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踏寻红色足迹【实用20篇】

雕刻在石头上的记录,可能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失,但镌刻在人们头脑中的记忆,却会永远清晰。不忘烈士抛忠骨,民族复兴中华魂。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踏寻红色足迹,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浏览

5975

作文

132

寻访红色足迹征文

全文共 650 字

+ 加入清单

为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我们县组织了一次“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走进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根据地--桂东县东边山追寻红军足迹之旅”,六月的一个周末,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

天刚蒙蒙亮,我和妈妈就出门了,到了纪念馆门口,就看到高高飘扬的红旗和穿着红色队服的队员。到了车上我数了一下,参加这次活动的有六十多人。原来有这么多人想了解红军的足迹呀!

这次去的目的地是东洛乡的小水山,那里可是当年红军打游击的根据地。经过三个多小时,车子开到了大山脚下,我们开始步行。此刻,我的眼前是一座连着一座的大山和满眼绿色的森林。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我仿佛看见了当年红军的身影,望着面前陡峭的大山和繁茂的树林,我仿佛听到了当年激烈的枪声……

不知走了多久,我感觉自己的脚越来越不听使唤了……终于,我看到了一个小山村。在这里,我们访问了一个八十岁高龄的老大爷。他给我们讲述了当年红军在这里打游击的故事。当时的红军被敌人围困在周围的大山里,饿了吃野菜,冷了躲进山洞,病了只能就地挖些草药治病。就这样在这里坚持打了三年的游击战,度过了三年艰苦的岁月。红军走后,敌人为了找到红军放火烧了整个村庄,村里的老百姓都吓得躲到了外地,直到解放后才回来重建了家园。

看着这个历经苦难的小山村,听着老大爷讲的故事,我明白了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如今,我们住在温馨舒适大楼里,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走在宽阔平坦的马路上,还有数不清的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我们更应该珍惜,更应该想起为祖国抛头颅晒热血的烈士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做好新一代的接班人。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寻访红色足迹作文700字

全文共 708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老家在社旗县城东南方向的苗店镇。紧挨着苗店镇的大苗庄村,有一处红色教育基地——唐北地下交通站,上周爸爸带我去参观唐北地下交通站,亲身感受了那些默默无闻的地下党员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英勇顽强的斗争情况。

唐北地下交通站位于社旗县苗店镇西南三里左右的大苗庄村,二十世纪初属于唐河、泌阳、方城、南阳四不管地带,远离国民党统治中心。交通站旧址主人苗清发在村里颇有威信,他贫农出身,勤劳勇敢,尚义仁爱。苗清发受共产党地下党领导的指示,以伪保长的身份做掩护,他家作为中共地下党的秘密接触点,成为中共唐北地下交通站。

这个地下交通站在战争年代做过很大的贡献,听负责人介绍,1934年春,红25军要经过苗店,苗清发与乡亲们筹集了许多粮食和馒头,为红军及时补充了给养。

这个地下交通站,掩护过不少从这里经过的革命者,中共地方党组织的许多革命者都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足迹。1938年11月刘少奇同志化名胡服,率领17人从延安出发经南阳前往河南省确山县竹沟时,也路过并在这里休整一天。这个情节在电视剧《共产党人刘少奇》里都有叙述。

目前,中共唐北地下交通站旧址已被列为社旗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社旗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旗县党史教育基地。

我们一边参观浏览资料,一边听村里的熟悉情况的大爷细致的讲解,内心非常感动,在那么艰苦的年代,那些地下党员冒着生命危险,冒着别人的误解,默默的为革命工作,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追寻红色足迹,感受红色精神,在我幼小的心里,也深深地种下一颗感恩的种子:铭记先烈,不忘初心,更加明白今天的美好日子是多少革命先烈换来的。作为新时代的少年,作为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我们应该发奋努力,牢记使命,为祖国的更加强大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寻访红色足迹作文700字

全文共 751 字

+ 加入清单

去年,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红色足迹之旅”我们班级有幸参加了这次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

上午八点,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们穿上干净整洁的校服,系好红领巾,怀着崇敬的心情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革命纪念馆。

隔着大门,我远远就看见了‘南阳革命纪念馆’七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一种感动、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环视四周,同学们也一改刚才的欢声笑语。我们静静地走进革命纪念馆,路两旁的柏树郁郁葱葱,仿佛一位位保卫着我们伟大祖国的红军战士。拾级而上,来到大厅,在讲解员的引领下,通过展厅的一幅幅图画和文字介绍,深入的了解南阳抗战历史以及红军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其中有一座雕像深深地吸引了我,两名战士分别扛着冲锋枪,一位站着,一位半蹲着,他们目光坚定,栩栩如生。此时此刻我的耳边仿佛传来了当年激烈的枪声和战士们冲锋陷阵的呐喊声,在那个腥风血雨的年代,正是这些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我们今天才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在游乐场里尽情的玩耍。这是一种多么大公无私的精神啊,想着想着泪水不禁湿润了我的双眼。

后来我们又参观了战士们用过的刀、枪和大炮,这些仿佛还带着战士们体温的武器又一次让我们肃然起敬。漫步其中,浮想联翩。高大雕像正是他们高大形象的最好诠释。为了我们能过上种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他们用汗水、鲜血甚至生命换来我们现在安稳的生活。所以我们都应该倍加珍惜这种来之不易、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想想自己平时的挑食、偏食、不爱惜粮食,我不禁羞愧的低下了头……

红色之旅虽然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但那天的一幕幕还不停在我的脑海中萦绕。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未来做一个有正能量的人,学习红军战士不屈不挠的精神,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而不懈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寻找红色足迹作文500字

全文共 538 字

+ 加入清单

提起革命圣地,大家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说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延安革命老区等,但在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也有一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陕甘革命根据地——照金。

为了寻找红色足迹,暑假里爸爸妈妈带我驱车去往照金。路上我一直在想:那个年代为什么要革命?为什么要打仗?陕甘革命根据地是什么样子……

来到照金革命纪念馆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广场中央矗立着的宏伟雕像,他们分别是谢子长、刘志丹、习仲勋;进入纪念馆,我看到了革命先辈们曾经使用过的简陋的兵器:刀、矛、土炮、土枪、土地雷以及他们生前简朴的生活用品:鞋子、毛笔、墨水、背包、帽子……

我认真地聆听了革命先烈们的英雄事迹,终于明白了先烈们为什么要革命,为什么要打仗,俗话说得好,“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于是就有了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三座大山”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政权的人民革命行动。而当时陕甘革命的负责人正是谢子长、刘志丹、习仲勋,在艰苦卓绝的对敌斗争和新中国的解放战争中,他们以热血与生命做出了非凡的贡献。

通过此次照金之旅,使我明白了革命先烈不是为了财富、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革命信仰和解救大众于水深火热、建立新中国而战斗,甚至为之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要发扬革命精神,继承先烈遗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祖国的更加强盛而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寻找红色足迹作文800字

全文共 910 字

+ 加入清单

红色代表着革命胜利,每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那一串串革命先辈奋勇杀敌、顽强斗争的红色足迹便浮现在我的眼前,那一幕幕无数烈士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画面在我的脑海中变得越来越清晰。

你们还记得左宗棠“左公柳”吗?清朝末年,西部邻国的一个军事首领阿古伯在英国支持下,率兵侵入南疆,紧接着,俄国又乘机出兵,占领了北疆的伊犁。我国的西北边疆危机日益严重,国家告急!当时朝廷众臣中,有一部分人对保卫边疆的认识有些偏颇,主张放弃新疆。眼看新疆就要被外国人侵占,左宗棠挺身而出,力排众议,坚决主张收复新疆失地。这位铁骨铮铮的六旬老人主动请缨!他以身报国的忠义之举和满腔的爱国热忱折服了满朝文武。这位刚毅、睿智的老将军早已预料到征途的艰险,但是他已完全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就是这位年逾花甲的老将军用不到两年的时间,率部完成了收复新疆失地的伟业。

