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河南历史人物故事作文(汇总19篇)

勇气如刀剑有刃,如火之有薪,如山瀑有高度,如海浪有风。欢迎阅读开学吧小编今天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勇敢的名人故事,希望大家能有所体会!

浏览

1838

作文

602

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作文

全文共 687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值得人们欣赏的历史人物,而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我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朱光亚”。

在他年轻的时候,就赴美国去留学,在美国留学期间,受到很多列强国家学生的歧视,他为了祖国与自己的尊严,勤工俭学之余刻苦学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优异的学习成绩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当时有很多教授说,看朱光亚的答卷是一种享受,因为他一贯卷面干净。我想他的这种对学习知识的追求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应该值得我去学习。

当祖国的建设急迫需要他时,他急匆匆告别国外优越的生活工作环境,毅然回到祖国。投入到新中国的核工业、导弹事业工作中,在那样艰苦年代,他和同事们克服种种困难、夜以继日的刻苦攻关,仅仅只用几年时间就研制出新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让世界强国震惊、敬畏。他的爱国之情始终是他精神动力的源泉,充满着不懈活力。他把祖国时时刻刻挂在心头的这种爱国感情,值得我以及后人敬仰与学习。

他在生活上总是很朴素,吃饭很不讲究,有什么吃什么,他十分勤俭节约,他每次最喜欢穿一套旧的布军装,虽然旧,却很干净利索。

此后,从核武器研究创业开始,他就开始担任我国第一个原子弹研制的技术组织和领导工作。也是我国核武器研制的组织者和领导人之一。他对自己的工作和对待学习一样很负责任。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不断钻研,终于研制出我国第一个氢弹,并在1967年试爆成功。他的这种敢于探索、不断钻研的崇高美德,我们应该学习。我想他的这些精神应该是我的照明灯,一直会引领我不断向前走。

而现在科学巨星朱光亚已经停止了思考,传奇而神秘的一生从此画上句号,但那颗“朱光亚星”,将永远绽放光芒。永远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的榜样。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我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个人,他身长十尺,腰阔十围,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络腮胡须,手持62斤重的禅杖。为人性烈如火,好打抱不平。大家猜猜这是水浒中的哪个人物呢?对,他就是鲁智深——我最敬佩的一位英雄。

“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是一个正义的你。单凭你与金翠莲父女的萍水相逢,就能让你义无反顾地帮助他们。我相信,你一定知道,你救了他们你无利可图;我相信,你一定知道救她会因此得罪镇关西;我相信,你一定知道打抱不平反而会让自己处于不利的环境中;但我更相信,你宁可放弃所有利益,执著地帮助这对孤苦无依的父女。

当你三拳打死镇关西后,就注定了你将失去丰衣足食的生活;就注定了你今后被迫逃逸与躲藏的生活,也就注定了你从此开始浪迹天涯,颠沛流离的生活。当我看见你“逃生不避路,到处便为家。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时我的心中很不是滋味。这样做,对你来说到底值吗?

“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这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你。你与林冲结拜为兄弟,当听到林冲被害的消息,你二话不说就去野猪林,还送他到沧州。如果不是你的英勇果敢,还会有今天的林教头吗?

在我看来:江湖之上,也就只有你能称的上一个“义”字吧!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是一个爱喝酒吃肉的你。有人说你“假僧真佛”,不错,你是爱喝酒。但只要心中向佛,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尽管你因为三拳打死镇关西而背上人命官司;尽管你因为大闹五台山而被赶出寺庙;尽管你大闹桃花村只为了帮助一个被逼婚的女子;尽管你倒拔垂杨柳只为了耳根清净。你才大心细,雄猛沉稳,率性而行,豪放不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历史人物传记作文500字

全文共 502 字

+ 加入清单

哈哈,我 利用了一个寒假 的时间 ,读完了我 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鼎鼎大名的《三国演义》。当然,读完一本名著后,也有许多我 喜欢 的人物啦!嘿嘿,就让我 一一介绍 吧!

我 最喜欢 赵云,他字子龙,家乡 在常山真定,乃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五虎大将之

一。他身长八尺,阔面重颐,威风凛凛,有勇有谋,使一条长枪。在曹操与刘备的一次大战役中,刘备军大败。赵云保护 着奄奄一息的阿斗,在曹营军中杀进杀出,屡破重围,砍倒大旗三面,夺武器三条。他作战勇猛,威名远扬,一生中有着许多辉煌事迹,打过许多胜仗。

其次,我 喜欢 姜维。他字伯约,使一条钢枪,文武双全。诸葛亮去世后,蜀国的大事就交给了姜维。他曾多次打败魏国大将邓艾等人。蜀国一天天衰落下来,姜维竭尽全力,使出浑身解数,都没能挽回汉室(蜀国),自刎了。他生前屡建奇谋,可与诸葛亮媲美。

我 还喜欢 诸葛亮。他字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是三国中的军事家、战略家。他干过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等惊天动地的大事。他辅助刘备,常胜于敌人---魏国名将司马懿。但最终与敌对峙以久,不幸病死于五丈原。

我 说得都是真的哟!若你不信,可以在《三国演义》里面查找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开学第一课人物:胡正先的故事

全文共 380 字

+ 加入清单

在新生代中学生组合TFBOYS演唱的主题曲中,2016年《开学第一课》正式拉开序幕。撒贝宁、董卿、何炅三位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探寻了“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长征精神。

第一课:信念不移,红军通信兵艰苦条件下提炼猪油发电

在第一堂课“信念不移”中,99岁老红军胡正先讲述了长征途中“红军的千里眼和顺风耳”——通信兵的故事。在长征过程中,胡正先经历背靠背的小伙伴被敌军击中牺牲、突围时吞吃密码本保护部队机密、雪山上忍饥挨饿激战48天等惊心动魄的瞬间,展现了红军战士“跟着走”和“为国家奉献一切”的坚定信念。他还告诉大家,当年在没有汽油、柴油维持电台发电的极端条件下,曾经用提炼的猪油和牛油维持发电机运转。

随后,94岁老红军梁天文回忆了长征途中与政委杨朝礼相依为命,同吃一碗饭、同盖一床被的情谊,讲述了杨政委危急关头牺牲自己、战斗到最后一刻的革命信念。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于纸上谈兵的历史故事

全文共 1133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拼音]zhǐ shàng tán bīng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成语故事】

赵奢是赵国名将,为赵国屡建战功。可是赵奢的儿子赵括却不像父亲。赵括从小的确读了不少兵书,谈起用兵之道那简直是滔滔不绝,连他父亲都不如他。于是,赵括自以为是,觉得自己是了不起的军事家,他狂妄地认为自己在军事上已经是天下无敌了。然而赵奢却不这么认为,他不但从未赞扬过儿子的夸夸其谈,反而却常常担忧地说:“日后赵国不让赵括带兵便罢,如果让他带兵打仗,那么断送赵国前程的将必是赵括无疑。”

