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最新儿童哲理故事大全(热门20篇)

浏览

4966

作文

1000

驯鹿和狼人生哲理故事

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驯鹿和之间存在着一种非常独特的关系,它们在同一个地方出生,又一同奔跑在自然环境极为恶劣的旷野上。

大多数时候,它们相安无事地在同一个地方活动,狼不骚扰鹿群,驯鹿也不害怕狼。

在这看似和平安闲的时候,狼会突然向鹿群发动袭击。

驯鹿惊愕而迅速地逃窜,同时又聚成一群以确保安全。

狼群早已盯准了目标,在这追和逃的游戏里,会有一只狼冷不防地从斜刺里窜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破一只驯鹿的腿。

游戏结束了,没有一只驯鹿牺牲,狼也没有得到一点食物。

第二天,同样的一幕再次上演,依然从斜刺里冲出一只狼,依然抓伤那只已经受伤的驯鹿。

每次都是不同的狼从不同的地方窜出来做猎手,攻击的却只是那一只鹿。可怜的驯鹿旧伤未愈又添新伤,逐渐丧失大量的血和力气,更为严重的是它逐渐丧失了反抗的意志。当它越来越虚弱,已不会对狼构成威胁时,狼便群起而攻之,美美地饱餐一顿。

其实,狼是无法对驯鹿构成威胁的,因为身材高大的驯鹿可以一蹄把身材矮小的狼踢死或踢伤,可为什么到最后驯鹿却成了狼的腹中之食呢?

狼是绝顶聪明的,它一次次抓伤同一只驯鹿,让那只驯鹿一次次被失败击得信心全无,到最后它完全崩溃了,已忘了自己其实是个强者,忘了自己还有反抗的能力。当狼群攻击它时,它已没有勇气奋力一搏了。

真正打败驯鹿的是它自己,它的敌人不是凶残的狼,而是自己脆弱的心灵。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赞美不是虚伪的语言的哲理故事

全文共 350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次,大象获得了狮王的宠信。

这个消息在森林里一下于传开了,跟平常一样,大家纷纷猜测起来。大象既不漂亮,又不讨人喜欢,更谈不上什么风度仪态!大象凭什么得到这份恩宠呢?众兽之间在互相谈论。

“要是它有条蓬松轻软的尾巴,那我就不舍感到奇怪了。”狐狸转动自己的尾巴说道,“可它并没有这样的尾巴,这是谁都知道的呀!”

“可能是因为它的一对长牙而受宠的吧?恐怕是人家把它的牙当成角啦!”一头公牛出来插嘴说。

“这不是挺明白的事,它用什么来得到人家的青睐,用什么来达到它的显贵的地位,我一眼就猜得出来,没有那对长耳朵,它就无法获得狮王的恩宠!”驴子扑扇着长耳朵说道。

赞美别人来抬高自己,看似高明,实质上愚蠢至极。它不但不会给你的形象增色,而且还会为你平添一种缺点——扭捏作态。真诚地、直接地赞美别人,才是一种好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哲理小故事助听器改变生活

全文共 950 字

+ 加入清单

约翰的母亲配了助听器,家里顿时安静了下来。过去大家总是听见她在厨房用力地关柜门,将锅盆撞击得锵锵震耳;餐桌上每当她放下碗时,大家更极力地忍耐那碗底与玻璃桌面的强力撞击。尤其使人受不了的是她推电锅,如同粉笔滑过滞涩黑板时令人汗毛耸立的锐利音响。

可是,一下子全不见了!甚至她忙碌地在厨房工作,都令人难以觉察,反倒是,当她刚配上助听器,走出医院时,第一句话就是:这里的车子怎么那样吵?回到家,更是麻烦了!老人家开始抱怨每个人说话的声音太大,又说鹦鹉叫得令她想过去把它掐死,甚至电话铃响和别人打喷嚏,都能把她吓一大跳。

于是过去唯恐铃声不够大、甚至得将无线电话放在她枕边的事情,全做了180度大转变,亲友未进门,更得早早叮嘱:别再对着老人家的耳朵猛喊。

尤其妙的是,她自己的嗓门也突然降下了一大半,过去如洪钟的声音,顿时变成了低语,好像说的都是秘密,她说不敢大声,因为怕炸了自己的耳朵。

跟着老人家便有些得意了起来,笑着警告家里每一员,以后别想再背地里说她坏话,因为连其他人关着门讲话,她都可能听得见。指着自己的耳机,老人家说:“我的耳朵比你们强,可大,可小,碰到你们讲悄悄话,只要我把耳机调大声一些,就成了顺风耳!”老人家果然厉害得有些可怕,走在街上,邻居老太太正跟媳妇聊天,年轻人尚且没有听见说什么,老人家却老远地搭上了话,敢情她全听到了,原来是因为过去耳朵不好时,她是半听半猜,日久几乎能从对方嘴唇的移动,来猜想内容,如今听力增进几倍;加上“看”的功夫,自然有了过人之能。

当然助听器也有缺点,就是只戴在右耳,声音即或发生在左边,她也觉得从右边传来,过去大声讲话,她的裸耳还能听见,现在右耳变得敏锐,左耳就完全没有用了。在花园里,只见她一面种菜,一边不断地转头四顾,寻找啁啾的小鸟和鸣蝉;行在街上,后面有车驶近,老人家总是做成要躲避的样子,正如她所说:前10年,不知是怎么过的,倒没让车撞上,只是也没觉得世界这么吵。

这世界真有这么吵吗?对于不觉得吵的人,会不会正像是母亲未戴助听器前,自己反而是噪音的最大制造者?同样的,作画时用强烈色彩的艺术家,吃饭时要大咸大辣的老餐,只怕实际上,对色彩和味道的感觉,反而比一般人来得迟钝。至于那些一天到晚觉得生活太单调的人,恐怕不是真单调,而该怨自己体味生活情趣的能力太差。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男孩与死驴的哲理故事

全文共 384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城里的孩子移居到了乡下,从一个农民那里花了100美元要买一头驴,这个农民接过钱同意第二天把驴牵给他。第二天农民来找男孩,说驴子死了,钱也花光没法退了。男孩就让农民把那头死驴给了他。

几天后,农民遇到了男孩,问他是如何处置死驴的。

男孩说:“我举办了一次幸运抽奖,并把那头驴作为奖品,我卖出了500张彩票,每张2美元。”多年后,长大男孩成了一家大公司的总裁。

启示:在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过程中,如果伴随着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人们的认识能力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发挥,认识的成果甚至是惊人的。

男孩花了100美元买了一头死驴,应该说十分倒霉,但他没有简单处理了事,而是打破常规,从人们急于中奖的心理出发,将驴作为奖品举办幸运抽奖,用创造性思维处置了死驴,并得到了1000美元。如果这个男孩墨守成规,不积极主动进行创造性思考,而且每每遇事如此的话,也许世界上就少了一个当总裁的人才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被习惯绑住的大象哲理故事

