示范。有序推进村庄整治,切实防止违背农民意愿大规模撤并村庄、大拆大建。

18.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对于政府主导、财政支持的农村公益性工程和项目,可采取购买服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建设、管护和运营。对于能够商业化运营的农村服务业,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制定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建设目录,研究制定财税、金融等支持政策。探索建立乡镇政府职能转移目录,将适合社会兴办的公共服务交由社会组织承担。

19.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针对农村特点,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凝聚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精神力量。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好家风好家训活动,继续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医生、村官等活动,凝聚起向上、崇善、爱美的强大正能量。倡导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创作富有乡土气息、讴歌农村时代变迁的优秀文艺作品,提供健康有益、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

20.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入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不断夯实党在农村基层执政的组织基础。创新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加强乡村两级党组织班子建设,进一步选好管好用好带头人。严肃农村基层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严肃处理违反党规党纪的行为,坚决查处发生在农民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强化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通过服务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开展市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

四、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农村改革放在突出位置。要按照中央总体部署,完善顶层设计,抓好试点试验,不断总结深化,加强督查落实,确保改有所进、改有所成,进一步激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21.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民家庭经营主体地位,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创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方式,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鼓励发展规模适度的农户家庭农场,完善对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的支持服务体系。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拓宽服务领域,促进规范发展,实行年度报告公示制度,深入推进示范社创建行动。推进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和龙头企业。鼓励工商资本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土地经营权流转要尊重农民意愿,不得硬性下指标、强制推动。尽快制定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的准入和监管办法,严禁擅自改变农业用途。

22.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集体所有制有效实现形式,创新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出台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对土地等资源性资产,重点是抓紧抓实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扩大整省推进试点范围,总体上要确地到户,从严掌握确权确股不确地的范围。对非经营性资产,重点是探索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的集体统一运营管理有效机制。对经营性资产,重点是明晰产权归属,将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开展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试点过程中要防止侵蚀农民利益,试点各项工作应严格限制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和收益分配制度。充分发挥县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流转服务平台作用,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完善有利于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税费政策。

23.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在确保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审慎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分类实施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制定缩小征地范围的办法。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赋予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权能,建立健全市场交易规则和服务监管机制。依法保障农民宅基地权益,改革农民住宅用地取得方式,探索农民住房保障的新机制。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监督,切实做到封闭运行、风险可控,边试点、边总结、边完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

24.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要主动适应农村实际、农业特点、农民需求,不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运用财政税收、货币信贷、金融监管等政策措施,推动金融资源继续向“三农”倾斜,确保农业信贷总量持续增加、涉农贷款比例不降低。完善涉农贷款统计制度,优化涉农贷款结构。延续并完善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有关税收政策。开展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提供更优惠的支农再贷款利率。鼓励各类商业银行创新“三农”金融服务。农业银行[-2.02% 资金 研报]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覆盖全部县域支行。农业发展银行要在强化政策性功能定位的同时,加大对水利、贫困地区公路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力度,审慎发展自营性业务。国家开发银行要创新服务“三农”融资模式,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农村建设的中长期信贷投放。提高农村信用社资本实力和治理水平,牢牢坚持立足县域、服务“三农”的定位。鼓励邮政储蓄银行拓展农村金融业务。提高村镇银行在农村的覆盖面。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有效途径,稳妥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试点,落实地方政府监管责任。做好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贷款试点工作。鼓励开展“三农”融资担保业务,大力发展政府支持的“三农”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完善银担合作机制。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鼓励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发行债券。开展大型农机具融资租赁试点。完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强化农村普惠金融。继续加大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等对农村妇女的支持力度。

25.深化水利和林业改革。建立健全水权制度,开展水权确权登记试点,探索多种形式的水权流转方式。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积极推广水价改革和水权交易的成功经验,建立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加强农业用水计量,合理调整农业水价,建立精准补贴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营。鼓励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扶持其成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护主体。积极发展农村水利工程专业化管理。建立健全最严格的林地、湿地保护制度。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和国有林区改革,明确生态公益功能定位,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培育。建立国家用材林储备制度。积极发展符合林业特点的多种融资业务,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碳汇林业建设。

26.加快供销合作社和农垦改革发展。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坚持为农服务方向,着力推进基层社改造,创新联合社治理机制,拓展为农服务领域,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全国性为“三农”提供综合服务的骨干力量。抓紧制定供销合作社条例。加快研究出台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化农场企业化、垦区集团化、股权多元化改革,创新行业指导管理体制、企业市场化经营体制、农场经营管理体制。明晰农垦国有资产权属关系,建立符合农垦特点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进一步推进农垦办社会职能改革。发挥农垦独特优势,积极培育规模化农业经营主体,把农垦建成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的示范带动力量。

27.创新和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在有实际需要的地方,扩大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继续搞好以社区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探索符合各地实际的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进一步规范村“两委”职责和村务决策管理程序,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制度设计,健全村民对村务实行有效监督的机制,加强对村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制约,确保监督务实管用。激发农村社会组织活力,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农村专业协会类、公益慈善类、社区服务类等社会组织。构建农村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开展突出治安问题专项整治,推进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建设。

五、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农村是法治建设相对薄弱的领域,必须加快完善农业农村法律体系,同步推进城乡法治建设,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三农”工作。同时要从农村实际出发,善于发挥乡规民约的积极作用,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28.健全农村产权保护法律制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财产权的保护。抓紧修改农村土地承包方面的法律,明确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具体实现形式,界定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之间的权利关系,保障好农村妇女的土地承包权益。统筹推进与农村土地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和修改工作。抓紧研究起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条例。加强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

29.健全农业市场规范运行法律制度。健全农产品市场流通法律制度,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公平交易,营造农产品流通法治化环境。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适时启动相关立法工作。完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加强产地环境保护,规范农业投入品管理和生产经营行为。逐步完善覆盖农村各类生产经营主体方面的法律法规,适时修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30.健全“三农”支持保护法律制度。研究制定规范各级政府“三农”事权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中央和地方政府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支出责任。健全农业资源环境法律法规,依法推进耕地、水资源、森林草原、湿地滩涂等自然资源的开发保护,制定完善生态补偿和土壤、水、大气等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积极推动农村金融立法,明确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支农责任,促进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农业保险健康发展。加快扶贫开发立法。

31.依法保障农村改革发展。加强农村改革决策与立法的衔接。农村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立法要主动适应农村改革和发展需要。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立法条件成熟的,要及时上升为法律。对不适应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规,要及时修改和废止。需要明确法律规定具体含义和适用法律依据的,要及时作出法律解释。实践条件还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试的,要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授权。继续推进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强化基层执法队伍,合理配置执法力量,积极探索农林水利等领域内的综合执法。健全涉农行政执法经费财政保障机制。统筹城乡法律服务资源,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

32.提高农村基层法治水平。深入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各级领导、涉农部门和农村基层干部法治观念,引导农民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引导和支持农民群众通过合法途径维权,理性表达合理诉求。依法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依靠农民和基层的智慧,通过村民议事会、监事会等,引导发挥村民民主协商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出发,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切实防止出现放松农业的倾向,勇于直面挑战,敢于攻坚克难,努力保持农业农村持续向好的局面。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入研究农业农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面临的风险挑战,科学谋划、统筹设计“十三五”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政策。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三农”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坚持不懈改进工作作风,努力提高“三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加快农村改革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东莞两会精神详细解读精编

全文共 3273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2月24日下午,东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在市会议大厦开幕。下面是yjbys作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昨日,《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揭开了这些问题的答案。

《纲要》明确提出,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区域协调、绿色低碳发展等举措,东莞在“十三五”期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到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9200亿元以上,人均GDP约11万元,五年年均增长分别达8%左右和7.5%左右。

“十三五”经济预期增速为8%

“十二五”期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等复杂的内外发展环境挑战和艰巨的转型升级任务,我市仍然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2015年全市GDP为6275亿元,五年年均增长7.9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56万元(约1.2万美元),五年年均增长7.2%。