过了几年,赵奢死去了。

这一年,秦国对赵国大举进攻,赵国派了年龄很大的将军廉颇率军迎敌。开始,赵军连连失利。在这样的情况下,廉颇改变战略方针,他下令让军队坚守城池,以逸待劳,不要主动出击,保存实力把住阵地从而拖垮秦军。结果真的,秦军由于远道而来,经不住廉颇的拖延,粮草渐渐接不上,快要支撑不下去了,秦军十分恐慌。于是秦军也施展汁谋,派人悄悄潜入赵国散布流言说:“秦军谁都不怕,就怕赵括担任大将。”

赵王正在为廉颇在军事上毫无进展而闷闷不乐,听到外面流传的那些说法,便撤掉廉颇,要派赵括为大将来统帅军队。赵括的母亲记住丈夫生前的嘱咐,再三向赵王说明情况,极力劝告赵王收回决定,可是赵王哪里听得进去,他真的任命了赵括担任大将来取代廉颇。

赵括一到前线,便开始胡乱指挥起来。他完全改变了廉颇的策略,大量撤换将官,一时间弄得人心惶惶军心涣散。

秦军得知赵军这些情况,自然正中下怀。一天深夜,秦军派一支队伍偷袭赵营,刚一交战,便佯装败走。同时,秦军又派兵乘机切断了赵军的粮道。

赵括不知实情,还以为秦军真的是败逃。他得意地想,取胜即在眼前,这正是表现自己的时候。于是他命令部队紧紧追击。结果,赵军追了一段后即被秦军伏兵将追兵拦腰截断,使赵军首尾不能相顾。然后,秦军一齐杀出,将赵军各个击破,团团围住。

赵军被秦军围困40多天,粮食早已吃光又没有接应,一时间军心大乱。赵括一筹莫展,满肚子的兵法也不知如何施展。眼看守下去也是活活饿死,便率军仓皇突围。可是怎敌秦军四面掩杀,哪里突得出去。结果赵括被乱箭射死,40万赵军也全军覆没。从此以后赵国就一蹶不振。

赵括并无真才实学,而赵王还对他委以重任,结果招致惨痛失败。看来,教条主义的危害是不可轻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性格决定命运关于历史人物的说理性作文

全文共 2115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国文学史上,建安文学以其崭新而爽朗的风格备受后世关注。以三曹(曹操、曹丕和曹植)和七子为代表,各位作家成就非凡,各领风骚。其中最负盛名者莫如曹植。曹植,为曹操第四子,曹丕同母弟,累封为陈王,谥为“忍”,世称陈思王。曹植文学才华在其兄曹丕之上,政治才干却比不上,加上性格的率性纯真,导致在政治斗争的失败,开始其后生的颠沛生活,报国无门,郁郁而终,可以说,是他“不自雕励、任性而行”的性格酿成了他的悲剧。

曹植生于汉献帝初平年间,时值天下大乱,植自幼随父转徙于军旅,如其自言是“生乎乱,长乎军”。他亲历战乱,接触了广阔的社会现实,为其创作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素材。建安年间,曹操逐渐统一了中原,他网罗了不少文学之士,为文学的发展提供方便。曹植在这种文学氛围中极大地发展了自己的文学才能。以建安为界,他的创作分前后期,前期宽闲安逸,后期抒写个人的不幸遭遇。这完全与其性格分不开的。

曹植曾是一富贵公子,过着斗鸡走马、宴饮无暇的糜烂生活。《斗鸡篇》里说:“长宴坐戏客,斗鸡观闲房。”可以说是整日无所事事。《名都篇》有:“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揪间。”不过他并没有完全沉迷在这种整日斗鸡走马的把戏里,前期有些诗篇可看出积极进取之精神,如《白马篇》描写渴望征战沙场,为国捐躯的英雄精神。有些则有慷慨之气,如《赠丁仪》。雅好慷慨为当时建安风气,不独曹植有。这与当时天下大乱人们建功立业的机会多而快,慷慨豪迈的情绪四溢,加之曹操这个活样板的榜样力量,时人渴创一番事业。这也是曹植念念不忘去上表自试,望能一展政治抱负的原因之一。

建安前期,曹植因才干与文学造诣的不凡得到曹操的宠爱。当铜雀台建成时,曹操让各子作赋,“植援笔立成”,一下子引起曹操的注意,“异之”。“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曹操因此想立曹植为继承人,认为他是“最可定大事”,对他寄以很高的期望。本来,如果按此照样发展,他会接替曹操之位。但是,偏偏他的诗人的纯真率性慢慢为曹操所看不惯,失掉了宠爱,并招来曹丕对他的猜忌。

曹操爱惜文才,这从他网罗各文人学士于府中和到大漠去赎回蔡文姬可看出来。但是,作为政治家、军事家,他更看重政治品质。他不愿意他辛苦一生的江山拱手让人。他逐渐发现了曹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等坏毛病。作为诗人,曹植的做法和性格无可厚非,常人会认为此乃诗人之特殊。但作为政治家的继承者,太不稳重,易授人话柄,难以服众。

有以上的缺点,在曹操眼中已失掉资本,即使没有曹丕的“以术相倾”,抬高自己,贬低曹植,曹操也不会考虑把王位传给曹植。加上善于机心的曹丕“御之以术,矫情自饰”,收买人心,致使宫人左右纷纷为他说好话。曹操逐渐把天平倾向曹丕也是必然的。曹丕这一手段后来为隋炀帝所效仿,同样是铺平了通往皇座之道路。不同的是杨勇终于没能逃出生天,曹植则保全了性命。

曹植空有政治抱负而无政治头脑,在失掉父亲的宠爱后仍不自知,继续任性罔为,不自雕励。如有次他居然私自“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这显然是不按制度而为!已经触犯了“王法”,使原先认为曹植是“儿中最可定大事者”的曹操大为恼火,彻底改变了对曹植的看法。

大概是想对曹植作个警告,也提醒下属们别忘了自己的本分,曹操杀了曹植的得意谋士杨修。在《三国演义》里,杨修一句“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宣言,猜透了曹操心事。让曹操感受到威胁,借动摇军心的罪名把杨修的头挂到营门上去。曹植深受震动。此时此刻,曹植已失去父亲的信任了。

曹丕趁机落井下石。当曹操派曹植带兵去救被关羽围困的曹仁时,曹丕在曹植将行前“逼而醉之”。曹操要召见曹植,醉到成泥的曹植当然不能接受命令,这无疑让曹操对曹植的坏印象又加了几分。曹植的缺乏政治头脑于此又见一斑。

曹丕称帝后,对曹植的猜忌加深,老想找机会杀掉心头大患。一次,他苛刻地要求曹植七步成诗,故意刁难。曹植作《七步诗》:“煮豆燃斗箕,漉豉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以箕豆相煎喻骨肉相残,内中有无限感伤,其实又是对曹丕的冷嘲热讽。最后,如果没有太后的维护,估计曹植亦难逃大难。因为以曹丕的为人和能力,要在诗中找点什么破绽,不是什么难事。