全文共 334 字

+ 加入清单

一根矮矮的柱子,一条细细的链子,竟能拴住一头重达千斤的大象

这令人难以置信的景象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

原来,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把它绑在柱子上。由于力量尚未长成,无论小象怎样挣扎都无法摆脱锁链的束缚,于是小象渐渐地习惯了而不再挣扎,直到长成了庞然大物,虽然它此时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但是大象依然习惯地受制于铁链,因为在它的惯性思维里,仍然认为摆脱链子是永远不可能的。

故事中,小象是被实实在在的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看不见的习惯绑住。习惯是某种刺激反复出现,个体对之作出固定性反应,久而久之形成的类似于条件反射的某种规律性活动。而且,心理上的习惯,即思维定式一旦形成,便会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决定我们思维和行为的方式,左右着我们的成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中年汉和他的两个对象哲理故事

全文共 418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个中年人,他的头上已出现白发,他认为这是到了该考虑婚事的年纪了。他不缺钱,因此也就有了好好物色一番的资本。值得骄傲的是女人们都竭力想讨他的欢心,因此这位多情公子也就显得从容不迫,婚姻的确是一辈子的大事啊。

在他的心里,有两个寡妇最让他钟情,一个还年轻,另一个则是半老徐娘,只是由于善于保养,弥补了岁月在她脸上留下的痕迹。这两个女人与他谈情说爱,眉目传情,对中年汉恭维夸奖,还不时帮他梳理头发,美容美发一番。年纪大些的经常把残存的一些黑发一一拔掉,为的是使她与所爱的人更为般配。年轻的这个则恰恰相反,要把他的白发全部拔光。

一个脑袋怎经得起如此的拔法,不多时,那灰白的脑袋就开始谢顶,以至变得光秃秃的了。中年汉疑心两个女人耍弄他,便对二位说:“美人儿,我要十分地感谢你们,你俩让我的脑袋秃成这样,权衡利弊,我现在才明白,我还敢谈什么婚事,我想娶的人总是用她的而不是我的生活方式来规范我。头现在是秃了,美人儿,你俩给我的教诲我将终生受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贼鸥救蜗的哲理故事

全文共 2293 字

+ 加入清单

憨厚蜗牛正在一条大河的斜沙堤的上方往上努力攀爬,在它的正下方是那条匐头朝上趴在斜堤张着大口大酣睡的大名鼎鼎的“叫不醒鳄(因为这条大鳄鱼只要一睡香,就很难被叫醒,所以它便得了一个‘叫不醒鳄’之名)”正在睡觉。憨厚蜗牛正抱着斜沙堤往上攀爬,忽然脚下的流沙一滑,蜗牛就把不住自己轱辘辘地滚了下来。它正好滚进了正在下方睡觉的叫不醒鳄的那朝着上方张大了的鳄口深处,叫不醒鳄纹丝不动竟然没醒。

憨厚蜗牛吓坏了,忙心急如焚慌不择路的往外爬。

正在附近闲逛的一只吃饱了没事唯恐别人幸福的孬贼鸥为了吵醒睡鳄吃掉蜗牛,它便飞落到紧紧闭目的鳄左眼,昂头扯嗓高声大喊:“蜗牛啊!太危险,你在鳄口不安全,鳄鱼要是睡醒睁开它的左鳄眼,一定会把你入口蜗牛咬碎烂,把你吞进肚里面!蜗牛蜗牛太危险,赶快爬出睡鳄咽,逃出鳄口求安全,爬出鳄嘴避大难!看你落进鳄舌端,我就心急似火炼!看你身陷鳄口间,我就心急像油煎!看你现困鳄狼埃我就心急如刀砍!看你蜗牛现在落进鳄口的最下面,我就替你把心悬,我把我的贼鸥心,替你蜗牛悬到了嗓子眼,我把我贼鸥的忧你心,悬上了我的脑袋尖,此时真是十万火急太危险,鳄鱼现在要是醒来睁开眼,还不把你鳄口之蜗咬烂吞进肚里面?蜗牛蜗牛太危险!为了让你脱危患,为了让我鸥心安,你快快在鳄鱼醒来前,爬出万险鳄鱼口,跑到外面避死难?rdquo;

憨厚蜗牛大惊,说声“谢谢贼鸥的关心和提醒”,就加速往外爬。

叫不醒鳄依然酣睡不醒动也不动。

孬贼鸥看自己在鳄左眼上大喊大叫搞不醒叫不醒鳄,就又忙飞落到睡鳄鱼的那个紧紧闭睡着的右鳄眼上大跳大叫:“危险危险太危险,蜗牛你快快爬出鳄嘴躲危难!争分夺秒莫停站,你蜗牛赶紧飞快爬出鳄齿端,快出鳄口避凶险,此时睡鳄要是醒来睁开它的右鳄眼,一定会发现你蜗牛在它的口里面,要是鳄鱼醒来睁下眼,脑袋一昂舌一卷,就能把你蜗牛吞进肚里面!”看叫不醒鳄依然没被自己吵醒,贼鸥就扒着睡鳄的眼皮又大喊:“此时真是太危险,鳄鱼一醒一睁眼,你鳄口之蜗就有大危险,蜗牛蜗牛太危险,我真替你着急喊,你赶快加速往外赶,跑出鳄嘴躲灾难!”

“谢谢贼鸥先生的殷切关照和善意提醒,我必需加快爬速逃出险境!”憨厚蜗牛又感激不尽地道谢了一声急急忙忙往外爬。

叫不醒鳄被孬贼鸥扒着眼皮,依然酣睡如死不动不醒。

孬贼鸥看闹腾鳄目搞不醒鳄鱼,就又忙飞到叫不醒鳄的右耳上扯开更大的嗓音大跳大叫:“危险危险太危险,鳄鱼要是醒睁眼,定能听见你蜗牛在它口里面,它舌头轻轻一翻卷,就能把你蜗牛吞进肚里面!没有把你入口之蜗吞咬死,这条叫不醒鳄睡的真是死!蜗牛蜗牛太危险!蜗牛蜗牛太危险!我真是为你提心吊胆把心担,我真是为你急得腰酸腿疼口冒烟!你蜗牛快快快牛又加鞭,一遛烟地跑出鳄口避凶险!”

“衷心谢谢贼鸥先生对我的无微不至的提醒关照,你是天下对我蜗牛最好的鸟!我一定不负你好争分夺秒往外奔跑!”

蜗牛依然奋腿慢跑,鳄鱼依然酣睡不醒。

看闹于鳄鱼右耳朵,难以吵醒酣睡鳄,孬贼鸥又忙飞到叫不醒鳄的左耳朵上把自己的鸟嘴深探进鳄耳大跳大叫:“极险极险极度危险,蜗牛落进鳄口里面,莫等睡鳄醒来睁眼,赶快逃离鳄口牙尖,看你蜗牛落入鳄口,我就倍感痛心疾首,蜗牛蜗牛快跑快走,赶快跑出凶鳄之口!”

