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作文(精选20篇)
朱子即是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南宋福建尤溪县人。开学吧小编整理了弘扬朱子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书信,欢迎欣赏与借鉴。
浏览
6308作文
1000传承中华文明共筑精神家园
全文共 728 字
+ 加入清单如果说我曾经的人生好像点点繁星的夜空,那么这次读书活动就为我升了一轮明月。把我的精神家园添上了文化的气息,那样一本小小的册子,却让我领悟到了中华博大精深的知识文明,从此成为我提高和完善自己的契机……
中华文化博大深奥,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更是人类世界的财富。从这书中,我看到了古代中华的兴起衰落,繁荣富强之今天这泱泱大国的伟大传承。从最初的甲骨文到百家盛况,从抗日战争的惨烈到如今的改革开放,无不体现着中华文化的智慧如中华精神的强大
传承与发展是一体的,今天,我们传承着中华文化,明天,我们将把它发展壮大,也许,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的后代会学习着我们精炼后的中华文化并一直传承、壮大下去。让中华文明代代相传,与时俱进!说与做又是一体的,在宣传中华文化的同时,我们要把我们个人的成长与中华文化的传承同步起来,以中华文化为基础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创造美好未来!
今天的中国正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华民族广博深厚的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我们的生活与学习中,我们要努力秉着中华文化的精神品质,提高自身的品格修养,感染身边的人依次相传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在学校国家乃至世界相传不息。
其实不仅我们新中国成立以后,涌现出了许多传承了中华文化的智慧人士“两弹元勋”邓稼先,“中国航天之父”“箭之王”钱学森,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师昌绪……他们一样在用行动诠释着中华本质,传承着中华文化。
我们作为中华文化的接班人,更应该从小事做起、文明用语、礼貌待人、乐于助人、热心公益。先祖传承下来的这些,不仅值得我们学习,更是让我们来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让我们携起手来,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让中华文化流传不息……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中华文明的传承介质作文900字
全文共 926 字
+ 加入清单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得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数千年来,汉字这种独特“方块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内涵丰富,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语作为官方语言更是传承中华文明的介质。
血脉中流淌的是中华名族赐予的光荣,长江。黄河交织成几千年历史的经纬。我们的文明,以汉语为载体的中华文明绵亘千古而不衰,历经百代而不败。为我们世世代代所传承所发扬。
汉语是中华文明的传播介质,汉语为那些悲情。为那些乐观。为那些相思的人,提供了一个抒发的条件。它可以写出“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苏式悲情;也可以写出“回首向来萧洒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苏轼乐观;亦可以写出“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晏式相思。这是无论多少优秀的外文译制品也无法企及的高度与深度。
因为,汉语承载了中华儿女的魂。它不仅是“母语”两个字那么简单,我们的母辈,祖辈经历泛黄的历史所赐予我们的,是"母语”背后沉沉的文化使命。
探访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那些曾经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而起源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文明的缺失是因为语言的覆灭,语言丧失了载体便渐渐葬于荒漠中干涸的河床与幽幽的叹息中。
继承和发扬汉语语言文明是博大而沉重的民族责任,在西方文化无止境的涌入街头巷尾时,我们是否想过汉语的命运将会如何。保护民族语言和抢救濒危方言就是为了保护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同时也是为了保障各民族成员的平等权利。这正如中国知名学者周海中曾经指出的那样:一些民族语言正面临着全球化、工业化、互联网等的冲击,正处于逐渐消失的危险,有关部门、机构以及语言学界都应该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弱势的民族语言和抢救濒临灭绝的民族语言。这样既有利于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也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安定。
中华儿女绝不会让汉语消失在世界文化之中。母语不是工具,而是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失去的民族的骨气与精髓,它让我们在历史中找到珍贵的内核,让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之颠。
篇2:传承中国文化体验绿色民俗
全文共 1230 字
+ 加入清单在我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看书,听别人讲故事,走亲访友,我耳闻目睹了许多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而经过今年学习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本资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五千年,中国一路风尘仆仆走来,脚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国传统礼仪,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清晰概念。甚至认为这种传统礼仪人化是过时的东西。这说明中国礼仪文化正在遭受着史无前例的摒弃与不屑。 然而,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实践结晶,是人与人之间行为规范的准则。
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为求得正确答案一起去老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来到程家时,适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老师,就恭恭敬敬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过来良久,程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遍身披雪。脚下雪已有一尺多厚了。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礼仪是律己,进人是一种规范,是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东汉黄香仅仅九岁,就懂得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在冬天严寒之时,就用自己的身体将父母的被子温暖后,再请父母安寝。在夏日炎热之际,则用扇子给父母扇凉驱蚊,以侍奉父母安寝。黄香温席是在
中国传统孝之礼仪,孝顺父母,从小事做起。
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伦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今的人们已经有了较之过去更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来孝敬老人,心已经没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有力无心。
唐朝贞观年间,西域回纶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纶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带一批珍宝见唐王。其中最珍贵的是白天鹅。途中,白天鹅不谨飞走,使者只拔下几根鹅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使者在担心害怕之余把鹅毛献给了唐太宗。唐太宗并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他忠诚老实,不辱使命。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就流传开来。
中国传统礼仪,应是体现精神价值的生活方式,传承它可以使我们的礼仪文化发扬光大。
传统礼仪毕竟是中国传续了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塞,中国只能被称为是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其为中国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国人和海外人引以为荣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没有它,国人将迷失自我;没有它,中国便只剩下一个空壳。
纵观古今中外各国发展,世上没有一个民族是否定自身传统礼仪的。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认为自己的优秀的传统礼仪是过时的,有害的。而传承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是每个华夏儿女的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地大声说:“我是中国人!”
作为小学生,我们现在是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十年后或二十年后我
们就成为了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传承祖国传统礼仪文化,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在平时的学习中,生活中,交往中,我们一定要热爱祖国传统礼仪文化,了解祖国传统礼仪文化,学习祖国传统礼仪文化。做一个传承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使者。为弘扬祖国精神而努力奋斗。让祖国文化永远传播。发扬光大。
篇3:弘扬中华美德,传承家风家教
全文共 805 字
+ 加入清单家风是一家的道德标准,如同粮食一般,是一家必不可少的成分。家风就是家规,是一家子的风气,这家风一旦败坏,这家人的思想品德也会跟着坏,这一家就再也难以培养优秀的后代了。这个坏名声会一下子在街坊邻居间传开,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没有人愿意和这家人交往,这时候再想改,就来不及了。可以说家风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它只是一个无形的概念,却能让这家的子孙后代延续得更长,让他们走得更远!家风也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风气,国家就是人民的家,这家风就更为重要了。只有社会风气好的国家,才能国富民强,才真正算得上是一个强国。我家的家风是“孝”,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爸爸、妈妈一直告诫我:百善孝为先!