从此,曹植诚惶诚恐,屡次遭贬,四处迁徙,生活困顿。但肉体所受之苦比不上心灵创伤之苦。黄初四年,诸侯王入京朝见皇帝,任城王曹彰突然死了,死得不明不白;与白马王同归藩地又遭有司横加干涉,兄弟间生离死别,倍感凄酸。《赠白马王彪》说“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对兄长曹丕仍有所保留,一来环境险恶,二来内心仍存在幻想,那种对骨肉亲情的幻想。在黄初三年写的《洛神赋》,就表达了美好愿望幻灭的失落、伤心和苦闷,有冤无路诉。

在其侄曹睿在位时,曹植仍没有放弃“建永世之业,留金石之功”的努力,先后上《求自试表》、《求通亲亲表》、《陈审举表》。言词激切,发夫至诚。在经历了曹丕的铁笼统治后,曹植的思想虽有含蓄一面,但对其侄,又露出其率性一面,尽管不如以前的“任性而行”,有点兵行险着之感。或许是想来个激将法之类。可惜曹睿并不在意,于是曹植只得怅然绝望而死。

曹植的一生,勋绩在翰墨、赋辞之中,有远大政治抱负,却受自身性格所困,率性而行,结果是葬送了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历史名人屈原沉江的故事

全文共 1388 字

+ 加入清单

楚国自从被秦国打败以后,一直受秦国欺负,楚怀王又想重新和齐国联合。秦昭襄王即 位以后,很客气地给楚怀王写信,请他到武关(在陕西丹凤县东南)相会,当面订立盟约。

楚怀王接到秦昭襄王的信,不去呢,怕得罪秦国;去呢,又怕出危险。他就跟大臣们商 量。

大夫屈原对楚怀王说:“秦国强暴得像豺狼一样,咱们受秦国的欺负不止一次了。大王 一去,准上他们的圈套。”

可是怀王的儿子公子子兰却一股劲儿劝楚怀王去,说:“咱们为了把秦国当做敌人,结 果死了好多人,又丢了土地。

如今秦国愿意跟咱们和好,怎么能推辞人家呢。”

楚怀王听信了公子子兰的话,就上秦国去了。

果然不出屈原所料,楚怀王刚踏进秦国的武关,立刻被秦国预先埋伏下的人马截断了后 路。在会见时,秦昭襄王逼迫楚怀王把黔中的土地割让给秦国,楚怀王没答应。秦昭襄王就 把楚怀王押到咸阳软禁起来,要楚国大臣拿土地来赎才放他。

楚国的大臣们听到国君被押,把太子立为新的国君,拒绝割让土地。这个国君就是楚顷 襄王。公子子兰当了楚国的令尹。

楚怀王在秦国被押了一年多,吃尽苦头。他冒险逃出咸阳,又被秦国派兵追捕了回去。 他连气带病,没有多久就死在秦国。

楚国人因为楚怀王受秦国欺负,死在外头,心里很不平。特别是大夫屈原,更是气愤。 他劝楚顷襄王搜罗人才,远离小人,鼓励将士,操练兵马,为国家和怀王报仇雪耻。

可是他这种劝告不但不顶事,反倒招来了令尹子兰和靳尚等人的仇视。他们天天在顷襄 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

他们对楚顷襄王说:“大王没听说屈原数落您吗?他老跟人家说:大王忘了秦国的仇 恨,就是不孝;大臣们不主张抗秦,就是不忠。楚国出了这种不忠不孝的君臣,哪儿能不亡 国呢?大王,你想想这叫什么话!”

楚顷襄王听了大怒,把屈原革了职,放逐到湘南去。

屈原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富国强民的打算,反倒被奸臣排挤出去,简直气疯了。他到 了湘南以后,经常在汨罗江(在今湖南省东北部,汨音mì)一带一边走,一边唱着伤心的 诗歌。

附近的庄稼人知道他是一个爱国的大臣,都挺同情他 这时候,有一个经常在汨罗江上 打鱼的渔父,很佩服屈原的为人,但就是不赞成他那愁闷的样子。

有一天,屈原在江边遇见渔父。渔父对屈原说:“您不是楚国的大夫吗?怎么会弄到这 等地步呢?”

屈原说:“许多人都是肮脏的,只有我是个干净人;将多人都喝醉了,只有我还醒着。 所以我被赶到这儿来了。”

渔父不以为然地说:“既然您觉得别人都是肮脏的,就不该自鸣清高;既然别人喝醉 了,那么您何必独自清醒呢!”

屈原反对说:“我听人说过,刚洗头的总要把帽子弹弹,刚洗澡的人总是喜欢掸掸衣上 的灰尘。我宁愿跳进江心,埋在鱼肚子里去,也不能拿自己干净的身子跳到污泥里,去染得 一身脏。”

由于屈原不愿意随波逐流活着,到了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天,他终于抱着一块大 石头,跳到汨罗江里自杀了。

附近的庄稼人,得到这个信儿,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水,哪儿有屈原 的影儿。大伙儿在汨罗江上捞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

渔父很难受,他对着江面,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献给屈原的。

到了第二年五月初五那一天,当地的百姓想起这是屈原投江一周年的日子,又划了船把 竹筒子盛了米撒到水里去祭祀他。后来,他们又把盛着米饭的竹筒子改为粽子,划小船改为 赛龙船。这种纪念屈原的活动渐渐成为一种风俗。人们把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称为端午节,据 说就是这样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人物故事

全文共 729 字

+ 加入清单

她从小的时候就特别能赚钱,不是赚外人的钱,而是赚家里的钱。十几岁的时候,家里的钱差不多都到了她手里,弄得父母很拮据,一到月终,妈妈都会找她,"家里没钱买米了,把你的钱拿出来吧。"每当这时,她二话不说,进屋就拿钱给妈妈,一种能养家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说起来,她手里的钱可真是不白拿的,都是她一点一点挣的。原来,她母亲是中学的数学老师,经常有学生问问题,有一次母亲很随便地指着一道题对她说:"你要是把这道题做出来,我就给你五毛钱。"五毛钱什么概念?现在只能买一个馒头,可在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那可是个天文数字啊!