叫不醒鳄依然张嘴酣睡不动不醒。

已经缓跑慢爬蠕动到鳄牙边的憨厚蜗牛则攀上鳄牙冲外大喊:“贼鸥贼鸥你对我蜗牛高声催促不停提醒,对我真是恩重如山爱深似海万般关怀情深意重!经过一个小时的千跑万爬,现在我已翻上鳄牙,再爬下鳄牙翻过鳄唇,我就能跑出鳄口潜入河流成功获救!”

孬贼鸥这下可急坏了,它就冲着鳄耳猛啄猛喊:“蜗牛快快跑下鳄牙,翻过鳄唇逃出鳄嘴!”

吵不醒鳄痛醒鳄,叫不醒恶啄醒恶,这一啄不当紧,可把叫不醒鳄给痛醒了,它睁开眼睛就立即感觉到了口中之蜗的存在,嘴巴一闭就把蜗牛给咬碎咬烂了。

孬贼鸥立即飞天大喊:“危险危险万分危险!蜗牛快快快奔快赶!跑出鳄嘴躲灾避难!”

憨厚蜗牛被鳄咬烂仍对啄醒鳄鱼,残害自己的孬贼鸥感恩无限的大喊:“贼鸥啊贼鸥,你对我高声提醒大声催救,真是比我亲爹亲娘对我都关都爱都好啊!”

叫不醒鳄舌头一翻卷,就把碎蜗牛全部吞下了。

孬贼鸥飞在高空中仍然恬不知耻地大叫:“没办法!我贼鸥对你早就高声提醒,受此大难都怪你蜗牛自己跑的过缓爬的太慢!”

想要害死你,叫不醒鳄鱼还啄不醒鳄鱼?贼鸥想要置你于死地,还要赢取被它加害的你的万分感激。狡猾的孬种总是扯着关爱的喉咙喷着友善的唾星对你作恶行凶,它总是在害掉你的性命的时候还要牟取你的感恩涕零的尊重!正在对你罪大恶极,还要谋取你的不胜感激;想要把你碎尸万断,还要骗取你的感激无限。它“关爱”你的吼声嚎得越高,对你就伤害越大越不友好!它“爱护”你的唾沫喷出的越多,对你就越有罪祸作恶越多!

有多少想要灭亡你的图谋不良,来自于喊帮你的冠冕堂皇?

有多少图谋害死你的罪大恶极,来自于叫助你的豪言壮语?

有多少大声疾呼的“忠告”,没有夹杂阴叫?

有多少状如友善的“良言”,没有暗藏祸奸?

有多少明言爱你的穷凶极恶,暗藏于言之凿凿的动听唾沫?

有多少标榜救你的极恶穷凶,藏匿于悦耳动听的好听唾星?

你能看清多少对你无微不至的“关爱”,包藏起来的暗害?

你能看透多少对你罪恶滔天的阴谋,隐藏于对你万般关爱的义正词严的嘴口?

掰着鳄睛,高声提醒,这是叮咛,还是暗凶?

啄着鳄耳,催蜗快跑,这是示好,还是使孬?

明知蜗缓,还要高喊,明知蜗慢,声嘶催赶,

这是催弱,还是醒恶?这是行善,还是行残?

蜗牛落入鳄口中

此时无声胜有声

鸥在外面高声催

看似施惠实作祟

鸥在口外大嚎叫

看似忠告实使孬

鸥在口外喊催蜗

明是催蜗暗吵鳄

鸥在口外嗷促蜗

明是善助暗作恶

鸥在外面高声聒

救蜗没有害蜗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哲理小故事

全文共 753 字

+ 加入清单

那天的风雪真暴,外面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雪恶狠狠地寻找袭击的对象,风呜咽着四处搜索、

大家都在喊冷,读书的心思似乎已被冻住了、一屋的跺脚声、

鼻头红红的欧阳老师挤进教室时,等待了许久的风席卷而入,墙壁上的《中學生守则》一鼓一顿,开玩笑似的卷向空中,又一个跟头栽了下来。

往日很温和的欧阳老师一反常态:满脸的严肃庄重甚至冷酷,一如室外的天气。

乱哄哄的教室静了下来,我们惊异地望着欧阳老师。

"请同學们穿上胶鞋,我们到操场上去。"

几十双眼睛在问。

"因为我们要在操场上立正五分钟。"

即使欧阳老师下了"不上这堂课,永远别上我的课"的恐吓之词,还是有几个娇滴滴的女生和几个很横的男生没有出教室。

操场在學校的东北角,北边是空旷的菜园,再北是一口大塘。

那天,操场,菜园和水塘被雪连成了一个整体。

矮了许多的篮球架被雪团打得"啪啪"作响,卷地而起的雪粒雪团呛得人睁不开眼张不开口、脸上像有无数把细窄的刀在拉在划,厚实的衣服像铁块冰块,脚像是踩在带冰碴的水里。

我们挤在教室的屋檐下,不肯迈向操场半步。

欧阳老师没有说什么,面对我们站定,脱下羽绒衣,线衣脱到一半,风雪帮他完成了另一半、"在操场上去,站好!"欧阳老师脸色苍白,一字一顿地对我们说。

谁也没有吭声,我们老老实实地到操场排好了三列纵队。

瘦削的欧阳老师只穿一件白衬褂,衬褂紧裹着的他更显单薄。

后来,我们规规矩矩地在操场站了五分多钟。

在教室时,同學们都以为自己敌不过那场风雪,事实上,叫他们站半个小时,他们顶得住,叫他们只穿一件衬衫,他们也顶得住。"

故事启示:正如生命中的许多伤痛一样,其实并不如自己想像的那么严重、如果不把它当回事,它是不会很痛的、你觉得痛,那是因为你自以为伤口在痛,害怕伤口的痛。面对困难,许多人戴了放大镜,但和困难拼搏一番,你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英语哲理故事长HeNeverMissedaGame

全文共 4431 字

+ 加入清单

Bob Richards, the former pole-vault champion, shares a moving story about a skinny young boy who loved football with all his heart.

Practice after practice, he eagerly gave everything he had. But being half the size of the other boys, he got absolutely nowhere. At all the games, this hopeful athlete sat on the bench and hardly ever played.

This teenager lived alone with his father, and the two of them had a very special relationship. Even though the son was always On the bench, his father was always in the stands cheering. He never missed a game. This young man was still the smallest of the class when he entered high school. But his father continued to encourage him but also made it very clear that he did not have to play football if he didn‘t want to.

But the young man loved football and decided to hang in there He was determined to try his best at every practice, and perhaps he‘d get to play when he became a senior. All through high school he never missed a practice nor a game but remained a bench-warmer all four years. His faithful father was always in the stands, always with words of encouragement for him. When the young man went to college, he decided to try out for the football team as a "walk-on." Everyone was sure he could never make the cut, but he did.

The coach admitted that he kept him on the roster because he always puts his heart and soul to every practice, and at the same time, provided the other members with the spirit and hustle they badly needed.

The news that he had survived the cut thrilled him so much that he rushed to the nearest phone and called his father. His father shared his excitement and was sent season tickets for all the college games. This persistent young athlete never missed practice during his four years at college, but he never got to play in a game.