父母都很孝顺,每天,爸爸妈妈都要给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打个电话,问问他们在做什么,身体怎么样,叮嘱他们要注意锻炼身体。只要有时间,他们就会回家看看老人,陪着聊天、购物。爸爸妈妈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举动,都在影响着我,他们就是我的榜样,我也十分关心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他们早已把这颗"种子"埋在了我的心灵深处,现在已经发芽儿了。
记的有一天,奶奶踉踉跄跄地端着水盆,准备进屋洗脚。盆里的水荡来荡去,溅到了地上。我一个箭步抢上去,一边帮奶奶端着盆,一边对奶奶说:“奶奶,我来帮您吧!”奶奶把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冲我笑了笑,点点头。我把水盆放在床边,轻轻地扶奶奶坐下。又对奶奶说:“奶奶,我来帮您洗脚吧!”可奶奶却微笑着摇了摇头,她说:“嗯,不用了,谢谢你。”我也点点头。等奶奶洗完脚,我便用力地端起水盆,慢慢地把洗脚水倒入厕所,奶奶在后面晃晃悠悠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说:“辛苦你了,谢谢!”我对奶奶笑了笑,说:“不用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以后我也要向爸爸、妈妈一样照顾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因为我已经长大了。”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
篇4:传承“五四”精神书写时代华章作文
全文共 1790 字
+ 加入清单今天是五四青年节,是五四运动XX周年。
XX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孕育催生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XX年来,伴随着中华民族百年沧桑历程,一代又一代青年继承“五四”优良传统,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勇敢地站在时代前列,积极投身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创造了无愧于祖国、无愧于时代的青春业绩。
XX年来,无数陕西青年与全国广大青年同行,与时代同步,高擎“五四”火炬,传承“五四”精神,用热血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青春之歌。特别是近几年,三秦青年按照“创新奋进、先思先行”的工作理念,全面实施青春导航、建功成才、固本强基、枢纽构建“四项计划”,广泛开展青年思想引领分类引导,筑牢青少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积极开展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有效促进青年成长成才;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组织活力不断提升;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希望工程、保护母亲河行动、手拉手、青春驿站等品牌工作也在巩固中创新发展,陕西青年运动和共青团事业在“五四”精神的感召下蓬勃发展。
党的十八大为中国青年运动和共青团事业绘就了新的蓝图,开启了新的征程;习XX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广大青年的成长指明了前进方向,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在新的历史时期,省委提出了加快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建设,全面建设西部强省的“陕西梦”,这也为当代三秦青年展示风采、贡献才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对于三秦青年来说,无论是中国梦,还是陕西梦,可以说都是面向未来的“青年梦”。我们要实现伟大梦想,就必须传承和弘扬伟大的“五四”精神,主动担当时代赋予的使命,按照习XX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提出的“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的五点希望,自觉投身于建设“三个陕西”的时代潮流,为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传承“五四”精神,主动担当时代使命,必须牢牢把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全省各级团组织要始终把为党和人民“育人”的工作摆在首位,贯穿始终。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围绕“三个倡导”,广泛开展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开展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教育,开展国史、社会主义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中生根发芽。
传承“五四”精神,主动担当时代使命,必须牢牢把握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这一政治责任。全省各级团组织要始终把密切联系青年、有效吸引青年、广泛团结青年、竭诚服务青年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持续推进“枢纽构建计划”的实施,形成以服务青少年为主体,一手抓青年组织建设,一手抓青少年阵地建设的“一体两翼”工作体系,把团组织打造成青年有困难时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重要力量。要牢固树立群众路线观点,充分尊重青年规律和客观实际,广泛了解青年的所思所想所盼,倾听青年呼声,回应青年关切。
传承“五四”精神,主动担当时代使命,必须牢牢把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一工作主线。全省各级团组织要紧扣党政工作大局,找准工作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广泛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在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要紧紧围绕“三个陕西”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的要求,引导广大青年勇于创新创造创业,做全面建设西部强省积极推动者参与者,做社会和谐稳定的自觉维护者。要积极与丝路沿线国家开展青少年外事交流活动,宣传陕西,推介陕西。
传承“五四”精神,主动担当时代使命,必须牢牢把握加强团干部作风建设这一关键。全省各级团组织要切实用“三严三实”精神抓干部作风建设,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工作勤奋、作风优良、青年信任”的团干部队伍。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实施意见。要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四风”问题,着力解决广大青年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转变团干部作风,为做好团的各项工作提供坚强的作风保证,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谱写无愧于时代的优美华章!
篇5:传承作文800字
全文共 860 字
+ 加入清单雨,细腻的在江南下着,下了千年万年。巷子里的青石板被那细腻的雨洗礼了千载万载,也变得光滑了。总是在这样的天气,父亲将记忆中的故乡娓娓道来。
父亲送给我的第一把伞是江南特有的厚重的油纸伞,六岁的我很难举着它,总要求他换一把小的折叠伞,他却说:“我小时候,你奶奶就是撑着这把伞送我上学的。”说完,就好似忆起了什么似的,督促我给老家的爷爷奶奶打上一通电话。
由于工作和学习的原因,我们不常回老家,但父亲的生活习惯却没有因此而改变。鱼,是我们家最常见的食材。不管是淡水鱼还是海鱼,只要被他看到就能像背数学公式一般说出鱼的名字和吃法,而且父亲不光吃鱼,也吃“鱼汤”。夏天,父亲总让我把没吃完的鱼连着鱼汤一同放入冰箱冻个一整晚,第二天早上再拿出来,鱼汤和鱼肉就已冻成一体了,看着像冰块一样硬,可吃起来却像是果冻一般,滑口又降温,不时还能吃到几粒鱼籽和几块鱼肉。每当我对“鱼汤”爱不释口时,妈妈总是怀疑的说:“不就是个剩鱼汤吗?有那么好吃吗?”
