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乌镇概况导游词6分钟精选20篇

浏览

7388

作文

197

小学生关于乌镇游记

全文共 524 字

+ 加入清单

我去过很多地方,但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就要算风景如画的乌镇了。

进了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兴华桥。在桥上往右看,清澈的湖水中有几只小船向我缓缓驶来,左右两侧还有数不清的阁楼临水而立。

东市河是贯穿乌镇的主要河流。顺着东市河向前走,时不时总有悦耳的小桥流水之声穿入耳中,使我心旷神怡。我继续向前走,这时,一股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接着,我看见一个招牌,上面写着:臭名远扬。啊,原来是卖臭豆腐的呀!我迫不及待地要了两份。等我大口大口地吃完两大盘美味之后,才心满意足地开始了接下来的旅程。

走着走着,看见有人在卖麦芽糖。妈妈给我也买了一些解解馋。我拿起来就往嘴里塞,哇,怎么这么甜呀?一点都不好吃。正在我感到失望的时候,我发现做麦芽糖的过程既简单又有趣。于是,找老板要了一些没做的糖浆来玩。我拿两根筷子搅来搅去的,有趣极了。没过多久,我发现麦芽糖被搅得一边长,一边短,真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又过了一会儿,麦芽糖已经断得无药可救了。于是,我把麦芽糖搅在一根筷子上当棒棒糖吃。这一次吃得可特别香。

接下来,我参观了茅盾故居,得知中国最高的文学奖是茅盾文学奖;还看了汇源当铺和宏源泰染坊旧址,让我大开眼界。

乌镇风光秀丽、景色迷人、安静无比,可真是一个让人神往的好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国庆节的乌镇作文450字

全文共 457 字

+ 加入清单

要说我最开心的一天,那就是去年国庆,爸爸带我去乌镇的那次。到了乌镇,一条条古老的小巷映入眼帘,我们下了车,吃了饭就开始了参观乌镇老街计划。

我们到了乌镇有名的街道,我似乎回到了十几年前。许多我没见过的有趣,古老的东西,都在这看了一遍。首先,我看到了蓑衣,爸爸和我说:“以前啊,没有雨伞,他们就是披着这个去田地里干活的。”

这是,我脑子里突然出现了很久很久以前,老人们披着蓑衣,在田地里锄草的样子。再走一段路,我就看到了一双奇怪的鞋。正当我要问妈妈这是不是他们以前的鞋子的时候,妈妈用实际行动告诉我那就是。她拿起那双鞋,就激动的哇了一下,并且嘴里说出好怀念啊这几个字。

又走了一段路,我看到了一个会发光的杯子,我激动的像个刚吃到冰淇淋的小孩,跑了过去,并强烈要求父母给我买一个。等喝完里面的饮料,我立刻研究了那个会发光的杯子,原来,那下面有个灯。

第二天早上,我因为要离开而感到失落。忽然天空下了一场雨,一场很快就下完的雨。雨过天晴白云飘,天空出现了一道彩虹,似乎是来欢送我的。我带着不舍的心情,离开了这个美丽,古老的乌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乌镇我记忆里最美的风景作文700字

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去年夏秋之季,我和姐姐去了乌镇,在那里,我领略到了梦境一般的美。

乘车时间略漫长,可能是因为对乌镇的好奇,使得我那颗掩在胸腔的心脏无比雀跃,似乎想要跳出我的身体,自己前往一探究竟。迷迷糊糊的,我在车上睡着了,梦中的我到了一处仙境……

睡醒了后,乌镇也到了,我迫不及待地跳下车。我睁大眼欣赏着乌镇的一花一木、一道一屋。吸一口气,甜丝丝、凉爽爽的。脚下的青石板路延伸向着远方,视线向前移去,舒展的柔柳下一排木制栅栏被刻满了时间的痕迹。碧波泛舟,小河上摇摇曳曳地映出柳梢,一声孩童的笑闯入这片应有的宁静,又流进了方才漾起的水波。

走到柳树下、小河边,一丝清凉落在手背上。万千思绪被一缕突如其来的凉风吹散,我仰头,一颗晶莹的雨点擦过我的眼角,隐入我的发间。下雨了,不过雨算什么呢?再大的雨也浇不熄我一览仙境的热情。

