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读后感作文(汇编20篇)

浏览

1372

作文

70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读后感800字

全文共 956 字

+ 加入清单

一本好书,无需华丽的辞藻,无需艰涩难懂的句子,无需富丽堂皇的情节。想要评价一本书,时间就是最好的的鉴定师。真正的好书,往往会在时间的长河中沉淀下来,无论时隔多少年,仍然风采依旧。我要推荐的便是一部关于梦想,关于完善自我的书——《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在长路漫漫的人生中,梦想是唯一不可丢弃的东西。

书中的主人公,那个男孩,也就是圣地亚哥,在比我们大一点的年纪,便开始实现梦想。他年幼的梦想是云游四方,甘愿做一个牧羊人风餐露宿,四海为家。直到有一天他梦见了金字塔下埋藏的宝藏,他的梦想变成了寻找那笔宝藏,在麦基洗德的指引下,男孩走上了寻找宝藏,实现梦想的道路。

这本书告诉我们有了梦想更要努力实现。

男孩为了启程出发,卖掉了跟随自己几年的羊群。当被骗子骗走全部钱财时,他没有灰心,找到了一份工作,继续踏上了寻找梦想的旅程。尽管他在途中遇到了骗走他全部财产的骗子、沙漠中的战争以及在他以为将要实现梦想时却希望破灭等困难,尽管男孩曾失望过、放弃过、迷茫过、恐惧过,但男孩始终没有放弃梦想,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这本书告诉我们这本书告诉我们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也少不了他人的帮助。

麦基洗德告诉男孩“万物皆为一物。当你想某种东西时,整个宇宙会合力助你实现愿望。”他使男孩开始实现自己的梦想,使他知道“天助自助者”这个道理。赶驼人告诉男孩“生活往往是,也仅仅是我们现在经历的这一刻。”使男孩知道现在对于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怀古”只能徒增伤悲,最重要的是“惜今”。炼金术士告诉男孩“倾听你的心声。”他带领男孩儿找到了宝藏的所在地,让男孩随时倾听自己的心声,做到顺心而为。

这本书除了告诉我们要不断寻找、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各个角落里也都有哲理的显现。正如麦基洗德所说“万物皆为一物。”举个例子:世界上有许多种语言,中文、英语、法语等,但他们表达出人的意思都是相同的,都是为了方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才出现的。简单点说,就是用不同的语言说同一句话,意思相同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罢了,这就是万物皆为一物。书里借人物之口,也告诉了我们生活的道理,让我们珍惜现在、不违背自己内心的想法。读这本书不仅仅是主人公在不断的完善自我,也是我们自己的一场修行、完善自我的过程。

读完这本书,会让沉溺在生活漩涡中的你,重拾希望与梦想,继续上路。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读后感500字

全文共 516 字

+ 加入清单

保罗·柯艾略所著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用富含哲理和诗意的语言讲述了牧羊少年圣地亚哥追寻宝藏的奇幻冒险故事,是当代少有的一部世界性的伟大作品。

故事讲述了少年圣地亚哥,因为喜欢旅行,做了牧羊人,一天,夜幕降临时,圣地亚哥赶着羊群来到一座废弃的老教堂前过夜。教堂的屋顶很久以前就塌了,在圣器室的位置长出了一棵高大的无花果树。后来,在撒冷之王的启示下,他开始寻找两次梦见的金字塔附近的宝藏。于是他卖掉羊群,跨海来到非洲,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磨难和考验,穿越了撒哈拉大沙漠,终于看到了肃穆而壮丽的金字塔,并在难民口中领悟到了埋藏珍宝的地方,原来就在那座废弃教堂里的无花果树下,最后他果真找到了宝藏,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财富不在远方,财富就在我们脚下,但我们却需要通过九死一生的寻找,才会有所悟。”

要实现梦想就必须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勇气、智慧、执著和经受考验。当我们决定去追求自己的梦想的时候,不要犹豫,不要怀疑自己。不要害怕实现梦想。也许你的财宝就在你的身边,然而如果你并不相信它们的存在,那么你将无法找到宝藏。只有经历过一番艰难险阻之后,你才会发现它。因为比结果更可贵的,是努力的过程,只有在过程中,你才可以看到更多,学到更多,懂得更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读后感500字

全文共 1146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今天我来和大家一起来谈一谈“真善美”。在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是真善美,那么真善美到底是什么?让我来告诉你,真:不虚伪,不做作。善:有善心,不邪恶。美:外整洁,心更美。看完《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这本书以后,我对真善美这几个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一直把这一段文字铭记在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中华民族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每个人心底蕴藏的善良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就是我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厚的土壤。要把增强全社会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作为宣传教育的重要着力点,引导人们辨别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自觉做到长修善德、常怀善念、常作善举。”

这段文字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现在我常常可以看到,哥哥、姐姐、叔叔、阿姨、爷爷、奶奶时时刻刻在帮助有困难的人。比如说,我在北京西站见过一个叔叔,他经常在路边义务指路,不管风有多大,不管是否有雾霾,从不间断。还有一位叫做唐菲的女大学生,怀着“服务西部,服务社会”的激情,参加了海南省大学生志愿服务中西部计划,选择了支教,成为一名支教教师。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真善美。

我们都要做一位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雷锋叔叔曾经说过:”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未来的人类的生活付出你的劳动?”我认为,这一段话非常好,它告诉了我们生活的价值。就算你是一颗不起眼的螺丝钉,你都要认真做好你的工作,这样,你就没有白活。就算你只是一滴水,少了你并没有关系,但是,你也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对于水来说,最重要的事就算有没有滋润一寸土地。所以,就算我们非常渺小,非常不起眼,可是,我们也要做有意义的事情,做对社会有帮助的事情。

我们不但要知道我们生活的价值,还要学会感恩。学会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向善的行为!因为感恩,才会有社会的和谐快乐;因为感恩,才会有彼此的仁善有爱。心中有感恩情怀,我们就能学会宽容、承受和付出,懂得回报,用心去感谢帮助过我们的每一个人。这样我们的生命才有意义,生活才会多姿多彩。我们应该向老师感恩,老师教会我们知识,让我们坚定了信念。我们应该向朋友感恩,朋友帮你分担痛苦,和你分享快乐。我们应该向大自然感恩,它给我们食物、氧气,为我们提供生存的条件。我们应该向自己的亲人感恩,他们无时无刻在关注我们,关注我们的成长,关注我们的学习生活。

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就是天天向上的人生,就是有信念的、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这才是有意义的人生。我们都要努力拥有这样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少年鼓手读后感600字

全文共 599 字

+ 加入清单

《爱的教育》中的这篇《撒丁岛的少年鼓手》主要讲述了库斯脱扎战役打响,我军遇到敌军的疯狂反扑,只好躲进一所房屋里。大尉命令少年鼓手送一封求援信件到远处草地的部队。这位少年接受了任务。不料在送信过程中,他左腿中弹,但他一点也不怕,迅速前进,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并完成了任务。战役取得了胜利,但他失去了他的左腿。

从这段故事中,我体会到了这位少年鼓手的勇敢和不畏艰险。因为他不仅愿意接受这个十分艰难的任务,而且还在中弹时无所畏惧,说明了这位少年十分有勇气、有毅力、有使命感。

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学习这位少年的品质,学习他勇于承担责任,学习他直面困难的勇气,学习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就像我们在练习团体操的时候。