父亲马上反驳说:“这在我们家叫鱼冻,小时候没有什么冰棍,家家户户都吃这个。”说这话时,他的眼神如痴如醉,好像是喝下了最甜的蜂蜜酿成的酒一样。
父亲的一举一动影响着我。夏天不再期待起冰凉的冰激凌,拿出一碗自己冻好一夜的鱼冻,心中是无限的满足。
长大以后,独自回到家乡和爷爷聊起父亲的思乡,爷爷告诉我:“我从小就教育你父亲要饮水思源。这是老祖宗留下的义德,人走的再远,也不能忘了跟本啊。”透过爷爷的眼睛,我仿佛看见了父亲,也理解了父辈们对故乡那永恒不变的思念。顿时,父辈们对故乡的情怀就像那故乡的流水一般流淌到了我的心中,泛起丝丝甜意。
此后每年,我都会陪着父亲回到家乡,不变的行程,总因那心底的思绪而变得不同。学着奶奶做精致的鱼丸,陪着爷爷走过祭祀祖先的小道……坐在乌篷船内,看着船桨无声的划过水面泛起的丝丝涟漪,晚霞泼洒向河面,波光粼粼,这便是故乡的模样,心中最灼热的情感在这里诞生,又流向远方。
也许有一天,故乡的河水终会干涸,但那流淌在骨子里的血液将是永不消失的情怀,是不可磨灭的永恒。那便是传承。
篇6:做传承美德的人
全文共 323 字
+ 加入清单传承美德是我们大家都需要做的一件事情。等到我们长大了,变成爸爸妈妈以后,我们要把这句话告诉我们的儿子,让我们的儿子传给我们的孙子,孙子传给重孙子,子子孙孙一代一代传下来。
我们现在也要有传承美德的习惯。比如:有一次我要接水,万金汐在我的前面,他让我先接水,然后他再接,他这样就是互敬互爱,这就是美德的一部分。教师节,我们都祝老师节日快乐,大家有的给老师送花,有的给老师送贺卡,这就是尊敬师长。有一次我请李天宇帮我摆椅子,他做得又快又好,这就是互相帮助。我也传承过美德,上次曹博威摔倒了,我帮他把身上的脏东西拍掉,还安慰他;有一次钟子阳锁不上教室的后门,我帮他锁上了,这就是帮助友爱。
既然我们大家都可以传承美德,那我们就在一生中使劲把美德传承下去吧!
篇7:味蕾上的传承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04 字
+ 加入清单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这种地理跨度促成物种的形成和保存,这是自然给予人们的馈赠,也是自然与人达成的契约,人们在自然界中穿梭、取舍,而这种味蕾之上的取舍也在辗转中生成文化。这种辗转,可以于风雨洗礼后依然自我,这种无形的力量来自于舌尖上的传承。
中国菜向来不仅仅要求食物熟透即可,这是中国人骨子里性子决定的,不燥,连带着做出的食物也透着一股子静月老树般的安然味道,而往往中国菜都是透着股朦胧的含蓄之美,阳春白雪,简单的食物搭配也会生出水墨般的超然与隐逸。火候的控制、食材的搭配与选择,厨师们就像水墨画师一样,控制着用笔的力度,颜色的浅淡。一道菜下来,这种恰到好处,多一分则余,少一分则缺,全靠厨师多年经验的积累,这是在今天流水线生产,统一配置下所不能取代的。同一道菜,不同的厨师会创造出不同的精彩,而这种精彩便是要以传承为先的。
中国菜的传承是以传统师徒关系相伴而生的,师傅向徒弟传道、授业、解惑,一番功夫下来修行依旧在徒弟自己,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师傅是否负责,而是这种苦修会使徒弟在食材运用上既承袭了师傅的特点,也能在这种味觉苦修后创出自己的味道。师傅并不只教习单纯味蕾上的刺激,就好比是一碗平淡的阳春面,也能有一番发人深思的哲理,不甘平庸,于质朴间创造出精彩,这也是中国菜给予人的馈赠与权力,也是中国菜所特有的魅力所在。
相比师徒长时间苦修形成的味觉共鸣,家庭成员间的传承更能表现中国这一家族性极强的民族特点。家庭技艺的传承会承袭大部分原有的味道,时光荏苒之间,流年飞度,岁月匆匆辗转间,依旧能还原最初的感动。而这种家族的传承,往往影响的范围不再是宫廷菜等珍馐秘密传人,这种技艺的传承即使在穷山恶水间,一口铁锅,一把铁铲,家庭的味道在唇舌间的流淌,即使是尝遍天下美味的远游子孙也要热泪盈眶。这是藏在他们脑海里最初的美好,承载了太多的记忆,承载了家庭的味道,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佳肴。这也是在现今时代,中国人仍能保持着一种融于骨血的家庭观念的原因之一。
无论是师徒间的传承,还是血缘的传承,中国菜在口与口间的相传中,代表了一种中国的文化。这种水与火的艺术,即使大街小巷间开满西式餐饮的现在,依旧有人眷恋着,传承着中国所特有的味道。这种味道叫做文化。文化的传承每天在上演,中国人的舌尖之上承载着太多的文明,而中国所特有的味道,不仅仅能使人的味蕾产生共鸣,也能使中国人在同一屋檐下一遍遍重演着传奇与精彩。
篇8:福建弘扬朱子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书信
全文共 584 字
+ 加入清单10月22日(农历九月十五),是中国儒学大师朱熹诞辰880周年纪念日。“《朱熹诞辰880周年》纪念邮票首发式暨第三届武夷山朱子文化节闭幕式”在此间举行。
9时许,在朱熹铜像落成典礼结束后,千名学子在悠扬的古筝伴奏下,齐声吟诵朱子家训:“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朱子家训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
“两岸一家亲,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有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儒家文化。朱子家训主要体现的是和谐,这不仅是我们朱熹后裔的家训,更是全体海内外华人应铭记的。”朱熹第30代裔孙、世界朱氏联合会会长、台湾朱子学研究协会常务理事朱茂男对中新社记者说,两岸共同弘扬、传承朱子文化的同时,也为两岸交流交往形成了和谐的氛围。
当天,这里还举行了朱熹诞生880周年诗词楹联展、朱子文化高峰论坛、朱氏儒商论坛等系列活动,来自韩国、日本、美国、德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朱熹后裔共同纪念朱熹诞辰880周年。
记者从世界朱氏联合会获悉,为纪念朱熹诞辰880周年,海内外各朱氏联合会连日来举办了各式极具特色的活动,其中韩国朱子庙依循朱子家礼,举行传统大祭;东南亚6国近500位学子默写朱子家训,场面极为壮观,朱子家训中英文版的碑文同时揭牌;台湾新竹县、嘉义市两地政府合作创立了“新竹朱子学堂”,并随之举行一系列关于“朱子文化”的论坛。
:
篇9:传承红色基因
全文共 1603 字
+ 加入清单“国不可以不救。他人不去救,则唯靠我自己;他人不能救,则唯靠我自己;他人不下真心救,则唯靠我自己……”话剧《雨花台》在北大两场演出过后,不少学生已经能背出剧中的一些经典台词。北大朗诵协会的3名同学,在座谈会现场演绎了剧中谷正伦审讯许包野、施滉两位烈士的情景。“为真理干杯!”“敬十月革命中的英雄们!”……一句句台词从学生们口中说出,年轻脸庞上坚定的表情让人动容,别具感染力。
话剧《雨花台》,大量采用历史人物原话,把不同时代、不同地点的烈士放到同一个时空里,集中表现了革命烈士信仰、忠诚、为民、担当的风骨和情怀。编剧高城说,有些台词不是编剧能写出来的。“我不敢去编。大部分台词都是当年烈士真实的语言,很多台词都是文献。”
谷正伦审讯许包野、施滉两位烈士的情景,也是北大法学院学生苗露阳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个片段。“谷正伦威逼利诱两位烈士说出‘宝尔’的下落,他们却谈笑风生地讲起了保尔·柯察金这一人物。这个真假宝尔的片段设计得十分精妙有趣,符合二人儒雅幽默、学识渊博的形象,表现出他们对敌人的蔑视和对革命的必胜信念。”她说。在许包野、施滉被谷正伦用妻子的安危威胁后,他们以仰天大笑反击;然而在谷正伦离开后,他们轻抚妻子相片,眼中滴下热泪。“我看到这里,真的完全被震撼了。个人情感和家国大义交织在一起,堪称神来一笔。” 苗露阳说,作为年轻学生,从雨花英烈们身上学到很多,“红色基因一定要传承下去,我们作为北大学子,应该带头践行。” (下转A6版)