据说,这里的人家被称为“枕水人家”。高出水面的房子,静静与水依傍,古老的木建筑无一不流露出沉淀的气息,黑瓦木墙,本该了无生机的,却和点点水波的河面、孩童的嬉戏笑声和乌篷船上船娘的渔歌声融在一起,我看出了它的生气!那么的勃发,有活力!雨中升起的薄雾掩住了“枕水人家”的木屋,我的心里却一片开阔。

雨中的乌镇更加迷人,我站在桥上,默默注视着桥下的风光,一条乌篷船缓缓地向我的方向划来,船桨的动作带起阵阵波澜,响起清晰的水声,犹如一粒碎石忽地掉进沉寂的心间,使我的心里漾起一圈一圈的涟漪,船内的游人抬头往上看,隔着烟雨,我与之对视,不用言语,对方的眼里是彼此所见到的风景……我怀疑这是不是梦境的延续。

在雨中结束了对乌镇的探寻,我的心却永远徜徉在了那里,那处仙境,那处我记忆里最美的风景。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乌镇一日游

全文共 391 字

+ 加入清单

国庆节的时候,我们全家人兴致勃勃地到乌镇去游玩。爸爸事先买好了高铁车票,我们就坐上了最先进的“和谐号”高铁出发了。高铁的速度可快啦,最高时速竟然达到了每小时三百公里,很快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乌镇。

乌镇真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地方,那里有古老的房子、古老的道路、古老的桥……乌镇的道路有的是用一块块石板铺成的,有的是用一块块青砖垒成的,走上去真有点凹凸不平的感觉呢!

听妈妈说,古时候,为了出行和用水方便,人们傍水而居,所以乌镇的老房子大都建造在河边。它们的房顶都是尖尖的,用瓦片垒成的;它们的窗户都是木头的,开窗的时候用木棍支起来。乌镇的桥大部分是石拱桥,也有木拱桥,人从桥上走,船从桥下过,一座座桥架在河面上,大大方便了出行的人们。

乌镇真是一个奇妙而有趣的好地方,我参观了乌将军庙、关帝庙;玩了竹知了、竹水枪;吃了梅花糕,喝了菊花茶、青梅汁……

乌镇真是个让人留恋忘返、百去不厌的好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美丽的乌镇

全文共 337 字

+ 加入清单

作者 钟柠臣

乌镇位于浙江省,那里的荷花非常美丽,是个很好玩的地方。

我迎着早晨的一道曙光,来到了乌镇西栅大街,那里早已人山人海,有的在划船,有的在摸鱼,还有鱼儿欢快地跃出水面。

沿着布满鹅卵石的小路,我来到了西栅大街的内部,那里面很热闹,有的人在看拳船,有的在看武术,还有的正在清水中泡脚,水清的都可以看得清小鱼和小石了!我整个人都卷入了美丽的图画中了!

夕阳西下,我不知不觉中已游玩了一天,最后我来到荷花池边,看着荷花,真的很美丽,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我又来到了东栅大街,我踏着夜晚的月光来到了东栅大街内部,那里非常美丽,特别是夜晚比白天还美。来到东栅大街,那里面跟西栅大街一样人山人海。因为是夜晚,所以比早上更少人,就不会像早上一样挤了!

这就是我推荐的一个好地方,你们喜欢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乌镇东栅zhà印象

全文共 641 字

+ 加入清单

乌镇东栅(zhà)印象一早闻古镇乌镇人杰地灵,文化底蕴特别浓厚,最能代表江南特色,而且那里的明清建筑也是全国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之一,真是一个好去处,我早有点心痒了。不过那里最吸引我的地方却是暑假期间举办的童玩节。于是我们全家一致决定非去不可了。