你们还记得邓世昌吗?1894年8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时50分,北洋舰队在黄海海面与日军舰队相遇,双方展开激烈斗争。日军舰队军舰多,航速快。他们依仗这些优势,妄想一举歼灭这些北洋舰队。北洋舰队面对强敌,毫不示弱。各舰官兵同仇敌忾,奋勇杀敌。一时间,黄海海面战火熊熊,硝烟弥漫,喊杀声、炮轰声响彻云霄。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开足马力向“吉野舰”猛冲过去。敌军舰队发现“致远舰”向“吉野舰”猛冲,立即集中火力,轰击“致远舰”。“致远舰”的甲板上起火了,但他并没有停止前进,像一条火龙乘风破浪,继续冲向“吉野舰”。“吉野舰”上的敌军见此情景,惊恐万状。敌军舰长也吓得目瞪口呆,魂飞魄散。但“致远舰”这时不幸又被敌军炮弹击中,发生剧烈爆炸,舰上燃起熊熊大火。“致远舰”渐渐沉入水中。邓世昌落水之后,仍不停地大喊杀敌,最后壮烈牺牲。人们永远怀念这位舍身报国的民族英雄!

还有舍生取义的文天祥,手举炸药包的董存瑞,在烈火中纹丝不动的邱少云,被摔死在大石头上的王二小……他们的忠义之举都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

亲爱的同学们,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患换来的。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练就一身本领,长大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才能对得起这些英雄们无畏的牺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寻访红色足迹征文

全文共 855 字

+ 加入清单

长征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在那浩浩荡荡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渡河,沼泽遍地的大草原,高耸入云的大雪山,战士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用超乎想象的毅力,为部队探索出一条前进的道路。这不仅仅是一条前进的路,更是一条生命之路。遇到开阔美丽的草原,谁也没想到这里面蕴藏着重重杀机。很多战士就在这片草原上倒下了,再也没有站起来。但其他战士前赴后涌,没有退缩。战士们面对重重困难,前进前进再前进。

我读了以后,非常钦佩红军的顽强意志和不畏艰险的精神。想想红军,现在我能做得只有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用科技强国,以人才壮国。我们不能在陶醉在祖先创造的业绩中了,而要自强、自立,创造21世纪的伟业,这是要做到的,也是能做到!当然,这很困难,因为这需要顽强的拼搏精神。

当时,毛主席带领着红军队伍爬雪山,过草地,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这一路他们风雨兼程、风餐露宿,艰辛的程度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过草地时,没有吃的,大伙只能用草根充饥。用浑浊的潭水解渴。可他们一点也不退缩,总是把食物留给自己的战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他人。

那傲慢的雪山更是把生存的希望降到了最低点。在那冰冷的天地里,红军战士用来御寒的只有少量的辣椒水和薄得不能再薄的军衣。可战士们的心并没有被冰冷的雪山所冻结,总是把棉衣让给更需要的战士,总是让自己多背些行李。

这样勇敢的战士、这样的军队,这种不能打败的精神,不但感染了我,更是把雪山、草地吓得退却了。是呀,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我还记得毛泽东写的那首气势磅礴的诗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是啊,整整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漫长的征途,我们的红军战士又要经历何等的艰难困苦呢?诚然,广大红军基层指战员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一路上披荆斩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用自己的血和泪谱写了这二万五千里的动人篇章。

作为一名学生,我要用“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硬骨头精神去征服工作、生活上的一座座高山,一条条大河。努力工作,迎来自己人生的尽开颜。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寻访红色足迹

全文共 1433 字

+ 加入清单

井冈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我们此次旅程的第一站,当我们的车队驶入它的怀抱时,巍巍五百里的山峦,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的冲击,更是心灵的震撼。毛泽东、朱德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树立“工农武装割据”的红旗,播撒燎原神州的星火,开辟着“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它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如今,井冈山处处都留有红军的足迹,革命遗址遍布全市的各个角落。我们怀着敬畏的心情,对巍巍井冈山的敬畏,对先烈们的敬畏,依次参观了黄洋界、象山庵、八角楼、中共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大井革命旧址。站在先辈们奋斗的地方,触摸着他们用过的物品,看着一幅幅陈旧的相片,一件件尘封的文物,我们窥到的不仅仅是历史,而且是一种精神。在黄洋界,站在炮台边,远眺群山,黄洋界保卫战宛如就在眼前重演。一炮把敌人吓得魂飞魄散,一条妙计、一个战略取得了保卫战的完胜。“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这首《西江月•井冈山》就是毛泽东同志为这次伟大保卫战胜利而作。如今身临其境,当年击中敌军指挥部的隆隆炮声和红军的欢呼声、锣鼓声依稀还在耳际回荡;在黄洋界,站在毛泽东和朱德等革命先辈挑粮的地方,内心震撼不已。往下看,是曲曲折折的山路,险峻,陡峭,独自攀登尚有难度,何况肩上挑着沉重的粮食;在大井革命旧址,一件件遗物使我们肃然起敬,看到了当年厮杀用过的大刀、长予、土炮、土枪,经过无数战斗的军装、军旗、军鞋布衣,上面还带着战场的硝烟,还有带血的遗迹,一张张先烈的照片,经过了血与火的洗礼,是那样的陌生,又是那样的熟悉,千千万万红军的遗容,与我们零距离,面对面,脸对脸,凝固在历史的瞬间,仿佛您们有多少话要对我们讲,又有多少事儿要对我们谈。我们的心跳的快了,零距离接触,使我们的心灵再一次受到震撼,仿佛心在一起跳跃,血又在一起沸腾,刹那间,在我们面前您们又是那样的高大、庄严,巍巍身影化作雄伟的井冈山;在八角楼,我们参观了毛泽东曾经居住和办公的地方,看着室内的陈列如床架子、桌子、砚台、油灯、茶几、高背椅等原物,让人陷入到历史的隧道中,通过这个时空隧道,看到了毛泽东在深夜疾书。在这里毛泽东写作和完稿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从而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井冈山,多少先烈们在这边热土上为了中国的前途而奋斗,有多少热血中华儿女在这里加入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行列。今天,站在井冈山这片神圣的土地上,站在中共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上,面对着第一次党代会时的党旗,我们心潮澎湃。

在参观的一天时间里,天气变化不定,时而狂风暴雨,时而阳光高照。就如那段变化不定的历史,在历史的风雨变化中,革命先辈们把握住了方向,经住了暴风雨的洗礼,带着中国人们走向了光明。从先辈们的奋斗轨迹中,或许可以给予我们启迪:中国革命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先辈们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树立“工农武装割据”的红旗,开辟着“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同样,扎根本土,利用本土优势,坚定而自信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是我们的生存之道。为此,我们应当发挥自身的本土优势,根据现状,先扎根中低端业务,守住自己的最后阵地,并不断苦练内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寻访红色足迹征文

全文共 4569 字

+ 加入清单

读小学的时候,女孩子都喜欢跳皮筋,(现在的孩子已经没有人玩这个了́)就是唱着毛主席【长征】诗词做节奏,边玩边唱所以记得扎实。从网络和新闻联播里得知今年是长征八十周年纪念,我脑海里马上就浮现这首诗词: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气势磅礴的诗词,是毛主席在长征时期最著名的作品。

长征是中国军事的历史上一次战略大转移。在历时两年、辗转数万里的浴血征战中,红军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以长征胜利为标志,红军实现了军事战略方针的重大转变,从根本上扭转了战略被动局面,从此翻开了我党军事斗争发展历史的新篇章。