我们是代表学校去进行团体操表演的,所以我们都很想表演好,为学校争得荣誉。我们从夏天练到初秋,顶着炎炎烈日,练习了一个多月,中间动作几次被修改,也遭遇过一些挫折,但我们都有勇气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取得最终的胜利。

而在整个团体操表演过程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入场的这个动作。这个动作要求我们在老师挥动红旗的时候,两百多人同时举起花球、向前跑。因为是最后学习的这个动作,所以大家练习了很多次才步调一致。在正式表演比赛时,我们这个开场非常震撼,一下子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而这个动作的成功正是因为我们所有同学同心协力、坚定信念、不畏困难、勇于前进才获得的。通过这件事,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

全文共 2491 字

+ 加入清单

李安的《少年派》,大约一个月前陪着孩子看了一遍,关注它是因为它获得了四项奥斯卡奖。平常人总是这样,需得等到鲜花、掌声和奖项拥向某事物时,才会特别的关注它,我自然也不例外。若想抢在众人之前发现宝贝,那需要持续不断的精力去跟踪、发掘,并且还得有一双与众不同的慧眼。这一点,我想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都做不到,因为,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才是我们普通人的强项。

说实话,起初,真看不出这部影片有多少特别之处。也可能是我感觉太迟钝。

生活在继续,每天上班、加班、下班、回家共孩子家人享天伦、看书、和思考,我清静得象一个修行者,没有任何外界信息的打扰,我喜欢这样凡事如同局外人般的特立独行,保持一贯稳定的生态小环境,追求一份“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小家庭。在我看来,人生幸福,知足常乐、莫过于此。修行修的即是当下,当下就能洒脱。但这并不代表我就如死水般静止不动了,因为我的思想每天都在古代遨游,沿着人类历史的轨迹,从秦汉遗史,到魏晋风雅,徘徊于南北朝,踯躅向隋唐宋明,我试图凭借通读历史来明白今世人生的悲喜善恶、兴衰离合,我们又该怎样过得更幸福?不是说读史可明智、鉴人知得失么?

不可谓没有收获,历史从来那么波折壮阔,令人惆怅惊叹,令人沉醉不愿归。而每当视野从历史中折回,再看今日网络所展现的社会,纷纷扰扰,如同万花筒般渐欲迷人眼,如同地球表面的地貌般千变万化。但每当你触及地壳的深处,那里却从来没有太大变化,上万年来,甚至上亿年来,地下深处,冰冷的仍然冰冷,火热的依旧火热。

历史就是这样。

不管它以何法障眼,以何象迷惑,本质的东西何曾有多大变化?

可是为什么,我们很少有这种感知,我们仍然沉迷于诸多幻象,因而常常忘却了我们原本可以更明智?

宗教很早就在思考这类问题了,或许每一个喜欢思考的人,都曾经想到过这类问题——在某个偶然的午后,思绪飘向遥远的伊甸园,那里有我们人类最初的纯真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们或有或无的失去了其中的某些纯真,当人类的智慧日益发达日益复杂日益多变的时候,当我们面对最简单的问题,却仍然不知所措的时候,我们失去的究竟是什么?

就这样,过了这么久,我貌似有些头绪了,时间让我明白了李安和他的《少年派》,就象一杯米酒,放在阴暗潮湿无人关注的角落,时间让它悄悄发酵了。

《少年派》主要向观众讲了少年派死里逃生的两个惊险故事,一个关于少年派与动物之间的争斗生存,一个是少年派与人之间的弱肉强食,第一个故事通过画面播放,第二个故事通过主人公口述。究竟哪一个故事是真实发生的,哪一个故事是臆想中的,影片没有答案,因为答案在每一个人自已心里。高明的人总喜欢玩这种技俩,他常常不喜欢将明确的答案告诉你,他只是将故事说给你听,最后突然留一个悬念,把你的胃口吊起来,接下来你就自已发挥想象去吧,奇怪的是,被忽悠的人们往往也乐此不彼。

也许连少年派自已也搞不清,为什么最后会成这样,他只是想要活着,哪怕象动物一样需要付出千辛万苦,他其实是极其勇敢善良的、甚至是极其纯真的,经历了这么多磨难和挣扎,他居然没有精神崩溃,他还能保持这样平静甚至乐观的精神面貌,还能把自已的故事向人们娓娓道来,或许他已经精神分裂了,也或许他已经彻底超脱了,对于他来说,那些经历早已如同过眼云烟,动物和人在他心里已没有多大区别,区别的只是观众的看法。境由心生,他那善良和纯真的心灵让他情愿只记得那些关于动物的画面。

李安是深邃的,手段又是很宗教的。他用两个很简单的故事,向大家抛出一个复杂的命题:一个故事两个侧面,你愿意相信哪个?我相信每个人给出的答案都不会一样。从影片推而广之,在历史中人们也常常会遇到类似的命题,名利之争时常会有,为了更好的活着,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或多或少的在社会中挣扎,用动物的眼光看,和用人类的眼光看,人们的生存环境有着怎样的区别?我们是愿意做人还是愿意做动物,我们是愿意相信善良,还是愿意相信丑恶。选择善良会怎么样,选择丑恶会怎么样?有前因才会有后果。

人类是高级智慧的动物,也正是因为有这些智慧,才造就了如此繁复的文明社会,而每个人截然不同的心境、经历和视野又折射出多种不同面貌的人生。常常是同样一种事物在不同的人眼里反映出种种不同的感受。就象李安的《少年派》,就象人类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许多历史事件。不同的立场就会得出不同的观感,一个完善周全的视角或许能分析得出较为完善的结论,而一个带有偏见的视角也许永远只能看到被局限着的一面。

我们所要做的,也许就是尽量让自已的视野变得完善周到、高瞻远瞩。

所谓文明对人类的改造也许让我们失去了许多纯真的东西,纯真原本无所谓善恶,只是人生来的本性,可是如今,就连这些本性都被华丽的所谓文明外衣掩盖了,不到特殊的环境,我们可能永远都不会发现,在我们的本能中具然潜藏着这么多令人惊讶甚至可怕的纯真本性。这些本性从来没有消失过,只是暂时被文明掩盖了。当我们回看历史,我们就常常发现,在许多斗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这些本性会时常显现,就象地底的岩浆般,在适当的条件下,就会壮观的喷发,展示它的威力,而平时,它则被形式多样的地形植被覆盖着。

一个对社会人生觉悟的人,也许会成为一个无情的人,象地下的岩石一样冷酷无情,比如历史上有些博学多闻、经历丰富的人物;但也可能成为一个有情的人,比如佛、菩萨等。佛的解释便是“觉悟有情”。

一个凡事看透、又缺乏佛性的人是令人感到不安的,因为他会象孙悟空一样,有一双轻易看透一切的火眼金睛,和一根随时准备出击的金箍棒,让妖孽无处遁形。可是佛却不同,他虽也看破一切,但却能以慈悲为怀,懂得包容,认为一切都有因果缘源,所以也就情有可原,佛不觉得有些现象是要进行特别批判的。他知道一切只是人们纯真的本性在作怪,这本性与生俱来,无所谓善恶,就象黑夜必定会随着光明到来一样,佛即看透又悲天悯人,所以,人们便觉得他可敬,却又不可亲,因为大部分佛看上去都是喜怒不形于色,或根本没有这种表现的欲望,他更喜欢淡淡的、远远的观望人们,不信,你看那庙里的菩萨,无不是表情淡然、看破红尘的样子,不管人们做什么,他始终那副样子。