乌镇的主要景区是东栅和西栅,其实是乌镇的两条主要的古街,也叫东大街和西大街,最能代表乌镇的就是这两处。

今天,我们就先见识一下东栅。车到景区,门口的雕塑早已让人喜欢得不得了,你看,河边的人们有的在洗衣,有的在挑水,有的在河边拧衣服,有的拿着木桶正准备下河劳作……三五成群,相映成趣,却反映了古镇人民勤劳朴实。进入景区,绕过一片绿荫的竹林,迎面的就是一条河。沿着河岸上行几米,就看到了一座桥。可是让人感兴趣的是,这座石桥左右是分开的,中间用一道墙壁隔开,听说走左边能发财,走右边能升官,因此这桥也叫升官发财桥。我忍不住来回走了几遭,却也有趣。站在桥上放眼望去,乌镇的古色古香早已尽收眼底,古街古房,临河而建,黑色的瓦片,顺着那屋檐灵动地伸向河面,那水面的倒影中便有了白墙、黑瓦,再加上低垂的柳枝,悠悠晃动着身躯的乌蓬船,那画面,就是早就刻在我脑海中的乌镇的印象,那样的亲切,那样的熟悉,可是我明明又是第一次看到它,接触它,那感觉真是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与绍兴的古街融合在一起。又似乎回到家乡临海的紫阳街,只是那里是缺少水的,也就少了一分灵动。沿着狭长的古街,两旁的民居、展厅、商店一下子将我带进了那个古老的时代,真让人乍惊乍喜,让人感受一新。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现代舞发展概况作文600字

全文共 1287 字

+ 加入清单

19世纪末期,欧洲古典芭蕾单纯追求形式与技巧的倾向越来越严重,不仅影响整个舞蹈艺术的发展,而且也阻碍其自身的发展。内容与题材仍旧停留在神话传说、王子公主的范围内,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越来越大,成为舞蹈反映社会生活的巨大障碍。正是在这种危机中,现代舞应运而生。

当时首先出现的是I.邓肯的“自由舞蹈”。严格地讲,邓肯的舞蹈还不是现代舞。她崇尚自然,继承了晚期浪漫主义“回到自然”的口号。她脱去舞鞋和紧身舞衣,随心所欲地自由舞蹈,给欧洲舞坛带来一股清新纯朴之风,为现代舞的产生准备了思想条件。而与她同时代的音乐家和舞蹈家E.雅克-达尔克罗兹的“优律动”和R.von拉班的“空间协调律”则为现代舞的产生准备了理论条件。特别是拉班,他全面探讨了人的身心活动规律、肌肉的松弛和紧张、动作的协调以及舞蹈空间等理论问题。

拉班的学生M.维格曼把他的理论,通过创作实践变成了舞蹈作品,使现代舞理论具体化。拉班-维格曼这一现代舞派被称为表现主义现代舞,强调感觉第一。维格曼的舞蹈还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企图切断舞蹈从属于音乐的关系,确立没有音乐的舞蹈。她认为,只有对音乐的“独裁”进行反抗,才会产生“自由自主的舞蹈”。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以维格曼为首的德国现代舞坛,一直是世界现代舞的中心。后来由于纳粹政权的反对,现代舞在德国被取缔,中心转向美国。但现代舞在美国的发展是曲折的,现代舞的先驱邓肯和R.圣丹尼斯都不是在美国而是在欧洲首先得到承认并获得成功的。当她们在大西洋彼岸名声大振之后才引起美国人的注意。美国没有自己的传统舞蹈文化,现代舞一旦被接受后,马上受到了重视,几乎成了它本土的舞蹈文化。

圣丹尼斯对现代舞的贡献不仅仅是创造了一种具有东方色彩、富于神秘感的现代舞,给美国商业性极强的艺术带来了深刻的宗教和哲学思想;而且还在她创办的现代舞学校中培养了一批现代舞的杰出代表。

在圣丹尼斯的学生中,M.格雷厄姆、D.汉弗莱成为美国现代舞的代表,特别是格雷厄姆,她的名字几乎成了现代舞的代名词。她们虽然都是圣丹尼斯的学生,但却都不是老师的继承者,而以叛逆者的身份走着各自的艺术道路。汉弗莱认为圣丹尼斯那种异国情调的舞蹈不能体现人的精神。她根据人体动作的基本原理建立了自己的艺术理论和技术原则,就是在跌倒和复起、平衡与不平衡之间构成舞蹈动作的规律。如人在暴力前倒下就必然要支撑起来进行反抗,这些动作就含有人类的冲突内涵。因此她的作品大多具有象征意义。汉弗莱是从外部形态上反对自己的老师,格雷厄姆则是从人类更深层的心理形态上去反对圣丹尼斯的艺术观念。因此她的舞蹈有“心理舞派”之称。格雷厄姆强调舞蹈应客观地表现自我信念,“舞蹈应该剥开那些掩盖着人类行为的外衣”,“揭露出一个内在的人”。她在《悲悼》中,表现由于焦虑、痛苦使人的身体扭曲和痉挛,就是她对人类“心灵的图解”。她的技术理论中心是呼吸。她研究了人体在呼和吸之间的形体变化,认为舞蹈家可以用呼吸推动身体的旋转、跳跃和跌倒、撑起。她的早期作品曾引起争议,认为过于阴暗、性感,但她终于成为美国声誉最高、享誉最久,影响到戏剧、电影、电视等各个领域的一代舞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游乌镇作文500字