1934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10月,历经千难万险的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和将台堡胜利会师,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长征作为一部惊天地、泣鬼神、震山河、撼心灵的英雄史诗,是党率领红军将士以精神力量谱写而成的千古绝唱。是一次人类与恶劣的天气天做斗争的命运交响曲。毛主席英明的军事才能,敌重我寡,敌人先进的军事装备,如果红军去硬拼后果明摆着,可毛主席采取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牵着敌人的鼻子跑,彻底击溃了蒋介石的围剿红军的计划,是一次决定性的军事指挥胜利。

在历时两年的漫长征途上,坚强无谓的红军战士上演了一幕幕令人动容的感人故事。 红军长征的感人故事,我也是从电影和书刊里熟知的,每次看都有新的感动。为了真实的再现我翻阅网络查找两个典型小故事,分享给读者。

《一袋干粮》。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为了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她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就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分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故事虽小,内涵不小。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小故事却能够反映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小兰,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男孩一样坚强的意志;却知道体谅他人。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她没有这么做,她选择沉默,不告诉任何人,自己吃苦,此刻,她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的利益,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难;而对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让他们自生自灭,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一个小兰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伟大的红军整支队伍的品质了。

长征的意义不只是一次忆苦思甜。也是一次军事理论和战略的必修课。

遵义会议以后, 结束了“左”倾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领导,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 从此我军跳出了数十万敌人因追堵击,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再给读者分享另外一个长征小故事:渡金沙江

1935年5月3日,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抢夺皎平渡的任务。他们二话未说,翻山越岭日夜兼程180里,当天夜晚就来到了金沙江边。在渡口,他们幸运地找到了一条船。原来这条船是送探子来南岸探查情况的,探子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后来,他们又在当地农民的协助下,从水里捞出了一条破船,用布把漏洞塞上。

然后,他们乘坐这两条船悄悄地渡到北岸。敌人的哨兵以为探子回来了,没有在意。他们来了个突然袭击,一举消灭了一连正规军和一个保安队,控制了皎平渡两岸渡口。后来,他们又找到了五条船,动员了36名艄公.与此同时,红一军团赶到了龙街渡口,红三军团赶到了洪门渡,但这两个渡口都没有船只,加上江宽水急无法架桥。军委命令他们迅速转到皎平渡过江。

从5月3日至9日,在7天7夜的时间里,红军主力就靠这7只小船从容地过了江。担任后卫的9军团在南渡乌江以后奉军委命令一直在黔西绕圈子,时东时西,忽南忽北,牵制了敌人部分兵力。5月6日,他们到了云南东川与巧家县之间,并于5月9日在树节渡顺利地渡过了金沙江。两天以后,敌人的追兵才赶到南岸。可是红军已经毁船封江,远走高飞,无影无踪了。

长征时发生的小故事有很多很多,不能一一的写出来。

周恩来总理说过,“我们红军像经过了一场暴风雨的大树一样,虽然失去了一些枝叶,但保存下来了树身和树根。”

长征是一次人类与恶劣的天气天做斗争的人毛主席英明的军事才能最卓越的胜利,在敌重我寡,敌人先进的军事装备,如果红军去硬拼后果明摆着,可毛主席采取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牵着敌人的鼻子跑,彻底击溃了蒋介石的围剿红军的计划,是一次决定性的军事事指挥胜利。

在军事上,面对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等同志领导红军正确把握客观规律,坚持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把“打”与“走”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观。红一方面军四渡赤水、兵临贵阳、虚指昆明,巧渡金沙,置蒋介石40万大军于股掌之上;红二方面军声东击西,转战乌蒙,使十几万敌军东奔西转,徒劳无功;红四方面军灵活用兵,机动歼敌,不断开辟前进的道路……这一切,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长征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蒋介石等辈都是纸老虎”。

长征作为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是党和红军用精神力量托起的历史丰碑。长征的英雄业绩和不朽精神,极大地振奋了全中国人民的斗志,也震惊了世界。多少年来,中国和世界上一切正义感的人们,无不为红军长征的伟大创举所惊羡,无不为红军将士在长征中极度焕发的伟大精神力量所仰慕。被喻为“民族魂”的鲁迅,把红军长征看作是“中华民族解放史上最光荣的一页”。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高度赞赏了红军将士在长征中所表现出来的炽烈的热情、顽强的意志和惊人的乐观主义精神,认为与红军长征相比,“汉尼拔越过阿尔卑斯山就像是一次假日远行”。英国的蒙哥马利元帅赞叹,红军长征是“一次体现出坚韧不拔精神的惊人业绩”!

毛主席英明神武的军事指挥天才和高超的智慧是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学习的领袖风范。拥有这样一位雄韬伟略的中华民族领袖是国人的骄傲。

美国的拳王泰申.NBA球员甚至把主席头像纹身崇拜,虽然我们不提畅那样激进,但是也要发自心底的歌颂毛主席,歌颂红军场征的创举。尤其是军队将士,更要透彻领悟毛主席因时因地制宜军事理论军事谋略,在战争中灵活运用出奇制胜的计谋。是军人必须熟悉和掌握的,军人必须有随时投入战斗的备战心里素质,假设有现代战争发生,能活学活用,因时因地制宜的运用毛主席军事理论,有备无患百战不殆。

近年来,中国周边并不太平,尤其是在中国领海主权问题上与周边小国存在各种纷争。在南海问题上,越南、菲律宾以及东盟部分国家与中国存在领土纷争。这些小国抢占中国的礁岛,掠夺中国的资源,不断挑衅着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作为经济大国也是不顾中国主权,私自把钓鱼岛归为自身领土。另外,朝鲜、韩国也同样与中国存在一定的纷争。

在周边的小国范围内,以南海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而在挑衅中国的众多小国中,菲律宾的行为最为过分。周边小国敢于挑衅中国的原因很多,综合各方面的原因,才导致部分小国敢于直接向中国挑衅。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小国有所依赖。美国作为目前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在近年来的飞速发展,使得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在经济、军事、政治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作为世界第一大国的美国却在中国身上看到了危机。尤其是经济危机之后美国国力有所衰退,而中国依旧在不断进步。中国作为亚洲地区最具潜力的国家,自然被美国列为“重点关注对象”。于是,美国暗中采取各种措施来限制中国的发展。美国在经济,军事,政治上给予这些小国一定的支持,使得这些小国没有后顾之忧地对中国叫板。

我们中国不提唱战争,主张和平解决争端是我国一贯的外交政策。但是如果有哪个国家敢超越我们的底线,相信国家不会在国土上做出让步,在捍卫国家尊严和版图上,会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虽然这些事不是我们常人可以臆想的事,但是时刻准备着有战争意识,有自卫还击的过硬本领和强健的身体是必须的前提,如果有需要我们中国也可以全民皆兵,捍卫国家和平和领土完整匹夫有责。

所以纪念长征的意义何在?不仅就在于学习继承他们坚韧不拔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耐力,更需要强健我们的体魄,武装我们的头脑。战,我们有百亿雄狮,不畏惧霸强国家侵略;退,我们安居乐业,和平鸽飞满蓝天,把国家科技.军事.生活等各个领域都领先世界水平做国人的梦想,并人人努力去实现。

