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说出你的爱》观后感(最新20篇)

浏览

4180

作文

1000

最美教师发布仪式个人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861 字

+ 加入清单

通过8月29号的学习,使我懂得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性,更加坚定了做一个合格人民教师的信心。

记得有位教师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可见,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纯真的爱心是“施爱”的基础。有人说:一切的教育方法,一切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对幼儿无比炽热爱的心灵中。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做到爱孩子。刚接触孩子,他们纯真的笑容感染了我,因此对于一些童趣十足,忧伤大雅的举动我总是宽容对待,欣赏他们的可爱之处,保护他们珍贵的自尊心。

真挚的情感是“施爱”的前提,教师真挚、深厚的情感可以发出强大的爱流,有利传导,教师把心里的情感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师生间通过精神的交流达到思想的感情上的联系和信赖,教师真挚的情感在幼儿的情绪上就会产生共鸣。打开幼儿的心扉引导他们走上一条充满自信,充满欢乐的人生大道,这比什么都重要。

尊重幼儿是“施爱”的关键。尊重幼儿的人格,尊重幼儿的感情,有礼貌的对待幼儿。严厉的责备和不适当的批评都会招来失败,甚至导致师生的对立。因为他们的自尊心强,对他们的的教育方法是:避开严厉的直接批评、尽量和风细雨,说服教育。

了解幼儿是“施爱”的途径。教师对幼儿的情况要深入了解,对幼儿的心理变化要细致观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以更好地接触到幼儿情感的点子上了,这种接触点就像是个突破口,它往往是教师传授爱的门路。老师用心去多方面地了解幼儿,然后适时地进行鼓励,这可能改变幼儿的一生,毕竟,一个人人品好、城实、最可贵。

教师生活在幼儿中间,深知幼儿需要教师的关怀与爱护,而喜欢得到这种师爱的并非是一个或几个幼儿,而是所教的全部幼儿。但教师只有一个,时间和精神有限,这就必须调动集体力量,通过集体力量,通过集体关心,使幼儿感到温暖,相互影响、帮助、扩大和深化师爱的作用。

魏书生老师说:“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教师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事业,这一职业应该是神圣的,愿我们以神圣的态度,在这神圣的岗位上,把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使我们无愧于孩子,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2024开学第一课观后感观后感大全

全文共 824 字

+ 加入清单

又到了一年的9月开学季,今天是2020年9月1日,这次开学第一课在晚上8点准时播出了,这次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少年强,中国强”,节目内容主要围绕普及防疫知识和弘扬抗疫精神而展开。这次开学第一课的主持人是康辉、撒贝宁、朱广权以及尼格买提,又可以看到小撒老师了,内心十分激动。相信大家对于撒贝宁老师都有一定的了解,撒贝宁老师风趣幽默,所以我特别喜欢撒老师主持节目了。

这个节目主要以“团结·科学·担当”三个篇章展开生动讲述,当看完第一篇章的时候,令我印象十分深刻。因为在这个片段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熟悉的身影,他就是钟南山院士,在这个节目中,他说到最重要的两件事,一个就是关于17年前的非典,另一个就是新冠疫情。大家都知道,无论是2003年的非典,还是今年的疫情,他都奔赴抗疫第一线,令人敬佩。他还说到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此刻也明白了保住了人的生命就是人权至上。最后,钟南山院士写了“一个也不能少”这几个大字,激励着当代年轻人。

在开学第一课的现场,也邀请到了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代表讲话,展示了关于他们的一本相册,可以说是一本了不起的相册,记录着他们在抗击疫情中的点点滴滴,这一幕幕都展现了新一代青年人的担当的力量。特别是看到“武汉必胜,人民必胜”这句话时,令我感触良多,他们在抗疫中逆行闪光,展现着责任和担当,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责任,无论自己在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需要自己勇敢去担当,努力去完成。

观看完开学第一课后,我对这次开学第一课的主题“少年强,中国强”又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理解,这是在提醒作为少年的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确定自己的向学之心。同学们,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如果这时候不好学习的话,又如何谈自己的理想呢?将来又如何报效果祖国呢?所以在新的学期里,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向优秀的同学学习,不断争取进步,努力成为老师和父母眼中的好孩子,将来能够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最美逆行者观后感个人感悟

全文共 416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虽已过,抗毒仍未停。国难当头时,最美是逆行

在这个全国上下异常艰难的春节期间,我一向在关注新型冠状病毒的最新消息,不经意间看到这么些人,这么些话,瞬间让我潸然泪下,感动、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我年纪小,如果不幸被感染了,恢复肯定会比年长的护士教师快。”“我没谈恋爱,也没结婚。”“因为我和别的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人呀。”这是成都某医院护士,12年前在汶川地震中获救的小姑娘在向领导请战支援武汉时留下的微信记录。

“宝贝在家听话,爸爸去救人了。”大年初一,这位名叫程阳升的医生爸爸在临行前,亲吻自我熟睡的孩子脸颊整整5秒后的离别嘱咐。

“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研究攻克病毒。”她叫李慧,是一位95后的志愿者护士。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这句铿锵有力的战斗宣言,来自17年前以往为抗击非典做出巨大贡献的小汤山医疗队的请战书。

此时此刻,正因为有这群最美“逆行者”冲在前方,用他们凡夫俗子之躯筑起坚实的防护堡垒,十四亿国人才多了一份心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全文共 664 字

+ 加入清单

寒假已经过去了,也迎来我们的开学季。这天,全国中小学生都会在晚上八点齐聚cctv,收看教育类节目《开学第一课》,而我也跟以往样,和家人起齐坐电视机前收看着《开学第一课》,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

对于我们有着非凡的教育意义,也让刚过完寒假的我们,尽快从玩乐懒散的状态回归认真学习当中,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授课方式,通过电视媒体的方式,更容易让中学生们的接受。随着《开学第一课》准时的开播,我被有趣又寓意深刻的节目内容所吸引,让原本激动不已的心逐渐平复。