It was the end of his senior football season, and as he trotted onto the practice field shortly before the big playoff game, the coach met him with a telegram. The young man read the telegram and he became deathly silent. Swallowing hard, he mumbled to the coach, "My father died this morning. Is it all right if I miss practice today?" The coach put his arm gently around his shoulder and said, "Take the rest of the week off, son. And don‘t even plan to come back to the game on Saturday."

Saturday arrived, and the game was not going well. In the third quarter,when the team was ten points behind, a silent young man quietly slipped into the empty locker room and put on his football gear. As he ran onto the sidelines, the coach and his players were astounded to see their faithful teammate back so soon. "Coach, please let me play. I‘ve just got to play today," said the young man. The coach pretended not to hear him. There was no way he wanted his worst player in this close playoff game. But the young man persisted, and finally feeling sorry for the kid, the coach gave in. "All right," he said."You can go in." Before long, the coach, the players and everyone in the stands could not believe their eyes. This little unknown, who had never played before was doing everything right. The opposing team could not stop him. He ran, he passed, blocked, and tackled like a star. His team began to triumph. The score was soon tied. In the closing seconds of the game, this kid intercepted a pass and ran all the way for the winning touchdown. The fans broke loose. His teammates hoisted him onto their shoulders. Such cheering you never heard.

Finally, after the stands had emptied and the team had showered and left the locker room, the coach noticed that this young man was sitting quietly in the corner all alone The coach came to him and said, " Kid, I can‘t believe it. You were fantastic! Tell me what got into you? How did you do it?"

He looked at the coach, with tears in his eyes, and said, "Well, you knew my dad died, but did you know that my dad was blind?" The young man swallowed hard and forced a smile, "Dad came to all my games, but today was the first time he could see me play, and I wanted to show him I could do it!"

Like the athlete‘s father, God is always there cheering for us. He‘s always reminding us to go on. He‘s even offering us His hand for He knows what is best, and is willing to give us what we need and not simply what we want. GOD has never missed a single game. What a joy to know that life is meaningful if lived for the Highest. Live for HIM for He‘s watching us in the game of life!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小故事包含大哲理

全文共 2263 字

+ 加入清单

1、父子二人经过五星级饭店门口,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进口轿车。儿子不屑地对他的父亲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父亲则轻描淡写地回答:“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有钱!”

(注:你对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内心真正的态度?)

2、晚饭后,母亲和女儿一块儿洗碗盘,父亲和儿子在客厅看电视。突然,厨房里传来打破盘子的响声,然后一片沉寂。儿子望着他父亲,说道:「一定是妈妈打破的。」「你怎么知道?」「她没有骂人」

(注:我们习惯以不同的标准来看人看己,以致往往是责人以严,待己以宽。)

3、有两个台湾观光团到日本伊豆半岛旅游,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其中一位导游连声抱歉,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而另一个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诸位先生,我们现在走的这条道路,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窝大道。」

(注:虽是同样的情况,然而不同的意念,就会产生不同的态度。思想是何等奇妙的事,如何去想,决定权在你。)

4、同样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作文中说他们将来的志愿是当小丑。中国的老师斥之为:「胸无大志,孺子不可教也9外国的老师则会说:「愿你把欢笑带给全世界9

(注:身为长辈的我们,不但容易要求多于鼓励,更狭窄的界定了成功的定义。)

5、有一个欧巴桑在首饰店里看到二只一模一样的手环。一个标价五百五十元,另一个却只标价二百五十元。她大为心喜,立刻买下二百五十元的手环,得意洋洋的走出店门。临出去前,听到里面的店员悄悄对另一个店员说:「看吧,这一招屡试不爽。」

(注:试探如饵,可以轻而易举的使许多人显露出贪婪的本性,然而那常常是吃亏受骗的开始。)

6、乞丐:「能不能给我一百块钱?」路人:「我只有八十块钱。」 乞丐:「那你就欠我二十块钱吧」

(注:有些人总以为是上苍欠他的,老觉得老天爷给的不够多、不够好,贪婪之欲早已取代了感恩之心。)

7、在故宫博物院中,有一个太太不耐烦地对她先生说:「我说你为甚么走得这么慢。原来你老是停下来看这些东西。」

(注:有人只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上狂奔,结果失去了观看两旁美丽花朵的机会。)

8、妻子正在厨房炒菜。丈夫在她旁边一直唠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赶快把鱼翻过来。快铲起来,油放太多了!把豆腐整平一下。哎唷,锅子歪了9

「请你住口9妻子脱口而出,「我懂得怎样炒菜。」

「你当然懂,太太,」丈夫平静地答道:「我只是要让你知道,我在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

(注:学会体谅他人并不困难,只要你愿意认真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看问题。)

9、第一名

毕业典礼上,校长宣布全年级第一名的同学上台领奖,可是连续叫了好几声之後,那位学生才慢慢的走上台。

后来,老师问那位学生说:"怎麽了?是不是生病了?还是没听清楚?"

学生答:"不是的,我是怕其他同学没听清楚。"

(注:名与利是多少人的捆绑、多少人的心结?我们被教育要争气、要出头,但是争气出头的,不过是少数人,沉默的大众毕竟还是多数。想一想,有那麽多人都和你我一样,不也是很兴奋的一件事吗?)

10、理由充份

一辆载满乘客的公共汽车沿着下坡路快速前进着,有一个人后面紧紧地追赶着这辆车子。

一个乘客从车窗中伸出头来对追车子的人:"老兄!算啦,你追不上的!"

"我必须追上它,"这人气喘吁吁地说:"我是这辆车的司机"

(注:有些人必须非常认真努力,因为不这样的话,后果就十分悲惨了!然而也正因为必须全力以赴,潜在的本能和不为人知的特质终将充分展现出来。)

11、原来如此

甲:「新搬来的邻居好可恶,昨天晚上三更半夜、夜深人静之时然跑来猛按我家的门。」

乙:「的确可恶!你有没有马上报警?」

甲:「没有。我当他们是疯子,继续吹我的小喇叭。」

(注:事出必有因,如果能先看到自己的不是,答案就会不一样。在你面对冲突和争执时,先想一想是否心中有亏,或许很快就能释怀了。)

12、误会

某日,张三在山间小路开车。

正当他悠哉地欣赏美丽风景时,突然迎面开来一辆货车,而且满囗黑牙的司机还摇下窗户对他大骂一声:"猪"

张三越想越纳闷,也越想越气,于是他也摇下车窗回头大骂:"你才是猪!"才刚骂完,他便迎头撞上一群过马路的猪。

(注:不要错误的诠释别人的好意,那只会让自己吃亏,并且使别人受辱。在不明所以之前,先学会按捺情绪,耐心观察,以免事后生发悔意。)

13、后生可畏

小男孩问爸爸:"是不是做父亲的总比做儿子的知道得多?

爸爸回答:"当然啦!

小男孩问:"电灯是谁发明的?"