因为这些理由,长征,永远值得后代纪念和歌颂。

长征的意义和壮举对于八零后九零后……来说,应该是很陌生的,他们出生在和平幸福的年代,丰富多彩的优越物质环境里,父母几乎是要星星不给月亮,根本不可想象红军打天下的艰苦。这些孩子都被宠坏了,宠的娇弱如暖室花朵,宠的男孩阴柔无阳刚之气,暴躁而无谋略包容之心;宠的女孩如林妹妹体弱多病,如今的孩子们不要说艰苦的环境,就算是米饭蔬菜都吃厌恶了,尤其那些独生子女们,被几层长辈和父母宠溺的手无缚鸡之力,五谷杂粮不识,只懂得沉迷那些网络游戏.流连花前月下,追逐明星歌手。精神上可谓空虚,思想上可谓单一肤浅,他们根本无法想象理解吃草根嚼树皮,很难想像这代人成为社会中流砥柱的时候会是什么样。所以给青年人灌输一些爱国主义和讴歌开国将士的事迹是必要的。让他们了解熟悉长征的历史也是必要。教育和培养人的意识形态要从娃娃抓起,这些娇生惯养的后代忧国忧民的思想淡泊,身体抗拒恶劣艰苦环境,心里承受能力耐力几乎是零。看看近些年来,多少大学生研究生因为不能承受心里压力而自杀的例子吧,真的让人触目惊心。为几句口角而伤害他人的也有迹可循,虽然是法律意识淡泊,但是如果从小培养和锻炼思想和身体的双向健康,在他们可朔性较强的几年里输入正确的人生观,锻炼他们坚强抗击困难的身体和意识,培养他们综合素质是绝对必要的。

这就是纪念长征的意义。真的应该把长征故事和那些创建新中国的烈士编进教科书,不怕变成老生常谈,让后辈儿孙耳熟能详的了解那段历史,潜移默化的陶冶情操,让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信仰。

红军先烈在万里长征时,无论是难以自拔的沼泽,还是茫茫无际的草地;无论是皑皑白雪,还是飞机大炮;无论是酷暑严寒,还饥饿干渴,他们团结一致克服艰难险阻完成两万五千里长征。

那许多的长征故事,像是路边雨后湿漉漉的白杨,永远灿然在华夏子孙人生的路上,指引鞭策国人爱国的赤子之心。

纪念长征,弘扬长征精神,培养年轻人艰苦朴素节俭的好品质,熏陶他们爱国家忧国忧民是必要的。保卫国家不是嘴上说说而已,也不能像马谡纸上谈兵。培养年轻的军事将领,学习长征精神,灵活机智活学活用军事理论,注重实践,不仅在高科技的现代战争里拉得出去,和平时期里安守艰难困苦,经受住各种恶劣环境的考验,是纪念长征的宗旨和意义。

长征永远是激励中国人的海上航标,空中雷达。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让国人缅怀先烈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是所有国人必修的一课。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寻访红色足迹征文

全文共 493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长河中,是谁为了祖国的希望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迹.流下了智慧的足迹;在硝烟滚滚的战争中,是谁为了祖国美好的未来,英勇杀敌.留下了鲜血的足迹;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建设中,是谁为了祖国的繁荣、强大,不断努力前进.流下了奋斗的足迹!是谁?是他们:汉武大帝、唐宗宋祖……是他们:刘胡兰、黄继光……是他们:毛泽东、孔繁森……不光是他们,更有那些辛勤的劳动者们,他们无私的做出了自己的奉献.其实,是他们创造了中华之崛起!

留下了深刻而伟大的足迹.全是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如今我们美好的生活,富裕的社会,畅通的经济!

在如今的学习中,我们又留下了怎样的足迹?

有些同学能够上课积极动脑发言,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遇到不会的难题能努力思索,不解探求;有些同学上课做小动作,不按时上交老师的作业,遇到

难题则更是“望而却步”或“半途而废”.有些人可以顺利的走完人生的路,即使遇到坎坷泥泞也可以跌倒了再爬起来.而有些人则正与这相反!

比起战争我们是不是更幸运?!比起过去,我们是不是更幸福?!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去珍惜现在,去创造未来.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要继承革命先烈的精神,留下自己“伟大”的足迹.

展开阅读全文

篇9:500字优秀征文:追寻红色的足迹

全文共 1539 字

+ 加入清单

4月3日,赶在清明节放假前,我校700多名高一学生迈开了他们的“红色足迹”——徒步去坞根,祭奠、踏青两不误。而课堂里的学生们也就要在清明--这个时候走进大自然去收获不一样的感悟。

“红色足迹”是市二中12年来的传统,该校每年都会组织高一学生徒步去坞根,11公里的路一般需要走上4个半小时,这对于学生来说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这次出行总是让经历过的高二、高三的学生难以忘怀,眼看着时间将近,高一的学生也按捺不住了,和往届活动不同的本次,学校的社团中心根据路线还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远行社的成员们沿途宣传环保护绿和开展五水共治公益宣传;志愿者协会的同学们一路捡垃圾,只为留下更美温岭;原色摄影社开展了“我们的长征”主题现场摄影比赛;“我们”文学社在全校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征文比赛等,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与学生们同行的还有一支特殊的队伍—蓝天救援队,他们负责本次出行的师生的安全保障工作。

早上7点,学校的操场就已经沸腾了,学生们以班级为单位,早早地排好了队等着出发,与以往的春游不同的是,除了背上的背包,他们人手一朵白花,形态各异的纸制白花。之前学校的汉学社就号召同学们开展“我手我心”—班班制作小白花活动,为的就是到了此行的目的地--红十三军第二师革命烈士纪念馆,献给为了温岭的解放而献身的先烈。

7点10分,大部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从学校西门出来,经过岙底胡路,翻过元宝岭,路过白岩下村,再翻过仙人头岭,之后绕着大岭头水库到达西里村,再沿着溪流直到目的地小坞根村。走出校门,哪怕路边的一草一木都让人觉得与众不同,黄灿灿的迎春花分外鲜艳,溪里戏水的鸭子格外可爱。渐渐地,队伍开进了元宝山,回归大自然的感觉愈发清晰。

一路走来,大多是崎岖狭窄的山路,每当碰到陡坡或是被山水浸得非常湿滑的路段时,学生们便拉起了手,互相搀扶着走,以防摔倒。而男生们大大发扬了互助的精神,一路帮女生们扛包。在红旗的映衬下,他们也成了这路上独特的风景。

4个小时的路,对普通人来说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况是对于平时缺乏锻炼的同学就更是体能的考验和身体极限的挑战,一路上,有同学在行进过程中扭伤了脚踝,蓝天救援队的队员们就去买来冰棍亲自为学生们做冰敷,此举也让同学们感动不已。“一路上,同学们都挺照顾我,有个同学一直陪着我走,帮我背包,老师还借给我登山杖。”回过头来,不忘感谢班长陈查任。

随着时间的推移,队伍越拉越长,到中午11点半左右,首批同学终于到达了目的地烈士陵园,后面的学生源源不断地赶上来,一个个疲惫不堪,有些人热得脱了只剩件短袖,很多人的裤子粘上了泥巴。看到有同学坐在台阶上休息,几个同学也走了过来。“累死了,这辈子不爬山了!”虽一边叫嚷着,但他们脸上却满是战胜自我的喜悦。“徒步的机会很难得,对我们来说既是身体的锻炼,又是意志上的磨练,人家烈士流血都不怕,我们流点汗不算什么。”陵园入口的台阶上坐满了休息的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这时,有个男生居然专心致志地做起了纸花,全然不顾周围的嘈杂,只见他拿出了餐巾纸,小心翼翼地一层一层地叠起来。“原先做的花有点坏了,现在有时间了,就好好地再做一朵,献给烈士。”

这次出行,只有一名女生因为身体不适,从元宝山下来后坐上了学校准备的校车,另有一名同学陪同。当天,带队老师有50多人,其中有很多已经不是第一次参加这个活动了,两三次都还不算多,像陈子福副校长,每次都是他带队,而且一直以很快的速度走在大部队的前列。“一路跟孩子们在一起,看着他们互帮互助,即使很累也都坚持到最后,我们很欣慰,而对于我们老师来说也是一次跟大家加深交流的机会。”,本次是方向东校长的第一次随队远足,一路上,他一直用手机记录着师生的难忘瞬间,也感动于学生们的惊人表现和救援队的专业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瞻仰烈士陵园,追寻红色足迹初一记叙文

