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乌镇概况导游词6分钟【通用20篇】

浏览

7391

作文

197

乌镇游记

全文共 494 字

+ 加入清单

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乌镇

乌镇,像许多古镇一样,有穿过小镇的河道,有傍水而筑的朴实民居,有小船在河上荡漾……乌镇是一个具有文化气息的地方,少了一些商业气息。我很喜欢那里的人、那里的景、那里的文化……

刚走进西栅景区,远远望去就是一座座石桥立在河上,如果没有那些桥,河水、景色也就少了一丝生气。大的桥让人感到舒快,小的桥让人感到舒心。可我就体会不到,我走在上面就是提心吊胆、忐忑不安,总以为自己会掉下水去。石桥是由一块块石头垒起来的,无论怎样去看,都很精致,可以说为是巧夺天工。

在那里,令我最感兴趣的是:乘小船。我央求父母带我去,他们就不肯,说是太贵,180一人呢,切,过去一看,180一条船,这下,妈妈可闹了一个小笑话,最后,还是带我去乘了,那时是晚上,夜景可美了,不过,有点冷……

我还去了“龙形田”,大得真像一条“龙”,其实是许多小麦组成的,在田里还有几条小道呢,我跑在小道,东玩玩西跑跑,可开心了,爸爸还给我照了相。

我还去了……太多太多了,说也说不过来了,可那里真的太好玩了,我真想是那里的人啊,在那悠静的乡村里享受生活……

我永远也忘不了在乌镇留下的美好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乌镇路桥作文400字

全文共 393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国庆节,爸爸妈妈陪我来到上海参加比赛。我们住的酒店旁有一条苏州河。苏州河上有一座桥叫乌镇路桥。我们每天往返比赛的时候都要步行经过这座乌镇路桥。

这座桥横跨在苏州河上,远远望去,这座桥与其他桥并无两样,甚至还有一些破旧,但真正了解了它的历史之后,我才发现这座桥是那么的与众不同。这座桥始建于民国18年,后来在抗战中被战火摧毁,重建后又在1997年拆除。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它1999年重建的样子。

乌镇路桥全长60米,宽9米,可以说是苏州河上相当宏伟的一座桥了。它的桥身呈圆拱形,上面左右各六根柱子撑起了它的整个桥面。桥下有两条观光道,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是人们休闲纳凉的好地方。

我站在桥上,桥底流水波光粼粼,桥上行人如梭,天上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心情真是格外舒畅。

经过三天的陪伴,我对乌镇路桥产生了很深的感情。马上就要离开了,我依依不舍,向它作了告别,并承诺我下次还会再来的。

再见!乌镇路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乌镇游记

全文共 1270 字

+ 加入清单

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乌镇

乌镇像许多江南小镇一样,有穿过小镇的狭窄河道,有傍水而筑的朴实民居,有乌蓬船悠悠地在小河上荡过……而不同于其他的江南小镇,乌镇少了一些商业气息,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气息,这源于那里的景,那里的人,那里的文化。

小桥。乌镇的桥不算多,但已足够独特。走过蜿蜒的石子路,绕过许多弯道,眼前出现了一座桥。看看桥头的石刻字,得知它叫“逢源双桥”。这是河道的第一座桥,所以叫逢源。这座桥就是江南古镇所特有的石拱桥,精心雕琢,显得立体的花纹使人心怡,站在石拱桥上,可以看到船夫摇着桨徜徉于碧水中,一脸泰然。乌镇如果没有这些桥,肯定没有这般精致,没有这般古朴,没有这番意境,就像一幅精美的画少了修饰。乌镇的桥不多,但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妙趣横生。

流水。水,永远是江南古镇的主题。悠悠流淌着的是傍河居民的生活主线,水承载着他们的希望,承载着他们的淳朴流向更远的地方。这里的水,碧绿碧绿,这里的人,清清澈澈。我们坐上了乌蓬船,船慢慢地游荡开来,船夫站在船尾,熟练地摆动着桨,荡开一阵阵涟漪,船左右摇摆着向前荡着,左右房舍似乎也在摇摆着,倚在扶手上,随着船摇摆着,突然感觉,好像一下子摆脱了城市快节奏的生活,融入了一片安宁祥和的小镇生活中了,这里的一切,随着水流慢慢飘荡着,远方,成片的杨柳随风摇摆,是惬意,是安逸。终于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向往威尼斯,因为那里是水城,因为水给人以安逸,当水成为城市的主命脉的时候,人们就真的慢下步子来了,也许这是一种回归,生活方式的回归。乌镇的水,就是这样,这样的水,孕育出了水一样的人。

人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乌镇,养出了一方淳朴善良之人。穿过深深的弄堂,路过许多人家,他们似乎从不被游客们打扰,依然各自生活着,悠闲地生活着。有人敲着木鱼,说着些我们听不懂的话,也许是在祷告吧,有人则在自家园子里种菜,不时地,有小狗会跑到路当中,抓抓痒,作揖,或是,就呆在路当中,不走了。还有八哥见人就说“你好”,逗得游客不时称赞。这番生活情趣,不得不令人向往。我甚至想,这里,是不是许多中国文人被贬官之后的世外桃源呢。

文化。乌镇除了有秀美的风景,和蔼可亲的人,不可或缺的,是它的文化。文化始终是使一个古镇永远吸引人的力量,有了文化,古镇彩绘分外夺目,才会将其深邃展现在人们面前,才会让人们来读懂它。走进一个个小小的门洞,里面无不是一种精髓的文化。往前,便看到了保存尚好的当铺,推开有石狮子的大门,转过几个弯,就到了当铺,一个大大的“当”字写在墙上。跨过高高的门槛,站在水泥地上,交换物品的窗口很高很高,窗口也很小,别的地方都用木条弄成小孔状,这样奇奇怪怪地结构听说是为了防止斗殴,以便公平交易。

