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济南黑虎泉的由来(最新20篇)

导语:每年八月一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因此也叫“八一”建军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建军节的作文,欢迎查阅,谢谢!

浏览

4724

作文

1000

端午节的由来优秀作文700字

全文共 803 字

+ 加入清单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描写济南趵突泉的

全文共 577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有人问我:什么是大名鼎鼎的天下第一泉?我一定自豪地说:那就是我们家乡趵突泉

趵突泉在济南市中心,北临大明湖,南依千佛山,东靠泉城广场。门前挂着趵突泉三个大字。

走进大门,穿过弯弯曲曲的小径,就来到了趵突泉边。它真不愧是七十二泉之首,你看,奔腾的泉水自池中涌出,形成了三股粗壮的水柱。浪花四溅,声若隐雷,势如鼎沸。在它周围,有小桥、亭榭、长廊。严冬时节,当走近它的时候,你的身边便会被泉边升腾的锴、袅袅水气所包围,所缠绕。一边是泉池波光鳞鳞,一边是楼阁彩绘,雕梁画栋,一边是金鱼游戏其间,真是一幅人间仙境啊!

相传,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时经过这里,出京的时候带的是北京的玉泉水,品尝了趵突泉水后,改带了趵突泉水,并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至今,泉池边仍立着乾隆皇帝亲笔题写的碑文。作为泉城的少年儿童,我为拥有这么一个美妙的泉水而骄傲和自豪。

听爸爸妈妈讲,前几年,因为人们过量开采地下水,趵突泉曾经停喷,美妙的泉水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正是近年来人们注意了环境保护,趵突泉才得以复涌。站在美不胜收的泉水边,我们真想让它世世代代喷涌下去,让济南成为名副其实的泉城。

看着看着,我仿佛就是一股泉水,脚下的水泡告诉我今天的开心事,笑着笑着把肚子笑破了。小鱼边吃面包边讲笑话,竟忘了面包已吃完了。一阵微风吹来,我才记起我不是泉水,我是在看泉水呢!

我爱趵突泉,我爱喷涌的趵突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元宵节的由来的作文

全文共 382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到来的前一天,妈妈跟我讲了元宵节的一个传说故事。

听妈妈讲,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世间都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有一天突然灾难降临了、城内洪水泛滥,城外田地干旱,原来是王母娘娘请玉帝去赴宴的时候,玉帝喝酒喝得酩酊大醉。玉帝宴会后余地回宫办事,于是把雨簿写错了,本应是城外雨五分,城内雨三分,玉帝给写反了。青龙得知原因,便偷偷地里溜到天宫,改了雨簿,这样世上又慢慢恢复了本来面目。玉帝酒醒后,也发现写错了雨簿,但本想改正,又怕重臣说自己做事不慎重,只好将错就错。

后来玉帝发现自己的雨簿被改过,不由心中大怒,派丞相来到人间杀了青龙,丞相照做了。青龙被丞相杀了后,变成一只神鸟,在玉帝殿外喊冤,玉帝心中感到惭愧,便下书要黄帝向百姓传令,要纪念为民除害的青龙,这天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

每年元宵节,人们都要敲锣打鼓,耍龙舞狮几年青龙,庆祝元宵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秋节的由来

全文共 603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贴春联习俗的由来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春联,俗称门对子。每年农历新年,家家户户在门上贴上大红的春联,更增添了喜庆气氛。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贴春联习俗由来,一起来看一下吧。

由来  春联一开始不叫“春联”,而叫“桃符”。据说贴桃符的起源很早,当时贴“桃符”是为了用来驱除妖魔鬼怪。传说,古代有一种极其凶残的怪兽,经常作恶,危害百姓,却又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降住它。后来,有两位专门除妖的神仙,他们用桃枝降住了怪兽。于是,民间便传出,直呼偶在门上挂上刻有两位神仙名字的桃枝,妖魔鬼怪便不敢靠前。后来,这样的桃枝被称为“桃符”,“桃符”便流行下来了。