“坚守职责和担当,继承和发扬雨花英烈精神”
北大师生在座谈会上向主创人员赠送了学生书法作品,“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楷书刚劲有力,表明了当代青年坚守职责和担当,继承和发扬雨花英烈精神的信心和决心。
话剧《雨花台》能受到学生们的欢迎,能带给学生们感动和思考,让编剧高城放下了一颗忐忑的心。“我们创作这部剧要让年轻人觉得好看,在北大我们接受了检验。话剧想要好看,就一定要有戏剧张力,要具备故事性。但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再大的戏剧张力,也大不过烈士们生前的革命经历。”
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学生周振汉说,观看演出时,他和周围其他观众彻底被雨花英烈的精神打动,感动的情绪从开场持续到结尾。“演到比较动情的地方,比如曹顺标的妈妈去监狱探望他,比如最后烈士们一起向熊熊大火走去,比如听到《国际歌》响起……我的周围是一片啜泣的声音。而且后排很多同学在看的过程中,身体不知不觉逐渐往前靠,最后紧紧贴在了我们背后。《雨花台》真正打动了我们年轻人。”
“接受精神上的洗礼,与信仰对话”
话剧《雨花台》为观众展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辛历程,展现了雨花英烈坚定信仰、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光辉形象。雨花英烈用自己的牺牲铸就了新中国的诞生之路,也用自己的生命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在雨花台英勇就义的邓中夏、朱克靖、谭寿林烈士,他们的名字被铭刻在北京大学革命烈士纪念碑上。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馆长向媛华在座谈会上深情讲述了邓中夏的革命经历,深深打动了在座同学。他们纷纷表示,雨花英烈精神会始终激励北大学子胸怀祖国、追求卓越,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进步。
“铭记历史,展望未来,让烈士精神与我们一路同行。”北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李君禹说,从话剧《雨花台》和雨花英烈的革命经历中,他深刻感受到了爱国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话剧《雨花台》高校巡演对我们大学生来说非常有意义。我们要以烈士为榜样,传承雨花英烈精神,用红色基因去铸就我们人生的未来和祖国的未来。”
“雨花英烈精神是我们今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历程中,特别需要继承和发扬的,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永远不能失传。”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叶静漪在座谈会上表示,北大开展了学习雨花英烈精神的主题教育活动,希望北大学子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接受精神上的洗礼,重新与信仰进行一次对话,在学习生活中自觉地向革命先烈学习,将他们身上的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传承下来,发扬光大。
篇10:传承好家风话题作文600字初一
全文共 1100 字
+ 加入清单在我认为,家风家训就是家里的规则,所有人都务必遵守。在我们家,其实有很多条针对我的家规,现在我挑其中的几条来说说吧! In my opinion, family style and family training is the rules of the family, and everyone must follow.In our house, there are actually many rules for my family. Now I pick a few of them to say it!
第一条是尊重师长。比如在学校见到老师要问好、懂得服从有礼貌,在家里孝顺照顾老人很重要,还记得有一次我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还不懂事和奶奶吵架,然后被妈妈狠狠的教育了一顿。妈妈还经常教我要学会照顾老人,所以每次出门我都会照顾着奶奶,比如逛超市的时候我会一边挑选东西,一边用眼睛看着点奶奶,怕她万一迷路,妈妈夸我做的好。
第二条是诚实。说到诚实,是每个家庭必须有的品德,我来举一个发生在学校里的例子:在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一个同学拿着我的一支铅笔,我看到了,说:“这位同学,这是我的铅笔。”他说这是他的。于是我告诉了老师,老师听了说:“我打个电话问一下你妈妈。”那个同学一听就心虚了,只好把铅笔还给了我。我想他的家庭也应该有诚实的家规吧。做人千万不能不诚实,在美国,如果一个人不诚实,会影响他的未来,因为在美国,只要一个人撒了谎,就可以去报警,警方就会在电脑上封锁这个人的上学的资格和找工作的资格,所以这个撒谎的人就因为一句谎言而影响了自己的前途,所以做人千万不能撒谎。
第三条是做人要有礼貌,如果你这个人没有礼貌,别人就都不想理你,也没有人愿意和你做朋友。有一次晚上我学跆拳道回来,看见邻居家黄可钇的妈妈,我就和她打招呼她就夸我真是个懂礼貌的孩子。我很开心。
第四条是做事不拖拉,要干净利落,比如做作业,做作业是绝对不能拖拉的事,尤其是小学生要慢慢的养成习惯,不然到了初中高中作业多起来的话就到很晚都做不完,然后就没有办法好好休息了,第二天就没有精神学习了,这样不断重复就会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我可不想这样。妈妈是高中的化学老师,她说有的高中生如果作业做的慢的话,做到凌晨一点都做不完,可如果做的快的话那么只要差不多到九点左右就可以做完了。
这就是我们家的家规,家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东西,家规也是一种品德,在外面如果你遵守了家规,那么你的表现肯定会得到别人的夸奖,夸你这个小孩真不错,还会说他的爸爸妈妈一定教的很好,不但给你自己争气,还给你的爸爸妈妈争光,家规还能让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长大后受益终身。
篇11:品味端午,传承文明作文
全文共 1738 字
+ 加入清单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保护传统节日,就是保护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当我们重拾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时却发现传统节日的味道已被商品狂潮淹没。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在圣诞节,情人节互赠礼物,在必胜客,肯德基庆祝生日很多人却不知道年画。糖人,没听过唢呐,不识艾草,菖蒲端午节的放假表明我们国家的文化自觉和对民俗的尊重及保护。也为端午文化的传承和光大提供了必要的时间和空间。但仅有放假还是不够的。
抢端午,争遗产,传承费思量
之争——韩国端午胜过中国端午?