于是,多元的文化,乌镇都保留了下来,并且,多年来,人们已经把这些文化与乌镇,这个江南古镇联系起来了。乌镇的文化是值得人们去寻觅的,因为这是我们的文化遗产。

走出乌镇,已经很晚了,让我不能忘却的,是这里的古色古香,是这里的小桥、流水、人家更重要的,是这里不可替代的文化。

再见,乌镇。我还会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乌镇之景

全文共 422 字

+ 加入清单

一直都想看一看江南的山水,江南的民风。终于,我找到了她——乌镇。走进乌镇,看那乌镇的美,许多人慕名而来,一座座小桥,一幢幢民房,一条河,两条街……坐着小船缓缓驶进,看那碧绿的水,被船浆划过的波纹,似乎要唤醒这座沉睡千年的古镇。古老的民居倒映在水中,两岸建筑下的石台阶,妇女在洗衣。前面那座石桥上,一位曼妙女子在上面轻轻踏过,不留一丝痕迹。一切是那么宁静。乌镇的建筑大地都是白墙﹑黑瓦﹑木窗。离水的距离很近。

窗户上都挂着红灯笼。那个被称作是茅盾故居的地方,留下了茅盾许多的手迹。在原来的中药堂里似乎还可以感受到抓药看病的景象。一切都交给了后人,留给了后人无尽的感叹。喜欢乌镇的夜景,吃那香酥酥的姑嫂饼;看那无数的红灯笼闪烁,看那古色古香的船只驶过,看那最后一缕夕阳消尽;听那水上街市的叫卖声,听被红灯笼照耀的老人讲述那乌镇的过去……乌镇就像一幅未染过的水墨画山水画。是无数书画家﹑艺术家留恋的地方。我永远想着那水﹑那桥﹑那建筑……最后的山水之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乌镇游

全文共 284 字

+ 加入清单

到了桐乡不去乌镇是没道理的。十五分钟的车程就到了乌镇。在景区入口处有座桥,叫逢源双桥。据说过桥时,男的要走左边,女的要走右边,这样走过去后做事情就会很顺。十一黄金周期间,这里真是人山人海,与古朴的小镇反差很大。古镇的街道长长的,地上铺着青石板,小路旁的黑瓦白房,看上去很老,但很独特。房子旁边是小河,河里有很多乌篷船。坐在乌篷船上,我不禁思绪万千,情不自禁地默念起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再游乌镇时,一定要选上一个清静的日子。

我欣赏了沁人心脾的桂花、参加了与众不同的婚礼、领略了古朴的乌镇风光,这个国庆过得真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浙江概况

全文共 991 字

+ 加入清单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浩瀚的太平洋,北面与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为邻。省会杭州市与上海市两地高速公路距离为150多公里。

浙江省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和海岛岸线长6600公里,占中国海岸线总长的21%,居中国第一位。浙江海域,有面积500平方米以上海岛2878个,是中国岛屿最多的一个省份;可建设10万吨级以上的深水泊位达100个。浙江是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舟山群岛新区是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

浙江地处亚热带中部,属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按单位面积计算,浙江水资源量居中国大陆第四位。年平均气温 15℃-18℃。

浙江素有中国“东南植物宝库”之称,树种资源丰富。“活化石”银杏等50多种野生植物列入国家珍稀保护名录。已知野生动物1900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120多种。

浙江矿产以非金属矿产为主。已发现的固体矿产113种,叶蜡石、明矾石探明资源储量居中国第一位,萤石、伊利石列第二位。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开发前景良好。浙江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舟山群岛是中国最大的海洋渔业基地。

浙江素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有雁荡山、普陀山、雪窦山、天目山、天台山等名山,有杭州西湖、千岛湖,绍兴东湖、嘉兴南湖等名湖,有钱塘江、楠溪江等名江。京杭大运河穿越浙江北部,在杭州与钱塘江汇合。

浙江历史悠久,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建德人”在今天的浙江西部山区一带活动。进入新石器时代,浙江境内人类活动的范围已相当广泛。全省境内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达百处以上。三国时期(220—280年),浙江有省的建制。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浙江作为一个省级行政区的雏形成形。南宋王朝(1127—1279年),建都临安(今杭州),历时150年。明朝(1368—1644年),浙江省名正式出现。

历史上,浙江经济较为发达。丝绸、制瓷、造纸、印刷和造船业等居当时中国领先地位。浙江人才辈出。思想家王充、王阳明、黄宗羲、龚自珍,诗人贺知章、骆宾王、孟郊、陆游,科学家沈括,戏剧家李渔、洪升等都是杰出代表。20世纪,中国文学巨匠鲁迅、茅盾,教育家蔡元培,著名科学家茅以升、竺可桢、钱学森、陈省身,以及李叔同、王国维、夏衍、艾青、徐志摩、陈望道、马寅初、金庸等一批名人均为浙江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乌镇之旅作文600字

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周五我们学校组织了8年级去乌镇研学。这是我上初中之后学校里第一次组织我们去外面研学。

当天一大早就起床进行了对这一次研学的准备,早到什么程度呢?明明前一天的晚上定了够早的闹钟了。但是,当天的早上闹铃明明还没有响,却自己就起来了,想必许多人也和我一样吧!我十分早的就起了床,并且十分认真地检查了自己的随身物品,但是每次检查完随身物品后又总是觉得自己有什么漏掉了,于是又再检查了一遍。

在去的路上大家欢声笑语,十分活跃。这让去乌镇的路上不再单调。我们去之前是分了小组的,并且是带着任务去的哦。到了目的地,我们拿了任务卡和门票,大家就冲向乌镇景区内。我们的乌镇行路一直检查到中午12点20分,就会去往下一个地点,大家都为了完成任务而奔跑着。不得不说,我们的任务真难,两个地点分别在乌镇的最西端和最东端。于是跑了一上午,直到中午吃饭时,我们才体会到了什么叫双脚解放,当天中午大家都吃得很丰盛哦!