全文共 569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一次的乌镇游学中我领略了乌镇身为江南水乡的美丽风景和一些已经快要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一些民俗。

在乌镇东棚的道路上走着,河上随处可见一些搭乘着游客的小船。我们小组的任务是去了解乌镇当地的一些民俗。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边游玩边寻找民俗馆,我们最终还是找到了目的地。我看着民俗馆内四周贴的民俗风情壁画和展览出的实物,感觉有些跟我们当地也没什么区别,比如中秋赏月、清明祭祖。但有些民俗就非常陌生了,好像已经快要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这也让我有些感叹: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变化,有些民俗就会因为没人去传承而消失,这也正是值得我们去深思去保护的。

在上午的活动中,我不知道是因为晕车还是其他原因整个人都感觉到了一种疲惫感,想去睡觉来缓解我的头痛头晕。我因为头晕的缘故慢慢地走在小队的最后,施俊杰知道我头晕后也放慢脚步走在我身旁。组长也安慰我们:“不用着急,我们的口号是‘享受’。”这让我体会到了温暖和一个团队之间的团结互助。

在下午我们去了乌村参观。这个乌村就像一个世外桃源一样,与那些喧闹的城市相比,这里更加的宁静,给人一种安逸的感觉。在这里,不但有许多新鲜的蔬菜还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有一头看起来双眼冒着红光,凶神恶煞的黄牛和一群可爱的小兔子。游着美丽的乡村美景,不禁让我有些流连忘返。

这次的游学,除了晕车带给我的不适外,其他还是非常让我怀念和高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在乌镇过元旦300字作文

全文共 454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我在桐乡乌镇外婆家过了一个快乐的元旦!想到自己要到桐乡去过元旦,我真是开心极了。昨天晚上,大约六点十五分,我们就来到了桐乡。桐乡的元旦,大街上面张灯结彩,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我们先去“东兴商厦”看一看。进了大厦,我们就走上二楼去看新衣服。因为人太多了,我们手拉着手,以免走失。我们看了一段时间以后,决定给爸爸买一件非常漂亮的新衣服。爸爸走进试衣间去穿了。

等他穿好新衣服走出来的时候,我看见了,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我的爸爸。因为穿上新衣服以后,爸爸显得是那样的年轻漂亮。于是,我就对爸爸说了。听了我的话,爸爸别提有多开心了。接着,我们走到了儿童服装部,父母为我挑选了一条十分漂亮的裤子。我十分开心。然后,我们走出东兴商厦,在大街上面走了一走。路上有各种各样的小摊:玩具摊、音像摊、水果摊……每一个摊上都围着许多人。我想我们乌镇可没有这么多的人了。我十分好奇,所以就在每一个摊上看了一会儿。啊,桐乡的元旦,真热闹,真让人感到开心和快乐。时间不早了,我们乘上汽车回家了。汽车越开越远,我也就依依不舍地回家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美丽的乌镇作文600字

全文共 769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嘉兴郊外的春天,草儿片片闯入视野,大巴在高速公路上急速行驶,舒缓平稳的座位让人不觉疲惫。

憧憬已久的乌镇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还来不及在脑海中思索,大巴便已停妥,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轻松惬意得像是睡了一个上午。

“乌镇”二字赫然出现在我的视野。哦,这就是乌镇了——还没做好心理准备就赫然出现在你眼前的古镇。

信步走入乌镇,蜿蜒的青石板小径落入视线,一条引你轻松漫步乌镇的好线路。走了一段后,印入我视野的是灰墙青瓦的乌镇木楼,它们大都沿溪而建,大多数人家将房子延伸到河面,粗大的木桩打在河床,上面再横上大梁,搁上木板,就是江南典型的“水阁”。若要用河水洗菜,只需要扔只木桶下河便可。乌镇的人们千百年来就在自家阁上枕着潺潺河水入眠,可谓“人家尽枕河”。