也许这就叫“超脱”,阅历和慈悲积累到一定程度,恐怕自会如此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顶碗少年读后感200字

全文共 730 字

+ 加入清单

当太阳还在东方徐徐升起时;当小鸟还在树枝上唱着婉转动听的歌儿时;当汽车还在公路上奔驰时。我却被台灯下那本散发出油墨芳香的书给吸引住了,随后我读了一篇又一篇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其中顶碗少年这篇文章最让我印象深刻,因为他既让我感慨万千,又让我心中泛起阵阵涟漪。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里,场内座无虚席,全是来自异国他乡的旅游者。一位英俊的少年出场了,他表演的是顶碗,只见他头顶上顶着一叠高高的碗,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但是,却在他转身的那一刹那,一叠碗从少年的头上摔了下来。少年不慌不忙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可是命运却好似要跟他作对一样。一叠碗又从头顶上摔了下来。音乐又一次奏响,场里静得的没有一丝声响,那叠碗又剧烈得摇晃起来,那少年轻轻的抖了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场内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是的,人的一生是搏斗的一生。只有敢于拼搏的人才有可能成为命运的主人,顶碗少年便是其中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爱迪生,经过无数次试验,终于发明了电灯。刘翔奋于拼搏,终于为中国跨栏事业赢得了一次金牌。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终于写成了医学名著《本草纲目》……无论是写一篇优美的文章,还是解决一道数学题,还是雕刻一件精美的艺术,都要持之以恒,顽强拼搏,才能成功。

说到这,我自叹不如。因为每次在心底暗暗下定决心好好学习的时候。我都是半途而废,有头无尾。同学们。顶碗少年让我感受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再博一下,一定会迎来温暖的春风。”是啊,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会有更多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只要我们勇往直前、敢于拼搏,不怕困难。一定会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中一次又一次的刷新自己的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

全文共 64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六年级的同学去看电影。一听到这喜讯,我们全班都沸腾了,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有些同学竟然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同学们都很开心呀!

我们看的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部电影。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派的少年。一次,派坐船的时候,遭到了海难,白浪滔天,十分危险。船长见了,赶紧把派推到救生艇上去,可是,一只凶猛异常的老虎也跳到了救生艇上去,派防止老虎吃掉他,便爬到了木杆上。救生艇在海上漂流了一夜,派看看一望无际的大海,又看看张开血盆大口的老虎,几乎快绝望了,他认为自己不是被海水淹死,就是被老虎吃掉。不知在海上漂流了多长时间,派饿得受不了了,就趁老虎不注意,从小艇上拿了一些食物和一本书。派一边吃着食物,一边看着书,突然,他丛书上看到了这样一句话“任何时候都不能绝望”。看了这句话,派立刻振作起来了。后来,派凭着自己坚强的毅力和一颗永不绝望的心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脱离了险境,回到了大陆上。

看了这部电影我立刻想到了上次的数学简便计算考试。前面的题目都很简单,可最后一题我却怎么都算不出来,看着别人做完试卷都开始检查了,我又气又急,恨不得让正确答案马上飞到我的试卷上来。可是这是不可能的。我只好慢慢使自己平静下来,终于,我想到了解题的思路,便赶紧奋笔疾书,接着,我又在草稿本上重新演算了一遍。哈!我的答案是正确的!这时,我高兴极了,为自己没有绝望并解出了这道题而兴奋不已。这次的数学考试,我得了100分。

看来,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绝望,只有静下心来想办法,才有可能克服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天才少年维克多读后感1000字

全文共 1070 字

+ 加入清单

炙热的阳光洒在房间内,这个悠闲的上午,我读完了《天才少年维克多》。又是一次奇异的阅读经历,维克多成长的故事感人至深。

维克多是一个早产儿,学会说话晚,吐字也不清楚。学校里同学们不断地打击他,嘲讽他。人人都称他是傻瓜。而就是这个傻瓜成为了世界顶级智商俱乐部成员。

读完这本书,我内心不断地升起佩服之情。维克多小学时,就承受着无数的打击和嘲讽。可他始终没有放弃学业,在同学的恶搞、打击和老师的不信任中走一步,再走一步,一直坚持到底,成为智商卓越的天才。维多克没有逆境中的坚持,可能到现在也还是人们口中的那个“傻瓜”。在维多克身上,我看到:只要走一步,再走一步,就能看到惊喜。

一想到这,那堂科学课上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的脑海。记得当时,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地球是顺时针转,还是逆时针转?同学们争着回答:“老师,老师,我知道是顺时针,一定是顺时针。”但是我和他们的看法不一样。于是我大胆地举了手跟老师说:“老师,我觉得同学们说的不对,地球是逆时针转的。”话一说完,同学们齐刷刷地向我投来质疑的眼光,底下传来一阵阵质疑的声音:“什么,是我失忆了吗?计偲懿科学还可以的,怎么会说出这种答案!”“计偲懿出门忘带脑子了吧,怎么会……”这刺耳的声音在我耳朵里徘徊了很久,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一下子胆怯了。

我低下头,连争辩的勇气都没有。这时,科学老师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来:“同学们,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问题我们有了争议,老师希望你们自己去探究。”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翻出了科普资料,又上网查阅了各类资料……多方证实:地球是逆时针方向转的。这下我充满了信心。

第二天的科学课上,我走上讲台,胸有成竹地说出了自己的论证:“同学们你们想,如果洗手盆里接满水再放掉时,水是会转的,而且是逆时针;还有一种思路:我们看到的日月星辰都是东升西落,但其实这些景象和我们自身的运动方向是相反的,也就是说地球和它们转的方向不一样,它是逆时针转动的……”

话音刚落,班长站了起来:“不愧是计偲懿,心里所想的就是不一样。昨天回去我也查阅了很多资料,发现地球果然是逆时针方向转的。如果没有你的反驳,估计我们都被“想当然”迷惑了。谢谢你!”说完,同学们都鼓起掌来,科学老师也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忽然间,我心里的成就感直线上升,看来相信自己,走一步,再走一步,就会有不一样的惊喜。

这个暑假里,邂逅了《天才少年维克多》这本感人至深的书,我感觉学到了很多,悟到了很多。有些时候,自己遇到问题要迎难而上,更把别人错误的负面评价抛在脑后,在对的路上走一步,再走一步,一直走下去,说不定哪一天幸运就降临在自己身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恰同学少年读后感600字

全文共 616 字

+ 加入清单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这句出自李白《少年行》的诗句,很好的诠释了少年的意气风发,壮志凌云。少年像春天一样朝气勃勃,充满生机。

《恰同学少年》这本书描述的是毛泽东等少年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的学习和生活。它给我感触很深,书中的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最佩服少年时代的毛泽东,他与很多那个时代的少年一样,拥有远大的梦想,他有一颗渴望实现梦想的心,他有壮志凌云的气魄。他乐于助人乐善好施。他知道革命需要强健的体魄,所以锻炼身体。他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知道怎么样去实现它,即使遇到千难万险,也一往无前。