爸爸:"是爱迪生。

小男孩又问:"那爱迪生的爸爸怎麽没有发明电灯?

(注:很奇怪,喜欢倚老卖老的人,特别容易栽跟斗。权威往往只是一个经不起考验的空壳子,尤其在现今这个多元开放的时代。)

14、不必紧张

小明洗澡时不小心吞下一小块肥皂,他的妈妈慌慌张张地打电话向家庭医生求助,医生说:"我现在还有几个病人在,可能要半小时后才能赶过去。

小明妈妈说:"在你来前,我该做什么?"

医生说:"给小明喝一杯白开水,然后用力跳一跳,你就可以让小明用嘴巴吹泡泡消磨时间了。

(注:放轻松些,生活何必太紧张?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何不坦然自在的面对。担心不如宽心,穷紧张不如穷开心。)

15、钥匙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

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注:每个人的心,都像上了锁的大门,任你再粗的铁棒也撬不开。唯有关怀,才能把自己变成一只细腻的钥匙,进入别人的心中,了解别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职场哲理小故事

全文共 222 字

+ 加入清单

故事:两个园林工人吃饭时闲聊。甲说:“整天挖坑种树的,让人烦透了!”乙说:“你想着咱们是在建设一个美丽的新花园,这样心情就好多了!”多年后,甲依旧在花园里挖坑种树,而乙却成了设计师。其实改变现状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心中有个“新花园”就可以了。

故事启示:真正冠绝一时的人物有赖于时代,他们之中并非个个都能生逢其时,或虽生逢其时却又不能因时而动。但是,人的智慧毕竟有一个长处:即它是永恒的。纵然现在不是他得志的时光,总会有许多别的机会可让他一展风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穷人与富人哲理故事

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

有个穷人,因为吃不饱穿不暖,而在佛祖面前痛哭流涕,诉说生活的艰苦,天天干活累的半死却挣不来几个钱,哭了半晌他突然开始埋怨道:“这个社会太不公平了,为什么富人天天悠闲自在,而穷人就应该天天吃苦受累?”

佛祖微笑的问:“要怎样你才觉得公平哪?”

穷人急忙说道:“要让富人和我一样穷,干一样的活,如果富人还是富人我就不再埋怨了。”

佛祖点头道:“好吧!”说完佛祖把一位富人变成了和穷人一样穷的人。并给了他们一家一座煤山,每天挖出来的煤当天可以卖掉买食物,限期一个月之内挖光煤山。

穷人和富人一起开挖,穷人平常干惯了粗活,挖煤这活对他就是小菜一碟,很快他挖了一车煤,拉去集市上卖了钱,用这些钱他全买了好吃的,拿回家给老婆孩子解馋。

富人平时没干过重活,挖一会停一会,还累的满头大汗。到了傍晚才勉强挖了一车拉到集市上买,换来的钱他只买了几个硬馒头,其余的钱都留了起来。

第二天穷人早早起来开始挖煤,富人却去逛集市。不一会带回俩个穷人来,这两个穷人膀大腰圆,他们二话没说就开始给富人挖煤,而富人站在一边指手画脚的监督着。只一上午的功夫富人就指挥两个穷人挖出了几车煤去,富人把煤卖了又雇了几个苦力,一天下来,他除了给工人开工资的钱,剩下的钱还比穷人赚的钱多几倍。

一个月很快过去了,穷人只挖了煤山的一角,每天赚来的钱都买了好吃好喝,基本没有剩余。而富人早就指挥工人挖光了煤山,赚了不少的钱,他用这些钱投资做起了买卖,很快又成了富人。

结果可想而知,穷人再也不抱怨了。观念决定命运,想法决定活法。

看了以上的小故事,如果你现在还不富有的话,哪说明你需要给你的大脑充电,一个人穷一定是脑袋穷,所谓脑袋空空口袋空空,只有不断的投资你的大脑银行,你的口袋才会真正的富有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哲理故事分享

全文共 354 字

+ 加入清单

一对年轻的夫妇对面搬来一户新邻居。第二天早上,当他们吃早饭的时候,年轻的妻子看到了新搬来的邻居正在外面洗衣服。

妻子对丈夫说道:那些衣服洗得不干净,也许那个邻居不知道如何清洗。也许她需要好一点的洗衣粉。丈夫看了看了妻子,沉默不语。

就这样每次邻居洗衣服,妻子都会这样评论对方一番。

大概一个月后,年轻的妻子惊奇地发现,邻居的晾衣绳上居然悬挂着一件干净的衣服,她大叫着对丈夫说:快看!她学会洗衣服了。我想知道是谁教会她这个的呢?

她的丈夫却回答到:我今天早上一大早起来,然后我把玻璃擦干净了。

哲理】:在咱们作出判断之前,首先要看一下你的窗户是否干净。咱们所看到的东西取决于眼前窗户的纯净度。

在咱们作出任何评判之前,咱们应该检查自己是否客观,是否能看到对方好的一面,而不仅仅是找出问题审判对方。所以请务必擦净你的窗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会救人的鱼哲理故事

全文共 783 字

+ 加入清单

在老挝境内的媚公河里,生活着一种会救人的鱼。

这种鱼长约50厘米,身形呈大刀状,背鳍柔软,尾巴宽阔。一旦发现有人落水或者船只遇难,这种鱼便会立即用尾巴拍击水面,通知同伴集合,然后成群结队地游向落水者,用它们的身躯及时将落水的人或船只托出水面,并向岸边游去,直至脱险后才悄然离去。当地人根据鱼的特点,称它们为救人鱼。

于是,当地渔民便有了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就是从来不会捕食救人鱼,就算误捕了救人鱼,也会及时放生。但因为救人鱼的味道十分鲜美,其经济价值十分可观,还是有人偷偷地捕捞救人鱼。

有位叫索朗的人,趁着浓浓的夜色,假装驾船遇难的样子,等救人鱼将他送上岸后准备离去时,他便会突然将早已准备好的渔网撒向救人鱼!

尝到了甜头的索朗,从此白天躺在家里睡大觉,晚上则假装落水,诱捕救人鱼!

因为只需要救一个人,救人鱼只出动很少便能将他救上岸,索朗觉得以这样的速度赚钱太慢了。如果能一下子出动十几个人或者更多的人,那么救人鱼一定会出动得更多,于是他的收获也会更多,如果运气好,他一夜之间便能成为富翁!因为捕捞救人鱼是一件让人们所不齿的事,要找来那么多人肯定是不可能的!最后,索朗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扎很多草人,趁着夜色全部推入水中。

就在索朗跟那些草人一起跳入水中不久,他便看到了一大群救人鱼一边不断地用尾巴拍打水面,一边向他落水的方向游了过来,索朗兴奋得差点大叫起来:我要发财了!但还没等索朗叫出声来,他便发现自己的腿在水里抽筋了!

索朗连喝了几口水,他一边尽力向水面划着,一边大喊:救命啊!