到了下午,我们到达了下一个目的地——乌村。接着,任务又来了,半小时跑完乌村的十个地点,并且要在每一个地点拍三张照片,造型还要不同,任务艰巨,于是大家为了完成任务又跑了半个小时,不得不说,本来去乌镇的目标是吃美食吃胖五斤,结果跑了一圈后发现,这是要减掉十斤的节奏啊!最后我们去参观了互联网大会的会址,在会馆听讲解的时间,我们真心觉得不够用,但没有办法,时间有限,最后只有带着些许的遗憾,期待下次再来。到了回程的时间,大家只能回了,在回来的路上,我们都十分得累了,大巴车后面是睡了一排,不得不说这一天大家都是又累又开心啊!

乌镇的研学之旅我觉得十分充实、十分开心,我很期待能和大家有下一次的研学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社会经济概况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1、自然地理概况

荔波县位于贵州省南部,地处东经107°37′至108°18′、北纬25°7′至25°39′之间。东北面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从江、榕江两县接壤,东南和南面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环江、南丹两县毗邻,西与独山县交界,北与三都水族自治县相连,总面积为2431.8平方公里,荔波县森林覆盖率55.24%。荔波县位于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喀斯特地貌十分发育,喀斯特地貌占全县总面积的82.6%,属典型的深山区、石山区,水土流失隐患较大;地势总趋势北高南低,境内最高峰是东北隅的月亮山次峰,海拔1468米,最低处在南部的打狗河和东南部的甲料河出境处,海拔300米,相对高差1168米,全县平均海拔为758.8米。

2、社会经济概况

荔波县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国家级贫困县,下辖5镇、l2乡,74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1186个村民组。20XX年末总户数33917户,其中农户3l 366户;少数民族28723户,占总户数的84.7%。总人口172837人,其中农业人口156387人(农村劳动力92794人,其中女劳力36830人);少数民族人口160058人,占总人口的92.6%。人口密度71人/平方公里。

20XX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174626万元,其中农业产值64693万元,占37.0%;林业产值7035万元,占4.0%。财政收入279219万元。粮食总产量5.3万吨,农民人均占有粮食307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3528元。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乌镇一日游

全文共 740 字

+ 加入清单

乌镇坐落于浙江省嘉兴市,是江南水乡的一颗璀璨明珠。今年的大年初六,爸爸妈妈带我一起去乌镇游玩了一天,让我真真切切感受了乌镇的美丽与风情。

乌镇没有高楼大厦,错落有致的民居有着统一的风格,青砖黛瓦,连绵铺开,弥漫开来,散发着江南水乡特有的诗情画意。岁月的年轮镌刻在一座座饱经风霜的房屋上,仿佛在讲述着一个个古老又动人的故事。漫步在青石板路上,呼吸着这里清新的空气,沁人心扉,俨然有一种人在画中走的感觉。

我们游览了乌镇西栅景区,入园之后的右手边就是一座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剧院——乌镇大剧院。这座大剧院造型独特,从空中俯瞰,就像两朵并蒂莲花,妖娆绽放,阳光照射在外墙的琉璃上,熠熠生辉。

乌镇的河纵横交织,石桥横跨这些小河,将乌镇的各块区域连成了一个整体。这些桥一共有七十二座,据说每座桥都有一个自己的名称,比如,有两座相对的桥,分别叫做“晴耕桥”和“雨读桥”,顾名思义就是晴耕雨读,充分体现了乌镇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木质结构的房屋依河而建,在清澈的水中形成明亮的倒影,与穿梭来往在小河之上的乌篷船相得益彰,组成乌镇一道靓丽的风景,好一座“东方威尼斯”!

乌镇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经过历史的积淀,产生了丰硕的成果,有独具特色的手工业,比如印花蓝布、五彩缤纷的花布工艺,比如以“天下第一锅”为代表的制锅工艺;有酿造作业,比如风味独特的“酱”、乌梅酒、青梅酒;有各色小吃,比如糍粑、定胜糕、姑嫂饼。光是这些就能让游客流连忘返。

乌镇还有不少名人呢!伟大的作家茅盾先生就是地地道道的乌镇人,我们去参观了他的纪念馆,对他的生平有了全面的了解。在这里我还认识了一位巾帼英雄——王会悟,正是因为她的保护,中国共产党“一大”才能顺利召开。还有著名的画家木心,在乌镇也有一个作品展览馆,小小的乌镇真可以说是人杰地灵。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夜游乌镇

全文共 478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经过一个小时的路程,我们到达了美丽的桐乡乌镇,那儿山清水秀,夜景也是灯火通明。

走进西栅景区,蓝蓝的天,绿绿的水,许许多多的船只在河水上来来往往。一幅如水墨丹青般古朴美丽的景象展现在我的面前。乌镇的巷子又窄又长,房屋大多是江南典型的白墙黑瓦,河流的两边都是雕梁画栋的旧时房屋,古色古香的倒影在水中。

一路上,我看到有很多人提着一个个不同花色形状的小灯笼,我也很想要一个,我便叫妈妈去帮我找一下是在哪儿买的,找到以后,妈妈给我买了一个,是粉红色,镂空花纹的,可爱极了!