在五代十国时期,桃符演变成了春联。据记载,当时后蜀主孟昶让张逊在桃木上题词,他写完之后,孟昶觉得不对仗,便又写道:“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是中国第一幅春联,而在当时还被成为桃符。后来纸张的出现,桃木换成了红纸。春联真正的出现是在明朝朱元璋时期,当时,朱元璋要求家家户户贴春联,于是大街小巷处处贴满了春联。

意义  为农历新年增添喜气的气氛。春联都是红底黑字或者红底金字,加之各种纹饰,符合新春的喜庆和欢乐,为农历新年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表达美好的祝愿和愿景。春联中的纹饰,如鱼,寓意年年有余;美好的语言,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等美好的祝福语表达了人们对来年的美好渴望。

民间说法有避凶免难的作用 。这一说法来源于“年兽”的传说,据说年兽怕红,于是每年除夕家家户户贴对联,就是为了驱除年兽,因此贴对联的习俗流传至今,表达了人们避凶免难的愿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母亲节的由来初中作文

全文共 1002 字

+ 加入清单

母亲节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在美国、加拿大和一些其他国家,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就是母亲节。在其他一些国家的日期并不一样(参见世界各国母亲节日期)。母亲们在这一天通常会收到礼物。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

节日起源于古希腊。在这一天,古希腊人向希腊众神之母赫拉致敬。到古罗马时,这些活动的规模就变得更大,庆祝盛况往往持续达三天之久。当然,古时人们对女神的崇拜只不过是一种迷信,它同今天人们对母性的尊敬是大不相同的。在17世纪中叶,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在这一天里,出门在外的年青人将回到家中,给他们的母亲带上一些小礼物。

现代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由安娜·贾维斯(AnnaJarvis,1864-1948年)发起,她终身未婚,一直陪伴在母亲身边。安娜·贾维斯的母亲心地善良,极富同情心,她提出应设立一个纪念日来纪念默默无闻做出奉献的母亲们,可是这个愿望尚未实现她就逝世了。她的女儿安娜·贾维斯于1907年开始举办活动,申请将母亲节成为一个法定节日,节日于1908年5月10日在美国的西弗吉尼亚和宾夕法尼亚州正式开始。她曾亲自在教堂中安排仪式,组织活动,同时要求前来参加者胸前要佩戴白色的石竹花。这一活动,曾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和兴趣。翌年,便有更多的教堂纷纷组织同样的活动。

1911年,庆祝母亲节的活动已经开展得非常广泛,不仅席卷美利坚合众国的每一个州,而且连加拿大、墨西哥和南美的一些国家也都开始庆祝这个节日。美利坚合众国人还把宣传母亲节的传单用十种不同文字印发到各国去,以便扩大影响。此后几年中,庆祝母亲节运动的热潮有增无已。1912年,美利坚合众国专门成立了母亲节国际协会。1913年5月,美利坚合众国众议院一致通过决议,号召总统以及内阁、参众两院和联邦政府的一切官员一律在母亲节佩戴白色石竹花。1914年,美利坚合众国国会正式命名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并要求总统发布宣言,号召政府官员在所有的公共建筑物上悬挂国旗。紧接着,威尔逊总统昭告全国公民也在自己的住宅上挂国旗以表达人们对美利坚合众国全体母亲的热爱和尊敬。此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每年都要发表一篇内容相同的宣言。

1913年,美国国会确定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作为法定的母亲节,并规定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悬挂国旗,表达对母亲的尊敬。而安娜·贾维斯的母亲生前最爱的康乃馨也就成了母亲节的象征。

[母亲节的由来初中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节日由来

全文共 241 字

+ 加入清单

1969年9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理事会发布的第1969/59号决议,决定把每年的10月14日定为“世界标准日”。1970年10月14日举行了第一届世界范围的庆祝世界标准日的活动。设立世界标准日的主要目的是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国际标准化对世界经济、技术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并使其适应世界的商务、工业、政府和消费者的需求。

为了庆祝世界标准日,国际标准化组织理事会于1978年9月通过决议,再一次鼓励该组织成员在每年的10月14日在各自的国家举行庆祝活动,并开展标准化的有关宣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游中国济南趵突泉作文