在五毛钱的驱动下,她很快就把那道题给做出来了,母亲也立即兑现了承诺。后来,这事慢慢地就成了一个习惯,每有学生问问题,母亲都交由她来解决。可她也不是神童,也不是什么难题都能解,但五毛钱的诱惑足以调动起她研究问题的热情,靠自己动脑筋解不出来的,她就翻看家里的数学书,从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反正是不达目的不罢休。

题越做越多,也越做越难,因为基本上都是高于她的年级的题,可她始终乐此不疲地坚持着。就这样,在她读初一的时候,家里所有的数学书都让她看遍了,随之她又自学完了整个中学的全部数学课程。有了数学的参照,其他科目也一通百通。学到这种程度,再按部就班地上学也没有必要了,所以她中学跳了三级,初三、高一、高三都没有上,从初二直接上了高二,从高二直接考上了大学,虽然是个少年大学生,但却是参加正式高考考上的。

后来有人问她:"你觉得钱对你的动力特别大吗?"她说:"那不是,那是成就感,对家庭贡献的成就感。"也正是那一点一滴的成就感,逐渐培养起了她的自信,让她以十足的勇气挑战一个又一个高点。

让一个人成功,有时并不需要太多,五毛钱的激励,就足以演绎出精彩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童话故事人物杰克和他的妈妈

全文共 604 字

+ 加入清单

从前,杰克和他的妈妈很穷,连个台灯都买不起。

妈妈让杰克把这头牛卖了,在半路上,一位老人家对杰克说:“我这种子可是通天种,可以串到天上,我用通天种换你的牛吧,杰克说:“好的”。杰克回到家以后,妈妈生气地说:“你用牛去换了这些小种子,真没用”,妈妈把种子扔到了土地里,哇!杰克看见种子真得快通过天了。

一个月以后,他顺着种子爬到天上,看见了一位老太婆,他对老太婆说:“我饿了,给我点东西吃吧”,老太婆看着这孩子很可怜,就给他了一些东西吃,老太婆说:“快吃,快吃”,我们先生来了,他会吃掉你的,他最愿意吃小孩了,你还是躲到锅子里吧”

巨人来到屋里闻到小孩的香味,他就想:“这屋子里一定有小孩”,可是巨人没找到,巨人就坐在椅子上,把一些金币拿出来,吃了两头小牛睡着了。

杰克出来了,把硬币偷走,可是过了一些时间,硬币已经花没了,妈妈又让杰克到了天上,巨人来的时候,拿了一只公鸡,他就说:“公鸡公鸡下个蛋”,公鸡就马上下了个金鸡蛋,巨人睡着的时候,杰克马上出来,把公鸡偷走了。

杰克走了之后回到了自己的家,过了几天,妈妈又让杰克上了天上,他藏起来,巨人来的时候,拿了一个琴,他让琴唱什么歌,琴就唱什么歌。他一不小心说:“唱小八路军!”,把巨人吵了起来,杰克马上往自己的家跑,到了自己的家,他对妈妈说:“快拿斧子来”,他就把种子切断了,巨人也掉下来摔死了。

以后,杰克和自己的妈妈吃着公鸡下的鸡蛋,听着美妙的音乐,过着快乐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小学生必学历史成语故事4:揭竿而起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释义】揭:举;竿:竹竿,指旗帜。揭竿为旗,奋起反抗。泛指人民起义。

【语出】 汉?贾谊《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人物】几百人一下子都表示情愿豁出性命跟着陈胜(今河南省方城县东孟洼村人)、吴广(今河南太康人)一块儿干。大伙砍伐树木为兵器,高举竹竿为旗帜,对天起誓,同心协力,推倒秦二世(嬴姓,名胡亥,也称二世皇帝,秦始皇第十八子),替楚将项燕(项羽的祖父)报仇。大家还公推陈胜、吴广做首领,一下子就把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州市南蕲县镇小刘村)占领了。大泽乡的农民一听陈胜、吴广他们起来反抗秦朝的暴政,青年子弟都纷纷拿着锄头、铁耙、扁担、木棍来营里投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历史人物传记作文500字

全文共 535 字

+ 加入清单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毛泽东,没有他带领红军历经几十年的风霜,我们就不能过上今天这样锦衣玉食的生活。

毛主席啊你是世界上最伟大最神勇的人,虽然你现在去逝了,但是你的丰功伟绩刻骨铭心,你的英灵将永远伴随着我们成长,我们不能忘记,我们今天的一切都是伟人毛泽东和千千万万的先烈鲜血换来的,先烈们饱经风霜,历经沧桑,艰苦的创业事迹,历历在目。如果没有他,就不可能有我们这群欢呼雀跃,充满朝气蓬勃的少年儿童了,请珍惜好这来之不易的美满生活。南京大屠杀证明我们的国力弱,要不是毛主席的坚持不懈和红军的热血激情,我们能有今天这般幸福吗?不能,若不是他们舍身保国,恐怕这美丽无比,山青水秀的中国,早已成了烟销弥缦之地了。

我们应该感谢这些为我们付出宝贵生命的人,如果没有他们,我们还不知会生在怎样生活环境里。也许我们根本就没这个机会看到这五彩缤纷的世界,也许、、、唉,这世界就是如此,有句话说得一点都没错,落后就要挨打,以前的中国就是因为没有新进的武器,所以才被欺负,现在我们逐渐强大起来了,也就不怕被人欺了。

要记住是毛主席和千千万万的红军烈士用鲜血给我们换来了现在的安宁,若不是他们抛头卢,撒热血,我们也不能怡然自得的在这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安静的学习和幸福快乐的生活。请记住我们伟大的主席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10则历史成语故事

全文共 4518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一般都是有典故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10则历史成语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1、太公钓鱼

在商朝末年,纣(zhòu)王荒淫(yín)无度,残暴不仁,人民生活非常艰苦。大臣姜子牙不能忍受纣王的胡作非为,就躲到渭水河边过着隐居的日子。

渭河一带是诸侯姬(jī)昌的管辖范围,姬昌胸怀大志,很爱惜人才。为了吸引姬昌的注意,姜子牙天天坐在河边钓鱼。他的鱼钩是直的,没有鱼饵,离水面有三尺高。他一边钓一边说:“鱼儿呀,你快点上钩吧!”有人好意地告诉他这样钓不到鱼,姜子牙只是笑着说:“鱼儿自己会上钩的。”人们嘲笑他,他也不理会。

最后这件事传到姬昌耳里,姬昌心想他可能是个有才能的奇人,就派士兵去请。姜子牙看到是士兵,不但不理睬,还继续钓鱼,嘴里念着:“钓、钓、钓,鱼儿不上钩,虾米来捣乱!”士兵只好回去报告。于是姬昌又派大臣去请,姜子牙看见是大臣,仍然不理睬,嘴里又念着:“钓、钓、钓,大鱼不上钩,小鱼来捣乱!”大臣也只好回去报告。最后,姬昌就准备了丰厚的礼品,亲自拜访姜子牙。姜子牙看出他的确是一心想要寻找贤能的人,就答应辅佐(zuǒ)他。姬昌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就封他为太公。

后来姜子牙连续辅佐文王、武王,推翻了商朝的统治,建立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久的周朝。