全文共 797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啊,又到了清明时节。桃花又开了,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小草又绿了,成片成片点缀着大地;春天又迈着轻盈的舞步来到了人间……你们用生命换来了这美丽的春天,可你们却看不到了。“你们活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活在你们的事业中”。

清明节前,我们七中初一年级一到四班有幸瞻仰了“烈士陵园”。手中的白花无比沉重,因为它是我们沉重的心情的寄托;步伐无比沉重,因为它是沉重的心情的载体。通过“长途跋涉”,我们终于到了“烈士陵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刻有“铭记”两个字的大石头,我看到这块大石头心想:烈士们用鲜血换来了今天,我们一定会铭记的。我们首先庄重的举行了“扫墓仪式”,其后,我们瞻仰了“烈士墓”。烈士墓静静地伫立在青青的草地上。尽管有的烈士只活了很短的时间,但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在于为人民、社会所做出的贡献。这些烈士的事迹向我诠释了——生命的开花结果。

怀着激动而又不舍的心情,我们离开了烈士墓,由体育委员带着进入“烈士事迹陈列馆”。陈列馆里布置了许多珍贵的革命史料和部分革命文物。在讲解员的讲解下,我认识了七十名烈士:他们的抗日太行军区七分区侦察队成立于1943年,却为了执行任务在秀才庄受日伪军迫害集体殉难于1944年2月20日。我心里对他们油然而生了一种崇敬之情。还有三潭八壮士的事迹:他们在被敌人逼到悬崖边,弹尽粮绝之际,毅然从几百米高的悬崖跳入三潭中。他们浩气荡三潭。后来我们又参观了好几个展厅,看了许多革命故事和革命者的遗物,我仿佛觉得历史回放了。最后一个展厅是“国防”展厅,里面展示了中国海、陆、空等雄厚的国防军事。“莫忘历史耻辱,铸就现代国防”。

瞻仰完“烈士陵园”,我深有感触:虽然这些历史离我们有点久远了,然而我们将永远铭记这些历史、这些历史中的革命英雄。我们要忆苦思甜、居安思危,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今天。

春天到了,你们将永远活在我们的记忆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寻访红色的足迹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为庆祝建党九十五周年,我们县组织了一次“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走进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根据地——桂东县东边山追寻红军足迹之旅”,六月的一个周末,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

天刚蒙蒙亮,我和妈妈就出门了,到了纪念馆门口,就看到高高飘扬的红旗和穿着红色队服的队员。到了车上我数了一下,参加这次活动的有六十多人。原来有这么多人想了解红军的足迹呀!

这次去的目的地是东洛乡的小水山,那里可是当年红军打游击的根据地。经过三个多小时,车子开到了大山脚下,我们开始步行。此刻,我的眼前是一座连着一座的大山和满眼绿色的森林。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我仿佛看见了当年红军的身影,望着面前陡峭的大山和繁茂的树林,我仿佛听到了当年激烈的枪声……

不知走了多久,我感觉自己的脚越来越不听使唤了……终于,我看到了一个小山村。在这里,我们访问了一个八十岁高龄的老大爷。他给我们讲述了当年红军在这里打游击的故事。当时的红军被敌人围困在周围的大山里,饿了吃野菜,冷了躲进山洞,病了只能就地挖些草药治病。就这样在这里坚持打了三年的游击战,度过了三年艰苦的岁月。红军走后,敌人为了找到红军放火烧了整个村庄,村里的老百姓都吓得躲到了外地,直到解放后才回来重建了家园。

看着这个历经苦难的小山村,听着老大爷讲的故事,我明白了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如今,我们住在温馨舒适大楼里,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走在宽阔平坦的马路上,还有数不清的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我们更应该珍惜,更应该想起为祖国抛头颅晒热血的烈士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做好新一代的接班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寻访红色足迹

全文共 1056 字

+ 加入清单

题记:每当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他们的身影……

记得伟大领袖毛泽东曾经说过“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是啊,革命烈士用他们的青春、他们的热血、他们的生命为我们创造了现在的幸福生活!而革命先辈们的精神也令人赞叹。

那时部队进入草地,由于环境、气候非常恶劣,使得草地行军十分艰难。更要命的是缺衣少食,不少队友就此长眠。

眼看牺牲的同志越来越来多,朱总司令发出了尝百草的号召,寻出一些无毒的可食用的野草,以度过饥饿的难关。而张思德在尝百草的活动中,总抢在他人之前。

有一回,一个小战士在水塘边高兴地叫起来:“野萝卜!野萝卜!”张思德过来一巧,果然,离水塘不远的地方长着一丛丛野草,叶子绿,形状跟萝卜叶子差不多。那个小战士拔起一根就往嘴里送,张思德忙赶上去,一把夺过来,先放到自己嘴里,不一会儿张思德感到头昏脑涨,全身无力,紧接着他肚子一阵绞痛,大口呕吐起来。他急忙对小战士说:“这草有毒,快……快告诉……”没等把话说完张思德就昏了过去。半个多小时以后,张思德慢慢醒来,模模糊糊地看见小战士端着瓷缸蹲在跟前,他急忙说:“不要管我,快去告诉其他同志。”张思德就是这样把生的希望让给同志们,把生命的危险让给自己。

这种精神让我们敬佩,让我们回忆当年红军那种宁可牺牲自我,去保全集体的精神。“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当念到这句格言时,我就不由自主的想到了红军长征,我会想到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深深熔铸于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让我不禁想起毛泽东主席曾就长征作过的精辟总结"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队",90多年过去了,长征精神依然鼓舞着我们华夏儿女。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历史虽已过去,但在国际形式日益紧张、天下尚未太平的现状下,我们依旧更需要虔诚的缅怀革命先辈的不朽功勋,继承光荣革命传统,发扬先辈长征精神,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道上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正如列宁说过:庆祝伟大革命的纪念日,最好的办法是注意力集中在还没有完成的革命任务上。

“少年弱则国弱,少年强则国强”,作为一名学生就应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在学校我们应把红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发扬下去,孜孜不倦的学好每一科知识,用科技来强国,沿着先烈们走过的路,继续走下去,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永远巨人般屹立于世界强林之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寻访红色足迹征文600字

全文共 707 字

+ 加入清单

尹夏,一个十分漂亮的女孩。可是在她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只有和母亲相依为命,处处精打细算,日子过得才勉强过下去。

可是,好景不长,因为母亲日夜劳累得了一场大病,家里的钱连给母亲买药的钱都不够,并且还因没钱医生都不给看一看病情。尹夏终日以泪洗面,不知道该怎么办。有一天母亲把她叫到跟前:

“小夏啊,我没有几天了,趁我还活着的这几日,要交代你做几件事。咳咳……”母亲好像使出全身的力气跟她说话。

“妈,您有什么是就说,女儿听这么呢。”看着病入膏肓的母亲,尹夏终于忍不住哭出来。

“在床底下有……有一个很小的箱子,你把它拿……出来,里面有可以……实现你愿望的东西。”说着就开始断断续续,并且不断咳嗽。

尹夏正准备拿出来,却被母亲叫住了,说要等自己死了以后再叫女儿拿出来。

过了一两天,尹夏正在洗母亲的衣服,却听见母亲一直咳个不停,便到屋里去看母亲。尹夏刚进屋就看见母亲咳出了血,她不知道该怎么办,就拍母亲的背,希望母亲可以好一点,不过母亲的眼却好像想睁有睁不开了,于是就永远的闭上了那双因女儿不想闭上的双眼。尹夏痛哭不已,一直喊着“妈妈,您走了我怎么办啊”可是已经没有用了。

第二天,尹夏从床底下拿出那个盒子,里面有一条红丝巾、一封信和一些零零碎碎的钱。她拿起那封信,信上说:

“小夏啊,我的好女儿,看见那条红丝巾了吗?那是你爸爸送给我的,我一直没舍得戴,现在送给你了,好有个念想。那些钱是我辛辛苦苦存下来的,留给你上学用,可能不够,用完就得靠自己了。”

信不长,可是尹夏看了却泪流满面——原来母亲让她等自己去世以后再打开这个箱子是因为怕女儿用这些钱给自己看病……

尹夏看着那条红丝巾,眼泪流在丝巾上:

“妈,我一定好好学习,让您为我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寻访红色足迹

全文共 2792 字

+ 加入清单

成千成万的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的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

红色旅游,顾名思义:这样的旅游,不是单纯的游山玩水,而是把旅游的目标重点,定位于与中国革命历史有关的事件,发生的地方。不仅仅让游客观赏那里的一般视觉风光,更是要人们观看风景表面的青山绿水时,深度解读这里曾经发生的历史事件。不忘过去,不忘先烈,不要忘记他们曾经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了我们今天幸福的日子,抛头颅、洒鲜血,把自己宝贵的生命为了人民的利益永远地留在了一方热土之中。

我们这次“红色之旅”行动方向------挂云山。

(二)

七月的天气,有句话一语概括其状态“七月流火”,流火的日子里,采风团的各位成员的情绪更加高涨。在出行前几天,考虑到天气的原因,圈主东方可可和采风团负责人提出,时值三伏,再因挂云山山高坡陡,建议:“六十岁以上、以及身体状况不佳之士,最好不要去登山、爬坡、攀顶,以免万一体力不足,透支生命,伤害身体。可留在山下,在村子里走访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幸存者,请他们为采风团员介绍那过去的事情。”

河北省井陉县的挂云山,是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地区的战略要地,是百团大战几个大战场之一。这里也是太行山脉(河北段)和华北平原的接壤地。百团大战前期,八路军熊伯涛纵队司令部就设在挂云山西侧6华里处的三峪村。我们这次红色之旅的落脚点就是在这里,我们将从三峪村走近挂云山。

挂云山,位于太行山麓井陉、平山、获鹿三县交界之处,是太行山脉九龙山的主峰,海拔近1000米,峰峻岭陡,山势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是晋察冀边区红色根据地。

7月27日上午九点多,天气晴朗,艳阳高照。采风团来到三峪村,在村头稍作停留,便准备上山了。三峪村离挂云山还有大约两公里的路途,温书记为了尽量减少采风团团员的体力,临时调动几辆村民的私家车,把近四十名团员,分几次承运,运至挂云山山脚下。出发之前,圈主东方可可再一次强调:请各位正视自己、斟酌自己的体力、体能,不能上山的就留在山下。

河北省博客圈资深博主、年纪最长者:赵富山,次长者:杨继信,博客圈中坚力量:石家庄第一博客、草舍一牤、石门老贵、石门捕鼠犬、狼者雨冈、昨夜星辰、如风、耕读燕南,红尘最深处、海的浪漫、古道小荷以及来自众业联盟和多家纸媒、流媒、网媒的记者组成了31人行登山队。31位勇士,跟着副圈主红小鬼沿着陡峭的山路,在刘春亮肩扛着的那杆迎风招展的河北省博客红色的圈旗的引领下,向着山顶进军,寻访革命历史遗迹,踏着先烈的足迹,亲临曾经的战场,感受前辈英勇无畏的革命主义精神。

浩浩荡荡的队伍消失在了苍翠葱郁的挂云山里后,山脚处留下了五女二男:五女:依兰、圆周率、灵芝草、如月、鲁荣琴;二男:东方可可、草莽。

虽然是兵分两路,红色之旅采风行动内容不变。留在青山下,不愁没资料。山下故事依旧感动着年老、体弱、亚健康的五女二男。温书记带着我们走进半坡上正在修缮的六壮士陵园。为我们开小灶,为不能登山的五女二男讲述1940年发生在此地的故事……。

(三)

1940年8月底,百团大战破袭战第一阶段胜利结束,在井陉战场的八路军完成了破击正太铁路和攻克井陉矿的任务后奉命转移。为扩大战果配合主力部队转移,井陉地方武装巧妙出击,牵制敌人。

9月初,熊伯涛率领的晋察冀军区左翼纵队从挂云山西侧的三峪出发,过岭口、下平山,向北转移。日军闻讯后,急忙集中兵力,使用围追堵截手段,妄图把我军消灭在滹沱河畔。

为掩护主力部队安全转移拖住敌人,三中队队长李鸿山,和区大队妇女部部长吕秀兰根据地形,进行战斗部署。

吕秀兰出生在邯郸大名县一个贫苦农家,十五岁时,家乡遭了水灾,为了保住性命,父母带她逃荒到井陉,后将她卖到了井陉一户农家当了童养媳。苦难的生活磨练了她刚强的性格。抗日战争爆发后,她毅然参加了抗日。在她20岁时,调到区妇救会工作,不久当上了武装部长。百团大战一打响,她带领民兵,配合主力扒铁路、割电线,英勇战斗在第一线。哪里危险哪里就有她,她无数次冒着生命危险穿梭在枪林弹雨之中,和战士们一起一次次地打退敌人的进攻。

9月6日黎明,李鸿山在主峰玉皇顶开了战前动员会。他说:“为了掩护主力部队、中央首长安全转移,我们要在这里死死拖住敌人。只要坚持到下午5点,咱们的任务就算完成。”接着,吕秀兰用手捋了一下短发,语气也十分坚定地说:“我们民兵要坚决配合三中队,粉身碎骨也要咬住敌人。”当时,吕秀兰的勇气与坚定感染了所有的人。

有人发现敌人正向我军主力部队转移的方向追去,李鸿山果断下令开枪吸引敌人。敌人听见枪声,以为我主力部队就在挂云山上,于是立即停止北进,从四面对挂云山形成了合围之势。上午10点多钟,敌人发起进攻。一阵炮轰之后,在机枪的掩护下,伪军在前,日军督后,从之字形小道向上进攻。挂云山四周围攻的敌人共计约有三、四千人。我方守卫挂云山的两个排和区小队,加上三峪、上庄两村的民兵,不到200人。而且只有一挺轻机枪。战士们凭借天时地利之优势,拖住敌人。整个上午敌人对主峰和卧狼垴实行轮番进攻。敌人凭着人多火力强,这批被打下去,那批又冲了上来。八路军战士和民兵们则越战越勇,他们喊着口号,互相鼓励着,狠狠地打击敌人。

战斗打得十分惨烈。虽然留守挂云山的八路军战士、民兵只有一个中队的兵力,但是,李鸿山和吕秀兰带领民兵模范队、青抗队、少年队,在武器简陋、弹药不足的情况下,积极参展,奋勇阻击,在挂云山上坚守了整整一天,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敌人伤亡惨重。到太阳偏西时,敌人的进攻还是毫无进展,只是丢下了半沟的尸体。

日本指挥官不知山上到底有多少八路军。为了摸清虚实,敌人暂停攻击,从石家庄调来一架飞机,在挂云山上空侦察一番飞走了。李鸿山和吕秀兰立即分头检查阵地,并告诉同志们:敌人不会罢休,一定要坚持到天黑。当时李鸿山正发着烧,当他走到主峰东边的元君庙,拖着病体,趴在悬崖边一块大石头后边观察敌情时,一发炮弹在他身边爆炸,李鸿山中队长英勇地牺牲了。

李鸿山牺牲后,指挥战斗的重任就落在了吕秀兰的肩上。她虽是年仅22岁的妇女,但大家都信任她。她把战友牺牲的悲愤埋在心里,让区小队战士李芳芳代替她在卧狼垴上指挥,自己留在主峰,并要求同志们节省子弹,多备石头,狠狠地打击敌人。