全文共 1059 字

+ 加入清单

这几天没有发博文,因为——哈哈——我旅游去了!目的地——山东乳山,第一站——泉城济南

济南的泉中,最有名的要属趵突泉了,于是来到济南的第一天,我们安排好住宿,搁下沉重的行囊,就冒着细雨,直奔趵突泉公园而去。

趵突泉公园门票40元,背后有公园简介,原来趵突泉位居济南72名泉之冠,园内还有杜康泉、柳絮泉、无忧泉、望水泉、花墙子泉、酒泉、金线泉、漱玉泉、马跑泉等20多处名泉组成趵突泉群,是“济南四大泉群”之首。

我们冒着细密的雨丝,穿过绿树成荫的小径,弯弯的小桥和一截九曲回廊,来到了观澜亭。哇!我看见趵突泉了!在一个圆形小池子的中心,有三个大泉眼,一刻不停地在咕嘟咕嘟地冒水,涌出的水像一个个喷泉似的有二三十厘米高,引来许多游客拍照留念。在三个大的泉眼周围还有许多小的泉眼,泉水从里面冒出来时带着一些圆滚滚的小泡泡,这些小泡泡一边滚动着变换形状,一边往上漂,漂到水面就消失了,咕嘟,咕嘟,几个大而扁的泡泡翻滚着上来了,不一会也碎了。这儿一片,那儿一簇,到处都是咕嘟,咕嘟的泉水和着哗哗的雨声,到处都是晶莹剔透的“小珍珠”。在清澈见底的泉水中,还生活着一群美丽可爱的小精灵,它们就是锦鲤,这儿的锦鲤五颜六色,十分漂亮,有红的、黄的、白的、黑的、紫的、蓝的、红黄相间的、红黑相间的……它们在小水泡中穿梭嬉戏,在柔柔的水草中你追我赶,在水底形态各异的乱石中休憩,给趵突泉增添了许多生机和色彩。

我们沿着小溪,欣赏着锦鲤,不知不觉来到了杜康泉,池中泉水清澈,旁边小亭子里有一个小水池,池里有三个虎头雕塑,清清的泉水从虎嘴里喷出来,正有人张着嘴,趴在池边,对着虎嘴喝水呢!我也凑着虎头喝了一口,啊!清凉的泉水一下使我神清气爽,精神百倍,真是: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我还看见许多济南本地人拎着大桶小桶来杜康泉接水喝,他们说这里的水清凉甘甜,是纯天然的矿泉水,比自来水好喝多了,我听了,又满满地喝了一肚子,还接了一大杯水留着路上喝。

这里到处都是泉水,但这清澈的泉水是怎么形成的呢?在观澜知本亭里我看到了一幅说明图,原来下雨后,雨水渗入到泥土中,在地下有不透水层,水汇集起来形成地下暗河,向低处流去,又从一个小孔(泉眼)中涌出来,形成喷泉。怪不得济南雨水多呢,肯定它的地势也很低,要不然有那么多的泉水呢!

“但雨水落到地上很脏,泉水为什么那么干净呢?”我问妈妈。

“那是因为泥土就像一张网,将雨水过滤,泉水自然就变干净了,而且土壤中的矿物质融入水中,形成矿泉水,还能治病呢,常喝能延年益寿。”

哇!泉水竟然这么神奇,我爱泉城济南,更爱那清清的泉水!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清明节的由来

全文共 545 字

+ 加入清单

原来,清明节还有个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了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春节的由来

全文共 498 字

+ 加入清单

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南瓜灯由来

全文共 347 字

+ 加入清单

南瓜灯源于古代爱尔兰。传说一个名叫JACK的人,是个醉汉且爱恶作剧。在万圣节当日,他设圈套将魔鬼困在一棵树上,他不许魔鬼下来,直至恶魔答应永远不让他住在地狱。JACK死后,因他不相信神,他不能进天堂,而魔鬼也不让他入地狱,为了协助积找到回人间的路径,魔鬼给了他一块燃烧的炭,JACK将这燃烧的炭放在他以大红萝卜雕刻成的一个灯笼内,这第一个「JACK的灯笼」,帮助积找寻他的路径回爱尔兰,但他从没找著,于是他永远带著灯笼流浪人间。