东栅老街廊檐构成的走道也是青石板铺就,浓郁的明清特色木屋小楼密集错落,临水而居。古巷中参观百床馆,每个细节都力求完美的木质雕花床竭尽繁华之举,精美的工艺无不昭示着富有奢华的远古。而一代文豪茅盾的故居渗透出厚重的文人之风,静穆起敬中更加领悟到乌镇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

在乌镇一直保留着几种古老的作坊手艺。临街的楼市,有许多手工烟、丝织品,以姑嫂饼为代表的糕点制作等表演,还有那一双双千层底的蓝花土布鞋,更有那一瓶瓶浓烈诱人的乌镇“三白酒”,就是不买,在上千年的大酒窖里东闻闻西嗅嗅也有种快乐的心情。堪称乌镇艺术一绝的蓝印花布,让无数爱美的女孩子怦然心动。物美价廉的蓝印花布做出来的头巾、裙子、手包吸引着姑娘们的目光——如果目光再深入一点,透过一匹美丽的蓝印花布,可以看到制作过程的辛苦,更可感受到乌镇人民勤劳智慧的品质。

时间转瞬即逝,要离开乌镇了。以水乡古镇而著名的江南,乌镇因其小巧多了几分静如自然的气息,民风朴实的乌镇让时间变得再慢再慢,似乎一切可以天长地久,亘古不变,永远停留在美好的五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我的家乡——水乡乌镇

全文共 410 字

+ 加入清单

我住在远近闻名的江南水乡古镇——乌镇。一听这个名称,你就知道我的家乡有许多河,河上一定有许多座桥。那一座座桥,形态各异。我们乌镇的大桥大多数是用石头建造的,有桥里桥、观音桥……还有一座桥的名字大家都叫不出来,可能是年代久远的缘故吧!

乌镇有许多可以让人游玩的地方,东栅景区和西栅景区,那是两处集中的游玩景区,还有修真观、唐代银杏……最值得观赏的是夜晚的西栅景区。西栅的夜晚是那么迷人。晚上,天色暗了下来,五颜六色的灯就亮了起来。西边的一座宝塔,四周镶嵌着许多电灯和风铃。在风中它发出了叮当叮当的声音,非常动听。灯光一亮,那座宝塔显得格外美丽。乌镇的特产也特别多,有三白酒、杭白菊、姑嫂饼……其中的姑嫂饼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故事呢!

乌镇还有一所百年名校,这所学校曾经培育出了一代文豪茅盾。茅盾爷爷小时候就在那所学校读书。校内绿树成荫,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学校每年都会开展一系列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看,我们的家乡很美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乌镇游

全文共 322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秋高气爽的假日,我们一家人去桐乡玩。首先,我们去乌镇西栅景区,那里的游客川流不息。我们走进景区入口,登上一艘大木船,船渡过了元宝湖,把我们送到了古镇。我们先到了草木本色染坊,一条条花布挂在高高的木竿上,随风飘扬。古镇的街长长的,地上铺着青石板,小路的旁边是房子,房子的旁边是小河,小河和房子交错相间。长长的青石板路几乎望不到头。走啊走,走到了乌锦工坊,里面的工人用梭来回在白线之间穿行,织出了一块块美丽的布。我们又走到了评书楼、乌将军庙、三寸金莲馆……

乌镇的特产有很多,比如:三白酒、麦芽糖、菊花茶、臭豆腐。

乌镇的名人有乌赞大将军和茅盾大作家。

走完了一圈,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又乘着大船回到出口。不过,我会把这段美好的时光深深地刻在心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乌镇风景作文500字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我在假期中去过很多地方,别的都想不起来了,只有乌镇现在还记忆犹新。

乌镇,它只是江南的一个“普通”景点,为什么我不写西湖,中山陵这些更有名的景点呢?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写它,我在那里并没有发生过什么事,也没有听见什么有趣的故事或传说,可我就是记住了它因为它的本身,不为了其他。