到2015年,我市三次产业结构从“二、三、一”转变为“三、二、一”,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提升,单位GDP能耗、地耗持续下降,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高。

正是基于“十二五”的成果,《纲要》明确了“十三五”经济主要目标,GDP年均增速为8%左右,人均GDP年均增速达到7.5%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92%,户籍人口城镇化加快提高;力争提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到2020年第三产业比重55%左右,其中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超过63%。

“十三五”时期,努力实现发展动力转换和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产业结构显著优化、城市品质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治理能力显著增强。

对此,市发改局局长朱斌华分析认为,“十三五”虽然有复杂因素带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但我市在“十二五”很早就注重科技创新、很早就形成了全民创新意识;“三重”建设启动快、成效大;争取多个国家试点,获得良好的制度环境,这些基础使得实现8%增长目标很有信心。

未来五年重点发展六大产业

《纲要》对“十三五”加快转型升级,提出“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积极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为标志的‘四新经济’,构建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对东莞产业格局而言,这也意味着现代产业、先进制造业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十三五”将重点发展哪些产业?《纲要》提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文化旅游、金融业、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六大产业,将是今后发展的重点产业。其中,电子信息产业着重在通信设备、智能终端、消费电子、电子元器件等领域,2020年实现的增加值预计可达1300亿元;而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机器人及关键零部件、智能传感器及仪器仪表、高速高精制造装备、节能环保装备、汽车零部件制造、重大智能成套装备、电子等领域,2020年增加值预计为1900亿元。

对重点发展产业的定位,朱斌华表示,电子信息是支柱产业的龙头,装备制造业是珠江东、西两岸重点发展的产业,尤其是智能制造产业,东莞的机器人产业应用和本体制造有优势,但是核心部件生产研发还比较弱,今后将以松山湖为主,结合产业实际发展核心领域,形成全产业链优势。

“十三五”期间对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纲要》有了新的目标。到2020年,要实现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52%,稳居全国制造业城市第一梯队,建成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先进制造基地。

打造松山湖为核心的区域创新体系

未来五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东莞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战略,最终基本形成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主要创新指标位于全省前列,成为国内领先的创新型城市。

在这个区域创新体系中,《纲要》提出,要强化松山湖(生态园)的创新中心地位,以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努力实现超常规发展,打造成为全市创新驱动发展的集聚区、生力军、加速器和创新核,再以松山湖地区为核心和主要节点,打造东莞市的“创新轴”,形成南连深圳大沙河创新区、光明新区、南山区,北接广州科学城,横贯珠三角东岸的“创新走廊”。

此外,建成横向贯穿东部片区、松山湖(生态园)地区、中心城区、水乡经济区的“创业之路”;在珠江口东岸现代产业集聚区建设“临港现代产业创新带”;东南组团、西南组团发挥毗邻深圳优势,建设“环深创新资源融合发展带”。

至此,依托“创新核”、“创新轴”和“创新带”,加快中心城区科技服务创新区、水乡经济区、常平科技园和银瓶合作创新区等多个重点创新支点集聚发展,与各专业镇创新资源形成“创新网”。

数据

《纲要》主要经济目标

到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9200亿元以上,人均GDP约11万元;

GDP年均增速为8%左右,人均GDP年均增速达到7.5%左右;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92%,户籍人口城镇化加快提高;

力争提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到2020年第三产业比重占55%左右,其中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超过63%。

“十三五”规划目标

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 9200亿元 增速

8%

人均GDP约

11

万元 增速

7.5%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

92%

第三产业比重占

55%

左右,其中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超过

63%

/ 《纲要》重点解读/

关键词:产业结构

内容: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内外源型经济协调发展,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到2020年,第三产业比重55%左右;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63%以上。

解读:产业结构的转变,是东莞多年转型升级的结果。对一个工商业大市而言,这个比例有很好的优势,“十三五”期间能够更好地服务和推动第二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创新驱动

内容: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育苗造林”行动计划,引进、培育和孵化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自主核心技术和行业竞争优势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

解读:东莞很早就提出并实践科技创新,对创新主体的培育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大批创新主体的形成,强化了创新发展的新动力,为成为领先的创新型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先进制造

内容:优化先进制造业布局,建设环松山湖地区智能制造和先进制造集聚区、银瓶高端装备产业集聚区、水乡新兴产业集聚区、临港现代产业集聚区、临深先进制造产业集聚区、横沥模具产业集聚区、石碣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两岸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

解读:先进制造业在东莞规模以上工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这是加快转型升级渐入佳境的表现。先进制造业产业集聚区的布局,既能集聚产业资源,又能够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

内容:重点领域包括总部经济、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科技服务、金融保险、服务外包、会展商务、专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商贸服务、旅游、健康服务、养老服务、家庭服务、房地产等生活性服务业。

解读:生产性服务业依托强大制造业,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是今后主抓的重大方向。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能够为东莞制造业提供高效配套服务,推动东莞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

关键词:智慧东莞

内容:加快国家电子商务、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建设,推动“互联网+”社会治理,探索公共参与的网络化社会管理服务新模式,利用大数据分析手段,提升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大力推进“智慧东莞”建设、实施大数据发展战略、推进电子政务体系建设。

解读:“互联网+”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手,便捷性、资源共享等特点,使企业运营成本减轻,使社会治理高效。通过实施“互联网+计划”,有力强化东莞的信息引领作用,为东莞国际化营商水平增色。

关键词:统筹组团

内容:构建“一中心四组团”(中心组团、西南组团、西北组团、东南组团、东北组团)的新型空间格局,以统筹组团发展为基础,结合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探索组团发展新机制,积极稳妥探索行政区划调整,提升城市管理层次,增强发展活力。

解读:统筹组团式区域协调,可以打破镇街独立的经济单元,从而实现双赢的格局。同时,发挥发达组团对欠发达组团的帮扶作用,也有利解决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两会热点解读2024年“两会”十大热点议案提案

全文共 316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全国“两会”开幕以来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的代表委员十大议案提案。其中,李彦宏提出的设立“中国大脑”以及马化腾提出的“用移动互联网防治雾霾”为今年议 案提案增加了技术含量,成为今年“两会”一大亮点。“元宵节放假”和“废除嫖宿幼女罪”的建议更是获得网民普遍叫好。虽然“延长产假”和“提高个税起征 点”还存在一些争议,但仍然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此外,莫言和崔永元提出的“学前教育”和“转基因”提案也赢得较高的关注度。

据悉,2015年"两会"代表委员十大热点议案提案总热度由媒体报道量、微博文章数和论坛博客文章数、微信文章数四项指标通过归一化赋权相加的方式统计得出,媒 体报道、微博、微信三者权重占百分之之三十,论坛博客占百分之十。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学习两会精神发言稿

全文共 905 字

+ 加入清单

围绕为“十三五”规划实施建言献策这一工作主线,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重大任务,全国政协紧扣全面深化改革协商建言,为推动重大举措落地见效凝聚起广泛共识,

临近两会,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释放了一个好消息:2013年至2016年4年间,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都超过1000万人,累计脱贫5564万人。这项举世瞩目的成就背后,凝结着人民政协的智慧和汗水。

开展贫困人口异地搬迁、武陵山片区精准扶贫、延安赣南等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等系列视察调研,召开“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高扶贫实效”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2016年,全国政协围绕农村人口脱贫这一突出短板,动员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响应中共中央号召,积极担当作为,切实把智慧和力量汇聚到脱贫攻坚这项伟大决战中来。

与此同时,全国政协还鼓励和支持政协委员对口帮扶扶贫县、参与“万企帮万村”行动、结对帮扶贫困户、捐资助学,将扶贫扶志有机结合,综合运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智力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等手段,推动形成脱贫攻坚合力。

一场场座谈、一项项调研、一次次交流……见证了人民政协求真务实的履职作为,换来的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出的实招、谋的良策。