端午节源于中国,它是一个民俗的节日也是一个民族的节日,2005年韩国的“端午江陵祭”被联合国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时曾引起国人哗然。
简单地说就是“彼端午非此端午”。韩国的端午“不吃粽子,不赛龙舟,也不纪念屈原”,不同于中国的端午节,它的出现可以算是东亚“汉字文化圈”一种特有的有趣的文化现象。
韩国的江陵端午祭本身是一种祭祀活动,主要是祭祀地方的保护神和英雄等,还有一些群众性的娱乐活动。它原名“江陵祭”,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直到1926年,因为其时间是从每年的阴历四月十五持续到五月初七,与中国的端午节相近,才更名“江陵端午祭”。中国很少有如此规模群众性的祭祀活动。
端午节不仅在中国广泛流传,而且随着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影响,陆续传播到日本、朝鲜、韩国和越南等地。日本的端午很多习俗如吃粽子、喝菖蒲酒、沐菖蒲浴等均和我们一样。而韩国则发展为以“山神祭”为核心的节日。“江陵端午祭”至今还生机勃勃地传承着,根本原因在于它所传递的文化精神依然扎根于现代民众的心里。那些传统的祭祀仪式、风物游艺,依然是他们当下生活的一部分,精神和信仰的一部分,彼此朝夕相处,须臾不离。正是民众的自觉参与,推动着传统自然地传承与衍变,生生不息。
之忧——粽子唱“独角戏”?
令人担忧的是,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剧烈的社会转型,让传统文化陷入了逐渐失落和呼唤回归的双重齿轮中。端午节等全国性民俗节日文化遗产在大都市已经遭到了较大的损害,有的被人为淡化,有的被扭曲变形。年轻一代对传统节日失去了应有的热情。
走进大大小小的商场,货架上琳琅满目的粽子在提示着人们: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到来。很多人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但有关端午节的其他风俗,知之甚少。作家冯骥才表示,长久以来,很多人认为节日是吃点好东西,穿些好衣裳。
而每逢传统节日,精明的商家会挖空心思做文章。端午节,商家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抢金夺银”的机会。于是,动辄上百一只的粽子被生产出来,摆上商场、超市最显眼的位置。
正是因为人们将一些传统节日推向市场,民俗变成了卖点。这样的结果就是使很多文明在某些方面中断了。
当我们重拾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时,却发现传统节日的味道已被商品狂潮淹没。越来越多中国人开始在圣诞节、情人节互赠礼物,在必胜客、肯德基庆祝生日,很多人不知道年画、糖人、没听过唢呐,不识艾草、菖蒲。
之思——全民参与充实端午内涵
节日民俗绝对不是简单的吃喝穿戴。一个民族的文化光靠几个人呼吁是没有用的,它需要整个民族的一种自觉,这种自觉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自觉。
屈原的传说很完美地把古代五月份的民俗结合了起来,现在国家将端午节规定为法定假日以后,就应该充实其节日的内涵。怎么过端午节,有两个资源可以利用。首先看古人怎么过端午节,把有意思的东西复活,这些内容在古籍里有记载。另外就是考察传统民俗保护得比较好的地方,把他们的做法跟当代社会融合到一块。
我们可以每年都去发掘端午节的内涵,慢慢积累,最后建成一个比较好的端午节。像韩国的端午祭,当初也衰落得很厉害,后来一些学者进行发掘,弄得影响很大。日韩两国都是全民参与过端午节,作为端午节的起源地,中国更可以全民参与。除了吃粽子、划龙舟,知识分子和老百姓应当一起努力,借鉴传统因素创造出一些适合现代生活的过节方式。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我们要有自己的文化,端午节作为一个重要传统节日,有利于建立和强化中国人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文化和文明是需要代代相传的,前辈不说,后辈就不会了解,如果连前辈都稀里糊涂,再谈传承和发展就成了一种奢求。”
篇12:传承作文800字
全文共 888 字
+ 加入清单已经忘了多少年前,年幼的我与母亲重返到了故乡安徽。对故乡的依稀画面,似乎也只有外婆家中那挂在墙上的照片,却也忘了内容是什么。
母亲并没有带我去探访乡人,而是去到了陌生的大山中。正直旅游的淡季,山中显得冷清了不少,我疑惑母亲为什么要来到这儿,俯视山脚下的村落,却没说出口。一把折叠椅,一块画板,调着缤纷的水彩,母亲在画板上平铺好白纸,抹上了清淡的一笔墨色。山间的雾气聚拢起来,徘徊在山间的缝隙中,翠绿的林海,似波浪般的,一排排地推向山峰。母亲的墨填满了整幅的画卷。凑近看,一股墨香侵入鼻中,顿时,眼神便在这笔触上留连。仿佛那一秒,心已被俘虏。母亲指向了远方,深沉地说:“儿啊,不要忘了这是你的家啊……”
不知不觉中,我竟已渐渐接过了母亲手中的画笔,母亲起初对我想学画的请求也并不意外,她只是将油棕的画笔放在我手上,让我紧攥这支画笔说:“如果选择了画画,那就执着手中的笔,不要回头。”
握着我的手,母亲缓缓地描着线条,先要画出物体的大致轮廓,定形,画出来的东西才逼真。第一次触碰这纤细的的笔,手也不禁抖动,弯曲的线条游荡在洁白的素描纸上,倒似污染了这纯洁的纸。母亲也并没有看着,只是轻移我的手。渐渐地,笔尖行走地愈来愈快,更加平稳了。那淘气的碳黑逐渐平静了下来,似乎也愿意听我的指挥了。母亲的呼吸声越来越轻,似消失了一般,手指抵在画笔上,自由地游动起来,一点点地,白与黑交织在一起,编绘在我的心中,我与这画卷上的墨色,渐行渐近,母亲的温度,也似与我融为了一体。
行走着,头顶的点点星尘,漫漫地散在了那微小的方格上,游历着,脚下的潺潺流水,缓缓地渗进了那单薄的纸上,穿行着,眼前的绵绵群山,渐渐地生在了那洁净的平面上。
面对眼前的淡淡云雾,我忽然忆起了不知多久前才回去的故乡,我忽然意识到,那座大山,也许便是母亲她长大的地方。也许这墨色的画,便是她思念的一种寄托吧。而溶于血液中,对故乡的思念,似乎也在画中,显得愈来愈清晰。恍惚间,我记起了墙上的那幅照片,那个我没有认出的、年轻时的母亲与她的家人的合照。
我的画笔,永远不会停下。我相信,我也会出现在那张合影照中,最后,将手中的笔继续传承下去。
篇13:传承中华文明,争做美德少年征文
全文共 1079 字
+ 加入清单道德对于人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如果将人比作花朵,道德就是花瓣,没有花瓣花也就不再美丽;如果将人比作雄鹰,道德就是羽翼,没有羽翼雄鹰也就不能高飞;如果将人比作一支笔,道德就是笔芯,没有笔芯笔也就失去价值,不能抒写人生的华美篇章。
一个人学业的成功、事业的辉煌都取决于品德的高尚。我们是新时代的少年,我们究竟该用怎样的精神风貌,怎样的道德水准去担负起承上启下的艰巨任务?