2、平易近人

在西周初,周公旦的儿子伯禽封于鲁,太公望(姜子牙)封于齐,周公仍在朝摄政辅佐成王。三年后,伯禽入朝向周公汇报政务,周公说:“为什么来得这么晚?”伯禽说:“我变革礼俗,费力不小。比如服丧,必得服满三年方得去除。”而太公到齐之后,五个月就去汇报政务,周公说:“为什么来得这么快?”太公说:“我大大简化了君臣礼仪,一切依从通俗简易。”太公后来听说了伯禽汇报政务的情况,长叹说:“鲁国后世必定会北面臣服于齐国。政治如果不简要平易,民众就不愿意接近。平易近民,民众才会归附。”

其实“平易近民”本指政治上通俗简易。到了唐朝,为避太宗李世民讳(huì),凡言“民”处皆改为“人”,此语就改成了“平易近人”。这样一改,意思也就变了,从指政治变成指为人处世的态度,有时也指文章风格浅显易懂。

3、千金一笑

在西周末期,周幽王即位后,根本不理朝政,整天吃喝玩乐,醉心于女色。周朝有个诸侯国叫褒(bāo)国,其国君见天子如此荒唐,就来规劝,幽王根本不听,反而把褒国国君关进大牢。

褒国国君的儿子洪德见父亲被关,非常焦急,就与母亲商量如何营救。他们听说幽王非常喜欢美女,就用重金买下一年轻漂亮的少女,取名“褒姒(sì)”,教给她宫中礼仪,然后送给幽王。幽王见了大喜,于是下令放了褒国国君。

褒姒入宫后,很得幽王的宠爱,可是只有一件事不随心意,就是褒姒有个怪脾气,从来不笑。幽王下决心要让她笑一笑,于是贴出布告:谁能让新王后笑一笑,赏金一千。告示一出,一些人争相入宫。有的吐舌瞪眼做怪相,有的说一些荒诞的笑话,可褒姒看了,听了,仍不露一丝笑容。幽王手下有个大臣叫虢(guó)石父,是个会拍马逢迎的坏家伙,他出了一个坏点子,叫做“烽火戏诸侯”。原来古时候,遇到敌情,主要靠烽火台报警。那些烽火台遍布各诸侯国,相邻的两座能互相看见。如果白天某处发现了敌情,就点燃晒干的狼粪,靠“狼烟”传递情报;如果是晚上,就点燃柴草,靠火光传递情报。这样一座传一座,用不了多长时间,消息传遍全国,各地诸侯就会率部队赶往京都,听候调遣。

幽王听了这个计谋,万分高兴,决定一试。一天,天气晴朗,幽王带着褒姒来到城楼顶上,登台远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幽王下令点燃烽火,顿时狼烟四起,直冲云天。远近诸侯看到烽火点燃,还以为敌国来犯,于是纷纷点齐兵马,向镐(hào)京奔来。他们赶到镐京城下,却看不到一个敌兵,只见幽王和褒姒坐在城楼上喝酒看热闹。这下,可把褒姒给逗笑了。她笑幽王如此轻率行事,笑诸侯这样容易上当。褒姒一笑,幽王高兴了,马上给了虢石父千金的奖赏。那些诸侯可气坏了,知道受了愚弄,就大骂一气带兵回去了。

幽王对此并不在意,为睹褒姒笑脸,又多次玩此闹剧。不久,戎(róng)人发兵前来攻打镐京。幽王看到戎人真的打来了,赶紧派人去点烽火,向诸侯求救。可是这一次,诸侯们还以为天子与王后嬉戏,全都按兵不动。就这样,镐京被戎人攻破,幽王逃到骊山脚下,被杀掉了,褒姒被戎人抓走了。

成语“千金一笑”,形容美人的笑颜十分难得,价值千金。

4、高山流水

在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qiáo)夫站在岸边,他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极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5、道不拾遗

在春秋时,郑国政治家子产由于平定贵族旧势力的叛乱有功,成了郑国的正卿(qīng)(官名)。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郑国经济发展;同时还主张依法治国,制定了严厉的刑法来处置犯罪行为,因此,国内没有盗贼。“道不拾遗”(路上丢失东西,别人不会捡去);街上的桃树、枣树长满了果实,也没人爬上去摘。由于子产把国家治理得很好,郑国富强起来了,虽然连续三年受灾,老百姓也没受冻挨饿的。

“道不拾遗”这个成语常与“夜不闭户”连用,形容社会风气良好。

6、大义灭亲

在春秋时期,卫国的州吁(yù)杀死哥哥卫桓(huán)公,自立为国君。

州吁驱使百姓打仗,激起人民不满。他担心自己的王位不稳定,就与心腹大臣石厚商量办法。石厚就去问自己的父亲——卫国大臣石(què),怎样巩固州吁的统治地位。石对儿子说:“诸侯即位,应得到周天子的许可,他的地位就能巩固。”石厚说:“州吁是杀死哥哥谋位的,要是周天子不许可,怎么办?”石说:“陈桓公很受周天子的信任,陈、卫又是友好邻邦。”石厚没等父亲把话说完,抢着说:“你是说去请陈桓公帮忙?”石连连点头。

州吁和石厚备了许多礼物,却被陈桓公扣留了。原来,这是石的安排。卫国派人去陈国,把州吁处死。卫国的大臣们认为石厚是石的儿子,应该从宽处理。石就派自己的家臣到陈国去,把石厚杀了。史官认为石杀子是“大义灭亲”。

成语“大义灭亲”,现在指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对犯罪的亲属不徇(xùn)私情。

7、志在四方

在春秋时,晋献公在宠妾(qiè)骊姬的挑拨下,杀了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和夷吾分别逃亡到狄(dí)国和梁国。

后来,晋献公死了,夷吾在秦穆公和齐桓公的帮助下做了国君,他怕重耳回来争夺王位,就派人去杀他。于是,重耳又从狄国历尽艰险,逃到了齐国。

齐桓公对重耳以及追随他的子犯、赵衰、狐偃(yǎn)等人都十分优待,还把一个本家姑娘齐姜嫁给了重耳。重耳在齐国一住七年,日子过得舒服极了,他也不想再回晋国去了。

齐桓公死后,齐孝公做了齐国国君,齐国开始衰弱。子犯、赵衰、狐偃等一起来到桑园里秘密商议,要想办法让重耳离开齐国。

这事让重耳的妻子齐姜知道了。齐姜是个女中豪杰,希望丈夫能做一番大事业,就对重耳说:“公子,你有远大的志向,我很高兴。你走吧!男子汉大丈夫总得做一番事业,留恋妻子和贪图安逸是没有出息的!”