在古老的爱尔兰传说里,这根小蜡烛是在一根挖空的萝卜里放着,称作“JACK LANTERNS”,而古老的萝卜灯演变到今天,则是南瓜做的Jack-O-Lantern了。据说爱尔兰人到了美国不久,即发现南瓜不论从来源和雕刻来说都比萝卜更胜一筹,于是南瓜就成了万圣节的宠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成语侧目而视的故事由来

全文共 450 字

+ 加入清单

侧目而视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秦策一》。

战国时期,游说家苏秦到秦国去游说秦惠王实施连横的计谋,没有被采纳,只得从秦国离开。当他狼狈地回到家乡的时候,他家里的人都看不起他:妻子坐在织布机上对他不予理睬,嫂子不给他做饭吃,连他的父母也不跟他说话。

一年后,他又到赵国去拜见赵王,献合纵之计。所谓合纵,就是联合齐、楚、燕、韩、赵、魏等国,一起对付日渐强大的秦国。赵王认为这个策略很好,便封他为武安君,拜做相国。当苏秦做了大官之后,经过洛阳,他的父亲知道了这个消息,赶到城外三十里的地方去迎他。他的妻子见了他,“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吓得毕恭毕敬地立在一旁。他的嫂子伏在地上,朝他拜了四拜,请求他饶恕自己的过错。这儿的“侧目而视”是说眼光斜对旁边,不敢正视,含有敬畏之意。

《史记·汲黯列传》中记载汉武帝的臣子张汤和汲黯的事,说汲黯曾经咒骂廷尉张汤:如果按照张汤的苛法实行,那将会使天下的人“重足而立,侧目而视”。这儿的“侧日而视”,包含有敢怒却不敢言之意。

后来人们就用“侧目而视’来比喻敬畏的神情或愤怒的神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端午节的由来作文400字

全文共 409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让我说给你听听吧!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位大夫叫屈原,他不仅是一位治理国家的人才,还是一位大诗人。当时,楚怀王被秦国抓走了。屈原建议楚顷襄王联合齐国,共同去抗击秦国,救回楚怀王。但楚顷襄王不愿意。再兼之国王听了谗言,就把屈原流放了。

后来,秦国攻进楚国的都城,楚国灭亡。屈原听到这个消息,心如刀割、悲痛欲绝。在五月初五这天,写下了绝笔《怀沙》之后,抱着石头投江自杀。用生命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的乐章,投身汨罗江而死。

屈原投江后,老百姓纷纷赶到江边,有的拿饭团,有的拿肉食,纷纷往江里投,祈祷鱼虾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后来,一位老医师拿出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用酒醉倒蛟龙、鱼虾,免得让屈原大夫受伤害。再后来,人们怕饭团被蛟龙所食,就粽叶包米团,外面缠好彩丝,逐渐发展成了今天的粽子。

在往后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江中竞赛,吃粽子来纪念屈原这位爱国诗人的传统。这节日被称之为“端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财神节的由来说明

全文共 690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封神榜》所载,财神姓赵名公明。他原在峨眉山罗浮洞修道,因助纣攻打武王,死后被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并统领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四个部下。他们的职责都与财有关。道教供奉的财神,也是赵公明。根据道教传说,赵公明本为终南山人,自秦时就隐居深山,精修至道,功成之后,玉皇大帝封他为正一玄坛元帅,简称赵玄坛。旧时财神庙和各家各户所供的财神,其尊容颇凶,乌面浓须,怒睁圆眼,头戴铁冠,一手执钢鞭,一手捧元宝,身下还跨有黑虎,故又有黑虎玄坛之称。传说这位赵公元帅职掌除瘟翦虐,驱病禳灾。凡有冤抑难伸,他会主持公道;人们买卖求财,他可以使之获利。他原先的职分并不是专职的财神,但能使人获利,别无他人可以代替,民间便把他看作财神了。过去,财神还有文武之分,崇文尚武的不同人家各有所司。崇文的人家供奉文财神,尚武的人家供奉武财神。文武之道虽不同,却都各有财可发。