——围绕“东北三省工业转型升级问题”,组织大规模调研活动。3位全国政协副主席带队,近百位委员和有关人员参加,分16个子课题深入22个市地、87家企业,召开57场座谈会,最终形成1个总报告和22个分报告供中央决策参考。国务院随后召开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推进会议,将报告提出的许多意见建议吸收到关于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的意见中,助力东北振兴。

——聚焦创新驱动和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召开“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专题协商会,并成立专题组前往四川等地深入调研,为从实践层面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提出多项建设性意见建议。

——着眼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和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每季度召开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开展优化金融服务、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等专题调研,发挥决策咨询作用。

——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召开人口资源环境态势分析会,围绕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土地资源保护利用和土壤污染防治等进行调研,为建设美丽中国献计献策。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从此我不再任性下去初二作文

全文共 632 字

+ 加入清单

任性,是每一个小孩子或青少年都有的。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他们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自己独一无二的脾气。因为这样,父母才没办法使用暴力去管教自己爱任性、爱耍小脾气的孩子。而我呢,和别人唯一不一样的就是我和父母不任性、不耍小脾气,一切我都按着父母说的去做。所以我和父母的关系一直都很好。

这件事,还是从我10岁那年开始。其实在我上小的时候也经常和父母发生矛盾。结果都是因为自己幼小,说不过父母而不服气的服从。在服从的那一刻,父母还会笑一阵,是嘲笑吗?不知道,我至今都不知道。10岁的那年的一天傍晚,我和妈妈又吵了一架,我那天真的是气昏了头——离家出走了。我去了姑姑家,并且不让姑姑告诉妈妈我在这,姑姑无奈的答应了,我心里也一阵暗笑,后来,不知怎么了,突然下雨了,姑姑告诉我:“你妈妈在到处找你呢!”我说:“没事,等明天雨停了我就回家。”姑姑说:“那好吧!”一会儿,爸爸又打来电话,说他是在医院。我还想:“没事到医院干什么?”也没在意。只等姑姑挂了电话告诉我,妈妈在找我的时候不小心滑了一跤。摔倒了,骨折了。姑姑话音刚落,没等她反应过来,我就已经冲出了家门,当时我内心的一切怨恨都忘记了。冒着雨来到了医院,湿淋淋的站在妈妈病房的门口呆那了。我也因为淋雨,感冒了。

妈妈骨折,住了一个月的医院,现在,她的那条腿也不能过于用力,不然就会疼得受不了。我了解了妈妈,我知道了我在父母心中有多么重要,父母为了我不顾一切,还让我上这么好的学校。真的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从此,我不再任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年中央卫视鸡年春节联欢晚会观后感

全文共 240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的春晚给人的印象华丽、缤纷、热烈。

但,让我感动的倒是那首朴实无华的《父子》,佟铁鑫和杨洋情真意切的演唱真温暖人心。还有那《天地人和》这个节目,那功夫真棒,充分地表现出中国功夫的博大精深。

可是让我失望的是那《茉莉花》,这个节原来在出彩中国人这个专题节目里演过,那优美多姿的舞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还有那绿配白色的服装是那么清新雅致,让人耳目一新。但是,春晚上演的《茉莉花》感受不到茉莉花的韵味,背景和服装都是花里胡哨乱纷纷的,不知道是表现什么。那么高超的舞姿让舞美给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全国两会开幕式直播

全文共 596 字

+ 加入清单

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已经在3点的时候举行了开幕式,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直播地址,欢迎大家继续阅读。

会议直播地址:http://lianghui.people.com.cn/2016cppcc/GB/402622/402824/index.html

会议时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将于2016年3月3日在北京开幕。14日闭幕,会期11天。

会议议程

听取和审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列席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听取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有关报告;

讨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讨论慈善法草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议程(草案):

一、听取和审议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二、听取和审议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三、列席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听取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有关报告。讨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讨论慈善法(草案)。

四、审议通过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政治决议。

五、审议通过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关于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六、审议通过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中央一号文件原文要点

全文共 11959 字

+ 加入清单

以下是YJBYS小编整理的关于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全文:

2014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深化农村改革力度,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农村公共事业持续发展,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出了突出贡献。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必须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国内农业生产成本快速攀升,大宗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如何在“双重挤压”下创新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提高农业竞争力,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考验。我国农业资源短缺,开发过度、污染加重,如何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必须应对的一个重大挑战。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加速,城乡互动联系增强,如何在城镇化深入发展背景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共同繁荣,是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破解这些难题,是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重大任务。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靠改革添动力,以法治作保障,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2015年,农业农村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建设,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做强农业,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1.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强化对粮食主产省和主产县的政策倾斜,保障产粮大县重农抓粮得实惠、有发展。粮食主销区要切实承担起自身的粮食生产责任。全面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统筹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剥离耕作层土壤再利用。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将口粮生产能力落实到田块地头、保障措施落实到具体项目。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大资金投入,集中力量加快建设一批重大引调水工程、重点水源工程、江河湖泊治理骨干工程,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征地补偿、耕地占补平衡实行与铁路等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同等政策。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快推进现代灌区建设,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和盐碱地改造科技示范。深入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实施植物保护建设工程,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

2.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科学确定主要农产品自给水平,合理安排农业产业发展优先序。启动实施油料、糖料、天然橡胶生产能力建设规划。加快发展草牧业,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立足各地资源优势,大力培育特色农业。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布局调整。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继续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继续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实施园艺产品提质增效工程。加大对生猪、奶牛、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支持力度,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加快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畜禽养殖,增强畜牧业竞争力。完善动物疫病防控政策。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加大标准池塘改造力度,继续支持远洋渔船更新改造,加强渔政渔港等渔业基础设施建设。

3.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加强县乡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落实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费用补助政策。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食品安全城市创建活动。大力发展名特优新农产品,培育知名品牌。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综合协调制度,强化地方政府法定职责。加大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力度,保护农林业生产安全。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严惩各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4.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完善科研院所、高校科研人员与企业人才流动和兼职制度,推进科研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和科技人员股权激励改革试点,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建立优化整合农业科技规划、计划和科技资源协调机制,完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机制。加强对企业开展农业科技研发的引导扶持,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应用的主体。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在生物育种、智能农业、农机装备、生态环保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建立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搭建农业科技融资、信息、品牌服务平台。探索建立农业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校及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职业院校、科技特派员队伍在科研成果转化中的作用。积极推进种业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改革试点,完善成果完成人分享制度。继续实施种子工程,推进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级育种制种基地建设。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安全管理、科学普及。支持农机、化肥、农药企业技术创新。

5.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加快全国农产品市场体系转型升级,着力加强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健全交易制度。完善全国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加大重要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千亿斤粮食新建仓容建设进度,尽快形成中央和地方职责分工明确的粮食收储机制,提高粮食收储保障能力。继续实施农户科学储粮工程。加强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加快构建跨区域冷链物流体系,继续开展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试点。推进合作社与超市、学校、企业、社区对接。清理整顿农产品运销乱收费问题。发展农产品期货交易,开发农产品期货交易新品种。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

6.加强农业生态治理。实施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大力推广生物有机肥、低毒低残留农药,开展秸秆、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和农田残膜回收区域性示范,按规定享受相关财税政策。落实畜禽规模养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大力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继续实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开展西北旱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治理、东北黑土地保护试点。加大水生生物资源增殖保护力度。建立健全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国家水资源督察制度。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全面实施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行动。加大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力度。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扩大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退耕还湿试点范围,推进重要水源地生态清洁小流域等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大力推进重大林业生态工程,加强营造林工程建设,发展林产业和特色经济林。推进京津冀、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修复。摸清底数、搞好规划、增加投入,保护好全国的天然林。提高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补助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继续扩大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试点。实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湿地保护奖励试点和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补贴政策。加快实施退牧还草、牧区防灾减灾、南方草地开发利用等工程。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加强问责监管,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7.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加强农产品进出口调控,积极支持优势农产品出口,把握好农产品进口规模、节奏。完善粮食、棉花、食糖等重要农产品进出口和关税配额管理,严格执行棉花滑准税政策。严厉打击农产品走私行为。完善边民互市贸易政策。支持农产品贸易做强,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企业集团。健全农业对外合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抓紧制定农业对外合作规划。创新农业对外合作模式,重点加强农产品加工、储运、贸易等环节合作,支持开展境外农业合作开发,推进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开展技术培训、科研成果示范、品牌推广等服务。完善支持农业对外合作的投资、财税、金融、保险、贸易、通关、检验检疫等政策,落实到境外从事农业生产所需农用设备和农业投入品出境的扶持政策。充分发挥各类商会组织的信息服务、法律咨询、纠纷仲裁等作用。