它很美,江南女子一般的温柔俏丽。水是穿在她身上的旗袍,水藻是裙摆上的暗纹,而船娘所划着的小船,则是裙上精致的金丝画,望着她,我不禁醉倒在了习习微风中。

伴着船娘的歌声,我的脚也随同游鱼样的人群一同踏上了一座小桥。

这桥真小,不像我们那里的桥。这是我在远处望着它时的第一感想。在我踏上这座桥时,我才发现了它的美:原来它的美不在大的整体里,而在细节中啊!扶手上的奇珍异兽,护栏上所刻画的花鸟鱼虫直到我脚下的每块砖上的纹路,无一不让我感受到了这种美,也让我感受到了南方人柔弱外表下的另一面!我向桥外望去,此时已近傍晚,太阳的余晖洒在水中,让水变成了一面镜子,反射着太阳的光辉。微风一佛,又变成了一尾鱼儿,鱼儿的鳞片闪烁着,像有金子撒在上面一样。

下了桥,来到了一家书店,一位面容清秀的店员正在玻璃的柜台后面,笑吟吟的望着在书柜前挑选连环画的孩子们。

啊,乌镇!好个令人难以忘怀的乌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乌镇之约作文450字

全文共 469 字

+ 加入清单

四月的最后一天,妈妈带我游玩了浙江四大古镇之一的乌镇

在车上导游给我们介绍了乌镇区别于其他古镇的特点,那就是“水阁”,听了导游的话,我迫不及待的想马上到达乌镇看一看导游口中的“水阁”。

经过了四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了,进入镇内,走在那用青石板铺成的狭小的街上,看到两边各式各样的民居和在家门口摆摊的居民,就会让人有一种亲切淳朴的感觉。因为我们来的太晚了,所以错过了高竿船的表演。这个表演是乌镇一带种桑养蚕地区祈求“蚕茧”丰收的一种传统文化活动。我只能看到一条大船中间竖立着一根又长又粗的毛竹,我能想象到表演者在上面是多么的惊险啊!

顺着这条石板路,我们陆续参观了百床馆、民俗馆、香山堂药店、财神堂、逢源双桥……百床馆指的不是那里有一百张床,是指那些床都有百年的历史了。民俗馆是用一个个泥人告诉我们以前的风俗,逢源双桥上让我看到了导游描述的“水阁”,它是一根根木头支撑着的房屋。“水阁”是乌镇的灵气所在,让人与水更加亲密,让乌镇更加委婉动人。

啊!乌镇,你给我们浙江添加了一份独特的历史,也印证了乌镇风光的广告语——一样的古镇,不一样的乌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乌镇一日游

全文共 402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了浙江省桐乡乌镇玩。乌镇是中国江南水乡古镇的典型代表,拥有7000多年的文明史和1300多年建造史,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美誉”。乌镇分为东栅和西栅两个景区,我们去了西栅景区游览。一进西栅,就能看见许多拱形的下桥,清澈见底的流水,古色古香的人家和白墙黑瓦、精巧雅致的居民建筑,除了这些之外,更有深厚的历史和浓郁的文化气息。

叙昌酱园和白莲塔是我最难忘的地方。叙昌酱园是古时候做酱料的地方。园内有许多用桑蚕丝盖着的缸。缸里装满了香喷喷的酱料。刚刚腌制好的酱料涂在鸭子上,就成了令人回味无穷的酱鸭。

白莲塔座落在西栅的最东端,是乌镇最好的建筑,矗立在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旁。沿着石阶登上塔顶,整个西栅尽收眼底,元宝湖上一艘艘乌蓬船驶向码头。渔民们唱着民歌欢乐的回家。这时,天色暗了下来,塔上华灯齐放,倒映在水面上。真令人心旷神怡!

这就是我梦里的乌镇,梦里的水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社会经济概况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1、自然地理概况

荔波县位于贵州省南部,地处东经107°37′至108°18′、北纬25°7′至25°39′之间。东北面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从江、榕江两县接壤,东南和南面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环江、南丹两县毗邻,西与独山县交界,北与三都水族自治县相连,总面积为2431.8平方公里,荔波县森林覆盖率55.24%。荔波县位于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喀斯特地貌十分发育,喀斯特地貌占全县总面积的82.6%,属典型的深山区、石山区,水土流失隐患较大;地势总趋势北高南低,境内最高峰是东北隅的月亮山次峰,海拔1468米,最低处在南部的打狗河和东南部的甲料河出境处,海拔300米,相对高差1168米,全县平均海拔为758.8米。