传说:正月初五 接财神的习俗与王元宝有关。

王元宝,唐朝开元间人,富可敌国,靠贩运琉璃发家。王元宝的许多生活习惯如正月初五拜财神,吃发菜等等对于中国民风民俗有深刻的影响,流传至今。

王元宝的发迹史

对于王元宝的发迹史,唐代李亢在《独异志》中这样记载: 开元间,有长安贩夫王二狗者,尝往返淄郡贩丝,微利也。一日,孤馆遇盗,财物尽失。二狗叹曰:天不助我。遂悬梁欲自尽。冥冥中见一老者,锦衣玉带,头戴朝冠,身穿红袍,白脸长须,温文尔雅,左手“如意”,右手“元宝”,高祖赐封财帛星君李相公是也。星君曰:“尔当大富贵,岂可轻生!不闻淄州出琉璃乎?”又舍元宝一枚,乃去。二狗遂贩琉璃,成长安首富。又感念星君所赐,易名元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名字的由来作文300字

全文共 480 字

+ 加入清单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有一个含义,下面请听听我的名字吧!

我的名字叫崔靳虎。在我出生前,爸爸妈妈打算给我起名叫崔靳。给我起名叫崔靳有两种原因:第一种是因为我爸爸姓崔,我妈妈姓靳,也就是想让我比他们俩加起来还厉害——无论是学习,还是别的方面。

第二种是“崔”同音与“催”,“靳”同音与“进”,两个合起来就是“催我进步”。想使我在他们的监督下,每天都在进步。但是后来一想:光有我们俩还不行,还需要自己努力呀!因为我属虎,又在崔靳后面加个“虎”,从此,我的名字便叫崔靳虎了。

虽然爸爸妈妈给我起了大名,但从我记事起,他们好像从没喊过我的大名,而是喊我的小名,有“靳虎”有“小虎”有“老虎”现在他们要喊我的大名,我都有点不习惯。

许多伟人都有自己笔名,比如:巴金,原名李绍棠。他为什么起笔名为巴金呢?原来,他很崇拜巴枯宁和克鲁泡物金,他选巴枯宁的巴和克鲁泡物金的金,所以他的笔名就是巴金了。看了他的笔名,我也想有个笔名,最后,因为我很崇拜李小龙,而他在美国的名字是布鲁斯·李,所以我打算给我起布鲁斯·崔,因为我姓崔嘛!

我很喜欢我的名字,你们喜欢吗?记住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我的家乡济南的作文

全文共 503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我的家乡济南,我是要说三天,道三夜地与你聊,它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不过,这些都不是最美的,要说这最美的呀,就是泉了。

美丽的济南有"泉城"的美誉。因为济南有七十二个名泉:趵突泉、黑虎泉、百脉泉、珍珠泉......

要说什么泉留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嘛,恩,真是很难分辨呀!不过,趵突泉还是百里挑一,比其他泉略胜一筹呀!

趵突泉和济南一样,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天下第一泉",这个名字足以让济南居民骄傲了。趵突泉这个美称,也不是徒有虚名的。

趵突泉的水清澈见底,像一面明镜,看着我们逗笑取乐。水中有许多可爱的鱼儿,它们欢快地游着,摇摆着尾巴,根我们热切地打着招呼,像在说:"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趵突泉参观,我和伙伴们是这儿的小导游,让我们带大家参观一下吧......"接着,又欢快地游来游去,带我们参观这儿的美丽景色。

趵突泉最让我心仪的是那三股水,他像顽皮的孩子,从水中扒出头来。中间的孩子最游活力,吐水吐得最高,两边的也不差,紧追不舍。这样看来,两边的孩子,像衬托着中间的那一颗明珠。每到下雨,中间的孩子更是显的高高在上。