今年正值党的周年华诞,《开学第一课》节目也与以往的节目相比多了几分特殊的意义。通过《开学第一课》节目内容,让我理解到祖国的艰辛发展道路,也让我认识到“没有党就没有新中国”,祖国如今的繁荣昌盛是离不开中国共产党正确伟大的指导,离不开先辈的前赴后继的无私贡献。随着主持人的娓娓道来,祖国与党的发展历程让我热血沸腾,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激发着我的爱国心,让我作为名中国人感到十分自豪和骄傲。

看完《开学第一课》后,在这短短的两小时课程里,让我明白我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是许多仁义之士前赴后继、不畏生死的艰苦努力换回来的;身为祖国的接班人,我们坚定不移的跟随党的步伐、听从党的指挥,弘扬并传承先辈的伟大精神,努力学习知识发展自身,为祖国的建设道路上做出贡献。身处在新时代的我们,应该展现我们新时代青年的青春之风,不仅要增加自身学习知识,更要提升对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少年强则国强,通过德、智、体、美综合性发展自身,体现祖国接班人的价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巨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十二期观后感

全文共 965 字

+ 加入清单

通过青年学习第九季第十二期的学习,使我深深地明白,加强党性修养,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和浩然正气是非常重要的,也使我在党性修养上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特别是使我对共产党员如何增强党性锻炼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现在我对我自学的心得总结如下:

一、在学习中不断提高修改通过的新党章,对党员义务的第一条要求就是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义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共产党员的修养是一个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头脑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人们头脑中天生就有的,需要党员经过刻苦学习去获取,认真读书是共产党员增强党性、加强修养的基本环节和重要途径。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社会进步、历史发展的一种推动力,是人类文明的标志。现代社会是学习型社会。生活在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即是新时期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的必备条件,也是我们共产党员增强党性,加强党性修养的第一途径和基本方法。

二、是学习法律知识。充分发扬社会主义精神,加政治文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要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展开活。

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必须知法,知道了,才能进一步谈到守法和依法办事。我们带头学好法律知识。

三、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学说。在这个认识基础上,党中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而贯彻这个战略的关键,是提高我们的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异常迅速。我们只有努力学习,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充实自己。

古人说:“吾养吾浩然之气”。每一名党员干部如果都能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时刻注意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念,自觉抵制各种侵蚀和歪风,真正把党和人民的权力用来为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服务,就能实现像要求的那样:“全党同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永远同人民群众心连心,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就坚如磐石。”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全国教师发展大会观后感个人心得

全文共 1251 字

+ 加入清单

人的成长精神靠什么,靠的就是读书精神,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如果一个人爱读书。那么他(她)会从书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寻找生活的榜样,净化自己的心灵。把学校办成学习的团体,创建学习型学校,读书型学校,让每一位教师都做一名真正的“读者”,都能成为志同道合的“书友”,这是我们实验中学的教育理想。

一、全体教师积极投身读书活动

要求教师素质的不断提升而不去读书是不能实现的。我校教师在平时繁忙的的工作中,能挤出时间参加读书活动。规定每天利用一个小时的自由读书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每月开展两次的读书沙龙活动,校长分别参与到两个学科组中。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人人都已读过多遍,并注意从中学习教育教学方法,用以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不少老师坚持读教育教学专著,自己拿钱买或向别人借,主动订阅教育教学杂志,坚持写读书笔记和读书随笔,要求每人每周写一篇读书随笔,优秀的随笔挑选出来送河津报社或更高一级的报纸杂志上发表,现在我们学校已经有四十多篇读书随笔公开发表,极大地激发了老师们读书的兴趣,平时经常交流读书体会,有时候还进行激烈的讨论。通过读书,老师们开阔了视野,头脑里注入了新鲜血液。特别是45岁以上的老教师老当益壮,不甘落后,积极参加读书学习。她们成长于特殊的年代,知识的结构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教育孩子的方法陈旧、机械,严重制约着对新一代人的教育培养,而现在,通过读书,使得这些老教师们的专业素质和文化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教育教学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青年教师更是争先恐后。一学期来我们先后组织了:

(1)《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的读书心得经验交流,并选出了__等读书先进个人在校会上做经验交流。

(2)读书网络评比活动,老师们一篇篇有关读书的教育随笔。读书心得都上传到教育网的博客上。

(3)组织教师参加百科知识竞赛活动,大大促进了我校的读书活动。以教师带学生,人人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已在实验中学蔚然形成。

二、努力为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作为一所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学校,要让教师能读好书,必须具备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学校有一个教工阅览室,图书室,可里面的图书,由于经费等原因,很难找到一本本世纪的书籍,而可供教师借阅的书籍则更少。为此,我们想方设法,订阅了一部分杂志,放到阅览室供大家阅读。校长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到运城有名的大书店里为教师购买读书,但还是满足不了教师读书的资源,图书资源问题一直不能解决,有的教师就自己买自己借。去年学校为每个办公室添置了一台电脑,并联网。我们充分挖掘网上资源,让教师到网上读书,汲取营养。有的老师报名参加学习进修,学校妥善安排,让他们学得定神,学得扎实。学校还积极创造机会,组织安排老师参加有关学习的培训,对学习培训的教材,尽可能提供帮助。

不过,我们清醒地看到,教师读书活动的开展,还有好多工作要做,还需进一步深入开展下去,要限度地让教师读好书,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增添后劲。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全文共 2554 字

+ 加入清单

一部电影七个故事,这是中国电影史上前所未有的事情。

七位优秀的导演联袂创作,将七个短片合为一体,将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的大事件娓娓道来。他们将自己对祖国的理解和情感融入电影中,最终为我们呈现了一部笑泪纵横,有温度、有细节,同时具有历史厚度的电影,这本身就是中国电影史上值得书写一笔的事情。

创作团队提出了“历史瞬间,全民记忆,迎头相遇”的创作思路,由创作者投入超强的专业能力和饱满的创作热情,由小人物看大事件,将普通人的命运融入新中国的历史大背景中,让大国小家的自豪感和烟火气巧妙地融为一体,一点一滴,勾起每一个中华儿女对家国情怀的共同回忆。

