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命题作文高考经典20篇

导语:我们每个人从一出生起,就要学会面对与选择。下面是开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作文,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浏览

3444

作文

147

往年高考半命题作文

全文共 872 字

+ 加入清单

春风送暖,驱走冬日的严寒。花儿绽放,燕子归来,小溪在叮叮咚咚地唱歌……喜欢踏青的你,走在路上,沿路的风景,那么清新,那么美!陶醉在忘我的世界,畅想着一切!把那原本空虚的心灵被填充的满满的,充满着诗情画意……

“诗情画意”源于何?只因走在阅读的路上。

纵观古今,横看六国。有哪一人不是从书籍中得知从前,学做现在,展望未来。优秀的书籍是由高贵的言语和闪光的思想所构成的财富,为人类所铭记,所珍惜,是我们永恒的伴侣和慰藉!

我爱书中散发出的墨香,在淡香中细细品味书中优美的语言,享受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别有一番风韵。我想:每一个故事就是一盏灯,它们在天地之间静静地亮着,点亮了我成长的每一个季节。

心情烦闷时,一本《一千零一夜》便将我带入了那一个个奇幻而又美丽的梦境。我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中游玩,我认识了善良的阿里巴巴,我们一起打败了凶恶的四十大盗;我目睹了阿拉丁驾驭神灯,创造幸福的生活……

遇到困难时,一本《笑话大全》展现出许多搞笑的生活片段和人物对话,我便放声大笑,捂着肚子笑,那大大小小的困难便在我无邪的大笑中灰飞烟灭……

只要一打开书,我就会情不能自已地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之中。这时,世界就向我款款走来,孔圣人的睿智渊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莎士比亚的文思泉涌,林肯的伟大善良……我漫步于先哲大师们洋洋洒洒的文字间,任思想驰骋,开启了一次又一次的精神旅行,一路诗情画意。

书籍陪伴我走过了每一个岁月,它似一个跳跃的音符,也似一幅流光溢彩的图画。它把什么也不知道的我领进了知识的大门,自始自终地陪着我去攀登那知识的山峰;把我带进了知识的宝库,让我的心灵得到净化;它让我有了想象的翅膀,让我有了前行的方向。

与书为友,我的心有了爱,有了光,有了温暖,有了快乐。书,让我明辨人间善恶美丑;书,让我增长知识,学会了思考,使我茁壮成长,是它教会了我什么是人生。李白的浪漫,易安的婉约,杜甫的豪放……让我变得至真,至诚,至善,至美。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了每相亲”。在书中行走,我感到的是安然,是温馨,是智慧,是幸福,是生命的舞动……行走在书中,我的成长路上充满诗情画意。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往年高考半命题作文

全文共 816 字

+ 加入清单

我喜欢初秋的味道,就像枯木逢春那样的欢喜。

初秋,一种悲凉来袭的感觉,瑟冷的,遍处的黄叶婆娑飞舞,好像有一支欢乐的交响曲为其演奏,所以它们飞舞的那么欢快,但欢乐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只是感觉是一首离歌给我的味道。秋来袭本来是处处及染黄,显示出一种金灿灿而丰收的律动。可是初秋的到来却与之不同,大地并没有披上那黄金甲,而是黄韵中带有些绿韵,少许的绿色及斑点,在片黄的秋叶中显得格外耀眼,萧条,瑟索占据许多,但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随手引一片秋叶,反衬的是它那狰傲的绿韵,给人一种不可掩饰,不可放弃,而带有些落寞感,寂寥。颓废的感觉。

我喜欢初秋的味道,秋风渐渐瑟过,沁入沁透整个夏季,遍布的树木都像抹上黄色的染料,连太阳和半边天都抹上了,大地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这球的魔术师给变了一身衣服,在这新衣服的笼罩下,留下了它的味道。秋叶带上它的味道慢慢的掉落,你一片我一片的掉落,大地因此被披上了黄地毯,,漫步在上面,欣赏这秋给我的感觉,感怀使我伤愁,忳郁的只能与秋相伴,问秋,何以至此落寞?赏秋,为何为此态,出于众眼前?悲秋,怎么相与同感?读秋,此为人生。

如今秋依旧续言,怀揣着自己的悲凉与秋交谈,我懂它的意思,它似乎也懂我的意思。漫步秋色,使我更亲近它,卧于秋叶中,使我更了解它,它与我心上的交流,我明白它与我的相同点,可是它好像没有完全明白我,似乎能体现整个的我,但只有一点,它永远不会懂得,或许它也有,可是它最后是以放弃而告终的。细想,那可能是,不是已放弃告终的,而是将那种不能于秋的瑟索抗衡的力量转化成春泥,来抚育后代,让后代来带其完成那份坚持。就是同此,我与它坚持的是不同的,我是半殖民半沦陷,而它却是完全沦陷。秋的神韵只是一种过悲的标志。

清晨,我抚摸树叶的露珠,柔软,又如寒风般的刺骨,沁入我手心,淡漠了,融化了,失去了,蒸腾了。如晚秋般的落破,又如晚秋般的沉沦,无助的心情,只有一个蹒跚的背影在孤秋中活跃,与纷扰而沉沦的世界抗衡。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往年高考优秀半命题作文

全文共 832 字

+ 加入清单

我丢了一张CD,这是最近整理时才发现的。我恍然记得那个女歌手白沙一样从容淡定的声线,以及我千辛万苦淘到它的经历。可是它现在随着我对它的珍爱消失而一并消失了,从刚开始时凭几句歌词、一点依稀的旋律拼命地找寻,到得知它歌名后一家家音像店的挨户搜索,这些经历都随CD风干在时空的某一角落。

难道人生的全部意义不就在于这样永无止境地跋涉和行走吗?你可以拼命追赶,以试图阻止那几缕音乐的飘散,可当你真正买到CD时,却无法赶得上对于它渐渐远离的爱,于是,对于另一张CD的追赶由此而生。

没有人可以停下来,从许多年前我们一出生开始,便在不断赶路。我们匆匆忙忙别别扭扭地踏出第一步,剩下的便全是岔口。各种形色不同的际遇像稠重而混浊的雾飘洒在此间,错综的情感、隐秘的怀想宛如缠绕的藤萝,在老树阴暗的荫蔽下开出零零散散的紫花;而我们的怨怒、痴想、意念盛放在路旁的草丛里,每当我们黑夜赶路时,这些花蕊上飘浮不定的磷火总让我们不寒而栗。我们就是这样赶路,我们就是这样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行走在此间。

当我们踏出第一步时,仿佛内心飞出一道白光,穿过迷雾,到达很远很远。可是,我们并不屑于在此端瞭望,尽管那一端无可捕捉,这道白光没有终点,我们的路也没有终点。无论怎样,在我迈出第一步时,就有这样一个道理横亘在那儿,直至我不断的赶路中,我才不断剥离出它的真相;从这里出发的旅程最远。

所有的人都必须赶路,没有人可以停留。只不过有的人变得迟钝,以至于在城市钢铁森林里折弯了腰,惊悚地听着城市强劲的心跳。而有的人仍旧清醒,他们静静地赶路,面容虽有风尘,却仍是淡定从容。

总归,我们都在赶自己的路,仿佛被冥冥之中的某种力量驱使一样,我们都向着不可预知的某一点奔去,尽管我知道,那一点是不可到达的,但也许,正是因为这不可到达的一点,我们才会如夸父般不停不止。所以,就我们每一个个体而言,我们都是某种意义上悲剧式的英雄,在无可复制的道路上执著地行走。

所以,我说,人生的全部意义便在于永无停息地跋涉和行走——这样地赶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高考往年命题作文