重耳听了很惊讶,说:“我并没打算离开你,离开齐国呀,我不走!”齐姜听了,知道重耳不想走,就和子犯等人商量了一个计策,用酒把重耳灌醉后,把他送出了齐国。

后来,重耳在六十二岁的时候,终于回到晋国,当上了晋国的国君,史称晋文公。

成语“志在四方”,常比喻人要树立远大的志向。

8、退避三舍

在春秋时候,重耳逃亡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作为,就以国君之礼相迎,待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忽然问道:“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侍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两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pú)。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成语“退避三舍”,现在常用来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9、病入膏(gāo)肓(huāng)

在春秋时期,晋景公有一次得了重病,听说秦国有一个医术很高明的医生,便专程派人去请。

医生还没到,晋景公恍惚中做了个梦。梦见了两个小孩,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说话。一个说:“那个高明的医生马上就要来了,我看我们这回难逃了。”另一个小孩说道:“这没什么可怕的,我躲到肓的上面,你躲到膏的下面,无论他怎样用药,都奈何我们不得。”

不一会儿,秦国的名医到了。名医诊断后,对晋景公说:“这病已没办法治了。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针又达不到,吃汤药,其效力也达不到。这病实在没法子治啦。”

晋景公听了,心想医生所说,果然验证了自己梦见的两个小孩的对话,便点了点头说:“你的医术真高明啊!”说毕,叫人送了一份厚礼给医生,让他回秦国去了。

“病入膏肓”这则成语,指病已危重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也常用来比喻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10、唇亡齿寒

在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想找借口派兵去消灭虢(guó)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yú)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国。“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晋献公问手下的大臣。大夫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只要我们送他美玉和宝马,他会答应借道的。”晋献公一听有点舍不得。荀息看出了晋献公的心思,就说:“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难独存,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晋献公听后,便采纳了荀息的计策。

虞国国君见到这两份珍贵的礼物,顿时心花怒放,听到荀息说要借道虞国时,当时就满口答应下来。虞国大夫宫之奇听说后,赶快阻止道:“不行,不行,虞国和虢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我们两个小国相互依存,有事可以互相帮助,万一虢国灭了,我们虞国也就难保了。俗话说:‘唇亡齿寒’,没有嘴唇,牙齿也保不住啊!借道给晋国万万使不得。”虞公说:“人家晋国是大国,现在特意送来美玉宝马和咱们交朋友,难道咱们借条道路让他们走走都不行吗?”宫之奇连声叹气,知道虞国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虞国。

果然,晋国军队借道虞国,消灭了虢国,随后又把亲自迎接晋军的虞公抓住,灭了虞国。

成语“唇亡齿寒”,比喻双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描写历史人物的精彩

全文共 961 字

+ 加入清单

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多少英魂,而《三国》中的诸葛亮便是其中之一,同时也是最让我感动的历史人物

诸葛亮出生于琅琊郡一个官吏之家,自小和兄诸葛瑾投奔叔父诸葛玄,后居隆中,人称“卧龙先生”。他的一生,可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来概括。诸葛亮26岁那年,刘备“三顾茅庐”恳切拜请诸葛亮帮助他兴复汉室,完成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形成三国鼎足之势。

每每看三国给我感触尤深的就是:一位隐居山林的青年有着惊天动地之才,他满腹经纶,能言善辩,自比管仲;不求文达诸侯;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他未出茅庐已三分天下,为求明主,设下“三顾茅庐”以试探刘备。说他淡泊名利,他可是比谁都想做官,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学富五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才华能够得到展示。也就是这位青年,他左右了天下,他造就了三国,他使那原不成气候的刘皇叔坐镇荆州,正因为有了他,天下格局随之而变;正因为有了他,从而奠定了“三分天下”。

可以说诸葛亮的一生是潇潇洒洒,他把自己毕生所学发挥的是淋漓致尽,青史留名;他又善于计谋,把曹军挫杀的是死伤无数,让周公瑾口喷鲜血而亡。自从有了他,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历史画面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从草船借箭到巧借东风,表现了他通晓天文,神机妙算;从隆中对到舌战群儒,充分展现了他运筹帷幄,才华出众;接着攻取益州到设八卦阵围困陆逊;六出祁山到挥泪斩马谡;空城计到智斗司马,最后病亡五丈原,葬于汉中。他的一生是如此辉煌,正真是“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啊!

最让人感动的是蜀国第一次北伐失败,诸葛亮在汉中前线向全体将士公布檄文,公开表示希望大家今后能勤于指出诸葛亮的缺点,才算是忠于国家之人。他曾听从谋士杨洪的建议,急速派兵支援在江中和曹操陷入苦战的刘备,以稳定北方防务;他征求过邓芝的策略,遵从过马谡”攻心为上”的策略,南征蛮夷。或或许这些也是他心中早作的决定,但他绝不居功,让优秀的部署不要让自己的光芒所掩盖,使每个人都能乐于发挥自己的智慧,用心于公事。三国鼎立中,蜀汉的力量最小,但人才最多,所以才有力量,屡次向曹魏攻击。这些优秀的人才,的确都是因诸葛亮“不居功”、“不恃才”、“虚心纳谏”作风,才能获得。

诸葛亮早期造就了三国,虽晚期一统中原未果,但诸葛孔明那身披八卦衣,手摇鹅毛扇,焚香抚琴的形象仍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画龙点睛成语故事主要人物

全文共 432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主要人物是梁代画家张僧繇

成语故事

传说古时候有个画家叫张僧繇,他画龙画得特别好。

有一次,他在金陵(现在南京)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巨龙,那龙画得活灵活现,非常逼真,只是都没有眼睛。人们问张僧繇:“为什么不把眼睛画出来。”他说:“眼睛可不能轻易画呀!一画了,龙就会腾空飞走的!”大家听了,谁也不信,都认为他在说大话。后来,经不起人们一再请求,张僧繇只好答应把龙的眼睛画出来。奇怪的事情果然发生了,他刚刚点出第二条龙的眼睛,突然刮起了大风,顷刻间电闪雷鸣。两条巨龙转动着光芒四射的眼睛冲天而起,腾空而去。围观的人,个个看得目瞪口呆,对张僧繇更佩服了。

成语“画龙点睛”就是从这个传说中来的。现在一般用来比喻写作、讲话时,在关键性的地方用上一两句精辟的语言来点明含义,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这种手法也称为“点睛”之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人物童话故事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一天早晨,森林里举办了一场大型活动,“谁是森林小天使”,动物们全部都来参加了。

其中三位是乌鸦、杜鹃、还有喜鹊,“谁是森林小天使”一共有三场比赛,乌鸦他们比完赛,正在回家的途中,乌鸦看见了一只猫头鹰,猫头鹰的脚上有一根刺,乌鸦正要去帮猫头鹰时,喜鹊和杜鹃开口说话了:乌鸦,你笨啊,平时比赛我们都很累了,你还要去帮它?猫头鹰痛苦地说:救救我吧,乌鸦默默地走过去帮猫头鹰拔下了那根刺,喜鹊和杜鹃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猫头鹰走时对乌鸦说:谢谢你。

到了最后一场比赛,谁也没有想到,猫头鹰竟然是最后一场比赛的评委,这顿时让乌鸦惊呆了,而喜鹊和杜鹃更是大吃一惊了,当然猫头鹰给乌鸦打了最高分,领奖时,猫头鹰在台上说了一句话,“谁是森林小天使”这个活动,比得不是谁更漂亮,而是谁更有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英雄人物故事的