本书中还有一个人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就是刘俊卿,他的父亲是一个贫农,为了能让儿子上学,把自己女儿卖了去做丫鬟。当刘俊卿考上第一师范,他父亲到处借钱,为了给他买一身好的衣服,挑着行李送他去上学,路上不厌其烦地交代一件一件的事情,到了学校门口,刘俊卿竟然和别人说这是他雇用的挑夫。短短的一句话,让他父亲心都碎了。更过分的是,他又去将他妹妹辛苦赚的一点钱拿来供自己挥霍。刘俊卿不仅没有感恩之心,也没有羞愧之心,一次次做错也不去反思,外表华丽内心空虚,这样的人难成大事。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祖国的少年,我们积极向上,那国家就有希望,如果我们是垮掉的一代,那祖国就没有未来。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珍惜现在良好的学习环境,实现自己的梦想,从而继续祖国的富强文明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天才少年训练营读后感700字

全文共 751 字

+ 加入清单

没有阅读这本书时,我听朋友们说骆珈蓝是一个以大欺小的坏女孩。当我读完这本书时,她却成为了我最喜欢的人物。

一开始,骆珈蓝特别讨厌比她小几岁的林亦晨。当林亦晨打湿她的任务卡时,还冲他大发脾气。可我读到一半,发现骆珈蓝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她讨厌小孩子哭哭啼啼很麻烦的样子,更因为内心深处担心即将要出生的弟弟妹妹抢走原本都属于她的爱。突然一下子,我特别能理解她。我不也这样?当我和妹妹同时想要妈妈的拥抱时,妈妈却总是先抱起了妹妹;当我和妹妹发生争执时,爸爸妈妈却总是袒护着妹妹;当我和妹妹都想要一件东西时,爸爸妈妈却总是说:你是姐姐,要让着妹妹。所以,我时常想:要是没有妹妹该多好!

可是随着故事发展,骆珈蓝内心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当林丽莎对她说:如果有人对你总是言听计从,满眼崇拜,以你为榜样,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时;当她想象有一个很小的孩子,有许多地方和自己长得很像,不粘着别人,只喜欢跟在自己身边时;当她摸着林亦晨柔软的头发,感觉他就像一只需要安抚的小猫时,骆珈蓝觉得小孩子并不那么讨厌了,甚至下定决心当一个称职的姐姐。后来,林亦晨腿受了伤,骆珈蓝不仅没有嫌弃他是个“拖油瓶”,还二话不说去背他,并鼓励他要坚强。这使我非常感动。

读完这本书的几个星期后,我和妹妹在玩石头剪刀布。妹妹明明输了可偏耍赖不承认,我忍无可忍,正想对着她大骂一通。突然,我想到了书中的骆珈蓝。心想:连骆珈蓝都能耐心地帮助小孩子,我岂不是更应该对自己的妹妹温柔一些?于是,我便蹲下身,看着妹妹的眼睛,耐心地和她说道理。最后,我们又继续开开心心地玩了。

我很喜欢书中的一句话:“大地在沉睡,大自然所有的一切都在倾听少年们的梦。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着各自的困惑,也在朋友的帮助下渐渐解开心中的芥蒂。”是啊,如果我们心中有爱,那就一定会在爱中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

全文共 4256 字

+ 加入清单

还原故事的真相:少年派毫不奇幻的残酷漂流

少年Pi的奇幻漂流,听来是奇幻冒险的视觉大片,看过了则更是感叹大饱眼福。这并非3D效果运用的最好的一部电影,但炫目的视觉效果, 使整部电影浑然天成丝毫没有做作缀余之感。整部电影叙事虽无太大的情节波动,但其情节之间的起承转合并加上绝妙的摄影及特效依然让人十分震撼。

Pi是一个生于印度并且同时信仰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少年,他的父亲经营着一个动物园,所以派从小就了解动物的习性……坦白说,这个故事的开头并不算吸引人,混合着宗教信仰的一个少年的成长经历。不过随后剧情正式进入到“奇幻漂流”。 派举家迁往加拿大,与他们同船的还有动物园的动物,Pi的父亲想把它们带到异国他乡卖个好价钱。但是动物园园长一家经历了一次类似泰坦尼克号式的沉船事件,除了Pi,家人全部遇难。Pi侥幸落在救生艇的舱盖布上得以生存,与他同处一艇的还有一条鬣狗、一只断了一条腿的斑马、一只母猩猩,以及一只成年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

在漂流的最初3天,鬣狗咬死了猩猩,活吃了斑马,老虎又杀死了鬣狗。接下来这个少年在海上求生的故事,就是如何对付理查德-帕克的故事。自知无法战胜老虎的Pi最终选择与它一起面对漂流生活。7个月中,他要收集淡水、捕鱼捉虾,他要使用一切海上生存技能喂饱老虎,也让自己活下来。当然,这场漂流也遇到了暴风雨、鲨鱼的袭击以及各种精彩而血腥的险境。在Pi与老虎所剩的食物耗尽后,陷入绝望的他们已准备从容赴死。但奇迹的是他们随着小船漂到了一座天堂般的岛屿。在短暂的停留休整之后,他发现这儿是个食人岛。惊恐的Pi与老虎再次开始了漂流,直到在墨西哥的海滩上获救,那只老虎却头也不回地消失了。

但是如果这部《少年和老虎海上历险记》情节发展到此为止,确实只是乏善可陈的无力写一篇影评了。但是直到少年派讲出最后那个所谓杜撰出来的第二个故事之后,往复的镜头便一幕一幕在脑海中闪现,之前的所有好像并无深意的打趣的细节都成为了伏笔,使这整个故事融会贯通的串联起来,打破了原本充满和谐和爱心并且奇幻的冒险故事,而只一个有些残酷无情的血淋淋的故事展现在眼前。

让我们先从电影的结尾说起。当派与两个日本的公司代表讲述了他的奇幻冒险之后,两个日本人并不相信且视为儿戏,并希望派讲出一个没有动物,没有小岛,没有狐鼬的真实故事。然后派讲出了另一个版本的海上求生记——其实,救生艇上并没有动物,只有一个厨子、一个断了腿的水手、Pi和他的母亲。厨子先后杀害并吃掉了水手,然后又杀死了母亲,最终派忍无可忍同样杀害并吃掉了水手。最后的现实是,最终只有Pi活了下来。这个故事伴随着两个日本人惊恐的表情讲完了,也许我们理所当然的会以为他们会选择这个第二个故事。但是当采访Pi的记者打开当时事件的档案时,写在后面的是“最后他和这只动物共同相伴走到了最后”这样一句话,显然他们采用了第一个不那么残酷而残忍的故事。接着Pi又问来访的记者,这两个故事,你相信哪个?记者说,有老虎的那个(第一个)。Pi回答:所以你跟随上帝。