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少了生活的煎熬,又何来人生的那一碗好汤。

熬是长时间的苦,长时间的磨砺,这种磨砺最终会让人升华。历史上,许多名人的成就都是“熬”出来的。《史记》的创造者,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忍受了难以想象的酷刑后,在牢中的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目标,而是吃着牢饭,用汗水和泪水“熬”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留给后人的,除了这流芳百世的大作,还有他在困境中苦熬的背影。但正是这数年不改的决心和忍受了闲言碎语的信念,使他熬了下去,成为了史学上的一个里程碑。

熬也是一种孤独,一次寂寞的修行。就像寂寞出学问那样,长期坐冷板凳也是需要能力和定力的。学者要是奈不住寂寞,也是不能作出学问的,创新者要是学不会熬,也是不能有任何新突破的。

熬,是一种难得的人生体验,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熬得住的。古时的拥有帝王之相的项羽,没能顶住失败的压力,在江边自尽,留给了世人“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义气和正直,也留下了“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的惋惜。而能充分享受“熬”这种境界的,才是人生的赢家。苏轼一生被贬无数,却也还是带着“竹杖芒鞋轻胜马”的情怀,也是十分难能可贵且令人敬佩的。

熬和煎不同,煎是时短而剧烈的,熬是时长而较缓的,有些人承受的了一时的重击却忍受不了长期的“煎熬”,有的人却越熬越有味道,也正是这种坚持,才将人生熬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往年高考半命题作文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意思是说:读书有好处。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这些名人警句我们早已耳熟能详。所以,不管是古今,还是中外,书在各时各地都让人青睐有加。

读书可以增长知识。我国古代有很多人一生的理想便是做官,就是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培根曾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书使我们有文化,有涵养,有素质。读书可以开阔视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乃席芳草,镜清流,览卉木,观鱼鸟。”“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我们有时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旅行,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但我们有书。书使我们开广阔视野,了解自然的旖旎风光,了解社会的风云变化,了解天上的云卷云舒,了解大海的潮起潮落。读书还能培养人的性格。《培根随笔》中写道:“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所以说“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读什么样的书,说什么样的话;读什么样的书,写什么样的文;读什么样的书,做什么样的人。读书真是好处多多,受益多多。尤其在当今社会,更需要大量阅读。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可以开阔视野,还能培养人的性格。所以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让书香伴我们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往年高考命题作文

全文共 859 字

+ 加入清单

席慕蓉曾言:每一条路都有它不得不跋涉的理由;每一件事都有它不得不做的理由。每一只鸥鸟都做同一件事使得它们的队伍总是那样整齐。

我们要做一只合格的鸥鸟,随时调整自己的飞行姿态,不连累集体,为集体造福。

假设,鸥群里有一只鸥鸟没有随时调整自己的飞行姿态以便与身边七只鸥鸟保持一致,那结果会怎样呢?我们会看到七只整齐的鸥鸟和一只飞奔离群的鸥鸟。再假设,八只鸥鸟都不遵守那“无声的指挥”,我们会看到满天喳喳叫的鸥鸟,再也没有艺术美的存在。到时,惊弓之鸟何止一只呢?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独臂军官,因功绩显赫而到一山区做指挥。但每次部队集合时,他总是最后一个到达的人。看着同志们同情的目光,他十分难受。于是,他开始反复练习整理包裹,每次都练得鲜血淋漓,但他不放弃,最后他成为部队里做得最快的人,再也不拖后腿,部队因此在每次作战时都快了很多。

部队里的每个人包括独臂军官在内的人都做好了自己的事情使得部队得到利益。他们每一个都是一只合格的鸥鸟,他们不连累集体,为集体造福。

法国诗人里尔本说:灵魂是身体的庙宇,失去了灵魂,雨水就会滴在身上。

我们体内的每一个零件每天都做着自己的事情,使我们的身子能正常运作,使我们安然,健康。集体是我们的灵魂,它承载着一切。在这里,也许我们都是大众脸,无法让外人看到我们独特的美,但外人也因我们的集体而赞美我们。但若离开这里,我们将是独孤,没有一个庙宇,一个幸福安全的港湾为我们随时随地地遮风挡雨。做一只合格的鸥鸟,这会使你收益良多。

因为希腊每一位哲人的倾心研究,才会有智者学派的光辉;因为每一个游泳运动员都认真做事与整体保持一致,才会有游泳集体奖项落入我们的怀抱;因为《为你读诗》的每一位成员都认真学习,认真做事,认真地做一只鸥鸟,才会有越来越多的社会效应伴随着它,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它,使它成功。

米兰昆德拉说过,生命是一棵结满可能的树。当每个人都做好一只鸥鸟该做的事,这世界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整齐的美。

集体的美就是你的美,那是所有共同的努力,做一只合格的鸥鸟吧,和你的伙伴保持一致,一切因你而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高考的半命题

全文共 905 字

+ 加入清单

学期伊始,我在班干部竞选中胜选,成为副班长,承担起了维护班级秩序、带领同学共同进步、创建优秀班级的责任。新上任的我当然得认真负责,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没想到这副班长当得并不顺利。

中午是同学们休息和学习的时间,可是总有些人爱讲话,不在意他人的感受。我决心消灭这种理象。一天中午,我早早来到了教室里,坐等着违反纪律的同学“上钩”。不一会儿,就听见那张胖在和其他人聊着电子游戏。我站起身来,直接朝着他们走去,张胖一边看着走向他们的我,一边仍然继续肆无忌惮的聊,仿佛还讲得更大声了。我用手指轻敲课桌,提醒他们:“现在是午休时间,请保持安静,或者到室外去聊。”张胖不知是怎么了,特别生气,瞪圆了眼睛,使劲推了我一把,我后退着差点摔跟头。他还大声叫嚣:“牛什么牛?你一个副班长有什么了不起,还管起我来了!”

我办事态度一贯强硬,遇上这种情况更忍不了。我也推他一把,他从座位上踉跄地站了起来。我斩钉截铁地说道:“这是纪律,不许讲话就是不许讲话!”他没等我说完就大步冲了过来,仿佛一头红眼公牛看见了红斗蓬,一场扭打不可避免地开战了……众多同学过来劝架,把我们拉开,以至于有的同学也被我们的手指弄伤。我心里十分不好受,不知该如何是好,好友为我擦干净鲜血直流的手臂,还一面劝导我不要太生气,别跟张胖计较……

很快老师知道了此事,我们被传唤到办公室。办公室内,燥热的空气让我心绪难安,众多思绪在我的大脑中开始打结,直到我无法思考。我怕由于打架被撤职惩罚,又怕老师会狠狠地批评,而张胖又一副随时要“开战”的样子。老师继续批改着作业没理会我们,我心想着这次惩罚肯定很重。我低着头,沮丧着。

老师终于放下了手中的笔,缓缓转过身来,她的第一句话竟然是:“还想打架不?”我们异口同声地说着:“不想。”“那就好。”老师笑了。老师听了事情的经过后,亲和地说:“我不惩罚你们,你们自己刚才已经惩罚过自己了。”老师让我们相互道了个歉,并且微笑着把我们送出了办公室。

我头脑中一片空白,倚在走廊上惊讶不已,回想着老师的话。我的心渐渐平静下来,我长舒一口气,感到无比轻松,原来“惩罚”便是自己心中的忐忑不安。

老师是想让我们明白,冷静下来,看得更远,获得更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往年高考半命题作文

全文共 563 字

+ 加入清单

乌江之上,滚滚浓雾地笼罩着。亘古的风,带着古老的气息,在江涛的水波中翻滚流徙,展开了历史的画卷。一代天骄在此殒落!波涛中,我似乎看见了你——西楚霸王,那蕴藏着“力拔山兮气盖世”力量的身躯!