二、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富裕农民,必须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开发农村二三产业增收空间,拓宽农村外部增收渠道,加大政策助农增收力度,努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的势头。

8.优先保证农业农村投入。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明确政府对改善农业农村发展条件的责任。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各级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加快建立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持续增加财政农业农村支出,中央基建投资继续向农业农村倾斜。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重点支持农民增收、农村重大改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民生改善。转换投入方式,创新涉农资金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改革涉农转移支付制度,下放审批权限,有效整合财政农业农村投入。切实加强涉农资金监管,建立规范透明的管理制度,杜绝任何形式的挤占挪用、层层截留、虚报冒领,确保资金使用见到实效。

9.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健全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保持农业补贴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逐步扩大“绿箱”支持政策实施规模和范围,调整改进“黄箱”支持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惠农增收效应。继续实施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选择部分地方开展改革试点,提高补贴的导向性和效能。完善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向主产区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扩大节水灌溉设备购置补贴范围。实施农业生产重大技术措施推广补助政策。实施粮油生产大县、粮食作物制种大县、生猪调出大县、牛羊养殖大县财政奖励补助政策。扩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奖补范围。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耕地保护补偿、生态补偿制度。

10.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继续执行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总结新疆棉花、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经验,完善补贴方式,降低操作成本,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兑现到农户。积极开展农产品价格保险试点。合理确定粮食、棉花、食糖、肉类等重要农产品储备规模。完善国家粮食储备吞吐调节机制,加强储备粮监管。落实新增地方粮食储备规模计划,建立重要商品商贸企业代储制度,完善制糖企业代储制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种植面积和产量统计调查,改进成本和价格监测办法。

11.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帮助农民降成本、控风险。抓好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试点,重点支持为农户提供代耕代收、统防统治、烘干储藏等服务。稳定和加强基层农技推广等公益性取务机构,健全经费保障和激励机制,改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工作和生活条件。发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在农技推广中的作用。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服务。加大中央、省级财政对主要粮食作物保险的保费补贴力度。将主要粮食作物制种保险纳入中央财政保费补贴目录。中央对政补贴险种的保险金领应覆盖直接物化成本。加快研究出台对地方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的中央财政以奖代补政策。扩大森林保险范围。支持邮政系统更好服务“三农”。创新气象为农服务机制,推动融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12.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立足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县)一业,壮大县域经济,带动农民就业致富。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休闲产品。加大对乡村旅游休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强线上线下营销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研究制定促进乡村旅游休闲发展的用地、财政、金融等扶持政策,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激活农村要素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13.拓宽农村外部增收渠道。增加本民收入,必须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和创业。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落实同工同酬政策,依法保障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建立农民工工资正常支付的长效机制。保障进城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扩大城镇社会保险对农民工的覆盖面,开展好农民工职业病防治和帮扶行动,完善随迁子女在当地接受义务教育和参加中高考相关政策,探索农民工享受城镇保障性住房的具体办法。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居住证制度,分类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居民同等待遇。现阶段,不得将农民进城落户与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相挂钩。引导有技能、资金和管理经验的农民工返乡创业,落实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降低创业成本和企业负担。优化中西部中小城市、小城镇产业发展环境,为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创造条件。

14.大力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加快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重点,加大投入和工作力度,加快片区规划实施,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推进精准扶贫,制定并落实建档立卡的贫困村和贫困户帮扶措施。加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和基本公共服务,加大用地政策支持力度,实施整村推进、移民搬迁、乡村旅游扶贫等工程。扶贫项目审批权原则上要下放到县,省市切实履行监管责任。建立公告公示制度,全面公开扶贫对象、资金安排、项目建设等情况。健全社会扶贫组织动员机制,搭建社会参与扶贫开发平台。完善干部驻村帮扶制度。加强贫困监测,建立健全贫困县考核、约束、退出等机制。经济发达地区要不断提高扶贫开发水平。

三、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繁荣农村,必须坚持不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加快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15.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确保如期完成“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任务,推动农村饮水提质增效,继续执行税收优惠政策。推进城镇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继续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因地制宜采取电网延伸和光伏、风电、小水电等供电方式,2015年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加快推进西部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强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资金投入和机制创新,切实加强农村客运和农村校车安全管理。完善农村沼气建管机制。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统筹搞好农房抗震改造。深入推进农村广播电视、通信等村村通工程,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宽带普及,推进信息进村入户。

16.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因地制宜保留并办好村小学和教学点。支持乡村两级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以未能继续升学的初中、高中毕业生为重点,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全覆盖,逐步实现免费中等职业教育。积极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扩大农村地区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落实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国家教育经费要向边疆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倾斜。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筹资机制,同步提高人均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进一步提高实际报销水平。全面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加强农村基层基本医疗、公共卫生能力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推进各级定点医疗机构与省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积极发展惠及农村的远程会诊系统。拓展重大文化惠民项目服务“三农”内容。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管理,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改进农村社会救助工作。落实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支持建设多种农村养老服务和文化体育设施。整合利用现有设施场地和资源,构建农村基层综合公共服务平台。

17.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村庄规划,强化规划的科学性和约束力。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搞好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推进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继续支持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加快推进农村河塘综合整治,开展农村垃圾专项整治,加大农村污水处理和改厕力度,加快改善村庄卫生状况。加强农村周边工业“三废”排放和城市生活垃圾堆放监管治理。完善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扩大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试点范围,重点支持村内公益事业建设与管护。完善传统村落名录和开展传统民居调查,落实传统村落和民居保护规划。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开展美丽乡村创建示范。有序推进村庄整治,切实防止违背农民意愿大规模撤并村庄、大拆大建。

18.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对于政府主导、财政支持的农村公益性工程和项目,可采取购买服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建设、管护和运营。对于能够商业化运营的农村服务业,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制定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建设目录,研究制定财税、金融等支持政策。探索建立乡镇政府职能转移目录,将适合社会兴办的公共服务交由社会组织承担。

19.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针对农村特点,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凝聚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精神力量。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好家风好家训活动,继续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医生、村官等活动,凝聚起向上、崇善、爱美的强大正能量。倡导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创作富有乡土气息、讴歌农村时代变迁的优秀文艺作品,提供健康有益、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

20.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入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不断夯实党在农村基层执政的组织基础。创新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加强乡村两级党组织班子建设,进一步选好管好用好带头人。严肃农村基层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严肃处理违反党规党纪的行为,坚决查处发生在农民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强化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通过服务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开展市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

四、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农村改革放在突出位置。要按照中央总体部署,完善顶层设计,抓好试点试验,不断总结深化,加强督查落实,确保改有所进、改有所成,进一步激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21.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民家庭经营主体地位,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创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方式,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鼓励发展规模适度的农户家庭农场,完善对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的支持服务体系。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拓宽服务领域,促进规范发展,实行年度报告公示制度,深入推进示范社创建行动。推进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和龙头企业。鼓励工商资本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土地经营权流转要尊重农民意愿,不得硬性下指标、强制推动。尽快制定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的准入和监管办法,严禁擅自改变农业用途。