当故事讲到这里的时候,相信很多观众已经意识到了,这个故事中的四个人与第一个故事中的四个动物是一一对应的。此刻导演担心观众不能联想到其联系,还让采访Pi的记者此时发问以一一对应:水手是斑马、厨子是鬣狗、猩猩是母亲、而Pi自己是老虎。也许可能你还不能接受第二个残酷的故事,但是导演在讲述第一个故事发生的过程中已经数次暗示我们,第二个故事才是真是发生的:1、大船遇到风暴,当Pi跳上救生船之后,在中国船员用汉语大喊“斑马!斑马!”后,斑马跳进了救生船。此处暗示中国船员的角色对应。2、当Pi的母亲想换素的菜品时,厨子表现的极为恶劣戏谑,刚好符合鬣狗穷凶极恶的品性。3、 猩猩是漂流很久之后才找到救生船并在Pi的帮助下上船,并且只有猩猩是在Pi的帮助下上船。4、在猩猩被鬣狗咬死之后,老虎才突然出现反扑了鬣狗。这与第二个故事中Pi的母亲被厨子杀了之后Pi终于忍无可忍杀了厨子的出场顺序一致。

如此看来,我们知道了第一个故事就是现实的隐喻,它含有两层:一是对真实事件的隐喻,二是经过自己的感悟而升华出对人性思考的隐喻。这第二层便是电影的核心,也是导演和主人公想要表达的核心。

先说说PI这个名字。它代表了无穷数位的无理数。当他在最后一节数学课上写了整整三个黑板的π值的时候,学生和老师们都在欢呼,每增加一个数字都代表了一个成就,而这就是人类的衡量文明进步的标志。如他父亲所说,科技带领人类在这几百年取得的成就抵得上信仰于人类文明几千年的成就。而在这个成就之上,影射的则是人类无穷无尽的欲望,就像π值的无穷尽一样。与此处对应的隐喻还有Pi小时候听到的那个神话,那个神张开嘴就是整个宇宙。这个隐喻同样出现在他看到了鲸鱼吃水母,看到了老虎的嘴,看到了幻境里鱼类的相残和张开的血盆大嘴。

Pi年幼是信仰多种宗教,印度教(家庭背景)、基督教(跟哥哥打赌去教堂里喝圣水,从而和牧师交谈)、伊斯兰教(被伊斯兰教的诵经所感染)。他认为这些宗教是可以兼容的,他认为自己这样就接近了神,了解了神。其实主人公Pi就是全人类的象征,无论哪种信仰,哪种宗教,作者和导演就是要在这里引起全人类对于信仰的反思。此处的隐喻是:1、在船上吃饭的时候,母亲因为是素食主义者,想跟厨子换全素的菜品。厨子先后指着肠和肉汁说:它以前是吃素的,它以前也是吃素的,随后引起了父亲的不满并险与其大打出手。2、饭桌上一个中国水手前来想要安慰这一家人,解释到:我是信佛的,但是这个肉汁我也吃。因为在船上,肉汁不算肉,只是调味品。3、Pi在饿极之后为了一条大鱼与老虎进行了殊死搏斗,全然不顾自己先前素食主义的信条。4、当Pi找到了那个小岛之后,饿极了的抛开地上的土寻找的植物的根茎满足的吃着。而老虎上岛之后看见大量狐鼬之后则是一顿猛抓猛吃,奇怪的是其他的狐鼬居然没有逃跑而是直立而视,这场景与Pi吃植物何其相似。

也许这是对素食主义以及素食主义者的一种讽刺的暗示。万物皆由造物主所创,动物与植物皆为生物,并无本质区别,所以老虎吃狐鼬就像吃一般。而此素食主义(或宗教信仰)则是建立在物质条件相对丰富的情况下,如果人在物质匮乏食不果腹境地就会放下束缚,正如在船上佛教徒会吃肉汁,Pi为了吃鱼肉不惜与老虎搏命一样。

与前面人类欲望无尽的隐喻相联系,则是暗示人类盲目的信仰,却同时做着违背神性的事;有着无穷的欲望,始终无法脱离心中的兽性。正如在饭桌上,爸爸教导Pi的这个桥段:一个人不能同时信仰这么多宗教,如果你什么都信就代表什么都不信。然后又告诉Pi,希望Pi拥有自己理性的思维,甚至与老爸信的冲突都没关系,只要是出于理性的。也许观众或许认为影片在批判宗教信仰而宣扬绝对理性,神在危机的时候没有向Pi深处援手,正如在暴风雨来的时候Pi跪地长啸“你带走了我的所有,你还想要什么?!”对神的质疑。

但个人认为影片向我们真是传递的信息恰恰是与上述相反的。还记的这前后两个故事的角色对应之后,第一个故事中的老虎就是主人公,那么故事中的Pi又是谁呢?传递给我的是一个明确的答案:心中的神性,在现实中引导人类的无形的神。它既独立于人类,又是人类的一部分。人类在很多时候抛弃了他,却又在关键的时刻接受他的指引,渡向脱离兽性的彼岸。在第一个故事中,老虎就代表着Pi甚至是人类罪恶和兽性的一面。当漂流初期的时候,老虎生猛无比,对Pi寸步不让;后面老虎因为饿极了之后又受惠于Pi食物的赏赐渐渐被驯化;一个最重要的桥段是当暴风雨来临的时候,Pi看见了穿破乌云从天而降的圣光,高呼神迹并极力要向老虎展示,但老虎畏惧不前,充满畏惧的蜷缩在角落里。

主人公在岛上获救,白天有着无穷的食物,干净的淡水,以致于他钟情于这个小岛,不想离开,因为对未知和死亡的恐惧让他想在这个岛永远生存下去,他甚至将女朋友送给他的红绳系到了那棵树上表达了他的依恋。然而黑夜降临,他看到了白天的湖水开始吞噬鱼类,那深不可测的湖水在吃着自己养育的动物,同时他又看到了那个仿佛莲花的树叶,一层层剥开后看到了人类的牙齿。白天和黑夜,馈赠与索取,吃和被吃。这就是此岸。这就是人类,这就是生存的残酷。

人不信了神了吗?你抛弃了我了吗?还记得影片前面Pi跑到教堂里与神父的对话吗?PI问神父,神将自己的儿子派到世上,让他为人类受尽了苦难,这叫爱吗?神父回答,你所要知道的就是,他爱我们。电影的结局也回答了这个问题:神的儿子带领拯救了人,脱离了自相残杀的苦海,一步步消除兽性,这就是上帝的爱。

Pi毅然的逃离的那个小岛,因为他不想继续活在过去,吃着同类生存下去。他跟随着神的指引,乘着小船,向着脱离兽性的彼岸。但此时,他仍然无法完全脱离兽性的一面,载着老虎继续出发。直到最后,那只老虎走进了丛林里,消失了。Pi哭很厉害,因为人类的兽性帮助人类生存了下来,在最危难的时刻生存了下来。而当人无限的追求并接近神性的时候,兽性会在不被察觉时离去了。他告诉作家,在老虎的眼里看到了另一个灵魂。而父亲告诉他,在老虎的眼睛里,你只能看到自己。父亲没有错,兽性没有情感和怜悯,与神性是毫不相容的。起初Pi并不相信,但是在漂流的过程中他渐渐明白了,这两者是不可能融汇调和的。“我以为它会回头,但它只是朝着森林深处望去,然后永远消失了。也许父亲说得对,它根本没有把我当成朋友,但我非常确定,我在它眼中看到的,绝对不只是我自己目光投射的倒影。它就那么头也不回的走了,但在我内心深处,它永远与我同在。”