曾几何时,你年少有为,志在“扫天下”;你智勇双全,立誓“功名就”。“彼可取而代也”体现出你的宏伟大志和英雄气概。

曾几何时,你秉承大道,揭竿而起,巨鹿之战,与秦军九次鏖战,力挫敌军,从此一战成名。

曾几何时,“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你却于心不忍放走了生死劲敌。一桌鸿门盛宴非但没有助你迈向成功,反而埋下了杀机……

曾几何时,“四面楚歌”,只剩虞姬和乌骓马,真是“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英雄末路,只听一句“天亡我也”,自刎于茫茫江边。

你有“破釜沉舟”的果敢与勇气,将士无不以一当十,扭转战局。你在战场上杀伐果断,排除了一个个隐患。可是你为何在宴席上失去了这种气魄?你明知刘邦前途无量,将来可能会与你分庭抗礼,却为何一时心软?

霸王自刎,宝剑沉江,一切皆为空!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诗毫不保留地表达了对你的赞美与缅怀!而这一恨只为不够果断!

一切尘埃落定。西楚霸王一去不复返,大浪淘沙,我只能为你暗暗哀叹。我暗暗自醒:“生活中需要果断!”曾经的霸王为此功亏一篑,何况是我?我应该引以为戒!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高考命题作文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370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命题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高考命题作文的写作方法,欢迎大家参考!

(一)命题作文的出题形式

通常情况下,命题作文所给出的既定题目,可以是一个完整的题目,也可以是一个不够完整、缺少部分词语的题目,因此,我们可以把命题作文分为全命题与半命题两大类。

1、全命题。

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完整的题目,让应试者按照题目要求写作。这种命题是一种传统的作文考查方式。如《比金钱更宝贵的》、《学然后知不足》等。这类命题作文在写作时,关键之处在于如何审题,抓住题眼。一般说来,只要理解了题目的涵义及出题者的意图就比较容易写作,就议论文而言,全命题作文的立意一般都会在题目中有所提示(或暗示),有的题目实际就是直接点明了主题,如《开卷有益》,这样,作文选材的范围也就相对比较明确,不会无从下笔。

2、半命题。

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不够完整的题目,应试者自己必须先补全题目才能写作。这种半命题作文,是一种比较灵活的考查方式,应试者有较大的自由。应试者在考场上可以根据自己占有材料的情况确定选材的范围,根据自己的思考所得确立主题,以保证选取自己比较熟悉的内容来写。如《难忘》、《在我心中》、《论文凭与》等。这类命题在写作时,首先必须补全题目,然后才能根据所补题目文字的涵义进行审题、立意,关键之处在于如何补全题目。由于这种命题给了应试者选材、立意方面很大的自由性,因而应试者应该尽量利用这一自由,选取自我最熟悉、最有话可说的内容来补题,这样,作文的立意与选材就会相对比较容易了。

(二)命题作文的写作过程

应试作文是一种在特殊情境下进行的写作活动,这决定了它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写作,因此,应试作文的具体写作过程也与一般的自由写作有所不同。应试作文中的命题作文的具体写作过程,主要包括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行文、修改等环节;而对于半命题作文还必须有一个“补题”的环节,半命题作文在审题之前必须先补全题目。

1、审题。

所谓“审题”,就是对所给题目中文字所蕴涵的有效写作信息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把握出题者的出题动机,抓住作文的中心问题。审题的关键是寻找“题眼”,也即寻找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如《比金钱更宝贵的》一文的写作,在审题时,应试者应该首先寻找题目文字中的关键词语“宝贵”,抓住了这一题眼,然后就可以选择作文写作的范畴了。你认为比金钱更宝贵的究竟是什么呢?是生命,还是友情?是人格,还是享受?一旦你选定了其中一方面,接下来的立意、选材就会非常轻松了。

2、立意。

“意”,即文意、主题,是写作主体在文章写作中通过各种具体材料所表达出来的中心意思,就议论文而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主题决定着文章写作的构思、行文及修改活动,文章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安排、表达方式的选用及语言的遣用等,都必须围绕主题的表现进行,都要服从、服务于主题表现的需要。

文章的主题决定着文章价值的高低,因此,一篇优秀文章的主题应该尽量做到明确、正确、深刻、新颖,这是文章主题的四个基本要求。

所谓明确,就是要求文章的主题应该清楚明白,使读者通过阅读能够准确地理解并把握,不至于产生歧义,甚至不知所云。普通写作者在一篇文章之中常常什么都想说,写出的东西却什么也没说清楚,含糊不清。清人刘熙载认为:“凡作一篇文,其用意俱可以一言蔽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明确,是与集中分不开的。主题集中才能保证其明确。

所谓正确,就是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主题是写作者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看法,这种看法只有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才是正确的,不能是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错认或歪曲。主题正确,还要求写作者必须站在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阶级的立场上,以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看待事物,保持先进的认识和高尚的思想情怀。

所谓深刻,就是指文章的主题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意义的正确上,而应该进一步开掘,力争深入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让读者从中得到启迪,受到教益,从而深化对事物的了解和认识,给读者留下永难忘记的印象。深刻的主题不是靠作者空洞的说教或人为的拔高实现的,而是通过具体材料揭示出来的,主题的深刻性应该寓于真实、典型的材料之中。鲁迅作品中深刻的反对封建礼教的主题正是这样体现的。

所谓新颖,就是文章的观点见解要有新意,要“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而不是人人皆知的道理。新颖,并不是标新立异,只要善于抓住客观事物的特征、避免一般化,善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并能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就能写出主题新颖的文章来。新颖的主题,一是可以通过选择新鲜的现实材料来实现。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事件,本身就是“人所未见”的,很容易“发人所未发”。选择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新鲜感人的材料,不仅可以发掘新颖的主题,还可以加强文章的时代感。二是可以通过变换立意的角度来实现。对于为人熟知的材料,变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会有新的发现,会得到新的启示。

立意,就是确立主题。就议论文的写作而言,文章的主题(中心论点)一般都会在作文题目中有所提示,如《谁说“班门”不能“弄斧”》,这类文章在写作时,立意这一环节一般不需要再多做思考;但并非所有的题目都是如此,如《论文凭与学识》、《学与思》等。关于《论文凭与学识》,一般的应试者在立意时容易简单化,把论点确立为“学识比文凭重要”这一层面,这实际是审题不严的结果;比较好的立意应该是学识与文凭双重:有文凭没有学识不行,在当前有学识没有文凭也不行。这样的立意在写作时,关键是如何论证后者,如能结合当前职场招聘的现实加以具体阐释,文章会达到一定的深度。

一般意义上的文章写作,在立意时应该尽量遵循以下原则:

A符合材料事实。一篇文章的主题是通过具体材料提炼出来的,而不是写作者随意臆想的,它首先要求符合材料本身的事实,应该是具体材料的本质的真实体现。这样确立的主题也才是可信的,文章也才能具有真实感人的力量。

B反映事物本质。符合事实的主题不一定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一个正确的立意,应该既真实又能揭示事件的本质。普通写作者易于对生活中的事实现象的表象所左右,而不能透过现象反映其本质,因而在写作时常常做出客观的描述,然而往往是简单的罗列,流于表象,不能挖掘到事物本质的真实,这样的立意是不好的。

C体现时代精神。文章的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文章的立意也应该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时代性是文章主题的一个重要特性。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的立意就应该紧扣时代脉搏,把握时代的律动,力争写出具有强烈时代气息、反映时代生活本质的优秀之作。《红楼梦》、《祝福》等作的立意无不如此。在公务员考试的应试作文中,更有必要紧密联系实际,着眼于社会现实,加强文章的时代性。

3、选材。

“材”,即材料,是写作主体从生活和学习中积聚到的供写作之用的一系列事实现象、理论依据和主观感受方面的信息。在议论文中,就是指用来证明论点的各种论据。

在文章写作中,一方面,材料是形成观点、提炼主题的基础。任何文章写作都有一定的主题,主题无论大小,都是在具体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对一定的客观材料进行提炼的结果;另一方面,材料又是说明观点、表现主题的支柱。一定的主题必须通过一定的材料加以表现和支持。有了充足翔实而又典型的材料,才能使文章血肉丰满,表现力强;反之,文章就会空洞无物,缺乏感染力。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一篇文章的内容充实与否,就是文章写作选材成败的具体显现。因此,在文章写作过程中,选材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究竟该如何选择材料呢?