古人云“厚德方可立身”。在大家的印象中,“厚德”是个很模糊的概念,但其实“厚德”常在我们身边,从一个个细微的行动就可以体现出来。当你看到地上有垃圾时,弯一下腰胜过一切言语。这无疑是道德的最好证明!一个人的品德是从多方面体现出来的,例如:是否尊重他人,是否乐于助人,是否诚实守信等。我们应该用较高的道德水准来要求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在我们班就有这样一位同学,她就是我们的班长易烨。她凡事都先为他人着想,乐于助人,尊重他人。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她是当之无愧的道德模范。
记得有一次,我们去上音乐课。可突然下起了雨。音乐教室离教学楼有一段距离,一些同学都选择淋着雨跑过去。可是碰巧有一位感冒的同学没有带伞,这位同学一直站在楼梯口踌躇不前,不敢冲向雨中。细心的易烨发现了便上前关切地询问。得知原因后,易烨想都没想便把校服外套脱给了这位同学,自己冲进了雨帘。音乐课结束后回到教室,她整下午都穿着一件湿湿的校服,但她的这种热心,恰如火般炙热。这么多个同学走过,却只有易烨有了这样的举动,实在是令人感动。这个小小的举动,不仅反映出了易烨的品德高尚,也反映出了我们自身的不足。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这样的小事,当我们遇到这种事情时,我们应该思考:我们是不是做到最好,如果没有又是因为什么。当我们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我们是否伸出了援手?
品德高尚除了表现在突发事件上,也表现在日常的生活中。易烨不但自己的成绩优异,她还很关心同学的学习状况。作为一位组长,她时刻都帮助组员。在一次数学测试中,她的一位组员数学仅仅考了16分,为组上的平均分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导致这个一向第一的小组数学平均分成了最后一名。她不但没有责备她的组员,还积极主动地帮助他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并为他制定了一些学习计划。还常常利用休息时间给这位同学讲解难题。正是因为易烨的帮助,这位同学的成绩在不断进步。
以上的两个小小片段,已经折射出易烨同学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易烨只是汇入道德海洋的一条细流,其实我们身边还有许多品德高尚的人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应该向他们看齐!同学们,让我们用道德的高标接过新时代的接力棒,用行动来“传承中华文明,争做美德少年”!
篇14:传承红色文化作文800字
全文共 806 字
+ 加入清单周末,至善教育举行了一次以传承红色文化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地点是在资兴的百灶居红色教育基地。
一大清早,我和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坐着大巴车来到目的地。下了车,我们纷纷换上了红军服,系上小皮带,个个都神气十足的样子,看起来像极了真正的小红军。
就这样我们开始了今天的第一个活动项目:毛毛虫赛跑。开始我们组的组员不以为然,老是一次次地输掉比赛,后来终于意识到了比赛的重要性,于是都开始发力。我也在心里暗暗给自己鼓劲,最后累得满头大汗总算是打平了。比赛结束后,大家开始跟着老师学唱红歌,个个认真地唱着,激情满满,气势如虹。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打鬼子”的环节。游戏开始后,我们高喊着:“冲啊!冲啊!”几颗手榴弹同时飞了出去,在敌军中间炸开了花,战场上硝烟四起,浓烟滚滚,我趁机瞄准目标抬手就是一枪,砰!砰!砰!接二连三地倒下了几个“鬼子”。我们扛上步枪,冲向“鬼子”的营地一起俘虏了剩下的敌人,把他们带到了长官面前,接着便是一片欢呼声“我们胜利了!胜利了!”结束后,长官领导我们举起右手,庄严地开始宣誓:“我宣誓!重走长征路,弘扬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切行动听党指挥!”此时我的心中油然而出一种信念:好好学习,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中餐是体验民族文化---长桌宴。当地老百姓为我们这次参加活动的两百多人准备了好几条长长的桌子,桌上摆满了丰盛至极的美味佳肴,大家吃得可欢了。饭后我们转移到隔壁的大厅进行了才艺展示,我踊跃报名上台表演,并展示了自己最擅长的“朗诵”节目。因为这次准备得不是特别充分,所以感觉不尽人意,希望下次有机会可以表现得更好。下午还进行了许多特别好玩的项目:滑索道、拔河、齐步走等等。滑索道是我一直很期待的项目,因为通过它让我战胜了恐惧,使我变得更加地勇敢。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不知不觉就到了返程的时刻,我们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坐上了回家的大巴。直到现在我还一直沉浸在这次有趣的活动中,久久不能忘怀。
篇15: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全文共 662 字
+ 加入清单想要握住你的手,我们一起走,感受中国文化魅力。
我们来到都江堰。你说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的确,自战国时期李冰修建以来,2200多年,至今仍发挥着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当前,利在千秋,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都江堰的水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养育了诸葛亮、刘备,造就了李白、杜甫。你说这里的水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这水奔放、翻滚,透出的是一种任性。
我们又来到西湖。西湖可以说是一个仙境。西湖,像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在这里居住还是匆匆而过的游人,没有一个不为这样的美景而倾倒。包括你,包括我。"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把西湖的美景写活了,写绝了,以至于我想着想着,心醉神驰,如进入仙境一般。你说你初识西湖,是在一把劣质的折扇上,你说那幅图上印着"人间天堂".你说你天天看这幅画,竟烂熟于心,这次来到西湖,如游故地,像是踏访着一个陈旧的梦境。
我们去了阳关。你说你来阳关,是冲着王维的那首《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一座被流沙掩埋的古城,一座被历代文人墨客吟唱的古城。阳关的凄凉悲惋,寂寞荒凉,于是成了送别的好地方。去的时候,下雪了,纷纷扬扬的阳关雪,把阳关的一切都覆盖。除了白色还是白色,你说你的眼都睁得痛了。你说这里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随着一阵阵烟尘,都散落远去。
想要握住你的手,我们一起走,感受中华文化魅力。
篇16:我是长征精神传承人精选作文
全文共 1029 字
+ 加入清单1934年10月,为了粉碎敌人的围剿,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在漫漫长征路上,有峡谷急流,有雪山草地,有乌江天险,有弯弯赤水,有大渡激流。据美国著名记者斯诺统计:红军一共爬过了18条山脉,其中 5条终年冰雪覆盖;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此外还打败或躲过追击的中央军,终于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尽管,红军长征胜利已经过去了七十年,但长征精神却万古流芳,永垂不朽。长征中的红军战士为什么能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他们靠的是什么?靠的是长征精神。