细品沧桑里的况味

令我哭起来的单元是《前夜》。

开篇没多久,黄渤扮演的林治远就用南方口音说道,28年革命,2000万人的牺牲换回来的红旗,我们能做的只有四个字——万无一失。

28年革命,2000万人牺牲,仅仅就这2个数字,就忍不住让人热泪盈眶。而我喜欢这个单元,并不是因为它背后的宏大与豪情。

《前夜》作为全剧的开篇,重现了庄严神圣的开国大典筹备工作,本来就是一件极富挑战的事情。但导演摒弃了对宏大事件的叙述,而是选择了一个最最细微的点——修理旗杆顶端的“阻断球”——从而对真实的历史事件加以还原,用最细微的元素告诉观众:小到电动升旗都那么不容易,而新中国的成立,又该是何等开天辟地、创造奇迹的伟大功业。

电影中,细致入微的设计图、精确到克的国旗重量、工程师爱吃的驴打滚、街坊邻居家凑出的红绸、故宫门洞里温暖的傍晚阳光,影片用最具象的细节刻画,让人们看到一场活着的庆典,一段活着的新中国历史,一群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革命者、建设者,这些生动的内容不仅能让人们感受到历史的存在,而且能让人们触摸到活着的历史细节,让人们相信历史、被历史感动、为有这样的历史而自豪。

这些细节就是夹杂在历史沧桑记忆中的况味。它不是假大空的豪情与口号,它是琐碎的、具象的、温暖的,是更多地下沉到“人”的身上,把对家国情怀的追忆,把对奉献和坚持的铭记,用普通人能够理解的方式娓娓道来。

回到献礼主题,细细品味,新中国70年的沧桑巨变,背后又何尝不是无数人的坚持和努力,最终汇浪成海。

挖掘平淡中的诗意

让我笑起来的单元是《夺冠》。

故事情节很简单。1984年8月8日,中国女排对战美国队。与此同时,上海的某个弄堂里人声鼎沸,街坊四邻围着小男孩冬冬家的电视机看直播。但是因为电视信号时好时坏,冬冬为了能让邻居们顺利看完比赛,见证历史时刻,错过了与青梅竹马的小美告别的机会,没能亲手把礼物送给小美,而后者即将远赴美国,天各一方。

镜头里再现了大量上海里弄的生活细节,石库门老式房子、小卖部门口兼做电话亭、烫头穿睡衣的中年妇女、胖小孩在家门外吃西瓜。在上海80年代生活过的人肯定对上述画面无比熟悉、无比亲切。影片呈现出轻松愉快的喜剧色彩,同时又充满烟火气,真正做到了把镜头拉到普通人的身边,把话语权交还给老百姓。

但如果仅仅是再现生活场景,那么这个故事就远没那么动人。“电影是生活,但不是庸常”,因而在呈现日常悲喜时,要能在平淡的生活里挖掘到诗意,才能跳脱出当下被桎梏的情境,直至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在这个平淡的故事背后,是关于10岁的小男孩冬冬的成长故事,是关于责任,是关于承担,是关于舍己为人,也是关于时代楷模的感召力。即使10岁的冬冬还无法理解,他这么做是为了什么,街坊邻居对女排比赛的热忱是为了什么,但是在那一瞬间,他披着床单用尽全力支起天线的时候,是他的高光时刻。他的身影,让我想起了想起了少时课本中学过的战斗英雄,想起了《悟空传》里的大圣,甚至想起了超人,这一刻,少年冬冬的形象顿时逃脱了生活的繁琐和平淡,充满了无惧无畏的英雄气概。

徐峥导演所呈现的小人物喜剧的迷人之处,正是在于用心对生活中的人进行观察与捕捉,挖掘生活中不起眼的角落里深藏的美,并为其赋予意义。

(同样精彩的还有《你好北京》。葛优老师将北京的哥”张北京“刻画得惟妙惟肖,几乎一个人撑起了整个故事的嬉笑怒骂、起承转合。该故事同样是从底层小人物身上发掘大情怀、大格局,我有朋友甚至给这个故事排序第一,足见宁浩讲故事的功力不凡。但因为我对上海有情怀,加之篇幅有限,就暂且搁置这个美好的京味故事,留待以后另起一笔。)

遥望大历史的尘烟

令我百感交集的单元是《回归》。

0分0秒升起国旗,一秒都不能差。

电影中为了完成这项任务,使用了三条故事线,分别是斡旋谈判的外交官、负责升级的仪仗兵以及校对手表的钟表师,他们的故事,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最终随着时间线的前进,汇聚到同一个时间点、同一件事,那就是一秒不差地升起五星红旗。导演使用的是她所擅长的多线程讲述故事的手法。

但与同样再现盛典的《前夜》单元相比,《回归》单元似乎又显得有些平淡,它少了点情节上的戏剧性冲突,多了些纪录片不悲不喜、平铺直叙的质感。

品味这样的故事,就得让自己先回到那个时代的情境中,找出那个年代的时代故事和时代气质。

也许回归这件事本身就自带光环,在这个宏大的中西兼容的故事构架下,导演在片中直接使用了部分真实影像,用稍显年代感的画面,直接唤起很多人曾经亲身经历过的回忆。

香港警队的警徽警服,英方官员的西装革履,观影者对于90年代港片、90年代香港的深刻记忆随着剧情发展,再一次被唤醒。当国歌声准时响起,当护旗手肃立敬礼,当维多利亚港上烟花绚烂,当远处东方之珠的旋律渐渐响起,不用怎么煽情,不用怎么渲染,曾经真实存在过的期待、兴奋、骄傲、激动就再一次与每位观众不期而遇,在歌声里泪盈于睫。