其次,选材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与要求。文章写作中,选材的总原则是要围绕主题选材。这也是选材的最基本要求,文章如何写作都必须遵循这一原则。从这种意义上说,议论文写作中的选择材料实际上就是为了证明论点选择论据,只有论据确凿、充分,才能很好地证明论点。而要做到这样,选材还必须符合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真实。所谓真实,即要求所选取的材料(论据)要确实可信,而不能有半分虚假。这是选材的最基本要求。一般文章要求的材料真实,也就是要选取生活中发生、存在的实实在在的事件、现象或确凿可信的理论依据。前者应该和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实际情况相符,后者应该是科学、合理,经得起推敲和论证的。议论文的写作,更应该注意所选事实论据或理论论据的真实可信程度,只有这样才能以无可辩驳的力量说服人。

(2)典型。所谓典型,即要求所选的材料(论据)具有代表性,而不是单纯的个别事例。典型材料是既有共性又有鲜明个性的事例或理论,能够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有力地表现主题。只有这样的材料,才能以一当十,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3)新颖。所谓新颖,就是新鲜别致,即要求所选材料应尽量新鲜或角度独特,能够使读者耳目一新,获得全新的体验与感受,而不要人云亦云,拾人牙慧。应试者在写作议论文时,应该尽量从自我的观察与阅读中选择那些人所未云的论据。要发现新鲜的材料,首先必须时时关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新生事物,其次是寻找别人没有用过或不常使用的材料,再次还可以变换选择的角度使旧材料出新貌。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历届高考半命题作文

全文共 640 字

+ 加入清单

美丽的梦编织着诗一般的幻想!每当鹰击长空、燕剪春风,总会勾起我美好的联想,继而把我引进梦一般飘渺的意境,骋驰天外,令我喜悦,令我神往!

雄鹰扑打着翅膀,一飞冲天,飞过高山,越过大海,穿过云霄,那神态是那样的威风凛凛万夫莫敌!啊!我多想学它那样翱翔天际。

那脚踏崇山峻岭的万里长城,澎湃的大海,险峻的山峰,广阔的平原,无垠的沙漠!美丽的祖国山河,我多想凌空飞起,把你们尽收眼底。

木欣欣而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也发出过“久在攀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感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尔虞我诈,人们的行为常受到约束。飞上高空,摆脱世俗束缚,那又是多么的飘逸、洒脱、惬意!

大鹏一日东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人们总是希望自己能有朝一日扶摇直上,平步青云。但那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唯有经过艰苦的长途跋涉,方能尝到人生的甘泉!

我不愿作墙角边无人问津,却又孤芳自赏的野花;我也不愿作坐井观天,仅限于一小片天空的青蛙;我要开阔视野,感受生活;我要增长见闻,体味人生……

啊!上帝请赐给我一双雄劲有力的翅膀吧!那么,我就能够大鹏展翅,飞向那连绵起伏的长城,飞向青山,飞向白云,飞向蓝天,飞向大自然的和煦温馨里。

我要带着自己的一身轻盈,寻求人生的真谛。而人生的真谛是在艰苦中的奋发,是在逆境中的自信,是在重压下的勇敢,是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自我适应,自我发展的能力!于是,我会搏击风雨,用“利剑”斩去人生大道满布的荆棘。

忽然,一道曙光照在我的身上,我顿然化作一只仙鹤,飞向湛蓝的天空,延续我披星戴月的人生,飞得越高、越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优秀的高考半命题

全文共 696 字

+ 加入清单

人心像彩灯——会变;人心像音符——会变;人心像绿洲——会变。彩灯之变,路人皆知;音符之变,细听便知;绿洲之变,自然皆知。而人心之变,恐怕就不会轻而易举地知道,我却读懂了人心。

有一次,我骑车子到爷爷家。爷爷家在四楼。因为车没锁,所以只有搬上楼去。因为我还小,不得不借助别人的帮助。这时一位阿姨走过来,我便走上前去,向她求助:“阿姨,你能和我把车子搬到四楼吗?”她诧异了一下,然后心不在焉地丢下一句“谁能搬得上去?”便离开了。她的鞋踏在地上的沉重的声音如尖刀一般深深地刺痛了我幼小的心灵。眼角不由自主地闪着泪光。我仿佛肝胆俱裂,无力地依靠在墙上,陷入迷茫之中。我感受到了强烈的痛苦之情。这淡漠的人情在我心里留下了一道深深的痕迹,令我永远忘不了它。

虽然人心有冷漠的一面,但也不乏热情的一面。

那时,正值冬日,外面还飘着依稀的雪花。我正走在上学的路上,边走边欣赏雪景。突然,我像踩到了光滑的冰一样,全身失重,向后滑了一下,身体向前倾,“砰!”我重重地滑倒在冰上。一股剧痛感立即袭上心头,想叫却又叫不出来。这时——一位阿姨走过来,将我慢慢扶起来,还帮我拍打身上的雪。顿时,一股温暖感涌上心头,我深刻地感到了人心的温暖,热情。

为何同是人,有的人冷漠无情,有的人又热情大方?我认为答案只有一个:人心善变。而这种善变又很难察觉。如枯叶蝶一样,装假作伪是人类的家常便饭。人心,或许是世界上最神秘的东西。

设想一下,若每个人都有冷漠的一面,又有温暖的一面,那世界岂不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分辨不清?

我多么愿意有一双似蝴蝶的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

我读懂了人心,却无力改变人心,只求人们能够醒悟,做一个返璞归真的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高考优秀的半命题

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每一次路过那一条美食街,我的内心总被那一只只鲜红的龙虾勾引着,一阵阵鲜味扑鼻而来,望见那“忆口香”龙虾店门口那些顾客正坐在圆桌津津有味的啃着穿骨香的龙虾,我似乎也有一种身不由己的感觉。

今天,不知怎么的,爸爸也开始怀念起那永久美味的龙虾来,好几次都嚷嚷着要品味一下,妈妈劝不过爸爸,只得由着他去,一路赶到了菜市场,只为了一个目的,买龙虾,现在的龙虾越来越贵,每斤卖到了15元,我偷偷往里一瞄,嗨!