22.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集体所有制有效实现形式,创新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出台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对土地等资源性资产,重点是抓紧抓实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扩大整省推进试点范围,总体上要确地到户,从严掌握确权确股不确地的范围。对非经营性资产,重点是探索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的集体统一运营管理有效机制。对经营性资产,重点是明晰产权归属,将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开展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试点过程中要防止侵蚀农民利益,试点各项工作应严格限制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和收益分配制度。充分发挥县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流转服务平台作用,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完善有利于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税费政策。

23.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在确保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审慎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分类实施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制定缩小征地范围的办法。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赋予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权能,建立健全市场交易规则和服务监管机制。依法保障农民宅基地权益,改革农民住宅用地取得方式,探索农民住房保障的新机制。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监督,切实做到封闭运行、风险可控,边试点、边总结、边完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

24.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要主动适应农村实际、农业特点、农民需求,不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运用财政税收、货币信贷、金融监管等政策措施,推动金融资源继续向“三农”倾斜,确保农业信贷总量持续增加、涉农贷款比例不降低。完善涉农贷款统计制度,优化涉农贷款结构。延续并完善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有关税收政策。开展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提供更优惠的支农再贷款利率。鼓励各类商业银行创新“三农”金融服务。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覆盖全部县域支行。农业发展银行要在强化政策性功能定位的同时,加大对水利、贫困地区公路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力度,审慎发展自营性业务。国家开发银行要创新服务“三农”融资模式,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农村建设的中长期信贷投放。提高农村信用社资本实力和治理水平,牢牢坚持立足县域、服务“三农”的定位。鼓励邮政储蓄银行拓展农村金融业务。提高村镇银行在农村的覆盖面。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有效途径,稳妥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试点,落实地方政府监管责任。做好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贷款试点工作。鼓励开展“三农”融资担保业务,大力发展政府支持的“三农”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完善银担合作机制。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鼓励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发行债券。开展大型农机具融资租赁试点。完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强化农村普惠金融。继续加大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等对农村妇女的支持力度。

25.深化水利和林业改革。建立健全水权制度,开展水权确权登记试点,探索多种形式的水权流转方式。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积极推广水价改革和水权交易的成功经验,建立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加强农业用水计量,合理调整农业水价,建立精准补贴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营。鼓励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扶持其成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护主体。积极发展农村水利工程专业化管理。建立健全最严格的林地、湿地保护制度。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和国有林区改革,明确生态公益功能定位,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培育。建立国家用材林储备制度。积极发展符合林业特点的多种融资业务,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碳汇林业建设。

26.加快供销合作社和农垦改革发展。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坚持为农服务方向,着力推进基层社改造,创新联合社治理机制,拓展为农服务领域,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全国性为“三农”提供综合服务的骨干力量。抓紧制定供销合作社条例。加快研究出台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化农场企业化、垦区集团化、股权多元化改革,创新行业指导管理体制、企业市场化经营体制、农场经营管理体制。明晰农垦国有资产权属关系,建立符合农垦特点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进一步推进农垦办社会职能改革。发挥农垦独特优势,积极培育规模化农业经营主体,把农垦建成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的示范带动力量。

27.创新和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在有实际需要的地方,扩大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继续搞好以社区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探索符合各地实际的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进一步规范村“两委”职责和村务决策管理程序,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制度设计,健全村民对村务实行有效监督的机制,加强对村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制约,确保监督务实管用。激发农村社会组织活力,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农村专业协会类、公益慈善类、社区服务类等社会组织。构建农村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开展突出治安问题专项整治,推进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建设。

五、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农村是法治建设相对薄弱的领域,必须加快完善农业农村法律体系,同步推进城乡法治建设,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三农”工作。同时要从农村实际出发,善于发挥乡规民约的积极作用,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28.健全农村产权保护法律制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财产权的保护。抓紧修改农村土地承包方面的法律,明确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具体实现形式,界定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之间的权利关系,保障好农村妇女的土地承包权益。统筹推进与农村土地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和修改工作。抓紧研究起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条例。加强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

29.健全农业市场规范运行法律制度。健全农产品市场流通法律制度,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公平交易,营造农产品流通法治化环境。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适时启动相关立法工作。完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加强产地环境保护,规范农业投入品管理和生产经营行为。逐步完善覆盖农村各类生产经营主体方面的法律法规,适时修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30.健全“三农”支持保护法律制度。研究制定规范各级政府“三农”事权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中央和地方政府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支出责任。健全农业资源环境法律法规,依法推进耕地、水资源、森林草原、湿地滩涂等自然资源的开发保护,制定完善生态补偿和土壤、水、大气等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积极推动农村金融立法,明确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支农责任,促进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农业保险健康发展。加快扶贫开发立法。

31.依法保障农村改革发展。加强农村改革决策与立法的衔接。农村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立法要主动适应农村改革和发展需要。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立法条件成熟的,要及时上升为法律。对不适应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规,要及时修改和废止。需要明确法律规定具体含义和适用法律依据的,要及时作出法律解释。实践条件还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试的,要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授权。继续推进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强化基层执法队伍,合理配置执法力量,积极探索农林水利等领域内的综合执法。健全涉农行政执法经费财政保障机制。统筹城乡法律服务资源,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

32.提高农村基层法治水平。深入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各级领导、涉农部门和农村基层干部法治观念,引导农民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引导和支持农民群众通过合法途径维权,理性表达合理诉求。依法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依靠农民和基层的智慧,通过村民议事会、监事会等,引导发挥村民民主协商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出发,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切实防止出现放松农业的倾向,勇于直面挑战,敢于攻坚克难,努力保持农业农村持续向好的局面。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入研究农业农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面临的风险挑战,科学谋划、统筹设计“十三五”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政策。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三农”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坚持不懈改进工作作风,努力提高“三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加快农村改革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完)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央汇金等机构现身股东名单

全文共 698 字

+ 加入清单

“魏则西”事件中,公众对于“莆田系”的强烈争议让其背后的投资者“踩雷”。目前“莆田系”包括三家港股上市公司,分别是华夏医疗、和美医疗和万嘉集团;一家新三板上市公司,华韩整形医院;即将被A股上市公司并购的企业柯莱逊;以及安琪儿医疗等著名医疗企业。

新京报查阅上述公司发现,“莆田系”背后不乏明星股东和投资机构,包括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及夫人李巍、女儿刘畅,鼎晖投资及董事长吴尚志,红杉资本等。

华夏医疗早在2002年就登陆港交所,其截至2015年底的财报信息显示,公司第一大股东现为翁国亮之子翁嘉晋,翁国亮是与“莆田系”四大家族同辈的香港莆田商会会长。第二大股东的名单则出现了刘永好及夫人李巍、女儿刘畅,其通过新希望国际、南方希望实业等持有华夏医疗,持股比例为20.2%。

另一家港股上市公司和美医疗亦出现熟悉的面孔,鼎晖、建银国际、中央汇金等机构现身其股东名单。新京报查阅其2015年年报,公司第一大股东为“莆田系”四大家族之一的林玉明;而鼎晖及董事长吴尚志通过CDH Harmony持有和美医疗10.21%的股份,为上市公司第三大股东。建银国际和中央汇金等机构对于和美医疗的持股比例则为5.98%。

受“魏则西”事件的影响,“莆田系”的华夏医疗、和美医疗均在连跌两日后趋于稳定,两家公司市值蒸发2.87亿港元。根据初步计算上述机构在两日内市值蒸发超过5000万港元。

一位参股莆田系上市公司的知名投资人告诉新京报记者,之所以参股是因为看好中国的健康产业和民营医疗市场的发展空间。作为投资人,他当然不愿意看到民营医院出现问题,这不符合投资人的利益,投资人希望通过资本给市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从而获得回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年两会心得体会

全文共 504 字

+ 加入清单

反腐倡廉位列人民网两会热点调查榜单之首,这不是偶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显著成效,获得社会各界一致肯定,受到方方面面持续关注。纵向看,在2013年以来人民网历年两会热点调查中,“反腐倡廉”话题一直稳居前五位;横向看,今年的两会热点调查中,“反腐倡廉”也进入新华网等两会热点调查榜单前五位。