全文共 509 字

+ 加入清单

还记得小时候我只喜欢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像描写抗日战争时期的《小兵张嘎》,《英雄王二小》,描写解放战争的《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以及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儿女》,还有毛泽东,董存瑞,周恩来,黄继光,这些扣人心弦的故事和这些闪亮的的名字,在我那幼小的心里面扎下了根。

那个是候看电影时,我总是要问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但是当我知道好人时,总会在心里为他们默默地想着一定要胜利。但往往都要流血牺牲。他们毫不在乎。所以他们是我心中的英雄。

我最喜欢王二小,他家从小就很贫穷,但为了大家的安全,他牺牲了自己。事情是这样的:王二小在放牛,在这时,来了一群日本鬼子。鬼子让他给他们带路,王二小为了保护群众把敌人骗进共产党的包围圈,敌人知道中计了,便把王二小给刺死了。这个故事我总是百听不厌 我觉得王二小太可怜了他很坚强所以我喜欢他,我在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吧。从前有着伟大理想的人,他的理想是,就是飞上天,他每天观察鸟儿飞翔,一个人说:“你一个傻子是不可能飞天上去的。”不久后世间大战来了,他想到把炸药绑在会飞的东西上,他一直研究终于成功了但他的生命没了。我很敬佩他。

我们每个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也要想想别人,做出贡献。

[英雄人物故事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人物故事作文

全文共 508 字

+ 加入清单

《100个杰出人物的名人故事》是一本很好的书,里面有许多“浪花”,浪花里有时唱着欢乐的歌,有时让你走在痛苦的场面,有时,浪花把你带进黑暗的世界里,现在就让我给大家讲一下读这本书的感受。

这本书我很喜欢,就是故事太短了,但是里面的故事内容很丰富多彩,而且很有趣,比如里面讲述了祖冲之计算圆周率,他只讲了他看到书上的内容和他问爷爷得到的答案,他是怎样算的里面没怎么讲,虽然这样讲你觉得很短,但是他也给你带来了知识。

里面还讲了《冰心——可爱的小书迷》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她很喜欢看书,他刚开始就看了《三国演义》,可是他很多字不认识,他还是坚持要看这本书,他看书时,一边看一边猜,一知半解的读下去,居然把《三国演义》读了一遍,之后,又读了《水浒》、《聊斋志异》,在王老舅的教导下,她又读了《论语》、《左传》,在十一岁时他又读完了《西游记》、《天雨花》、《再生缘》、《儿女英雄传》、《说岳》等书籍。这些故事我也觉得比较好看,特别是他读书的样子,写得非常有意思,正因为她成为一名伟大的作家,我感到她很有恒心,主要是她从小热爱知识,把书当作自己朋友。

当然这本书还有其他故事,我就不依依说出我的感受了,希望你们和我一样喜欢这本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关于人物故事的500字作文

全文共 518 字

+ 加入清单

成功背后,其实有一个看似奇怪其实并不奇怪的“麦穗哲理”:

传说古希腊哲学大师苏格拉底的3个弟子曾求教老师,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苏格拉底带领弟子们来到一片麦田,让他们每人在麦田中选摘一支最大的麦穗——不能走回头路,且只能摘一支。

第一个弟子刚走几步便迫不及待地摘了一支自认为是最大的麦穗,结果发现后面的大麦穗多得是;

第二位一直左顾右盼,东瞧西望,直到终点才发现,前面最大的麦穗已经错过了;

第三位把麦田分为三份,走第一个1/3时,只看不摘,分出大、中、小三类麦穗,在第二个1/3里验证是否正确,在第三个1/3里选择了大麦穗中的美丽一支。

在数不清的麦穗中寻找最大的几乎是不可能的,所谓“最大的”往往也是要在错过之后才能知道,但如果在调研基础上果断出手,这样离最大的也差不太多——这就是成功者的“麦穗哲理”。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有麦穗哲理的影子,比如抓住创业机会。

盲目草率做决定、犹豫不决空留恨,都是不可取的;

而在创业激情中保持理性,成功几率就很大,就可摘取“最大的麦穗”。

忘了是哪位哲人所说的了:“创造力是一种智力肌肉,只要愿意并且知道如何锻炼它,你就能发挥出潜在的创造力。”你瞧,创造和创造力,也没啥了不起,只不过是你对“智力肌肉”的锻炼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李冰锁龙的历史典故,伏龙观的来历故事

全文共 2034 字

+ 加入清单

秦朝的时候,四川的成都平原附近经常发大水。秦昭王于是任命很有治水才能的李冰到蜀郡去担任郡守,主持治理那里的水患。

原来,这岷江里面有一个江神,是一条作恶多端的孽龙。它稍有一点不高兴,就会兴风作浪,下起大暴雨,淹没两岸的庄稼和村庄,祸害百姓。它要求当地的老百姓在每年的六月二十三日,选出一个最漂亮的童女给它作媳妇,并且还要每家每户集结巨资给它举行热热闹闹的婚礼。要是哪里有一点不遂它的心意,它就会发大水危害百姓。当地的老百姓每年为了给江神办婚礼的事,弄得家家户户,一个个人心惶惶。深怕自己的女儿会受到江神的残害,同时也承担不起那给江神办婚礼用的资费。许多的人家为了躲避江神的悲惨迫害,不得不拖儿带女远走他乡,这样,致使岷江一带渐渐土地荒芜,人烟渐渐稀少了很多。

李冰到蜀郡上任后不久,他就弄清楚了这里的情况,并且决定不惜自己的性命也要治一治这条孽龙。

眼看一年一度为江神娶媳妇的日子又到了。那些替江神主办婚事的人正在商量着如何给江神筹集钱财,以及选定谁家的姑娘时,李冰找到了他们,对这些人说:“今年的钱资就不用筹集了,新娘就选定我家的小女,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你们就不要再多费什么心思了。”百姓听说李冰郡守如此的舍已为人,都感激涕零,同时也为李冰担心。他们担心李冰会出什么事,他们也不愿失去这样的好郡守,都希冀他们的郡守能够战胜这条孽龙,消除祸患。

到了六月二十三日这一天,李冰把自己的女儿打扮得风姿绰约、美艳绝伦,一同来到江边。主祭人登上祭江神坛祭奠完之后,坛下锣鼓冲天,钟乐齐鸣。三鼓过后,江面上突然波涛涌起,水柱冲天有十余丈高,这就是江神来迎接新娘的仪式。这个时候,人们本应把新娘送入水中。可是,李冰连忙制止了他们,说:“不用着急。我这次能与江神结为姻亲,真是荣幸万分,然而江神的尊颜,我李冰很想能够目睹为快,还请江神早点现身,不要误了这好时辰。”说完,亲自斟满了一杯酒,走上祭坛举起奉上。