这龙虾的脑袋真大,难怪它在同伴的背上爬上爬下,相互纠缠着,好像为什么事而闹不合似的,谁也不放过,它们就在这里三抓两挠,缠在了一起,等爸爸把它们一快儿夹上来。

我原以为爸爸会只买一斤就好,一斤对他来说足够了,犯不着用这个来扫我们大家的兴,结果他用30元钱买了2斤。

兴高采烈的回到家里,吃完晚饭,爸妈都在商量着着怎么做龙虾,最终决定由爸爸下厨。

我靠在房门静静的瞧着,只见他倒下一堆油,烧红稍后放下一大堆洋葱,一小丁点大蒜和生姜,还生一点小米椒等配料,放在锅里爆炒,直至鲜红发黑。

不一会儿,爸爸端着一大盆鲜红的龙虾来到我面前时,我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哇噻!今天是我阳历的生日!6月2日,正是这个吉利的数字,我们全家坐在餐桌旁也像他人一样津津有味味儿的啃着,就算是在空壳龙虾,我也会细细的品尝,因为这里面有一股特别的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年高考作文指导:高考作文命题技巧

全文共 1115 字

+ 加入清单

在考场上,自然而个性化的语言最能博得赞赏。小编收集了高考作文命题技巧,欢迎阅读。

(一)贴近自身生活。用亲身经历的事或真实的内心感受作为材料。切忌文章大半篇幅引用或概述他人文章内容,这样,会因缺乏自我而得不到认可。

(二)贴近社会生活。选取具有时代色彩的新鲜材料,凭借材料本身的现实意义,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有许多同学生活积累、阅读积累都比较欠缺,作文时一事一议,就事论事,不能旁征博引,文章显得很单薄。而那些能用丰富材料表现中心的文章,常常能得到好评:“听说拿破仑是从炮兵干起,卓别林是从跑龙套开始,本茨是从手工组装创办了‘奔驰’公司,麦当劳(创建初期时)每一位员工要上的第一堂课就是洗厕所,连总裁也不例外。‘合抱之木,起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财富是一分一分积攒起来的,智慧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而成功则是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走出来的。相形之下,有许多人似乎对小事不屑一顾,身上更多的是一种傲气与浮躁,缺少一种从基层干起的务实精神,这正是通向成功之路的最大忌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吴一尘)短短一段文字,小作者选用了四个典型材料,一句警示之语,不仅使文章内容显得充实,文章中心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别具匠心巧构想所谓构思主要指用怎样的方式去表达文章的中心。也许围绕一个话题,同学们会有相同的立意,但如何更好地表达,却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遇到这种,同学们最好用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构思文章,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甚至还可以采用童话、寓言、戏剧、故事新编等独特新颖的形式。尽量不用自己不擅长的文体。个性语言展风彩著名作家丁玲曾说:“没有美的语言,就没有文学,至少没有好的文学。”可见语言表达在作文中所占的分量。但什么样的语言是美的语言呢?“懦夫苟安于温室,勇者跋涉于险峰。”(《尝试的魄力》罗赛)“当你失败时,守住你的信念,保护好你的尊严,做次勇敢挑战者!是跪着,是站着,你自己选。”(《放弃与坚持的距离》白梅)“感谢你赐予我的关爱。天冷时的问候,病床前的照顾;书桌前的关心,临走时的叮咛;高兴时的分享,郁闷时的谈心;成功时的喝采,失败时的鼓励,笼罩着我,滋润着我。”(《给母亲的一封信》栗宛)节选的几段文字都是很美的语言,但它的美不完全在于词句的华丽。或叙事,或抒情,或慷慨议论,或哲理沉思,都是小作者平时写作所形成的个性化语言的集中体现,显得很自然。

在考场上,自然而个性化的语言最能博得赞赏。不要为增加文采而矫揉造作否则会弄巧成拙,失去自我。文字分两种,一种是结构文字,一种是表象文字。有真情实感的就是前者,空无一物的就是后者。所以考生一定有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放松心态,这样才能完成好自己的考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优秀的高考半命题

全文共 821 字

+ 加入清单

人生是为了什么?人生是为了逝去的痛苦!每一次的一件事物的逝去,也许会令你彷徨,也许会令你悲苦,但它带来的,更是你的成长……

小时的我,因学业轻,父母又忙,因此,我便常常被“扔”给乡下的外公外婆照顾。也许很多人会认为,那种清闲的生活,定是十分悠然自得的,但那时的我,却并不是这样想的,炎炎夏日中没有空调,买根冰棒要走几里路,而那些孩子们在小河沟中捉鱼,我也定然不会去的。因此,每天便在那摇摇晃晃的电扇下,一遍遍地看着电视,乏味得很……

直到那天,我照样躺在床上看电视,邻居家的大哥哥从河边回来,看到我躺在床上,便敲了敲窗户,说道:“出来,我带你去放风筝。”听到这句话,我飞也似的跑出屋去,要他拿风筝出来玩。他却说道:“一看就是城里人,在这风筝要自己做!”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他也不理会我,转身就从他家的围栏上抽了几根竹子,又飞也似地跑上楼,收了一件宽大的衣服,连哄带骗地从她姐姐那要来一盒水彩笔,还特地拿来一瓶亮糖纸。

风筝很快做好了,是一只小鸟的形状,他还特意的把“鸟”的眼睛涂成金色,他说这叫“火眼金睛”!

完成了这些,他捧起风筝,正准备放飞时,四周却寂静的没有一丝风声,而蛙叫却显得格外刺耳。他拍了拍我的背,说:“算了,明天再放,现在没风!”

听到这些,我也没有不乐意,毕竟我做了一个风筝呀!即使它有些丑陋。于是,我也就愉快地回家了……

第二天一早,醒来一看,外面呼呼地起着风,于是,我边下楼边喊:“哥,起风了,起风了!”

但当我到他家门口时,却看到他的父母从上海回来了,原来,他们准备今天举家迁往上海,我有些不知所措。这是,他飞奔过来,递给我一个瓶子,里面装满了亮糖纸,他说道:“等我回来,去放风筝!”

后来,他去了上海……

后来,因学业繁忙,我便很少回去。听说他也来过,只是我不在。

如今,我在旧箱子中找到这只风筝,毫不犹豫地将它放飞了出去……“啪”的一声,线断了,那风筝也似我的童年般,逝去了,却又无比美丽,因为,它意味着我的成长……

逝去,也是一种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往年高考半命题作文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比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我从小就喜欢读书,一捧起书,就像扁舟找到了彼岸一样兴奋。

书有着百世也抹不去的清新淡雅的墨香,它可以吸引住喜欢读书的人;书有着无限的知识,它会给你能量;书有着神奇的魔法,给心灵以洗礼。

书中,有比古筝更悠扬的声音,有比世外桃源更诱人的仙境,有比山泉更美妙的话语。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和许多有知识的高尚的人在谈话;读一本好书,就好像交了一个好朋友;读一本好书,大脑中的智慧就在增加;读一本好书,便拥有了一次神仙也享受不到的灵魂之旅。

书像一杯茶,需要你去细细品味才知道它的清香;书像山林间传出的阵阵琴声,时而缓,时而急,时而短,时而长;书像一个百宝箱,找到钥匙,把它打开,就会发现它的奥妙。

读书给了我无穷的乐趣。我常常被书中动人的故事所感动,被经典美文所陶醉,充满悬念的探案故事吸引我,富有哲理的人生格言启迪我。我爱读《简?爱》《安娜?卡列尼娜》《母爱》《红与黑》及四大名著等。我更爱读那些著名作家写的散文与诗歌,如:冰心的《繁星?春水》《纸船—寄母亲》《寂寞》《小桔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温州的踪迹》《匆匆》《儿女》;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偶然》等。

在阳光飘香的日子里,翻开清新淡雅的书卷,任微笑蔓延,任思绪荡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高考大预测命题出炉

全文共 5139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高考可能出现的高频主题,“撞车”高考作文将成为“不可能”中的“可能”……

一、家园

【上榜理由】

家园,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话题,也是近几年世界性热门话题。家园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有温馨的,也有惨淡的;有让人欣慰的,也有让人无奈的……关注物质家园引导考生思考工业文明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敬畏自然的意识;关注精神家园引导考生反思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文环境。家园这个主题既关注了社会热点,又呼唤人文精神,对引导考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很有意义,因为呵护家园,就是在呵护人类的明天。