这就是我美丽的泉城济南。我爱我的家乡济南,爱那的趵突泉,更爱趵突泉里的那三个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生肖由来

全文共 453 字

+ 加入清单

传说古时的马有双翅,叫天马。它地上会跑,水中能游,天上能飞,是一种极有威力的动物,后来它在玉帝殿前做了一匹御马。天马因玉帝宠爱,渐渐骄横起来,时常胡作非为,一日,天马出天宫,直奔东海要硬闯龙宫。守宫门的神龟带领虾兵蟹将一齐阻挡,天马恼羞成怒,飞腿踢死了神龟。此事告到天宫,玉帝便下令削去天马双翅,压在昆仑山下,300年不许翻身。200多年后,人类始祖——人祖,要从昆仑山经过,天宫玉马园的神仙便给天马透了信,并告诉天马如何才能从山下出来,当人祖经过时,天马大喊道:“善良的人祖,快来救我,我愿同您去人世间终生为您效力。”人祖听了,生出同情之心,便依天马所言,砍去了山顶上的桃树,只听一声巨响,天马从昆仑山底一跃而出。

天马为了答谢人祖救命之恩,同人祖来到人世间,终生终世为人祖效劳。平时耕地拉车、驮物、任劳任愿,在战时,披甲备鞍,征战沙场,同主人出生入死,屡建占功。从此,马和人就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当玉帝准备挑选十二种动物生肖时,马成了人类推选的动物之一。玉帝也因马立功赎罪,有助于人而允许马当上了生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重阳节的由来800字作文

全文共 828 字

+ 加入清单

浙江绍兴重阳节互相拜访,除非亲友家有丧事,才往灵前哭拜。桐庐县九月九日备猪羊以祖,称为秋祭。同时也在重阳节绑粽子,互相馈赠,称为重阳粽。古代江浙一带,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江西德兴县九月九日割晚稻。

安徽铜陵县以九日重阳为龙烛会,以迎山神。削竹马为戏,据说可以驱逐瘟疫。

湖北武昌县于重阳日酿酒,据说此所酿之酒最为清洌,且久藏不坏。应城县重阳节是还愿的日期,甚家皆于此日祭拜方社田祖之神。

福建长汀县农家采田中毛豆相馈赠,称为毛豆节。海澄县重阳节放风筝为戏,称为“风槎”。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俗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广东连川,重阳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州人围观。南雄九月九日请茅山道士建王母会,想求取子嗣的青年妇女都会前来参加。阳江市重阳节放纸鸢,并系藤弓于其上,在半空中声音十分嘹亮。临高县民重阳节早起,大家齐声高喊“赶山猫”,以此为安和富利之吉兆。

广西怀集县以重阳为元帝得道之辰。男女老少,倾城而出,赛神酬愿,皆用大炮。隆安县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觅食,俗语说:“九月九,牛羊各自守”。

四川南溪县读书人旧时于此日在龙腾山岑山楼聚会,纪念诗人岑参,称为“岑公会”。民间旧俗,重阳前后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俗话说:“重阳蒸酒,香甜可口”。

山西晋南地区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传统习惯。饱览大好河山,观仰名胜古迹,成为节日的盛举。至今还在民间传诵着“乾坤开胜概,我辈合登高”,“东风留不住,冉冉起峰头”,“九月欣新霁,三农庆有秋”等名言。

河南开封自1983年起,每年举行一次中国开封菊花花会。清丰县儿童于重阳节放纸鸢为戏。

[重阳节的由来800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济南泉作文300字

全文共 322 字

+ 加入清单

我姐姐的家乡在济南,以泉水而闻名。其中最着名的是趵突泉。妈妈带我去趵突泉玩。离趵突泉很远的时候我就听到了“咕咚咕咚”的声音,我想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响声呢?