随后,我们又来到了似水年华的红酒坊外,那儿有一个大水车,吱吱呀呀地转动着,有一种老旧时光的味道!

乌镇的桥梁是由一块块长长的宽石板组成的,一般都是拱形的,桥上雕刻着花纹。乌镇有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桥,最有名的还要数逢源双桥,传说踏走双桥有男女左右的习俗,走一遍桥,须分走左右两半,因此又演绎出走此桥便可左右逢源之说。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感叹时间不等人,已是晚上十点,我们该回家了,返回的路上,看到水里倒影的彩灯真是五光十色,变幻莫千,美丽的乌镇实在让我流连往返。我已经深深的喜欢上了这个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乌镇之旅作文800字

全文共 788 字

+ 加入清单

夏日炎炎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去乌镇玩。

我们到了乌镇,我看到可以坐船,然后我就说我要坐船,妈妈不做,爸爸陪我坐,后来爸爸买好了票,和妈妈约好在乌镇中间碰面后,然后我就兴奋地冲上了船。

船慢慢的往终点上驶去,船是用木头做出来的,船上有四把扇子,供客人扇风乘凉,船的桨边使用木头做成的,船从河中间驶过,我们边欣赏两岸边拍照,在船上有说有笑,不知不觉就到了终点。我根本不想下船,可是又必须下船,我不情愿的下船了。

我们刚下船第一景点就是关羽庙,我走到里面看了一下,里面有一座巨大的关羽的雕像。关羽手拿着青龙偃月刀,另外一只手摸着自己长长的胡子,看起来很神气。

我们要去和妈妈汇合,我们走了大约10分钟看见了妈妈。妈妈见到我们后就提议去志愿者之家休息一会,我和爸爸都同意,我们在前往志愿者之家的路上累了,中途休息了一下,休息的地方是座桥。我们买了根冰棒方嘴里,冰凉冰凉。这里的冰棒和城里面的冰棒完全不一样,这里的冰棒是小小的,是薄荷味的,吃起来很不错。

休息完之后,我们继续前往志愿者之家,大约走了五到十分钟我们就到了志愿者之家。

我们在志愿者之家给手机,ipad充电,爸爸还看了会书。休息了大约1小时,然后我们就去吃饭,乌镇李的晚饭非常好吃。有鱼,有羊肉,还有我最爱吃的土豆丝。我们吃完后,就前往乌将军庙,爸爸说乌镇就是因为乌将军,可惜我们到乌将军庙时,已经关门了。

没多久,田渐渐的黑了我们决定找一个地方看乌镇的夜景,我们看到好多人手里端着一个发光的杯子里面装着饮料,冒着青烟。我看了后特别喜欢兵和爸妈说我也想要,之后我们就去买了Z杯,我们坐在河边上,边欣赏夜景,边喝着饮料,惬意得很。喝完饮料后发现原来是属下边有灯,地下还有一个按钮,按一下就关,在按一下又亮了。我们玩得很开心,看完夜景之后就驾马回嘉兴了。我心里想着,嘴里念叨着,我还会继续来看你的,乌镇,因为你美不胜收。

再见了,美丽的乌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美丽的乌镇作文800字

全文共 1038 字

+ 加入清单

11月16号的雨轻轻唤醒了我,睁开朦胧的双眼,便再也躺不住了,检查了一下行装,怀着激动的心情,踏着祥云便快速地飙到了我的学校。

看着一群野狼一般的同学,一个个贪婪地吮吸着这短暂的玩手机的时光。这一天似乎非常不平凡,因为今天是我们七年级去研学的一天,也是我们渴望已久的一天,一个个同学似乎已经蓄谋已久,个个行李包满满当当,在导游姐姐的带领下,我们便开始了一天的旅程。车上,大家满怀激动的心情,导游姐姐提议来唱歌,一个个同学跃跃欲试,美妙而动听的音乐在车内环绕着。

来到了乌村,我们踩着风火轮向互联网大会堂飞去,一路上都是我不认识的奇花异草,弄得我眼花缭乱,通过一个个旅游景点的拍照我们终于完成了任务,接下来可以去吃我们盼望已久的乌镇美食了!

来到了美食街,我如同一只野狗,东窜西跳,不一会便和大部队走散了,管不了那么多,来到饭店便尝起了乌镇的美食。

首先的开胃菜是臭豆腐,这是我在同学那讨来的,臭豆腐闻着臭,但吃的香,鲜美的汤汁从豆腐皮泌了出来,沾点辣椒酱,咬入嘴中:淡淡的苦味和辣相结合,如一只火热的蝴蝶翩翩起舞,细细回味,轻轻的甜味如这道菜的神秘汤汁般神奇的出现在我的嘴中回味。令人无法用语言形容,我似乎已经陶醉于此,闭上眼睛体会这水乡的特色美食。

这第二道菜是我牵挂已久的酱牛肉挂面,先尝一口挂面,弹弹的,和着汤汁,很有嚼劲,越嚼越香,越嚼越想在(再)吃一口;面流下喉咙后紧接着的是一口美味的汤,淡淡的咸味唤醒了我的味蕾,像热风从舌尖划过,汤汁在舌头上化开,如美丽的水乡乌镇在舌尖一般,甜甜的,淡淡的,沁人心脾,接着便是一大口,整个人陶醉在这美丽的乌镇中;还不够?来吃吃这酱牛肉吧!咬入口中,与汤汁融为一体的酱牛肉咸的恰到好处,精华的肉汁在嘴中流下在心中回荡,直逼的我的脚情不自禁跺了起来连连称赞。这挂面真是透露出了这乌镇水乡的美妙、淡雅。