【专家文题解析】

此主题既具有时代性,又贴近考生生活,考生可放到时代大背景下立意,也可化大为小抓住一点写出深度。

1.物质家园需要呵护。比如要敬畏自然、低碳生活、远离战争、捍卫和平等等。

2.精神家园需要呵护。比如要构建道德体系、加强法制建设、营造文化氛围、提高国民素养等等。

3.呵护家园需要全民的参与。比如要树立责任意识、倡导奉献精神、加强人与人及各部门之间的合作等等。

4.采取层进式结构立意。由物质家园起笔升华到精神家园,也就是由实到虚,综合以上三点进而呼唤如何呵护我们的家园。

二、见证

【上榜理由】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一个个梦想成为现实。历史见证了旧中国的积弱积贫,也见证了“中国人民站起来”;历史见证了“落后就要挨打”,也见证了“改革开放富起来”;历史见证了短缺经济的拮据,也见证了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今天,在“中国梦”指引下的中国人,将会有更多的奇迹见证于世界……

【专家文题解析】

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所以,本主题可从以下角度立意:

1.历史的变迁见证了中国的崛起。如神舟十号上天、“辽宁舰”入役等。

2.生活的变迁见证了人生的悲喜。从此角度立意,考生可选取他人,也可写自己的经历,在文体的选择上宜写成记叙文或散文。

3.某些具体的事物见证了观念的变迁。如手机见证了人与人之间沟通方式的转变,门的变迁见证了城市人际关系的亲疏等等。

4.无论国家、社会、历史、个人层面,见证都需要每个人的实干精神。从此角度立意,考生可联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来行文立意,让文章更具有时代感。

三、中国梦

【上榜理由】

“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同时也是全民族的。它既是我们个人人生的具体理想,也同国家的未来相通,所以在这个大时代舞台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尽最大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因为“中国梦”归根结底是全体中国人共同利益和价值的聚合……

【专家文题解析】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两会上谈得最多的一段话,所以价值这个主题考生可放到时代大背景下立意,也可结合自身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1.每个存在的生命都有价值,承认生命的价值同时也是对生命的敬畏。比如社会的发展需要栋梁,也需要砖瓦、沙土;需要庞大的机体,也需要小的螺丝钉;需要将军,也需要士兵;需要通晓物理的科学家,也需要挥镰抡镐的农民;因为社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整体,需要各种不同材质的人共同来构建社会大厦。

2.每个生命个体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比如封建社会,读书人的价值取向是“学而优则仕”,近代的仁人志士康有为、梁启超,以及孙中山等老一代革命家的人生追求是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他们在为此目标的奋斗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解放后,两弹一星的元勋们,守卫边防的子弟兵,维护社会安定的公安干警,在各行各业无私奉献的千万大众,都在为国家发展、为人民服务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改革开放以来,科技领域的精英们,大批商海的弄潮儿,为推动经济的发展,民族振兴,贡献着自己的才智,实现了他们的人生价值。

3.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生命的价值来源于对自己的肯定,来源于坚持不懈、无私奉献、自信达观、个性飞扬、平凡真诚等等。

四、公平

【上榜理由】

“总量”与“平均”的尴尬反差,“共富”与“个富”的局部失衡昭示我们:托起“中国梦”的,不仅是国家的强大、物质的丰沛,还有圆梦的“舞台”。这个舞台,就是十八大所强调的:“要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唯此,才能拓展“中国梦”的幸福纵深。

【专家文题解析】

用公平托起中国梦,需要权利的平等、机会的均衡、规则的透明。因为只有权利公平,梦想才能起飞;只有机会公平,奋斗才有动力;只有规则公平,社会才能进步。

1.公平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考生可采取并列结构进行阐释,比如一个社会只有公平才能和谐,公平是现代文明进步的尺度,不公平会造成很多社会问题等。

2.实现公平需要政府与全体国民的共同努力。就政府而言,实现公平需要公正和公开,实现公平需要法律的保障等;就个人而言,实现公平需要具有一颗宽容之心,需要一种舍小为大的气魄等。

3.公平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公平问题,不能把它绝对化。上天给谁的都不会太多,只有勇于接受生命的历练,不一味怨天尤人,也许你也会成为别人眼中“不公平”的对象。

五、真情

【上榜理由】

感情是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反应形式,有情感的地方就有温暖与感动,有情感的地方就有快乐与温馨。然而,在物欲横流的当今时代,经济大潮的冲击造成了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淡漠,金钱至上的社会百态对中华民族的美好品德提出了严重地挑战。关注真情,呼唤真情,既是时代的要求,更是高中生在人格上的必修课。

【专家文题解析】

真情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濒危的人重新找到生活的希望;真情是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真情是一片冬日的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面对本主题考生可用化虚为实,点面结合的方法立意:

1.联系现实从社会层面解读,论述当今社会真情缺失的现状。比如道德滑坡、冷漠、自私自利、金钱至上等等。

2.从小事入手,用生活细节打动阅卷老师。比如母亲蹒跚的脚步、老师窗前的灯光、风雪中交警的手势、路人给乞丐撑起的一把雨伞等等,抒发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坚信人间自有真情在。

3.采取层进式结构,由当前社会真情缺失的现象入笔,并分析其原因,最后提出解决方案。

六、情调

【上榜理由】

如今,国人很忙,忙着挣钱,再忙着消费,一项调查显示,70%的中国人日均休息时间少于3小时,还有8%的受访者表示几乎没有休息时间。日益发达的科技手段和现代生活方式让我们的生活新意不断,但忙碌过后常有空虚感袭来,原来我们“丢”的不是生活,而是“情调”……

【专家文题解析】

缺少意趣与闲情的生活方式,会让我们在忙碌中忽略自己的心灵,重拾生活的情调并非要人们闲置大把时光,放弃理想与责任,而恰恰是在提醒忙碌的现代人在创造价值的同时不要丢了自己的“心”。

1.古今对比,论述古人在物质及其匮乏的情况下仍保留生活的情调,而现代人在过度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渐渐迷失了自我的社会现状。比如古人流觞曲水而今人只会住总统套房,古人尽享田园之乐而今人因土地污染严重多地出现癌症村等等。

2.留住生活情调需要有好的生活态度。比如恬淡、知足、学会珍惜、乐观开朗、放慢脚步、亲近自然等等。

3.抓住一点,深度解读追求情调的方法。比如以“仁”为己任,曾参弘道自得其乐,“唯吾德馨”的陋室之乐,孔颜乐处等等,正所谓胸怀超淡之情调,人生何处不乐道。

4.留住生活情调需要外部的环境。比如社会是否公正、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建立等等。

七、反思

【上榜理由】

重提反思精神,是因为近几年我们在同样的坎上栽了太多的跟斗,我们喝了三聚氰胺,又大吃地沟油;我们偷工减料塌了楼,又急于求成垮了桥;我们植树节次次种树不见绿,我们的城市年年下雨回回涝……所以,不仅个人的成长需要反思,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更需要反思,因为无论个人还是国家,如果只顾亢奋向前,而不懂得回首反思,那所谓的“前进”终不会长久。

【专家文题解析】

敢于反思、善于反思是人类的大智慧。反思昨天是为了明天;反思失败是为了成功。在奋进中反思,我们不会偏离目标;在安逸中反思,我们不会沉沦;在失败中反思,我们不会气馁;在成功后反思,我们不会停顿……

1.个人善于反思,让生命永葆活力。如静坐思过、见贤思齐、一日三省吾身等等。

2.国家善于反思,让民族焕发生机。如以史为镜、广开言路、总结执政得失等等。

3.联系现实采取层进式结构行文立意,即为什么一个国家与民族需要反思,我们现在需要反思什么,反思过后我们应该采取哪些行动。从此角度立意,考生可选当前的热门话题作为反思对象,比如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社会公德、迷失的人文精神等等。