97年香港回归,本就是历史时刻、全民记忆。

而如今,悠悠二十二载,任世间岁月轮转,红尘中万家灯火依然。香港依旧,五星红旗依旧,紫荆花旗依旧。

回首望,我与我的祖国永远在一起,会唱国歌的人,祖国会带他回家。

观影结束,已是华灯初上,街头巷尾洋溢着即将迎来国庆长假的和煦气氛,乐观、自信、踏实、轻松。回想电影中呈现的小人物大事件,那些奋斗、牺牲、欢笑、泪水,不禁感慨,今天的中国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真是来之不易,应该十分珍惜。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无论从何种意义上来说,生活在今天的中国,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都是幸运和幸福的。我不由自主地、发自内心与电影中呈现的情感产生共鸣——感谢您,我亲爱的祖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士兵突击观后感

全文共 1273 字

+ 加入清单

刚开始看的时候,是因为许三多的木讷和傻乎乎的样子,让人觉得好笑;再后来,为他折服;最后,每次看完就哭。金戈铁马,斗志男儿,许三多、成才、袁朗、高城、伍六一……一个个人物在脑海里闪现,每个人都有许多闪光之处,许三多是最突出的。一个有着性格缺点的普通农村孩子,硬是凭着自己的单纯和执著,在军人的世界里跌打滚爬,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因为他的笨,让全班人受累;因为他的认真,让全连队为之感动;因为他的执著,让全营战士为之骄傲。

士兵突击》中的主角——许三多。他因为在家排行老三,也是最没有出息的一个之所以叫做许三多。许三多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老百姓的儿子——农民,大多数的农村孩子都是苦命儿,在穷人堆里长大。其实王宝强也是一个农民工,搞建筑的。许三多一没文化,二没见识,老实巴交的一个农村娃。小时侯天天被人欺负,他老爸还天天打他、骂他没出息的“龟儿子”。后来也是在他十八、十九岁的时候,刚好赶上部队下来征兵。他老爸为了他将来有出息,不被人欺负硬是逼着他去应征,他自己不想去,他老爸就打。就这样被一个士官给拯救出来了那个穷山窝。憨厚的身影,两排皓洁的牙齿,操着一口浓重的河南口音,带着一些可爱,嘴里经常说着:“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这句话,已经深深植入许三多的脑海里,让他认真甚至执拗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他在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从一个很胆小、很懦弱的年轻人,成长为具有钢铁般意志的男子汉。他做出了让大家都为之震撼的事,不仅仅是靠自己的双手修筑了一条路,更是让五班的士兵恢复了战斗力和精神支柱;不仅仅是凭着自己的333个腹部绕杠为三班争回了先进班集体的荣誉,更是让三班的士兵明白“一切皆有可能”的道理。在他的字典里,没有懒惰,没有戏言,只有坚持到底的毅力和决心。

许三多被分到了无人管理的红三连五班,那里的几个人都已习惯了现状,都已坠落腐化,而他却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做息安排,每天照例出操,煅练。且把自己最差的踢正步做到了全连最优。

为什么同样生活一处的人会有如此反差呢?是因为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同,他们几个人觉得生活在荒无人烟的地方,没有人注意,即使做得再棒也得不到任何的的赞赏,而随便做些什么也没有人在意,他们做一件事不是考虑它的意义,而是考虑它的“实用价值”,考虑是否会得到别人的赞赏、别人的承认,至于那件事对自己有什么意义,他们根本不知道,也从来不去考虑。他们把生命的意义寄托在别人的赞赏上,而不是自己的感受,这种做法太可悲了,这样的人也太可怜了!人活一辈子应该注重自己的感受,应该为自己而活,何必为了别的赞赏与否而把自己改变?

曾经的我也和三连五班的那几个同志一样,没人关注,没人赞赏时会放任自己,而众人聚集时就会摆弄自己的所长,期盼能成为其中的焦点,可我始终不是众人的焦点,后来我发现,我越是那样就越是没人理会,且自己也会渐渐毁掉。我发现自己在为别人而活,在为别人而改变着自己,我为什么要那样?为什么不好好为自己活一回?后来我不再为谁而改变自己了,也正是从那天起,我找回了自己,也做回了自己,更成为了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全国教师发展大会观后感心得体会

全文共 2965 字

+ 加入清单

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提法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上是多么的重要。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优化课堂教学,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使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这是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在各级各类数学观摩课、研讨课乃至学校的随堂听课,很高兴地看到学生学习方式的明显变化:以往的“师问生答”变成了“畅所欲言”,“师说生听”变成了“自主学习”,“个人学习”变成了“合作探究”,课堂的师生互动气氛异常的活跃,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一定的张扬,这一转变确实令人欣喜。然而,反思却让我们看到: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也折射出一些形式与无效,那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于是过去的“复习型”、“开门见山型”……等导入课题的方法大多被“创设情景”导入法所代替,内容生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很多很多,课堂所追求的“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拥有学习主动权”在预设好的情境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得以落实。但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还是出现了一些情境牵强附会的现象。比如在一次听课中认识《人民币》的情境设计:

教师:昨晚,小红给在上海念大学的表哥写了一封信,他需要什么呢?

学生说:他需要坐火车去上海。 不,坐飞机比较快。打个电话就可以。

教师急了,小明还要上学,他准备把信寄出去,需要什么呢?接着,有学生回答要知道地址的,还有回答要信封的,有的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经历根本就不知道寄信需要什么?终于有一位学生回答出需要邮票,老师象抓到了救命的稻草一样赶紧追问:“一张邮票多少钱?”学生回答:“8角。”于是,教师点出正题:

“那么8角钱可以怎么拿呢?”说了那么多,教师就是让学生思考8角钱可以怎么拿!这些情境创设的盲目性不但冲淡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而且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考虑到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不利于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境设计,必然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在一次数学研讨活动中,谢惠良老师就提出情境创设不能过多地与生活、语文联系;创设导入情境不能太长,新课的导入要简洁有效。所以,有些知识的教学,采用复习旧知引入新知的学习或开门见山,效果会更好更简便更节约时间。

二、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人的思想是从想问题开始的”,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认识中的矛盾冲突,引起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有效的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能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避免问一些“对不对”、“是不是”的不带思考性的简单问题,或者是一些带有暗示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还会使学生产生压倦,影响探究学习效果。只有问在有疑之处、问在关键之处,掌握好问题难易适度并具有启发性,才是有效的课堂提问,才会尽量使数学课堂成为有效的教学,

学生才能用最短的时间学到最多的知识.