我顺着声音来到泉边,只见三股泉水争先恐后的喷出水来,三股泉眼中就属中间的喷的最高,这三个泉眼喷出水花的样子像开放的礼花又像转动的轮子。春天,垂柳姑娘把头发浸到趵突泉里,洗着它那柔软长发。小鱼游到柳树姑娘的发下仿佛在说:“柳树姐姐你可真美,要不然一首诗叫”咏柳“难道不是赞美您的呢!”游客们拍下照片当作美好的回忆。

冬天的时候泉里升上来一层薄薄的雾像一层白纱围绕在泉面上,周围的阁楼。假山·长栏若隐若现像仙境一样,十五的时候在花灯的照耀下趵突泉更美了。这就是趵突泉,很漂亮吧!

[济南泉作文3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贴春联的意义和由来

全文共 971 字

+ 加入清单

引导语:对于贴春联,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每当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进行贴春联,那么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贴春联的意义由来,欢迎阅读!

贴春联的由来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

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而其实一开始春联是题写在桃木板上的,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因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

贴春联的和意义

年关将至,也有着许许多多的过年习俗。贴春联就是其中之一。喜庆的大红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在春节的时候张贴,故名春联。而春联的来源其一是桃符。最初人们用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木刻人形应挂在门旁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春联俗称“门对”、“春贴”、“对联”、“对子”,雅称“楹联”。

春联的贴法

分清楚上下联

从平仄上区分,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为仄声(现代汉语中的三声和四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为平声(一声和二声),如“岁”为仄声,“新”为平声。从意境上区分,下联的意境一般比上联的意境深刻远大一些,如“雄鸡辞旧岁,灵犬迎新春”,迎新春就比辞旧岁的意境深刻些。

贴横批

古人书写顺序是从右至左,现在很多横批人已经不按过去的书写方式了,也有从左向右书写的。所以,主要看横联。从面对大门的方向看:如果横联是从左向右的现代写法。如果正规的话应该按照古代的写法!即从右往左书写!

上下联

根据横批的顺序确定上联的方向,再贴上下联。现在贴在大门上的春联一般称为门联,贴在里门(二门)上的称为重门联。很多家庭现在都安装了防盗门,此时张贴对联直接把上下联挂在防盗门上即可,如果贴在周边的墙上,反而显得不够工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五四青年节的由来背景

全文共 915 字

+ 加入清单

1918年11月11日,延续4年之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英、美、法等国的胜利和德、奥等国的失败而宣告结束。1919年1月,获胜的协约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中华民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会议。中华民国代表在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华特权,取消二十一条等正当要求,均遭拒绝。会议竟决定日本接管德国在华的各种特权。对这丧权辱国的条约,中华民国代表居然准备签字承认。消息传来,举国震怒,群情激愤。以学生为先导的五四爱国运动就如火山爆发一般地开始了。

5月4日下午,北京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游行,他们高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呼吁各界人士行动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保卫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这一运动得到工人和各阶层人士的声援和支持,上海、南京等地的工人纷纷举行罢工,商人罢市来示威。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并指令巴黎参加会议的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五四青年节是为纪念1919年5月4日中国学生爱国运动而设立的节日。1918年11月11日,延续4年之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英、美、法等国的胜利和德、奥等国的失败而告结束。1919年1月,获胜的协约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中华民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会议。中华民国代表在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华特权,取消二十一条等正当要求,均遭拒绝。会议竟决定日本接管德国在华的各种特权。对这丧权辱国的条约,中华民国代表居然准备签字承认。消息传来,举国震怒,群情激愤。以学生为先导的五四爱国运动就如火山爆发一般地开始了。

1919年5月1日,北京大学的一些学生获悉和会拒绝中国要求的消息。当天,学生代表就在北大西斋饭厅召开紧急会议,决定5月3日在北大法科大礼堂举行全体学生临时大会。

5月3日晚,北京大学学生举行大会,高师、法政专门、高等工业等学校也有代表参加。学生代表发言,情绪激昂,号召大家奋起救国。最后定出四条办法,其中就有第二日齐集天安门示威的计划。这四条办法是:(一)联合各界一致力争;(二)通电巴黎专使,坚持不在和约上签字;(三)通电各省于5月7日国耻纪念举行游行示威运动;(四)定于5月4日(星期日)齐集天安门举行学界之大示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