可是过了很久,就是不见江神的影子。李冰见到如此情景,知道江神在戏弄百姓,不由勃然大怒道:“你这作恶多端的孽龙,残害百姓,致使民不聊生,今天我李某为了使百姓的能够安居乐业,情愿以性命与你拼搏,你就快点现形吧!”说着,就提上宝剑,奋身跳入江中。这时,江上的水柱不见了,好像变得风平浪静的样子,只是隐隐觉得有些地动山摇的感觉。

过了大约一个时辰,狂风大作,烟尘蔽日,恍恍惚惚之中,人们看到江边有两条青黑色的犀牛在拼命地激烈争斗,甚是难解难分。不一会儿,这两条犀牛便消失了。当在岸边观战的老百姓正在疑惑时,只见李冰气喘吁吁地从水中跑上来。他对自己随从的武士说:“这条孽龙本事很高,尤其是力气特别大,我跟它战了很久也不能取胜。现在上岸来,是要求你们助我一臂之力。”

李冰手下的武士说:“我们刚才看到两头犀牛在河边搏斗,知道是您跟孽龙在激战,只是两头犀牛一模一样,我们也分不清哪一头是您变化,也就不好来助战。”李冰于是就把一条雪白的绶带缠在腰间,对他们说:“现在我腰间系有白色的丝带,这样,我再去跟它争斗时,那头腰间是白色的犀牛就是我变的,你们记住这点就行了。”说罢,就又跳到水里去与孽龙激斗。这样一来,当两头犀牛再出现的时候,李冰手下的武士就一个个手执兵器,纷纷拥上前去,帮着李冰一同战斗。这些武士拿来起手里的武器对着那头身上没有白色的犀牛一阵奋力砍杀,最终把那头孽龙变成的犀牛杀翻在地。

孽龙倒在地上之后,很快显出了自己的原形。李冰赶紧吩咐百姓将早已准备好的粗大的铁链,严严实实地把这条孽龙捆缚起来,牢牢地锁在江中的一个深水潭中。

可是,李冰在用铁链锁这条孽龙的时候,他的身边有人担心这样还会锁不住,就向李冰问道:“李大人,孽龙还会逃脱吗?”李冰随口说道:“它要想逃脱掉,除非铁树开花!”可是事情又太凑巧了,后来有几个小孩在李冰锁孽龙的潭里洗澡,有一个调皮的孩子,把红帽子挂到了锁孽龙的铁柱上,远远看去,就真像是铁树开花一样。孽龙于是抓住这个机会,挣脱了铁链,又逃到水里去作怪。

李冰和他的儿子二郎很快知道了这件事,在众百姓的帮助下,再一次套住了孽龙,并且把它再次押回到伏龙潭锁了起来。为防止它再把铁链扯断,李冰就发动百姓在伏龙潭的旁边修起一座锁龙桥。这样,孽龙彻底被锁住,再也没有逃走。当地的百姓也再不受水患的祸害了。

在以后的几年里,李冰双带领蜀中的老百姓,在灌县南面的玉垒山下一带,修建了分水鱼嘴、金刚堤、飞沙堰、平水槽等到多处水利工程,这些水利工程统称为都江堰。李冰修筑的这一创世的伟大水利工程,不仅从根本上治住了水患,还变患为福,这项水利工程灌溉良田万顷,泽被世世代代的蜀中人们。从此,蜀郡沃野千里,富饶丰足,被称为“天府之国”。李冰也因此被后人尊称为“川祖”,受到世代蜀人的爱戴和敬仰。

后代的人们为了更进一步纪念李冰,在李冰降伏孽龙的地方建了一座观,取名为伏龙观。进了观,抬眼便见一尊李冰石像,它气宇轩昂,须发微微飘动,深邃的目光中透出一种大志和才气,这种非凡的气质,让人们不得不为之震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包公审石头的历史故事

全文共 107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包拯以廉洁著称,他执法严峻,不畏权贵。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包公审石头历史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从前有个小孩,爸爸死了,妈妈病了,日子可不好过了。

小孩每天一早起来,提着一篮油条,一边跑,一边嚷:“卖油条咯,卖油条咯:又香又脆的油条,两个铜钱买一根。”

有一天,他把油条全卖完了,坐在路边一块石头上,把篮子里的铜钱一个一个的数了一遍,正好一百个。

他卖油条,把一双手弄得油乎乎的,用手数铜钱,把铜钱也弄得油乎乎的。他瞧着这些油乎乎亮闪闪的铜钱,可高兴了,心想:“今天卖了一百个钱,可以给妈妈买药了。”

小孩跑了一个上午,可累坏了,他把头一歪,靠在石头上,就呼呼地睡着了,睡了好一会儿才醒来。“哎呀,我得赶快给妈妈买药去了。”

小孩站起来一看,糟了,篮子里的铜钱一个也没有了。小孩又着急,又伤心,呜呜地哭了起来。

这时候,正好包公带了人马打这儿走过。包公是什么人呀?包公是个官,黑脸黑胡子,人家叫他“包老黑”,又叫他“黑包公”,他办事公道,又很聪明。

包公看见小孩哭得很伤心,就问他:“小孩,你为什么哭呀?”

“我卖油条得的钱不见了,呜——呜。”

“谁偷了你的钱?”

“不知道。我靠在这块石头上睡着了,醒来一看,钱就不见了。呜——呜。”

包公想了一想说:“我知道了,一定是这块石头偷了你的钱,我来审问这块石头,叫它把钱还给你。”

人们听说包公要审问石头,觉得很奇怪,都跑来看热闹。

包公对那块石头说:“石头,石头,小孩的铜钱,是不是你偷的?”

石头会说话吗?不会。

包公又问了:“石头,石头,小孩的铜钱,是不是你偷的?快说,快说!”

石头还是一声不响,它不会说话呀。

包公发火了:“石头,石头,你不说实话,打烂你的头。”

手下的人听包公这么一说,就拿起棍子,劈里啪啦地打起石头来,一边打,一边喊:“快说,快说!”

看热闹的人哄的笑起来了,唧唧喳喳地说:“石头怎么会偷钱?”

“石头怎么会说话?”

“人家都说包公聪明,原来是个胡涂蛋!”

包公听了很生气,就说:“我在审问石头,你们怎么说我的坏话。哼,你们每个人都得罚一个铜钱!”

包公叫手下的人借来一只盆子,倒上水,让看热闹的人每人向盆子里丢一个铜钱。

看热闹的人没办法,只好排着队向盆子里丢铜钱,“扑通,扑通,扑通……”

有一个人刚把铜钱丢进盆子里去,就被包公叫手下的人抓住了。

包公指着这个人说:“你是小偷,你偷了小孩卖油条得来的铜钱!”

大家都觉得很奇怪,这是怎么回事呀?包公说:“你们瞧,只有他丢下的铜钱,水面上浮起了一层油,他的铜钱一定是趁小孩睡觉的时候偷来的。”

那个小偷没办法,只好把一百个铜钱还给小孩。

大家都说,包公真聪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