三、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素质教育已深入发展,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与人合作,并与同伴交流思想的过程和结果”,不但充分地体现教学的民主,也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是学生取长补短、展现个性的舞台,因而,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很多的课堂上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但是,我们在听课的过程中也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孩子分组围坐在一起,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开始,学生就象蜜蜂采蜜一样,教室里马上是一片嗡嗡的声音和学生忙碌的身影,谁也不知道其他人在说什么和干什么?有的是组长一个人在发挥,其它学生当听众;有的小组合作的分工、意图不明确,学生不知所措,一脸茫然;还有的学生就自个儿在玩……。一些数学课堂过分追求“观赏价值”,非常浅显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不必分组的内容安排小组学习,显而易见的结论要求学生实践、验证,对所学内容不加分析,似乎没有讨论就不是“探索”,不分小组就没有“合作”,没有实践、验证就不会“发现”。合作交流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它的理念是完全正确的,但有些教师却在课堂教学中走形式和走过场的。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首先,我们要思考: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对于那些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就不需安排合作学习。只有那些学生单独不能解决的、并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合作,是为了学生发展的有效合作。其次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应明确:①、分工明确。②、建立机制。③、适时引导。

四、课堂评价的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更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这是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的宗旨。有效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但是,在现行的一些课堂教学中,不管学生回答的问题是简单的还是有难度的,是对的还是不全面的,都能听到老师对学生的表扬命令:掌声鼓励。我们不妨反思一下:过多、无度的鼓励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吗?我认为,评价的首要原则应该是客观公正,在这个基础上,再坚持鼓励为主,才是富有魅力有价值的评价。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正确处理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能把激励评价用到极端,对于学生的错误不能敷衍了事,一定要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然后才能作出相应的评价。对那些有错误,但又蕴涵创新思维的想法,在指出不足的同时,再给予鼓励,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火花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五、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在目前的教学中,教师上课都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动手操作中发现知识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活生生的活动过程,寓教与乐,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体验到学习数学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但是,学生的数学活动是否有效,同教师的组织与引导是分不开的。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有些教师为活动而活动,缺少明确的活动目标,表面上看似热闹,整节课好象学生都在积极地参与活动,但课后学生对知识的收获却甚少,对知识的掌握也不牢固,

更不要提形成知识的系统性了。所以,为了确保数学活动的有效性,开展数学活动时一定要让学生带着具体的学习任务去开展活动,而教师则应该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数学活动中,把

“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的理念真正落实到实处, 让学生能够通过活动有所收获, 这样的活动才起到了活动的作用, 才是有效的活动.

总之,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于教师。我们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要理性的思考分析和认识,将理性和激情相结合,

让数学课堂充满真实, 更加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开学第一课观后感300字

全文共 321 字

+ 加入清单

开学第一课是由中央广播电视平台与教育平台2008年联合创办的大型公益节目,其主要针对的对象是学生类,已独特的方式呈现出来。

而今年的主题是关于少年强,中国强,也可以这么说今年最有意义的是莫过于抗疫精神了,观看了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正因为是这样见证了祖国的励志团结。历代的节目都是爱国,正能量,励志去感化祖国的花朵少年们,正如少年强,则国家强。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而开学第一课节目象征着一个源源不断的能源站,不断的为祖国的少年们灌输着正直思想,正能量励志,是他们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

而每年的开学第一课都是根据当年最重要或最有意义的事情来定夺,使得对于学生们更有利于增长他们的教育真实性,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他们的思想变化,从而实现教育更加真实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闪亮的名字2024最美教师发布仪式》观后感个人心得

全文共 1089 字

+ 加入清单

开学初,我市在教师队伍中开展了强师风、铸师魂,争做人民满意教师的师德教育活动,并将今年定为师德建设年。育人先树德,教师只有树立好自身的形象,才能真心、真情、真意地去教育学生。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让我对《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有了一些具体的了解,使我懂得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性,并约束与规范了我日常的教学行为,努力做一个懂法、守法、护法的人民教师。

学校在师德教育活动中,开展了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从多层次、多角度学习了全国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使我感悟到教师职业的崇高性,认识到我的人生价值。作为一名教师,我应当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正确认清和对待自己应履行的职责。

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学习,使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思想活跃,思维天真,好动,好闹,工作烦燥之时,我会不自觉地把学生的这种习惯当成不懂事,事后想来,这样的我是不应该的,事实上,学生是一个活的生命体,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感觉和要求,优秀的学生人人喜爱,然而调皮的学生也并非一无是处。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副放大镜的眼去寻找与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点带面促进学生进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良情绪,沉下心来,静下心来去教育每位学生,要学会用优秀教师的品质激励自己。和优秀教师相比,我目前的思想境界还要不断提高。在教学方面首先要把学生当作朋友,改变师道尊严的旧观念,使自己的教育深受学生喜爱,家长认可,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

通过学校开展的师德师风学习,也让我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不能光作为一种口号,要付出实际行动,在教育教学中首先要学会不断学习,以学习来丰富自己的学识,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其次,在实际教学中要勤于钻研,倾心育人,要用心去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智力;另外,师是服务于学生的,在服务学生的同时,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总体而言,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学习中,先进教师的精神和行为荡涤了我的心灵,激励了我教书育人的热情,也警示了我工作中的不足,更让我体会到人生的价值所在,即工作是快乐的,奉献是幸福的!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个信息化时代,各行各业一日千里、日新月异,教师行业也不例外,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让学生学得轻松,教者教得愉快,确实是件不容的事。教师每天担负着繁重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就更应加强师风师德建设。近段时间来,通过学习《中小学教师师德行为规范》,心中不由得产生一种对教育事业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应集中精力、集中力量承担起培养下一代人的责任,塑造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青春在战疫中绽放心得体会观后感