吃完了菜我决定去逛逛这美丽的乌镇,看着一只只的船在水中荡漾,让我好生嫉妒,但只是可欲不可求,做完任务大家来到一家傍水而建的奶茶店讨论一天的事情。喝着卡布奇诺,欣赏着中午的乌镇,似乎透露着淡淡的典雅,小雨点着水面,唤醒着鱼儿,阳光射在每个人的脸上,大家都分享着自己的成果,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中午……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我们又将告别这美丽的乌镇,告别乌镇的特色美食,告别乌镇的美丽风情,告别乌镇的清闲中午,告别美好的一天的研学……

这次研学让我认识很多,让我收获很多,更多的便是团结,也是如何发现美。

世界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去发现美的眼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描写乌镇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20 字

+ 加入清单

乌镇,像许多古镇一样,有穿过小镇的河道,有傍水而筑的朴实民居,有小船在河上荡漾……乌镇是一个具有文化气息的地方,少了一些商业气息。我很喜欢那里的人、那里的景、那里的文化……

我的外公家住乌镇,几乎每次假期我都会过去探望他老人家,所以说,那地方我便是再熟悉不过了。他的家在乌镇十分普遍,白墙黑瓦,窗纸雕花。屋外有个大院子,院中央孤零零地矗立着一棵老桂树,便是再普通不过的江南景致了。

夏日的傍晚,我们总会在那棵桂树下乘凉。大人们在谈笑品茶,聊着家常,而我从不安分,总是会顺着梯子爬到那棵虽歪扭粗糙却又结实的枝丫上坐着,目光越过院墙,看着那河流上满载游人的乌篷船,望着远处

那灯火已点上的酒楼,似又回到了旧时,文人骚客们品茗吟诗的时候。滑下树,却照样是那个院子,那些人。一道院墙,似乎隔开了时空,隔去了浮华。大人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那小紫砂壶里都不知道加了多少次水了,他们却依旧聊的不可开交。我逗弄着外公家那只断了尾巴的大黄狗,眺望着远处,看着最后一缕阳光被黑夜吞下,闪烁的星星也爬上了夜幕,耳畔中是知了有一声没一声的吵闹,是屋内画眉鸟轻柔的呢喃,更是那撩人的吴侬软语。夏夜里,尽是我所熟悉的平和与宁静。

每至秋季,老桂树就会按时的开花,开出一朵朵与它老旧枝干截然不同的娇嫩花朵,满树金黄。桂花开,十里香。这时的天气已不再炎热,阳光正如点点墨色,透过墙上的雕花,斑驳的照射在院内。院外,依旧游人如织,那黑白色块仿佛就要和着阳光流淌出来。我有时会在屋外那狭窄的弄堂里游荡,回家时来到院门前,看着那沉重的木门咬着光亮的黄铜门环,透过半掩的大门,只见外婆端着架子在桂树下依依呀呀的吊着嗓子,熟悉的戏腔,不变的调子,风韵依旧,仿佛回到了她打着油纸伞在江南烟雨中翘首的那段年轻时光。外公也坐在老旧太师椅上认真的听,一手端着茶杯,一手执着破蒲扇,眯着双眼,陶醉其中。一曲了了,外公的呼吸也渐渐沉缓,渐入梦乡。仅剩一院余音,一院茶香。

绕着桂树漫步,双手手轻抚桂树,侧耳倾听,那棵桂树仿佛在诉说着留念,轻吟着往事,既熟悉,却又感陌生。

忆江南,言乌镇,对他人而言,它们是乌篷船,是画舫,是油纸伞,是绣花鞋,是水调歌头,是戏子悲叹,是依依杨柳,是涓涓细流,是桃花面,是丹凤眼,是浮生三叹,是一帘幽梦。而于我,仅是一棵老桂树,它那饱经风霜的背影,就像外公外婆那苍老坚定的面孔,铭于我心。即使再过多年,乌镇依旧,人依旧,就如那百年仍在的桂树,仍会是我心中最美、最温暖的一道彩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乌镇一日游

全文共 984 字

+ 加入清单

阳光透过车窗的玻璃洒到座位上,然后伴随着车子“滴滴”的喇叭声,我、妈妈、爸爸、奶奶、爷爷一行人来到了嘉兴。

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乌镇,那是个人文好、风景美的地方。我们今天就是要去那儿。午饭过后,我们一行人就他进了这个美丽的小镇。大门口是一池清澈透明的净水,池水包裹着一只耸起的喷泉头,紧挨着小池的是一幢上面用金色刻着“中国浙江嘉兴市乌镇馆“的大理石屋子,据说,这幢建筑还曾经走进了世博会场呢。

进入了乌镇风景区,我们先乘着车子把乌镇外圈游览了一遍,大片大片的田地和芦苇出现在眼前,还有一只只可爱的湖羊,顶着毛绒绒的大脑袋,蹭蹭脚,拱拱腰,在绿油油的田地上休闲地散步。不过这些可爱的景象在我脑海中都一带而过,我心里想的还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快快见到古城吧。

说乌镇风景人文美,不仅是因为它与自然相融合,还有一点,那就是乌镇非常地有特色:桥、店、水都是它最具特色的地方。走上一座独特的小桥,它象一条隧道直通向小河对岸,竹子铺成条做成的桥底,竹子削成筒做成的栏杆,拱屈的桥身如同一弯明月,映衬着这明镜一般的河水,波浪随着翻滚,不断泛出涟漪。水面上那一叶叶乌蓬小船,随着波涛向前飘,船前有一位老翁,只见他熟练地拔起杆子,然后用力往下一撑一撑,船便动了。