4年多来,党中央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既打“老虎”又拍“苍蝇”,驰而不息反对“四风”,腐败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党内政治生活呈现新的气象。党的十八大以来,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40人,处分223人,移送司法机关105人。在强有力的震慑下,2016年有5.7万名党员干部主动交代违纪问题。

从公众持续关注反腐问题也可看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反腐倡廉工作尽管成绩卓然,但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需要一个过程,基层群众对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依然反映强烈,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

今年两会期间,恰逢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正在进行中,这是中央整合反腐败资源力量,实现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面覆盖的一次创新,也将是今年两会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宁夏今年“两会”只安排4天

全文共 229 字

+ 加入清单

人大、政协年会只安排四天。18日前来报到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发现,2015年宁夏的“两会”创造了会期最短纪录。

宁夏今年的“两会”会期虽然短,但会议议程却一项都不少,只是安排更紧凑了。除了发改委、财政厅和民生计划的报告不在大会上宣读外,人大常委会、高级法院、检察院的工作报告都被安排在了一个上午,这就节省了半天时间。政协会议同样安排紧凑,除了现场旁听政府工作报告外,其他都是书面报告。这样,加上大会发言、大会选举、小组讨论在内,总共4天就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任性

全文共 238 字

+ 加入清单

两个人的距离,应该是太阳和地球,保持着温暖的距离,无论是冬是夏,这个温暖必然的存在。——题记

对不起。

我没有跟你分享我的心情,然而,我也不愿意跟你分享我的心情。

因为从小到大,没有一个人愿意,停下他们忙碌的身躯,来聆听我的故事。

伤心又怎样?只能抱着自己大哭一场。

那时候真的感觉,世界都抛弃了我一样。

开心又怎样?找一个地方自己疯笑一场。

那时候真的感觉,世界都不在乎了我一样。

我不愿跟你分享我的心情,因为我讨厌同情。

我会伪装坚强,我会伪装微笑,我会伪装很好。

我宁愿埋入心底。

折磨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年两会精神心得体会

全文共 652 字

+ 加入清单

用在政府自己身上的钱该怎么花?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答案:坚守节用裕民的正道。报告给中央部门定了高压线,即一律按不低于5%的幅度压减一般性支出,决不允许增加“三公”经费,挤出更多资金用于减税降费。此举彰显政府自身勒紧裤腰带,让百姓过好日子的坚定决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停建楼堂馆所、清理公房公车、压缩政府性文娱庆典活动等一系列举措接连落地,“三公”经费逐年减少,奢靡之风明显减少,党政形象大为改善,赢得了人民群众好评。

国奢则用费,用费则民贫。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财政收支矛盾仍然十分突出,政府带头节约开支尤为必要。政府厉行节约不仅仅是省钱,还会产生强大的示范作用,引领全社会形成艰苦奋斗的好风气。政府开支减少,少花钱多办事,可以给企业改革创新营造更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空间,大大增强企业发展的信心和活力。企业经营红火了,创造的整体社会财富增加,老百姓的生活自然也会水涨船高。换句话说,政府撙节用度,百姓更能荷包宽裕。

节用是手段,裕民是目的。细读政府工作报告和预算报告,无论是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提高至每人每年450元,还是中央财政安排补助地方专项扶贫资金比上年增加200亿元,无论是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还是加大对资源能源型和财政困难地区支持力度,都可以看到,这每一分增加的钱,都是用在补民生短板上。

各级政府和部门下定决心削减行政开支,拿出实招减轻企业过重负担,综合施策改善民生薄弱环节,百姓的日子就会一天比一天过得红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年中国两会闭幕:总理强调深化改革

全文共 668 字

+ 加入清单

3月15日,中国201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结束,李克强与中外记者见面并答记者问。李克强表达了深化改革的决心,表示尽管很疼,也影响到既得利益者,但仍要简政放权,并希望以此推动经济增长。

李克强总理说:“它不是剪指甲,是割腕,忍痛也得下刀。”

总理反复强调要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项目。他表示,简化企业注册程序后,私营企业登记注册量比上年增加了50%。

这次人大会上,中国政府将经济增长目标从2014年7.5%下调至7%,并承诺保证就业水平,打击腐败,治理污染。

李克强总理承认,改革面临来自有政治影响力的国有企业的阻力,因为国有企业将面对更为严峻的竞争,官员也许会因此降职。

总理提出:“因为简政放权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削权是要触动利益的。通过政府简政放权,可以用它去顶住经济下行的压力。”

李克强表示,今年经济增长目标调整为7%左右,实际上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如果因此导致就业率下降,政府将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他指出:“中国经济面临着下行的压力,有多重风险,关键在于新常态下要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中间找到平衡点。”

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治理污染目标,强调打击腐败,并承诺要保证2015年新毕业的749万大学生就业。

李克强总理表示,今年的要害就是要严格执行新出台的《环境保护法》,他承诺对违法违规排放的企业,坚决依法追究,提倡全社会人人参与治理环境的行动。

虽然大多数立法工作由150人组成的常委会决定,但一年一度的“两会”也发挥着关键作用,向基层传递政府工作安排的优先考虑及部署,倾听代表们所关心的问题,这些代表也代表着中国公民的利益,所发之声为群众之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9月1日中央一套开学第一课

全文共 180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晚上8点,我观看了《开学第一课》。这次的主题是“先辈的旗帜”,为什么要定这个主题呢?因为2016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80年前,我们的红军长征创造了伟大的历史奇迹和伟大的长征精神,这是我们这一代人需要继承和弘扬的。节目邀请了许多年迈的老红军,还有一些元帅、将军的子女们来给大家分享、讲述了当年红军长征途中的故事。

这次节目共分为四个课堂。

第一堂课的主题是“信念不移”,邀请的是99岁的老红军胡正先老爷爷。胡正先爷爷是当年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名通信兵。通信兵号称“红军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所以他们的工作非常重要。在一次和敌人的激战中,胡爷爷为保护红军的军事机密,硬是把密码本吞吃了下去;而在过雪山时忍饥挨饿48天,却依然要跟着大部队走下去。胡爷爷说,他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靠的就是对红军、对国家的坚定不移的信念。

第二堂课的主题是“勇往直前”。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捷生老奶奶为我们讲述了她跟随贺龙元帅打仗的故事。那个时候她还只是个襁褓中的小婴儿,贺龙元帅就把她放在马背上的摇篮里,但是在过江时,由于敌人从空中投下的炸弹把江水炸的都飞起来,马儿受到了惊吓,抬起前蹄,差点把摇篮掀翻。要不是有一位老红军及时把孩子抱住,真不知道后果会怎样!经过这件事后,贺龙元帅就干脆把孩子包进的怀里,就像《三国演义》中的赵云一样,抱着孩子去打仗。可是由于打仗时贺龙元帅太勇猛了,孩子给甩掉了都不知道,直到战役结束后才发现孩子不见了,贺龙元帅顿时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好在伤员把孩子找到了。贺捷生老奶奶说,贺龙元帅打仗从来没有害怕过,唯独这次真得害怕了,因为他说,如果连自己的孩子都保护不了,还怎么保护我们的战士、人民和国家?我认为贺龙元帅不只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将领,还是一个勇敢而负责的爸爸!

嘉宾贺陵生讲述了他的父亲贺炳炎将军的故事。贺炳炎被毛泽东主席称为“唯一一个不用敬军礼”的将军。因为他当年在长征中,右臂被敌人的子弹击碎。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和勇敢,在没有麻醉药的情况下,让士兵把自己的身体绑在木板上,嘴里完满了毛巾,并让医生用普通老百姓家的木锯子把自己的胳膊给锯掉了,手术过程持续了两小时十五分钟呢!手术后,贺龙元帅还举着他碎掉的骨头对大家说:“这是贺炳炎的骨头!这是红军的硬骨头!”这个故事一下子让我想到了关羽“刮骨疗伤”的故事。想想看,这么大的手术不打麻药会有多疼呢,我平时拔颗牙还要打麻药,而且,打了药还觉得特别难受、特别疼呢!我觉得的贺炳炎将军像关羽一样有着坚强的意志,让我非常佩服!