八、青春

【上榜理由】

青春,是人生的花季,是充满幻想的多梦的年龄。拥有青春的我们,走出了童稚但并不成熟,拥有了思想但并不深刻。以“青春”为主题的作文,取材范围广,又贴近考生生活,更能引导考生反思自我,抒发成长中的梦想、烦恼、追求、叛逆、亲情、友情……

【专家文题解析】

青春,充满诗情画意;青春,充满无限生机;青春,充满美丽自信;青春,也充满迷惘、困惑和烦恼。考生可用化大为小的方法从以下角度立意:

1.写成记叙文,讲述自己在某个年龄段的某些经历和感受。比如梦想、坚强、叛逆、执着等等,以真情实感打动阅卷老师。

2.由他人的青春入手,抒发别人的成长经历对自己的启发。从此角度立意,考生可选择一位名人做深度解读。比如莫言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苦难是一笔财富;韩寒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在追求青春梦想中张扬……在文体的选择上宜写成散文。

3.倡导“我的青春我做主”,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九、拯救

【上榜理由】

中国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学扫盲,从大米中认识了石蜡,从火腿中认识了敌敌畏,从咸鸭蛋、辣椒酱里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认识了福尔马林,从银耳、蜜枣里认识了硫磺酸……转型期的中国,传统的价值观遭受空前的冲击,而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信仰危机、精神荒漠、道德沦丧正在从根本上颠覆现代文明。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美丽中国梦”,所以这个时代,我们需要拯救的不仅仅是遭受空前破坏的生态文明,更需要拯救的是我们的社会文明。

【专家文题解析】

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与社会的急剧变迁,对既往传统文明形成了重大冲击,作为现代文明重要内容的道德情操更是遭遇到空前的颠覆。当今中国的文明转型首先面临的任务是道德的拯救,因为唯有在坚实的社会道德基础之上,才能稳健地实现文明转型。

1.遭受空前破坏的生态文明需要拯救。比如泥石流、沙尘暴、雾霾天气等等。

2.在经济大潮冲击下失落的人文精神需要拯救。比如道德、信仰、责任、善良、亲情、尊严、宽容等等。

3.各种审美观及历史观需要拯救。比如恶搞文化、穿越剧、过度整容、日本人扭曲历史等等。

4.在外来文化冲击下失落的传统文化需要拯救。因为文化铭刻着民族的记忆,携带着民族的基因,传递着民族精神的火炬,涌动着民族的热血和豪情。

5.拯救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就个人而言,“拯救”的途径就是多读书,经常自省,加强道德修养等。就国家而言,“拯救”的途径可从制度的建立、社会文明氛围、历史传统观念等方面构思立意。

十、创新

【上榜理由】

《周易》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乔布斯走了,苹果失去了一位天才,而世界失去了一位梦想家。人类的发展一次次证明,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书写新的历史,那就是创新。进入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是更加激烈的竞争和较量,知识日新月异,未来社会迫切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时代的主旋律,是新世纪的重要课题,是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更是高中生在成长过程中必备的素养。

【专家文题解析】

“创新”,作为名词,指“创造性”或“新意”;作为动词,指“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创新”是社会永恒的主题,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固有规律。站在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将“创新”提升到理性的高度,“创新”便具有了无比旺盛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1.为什么需要创新。对个人而言,只有求新求异,事物才会有生命力,对国家而言,创新能推动历史与社会的前进。

2.创新都表现在哪些方面。个人的思维方式需要创新、企业的发展理念需要创新、国家的发展模式需要创新等等。

3.怎样去创新。创新要有好奇心,创新需要打破定势、突破传统,创新需要勇气和智慧,创新需要勇于否定权威等等。

4.反思中国为什么难出创新人才。比如教育理念陈旧落后、传统企业文化阻碍创新、民众普遍缺少独立特性的品质、缺少创新性人才成长的环境等等。

5.如何处理好创新与继承之间的关系。比如创新不是所谓的闭门造车、盲目的创新往往会弄巧成拙、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才是永葆生命力的源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历届高考命题作文篇

全文共 810 字

+ 加入清单

探究,作为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式,本应欣然接受。然而,在当下,它却被人视为形式主义的表现,实乃痛哉!在我看来,探究者,不可缺也。

探究是授之以渔。古人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探究是在不给出结论的前提下,老师和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探索和深究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本身就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学会学习,而不只是单纯地授予学生知识。知识是无穷的,没有人能掌握一切知识,但只要学会了探究,懂得如何接近真理,那么,即使我们没有老师,也同样可以获得知识。更何况通过探究所得知识会远比被授予的知识更容易记牢,也更容易学以致用。由此观之,探究,焉能缺乎?

探究是教学相长。学习并非只是学生自己的事,老师也需要提高进步,也需要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而探究是老师和学生的互动。学生通过探究掌握学习能力,老师也可在学生提问的同时启发自己,总结学生的易错点和盲点,从而更容易教导学生走向真知。曾有一次物理课上让我难忘。当时老师突发奇想,编了一道题。对于这道题,她也没把握,只是说让大家一起来探究。一开始全班寂静,直到后来有人提出了一种解题思路,顿时启发了大家。于是,先后有五种方法被提出。而老师也受同学的启发,提出了两种新思路,并且最后总结了大家的探究所得。的确,教学借探究得以相长。由此观之,探究,焉能缺乎?

也许有人仍会对探究心存偏见,会说探究容易流于形式而失去了实质。然而,在我看来,其实不全然。之所以他们会抱怨探究式学习是形式主义,是因为他们本身就不愿参与其中,不想费力劳神去思考。而一旦失去了积极性,探究当然只能流于形式了。倘若大家都积极思考,勇于发言,何患一无所得也?或许有人会说,探究会没有“标答”,努力一场都是徒劳无功。这其实是因为他们对未知的、不确定的事物的一种恐惧和对探究本身的不理解。探究本身就是寻求真知的一个过程,其实质便是启发人思考,探究未来之物。所以,探究不会徒劳无功,只要咱敢于尝试,探究不会流于形式,只要咱积极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高考半命题的

全文共 607 字

+ 加入清单

岁月无如果,有时,想也是过错。

——题记

雪地,有时也埋藏回忆。

寒气弥漫,薄雾初露,胧轻纱。还未仔细欣悦春花,落雨已成飘雪。阳光愈见黯淡,懵懂的世界已冷冷清清。

窗外银装素裹,没有往日一番繁荣景象,有时,我总会忆及那段来自雪地的旧事。

也是孟冬,无意中听得走廊奇声。门外,与寂寥共存。“喵——”呜咽伴寒风一同入耳,暮然低头,只见一幼小白猫,奄奄一息的匍匐在地。

父母匆忙赶来,却也为此而惑。这白猫生的极为好看,毛色纯白,没有一丝杂质,瞳仁湛蓝清澈,恍若一片纯净的碧空。最引人瞩目的是头上一片乌黑,桃形状,像极了小说中的“乌云盖雪”。

白猫在寒风里瑟瑟发抖,惹人怜爱,只怨年少之时,也确实被猫所伤。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于是一溜烟遁入父母背后,只想:为什么要开门?白猫湛蓝的明眸哀愁地盯着我,令人发指。“我看它挺可怜,要不收留它……”母亲心善,不愿见此场景“不要!”年少无知,对一只可怜的幼猫竟心生怕意。幼猫知我意般,悠悠然撑立,继颤步离开。不曾,我看到那双从未离我的眸子,有时,我也想,那时的我,多冷酷无情。为何,舍得了这片寂寥。