全文共 1076 字

+ 加入清单

连日来,以武汉为重点的全国人民经受着又一场严峻的考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无情的肆虐着人民的健康,乃至生命。党中央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防控疫情斗争中高扬旗帜。是呀,冲在防控疫情最前面的,是辛勤的医务工作者,是我们的党员干部。飘扬在防控疫情战场上的那一面面鲜红的党旗上,铁锤镰刀闪烁着金色的光芒。“树旗帜强引领”“亮身份做表率”,这些战斗在第一线的党员干部医务工作者和人民群众一道,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颂歌。

面对继续蔓延的疫情,他这些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不管条件怎样的艰苦,不管面临多大的困难和危险,始终坚守阵地,疫情不被控制绝不回头。犹忆当年林则徐曾有的铿锵誓言——“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如今的党员干部们,更当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下定“疫情不退,我们不撤”的豪迈决心。是呀,最是危难见真情,在这万众一心,共战疫情的时刻,只要紧紧依靠群众,就能汇聚起磅礴的力量,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

不是吗?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白衣天使;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党旗鲜红。从报道中可知,无情的病毒挡不住爱心的流淌,各地的医务工作者党员干部们,组成一支支志愿者队伍,离“小家”,为“大家”,舍弃节假日的休闲娱乐,毅然奔赴充满艰辛与危险的疫情重灾区,为生命而战,为“初心”而战。那一支名为“武汉精神”的志愿者队伍,从三名青年人开始,逐渐形成了一支服务群众战胜疫情的队伍,从口罩提供到其他服务,一直战斗在每一个角落。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爱的力量无穷。

那肆虐的疫情,那特殊的战场,正是检验“初心使命”的考卷。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此时更加凸显。也许,战斗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的同志们,背不出多少高深的理论,但他们牢牢记住了自己的身份,是一名党员,是一名干部,是一名医生,群众有难,必须上前,哪怕舍弃了自己的“小家”,也不能放弃了“大家”。普里尼说:“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在大灾面前,任何人都不是旁观者,但党员干部和医务工作者绝对应该是先行者。

“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疫情未到,防控先行。战场摆在哪里,党旗就飘扬在哪里。疫情防控刻不容缓,党员干部和所有的医务工作者

志愿者们,用智慧勇气和双手,撬动的是防控疫情的“杠杆”,托起的是人民的希望。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信心 同舟共济

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让那一面面鲜红的党旗,在一线阵地上迎风飘扬;那舞动的铁锤镰刀,正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迎接着新一轮春暖花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00字

全文共 573 字

+ 加入清单

时间总是不经意的流失着,一转眼炎热的暑假就要过去了,我们要迎接新学期的挑战,这天最受瞩目的一件事就是2021年《开学第一课》。这是一档对中小学生特意设计,对他们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开学第一课》是一档教学公益节目,以不同的授课方式,结合电视媒介的方法,更好吸取孩子们的喜爱,今年的主题是理想照亮未来,开学第一课节目组请来了张桂梅、杨利伟、杨倩等参加这次节目。用榜样的力量去激励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和发愤图强。

今年的东京奥运会,00后的运动员也不让我们失望,创造了奇迹,也为自己的理想去拼搏,2021年7月24日,杨倩以251.8环的成绩获得2020年东京奥运会射击女子10米气步枪项目金牌,为中国队收获东京奥运会的首枚金牌。 7月27日,杨倩与杨皓然获得2020年东京奥运会射击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金牌,成为该届奥运会上首个夺得双金的运动员,也是中国射击队第一位在同一届奥运会上收获两枚金牌的运动员。 8月9日,杨倩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全国妇联授予杨倩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

看完2021《开学第一课》,我感悟很多,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第一课,当知行合一。今天的读书郎要成为明天的建设者,不仅需要吸收汲取课本知识,更需要在时代的同频共振和实践磨砺中淬炼成长,在第一课让学生们接触社会、感受自然、体验劳动,在与同伴的协作互助中实现人生的进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全文共 441 字

+ 加入清单

好像眨眼间,我们愉快的暑假生活就这么悄悄的结束了,随着九月步步到来,我们又将要迈入学堂学习的生涯之中。在九月一日这一天 ,除了开学这一大事外,备受关注的2022年《开学第一课》也在这一天播出了。

2022年《开学第一课》主题是:____________,作为一档开播十几年的公益节目,每年的《开学第一课》都会根据时下的环境,给我们带来新奇的节目与故事。让我们这些中小学生们,可以通过观看各个故事节目,拓展个人视野,开拓个人见识,为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牢固的基础,定下一个高远的目标。

身为新时代少年的我们,一定要将学习视为己身最重要的事情。对于我们这些学生来说,只有掌握知识,才能在今后的的社会发展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才能在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2年《开学第一课》给我们讲述了很多感人而精彩的故事,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用知识武装自己,用青春照亮未来的道路,用我们旺盛的精力,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为祖国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军训观后感

全文共 699 字

+ 加入清单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在那响亮的歌声中,我们迎来了全体五年级学生都盼望已久的军训活动。

第一天我们在学校举行。早上,我们先听了国防教育知识讲座,使我更加敬仰那些官兵们。然后就是军姿训练、队列踏步。军姿分别是向后转、向左转、向右转、立正等。在站军姿的过程中教官不断提醒我们:抬头、挺胸、收腹、脚跟并拢。同学们站了五分钟便觉得站不了,就连我都感觉脚很酸。军姿站了还不够,还有队列踏步,教官的口令一响,全班同学一起跟着喊“一二一!一二一!口号声连续不断,虽说喊口号的声音非常地响亮,可踏起步来却一点都不整齐,喊一的时候,同学们有的踏左脚,有的踏右脚,有人把手臂甩得老高老高,有的却几乎没有甩动手臂,真是参差不齐啊!早上的军训结束了,我们休息又去听了讲座,从中我了解到了一些军事装备。比如,歼-11A,歼-11B,歼-9A等战斗飞机。听完讲座,又像上午一模一样了。