可是,因为是在晚上,渔民都在村子里睡觉呢,也就没人听得到他的呼救声。救人鱼可不管他怎样叫喊,因为它们都在忙着救人呢,当救人鱼将一船的草人都推上岸后,索朗已经沉入了河底!

这是个在老挝民间流传了许多年的故事,老人们总是用这个故事来教育孩子们:那些贪婪的人,尽管也能侥幸获利,但最终一定会被贪欲葬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逃避与借口只能带来更多危机哲理故事

全文共 1284 字

+ 加入清单

在懦夫的眼里,做什么事情都是有风险的,都存在着困难。要知道,人生中如果没有了任何困难,也就丧失了一切潜能和机遇。当你勇敢地迎接挑战,并且克服了困难,就会更加有成就感。其实,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当你勇于尝试,把工作完成后,你就会发现,事情并没有原先想象中的那么困难。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职场上,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关键的是,我们面对困难时所选择的态度。有的人选择逃避,有的人选择了积极面对,而不同的选择注定了迥异的结果。

有人问一位登山专家:"如果一个人在半山腰,突然遇到暴雨,应该怎么办?"

专家答道:"应该往山顶上走。"

这个人感到有些困惑,不禁问道:"为什么不往山下跑呢?山上风雨不是更大吗?"

专家解释道:"往山顶的方向走,虽然风雨可能会大些,却不足以威胁到你的生命。山下看起来似乎比较安全,却可能遇到山洪暴发,而危及到你的生命。对于风雨,逃避它,你只有被卷入洪流;迎向它,却能获得生存。"

面对困境,很多人选择了逃离风险,以求得暂时的安稳。但是,无数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风险几乎无处不在,困难也比比皆是。当一个人没有危机感之时,正是一个人危险的开始。要想生活在一个没有任何困难、风险的世界,那只能是一个无法实现的幻想。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工作也是一种探险。如果你不去主动迎接风险的挑战,那就只有等待风险的降临。在工作中,不论你喜欢与否,都得去面对各种问题。作为员工,要有面对现实的勇气,在遇到挫折时,应该冷静地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将它变成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机会。

如果在工作中遭遇到难题的挑战,就选择逃避,甚至想要逃跑(转换工作),这能解决问题吗?在哪里又不会遇到问题呢?再遇到问题怎么办?继续逃跑?如果自身的能力没有提高,那么在任何地方都会碰到问题,到时候怎么办?显然,逃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正视困难的人,才有战胜困难的希望。

海明威说:人生,就是一场战斗。与谁战斗呢?与自己!其实就是与自己的懒散、退缩、逃避行为进行战斗。一个人能够战胜自己,就能够战胜一切,任何看似巨大的困难、貌似强大的敌人在他面前都会变得很渺小。

很多任务看似不可能,但是,只要你勇敢地接受这项挑战性工作,大多数情况下,"不可能"往往就变成可能了。最大的障碍不是别的,它就来自于你自己!卡耐基在一次演讲中说道:"很多人都比自己想象的更精明能干,可人们却在不知不觉中对自己的智慧进行了贬低。"

有些人遇到稍有难度的工作就忍不住想打退堂鼓,认为自己这也做不了,那也做不了。要知道,做任何工作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即使日后你自己作了老板,也会有更多想像不到的难题。

人都有趋利避害的畏难心理,对那些容易解决的事情愿意承担,而把那些有一定难度的工作推给别人。这种心态如果长期左右着我们的行动,很容易导致我们的一无所成。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安全的农夫》:

有人看到一个农夫在农忙季节什么也不干,感到很奇怪,就问他:"你种小麦了吗?"

农夫回答:"没有,我担心老天不下雨。"

那人又问:"你种棉花了吗?"

农夫说:"没有,我担心虫子吃了棉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哲理小故事

全文共 377 字

+ 加入清单

一位年轻人在岸边看到水中有一块闪闪发亮的金块,他很高兴,赶紧跳进水里捞取。但是任凭他怎么捞都捞不到。筋疲力竭、全身既湿又脏的他只好上岸休息,没想到在水波平静之后,金块又出现了。

他想:“水中的金块到底在哪里呢?我明明看到了,为什么却捞不到呢?”于是,他又跳下去捞,结果还是没有捞出来,他实在很不甘心。

这时,佛祖出现在他面前,看到他全身湿淋淋又脏兮兮的,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年轻人回答:“我明明看到水中有金块,但是不管怎么捞都捞不到。”

佛祖看看平静的水面,再抬头望着树,说:“你看,金块不是在水中,而是在树上!”

【感悟】

许多人都如同这个年轻人一样,把积聚金钱看成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去做,结果却劳而无功,不仅没有得到金钱,而且还丢掉了比金钱更宝贵的东西。金钱有时同样是可欲而不可求的,倘若你为了得到金钱,不惜破坏或舍弃自己的人格。那么,你得到了金钱又能如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哲理故事读后感

全文共 469 字

+ 加入清单

这几天,我看了一本名叫《中外哲理故事》的书。在这本书里,有许多有名气的人励志而又不怕困难的故事。但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我还有一个苹果》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说,在北欧的瑞典,有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老人,名叫斯坦利·库尔茨。他本是一名医生,但对沙漠探险情有独钟,曾多次深入沙漠探险。有一次,斯坦利·库尔茨试图穿越撒哈拉大沙漠,但不幸的是,他遭遇了一场铺天盖地的风暴。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瞬间使他一无所有:向导不见了,驼群不见了,水和食物都不见了。斯坦利恐惧极了。

绝望的那一刻,他下意识的把手伸进了口袋,竟意外的发现,口袋里还有一个苹果。斯坦利坚信自己手上的苹果,凭着还有一个苹果的信念和求生的意志,终于走出了撒哈拉大沙漠。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在困境面前,我们一定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去坚持最初的自己,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隐藏着一颗“苹果”,鼓励我们从沮丧和消沉中走出来,走向美好的未来。

现在的中国还在慢慢的发展中,和其他一些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而且还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只要我们都怀有“苹果”的信念,总有一天会赶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育花与育才》哲理小故事分享_哲理故事作文700字

全文共 594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位信徒在佛殿拜过佛后,信步走到花园散步,碰巧看到园头(负责园艺的僧人)正埋头整理花草。只见他一把剪刀在手,此起彼落,将枝叶剪去,或将花草连根拔起,移植到另一盆中,或对一些枯枝浇水施肥,给予特别照顾。信徒不解地问道:“园头禅师,照顾花草,您为什么将好的枝叶剪去,枯的枝干反而浇水施肥?而且还要从这一盆移到另一盆中?没有植物的土地,何必锄来锄去?有必要这么麻烦吗?”

园头禅师道:“照顾花草,等于教育你的子弟一样,怎么教育人,就该怎么培育花草。”

信徒听后,不以为然道:“花草树木,怎能和人相比呢?”