乌镇的店是最具特色的,它格外与众不同。三寸金莲店是我们次日最先去的地方,看那小巧玲珑的绣花鞋,最有趣的是都只有几寸长,最小的连三寸都不到。可是,再看那拱屈的鞋背,那不是代表着旧社会对妇女的摧残和女子们的疾苦吗。

夜晚的乌镇最不同寻常。那华灯初上之时,满城一片辉煌。顶梁上的灯笼全都亮了起来,让整条街都如同白昼。小竹灯串在一起,组成了“一线明灯“,湖上升起了“一盏明灯”,多么像一轮明月。灰蒙蒙的城阁上也点缀上了各色各样的彩灯,有的分布在城角上,有的聚集在城顶上,有的竖垂在城门上,也有的横挂在城墙上。他们把城楼打扮得异常美丽。在河中央漂浮着的小舟商也亮起了灯,船头和船尾各点上了一盏渔灯,两个艳红的灯笼挂在蓬蓬的两侧,它们照遍了小船,也点亮了河面,河中灯的倒影依然闪闪发光。那闪亮的灯花跟着小船的前进又向前方照去。我见了这样美丽的景象,不觉诗兴大发,随口吟了几句诗“竹笼挂梁照湖平,满城灯火燃客心。午夜辉煌比白昼,纵横雕桥映溪明。”

乌镇之美,融进了我的诗里,被我一起带回了家,这美好的景色便一直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乌镇作文450字

全文共 447 字

+ 加入清单

“月明乌镇桥边夜,梦里犹呼起看山”,这句话描写的正是乌镇的美景。

当天边泛起了红霞,淡蓝的天空被不时飞过的鸟儿点缀着。像丝绸一般平滑的河面上,水雾还未散去。悦耳的鸟叫,惊起了河面上的阵阵涟漪。碧绿的树,像个大青团,坐落在河畔。水映着天空和悠闲的白云,非常清新。

水面上横跨着一座石拱桥,长方形的石砖,整齐地铺在桥上,桥栏杆上还蹲着几只形态各异的石獅子。桥那端是古色古香的房屋,马头墙上趴着葱绿的爬山虎,发出一股淡淡的叶香。

穿过马头墙,就是主街。不同花纹的石板躺在地上,平齐光滑;两旁的房屋把街道夹在中间,斑驳的墙角,总要放些盆景什么的,使这破旧的木门增添了一种生机。门檐上挂着招牌,门前放着小灯,它们朴实地融合在一起。

夜幕降临,美景如画的林苑中亮起金色的灯光,水中间屹立着一座宝塔,塔尖像利剑,直插云霄,真是“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房屋、廊桥上也亮起了灯光,照亮了河面,照亮了垂柳,照亮了斑驳的石墙……

这,就是乌镇,清水穿城过,人家尽枕河。艳阳当空时,小桥流水人家,夜幕降临时,是一幅唯美的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忧伤的乌镇作文800字

全文共 1020 字

+ 加入清单

去过乌镇的人,便久久难以忘怀。

他们说,乌镇,仿佛带着汉家女子空灵轻盈、翘袖折腰的神韵,细看还多了几分质朴。

这里,苇绿荷红、鸟飞鱼跃、渔歌互答。吱呀吱呀,一只乌篷船从莲叶间缓缓驶出。船头站着船夫,白色的马褂,深黑的长裤。竹篙划过,水纹荡漾。慢慢的乌镇,梦中的乌镇。

这里,九曲的桥、玲珑的水;粉墙黛瓦、流水人家。古朴的青石板铺在水路上,凹凸、冰凉。从前的江南女子轻轻走过,玉钗银簪金步摇。路边,是自家制的香料,香气若有若无。慢在乌镇,水墨画般的乌镇。

我说,那不过是从前的乌镇——我梦里的乌镇。

而现在,我和妈妈走在乌镇小巷里,几间小屋沿河而建,门上搭着深蓝色的染布,半开半掩,门前坐着一个头扎染布的老奶奶。有几间门上挂着铜环,锈迹斑斑,那是从前的染坊。

我们走上一座小桥,转角有一间屋舍的门敞得很开。看见这位老奶奶在屋里做着布艺,老奶奶头扎方布,是印花的蓝白花纹。

我们轻轻敲了敲门,走了进去。老奶奶见有人来,忙停下手中的活儿。

老奶奶桌子上罗列着一些布艺,蓝白相间,布鞋布套布钱袋,麻裤麻衫麻长裙。长短不一的竹哨错落有致,大大小小的手环井然有序。

老人态度和蔼,我和她聊起来。老人说,乌镇是她世代居住的地方。因为开发,西栅已不住人了。自己和老伴搬住在东栅,划划船、卖卖布艺赚点儿钱。谈起儿子,老人开始满脸欣慰:“他呀,在南京读了9年书,现在南京工作,还说要接我们去住呢!”

“您儿子真孝顺,那您为什么不去呢?”

“我生在乌镇,这是我的家,我当然在这啦。想当年,我也曾穿淡粉柔白纱衣,青丝飞舞,环佩叮当。那时的小镇才悠闲自在呢!”