2、社会经济概况

荔波县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国家级贫困县,下辖5镇、l2乡,74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1186个村民组。20XX年末总户数33917户,其中农户3l 366户;少数民族28723户,占总户数的84.7%。总人口172837人,其中农业人口156387人(农村劳动力92794人,其中女劳力36830人);少数民族人口160058人,占总人口的92.6%。人口密度71人/平方公里。

20XX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174626万元,其中农业产值64693万元,占37.0%;林业产值7035万元,占4.0%。财政收入279219万元。粮食总产量5.3万吨,农民人均占有粮食307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3528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个人概况

全文共 355 字

+ 加入清单

中文名:马龙外文名:Ma Long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辽宁鞍山出生日期:1988年10月20日身高:175cm体重:70kg星座:天秤座

个人背景

运动项目:乒乓球所属运动队:中国乒乓球队

个人成就

主要奖项:2015年世乒赛男单冠军、2013年世界杯团体冠军、2012年世界杯男单冠军、2016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奖最佳男运动员

其他信息

籍贯:辽宁省

马龙1988年10月20日出生在辽宁省鞍山市。

1993年,马龙父亲因为乒乓球既能“锻炼身体”,又“不容易受伤”而让5岁的马龙开始学习打乒乓球;1999年,马龙进入辽宁省体校,师从第34届世乒赛冠军王俊;2001年,13岁的马龙一度面临被省队淘汰的境地,然而正值北京西城体校的教练到辽宁挑选苗子,教练关华安看中了马龙,并把他从辽宁带到了北京,继续学习乒乓球。[4]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乌镇游记

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国庆节的第一天,我、妈妈、爸爸和婆婆就要去乌镇玩了!

一路上,小雨微飘,凉风轻轻拂过被雨水浸湿的小草,好像一个刚洗完头的小姑娘在吹头发。

终于到乌镇了!乌镇最好玩的地方就数西栅了,我们买好了“乌镇西栅风景旅游门票”就进去了。

乌镇的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京杭大运河,它是隋炀帝时期开凿的。

我们先去了摆渡坊,坐渡船到对岸的古镇老街玩,街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真是热闹极了!

然后我们去了“水上集市”购买当地的农副产品,有尖尖的菱角,有大大的莲蓬······

最后我们去了灵水居。一进入院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堵蜿蜒的围墙,墙上雕刻着中国传统风格的图案,中间为“双龙戏珠”,两旁是“梅竹仙鹤”。院内有一面透镜,穿过透镜可领略院中的山石、碧水、绿树,尽显透镜之妙。

一样的古镇,不一样的乌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第三章游祖国山河,品水乡乌镇风情

全文共 518 字

+ 加入清单

十月三日,我们慕名前往江南水乡乌镇,乌镇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也是文学泰斗茅盾的故乡。

西栅的夜色是最让人向往的,夜幕降临,我们坐着乌蓬船在小河上欣赏着这人间最美妙的乡村夜景。今天正好是中秋佳节,皓月当空,繁星点点,一颗颗明亮的小星星显得格外的耀眼,就好似我们小朋友一双双晶莹剔透的眼睛,那圆圆的月亮好像一个大大的、甜甜的、香香的中秋月饼,倒映在水里,感觉随手可以捞上来品尝一下,味道一定好极了!

两岸,独特的明清建筑古色古香的民宅,家家户户悬挂着银白色的灯笼,在夜色下显得特别精致和韵味。每隔几十米,就能看到一座古老小桥,横跨在小河上,连接着两岸的房子,小桥上雕刻着许多生动的小动物图案,十分精美,巧夺天工。游客们俯瞰在小桥上观赏着美妙的夜景,感受着水乡的风情,那美丽的倒影,加上小桥流水人家的绝境,在波光粼粼的水面衬托下,犹如一幅长长的、浓浓的中国水乡风情画卷。

东栅的白天真是热闹非凡,小镇古老的石板上,到处留下了游人的足迹,到处是蓝色帆布的商店,水乡特色的商品琳琅满目,让我目不暇接。我参观了文学泰斗茅盾的故居,感受文人儿时留下的只言片语和豪情壮志。