曾记那夜,狂风怒吼。冰冷,恍如落寞月光,再入珠帘。

翌日,晨色微明,只见窈窕白雪之上,它静静地屯于雪地,那片蓝天,终被冰雪掩去。

有时,我也想,若那年再踏出一步,事到如今,也不会再愧疚,可惜,没有如果。

有时,我也想当年还未来及反省,它便如漫天雪蝶,一去不返,挽回无能。是我,纵使一条生灵,再不复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高考半命题的

全文共 646 字

+ 加入清单

有时,冥想,便是一种寂寞。

——题记

生活中,也许错过许多,不时回忆起来,感到有点遗憾。

深秋,夕阳西下,树叶在风的摇篮里慢慢飘落。树上果子,已成熟。阳光洒地上,略有一丝暖意。

我坐在窗前,回忆过去,也曾想过许多。忆起三年前的事,我便后悔不已。

同是深秋,听见许多往事。我已错过许多,但这次便不想再错过,像往常一样,我去所住小区门口买早点,望着小区门口两旁那芳香的桂花树,我便陶醉不已,忘了自我。“扑通”一声,我以猝不及防,趴倒在地,右臂稍有蹭破,左臂只是有点疼。我便连忙托着早点回了家。

到家后,手臂便更加疼痛,恰似骨折。我便躺在床上,冰敷了一阵。有时,我也想,如果当时不沉浸风景,便少了这次意外。

爸爸连忙问:“怎么样?要不要去医院啊?”“不用,我这胳膊应该没事,就是有点疼,我想不碍事的。”我回答道。

到下午,我的膀子还是那么疼,爸爸不放心,就带我去了医院检查了一番。医生给我拍了个片子,居然骨裂了。

医生给我打了石膏,说让我一个月后再去复查。我抬着我受伤的手臂,心里有些不舒服,次日,捧着沉重的石膏,再见那个地方,似乎有着一丝丝血迹。

常记起那一日,便伤心不已,有时,我也想,如果当时我一心一意的,不沉醉风景之中,就不会发生那次意外。但是,有时,我也想,如果没有醉人的风景让我沉醉,那么生活会不会单调了些许,错不在风景,在于我。

有时,我也想,很感谢生活中能有这么迷人的风景让我沉醉。有时,看见我的左臂,就像看见了一次深刻的记忆。即使不会留下伤疼痛。即便伤痕不再有,但它恰似倾盆大雨,给了我一次深刻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往年高考半命题作文

全文共 739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人世间有些路是一定要单独一个人去面对,单独一个人去跋涉,不论路再长,再怎么样的远,夜晚再黑,再暗也得要鼓起勇气独自默默的走下去直到看见路灯。

独木桥

第一次来到这深山呼吸清新干净的客气,离开了那天天受二氧化碳“滋润”的城市。感受到了无比的兴奋。看见柳叶里好像有湖或河一样,太阳照射着水光粼粼的样子。揭起那柳树姑娘长长的头发,果然,看见了一条河,河水很清澈还可以看见河水里的大鱼儿向我放电眼呢!

想要去对面的“百花丛”中,必须要过了眼前这一道独木桥

心里百感交集,我之前总喜欢依赖人来做事情。刚刚如果过独木桥

下自习的路上

马上要入冬了,似乎老天爷也冷了似的下了一整天的雨,像老天爷流鼻涕感冒一样时不时打个喷嚏。下了自习,打电话给妈妈来接我回家,妈妈说“:你弟不知道干嘛了,突然发烧了我和他在医院打针,你自己走路回家我今天早上在你书包里放了雨伞。”没等我回一句话,妈妈便匆匆忙忙的挂了电话,只听见嘟嘟的声音。把手机放进去书包里,从书包里拿雨伞出来,再把书包背到前面来预防书包淋湿了。

走出校门口,一眼往四周看去都已经没有人了。一定是刚刚和妈妈通话时用了一些时间呢。雨拍打在雨伞上,噼里啪啦的声音像音乐一样仔细听一听还有一点音律的美呢。一阵冷风却不作美,差点把我手里的雨伞吹掉了,便无心再倾听那音韵之声了。

走到了小区门口,这一段路我一直害怕从未自己走过,因为这一段路永远都黑黑的没有路灯照亮着路面。今天下雨路上又没人,加上没灯又凉飕飕的,显得更加可怕了。撑着雨伞,手里拿着手机用手机开着里面的手电筒。靠着这一点微光,我心里鼓起勇气走过这一段路去到我家那明亮的地方。

到了楼下,抬头往我家的方向看去,看见窗口透出来的灯火通明。再回头看了一下那一段没有路灯的小路,便感觉我似乎一瞬间长大了不少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年高考作文指导:命题作文的审题技巧

全文共 1253 字

+ 加入清单

命题作文的关键是审题,必须找准题目中最能体现题旨的关键字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命题作文的审题技巧,欢迎阅读。

一、命题作文的命题类型主要有三种

(一)完全式命题作文,即题目+要求。题目通常是一个词、一个短语或者一个句子,“要求”则是若干说明,规定本次作文的体裁、选材范围、字数等。如2009年四川省的高考命题作文《熟悉》、湖南省《踮起脚尖》等。(二)材料式命题作文,即材料+题目+要求。这种类型是最近几年高考出现的一种新型命题方式,就是先给出一段材料,而后给出命题,再提出写作“要求”。这种形式与话题作文

二、命题作文的审题技巧

(一)抓住题眼,确定重点。命题作文的关键是审题,必须找准题目中最能体现题旨的关键字词,也称“题眼”。抓住“题眼”,是确立文章写作中心和采用文体的关键。词语式命题如“他们”、“尝试”等,这类标题本身就是题眼。审题时,要理解词语的内涵和外延,要切入题意的深层。短语式标题往往以一个偏正、并列、动宾等结构的短语形式出现,如“在自然中生活”、“举手投足之间”。这类命题限制性更多,审读题眼尤为重要。如“心灵的选择”,抓住题眼“心灵”,才会理解不能写一般的选择,而是要写“心灵”深处产生的触动、挣扎时的心路历程和情感世界,这样才能切合题意。句子式标题常常以一个观点式的形式出现,如“不要轻易说不”,标题本身就是文章立意的中心,但要抓住关键词“轻易”,才能更好地把握作文重点,突出中心。

(二)由表及里,揭示寓意。标题的含义往往是多方位的,有浅表的,也有深层的;有明言的,也有隐含的。有些命题采用比喻、象征手法,命题者拟出一个作文题,常常不只是要求我们写表面的东西,还要求我们写出包含在题目中的深层含义。审题时不能照字面意思去理解,而应该透过表面意义去挖掘内在的含义以及隐藏在背后的寓意。如2009年高考北京卷《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翅膀”是比喻帮助人腾飞的要件,“隐形”是指别人看不见,“隐形的翅膀”可以理解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亲人朋友的关怀和鼓励等。2007年高考安徽卷《提篮春光看妈妈》,“春光”是美好的事物,是无形的而又可感的、令人愉悦的东西。又如2007年高考江西卷《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一泓清泉”指语文带给我的心灵的润泽。

(三)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有些命题比较具体实在,我们需要化实为虚,进行提高和深化;有些命题比较抽象,我们需要化虚为实;还有些命题虚实兼备,考生写作时需要虚实结合。如2009年高考湖南卷《踮起脚尖》,实指是人为了提高自身高度,脚尖着地;虚指是寄寓人们要脚踏实地,全力拼搏,努力争取达到更高的标准。又如2006年高考辽宁卷《肩膀》:既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属于虚实兼备的作文题。实指是,如写“父亲的肩膀”,写一曲亲情的颂歌。虚指是,写要承担责任要团结协作(“并肩作战”);别人给我们打下的基础,英国科学家牛顿说过“我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如2006年高考上海卷《我想握住你的手》:实指时,“你”就必须是一个具体的、身边的事物或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