“那为什么不让儿子回乌镇来工作呢!”我说。

“可年轻人总是要出去闯一闯的!他也不喜欢这里只有匆匆脚步,游人一走,小镇似乎成了空城。”老奶奶的眼神黯淡下来。她见我想听,便又说,儿子工作后回来过两次,都是带朋友匆匆玩一趟就走了。老人越说越难过!我忙把手绢递去安慰她。说罢,老人转头,撩开帘子,看了一眼江边,只有游客匆匆,这里只是他们小憩之地。她于是忧伤地摇摇头,叹口气。

我有些难过,站起身来,去桌上寻些布艺。每一件物样都缝得很用心,很精细。也许是在对儿子思念、失望和忧伤之后的日日夜夜里缝补而成吧。

离开忧伤的乌镇,多了一份沉思:还有多少小镇,有着老人忧伤的故事。

“从前的日子变得慢,车、马、邮都慢。”从前的乌镇,宁静闲适。

从前慢的日子不能复返,从前慢的乌镇不会再有。只留下老人怅望低徊,游客喧嚣。

我走上小桥拐角,听见了乌镇忧伤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游乌镇作文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周五,下午放学后,妈妈告诉我今天要去乌镇玩,并且在那住一晚。我高兴极了,急忙和妈妈回家收拾好东西,和爸爸会合,五点半开始出发去乌镇了。

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我们起了个大早,吃完早饭,就沿着小河信步走去。窄窄的小巷、青青的石板路、长长的廊棚、木质的房子、古老的雕花门窗、慢悠悠的乌篷船、各种形态的石桥,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美景。

最让我们欣喜的是在白莲塔看到了庙会。穿一身美丽纱裙的蚕花娘娘,登上高高的白莲塔,洒下一朵朵五颜六色的蚕花,大家都去争抢蚕花,要把幸福好运带回家。精彩的舞龙、舞狮表演让人喝彩声不断,三个清丽可爱的小桃仙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还有那整齐划一的跳蚕花杆,花样百出的民间杂耍都让人看得目不转睛,叫好声一片。

下午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乌镇,我觉得这次乌镇之行真是太精彩了,下次我一定要再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古色古香乌镇游作文800字

全文共 948 字

+ 加入清单

在史上最长的寒假里,我度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春节,也吃了团团圆圆的元宵。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在春节期间来到乌镇游玩的一次了。

年初二,我和妈妈整装待发,一起去游玩了乌镇,并在这次短途旅游中收获不少。乘车来到乌镇,眼前看到的是一片全是人,完全可以用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来形容。下了车,我就立刻挤到青石板上,摆好了姿势让妈妈给我拍照留念。而妈妈也像小孩子一样,也要我帮她拍照,因为这里是妈妈的故乡。

刚踏上旅游的脚步,妈妈就大方地给了我50元钱,还说让我自己买东西,要学会独立,并学会砍价。拿到钱的我不禁有些小激动,毕竟这是我第一次自己做主花钱。没走几步,我就看见一家店在卖麦芽糖,看起来很好吃,嘴馋的我便疾步走上前,询问价格。这是我第一次买东西,当然有些胆小,就忘了砍价,直接以15元成交了。后来妈妈告诉我你完全可以再让老板便宜5块钱的!哎!人家这也是第一次嘛!我在私下嘀咕着。走着走着,我又看见前面有卖小钱包的,还是用蓝印花布做的呢,看得我是爱不释手。便精心挑选了一个准备买下来,就是不知道要多少钱,会不会很贵呢?。就在我犹豫的时候看到了摊位边上写着“10元四个”。哇,这么便宜啊,可是买多了妈妈会不会责怪我,再说多了也没处放啊。想到这,我灵机一动,和老板商量了一下,能不能用五元买二个。在我的再三请求下,老板真的答应了。终于我如愿以偿地买到了这两个做工精致的小钱包,别提我有多高兴呢,蹦着跳着继续往前。没走多久,老远就望见一条笔直的青如绿草的带子,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条小河。我快步走上小石桥,坐在石板椅上,身体轻轻地贴着后面的护拦,像模像样地感受着小桥流水人家的生活。就这样,妈妈给我拍了一张又一张的照片。在那照片里,有着碧绿的湖水,古朴典雅的老式房屋,也有着乌镇特有的水上交通工具。只要一见到这张照片,我就会产生无比美好的遐想。

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走出了景区,跟着妈妈又来到了她以前工作过的地方。据妈妈口头所说的进行对比,发现这里比原来有了很大地改变,变得更干净、更整洁,更热闹、更气派了。

虽然在寒假中我并没有出远门,而只是去了妈妈以前住过的地方。故地重游,对妈妈来说感慨良多,而对我来说也能从中获得不少的快乐与满足。

就这样,我渡过了一个幸福、快乐、充实而又美好的寒假。明年的寒假,我等着、盼着你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美丽的乌镇

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你问我哪里的景色最美,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乌镇

我十分幸运地去过三次乌镇,感受了乌镇的季节变换。乌镇是江南的四大古镇之一,以河成街,街桥相连。

第一次到乌镇,是个初春的早晨,薄雾中透着丝丝凉意。走在湿滑的石板路上,两边的小草已吐出嫩芽,沿河两岸的民居映入眼帘,绝大多数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石柱或木桩固定在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这就是乌镇特有的“水阁”。

居民们已开始了一天的生活,我仿佛也置身其中,感受到了“枕水人家”的生活。

秋天的傍晚,我第二次来到乌镇。秋色笼罩下的乌镇显得格外古朴。小河里,摇曳着几只黑得发亮的乌篷船,秋风不时地吹来桂花香气,落日的余晖洒落在古老的木门上,映红了旁边老婆婆的脸。“小桥、流水、人家……”。

今年的除夕,我们全家在乌镇过年。大雪整整下了一夜,恶劣的天气却造就了难得的美景。早上推开窗,整个乌镇成了黑白的世界,宁静而凄美,水未动,雪在飞。漫天飘舞的雪花仿佛将人们和乌镇融在了一起,美不胜收。

这就是我眼中的乌镇,它象静静的河水,默默地记载着历史,传承着文明,令所有到过的人们流连忘返,乐在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关于乌镇美景500字