园头禅师头也不抬地说道:“照顾花草的要义,第一,对于那些看似繁茂却生长错乱、不合规矩的花,一定要去其枝蔓,摘其杂叶,免得它们浪费养分,将来才能发育良好,就如收敛年轻人的气焰,去其恶习,使其纳入正轨一样。第二,将花连根拔起植入另一盆中,目的是使植物离开贫瘠,接触沃壤,就如使年轻人离开不良环境,到另外的地方接触良师益友,求取更高的学问一般。第三,特别浇以枯枝,实在是因为那些植物的枯枝,表面看来已死,内中却蕴有无限生机。不要以为不良子弟都不可救药,对他们灰心放弃,要知道人性本善,只要悉心爱护,照顾得法,终能使其重生。第四,松动旷土,实因泥土中更有种子等待发芽,就如那些贫苦而有心向上的学生,助其一臂之力,使他们有新机会茁壮成长!”

信徒听后欣喜地说道:“园头禅师,谢谢您给我上了一堂育才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国古代哲理故事

全文共 670 字

+ 加入清单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它写得轻灵飘渺,常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引用。

《庄子·蝶梦》中有一段妙语:“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清人张潮写的《幽梦影》,可称得上是一副供燥热的现代人服用的清凉散。禅不可说,清言不可译。《幽梦影》中有这么一句妙语,可谓是点出了庄子哲学的精髓:“庄周梦为蝴蝶,庄周之幸也;蝴蝶梦为庄周,蝴蝶之不幸也。”

不是吗?庄周化为蝴蝶,从喧嚣的人生走向逍遥之境,是庄周的大幸;而蝴蝶梦为庄周,从逍遥之境步入喧嚣的人生,恐怕就是蝴蝶的悲哀了。

道理:

庄周梦蝶是庄子提出的一个哲学论点,认为人不可能确切地区分真实和虚幻。

庄子以故事的形式对此进行了如下阐述:“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选自《庄子·内篇·齐物论第二》 ]

其大意就是庄子一天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梦醒之后发现自己还是庄子,于是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梦到庄子的蝴蝶呢,还是梦到蝴蝶的庄子。在这里,庄子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如何认识真实。如果梦足够真实,人没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哲理人生小故事1:成功杂谈

全文共 1353 字

+ 加入清单

失败,通常情况下会被人们认为是不幸

幻想一步成功者突遭失败,会觉得浪费了时间,付出了精力,却认为没有任何收获;在失败面前,懦弱者痛苦迷茫,彷徨畏缩;而强者却坚持不懈,紧追不舍

成功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一夜成名、瞬间暴富在现实中或许存在,但几率很小,如果想真真切切的触摸到成功,那么就要随时把握好机会,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命运是每一天生活的累积,小事情决定大成就

如果一个人不愿做小事,那么大事也很难做成,老子告诫人们“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如想成功,比别人更优秀,就要多在小事上下功夫,成功靠的是点滴的积累

富兰克林。费尔德说“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可以用五个字来形容:我没有时间”,然而没有时间是借口,再忙碌的人也能抽出时间,哪怕五分钟乃至一分钟,利用抽出的时间,积攒学习的知识

而现实中很多人,大事不敢想,小事懒得做,他们不是抽不出来时间,而是时间太多,没地方放而满地丢弃再随之践踏,还嫌过的蜗速一般,口口称言无聊或寂寞,继而大把时间被无辜荒废,面对自己的人生方向,不是随波逐流,就是重蹈旁人覆辙,人生道路上,犹豫又犹疑,期待馅饼而又唯恐掉入陷阱;得以万幸,偶遇成功,便骄傲的一发不可收拾,接着失败便接踵而至,面对失败,连一丝迎接的勇气都没有,可叹

历史上,很多大人物并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懂,长期的坚持与积累、长年累月的勤奋才使他们取得了成功

例:众所周知的爱迪生,一生有上千种发明,为了一个实验,有过上千次的失败,没有气馁,他说“失败一次,我距成功又近了一步”,如此的坚持,令人折服

以前听人说:在一个地方做久了,是专家,用心去做,是赢家

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平凡的事情重复做,容易的事情重复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是成功的基础

前半个小时刚看到这样的一则故事: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给他的学生出过这样一道考题:“今天我们学习最简单也最容易的事,即把你的手臂尽量往前甩,再尽量往后甩,从现在开始,每天甩臂300下,”,如此简单的事情,学生都称能做到

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道“每天甩臂300下,有谁做到了?”,有90%的同学举起了手

两个月后,当他再次问这个问题时,只有80%的学生,而一年后,苏格拉底又一次站在讲台上问到这个问题时,只有一位同学举起了手,他是柏拉图,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

柏拉图做到了,他留给后人一句名言: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伟人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别人放弃的时候,他还在坚持

中国也不缺乏这样的实例,李阳,疯狂英语的创始人,他的成功秘诀无非只有两个字“重复”

“飞人”乔丹也曾坦言,他每天要练习3000以上的投篮动作,遇到紧急情况才有十拿九稳的超水准表现

遇到挫折,要有勇往直前的信念,马上行动,坚持到底,决不放弃,成功者绝不放弃,放弃者绝不会成功

抽出时间去学习,凡事从小做起,不怕单调和重复,长期的积累坚持,想不成功,也难

或许有人相信“馅饼”之说,这不是无稽之谈,事实上也确实存在,然而,所谓的“馅饼”并非是成功,虽然能暂时得到自己所想的,但也会很快失去,一无所有之时,也是一败涂地之际,想东山再起?还需拿出勇气和毅力一步一脚印去走

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失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胡钱孙李哲理故事_3200字

全文共 3135 字

+ 加入清单

1999年初,我朝思暮想去加拿大的护照拿到了。兴奋之余,马上投奔北京新东方学校,报了一个“托福”寒假下午班。我们上课的教室能容纳几百个学生,场面蔚为壮观。胡、钱、孙、李便是教过我的四位英语老师。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表达我对这四位师长的无限挚爱与思念,在于描述当时的人文气氛,并非为具体的人树碑立传,因此将其真名隐去。

先说说胡。胡教英语阅读和写作,三十开外,湖南岳阳人。据上两届“托福”班的师兄对我讲,那年湖南发大水,殃及了岳阳。胡讲着讲着课,突然戛然而止;背对着大家,眼睛久久地凝视着黑板旁边的中国地图,深情而忘情,突然,他猛地回过头来,眼里充满了泪水,意味深长地讲了句和英语毫不相关的话:“岳阳,我的故乡!”当时在场的学生无不为之动容。也许胡自小在洞庭湖边长大,受了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影响,不知胡真实年龄的,还以为他五十开外了。胡面呈菜色,头发比电影明星葛优的头有过之而无不及,属未老先衰那种风格。头发虽然稀少,但是每次他骑着那辆除了铃不响哪儿都响的车子来讲课时,却总是梳得整整齐齐。胡作为访问学者,去过英国,受过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滋润,举手投足极具绅士风度,他讲课总爱坐着,就那么一坐——宝刀屠龙,惟我独尊。上课时,胡始终围着围巾,即使我们已经被暖气烤得恨不得赤身裸体了,他依然故我地围着。也许是南方人畏寒怕冷?但我想这里“酷”的成分居多。