没有气吞山河、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长征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伟大的长征给世人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把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长征胜利70年后的今天,长征将士的梦想早已变为现实,新中国已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改革开放已推进多年,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提高和改善,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在为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任重而道远。这就是新的伟大长征。
在新长征的道路上,我们要始终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更好地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坚定报国之志,扬起理想的风帆;学习上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勇敢面对、百折不挠,要学会在失败与挫折中磨练自己坚强的意志。生活中也要继续发扬革命先辈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将长征精神作为我们人生成长历程中永远的宝贵财富。我们要把长征精神发扬光大,脚踏实地,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甘于奉献,奋发图强,开拓进取。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把我们的校园建设得更加和谐、更加进取、更有生机。
篇17: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全文共 1028 字
+ 加入清单中华文化是什么?当我还在牙牙学语、蹒跚学步时,萦绕耳畔的神话故事便是我眼中的中华文化;当我坐在教室里回眸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时,博学广才的孔子、精忠报国的岳飞、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这些便是我眼中的中华文化。五千年漫漫征程,中华文化已然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翻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华传统文化跨越长江黄河,历经荣辱悲欢、兴衰成败,展示着千年文明古国宏篇巨幅的历史发展长卷。从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甲骨文开始,到老子、孔子、墨子等诸子百家盛况,再到文天祥浩然正气照汗青、鲁迅弃医从文救国心等等,都无一不是中华文化贯穿始终、一脉相承,都无一不是把中华文化作为民族振兴和独立解放的精神支撑和动力。先祖给我们留下的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足以让我们受益终身,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要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贡献自已的一份力量,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市场经济和文化多元化,怎样传承中华文化已成为我们现如今面临的新课题。“哈韩族”“哈日族”,情人节、圣诞节抢先过,对李敏镐、灌篮高手如家数珍,信手拈来;而问到“王孟组合”“唐宋八大家”支吾半天都说不上来。我们该怎么做?我认为,虽然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但我们千万不能迷失和放纵自己。只有弘扬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才能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中国为什么能够屹立在世界的前沿却仍然璀璨夺目并光辉不朽?那就是因为中华民族具有的领先世界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从古至今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历经千年的时间和历史演变,才成就了如今拥有丰富多彩文化元素的中国。中华文化是圆融和谐的文化,如果把中华文化投射到个人身上,那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团结友爱,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中华文化让中国具有了极其闪光的民族魅力,具有了极其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可见,中华文化在中国进步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如今生活好了,人民安居乐业了,我们更应该饮水思源。如果没有中华文化的传承,我们就会失去实现“中国梦”的努力方向,就会失去中华民族“文明之邦”的美称。所以自觉承担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是我们对祖国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滋养着我们的民魂。让我们携起手来,众志成城,把中华文化传承好、发展好,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勤奋学习,敢于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集更强大的文化力量吧!
篇18:让孝传承下去作文
全文共 1551 字
+ 加入清单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人的第一品德。孔子虽贵为三千学子之师,但他在创建私学的时候,把孝放在教学首位。几千年来,这一美德陶冶了世世代代的中华子孙,像“子路背米孝双亲”等故事,至今还广为流传。
子路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的家里比较贫寒,常常以野菜充饥。子路认为自己年轻吃点野菜没关系,可父母年龄大了,长期吃野菜会营养不良。于是子路踏上了百里买米之路。年复一年,寒来暑往,子路依然坚持到百里之外买米,背回来孝敬父母,从没间歇过。百里买米,岂是容易!冬天,子路要翻过雪山,走过冰面。有时双脚都冻僵了,子路也从不间歇。夏天,子路背米跋涉,天气非常的炎热,但他只有一个想法,买米让双亲吃,不要惧劳累。子路的母亲劝他不要为了自己这样,自己年龄大了,什么都可以吃。子路却认为正因为自己的父母老了,才必须吃精细一些的饭食。自己这么做,是值得的。
多年以后,子路的父母过世。子路尽管此时已经有了高官厚禄,却时常不开心,甚至叹息不已。别人为子路奇怪,问他为什么不高兴?子路说:“我的父母不在了,再好的生活他们也无法享受了,我这个做儿子的心中难受啊!”
从古代到今天,孝这个优秀的品德仍在传承着。就比如说:孟佩杰与卧病在床的养母不离不弃的事例。不得不说,孟佩杰是一个坚强且有责任心的女孩。孟佩杰的养母因病而常年卧床不起,丧失劳动能力。家中的巨额欠款只能有养父承担,而三年前,养父却因不堪生活压力而出走。这下,家庭的重担全压在了幼小的孟佩杰身上。但她并没有退却,而是扛下了这一切。每天天不亮她就开始做家务,侍奉养母。而且没有锅台高的佩杰就站在凳子上为养母做饭,摔下来也从不喊痛……
而今的我们是怎样做的呢?很多同学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父母为我们准备好了一切。而偶有一次照顾不周,我们就会耍态度,只知道索取,不懂得付出。父母总有老的一天,我们应以古人为榜样,以孝为先,培养生活的能力。平时要孝敬父母,当父母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就应扛起家庭的重担让父母放心。所以大家必须要从小将孝为百善之首这个理念记在心中。而且即使父母能够自理,我们也要为他们分忧,用自己微小的帮助给予父母精神上莫大的慰藉,这是一种多么神圣的责任啊!