全文共 645 字

+ 加入清单

在上海游学的第二天,我们到苏州水乡乌镇参观,我们到了乌镇的入口处,好像到了一个大公园。我们每人手上拿着导游发的门票,坐船到对岸就进入了乌镇。

乌镇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氛围浓郁的水乡古镇。我一眼看去,这里的民居宅屋傍河而筑,街道两旁保存有大量明清建筑,辅以河上石桥,体现了小桥、流水、古宅的江南古镇风韵。我还看到有人在河上撑着两条小船,我从来没有看见过这样美丽的水乡风景,漂亮极了,我赶紧叫奶奶给我照相。

那天,天下着蒙蒙细雨,我们撑着雨伞,一大群人跟着导游去参观布料印花传统作坊区,我看到高高的竹竿上凉着长长的印花布,导游还带我们到布料脱水室,我们几个小朋友问他这些水有多深,导游说有2米,好深啊!刘东昊还把手放到水里,导游说水很脏的。

接着,我们又去看花纹是如何印到布料上,我们看到一位老人家用一种粉来涂在有花纹的纸上,过了一会,老人家把纸拿开,哇!那些粉都粘在布料上,而且就是纸上面的形状,于是,我闻了闻那些粉,奇怪!怎么有股豆浆的味道,那个老人说,这是豆浆粉,怎么印花还要用到豆浆粉呢?

真奇怪!我们还参观了茅盾少年时的读书处和矛盾纪念馆,我问奶奶矛盾是什么人,奶奶说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走了整整大半天,我们都感到很累,有人坐车有人乘船往回走了,在离上车不远的地方,我还看到一个大大的荷花池有很多荷花,一朵朵荷花千姿百态,一朵朵粉红色的荷花被那绿色的荷叶衬托着,鲜艳的花瓣更显得分外美丽,好似一位位美丽的姑娘。

乌镇游我感到很高兴,看到很多东西,学到很多东西,美丽的江南水乡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有关乌镇的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330 字

+ 加入清单

终于,学校组织我们这一届出去玩了,热泪盈眶。

自从星期一知道要去玩之后呢,总有一种“明天就要出去玩”的错觉,然后心就一直静不下来。很早我们就已经在讨论座位的事了,你跟谁坐?你跟谁坐?我和你坐?

然后就是周五分组,事后庆幸没在婷婷那组,哈哈,那组拍合照拍地格外认真,站位风骚,每张都好。买的东西也格外少女心,还是一组都买的。

大多数的人,包括许多男生,都买了些小东西,我们组也不例外啦,多多少少都买了一些,不过也有个男生没怎么买。

我觉得我们组画风清奇,我们叫“清风山洪队”,我们的口号是“享受”,我们买烟买酒酿,还有人偷偷尝了“免费品尝,18岁以下慎饮”的55°的酒,还在那边拜财神,投硬币,鞠躬,嘴里念叨着“一夜暴富”,现在真想加一个笑哭的表情包,唯有表情包才能抒发我内心的快乐。

我们组也可谓是无头苍蝇乱逛,走到哪儿是哪儿,直到后来才渐渐步入正轨,然后又脱轨,这叫享受哈哈。

不过人挺多的,有时候挤都挤不过去,乌镇挺大,我们碰到了一些队好多次,能碰见,也是缘分呀。

我觉得最神奇的,就是我们组的“无心插柳柳成荫”我们找不到民俗馆的入口,于是就想着先去看百床馆吧,之后在百床馆里弯弯绕绕走出出口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民俗馆的入口;在乌村的时候,我们喊着“享受”,人家是先做任务顺带玩,我们是先玩顺带做任务,找不到“知青年代”,又不觉得是那堵有着画的墙,于是我们走了另一条路,弯弯绕绕,风景特别好,真巧,在那一条路上,我们找到了好几个任务点,比如真正的“知青年代”……以及看到了那虚假的车上的“竹屋”。

还有一个很逗的,就是我们走在街道上,然后有一堵墙,墙的一头那里有一个拱门,我们透过那个拱门眼尖的瞄到了一行人,是的,一行人,婷婷那个组,全坐里面院子里的门口的台阶上,吃着东西,人手一把水枪,有六人发间卡着小风车,她们看见我们了,就笑眯眯的拿着水枪向我们走来。说起这把水枪,这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是在一条街道上,一家店里卖的,那条街道我们一共走了三次,也挺巧的,我每次走过那个街道,都会被那个卖水枪的人用水枪打到,第一次被打到时我特别懵,“什么东西!”猛然转头,看见一个人坐在门旁的小板凳上,手里的水枪滋滋的喷出来一道道细细而又弯曲的水柱,这水枪顶端还有把小伞撑开着,本来我也不了解其中结构的,直到看到了婷婷那个组人手一把。

后来?后来我们放弃了小馄饨也跟着她们坐在台阶上,玩着手机吃着零食。

在乌镇也算是挺有乐趣的,乌村就不是这样,有一丁点儿乐趣吧,因为那里还真的有点像度假村的,花花草草长的特别好,路边五颜六色的“野”花,一看就是特意栽培的。

在乌村呢腿也挺酸的,没想到还有更惨的,后来我们就从乌村走到了互联网大会又从互联网大会走到了乌村最后穿过乌村回到了车里,累是真的累,脚是真的痛,腿真的酸,路是真的长,我怎么看起来除了我个个都健步如飞的呢。

至于互联网大会,金碧辉煌是真的金碧辉煌,累也是真的累,脚都不想抬起来,满满的痛苦。

到了车里才算解脱吧,本来想睡觉的,可是那个椅子靠着肩疼脖子酸,只有表情包才能表达我当时内心的……感受。

这就是出去玩的一天,痛苦与快乐并存。看着乌镇人山人海里,随处可见的都是我们学校的校服,内心有一种很微妙的感觉。这大概就是,学校组织的游玩的感觉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