第三堂课的主题是“百折不挠”。104岁的秦华礼老爷爷为我们讲述了当年他在长征途中克服种种困难学习通信技术的故事。每年他们每人只有一支铅笔,指导员就告诉大家,为了节俭铅笔,在削铅笔时只削木头不削铅芯。对比一下我自己,我平时真是太浪费了,我有那么多的铅笔、钢笔、摩易擦笔,却还是要经常“买、买、买”,真是不应该!他们没有教具时,就用树枝当笔,土地当黑板,学习各种电路知识,还把英语单词写在木板上背在身后,随时记随时背。这种克服一切困难,争分夺秒学习知识的精神,我们都应该学习。

耿莹老奶奶则为我们讲述了她的父亲耿飚将军当年长征途中的故事。她为我们展示了当年红军长征时穿的草鞋。“草鞋”固名思议是用草编织而成的,非常不结实,穿着也一定非常难受,可是,就是穿着这样的鞋子,我们的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创造了一天最远行军240里地的奇迹。240里有多远呢?耿莹老奶奶告诉我们,相当于围着我们学校400米的操场转300圈呢!耿莹老奶奶还告诉我们,在过草地时,最艰难的是饥饿难耐。一开始,每人腰间都有一袋子粮食,可是一年后就都吃光了。大家只好吃野草、野花,有的战士为了尝试野草能不能吃,而中毒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最艰难时,红军一人一天的口粮只有一颗黄豆,这对于常人来说肯定是难以承受的,可是我们的红军却以“超人”般的意志和耐力做到了。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呢?是“百折不挠”的精神吧!

第四堂课的主题“坚持不懈”,主讲人是航天员王亚平阿姨。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作为一名宇航员的艰辛、劳累与危险,但同时,她也以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我们航天事业的成功,依靠的正是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坚持和努力,而这正是对“坚持不懈”的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通过观看这次节目,我了解到我们伟大的长征精神就是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我一定学习它们,踏上我的长征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全文共 3332 字

+ 加入清单

1、中央经济企稳信心增强,2016年取得三大进展。会议认为2016年取得了三大进展:一是经济形势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质量和效益提高。2016年经济L型探底软着陆,效果超出年初预期,GDP增速6.7%,1-10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8.6%,比去年同期大幅回升10.6个百分点,PPI从1月的-5.3%大幅回升至11月的3.3%;二是主要领域“四梁八柱”性改革基本出台,国企、财税、金融、社保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方案基本出台,改革从方案准备期步入深化攻坚期,随着十九大召开,政治经济学条件逐步具备;三是确立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框架,形成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体系,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均是2016年经济工作重点并带来重大投资机会。

2、中央认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问题,出路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议认为,我国经济运行仍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矛盾突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金融风险有所积聚,部分地区困难增多等。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导致经济循环不畅,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

3、稳增长在2017年经济工作中地位有所下降,财政扩张力度或不及2016年。2016年经济增速和企业效益超预期,为2017年经济工作重点从稳增长转向促改革和防风险提供了宏观背景。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变为“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调整了改革和扩大需求的顺序,也调整了重要性地位。2015年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适当增加必要的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2016年则变为“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预算安排要适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表明2017年财政扩张力度或不及2016年。

4、货币政策告别宽松时代,转向中性稳健,中国流动性拐点出现。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为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降低融资成本,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增长”,2016年则变为“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门,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表明2017年货币信贷政策不如2016年宽松。未来货币宽松的制约因素开始增多,房地产调控、通胀预期升温、人民币贬值和资本流出压力、2017年美联储加息次数上调至三次等。

5、防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从加杠杆步入去杠杆周期。会议强调,“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未来房地产调控将始终处于高压姿态,对于环比价格上涨的热点城市将不断加码限购限贷政策,否则地方政府将被问责;2014-2015年人民币被动成为世界第二大强势货币,积累了高估压力,未来汇率将继续修正高估,回归均衡合理水平;由于特朗普“基建+减税+反移民”等政策推动再通胀、美联储加息次数上调、美元走强、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2.6%、中美利差收窄等,人民币贬值预期下增加资本流出压力,未来资本账户管制将不断加强,发改委等四部门关注异常FDI;面对过去非银机构通过加杠杆、加久期、降信用的方式套利,央行通过“锁短放长”投放流动性,以实现拉长久期、抬升成本来实现债市去杠杆;前期新兴保险通过万能险举牌甚至并购上市公司,监管层开始出台“保险姓保、保监姓监”的新规。

6、“三去一降一补”深入推进,企业效益继续改善,重大投资机会凸显。会议强调,“去产能方面,要继续推动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创造条件推动企业兼并重组,要防止已经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同时用市场、法治的办法做好其他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去产能工作。”表明市场化和行政去产能将继续深入推进,并有望从钢铁煤炭向化工、有色、稀土等其他产能过剩行业领域扩展,供给约束仍将是主导未来大宗商品价格的主要逻辑。去杠杆方面,“要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要支持企业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股权融资力度,加强企业自身债务杠杆约束等,降低企业杠杆率。”

7、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产品价格上涨,土地流转。会议强调,“要加大农村环境突出问题综合治理力度,加大退耕还林还湖还草力度。要积极稳妥改革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抓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做好政策性粮食库存消化工作。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表明2017年农产品种植结构、收储制度、土地轮休、土地制度等改革有望推进,成本上涨和供给侧去库存将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将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8、着力振兴实体经济,避免房地产金融过度繁荣。会议强调,要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发扬“工匠精神”,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也要注重用新技术新业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2010-2013年影子银行过度发展,2014-2016年在货币超发下房地产金融过度繁荣,与之相对应的是实体经济产业空心化风险加剧。面对特朗普减税、吸引制造业等政策,以及印度在莫迪改革带领下的起飞,2017年将通过减税、放松管制等政策鼓励资金回归实体经济。

9、从刺激房地产到建立长效机制,限制投机性需求,增加土地供给,发展大都市圈。会议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表明中央明确了房地产的居住属性和消费属性,否定了投资投机属性。会议强调,“要落实人地挂钩政策,根据人口流动情况分配建设用地指标。要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应,提高住宅用地比例,盘活城市闲置和低效用地。特大城市要加快疏解部分城市功能,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表明中央决心解决人地分离、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不匹配的问题,大都市圈战略日渐清晰,小城镇化战略或退出历史舞台。随着大都市圈和区域核心城市土地供应增加,未来房地产投资回调幅度可能不深。2014-2016年房地产去库存比较充分,2017-2018年面临补库需求。

10、国企改革强调混改是突破口,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有望突破,产权保护将稳定企业家信心,股票市场将更强调服务实体经济而不是改革创新,“一带一路”迎来历史性机遇。国企改革方面,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论述为“要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2016年则变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表明中央把混改提到十分重要的位置,类似联通的混改方案有望在其他行业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金融监管方面,会议强调,要深入研究并积极稳妥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预计随着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召开,金融监管框架可能将作出调整,从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行为监管转变。股票市场方面,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论述为“尽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2016年则简化为“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改”,表明未来股票市场的主要任务不是改革创新而是服务实体经济,比如IPO提速、助力国企混改、传统行业兼并重组、债转股等。会议强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随着美国推出TPP,中国地缘政治经济环境改善,为“一带一路”和双边自贸区谈判迎来历史性机遇。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关于2024年全国两会下岗职工提案解读

全文共 1083 字

+ 加入清单

下岗是对职工下岗的简称,是我国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造成的一种客观现象。下面是2016年两会关于下岗的提案解读,供大家参考。