第二天早上,大家坐着大巴车来到军营,教官们带大家参观了他们的生活区。当来到宿舍时,大家惊讶地目瞪口呆,被子椅子这些常用品被整整齐齐的放在一起。

参观完生活区,又集中在球场看官兵们的军姿表演,那个整齐啊!接下来是我们训练了,我段8个班分开练习,五班又开始了,教官喊踏步走,咱们班不是这儿出情况就是那儿出情况,觉得自己班总是在练习踏步走。但不一会儿就一点问题都没有了。

和上午有一些不一样,又是军训,接着,是表演军姿,然后是各班一个代表去演节目,最后发奖状。我们是最佳团队团结奖。

军训结束了,虽然只有短短两天,可直到现在,这件事依然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从这次活动中,我从教官那里学到了做什么事都要吃苦、耐劳才能把事情办得好,办得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全文共 696 字

+ 加入清单

要说起《开学第一课》,这是档大型的青少年公益节目,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2022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让学生们观看后,内心甚是感慨万千以及反思良多。随着时间匆匆而逝,转眼间又是新学期的到来,面对着,暑假的结束,同学们是时候要返校继续求学之旅。也意味着《开学第一课》专题节目如约进行,以下就是本人对这特殊课堂的感触和体会。

每期的《开学第一课》给我们带来的都是全新的主题呈现,意义非凡,唯有用心感悟,才能感受到其中的内涵与节目价值。而今年的这期《开学第一课》,让我们感受到党的伟大以及当下的我们更是要学会感恩党并且付出实际行动。2022是个有着特殊意义的年份,皆因今年是,这其中的意义甚是深刻值得我们去感受和铭记。回首中国共产党这年来的风风雨雨,不禁让人感叹党的伟大与坚强,为了中国人民,为了祖国,直顽强地拼搏,保护着我们,成为我们最坚实的后盾和保护伞。

通过观看《开学第一课》,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没有党,哪有新中国?又哪有我们现在的生活?所以在面临党的周年,身为中国人的我们心情除了是感慨更多的是感激。如今祖国欣欣向荣,经济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国际地位空前居高,中国人民正满怀喜悦和希望朝着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迈进,正是党的功劳,在党的带领下才有如今的新中国,幸福的祖国,人民拥有美好生活。因此我们都应该以实际行动感恩党的情义。身为新时代青少年的我们更是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定位,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努力学习,向着自己制定的目标勇往直前,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各个方面的能力和加强思想素养,这样将来才能做好党的接班人,为党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也是人生价值最好的展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老师好》献礼教师节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1076 字

+ 加入清单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呕心沥血,默默奉献,要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重大贡献。新时代的教师要立德树人,对根本任务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新时代的高校教师要有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更要规范职业行为,明确师德底线,更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要践行如下几点。

一、一定要坚定政治方向。坚持以思想为指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二、爱国守法。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宪法原则,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作为教师应知法、懂法,认真学习贯彻各项有关教育的政策法规,并在教育工作实践中带头遵纪守法,严格履行教师的责任和义务,自觉维护受教育者和教育者本身的正当权利。同时,教师还应通过教育活动使学生树立法律意识,这也是现代社会对学生的一项的基本要求。

三、大力传播优秀文化。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教师必须为人师表,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率先做到。

四、潜心教书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爱生亲徒,乐教不倦。孔子曾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作为教育门生的座佑铭。教师对学生崇高的教育爱和耐心引导、循循善诱之道,正是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体现。

五、关心爱护学生。严慈相济,诲人不倦,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做学生良师益友。

六、坚持言行雅正。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举止文明,作风正派,自重自爱;正如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人师表可以说是师德的价值的升华。端庄优雅的举止、儒雅的风度、礼貌博学的谈吐、大方得体的着装和整洁的仪容仪表等,都是教师良好素质的外部表现。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它还要求教师本人具有良好的个性修养和心理素质。教师的个性心理品质不仅影响着学生思想人格的形成,也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的人格,教师对社会、对他人以及对学生的态度,都会对学生的现在及将来产生深刻的影响。

七、遵守学术规范。严谨治学,力戒浮躁,潜心问道,勇于探索,教师不单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更应该是一种对学生潜能的开发。教师要激励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培养他们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

八、秉持公平诚信。坚持原则,处事公道,光明磊落,为人正直;做一名高校教师要坚守廉洁自律。严于律己,清廉从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高校党组织战疫示范微党课特别专题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己亥之末、庚子之初,新冠肺炎疫情冲淡了新年的喜庆,人与人,城与城,似乎筑起了一道道高墙。

国难当头,无论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还是坚守岗位的警察;无论是来自各行各业的中华儿女,还是远扬海外的外国友人,都在以一己之力,对抗疫情!大家携起手来,众志成城,一起同心协力,勇敢向前!在这一刻,我感受到了万众一心的力量!

在与病魔的斗争中,更多的人选择了义无反顾,选择了舍己为人!他们身披白衣逆行,拼尽全力守护每一个生命。年过古稀的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再战防疫最前线,她怕儿子不同意,临走前才告诉儿子,她带着决心和毅力,义无反顾地前往武汉,捍卫人民的生命安全,让人民心暖与心安。

在面对记者采访时,李兰娟院士说:“为救治新冠肺炎的病人,把浙江的“四抗二平衡”经验带到武汉,挽救更多人的生命,我们带了设备,带生制剂,带了干细胞,需要多少时间,在那边待多少时间,她坚信一定能把这场战役打赢。”在李兰娟院士身上,我看到了医者仁心,看到了每一位白衣天使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请你们一定要平安归来。

“所有细微之下,都隐藏着春暖花开,冰面破裂的巨响。”立春已至,和煦的春风拂过大地,愿武汉的樱花早日翘首枝头,待到山花烂漫时,华夏再无瘟疫,唯有光明永驻神州大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学生战狼2观后感