胡著作颇丰,治学严谨,讲起课来有板有眼,从不马虎半点。每次讲课前,他先从黑板的右上角写下下次课要讲的内容,还嘱咐我们“要好好预习,否则就跟不上了”云云。胡讲课最爱用“做掉”这个词,一节课下来,“做掉”这个词要重复十几次甚至几十次。比如讲阅读理解,他会说:“先做掉容易的……再做掉较易的……接着做掉较难的……最后做掉最难的,那么这套‘托福’阅读理解题便做掉了。”再如讲写作:“先做掉作文的开头……接着做掉中间部分……最后做掉作文的结尾,那么这篇作文你就做掉了。”“托福”的阅读理解和作文,对胡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要不怎么说“热闹的马路不长草,聪明的脑袋不长毛”呢?胡在他的最后一节课讲的最后一句话让我受用终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你不要有任何借口不学习英语。

再说说钱。钱教听力,三十岁偏左,1.70米偏右。精瘦干练,头脑灵活。他自己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叫“无聊”。虽教英文,但他坚决反对中国人出国留学还要考这无聊的“托福”。他希望有一天,中国强大了,汉语在全世界流行了,英语作废,他好失业回家种田!大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高风亮节。在他课上,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毫不含糊地认为中国人优于西方人,中国文化优于西方文化。他说,中国人的头发开始为黑,年纪大后变麻,变花白,年老便会全白,有个发展进化的过程。而西方人的头发则是麻色就麻到底,金色就金到底,缺乏发展。课下,有的同学却问钱:老师,你这么说西方人不好、西方文化差,你在上大学恋爱时,是否有过被外国女孩抛弃的经历?钱眼睛一下睁圆了,然后又眯着眼咧嘴一笑:你请教的是英语中的虚拟语气问题。即便有,也是我抛弃她,哪轮得到她抛弃我呀!你老师是一个多么优秀的人。又有的同学问钱:老师,有机会让你去西方,你去吗?钱又眯着眼咧嘴一笑,然后又眼睛一下睁圆了:有这等好事怎么不去?西方文化劣于东方文化,西方人丑于东方人,但终究人家也有好的一面嘛。我一定要痛痛快快地去,再痛痛快快地回,我才不磨磨蹭蹭地留在那儿!学生连连点头称“老师说得对”。

钱有两个习惯动作,第一个是猛回头。课讲得精彩猛回头,讲得无奈猛回头,讲得气势如虹猛回头,讲得疲惫不堪也猛回头。头回得有理,回得有利,回得有节,比跳探戈的回头率还高。第二个是挠脑袋。课讲得太快,同学们跟不上了。钱挠脑袋;擦黑板时挠脑袋,给同学解答问题时挠脑袋,有时自觉不自觉地也挠脑袋,可爱之处,胜似孙猴。我永远也忘不了钱艰苦朴素的情景:课间,钱出教室,悄悄闪进小卖部,购得一面包和一瓶水,躲在一隅,草草地吃完喝完,就算一顿晚餐了。寒假班的二十几天,我已见到钱这样的情景无数次了。

孙,也敦听力,三十岁左右,身高约1.80米,瘦瘦的,戴着一副近视眼镜,颇儒雅,长得很像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中的大李。孙是学理工的,但在英语方面极具天赋,悟性好,记忆力惊人,托福据说考过满分,所以被新东方学校招至门下。孙的托福成绩足以证明一句话: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孙讲课的语速快得惊人,一节课你就听他“BA LA BA LA”个不停,稍一走神,你就被狠狠地甩到爪哇国去了。加上他那摇滚歌手般沙哑的嗓音,所以大家瞪着几百双眼睛听他讲课,都快把他看融化了。孙文理双全,所以牛气十足。你这道题答错了,他会冷冷地吐出个单词“Banana”(汉语“香蕉”的意思,但在英语里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笨蛋”),那道题又答错了,他再会冷冷地吐出“Banana”。害得我们人人以为自己是“Banana”,我们班快成了盛产"Banana”的洪都拉斯了。为此我们都快气疯了,但在孙的“Banana”声的不断鞭策下,我们的英语听力不断提高,这还得感谢“Banana”孙。看来,若想不被人叫“Banana”,只有通过努力去证明自己确实不是“Banana”。

孙酷爱穿马甲。整个寒假班,他在讲台上的穿着,不足马甲套着高领衫,就是高领衫被马甲套着。我们不由得去想像,孙把马甲脱去时是什么样?嘿嘿,孙老师,别以为你不穿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

栽对孙油然而生敬意的是孙的最后一课。孙的鼻子有问题,那天流了血,起初,血量不大,孙用纸巾擦拭便可。后来流得多了,孙改用手帕。到了最后,孙把自己喝的纯净水倒在手帕上洇湿;边拭鼻子边给我们讲课。这是动人的一课,这是呕心沥血的一课!同学们焦急地屏住呼吸,有的女生都不忍看了。何为胜利一坚持就是胜利哦们伟大的孙挺到了下课!彼时彼刻,学生们给孙报以热烈的长久的掌声!

最后说说李。李教语法,山东青岛人。他五官端正,身材匀称,浑身散发着男人的魅力,足一个白马王子型的小伙子。

语法是英语学习中最为枯燥的一项;但李懂得讲课艺术,何时该张,何时该弛,火候恰到好处,能变枯燥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听李的课如沐春风,是一种莫大的享受。从小学学英语时起,英语语法有好多模糊不清半懂不懂的东西,但经李的点拨和调教,许多疑难都被扫除了,许多疑难渐渐变得清晰起来,李在我心目中是当之无愧的“语法第一人”。我对李的崇敬,真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

李极具表演天赋,讲课爱用的手法是:抛砖引玉。在我脑海中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是寒假班临近结束,有的同学以为语法要领已全部掌握,抽出时间去逛逛北京城,和同学们聚会,李留的作业没有做。李知道后,立刻停止讲课。他说:“有一天,我去游泳馆游泳,正好碰到一位国家级游泳教练,我向教练讨教蝶泳的基本要领,那位教练便把要领和盘托出,当时我也默默记住了。”讲到这,李便当着几百号学生的面,“游”起了蝶泳。从讲台的一头“游”到另一头,“游”得极卖力,“游”得极逼真,同学们为李鼓起了掌。“游”到高潮,李突然大声问一句:“我游得好不好?”同学们齐喊:“好!”李又问:“棒不棒?”同学们齐喊:“棒!”笑容可掬的李,突然停止了“游泳”,收敛了笑容,神情严肃地说:“河是,我一到游泳池,便沉了下去,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在游泳池从来没游过蝶泳!”然后李话锋一转:“别以为托福语法全部掌握就会了,落到笔上就不是那回事了。那得练,不停地练!”李的话在教室回荡着。日后,再上李的课,同学们没有不完成作业的。

胡、钱、孙、李几位,是我漫长的英语学习过程中难以忘怀的老师,虽然我们共处的时间极为短暂,但他们是我心目中最可爱和值得敬佩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