关于“4050"人员提前退休的提案

在企业改制进程中,对“4050”人员的优惠政策是享受3年的与国家共同按百分比负担社保,即例如以前个人缴纳社保每月要缴纳600多元,“4050”人员国家可以报销200多元,个人缴纳400多元,按照法定退休年龄正常退休。同时,各地政府想方设法设置公益岗位解决这些人的“再就业”问题。但是,由于“4050”人员年龄偏大、技能单一、就业困难、家庭负担重,生存困难,已经成为弱势群体。建议国家修改和完善现行的退休政策,对这部分人员中的男同志实行提前5年退休政策,以解决当前“4050”就业难生存难问题。

理由:

一、缩小贫富差距,体现社会公平。根据2009年各省市《政府工作报告》,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各省市GDP增长都在8%以上,政府财力增长了,应该发挥均衡作用,缩小贫富差距,对曾经在企业为国家做过贡献的老职工群体实行提前退休政策,解决这个弱势群体就业难、生存难的问题,体现社会公平。

二、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目前我国劳动力就业压力很大,不仅有2亿农民工,每年还要新增4、5百万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直接影响社会稳定。而“4050”人员本身年龄偏大、技能单一,竞争能力差,让他们提前退休,可以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

修改和完善现行的退休政策,对这部分人员中的男同志实行提前5年退休政策,到龄一批退休一批,逐步解决企业改制遗留的问题。

退休年龄的规定

根据1978年6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规定,下列几种情况可以办理退休:

(1)男性干部、工人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种的职工,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的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3)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的,经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

(4)因工致残,经医院证明(工人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按月享受伤残津贴;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年全国两会将于3月3日、5日召开

全文共 1054 字

+ 加入清单

两会”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由于两场会议于每年3月份“两会”先后召开全体会议,大部分会议进程基本上同时进行,故简称做“两会”。两会每5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X届X次会议。

根据中国宪法规定:“两会”召开的意义在于将“两会”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及整理,传达给党中央,“两会”代表是代表着广大选民的一种利益的,代表着选民在召开两会期间,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选民们自己的意见和要求。

地方每年召开的人大和政协也称为两会,通常召开的时间比全国“两会”时间要早。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将分别于3月5日3月3日在北京开幕。2015年则被称作“关键之年”。两会既要检阅过去的成绩单,也将为未来的改革加码。本届政府将进一步通过简政放权为改革“松绑”,同时有望在投融资、财税、价格、金融、国企体制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社会、民生、司法等领域的改革也将提速。全国两会中最受瞩目的总理记者会,预计将在3月15日上午于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举行。

恰逢2015全国两会到来之际,社会各界将再次聚焦党和国家的改革发展大计。两会看什么?怎么看?《人民日报》日前提炼出“十大看点”:

1.改革关键年,将有哪些关键之举?

2.新常态下,GDP增速会下调吗?

3.聚焦“三农”,农村“沉睡的资本”如何活起来?

4.区域协同,会创造哪些发展机遇?

5.制度反腐,“打虎”“拍蝇”还会有哪些动作?

6.公正司法,冤假错案不再有了吗?

7.立法法修改,“红头文件”能不再“任性”吗?

8.户籍改革,民生福祉有啥新期待?

9.巩固思想文化阵地,如何荡涤“精神雾霾”?

10.保护生态环境,如何破解“十面霾伏”?

自去年5月以来,“新常态”已经成为人们评论我国经济时的焦点词汇。在不少专家的分析中,“新常态”也被预测为会在两会上被频繁提及的新概念之一。其实,“新常态”一词早在此前已经陆续召开的各地两会中提前预热,记者梳理后发现,在大部分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有提及。例如,北京提到了11次,宁夏提到了10次。

两会召开前多家网站联合推出“我有问题问总理”这一专题,10天内获得了超过10万人参与,让人意外的是,在最热的十大问题里,“其他问题”遥遥领先。无独有偶,在人民网推出的“2015政府工作报告我来写”在线投票中,热点话题排行榜的第二名也是“其他”。有网民评价说,“其他”是对群众意见的尊重,因为每个人诉求不一样,而说出自己的诉求,正是在这一事关国家运行的重要日子里,最应该提倡和鼓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两会”是哪两个“会”?

全文共 422 字

+ 加入清单

全国“两会”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简称,正式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会议”两个会议。

回首“两会”历史,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建国初期,由于条件所限,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确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从1978年开始,按照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成为国家政治生活正常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全国“两会”自1985年起形成了在3月召开的惯例,自1998年起,每年的人代会均在3月5日开幕,1999年起,政协会均在3月3日开幕。

2015年全国两会会议会期为:人大3月5日-3月15日,11日休息。政协3日下午-13日下午,共11天。整个两会会期13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全国两会心得体会

全文共 1523 字

+ 加入清单

汇聚民意民情,问计国计民生,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哪些人最关注两会?他们最关注哪些问题?新华社联合百度搜索梳理了今年和自十八大以来的三年多时间里有关全国两会的大数据,“数”说两会关注点。

最热门:改革、环保、养老和创业

今年全国两会有哪些话题最热门?

百度提供的搜索数据显示,改革、环保、养老、创业这四大话题排名居前,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搜索“高频词”,这四个话题的搜索量均超过亿次。

紧随其后的则是反腐、一带一路、创新创业、依法治国、价格改革等,这些话题的搜索量均超过千万次。消费环境、教育公平、户籍改革、全面两孩、看病难看病贵等关键词的搜索频率也在百万次以上。

不难发现,百姓的关注点正是政府工作的着力点。

两年多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定的181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中央有关部门完成261个改革任务,各方面共出台改革成果785项。这几百项改革成果,几乎涵盖了当今社会热点、难点、痛点,利在当下,着眼长远。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让天更蓝、水更清;简政放权、“双创”不仅让百姓办事更方便,更激发出全社会创业创新的热情;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低保等保障水平近几年不断提高,一张保基本、兜底线、广覆盖的民生保障网不断织密织牢……

社会热点、百姓痛点,正是执政者关注的方向,和中央确定的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契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1月2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所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

最变化:感受中国发展成果

跳出年度数据,看看三年多来两会大数据到底有哪些变化。

百度提供的2012年底至今年2月份的搜索年度月度变化数据显示,从年度变化看,三年多来关于两会的搜索量变化不大;从月度变化看,搜索量峰值集中在每年的3月1日至3月21日期间。

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一些新词如“中国梦”“一带一路”等都成了互联网搜索的高频词,“互联网+”、亚投行、经济新常态、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扶贫、人民币“入篮”等也是网民搜索最多的关键词。

数据显示,习马会、养老金并轨、全面两孩、胜利日阅兵……这些在去年刚刚发生的大事,成为“热度上升最快”的话题,从中可以看到我们走过的历程;教育公平、食品安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养老……这些昔日的热点、难点逐步得到改善,成为“热度上升最慢”的话题,人们亲身感受到发展的成果。

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7.4%,继续跑赢GDP增速,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进一步收窄;全国新建、改扩建校舍5166万平方米,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取得明显成果;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外地务工人员更多享受基本公共服务逐步推进……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表示,从数据的变化可以看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紧紧围绕共建共享这一核心,全面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覆盖面,让百姓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最关注:给关注两会人群画个像

“最关注”全国两会的都有谁?根据大数据,搜索人群呈现以下“画像”特征:

从地域分布上看,搜索量排前十的地方分别是北京、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山东、河南、河北、湖北、四川,表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与中部人口大省关注度较高。当然,分析显示,西部地区搜索量低也与人口少有关。

从年龄分布上看,19岁以下占搜索人群的13.32%,20-29岁为66.72%,30-39岁为16.51%,40-49岁为2.36%,50-59岁为0.67%,其他占0.42%。

数据表明,20-39岁中青年群体对两会的关注度最高,占总搜索人群的八成以上。这也与这一年龄段是上网主要人群的统计相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