让我对上述推断深信不疑的是这个真实的故事:“理查德•帕克”原是历史上真实吃人海难故事的主人公名字。1884年,Mignonette号沉没,4名船员被困在南大西洋,除了3名船员,还有一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17岁男仆。在茫茫的海上漂流中,3名成年船员杀死了孤儿理查德•帕克,分食了他的肉,因此得以生还。这部影片讲述的不是一个美的令人发指的奇幻故事,也不是纠结于宗教信仰和理性思考的一个拧巴的人生选择。原著作者和导演委婉而又明确的向观众用近乎疯狂而又含蓄的手法讲述了这个残酷的事实,是对生活的悔悟、信仰的拷问,和人性的反思。

因为这部影片真的不叫《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而是 。

最后想说的是李安导演的功力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因为无论观众看懂与否出了电影院都会精神亢奋的竖起大拇哥并说一句“牛逼!”。

“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着蔷薇,审视我的心灵吧,亲爱的朋友,你应战栗,因为那里才是你本来的面目。”——西格夫里•萨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天才少年训练营读后感700字

全文共 747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看完《天才少年训练营》,我了解到它主要讲述的是以各类背景的少年群体为主角,贴近社会现实,聚焦青少年成长烦恼。一个送不走的智能徽章,带来一张天才少年训练营的入场券,来自天南海北的少年齐聚一堂,开始迎接未知的挑战。从一个一个少年,到互相协作的团队;从各怀心事,到坦诚以对。既有饶有趣味的野外生存训练比拼,又有酷炫科技与自然力的巧妙碰撞,在竞争与协作中激发孩子的成长能量,让孩子收获温暖友情,勇敢有担当。虽然里面的主人公性格各不相同,但团结在一起却变成了一个完美的团队。

这就像我们的羽毛球训练团队,虽不能说来自五湖四海,但也来自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性格和成长环境,因为兴趣爱好,我们聚集在一起接受训练,我们中有调皮的、有冷静的、有思维灵活的、还有腼腆的……我们从最开始的陌生到后面的亲如兄弟姐妹,从互不了解到彼此之间有了一定的默契。

记得今年5月,我参加嘉兴市第九届羽毛球比赛,在团体赛双打刚开始时,由于我们配合交流不够,连失3分,我和队友当时都被对方的气势给压懵了,紧张到不知所措,这时教练在旁边喊了句“双打不是单打独斗、讲究的是灵活、配合及彼此之间的信任,只有互相协作,才能战胜对方”,于是我和战友交流了一下,她主前防守,我主后进攻,充分发挥我们个人优势实力。进攻时盯着对手中实力较差的选手做目标,避实击虚,逐个突破,就算过程中间有部分失球丢分,也互相鼓励与信任,迅速帮对方找回状态,我们坚信一定能赢。经过我们的配合与拼搏,不仅战胜了对手、更考验了我们的意志,最终收获了嘉兴市第九届运动会羽毛球比赛团体赛的冠军。

看完这本书,我更深刻地学习到了团队协作精神,认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当多个人形成一个团队的时候,团队的力量是无限的,让我学会了如何团队作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读后感

全文共 658 字

+ 加入清单

沐浴着阳光雨露,让我们天天向上!

让我们每天提高一点,每月进步一点,每年优秀一点!

让我们与真善美同行,成就美好人生!

少年,向上!

邓小平爷爷-走出夔门的少年,周恩来的法兰西岁月,最灿烂的遗产,震惊世界的发现等故事中,最令我感动的是最灿烂的遗产这篇文章,文中陈佳洱的父亲,告诉儿子科学是什么,真理是什么。对于陈佳洱来说,父亲的启蒙和教导,是父亲留给他最灿烂的遗产,无论有什么难关,他总能想起父亲说过的话“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诚实,有价值的人。”以及“居里夫人”这部电影中,居里夫人是如何饱受风寒,历尽艰辛提炼出了0.1克纯镭的。其实真善美就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等待你去发现。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高山挡不住太阳,困难吓不倒硬汉,有着坚定不移的决心与持之以恒的信心,再大的困难,也会被你突破。这是我读完这本书后,最大的感悟。

诚实,创新,突破都是真善美的体现,居里夫人的决心,邓小平爷爷的恒心,使我想起了一个人,李叔叔---他是我们小区的保洁员,患有轻度先天性智障,小区的人都觉得他活着没意思,可是,他在社区总是十分乐于助人,我也和他打招呼,总是对我笑笑,别人对他的侮辱总是一笑了之。有一次,我和他聊天,我便知道了他更多的故事,从小他就是个被嘲笑的对象,也很自卑,没有小伙伴玩耍,但是他的父亲对他说过的一句话,令他终生难忘,“你的生命是有价值的,做一个诚实,对社会有帮助,乐于助人和宽容的人。”李叔叔的事情,不也正是真善美的体现吗?

让我们的真诚,我们的善良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世界更加的美好与和谐,爱与你同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感

全文共 1321 字

+ 加入清单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映了已经有些天了,对电影情有独钟的我,当然也决不会错过这一部大肆宣传的影片。该影片由著名的好莱坞华裔导演——李安执导,其剧里面的主角,对于我来说,则是闻所未闻。但,正是这么一位名不经传的印度少年Pi,以及一匹斑马,一只猩猩,一只鬣狗和一只名为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却为我们人类献上了一部震撼心灵的巨片。影片画面的瑰丽梦幻,情节的惊险离奇,内容的深度博大,以及人性的隐晦揭露,呼使我灵魂深处的独角马长嘶欲骋,以期用文字的蹄印去驰骋思想的无疆,以空灵的嘶鸣去唤醒真实的自我,以缥缈的轨迹去记录心路的历程……

无奈鄙人辍笔已久,实在无力描绘李安大师的妙作,更无资格对之评头论足。故此,抄录了剧中的一些精彩对白,借此凤毛麟角来向这部佳作及其作者致敬。更向那些不畏艰辛,最终登上成功巅峰的勇者们致敬!

1、如果我们在人生中体验的每一次转变都让我们在生活中走得更远,那么,我们就真正的体验到了生活想让我们体验的东西。

2、人生就是不断的放下,但最遗憾的是,我们来不及好好告别!

3、当你明白人生和自我都不是用来战胜而是用来相处的!你就会明白有些东西虽然并不合理,但你必须相信,它们重要,你必须依靠!