父母是给予我们生命的人,父母之恩大过天。父母给予我们的不仅仅只有爱,还有他们的心血。又岂是一个孝字能回报的了?所以,同学们我们虽然不能将父母的恩情全部报答,但我们必须要付出自己全部的心血与爱来孝敬他们。
可是,尽管父母给予了我们这么多爱,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不孝顺、不尊敬父母的事情还是时有发生。就拿我们中学生来说吧,我们正处在一个特殊的时期——青春期。在这个时候的我们会变得易怒、易顶撞父母,时常打着“逆反心理”的旗号去跟父母顶嘴,说父母是“老顽固、跟不上潮流”等等。虽然说在心理现象来说这是正常的,但如果按中华民族的传统来说,这就是极其错误的了。
我们表面上与父母争个上下高低,实则心里都明白自己这样做是不对的,但碍于一个所谓的“面子”问题,无法向父母诉说自己最真实的情感。所以,我倡议:将所谓的“面子”抛开,真正做到去孝顺父母。即使父母有的时候出现了错误,也不要立刻纠正他们,要去尊敬父母。如果你做到了这两点,你才会发现孝敬与尊敬父母,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不是丢失了尊严,而是抛掉了包袱,消除了你与父母之间的隔阂,反而收获了更多的快乐与爱。
正如一句古语所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如果我们现在没有好好地孝顺父母,而是与他们争吵、顶嘴。到最后我们就会发现当我们懂事了,想做一个真真正正的孝子的时候,父母已老去。等到那时,我们收获的只能是因没有孝顺父母而留下的无尽的悔恨与遗憾。
作为新一代的中学生,我们要让孝这一中华传统美德,犹如星星之火代代传承下去,生生不息,发扬光大!
篇19:传统文化传承高二作文
全文共 723 字
+ 加入清单我的家乡是一个安详、平和的小村庄,东西面环山,北面是一片丘陵,而南面则是一条清澈的小河。蜿蜒曲折的小河把小村庄笼在一个摇篮里,十分平静。小河上架着几座低低的小石桥,青石板构成的桥面十分光滑,闪出耀眼的光芒。小河中,几块大大小小的石头嵌在泥沙之中,河水不断冲刷石头平滑的表面。站在年老的石桥边,我的思绪随着小河绿绿的流水流淌而去。
家乡是宁静的。早晨,太阳刚刚露出脸庞,就传来了几声鸡鸣。起床了,出了门,家家户户的屋顶上笼着一层淡淡的薄雾,各家的烟囱中飘出了袅袅炊烟。偶尔看见几只小鸟在争先恐后地啄食,似乎是怕自己的早餐被同伴们抢去。迎着太阳,张开双臂,伸个懒腰,做个深呼吸,我觉得家乡的空气也格外的清新和香甜。
家乡是热闹的。吃过午饭,太阳高挂在头顶。虽然一天中最炎热的时候就是中午,但这丝毫没有减退人们的热情。他们拿着芭蕉扇,坐在树荫或屋檐下。老人们悠闲地坐在一块,或天南地北地聊天,或围着桌子打牌下棋,或躺在椅子上闭目养神。女人们则是干着家务活,掐麦芽、择蔬菜或是打毛线衣。孩子们是最惬意的,他们拿出草帘子来,或坐或躺或卧,整个天空都飘着孩子们幸福的欢笑声。
家乡是纯真的。下午,骄阳渐渐退去热度,我经常同小伙伴们到村南小河边钓鱼。河水清澈得像镜子一样又亮又滑。盘旋在水中的水草在摇摆、晃荡。河底有许多五彩斑斓的鹅卵石,一些小鱼小虾躲在里面,它们又小又滑,用手是捉不到的,我们就用钓鱼竿来钓。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我们手执钓竿,屏住气息,看着鱼儿在水中舞蹈。大部分时间,往往是空手而归,尽管没钓到鱼,但桶里面都是我们钓到的家乡的晚霞。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家乡,有着我美好的童年记忆。家乡是一幅铺在地上的画,我在画中走来走去,只看到天边的彩霞。
篇20:传承雷锋精神作文
全文共 820 字
+ 加入清单三月,是绿色之月,是环保之月,更是学雷锋做好事之月。这个三月里,有我们学校最美的风景。最美的学校我们的市一中,有最美的同学,最美的老师,学校更是最美丽的。为什么学校最美?因为只要走进校园,看到的就一定是干净整洁、书香四溢、充满爱心的学校。这一切,都归功于每个师生。每天,会有许多师生手持笤帚,认真清扫校园,让学校整洁美丽;我校还为五亩乡布庄小学捐赠了教学器材,让校园充满爱心;每个班都开展了“文明、感恩、奉献”主题班会,让校园文明了;校园中,修剪花草的园丁,让校园充满绿色……我们的学校,有了师生真诚的奉献,才显得如此美丽。
作为初中生的我们,不应只顾学习,更要弘扬雷锋精神,因为构建美丽校园,靠你、靠我、靠大家,快快行动起来吧!最美的老师在文明、感恩、奉献的三月,最美的还有老师。老师们夜以继日地工作,不知批改过多少作业,不知少休息了多少个夜晚。在他们的教导下,我们懂得了怎样做文明的一中学生;在他们的指引下,不知道有多少学生走上了成功的道路。我们七十五班的马老师和其它学科的老师,有着上进心、自信心和责任心,和我们朝夕相处着。他们付出了全部,如一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我们。还有市一中的每一位老师,都关注着我们的成长,无私地付出着。我们辛勤的园丁,不正是雷锋的传人吗?
不是最美的老师吗?最美的学生在我们校园里,涌现着许许多多的雷锋,如:八年级的张嘉琪,他是我们市一中最美的学生,他的事例告诉我们,讲文明,懂感恩、比爱心,大家可以做到。我们七十五班也有最美的学生。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了,我的两位好朋友毋柯凡、戴一童主动把书包捎给我,还陪伴我一起输液,帮助我学习。他们的到来,减轻了我的病情,带给了我快乐,提高了我知识。他们俩,就是我校的活雷锋,我校最美的学生。我相信,我校还会有许许多多最美的学生的。雷锋精神不曾消失,他一直在我们心中熠熠闪光。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唱雷锋之歌,与文明同行!这样,我们的学校会更美,我们的师生会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