全文共 992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观影,我发现自己越来越认真,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以认真没有快进的态度看每一部作品,我喜欢我的认真,同样佩服更认真的吴京。

我看了很多写吴京如何从战1演员向战狼2导演兼演员的主角转换的文章,也看过最近很火的那个吴京“怼”针对他个人英雄主义的视频采访,我发现他早已将自己和冷锋这主角融合,也就是说,他在做现实中的冷锋,而影片中的冷锋也有他的影子。

我不敢说自己多优秀,一边看着电影,一边仿佛看着自己的影子。原先,我和冷锋也有很多相似地方。我们同样好战,个性是当自己或关心的人遇到危险,我们必须会挺身而出,奋勇上前;我们同样有顽强的意志力,在极度艰苦的环境下,在被压迫时,懂得忍耐并伺机反击;我们同样爱着自己的祖国,我的办公桌上永远摆放着飘扬的国旗,也永远将国家放在内心深处,愿她强大平安;我们同样孤独,只但是冷锋是用茅台买醉,我则采取写作方式,我们同样懂得如何化解内心的孤独。

观影结束后,我特意找到吴京片中唱的那首歌,细细品味,真是首好歌。

风去了云也没回我怎样连一个梦想也看不见

人去了心也没回爱与战火一样不堪又可怜

我个性怕听到这种节奏极慢,极度抒情的歌,但每次听到,又舍不得停下来,单曲循环N遍,然后让脑子天马行动的各种想。有时候对生活很无奈,总是失去对它的控制,但又不能放弃,要夺回主权,就像片中不停的打击敌人,好久没去电影院,好久没感受到3D效果下的枪炮声,看着很爽。我真是个矛盾体,渴望和平却又钟情枪炮声,也许我是喜欢战争场面里的火爆。我并不反对吴京片中的超人化主角,我觉得挺好,冷锋的强大是一大亮点,但我十分喜欢他和达康书记配合那段,两个人的默契才是战争的精彩之处,而战争永远是群众行为。

看着可怜的非洲和非洲人民,我开始理解为什么国家要投重资帮忙建设,帮别人就是帮自己,不要思考那么多个人利益得失。我开始佩服那些肯离开家乡,在他乡为他国建设做出贡献的人的伟大。人该有一颗善良的心,不去害人,也不能受到伤害。

片中的女主角选得好,有超多戏份,又和龙小云“默契”的交替,但看着她很舒服,善良的女人才是最美丽的。

这就应是今年写得最认真的观后感,相信短期内不会有作品超过它。我也相信,战狼2会是今年最佳华语电影,没有之一。感谢战狼2带给我的视觉体验和内心冲击,很多片段出现时,我的内心是激动和触动的。无论国旗升起还是降下,无论生活在和平还是战争年代,拥有一颗战狼般的心,是我就应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我和我的家乡》心得体会观后感

全文共 614 字

+ 加入清单

数十年来来,父辈们一直盼望着能过上“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吃上“土豆烧牛肉”的富庶生活,今朝已美梦成真,美好的向往如愿以偿成了现实。可是物质生活提高了,为什么他们总是觉得身边还缺了一点东西-------

苦了一辈子的父辈们,面对突如其来的优越生活,有点茫然不知所措了。有的人整天晃悠晃悠悠然自得;有的人东家长李家短没事找事;有的人干脆不上班打起了麻将;还美其名曰:享受生活。难道这就是盼望已久的“小康”生活么?我迷茫了----

几个月后,我忽然发现,周围发生了悄悄的变化-------

一大早,我来到书店,眼前的景象让我惊呆了:自行车把书店围了一圈又一圈。我找了个地方,好不容易把车停了下来,这停车就把我累得够呛。但走进书店,我才领略到真正的累。

我好不容易挤了出来,刚进去,排队的人都快排出门口了,这一景象映入我的眼帘。可奇怪的是——人们的每一个动作都蹑手蹑脚的,原来是怕打扰到别人.这里的人太多,闷的我都透不过气来,。于是,我匆匆拿了本重要的书便去付账了,排队的人好像一点也没有减少,正当我准备找地方东张西望时,一个温柔的声音传来:“你站我前面吧!”听完,我感到一股暖流从心里散发到脸上“不好吧!姐姐,别人会说的。”“没关系,现在你们正是学习的时候,付过钱,赶紧回家学习吧!”

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小康”却在书店处。

“奔小康”不仅使我们经济飞跃发展,也使人们素质提高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真谛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最美逆行者》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589 字

+ 加入清单

我期盼已久的春节到来了,我和爸爸 妈妈还有妹妹一起开心地回老家过年。可是这个春节过得让我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正月初一下午,我们听到一个消息,就是有一种怪病叫做人传人的病,村里的干部,还有医生都在村口把守,检查来往的行人。我还听说这个病传得特别厉害,马上就要封村儿了。听了这个坏消息,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妹妹就连夜回到了老城,又来到了我们的家。

这次回来之后,我再也没有出去过,就连去楼下扔垃圾,爸爸妈妈也没有让我和妹妹下去过。爸爸和妈妈也很少出去,只有买菜的时候才出去。出去的时候,他们都要戴上口罩。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口罩扔到垃圾桶,洗手。妈妈说在家里也要勤洗手,多锻炼,少出门儿,还要把窗户及时打开通风。

从新闻上,我知道了新型冠状病毒的来势汹汹,短短几日其病疫的魔爪就伸向了整个中国,其严重性比起17年前的“非典”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尽管这可恶的疫情让人望而生畏,但今日的中国早已不再是以前的中国了,现在的中国人不愿再看到无辜的人受伤害,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共克时艰。

在这场疫情中,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用自己内心微弱的光芒,汇聚成了希望的曙光,携手并肩,砥砺前行。84岁高龄的钟南山老先生没有在家颐养天年,而是冒着生命危险来到疫情的第一线,救死扶伤。全国各地的医生公安

保安 环卫工人等一直坚持着一线工作。我们学生也不能正常开课,那么我们就老实地待在家里,跟着老师通过网络上课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