4、这里必须说说恐惧,它是生活惟一真正的对手,因为只有恐惧才能打败生活。

5、别被这些事物和光景蒙骗了,孩子们,社会很复杂。

6、信仰就像房子,可以有很多房间。

7、同时信不同的宗教就等于什么教都没信。

8、动物和人有本质区别,忘记那一点的人就会没命。

9、怀疑作用巨大,它使信仰永葆活力。

10、最重要的是不要绝望。

11、上帝,感谢你给我生命,我准备好了。

12、语言是我们最后的救命索。

13、发生了就发生了,为什么一定要有意义。

14、然后,那个让我生存下来的理查德·帕克,那个让我痛苦、使我害怕的凶狠的伙伴,径直向前走没有回头,永远消失在我的生命里。

这部电影还告诉了我几点:

1、要有信仰,有信仰的人,在危难的时候内心更有支撑力量。

2、挑战困难之前,做好自己能做的一切准备。

3、面临绝境不要轻易放弃,信号弹、狼烟、漂流瓶……任何可能的方法都要使用。生活工作中亦如此。

4、经常欺负你、利用你的人,不要畏惧他们,也不要厌恶他们,因为他们会令你变得更强大,让你变得更聪明能干。

5、美好的景象往往也可能是温柔的陷阱,就如温水煮青蛙,不知不觉就挂掉了。不要安于现状,停滞不前。

6、该仁慈的时候要仁慈,该出手的时候要出手。

7、珍惜身边人,在我们一生中有很多相遇过、相处过的人,但往往还没来得及道别,就形同陌路,或天各一方了……每每想到此,总唏嘘不已。

剧终故事的双重性,是众多观众的焦点话题,貌似你认为哪个是真实的故事,就断定了你是善人或恶人。不管讨论的方向是否正确,观点是否有争议性,但李安导演成功了。一场好的电影,就是要在银幕黯淡之后,观众依然百感交集,议论不休。同时,我也相信大多的人是看到了残忍的故事结局,但我更深信,更多的人在心底是希望那个奇幻的历险是真实发生的。因为相信有奇迹的人,才有创造奇迹的勇气与能力,才能更好的在现实残酷的社会环境中生活下去。。。

与虎同行,其乐无穷!与敌并存,是鞭策我们不断进步的源源动力。化敌为友,则是智者四两拨千斤的太极拳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少年中国说读后感作文

全文共 816 字

+ 加入清单

少年中国读后感有中国少年,所以有少年中国。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的那个少年中国,似乎离我们很远,其实离我们很近。一个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国家即为少年,少年中国需要的便是这样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在每一个“新来而与世界为缘”的少年人的心中。少年智则国智。我们少年要做到智,首先就应该好好学习,积极上进了。一个有智慧的人要学会多思考,多实践。很多时候,简单的一件事,每个人都能够完成,而有些人完成了只是松一口气,觉得终于做到了,另一些人,则会从这件事中学到些什么。而这些人,便是少年中国所需要的少年,所需要的智。一切智都体现在所作所为中。少年富则中独立。少年如何富足?让少年富足的有智,也有强。少年强则国强。强需要坚持,需要毅力。有些挫折,有些艰难,要相信挺一挺,努力去战胜,便能飞越那重重叠叠的障碍。强,也需要有实力。这里的实力便又体现在智了。当然,也不要忘记,自信是强的源泉,相信自己能够做到,甚至能够吓跑困难。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独立很容易,一些能够办的到的,能独立;一些渴望办到的,更要独立地去尝试。多“独立”,发现独立并不难。当能够正确完成每一件事的时候,少年便独立了。国便独立了。独立的实力,来自于尝试——而独立的这一天,一定不会让人等待很久。少年自由则国自由。独立便是自由的前提条件,独立了,再要自由,完成不困难,不过,自由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了走来这一步的每一步的不容易,保证那些精神依然永存心中。管理好一个国家需要它们。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源源不断的进步,需要一颗上进心和不断的动力。进步,让少年,让国家渐渐完善。智、富、强、独立、自由都是进步不可缺的条件。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由国雄于地球。上面的情形一定不难实现。在每个中国少年的努力下,进步着的中国便是少年中国!雄于地球的少年中国朝气蓬勃,自信自律,永远年轻,永远不败——中国少年们的努力,不会让人失望!我们少年,从一点一滴开始创造少年中国的辉煌奇迹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读后感700字

全文共 671 字

+ 加入清单

“当你想要某种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合力助你实现”。

——保罗?柯艾略

“天命”,是这本书中出现最多的一个词。何为“天命”?它是你一直盼望着的东西,是你一生的梦想。

书中牧羊少年圣地亚哥的“天命”,是寻找一个反复出现的梦中的宝藏。也许有人会觉得可笑,一个梦而已,代表不了什么。就像书中那位难民头领一样,“财富”就在眼前,却始终踌躇不前。

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不相信美梦成真,不相信奇迹再现,只生活在安逸而日复一日的枯燥日子里,没有追求,没有向往。

可是人总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在圈子里呆久了,也就麻木了。世界那么大,人生那么长,圈外的风景那么美,为什么不勇敢地向前迈一步,去追寻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圣地亚哥向前迈了一步,他不再甘心当一个牧羊少年四处游走,而是漂洋过海,去寻找梦中的金字塔。

这场寻梦之旅似乎很漫长,很艰辛,也让圣地亚哥明白了许多:跟着心走,它会带你找到梦想,会让你知道你真正的渴望。

所以,向前走吧,听从自己的心声,不用害怕失败。梦想不会逃跑,会逃跑的永远是自己。

炼金术士曾告诉过牧羊少年:在实现梦想之前,往往会遇到许多考验。这仅仅是为了不让我们远离梦想。但这是一个大多数人可能会放弃寻梦的时刻,天命也在此时离开了。

寻梦,同人生一样,坚持到最后的,才是赢家。无论结果如何,寻过了,笑过了,哭过了,经历过别人没有经历的,这才是寻梦的意义。夜色之浓,莫过于黎明前的黑暗。

男孩最终找到了那笔财富,却不是在金字塔下,而是在少年曾经去过的破教堂的无花果树下。

这似乎很可笑,忙活了大半天,却在自己的家乡找到了“天命”。

但金字塔确实很壮美,不是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天才少年维克多读后感800字

全文共 839 字

+ 加入清单

父母的劝诫,朋友的举止和旁人的看法都会让大多数人无法做内心深处的那个自己。因此,很多人而改变,就像笼子里的小鸟一样被束缚了能在天空飞翔的自由。但《天才少年维克多》这本书中的维克多却并不曾因他人的看法而改变自己,而是尊重自己,相信自己,绝不放弃地做心中的自己。

“不管拥有多么杰出的才能,如果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才能,那么这些才能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这是出自天才少年维克多口中的一句话。正是这句话却在一次比赛前深深地鼓励了我。

宁静的夜晚,焦躁的我跺着脚望着窗外,手上还时不时地转着笔,一刻也不想停歇。回想起白天老师通知我的消息:“这周末要去参加一个大型的作文比赛,请做好准备。”我就十分地紧张,虽然晚饭时家人都给我打了气,但是我还是不断地冒着冷汗,坐在书桌前手足无措,就像一个漏了气的轮胎,提不起劲儿来。

突然,一个念头在我脑海中闪过:不如整理一下抽屉打发下时间尽量分散注意力吧!说干就干,我拿起书,一本一本地装进了抽屉里。不经意间,我翻到了一本《天才少年维克多》的书,上面密密麻麻的字吸引了我的注意,我便不紧不慢地浏览了起来。却没想到,这一看却对我影响巨大,整个主题都是围绕“决不放弃”这四个字,而最先映入我眼帘的就是“不管拥有多么杰出的才能,如果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才能,那么这些才能根本没有用武之地。”这句话,它深深地把我打动了,让我开始相信自己,不那么紧张了。

比赛当日,我精神焕发,毫无压力。比赛后,我依然安安静静,并不迫切的想要知道自己的成绩。但得知自己的成绩后却真的让我吓了一跳,因为我得了一等奖,看着同学们热烈地鼓掌,看着老师亲切的目光,那句话又在我耳边响起:“不管拥有多么杰出的才能,如果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才能,那么这些才能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