吕秀兰在完成牵制敌人、掩护群众的任务后,又率5名同志阻击敌人,掩护其他同志突围。在打退敌人的又一次进攻后,6位勇士弹药用尽,他们把抢砸坏,面对着从四面涌上来的敌人,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纵身跳下悬崖。他们是共产党员吕秀兰、15岁的儿童团员康三堂、炊事员刘贵子,还有康英英、李书祥和康二旦,后被人们称颂为“挂云山六壮士”。

七十多年已经过去,人们为了纪念他们的英勇抗敌不畏牺牲的精神,为他们修建了陵园。汉白玉雕塑的六勇士塑像庄严屹立,六勇士英灵与世长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高中寻访红色足迹征文

全文共 1005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长征》,写出了红军行二万五千余里长征的辛苦,写出了他们的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意志坚定、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杨成武上将写的《忆长征》这本书,拿在手中倍感亲切,便一口气读了个一干二净。这本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十三章《飞夺泸定桥》的故事。红军战士们不怕困难,他们走着走着就来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渡河边。毛泽东同志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说:“现在,我们找到了两条船,每船只能坐20人,按这样的速度,我们一个月也不可能全部渡过河……”紧接着,毛泽东又说:“不过,我们还有一线希望,那就是大河上的泸定桥!现在,我命令一连为敢死队,首先消灭泸定桥上的卫兵,再让大部队过去。”一连连长马上领命,连夜赶往泸定桥。当我读到这里,“泸定桥”这三个字吸引了我的眼球,使我不觉得有种好奇心:这座桥只有13根铁索,怎么过去,一不小心就掉到下面汹涌的河流里,何况前面还有敌人的机枪扫射?只见一连已经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了泸定桥,战士们都趴在铁索上冒着枪林弹雨向前一点一点地移动。还有一些战友在后面掩护,保护前面的战士,那机枪“哒哒……”扫个不停。

当我军爬到桥的一半时,被敌人发现了,敌军发了一枚榴弹炮,没打着红军战士,打到了水里,水花溅起几十米,那景象真是相当的壮观。但战斗中红军战士牺牲的也不少。只见一个战士不顾一切地向前冲去,一边扫射子弹,一边向前走,最后还是英勇牺牲了。班长死亡的时候,我记得最牢,班长因没站稳,一不小心摔下了桥,急中生智,一手抓住钢索,整个人悬在空中,下面就是波涛汹涌的河流,跌下去肯定是必死无疑的。我当时又为这班长捏了一把汗。但最后还是因为体力不支,摔进了河里。尽管红军最后夺回了泸定桥,但却丧失了多少英魂。读完这个故事,我突然感慨万分。以前常听老辈们提起二万五千里长征,在他们口中是何等的艰苦,可是,今日看了《忆长征》,才发现真正的长征比它可怕,困难一万倍。吃树皮,啃草根,咬腰带,在没有了粮食的情况下,有多少红军会饿死;陷入流沙,遭遇暴雪,,子弹穿膛,有多少红军有苦说不。

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无数爱国人士从侵略者手中夺回来的,困难重重。我们这一辈的幸福生活,是十八路军用鲜血换来的,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学习红军的精神,应该学习他们不怕困难,毫不退缩的精神。书读完了,折页,归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初中写寻访红色足迹的征文500字

全文共 436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星期,2000多公里,行走在热血浸透的红色土壤上,追寻20世纪上半叶中华大地上狂飙突进的历史背影。中国共产党人90年奋斗史,弹指一挥间,其间的千辛万苦和壮怀激烈不断叠现眼前,从中随便捡拾一个片段,都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留得死的荣光。在那特殊年代,多少共产党人一遍又一遍地演示着这种悲壮,山河为之动容,天地为之颤抖!

中国共产党人正是经历了如此的地狱之火,才带领中华民族跋涉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完成了最富史诗意义的壮举,中国革命也如一只凤凰在烈火中涅槃。

看着96岁老红军干枯的双手、被炸瞎的眼睛,望着他步履蹒跚的背影,很难想象他是曾走在红色狂飙最前沿的人。

没有一个人不承受惊涛骇浪,没有一个人不历尽历史浮沉。历史的主角逐一走向了人生的暮年,告别了历史舞台。但他们纷纷消失背后,却完整无损地给我们留下一笔巨大的精神遗产。

抚摸着历史烟云留下的点点痕迹,追寻红色的记忆,我们在不断丈量历史的宽度和深度,不断校正时代的维度和人生的坐标,传承着中华民族不朽的精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小学生寻访红色足迹征文

全文共 996 字

+ 加入清单

长征,是对身体与精神意志的磨练,它并不只是红军的二万五千里,或许,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长征”,在我“长征”的路途中,就有这么一件事:

初二刚开始,我们一个个满怀着期待与喜悦的心情去上体育课,因为在初一,体育给了

我们一个“良好”的印象:跑完一个四百米后,我们就可以自由活动了。到下课,我们对即将离去的操场依依不舍,希望再上一节体育课。

当听到老师对我们宣布的任务后,我们都哑口无言了——每次要跑1600米才能休息,这是为初三打基础。什么?我们最多才跑过800米啊!1600,我们何以接受?

但“军令如山”,我们不敢去违抗,便一个个像机器人似的走上跑道。

平缓时刻——前800米

尽管只是有节奏的慢跑,我们一个个似乎都对跑步失去了兴趣。我似乎被录入了一条程序:向前做简单的直线运动。我们整整齐齐,不快不慢地跑着,不要以为我们只是简单的跑,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脑中都再想:最后的800米我还挺得过去吗?

艰难时刻——后800米

前800米只是一场“小规模战斗”,后800米才是“抗日的最艰难时刻”。此时,一秒钟似乎对我们来说是“一世纪”。看终点,我们似乎是跑道上拼了命向前蠕动的小虫。只看旁边同学脸上狰狞的表情,他们似乎在遭受严刑拷打。我的双腿似乎也在被烈火焚烧着,随时都有可能“抛锚”。但我深知,一旦“抛锚”,就再也“发动”不起来了,我努力的向前移动,似乎看不到终点。“加油”体委艰难的从嘴挤出一句话,此时,他的脸早已胀得像猪肝一样!我们像听从命令的尖兵,像红军战士,眼前的跑道就像草地,它似乎要吞噬我们,但我们仍不怕它。没有一个同学放慢脚步,没有一个同学叫苦叫累。最后,在坚持的“钢铁意志”下,我们都成功的走出了“草地”。

回看这1600米,也许只是“红军战士”的一小步,我已深深懂得:没有比脚步更长的路。在人生长征路途中,尽管前面有无尽的困难阻碍着我,但只要不停下自己的步伐,一定能抵达胜利的终点。

陶流林老师点评:“欲文明其精神,先野蛮其体魄”,其实在锻炼体魄的过程同时,也是对精神的一种改造。本文撷取校园体育生活的一个场景,展现出自我超越的精神风貌。校园跑步是一个常写的题材,但本文能给读者带来较好的阅读体验,关键在于有良好语言表达,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表现出了后800米的艰苦过程。“体委艰难的从嘴挤出一句话”中“挤”字传神地表现了运动中的疲惫感。建议文章可以加入环境描写凸显主题,祝越来越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寻访红色足迹

全文共 1284 字

+ 加入清单

红色经典,让我们了解历史,了解伟人们的英雄事迹,领略他们的风采。

《井冈山走出来的共和国将帅》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无产阶级的发展历程,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之后,朱德、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湘赣边界军民在罗霄山脉中中段创建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典范,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这一革命道路的起。

井冈山的斗争代表了中国革命的新方向,孕育了中国革命的新高潮。

井冈山这个充满神奇与奥秘的地发,曾在这里领导了秋收起义,处于两省四县交界处的井冈山,除了敌人在这里的统治力量薄弱,交通落后袱工递继郛荒店维锭哩,易于立足,自然经济便于生存等有利于武装割据的基本条件之外,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易守难攻。

走进红军战士的生活,你会发现他们的艰苦生活,每个红军战士的头上,几乎都长了虱子,于是,在部队中就流行开了一句话:没有“牛头”不革命。

红军战士能有这种不畏艰苦,乐观向上的精神,得益于、朱德等军中领导的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使他懂得了这是为自己而吃苦,是为了无产阶级而苦。

井冈山这片曾孕育了红军的土地,没有井冈山过去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就不会有今天革命的胜利。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了革命之路的艰辛,并且学习了他们艰苦奋斗、坚毅不拔的精神。

暑假里,老师给我布置了一个任务-去采访一个优秀的员,我左思右想,决定和钱思宁组成“红领巾记者团”去采访福利院的院长陈阿姨。福利院是一个令我觉得非常神秘的地方,里面住着一些被人们抛弃的孤儿,不过,他们在那里生活得于常人一样的幸福生活,是谁把这些孩子照顾地无微不至?