依依不舍离开了古老的乌镇,那小桥流水人家的别具风情,让我深深感受到祖国河山无限风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我眼中的水乡乌镇作文600字

全文共 682 字

+ 加入清单

撩开一层轻纱,房屋若隐若现,小河潺潺流淌。江南水乡乌镇,流露出民国时代学生的书卷气。

早晨,乌镇在浓浓的晨露中醒来,那黛瓦白墙的房屋渐渐映入眼帘,飞檐翘角立在上头,如此典雅。道路由青石板铺成,说不上平整,但也不算坑坑洼洼。我多想穿回粗布衣,扎条麻花辫,在雨天撑着手工制作的油纸伞,漫步在这纵横交错的石板路上,时不时踩个小水洼,溅起点点雨花。我想,这样的乌镇也许因为有我而会多一点俏皮和灵动吧!

小桥躲在房屋之中,一个桥洞,两个桥洞,三个桥洞,大小不一,石头铺成,有股淳朴之风。与水中的倒影相连,就如一轮满月。抚摸着石拱桥,感受它千年的沧桑,闭上双眼,倾听桥的诉说、风的配乐。多想让时间就此暂停啊。站在桥上,俯视小河,阳光慵懒地倾洒,水面泛着粼粼波光。撑着脑袋,望着自己的倒影,想伸手触碰,却怎么也摸不着,只好调皮地吐吐舌头,任自己的思绪随风飘散。

瞧!水面漾起了层层涟漪,远处驶来一叶小舟,身着蓝底白花衣的船娘,不紧不慢地摇着橹,还时不时唱上几句民谣。小船悠悠,歌声悠悠,这一切给小镇抹上了一层浪漫与动感。船上的游客,好奇地指这指那,问东问西。小船慢慢远去,留下一串涟漪。河岸,柳树风情万种地弯下纤纤细腰,将碧色的柳枝垂于水面。“镜子”映出它娇俏的容颜。风,迎面拂来,柳枝轻轻飘动,一根根葱白玉指拨动水面,画下一个又一个圆圈,好似一幅天然的油画。

夜幕降临,乌镇别具风情。枕河人家点起灯,挂上一只只光焰柔和的灯笼。刹那间,像一场集会,却又寂静无比。河,被照亮了,天空,也被染上了颜色。偶有一只小船经过,灯笼、房屋都轻轻地颤动……

哦!我眼中的水乡乌镇——这番美好,这般静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游乌镇

全文共 579 字

+ 加入清单

早就听闻乌镇西栅的夜景异常美丽,清明小长假,我们一家五口驱车前往,去一睹这座被誉为“东方威尼斯”的小镇的旖旎风光。

一路上,我想象着这座江南古镇的样貌:那里定有碧绿的水波,古老的石板桥,还有空气中萦绕着的吴侬软语。这样一个美丽的小镇,为什么叫乌镇呢?我好奇地问爸爸,爸爸告诉我,那是因为古代有一位姓乌的大将军出生在这里,并说这就是所谓的地杰人灵!

傍晚时分,我们到达了乌镇西栅,信步走向的蜿蜒的河岸。一阵微风吹过,柳丝轻拂,碧波荡漾,这美景吸引着我们,不久我们来到一座石板桥上。站在桥上俯视河面:仿佛一池碎银在闪闪发光。抬眼远望:一座别致的建筑映入我们的眼帘。走近一看,那就是著名的乌镇大剧院。大剧院的外形犹如无数块多米诺骨牌参差不齐地排列着。明亮的灯光衬托着半透明的装饰墙,显得银光闪闪。这时,我的身旁跑过一群小孩,他们叽叽喳喳地说笑着,每个人的手里都提着一盏圆形的之灯笼。灯笼的色彩不停变幻,忽明忽暗,煞是好看。我赶紧央求妈妈给我也买一盏。

我们沿着石板路来到灯笼店,那里的灯笼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站在无数盏忽闪忽闪的灯笼下,我们仿佛回到了遥远的古代。我手提灯笼,走在小巷,想起了一句古诗:小巷深深一线天,大红灯笼挂墙椽。我们就这样徜徉在夜晚的乌镇,耳畔是潺潺的流水和柔软乡音,真希望时间能在这一刻永久停留。

夜游乌镇,感受浓郁的水乡风情,领略无限江南美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