从此,不光是在写作上,我更加努力,更加出彩,其他的学习我也一点不松懈。每逢遇到比赛,我会用那句话不断地激励着自己,绝不放弃,相信自己。书中的维克多,也是凭着这点克服了生活中的很多困难。我也要和他一样,相信自己,就能做最美的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

全文共 841 字

+ 加入清单

我看过许多的电影,不过让我最有感触的还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部电影。

电影的主角是一个叫做“派”的男孩和一些动物们,在海上顽强生存的事。一开始,派生活在印度,由于在印度经济很吃紧,所以一家人计划移民去澳大利亚生活。在旅行中途,海上出现了大风暴,派所乘的船上,除了他,无一幸免。后来,他坐在救生艇上,与一只老虎共同生存了半年时间,最后成功获救。

我一直在想,这个孩子是用什么活到了现在?是运气吗?过了几天,我又在网上浏览了一下这个影片,我知道了,是他乐观向上的精神与顽强生存的耐力。平时,有多少人能够做到真正的乐观面对困难?又有多少人经历过生与死的折磨?我虽然没有遇到过像派一样的困难,但我经历过一些困难。当时,我去杭州旅游,正在西湖旁玩时,别人都走了,只有我和我妈妈的同事与他的小孩在这里。正玩的尽兴时,忽然发现:妈妈不见了!过了一会,才反应过来,他们已经回去了。当我的知这个“噩耗”后,一下子坐在了地上,哭闹了起来。这时,我妈妈的同事说:“要不,先去我家等等吧!”“不了,谢谢,我自己回去吧,我……知道回去的路。”其实,我现在根本不知道东边在哪,西边在哪,连太阳在哪都要找半天。“额,行吧,注意安全啊!”说了一句,他就走了。

我昏头昏脑的走在路上,不时找人借下电话,想与妈妈联系。可是,妈妈手机没电了,打也是打不通的。最后,我绝望了,因为这个困难可一点都不简单。最后,我忽然听见一些脚步声,我心里的乌云被驱散了一些。仔细一看,真的是妈妈!我哭着,闹着,跑着到了妈妈的身边。妈妈说:“这个困难你都能克服,你真的太厉害了。”

现在想想这件事吧,觉得不可思议。但是,这是真的。我的困难并非有派那样艰巨,但是也很令人伤感。我当时要不是走到了那个路口,弄不好真的找不到她了呐!你知道吗,西湖与那条路之间差2千米!能走那么远,真的是我克服困难的决心帮助我完成的。

遇到困难时,要学习派的乐观向上的精神。还记得这句话吗: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希望大家在面对困难时能想到这句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顶碗少年读后感400字

全文共 405 字

+ 加入清单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赵丽宏,读完后,我深受启发。

文章主要记述了一位表演杂技的英俊少年在一次演出时表演顶碗。在一个大转身的动作时,他失败了一次又次。经过两次的失败后,许多观众都劝他演下一个,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就在他表演第三次时,全场屏住了呼吸。最终,他成功了。全场为他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了: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再次挑战的勇气。这个故事还让想起了一些名言警句:塞内加说的“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的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乔·布朗说的“一次挑战就是向自己和他人证明自己能力的一次机会”;马云说的“人要成功一定要有永不放弃的精神”;杨澜说的“宁可在尝试中失败,也不在保守中成功”;司汤达说的“一个人强烈地坚持不懈的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孙中山说的“吾志所向,一往直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伏尔泰说的“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为始终不渝的精神”……

这位顶石碗少年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神话少年读后感

全文共 249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少年》这篇文章触动了我的心灵。我们身为中华少年,应学会顽强拼搏,决不向困难卧倒。鲁迅先生说过:“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我们中华的少年就是中华的民魂。

——雪莲!它象征着坚贞不屈的精神。无论是长在冰山上,还是雪山上,它都一样开得绚烂,艳丽。

——乳燕!它象征着勇敢拼搏的精神。在狂猛的海风中,它依然能够欢蹦乱跳。

——山丹丹!我耸立在黄河边缘,历尽了风吹雨打。但我仍然昂头挺胸,用最美的微笑迎接每一天。

做为中华少年,不但要学会顶天立地,还要倾听祖国母亲历经的苦难。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天才少年训练营读后感1000字

全文共 1121 字

+ 加入清单

当我看完《天才少年训练营》时,突发奇想,为何不让妈妈也看看这本书呢?于是我硬是夺走了妈妈手中的手机,将这本书塞进妈妈手中,让妈妈看。

妈妈看完后,我迫不及待地问道:“看完这本书你有什么感想吗?”妈妈说道:“你们这些朝气蓬勃的青少年,应该像书中的人物学习中国的‘五常’……”“不是!不是!”我有些生气地打断了妈妈的话,“你应该从家长的视角去谈谈你对教育有什么改观?”“知道,难道我平时不怎么了解你吗?”“好吧!”我们结束了这次谈话。

关于书中的主人公,我的感触有许多:有着丰富生活经验的阿加拉比总是能找到食物,让大家不受饿,受大家的尊重;但他的父母却是错过了他的童年,从未来过他的家长会,就这样不知不觉使孩子缺失了来自父母的爱;少年大学生宫睿虽然聪明且能干,但父母都是农民,他们不会向孩子表达,也不知道该怎么表达;从小生活在美国的陈青炀虽享受高科技生活,但总觉得父母不了解他,而他的父母努力了解他,却无法成功……在少年们野外生存训练比拼中,他们的父母才发现原来孩子是这样的,而不是他们想像中的那样,竟是他们失职了!他们只想着让孩子拥有丰富的物资,想着孩子成凤成龙,而忽略了孩子成长最重要的时期——童年。当家长们知道自己失职时,想挽回时,孩子们也在逐渐了解父母,他们在训练营中从胆怯、傲慢、娇气、孤僻等种种性格变得会体贴、大胆、坦诚、勇敢。他们从一个一个少年,到互相协作的团队;从各怀心事到坦诚以对,他们在竞争与合作中激发了成长能量,收获了满满的温暖友情,勇敢有担当。

在我们现实中,家长与孩子间逐渐被“不理解”“讨厌”等情感所分离,产生了代沟。我还是幸运的,因为我与父母和平相处,但偶尔也会认为对方不了解自己。有次,我与妈妈讨论如何称呼这个问题。我说:“以后你老了,我还是不喜欢用‘您’来称呼你,怎么办?”妈妈说:“没关系,我知道你尊重我就行。”这是一个毫无意义的问题——对于某些成人而言,而妈妈却认真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我想起陈青炀与摩尼对话时,谈到了美国与中国学校的差异。陈青炀在比赛后也终于领悟了:教育的本质不是问题,也不是国家之间的差异,而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中国式教育最需要的也是最缺少的就是沟通,还有实践。有些孩子正因实践开辟了新天地,有些父母正因看到孩子实践时出乎预料的表现而变化。两者相铺相成,利于加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理解。

书本中的少年们通过野外训练,懂得了中国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也成长了自我。他们为“五常”代言,展现了新时期新少年该有的朝气。家长也要知错就改,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做一个善于倾听的人。

我们是中国少年,未来我们也会是中国父母,我们要多汲取教训经验,弘扬中国“五常”,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