7月20日,我和钱思宁带着一连串的疑问来到了孩子们的天堂福利院。随着钱思宁妈妈的带领下袱工递继郛荒店维锭哩,我们来到了陈院长阿姨的办公室,只见她大约50岁左右,有一双笑眯眯的眼睛,乌黑的头发中镶嵌着几根银白色的头发,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原先我喝钱思宁紧张的心情全部消除了,精彩的采访开始了:

“陈阿姨,您在这里工作了几年?”小记者钱思宁问。

“13年了。”

“您有几个孩子呀?”

“福利院里的孩子都是我的孩子。”看来,陈阿姨是多么关爱“她的孩子”呀!

“他们都管你叫‘妈妈吗’?”

“是的。”

“他们都患有哪些病呢?”

“有心脏病、唇裂、脑瘫等。”

“这些孩子生活得怎样?社会上是不是有很多人关心他们?”我紧接着问。

“他们生活得十分快乐,在院内有我们关爱孩子的叔叔阿姨们照顾他们;在社会上有老百姓、党员、政府和你们学生的关心,他们非常兴福,也谢谢你们多年来对他们的关爱。”

“您在这儿工作了这么多年,一定有不少难忘的事情,可以与我们说说吗?”

“在我工作的十三年中,有一件事情使我感动得哭了,在每年的三八妇女节时,有几个工作了的孩子给我送来了鲜花和蛋糕给我,他们还谢谢我这么多年对他们的照顾和关心。这令我十分感动。这些孩子是多么的懂事啊!”她的眼眶又有一点湿润了。

这真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她几十年如一日的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她和徐虎雷锋一样有员所具有的一颗金子般的心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寻访红色足迹征文

全文共 1209 字

+ 加入清单

五星红旗是火红的,国徽是火红的,祖国人的鲜血是火红的,祖国人的心是火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龙的象征,是红色的象征。在这960万平方公里的疆土上,红军战士的足迹深深的印在那曾经被蹂躏过的土地上,二万五千里长征,千千万万个足迹,牵连着龙族亿万人的心,终将被历史铭记。

中国革命的长征不是什么象征,而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他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危在旦夕,险象环生的战斗。

[足迹艰险,阻碍多多] 环境怎样恶劣?敌情怎样严重?行军怎样紧张?生活怎样艰苦?自然环境怎样险恶?……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无法想象!但是,红军,仍然以自己的双脚走完这一路程。而大雪山又成为红军英雄气概活生生的见证。

大雪山--又名夹金山,海拔4000多米,气候变幻无常……

红军队伍来到山下,对于气候骤降,脚下的路冻得硬邦邦的情况下,红军战士仍然鼓起抗寒的勇气,决定勇闯大雪山,将这座大雪山征服。先头部队为了给后头队员留下印记,用刺刀在雪上凿出脚孔来。后头战士手拉手谨慎前进。“扑通”一声,有人掉进了雪洞。战士们并没有放弃这位兄弟,他们马上拿木棍,想办法救队友上来。被救的战士没有胆怯,继续前进。接近山顶了,但是,到达胜利曙光之前,必要经历一场考验。风雪像无情的刺刀,向战士们宣战。战士们衣身单薄,牙齿打着冷战。筋疲力尽的战士很想坐下来,但是,环境不准许,天气不允许,他们知道一坐将无法重新站起来。……所谓“风雨之后,总见彩虹”红军战胜了大雪山,用自己的意志和双脚挺过去了。

读到这儿,我总算领会到什么叫“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美句;读到这儿,我才知道我不可能忘记红军,我更不能忘记红军。因为旧中国的解放,就是靠他们打下来的;因为新中国的诞生,就是靠他们用鲜血换来的。中国革命的道路总是漫长的。共产党人经历了二万五千里的行军,战斗,他们挨饿,受冻,他们穿越了地球上最险峻的峰峦沟壑和荒无人烟的广阔地区。二万五千里啊,我不知道有多远,但我知道是很远很远,远得那么不可触摸,不可估量。红军啊,你们好像一只笔,在没有污秽的白纸上一点一滴的文字,写上一大片灿烂的文章。今天的中国,仍需要你们的精神来奠基。我相信,中国公民永远是不可战胜的集体,似无数雄师挺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国的前程将会在老一辈党员和新一代知识分子共同创造,只要我们认真贯彻“三大代表”的理论,做好一个良好公民应尽的义务,现今努力读书,未来给祖国再添蓝图,远景依然是美丽的。等待长大,等待贡献……

我们将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的信念。

我们将更加坚定为民族振兴、为中国人民造福的决心。

我们将更加勇敢,更加顽强,更加坚忍不拔地前进。

我们感激前人,学习前人,也要无愧于前人。

我们也将作出我们这一代人的贡献,为后人留下我们的不灭的足迹。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寻访红色足迹征文

全文共 930 字

+ 加入清单

上学的时光总是那么快,不知不觉已经开学好几周了,各门学科的学习都已步入了正轨,也都学习了一个单元。

然而,最令我难忘的还是历史。今年学习的是中国近代史,讲的是清朝末期清政府腐败无能以及外国列强逼迫中国与之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学完这几课后,同学们的心情都异常沉重,也都异常愤怒,一片片“不公平,凭什么”之类的话语雪片一样飞来,更有甚者居然索性高喊“打到日本去,和英国断交,把这些国家一个个收拾掉......”老师万不得已只得委派几名同学维持秩序,才得以继续上课。

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的一段屈辱史,由于当时清政府统治腐朽,夜郎自大,闭关锁国,不学习世界上的先进技术,致使中国逐渐落后。而这时西方列强正在想办法扩张自己的领土,其中就包括当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他们发现,从事毒品贸易可牟取暴利,便向中国贩卖鸦片,使中国大量白银流入英国。这是英军又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借口,大举进攻中国领土,直逼天津。清政府被迫和英军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这次战争不仅使清政府耗费了钱财,还损失了土地,给中国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西方列强还不满意既得利益,又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军在洋人的猛烈攻势下根本不堪一击,这次战争还直接导致了世界园林艺术的瑰宝——圆明园被毁。现在我们去北京,就只能看到圆明园的废墟了。清政府又被迫签订许多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列强有瓜分了许多中国的领土,这才暂时作罢。

才刚消停几年,日本又来凑热闹,这次中国损失惨重,《马关条约》成为继《南京条约》后对中国危害最大的不平等条约。不仅给日本赔款2亿两白银,并允许日本在中国建设工厂,这一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又过了几年,西方列强的胃口更大了,他们组成八国联军,直捣京城,他们在北京到处烧伤、抢掠,无恶不作。清政府又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赔了4.5亿两白银,并且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至此,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更是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学完这一单元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落后就要挨打,正是因为清政府腐败无能,闭关自守,盲目自大,才造成了现在这种局面。我们要铭记历史教训,好好学习文化和各国先进技术,把中国建成世界强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